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e0011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唐-澄觀 (master)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五十二
已下入五十三經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


大文第三十種力持下有三十門。答前十行
三十句問。古德分三。初六門明大志曠遠
行。二從十種不思議下九門。明定慧業用
行。三從十種園林。下十五門。明德備成滿
行。然約圓融此意非無。今不壞次。亦次
第顯十行中行。第一行有三門二三行各
一。第四行二門。第五行六門。次四行各二
[052-0893c]
門。第十行有九門。至文當知。所以用門多
少者。檀在初故具三。戒忍通世間故唯一。
定慧尊勝故有多門。智中既多故。般若中略
餘次勝故但用二門。又此十行雖約十度。
而義多含故。文中或就十度明義。或就行
名以釋。今初三門明歡喜行中之行。三中初
明力持。此含總別。總者以是十行之首。依
此十事加持建立。能起諸行故。度世經名
十建立。別即歡喜行中凡所布施。皆為修
習諸佛本所修行等故。是建立行意。十中初
三三寶。即境界持。眾生即僧寶。菩薩之僧即
眾生世間故。餘七行持悲所作業故。正起
行故。願持行故。有悲智境行方成故。時即
起行之時。後二福智。然第十地大盡分中有
十一持。第四加煩惱持故。論判行持中。初
二逆行彼約應化不斷所以加之。今但約
為行本故無煩惱。彼有供養持及劫持。無
境界持及善力持。此以時中攝劫。彼以行
攝善力依境起供。故並無異。餘名並同具
如彼釋。既數名不同案名以釋。此無僧寶
有教化眾生。亦未爽通理。上辨陀羅尼即
總持文義。次云受持即領納受行。今云力
持即加持任持。故不相濫已下入第五十四經第二大欣
慰。正辨歡喜行義。彼但見乞者來倍復歡
喜。今則知由施故見佛供佛等。心大歡
喜。初行多同歡喜地故。十中略為五對。一
事佛供佛對。二聞法親善對。三二利行成
對。四嚴土化生對。五難見能見難成能成
對。文相甚顯。三十種深入者。上明預欣
[052-0894a]
當成。此辨現能證了。即前法施之行故。彼
云。我當盡學諸佛所學。證一切智知一切
法。為眾生說。十中前六有入字。後四以知
為初。證入了知二文彰顯。於中初四入器
世間。前三別入三世。後一總明。別中現在內
數謂多少。行謂剎因。說謂彼彼果中說法。
清淨謂剎體。此是通體。後總句云種種性。
即染淨等殊。斯即別體。次二入眾生世間。後
四入智正覺世間。於中前三入三世佛。後
一入法。法中初知差別五乘。後雖知下。明
權實雙行。以性不壞相故。雖無分別而
說種種。此中分別即是差別故。晉經云雖諸
法無一無異。而說一異次言悉入法界無
所入故者。釋成上義。謂悉入法界故無差
別無所入故。而說種種。何者若別有一入
處。則入時失本相不得說種種。以當法自
虛名入法界。無別可入則不壞種種矣。
言如其下此上辨知。此下明說。夫說法者
當如法說。法既權實雙融。說亦即說無著。
第二十種依止。明饒益位中行。上明證入
今託良緣。遍依此十方能饒益。非但依戒。
況戒有攝善何所不具第三十種無畏。即
無違逆位中行。由依菩薩止善。則於十難
作能作。難忍能忍。為發無畏心。一障礙難
滅。二遺法難護。三惡魔難降。四身命難捨。
五外道難摧。六物心難稱。七大眾難喜。八
八部難調。九下乘難離。十上行難修。於此
十難皆無所畏。豈畏眾生相惱害耶。第四
