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e0011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唐-澄觀 (master)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四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


菩薩問明品第十



釋此一品亦有四門。初來意中有通有別。
通謂上來三品。已答十句生解所依。此下正
答主解因果。故次來也。生解因中先答十
住。住攬信成。將答所成。先辨能成。又正
答十信故下三品來也。後別者。三品明信
有解行德。解為二本此品先來。二釋品者。
菩薩是人問明是法。遮果表因故云菩薩。
問即是難。明即是答。然問有二種。一汎爾相
問。梵云必理車。二者難問。謂以理徵詰。梵
云鉢羅室囊。即今品意也。答亦有二。一但
依問詶報曰答。二若俱為解釋旁兼異
義。美言讚述令理顯煥曰明。即今品意也。
明亦破闇。能除問者之疑闇故。今文殊九
首互為明難。遞作碪椎。研覈教理以悟群
生。故以名也。又長行明起於問。偈頌明解
於問故曰問明。不云答者。欲以明兼於
問故。問有二義故得稱明。一問中徵責詰
難理盡。使答者亡言。此至明之問也。二以
問中進退詰理令現使答者易釋。故以為
明。又明即法明。以十菩薩問出十種法明。
故曰問明。雖諸義不同。皆菩薩之問明。依
主釋也。三宗趣者。亦先通後別通復二義。一
通分宗。二通會宗。並如會初。二別明此品。
有其二義。一望當品以十甚深為宗。依
[014-0601a]
成觀解為趣。二望後二品。則以甚深觀
解為宗。成後行德為趣。第四釋文。此下
至菩薩住處。明生解之因。配十句問。如前
問中依文次第。且分為六。初此下三品明
未信令信。二第三會已信令解。三第四會已
解令行。四第五會已行令起願。五第六會
已起願令證入。六十定品至住處品。已證入
令等佛。今初三品即為三別。此品明正解
理觀。次品明隨緣願行。賢首品明德用該
收。就初分二。先問答顯理。後示相結通。前
中以十菩薩各主一門顯十甚深。即為十
段。一緣起甚深。二教化甚深。三業果甚深。四
說法甚深五福田甚深。六正教甚深。七正行
甚深。八正助甚深。九一道甚深。十佛境甚深。
此十甚深次第。云何緣起深理。總該諸法觀
解之要。故首明之。眾生迷此故須教化。違
化順化有善惡業。欲知此業由說法成。
然說法成善唯佛福田。既說順田須持聖
教。教在勤行。行須正道助道。助必有正殊
塗同歸。得一道者。當趣佛境故為此
次。又此十種亦可配於十信。但不次耳。文
殊佛境即當信心。文殊主信故。佛境即所
信。故約發心次第信居其初。約所信終極
最居其後。亦明十心不必次故。勤首即進
心。財首為念心。明四念故。覺首定心。能觀心性為上定故。智首則慧心。慧為上首
兼己莊嚴故有十度。法首即不退心。如說
修行得不退故。寶首即戒心。三聚無缺如
寶珠故。業果甚深戒所招故。德首即護法
[014-0601b]
心。說法甚深是所護故。目首即願心福田
等一由願異故。目能將身如願導行故。賢
首即迴向心以歸一道。即迴向真如。一身一
智等。即是佛果。文云。如本趣菩提。所有迴
向心等。以是圓融十法故。各兼多義。又亦
攝十信之十德。恐繁不敘。且為十甚深解。
然有二義。一約行。二約法。言約行者。文
殊發問九菩薩答。明妙慧通於眾行。九菩
薩問文殊為答。明眾行成於妙慧。言約法
者。初九顯差別義。後一顯差別同歸佛境。
此二不二成信中之觀解。文中十段。皆先問
後答。又先起明問後解問明。今初。問中二。先彰問答之主。問覺首者。彼得此門故。
緣起深義不覺則流轉故。二佛子心性下。
正顯問端。略啟五門。一問所為。二述問意。三定所問。四會相違。五釋本文。初所
為者。有二義故。最初問之。一拂異見。二
顯深理。拂見有三。一令諸菩薩知法從緣
異外道見。二知從心現捨二乘見。三但心
性起不同權教。二顯深理者。令諸菩薩於
此實義發深信解。起行證真始終皆實。故
問斯義。起信論云。有法能起摩訶衍信根。
是故應說。所言法者。謂眾生心。依一心法。
有真如門及生滅門。彼論依此生淨信故。
二述問意者。謂明心性是一。云何見有報
類種種。若性隨事異則失真諦。若事隨性
一則壞俗諦。設彼救言報類差別自由業等
