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e0011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唐-澄觀 (master)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二十七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撰


第三等一切佛迴向。長行亦二。先位行後位
果。前中亦三。初標名者。若準次文。但等三
世諸佛迴向之道準下亦等善根。故文云
如過去佛所行一切善根。我亦如是故。本
業亦。云三世諸佛法一切時行。兼顯無間
故。下文云。與妻子俱未曾暫捨菩提之心。
此從所等立名。即等一切佛之迴向。以深
入法性行普門善。而為其性。二依徵廣釋
中二。先總標舉即釋名也。後如是下。廣釋亦
二。先顯迴向。後明成益。前中又二。先等隨
相後等離相。前中復二。先明對境善根。以
將迴向。後總攝萬善以將迴向。前中又二。
[027-0702b]
初所迴善根。後佛子下。正顯迴向。今初。謂
學佛修時。於六境違順成四淨心。一於順
違成就行捨。不為境牽名心自在。二異
於凡小。以悲智廣大淨諸惑故。三離憂過
故。有喜樂捨無憂苦惱。四禪定輕安故心
意柔軟。不妄取境故諸根清涼。第二正迴向
中。迴向五乘之境。文分五段。一佛。二菩薩。
三有善眾生。四二乘。五有惡眾生。初中二。先
牒前起後。後願以我下。正顯所願。初總願
樂增。然佛德已圓。今願增者。尊重荷恩展
誠敬故。亦猶獻芹於上。香華奉佛非彼
須待。所謂下。別文有十句。初句望九亦是
總句。具下諸住故。由此名不思議。二即天
住謂海印等。三即梵住。四即聖住。謂無邊解
脫等。五種類俱生無作行通。六十自在樂。或
八自在我。七智用無邊。八離覺圓寂。九大用
恒湛。十二行永亡。二佛子下。迴向菩薩亦
二。初結前生後。後所謂下。正顯有十。前六
自行後四利他。前中通有三義。一通相辨隨
願行等而滿故。二究竟滿故。三從次滿。初
信中隨緣之願。如淨行品。二淨十住解心
故。晉經。云未淨直心者。三成十行。四成
十向故。菩薩戒名十金剛。五得初地已上
證不退故。六得八地已上無功用行。名大
精進。任運了一切法。名護菩提門善根。後
四利他中。初令證發心離二我故。二遍安
諸地。三通得地中之德。四令證佛果。三佛
子下。迴向有善眾生。亦是迷真實義。愚眾
生有於少善。但為求有處人天乘。今令
[027-0702c]
住佛乘。以成十益。初三令念三寶。次三念
己成德。後三由德成益。各如次配佛法僧
寶。念佛三昧能發通故。四如為下。迴向二
乘。然眾生於佛法易反復故。先迴向之。二
乘終竟迴心故亦不捨。例前成益。五又願
下。為於有惡。謂不遺闡提。亦是迷異熟愚
眾生。不見苦果故。初令離苦果成善因。
後永不下。令離惡因成當果。上來五段。初
一迴向菩提。餘四迴向眾生。第二佛子菩薩
摩訶薩所有善根下。總攝萬善迴向中二。先
總顯其相。後佛子下。歷事別陳。今初。所有
善根即所發起等也。皆以大願即能發起等
也。別有三句。一未生善根。以大願方便發
起令生故晉經以發起為行。二亦以大願
積集令多。三隨已生善一一增勝令充佛
地。而皆有重句。云正發起等者。謂隨發起
積集增進。必向三處不餘趣求。離諸過失
名之為正。悉令已下。總結成益。由正發等
故。令稱悲智故名廣大。由發起積集故諸
善具足。由增長故一一充滿法界。等於如
來。無善不爾故云悉令。而晉經譯正為等。
以梵本云。三通正及等。然等有二義。一者
等佛。謂以菩薩之行等佛之行。二者等餘。
謂以一行等餘諸行。然古德將為結上。雖
穿鑿非一並未會下文。若以等為平等與
正相近。亦攝義不周。並非今用。第二歷事
別陳。諸善非一略舉一兩。以顯隨緣攝善
皆成迴向。文中二。初顯增長迴向。後佛子