發無疑心下二門。明無屈撓位中行。於中
[052-0894b]
此門由前於難無懼故。於十所作決志無
疑。即被甲精進中行。後門攝善之行。利樂
遍在二門。今初十中一十度攝生。二事佛供
佛。三光明嚴剎。四長時調熟。五具一切智。
六作世明燈。七說法開悟。八滅障成佛。九離
妄自覺十決成菩提。於此十事發誓要期故
名被甲。二十種不思議。即所攝之善由決
志無疑故所為難測。十中初三單約善根。
願智稱性名不思議。餘七權實雙運故不思
議。於中前四約行。後三約智。智約內明行
就外相。前中四涉有而一道清淨。五悟空
而萬行沸騰。六修因而八相果成。七現果而
大用不捨。皆難思也。後三中八二諦相。即九
三事融而不融。十權實即而不即。八中十句
五對。一境二心三通一切。四約修起五即
名言。亦即五法。一相二妄想。三如如四正智
五名。然各有二意。一直就法體無相是真
相。即是俗常互相即。下四例然。二約迷悟。
五對大同小異。謂一迷如無相以成於相。
悟相無相即是如如。二迷於正智無分別。
即成妄想分別。悟妄分別即正智無分別。
三了如非有真有如如。若執有如則非如
有。四智若無作是作。正智若有所作非作正
智。五知名非說是真說名。謂名有說非是
說名。九中初融三事。後亦不下顯離融相。
名為不融。三事即心佛眾生。皆無差別。如
覺林偈。十中三句初明盡而不盡。此約斷
時以明體用。二無而不無。此將法性對斷
以明體用。二句雖殊俱是權實雙行。三雖知
[052-0894c]
佛法下。明即而不即。於中初正明。後一切
諸法下釋成上義。悉入法界故說相即。無
所入故。不應世中分別佛法等。謂以當法
自虛故名相即。非世間中佛法可得。下重
釋云。知一切法皆無二故不得二中互求
無變易故亦非世法作彼佛法思之。第五
十種巧密語下六門。明無癡亂中行。於中
三。初二門即無癡之行。次二門明無亂之
行。後二門雙明二門引生功德。雖癡亂有
通今從別說。又此三段即是三禪。初即饒益
有情禪。二即正法樂住禪。三即引生功德禪。
今初二門中。初門不愚巧密之言。後門不愚
善巧之智。今初前既明內行今辨外言。彼
行文云以正念故。善解世間一切言說。能
持出世諸法言說等。皆言密語者。汎明有
五。一說深密法故。如出現品。名如來密
藏等。二一言說一切法故。上云。如來於一
語言中等。亦如仙陀四實九義瞿聲等。三近
而不聞。如身子在座遠而無隔。如目連尋
聲等。四言近意遠。如說三乘為究竟等。
言遠意近如說寒時得火名。涅槃等此意。
亦名隱實說權。五以異言說異法如覺
不堅為堅等文中十句。初一具五以是總
故一切教故。次二含二意謂示而謂實故
即第四意。此二皆是深密之法即第一意。
餘通前二。或並兼五可以意得。二十種巧
分別智。外言既密內智又巧故。於利生無
有癡闇故。彼文云。菩薩於善知識所聽
聞正法。所謂甚深法等。文義多同十句可知。
[052-0895a]
第二二門明無亂行。皆是定體。於中初門
明入三昧。顯處等不同。後明遍入則觸類
皆遍。今初故。彼文云。善入一切諸禪定門。
此中明十皆通一切。十中通辨緣斯十境。
入定不同。別則十門各異而前五一重之事。
餘五涉入圓融可知。九十皆即一而多故。彼
行云。一念中得無數三昧。但從多分對前
後說。判為定體耳。非此無用二十遍入。
亦猶小乘說十遍處。即令三昧漸更增廣。
前明一切如眾生身。謂童子身等。雖能一
切身入而不必一時。今此隨入一類皆
遍一切。如海慧初來一時皆水等。十句可
知。第三十解脫下二門。明引生功德禪中。
此門明作用無礙故稱解脫。後門於境無
擁故曰神通。今初解脫即亦思議解脫。梵
云毘木叉此云勝解脫。謂殊勝作用不由
依禪成八解脫。十句可知。二十種神通。如
