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6-1a]
欽定四庫全書
浙江通志卷九十七
海防三/
杭州府
杭州枕江負海錢塘縣沿江仁和/海寜二縣瀕海江口兩山夾峙南
曰龕山屬紹興蕭/山縣界北曰赭山屬海寧/縣界旁有小山曰
鼈子山謂之海門江流經府西而南東接海寧縣
界出海門以入於海故鼈子門控扼要害乃省會
[096-1b]
之鎻鑰而海寧則瀕海為縣東達澉浦南臨大洋
石墩鳳凰黃灣諸山皆沿海必備之險也石墩山/在海寧
縣東五十里下有小港外通大洋城鳳凰山直插/海中雖為海寧縣之水口實乃省 之下關 黃
灣山在海寧縣東六十五里旁近大海有黄灣/浦與澉浦接北通峽石袁花諸處最為險要
明洪武初置浙江都指揮使司防守郡城其海口特
設錢塘江水兵隸管操都司統轄海寧設千戸所
隸海寧備倭把總統轄
錢塘江水兵領哨官一員巡船二十隻兵二百名
[096-2a]
每年春秋二汛出鼈子門赭山海口哨探警息
海寧所洪武三年建衞二十/年改所在縣治東千户等官十八員旗
軍六百九十七名轄寨一曰黃灣山寨在海寧縣/東五十里
臺六曰下館曰松林曰丁家村曰橫山近海/塘曰潘
家浦曰褚家團烽堠五曰尖山在海寧縣東六十/四里南臨大海
曰廟前曰巖門山曰赭山曰石墩巡檢司二曰赭
山巡司弓兵一百名元至正間置洪武三年遷/陳橋二十年築城赭山曰
石墩巡司弓兵一百名洪武二年於峽石開/設十二年徙石墩
[096-2b]
國朝經制額設杭協城守錢塘水師二營城守營副將
統轄都司千把外委等官十三員兵八百五十七
名俱詳見/兵制除分防内地各汛外兼防海寧縣汛水
師營都司僉書統轄千把外委等官十一員兵六
百五十六名俱詳見/兵制除分防内地各汛外兼防鼈
子門河莊山汛
鼈子門河莊山汛千總及外委把總輪防駐兵八
十一名領唬船四隻康熙五十六年福浙總督滿/保題請將本營防守運河快
[096-3a]
唬船十五隻内抽調四隻改為唬船赴/本汛巡防雍正五年六月改為大唬船
本汛原係杭協城守營海寧汛兼轄康熙五十六/年福浙總督滿保題請將本營原防餘杭縣汛歸
城守營管轄其海寧汛所轄鼈/子門河莊山汛改歸本營管轄
海寧縣汛把總及外委千總防守駐兵八十八名
轄臺十八 潘家壩 華家衖 將軍殿 關帝
殿 馬牧港 牛皮墩 秧田廟 廟前臺 五
里亭 十里亭 廿里亭 范家堰 周家墩
石墩 小尖山 大尖山 談山嶺 鳳凰山
[096-3b]
海寧在城駐防初係督標把總康熙十年改城守/營千總管轄小亹河南起至談山嶺止沿海十九
處烽臺縣設兵二百名河南砲臺設兵十五名河/北砲臺設兵十名五條圩至談家嶺每臺設兵五
名名尖山順治二年設營中軍都司一員帶兵五/十 駐守康熙間巡海大人題定海寜縣撥杭州
城守營千總一員帶兵二百各分插/沿海一帶將尖山經制官撤赴囘營
本朝謹按防海事宜至綱已具見於前惟衞所兵船烽/ 而大備其全省大
堠臺寨與營伍之相攝哨守之相聫俱分各府登/載但因時制宜皆取前明之制而損益之故仍列
聖朝明制於右以見善云/ 規畫損益之盡
嘉興府
[096-4a]
嘉興地處浙西惟平湖海鹽二縣之境東臨大海南
澉北乍延袤百七十里相望寧紹諸山隱隱列拱
白沙梁莊西海口秦駐山黃道港諸處皆為郡境
之衝而乍浦一關尤稱𦂳要控據海岸翼蔽金山
外通羊滸大洋實與江省相為脣齒云白沙灣在/平湖縣東
南五十三里距乍浦二十里濱海乍梁莊在平湖/縣東南四十里東去獨山五里距 浦一十五里
濱海平西海口在海鹽縣東北五十里南通大洋/北近 湖浙西之咽喉也 秦駐山在澉浦鎮東
北十五里山下長隄沿海峙黃道廟港/濱海與南岸臨觀二衞相 極為衝要
[096-4b]
明洪武初置嘉興千戸所隸蘇/州衞防守郡城其沿海特
設海寧衞領乍浦澉/浦二所隸海寧備倭把總統轄
海寧衞洪武十七年建在海鹽縣治西去海半里/乃嘉湖二郡之屏蔽南澉北乍各相去四
十里東門龍王塘外即大洋直對浙東臨觀等衞/迤南半洋即白塔山賊每泊此登岸而南則侵澉
浦西有天寧寺為水陸通衢直抵嘉/興此縣城之咽喉沿海之要衝也指揮以下等
官六十員旗軍闕/千四十九名轄寨二曰北舖曰
藍田藍田浦在海鹽縣/南三里浦口有寨臺六曰南臺去衞/六里曰麥莊
涇曰朱公亭曰北臺曰九里亭曰三間亭烽堠一
[096-5a]
曰藍田巡檢司一曰海口鎮巡司弓兵七十名在/海
鹽縣東北十八里唐時於縣東一里置寧海鎮元/置海沙巡司明初因之在縣東門外洪武十九年
徙此地名/沙腰村
乍浦所洪武十七年建在平湖縣東南二十七里/去海半里東援金山西衞海鹽内捍平湖
浙西之/門戸也千户等官二十四員旗軍八百六十名轄
寨七曰獨樹林過東五里即/金山衞界曰梁莊大寨曰梁莊
舊寨去新寨/三里曰長沙灣曰蒲山外寨蒲山在平湖/縣東南三十
里濱/海曰金家灣曰唐家灣臺七曰獨樹林曰益山
[096-5b]
曰西山觜曰蒲西山曰聖妃宫在陳/山曰惹山惹山/即雅
山平湖縣東/南十七里曰東山觜烽堠三曰陳山陳山平湖/縣東三十
里/曰髙公山髙公山在陳/山南一里曰觀山觀山一名官山/平湖縣東南二
十八/里巡檢司二曰乍浦巡司弓兵七十名在平湖/縣東南
三十六里舊為顧邑巡司宋元時置於顧邑城内/洪武十四年徙置乍浦鎮改今名十九年又移於
此/曰白沙灣巡司弓兵七十名元置蘆巡司於/廣陳鎮洪武十九
年移於白沙/灣改今名
澉浦所洪武十九年建在海鹽縣南三十六里之/澉浦鎮去海一里山灣潮峻為南路之衝
[096-6a]
千户等官二十二員旗軍五百二十名轄寨四曰
西山觜曰南海口在海鹽縣南離海半里/與東海口俱為衝要曰混水
閘曰葫蘆灣葫蘆山/浸海中臺一曰東園烽堠五曰青山
青山在澉浦鎮東/三里本鎮主山也曰西山曰秦駐曰牆山長牆山/鎮東三
里橫截海濤/若渚牆然曰廟山廟山在鎮/西北三里巡檢司一曰澉浦
巡司弓兵七十名在海鹽縣東北十八里秦駐山/北初在澉浦鎮洪武中徙於此
海寧把總統水兵三枝羊游哨許山/哨乍浦守關駐劄海寧衞隸
分守杭嘉湖參將
[096-6b]
羊游哨本總督同總哨官一員部領大小戰船二
十隻兵四百一十四名汛期泊南羊山聖姑礁東