菩薩爾時下。明積集迴向。其發起迴向通在
[027-0703a]
二處。前段亦是大悲隨順。後段以明大悲深
重。此約善根。若據迴向。前明迴向菩提。
為眾生故。後迴向眾生令得菩提。皆是綺
互。欲顯一時迴向三處耳。今初。增長中分
二。先別明。後菩薩如是下總。結前中三。初
明隨染無污迴向。以慈故隨染。以智故居
清淨道念薩婆若。二菩薩摩訶薩下。動與
道合迴向遍而無間。三為欲下。總顯迴向
之相。正顯前文大願發起增長之義。文中二。
先總明。初句標意。安住下。即能發起願。攝
取下。所起所增。善根普救一切即結成正義。
二永離下。別顯文有十句。一離惑故。二正
趣向故。三不取餘道故。四正觀故。五捨雜
染故。六具修因故。七於菩提因捨二障
故。八持誦智地。九以智集善。十不染世
行受出世法。十皆自德能向菩提。若以上
普救一切貫之。則十皆為生令得此善。二
總結中。以此文。證釋增長義理甚分明。第
二明積集迴向中二。初別明。後菩薩摩訶薩
如是下總結前。中二。初明微細積集。後菩
薩初發下。長時積集。前中亦二。先明所積善
根。下至一摶一粒。其福至微施與畜生其
田至劣。積此微善。亦以大願令正發起。成
迴向行。二咸作下。明迴向行。先總明離苦
得樂。次永度已下。別彰離苦。文有九句。初
總顯深廣。次八別明苦相。受即苦之自性。
蘊即苦依。謂五盛陰。苦覺謂苦相。亦攝怨會
愛離等覺。聚謂生老病死三苦八苦。行即罪
業因即諸惑。本即貪欲處即三塗。乃至變易
[027-0703b]
所依。皆得捨離。通後五句。後菩薩如是下。
總結令得菩提。第二長時積集者。從初發
心即積集故。文中二。先總標善根迴向。後
欲令下。明迴向意。即是迴向之相。以欲令
之言是心願故。文有十三句。前十二為六
對。得隨相益。後一句入平等理益。前中一
離苦果得滅樂。二出集因修正道。三具
悲智成上修道。四護善近佛則出煩惱海。
餘二對共成初對。第二總結中。一摶一粒等
即現集也。初發心來即已集也。當集之善。雖
則未起願力逆要。起必任運注向三處。況
依此教九世圓融。第二復作是念如過去下。
等佛離相迴向者。即向實際。統於前二。說
有前後行在一心。文中二。初等過去。後佛
子下。等於現未前中二先舉所等。後如彼
下。顯於能等。前中三。初標隨相即有離相。
故末句云而無所著。次所謂下。別顯離相之
相。三如是深入下。結其無礙。二中先離妄
契止。初蘊次處。不住世法即十八界。有根
境識是世間故。不依不著即是出世。次知
一切下。釋前不著所以。不著者。由見實成
觀故。初句是喻。無所從下。文含法喻。但觀
所喻能喻可知。皆由從緣無性故無來等。
五句展轉相釋故。上文云。一切法無來。是
故無有生等。遠離已下。結其成觀。心無分
別故寂然不動。外緣不轉不失於照不
壞於止。故與實際相應。實際謂何。即是無
相。何名無相體離十相。唯是一相。一相謂
何。即是無相。又無相約理本自無故。離相約
[027-0703c]
智離取相故。唯是一相心境冥故。三結無
礙者。既稱法性修隨相故。一攝一切名
普門善。悉見諸佛。略辨成益。二顯能等中
二。先牒所等總顯能等。二解如是下。別顯
等相。初二句願等佛解證。次二句依之修
行。不違已下。顯修行相。至究竟地即是修
果。第二等現未中分三。初牒所等。即舉過
去例於現未。次我今下。總顯能等。三第一
下。別明等相。通能所等。前過去章中已廣
顯離相。今此文內直歎殊勝。義存影略不
欲繁文。有十九句。晉經具二十句。謂廣大
下。有明淨迴向。今譯謂同清淨故缺此一。
於中初九形對辨勝。初總明首出故名第
一。二越凡小故。三超因位故。四獨出故。五
無加過故。六無與齊故。七唯至極無二者
可齊等故。八無匹故。九無敵故。後十約自
體顯勝。一尊可貴重故。二妙者言思不及
故。三稱理無差故。四不餘趣向故。五攝德
故。六周法界故舊云大願。七離無記故。八
離垢染故。九自無惡行故。十不隨惡緣故。
上來正顯迴向竟。第二明迴向成益。文顯
可知。第二位果略辨十種勝德。一因修佛