依四禪引六通用。此十若以六攝前四可
如。次五神境。後一漏盡成菩提故。約位不
同與十通小異。第六十種明下二門。明善
現位中行。此門正顯行體即是般若。故曰
智明。後門明離智障故稱解脫。今初然皆
權實無礙之智。故稱善巧。非如十度唯約
根本。但約增微分成五行。十中前七單約
一智。後三雙行。前中初三約所化。次三約
能化。各初事次理。後即事歸理。七離能所
想會歸般若。念想觀除不受境界。為入理
善巧故。後三雙行中。八明無說之說無成之
成善巧智明。謂雙非照寂離言而能差別。
[052-0895b]
照事有說非相遣相非無遣無一性遣多。
無性遣有即性相俱寂。住於下。無成之成法
界之體。實無所成。照斯法界即說成佛。九
明無生起生智明。文中三。初正明。次何以下
徵釋。三是名下結名。今初明無緣之緣。兼
顯無化之化。於中二。先明無緣。謂眾生真
心稱理不可得故。若無緣即無所化。而知下
明真心隨緣不壞緣起。則亦有所化。於中
二。先知所化。後結成雙行。前中文有三節。
初有八句別知緣相。因謂無明等。緣謂業
行。事即識名色等。境界即觸受塵境。行即現
在愛取。有生即生支。滅即老死。知言說者。總
是隨俗緣生不離三世故。二知迷下十二
句六對。通知染淨迷悟。迷理則倒惑雜染。
悟皆反此。隨俗則俱可得。第一義中二俱叵
得。得非得約理。著非著約智。三知住下明
知心行。住謂本性動謂客塵。隨客塵則去
而莫歸。見本性則還源反本。有還有去。
皆是起心還住兩亡寂然不起。起則諸善失
壞。不起則出離蓋纏觸境寂知。是為成
熟。上通物我後兼知機。約自根謂六根不
為境牽。即是調伏。後隨其下結雙行中。謂
智隨曲化不失無行。二徵釋中所以爾者。
為物發心故。結名可知。十平等教化智明
中三。初明實不礙權。二知種種下權不礙
實。三於生死下結名並可知。二十種解脫
脫二障故。梵云毘木底此云解脫。與前不
同。十中初四脫凡三障取增為業故。後六
脫智障。初一揀劣餘皆顯勝。第七園林下
[052-0895c]
二門。明無著位中行。於中此門明遊處縱
情。後門明棲止適悅。皆通二利。權實方便
而無所著。今初可知。二宮殿十中四梵住
者。即四無量亦色因故。故度世云修四梵
行慈悲喜捨餘可知。第八所樂下二門。明
難得位中行。於中此門內心願樂。願即行體。
既處宮殿則情欣勝樂故。二十莊嚴即外
德莊嚴具。以眾德莊嚴願故。文並可知。第
九不動心下二門。明善法位中行。此門明外
緣不動。後門明內心不捨。又此明心堅。後
明深入皆是力義。今初十中二。及第九是思
擇力。餘皆修習力。八中有十。一信一生佛
果故。二不雜不信濁故。三淨無煩惱故。四
無細念故。五離所知垢故。六徹事源故。
七向果位故。八自分堅故。九德無盡故。十
緣不動故。十一證真如故。餘並相顯。二不
捨深大心者。由不動故能窮理事。理深事
廣故云深大。十句可知。第十智慧觀察下九
門。明真實位中行。即分為九。一觀察智。
二說法智。三離障智。四審決智。五照徹智。六
無等智。七無劣智。八高出智。九深廣智。今
初。亦由不捨深大故能觀察。前問但言觀
察者。脫智慧言十句準思。二說法智由能
內觀故能外說。十中初二說俗。後八說真。
一無二可諍。二體德兼廣。三相深遠。四體
堅利。五如如不動。六體絕百非。七在纏不
染。八體相一味。第三十種清淨即離障智。
此離智障晉名無垢故。雖同清淨所淨
不同。十中與七淨有開合不同。在文易
[052-0896a]
了。七淨如五地初辨。第四十種印者。即審
決智。以清淨智決定印可一切法故。故晉
本中名為智印。後所結益亦是智印。亦猶三
法印等。十中一於安受苦境忍智不動。二
他不饒益忍行決定。三於佛法深信忍決定。
即諦察法忍。四決定成佛度生。五決定知
