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a]
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之八十二
玉牒初草
寕宗皇帝嘉定十一年
正月癸酉朔御大慶殿羣臣朝賀 辛巳填留守氐
距 壬午樞密院奏李全劉全楊友季先率先歸附
尅復東海漣水等處詔李全特補武翼大夫東京路
副總管楊友季先並修武郎京東路鈐轄 癸未吏
部引見某人等三十九人詔並改合入官 贈武信
軍節度使畢再遇太尉 賜故天章閣侍講胡爰謚
曰文昭 乙酉臣僚奏今後有司議謚當博采是非
[082-1b]
之實不可專據行狀從之 臨安府奏獄空詔獎
之己丑朝獻景靈宫乙未右諌議大夫黄序奏納諫
用人等五箴 臣僚奏三衙江上諸軍并两淮忠義
義勇民兵令主帥制置司郡守各嚴閲習從之 丙
申雷 殿中侍御史李楠奏比耒朝廷治𧷢吏失之
寛 上曰孝宗治𧷢吏甚嚴𧷢吏害民豈可不治
丁酉吏部引見某人等二十四人詔並改合入官
二月癸朔 甲辰禮部侍郎𡊮爕奏今日邉陲不
靖非朝廷有意用兵緣被其擾不得不應上曰旣彼
侵犯若不能應何以為國 庚戌月入井 癸丑復
[082-2a]
李壁元官與祠 甲寅大風 丙戌白虹貫日 丁
已進武翼大夫不嫖福州觀察使襲封嗣濮王 丙
寅日有戴氣 臣僚奏朝士非休務日及公事聚議
不得出謁 黄序奏史館宜釋專官修帝紀餘官分
撰志傳遇史官闕不拘資格或補外許以藁隨修畢
上之詔從其議
三月壬申朔趙方奏知均州應謙之因虜犯江棄郡
入山頼統制馮杞捍禦始定詔謙之降两官罷 庚
寅詔今明堂惟事神儀物如舊制其乘輿服御中
外支費並從省約有司條具以聞 壬辰工部尚書
[082-2b]
兼國史寳録院修撰任希夷等奏乞修 孝宗皇帝
寳訓丙申禮部貟外李琪奏乞令太常寺將慶元
元年以後興禮編纂成書 丁酉徐應龍等奏進讀
通鑑徹卷乞宣付史館並從之 詔法有標撥爲祖
父俱亡而祖母與母有前晚嫡庶之分設令後應一
母所出子孫及祖與父年老抱疾者並不得抑令標
撥雖出祖父母與父母之命亦不許用州縣母得給
㨿從大理丞沈繹請也
四月壬寅朔 癸卯朝獻景靈宫 乙已監察御史
盛章奏洩未外國之弊乞下淮東漕司沿海州郡措
[082-3a]
置闗防犯者處以軍法又奏撫州起米綱守巨移
易水脚之費抑進納富民部餫乞下江西漕臣考覈
水脚錢岀入之数今後輪差見任官從之 辛亥月
入太微垣 甲寅以禱晴舉行寛恤之政 已未以
經筵進讀資治通鑑終篇賜宰執講讀修汪官燕于
祕書省癸亥閤門舍人熊武輪對 上謂武曰卿是
東宫官太子如何武奏云殿下賢明仁孝勤儉節用
人之才否事之是非無不盡知每日講論之暇無他
嗜好手不擇卷且動如節度又不喜飲酒臣每輪當
宿直絶不聞宴飲之樂上曰此天賦也 丁以今
[082-3b]
年九月有事於眀堂 戊辰黄序奏两淮湖北京西
守倅之俸悉取銅㑹州縣小吏或折酸酒或以鐵錢
而又積壓不支乞委逐路運司下所部增小吏俸將
鐵錢并交子銅㑹作三色按月支給從之
