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045 福建通志-清-郝玉麟 (WYG)


[094-1a]
欽定四庫全書
 江西通志卷九十四
  人物二十九/
   贑州府
 晉
朱鎮字世安贑人太康中郡辟主簿不就安貧終身林/志
陳方期字長年雩都人執親喪以孝稱太康中辟功曹
 假寐中若有云無益存亡願擇出處方期瞿然終身
[094-1b]
 不仕白/志
 南北朝
鄧徳明郡人元嘉末就豫章雷次宗學與韋遙等以博
 洽聞嘗作南康記一郡山川竒蹟表識為多足稱文
 獻人物/志
 唐
鍾紹京䖍州贑人嗜書畫家藏羲獻真蹟至數百卷以
 善書直鳳閣署諸宫殿明堂皆其筆也景龍中為宫
[094-2a]
 苑總監以平韋氏難拜中書侍郎進中書令越國公
 睿宗時改户部尚書出為彭州刺史元宗初復拜户
 部尚書改太子詹事再貶懐恩尉累遷少詹事年踰
 八十卒新唐/書
謝俊字朝英贑人力耕養親親殁負土築墳廬其側猛
 獸馴伏永泰元年詔旌其門又雩都羅遜父喪廬墓
 余孝生割股愈父疾俱稱孝子安/志
綦母潛字孝通南康人開元進士累官著作郎河嶽英
[094-2b]
 靈集謂&KR0467詩屹崒峭蒨舉體清秀蕭蕭跨俗云府/志
賴棐字忱父雩都人乾元進士甲科授崇文館校書郎
 不就退居田里大厯初李景暘作邑謂耆舊曰龎統
 里號冠蓋鄭元閭稱道徳棐方古人夫復何愧即其
 所居號袐書坊又為袐書樓表之豫章/書
廖融字元素自䖍化卜隠南嶽與逸人任鵠凌蟾王正
 已王元共結詩社自號衡山居士湘守楊徽之司諫
 張觀嘗訪融山齋贈詩諷其出竟不仕以卒刺史何
[094-3a]
 承矩葬之其子姓多仕於湖南馬氏故廖於楚最著
 云寧都先/賢傳
馮祥興雩都人與二弟皆武勇尚義唐廣明間黄巢陷
 長安傾貲募兵勤王二弟沒於陣祥興累功為將軍
 詔遣歸圖盧光稠及境光稠隂遣人刺殺之投屍羅
 溪數月不流因旱遺骸露猶有生氣土人神之葬溪
 南復為立祠人物/志
 後五代
[094-3b]
廖光圖字賛禹文學博贍為時輩所服湖南馬氏辟幕
 下奏天䇿府學士與劉禹李宏皋徐仲雅蔡昆韋鼎
 釋虚中齊已俱以文藻知名有詩集二卷正圖匡圖
 兄弟行也並有名寧都先/賢傳
  按豫章書作廖圖者訛考五代史楚世家改廖匡
  圖為光圖以避宋藝祖諱十國春秋有匡圖匡齊
  而無光圖葢匡圗即光圖也正圗别是一人胡震
  亨唐音統籖云匡圗一作正圗者亦訛再考宋史
[094-4a]
  藝文志有廖正圖詩一卷廖匡圗家集一卷廖融
  詩集四卷廖邈詩集二卷廖凝詩集七卷寧都魏
  和公謂廖氏家藏集與李氏花萼集韋氏兄弟集
  竇氏聯珠集皆父子伯仲一門之作後世不易得
  云原/跋
衷愉字叔和本姓哀仕南唐惡其姓也賜之衷姓厯官
 監察御史禮部尚書李氏降宋愉恥事二姓棄官歸
 隠於東陽巖黄冠野服終身不出豫章/書
[094-4b]
廖偃䖍化人祖爽父匡圖仕皆至刺史偃少倜儻喜竒
 節通左氏春秋班固漢書馬殷有國自袐書郎為禆
 將戍衡山縣殷子希萼與弟希崇爭國希崇命彭師
 暠幽希萼於衡山使甘心焉師暠至衡山偃在焉相
 與䕶視希萼甚謹遂築行府奉希萼為衡山王請命
 於金陵元宗為出師定楚亂希萼遂入朝偃為部署
 輜重尤勤瘁希萼流涕曰非偃盡忠豈能免禍至金
 陵授偃左殿直軍使萊州刺史使守道州以備南漢
[094-5a]
 㑹明州叛潭州亦潰偃所部多潭人中夜作亂偃率
 親卒力戰不能支極罵而死元宗下制哀悼贈右領
 衛大將軍寧州刺史諡曰節陸㳺南/唐書
 宋
黎仲吉字漢儒寧都人結廬金精山南讀書譚道稱弟
 子者百十人淳化中陳殿院薦於朝條陳時務舉賢
 良方正進士丙科天禧中叩閽言事忤丁謂授洪州
 文學謂罷相召對改袁州户曹解職歸隠稱方外高
[094-5b]
 人寧都先/賢傳
王竒字漢謀贑縣人少為縣掾史縣令偶題屏障畫鴈
 云隻隻銜蘆背曉霜盡隨鴛鷺立寒塘竒宻續云曉
 來漁棹驚飛去書破遥天字一行令竒之因勸之學
 後游京師有聲場屋間居李文靖客舍文靖薨於位
 真宗臨奠見屏間秋興詩鴈聲不到歌樓上秋色偏
 欺客路中宿寺夢回荷葉雨渡江衣冷荻花風問為
 誰作左右以竒對召對稱㫖特許殿試既登科有謝
[094-6a]
 詩曰不拜春官為座主親逢天子作門生官至殿中
 侍御史人物/志
孫長孺字思齊寧都人嗜學好藏書凡經史百家無所
 不備大中祥符八年賜五經出身知潯州政尚仁恕
 累官太子中允林/志
陳炳字晦之贑縣人有志聖賢不求聞達結廬崆峒山
 中躬耕樂道勤於著述包孝肅拯知端州時過䖍師
 事之人物/志
[094-6b]
  按陳炳所著有文權十卷白雲編二十卷
盧世豪光稠五世孫天聖中母沒廬墓簁土為墳廬中
 泉湧一虎為守視有巨蛇入墳俄震死縣令陳廷掲
 其事於石明一/統志
劉鈞字子平贑縣人天聖進士調洪州司理讞獄詳平
 刑無寃滯性恬素不急榮進郡守余靖每為下榻敬
 禮之人物/志
温革石城人寶元中詣闕上書願捐家貲盡市監書以
[094-7a]
 惠後學既得請攜書歸建樓貯之闢義館以來逺近
 之願學者仍儲廩三級為一郡所稱林/志
劉炳字韜仲贑縣人慶厯進士弟景維皇祐進士俱為
 郎唐介以彈外戚及宰執貶英州朝士以餞贈為諱
 炳兄弟與梅堯臣李師中賦詩以贈因得罪免官人
 髙其義景維子敏材為廣東提㸃刑獄亦以廉稱同/上
王鴻字翼道雩都人工隸篆善八分書皇祐中以鄉舉
 遊太學再薦省試第一因失韻被黜鴻歸擇邑治之
[094-7b]
 南四十里泉石清勝築室隠焉目其山曰峿山巖曰
 需巖從學者百餘人周茂叔倅郡時以書幣聘掌郡
 校不就肥遯四十餘年嘗注太元經今不存人物/志
孫立節字介夫寧都人師李泰伯友曽子固嘗作春秋
 論孫復見之撫卷嘆賞擢皇祐進士王安石行新法
 立條例司蘇轍為司屬官以議不合引去安石語立
 節曰條例司須得明敏如子者為之立節笑曰當求
 勝我者若我輩人亦不肯為是官矣安石嘿然徑起
[094-8a]
 後為鎮江軍書記監司敬憚之曰是抗丞相不肯為
 條例司者移桂州節度判官宜州守王竒與蠻戰死
 被㫖鞫行間吏士有罪者經制使謝麟收十二人付
 立節按以重辟立節持不可曰獄當論情吏當守法
 逗撓不進諸將罪也既伏其辜矣餘人可盡戮乎必
 欲以非法斬人則經制自為之麟奏立節拒抗立節
 亦奏麟侵獄事刑部竟如立節議十二人得不死蘇
 文忠公軾作剛說遺其子勰勴朱文公為之跋寧都
[094-8b]
 主簿鄭載得刻於學宫寧都先/賢傳
朱申字維宣雩都人皇祐間有聲太學尤好談兵以憂
 歸創青雲閣讀書其中所交皆當世知名士已而居
 京師十餘年偃蹇不遇桂帥憐其才用邊勞奏補攝
 尉龍平期年而罷居家極貧著邊防兵論百餘篇時
 不能用人物/志
黃炎字晦之雩都人弱冠登甲科試鴈門令新法坐罪
 罷平生清介與孔毅甫孫介夫曽子固厚善嘗著安
[094-9a]
 邦論未竟有㫖差充四川廉訪使復任朝散郎通判
 湖州林/志
鍾棐字子翼贑縣人博學篤行為歐陽永叔尹師魯余
 安道曽子固所知然卒不遇隱於田間蘇洵南遊至
 䖍棐與弟槩從之游洵不飲酒每為設醴儂智髙叛
 嶺南聲搖江右郡守曹觀欲籍民財為戰守備謀於
 棐棐曰智髙必不能過嶺無事而籍民民懼且走矣
 觀曰如緩急何棐曰同舟遇風胡越可使為左右手
[094-9b]
 况吾民乎不幸而有急則官與民為一家孰非吾財
 者何以籍為觀悟而止蘇軾自海南還訪棐已沒見
 其三子相持而泣作哀詞誄之府/志
曽準字子中贑縣人刻勵經史百家悉手鈔口誦登嘉
 祐進士調武功簿攝理獄事抗論不撓知公安縣火
 燔民居叩天反風通判臨江慎刑獄芝草生圜扉或
 勸以獻曰此偶然耳子弼楙開幾皆為名臣同/上
&KR0467字君行興國人治平進士調洪州司理遷太常博
[094-10a]
 士定皇太妃儀制執父喪足不入私室起復知蘄州
