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a]
欽定四庫全書
浙江通志卷三十二
公署下/
金華府
金華府治在子城内/府山南 嘉靖浙江通志唐開婺州治
宋改保寜軍治元改婺州路總管府明改寜越府
尋改金華府萬厯金華府志元置浙東宣慰司於
此遂遷婺州路於宋添差通判址即今府治也
[031-1b]
成化𢎞治中知府李嗣周宗智韓燾相繼修葺萬
厯乙亥黄焯守郡改建府宅於後堂之北丁丑王
懋徳守郡重建儀門大門
國朝順治十年知府夏之中重建中為宣化堂後為川
堂為義理兼制之堂又後為内宅有退省堂
正堂之左為軍器庫右為昌濟庫東為經厯
司翼以六房西北為架閣庫後為司獄司治北為
照磨所堂之前為露臺為甬道為戒石亭又
[031-2a]
前為儀門為大門大門東為親賢堂為土地
祠右為通判㕔
糧捕通判在府治大/門内之右 金華府志大門外西南隅建
大觀亭内為儀門為大堂後為川堂為内宅
校士館舊察院行臺/在府治東北 金華府志察院行臺乃宋之
州治也元初改浙東道宣慰司大徳六年司徒慶
元改按察為肅政㢘訪而徙治其地泰定二年重
建元統元年重修明改為察院行臺後壊正徳間
[031-2b]
知府劉茝建又名大司
國朝提督學政校士于此中為㢘威堂舊名/澄清後為自公
堂為川堂為寢室後有亭前為甬道東西為席厰
前為儀門為土地祠為大門為府縣候㕔前有坊
表曰浙東第一臺外為譙樓據城上其下為古保
寜門
金協城守副將在醋/坊嶺 金華縣志都督府今改為協
鎮府
[031-3a]
協標中軍左營都司駐劄鐡/嶺頭
協標右營都司駐劄義/烏門内
金華縣治在府治/西二里 嘉靖浙江通志舊在府治東唐
開元中刺史梁猷徙今所宋皇祐初令沈振重建
金華縣志淳熈間木昺來任重修唐仲友重修縣/治記金華為婺
治其山水清逺土田沃衍物阜而俗美冠于属邑/治創于五代修于皇祐寖就傾陊今宰木君檢
漏入約浮費鳩工庀材纎悉計㑹一毫不以煩民/葺聴事之堂與西偏便㕔撤中門而新之闢堂之
東建齋以便寢處為役盖/不細而民不知可謂善矣萬厯金華府志明宣徳
[031-3b]
八年知縣郭瑛建門廊𢎞治間知縣曹斆林釗繼
建萬厯四年知縣張名藩重建内衙㕔樓修大門
及外屏墻中為素絲堂後為川堂為後堂又後為
退思堂為内宅堂西為耳房庫東為幕㕔幕㕔左
為丞前為尉
堂南前為甬道為戒石亭東西
為吏廊又前為儀門門西為喜聞堂後為土地祠
前為大門南有坊曰長山古治
蘭谿縣治在城/東隅 嘉靖浙江通志宋宣和四年建元
[031-4a]
陞為州治明洪武二年仍改為縣治知縣賈存義
重建萬厯金華府志成化間知縣范希瑊唐韶増
修𢎞治九年燬知縣許翺重建萬厯六年知縣張
新重建正㕔中為正堂舊名勤政後堂名清心東
為令宅𢎞治十六年/知縣蘓琰建西為補過軒樂胥堂桂桃館
正堂之左為幕㕔為庫前為甬道為戒石亭東西
為吏舎為架閣庫又前為儀門為譙樓儀門外西
南為丞為尉
[031-4b]
東陽縣治在城西/北隅 嘉靖浙江通志宋宣和間令裘
移忠建萬厯金華府志元燬至元十五年縣尹王
世英重建泰定四年縣尹趙鍾修明永樂元年知
縣詹奎彰益加修拓天順二年知縣繆樗重修
國朝康熙十四年知縣胡啓甲重建正堂譙樓杜時萼/重修東
陽縣治記都人請曰非徒建堂是謀而併審向是/慮盖斯堂錯向之後邑無寜嵗筮改斯吉乃審察
舊向正對婺之二度明末所/向誤為四度因仍改向二度堂名琴臺後為川堂
為後堂曰内省堂為觀風樓最後為臺曰呉寜臺
[031-5a]
上有樓名應宿明𢎞治間知縣謝琛建其下清沼/環之為亭二曰玊寒曰愛蓮後廢
隆慶間知縣/鄭凖改治之為水鑑亭為夜告亭鄭凖池亭記維/婺上㳺呉寜宅
焉山欎而巍水湍以紆環流數百里巉巖䆳洞澄/流飛瀑莫可數計而涓流疏于街衢烟霞溢于城
郭邱林盟主水石銓衡非假逺取聿臻幽致矣署/北有垣垣外有池池隂有臺臺之巔崇樓覆焉臺
之四垂喬木交䕃焉乃從署左竟取臺東架木為/橋命曰衡橋鑿垣為户因垣施楹雙扉中啓與樓
相當臺南夾石梁建雙亭曰水鑑曰夜告池之四/隅稍増築之築工甫竣多景旋集草木生色禽魚