五月辛未朔 丁丑以明堂有期告於天地宗廟社
稷宫觀 戊寅臣僚奏乞修復義倉舊制終令丞
合一縣所入数上之守貳守貳合諸縣所入數 上
之常平常平合一道数上之朝廷令丞替移必批印
攷其盈虧議其殿最從之 壬午潼川路提刑兼
提舉丁必稱奏知資州李𦒿崗磐石縣令宇文之寅
[082-4a]
輙移城外南津浮橋於西洋竹木纎弱溺死十有四
人乞並罷黜從之 丙戌臣僚奏知天水軍黄炎孫
偷生誤事詔炎孫鐫二秩罷 壬辰 御射殿閲新
舊行門射藝有差 壬辰盛章奏法科鋪陳㫁案舊
以五十五通為十分以所通定分数以分数辨等級
別恩例凡七等上四等除評事餘三等揗資占射比
年偶一中選不問等級皆可入寺有司以其仕進水
遂難其題在下者病取放之数窄在上者患精通
之士少乞復七等之制上四等除評事餘三等初任
注司法經任注檢法取之寛則習者必衆用之精則
[082-4b]
濫者不容從之 甲午詔前淮南轉運判官方信孺
特鐫三秩以給事中任希夷言其皷倡儀貞官民聽
其奔迸私賂山東首領意在邀功故也 丙申大理
寺丞趙彦㑘輪對乞擇守令上曰守令難擇監司則
每路只消擇三两人 丁酉命從臣曰一人禱臣于
天竺山 戊戌黄序奏前知江陵府直秘閣趙善培
昨以憲節兼帥㐮陽虜犯塞驚畏成疾易鎭江陵
不聞有一施設乃𢃄職名奉祠而歸詔善培落職
六月辛丑朔 癸盛章奏乞令諸路憲司
終比
較州縣獄瘐死尤多者痛懲一二從之 乙巳臣僚
[082-5a]
奏新知處州呂祖平頃以珍玩取媚權姦祖儉乃其
堂兄祖平恐為所累圖寫宗枝指為踈族用以自解
守江隂無善狀乞罷括蒼新命從之 丁未李安行
奏遴選愛民奉法者為郡守老成有風力者為監司
從之 袁燮違對奏蜀中不靖上曰秋髙馬肥是他
時月尤當為備夑奏云今日事𫝑迫切不容少繳
上四蜀帥不可不易又奏兩淮荆襄間近雖稍静然
不可忽上曰夷狄姦詐何可輕信燮奏云講和卻是
省事但虜人之意不專在幣難與通和上曰他擄
掠所得巳数倍於幣燮奏云誠如聖諭虜既不通
[082-5b]
和中國尤當嚴備 庚戌月入氐 辛亥填星晋守
亢 乙亦有流星大如太白 辛酉詔湖州賑恤安
吉縣水之民 丙寅録行在繋囚
七月庚午朔日有食之 壬申右正言李止行奏
陛下雙隻皆視朝而延訪之時不乆早晚皆講讀而
作輟之日不常聴納雖不倦而議論之見於施行者
無幾奉養雖有節而帑藏之耗於浸欺者不察豈非
安於小康而有怠心乘之耶願陛下謹終如始以興
治功從之 給事中任希夷繳奏成都路運判梁給
輕信浮言驚优中書舎人黄宜奏知天水軍黄炎孫
[082-6a]
負印先遁詔綸奪两秩罷炎孫迫三柣居於辰州
以集英殿修撰知平江府趙彦橚為寶謨閣侍制旌
其集事修舉也 甲戍監察御史蔡闢奏兵部侍
黃序遍厯臺諫嗜利無厭詔與祠禄監察御史王夣
龍奏國子司業林垌巽儒貪鄙乞行黜罷從之
星入井 辛已詔知潼川府許奕與祠提刑丁必稱
罷以侍御史李楠言其皁郊之擾妄奏失實故也
乙酉以袁夑為編𩔖孝宗皇帝寳訓官 壬辰詔進
知州真德秀官一等旌其擒捕海㓂之功也 丁酉
詔諸以𧷢罷母得輕受文狀遽改正必檢㑹元劾罪
[082-6b]