佛智無邊。六決欲佛果不退。七決不顧身
命以親人法。八決度已入大乘者。九決平
等度。十決同佛體因圓果滿。第五智光照
即照徹智由印定故照。徹無礙十句易知。
第六無等住即無等智由前照徹故不偏住
著。雙住事理名無與等故。列十中皆權
實雙行。或即寂之用即用之寂等。並顯可
已下入第五十五經第七無下劣心。即無劣智。上既
望下無等。今望上無劣。於十勝事皆決作。
故名無下劣。所以晉經名無怯弱。十句五
對。一降魔制外對。二喜他自滿對。三積福成
智對。四下化上成對。上四單辨。五悲智究
竟對。即是雙行。於中九是即智之悲。而悲
智雙行。雖悲而不求果報。十是即悲之智
而權實雙行。於中四。一列所知。二如是下
辨能知。謂知苦覺妄見理證滅修道斷
集。三然於下拂彼知相能知。無分別故無
功德。所知無種種故無境界。四非有下會
歸中道。廣辨雙行。於中初二句總辨中道。
次以不二下境智對。明皆以實智知權。顯
雙行無礙。於中異約竪論變異差別。約橫
辨不同。後以究竟法界下。即體起用以辨
雙行。第八如山增上心。辨高出智。由無下
[052-0896b]
劣故。萬行逈出難仰其高。於勝決作故直
趣菩提。不可傾動。十中一勤修能證智。二
常觀所證理。三內修無漏。四外近善人為
名利為異求。從他聞言已解為盜法。觀佛
三昧經說此人墮地獄如箭射頃。後學誡
之。五大忍度生弘誓更增者。若薪熾於火。
六決超魔境。由成勝德而不著。唯法樂以
自資。則魔境皆為佛境。七勤勇修行。攝論
云愚修雖少時怠心疑己久。佛於無量劫。
勤勇謂須臾。八不捨惡人。九孤標等佛。
十權實雙行文中四。一正辨雙行。二何以
下徵釋。徵有二意。一云修須稱理。理既無
得願何不捨。既不捨願何用觀無。進退有
妨。二釋亦二意。一云若有所得不得菩
提。以無得故。出生菩提故。雖不捨願須
觀無得。二云無得之法非在得外。要求一
切法。方盡無得之源故。欲證無得須不
捨菩提之願。三是故已下結成雙行。四不
作是下顯其離過為不怖空而不求故。第
九如海智即深廣智。非但求升聳峻。抑亦
智體包含故。十中前四即四無量界。後六
並佛界。無量開出。謂五入三世佛善根。六七
八入三世佛界。九供多佛。十求多法並顯
可知。由此因海得入果海。上來十行位
竟。大文第四如寶住下二十九門。答二十
九句問。迴向位中行。若并無礙總句有三
十門。古德分三。初十一門明迴向位中行
體堅固。二從十自在下一十二門。明行用
自在。三從十種遊戲下七門。明行德圓備。
[052-0896c]
今亦隨次配十迴向。於中初有四門明初
迴向。二三迴向各有二門。四五六七各唯一
門。第八迴向即十無礙。九有三門十有四
門。至文當知今初四門明救護眾生離眾生
相迴向位中之行。即分為四。一明所迴善
根。二即大願救護。三即迴向所為。四顯所作
成滿。今初所住善根可貴圓滿故。十中一
供事多佛。二聞法受持。三自在受生。四說本
末法。於中初說從本起末法。如無量義
從一法生。其一法者所謂無相。次以一切
下攝末歸本。釋成上義。五知斷自在資糧
道。厭息加行道。防護無間道。斷除而不取
解脫道。證入為異二乘留惑不斷。方能究
竟斷證故。云何不證。方便巧學無邊佛法
滿昔弘願故。如箭射空筈筈相拄故。六悲
智雙行。七知性相無礙。八無得之得。九觀
空滿願。十受行無厭。於中先正顯。後知如
來下釋成。第二十種如金剛心。即大願救護
雖迴向皆願此在初故。謂於當作事及現
作行皆無齊限。要心堅固窮其際故。十中
一法門無盡誓願知。二眾生無邊誓願度。
三嚴剎。四迴向。五供佛。上三願成佛果。上五
皆約當成並橫論無畔。次二約其現作皆
竪深無際。謂六見聞無著。七安忍不亂斬
首為級。上二暫斷煩惱。後三亦約當成。謂