哨至徐公上下川馬蹟等洋馬蹟徐公上川下川/四山並在羊山東
與定海總官兵會哨南哨至大羊山沙塘嶴衢山
鼠狼湖等洋與定海總北哨官兵會哨西哨至灘
許與游哨官兵會哨北哨至小羊山大小七山蘇
州洋茅草洋與呉淞官兵會哨
許山哨總哨官一員部領大小戰船二十隻兵三
[096-7a]
百七十五名汛期泊許山東哨至大小七山蘓州
茅草等洋大七山小七山/並在羊山東北與直隸官兵會哨南哨
至大羊山沙塘嶴東嶽觜與定海總北左哨官兵
㑹哨西哨至北漁山洋面最廣正對錢塘江口西/望慈谿後海龍頭山相對
與臨觀總後哨官兵會哨北哨至白塔港白塔山/在海鹽
縣東南二十里海中有港通魯/浦名曰白塔潭海舟多泊焉與本關官兵會哨
乍浦守關總哨官一員部領大小戰船十八隻兵
四百八十八名泊守乍浦西海口外東哨至金山
[096-7b]
西哨至海鹽澉浦海寧等處海洋
杭嘉湖㕘將嘉靖三十八年増設統陸兵四總前營/後營
左營/右營水兵一枝游/哨駐劄海鹽縣海寧一總屬其調
度
前營名色把總一員部領哨官四員兵四百三十
七名屯劄乍浦所城汛期劄守乍浦梁莊東哨至
大營盤地方與南直隸金山㕘將標兵會哨西哨
至乍浦牛橋地方與後營官兵會哨
[096-8a]
後營官兵同/前營屯劄海鹽操練汛期劄守乍浦海口
東哨至牛橋地方與前營官兵會哨西哨至海鹽
白馬廟地方白馬廟在海鹽縣/北十八里沙腰村與左營官兵會哨
左營官兵同/前營屯劄海鹽縣城汛期劄守東門一帶
東哨至白馬廟地方與後營官兵會哨西哨至秦
駐山地方與右營官兵會哨
右營官兵同/前營屯劄澉浦所城汛期劄守南海口東
哨至秦駐山地方與左營官兵會哨西哨至海寧
[096-8b]
黃灣與海寧所官兵會哨
游哨中軍名色把總一員部領大小戰船十九隻
兵二百五十九名汛期隨㕘將駐白塔山海港巡
哨灘許羊山等洋䇿應督察各游哨兵船
國朝經制額設嘉協城守營專司陸路兼轄乍澉二城
又設乍浦水師營巡防洋汛滿洲水師營駐劄乍
浦所城彈壓海疆要地
嘉協營副將統轄左右兩營都守千把等官一十四
[096-9a]
員兵一千四百五十名俱詳見/兵制除駐守府城分防
内地各汛外其沿海仍設乍浦澉浦二汛
乍浦所城右營守備防守駐兵一百五十三名快
唬船二隻
澉浦所城兩營撥把總輪防駐兵一百名快唬船
一隻
乍浦水師營㕘將統轄守備千把外委等官七員兵
五百名俱詳見/兵制戰船十隻内水艍船二隻南/船四隻哨船四隻分
[096-9b]
防乍浦口址按期酌配官兵編定專汛隨䑸扼守
跟䑸更番出洋巡哨
乍浦口址天妃宫口轄砲臺一原防嘉協右營兵/三十名今撤歸府
城/汛西山觜口轄砲臺一原防嘉協千總一員兵/三十名今撤歸府城汛本
營千總防守駐兵六十名
乍浦海汛游守千把四員駕船四隻輪巡二月/一換轄
洋面七 大羊山 小羊山大小羊山相倚中隔/一港三四里許大羊
山稍東南小羊山稍近西北正北有小山錯雜交/浮洋面正東為上川下川徐公馬蹟東北為大七
[096-10a]
小七正南雙頭洞姚姓浦長白山正西為滸山灘/山西南為大小漁山為東霍西霍閩省商船之收
入乍浦者必由東霍西霍之北滸山灘山之南西/向入口收入上海者必由大七小七西向入口
灘山 滸山 黃盤山與獨山/相對 中四嶼山
筊杯山乍浦西南與/鎮海營接界
乍浦滿洲水師營副都統統轄協領佐領防禦驍騎
校等官四十二員滿洲䝉古撥什庫等兵一千六
百名緑旗水手兵四百名俱詳見/兵制戰船二十二隻
内大趕船九隻小趕/
船九隻南
船四隻防守乍浦各門兼管西山
[096-10b]
觜砲臺與緑旗水師營協同教習水師船務
寧波府
寧波三面際海北面尤孤懸海濱呉淞海門呼吸可
接東出鎮海大洋遼闊南連閩粤西通呉會舟山
突起中洲延袤四百餘里控扼日本諸蕃厥惟咽
喉之地故以要害而論鎮海為寧紹之門户舟山
為鎮海之外藩海上設備多途寧波當全浙之衝
尤不可不厚集其力也
[096-11a]
明洪武初置寧波衞防守郡城其沿海特設昌國衞
領爵溪錢倉石/浦前後諸所隸昌國備倭把總統轄定海衞領/大
嵩霩穿山舟山/中中中左諸所隸定海備倭把總統轄定海今/鎮海
昌國衞洪武十二年舟山置千户所十七年改衞/二十年徙象山之東門山二十七年又徙
後門山在象山縣西南八十里去海三里本衞坐/衝大海極為險要石浦關切近壇頭韭山乃倭舶
出没咽喉必由之路懸海南北□等山設舟師往/來巡哨以為東路聲援其西象山縣石浦巡司則
恃之以為右翼者也懸海金齒八排朱門等處設/舟師往來巡哨以為南路聲援其北牛欄基旦門
青門茅海竿門則恃/之以為門户者也指揮以下等官七十六員旗
[096-11b]
軍四千四百八十名轄寨一曰南堡南堡寨在象/山縣南三十
里近海邊嘉靖中撥本衞并爵溪所/兵共八十名委官一員帶領防守烽堠九曰仁
義曰赤坎曰黃沙有/隘曰前山在衞/城内曰後山後門山/在象山
縣南一百里本/衞跨山而成曰﨑頭與海中積/谷山相對曰嵩嶴曰何家
□與海中旦/門相對曰烏石烏石山與海中/牛欄基相對
爵溪所洪武三十一年建在象山縣西五十五里/北去府城二百七十里去海一里本所西
北阻山東逼大海西並錢倉南以游仙寨/為外户北以象山縣為喉舌亦稱要地千户等
官一十三員旗軍一千一百二十名轄寨一曰游
[096-12a]
仙游仙寨在爵溪所南嘉靖中撥昌國衛軍一百/名本所軍一百五十名委官一員帶領防守
烽堠七曰公嶼在象山縣東十五里/與海中鞍子山相對曰沙嶺曰玉
泉曰屏風屏風山在象山縣東北三十五/里過此為湖頭渡乃鄞奉之境曰外嶺
後有鋸門龍洞/與游仙寨交界曰趙嶴曰半路巡檢司三曰爵溪
巡司弓兵一百名在象山縣西五十五里姜嶼渡/舊在爵溪洪武二十年建所徙
此/曰陳山巡司弓兵一百名在象山縣東十三里/舊置縣北陳山正統
十二年/徙此曰趙嶴巡司弓兵一百名在象山縣東南/七里舊在寧海
縣境正統/八年徙此
[096-12b]
錢倉所洪武二十年建在象山縣西北三十里東/去海一里至大嵩港約一百里外接竿門
浦門等處西北至湖頭渡為大嵩所界/乃昌國之藩籬與大嵩相為犄角者也千户等官
一十五員旗軍一千一百二十名轄烽堠七曰青
雷近朱溪中/莊一帶曰東門嶺後有百/畆田曰蒲門嶺距象山/縣五十
