KR4d0340 後村集-宋-劉克莊 (SBCK)


[102-1a]
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之一百丹二
 題䟦
   聼蛙方氏帖
   東坡穎師聽琴水調及山谷帖
隱括他人之作當如漢王晨入信耳軍奪其旗鼓盖
其作畧氣魄固已陵暴之矣坡公此詞是也它人勉
强爲之氣盡力竭在此則指麾呼唤不来在彼則頡
頏偃蹇不受令勿作可矣但韓詩云濕衣淚滂滂坡
詞前云弹指淚縱横後云無淚與君傾或以爲複余
曰前句雍門之哭也後句昭文之不鼔也結也非複
[102-1b]
也山谷帖雖止三行二十九字然爲人作墓誌必
咨問行状中事亦可見前輩直筆實錄之意可以爲
諛墓者之戒
   蔡端明帖
蔡公詩云荔枝&KR0138似小青梅盖四月初作四月未有
荔枝𫠦謂似小青梅者乃一種早荔名火山亦有佳
品熟以五月間人不以爲貴也又一帖借六典劉&KR0791
才何人藏書乃富于蔡公耶騰本當作謄疑筆誤或
通用也
   又
[102-2a]
蔡公没將二百年宅相子孫寳其遺墨雖寸紙隻字
亦補綴成帙如襲珠璧公之擇壻與之貽後皆亦不
可及矣世傳第五倫撾婦翁張延賞輕于壻惜其未
見此帙也
   朱文公與方耕道帖
吾里前輩方耕道来乾道二年擢第厯亊有廉&KR0033
受學朱張之門嘗從宣公辟為湖北帥属文公與
之書云既為辟客有見聞當密言又云當斟酌度量
有益而後言又云若一言不契即欲忿然引去則不
可文公性方峻與它人言多勉其剛烈激發而與耕
[102-2b]
道言更欲其委曲和緩若耕道者可謂直諒之友矣
按宣公少從忠獻兵間𫠦交皆大儒名卿相耕道晚
出一書生爾𫠦見豈有超出宣公者哉然宣公懐必
竭事必咨不以耕道之卑而不即也耕道感激知己
遇事無隱或因杯酒輙發或欲搢笏顯誦不以宣公
之賢而不諫也昔孔明下教許州平㓜宰之参署韓
愈送河陽從事願處士無圖利于大夫長必求属以
自助属必盡忠于其長古之道也若夫長之賢未至
于宣公属之賢未至于耕道各宜錄文公遺墨一通
置之座右
[102-3a]
予既䟦前一帖又讀别帖云聞𫠦苦増進不勝驚憂
又云欲助醫藥而不可得今那五十子遺去嗚呼文
公之金伯夷之粟也前帖見耕道之&KR0033此帖見耕道
之廉遂併識之
   南軒與方耕道帖
聞元晦在閩與陳丞相甚欵不知此公近来議論趣
向如何此南軒與方耕道帖也是時丞相方起帥金
陵與歐公起帥太原時畧同前輩尤惜晚節南軒之
憂陳公猶韓公之憂歐公也及丞相過闕極論時事
故南軒别帖云陳公入對有忠切之言使人愈增巖
[102-3b]
瞻之敬又云元晦冩&KR0009劉樞遺奏讀之涕零嗚呼以
正獻忠肅二公平生𫠦立如此而識者必要其終
而後定此聖賢𫠦以臨深履薄至死而後已也夫
   南軒送方耕道詩
漢魏以後士大夫風流掃地人物于忠孝置不復論直
以權位相操持桓温謂孟嘉人不可無𫝑我乃能駕
馭卿野哉斯言又以景升大牛况袁宏欲殺以饗士
其去黄祖也㡬希南軒先生人物之宗望臨一時辟
一選人入幕其未至也望之不翅一日三秋于一尉
之去登樓餞飲賦詩惜别韓子不云乎死于執事之
[102-4a]
門無悔也故南軒父子尤得天下士心忠獻之幕如