業以等佛迴向故。迴向眾生是佛業故。又
如離世間品十種佛業。二趣佛果德向菩
提故。三智入深理向實際故。餘可知。第
二偈頌。二十四偈分三。初二十一頌頌前位
行。次二位果。後一結歎。前中二。初一頌總
標釋名。後二十偈頌上廣釋亦二。先十九頌
正明迴向。後一頌成益。前中隨相離相雙
[027-0704a]
頌。文中亦二。初六頌對境所生善根迴向。
於中初二偈。頌所迴善根兼迴向佛樂。後
四頌迴向眾生。令得佛安樂。二有十三偈。
頌總攝萬善迴向分三。初四頌增長迴向。
二有三偈頌積集迴向。三六偈却頌上對
境善根。迴向菩薩。迴文前却初四隨相。後
二離相。於中初偈達法際。二與不二相
待皆寂。後偈了妄源以想遣境。境盡想亡
非想遣想相待俱寂。寂而常照方名了想。其
成益位果結歎可知。第四至一切處迴向。長
行亦二。先位行後位果。前中亦三。謂牒釋結。
今初。牒名徵起。至是能至善根。及其供具。
一切處即所至供境。謂以大願令此善根供
具。遍至一切時處。隨所應供供諸福田。本
業云以大願力入一切佛國中。供養一切
佛故。然準下文。若因若果皆至一切略舉
十事。一法身至一切處。如來藏身普周遍故。
二法身至故智身至。三智身至故大願至。四
大願至故。供具善根至。五則見佛聽聞至。六
則現身開悟至。七則無來無去至。八則不
出一毛孔而能至。九則一身一毛等一切身
毛至。十則一念等一切劫至。若剋陳別體。
則以供佛善根。及勝解心為體。通則該於
法界。第二依徵廣釋中三。初迴向眾生菩
提。二迴向實際。三結歎成益。前中二。初略
明後廣顯。前中三。謂法喻合。法中謂以願力
及善根力。此二相資故。能遍至。次譬如下。喻
況中實際者。即一切法真實之際故。無不在
一切物者。謂凡是有形故。晉經中名一切
[027-0704b]
有。餘並可知。此與如相及法界迴向有差
別者。此據善根迴向。成供具至一切處。第
八約善根迴向。同如體相業用。第十約所
迴向行廣多無量。故無濫也。第三願此善
下。以法合中。先總後過去下別明。於中二。
先舉三世合所至處。能事已畢。過云願滿。
修因已圓未云具足。現成正化故云國土
道場。後願以信下。明能至供。於中先成供
因。因有三種。一以勝解則隨心轉變。二以
大智了無障礙。三以善根迴向稱願而成。
以如諸下。辨所成供可知。第二佛子菩薩
摩訶薩復作是念下廣明。於中二。先約十
方佛明其遍至。後約常住佛明其遍至。前
中分三。初總明供處。二如是一切下。別明
供養。三以此善根下。通顯迴向之心。今初。
先約處顯多。次種種業所起約因顯多。十
方已下。約數顯多。種種世界約形類顯多。
義通受用及變化土。二別明供養中二。初
供現在佛。後若佛形像下。供住持佛。前中
二。先所供田。後佛子下。明能供行。前中二。
初實報田。二彼有下。辨權應田。於中三。初
現身。次說法。言以至一切處智者。意明今
此位菩薩亦能爾也。此即本下迹高。若佛為
菩薩。則本高迹下。或俱高俱下因果交徹思
之。三法身下釋權佛所由。初之三句顯與
果佛平等。同性起故。一得法性身同遍往
故。二等有智身入法界故。三普賢自體如
來藏身不生滅故。由上三義故。能善巧普現
世間。若爾眾生豈無如來藏身。故下三句復
[027-0704c]
釋成前義。一證法實故得同法身。二有無
礙智力。故普入法界。三佛種中生故得如來
藏身之用。謂絕二障權實無礙。是如來見。廣
大威德。是如來用。菩薩隨順悟入。是生彼種
性之中。故出現品云。若得聞此如來無量不
思議無障礙智慧法門。聞已俱解隨順悟入。
當知此人生如來家。廣如彼。說得斯後三
因位尚即為果。況應現耶。上亦供行所因。二
明供行及供住持佛等。文並可知。三通顯
迴向之心中。初句總牒善根迴向。後所謂下。
別顯行相。謂前以善根迴向成供。供諸田
時如是用心。文有十句。一不生妄念二專
注正境。三不由他悟四於田殷重。五違順
不動。六不住於法。七不依於境。八知我
空。九心行安審。十正順涅槃。第二約常住
佛明遍至者。謂三世住壽盡未來際。應亦