 初如京留泗上其子弟請先徃欲貫開封户籍應舉
 &KR0467曰求事君而先欺君乎寧遲數年可也嘗知新淦
 時鹽法方行望風㫖者多峻急民間破産十居六七
 潛獨下令從民便厯官開封尹中書令卒贈開府儀
 同三司諡文簡三子朴格楫繼登進士弟渾暨渾子
 存皆有時望同/上
郭峻字次山雩都人熙寧進士調南豐尉時夏侯偁為
[094-10b]
 令訟盈庭未決㑹提刑毛抗至偁急付峻代為訊㫁
 峻呼囚數十至庭下片言折之皆伏薦於朝授袐書
 省校書郎令崇仁轉著作郎知南城及洪州時江西
 最苦鹽法苛急峻從容不忍病民元豐中僉樞宻院
 事卒官孫志康誌其墓同/上
鍾伷字少游龍南人紹京之後八嵗能屬文元豐進士
 釋褐補韶州司理叅軍任滿轉瀛州防禦推官復知
 潯州建學造士學者多自逺方至經略使熊伯通以
[094-11a]
 國士遇之移蘇州改授廣州軍節度推官尋知陽山
 考課為天下第一士大夫號為霹&KR0748手自廣移節成
 都時安化蠻叛以伷諳練邊事除廣西轉運使乗傳
 之官與軍帥籌畫奏罷滇州及延徳軍未幾進師蠻
 解圍來降邊圉以寧進龍圖閣學士兼本路安撫管
 勾經略使以疾致仕有文集十五卷奏議三卷人物/志
劉鵬字時舉瑞金人元豐進士為諫議大夫值蔡京用
 事連疏論之子舉䕫靖康初知北靖州陷於金死之
[094-11b]
 豫章/書
  按文獻通考載鵬所著有縣務綱目二十卷
陽孝本字行先䖍州贑人學博行髙隠於城西通天巖
 蘇頌蒲宗孟皆以山林特起薦之蘇軾自海外歸過
 而愛焉號之曰玉巖居士嘗直造其室知其不娶戲
 以為元徳秀之流孝本自言為陽城之裔故軾詩有
 云衆謂元徳秀自稱陽道州隱遯二十年一時名士
 多從之遊崇寧中舉八行解褐為國子錄轉博士以
[094-12a]
 直祕閣歸卒年八十四宋/史
  按楊龜山有代䖍守薦陽孝本狀稱許備至林志
  失實白志據史訂正所著有玉巖集
孫勰字志康立節子元祐進士授奉寧軍節度推官時
 張幾仲為帥精選幕府請行者不一幾仲曰䖍州孫
 志康不面諛得斯人庶知吾過遂辟之幾仲移冀州
 又與之俱厯鄆州學教授知舒州太和縣累遷至朝
 散郎知岳州時湖北新開邊調發他郡文檄旁午勰
[094-12b]
 呼里中豪右出檄於懐授之曰吾不以付吏特寛為
 期期而不至者罰當倍衆許諾軍需告辦岳陽先經
 火灾譙門兩觀鞠為灰燼勰登城嘆曰岳陽樓以偉
 麗聞天下今委於墟莽守臣罪也出所錫度牒若干
 與虞人所獻山林巨材鼎新之不踰期壯峙如昔後
 請祠提㸃崇福宫歸有田在陳遂移家以終讀書無
 不貫穿文詞典雅有兩漢風善作古篆秦漢而下不
 取也有文集若干卷府/志
[094-13a]
  按孫勰事林志不詳據贑州新志謂采蘇過撰孫
  志康墓志補入叔黨斜川集今失傳不知此篇從
  何而得所當亟錄者也原/跋
孫勴字志舉勰弟博學工詩蘇子瞻自海外歸過䖍贈
 孫志舉詩有云小孫又過我歡若平生親清詩五百
 言句句皆絶倫其推奬如此采東坡/集撰
  按孫勴兄弟人物志不載東坡知貢舉在元祐三
  年勰其所得士東坡贈志舉詩中所謂孫郎表獨
[094-13b]
  立霞㦸交重闉連枝皆秀傑英氣推伯仁蓋指其
  兄勰所云小孫則指勴也原/跋
胡埜字徳林寧都人師事孫立節居喪廬墓哀毁不勝
 與立節子勰同業太學念兄老歸侍開義館長春谷
 藏書萬卷延名士使族子弟受學焉大觀中舉八行
 政和八年登進士厯婺州教授寇陷城舉家被害著
 有諸經講義安/志
  按安志尚載有瑞金龔彭壽亦以孝聞
[094-14a]
李朴字先之䖍之興國人紹聖進士調臨江司法叅軍
 移西京國子監教授程頤獨許之移䖍州教授以嘗
 言隆祐太后不當廢處瑶華宫有詔推鞫忌者欲擠
 之死使人危言動之朴泰然無懼色旋追官勒停㑹
 赦注汀州司户徽宗即位右司諫陳瓘薦朴有㫖召
 對首言熙寧元豐以來政體屢變一二大臣互相排
 擊失今不治至不可勝救又言今士大夫之學不求
 諸已而惟王氏是聴敗壊心術莫大於此蔡京惡之
[094-14b]
 復出為䖍州教授又嗾言者論朴學術不正不當預
 師儒罷為四㑹令改知清江欽宗即位半嵗凡五遷
 至國子祭酒髙宗初除祕書監趣召未至卒贈寶文
 閣待制自志其墓曰以天為心以道為體以時為用
 其可已矣所著有章貢集二十卷宋/史
曽楙字叔夏贑縣人準次子元符進士紹興中知福州
 拒偽楚命表髙宗勸進扈從隆祐太后至䖍軍民囂
 亂賴以撫定累官吏部尚書著有内外制東宫日記
[094-15a]
 林/志
尹天民字先覺㑹昌人由太學博士出知果州相如縣
 時王黼得政黼舊在太學乃天民所隸齋生也有勸
 天民徃謁者天民笑曰見王丞相豈不得好官但恐
 為地下顔閔所笑後除侍講不就豫章/書
曽開字天游崇寧進士累遷國子司業起居舍人權中
 書舍人草制多所論駁忤時相意左遷監大寧鹽井
 建炎初復知潭州再知平江府廣東安撫使復以中
[094-15b]
 書舍人召進寶文閣待制知鎮江府兼沿江安撫使
 召為刑部侍郎遷禮部時秦檜主和議開當草國書
 檜慰以温言曰主上虚執政以待開曰儒者所爭在
 義茍為非義髙爵厚祿弗願也願聞所以事敵之禮
 檜曰若髙麗之於本朝耳開曰主上以聖徳登大位
 民臣之所推戴柰何自卑辱至此非開所敢聞也又
 引古誼折之檜怒曰侍郎知故事檜獨不知耶他日
 又至政事堂問計安出檜曰聖意已定尚何言公自
[094-16a]
 取大名而去檜苐欲濟國事耳時詔侍從臺諫集議
 開上疏謂當脩徳立政嚴於為備檜曰此事大係安
 危開曰今日不當說安危只當論存亡㑹胡銓上封
 事詆檜亟稱開由是罷以寶文閣待制出知婺州尋
 提舉太平觀知徽州以病免閒居十餘年卒七十一
 檜死始復待制致仕開嘗從游酢學與劉安世交故
 臨大節而不可奪如此宋/史
曽幾字吉甫其先贑州人徙河南府兄弼提舉京西南
[094-16b]
 路學事按部溺死無後特命幾將仕郎試吏部賜上
 舍出身擢國子正除校書郎林靈素得幸作符書號
 神霄錄朝士爭趨之幾與李綱傅崧卿皆不徃視久
 之為應天少尹靖康初提舉淮東茶鹽髙宗即位提
 舉湖北江西提刑又改浙西㑹兄開為禮部侍郎與
 秦檜力爭和議檜怒開去幾亦罷逾月除廣西轉運
 副使徙京南路請間得崇道觀僑居上饒七年檜死
 起知台州召對以疾辭除直祕閣歸故治未幾復召
[094-17a]
 對時帝懲檜擅權之弊方開言路應詔者衆幾懼有
 獲罪者先事陳之帝大恱授祕書少監幾承平時已
 為館職去三十八年而復至須鬢皓白衣冠偉然每
 㑹同舍多談前輩言行臺閣典章薦紳推重焉詔修
 神宗寶訓書成權禮部侍郎兄楙開皆嘗貳春官幾
 復為之人以為榮引年請謝上曰卿氣貌不𩔖老人
 姑為朕留謝曰臣無補萬一惟進退有禮尚不負陛
 下㧞擢上閔勞以事除集英殿修撰又三年陞敷文
[094-17b]
 閣待制金入塞中外大震帝定議親征有欲遣使詣
 敵求緩師者幾疏言増幣請和無小益有大害為朝
 廷計正當嘗膽枕戈專務節儉經武外一切置之如
 是雖北取中原可也且前日詔諸將傳檄數金君臣
 如叱奴隸何辭可與之和耶帝壯之孝宗受禪幾又
 上疏數千言將召屢請老乃遷通奉大夫致仕擢其
 子逮為浙西提刑以便養卒年八十二諡文清初佐
 應天時諫官劉安世亡恙學禁方厲無敢窺其門者
[094-18a]
 幾獨從之談經論事又從胡安國游其學益粹為文
 純正雅健詩尤工有經說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二子
 逢仕至司農卿逮終敷文閣待制而逢最以學稱同/上
  按曽幾其先贑人據史傳其徙河南當非一世幾
  曽僑居上饒茶山寺七年未聞一至贑上也向來
  志書皆援其父子兄弟入贑州人物姑仍之原/跋
鍾岳字堯俞雩都人政和進士為桂陽令任滿不赴調
 編修唐稷嘗曰只今文行似此翁者絶少丞相周必
[094-18b]
 大兄弟俱從游焉岳素不殖生産清貧苦節至無室