里有東西廚山/前與韭山相對曰前山曰中堡樓曰塗茨曰杉木
離所三/十里
石浦前後二所洪武二十年遷石浦巡司調昌國/衞前後二所築城戍守在象山縣
西南百里城下一帶水涯可以棲泊戰船對面冇/山即石浦舊城今謂之石浦關關外大洋有山曰
[096-13a]
壇頭倭盜出没處也/翼蔽昌國此為門户千户等官二十四員旗軍二
千二百四十名轄烽堠六曰後山在所/城内曰前山近/所
城後與海中前/門下灣門相對曰大金山曰土灣左有海中三門/碗盞嶼相對
曰松嶴曰下嶴與海中後/門相對巡檢司一曰石浦巡司
弓兵三十名洪武二年建初在昌國城内二十年/改置千户所遷於象山縣南一百二
十里之/青山
定海衞洪武十二年置定海千戸所二十年改衞/在定海縣治東今鎮海縣地南臨港口嘉
靖中有靖海營團兵操守招寶山髙聳海口極/為要害山巔築威遠城屯劄軍兵冇犄角之勢指
[096-13b]
揮以下等官九十一員旗軍四千四百八十名轄
烽堠十三曰髙山衞治西北/四十里曰竺山衞治東南十/二里即小港
海/口曰小山曰鸕鷥曰候濤山即招寶/山近城曰打鼓山衞/治
東南二十里/後有黃茅山曰張師浦衞治東南二十/五里後有蛟門曰大尖岡
衞治東南二十/五里後對烈港曰大魚灣衞治東南三十五/里斜對黃牛礁曰長
山衞治東南/七十里曰季嶼曰鸕□曰汪家路巡檢司三
曰管界巡司弓兵一百名在今鎮海縣西北六十/里宋曰水陸管界巡檢
寨在縣城内嘉祐中遷蟹浦上洪武二十年/徙於縣西四十里與髙山烽堠蟹渤山相連曰甬
[096-14a]
東巡司弓兵一百名在今鎮海縣東南十五里甬/東橋旁舊在府東五里甬東
隅洪武二十年徙竹山/海口與招寶山相對曰長山巡司弓兵一百名
在今鎮海縣南四十里舊為海内東寨洪武初徙/於長山鹽場之右二十七年徙今所與大碶頭隘
相/連
大嵩所洪武二十年建在今鎮海縣東南百三十/里去海三里西北去府城九十里東援霩
南連錢倉東南為大嵩/港對峙韭山直衝大海千戸等官一十七員旗
軍一千一百二十名轄烽堠八曰大千所治東六/十五里與
梅山港/相對曰崑亭後有挺子/港相對曰黃嵓所治東五里後/有六橫山相對
[096-14b]
曰尖碕所治東一十五里前/有孝順洋東西兩嶴曰港口離城/一里曰橫山
所治南十五里又有橫/山隘在所治西十里曰慈嶴所治東二十五里/今鎮海縣東南九
十里有/慈嶴山曰蛤嶴所治東二十里與/海中溫洲嶼相對巡檢司一曰塔
山巡司弓兵一百名在奉化縣/塔嶺上
霩所洪武二十年建在今鎮海縣東南百二十/里去海半里西去府城百八十里濱海孤
懸其東南為梅山港東至碕頭大洋南至雙嶼港/俱約五十里西至大嵩港約百里北五里為三塔
峰最/險要千戸等官一十六員旗軍一千一百二十名
轄臺一曰三塔山烽堠五曰盛嶴即碕/頭洋曰髙山所/治
[096-15a]
東三里有地名平/巖頭為深水要衝曰梅山隔海十里北與沍泥港/相對乂有梅山隘為戍
守要/地曰觀山所治西五里有梅山/港與雙嶼港相對曰蝦所治西/十里地
名深水埠/頭近海口巡檢司二曰霞嶼巡司弓兵一百名在/今
鎮海縣南百里舊為海内西寨宋嘉定問徙於縣/南洪武初改碕頭巡司正統十三年改今名後有
輪港/相對曰太平巡司弓兵一百名在今鎮海縣南六/十里正統十三年
置名頭隘左右烏礁/山東山相夾易於防守
穿山後所洪武二十七年建在今鎮海縣東南九/十里西北去府城百五十里東南接霩
南接大嵩所東臨/黃碕港最為要地千户等官十七員旗軍一千
[096-15b]
一百二十名轄臺一曰神堂所治東/十五里烽堠九曰西
山所治東北/五里懸海曰碶頭所治西北一里/前有大榭山曰所後曰鍋
蓋曰白峰曰嵩子山曰嶼山曰撩蝦埠曰黃﨑臨/黃
﨑/港巡檢司一曰穿山巡司弓兵一百名在今鎮海/縣東南百
二十里宋建炎中置白峰巡司紹興中漸徙而南/洪武初徙穿山旁改穿山巡司二十八年徙此
舟山中中中左二所洪武十三年設舟山守禦千/户所十七年改衛二十年徙
衞於象山改置中中/中左二所在舟山上千户等官三十七員旗軍二
千二百四十名轄寨三曰干□在今定海縣/北三十五里曰沈
[096-16a]
家門在所東八十里沈家門山外通蓮花洋内有/趙嶴南㠗蘆花㠗大㠗去寨三五里以大嶺
口為阻截要路七/十里至補陀山曰西碶唐家/山北臺一曰青雷頭在/青
雷頭山地/名畢家灣烽堠二十一曰外湖地名/曉峰曰石牆山在/石
牆墩/臨海曰包家墩在海/口曰石衕曰鹿頸鹿頸山在今/定海縣西南
十五里/臨海曰蒲沙地名天同㠗在/岑江司東南曰西山在今定海/縣西三十
五/里曰碇齒在所西五十里與烈/港相對密邇岑港曰赤石赤石山在/今定海縣
東北五/十里曰接待曰竒嶴在所西北/本名大沙曰小展小展山/在今定
海縣東四十/里有小展嶴曰釣嶼在岱山巡司西切近/海口為汛守要地曰程家
[096-16b]
墩地名炭山/離海四里曰石墠與柯梅/嶺相連曰謝浦謝浦山在今/定海縣東二
十五/里曰舟山曰沈家門曰郎家碶在所西北東距/竒嶴西距沙嶴
與西碶寨相連/中為小沙嶴曰袁家碶地名沙嶴在岑港之東/有長白山兩頭洞其相
近者為/馬嶴曰螺峰所城西南十五/里前有丁家礁巡檢司四曰螺峰
巡司弓兵七百名在螺頭嶴宋名/螺頭元名螺峰曰寶陀巡司弓
兵一百名在補/陀山曰岑港巡司弓兵一百名在岑港/距本所
東北二十里乃/衝要海口也曰岱山巡司弓兵一百名在岱山/所東南
三十/里
[096-17a]
昌國把總統陸兵一總水兵三枝游哨南/哨北哨駐劄昌國
衞陸營名色把總一員部領哨官五員兵五百四
十一名平時屯劄昌國衛操練防守汛期分發各
兵在於沿海衝要地方往來巡邏會哨
游哨本總部領哨官一員大小戰船三十四隻兵
七百三十名汛期本總督同哨官伏截韭山汛地
韭山象山縣東南百里海中形勢嵯峨島嶼深遠/昌國第一險要又東南百里冇大薤山卓然孤立
憑據大洋直望日本/倭船往來視此為準東游錢倉爵溪西游昌國石
[096-17b]
浦往來巡邏
南哨林門哨哨總官一員部領大小戰船一十二
隻兵二百五十五名汛期外哨金齒金齒山在象/山縣南百六
十里島嶼頗多有金齒門港倭舶/往來每栖泊於此亦南路要衝也八排八排門港/在象山縣
南百四十里與佛頭山相連港内多腴/田地下便於栖泊嘉靖中有兵巡守等處海洋