常也。三身十身融無礙故。不同前文有塔廟
等。文中有三。初以善根迴向供佛。二願令
一切下。以供佛善迴向眾生。三譬如下。總
願善根普攝迴向。初中二。先所供境。後如
是一切下。顯能供行。今初。盡空法界明處
無不遍。去來現劫時無不窮。諸佛世尊總
該真應。得一切下。明真極之成。於種種時
下。明應現成成即有始應乃無終故。皆住
壽盡未來際。真應無二故。一一各以法界
莊嚴主伴圓通。故道場眾會皆周法界。出非
在我故曰隨時。興必利生名作佛事。二顯
能供行中三。初結前生後。二願以下。所成供
具。三以如是下。結成供行。二中三。初以香
[027-0705a]
為蓋等二十事。次無量華蓋下。以華鬘等
九例於前香。各具二十。香等離蓋等更無
別體。故有二百。後如是一一下。隨彼蓋幢
等中。若總相說皆有楯等九事。成一千八百。
并前本門總有二千。是則香等成蓋等蓋
等有楯等。從無數無量如是漸增。且至不
可說。理實皆等法界難可稱也。然一一諸
言定通香等。不全通於蓋等。以衣及光
明何有門闥樓閣等耶。是則都數未必二
千。但通相言一一諸境界也。三結成供行
可知。第二以供佛善根迴向眾生者。正顯
迴向之願。然前段供。後有不亂等心。今此供
後明清淨等願者。文有影略義實相通。文
分為二。初總顯所為謂令得果惑淨智明。
後令一切下。別顯願得因圓果滿。初明二
利因圓。成就已下。智用果滿。第三總願善根
普攝迴向者。以上來三段別明善根但說成
供供佛。今欲顯此善根無所不成。故復明
此。於中二。初喻謂。二無我理普攝理事無
不周故。二我諸下。法合有二十句。前十二
句攝成自利德。後八成利他並顯可知。第
二佛子至以諸善根如下。實際迴向中二。
初總標。二不於下別顯。今初。用無所得為方
便者。略有二義。一以無所得導前隨相。即
涉有不迷於空。為入有之方便。二假無得
以入有不存無得。即此無得亦是方便。此
為入空之方便也。今文正用前意義兼於
後。欲顯隨相離相無前後故。然略云無得。
準大般若。亦以無生無滅無住等。皆為涉
[027-0705b]
有之方便也。二別顯中三。初正顯觀心。二
菩薩如是了達下。明觀成之相。三菩薩如是
觀一切下。明觀成益。初中十句義有四節。
初一會事歸理。謂事法既虛相無不盡。理
無不現故業果皆空。業空故無體可能招
報。況謂因中而有果耶。報空故無體可以
酬因。況謂果中而有因耶。若約觀心名會
用歸寂。次五句明理不礙事。約心則寂不
礙用。於中初句。理無能所分別。而不礙
有能入之智所入法界。次句無作而造作。次
句無起而修起。次句無能所信。而能即事入
玄。此與初句但事理之異。大般若云。若信
一切法。則不信一切法。以不信一切法。名
信一切法。此約不信是真信。今約不信不
礙信。末句不有能所見。而不礙能所見。三
有二句事理雙絕。約心即止觀兩亡。初句
正釋。作事也。不作理也。待對假言故皆不可
得。下句釋成。法從緣起不能不生。諸緣離
散不能不滅。從緣生滅不能不有。緣生無
性不能不空。故諸法性無暫自在。何有性
相而可得耶。四有二句明事理無礙。約
心即寂照雙流。良以事虛攬理無不理之
事。理實應緣無不事之理。所以寂而常照
照而常寂。故終日知見而無知見也。上四句
初則會有歸空。有未曾損。次依空立有有
未始存。次空有兩亡無隱無顯。後空有無
礙存沒同時。四句鎔融。方名離相實際觀
也。二觀成之相。然此段文更有二意。一前是
即觀之止。後明即止之觀。前雖云知意明
[027-0705c]
無知。二以後段釋成前文。由知因緣等故。
不於業中分別報等。雖有此二觀成相顯。於
中分二。初句結前生後。由依如前了達心
境故。能成下如是知見。後知一切下。正顯
其相。文有八句。初總餘別。總中由上觀故
能知因緣。何等因緣。謂一切法若漏無漏為
無為等。皆以因緣而為其本。云何為本。謂
因緣故有。因緣故空。因緣故不有。因緣故不
空。因緣故流轉。因緣故還滅。乃至一切皆由