犯輕重為之處分從李楠請也戊戌左司諫盛章奏
乞戒飭監司帥守凡日前差人僉㕔之人並令囬任
違者御史臺覺察受差人罷黜所差官例責罰從之
八月庚子朔 辛丑臣僚奏年来𧷢吏罰輕自免者
勿與祠鐫褫者勿叙復竄斥者勿近徙永不親民者
勿改正巳甚則施杖配佑籍之法乞下有司著為令
甲從之 癸卯權工部尚書胡榘奏事云 虜本無
能為陛下愛兼南北初未有征伐意内因 臣横議
外而邉臣邀功使邉境乆未安 上曰皆 希望
爵賞為國生事不可不戒以右丞相兼樞密使史
[082-7a]
武兵以備緩急從之
九月庚午朔 癸酉蔡闢奏今從聚斂之臣永不例
於親民刻剥之將永不使之馭軍從之 己朝獻
靈宫 庚辰朝享太廟 辛巳大饗于明堂赦天
雷 丙戌日入畢戊子月入井 巳丑星守
壬辰監察御史王夢龍奏三邊移運之若謂如
某州㸃夫某州運米又指某州出卸渉厯三洲所運
不過捌斗計其資糧扉履㸃摘誅求之費常十倍於
八斗之直中産之家雇替一夫為錢四五十千下户
一夫受役一家離散乞責諸路漕臣增價就近和糴
[082-7b]
以省陸運又奏朝廷近科降官錢委淮西漕司雇夫
移運而官吏奉行不䖍所給不敷樂就者鮮未免驅
廹乞嚴飭典餫之官凡所募雇必須寛計其程給卸
以時從之 丙申李楠奏二廣四弊一右選不問有
無出身不顧格法違礙皆睥睨符所二武弁雜流冐
辟縣令三選人入嶺例求速化旣就此得一削又改
辟它州四嶺右獨桂林似中州官游来者往往職𨽻
諸州身留八桂乞令各路帥臣監司有右列求辟守
令與夫改辟選人苟圖薦削不安本任者按奏鐫斥
帥臣司自違戾者降責從之
[082-8a]
彌逺為明堂大禮使參知政事鄭昭先為禮儀使簽
書樞密院事曾從龍為儀仗使吏部尚書李大性為
鹵簿使户部尚書薛極為橋道頓逓使 甲長以安
德軍節度使師嵒提舉萬夀觀 詔平江府新剏嘉
定縣分置五鄉可易以依仁循義服禮樂智守信為
名從守臣所請也 丙午星入井臣僚奏新除起
居舍人留元綱立朝傾險治郡荒滛乞寢新命詔與
宫觀 壬戌寶謨閣侍制新知興元府充 州路安
撫使聶子述内引朝辭上曰朕將付卿全 子述奏
臣材識凡下深懼無以稱塞 陛下使令之意 乙
[082-8b]
丑臣僚奏前知黄州謝汲右識淺行汚乞寑召命詔
與宮觀 戊辰盛章李安行進對論敵情 詐願
陛下母以虜退為可喜日與二三大臣講明備禦
上曰邊備不先理㑹却遲安行奏兵法曰無侍其不
来侍吾有以待之上曰極是 臣僚言二廣大州城
池甲兵僅足自保至 池淺兵或不及百人
南俗易動中州姦盗率多配𨽻于此猝有竊發何以
待今世言武備者𩔖於两淮荆襄介意而置嶺南於
度外臣恐如唐人每備西北不知其禍在於東南欲
望朝廷不惜小費於二廣要害去處葺浚城池練習
[082-9a]
十月己亥朔 庚子李安行奏日者郊禋肆赦未幾
雷聲隱然皆由奉行之吏不能祗承德意督責己蠲
之租淹留應釋之囚沮抑參選之官敗將當誅而幸
免逃卒或貸而不問掩覆陣亡裦尅衣廪旣失軍民
之心遂激上天之變乞日與二三大臣講求布德修
令之意仍内委臺省外令司帥守第覺察奉 詔
不䖍者並從之 壬寅恭謝于景靈宮 癸卯如昨
禮 以趙方為龍圖閣侍制仍舊京湖制置使大理