 廬可居林/志
唐稷字堯弼㑹昌人政和進士授樞宻院編修官自號
 硏岡居士著有硏岡集胡銓志其墓豫章/書
王質字景文興國人善屬文遊太學與九江王阮齊名
 著論五十篇言厯代君臣治亂謂之朴論中紹興進
 士召試館職不就張浚都督江淮辟為屬入為太學
 正忌者共讒質年少好異論遂罷去㑹虞允文宣撫
[094-19a]
 川陜辟質偕行一日令草檄契丹文援毫立就允文
 起執其手曰景文天下才也入為勅令所刪定官遷
 樞宻院編修允文當國孝宗命擬進諫官以質鯁亮
 不回且文學推重於時可右正言時中貴用事多畏
 憚質隂阻之出通判荆南改吉州皆不行奉祠居山
 絶意祿仕同/上
  按王質奏疏剴切明快通達國體郭青螺稱其文
  不下賈誼陸䞇為豫章第一今其集世不傳所上
[094-19b]
  孝宗封事一篇反覆二千餘言載豫章書中文多
  不具錄原/跋
郭杞字堯章雩都人峻曽孫隆興進士為翁源令縣闕
 尉寇犯境杞代尉督兵迎敵賊遂成擒提刑楊萬里
 奏薦改承事郎賜章服知南康縣後僉判陜州為人
 剛峭家無餘資與當時名士樓鑰黄仁傑相友善尤
 為萬里所知人物/志
曽興宗字光祖寧都人乾道七年舉解試特奏名授肇
[094-20a]
 慶推官慶元初禁偽學興宗以嘗師事朱熹罷歸築
 室篔簹谷號唯菴自信益堅未嘗少挫敦行古禮四
 方從學者日衆朱子沒心喪三年所為詩文多温厚
 典則寧都先/賢傳
李謙字和卿朴從孫少承家學淳熙進士為安福縣尉
 累官太常寺丞提舉浙東值嵗饑賑濟有方遷左司
 郎中再遷左司諫光寧間上封事義氣激烈趙汝愚
 讀之曰臺諫手也吕祖謙以直節被竄謙贈以詩因
[094-20b]
 忤韓侂胄罷歸築圃雲峰以居有文集四十卷林/志
繆瑜字珍叟龍南人淳熙進士為進賢令有守有為民
 甚徳之工於詩為人所膾炙劉後村詩話云余筮仕
 江西繆瑜以詩來謁其調官一聫云有客去遊丞相
 宅無人來問孝廉船襟度俊逸乃爾著有崆峒集人/物
 志/
陳敏字元功石城人父皓以破贑賊李仁功補官至承
 信郎敏身長六尺餘精騎射以薦擢閤門祇候時閩
[094-21a]
 地多寇殿司兵徃戍率不習水土至是始募三千兵
 置左翼軍以敏為統制漳州駐劄敏按諸郡要害凡
 十有三處悉分兵扼之盜發輙獲贑州齊述據城叛
 敏聞之不俟命領所部馳七日徑抵贑圍其城踰月
 朝廷命李耕以諸路兵至破之累功封武功縣男領
 興州刺史除破敵軍統制尋丁母憂起復以所部駐
 太平州金主亮來攻成閔為京湖路招討使以敏軍
 隸之軍於荆漢間敏說閔曰金人精騎悉在淮汴都
[094-21b]
 必無守備若由陳蔡徑擣大梁潰其腹心此救江淮
 之術也不聴從閔還駐廣陵時金兵尚未渡淮敏又
 說閔邀其歸師復不聴敏遂移疾歸姑熟孝宗即位
 張浚宣撫江淮奏敏為神勁軍統制朝廷遣李顯忠
 北伐浚欲以敏偕行敏曰盛夏興師非時且金人重
 兵皆在大梁我客彼主勝負之勢先形矣願少緩浚
 不聴令敏屯旴眙顯忠至符離果失律敏遂入泗州
 守之金人議和詔敏退守滁陽敏謂滁非受敵之所
[094-22a]
 改戍髙郵兼知軍事與金人戰射陽湖敗之遷宣州
 觀察使召除主管侍衛步軍司公事居嵗餘敏抗章
 乞以故部之兵再戍髙郵乃升為都統制兼知髙郵
 軍事仍賜築城屯田之費敏至郡板築髙厚皆増舊
 制自寶應至髙郵按其舊作石䃮十二所自是運河
 通泄無衝突患四年北界人侍旺叛於漣水軍宻&KR0833
 本朝稱結約山東十二州豪傑起義以復中原上以
 問敏敏曰旺欲假吾國威以行刼爾必不能成事願
[094-22b]
 勿聴適屯田統領官與旺交通旺敗金有間言上知
 非敏罪乃召敏為左驍衛上將軍言事者議欲戍守
 清河口敏言金兵每出清河必遣人馬先自上流&KR0467
 渡今欲必守其地宜先修楚州城池蓋楚州為南北
 襟喉彼此必争之地長淮二千餘里河道通北方者
 五清汴渦潁蔡是也通南方以入江者惟楚州運河
 耳北人艦自五河而下將謀渡江非得楚州運河無
 縁自達願朝廷留意及是再出守髙郵乃詔與守臣
[094-23a]
 左祐同城楚州祐卒遂移守楚州北使過者觀其雉
 堞堅新號銀鑄城以歸正人二百家逃歸降授忠州
 團練使罷為福建路總管改江西路總管贑州駐劄
 月餘朝廷命徃福州揀軍又命還豫章再除武鋒軍
 都統制兼知楚州復光州觀察使以疾卒宋/史
劉十六郎瑞金人兄弟三人素負勇敢建炎中金人侵
 江西峒寇李鐵面乗亂擾䖍岳飛奉詔討賊十六郎
 昆弟願自効屢立戰功竟沒於陣林/志
[094-23b]
曽集字致虚楙孫紹熙間知南康軍事勤理庶政篤信
 仁賢慕髙安劉渙之為人修其基割公田以奉祀朱
 元晦稱其為政知所先後云人物/志
曽松字堅伯幾從孫仕至江西帥叅嘉定中寓居建陽
 縣東北有山曰竹原為劉勉之舊隱處朱子問道之
 所也松慨想陳迹有志尚友作樂斯菴於其旁居之
 友人黄榦為之記同/上
嚴宗字伯宗贑縣人寶慶進士為上髙主簿士人多從
[094-24a]
 之游秩滿受代漕臺以試官闕留之校文寓蕭寺有
 富家子以五十萬鬻舉者因寺僧以請宗召其人面
 叱之曰三嵗大比公卿大夫繇此途出汝輩不&KR0467
 力學乃欲以賄得之乎縛汝詣吏恐人謂我沽名姑
 已之其人漸沮退即日白漕司乞迴避人咸服其公
 廉同/上
謝陟明字彦升贑縣人學有志操家貧遭母喪停柩未
 葬隣偶失火勢且延燒陟明抱柩痛哭不忍離誓與
[094-24b]
 俱焚隣人競來赴救乃得俱全州郡辟舉皆不就同/上
曽原一字子實興宗孫舉於鄉嘗與從弟原郕同師廬
 陵楊伯子紹定庚寅避亂鍾陵與戴石屏諸賢結江
 湖吟社及歸偕其叔父益之傾資産築城以禦寇隠
 蒼山構萬松亭有詩號蒼山集人多宗之寧都古稱
 詩國今東城搆詩巷相傳為二曽廬處寧都先/賢傳
蕭立等字斯立寧都人淳祐進士知南城縣厯南昌推
 官辰州判有惠政遭世亂歸隠蕭田自放於詩著有
[094-25a]
 氷厓集羅倫序之謂南渡以後髙品也同/上
陳繼周字碩卿寧都人淳祐三年貢於鄉授廉州司法
 南豐縣知錄藤州觀察推官知永豐衡陽二縣辟江
 東提㸃刑獄幹辦公事未上㑹詔徵勤王文天祥方
 守贑州造繼周問計繼周慨然為言閭里豪傑子弟
 與凡起兵之處方略甚詳於是留繼周幕中晝夜調
 度繼周雖弱不勝衣而年徳有以服人人士視為父
 兄進止疾徐惟指呼無敢先後詔改繼周合入官帶
[094-25b]
 行監文思院差充江淛置司主管機宜所部夜襲元
 兵於南柵門殺傷相當質明猶戰渇赴水死宋/史
  按寧都先賢傳碩卿作顧卿又云天祥之臨安繼
  周率義士歐陽冠侯等二十三家及長子逢父次
  子榘以從逢父以所部襲元兵於南柵門及天祥
  使北營有㫖罷兵繼周父子領衆歸則贑已失守
  矣景炎初以繼周知南安軍元總管楊仔襲繼周
  殺之并殺逢父事聞諡繼周忠節榘從天祥於江
[094-26a]
  嶺之間竟死潮陽云原/跋
胡希章興國人嘉泰進士授起居舍人上疏言天變請
 黜賈似道謫荆州令後以葉夢鼎薦守建康沿江制
 置副使賑饑修學選將練兵以恢復中原為巳任咸
 淳庚午疏請兵援襄陽不許尋以疾致仕府/志
曽逢龍寧都人慶元進士咸淳末為新㑹令政務化民
 有古循良風每以節概自許景炎元年六月元吕師
 䕫寇廣州制置使舉逢龍判韶州將兵禦之南雄力
[094-26b]
 戰師潰乃正衣冠自縊死事聞詔贈龍圖閣學士廣/東
 名宦/志
尹玉寧都人以捕盜功為贑州三砦巡檢秩滿家居從
 文天祥勤王天祥至平江調玉同淮將張全拒元兵
 戰於伍牧全軍敗先遁諸軍皆散惟玉殘軍五百殊
 死戰玉手殺數十人箭集於身如蝟毛援絶力屈遂
 被執橫四鎗於其項以挺擊之死餘兵皆夜戰死無
 一降者生還止四人贈玉濠州團練使官其二子賜
[094-27a]
 田二頃恤其家宋/史
陳子敬贑州人以貲雄鄉里嘗從文天祥遊天祥閫汀
 州子敬募集民兵屯皁口據下流及天祥攻贑子敬
 與合謀忠效甚著空坑兵敗復聚兵屯黄塘連結山