南與本區三門哨三門港在象山縣西南百里港/口為石浦巡司及上灣番頭一
帶三門去石浦稍遠而與/朱門海洋鄰近戍守最切官兵會哨北與本區下
灣門下灣門港在石浦所東南外即壇頭大洋内/則舊城東門港濶潮急且與火爐頭山對峙
[096-18a]
又四門入路總會於此/此守下灣門要地也官兵㑹哨 三門哨領哨
官一員部領大小戰船一十隻兵二百二十九名
汛期外哨空山洋白礁茅頭瓦碟嶼大佛頭大佛/頭山
象山縣南一百五十里高出海中諸山數百丈周/一百餘里其地名南田海中十洲此為第一日本
入貢每望此山為嚮道有斗底蝦嶴烏頭青後城/壺底等嶴中甚平曠地皆膏腴宜耕稼稍西為台
明嶼兩山對峙中流/為台明二州分界處等處海洋南與松海總大佛
頭官兵北與本區林門哨林門山在朱門之東為/金齒朱門之喉舌島嶴
亦/多官兵互相會哨 下灣門領哨官一員部領大
[096-18b]
小戰船八隻兵一百七十一名汛期外哨三坑南
□大沙灣等處海洋内防石浦前後二所城池南
與本區林門哨官兵北與本區牛欄基牛欄基港/在石浦所
北為石浦關之後户外洋必由之隘也有山環/抱可避東北風分哨南北此為適中之地官
兵互相會哨 牛欄基領哨官一員部領大小戰
船一十四隻兵三百一十四名汛期外哨壇頭壇/頭
山即石壇山有南北□壳菜等嶴可/以避風泊船與石浦關相隔一潮北□三嶽三/嶽
山係外海懸島乃昌國/前後所喉襟最為險要半邊山半邊山象山縣東/海中三嶽山西
[096-19a]
鎖門鎖門山象山縣東南/海中至半邊山十里後沙等處海洋内防昌
國衞城池南與本區下灣門官兵北與本區旦門
官兵互相會哨 旦門哨旦門港在昌國衞東北/係懸海大洋外有東旦
山與韭/山相對領哨官一員部領大小戰船一十三隻兵
二百七十八名汛期外哨東西旦龍洞口大小睦
大睦山象山縣東南海中一百/里小睦山象山縣東南四十里等處海洋南與本
區牛欄基官兵北與本區青門官兵互相會哨
北哨千門哨千門港在象山縣西北錢/倉所南距石浦關百餘里哨總官一
[096-19b]
員部領大小戰船一十二隻兵二百九十四名汛
期外哨孝順洋東西廚東廚即東殊山距象山縣/東南八十里西廚即西殊
山距象山縣/東南六十里亂礁洋等處海洋内防錢倉所城池
北與定海總青龍哨官兵及本區湖頭渡百畆田
官兵互相會哨 青門哨青門港在象山縣西爵/溪所東南有山囬抱可
以避風泊船内接公嶼外衛/四礁與韭山相對極為衝要領哨官一員部領大
小戰船一十一隻兵二百五十六名汛期外哨牛
門鞍子頭白嚴洋等處海洋北與本區百畆田官
[096-20a]
兵南與本區旦門官兵互相會哨 百畆田哨領
哨官一員部領大小戰船八隻兵一百六十四名
汛期外哨道人山道人山一名雙泉山象/山縣東四十里海中四礁亂
礁洋等處海洋内防錢倉所城池北與本區千門
哨官兵南與本區青門哨官兵互相會哨 湖頭
渡哨湖頭渡在象山縣東北三十里大嵩所有湖/頭關移此自湖頭渡而西百二十里而達奉
化渡蓋為/三邑要口領哨官一員部領大小戰船六隻兵九
十五名汛期泊湖頭渡南隅海洋内防象山縣地
[096-20b]
方北與定海總青龍哨南與本區千門哨官兵互
相㑹哨
定海把總舊為定臨觀總於嘉靖二十八年分為二
總定海一/臨觀一其定海總統水兵三枝游哨南/哨北哨駐劄定
海與昌國臨觀二總並隸分守寧紹㕘將
游哨本總部領大小戰船一十六隻兵二百六十
名汛期泊烏沙門烏沙門在舟山東/南白沙港之南東哨至東霍
山青幫廟子湖東霍山昌國東北海中青/幫舟山外洋西為廟子湖與寧紹
[096-21a]
㕘將正游左哨官兵會哨南哨至韭山與昌國總
游哨官兵會哨西哨至海閘門溫州嶼與本區南
青南右二哨官兵會哨北哨至鼠狼湖衢東洋由
徐公上下川至羊山與總鎮中游左哨官兵會哨
兼顧落華花腦浪岡海礁茅草蘓州大小七山等
洋仍與直隸浙西二總官兵會哨
南哨青龍左哨哨總官一員部領大小戰船一十
三隻兵三百三十三名汛期泊蹟嶼東哨溫州嶼
[096-21b]
與本區青龍右哨官兵會哨仍過洋哨至韭山與
昌國總游哨官兵會哨西哨至湖頭渡南哨至大
麥坑過洋與昌國總千門哨官兵會哨北哨至﨑
頭洋沍泥港與本區南右哨官兵會哨 青龍右
哨領哨官一員部領大小戰船一十二隻兵三百
二名汛期泊溫州嶼溫州嶼山在象/山縣東海中東哨至茶銃
山海閘門與本區南右哨官兵會哨西哨至大麥
坑蹟嶼與本區青龍左哨官兵會哨南哨至韭山
[096-22a]
與昌國總游哨官兵會哨 南左哨領哨官一員
部領大小戰船一十三隻兵二百九十五名汛期
泊釣魚礁東由順母塗哨至白沙港與本區南中
哨官兵會哨南出烏沙門哨至赤磡山外洋與本
區南右哨官兵會哨西哨至﨑頭洋仍與本區南
右哨官兵會哨北由蓮花洋哨至梁橫山與本區
梁橫官兵會哨 南右哨領哨官一員部領大小
戰船十隻兵二百一十七名汛期泊沍泥港東由
[096-22b]
石幫港哨至馬順門外海至烏沙門與本總官兵
會哨南由茶銃山過洋至韭山與昌國游哨官兵
會哨西由海閘門白馬礁至溫州嶼與本區青龍
右哨官兵會哨北由﨑頭洋至釣魚礁與本區南
左哨官兵會哨 南中哨領哨官一員部領大小
戰船一十二隻兵二百七十三名汛期泊白沙港
在舟山東南/北至普陀東哨至霍山廟子湖與寧紹㕘將正
游左哨官兵會哨南哨至烏沙門與本區南左哨
[096-23a]
官兵會哨西哨至普陀巡檢嶴與寧紹㕘將正兵
哨官兵會哨北哨至鼠狼湖與本區北右哨官兵
會哨
北哨北右哨哨總官一員部領大小戰船一十三
隻兵二百九十一名汛期泊鼠狼湖東哨至蒲嶴
與寧紹㕘將正游右哨官兵會哨南哨至廟子湖
與寧紹㕘將正游左哨官兵會哨西哨至五爪湖
與本區馬右哨官兵會哨北由徐公上下川哨至
[096-23b]
羊山與浙西官兵會哨 北左哨領哨官一員部
領大小戰船一十隻兵一百九十二名汛期泊東
嶽觜東哨至礁潭由巧門哨至寨子山北近大/洋山兩
頭洞一名雙合山/舟山内洋與臨觀總官兵會哨南哨至五
爪湖與本區馬右哨官兵會哨北哨至沙塘嶴小
衢山與臨觀左哨官兵會哨 馬左哨領哨官一
員部領大小戰船八隻兵一百六十一名汛期泊
馬墓港在舟山北/百餘里東哨至梁橫山與本區梁橫哨
[096-24a]