熏識變現不關心性故無相違者。為遮
此救故重難云。業不知心等。謂心業五依
[014-0601c]
各無自性。自性向無何能相知。而生諸法。
既離真性各無自立。明此皆依心性而起。
心性既一事。應不多。事法既多性應非一。
此是本末相違難。亦是理事相違。亦一異相
違。亦真妄相違。三揀定所問者。準此問意。
離如來藏不許八識能所熏等。別有自體
能生諸法。唯如來藏是所依生。亦不可言
八識無二類。故名心性一以能生種種非
相違故。亦非第八而為性一。熏成種種
非相違故。心性之言非第八故。答中既言。
法性本無生。示現而有生。法性即是真如異
名。正與報事相違故成難耳。文殊欲顯實
教之理。故以心性而為難本。欲令覺首以
法性示生決定而答海會同證。楞伽密嚴皆
廣說故。四會相違者。問若爾瑜伽等中。異熟
賴耶從業惑種辦體而生。非如來藏隨緣
所成。如何會釋。答瑜伽等中。對於凡小約
就權教隨相假說。楞伽密嚴對大菩薩。依
於實教盡理而說。既機有大小法有淺深。
教有權實故不相違。故密嚴云。佛說如來
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
此明守權拒實訶為惡慧。又彼經云。如來
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展轉無
差別。楞伽中真識現識。如泥團與微塵非
異非不異。金莊嚴具亦復如是。皆此義也。
又彼經云。如來藏為無始惡習所熏。名為藏
識。又入楞伽云。如來藏名阿賴耶識。而與
無明七識共俱。又起信論云。不生不滅與生
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又如達磨
[014-0602a]
經頌云。無始時來界為諸法等依。攝論等就
初教釋云。界者因義。即種子識。寶性論翻
此頌云。此性無始時等。彼論就實教釋云。
性者。謂如來藏性。如聖者勝鬘經說。依如
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有涅槃。以此
等文。故知兩宗不同。淺深可見。又唯識等。
亦說真如是識實性。但後釋者。定言不變
失於隨緣。過歸後輩耳。五釋文者。文分三
別。初心性是一者。立宗案定。二云何下。設相違難。三業不知心下。結成前難。今初。謂
心之性故。是如來藏也。又心即性故。是自性
清淨心也。又妄心之性無性之性。空如來藏
也。真心之性實性之性。不空如來藏也。皆平
等無二故云一也。第二設難中二。先總顯
相違。謂心性既一。云何而有五趣諸根總別
報殊。故云種種。不同二所謂下。別示相
違。有十事五對。一約總報明趣有善惡。
善謂人天惡謂三塗。下四對皆約別報。於中二。謂於前善惡趣中。各根有滿缺。謂眼等
內根。三於滿缺中各生有同異。謂四生不
同勝劣處異。四於上同異生處。各貌有妍
媸。五於上妍媸各受有苦樂。上之五對前
前皆具後後。後後必帶前前。展轉異同成
多差別。故云種種不同。心性是一其義安在。
第三結成前難中。此文意稍難見。略為
二解。一依古德作遮救重難。如前第二問
意中辨。二直結成前難。且依此釋文。自有
三意。由前難意亦有三故。一直問所以故。
今結云。非但本性是一。我細推現事各不
[014-0602b]
相知。既有種種何緣不相知。既不相知誰
教種種。若謂業令種種業不知心。若謂
心令種種心不知業。一一觀察未知種種
之所由也。二者懷疑故結云既不相知。為
是一性為是種種。三作相違難。結云一性
隨於種種即失真諦。種種隨於一性即失
俗諦。今見種種又不相知。此二互乖云何
並立。已知大意。次正釋文。亦有十事五對。
略為二解。一通二別。通謂總觀前來總別
二報。於中初一對。就先業因約能所依以
難。然有二意。一約本識。謂業是能依心是
所依。離所無能故云業不知心。離能無所
故云心不知業。以各無體用不能相成。既
各不相知誰生種種。下並準之。二約第六
識。業是所造心是能造。並皆速滅起時不言我起。滅時不言我滅。何能有體而得相
生成種種耶。第二對約得報果時難能
所受。謂受是報因。即名言種為業所引。受所
受報。離報無受故云受不知報。離受無報
故云報不知受。以並無體故準前應知。
三約名言因就能所依難。謂前能受報因。
依心無體故無相知。餘義同前。四約因
緣就親疎相假難。謂所引名言種為因。能
引業為緣。相待相奪各無自性。如不自生
等準之。五約境智相對相見虛無難。謂境