 砦不降元軍以重兵襲其砦砦潰子敬不知所終同/上
鍾克俊龍南人伷孫國學上舍生聞三宫北遷糾集義
 旅知勢不可為登馬祖巖遥望中原悲歌賦詩有自
 許有身埋漢土終憐無淚哭秦廷之句遂赴龍頭江
[094-27b]
 而死人物/志
陳琚字奉先敏曽孫倜儻有英概官襄陽帥府屬吕文
 煥以城降元琚爭之弗得率妻子偕死弟瓊字昭先
 官懐仁令元兵壓安慶路守者風靡懐仁城陷瓊偕
 妻子死之府/志
 元
孫登龍字壽甫寧都人宋咸淳丁夘舉省試入元被薦
 為南安學正慶逺南丹安撫司教大徳中遷歸仁州
[094-28a]
 同知以仲子輔臣貴贈安樂郡侯呉草廬稱其行懿
 文淳蕭士贇亦稱其富於學而不矜府/志
劉明徳字作林贑縣人至正庚寅赴省試慷慨言時務
 落第感憤歸益閉户讀書不衰廣東宣慰使興都刺
 薦為雷州路儒學教授規條戒訓率先諸生善於其
 職授慶元路總管府經厯未幾東境盜起勢摇郡邑
 遂解印歸灌園為終老計卒年僅三十九士林惜之
 人物/志
[094-28b]
蕭士贇字粹可立等仲子篤學工詩與呉文正公友善
 著詩評二十餘篇及氷崖集李白詩補註行於世白/志
王竹逸蕭極初皆贑縣人力學攻詩賦自幼為同社友
 喜購先賢墨跡當元季之亂二人間闗險阻未嘗少
 離凡憂愉感遇悉見於詩名聫輝集人物/志
鍾柔字元剛宋忠臣克俊之子父殁時甫一嵗祖母呉
 氏母劉氏挾之走南雄及長歸從鄉先達劉震游融
 貫經史下筆頃刻千言閫帥廉訪交薦之署廣東雷
[094-29a]
 州學正辭歸講授從者數百人咸推尊曰一峰先生
 所著有諸經纂說易詩書衍義及敝帚集宋學/士集
劉君賢雩都人以教授為業府判王榮髙其義上書薦
 之君賢堅不仕所著有昌雩集林/志
孫伯顔字元晉立節九世孫家世寧都少開敏年十五
 遊上京讀䝉古書而好之遂工譯語至元中考授京
 畿運判移提舉廣東市舶琛貝山積不以自汚部使
 者薦其才擢肇慶路總管兼勸農事多倣古法以為
[094-29b]
 治以疾謝事卒府/志
孫良臣弟正臣贑人以文學世家良臣仕至淄萊萬户
 府經厯正臣仕至吉水州知州蔡五九攻城良臣昆
 弟竭貲財募丁壯禦之甚力卒保障鄉閭泰定初召
 正臣賜衣冠歸以壽終旌其門曰義門豫章/書
温春甫寧都人延祐乙夘蔡五九攻城春甫應詔率義
 兵討賊臨陣突出中矢歿事平贈千戶死義/傳
孫輔臣登龍子以文學舉初為大都䕶府知印五遷至
[094-30a]
 湖南宣慰司元帥陞資善大夫廣西廉訪使每有政
 聲江西行省叅政全普菴撒里榜其居曰忠義之門
 豫章/書
鍾恕字以行龍南人柔子至正鄉貢進士署濂溪書院
 山長不赴篤學勵行不墜家聲人物/志
謝煥字君章寧都人好學工詩倜儻尚氣節遊京師達
 官貴人咸折節爭為推轂與人交不為茍合議論不
 肯詘人下嘗於諸王前引巵酒為壽王坐飲不為禮
[094-30b]
 煥曰布衣以分則賤以道則尊王宗室重臣能致禮
 於僕則尊賢下士之名王有之王為避席以飲嘗同
 授經郎危素謁時貴素謙退不敢上坐煥笑曰吾布
 衣也貴賤之際無所嫌遂坐上坐其豪俠自負𩔖如
 此卒時年四十有一王忠/文集
劉元&KR0464石城人倜儻有器識少遇異人授以風角鳥占
 之術因解兵法至正十二年四万兵戈雲擾元杰憤
 然起義兵團結於通大寨據險以守賊攻四旬不破
[094-31a]
 邑人賴之白/志
廖人俊元末父死於寇母被掠人俊七嵗獨與祖母陳
 氏居既長焚香日夕籲天願知父骨所在久之若有
 指導之者竟得於叢冢間收而瘞之又聞母在滄州
 徒步徃求至則已物故欲負骨歸葬異父弟不許乃
 刻母像歸祔父冢祖母陳孀居七十一年壽九十有
 九人俊事之以孝聞詔旌其門曰孝節賜衣帽絛環
 寶鈔翰林呉澄掲傒斯為詩文紀之寧都先/賢傳
[094-31b]
 明
吕復字仲善興國人洪武初以文學徵為國學典膳時
 修元史闕順帝三十六年事無考遣使十一人分行
 天下以北平乃元氏故都山東亦號重鎮命復乘驛
 徃凡詔令章疏拜罷奏請布在方冊者悉輯之或涉
 番書則譯而成文若乘輿巡幸宫中隠諱時政善否
 民俗歌謡以至忠孝亂賊灾祥之屬㒺不備載赴山
 東亦如之已而續成史四十八卷以功陞太常典簿
[094-32a]
 尋遣祭皇陵進卿坐事謫佃鳳陽未幾復原官卒子
 叔素人物/志
  按豫章書吕復所著有采史目錄北遊集與泰和
  周是修劉子髙蕭子明俱有唱和詩
劉承直字宗弼贑縣人元至正進士厯潮州同知入明
 被薦召對太祖竒其才識詔即元集慶路學為國子
 學拜金華許存仁為祭酒承直為司業承直為人剛
 正面折人過立䂓條以束諸生誘掖奬勵一時學者
[094-32b]
 敬業樂羣多躋顯仕每朝上呼諸生試所業有通悟
 者輒召承直褒賞出為浙江僉事時承元亂用法嚴
 重按浙三年以疾乞歸家在崆峒山陽自稱崆峒雪
 樵學士宋濂為賦人物/志
  按王忠文禕崆峒山房記稱宗弼之曽大父蒼崖
  先生建精舍曰登雲集師友與子弟講學世以文
  學名至宗弼益自奮元時贑人第進士者自宗弼
  始云蒼崖先生名不著記中亦不署宗弼名府志
[094-33a]
  作劉丞直未詳孰是
鍾磐字希仁興國人&KR0467心經史博洽古今元泰定間教
 授成都人才多所成就又教民耕種之利民感其惠
 立生祠祝之明初當道交薦特遣行人趙彦可捧勅
 書賜磐禮幣徵赴闕道卒府/志
曽魯山贑縣人元時舉孝廉嘗官於潮後絶意仕進明
 太祖遣將略定南服過贑強起之魯山以野服見不
 克辭即日就道南中聞其至率先歸&KR0833以功擢潮州
[094-33b]
 太守林/志
吕叔素名鎖住事父母甚孝父沒與弟叔熙叔寅廬墓
 母沒亦如之洪武乙夘奏旌豫章/書
凌吉龍南人洪武七年以文學科徵為刑部司門郎中
 持法明允獄無遁情已具成案即有力者弗能奪人
 服其公同/上
唐均弼字明輔安逺人國初以文行受知於學士宋濂
 薦補本學教諭力行教化増闢學舍以居生徒士習
[094-34a]
 為之一變以老謝事歸捐俸餘置義田以惠宗族同/上
彭舜榮與弟勝達以忠信服人偽漢熊天瑞攻城守將
 遁走舜榮兄弟結蔡必達等畫計堅守城賴以全比
 大明兵至同温徳中盧舜元等舉州歸欵寧都先/賢傳
温徳中寧都人至正壬辰盜起偕弟致中允中起義兵
 保障一境致中陷陳被執不屈遇害徳中暨諸弟竟
 擒渠賊以復仇甲辰明兵至贑兄弟倡率歸附林/志
管貞字源清寧都人洪武進士授陽穀縣丞寇至竭力
[094-34b]
 以禦不克被執罵賊而死寧都先/賢傳
陳復原一作/寮本姓李雩都人洪武中由監生任廣西平
 南縣主簿陞本縣丞值猺寇掠鄉廂復原帥兵迎敵
 戰於蛇黄岡躍馬直前斬首十餘級中毒矢斃城中
 人力戰賊乃奔走事平立廟祀之人物/志
陳勉字希進寧都人永樂進士授御史清賦浙江尋命
 巡按有平倭功寧波衛軍盜糧連坐者五百餘人疏
 請多所寛釋陞廣東副使召入為左副都御史扈從
[094-35a]
 天壽山上欲出畋宻雲勉疏謂民以食為天春深獵
 必傷稼上止毋行及親征漢庶人留守京城勉與尚
 書蹇義等建議増定賞格并給帳房布疋軍士大恱
 上以勉知兵改勅從駕凱旋賜賚甚厚宣徳癸丑命
 征㑹昌長河洞至則論以恩威賊首朱南鄭就撫議
 置守禦及巡司景泰元年陞南京右都御史掌院事
 乞休寧都先/賢傳
李旭字彦昇贑縣人永樂二年貢入太學時上欲清查
[094-35b]
 賦役黄冊考選國子生三百人首推旭有幹才令總
 其事以慎勤稱㫖除權監察御史出按福建踰年扈
 從巡狩北京貴州新設省一切創始事宜遣旭勘覈
 已又遣督造臨清倉厫具有成績陞湖廣按察使尋
 調山東陞湖廣左布政使正統初請老以壽終人物/志
郭端字季正雩都人以貢入太學授行人選御史巡按
 廣東劾奏鎮守内監雷春及靖江輔國將軍所為不
 法皆伏辜繼巡雲南有稱假御史者迭擾閩廣湖湘
[094-36a]
 間端捕得其人於延平永樂中命按兩廣併監軍考
 績陞山東僉事尋改交阯以黎利陷昌江總兵成山