八遍於時處修行二利。九以心要成無際
大行。十即寂起用。於中三。一悟寂。二而亦
下起用。三何以下釋成。於中有三重徵釋。
初番意云。所以即寂而用者。由本願智
[052-0897a]
不捨悲故。次番云。所以智不捨悲者。智亦
為物故。後番徵意云。何以要此雙行者釋
有二義。一諸佛皆爾故。二又我下我先願然
故。第三十種發起。即是迴向所為。發起令現
前故。十中前六自分。初三福業大。次三化業
大。嚴土亦為攝生故。後四勝進。七八勝進
攝福。後二勝進起化。謂九證體。十起用。
第四究竟大事即所作成滿。十句可知。第
二不壞信下二門。明不壞迴向中行。此門正
明不壞十句義如前說。二十種受記即迴向
行。成十中一解會佛心。二具解脫分善。三
大行已修此。三多約三賢四五約對面不
對面。法華云其不在此會。汝當為宣說等。
六初地證如。七八地成忍。八九地具調化
方。九十地三大劫滿。十等覺已入重玄故云
自在。如記慈氏等。若約行布。此位但有前
五因便餘來。若約圓融並通斯十。第三十
種善根迴向下二門。明等一切佛迴向中行。
此門正明等佛佛為真善知識。同即等義。
十中心即悲智為心平等契理。餘各一義。
皆云同者同一體故。不見二相故。標云由
此。能以一切善根皆悉迴向。二得智慧亦
迴向行成故。彼文云。住此三昧。入深清淨
智慧境界等故。第四十種廣大心。明至一
切處迴向中行。無量無邊故無不至境。既
無量無邊心如境而廣大。第五十種伏藏。
即無盡功德藏迴向中行。於一切法蘊斯
十義故。名為藏。即法而觀惑者不見故名
為伏。一切各十是無盡功德矣。第六十種
[052-0897b]
律儀。即隨順堅固。一切善根迴向中行。彼
約行首故。廣就施以明善根。今約行本略
辨律儀。善根皆順平等之理實通一切故。
第八云一切善根皆令究竟。究竟即順堅固
義。通明十句攝善饒益無所不具。通一切
善居然可知。第七十自在。即平等隨順一切
眾生迴向中行。具十自在能隨順故。十自在
如八地辨已下入第五十六經第八十無礙用。即真如
相迴向中行。如於真如無障礙故。故彼位
果云。住於此位得一切剎平等等。平等即
是無礙之因。亦無礙之義。又云。得佛無量圓
滿之身。一身充滿一切世界等。即正顯無
礙之義。文中四。先總標十章。二佛子云何下
總徵十章。三佛子菩薩下依章別釋。四佛子
如是下總結成益。今初亦三。謂標徵列名。無
礙者前明自在。即作用任運。今明無礙顯
作用無拘。又無礙有二。一智二事。十中有
通有局。然法智無礙多唯約智。如身剎等。
多唯約事如眾生等。通於事智。然事無礙
必通於智。智無礙境未必通事。二皆即體
之用故。並云無礙用也。然十皆通二利。且
約化說。初一所化二是化處。餘皆能化。謂
化法化身等可以意得。第三依章別釋中即
為十段。文皆有四。謂標徵釋結。今初所化
眾生無礙用十句中。前三約智辨無礙。一
了性空故。二唯心現故。此二實智。三知時
說法即是權智。餘七約事無礙。四能現眾
生故五近收一毛。六遠示他剎。餘四示上
首之身。第二剎無礙十中。知剎無盡通智
[052-0897c]
通事故。晉經云。於一切剎深入無盡方便。
度世云。一切佛界所入無盡。皆通事也。餘九
唯事無礙。深即微細剎。餘並可知。第三法無
礙。謂皆約智於性相無礙之法。能知說自
在故。一一多即入而不壞本。二實智出權。
三無文示文。四一說多相。五無說之說。六
一言圓備。輪字之義彌伽處釋。七門門互收。
八以真收俗。九橫知無邊十竪窮其際。第
四身無礙用。第五願無礙用文並可知。第
六境界無礙。謂於此十種勝劣相違境
中於勝現劣迴轉無礙。是為菩薩分齊之
境。文亦可知。第七智無礙。前來雖亦有智
各從本類攝之。今則一向辨其智用。然智