親人公庭地切靈境天成事非民/勤景與人㑹聊湏文墨用代丹青川堂西為葵向
堂正堂左為庫為廊廊下為賔館館前為土地
[031-5b]
祠後堂西為丞正堂東南為尉
東為幕㕔
前為甬道為戒石亭為儀門為大門為鼓樓
義烏縣治在繡川/門之北 萬厯金華府志宋大觀四年知
縣徐秉哲建宣和四年知縣裘移治重建南渡後
知縣黄袤葉蕃張康徐正卿吕浦趙必升皆新之
元至元十四年縣尹蕭玊重建皇慶元年燬二年
達嚕噶齊哈干新之至正間又燬明洪武二年知
縣張永誠拓基重建王禕義烏縣興造記義武/烏自漢以來為烏傷唐
[031-6a]
徳四年以縣立綢州又置華川縣七年州廢省華/川入烏傷而更今名華川故址在今縣南三十里
則縣治之在/今所舊矣成化十五年知縣趙溥修嘉靖十五
年知縣胡橒重建儀門譙樓二十一年知縣梅凌
雲重建川堂扁曰靖恭金華府志萬厯十八年燬
知縣金繼震重建義烏縣志崇禎十三年知縣熊
人霖増建素堂
國朝康熙十三年㕔再燬知縣辛國棟重建雍正五
年知縣韓慧基重建譙樓中為敬事堂堂後為有
[031-6b]
孚亭為精誠軒内宅為衙堂為大觀樓川堂西為
架閣庫正㕔東為幕㕔西為耳房庫前為甬道為
戒石亭東西為吏廊為儀門門東南為尉前為
大門為譙樓
永康縣治在華溪/之陽 嘉靖浙江通志呉赤烏八年創
建唐武徳間即其地置麗州徙治于城北八年廢
州復為縣萬厯金華府志宋宣和間燬紹興間知
縣强友諒宋授相繼新作嘉泰元年知縣陳昌年
[031-7a]
尹穡復増葺焉元至元十三年燬十七年達嚕噶
齊實巴爾尹范儀又拓而新之至正間又燬明洪
武四年知縣吕兼明剏建後知縣宋顒魏㢘相繼
修之正統十四年燬知縣何宗海重建成化十三
年知縣髙鑑新譙樓嘉靖十三年知縣洪垣重建
㕔事
國朝順治八年知縣張祚先重建大堂康熙七年知縣
徐同倫十八年知縣謝雲從三十一年知縣沈藻
[031-7b]
重修中為道愛堂後為川堂為内省堂為氷心㕔
最後有稽古樓有觀徳㕔左為賛政㕔為架閣庫
前為甬道為戒石亭為儀門門外右為賔館為土
地祠前為丞為尉
為大門為譙樓
武義縣治在城/北隅 萬厯金華府志唐初建宋宣和六
年令徐廣重建元至元十三年燬二十七年監邑竒
塔特䝉古即故地復剏丁丑又燬明洪武初知縣
趙果重建天順三年知縣康顒建後堂成化六年
[031-8a]
知縣陳璉建正㕔𢎞治元年知縣曽禄建幕㕔十
一年知縣胡秀重建後堂十二年縣丞潘棠建吏
國朝康熙二十二年知縣史大受重修縣治中為忠愛
堂舊名/徳政後為川堂曰清慎勤左為架閣庫後為内
宅為四知堂後有樓曰望台今改望雲樓四知堂
右為心閒亭左為尉正堂東為庫又東為賛政
㕔前為甬道為戒石亭東西為吏舎為儀門外為
[031-8b]
師虞堂左為土地祠前為大門有樓曰保和樓
浦江縣治負仙/華山 萬厯金華府志宋紹興十六年知縣
蔣樞建咸淳元年知縣王霖龍増修六年知縣王
安仲建公恵堂元至元二十九年縣尹趙泰重建
大徳九年縣尹蔣恕重修後至元二年縣尹林以
順至正三年張悦相繼修明洪武三年知縣張希
賢正統六年丁鋭相繼重修成化十五年知縣秦
蕃増新之金華府志正徳七年知縣鄒輗遷建縣衙
[031-9a]
國朝順治四年知縣韓文明重建康熙八年知縣毛文
埜二十二年知縣張時泰重修中為正堂後為川
堂為後堂為令宅西為桂花亭西雪亭正堂東為
庫為幕㕔西為西園前為甬道為戒石亭為儀門
門東為土地祠西為迎賔館為吏舎東為尉為
譙樓外有坊曰文獻名邦
湯溪縣治在官/山 嘉靖浙江通志明成化六年建縣
明年知縣宋約設治于官山
[031-9b]
國朝康熙年間知縣張元會重修正㕔為忠愛堂前為
軒為甬道為戒石亭左右為六房後為川堂為燕
堂為令宅宅中為敬愛堂東為仕學軒西為慎獨
軒又西為尉正堂左為庫右為賛政㕔儀門左
為土地祠為寅賔館前為大門
衢州府
分廵金衢嚴道在縣/治西 舊署在府治後明建
國朝順治六年守道李際期移署于縣治之西即明守
[031-10a]
禦千户所康熈五十七年裁雍正十二年總督臣/
程元章題請復設廵道一員駐劄守道衙門
衢州府治在府城東南/崢嶸山上 嘉靖浙江通志唐武徳四