陳丞相劉寳學張安國王嘉叟查元章諸公皆為南
渡名臣南軒之客若游誠之方耕道之流官雖不遂
亦介潔自守終身不可屈槢嗚呼盛矣哉
   魯簡肅吳文肅宋次道帖
吳公大科宋公詞臣其翰墨不必更論魯公以强諫
直節名而詩律筆法精妙如此世𫠦未知也此三帖
皆與忠惠蔡公者今在方君審權家初君曾大父宙
字子正為忠惠宅相多收蔡公與其交游帖雖寸紙
隻字不失勤于李漢矣君瑶藏之愈謹賢于王粲矣
[102-4b]
盖為人子孫者為人外孫者法式自號聼蛙翁
   蘇翁二帖
二蘇草聖獨步本朝 裕陵絶重才翁書得子羙書
輙棄去書家謂才翁筆簡惟簡故妙聼蛙方氏𫠦藏
二帖前一幅真才翁筆後一幅錄杜詩者稍㫁裂以
為才翁耶筆意欠簡以為君謩耶字法差縱莫能定
其為何人書也然君家自河東轉運公寳藏至君
凡四世自熈寕甲寅至今將三甲子可謂之故家舊物矣
   劉原父陳迹古帖
右靈公字不多見此帖姿媚如此可寳也公是先生
[102-5a]
夫處亂世鮮能自保緇郎粲賊至于賣國與人亦有
植立于暫而改化于久者馮道相&KR0070姓不以國破君
辱為戚而已官穹年髙為樂楊凝式諫父之語壮矣
既而身厯五季每一革命則一進官終于太子少保
致光自癸亥去國至甲戌悼亡十有二年㳅落久矣
而乃心唐室終始不衰其自書裴郡君祭文首書甲
&KR0010銜書前翰林學士承㫖銀青光禄大夫行尚書
户部侍郎知制誥昌&KR0058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户韓某
&KR0010朱氏簒唐已八年為乾化四年矣猶書唐故官
而不用梁年號賢于楊風子輩逺矣宋景文修唐史
[102-5b]
合列于司空表聖之後不知何以不収豈為香奩
集𫠦累耶慶歴中詔官其四世孫奕足以勸忠臣之
後矣奕家有致光手冩詩百餘首刻于温陵以碑本
與墨林方氏𫠦藏甲戌祭文並觀偏傍㸃畫無毫芒
差其為致光眞蹟無疑烏乎以致光&KR0010晚大節如
此而世徒以其少作疵之故曰君子不可不早有譽
于天下也
   蔡端明書唐人詩帖
右蔡公書唐人四絶句劉禹錫一李白二杜牧一後
題慶歴五年季冬二十有九日甘堂院飲散偶作新
[102-6a]
字帖&KR0138四十字醻對之語雖簡賔主之情甚眞尤可
寳也次山小金紫公字名嶠為太常少卿聽蛙君之
髙祖父云
   趙清獻公帖
清獻公世號鐡面&KR0026其與小金紫公四帖情詞縝宻
如此與青雲得路而隔同年之面者異矣然金紫公
𫠦以為清獻𫠦敬豈専以同年之故帖中如搉廢酤
一節冝清獻之心服也時清獻守䖍故有貴部猶𠇍
贑川可知之歎後二百年贑宿重兵州計顓仰于酤
日搉至數倍舊額未知有金紫清獻輩人稍弛張弓
[102-6b]
之𫝑否覧卷慨然
   陳了翁鄭介夫帖
右了翁介夫真蹟與故河東運判方公者公宙名字子
正君謩之婿京認君謩爲兄及當國詔子正爲農丞
語不合僅七日去國惟其爲京𫠦薄𫠦以爲了翁介
夫𫠦厚也烏呼子正亦賢矣哉
   余襄公帖
小金紫公仕 仁皇朝所交游皆天下第一流人余
襄公亦其一也予從公之四世孫審&KR0096&KR0026諸帖僅
見十數公真蹟聞韓魏公龎頴公諸老尺牘尚多散
[102-7a]
散在族中法當裒聚入石名曰方氏帖
   陳懶散王晉卿帖
