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h0031 四書集義精要-元-劉因 (master)


[022-1a]
  欽定四庫全書


  四書集義精要卷二十二  元 劉因 撰


  論語十八


  子路


  首章子路問政


  或問先之勞之曰明於左右師保之為先切於佚使勸
相之為勞蘇氏之説如此○如欲使民親其親我必先
之以孝欲民之事其長我必先之以弟勞之如星言夙
[022-1b]
駕説於桑田之類蓋勞苦亦人之難事故以無倦勉之


  二章仲弓為季氏宰


  或問程子之説何以言人各親其親然後不獨親其親
也曰此以明夫人各舉其所知然後可以得其所不知
也○人各舉其所知則天下之賢無不舉矣不患無以
知天下之賢才也興邦喪邦蓋極言之必自知而後舉
之則遺才多矣未必不由此而喪邦也答方賔王○可見聖
[022-2a]
賢用心之大小仲弓只縁見識未極開濶故如此人之
心量本自大縁私故小蔽固之極則可以喪邦故程子
曰推其義也


  三章衛君待子而為政


  或問胡氏正名之説曰據事言之當如此爾使孔子仕
衛亦必以此告之出公若不聽則去之矣○胡氏之
言乃聖人大用之全體但其間曲折之微聖人須更有
随宜裁處答李守約○必也正名乎如此一二大事惜聖人
[022-2b]
做不成若做得成則三綱五常既壞而復興千條萬目
自此而更新聖人年七八十而拳拳之心終做不成賀孫


  八章衛公子荆


  居室似處家之意人不治家者則牆崩壁倒一無所問
而専治家者則又汲汲於致富惟公子荆所為正合道
理聖人所以善之時舉


  九章子適衛


  或問九章之説曰曽氏亦佳曽氏曰孟子曰雞鳴狗吠
[022-3a]
相聞而達乎四境而齊有其民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
禦也適衛庶矣之言殆謂是與然人之聞是言也必以
為常談而置之置之則無用之言爾冉有獨能再問以
究其説然後有所𤼵明缺名


  十一章善人為邦


  或問十一章之説曰集註并下章程子所言程伯子舉
進士時對䇿語也○如卓茂魯恭陳太丘皆有此效


  十二章必世而後仁


[022-3b]
  或問十二章之説曰所謂仁者以其天理流行融液洞
徹而無一物之不體也舉一世而言固無一人之不然
即一人而言又無一事之不然也求之詩書惟成康之
世為足以當之○問必世而後仁曰自已之仁而言之
這箇道理浸灌透徹自天下言之舉天下之人皆是這
箇道理浸灌透徹


  十四章冉有退朝


  或問十四章之説曰集註之説似於文義得矣然疑其
[022-4a]
頗若傷巧者姑存而攷之可也


  十五章定公問一言


  或問十五章之説曰抑嘗詳味言不可若是其幾也及
如其善而莫之違以下曲折見聖人之言平正穏密無
毫髮偏重處此又言外之意


  十九章樊遲問仁


  問雖之夷狄不可棄也曰須是無間斷方得若有間斷
此心便死了又問上三句動静出處待人接物無所不
[022-4b]
該即私意自無容處曰若無私心當體便是道理南升
問居處章曰這箇道理須要到處皆在使生意無少間
斷方好譬之木然一枝一葉無非生意纔有一毫間斷
便枝葉有不茂處時舉○孟子言存心養性便説得虚孔
子教人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等語則就實行處做工
夫如此則存心養性自在端蒙○此章須反求諸已而思
之曰居處恭乎執事敬乎與人忠乎又須思居處恭時
如何不恭時如何執事敬時如何不敬時如何與人忠
[022-5a]
時如何不忠時如何方知須用恭敬與忠也今人處於
中國飽食暖衣猶且與之相忘而不知其不可棄而况
之夷狄而能不自棄者乎履孫○問胡氏先後之説曰雖
無明證看來是如此若未嘗告以此説則所謂先難者
将何從下手乎至於愛人則又以其𤼵於外者言之矣


  二十章子貢問如何斯可謂之士


  稱孝稱弟是能守一人之私行不能廣其固有之良心
[022-5b]
賀孫○行已有恥為使不辱雖未甚髙然攷其實則甚難
程子所謂篤實自得之事正謂此也子貢見其難故問
其次至宗族稱孝鄉黨稱弟見亦非易故再問其次可
見孔門學者為已之實答范伯崇


  二十一章不得中行而與之


  中行之人有狂者之志而所為精密有狷者之節不至
過激故極難得時舉○狂者知之過狷者行之過二者皆
謂過中


[022-6a]
  二十三章君子和而不同


  或問和同之説曰二者外雖相似而内實相反乃君子
小人情狀之隠微自古至今如出一軌非聖人不能究
極而𤼵明之也且以近世諸公論之韓富范公上前議
論不同或至失色而卒未嘗失和氣王吕章曽蔡氏父
子兄弟同惡相濟而其隙也無所不至焉亦足以驗聖
言之不可易矣○和同周比五峯所謂天理人欲同行
異情者也