年置衢州治六年治燬州廢為縣乾元元年復為
州建治衢州府志宋紹興十七年知州張闕/作思
政堂舊浙江通志元改為衢州路總管府治𢎞治
衢州府志元初燬至元二十二年本路達嚕噶齊
本巴重建正㕔至大三年達嚕噶齊薩蘭都總管
[031-10b]
朱霽重修明郡守張寔宣徳間朱敬天順間唐瑜
同知魏安𢎞治十二年守沈杰相繼重修衢州府
志嘉靖十六年知府袁城三十八年知府楊凖四
十三年知府鄭伯興崇禎八年知府張文達並修
葺
國朝康熙三十四年知府張琳重修中為平理堂東為
經厯司西為照磨所後為川堂為明徳堂舊名思/政堂
西為内宅為雙桂軒最後為大觀亭舊名平/山亭今名
[031-11a]
遊瞩亭亭東有樓曰望監有館曰公餘憇所儀門
之南為譙樓東為迎賔館少前為司獄司西為通
判宅治内舊有小峩眉峯龜峯亭雙石堂來月亭
雲竹軒今或廢或存
分防同知駐劄/峽口 雍正十二年題設
糧捕通判在儀門/内西 中為正堂後為川堂為後堂為
内宅堂前為甬道為儀門東西為吏廊為土地祠
為迎賔館為大門
[031-11b]
校士館 明崇禎丙子知府張文達建
國朝順治八年因衢與閩接壤移駐總督改為署康熈
二十三年裁併福浙總督移駐福建遂改為校士
館每遇督學試士有司以嵗時葺治之中有大堂
有燕寢有退食所有賔友幕室有梧竹池館庖湢
諸舎百有餘楹諸生號坐皆環以檻承以棧甃以
瓦不虞浥漏鉅麗冠於浙東
鎮守衢州等處總兵官 雍正十二年題將衢協副
[031-12a]
將改為衢州總兵官駐劄府城
鎮標城守都司 衢州舊有協標中營左營都司二
員雍正十二年題將一員改為城守都司駐劄府
城
西安縣治在府治西/仁夀坊 嘉靖浙江通志舊為雜造局
元改萬户府治至大間又改録事司而縣治在禮
賢門外明洪武初知縣曹郁徙今所𢎞治衢州府
志二十八年知縣姜仲能増建舎衢州府志𢎞
[031-12b]
治十八年知縣戴旦嘉靖二十一年知縣呉徳范
四十年知縣俞大有四十三年知縣曹存増修中
為堂曰忠愛右為耳房庫後為退堂曰勤慎又後
為令宅東為先思軒忠愛堂之前為甬道為戒石
亭東西為書吏房西北為土地祠前為儀門門東
進迤北為丞西進迤北為尉
外為縣門為譙
樓
龍㳺縣治在白蓮/橋北𢎞治衢州府志元至元丁丑達
[031-13a]
嚕噶齊薩木喀爾建後燬癸卯令翟瑛重建明洪
武三年令劉庚永樂初知縣祝淵重修天順間令
王瓉𢎞治戊午令袁文紀増葺衢州府志嘉靖二
十二年燬知縣錢仕重建二十九年知縣甘用世
萬厯十一年知縣魯崇賢十四年知縣唐興仁相
繼増修
國朝康熙十二年知縣許琯修中為思政堂後為川堂
為後堂為令宅為寅畏堂川堂西為庫房思敬堂
[031-13b]
左為幕㕔為丞丞
前為尉
右為架閣庫前
為甬道為戒石亭東西為六房前為儀門左為土
地祠為迎賔館前為大門建譙樓其上外為白蓮
橋
江山縣治城西北通/化門内 𢎞治衢州府志面景星峯元
達嚕噶齊阿哈瑪特修建至元壬辰燬知縣程萬里
稍剏嘉靖浙江通志明洪武三年縣丞劉有恒八
年知縣劉瓛相繼鼎建衢州府志𢎞治七年知縣
[031-14a]
楊俊嘉靖二十一年知縣黄綸重修萬厯十九年
知縣張斗重建
國朝初知縣孫遂重建内衙康熙元年知縣萬里侯建
署内書院顔曰明逺堂三十一年知縣楊愙重建
兩廊及譙樓又建堂於靜思樓之址曰靜思堂五
十二年知縣汪浩作强恕軒中為忠愛堂左右為
耳房庫東為賛政㕔架閣庫前為甬道為戒石亭
東西為吏廊儀門東南為丞西為尉
為賔館
[031-14b]
前為譙樓有坊曰宣化
常山縣治在城西北/隅倚山 𢎞治衢州府志宋宣和間令
單師淵建元初燬至元癸未令額森呼都克婁重建
至正十三年燬明洪武甲辰知縣嚴思忠重建成
化丙戍知縣李浦修葺衢州府志𢎞治八年知縣
劉瓏新之九年知縣王錫増修隆慶三年知縣張
克文萬厯二十九年知縣沈儀范重新
國朝康熙七年知縣蔣夢吉修二十二年知縣楊濚重
[031-15a]
修中為治堂後為中亭為退堂為令宅左為架閣
庫右為耳房庫東為丞為尉
前為甬道為戒
石亭東西為六房為儀門為大門
開化縣治北枕鍾山南對/鳯凰之三台 嘉靖浙江通志宋太平