前輩謂蘇才翁字筆意簡今觀陳懶散書亦然山谷云
懶㪚得才翁屋漏法不知陳師蘇耶抑𫠦謂暗合耶
夫變真為艸猶厭難趨易爾若曰事&KR0713不及草書而
艸之偏旁㸃𦘕反繁于 真字失字逺矣懶散之字既
髙簡三詩亦妙王都尉傅粉貴公子醉夢玉簫錦瑟
問者而草聖傑然者王子敬張長史之遺意豈非納
交當世偉人近朱者赤乎
   題丘攀桂月林圖
[102-7b]
余為建陽令三年邑中士大夫家水竹園池皆嘗逰
厯去之二十餘年猶彷彿能記憶其處丘君月林之
勝則未之覩也圖以示余且抄時人題詠一帙偕来
夫題品泉石模冩景物惟實故切惟切故竒若耳目
之所不接想像為之雖有李杜之妙思未免近于荘
列之寓矣余既退老無復四方之役深以不𫉬徃遊
為恨君名攀桂方有志于科舉&KR0060意其亦未能擅此
某壑也姑書其圖後而歸之
   許教一鶚廷對策
友人許君孟翀&KR0418對大廷語直居屈第七聞者壮之
[102-8a]
子曰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君策既痛斥清臣祖
洽他日所立必有以愧二人之面而服其心者否則
天下後世將以我之𫠦以責人者而責我豈不甚可
畏哉或曰科舉之士志于徳而已李葉之罪不在於
少壯應程度之初而在於老夀已貴顯之後余&KR0026
人仕官最久皆磨礪新善洗濯前非之日也廼迷而
不復流而&KR0111返終其身而後止兹其所以為可罪歟
昔張安國對策譽檜既魁天下大悔之後交逰朱張
為紫巖公上客亦安國也蔡嶷應舉時師了翁及貴
欲殺了翁亦嶷也然則初節似文饒未足為君喜晚
[102-8b]
節似安國君可不勉之哉
  䟦東園方氏帖
   韓致光帖
當朱三飛&KR0045䟦扈時唐名公卿坐㣲忤而夷滅者甚
衆致光以一詞臣首觸虎狼之怒而去立節固已竒
矣以偓集攷之謫官經硤石縣天復三年癸亥也史
言天祐二年復召為學士偓不敢入朝挈其族南依
王審知按天祐二年弑昭立哀政出朱氏尚能召
致光還禁林耶謂不敢入朝得其實矣至謂依
審知然審知據福唐致光乃居南安&KR0154嘗遂依之乎
[102-9a]
&KR0010公年三十五以右正言&KR0033史館知福州&KR0004疑甘
棠院在何處而&KR0010除前一日觴客結字其間後訪知
院在郡圃會稽亭之後公集中别有飲甘棠院三司
則在郡圃無疑矣此一軸大字極端勁秀麗不减洛
橋記冲虚&KR0026詩在普照會飲帖之上劉詩二十八字
濃墨淋漓固作大字常法及李詩則筆漸瘦墨漸淡
至牧詩愈瘦愈淡然間架位置端勁秀麗與濃墨淋
漓者不少異在書家惟公能之故公自云盖前人未
自又云珍哉此字墨林君家藏蔡字多矣小楷以茶
録云冠真艸以千文為冠大字以此帖為冠内淮水
[102-9b]
東邉舊時月今作唯有淮東舊時月雲想衣裳花想
容今作雲 葉解釋東風無限恨脱恨字徃徃飲後
口熟手誤爾
  䟦林竹溪
   斷石本
此帖與余家𫠦藏断本石本㸃畫無毫髪異定石羽
化之後&KR0915本盛行而真&KR0915遂易位矣竹溪其珍閟之
十五城勿輕换
   定武本
初薛氏余竊去舊石刋此本以代之今士大夫家藏
[102-10a]
及都城鬻書人所貨皆薛氏子續刋也本竹溪此本