 侯王通等暨端皆繫詔獄九年宥復原官卒府/志
黄閏字期餘信豐人永樂進士改翰林庶吉士聲動館
 閣同進者忌之在院九載左遷儀隴令吏民不敢欺
 號為鐵知縣卒於官年僅三十一所著有竹居吟槀
 同/上
余寛字仲仁贑縣人永樂庚子鄉薦初授金華知縣復
[094-36b]
 除沙縣時因鄧茂七之亂邑遭屠燼百里盡為榛莽
 寛至重建公署招集流亡鎮守刑部侍郎薛希璉一
 切倚賴之寛亦殫思竭力為之經理閭井粗復舊觀
 父子妻孥始得保聚竟以勞瘁卒官同/上
湯衡瑞金人永樂中由貢知休寧擢中府都事復出知
 昌化慈惠愛民勁直不撓時撫黎土官桀鷔與縣官
 抗深為民害衡奏革土官黎人仍統於州縣自後地
 方乃安人物/志
[094-37a]
孫紹字復先寧都人宣徳中以經明行修為縣令袁才
 輔所薦授本縣訓導未任丁憂遂絶意仕進從陶瑾
 學瑾卒於官遺二穉孫無所歸紹為之構室割田以
 資日給人咸義之同/上
宋策贑縣人質直敦行誼教授鄉閭自號梅溪隱者宣
 徳癸丑膺懐才抱徳薦不就嘗作雪窗四友吟以自
 適子必明亦有父風同/上
黄徳温字伯理信豐人正統進士英廟北狩時有内侍
[094-37b]
 為王振黨者旁叱言官於監國前徳温與朝士同憤
 廷批殺之血涴朝衣初選考功主事起復補兵部武
 選抗疏劾武臣怙勢求遷者戎政一清以事出判鎮
 江府掌馬政鎮有牧地數百畆為豪右所齧徳温按
 之豪饋金百鎰拒弗受竟復其地分省人/物考
  按徳温分省人物考作徳潤者訛今據正統戊辰
  登科錄改定
胡莊石城人正統間以貢授潯州府推官威信素著大
[094-38a]
 藤𡗝奪去巡檢司印莊徃撫諭印即送還范叅將被
 誣力為辨范懐金致謝却之早乞歸致仕人感其徳
 府/志
袁端字自中雩都人景泰庚午鄉薦厯程鄉永興教諭
 陞順慶府教授所至嚴督課程士類興起以母老乞
 休既歸孝養備至居喪毁瘠踰禮所著有適軒集同/上
劉廣字若深興國人景泰間貢授内邱知縣丁憂復除
 陽山邑初無城峒寇時擾廣拓地量工版築具舉雉
[094-38b]
 堞嵬然地方賴保障巡撫都御史葉盛上其最未及
 錄用而卒同/上
盧鴻字大賔為人外和内剛坐必正襟衣嘗曳地閒居
 終日略無惰容性孝友自奉甚約其教人不專進取
 董文僖越師事之邑有士行者多出其門景泰間入
 太學授臨武訓導邑稱僻陋鴻訓迪諸生寒暑不輟
 居九載告歸寧都先/賢傳
李迪字循道興國人以鄉貢知開州修葺城池作興學
[094-39a]
 校増廣學基地二百畝有竒州人御史甘澤為之碑
 在任多年拯救饑荒招撫流徙蓋種種有惠政云人/物
 志/
董越字尚矩少孤貧竭力以奉母嘗教授村中夜歸熒
 熒有光前導比及門咆哮而去則虎也越以此自負
 人亦以此竒之成化乙丑及第第三人授翰林院編
 修上西北備邊封事乙未戊戌分考禮闈取中大學
 士王鏊梁儲等稱得人進侍讀充東宫講讀經筵講
[094-39b]
 官屢有開陳孝宗登極進春坊右庶子賜麒麟服頒
 朔朝鮮餽贈一無所受朝鮮嵗使至必問越起居焉
 憲宗實錄成擢太常少卿兼侍講學士擢南京禮部
 右侍郎尋拜南工部尚書贈太子少保諡文僖著圭
 峰文集使東日錄寧都先/賢傳
王京字宗周信豐人成化進士授刑部主事陞員外郎
 河南有妖言獄久未決司寇奏委能者京徃不兩月
 盡得其情請從寛治陞郎中出守瓊州時瓊人以訟
[094-40a]
 逮繫者數百京日召四五至庭諭以理而示以法言
 下即服囹圄遂空丁父憂去任上念瓊在海外海雜
 二黎特詔吏部起補舊郡瓊人聞京來老穉皆色喜
 既至而生黎願為編户如熟黎者十餘峒亡何得疾
 卒人物/志
丁積字彦誠寧都人成化進士授新㑹知縣至即師事
 邑人陳獻章為政以風化為本中貴梁芳邑人也其
 弟長橫於鄉責民逋過倍訴於積追劵焚之且收捕
[094-40b]
 繫獄由是權豪屏跡申洪武禮制叅以朱子家禮擇
 耆老誨導百姓良家子墮業聚廡下使日誦小學書
 親為解說風俗大變民出錢輸官供役名均平錢其
 後吏貪復令甲首出錢供用曰當月錢貧者至鬻子
 女積一切杜絶俗信巫鬼為痛毁淫祠旣而嵗大旱
 築壇圭峰頂昕夕伏壇下者八日雨大澍積遂以疾
 卒士民聚哭於途有一嫗夜哭極哀或問之曰來嵗
 當甲首丁公死無以聊生矣白/志
[094-41a]
  按白沙集樂嵗詩曰長官願似丁明府甲首終年
  不到衙其輓詩曰有廟旌遺愛無錢返故鄉即此
  四語可知循吏大概矣
袁慶祥字徳徵雩都人自幼卓越不羣成化鄉舉入太
 學厯事内承運庫陳五事一曰省國費以節民用二
 曰嚴選舉以重守令三曰修武備以防邊患四曰存
 公道以守國法五曰起民望以惜才能疏入逮杖幾
 死放回成化戊戌登進士授灊山令有政聲陞刑部
[094-41b]
 主事進員外郎㑹廣寇竊發廷臣以名薦陞潮南韶
 兵備僉事既至相度機宜部署將校次第蕩平諸賊
 所招降者結以恩信從征多得其力建議分増城地
 置龍門縣分新㑹地置新寧縣為經久保障計又遷
 英徳程鄉縣學以興起士類無何致仕歸養以壽終
 所著有松崖集人物/志
陳良㑹昌人成化中授長泰令躬巡阡陌勸課農桑惰
 者諭以衣食利害之原無農具種子者籍姓名補助
[094-42a]
 之民愛之如父母焉福建/通志
曽栢字崇介寧都學生以孝聞邑人士稱曰白茅先生
 鄉里至今稱曽孝子父病躬視湯藥衣不解帶殁水
 漿不入口既葬廬墓朝夕奠哭母喪亦如之敬愛二
 兄白首如一寧都先/賢傳
  按原傳云邑生無憑藉而祀鄉賢祠者惟栢一人
胡克和字節之寧都人成化甲午鄉薦知松溪政不苛
 細綽有風裁奸宄斂迹民甚賴之嘗遊羅一峯之門
[094-42b]
 稱其孝行純至云人物/志
胡易字光貞年二十八始讀易即超然有悟登𢎞治進
 士吏部王恕深器之初授給事中監御庫論内監賀
 彬黷貨無厭彬飾辯有㫖俱下獄後按覆多實易竟
 得直星變上修徳弭災疏語極切至易多所封駮糾
 正風采凛然奔母喪哀毁卒於途朝士惜之出其門
 下者李相國時何侍郎孟春汪少卿舉藍御史田劉
 郎中志道李員外郎繼先皆名臣所著有易學淵源
[094-43a]
 山斗文範寧都先/賢傳
董天錫字壽甫越次子𢎞治進士授刑部主事厯員外
 郎中閱十三年始守青州值青大蝗寛賦發賑悉從
 便宜遷浙江都轉運使沮巨璫私販權貴不能撼厯
 官貴州左轄以疾引歸時年五十有四所著有璜溪
 集府/志
嚴銶字文器雩都人由鄉薦授杭州府推官三載考績
 囊篋蕭然時中貴專政納賄或勸稱貸以行銶曰有
[094-43b]
 貸必償常俸幾何非取諸民不能辦與其損民而利
 吾官盍去官以無損吾民乎當道賢而交薦之轉太
 僕寺丞奏減山東馬匹十之二三芻牧之民稍蘇其
 困陞平樂知府乞歸卒人物/志
何春字元之雩都人𢎞治甲子鄉薦聞陽明之教若有
 所得嘗闢觀善巖與同志之士諭學其中初授詔安
 令崇學校立社學均賦役再補霍山治如詔安卒於
 官同/上
[094-44a]
  按何春所著有忖言集
劉潛字孔昭贑縣人少嗜學性端方讀經史必正衣冠
 肅容正徳癸酉舉於鄉令銅陵聞王文成講學於䖍
 乞歸受業家居十餘年郡學者多宗之府/志
俞溥字徳洪信豐人為陳白沙弟子清修飾行𢎞治間
 貢授涇府審理正憂歸不起闢館談道以倡來學疾
 革猶正衣正巾與學者講尊徳性章端坐而殁人物/志
袁慶麟字徳彰雩都人初為諸生矻矻攻舉子業已而
[094-44b]
 幡然有覺盡棄舊習師王文成銳志聖賢之學同/上
謝魁字文杓興國人為諸生受學於王文成居常以道
 義自飭選貢入太學大司成歐陽南野命二子師焉
 授虞城令捍堤禦水為民利賴以不合於時改樂昌
 期年辭歸同/上
管登字𢎞升雩都人少與何廷仁黄𢎞綱友善為王陽
 明門人勵志篤學由鄉貢授肇慶府判改廣州陞岳
 州同知氷檗自持常祿外一芥若凂同/上
[094-45a]
何緒字克承家㑹昌之白埠倚蕭帝巖為居父卒兄纓
 與其子亦早卒遺孤孫庶弟約方十嵗皆撫育以至