興國間設元燬即孔埠郵亭為署明初即儒學前
亭為治又移置曠寺洪武二年知縣張髙即宋舊
治建今治𢎞治衢州府志後圯知縣畢進忠縣丞
李徳順修理成化七年知縣王弼重修𢎞治元年
[031-15b]
知縣蔣續復修六年知縣陳倫新之衢州府志萬
厯十五年知縣汪應望復修
國朝順治六年知縣朱鳯台重建譙樓康熙三年知縣王
公任十二年知縣崔華重修三十三年知縣蔡騰
蛟重建譙樓中為堂後為川堂為後堂後堂東為
令宅内為友山堂為熙春亭西為庫堂東為丞
西為賛政堂為尉南為甬道為戒石亭為儀門
東為土地祠為迎賔館為譙樓前有荷池
[031-16a]
嚴州府
嚴州府治在樊家/山之巔 舊唐書地理志舊治雉山萬嵗
登封二年移治建徳嘉靖浙江通志武徳間置嚴
州治宋改建徳軍治建炎初燬宣和中知州周格
重建南渡後陞建徳府治元改嚴州府治至正末
燬洪武初徙今所嚴陵志知府王思勝復建宣徳
六年知府徐孔竒建川堂天順六年知府張永重
整㕔堂成化七年知府朱暟復新正㕔中為平理
[031-16b]
堂後為川堂為靖共堂為内宅門中待旦堂西後
樂園有遐觀亭有學圃亭正堂前為露臺為甬道
為戒石亭左右為吏廊為架閣庫永豐庫南為儀
門為土地祠為迎賔館門東為經厯司照磨所又
前為大門為譙樓東為司獄司堂後左為同知㕔
清軍總捕同知在府治/東北 中為正堂後為川堂為後
堂為内宅前為甬道東西為吏廊為儀門為土地
祠為賔館為大門
[031-17a]
校士館在府/治東 建徳縣志明崇禎十五年邑人宋賢
捐建中為大堂為川堂後為後堂為閲文之所前
為露臺為甬道兩廡各十楹為號厰為儀門為大
門為書役房為府縣官候㕔
嚴協城守副將在親仁坊/磊石巷 建徳縣志順治七年嚴
州府知府錢廣居建徳縣知縣鄭應臯買民居改
造康熙三年協鎮鮑虎捐構隙地改旁㕔箭道康
熙二十一年大水頭門圯協鎮洪起元捐貲重建
[031-17b]
協鎮中軍左營都司駐劄興仁/門内面東
建徳縣治在城東/字民坊 嘉靖浙江通志宋時建元末兵
燬明洪武三年知縣劉復禮重建嚴陵志知縣錢
公度續修正統二年知縣侯康逺重建成化十一
年知縣潘浩重葺建徳縣志舊學在縣治左迨學
遷始拓其基萬厯十年知縣喻汝為乃以儀門左
為土地祠大門西為親賢館易大門為鼓樓建架
閣庫耳房庫于川堂之後為氷玊堂改大門外司
[031-18a]
牧坊為漢富春治
國朝順治八年知縣鄭應臯重建十三年知縣張文韜
建兩廊康熙六年知縣胡應華重建廣益堂于土
地祠之前十九年知縣夏景松建平㕔于氷玉堂
之西二十一年署縣事李夢鸞改建大堂儀門洪
水圯知縣戚延裔修中為平政堂後為無倦堂為
氷玊堂平政堂左為丞為賛政㕔前為梅仙署
淳安縣治在城/北隅 嘉靖浙江通志呉新安郡治故址
[031-18b]
也元末燬明洪武二年知縣和鼎重建嚴陵志正
統元年主簿陳福建川堂後堂成化十二年知縣
汪貴重修淳安縣志嘉靖三年知縣姚鳴鸞重建
名其後堂曰攸躋堂㕔事為中正堂
國朝順治三年知縣謝良琦重建縣堂七年羅漢章重
修學海堂十三年張一魁重修琢句堂建虬松亭
正堂左為尉治内舊有學愛堂製錦堂畫簾堂
正已堂仕學軒秋風亭環碧亭衆樂亭今皆不存
[031-19a]
桐廬縣治在縣市西北據安/樂山之第二峯 舊唐書地理志舊治
桐溪開元二十六年移治鍾山名勝志古在縣西/十五里桐江西岸
唐貞觀二十六年徙今所開按貞觀/無二十六年當從舊唐書 元為是嘉靖浙江通
志宋宣和間令侯叔巘拓建嚴陵志元泰定三年
令胡太古重修元末燬明洪武三年即舊基鼎建
成化十年知縣馬隆重建正㕔十三年知縣何珖
重建鼓樓十七年知縣盧朂重建後堂桐廬縣志
崇禎十一年火知縣曽守意重建
[031-19b]
國朝康熙二十一年圮知縣童煒重修中為正堂後為
先勞堂為更清亭縣衙舊在更清亭之東有待旦
堂有茂對堂有後樂堂正堂左為庫為幕㕔右為
耳房庫前為甬道為戒石亭為儀門東為土地祠
為寅賔館為丞又東為尉
前為譙樓
遂安縣治在縣市北/坐五獅山 遂安縣志縣治舊在木連村
溪北唐武徳四年遷五獅山之麓嘉靖浙江通志
宋初建紹定間燬尋建嚴陵志元至元丙子燬明
[031-20a]