亦然去斷石本逺矣
   三叚石本
此婺州倅𠫊本也前輩評其有定武典刑石初裂為
三號三叚石本亦名梅花本後裂為五余家兼有此
二本石今不存矣
  䟦林竹溪書𦘕
   伯時臨韓幹馬
此𦘕元中題老杜讃于前伯時自䟦其後元中小楷
有名伯時行書間見諸帖参校此軸字無少異字真
[102-10b]
則𦘕真矣或言伯時𦘕以&KR0083不以絹𦘕以墨不以丹
青而此用絹又著色何也余曰臨韓幹馬欲其肖幹
若用素紙不出色是伯時馬也豈曰韓幹馬哉
   戴崧牛
曹伯韓幹以𦘕馬遇開元天子崔白以工翎毛待詔
熈寕易元古以𦘕猿蒙光壵賜詩戴牛雖妙乃未為
人主賞識若非吾輩田舍漢殆無人領畧此黒牡丹

   王摩詰渡水羅漢
此軸必有十六僧𫠦存者卷末三僧爾王摩詰三字
[102-11a]
恨無摩詰它字可参板上用圎角印其文為埜釋豈
摩詰别號耶世𦘕渡水僧或乘龍或履龜黿𩔖多詭
恠恍惚不近人情今最後一僧光登于岸雖目視雲
際孤鶴然脱衣坐磐石上欠伸垂足若休其勞苦者
前一僧未渡&KR0138&KR0070寸淺水而水一僧乃倒錫杖以援
之三僧者皆至人大士而渉川之際謹重如彭祖之
觀井&KR0154嘗以蘆渡杯渡為神哉烏乎此固非摩詰不
能作歟三僧抑禪家𫠦謂老古錐歟
   江貫道山水
故参與荘敏龔公家有江貫道山水一巨軸用絹疋
[102-11b]
作其布置疎密㸃綴濃淡與竹溪此卷皆合但巨軸
之後有葉石林陳簡齋詩䟦龔𦘕今在其外孫方君
采處貫道名參衢人其𦘕因石林得名南渡召至杭
未見一夕卒彼挾一藝而進使見思陵不過待詔尚
方或賜金帛蒙天一笑而已然命薄如是士之遇合
有大于此者果可以智力求哉
   厲歸真夕陽圖
此𦘕不待模寫青山猶銜半邊日之句而卷中自有
蒼然暮色𦘕象以韓滉 戴崧牛為神品厲道士唐末
五代間亦以此技擅名其妙不减韓戴非近時范顛
[102-12a]
輩𫠦敢望但輕蓑短笠日與觳觫君相周旋乃在野
明農者之事竹溪方當駕天廐之飛黄行緑槐之御
路顧寳惜戴厲二𦘕嗜好如此母乃侵余之疆乎昔
徐師川相拜内相子蒼&KR0009詩云尚憶平生故人否夜
驪黄犢在田間竹溪他日坐摛文堂艸制罷展卷觀
𦘕毋&KR0111老夫
   韓幹三馬
龍眠馬于今未易得况幹馬乎以𦘕家記載考之幹
仕至太府寺丞此題云幹將軍筆簡𦘕馬師曹覇覇
仕至左武衛將軍然則稱將軍者覇也疑子中誤也
[102-12b]
按子中元豊間為禮官當使髙麗辭行謫&KR0101税之樓
店務清獻餉𦘕當在此時或曰清獻亦厚子中耶余
曰子中在紹聖以前其議論未嘗不是涑水而非刺
荆舒厚坡公而薄亶走未出元祐老姦之語也未
擲筆而發名節掃地之歎也清獻安能逆料其晚節
乎因子中父子題識反為名𦘕之累
   信庵墨梅
京洛貴人所愛金盆盛牡丹爾信庵廼以幾務餘閒
為梅冩真其蒼枝老幹槎牙&KR0691兀者元暉宣仲不及
也其繁葩疎蘤幽妍芳潔者花光&KR0024之復出也烏乎
[102-13a]
其身廟堂而其心巖壑者歟頃當國宰相欲求公一
筆公怒曰趙某乃為某冩梅耶公靳寸墨不予彼相
顧掃匹紙以贈故人此其𫠦以為一代之偉人歟
   李伯時𦘕十國圖
十國者日本即倭國于&KR1306在葱&KR0656北三童國人眼皆