 成人緒既善治生産於其父業贏數十倍弟約與其
 兄孫請分緒㑹其貲為三兄弟平受之年既老鄉里
 髙其行縣為請鄉飲酒固謝終不肯與㑹昌人皆稱
 為何長者云霞川/集
何廷仁字性之初名秦雩都人舉嘉靖鄉試謁選知新
 㑹縣喜曰吾雖不及白沙之門幸在其鄉敢以俗吏
[094-45b]
 臨其子弟耶釋菜於祠而後視事遷南京工部主事
 滿考致仕三十年卒年六十六初聞陽明講學慨然
 曰吾恨不得為白沙弟子今又可失之耶相見於南
 康是時師旅旁午陽明希臨講席廷仁即與中離藥
 湖諸子接引來學由是學者益親已從陽明至越陽
 明殁後與同志㑹於南都諸生徃來者恒數百人一
 時為之語曰浙有錢王江有何黄指緒山龍溪洛村
 與善山也著有善山集及語錄明儒/學案
[094-46a]
  按何廷仁學者稱善山先生論學務在平實有所
  持循其言曰吾人須從起端發念處察識於此有
  得思過半矣嘗作格物說以示來學原/跋
黄𢎞綱字正之雩都人舉正徳鄉試從陽明於䖍臺陽
 明教法士子初至者先令髙第弟子教之而後與之
 語𢎞綱列於髙第陽明歸越𢎞綱不離者四五年陽
 明卒居守其冢又三年嘉靖二十三年始任為汀州
 府推官陞刑部主事時塞上多故將校下獄者吏率
[094-46b]
 刻深以逢上意𢎞綱按法不輕上下以故不為人所
 喜遂請致仕歸與東廓雙江念菴講學每過流連旬
 月卒年七十𢎞綱之學再變始者持守甚堅其後以
 不致纎毫之力一順自然為主其生平厚於自信而
 薄迎合長於持重而短機械蓋望而知其為有道者
 也學者稱洛村先生著有洛村集及語錄行世同/上
謝士章字含之寧都人進士知増城縣豁達明敏革耗
 羨簡訟獄禁輕生百姓賴焉以計擒盜駱臣八等重
[094-47a]
 新學宫修倉庾置㑹講田城隍廟田皆有闗治道厯
 官廣東副使遷雲南叅政廣東名/宦志
丘紳安逺人正徳間貢授睢寧簿值流賊劉六劉七攻
 城督兵捍敵身被七鎗死之事聞贈知縣䕃一子國
 子生長子鳳來領鄉薦人物/志
雷濟蕭庾皆贑縣人都御史王守仁來鎮䖍也知二人
 素有識畧置之幕下叅謀平橫水桶岡三浰諸賊二
 人計畫居多宸濠反守仁過豐城聞變時濟庾在側
[094-47b]
 即圖趨還贑州起兵南風正急舟不能動守仁亟呼
 一小漁船自縛印勅令濟庾持米二斗同載至新淦
 城下戒嚴不得泊濟庾張黄葢以示乃開門羅拜駐
 吉安詐為兩廣總督火牌兵部咨及各府報帖互相
 傳遞以橈其進止多寫告示并招降旗號木牌等項
 動以千萬計以散其黨與是時濟庾等乘黒夜衝風
 冒雨涉險破浪出入賊壘萬死一生中所差行間人
 役被宸濠殺死者皆其親信家人事平之後在冊功
[094-48a]
 次俱被削去未幾瘐死守仁親為文祭之後濟謁選
 得四川龍州宣撫司經厯同/上
袁淳字育真慶雲之孫嘉靖進士授承天司理擢御史
 巡按浙直所著有羅巖集嘗取古人之書自周迄明
 分類編次為二百餘卷名曰稽古大成藏於家袁氏/家乗
朱源字本深贑縣人宋孝子壽昌之裔飭躬篤行教授
 閭里王陽明作興社學以耆儒理之命源率所教童
 子入射圃歌詩演禮郡邑亦重其人嵗與賔席年九
[094-48b]
 十有七卒人物/志
劉載永長寧人正徳末年廣寇葉廷芳等作亂盤據黄
 鄉勞田丹竹樓三保之地劉氏一姓被其𢡖禍永時
 年十三奉母避難志懐報讐至萬厯初白於府主運
 籌設策誘散其黨一鼓平之遂建縣治一布衣智略
 如此其附祀報功祠也固宜同/上
李淶字源甫雩都人生而穎異居貧刻苦有志王文成
 之學隆慶進士授寳應令寳應故水鄉㑹大水田廬
[094-49a]
 蕩析淶自攜蔬糲循行阡陌勸其墾闢疏瀹孑遺賴
 以生活召拜户科給事中江陵相不喪父而充大婚
 冊使因抗疏言此大典奈何以屬新喪令輟哭將事
 乎疏入江陵恚甚然不能難也尋復上言四方水旱
 不宜令尚方鉤盾諸臣作淫巧以損儉徳出為山東
 僉事再遷廣西叅議進副使整飭蘇松四郡兵事著
 經賦一書欺隱飛灑之弊盡為捜剔超拜中丞撫江
 南先後在呉五年所御一冠一袷一布被不更置有
[094-49b]
 城工羨五千緡為吏乾沒而守不察因上其事語侵
 守守強項藉口他事以自解守量移而淶亦予告還
 既歸月㑹邑中同志講明良知之㫖後起撫保定不
 就所著有養愚先生集同/上
温卓字時仰石城人以選貢授四川馬湖府推官厯署
 州縣及奉委勘&KR0642採木并查盤各府不受一錢至鑿
 險路以便往來築石渠以滋灌溉人尤徳之府/志
余光字緝之贑縣人嘉靖鄉薦授涪州知州居官以明
[094-50a]
 廉著聲採木之役事集而民無重累以憂歸起復補
 廣安州過涪涪人率婦子逆於河滸爭饋食頓顙稱
 祝迺去未幾陞南寧府同知益自刻勵土官承襲分
 例盡却之㑹討安南毛大司馬伯温為帥嘗召入幕
 府計事多采用已而安南降奪國號貶為都統司功
 狀上以與有勞擢南京刑部員外郎歸田二十餘年
 卒人物/志
&KR0642簡字近道㑹昌人師事吉水羅洪先過雩又摳衣
[094-50b]
 何廷仁黄𢎞綱之門嘗曰克念作聖惟此志耳羅以
 小友呼之以貢授嘉善主簿清修自勵勤於職業遷
 令長樂均賦興學士民愛戴之陞賔州知州不赴同/上
鍾譔字近修瑞金人隆慶間由選貢司訓南康飭躬潔
 履為郡太守所重署主白鹿洞教事轉永安學諭入
 為國子學錄滿考陞武昌通判職主餉矢操氷檗却
 例金嵗以千百計後告歸蔬食菜羮蕭然自得以夀
 終府/志
[094-51a]
劉夀仁長寧人隆慶間由貢授黄梅縣司訓倦游還家
 值縣治初建百凡區畫縣大夫常就問焉而縣志又
 皆出其手為人剛介不茍狥俗鄉閭推重之同/上
謝長艮字子起瑞金人父為永定知縣小妻郭生長艮
 於官署六嵗父滿秩遷官盡取羣書封識之他器物
 無所取九嵗從父官鄂州踰年父卒哀毁骨立如成
 人母與嫡幾訟長艮旦夕泣母前異居避之徑解訟
 相歡十一嵗暴卒三日復甦人皆以是異之十三侍
[094-51b]
 生母疾涕被面如不欲生已復侍嫡母疾與婢子同
 卧起旦暮拜而號如所以事生母嫡為感動十八補
 縣學諸生嫡始均産授之年二十與同縣楊以任等
 結赤水社是時舉業文字相習為勦剽割綴長艮作
 四書辨魔論著綱目諸史為君子錄再困場屋以丁
 夘九月四日死於清江之横梁時以任自南昌赴禮
 部試聞長艮死歸視殯之長艮有兩女無子以任為
 之立後
[094-52a]
劉思誨字忠甫贑縣人萬厯進士授臨淮知縣招撫流
 移墾荒田若干頃栁溝田水衝沙壓額徵如故思誨
 請於上官折半徵收因以所墾荒田補正額濠梁紅
 心二驛先時取十七州縣富民僉充馬遞驛卒其後
 專責臨淮逃亡幾半思誨乃覈徵商稅羨以足馬值
 發倉儲息粒以糈驛卒因條為例築驛前髙岡栁堤
 彌望數里陞御史與楊漣鄒元標葉向髙議相合時
 魏忠賢竊政思誨謂中㫖頻宣非所以安元輔請以
[094-52b]
 票擬屬閣臣元標以廷杖幾死筋骨拘攣不宜責以
 拜起疏出人人危之巡按順永保河陞大理丞忠賢
 以前疏故降三級調外崇禎元年召復原官知文無
 援者竟以寺丞終同/上
謝萬榴贑縣人捆屨為業足不入城親在勉力以供菽
 水親亡廬墓無舍可居以蓬為蔽邑大夫胡如孟訪
 問不知所對苐涕泣頓顙謝大夫感其真誠慰勞而
 去舉孝行叩頭請曰草野所為敢瀆聞官府乎不受
[094-53a]
 尺布斗粟之賜安/志
  按安志孝義傳尚有贑縣劉子鈿瑞金朱鑑劉賛
  岳謝仕蘭雩都劉瑁興國凌汝祥信豐馬驎李元
  祺龍南徐仲真㑹昌歐子復安逺杜豪等俱以篤
  行稱附錄於此
温國竒字仲庸寧都人萬厯進士為御史疏劾魏忠賢
 落職崇禎初巡按江南累官四川驛道予告歸時閩
 賊披猖避亂者爭入城國竒捐千金建新城居民賴
[094-53b]
 之府/志
丘一鵬字萬程寧都人萬厯丙子鄉薦念父老不忍㑹
 試父嚴督之乃揚言入京而私屏處父果病念子不
 得見一鵬即出見與訣知樂昌縣有鹽例入知縣金
 數百盡革之立碑永禁陞惠州防海同知每親至碣
 石衛按格閱舟卒皆有法戊戌寇發一鵬即調度所