官兵會哨南哨至烈港與臨觀總官兵會哨西哨
至東西二霍山以顧臨觀沿海一帶北由兩頭洞
漁山洋至許山與浙西游哨官兵㑹哨 馬右哨
領哨官一員部領大小戰船九隻兵二百二十四
名汛期泊五爪湖距舟山約/二百餘里東哨至鼠狼湖與本
區北右哨官兵會哨南哨至白沙港與本區南中
哨官兵㑹哨西哨至梁橫與本區梁橫哨官兵會
哨北哨至東嶽觜與本區北左哨官兵會哨 梁
[096-24b]
橫哨領哨官一員部領大小戰船一十二隻兵二
百四名汛期泊梁橫山舟山/内洋專哨橫大洋東哨鼠
狼湖與本區北右哨官兵會哨南哨至釣魚礁與
本區南左哨官兵會哨西哨至馬墓與本區馬左
哨官兵會哨北哨至五爪湖與本區馬右哨官兵
會哨
寧紹㕘將嘉靖三十一年設革備倭都/司改設統水兵三枝
正兵哨正游左/哨正游右哨駐劄定海今鎮/海三十五年總鎮移
[096-25a]
駐定海本㕘改駐臨山三十八年又移駐舟山臨
觀昌國定海三總俱屬調度
正兵哨中軍名色把總一員部領大小戰船一十
九隻兵五百名汛畢泊舟山關口汛期泊普陀巡
檢嶴海洋聽本㕘往來南北海洋巡哨遇警截𠞰
應援
正游左哨名色把總一員部領哨官一員大小戰
船二十九隻兵五百一十名汛畢泊舟山關口汛
[096-25b]
期出洋泊廟子湖東哨至李西陳錢浪岡海礁與
總鎮中游左哨官兵會哨南哨至青幫霍山大洋
西哨至烏沙門及白沙港與定海總南中哨各官
兵會哨北哨至三星山鼠狼湖大衢洋與定海總
北右哨官兵會哨仍哨至橫大洋英烈五爪湖與
定海總北右哨官兵會哨
正游右哨名色把總一員部領哨官一員大小戰
船二十九隻兵五百四名汛畢泊舟山關口汛期
[096-26a]
出洋泊蒲嶴東哨至李西陳錢壁下浪岡海礁大
洋與總鎮中游左哨官兵會哨南哨至三星東霍
大洋與本區正游左哨官兵會哨西哨至馬蹟潭
徐公上下川南北羊山與浙西直隸二處官兵會
哨北哨至大小七山茅草蘓州等洋與直隸崇明
官兵會哨
總兵管理浙直海防軍務嘉靖三十四年設駐劄臨
山三十五年以定海為諸蕃貢道改駐彈壓標下
[096-26b]
統陸兵五總中左右前/後五營水兵三枝中軍哨中游左/哨中游右哨
萬厯九年移駐省城汛期仍巡厯海上駐定海四
㕘六總悉受節制
中營本標坐營官部領哨官四員兵四百名平時
常駐定海今鎮/海防守本城並本關海口聽備緩急
調遣䇿應
左營名色把總一員部領哨官四員兵四百名平
時常駐定海操練每年汛時更番發守龍山等處
[096-27a]
地方撥兵往來沿海巡哨
右營官兵同/左營平時常駐劄定海操練每年春汛更
番發守霩等處地方撥兵往來沿海巡哨
前營官兵同/左營平時常駐定海操練每年春汛更番
發守錢倉等處地方撥兵往來沿海巡哨
後營官兵同/左營平時常駐定海操練每年春汛更番
發守穿山後所等處地方撥兵往來沿海巡哨
中軍哨名色把總一員部領大小戰船四十六隻
[096-27b]
兵七百五十九名泊定海港平時把守關口汛期
本鎮坐統出洋南北往來巡督
中游左哨名色把總一員部領哨官二員大小戰
船三十六隻兵七百一十八名汛畢泊定海港汛
期出洋劄陳錢嶴東哨至浪岡海礁大洋南哨至
大霍山與寧紹㕘將正游左哨官兵會哨西哨至
蒲嶴與寧紹㕘將正游右哨官兵會哨北哨至花
腦與本標中游右哨官兵會哨兼顧茅草大小七
[096-28a]
羊山
中游右哨官兵同/左哨汛畢泊定海港汛期出洋泊花
腦東哨日本極東窮洋南哨至陳錢裏西二嶴與
本標中游左哨官兵會哨西哨至落華羊山北丁
興殿前山與直隸官兵會哨北哨至大小七茅草
洋崇明與江北狼山官兵會哨
國朝經制額設提督大臣駐劄寧波府初駐省城順治/十六年移鎮寧
波康熙二年復設水師提督於寧改前提督為陸/師移鎮紹興七年以海氛漸息罷水師提督并於
[096-28b]
陸師復由紹/興徙鎮寧波彈壓海疆節制全省水陸官兵仍設
總鎮於定海兼轄象協昌石鎮海三營巡防海汛
要地
提督統轄標下中左右前後五營㕘游守千把等官
四十員兵四千二百三十五名俱詳見/兵制除駐防府
城外其沿海仍設穿山霩大嵩所湖頭渡汛又
增設嶦﨑鹽場足頭應家棚諸汛
穿山汛東五里至黄﨑港海口西六十餘里至育/王嶺西與寧波城守營接界又至孔墅嶺
[096-29a]
與鎮海營接界南至羊洛河與崑亭/汛接界北十里至橫水洋海口為界左營千把總
輪防駐兵一百五十五名轄口址一臺六汛地八
穿山街口址去所城/五里 大漁山臺三十三里至/東堵河臺
東堵河臺十二里至/林大山臺 林大山臺十二里至/穿山村臺
穿山村臺十三里至/小門山臺 小門山臺去所城五里至/司前山臺十一
里/ 司前山臺去官莊/汛五里 八鳳洋汛去大漁山臺/六里七里至
大碶/頭汛 大碶頭汛十三里至/貝家碶汛 貝家碶汛五里至/朱家塘
汛/ 朱家塘汛八里至霞/浦張汛 霞浦張汛五里至/山門汛
[096-29b]
山門汛二十一里/至白峰汛 白峰汛十一里至/官莊汛 官莊汛
十里至袁家嶺山/與霩汛接界
霩汛東二十里至岐頭洋海面西至蝦
山臺/與崑亭汛接界南至梅山港海口北至袁
家嶺與穿/山汛接界左營千把總輪防駐兵七十名轄汛地
一臺四 頭汛去蝦
/山五里 東山臺去所城十里/四里至總臺
山/臺 總臺山臺十里至箬/雷山臺 箬雷山臺鎮海縣東/南一百三
十里本臺十三/里至蝦山臺 蝦
山臺十里至東嶴山臺/與崑亭汛接界
崑亭汛東至東嶴山臺與霩汛接界西至合嶴/與前營大嵩汛接界南五里至青龍港海
[096-30a]
口北至楊洛河/與穿山汛接界左營千把總輪防駐兵九十五名
轄臺四汛地三 東嶴山臺去所城五里十/里至菖蒲山臺 菖
蒲山臺十里至獅/子山臺 獅子山臺十里至廟/東山臺 廟東
山臺去合嶴/五里 三山汛十里至/慈嶴汛 慈嶴汛十里至/合嶴汛
合嶴汛五里至穿鼻山與/前營大嵩所接界
本標穿山霩崑亭三汛舊隸鎮/海營雍正二年改歸本標管轄
大嵩所東十一里至趙家臺與嶦﨑汛接界西十/一里至球琳臺與鹽場汛接界南十里至
塗邊隔港面十餘里與象山營接界北/至狹石嶺十五里與寧波城守營接界前營游守
[096-30b]
千把等官四員永防駐兵三百六名
嶦﨑汛東五里至合嶴汛之穿鼻山與崑亭汛接/界西十一里至大嵩所城南十里至塗邊