有三睛童瞳通用此誤題為三瞳日南古越裳氏唐
為驩州天竺即漢身毒國拂菻一名大秦一名犂鞬
女國有二一在扶桑東一在葱嶺南堅昆在康居西
北波斯在逹&KR0154水之西又一國失其名皆去漢唐舊
都萬餘里然日本日南波斯至今猶與中國相聞則
[102-13b]
𫠦圖亦非虚幻恍惚意貌為之者其王或蓬首席地
或戎服踞坐或剪髮露骭或髻了跣行或與羣下接
膝而飲或瞑目酣醉曲盡鄙野乞索之態惟天竺者
乘象徃徃國俗皆然不必文殊普賢也荒逺小夷非
有衣冠禮樂之教而其國人𫠦以奉其主者甚恭或
執盖或奏技或獻寳或雅舞或膜拜或進上 或扶上
鞍其笙簫鼓&KR0327樽罍牲果之𩔖亦與今同又一國不
知名者為鷙獸將犯穹蒼或張弓抽矢或徒手欲搏
之状華人尊君親上者無以加也𦘕外國人物非一
家精妙鮮有及此舊題云李伯時欲吳道子畫按梁
[102-14a]
元帝自𦘕職貢圖至唐猶存似非道子作古竊意此
𦘕源流甚逺留&KR0026數日以歸竹溪
   米南宫帖
光堯尤喜書𦘕恨不與黄太公米南宫同時世謂用
徐師川為執政以其舅擢元暉為侍從以其父余曰
非也師川不踐偽楚之廷挂冠而去元暉父子皆
宣仁后外姻光尭方崇奨名節方修復元祐政事
故二人者俱貴顯豈直以詞翰之工乎此卷字既雄
㧞父書子䟦尤可愛寳
   䟦放翁與曹元伯帖
[102-14b]
余大父著作爲京教考浙漕試明年攷省試吕成公
卷子皆出本房放翁與曹原伯帖云主司劉某天下
偉人也故足以得之家藏大父與成公徃還真蹟大
父則云上覆伯恭兄成公則云拜覆著作丈時猶未
呼座主作先生也成公父倉部娶茶山女原伯茶山
長子名逢官至大理卿仲躬次也名逮官至侍從皆
成公母舅放翁學于茶山喜成公得薦書賀元伯如
此余爲儀真&KR0122原伯孫黯字温伯爲&KR0045子宰出此帖
於縣齋余曰君收放翁帖千百紙此幅関我家門户
盍輟以見惠温伯不與後與温伯同朝求之復不與
[102-15a]
晚使江左與温伯書曰初見帖時余&KR0138三十今遂六
十君且八十不得帖死有遺憾温伯亦愴然緘帖餉
余帖内曰叔遲者茶山季子也名迅樂道者温伯父也
名槃温伯擢第人物髙雅詞翰精麗有晉唐風韵放
翁嘗舉自代今挂冠居於越上初茶山有詩禪學厚
勤杲二公故叔遲入山訪杲茶山有詩哭慟前輩
不獨篤于師友其于物外髙人亦極其惓惓今士大
夫不復然矣
   舊潭帖
潭帖尤為坡公𫠦賞以為希白作字自有江左風味
[102-15b]
比淳化待詔𫠦摹為勝世俗不察争求閣下本誤矣
以余𫠦見潭帖凡有數本有絶佳者有稍殘缺者有
行數不同者有漏落數行者時謂劉相刋二本一留
郡一藏家而後人飜開于黔和等州者又不知幾本
也于十卷之末或題云慶歴五年或云八年或云六
月或云季夏或云模勒上石或無上石二字或云重
模若以八年者為重模則五年下亦有重模字不應
一年内巳模而復模也内第三卷山濤帖末有風筆
惻感之語容齋随筆已歎其不成文容齋知其一爾
此卷謝𤼵帖云執筆惻感至今執字止濤帖云風尚
[102-16a]
𫠦勸云云今至風字止却多筆惻感三字在濤帖之
後移𫠦&KR0134以下十九字在欣帖之後又第六卷右軍
字先後失次尤甚帖字屢經臨模固已失真劉次荘
䆁文雖有未盡亦十得五六加以陳去非黄長睿施
武子更迭攷辨十得八九若潭帖廼昔顛倒而錯亂