是心變境不知心。心託境生心不知境。以
無境外心能取心外境。是故心境虛妄不
相知也。第二別觀者。以初二對結趣善
惡。趣善惡者。正由業熏。受總報故。二復以
[014-0602c]
第二及第三對。結受生同異初對以名言
種對所生處。次對以名言種對能依本識。
三復以第三及第四對。結苦樂不同及端正
醜陋。初對觀現受時。次對觀苦樂因及彼妍
媸。皆由緣令異。謂損益因成苦樂果。以瞋
忍因成妍媸果。四復以第四及第五對。結
諸根滿缺亦有滿業因緣有損他益他之
異。故成內六處滿缺之果。又由內根有滿
缺故。於分別位了境不同。並皆無性各不
相知既不相知誰令種種。第二時覺首下。
答中二。初一偈讚問許說。上半讚問。謂自究
深旨。一向為他仁心弘益也。次句許說分齊
稱性說故。後句勸聽。言同意別故令諦受。
後十偈正答。答勢縱橫具答三重問意。
且分為二。前五答前釋成之中。以何因緣
而不相知。用此釋成答前難故。首而明之。
後五正答前難。令初分二。先一法說。後四
喻況。今初意云。特由從緣種種。故不相知
也。即此偈上半出因。下半結歸本宗。後四
即為同喻量。云眼等是有法。定不相知故
是宗法。因云從緣無體用故。同喻云如河
中水。河水無體用河水不相知。眼等無體
用眼等不相知。若以緣起相由門釋者初
句因緣相假互皆無力。次句果法含虛故無
體性。至下喻中別當釋之。是故虛妄緣起
略有三義。一由互相依各無體用故。不相
知。二由依此無知無性。方有緣起。三由此
妄法各無所有故。令無性真理恒常顯現。
現文但有初後二意。言諸法者。非唯舉前
[014-0603a]
十事五對。亦該一切有為法也。果從因生
果無體性。因由果立因無體性因無體性
何有感果之用。果無體性豈有酬因之能。
又互相待故無力也。以他為自故無體也。下
半結中是故者。是前體用俱無故。故彼一切
法。各各不相知也。第二喻況。略有二意。一
以此四喻通釋諸法不相知言。二別對前
文諸不相知。兼通前設難。今初以四大為
喻。然各上三句喻況。下句法合。然此四喻各
顯一義。一依水有流注。二依火焰起滅。三
依風有動作。四依地有任持。法中四者。一
依真妄相續。二依真妄起滅。三妄用依真
起。四妄為真所持。然此法喻一一各有三
義。一唯就能依。二依所依。三唯所依。今初
喻中。唯就能依者流也。然此流注有十義不
相知。而成流注。一前流不自流。由後流排
故。流則前流無自性故不知後。二後流雖
排前而不到於前流。故亦不相知。三後流
不自流。由前流引故。流則後流無自性。故
不能知前。四前流雖引後而不至後故亦
不相知。五能排與所引無二。故不相知。六
能引與所排。無二故不相知。七能排與所
排亦無二。故不相知。八能引與所引。亦無
二故不相知。九能排與能引不得俱。故不
相知。十所排與所引亦不得俱。故不相知。
是則前後互不相至。名無自性。只由如此
無知無性。方有流注則不流而流也。肇公
云。江河競注而不流。即其義也。然上云前
後者。通於二義。一生滅前後。謂前滅後生
[014-0603b]
互相引排。二此彼前後即前波後波。小乘亦
說當處生滅。無容從此轉至餘方。而不
知無性緣起之義耳。二依所依者。謂前流
後流各皆依水。悉無自體不能相知。然不
壞流相故說水流。三唯所依者。流既總無
但唯是水。前水後水無二性故。無可相知。
是則本無有流而說流也。二法中三義者。
一流喻能依妄法。二妄依真立。三妄盡唯真。
初中妄緣起法似互相藉。各不能相到。悉
無自性故無相知。是則有而非有也。二依
所依者。謂此妄法各各自虛。含真方立。何
有體用能相知相成。即由此無知無成含
真故有。是則非有而為有也。三唯所依者。
謂能依妄法逈無體用。唯有真心挺然顯
現。既無彼此何有相知。正由此義。妄法有
即非有。以非有為有。復說真性隱即非隱
以非隱為隱。此上三意即三種答。答上三
種問思之。何故以水喻真心者。以水有
十義同真性故。一水體澄清喻。自性清淨
心。二得泥成濁。喻淨心不染而染。三雖濁
不失淨性。喻淨心染而不染。四若澄泥淨
現。喻真心惑盡性現。五遇冷成水而有硬
用。喻如來藏與無明合成本識用。六雖成
硬用而不失軟性。喻即事恒真。七煖融成
軟。喻本識還淨。八隨風波動不改靜性。喻
如來藏隨無明風波浪起滅。而不變自不
生滅性。九隨地高下排引流注。而不動自
性。喻真心隨緣流注。而性常湛然。十隨器方
圓而不失自性。喻真如性普遍諸有為法。
[014-0603c]
而不失自性。略辨十義少分似真故。多以