隔港面二十里與象山營接界北/至鄞縣内地與寧波城守營接界前營把總分防
駐兵一百五十五名轄臺一 趙家臺
鹽場汛東五里至大嵩橋又一里與大嵩所接界/西十里至足頭臺與足頭汛接界南十里
至塗邊隔港面二十餘里與象山營接/界北至鄞縣内地與寧波城守營接界前營把總
分防駐兵一百六十名轄臺三 球琳臺 黃牛
嶺臺 橫山臺
[096-31a]
足頭汛東七里至黃牛嶺與鹽場汛接界西二里/至火爬嶺與湖頭渡接界南五里至塗邊
隔港面二十里與象山營接界北/至鄞縣内地與寧波城守營接界前營把總分防
駐兵五十五名轄臺一 足頭臺
湖頭渡汛海面十里東十五里至足頭汛西二十/里至風衕口與應家棚汛接界南臨塗
邊隔港面十餘里與象山營接界北/至奉化縣内地與寧波城守營接界前營千總分
防駐兵一百七十五名轄臺一 長嶺臺 領哨
船五隻康熙十年本汛設哨船十隻二十五年撥/三隻給海關巡查二十九年海關呈報巡
船失水本汛隨奉文乂撥交哨船一隻實存哨船/六隻三十六年海關以哨船大難於駕駛將留用
[096-31b]
船三隻仍歸原汛本汛實存哨船九隻雍正二年/閏四月又撥交鎮海營哨船四隻今本汛現存哨
船五/隻
應家棚汛離奉化縣七十五里隔山有鹿頭懸山/順治十八年設寨城戍守後革東三里
至楊村汛西五里至黄賢界牌南里許/至海塗北里許至大山係奉化縣内地後營中軍
守備永防駐兵三百名轄汛地三 馬頭臺汛離/奉
化縣城九/十六里 楊村汛離奉化縣城/七十八里 石盆汛離奉/化縣
城八十/三里
定海鎮駐劄定海縣原駐定海即今之鎮海康熙二/十二年移駐舟山改為舟山鎮
[096-32a]
二十五年改舟山為/定海仍為定海鎮總兵官統轄標下中左右三
營游撃守備千把外委等官四十四員兵二千八
百四十一名俱詳見/兵制戰哨船四十二隻分防沿海
各陸汛按期酌配官兵駕船更番出洋巡哨
中營陸汛鹽倉汛鹽倉嶴在縣西南與紫刈河/兩嶴接壤抵南道頭六里東南
為螺頭門東北為竹山門定民往來問/渡經由之處亦沿海一帶控扼之所轄臺一
曉峰臺曉峰山在縣西南/六里鹽倉嶴北
螺頭汛距縣二/十里轄臺一 螺頭臺鹽倉/嶴南
[096-32b]
紫汛自岑港峽門嶺過峽為紫
嶴南厯溪口/嶴澤頭嶴與鹽倉連界北循鄭思嶺以西
山與岑/港連界轄臺一 天童臺天童山距縣/西北十六里
大沙汛大沙嶴在縣極西南連岑港北對/外海長白港東界小沙西隣碇齒轄臺一
郎家山臺
小沙汛小沙嶴在縣北東通馬嶴西接紫北/界長白港自大塘至後灣通臨海口轄
臺一 﨑山臺
馬嶴汛馬嶴山在縣西北四十里東距□□西/連小沙南通刈河北界大洋與秀山近轄
臺二 三江臺 袁家臺
[096-33a]
干□汛干□嶴距縣二十五里東北/距灌門北接馬嶴南鄰白泉轄臺一 干
□臺
左營陸汛甬東汛甬東嶴在縣東附郭南際道頭/東控十六門西連長岡北抵嶺
腳西南至/竹山門轄臺一 青壘臺在縣東南七里青雷/頭山外臨海洋舟由
十六門沈家門出/入必取道於此
呉榭汛去甬東二十餘里三面遶山南則/海波噴激與潮上下築塘捍之轄臺一
榭浦臺在縣東二十里/烟墩山臨海
舵嶴汛舵嶴在縣之極東三面環海外即蓮/花洋與普陀桃花諸山南為沈家門轄臺
[096-33b]
一 石墠臺
大展汛大展嶴南接蘆花嶴西連洞嶴/東出為黃大洋直接螺門一帶轄臺二
赤石臺在縣東北五十里/赤石山外臨大洋 塘頭臺
白泉汛白泉嶴西界干□東接北墠/北則沿海口潮水湧入為浦轄臺一 程
家山臺在北墠/嶴北
道頭汛在甬東嶴南商舶/往來必集之地轄砲臺一
沈家門汛 轄砲臺一
普陀汛普陀山在縣東二百餘里東通日本西接/蓮花洋南至朱家尖石牛港諸汛北距黃
[096-34a]
大洋凡商舶往來候風於山下謂之/放洋盜賊覘伺出没實汛防之要地
右營陸汛岑港嶴汛岑港嶴在定海縣西北即橫/水洋東界紫西距大沙南
則雙鴉山小嶴漲齒/五窔諸處皆瀕於海轄砲臺一
中營海汛内洋旗頭汛轄洋面三十三 龜山北/距
左營道頭汛/南至小渠山 小盤嶼 吞鐵港在盤嶼/東南 火燒
門在定海/縣西南 大渠山離定海縣約三十里/突峙海中深廣里許 小渠
山離定海縣/約四十里 摘箬山離定海縣/約十里 虎頸頭 亂
石港 箬帽門北界右/營汛 獅子礁 小茅山離定/海縣
[096-34b]
約三十里/北近大渠 猫門 糧長嶴 升羅山西距霩/北為旗頭
山/ 旗頭洋 蝦岐門 蝦岐山離定海約四十/里人多網捕於
此/ 稻篷礁 插排山 沍泥港係首衝防汛/船會哨處
六橫山離定海縣約六十/里北近蝦岐山 椒潭 田嶴 缸爿
礁 大塗面 官山頭 朴蛇山北距霩/東近六横 梅
山港 上梅山東至朴蛇山/北至霩所 箬帽嶼梅山/南 楊
三山東達梅山西/至黃牛礁 黃牛礁鎮定兩邑水/程往來之半
内洋青龍汛轄洋面二十五 青龍山梅山/東 青
[096-35a]
龍港 下梅山 汀齒港 汀齒山北即青/龍山 佛
肚山西至汀齒南/至溫州嶼 溫州嶼汀齒/東 孝順洋 蒲
門係首/衝 干門為錢倉/所藩籬 東嶼北近溫/州嶼 西嶼在/東
嶼/西 鷄娘礁 鷄籠山 金地袱 道人港 亂
礁洋 饅頭山定海縣東/北十里 將軍帽山在東/嶼南 白
巖山一名白箬象山北/距西嶼南至青門 白巖洋 碗盞礁 石
擎礁 青門宫山南屬昌石營轄/山北屬本營轄 鞍子頭山
中營外洋汛轄洋面六 雙嶼山 雙嶼港 白
[096-35b]
馬礁 尖倉山 五爪山西距/東嶼 四礁頭
左營海汛内洋沈家門汛轄洋面三十七 道場
礁 十六門即石衕山定/海縣東南 野猪礁 鱭魚礁
嵩山 抝山西北水汛/屬中營轄 大干山距定海縣約五/十里東至馬秦
門/ 長嶼 馬秦門 馬秦山 老鼠山 大佛
頭山 桃花山西南水汛/屬中營轄 馬蟻山距定海縣八/十里漁民網
捕之/處 㸃燈山在馬蟻/山西 登埠山距定海縣九十/里南為桃花山
樹次山距定海縣/六十里 雞冠礁 烏沙門係首衝/出此門
[096-36a]
即大/洋 盧家嶼距定海縣六十里/北接沈家門山 沈家門 藕
頸頭 分水礁登埠山北/盧家嶼東 金缽盂山距定海縣/一百里蓮
花洋/中 順母塗山距定海縣一百十/里漁民網捕之處 石牛港一/名