年縣尹朱世榮重建至治間楊天澤修後至元四
年縣尹張裕盡撤而新之明洪武三年知縣凌暹
天順六年知縣成禮又修葺焉遂安縣志萬厯間
知縣呉撝謙馬呈鼎韓晟續修
國朝順治十四年知縣髙爾修重建正㕔十七年知縣
錢周重建大中堂康熙三年知縣姚永康修東
西廊中為治堂後為大中堂左右為耳房東為内
宅為清心堂堂東為息憇亭為叢蘭館為夢篆齋
[031-20b]
舊有孔昭堂思補亭甘松亭俱圯治堂東為賛政
㕔迤東為典史宅前為儀門為譙樓東為柱史坊
西為聚奎坊
夀昌縣治在縣市北/萬松山南 舊唐書地理志舊治白艾理
後移于今所戴今星夀昌縣治記永昌元年析雉/山縣所置先是孫呉分富春縣置新
昌縣晉改名夀昌此在府之東北其治在縣西永/平鄉今之夀昌在府西南其治在萬松山南名適
相同而治/所各異嚴陵志至元丙子燬知縣朱世榮建正
㕔王子玊建門樓宇後至元間知縣王禹重新
[031-21a]
之明洪武六年主簿廖思賢建後堂景泰四年知
縣張瑄建川堂
國朝順治十六年知縣劉健建鼓樓中為正堂後為川
堂為後堂為申申堂為令宅為抱一堂正堂左為
幕㕔為尉
分水縣治在縣市正中/當雙峯之麓 嘉靖浙江通志唐武徳間
建嚴陵志宋季燬元元貞元年縣尹李讓建正㕔
延祐六年復燬明洪武三年知縣余得賢重建二
[031-21b]
十八年知縣毛思敏建譙樓葺宇正統八年知
縣李觀建後堂分水縣志嘉靖十一年令呉希孟
重建正堂隆慶三年侯汝白修川堂後堂中為正
堂為川堂後為令宅有裕後樓正堂左為幕㕔為
典史宅前為甬道為戒石亭東西為吏廊為儀門
為寅賔館為土地祠為縣門前為坊曰文獻名邦
溫州府
分廵溫處道在府治西/教場舊址 萬厯溫州府志溫處二府
[031-22a]
𨽻浙東道各置按察分司副使分廵徃以處州有
礦徒生事故常鎮于處時廵于溫嘉靖三十年議
設兵防倭専敕分廵整飭兵備移鎮溫州為兵備
道建署
國朝康熙九年改為分巡道駐劄溫州府
溫州府治在城西/南隅 嘉靖浙江通志晉太寜間建於
華蓋松臺兩山之間謝靈運顔延之典郡多亭閣
園池之勝舊唐書地理志上元二年置溫州治名
[031-22b]
勝志郡治曩在譙樓大街正北明洪武元年改建
於教塲東而以州治為衛治萬厯溫州府志郡守
湯遜改建嘉靖戊午郡守鄭銘重建
國朝康熙十二年分巡道許重華署府殷作霖重建中
為治㕔入為後堂為内宅前為甬道為戒石亭為
東西廡為儀門為經厯司為照磨所為土地祠為
迎賔館為大門治東為同知宅西為通判宅前為
司獄司
[031-23a]
清軍海防總捕同知在府/治東 萬厯溫州府志舊海道
司中為治堂後為川堂為二堂為内宅前為吏舎
為甬道為儀門為大門
糧捕水利通判在府/治西 萬厯溫州府志在平定倉中
為治㕔後為衙堂為内宅前為吏舎為甬道為儀
門為大門
校士館在城隍/廟西 萬厯溫州府志原係新察院明萬
厯二十四年郡守劉芳譽縣令林應翔改建中為
[031-23b]
大堂後為退堂為閲卷所有寢室前為軒東西為
號厰為儀門為大門為土地祠為府縣候㕔
鎮守溫州等處地方總兵官在墨/池坊 明萬厯間進士
王叔果創建東西轅門内為大門為儀門為大堂
舊名傳忠
國朝康熙四十四年
御賜靖共堂扁額四十六年再
賜迎恩堂雍正二年總兵邊士偉䝉
[031-24a]
賜御書福字奉懸堂中後為二堂為住房轅門之東為
箭㕔總兵許鳯題曰觀藝亭
鎮標中軍中營遊撃駐劄/府城
鎮標左營遊撃駐劄/府城
鎮標右營遊擊駐劄寜/村寨
溫協城守營遊擊駐劄/府城 原設副將順治十三年裁
十八年復設康熙五十年改設遊擊駐劄城内
永嘉縣治在府治/東南隅 嘉靖浙江通志治舊在甌江北
[031-24b]
晉置永嘉郡徙治江南華盖山西隋廢郡為縣仍
舊治唐初析永嘉置永寜縣分治江南北貞觀初
復合為一仍治江南上元二年置溫州始立永嘉
縣治萬厯溫州府志宋泰定間縣令趙汝掄徙治
于丞㕔嘉定間縣令陳倬再徙于郡之行衙即舊
皇華館續又修舊郡治居焉元至元間以縣治為
織染局二十七年復以舊皇華館剏縣治二十九
年改為亷訪分司縣徙于舊酒務元貞元年燬大
[031-25a]
徳元年縣尹孫允汶復為縣治七年尹王安貞重