水為喻。此義見文雖似不具。而大通眾
經。第二依火焰起滅喻中。三義同前。初唯
焰者。謂焰起滅有其二義。一前焰謝滅引起
後焰。後焰無體而不能知前焰。前焰已滅
復無所知。是故各各皆不相知。二前焰若未
滅。亦依前引無體故無能知。後焰未生故
無所知。是故彼亦各不相知。妄法亦爾。剎
那生滅不能自立。謂已滅未生無物可知。
生已則滅無體可知。是故皆無所有也。斯
則流金爍石而不熱也。二依所依者。謂彼
火焰。即由於此無體無用不相知。故而有
起滅虛妄之相。是則攬非有而為有也。妄
法亦爾。依此無所依之真理方是妄法。是亦
非有為有也。三唯所依者。推起滅之焰體
用俱無。無焰之理挺然顯現。是則無妄法之
有。有妄法之無。湛然顯現。遂令緣起之相
相無不盡。無性之理理無不現。上三義中。
亦如次喻答前三問也。下二喻準知。第三
依風有動作喻妄用依真起。三義同前。一
唯動者。離所動之物。風之動相了不可得。無
可相知。妄法亦爾。離所依真體。不可得故
無相知。斯則旋嵐偃岳而常靜也。二依所
依者。謂風不能自動。要依物現動。動無
自體可以知物。物不自動隨風無體。不能
知風。法中能依妄法要依真立。無體知
真。真隨妄隱無相知妄。三唯所依者。謂風
鼓於物動唯物動。風相皆盡。無可相知。妄
法作用自本性空。唯所依真挺然顯現。是故
[014-0604a]
妄法全盡。而不滅真性。全隱而恒露。能所
熏等法本自爾。思之可見。第四依地有任
持者。喻妄為真所持。三義同前。初地界因
依有二種義。一約自類。二約異類。前中從
金剛際上至地面。皆上依下下持上。展轉
因依而得安住。然上能依皆離所無體。而能
知下。然下能持皆亦離所無體。可令知
上。又上上能依徹至於下。無下可相知。下
下能持徹至於上。無上可相知。是故若依
若持相無不盡。所現妄法當知亦爾。必麁
依細。謂苦報依於業業依無明。造無明依。
所造展轉無體。無物可相知。斯則厚載萬
物而不仁也。肇公亦曰。乾坤倒覆無謂不
靜也。二約異類者。如下文地輪依水輪。水
輪依風輪。風輪依虛空。虛空無所依。準此
妄境依妄心。妄心依本識。本識依如來藏。
如來藏無所依。是故若離如來藏。餘諸妄
法。各互相依無體能相知。是則妄法無不皆
盡。二依所依者。地界正由各無自性。而得
存立。向若有體則不相依。不相依故不得
有法。是故攬此無性以成彼法。法合可知。
三唯所依者。謂攬無性成彼法者。是則彼法
無不皆盡。而未曾不滅。唯無性理而獨現
前。餘義同前。上通答釋成前難竟。第二別
對諸不相知及通前難者。初水流轉喻。前
二對不相知。答趣善惡難。以善惡趣流轉
體故。二大火喻。第二三對不相知。答前諸
根受生。如火依薪有生滅故。次以長風
喻前因緣。答前好醜。遇物鼓扇現諸相故。
[014-0604b]
次以地界亦喻因緣。答前苦樂。展轉因依
以輕重故。又喻前境智答前諸根。隨種所
生根等異故。上來總別並答釋成中。以何因
緣各不相知竟。第二五偈答前設難。文分為
三。初三偈正答前難。次一偈釋成前義。第
三一偈。拂迹入玄。今初先明大意。次正釋
文。今初前問有三重。今此三偈。一一具答
上之三間。謂第一直耳。問云。既有種種何
緣得不相知。前五偈答竟。既不相知何緣
種種。答有四因。一妄分別故。二諸識熏習
故。三由無性不相知故。四真如隨緣故。初
偈具二三。餘二各一義。然此四因但是一致。
謂由妄分別為緣。令真如不守自性。隨緣
成有諸識。熏習展轉無窮。若達妄源成
淨緣起。諸宗各取並不離象。受一非餘斯為
偏見。上第二疑云。為是種種為是一性。今
答云。常種種常一性。第三難云一性隨於種
種則失真諦。種種隨於一性則壞俗諦。今
答云。此二互相成立。豈當相乖。性非事
外曾何乖乎種種。種種性空。曾何乖乎一
性。由無方有。一性能成種種。緣生故空。種
種能成一性。是以緣起之法總有四義。一緣
生故有。即妄心分別有。及諸識熏習是也。二
緣生故空。即上云。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
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是也。三無性
故有。論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經云。
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即上隨緣是也。四