香火礁與馬/秦山相近 朱家尖去定海縣一百里山尖/最為聳拔可以瞭遠
白沙港白沙山距定海縣八十/里港口即曰白沙港 缸爿礁與金缽/盂相連
蓮花洋往洛迦必/經此洋 普陀山 大洛迦山普陀/山東
洛迦門 小洛迦山北距大/洛迦山 羊嶼 東閃
西閃
[096-36b]
内洋長塗汛轄洋面三十 塘頭觜離定海縣/七十里
幞頭礁 筊杯礁西與蘭/山相近 香爐花瓶山 黃大
洋定海縣東北接近/灌門最為險要 官山山南距秀山西/北屬右營汛 秀
山在定海縣北有蘭山綴其中兩山合名為蘭秀/周約五十餘里四際皆大洋而西北箬帽山為
列屏東南灌/門相襟帶 灌門定海縣東北有大石懸峙/中流潮水㢠廻旋衝激可畏
梁橫山西距/螺門 釣門山西至灌門北/至青黃肚山 青肚山
黃肚山並在釣/門北 螺門東距/梁橫 分水礁西至竹嶼/東至長塗
北至栲/鼇山 泥礁 竹嶼港 長塗港岱山西南㢠廻/環周廣與南
[096-37a]
道頭兩處為/第一椗地 栲鼇山距定海縣一百/六十里長塗西 南莊門
東劍山 西劍山距定海縣二十里山/東為東劍西為西劍 牧羊
頭 東嶽觜山 西嶽觜山並距定海縣/一百八十里 衢港
洋一名半洋一名漢洋春夏漁汛各/船俱集於此西界右營鮝篷礁 大衢山離/定
海縣三百餘里寛廣百餘里四山環聚地勢平衍/宋元時與岱山綂名蓬萊鄉自明初遷遣之後永
行廢棄康熙二十八年請復三鄉而蓬萊鄉止復/岱山其衢山以地處險遠未經議復仍為禁地
山北屬外洋汛/山南屬内洋汛 礁潭 乍浦門 黃沙嶴 沙
塘嶴
[096-37b]
左營外洋汛轄洋面二十五 倒斗嶴 莊前竹
癩頭嶼北至小/衢山 小衢山癩頭/嶼北 石子門定海/縣北
潮頭門定海/縣北 大衢山山北一帶山/頂瞭臺一座 衢東
鼠狼湖西距大/衢山 爛冬𤓰山南至大衢西/北至小衢 獅子
礁西北為/鼠狼湖 五爪湖 霜子山小衢/山東 環山小衢/山東
西寨山東寨山西/五爪湖北 東寨山東南俱/大洋 菜花山
西南鄰東/西寨山 黃星山南臨大洋西/距獅子礁 廟子湖東至/青幫
青幫山 三星山東廟子湖/西霜子山 霍山 羊鞍山
[096-38a]
船礁 九礁山南洋汛/屬中營轄
右營海汛内洋岑港汛轄洋面三十三 竹山門
定海縣西南五/里南至盤嶼山 盤嶼山東南水汛/屬中營轄 盤嶼港
大王腳板 鴨蛋港 寡婦礁在竹山門西左茅/山右螺頭一名㸃
燈礁去定海縣三十里/礁石巉巖舟觸立碎 蟹嶼東距盤嶼/北至螺頭 蟹嶼
港 螺頭門定海縣西南二十/里出此即橫水洋 洋螺山距定海/縣二十
五/里 橫水洋定海縣西約半潮可到潮長則北自/海州蘓州諸大洋而趨於南出旗頭
退則南自溫台諸大洋而趨於北出西堠桃夭海/水奔赴衝激震蕩極為險害舟欲東西而水橫於
[096-38b]
其中/故名 半洋礁一名碗盞礁在橫/水洋之半故名 鳥屙礁距定/海縣
約五/十里 外釣山距定海縣/五十里 中釣山距定海縣/六十里
裏釣山山高十餘丈周廣/五里地肥可耕 岑港定海縣西北四/十五里港口南
北舟航鱗集/為定海要汛 潭頭 泥灣定海縣北五/里地窄而腴 黄牛
礁 雙尖 三山 茅礁 黄岐港 穿鼻港
大榭山自螺頭過横水洋六十里即抵其地廣亘/八十餘里北為覆門大洋東南為旗頭洋
東北為大猫洋西與鎮邑穿山所為隣/一葦可渡故大榭雖屬懸洲殊近内地 水蛟門
壽門 售門 白鴨嶼 大猫山南鄰鎮海陸/汛西至大榭
[096-39a]
山/ 猫港 長柄
内洋港汛轄洋面十五
港定海縣北八十/里近金塘山
天打巖 金塘山離定海縣約八十里巨浸海/中周百餘里泉甘土肥山田
塗蕩數萬畒洵稱沃壤棄之則反為逋逃盜賊淵/藪康熙三十七年知縣李侗詳請開墾漸次成熟
隸山西水汛/ 鎮海營轄 橫檔山 西後門 小李嶴 刁
柯山距定海縣一/百二十里 魚龍山距定海縣一百四/十里東為刁柯山
菜花山距定海縣/一百十里 插翅山 蘭山距定海縣九/十里與秀山
連/ 桃夭門定海縣西北為/北洋必由之路 繫馬樁 爪連山
[096-39b]
距定海縣/七十里 五嶼距定海縣/一百里
内洋岱山汛轄洋面十九 岱山在定海縣北屹/峙海中為翁洲
之屏背距縣約一百五六十里兩潮可到其地寛/廣而窈深東西十五里南北三十五里可耕可廬
從此由北洋而上為大衢小衢再上為洋山即與/江南接界矣宋時屬蓬萊鄉住劄巡檢司又設寨
軍一百二/十名戍守 蒲門山外屬/左營轄 髙亭 南浦 五虎
礁北至岱山/東距□山 □山距定海縣八/十里岱山南 峙中山北近/鼈山
鼈山峙中/山北 龜山鼈山/之北 龜鼈洋因龜鼈兩/山得名
長白山龜山/南 長白港 馬目山東近長白山南/至中營大沙嶴
[096-40a]
汛八里山周二十/餘里一名馬墓 馬目港 虎磉頭 爪連門
馬目/山北 桃花女山距定海縣/七十里 韭菜塘 八斗嶴
右營外洋汛轄洋面十九 姚姓浦 尖刀頭
售港門近岱/山 東沙角 箆箕礁 栲門近岱/山
燕窩山岱山/北 鮝篷礁又名鐵墪山南至東/墾山外屬左營轄 東
墾山東南近/岱山 西墾山東墾/之西 雙合山又名兩頭/洞山頂設
瞭臺一座北至西/墾西至花菓盒山 分水礁 筊杯山東至雙合/山北至花
菓/盒 花菓山北距蝦/爬礁 蝦爬礁大羊山/在其北 大漁山
[096-40b]
南至練槌山/北至大羊山 練槌山西界本營/港汛東霍山 小漁山東/至
大漁山西/距漁腥腦 魚腥腦山北與乍浦營接界西距/本營港汛西霍山
象山城守營順治三年設初隸黃巖鎮雍/正七年十月改隸定海鎮駐劄象山
縣城副將綂轄都守千把外委等官二十五員兵
一千二百六十二名俱詳見/兵制除内守縣城外餘分
防沿海各汛
錢倉寨汛距縣城東關五十里故明/錢倉所康熙九年改寨都守輪防駐
兵一百八十名轄臺四 鷄報臺距縣三/十里 塗茨
[096-41a]
臺距縣三/十里 中堡臺距縣五/十里 蒲門臺距縣五/十里
爵溪城汛距錢倉寨六十六/里故明爵溪所千把總輪防駐兵一
百二十名轄臺六 田灣臺距縣三/十里 金井臺距/縣
三十/五里 岳頭臺距縣二/十五里 龍洞臺距縣二/十里 屏風
臺距縣二/十里 長沙臺距縣二/十五里