因緣故。中論云。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
有為緣生無為緣顯。因有有為則有無為。
又形奪相盡是真無為。下別有七句。釋成上
義。由觀因緣得見佛等。是故因緣為諸法
本。一見法身因緣無住。無住之本即是法身。
經。云佛以法為身故。論云。若見因緣法則
為能見佛。二見法實際。因緣性離為法實
故。三無性緣生故如化似有。四理外無事
故唯一法。皆如來藏事事皆虛故無二性。尚
無有二何況有五。五緣性無礙故。於業境
皆得善巧。以業攝報境必對心。則內外因
果皆善巧也。六即事顯理而不壞事。故云
於有為等。七即理成事。而不隱理故云於
無為等。若滅壞有為。則失有為本空。若分
別無為即壞無為之性。是以若約相即。為
即無為無可滅壞。無為即為亦無可分別。
若約無礙。則事能顯理而非理。理能成事
而非事。事理相即性相歷然。故為無為體非
一異。示謂顯示有為界分無為界性。三觀成
之益。文顯可知。第三佛子至稱可下。結歎
[027-0706a]
成益。上來近明離相之益。今則通辨一迴向
益文中二。先明自分。二利益。初句上稱佛
心。餘句自成二利。二佛子下勝進。二利益文
兼體用並顯可知。第二大段菩薩下。位果
中三。初牒得時。二得至下。正顯所得。文有
十句。初三三業體遍。次三三業用遍。後四顯
用自在。三佛子下結。第二重頌有十一偈分
三。初七頌迴向眾生及菩提。次三偈半頌
迴向實際。後半頌成益。前中二。初一偈
頌前略明至一切處。但頌法說所修善根。後
六頌前廣明。於中初半偈通頌前所至處。
次一偈半頌前迴向眾生。後四頌前普攝迴
向。餘可知自下入第二十五經


第五無盡功德藏迴向。
長行中亦二。先明位行中亦三。今初。牒名
徵起。由緣無盡境行迴向故。成無盡善根
功德之行。得十無盡藏之果。從能迴及果
行受名。或無盡功德之藏。或即藏通二釋。
以迴向望行。迴向為能藏無盡功德是所
藏。以因望果亦然。並有財釋。本業云。常以
三寶授與前人。故名無盡功德藏。此義亦
通所迴善根。即以五門善根迴向而為其
性。第二依徵廣釋中三。初明所迴善根。二
明迴向之行。三結行成德。今初。文有八句。
初三可知。四聞法修證屬於勸請。以對佛
親請必聞法故。後四皆隨喜。然依離垢慧所
問禮佛法經總有八重。一供養佛。二讚佛
德。三禮佛。餘即五悔。或合禮讚。或略供養。
或但為五。以發願迴向但總別之異。如十
住婆沙。今文依此迴向在於下文故此有
[027-0706b]
四或但為三故。智論云。菩薩晝夜三時各
行三事。謂懺悔勸請隨喜。行此三事功德
無量。轉近得佛。若依善戒經但有二事。謂
懺悔迴向皆隨時廣略。然懺名陳露先罪。
悔名改往修來。除惡業障故須懺也。然懺
有二種。若犯遮罪先當依教作法悔之。若
犯性罪應須起行。此復二種。一事行。如方
等經及禮佛名等。二依理觀。謂觀諸法空
如淨名說。當直除滅勿擾其心等。若依普
賢觀及下隨好品。皆具事理無礙之懺。至下
廣明。言禮敬者。除我慢障起信敬善故。勒
那三藏說七種禮。今加後三以成圓十。一
我慢禮。謂依次位立無敬心故。二唱和禮。
高聲喧雜故。此二非儀。三恭敬禮。五輪著地
捧足殷重故。四無相禮。入深法性離能所
故。五起用禮。雖無能所而禮。不可禮之三
寶。一一佛前皆影現故。六內觀禮。但禮身中
法身佛故。七實相禮。無內無外同一實故。
八大悲禮。前雖有觀未顯為生今一一禮
普代眾生故。九總攝禮。總攝前六為一觀
故。十無盡禮。入帝網境。若佛若禮重重無盡
故。言勸請者。名為祈求。除謗法障起慈
善根故。聲聞自度但懺己罪。菩薩愍眾故
須勸請。但勸如來普雨法雨。則自必霑洽。
此文略云勸佛說法。智論復加請佛住世。占
察經中亦請菩薩速成正覺。次句因聞法
故起悟入善。言修習者。瑜伽八十三云。
修者。了相作意。習者勝解作意故。又修者。
於所知事而發趣故。習者。無間殷重修加
[027-0706c]
行故。言隨喜者。為慶悅彼故。除嫉妬障
起平等善。然十住智論皆有三位。一諸佛