無性故空。即一切空無性是也。是以無性緣
生故空。則非無見斷見之空。為真空也。無
[014-0604c]
性緣生故有。則非常見有見之有。是幻有也。
幻有即是不有有。真空即是不空空。不空空
故名不真空。不有有故名非實有。非空非有
是中道義。又開此空有。各有二義。一真空
必盡幻有。以若不盡幻有非真空故。二
真空必成幻有。以若礙幻有非真空故。二
幻有二義者。一幻有必覆真空。以空隱有
現故。二幻有必不礙真空以幻有必自盡
令真空徹現故。文殊各以初義致難。覺首
各以後義而答。以初二義空有異故。以後
二義空有相成故。然此二不二。謂有非有無
二。為一幻有。空非空無二為一真空。又非
空與有無二為一幻有。空與非有無二為
一真空。又幻有與真空無二。為一味法界。
即中道義。離相離性無障無礙無分別法門。
思以準之。復次性有二義。一者有義。二者
空義。復有二義。一者不變。二者隨緣。以有
義故。說二空所顯即法性本無生也。以空
義故。說依他無性即是圓成。即各不相知。
以有義故說於不變。以空義故說於隨緣。
此二不二。隨緣即是不變。不變故能隨緣。若
唯不變性何預於法。若但隨緣豈稱真性。故
隨其流處有種種異。而其本味停留雪山。
又若性離於法則成斷滅。法離於性則本
無今有。又法若即性性常應常。性若即法
法滅應滅。故二相成非常非斷。此二相奪
故。說非有非空。為中道義。苟得其會不
惑百家異說。願諸學者虛己求宗。次正釋
文。且第一偈答三問者。初答何因種種。此
[014-0605a]
具二意。一以八識熏習而成故。初句五識
次句心。是本識集起義故。意通六七。七謂審
思量故。六謂意之識故。了別義故。偈文窄故
不立識言。亦諸情攝。此從別義。通則八識
皆得心意識名。諸情根者。通於八種。類非
一故。五依色根。六依第七。七八互依。又第
七識為染污根。第八又為諸識通依。云諸
情根。言以此者。以上八識。為能所熏展轉
為因。而常流轉。無別我人故云無能轉者。
又識外無法亦為無者。二明由不相知方
成種種。上半出種種。以此者。以前不相知
故。舉體性空方成流轉。即此八識各無體
性故。無實我法而為其主。向若有性不可
熏變。安得流轉。次遣疑者。以虛妄中有二
義故。一虛轉。二無轉故。常種種常一性也。
次答難者。虛轉故俗不異真而俗相立。無
轉故真不異俗而真體存。故互不相違也。
第二偈亦答三問。初明真如隨緣故成種
種者。答所以也。初句印上心性是一是不
變義。次句答上云何見有種種。是隨緣義。
唯心變現全攬真性。生非實生故云示現。
下二句印上業不知心等者。以是隨緣不
失自性義故。是以諸趣種種了不可得。生
即無生無能現者。性不動故。無所現者妄法
虛故。次遣疑者。常生常無生。上半即無生之
生業果宛然。故勝鬘云。不染而染難可了
知。下半生即無生真性湛然。故勝鬘云。染而
不染難可了知。又法性本無生。不空如來藏
也。此中無能現。空如來藏也。答第三難者。
[014-0605b]
此中無能現性非性也。亦無所現物相非相
也。又示現而有生。性不違相。亦無所現物。
相不違性無二為二。二即無二無礙圓融豈
有乖耶。言法性者。法謂差別依正等法。性
謂彼法所依體性。即法之性故名為法性。又
性以不變為義。即此可軌亦名為法。此則
性即法故名為法性。此二義並約不變釋
也。又即一切法各無性。故名為法性。即隨緣
之性法即性也。本有二義。一約不變。本謂
源本。本來不生隨緣故生。二約隨緣有此
法來本自不生非待滅無。即示現生時本不
生故。故下云無能現也。第三偈答三問者。
初答所以者。上三句種種即一心性。亦印
前文殊不相知等。下句出因。由妄分別故
有種種。正答前問。此復二意。一上二句依
他起也。次句圓成實也。後句遍計性也。由遍
計故能起依他。依他無性即圓成實。故唯識
云。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圓成實於彼常
遠離前性。故此與依他非異非不異。二者
上二句因緣所生法也。次句我說即是空也。
後句亦為是假名。此二不二是中道義。又妄
心分別有者。情計謂有。然有即不有故云一
切空無性。常有常空。是即萬物之自虛。豈待
宰割以求通哉。又前偈從本起末。末不異
本。此偈攝末歸本。本不礙末豈相乖耶。第
二一偈釋成前義。然有二義。一者云何得
知無性。以法眼觀稱性非倒。成淨緣起。
當知此理甚為決定。二者前偈訶其見有