關頭汛距爵溪城/七十里千把總輪防駐兵四十名轄臺
三 黄嶴臺距縣三/十五里 烏江臺距縣五/十里 七里臺
距縣六/十一里
[096-41b]
泗洲頭汛距關頭汛三十五/里縣西南三十里千把總輪防駐兵四
十名轄臺三 靈巖臺距縣四/十里 泗洲臺距縣四/十里
花牆臺距縣三/十里
西周汛距泗洲頭/汛五十里千把總輪防駐兵五十名轄臺
一 蝦蟇臺距縣三/十里
海口汛距西周汛/八十八里千把總輪防駐兵五十名轄臺
二 馬嶴臺距縣三/十里 白嶼臺距縣三/十里
湖頭汛距海口汛/四十里千把總輪防駐兵一百五十名
[096-42a]
領哨船四隻每隻配水/兵十五名轄口隘一 龍嶼口隘縣/西
北四/十里
朱溪汛距湖頭汛/三十里千把總輪防駐兵五十名轄臺
二 下章臺距縣四/十里 木𤓰臺距縣四/十里
昌石水師營雍正八年/改水師都司僉書綂轄千把外委等
官五員兵五百六十五名詳見/兵制戰船六隻駐防昌
國衞石浦所及分巡新設海汛
陸汛昌國衞汛守備防守把緫隨防轄臺六 烏
[096-42b]
石山臺衞東一里臺北十/五里至田下嶺臺 田下嶺臺本臺北十/五里至交
綰梓樹嶺與象協關頭汛/接界二十里至王家灠臺 王家灠臺北十里至/松嶴臺
松嶴臺北十里與象協田灣臺接/界西南四十里至靈嶴臺 靈嶴臺西/南
十里至小/太平臺 小太平臺西南十里/至竹山臺
石浦所汛千總防守轄臺四 竹山臺南十里至/厲家坪臺
厲家坪臺南十里至/井水臺 井水臺南十里至/前山臺 前
山臺距所城/十里
海汛内洋石浦汛把總及外委千把巡防駕雙篷
[096-43a]
䑩船二隻配兵各/五十名轄洋面十四 石浦港 銅錢
礁 銅瓦門 獺鰻觜山寧台分界北至淡水/門南接黃標洋汛
牛欄基山頂設瞭臺一座南至/秤錘山屬黃標洋汛 金沙灘 淡水
門東為牛欄基/南至獺鰻觜 外淡水門 鵓鴣觜淡水/門北 半
邊山南至鵓鴣觜/北接鎖門 鎖門鎖門山南/為半邊山 鷄鳴塗
鷄鳴礁 裏担門鎖門/北
内洋淡水門汛巡防石浦汛千把兼管轄洋面十
八 中擎山東至外/旦門 外旦門 屏峰山旦門中/擎之南
[096-43b]
桃仁桃核山南至中擎/北至珠山 岳頭港 鋸門 珠
山西為龍/洞口 龍洞口裏旦/門北 大目山外旦門北/東為韭山
大目洋 小目山 蝦篰門東近青門/南近牛枙 筊杯礁
棉花礁 牛門西距象山縣十/里北近牛枙山 牛扼山西距/爵溪
所十/五里 青門宫蝦篰門東山南屬本營/轄山北屬定標中營轄 鞍子頭
青門/宫東
外洋汛守備千總輪巡二月/一換駕趕船二隻配兵/各六
十/名隨䑸快哨船二隻配兵各/三十名轄洋面五 三嶽山
[096-44a]
北近外旦門/西距半邊山 將軍帽山大目/山北 南韭山本汛/極東
九龍港 八畝礁
鎮海水師營順治三年設舊名定海營康熙二十五/年更名鎮海本陸師雍正六年改水師
駐劄鎮海縣城㕘將統轄守備千把外委等官一
十四員兵一千一百五十五名俱詳見/兵制除内守縣
城外餘分防沿海陸汛及輪巡新設海汛
陸汛鎮海關口在縣城南大浹港口汛守要衝也/明嘉靖中設指揮一員旗軍五千
名盤詰舟航官哨/戰船亦泊於此千把總專防外委千把總協防
[096-44b]
俱二月/一換駐兵一十三名稽查出入船隻
陸汛招寶山在縣城東北屏翰縣城雄峙海口臨/其上可以下瞰城中明嘉靖中建威
遠城於山頂汛/山下即沿江外委千把總輪防二月/一換駐兵一百
五名轄汛地四 沿江汛招寳山下西/至滚江汛 滚江汛
二十里至/清水浦 清水浦二十里至/三官堂 三官堂西南為/鄞縣内
地/
陸汛笠山城千把總專防外委千把總協防俱二/月一
換/駐兵二百一十名轄口次一臺四汛地五 小
[096-45a]
港口次小浹港内通東江出穿/山所達府城極險要 竺山臺臺下即/小港口
次/ 張師山臺十里至打/鼓山臺 打鼓山臺六里至路/石山臺
路石山臺二十里至/東港碶汛 東港碶汛十里至/石門汛 石
門汛七里至慕/孝陳汛 慕孝陳汛西至鄞/縣内地 大跳觜大/跳
山縣東南十五里/五里至青嶼汛 青嶼汛距打鼓山/臺九十里
本營原營招寶山城兼顧鎮城滚江龍山所穿山/所霩所崑亭寨六汛康熙五十六年改設笠山
城汛將滚江汛撥歸招寶山汛管轄雍正二年本/營改為水師將穿山霩崑亭三汛撥歸提標左
營管/轄
[096-45b]
陸汛龍山所千把總專防外委千把總協防俱二/月一
換/駐兵一百八十名轄臺八汛地六 汪家路臺
距縣城八里十/里至鷺鷥臺 鷺鷥臺十里至/路南臺 路南臺十里/至蟹
浦/臺 蟹浦臺蟹浦在縣西北五十里即古之渤/澥宋置戍於此十里至青溪山臺
青溪山臺青溪港可/入金家嶴 石塘臺距所城/四里 伏龍山
臺縣西北八十里伏龍山一名箬山首尾跨東西/兩海門南距所城十里屹臨水際為畨舶必由
之道公十里/至施 山臺 施公山臺縣西北九十里商/舶往來地極險要 金
家嶴汛在所東北與邱家洋相連東對烈港海洋/北望洋山三姑大洋最為險要四里至邱
[096-46a]
家/洋 丘家洋汛三十三里至/宣家堰汛 宣家堰汛三里至/松浦汛
松浦汛五十里至/憩橋汛 憩橋汛八里至畈/底塘汛 畈底
塘汛西至鄞/縣内地
海汛督巡將備一員專巡千把總一員隨巡千把
外委等官四員俱二月/一換領哨船八隻内水艍船一/隻趕繒船一
隻各配兵八十名快哨船二隻各配/兵四十名哨船四隻各配兵三十名轄洋面十一
鎮海港在縣城南自蛟門海洋分派為/支江向西泝流謂之大浹港 蛟門
山在縣東去岸約十五里環鎖海口吐納潮汐一/名嘉門山出此即大海洋昔人稱蛟門虎蹲天
[096-46b]
設之險是也洋東係/定鎮標右營 汛 虎蹲山在縣東五里海中/登岸即小港口次
搗杵山北係定鎮標/右營港汛 金塘山山東南北俱係/定標右營洋汛
太平山障金塘之西北山之東/北係定鎮標右營汛 表觜山東/北
係定鎮/右營汛 後海後海山縣東/南六十五里 東霍山東北係定/標右營汛
西霍山北係乍/浦營洋汛 七姊妹山山北係乍/浦營洋汛
浙江通志卷九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