丞游九功遷官一等直佖閣知金州 己酉崇政殿
說書紫中行進講奏曰所講唐國風以後諸侯之事
[082-9b]
也何足為 陛下道顧其所述有是非得失興亡
治亂之迹可以為後世規鍳者上曰卿以名儒勸講
異聞忠讜 壬子蔡闢奏科舉差官每患科名員少
乞博採科第學識衆所推重者以備考官之選從之
王夢龍奏邊郡幕職令佐雖考第舉員已足並須成
資受代 癸丑恭謝于太乙宮 甲寅賜武臣宴于
貢院 丙辰瑞慶節群臣上夀 丁丑賜文臣宴于
貢院 戊午夜大風 已未大燕集英殿 戊辰盛
章奏以 太祖 太宗 真宗 髙宗 孝宗 謹
學為法從之 詔两淮江浙監司帥守所部災傷州
[082-10a]
軍合蠲放賑濟去處並從實以聞違者臺臣劾之
十一月乙巳朔 庚午命從臣日一人禱雨于天竺
山卿監郎官禱於霍山祠 辛未就命禱雨從臣卿
監郎官禱雪 壬申蔡闢奏今後慶宴母得託疾避
免從之 廣西經略鄒應龍奏知欽州林千之殺人
而食詔千之先罷仍限一月具案来上 癸酉袁夑
進讀 髙宗寳訓至為上極難處一事不合人情則
人得以議上曰人主作事豈可不合天下之心又讀
至凡進一人使人皆以為當用退一人皆以為當去
廼為允當因奏 髙宗聖意以為進退人才皆當合
[082-10b]
天下之公論願陛下以為法上曰國人皆曰賢然後
用之此便是公論又讀至朝廷多是事急時許人賞
典事平後不能如所許與之甚不可也因奏向來諸
軍曾立戰功者賞猶未及徧行上曰人無信不立若
賞典不信何以使人又讀至功過不相掩則賞罰信
上曰有功則賞有罪則罰自是不可相掩 甲戌袁
夑進讀寳訓至王專事交結因奏將帥交結非能
自出家財不過掊刻軍士上曰今日將帥亦有此弊
何以成功又進讀吳璘功賞 寶訓云政有賞罰如
醫用藥不及則不能治病太過則傷氣要湏適中夑
[082-11a]
奏曰自古人君治天下只是中道剛柔皆不可不中
上曰柔而不中為姑息剛而不中為霸道剛柔皆得
中為王道夑曰誠如聖諭 丙子填起入氐宿方口
星 袁夑進讀 寶訓云土豪等賞似太輕宜遞加
一等上曰此民兵邪夑奏曰即民兵也建炎間中原
䧟沒土豪多有能㩀險自守者虜不能破 髙宗所
以優賞之因奏王辛者即土豪也去年光州被兵辛
首立功以此知土豪可用 四川制置使董居誼奏
殘虜犯關知成州羅仲甲知西和州楊克家皆棄城
不守詔各削三官克家送居道州仲甲常徳府 已
[082-11b]
以左翼軍統領楊俊為統制旌其過連𫉬賊㓂海
道肅清故也 辛巳刑部尚書徐應龍進讀續帝學
至詔講讀官遇不聞講日輪進漢唐故事有益政體
者二條仍旬錄申三省因奏近止進一條而不復
申省乞間以一二付外施行上曰所進故事便與輪
對劄子一同若有益於治道者當付出行之 壬午
蠲皇后殿置平江府長洲常熟田自嘉定十二年以
後稅租科敷等三年 袁燮進讀 寶訓至 上書
後漢光武紀賜右諌議大夫徐俯手詔曰卿近進言
宜熟看光武紀以益中興之治因思讀之十過未若
[082-12a]
書一遍之為愈也燮奏云 髙宗所謂讀十過未若
書一遍此語有益聖德臣聞陛下龍潜時親書吕公
著十事宜時以此等語灑之宸翰上曰吕公著有十