無若千因法顯別。以法從智。前法無礙
以智從法。十中初二能化智。次三知所化
智。六上入佛智。前六皆權智。七八權實無礙
智。後二事事無礙智。第八神通無礙。一無數
色身通。二天耳三他心。四分別言辭五宿住
通故。度世經名見前世。六往一切佛剎通。莊
嚴乃是其中別義。七未來劫通。前已明過
去故。通舉三世。八即一切法智通。故度世
云。一切諸佛菩薩所建立行。演法光明而
照耀之。即是法光照佛法也。九即天眼。度
世云。知見一切等故。謂見有所作而守護
之。十準晉本云。佛子略說菩薩平等觀一
切諸法通自在。此即一切法滅盡三昧通平
等寂滅故。故度世云。菩薩平等寂諸音響。
則以平夷等御眾生。今文脫。此文中略舉
故不曲盡。大旨不異如十通品辨。第九
[052-0898a]
神力無礙。神通多約外用無壅。神力多約
內有幹能故。其十中多約一毛含攝等。此
即身力。後是智力。若以通攝力。十種神力但
是一神足通耳。既分通力兩殊故。十通中少
說神境。第十力無礙用。悲智之力皆無礙故。
亦有事用無礙從多說之。第四總結成益
中。欲成不成。已得無礙得果不捨因尤顯
無礙。第九遊戲下三門。明無縛無著解脫
迴向中行。彼有百門。廣顯以無縛著解脫。
成就普賢自在智用。今略其三。此門任志
行成遊賞自在。次門明境界難量。後門明
智用幹能。皆由無縛無著故。今初十中攝
為五對。一依正染淨相作而皆不壞本相。
正顯遊戲之義。如世縱情遊戲無損動故。
他皆倣此。二大小乘互現。三因果互現。四生
死涅槃互現。五定散自在。謂初即定中起
用而常定。後即用中入定而常用。第二境
界難量通二種境。一即遊戲所行之境故。
晉經名為勝行。二即分齊之境。謂出沒無
礙唯菩薩能故。十中前三通所行境。後七
皆分齊境。第三十力智能。十中前七自分力。
後三勝進力。前中初三自利一一向深求故。
釋以不雜。二深求佛法佛法即是增上。三
所作究竟者。由有善巧。次二利他。後二通
二利餘可知。第十十無畏下四門。明法
界無量迴向中行。分之為三。初門明所迴
善根。次門明法界行體。後二門明所成之
德。今初即是法施善根無畏。即說法之德
故。十中一聞持無畏。二辯才無畏。上二不畏
[052-0898b]
不能答難。三二空無畏。了達二空不畏
妄念。四威儀無缺無畏。五三業無過無畏。
上二不畏外譏。六外護無畏。不畏眾魔外
道。七正念無畏不畏遺忘。八方便無畏。
不畏生死如善治船不懼海難。九一切智
心無畏不畏二乘。十具行無畏不畏不能
化生。第二不共法。正明法界行體。以稱法
界起行故。不共凡小。又悟不由他亦非
他共。十中一自利行。二化他行。三上求行。
四善巧行。於中五。一巧離二乘。二善能下巧
修三昧。三往來下巧順世間。四雖現下巧住
諸乘。五雖念念下巧窮因果。五雙行不共行。
有標釋結可知。六三業隨智慧行行。七悲
代他苦行。八大慈攝物行。九堅淨自他行。
涅槃春池可於中說。十位滿常修行。第三十
種業下二門。明所成之德中。先明業用十
句可知。後門十身顯得其體。然若身若業
皆同法界無量。略舉十耳。此中十身與第
九行十身。大同小異。謂此不來不去即彼不
生不滅。不實不虛即彼不實不妄。不盡堅固
即彼不遷不壞。不遷則橫無遷變。不盡則
豎說無窮。此中不動即彼一相故。文殊般
若云。不動法界法界即一相。由得一相魔
不能動。此具相身即彼入一切世界。諸趣身
無相名同普至身。即彼入一切世界非趣身。
餘如十行中辨。上來迴向位竟。大文第五
十種身業下有五十門。答五十問。明十地
位中行相。古德分四。初十二門明十地中三
業殊勝行。寄在初地。二從十種勤修下。
[052-0898c]
九門明造修離障行。寄二三地。三從十種
離生道下九門。明造修純熟行寄在四地