種種。是妄分別。此不應依。此偈印其觀察
[014-0605c]
無性各不相知。斯為法眼固應依止。即依
智不依識也。第三一偈拂迹入玄者。謂前
法性無生。一切皆空實也。示現有生。眼等差
別非實也。妄心分別有妄也。如理觀察。非妄
也。以妄為緣生世間流轉。以如理觀成出
世間非倒法眼。皆是名言而無真實。何者。如
言取故。又欲言其實而復示生。欲言不
實體性即空。欲言是妄妄不可得。欲言
非妄。能令流轉。欲言世間即涅槃相。欲
言出世無世可出。則染淨兩亡。是以物不
即名以就實。名不即物而履真。然則實理
獨靜於言教之外。豈文言之能辨哉。故但假
說。是以什公云。唯忘言者可與道合。虛懷
者可與理通。冥心者可與真一。遺智者
可與聖同耳。又後三偈。亦如次明三無性
觀。又此五偈合前四喻。初以流轉合水漂
流。次頌合火。火本無生隨緣生故。次頌合
風風即空無。因見物動妄謂有故。次頌合
地。法眼見理無分別故。後一總顯令亡言
故。又前五偈是印成答。次四出所以答。後
一奪令亡言。文殊一問以含多意。覺首縱
答體勢無方。逆順研窮以顯深致。幸諸學者
不咎文繁。第二教化甚深。先問中二。初標
告。告財首者。彼得此法財益生門故。二
正問中二。初立宗。眾生即非眾生。彼此同
許。亦可躡前覺首八識皆空。二云何下設
難。謂眾生既空佛云何化。若佛不見生空
則無大智。便成謗佛。若見空而化豈不違
空。空有相違進退何據。於中先明十隨。辨
[014-0606a]
所化差別。後明三輪顯能化不同。今初一
隨根生熟時。如是時中堪如是化。又此句
為總。謂隨何壽命時等。下九為別。各有二
義謂隨其壽命脩短而化。又以無命者法而
教化之身二義者。謂隨其所受何等類身
而受化故。又宜以觀身空寂等而得度者。
以彼化故餘準此知。故下答中多說後意。
行謂三業善惡。解謂識解差別。言論者。國俗
教誨。此六多約未發心前。後四多約發趣已
去。心樂者。有所欣求。方便者。隨所進趣。
思惟者。依法求義。觀察者。如說修學。二於
如是下能化差別。先牒十隨。後現三業。教
化調伏通於語意。為以十隨化故。眾生非
空耶。為以眾生空故。十隨虛設耶。第二財
首答中。準諸深經及此偈文。略有四意。一
佛見眾生本來自空非斷空故。不礙隨化。
偈云。諸法空無我眾報隨業生故。二佛知眾
生不能自知真空。故悲以隨化。偈云。隨解
取眾相顛倒不如實故。三隨化即空。不異
眾生空故。二不相乖。偈云。此是樂寂滅多
聞者境界故。四融上諸義。良以攬空為眾
生。生與非生唯一味故。不增不減經云。即
此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法身即眾生。
眾生即法身。法身眾生義一名異。以斯義
故。佛見眾生舉體自盡。本是法身不須更
化。大智現前見於法身隨緣即眾生。故大悲
攝化。今以寂滅非無之眾生。恒不異真而
成立故。是不動真際無化而化。以隨緣非
有之法身。恒不異事而顯現。故不壞假名
[014-0606b]
化即無化。所化既空有不二。能化亦悲智不
殊。不礙有而觀空。方能入理。不動真而
隨化方能究竟化他。眾生不知此理。故流
轉無窮。今令眾生悟如斯法。是則真實隨
化。非直十隨不違空理。亦由此十方契真
空故。淨名云。當為眾生說如斯法。是即
真實慈也。十頌分二。初一舉法勸聽。上半
以人顯法。已含答意。上句體深下句用廣。
即聞之寂則聞無所聞。故無眾生。大經亦
云。若知如來常不說法。是名具足多聞。即
寂多聞則善解藥病。不礙隨化。下二句許
說勸聽。後九頌別答前問。文勢多舍略
為二釋。一者一一別答。謂初三答隨身。次
一隨命。三一頌答隨觀察。四一頌答隨行及
方便。五一頌答隨心樂及解。六一頌答隨言
論。七一頌答隨思惟時通此九。二謂依前
五隨答後四隨。亦時通於九。今依此消文。
文分為六。初三頌教。依隨何身時。隨其心
樂修其方便。思惟觀察。此四遍於五段。二
有一頌依命時。三二頌依行時。四一頌依
解時。五一頌依言論時。六一頌教離二取。
通結上文。今初三頌。若著我時作界分別
觀。分別觀身皆無我故。若愛染身時作念
處觀。觀於內身及心法故。總相而言即二空
觀。初一我空。次一法空。後一類通一切。今
初。上半即尋思觀。觀於內身四大五蘊若
即若離。尋求主者。不可得故下半觀益。如
實知於假我則有。計實我無。次偈觀身實
相法無我觀。上半諦了身空。謂攬緣假立
[014-0606c]
來無所從故。本無住處緣盡謝滅。去無所