事司馬光有五規柴中行因言臣向於宗寺恭覽玉
牒載陛下日書三百字不勝嘆仰 甲申校書袁
甫進對言欲圖外治當先内治所謂内治無他辨邪正
而已忠實者為正人䛕佞者為邪人知有人主知有
國家者為正人知有身知有私家者為邪人上曰然
又奏陛下若得正人以為國家用則朝廷根本既正
外患何憂不平上曰然 徐應龍進讀續 帝學至
[082-12b]
元祐三年五月詔權住進講八月范祖禹言昔唐憲
宗不對學士两月李綘奏曰為臣等禄偷安之計
則便矣其如陛下何應龍曰 范祖禹意謂人主深
居間燕接見儒生之日少恐為近習所移故發是論
大凡人主之學當以此心為先祖禹此後又有正心
之盖心正則萬事皆正惟 陛下留神 上曰祖
禹愛君之切如此 乙酉袁燮進讀 寶訓建炎元
年詔三省曰宣仁聖烈皇后保佑 哲宗有社稷大
功姦臣懐私誣衊聖德其蔡確蔡卞邢恕蔡懋取旨
行遣燮奏曰 高宗所以中興者只為能辨 宣仁
[082-13a]
之誣治蔡卞邢恕等之罪君子小人至此方見明白
此所以為立國之本上曰邪正豈可以不辨向來止
為邪正不分所以致夷狄之禍又曰今日自是可為
之時變中行奏曰誠如聖訓天下事未有不可為者
中行人奏曰更在陛下大有為之忠上曰然 丙
戌太府少卿葛洪奏惠民五局以偽藥給賣詔監官
管淇陶大章閭邱椅各鐫一資潘師文展磨勘二年
徐應龍進讀續 帝學至蘇軾所讀淳化二年
太宗皇帝謂侍臣曰諸牧監馬多死近取十數槽寘
殿庭下視其芻枺軾因進言馬不能言無由申訴
[082-13b]
太宗皇帝深哀憐之民雖能言上下隔絶不能自訴
無異於馬四海之衆又非如馬可致殿庭惟當廣任
忠賢以爲耳目若忠賢疎遠民之疾苦無由上逹
龍奏曰昔齊宣王不忍一牛之觳觫孟子謂其恩嘗
及百姓蘇軾因殿庭飼馬事廼言及民之疾苦是皆
遇物見意廣其君之仁愛者也上曰昔人開導其君
𩔗多如此又奏曰今日之民困亦甚矣任牧民之
知此理者十無一二望陛下與二三大臣講䆒可以
寛民力者至於除授守臣之際亦乞審擇上然之 庚
寅皇太子講堂奏乞講尚耆從之 袁夑進讀 寳
[082-14a]
訓云自古小人䧟害君子立為朋黨之論夑奏曰慶
元攻汝愚者謂之謀逆所用之人謂之逆黨汝愚
豈謀逆者上曰此時天下洶洶夑奏曰頼陛下聖明
察見誣㒺復奏曰逆黨之說既不足取信又撰一名
謂之偽學上曰此謂道學也若不立此名則無以排
䧟君子夑等奏誠如聖訓次進讀續 帝學元祐元
年司馬康講尚書洪範又用三徳哲宗問曰只此三
徳為更有徳起居舎人王巖叟喜聞玉音請書於册
夑奏帝王之學要發問周易言學以聚之問以辨之
中庸害博學之必曰審問之臣亦願陛下勤於訪問
[082-14b]
上曰問則明日南至上不視朔
十二月己亥朔李楠奏知揚州應純之非守山陽背
公徇私揜將士功以私其子乞賜鐫罷從之 庚子
徐應龍進讀 寳訓至 昭皇后處瑶華宫事應
龍曰兹事其也人衆勝天及其後也天定能勝人
矣京城之變昭慈以廢居瑶筆不與北徒既而垂簾
聽政以位授之 髙宗豈非宗廟社稷之靈䕶祐之
乎上曰當時宮中所謂厭勝者烏有此理應龍奏曰
惟其不信即無是事若漢之武帝惑孰甚焉李楠奏