 素閱卒殱賊數千有閩賈五十人誤為邏卒所獲叅
 將欲作生功報上一鵬以去就爭之不得為移檄閩
[094-54a]
 中報至果海賈也而一鵬巳病篤賈人至官衙仰天
 祝涕泣願以身代死既卒而殱賊功方上陞湖廣按
 察司僉事寧都先/賢傳
蘇大成字汝願寧都人弱冠舉於鄉屢上不第謁選得
 逺安時遇㓙年兼有采木之役設處賑濟區畫採辦
 殊勞瘁而才足以濟之隣邑松滋缺令承委代攝百
 姓安其政教兩邑俱有頌聲最聞陞刑部主事進員
 外郎出為韶州知府卒府/志
[094-54b]
甘士价字維藩信豐人萬厯進士初令黟縣以廉能調
 丹陽入為御史和衷一疏大為中外所推比閱三闗
 勵將飭戎鑿鑿皆碩畫巡按三呉進大理卿巡撫兩
 浙以釐奸興利為已任濬南湖以疏水利警游徼以
 靖探丸裁監充以省浮費清餉羨以飽營兵戊申稽
 天之浸二百年所未有者疏留百萬漕糧貯發常平
 所存活不啻億萬召入為大理卿方候代而奄逝人/物
 志/
[094-55a]
盧逵字漸甫寧都人萬厯進士授中書舍人改吏科給
 事中為人廉退靜儉不以一介求取於人兄通㑹試
 禮部中乙榜卒於京師時逵年甫四十父母皆在遂
 力請終養以吏部尚書鄭三俊薦奉㫖敦促時年七
 十有四以老疾固辭大學士葉向髙詹事劉一燝皆
 寓書勸駕以公輔相期堅卧不起於是吏部尚書趙
 南星覆題曰盧逵當引年之候堅易退之操請遂髙
 致加陞太常寺少卿致仕享年九十有三官於朝者
[094-55b]
 六年家食五十三年以清徳聞天下
李一松字茂甫雩都人積學善屬文萬厯壬辰選貢以
 親老絶意仕進依依膝下如嬰兒弟一柏出入必偕
 甘苦共之孝友之風閭里歎慕李養愚講學羅巖一
 松師事之卒配祀養愚祠府/志
熊懋官字思守石城人六嵗而孤苦志力學以選貢入
 南廱明年登京闈賢書謁選尹銅陵復除浙之慶元
 皆巖邑也有治狀轉漳州别駕歸而閉户讀書一意
[094-56a]
 修詞力追大雅所著有青箱遺藁人物/志
曽應遴字無擇寧都人崇禎進士初授刑部主事轉兵
 部職方員外改兵科給事中轉工科出督江西廣東
 兵餉入掌兵科值李自成張獻忠二賊蹂躪荆襄湖
 陜間凡所論奏皆洞中機宜甲申春被議去去二十
 餘日而京師陷唐王時起太常卿與楊廷麟等共事
 撫吉贑南安尋戰敗衆散以病卒同/上
劉曰佺字勿仙贑縣人御史思誨之子崇禎壬午舉於
[094-56b]
 鄉甲申之變與仲弟价慷慨自誓以死報國及吉安
 失守時江西郡縣僅存一贑州曰佺與楊萬諸公共
 圖固守城破被執死之子良竑亦被殺母黄氏妻謝
 氏婦周氏俱赴池水死弟婦曽氏姪良翊俱投井死
 弟婦宋氏自縊於樓惟弟价竄伏得免尋以哭母兄
 而亡人物/志
楊以任字維節瑞金人崇禎進士淡於進取辭縣職改
 應天教授金陵士爭趨之矜為楊門弟子陞國子博
[094-57a]
 士卒於官年止三十五其制義海内傳誦與陳艾章
 羅齊名府/志
丘如泰字東邱寧都人僉事一鵬季子幼孤父以廉官
 聞天下家無百金之産如泰篤事母兄母病醫言糞
 苦可治如泰嘗糞不苦撫膺大痛母竟愈年至七十
 卒及居喪哀毁踰禮仲兄尤貧減家食以給之曰饑
 飽同爾長詩古文著有玉屑篇若干卷子六人維屏
 最著同/上
[094-57b]
李大宏字屏岳寧都人兄某為澂江别駕好結客任俠
 多漫費大宏嘗捐千金以助之亦往往周人之急有
 假貸不責劵遊南廱一時名彦陳際泰楊廷樞輩争
 交之辛未詔舉文行士邑令葉向榮以其名應徵為
 國學典籍甲申之變語及輙嗚咽或云君非貴臣何
 必爾答曰草莽獨非臣乎後竟悒鬱而死同/上
魏兆鳳字聖期寧都人以孝行聞居父母喪哀毁如古
 禮家故饒於財性好施為鄉人葬死救患營橋梁道
[094-58a]
 路以布衣聲動邑中崇禎初薦舉徵聘皆不就宗子
 五世單傳貧不能娶兆鳳為之授室閩人張耉以妻
 為妹鬻數十金見其戚容詰得之立歸其妻鄒文清
 以訟論徒將嫁妻為贖出金與償更資給歸之三子
 祥禧禮皆以文行著名學者呼兆鳳曰徵君魏氏/家傳
曽忠字清輔寧都諸生母病發忠奉事湯藥䕶起居厯
 久不衰甲申冬夜火起中㕔忠驚起入烈熖中救母
 妻楊氏抱子相隨救夫皆焚死明日衆臨觀轝除瓦
[094-58b]
 石得其屍忠負母於背妻妾旁跪䕶之莫不悼歎知
 縣葉向榮親驗視報上官奏聞㑹世亂事寢寧都先/賢傳
曽嗣宗字元聲楊廷麟募兵嗣宗以諸生効三千金饗
 軍題授兵部主事從師吉安敗退保贑州將入城為
 守死計廷麟謂嗣宗曰事急矣母從我嗣宗曰與公
 共事久奈何乗危而去卒入城俱死焉同/上
楊燧字心緯寧都人天啓選貢崇禎壬午除授雲南臨
 安通判以病辭清江楊廷麟督師入贑過寧都欲燧
[094-59a]
 偕行答曰燧年已六十餘衰疾侵尋不能効馳驅冀
 邀國之靈得與公重握手道故幸也不然則一死以
 謝知已貪生以辱身吾不為也廷麟壯之執其手曰
 君即不能豈無才子姪可共事者乎燧乃薦其從子
 文琦偕往及城陷竟與楊同死時燧避亂山中聞文
 琦與楊殉義痛哭無時披髪佯狂或再日不食己丑
 冬挈家歸城庚寅邑城破遂冠帶自縊死
彭錕字劎伯寧都人楊廷麟之次贑州也以錕署兵備
[094-59b]
 僉事楊獨一子纔九嵗屬之於汀州故人明年軍潰
 其僕自汀負之以歸於彭及贑州破楊死之有司跡
 捕家屬知楊氏孤匿其所遂欲併殺錕錕客有羅牧
 者并日走南昌求救於楊之門人呉某薙髪往見到
 門不納牧大怒徑還以報錕知其無可倚乃以楊氏
 孤兒避之隣邑廣昌深山中久之事漸得解復迎孤
 歸寧都既贑郡諸邑破庚寅二月寧都圍急錕使其
 弟奉母及楊氏孤先出曰以母及此子累汝汝莫死
[094-60a]
 死則負我遂訣而使家具二棺與婦李氏對宴宴畢
 夫婦皆縊即夕成殮明日城破楊氏孤兒旋為兵所
 掠流寓彭士望者聞而出貲為贖歸居數年孤乃返
 清江生子楊之後得不絶寧都先/賢傳
郭咸和字尚大贑人與兄咸雍咸熙咸治稱四咸萬厯
 戊子舉人令海豐海豐巖徼多盜咸和強力嚴明捕
 得盜魁二人伏於庭問以欲死欲生皆號哭乞命咸
 和曰若能使徒黨歸投當貫汝盜許諾即縱之去翼
[094-60b]
 日復來述其黨内嚮無異志咸和單騎入賊巢諭撫
 之邑士大夫聞之皆為令危而羣賊則已襁負扶攜
 望馬首羅拜稱死罪乃令各陳所業立編冊以區置
 之有自陳欲為儒者設義學課之書陞廣州通守罷
 歸而殁府/志
黄大節字斯立信豐人萬厯進士授太常博士儲位久
 虚大節上疏言頃者奉聖㫖俱不必封少俟二三年
 中宫無出再行冊立夫寢並封則三皇子之名號不
[094-61a]
 至混而無别俟至二三年則冊立之典又非杳然無
 期然而在廷之臣紛紛籍籍焦心蒿目者謂皇長子
 有生之日業已祭告郊廟覃恩兆庶儼然以主鬯居
 之不當一旦抑在王位茍儲宫定矣則皇第三子五
 子即從册立之吉同日而封可也别日卜吉而封可
 也以首重在建儲而分封可次第舉也今但寢並封
 而皇儲未定是始假封王以陰奪元子之尊而終藉
 寢封以陽塞言者之路恐諸臣所以議不宜封之意
[094-61b]
 不如是也又謂我朝家法原無待嫡之規蓋所重在
 早定國本以計安宗社不容一日少緩何嘗姑待之
 而限以年也今日之首務惟割帷房之牽制屏羣小
 之讒邪勿以私眤戕天性勿以小隙開大釁防㣲杜
 漸思逺慮深在皇上之早自悟耳臣備員太常與聞
 典禮故不敢避忌諱妄效狂愚疏上舉朝震懾未幾
 以禮部出為浙江副使憂歸起湖廣不赴年七十一
 終同/上
[094-62a]
楊以傑瑞金人萬厯舉人知安化縣陞貴州都匀知府
 苗仲作亂以傑佐督撫討平之斬九千餘級招撫竄
 亡復業二萬餘口民立廟祀之乞休論功以副使起
 用不赴同/上
尹詔字蘭渚石城人崇禎貢由衡州推官厯擢兵部主
 事秦寇猖獗詔陳言忤時相譴歸甲申之變不食卒
 同/上
李田字見龍興國人崇禎嵗貢泰和教諭遷長樂知縣
[094-62b]
 有土賊久為民害宻請官兵勦撲奸民漏師期賊先
 發攻城田被執曰寧殺我無濫及赤子刺指血題詩