至無停積處。虛假似立實無所住。下半觀
益。後偈類通以身觀身。既明見自身二我
皆空。則知萬法皆是虛妄。此觀亦寂故不起
心。若作念處釋者。內身揀於外器及他身
故。念處有二。一通二別。通則身等皆無我
等。別則觀法無我。今是通也。復有二種。一
小二大。此中是大。觀身性相同虛空故。空
無二我。誰是我言已兼二我。次偈觀受不
在內外中間故無方所。後偈觀心及法。不
得善法及不善法故。云知法虛妄心如幻
故。不起分別。又別則身受不同。通則受等
皆身。是故三偈皆致身言。前問意云。眾生既
空。云何如來隨其身化。今釋意云。以彼不
知身本空寂。教如是觀故。說如來隨眾
生身而教化也。下皆準之。二一頌令於壽
命思惟觀察。命謂命根。能令色心連持。故
名為命。壽謂壽限即命根體。實謂由業種
力。引一期報眾同分體。住時分限假立壽
命。從業緣起起即無起。業盡便滅滅無所
滅。本無主者。況剎那生滅實無自性。喻以
火輪。謂旋火速轉不見始終。生滅遄流寧
知本際。又薪火不續識鈍謂輪。命實遷流
妄謂相續。又輪資火有命假心明。待他而
成固無自體。三二偈令依行時。思惟觀察。
成四種觀。一無常觀。二空觀。三無我觀。四
無相觀。於中初偈略標其四。一切有者三有
也。亦一切有為。然無常等經論異說。今且依
辨中邊論。以三性釋之。初無常三者。約
[014-0607a]
遍計名無性無常。以性常無故。約依他起
名生滅無常。有起盡故。約圓成實名垢淨
無常。位轉變故。空亦有三。一無性空。性非有
故。二異性空。與妄所執自性異故。三自性
空。二空所顯為自性故。無我亦三。一無相
無我。我相無故。二異相無我。與妄所執我
相異故。三自相無我。無我所顯為自相故。
無相亦三。一相都無故。二相無實故。三無妄
相故。然皆融攝則此宗意。而偈正意多約前
二性辨。後一偈略顯二觀。上半明空觀。報
從業生。如夢從思起不實故空。下半明無
常觀。由上不實故念念無常。前即過去已滅
事顯例後現未當滅不殊。四一偈依解令
入唯識。量觀境即心變。故心為主。然此唯
識略有二分。一相二見。今隨其見分之解。
取其相分之相。心外取故為顛倒也。五一
偈依言論時令尋伺名等入如實觀。謂了
名等唯意言分別。無別名等。意即意識分
別。言即名言。名言既唯意之分別。名下之義
亦無別體。故所言論以兼名義。既隨分別
則妄計意流。尚未了唯心安入法性。若能
如是自覺通達。是入唯識之方便也。即復
此心無相可得。妄想不生便入法性。上約
心乖。體非不即。又不入者。妄想體虛無可
入故。六一偈通結。亦近結次前二偈。能緣
所緣即見相也。又觀一切法。唯是意言未
能除遣。此境亦為能所也。以此為方便
得入唯心。種種法出生者。此相見二分。由
無始數習有種種法相似生謂能緣心生。則
[014-0607b]
種種境生所緣境起則種種心起。起法必滅。
安得暫停。若了相無相生無有生名了種
種。則了唯心。若了無性心境兩亡。則住無
分別自覺智境。不動法界名入法性。故
末後偈結上諸觀。令亡觀相也。佛如是化
應如是知。幻人化幻皆無化化也。第三業果
甚深。問中亦二。初標能所問人。以事中顯
理是可貴。故問寶首也。二一切下。正顯
問端中三。初舉法按定。謂諸眾生身但四
大。假名四大無主身亦無我。安有我所。彼
此同許以為按定。二云何下。正設疑難。能
造能受是謂為我。所造所受即是我所。以無
我故無能造受。誰令苦樂。無我所故無所
造受。何以現見而有苦等十事五對。一苦樂
者約麁相說。三塗為苦人天為樂。二就苦
中各有妍媸。三於其樂中有內身外境。四
通於苦樂受中。若時若事皆有多少。此上皆
約生報。前生作故。五現作現受名現報。隔
一生去受名為後報。三然法界下結難。謂
二無我理即真法界。真法界中。定無善惡。
未知苦樂從何而生。此問所以也。為無
我故無我所耶。為有所受亦有我耶。此
致疑也。以聖言量及正理量違於現量。如
何可通結成難也。第二答意云。達體業亡
迷真業起。報因業起何須我耶。業報攬緣
虛無自體。故無我所。由法無我非斷滅故。
業果不亡斯乃正理。聖教所明不違現事。
法若定有不可造受。便違正理。在文分二。
初一法說餘九喻況。今初。上半約俗諦緣生。
[014-0607c]
即業報相屬。答前現見。次句勝義。即空印
其按定。此二不二故不相違。無所有言該上
業果。則亦無我所。後句是聖教量。智論第二
云。有業亦有果。無作業果者。此第一甚深
是諸佛所說。下九喻顯。通相而明。喻於業
果從緣無性不壞事相。別彰喻意喻各不