之㡬成異域神呪矣徃徃刋帖之時不敢比擬
尚方欲自為帖但異其行數可也亂其文理不可也
豈劉公本非博雅或貴重不暇参校或希白雖工于
模字而拙于尋行數黑歟鐫刻雖工如不可讀何坡
既推潭勝閣近時陳師復善書亦于閣帖有異論余
[102-16b]
恐蘇陳𫠦見非真閣本爾真者或七八行爲一板或
十六七行爲一板皆李廷珪墨模印其黒如漆字尤
豐艶有精神盖熈陵八法旣髙王著輩亦精其技標
題可見非希白敢望舊臨江非不善失之險薄刻削
去閣本逺矣帖家固當以閣爲祖絳次之舊臨江次
之潭又次之武岡又次之臨江佳者可亂閣武岡佳者
可亂絳汝鼎拙野無以議爲也余晚得一本乃以舊
潭剪碎按釋文排此装背厯厯可讀必一老士人舊
物惜不令希白見
   䟦馬和之覔句圖
[102-17a]
夜闌漏盡凍鶴先睡蒼頭奴屈兩髐煨殘火此翁方
假寐冥&KR0420前有缺唇瓦瓶貯梅花一枝豈非極天下
苦硬之人然後能道極天下秀傑之句耶使銷金帳
中淺斟低唱人見此卷必發一笑
   石鼎聯句圗
此必是臨李伯時周&KR0111機本子其模冩侯劉二字始
而倨傲繼而倡酬俄而起立又俄而伏屈又俄而避
席鞠躬欲罷不能末而困睡睡起覔道士不見與道
士終始雍容崛彊之狀極得韓序之意余欲記以一
詩未暇也
[102-17b]
   楊通老移居圖
一㡌而跣者荷藥瓢書卷先行一髻而牧者負布囊
驅三羊繼之一女子蓬首挾琴一童子肩貓一童子
背一小兒一奴荷席筠籃布帛槌之属又繼之處士
㡌帶執卷&KR0016驢一奴負琴又繼之細君&KR0573一兒&KR0016
别一兒坐母前持箠曵繩殿其後處士攅眉凝思若
覔句然雖妻子婢奴生生服用之具極天下之酸寒
繿縷然猶畜二琴手不釋卷其迂闊野逸之態毎一
展玩使人意消舊題云楊君老移居圖不知通老乃
𦘕師歟或即卷中之人歟本朝處士魏野有亭榭林
[102-18a]
逋無妻子惟楊朴最貧而有累&KR0178是𦘕朴但朴字契
元不字通老當訪諸博識者
   又題
余既書此䟦明日偶翻故紙得朴集洛人臧逋為序言其
琴酒自娱李翰林淑表墓言其好方藥又朴絶句云
一壺村酒膠牙酸十數胡皴徹骨乾隨着四㜑群
子後杖頭掃去賽 官放翁䟦云四㜑即處士之配
蘇嶠李真家有處士夫妻像野逸如生凡集内𫠦載
與卷内物色皆合&KR0016牛者四㜑作詩送朴赴召者也
   石虎礼佛圖
[102-18b]
石氏自勤已敬重澄公至虎尤加崇奉澄公坐磐石
假寐一胡合𤓰致恭二胡雛一持香合一持帨巾立
其老勒至是老矣合𤓰者當是季龍二雛當是宣韜
兄弟狂羯罪當萬叚果有佛教必墮惡趣猶欲求福
田利益乎想見入山作禮時祼尸&KR0573橋柱同氣相夷
滅境界厯厯在澄公目中矣此𦘕乃夾漈公舊物聊
存之
   明皇聼笛圖
張祐𫠦謂閑把寕王玉笛吹者虢韓兩姨者也安敢
當御榻而坐乎此背面横篴三郎曲肱而聼幡綽執
[102-19a]
板立其傍以節之者其為玉環無疑也
[102-19b]


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之一百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