新之延祐間尹何玉重建明洪武元年仍舊為今
治成化十八年知縣劉遜重修
國朝康熙十八年知縣鄭廷俊移建大門中為樂只堂
後為川堂為後堂西有五福祠為内宅樂只堂東
為賛政㕔為丞宅為尉宅右為耳房庫為架閣庫
前為甬道為戒石亭為東西廊為儀門為土地祠
為寅賔館為大門外有仁育義正二坊康熙十六
[031-25b]
年知縣鄭廷俊改曰平政曰親民
協鎮樂清副將駐劄/縣城
國朝順治十五年置副將駐札前郭民房康熙元年副
將雷孚言闢址建署
協標都司僉書駐劄/縣城 雍正九年改守偹為都司
樂清縣治在翔雲/峯下 萬厯溫州府志建自晉咸康二
年樂清縣志宋熙寜三年令劉握重建淳熙中令
袁采重修袁采重修縣樓記縣治有樓二外樓掲/縣額建大鼓内樓以藏勅書及簿書案
[031-26a]
牘外樓熈寜癸丑令葛君逢建内樓熙寜戊申令/劉君握建予始至亟修之外樓榜曰省俗内樓榜
曰内/觀溫州府志元至正壬辰火甲午令宋彦寵重
建明成化十三年令徐頤復鼎新之
國朝康熙四年縣令竇三聘重葺十二年始建大堂二
十三年令徐化民重建儀門治㕔曰親民堂後為
二堂為内宅親民堂西為丞東為典史宅前為
賛政㕔為甬道為戒石亭為東西兩廊為儀門為
大門門内有倉厫舊在蕭臺山下康熙十年知縣
[031-26b]
出一駽建
協鎮平陽副將駐劄/縣城 原設總兵官康熙四十九年
移駐處州調處州副將移駐平陽
協標中軍左營都司駐劄/縣城
協標右營都司駐劄/縣城
平陽縣治在南門崑/山北麓 嘉靖浙江通志晉太康中建
萬厯溫州府志宋紹興間令鄭顓重建開禧二年
汪季良復建愛民堂元至元十八年令周忠重建
[031-27a]
元貞元年陞縣為州守孫筠於㕔後建公溥堂平
陽縣志至正十四年火二十年知州周徳嗣重建
萬厯溫州府志明洪武二年改為縣十六年令糜
性善復建永樂間圯宣徳九年令章恵建縣門儀
門東西廡公溥堂成化七年令陳金重建正㕔𢎞
治四年令王約重修儀門十三年令楊楷重修㕔
堂平陽縣志隆慶間知縣朱東光改後堂曰敬恕
萬厯二十二年令朱邦喜重修二十六年令陸崇
[031-27b]
禮題曰明親堂崇禎元年令李邁種重建十七年
令呉有涯重修
國朝順治十三年知縣王年重建儀門及東廊康熙六
年知縣陳宏周重建縣堂及大門二十三年知縣
呉永申修葺三十三年知縣金以埈重修中為明
親堂後為敬恕堂迤西為愛民堂為内宅前為甬
道為戒石亭為六房北為守法軒南為儀門為土
地祠為迎賔館為大門為譙樓治東為丞西為
[031-28a]
尉
協鎮瑞安水師副將駐劄/縣城 原設叅將
國朝康熙十年改設副將雍正二年題改陸路為水師
協標中軍左營都司駐劄/縣城
國朝雍正九年改守偹衘為都司僉書
瑞安縣治在邵嶼/之旁 嘉靖浙江通志呉置羅陽縣在
十二都北湖晉太寜間徙今所萬厯溫州府志宋
宣和初燬慶元二年令留寅建門樓嘉定庚午令
[031-28b]
許興裔建大㕔琴堂元至正乙未燬明洪武己未
令王泰建正㕔儀門癸亥令魏本建大門官舎己
亥令呉從義建後堂川堂嘉靖丁酉令呉鐸重建
譙樓萬厯癸酉令周悠改創正㕔増建賛治受善
二堂
國朝康熙十一年知縣李澄重加修葺正堂後為琴堂
為卷房為内宅為庫為賛治堂為受善堂前為甬
道為戒石亭為吏廊為儀門為大門治西為尉
[031-29a]
泰順縣治在鳯凰/山下 嘉靖浙江通志明景泰三年知縣
郭顯宗建萬厯溫州府志成化十八年令黄徳齡
重建𢎞治七年令范勉修葺嘉靖四十二年令區
益重建正堂後堂隆慶間令王克家修葺中為正
堂後為後堂為内宅前為賛政㕔右為尉南為
甬道為戒石亭為東西廡為儀門為土地祠為迎
賔館為大門為譙樓
協標大荆營遊擊駐劄/大荆 温州府志舊大荆驛基
[031-29b]
國朝康熙元年建
協標磐石營都司駐劄磐石衛/城西門内
處州府
鎮守處州等處總兵官在府治西/錦山下
國朝康熙八年設鎮守平陽總兵官四十九年改處州
總兵官移駐處州兼轄金衢二協建總鎮府
鎮標中軍中營遊擊駐劄/府城
鎮標左營遊擊駐劄龍泉/縣汛地
[031-30a]
鎮標右營遊擊駐劄/府城
處州府治在棗山/南麓 嘉靖浙江通志舊在小栝蒼山