善。二二乘善。三人天善。今文四句。初一總明
具於三善。二乘正是所訶故。不別舉而含
在一切眾生之中。後三句別。其第二句別明
三善。結一隨喜。後一隨喜諸佛因果。大品隨
喜品。明大千海水一毛破為百分滴。取海
水可知其數。隨喜之福不可知數。法華展
轉第五十人。尚難校量。況初隨喜。此據隨
喜如來權實功德。其福更多。然佛是除罪勝
緣故與懺悔前後無在。既淨身器次希法
雨。復攝他同己迴向三處。不墮三界及
與二乘。然禮等五果通得菩提。別則懺得依
正具足。禮則尊貴身器具足。勸請得慧。隨喜
得大眷屬并大財福。迴向離邪常遇佛世。
常能修行。約教不同可以思準。第二菩薩如
是下。明迴向行中二。先結前善根。後悉以
下。正明迴向。前中二。初橫結上來及不說
者。後凡所下。豎結前善。謂隨前一善皆有
積集等故。具足為圓滿學成為成就。證入
為獲得。了性為覺知。餘文並顯。二正明迴
向於中二。先迴向菩提。後迴向眾生前中
二。先明隨相後明離相。前中亦二。先正起
行願。後結行成益。前中又二。先迴向淨土。
後總攝迴向。前中亦二。先明眾寶莊嚴。後
明人寶為嚴。汎論嚴淨有其三種。一處所
淨。二住處眾生淨。即前二段。三法門流布淨。
亦名受用淨。遍上二段。又此二段之中。具
足十八圓滿。今初有二。初總標所成。二如
[027-0707a]
過去下。別顯嚴相。於中亦二。先舉三世土
嚴。二願成彼嚴。今初亦二。先別明二總。結
前中三世即為三。別謂過未現在而為其
次。今初分二。先總明後別顯。今初先舉時
辨處。次所謂下。總標世界種者。即方處間列
如初會說。無量者。無分量故。無數者。數多
故。佛智所知者。淨識所現唯佛窮故。菩薩所
識者。登地分見故。大心所受者。地前能受故。
莊嚴佛剎者。即正顯示。此雖義當形色意
是總該。二清淨下。別明有二圓滿。初辨因
圓滿。謂出過三界淨土。亦有出過之因。然
上世界成就品中。起具因緣總有十種。生佛
兼說有淨穢故。今此唯五。欲同佛淨故略
眾生。初句亦總亦別。總明三土之因。皆無漏
業故云清淨。自受用土。淨行所流萬行生故。
他受用土及變化土。淨業所引隨業現故。別
則唯約受用。因緣所流增上緣所引故。佛地
論云。如來藏識中。無漏善根為因而生。有
義。但是增上緣生。以外法故。有義。亦是因
緣而生。親能生故。若不爾者。應無因緣。外
法相望非因緣故。意以後義為正。言亦是
者。通二緣故。有云。感報淨土以四塵種子
而為正因。親感土故。六度萬行而為緣因。
助成土故。或以自利後得而為緣因。依此
經宗。以一切波羅蜜行隨其所應。依正二
果互為二因互相資辨。以皆是法性相應善
根成故。常融常別。餘如世界成就品。下四
唯別。初二變化土因。初句約為緣義。後句
約為因義。次句是自受用因。故云出世淨
[027-0707b]
業。後句義兼自他受用土因。登地已上皆修
普賢之妙行故。又此妙行即圓融因。融上諸
土無障礙故。二一切下事業圓滿。自能現
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故。如來雖即是主意
取義利。第二盡未來下。舉未來土嚴文中
二。初總標。二盡法界下別。顯有九圓滿。文
分為五。一分量圓滿。此通二土。謂約自受
用。從初得佛。盡未來際相續無變橫周
法界。故無邊際。約他受用。為於地上隨宜
而。現勝劣大小改變不定。但地前不測言
無邊際。登地常見亦無斷盡。此文兼明方所
圓滿。以方所有二。一自受用周遍法界。於
三界處不即不離故。二他受用處下文當辨。
二皆從如來智慧生者。即果圓滿自受用土
圓鏡智生。他受用土平等智生。三無量下依
持圓滿故。佛地經云。無量功德眾所莊嚴。大
寶華王是為依持。今文中先總標妙寶。所謂
下別列。初三事嚴中有蓮華。次二德嚴。初即
無量功德。佛力即是能持。後一即是所持之
國。佛地唯據於事但云蓮華。今通事理
故云佛力功德。莊嚴亦通事理。四如來所都
明主圓滿。五不可思下輔翼圓滿。復兼四
種。文中分二。初總顯則兼眷屬圓滿。眷屬