同。初三頌喻業報無性不壞虛相。次一偈
喻無造受者。三一偈喻性一相殊。後四喻
體無來處。初中初偈雙喻業果皆真心現。雖
無實體而相不同。次偈喻能生因緣相虛。
後偈喻所生業果無實。今初。若法相宗唯
以本識為鏡。今依法性宗亦以如來藏性
而為明鏡。然有二義。一隨境界質現業緣
影故。合云業性亦如是。二隨業緣質現果
影像故。前偈云。隨其所行業如是果報生。二
文影略。共顯業果似有無體。合云業者。謂
善惡等三性者。通性及相。謂此業體以無性
之法。而為其性。不失業果之相。而為其性。
由無性故。能成業果。由不壞相方顯真
空。故中論云。雖空亦不斷。雖有而不常。業
果亦不失。是名佛所說。不失業果。方顯中
道。又如鏡現穢像。非直不污鏡。淨亦乃由
此。顯鏡踰淨如來藏。現生死業果亦然。
非直不損真性平等。亦乃由此知如來藏
自性恒淨也。此有四位。一能現位。復有二
義。一由真淨故現染。二由真淨故不為
污。二所現位亦有二義。一由相虛故不能
污。二由相虛故虛相現。三相對位亦有二
義。一由分明現染方顯性淨。二由性本恒
[014-0608a]
淨令染妄現。四真淨虛染鎔融一味無礙圓
融。思之。此約染淨門。以但有所現即為
染故。更約喻中。以一異門釋。謂一鏡是定
一門。二所現染淨妍媸。等殊是定異門。染淨
雖虛不能相攝。故是異也。鏡現染處不異
現淨。故是一也。三像不異鏡。是非異義。鏡
外無像故。鏡不異像。是非一義。正現像
時去像亦失鏡故。上二即非一非異門。四像
雖即鏡而不壞像。鏡雖即像而不礙鏡。
是亦一亦異門也。二田種生芽。喻能生者
田喻業緣也。種子喻於識種因也。此二相
待。無性故不相知。由不相知方能生。於後
有苦芽。故云自然能出生也。亦本識為田
名言為種。三幻師現幻喻。喻所生者。若幻
色喻報。則幻師喻業。若幻色喻業。則幻師
喻業因。以業亦緣生同報無體。而幻相不
亡故。中論內。以化復現化喻業果俱空。若
幻唯喻報業則不空。四衢以喻四識住。造
業處故。二機關出聲。喻無造受者。機關緣
造體虛無人。喻業從緣故。無造者。從機出
聲尤更非實。喻報因業起安有受人。夫
無我者。因對我無。既無有我何有非我。著
無我者亦是倒故。三出㲉音別。喻性一相
殊者。如鳥在㲉含聲未吐喻業同一性。出
㲉聲別。猶感報無差。然鷄子之中終無鳳
響。業雖無性善惡冥熏。四有四偈。喻體無
來處。皆從緣來即無來故。然亦不同。初一
喻因含於果故無來處。次偈果酬於因故
無所從。此二喻內異熟業果也。次偈轉輪
[014-0608b]
王七寶。喻外增上業果也。後偈喻無漏業
果無漏智火。焚蕩有漏智因漏發故。亦無來
業果寂然。方依幻住。第四說法甚深。亦可
名應現甚深。問及答中通三業故。以說法
化勝故。從此立名。先問中初總標告問。德
首者顯佛德故。二正顯問端中三。初舉法
按定。謂佛證一味法界彼此共許。二云何下
正設疑難。謂證悟既一說現乃多。為一耶多
耶。偏取互妨。並立相違。就法即體用相違。
約佛是證教相違。下辨十種相違。前九是別
後一總結。三而法性下釋成前難。謂非唯佛
悟於一。我觀法界亦不有多。能證所證既
並不殊。以何因緣而現多種。將無如來乖
法界耶。答有二意。一云。所證雖一隨機現
多。多在物情佛常無念。二者所悟一法即
無礙法界。即事之理全在多中。所現乃即
理之事。全居一內。以即多之一是所悟。即
一之多是所說。既無障礙何有相違。豈唯
不違。亦由得一方能廣現。由多現故方令
悟一。偈中分二。初一歎問利益。上半歎
深。但言一理深而非甚。今即多是一故曰
甚深。即一之多尤更難了。不可但以一多
知故。下半知益。知此甚深方知愛樂。後九
喻答。皆三句喻況。下句法合。喻中皆上二句
即體之用。三二兩句即用之寂。又初二句以
一成多。次句不礙常一故不相違。然此九
喻別答九種無量。總顯境界無量。初地一持多喻答現無量。剎依住勝劣地無異故。二
火一燒多。答化無量眾。物從火化不擇薪
[014-0608c]
故。三海一波異。答說無量法。義海波濤無
窮盡故。四風一吹異。答震無量界。隨物輕
重動有異故。五雲雷普雨。答無量音。圓音
普震法雨無差故。六地一芽異。答無量莊
嚴。芽莖華實為藻飾故。七廓日普照。答知
無量心。無私普照窮皂白故。八淨月遍見。
答無量神通。不往而至隨器現故。九梵王
普應。答現無量身。不分而遍彌法界故。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