巔隋開皇間建唐武徳中改為栝州治天寳元年
改為縉雲郡治後復為處州治五代及宋因之元
至元二十七年總管沃哷好古卜地城東南宋相
湯岐公故宅建今治至正十三年改為總管府治
明𢎞治十年知縣沈華重建㕔事括蒼彚紀成化
十九年燬知縣郭忠重建嘉靖三十九年又燬知
[031-30b]
府謝敎重建處州府志萬厯二十三年知府任可
容建擷秀樓天啓七年知府李思敬改建譙樓
國朝康熙二十九年知府劉廷璣重建吏廊四十年知
府劉起龍改建正堂雍正三年知府姚鈴更題曰
居敬堂舊名經濟堂/又名師帥堂後為川堂為後堂舊名雲山/堂今扁曰
清慎/勤右為大有庫又後為雙芝亭舊名退思堂知/府鄭懐魁改今
名鄭懐魁雙芝亭記栝郡署北園于志為棗山古秋/棗樹一株萬厯丙午季夏芝産十本黄外紫内孟
復秀重葩云英大者徑㡬尺許夫土和而不敝則芝/草孳瑞稱稱五芝之色黄者如紫金赤者如珊瑚于
[031-31a]
今所觀與象符瑞不虚生志其事/以備郡乗太守之職也書以俟之亭後為内宅宅
西為則軒軒南過橋臨水結草為亭曰宛亭為擷
秀樓東為同知宅南為經厯照磨所前為甬道為
箴石亭東西為六房南為儀門儀門東為迎賔館
又東為土地祠西為司獄司為大門為譙樓外有
坊二曰承流曰宣化
清軍總捕同知在府/治東 崇禎處州府志向日軒環翠
樓俱在同知宅萬厯二十三年許國忠建
[031-31b]
校士館在城/東南 崇禎處州府志分守道在府署南一
里前有屏翰坊舊為都察院處州府志校士館今
即守道署為之
國朝康熙二十五年水沖仆大門及牆垣僅存大堂川
堂後堂樓屋數椽知府劉廷璣知縣張建徳率諸
生捐修為試士之所
麗水縣治在府/治東括蒼彚紀初縣治在縣西三十五
里資福村後徙茭山之左宋至道初令甄旦重建
[031-32a]
楊億舊縣治㕔壁記麗水古栝蒼縣唐大厯末避/徳宗諱并郡改焉地亘婺女之縣署湫隘僅庇
風雨至道初廷尉平甄侯旦來涖是邑期月政成/休聲著聞從容暇豫周覧縣齋薦葢不完梁木將
壊慨然奮發經之營之度山取材懸金購匠因農/務之隙募子來之徒曽未浹旬層構云畢樓以藏
詔書㕔以决政事樓之南敞重闋可納方軌㕔之/北闢廻廊僅容宴豆麗譙渠渠治象之法在焉堂
皇峩峩神明之化出焉侯陟降以之造次于是職/修事舉體寜神旺使虚白生室高門容車後來之
人坐享其利侯之規模/信宏逺矣咸平二年記嘉靖浙江通志建炎間燬
紹興四年令劉皥民重建元改肅政亷訪分司又
改為栝蒼驛以古待賢驛為縣治大徳六年令尹
[031-32b]
民望即宋相湯岐公故宅東偏建今治括蒼彚紀
明正統八年知縣張友親更而新之
國朝雍正八年署縣王鈞徙兩廊吏舎于堂側重修儀
門中為體仁堂乆圮後有堂曰綏徳撫仁今改為
治堂前為甬道為箴石亭為儀門東為土地祠為
典史宅丞在治門外
青田縣治在三坊前/青田山下 嘉靖浙江通志唐天寳間開
設宋宣和四年令朱常修建青田縣志元至元間
[031-33a]
燬達嚕噶齊衡國忠建括蒼彚紀至正間復燬明
洪武初知縣耿亮鼎創丁未仍燬主簿彭允恭重
建青田縣志縣令陳世顯重修正徳間令殷雲霄
改髙川堂令洪儒又拓㕔事處州府志舊治在城
六坊久圯
國朝康熙十八年知縣張皇輔重修中為治㕔後為宅
有鏡心堂堂左右為廊東為招月亭為調鶴軒更
後為緑竹居為蔬圃為魚塘治㕔前為露亭左為
[031-33b]
幕㕔右為庫為甬道為戒石亭為六房為土地祠
為儀門儀門外左為架閣庫為丞宅右為尉宅前
跨澗為石橋
縉雲縣治在翠㣲/山麓 括蒼彚紀剏于唐嗣聖時元季
燬至正間總制孫炎重建明洪武三年知縣劉澤
民新之崇禎處州府志萬厯戊午知縣馬良重建
國朝順治五年知縣項始震重建正㕔十二年知縣汪
宗魯重建儀門康熙十一年知縣董定國重建内
[031-34a]
衙二十年知縣霍維騰重葺中為正㕔曰親民堂
後為川堂為後堂為内宅題門曰白雲多處為思
補堂為憇爽軒為咸春亭正㕔左為幕㕔右為耳
房庫前為甬道為戒石亭東西為吏廊南為儀門
為迎賔館為土地祠西為尉
松陽縣治在縣/北隅 括蒼彚紀初建于旌義鄉之舊市
屢值水患唐貞元間郡刺史張増改設今地即古
紫荆村也宋咸淳甲戍令趙與寅重建崇禎處州