[022-6b]
  二十八章子路問何如斯可謂之士


  問切切偲偲之為懇到詳勉何也曰古人多以聨字形
容其事意當時之人皆能知之而今則想像其聲音以
度其意義或如此而已爾殆難解也


  二十九章善人教民


  或問教民之説曰吳氏言之詳矣吳氏曰白虎通云教
民者皆里中之老有道徳者為之師教里中之子弟以
道藝孝弟行義朝則坐於里門弟子皆出就農復罷亦
[022-7a]
如之若既成歳皆入教學立春而就事故無不教之民
非謂教之戰也然其三時務農一時講武則金鼓旗物
之用坐作進退之節亦在所教矣○孝弟忠信務農講
武古人政事本末兼具如後世保伍之法春秋教習以
民為兵及後放歸則不復務農而惟好生亂其害亦不
淺矣古人出兵於民必先教之以孝弟忠信而後驅之
於此所以無後來之害也


  憲問


[022-7b]
  首章憲問恥


  今集註廣憲之志使知所以自勉而進之於有為之説
吾聞諸師者如此而胡氏亦云○人有不為也而後可
以有為原憲蓋要有不為而不知有為一節者也賀孫
問原憲狷介安貧豈不知邦有道穀之可恥乎曰未可
知也人到用處方見子貢問士必先答之以行已有恥
使於四方不辱君命而後及於宗族稱孝鄉黨稱弟自
今觀之宗族鄉黨皆稱孝弟豈不是第一等人然聖人
[022-8a]
未以為士之至行者僅能行其身無過而無益於人之
國不足深貴也邦有道不能有為只小㢘曲謹濟得甚
事向秦檜當國時有人壁立萬仞和宫觀亦不請豈非
世間第一等人及秦既死用之為臺諫不過能論貪汙
而已於國家大計亦無所建立此亦不免蹈聖人之所
謂恥也


  二章克伐怨欲


  此制之使不行與勿禁止之辭似不甚異而彼乃為仁
[022-8b]
而此不得為仁者蓋如自家飢見芻豢在前心中要喫
却忍得不喫雖强忍得住然欲喫之心未嘗忘克已者
則併其欲喫之心克去之矣○如克伐怨欲不行亦
不要去尋求勝他如此則胸中随從者多反害事只此
便是克伐怨欲只是虚心看物物來便見是非事事物
物皆有箇透徹無障礙方是從周○如克伐怨欲却不是
要去克伐怨欲上面知得到只是自就道理這邊看得
透則許多不待除而去若實見得大底道理要去求勝
[022-9a]
做甚麽要去矜夸他人做甚麽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怨
箇甚麽耳目口鼻四肢之欲惟分自安欲箇甚麽見得
大處分明許多小小病痛都如冰消無有痕跡矣又曰
看得本來道理只自家身已上是勝箇甚麽是伐箇甚
麽是怨欲箇甚麽所以夫子告顔子克已復禮能如此
則許多病痛一齊退聴賀孫


  三章士而懷居


  或問張子懷居之説有為而重遷無為而輕遷何也曰
[022-9b]
重遷者有所繫著而不去乎此也輕遷者無所繫著而
有慕乎彼也有繫乎此者固懷居也有慕乎彼者亦懷
居也然夫子之言則亦謂夫重遷者爾張子蓋推言之
缺名


  四章邦有道危言危行


  易曰知幾其神乎如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
孫今有人其不畏謹者又言過於直其畏謹者又不敢
出一言此即是不能知其幾若知幾則自中節而無此
[022-10a]
病矣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蓋上交貴恭恭便近諂
下交貴和和便近瀆只争些子便至於流也


  六章南宫适問於孔子


  問何以知禹稷比孔子曰舊説如此觀夫子不答恐有
此意蓋不欲承當故不答爾必大


  九章為命禆諶草創之


  春秋辭命猶説義理戰國談説則利害而已時舉


  十三章子路問成人


[022-10b]
  文之以禮樂一句最重四人所長且把做箇様子惟文
之以禮樂却能取四子之所長而去四子之所短時舉
問集註云才全徳備粹然無復偏駁之弊雖聖人亦不
過如此而又云若論其至則非聖人盡人道不足以與
此何也曰聖人天理渾全則不待如此逐項説矣同上


  十四章子問公叔文子


  不厭字意與孟子所謂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民猶以為
小相似○公叔文子時人稱之已過當及夫子問之
[022-11a]
而賈所言又愈甚可學