 曰有生皆有死死亦何足惜只㑹一卷書何堪萬人
 敵體虧親受辱身殞節自植寄語千秋史為予顯心
 迹田在官刻意撫循百姓愛戴倉卒時民爭䕶其家
 屬以免復襄助資給得歸府/志
國朝
易學實字去浮雩都人明崇禎己夘舉人生八齡父孔
[094-63a]
 贊授以經史皆了了若素習尤攻苦力學與瑞金楊
 以任贑縣劉曰佺曰价友善甲乙之際奉母入山居
 後銓授分宜教諭不赴杜門三十年手鈔困知錄曰
 宋儒千言萬語綜於整菴三冊年八十三卒著有犀
 厓文集雲湖詩集府/志
李騰蛟字力負寧都人明末諸生與臨川陳際泰羅萬
 藻寧化李世熊同邑邱維屏為文㑹後入翠㣲與魏
 禧兄弟為易堂交騰蛟最長諸子皆兄事之嚴敬母
[094-63b]
 敢斁後别居三巘峯以經學教授作周易剰言年六
 十卒同/上
丘維屏字邦士寧都人維屏少孤弱冠為諸生值國變
 避亂翠㣲峰同志數人講習於易堂故居邑之河東
 多古松望之蒼靄無際維屏著書其下號曰松下先
 生其學原本六經左國史漢大家旁及諸子仙佛顧
 獨有得於泰西之書心悟神解青州翟世祺守饒州
 傲僻藐天下獨傾倒維屏七聘乃徃世祺執北面禮
[094-64a]
 甚恭維屏主其家為演易數亦自著有周易勦說年
 六十六卒弟維寧字而康亦棄諸生授徒山中年八
 十餘終同/上
曽燦字青藜應遴仲子原名傳燦與兄傳燈並工詞章
 喜然諾方明季多故燦兄弟思以功業自見折節下
 士一洗貴介才華之習士論翕然歸附嵗乙酉楊廷
 麟竭力保吉贑應遴計閩地山澤間有衆十萬俾徃
 撫之燦既行而應遴病卒贑亦破乃解散去燦後薙
[094-64b]
 髪為僧遨遊閩浙廣之東西龔太常鼎孳應遴舊同
 榜愛其兄弟特甚勸燦就功名弗應大母陳母温念
 燦成疾乃始歸家謁省以大母命受室築六松草堂
 躬耕不出者數年燦自幼有詩名選海内名家詩二
 十卷號過日集僑居呉下二十餘年著西崦草堂詩
 復客遊燕市以卒同/上
曽畹字庭聞寧都人原名傳燈弱冠過呉門師事徐詹
 事&KR0648張庶常溥深器許之父都諫應遴同楊劉守吉
[094-65a]
 贑隨侍軍中既而兵潰奔命汀閩久之走并凉出長
 城絶塞著籍寧夏更名畹中順治甲午陜西鄉試計
 偕來京師名公卿聞曽至皆喜曰王仲宣乃能入鄴
 乎競延致之乙夘丙辰間江右被寇與弟燦省母歸
 未幾病卒著金石堂集若干卷同/上
彭任字中叔寧都諸生少與同邑温應搏友應搏為亂
 民所害時兵燹倉皇人不敢晝行任獨徃購其尸哭
 而殮之連遭内外喪疑大小戴喪制諸篇多雜亂無
[094-65b]
 序分類次緝有禮記類編結廬巘山名所居曰一草
 亭足不履城市嘗一訪其友謝文洊甘京於南豐之
 程山未甞再適他域所作詩文亦絶少為人落穆悠
 游壽八十四終同/上
魏祥字善伯寧都人為諸生改名際瑞資敏㨗善強記
 於兵刑農穀禮制律法皆能窮析原委遇難事剖決
 如流客潮鎮劉伯祿幕禁旅圍潮久不下主兵怒約
 城下之日盡屠之祥力言於劉劉叩頭請之乃免范
[094-66a]
 中丞承謨撫浙祥以舊交招入幕所施發善政蠲荒
 賑饑諸疏多祥所屬草康熙丁巳滇逆將韓大任踞
 廬陵贑當事議撫之大任揚言非魏善伯至吾不信
 時祥館於總兵哲爾肯所遂遣之祥至家其姊邱邦
 士婦泣勸母徃朋友諸弟皆難之祥太息曰此鄉邦
 宗族所闗也吾不行恐禍及行而無成吾身當之遂
 徃甫入營官兵遽從東路急攻大任疑其賣已謂曰
 先生來將為賈林乎抑效酈食其也祥無以應猶以
[094-66b]
 其雅度盛名拘留之十月大任變計走降閩拔營之
 日祥遂遇害同/上
魏禧字氷叔寧都人甲申後棄去諸生從父兆鳳結廬
 翠㣲峰與同志九人為易堂學九人者南昌彭士望
 林時益寧都則李騰蛟邱維屏彭任曽燦及禧禧之
 兄祥弟禮時燦兄畹盛才名號二曽以籍寧夏不得
 預祥亦時出佐大帥戎幕跡介出處之間堂中人以
 竹林山王待之八人皆巖處躬耕以自食束修砥行
[094-67a]
 讀書論古名公卿聞其名願見之弗徃獨與沈淪窮
 約者遊其為文日益有名於天下江右自歐陽鄒魏
 祖陽明講性學陳艾依復社工帖括聲力氣燄學者
 景從易堂起而以古文實學為歸風氣為之一振由
 禧為之領袖也議者謂禧淹通史學經學其所未遑
 禧亦自言不敢依附程朱謬為精㣲之論康熙十七
 年
詔舉博學宏詞禧在舉中以疾辭郡縣督趣就道舁疾
[094-67b]
 至南昌醫藥累月稱病篤罷歸卒年五十七人稱寧
 都三魏云同/上
魏禮字和公與兄祥禧齊名故更為伯子叔子季子以
 自號海内亦遂稱禮為魏季子少於禧五齡父命禧
 授之書笞罵亦樂受曰叔兄愛吾也比弱冠更刻苦
 自勵學日進兩兄儼然以畏友待之既棄諸生乃益
 事逺遊厯閩廣渡海達瓊厓北抵燕京返轍𡗝門過
 雒陽南浮漢沔入秦闗涉伊水經鳳滁道中足跡幾
[094-68a]
 遍天下所至必交其賢豪尋訪窮巖遺佚之士嘗省
 故人於韓城徃觀砥柱三門聞道人彭荆山居華山
 絶嶮直上四十里手鐵索蹋飛磴訪之髙於昌黎痛
 哭處十里性慷慨所得金施與輒散盡喬居翠㣲峰
 之頂榜曰吾廬更以自號年六十六卒子世傚世儼
 同/上
楊長世字延㑹瑞金人順治己亥嵗貢除興安學訓不
 就楊為瑞著姓長世於族行最尊自副使以傑學博
[094-68b]
 以任皆在諸子列以是州閭鄉族咸推為祭酒日閉
 户校讐目覽手披無寧晷閩汀黎士𢎞同郡易學實
 魏禮皆與為同學子以兼庚子孝廉亦以醇行著名
 同/上
鄧斗光石城人選貢學務躬行寢食程朱有劉靜修之
 風順治丙戌父為寇所執冒刃乞請身代寇憫其孝
 舍之康熙初徵遺逸邑令推之不赴府/志
楊兆鳳字爾翔瑞金人以明經授上饒訓導兵燹後學
[094-69a]
 校荒蕪人才零落莅任初即捐俸修葺學宫以古學
 砥礪諸生士風丕變著有寓鴻亭詩文二集縣/志
黃日曦石城人順治選貢讀書尚氣節常為一邑倚賴
 與同郡魏際瑞兄弟易學實為文字交戊子冬張自
 盛引寇屠城曦徒跣七日夜沿山徑走贑撫乞師中
 途為賊所獲以計脫身親鄉導官兵至賊遁城乃全
 修學宫首捐金二百兩樂善好義拯人於厄然不自
 見其徳府/志
[094-69b]
魏世傑字興士寧都諸生父際瑞為韓大任所害世傑
 徒步迎喪至家拔佩刀自刎左右強持之遂日夜椎
 胷血下腹痛僂不能立呼號二十日而死時年三十
 三人比之何炯謝藺云著有梓室詩文集行世府/志
孫麟貴字廣成贑州人父經世同弟緯世紘世死於丙
 戌之難闔室俱殉麟貴甫數齡為副總兵楊繼所得
 愛其聰慧子之遂博通文籍以才名為當途賔禮御
 史笪重光至以小友呼之年將艾始舉康熙戊午鄉
[094-70a]
  薦為清江學諭陞崇信知縣
御駕征噶爾丹以解馬功鍚蟒袍一襲在官清勤著聲引
  年乞歸修續贑郡志卒年八十白/志
 劉天真字汝迪興國人貢生授安仁訓導逾年以老謝
  歸卒年八十五所著有河洛先天圖說多先儒所未
  發同/上
 王思軾字小坡興國人康熙壬戌進士授翰林檢討丁
  夘主順天鄉試所拔多知名士壬午復主試山左皆
[094-70b]
  稱得士累官禮部侍郎為人謙沖和厚渾然不見圭
  角立朝數十年清慎自持每班行議事未嘗以辯論
  為能遇有不可亦不為隱忍附㑹當時鉅公皆服其
  度所著有大雅堂集父鼎相字梅巖孝行著稱崇祀
  鄉賢以思軾貴累封如其官王氏/家傳
   右十三郡人物總為卷二十有九捜輯既竣凡一
   節一行有徵必録如安志所載孝子義士前志去
   存不一今或摭拾其事或附名某某傳後無令湮
[094-71a]
  沒外尚有
國朝旌表孝子南昌熊耀璣廬陵李學經王九芸吉水
  陳忱上官俊泰和尹汝榥王培具臨川王奕源南
  豐王文佐崇義康世輪十人並識姓氏於此
 
 
 
 
[094-71b]
 
 
 
 
 
 
 
 江西通志卷九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