[031-34b]
府志元元貞二年持嘉顯忠増置遺愛堂明嘉靖
間正堂圮知縣黄美中重建
國朝順治間知縣佟慶年改建懸魚軒中為近民堂後
為川堂為後堂為内宅舊有遺愛堂有仰高亭西
為懸魚軒近民堂之左為賛政㕔東為尉宅右為
庫前為甬道為戒石亭東西為吏舎為儀門門外
東為土地祠為寅賔館門上為譙樓
遂昌縣治在君子/山麓 嘉靖浙江通志呉赤烏二年建
[031-35a]
宋熙寜間令錢長侯重建元末燬明洪武三年知
縣魏良忠重建天順元年知縣王貴修葺括蒼彚
紀𢎞治末燬知縣邵文忠張鉞相繼成之正徳十
三年又燬知縣張淵復建遂昌縣志嵗久圯崇禎
二年知縣胡順化重建
國朝康熙四十九年知縣繆之弼建内省齋于川堂之
東中為居敬臨民堂後為川堂為觸目警心堂西
為内省齋宅内有空嘯閣有梅舫有代庫樓堂右
[031-35b]
為賛政㕔前為甬道為戒石亭東西為廊西南為
尉南為儀門門左為土地祠為寅賔館前為大
門為譙樓額曰西栝雄觀
協標駐防龍泉汛遊擊駐劄/縣城
龍泉縣治在九姑/山之陽 括蒼彚紀宋大觀二年重建嘉
靖浙江通志自譙樓而南夾岸皆荷池元燬明洪武
元年知縣張政建崇禎處州府志𢎞治三年知縣
潘祖紳改建縣宅𢎞治十二年知縣梅秀重修隆
[031-36a]
慶二年知縣李柷一新之治堂左為賛政㕔右架
閣庫東西為吏舎前為甬道為儀門後川堂為後
堂左廂房右耳房庫北為知縣宅右為典史宅儀
門外東為際留倉前為大門外為三思石橋
慶元縣治在城/東北 嘉靖浙江通志在半月南山溫湯
石龍二山之間宋令富嘉謀建富嘉謀建縣治記/龍泉距處為綦逺
而鄉之松源距龍泉為綦逺地居浙東之極慶元/丁巳以松源一鄉益以延慶鄉之半置為邑錫名
慶元越明年卜地于兹建縣治若迎詔頒春若庾/犴罔不咸具丞在其東尉
在其西縣學在其
[031-36b]
北方析邑有木數千章一夕暴流漲溢蔽/溪順流而下亦異矣嘉泰元年十月記慶元縣
志元至正十五年燬二十六年達嚕噶齊伊徳森
重建崇禎處州府志明初改為廵檢司𨽻龍泉縣
十四年復立慶元縣知縣董大本重建二十七年
知縣李仲仁充拓之慶元縣志𢎞治間知縣沈鶴
重修
國朝康熙元年知縣高嶙重建四年知縣程維伊重建
縣宅中為忠愛堂後為川堂為後堂額曰萬古磨
[031-37a]
青為耳房庫為内宅忠愛堂左為賛政㕔前為甬
道為戒石亭為儀門門外東為寅賔館左為土地
祠大門上為譙樓内宅東為尉舊為丞宅/奉裁改建
雲和縣治在浮雲/街北 嘉靖浙江通志明景泰三年置
知縣顧立建崇禎處州府志萬厯三十七年水壊
知縣丁以聰重建中為治㕔左幕㕔右耳房庫前
甬道戒石亭東西吏廊東廊後為預偹倉前為儀
門東為迎賔館為土地祠西為獄又前為譙樓治
[031-37b]
㕔後為川堂為後堂又後為知縣宅右為典史宅
舊丞宅奉/裁今改建
宣平縣治在占鼇/山南 嘉靖浙江通志舊為鮑村廵檢
司景泰三年置縣知縣李葉即司地建今治
國朝康熙二十四年知縣魏康孫重建大堂堂後為川
堂為後堂為内宅為尉堂左為幕㕔右為耳房
庫前為甬道為戒石亭為儀門門外東為土地祠
前為大門上為譙樓
[031-38a]
景寜縣治在桂山/石印下 嘉靖浙江通志景泰三年知縣
楊殖宗創建
國朝康熙二十二年知縣劉宗沛重建大堂四十四年
知縣朱軫裔改建中為忠愛堂左賛政㕔右耳房
庫前甬道為戒石亭東西為吏廊西為倉又前為
儀門為屏門外為大門堂後為川堂顔曰帥正為
後堂左為架閣庫又後為知縣宅右為典史宅
玉環
[031-38b]
玉環營叅將駐劄東/青山下
溫台玊環清軍餉捕同知在玉/環山 明一統志玊環山
在樂清縣東南二百里海中
國朝雍正五年總督管巡撫事臣/李衛題請専設玊環
清軍餉捕同知一員常川駐劄随檄新授同知張
坦熊建造衙署面南照牆一座東西轅門一座大
門五間儀門三間東面書吏房六間土地祠三間
捲篷三間大堂五間内宅門一座二堂三間廂房
[031-39a]
六間住房五間耳房庖湢共十二間
[031-39b]
浙江通志卷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