曰陛下聖明廼灼見無是理 癸李安行奏乞將
[082-15a]
令年綱運應入浙者就江東三司截留科撥理為和
糴之數却責三司以元降糴本於浙西豐熟州郡就
便收糴徑觧豐儲倉或平江嘉興和糴倉祗還兌撥
之數其江東諸郡如建康太平池寕國廣徳等處守
料撥𨽻司農寺交納者亦許兊撥應副江上軍糧却
就行在支撥和糴米還司農寺支遣其部網賞格當
照地里差之次與推元賞從之 盛章奏祖宗之世
内藏所積或至三十庫三司有闕於此假貸 陛下
躬行節儉而内帑空乏諸州合解之數以囑托而䆮
虧主藏出納之司以肆欺而侵盗先朝修内司文厯
[082-15b]
令赴比部驅磨元祐門御史上官均請復舊制令户
部太府並主行内藏檢察出納今士大夫顧忌無敢
言者不過以左右近習惡聞是說願陛下參酌成憲
令外廷覈内帑從之又奏雄勝軍統制侯汝楫御軍
無律赴授畏怯詔鐫二秩送軍前自効 甲辰以禱
雪蠲大理寺臨安府三衙私酤茶監𧷢賞錢 丙午
臣僚奏安豐軍教官何知昌化軍敎官張毅然备擅
離任入朝覔舉乞並罷黜仍乞下諸路監司郡守今後
敎官不得妄作訪求遺書差出及入簽幕從之 已
酉御射殿閱軍頭司武伎 庚戍月入井 辛亥徐
[082-16a]
應龍進讀續 帝學至劉唐老言大學論入德之序
應龍奏曰能知是理然後可以推而逹之天下國家
唐老之言是也上曰大學之言甚切治體 甲寅袁
燮進讀寳訓至上䟦𣈆王羲之書蘭亭詩序云 覽
此叙因思其人與謝安共登治城安悠然遐賞想有
髙世之志羲之謂曰今四郊多壘宜思自効而虚談廢
務浮文妨要恐非當今所宜登臨放懐之際不忘
國之心令人逺想慨然燮因奏士大夫虚談廢務浮
文妨要最計利害 髙宗當紹興元年金虜方强中
國多故之時發為聖訓今殘虜未平邉烽未息願
[082-16b]
陛下體 髙宗之意激厲士大夫 上然之丙辰徐
應龍進讀寳訓至紹興三年殿中侍御史常同言
六曹長貳拘守繩墨宜少假以權使得隨宜裁决
上曰國朝以法令御百執事有司奉法而不敢以私
意更令祖宗成憲不敢改也應龍奏曰常同之言誤
矣若使得從權裁决豈復有成法乎上深然之又讀
續 帝學至吕大防等奏人君之要在乎知人若以
正為邪以小人爲君子則不可應龍奏曰姜公輔天
下皆以為君子而德宗乃以為賣直盧杞天下皆以
為奸邪而德宗乃以為忠亂亡相未有不由於是
[082-17a]
上曰君子小人最為難知彼小人者亦能發君子之
言當即其事而觀之 己未以禱雪命大理寺臨安
府三衙决繋囚两浙州縣亦知之庚申徐應龍讀續
帝學至 仁宗皇帝與講讀官講詩至誰能烹魚溉
之釜謂侍讀丁度曰老子云治天下若烹小鮮謂
此也應龍奏曰烹魚煩則碎治民煩則亂詩言誰能
烹魚者乎但滌其釡而已 仁宗皇帝四十二年
安靖之治豈非自此言而推之耶今日為 陛下牧
養斯民者以苛察為明以督促為能望陛下時有
以丁寕訓飭之上曰然 壬戌給諸軍薪炭錢
[082-17b]
甲子以雪賜輔臣燕于尚書省 是㫁死刑一百
六十八人
後村先生大全集卷第八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