謂人天八部。然皆菩薩化作示淨土不空故。
今但云諸清淨眾則兼之矣。後未來下別
顯勝德兼三圓滿。初明方所圓滿。佛地經
云。超過三界所行之處。今云一切諸佛之所
成就。通於自他受用非世所覩。即是超過
菩薩能見是他受用。受用方所或說淨居。或
[027-0707c]
說西方等。是二此諸菩薩具大威下皆門圓
滿。以三三昧為所入門。此中初句顯門之
因。知一切下是空門相。行菩薩業是無相
門相。善巧方便下是無作門相。入不思議三
昧通該前後。三又此淨業即攝益圓滿。以
離煩惱纏垢等為攝益。故名為清淨第三
現在下舉現在嚴中亦二。初總標類同過
未云亦如是。二無量下別顯有三圓滿。一
者形相。即形色圓滿。二無量光色。即顯色圓
滿。悉是已下總以因結。三無量香下住處圓
滿。於中有三。初總明住處。次隨順下別顯
處因。即他受用因故云示現。後所謂下廣顯
處嚴。以超過一切菩薩及餘住處。名處圓
滿。第二如是等下。總結三世嚴具及土。於中
二。初總結能所嚴。後所謂下別顯所嚴。有
二十九種隨體德用立名不同。亦可并前
總標通。結上來十八圓滿隨勝立土。如理
應思。第二如是過去下願成彼嚴。於中二。
先嚴一界。後如一世界下。例嚴普周顯嚴
分齊。令法界土皆具三世一切莊嚴。既一佛
土即具無盡莊嚴。則一嚴一切嚴。亦顯一圓
滿即一切圓滿。重重無盡。方是華嚴淨土圓
滿。第二佛子菩薩至復以善根下。人寶為嚴。
同十大願中第七願也。亦即是前輔翼圓滿。
文中三。初總願所成。二其諸下別顯願相。
三願令如是下結以嚴剎。二中文二。先願
德高後願業廣。前中亦二。先正顯德後結
德嚴土。前中有二十句。初二總明體實智
圓。後善能下十八句別顯。於中先明智圓。
[027-0708a]
後深入下明體實。今初即路圓滿。大念慧行
為所遊路。路即道之異名。文中初明大慧。
分別是權深入是實。此是慧體離癡慧業。成
就念下即大念也。七念之中略舉前四。七念
如離世間品。後法日下即是大行。行即修慧
故。後釋體實亦是行攝。二結德嚴土中。初
句總。次生如是處指前淨土。有如是德即指
向文。第二常作佛事下。願業廣中分四。即
四圓滿。初明事業圓滿。上辨佛業今菩薩
業。二得大智下即乘圓滿。大止妙觀以為乘
故。三趣薩婆下無畏圓滿。內無災患外無畏
故。四隨順三世下即任持圓滿。論云。諸佛菩
薩後得無漏。能說能受大乘法味。生喜樂
故。文中二。前明能受。後知阿僧祇下能說。
第三結以嚴剎中。初總彰人遍。次熏修下
結行德深。謂以止以觀唯智唯悲。熏修身
心無有間斷。名極熏修。現惑不生故云純
淨。種習不起名極純淨。恬和也宴安也。恬
和安寂即照寂之相也。亦一乘也。後於一佛
剎下別示遍相。兼顯數多。於中三節。一剎
中一方有多數量。次以方例剎。後以剎例
法界。一方所言義兼大小。準下僧祇品。於
一微細毛端處。則有不可說諸普賢也。言
如是者如前具德也。第二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方便迴向下。總攝迴向。非唯但
向佛淨土故。文有十句。初三結前已說後
七辨所未明言出要者。小乘出要。唯有四
種。謂進念定慧。三十七品不離此故。今亦
兼有。大乘出要唯有三科。謂四攝四等及與
[027-0708b]
十度。三乘切要唯止與觀。大乘切要唯智與
悲故十地皆云大悲為首。智慧增上餘並
可知。第二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下。
結行成益。總收三種世間。第二佛子至以
如是等下。離相迴向即向實際。文中二。先
明見實智冥實際。後彰離妄德合實際。此
之二段反覆相成。今初。初句牒前迴向菩提。
其心已下正顯離相。寂然無涯為入不思
議。即事契真故常平等。由此故能遍入。若
事若理無礙法界名為一切。二佛子下彰其
離妄文有十對。初六遮妄執有。以緣成無
性故。皆前迴向之法。思所起者謂身語業。餘
文可知。次一對遮妄執空以即空故。不