已上位。四從十種足下二十門。報相圓滿行
寄八地已上位。此釋猶稍近。文亦未盡理。
今亦依次分配十地。初地十門。次八漸略文
勢爾故。謂二地六門三四各五門。五二六一
七八各三。九地二門十地十三門。至文當
知。今初十門明歡喜地中行。若麁相分總
為三段。初二約身。次四辨語。後四明意。
總顯彼地三業殊勝。若順彼文且分為二。
初九明初住地中行。後一明安住地中行。前
中分四。初六門明依何身。次心一門辨以
何因。三發心門明為何義。四周遍門顯有
何相。今初分二。前二約身辨身。後四就語
徧身。語屬身故。皆是深種善根之所攝
故。今初分二。此門約色身業用明身。十句
可知。後十種身約法門自體明身。故但云
身。十中度攝福智等。即前深種善根集助
道等。互有影略。二就語辨身中。四門皆是
所種善根。是知彼文雖無義已含有。若全
異彼豈為彼行若全同彼何須重說。故彼
文節節皆云。若廣說者不可窮盡。小異何
疑。四門即分為四。初十種語明語體用。若
約遮釋十中。初一離惡口。二離兩舌。次二離
妄語。一麁二細。餘六離綺語。若約表釋。十
種各顯一德。二十種淨修語顯語淨因。初
二攝法次二離過。次二攝善次二法施。後二
求法行。由此十事能令語淨。三十王守護
即淨語之果。發其言善幽冥應之。況其人
[052-0899a]
乎。然地經中。善知識善護意通由諸善。不
獨由語故。度世經亦不躡前。四十種大事
案經。即內善外護故。能成所作。然即地經
善集白法善淨深心等。餘句中義亦不獨
躡於語。然皆躡者以語例餘。於理無爽。十
句並通二利文相亦顯。第二十種心者。明
以何因。以大悲為首荷負一切等故。十
中一荷負心。心如大地荷四重任故。二深
廣心包含無外故。三勝心四淨心。五利六堅
七無染。八希有九智慧十無邊。並語心體也。
第三十種發心者。明為何義。為上求下化
故。發起勝用十句可知。第四十種周遍心。
明有何相。以過凡夫地入真如法中故。
十中一總明悲廣智大。曠若虛空。二智契
深極餘皆可知。第二十種根即安住地中。行
由前初住之行。令此勝用增上皆光顯。故名
之為根。十中分三。初一信成就。次六修行
成就。於中初句樂欲根即近安樂法。多聞能
正觀故。二不退者。即不著名利。於三昧中
亦無愛著及貪求故。三安住者。萬行念念現
前故。四五悲智不斷上皆教道。六即證道之
修。後三即迴向成就。一總求一切地智故。
即金剛智照徹法性故。二別求法身。三求
功德身。謂十力等。第二十種深心下六門。
明第二地中行。於中二。初二門明發起淨
十種深心。後四門自體淨。今初前門自分直
明深心。後門勝進加以增上。今初晉經及
論。皆名直心者。然深心有二義。一於法
殷重名深。即樂修善行。二契理名深深入
[052-0899b]
理故。若語直心但有後義。正念真如法
故。今文具二。初由契理。二由修行。次七
廣上契理。後一顯前修行。二增上深心即
勝進。上求增殷重故。十句亦四。初門樂修
善行。二標契理。次三成上離疑。一出所因。
二彰所入。三成德自在。後五成上積集善根。
第二十種勤修下四門。明自體淨中行。彼約
別地之行但明於戒。而有三聚。今文分二。
初一門通修十度。即攝善法戒律儀亦在其
中。以地相望是修位之首。故特名勤修。晉
經名方便。方便修起故。二決定解下三門。
明饒益有情戒中行。此門總顯智。於諸善
決起勝解。地經約戒但解十善。晉經名樂
修由有決解故樂修習。二解世界。三解眾
生文相並顯。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五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