礙存故不壞假名。說實相故不壞因果。
後三對雙遮空有。初遮事理。法即理法。互
相即故不可定取。次遮生死涅槃。離向背
相。通有二義。一約離相。為生死涅槃相待
而有。俱空叵得。二約體融。以緣就實生死
即涅槃故。無妄分別。以實從緣涅槃即生
死故。非真寂靜故。中論云。涅槃之實際。及
與世間際。如是二際者。無毫釐差別。而晉
經。云生死非雜亂涅槃非寂靜。言異義同。後
對即遮能所證。既二際無差。唯佛能證故復
拂之。上句標下句釋。亦通二意。一約離相。
能證相離不能證於佛境。所證體空故。無
少法與能證智。同止相契故。楞伽云。遠離
覺所覺。二約體融。佛即法界。不應以法界
更證法界故。文殊問經云。若以法界證法
界。則是諍競如智一體。如外無少智為能
[027-0708c]
證。智外無少如為所證故。無可同止。次下
文云。無有少法為智所入。亦無少智而入
於法。影公云。法性不並真。聖賢無異道。即
斯意也。上來三節皆約遮邊。前來契實已辨
雙照。則四門備矣。第二佛子下。迴向眾生中。
初總明。謂即前迴向菩提時。便以善根迴
向眾生。故云如是迴向時也。次決定下別
顯行相有七句。二句隨相。一無放捨心。二
無怨親相。五句離相。一不見眾生相。二不
取化緣。三不稱量根性。四無能度我人末
句總結。第三菩薩至如是迴向已下。結行成
德有四佛子。兼此為五。一成無盡善根德。
二成二空智慧德。三成境界清淨德。四成
福智無盡德。五成福智廣大德。就此五中。
初一雙明。次二離相。後二隨相。今初。由隨
一一行發無盡心故成無盡德。文有十句
初總。所謂下別。於中前四隨相所成。初二因
果。後二依正。次二離相所成顯其深廣。次二
解行。通於隨相及與離相。後二通顯上來迴
向同三世故。第二佛子下成二空智慧益。
中十句。初四我空。一無眾生。離眾生垢故。
二無壽命。離生死故。三無作者。亦名無
我離我垢故。四無數取趣。前後際斷故。餘
如十行說。後六法空文亦可知。第三佛子成
境界清淨德。一剎淨者略有三義。一了穢即
空故。二如螺髻等穢處見淨故。三雖覩淨
穢無見相故。三眾生淨同一空故。同如來
藏故無見相故。三法淨。對法辨智義便故
來。此亦二義。一空無能所故。二同一如故
[027-0709a]
舉一全收。智外無如為智所入。如外無智
而入於如。法性寂然故名為如。寂而常照故
名為智。何有異耶。亦同上來無法同住。後
一佛淨。為破執有說佛如空。若同空無此
見非淨。今明二利德圓。非如虛空一向無
也。第四佛子福智無盡德。初上攝佛智。謂
十力智地。有不可說用故。念念得多福。次
具足下自為福田。此菩薩下福智無盡。第五
佛子福智超勝德中。初句總顯福智之因。次
福德下正顯勝相。初明福勝。其心已下顯
智超勝。第二菩薩下辨位果中四。謂標徵釋
結。三中有十句。皆先標名後釋義。於中初
六自利。初一見佛。約微細門。一毛之義前
文頻釋。今重發揮。謂心性本無大小。悟之
成智身。土皆為智影。智淨影明故。大小無礙
一多即入。次五見法。即相入門。一證理法
二持教法。三慧知密意。謂以實覆權等。四
義窮意趣。謂四意趣等。亦是窮於性相。五
聞藏義兼修證。次三利他。一福滿他意。二
智滅他惑。三辯教平等。後一攝行成果。此
上多有同十藏品。可以意得。四結可知。第
二應頌二十五偈分二。初一頌所迴善根。文
並具含。餘二十四偈雙頌前迴向善根。及
結行成益。於中二。先有十一偈頌二段隨
相。後十三偈頌二段離相。今初分三。初八
頌向菩提。於中亦三。初四頌上嚴剎。次三
偈半頌人寶嚴。後半偈頌總攝迴向。二菩
薩如是下一偈頌迴向眾生。三十方下二偈
頌結行成德。五段通頌。第二菩薩善觀下
[027-0709b]
頌二段離相中三。初七頌前菩提離相。與
前見實及離妄。相參而頌。顯此二相成故。
次二頌眾生離相。後四頌結行成德離相。中
初二偈。頌境界清淨德後二頌二空智慧德。
第五迴向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