  十八章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


  程子之説甚精然其曰當死而不死則後雖有功亦不
復取則未安耳若曰不與其事桓則可若曰不取其功
則不可今集註櫽括其説如此蓋功自功過自過若過
可以揜功則功亦得以揜其過矣康節論學春秋者當
先定五霸之功罪而以五霸為功之首罪之魁此語最
為切當然非獨論古事為然也見諸行事則操賞罰之
[022-11b]
權持黜陟之柄者亦當以是為心乃能盡用一世之材
以濟天下之務而不失其正耳答汪易直○如孺子入井有
一人救出之且稱其仁未説到那納交要譽惡其聲而


  十九章公叔文子之臣


  或問所謂文曰聖人之於文子見其無今昔貴賤之嫌
其倫理明順粲然而可觀也


  二十二章陳成子弑簡公


[022-12a]
  或問程子以左氏所記為非夫子之言然則夫子将不
復較其力之强弱而獨以大義驅之耶曰程子之意以
為夫子之告魯君但當明君臣之大義以見弑逆之大
惡天下所不容人人得誅况在鄰國而何可以不討之
意而其為計則必請其君上告天子下告方伯而舉天
下之兵以誅之也以天下之兵討天下之賊彼雖衆强
亦将奚以為哉固不當區區獨較齊魯之强弱而以天
下之義為一國之私也左氏所記蓋當世傳聞之謬以
[022-12b]
衆人之腹為聖人之心者而程子門人記其師説又不
能盡其意之曲折所以啟讀者之疑耳曰程子以為必
告之天子而胡氏乃有先𤼵後聞之説其相反若是何
耶曰考之春秋先王之時疑必自有此凡弑君者人人
得而討之如漢所謂天下共擊之者晉李毅告王濬以
為弑君之賊為惡尤大當不拘常制者則以當世本無
此法而言爾然事非一槩告與不告又在乎時義之如
何使其地近於天子而可以告也其事之未至於迫遽
[022-13a]
而得以告也其力之不足以敵而不得不告也則告而
俟命以行甚則或不俟命而遂行皆可也使其地之相
去也逺其事機之來也不可以少緩而吾之力又足以
制之而乃區區焉徇請命之小節忘逆賊之大罪使彼
得以植其根固其黨或遂奔逸而不可以復得則任其
事者亦無以免乎春秋之責矣○哀公若委孔子須有
計畫以處之必不空言而但已也是時孔子年七十一
矣而猶欲有為也不知吾已矣等語是何時所𤼵者
[022-13b]
○問三子有無君之心而夫子所以警之曰聖人初吿
時真欲討成子未有此意後人自流泝源知聖人之言
可以警三子無君之心非是聖人託討成子以警三子
耳聖人心術不如此枉曲


  二十四章君子上達


  究乎汙下竟究至於此也此段反天理徇人欲横渠語
也日進乎髙明日究乎汙下吕與叔語也湊説語意方
備小人徇人欲只管被他墜下去只見沈了如人墜水
[022-14a]


  二十五章古之學者為已


  或問程子之説曰其曰成物固非為人之謂曰喪已其
為人也亦非謂其有濟人利物之心也○為已如人做
家計要錢使其人外面百方作計一錢也要将歸何故
如此蓋只是為自家若如此為學如何無所得賀孫


  二十六章蘧伯玉使人於孔子


  問六十化化字之義曰消融而無固滯蓋舊事都忘之
[022-14b]
蓋卿


  二十九章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或問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之説曰以文義觀之若作
恥其言之過其行乃與舊説合如今之文則恐其當為
兩事也○問過其行猶易所謂行過乎恭喪過乎哀之
過非言過其行也以而字貫其中可見矣曰甚合鄙意
答潘端叔


  三十一章子貢方人


[022-15a]
  夫我則不暇學者須思不暇箇甚麽須於自已體察方
可見友仁


  三十章不逆詐


  逆億是未至未見而逆度之先覺蓋其情態已露而覺
之也○凡抑字皆是挑轉言語可學○齊仲云抑亦二
字當玩味有深意固是如此莫須也會先覺方是賢乎
乎者疑問之辭以上意未盡故疑問之也答許順之


  三十四章微生畝


[022-15b]
  或問警微生之説曰夫微生固自以其隠遯忘世為髙
而以夫子之委曲憂時為佞是以夫子即其意而反之
使知其所謂髙者是乃所謂固而已


  三十六章以徳報怨


  問集註謂㫖意曲折反覆微妙無窮何也曰如吕申公
與賈昌朝有怨朝廷治賈吕乞寛之云恐渠以為臣與
有私怨故也賈以是得減罪可謂以徳報怨矣然賞罰
出於朝廷之公豈可以已意行乎其間也以直報怨則
[022-16a]
不然如此人舊與吾有怨今果賢邪吾則引之薦之果
不肖邪吾則棄之絶之是蓋未嘗有怨矣老氏之言死
定了孔子之言意思活移來移去却都得設若不肖者
後能改而賢則吾又引薦之矣○以直報怨以
徳報徳便是天地氣象


  三十七章莫我知也夫


  或問不怨不尤下學上達何以人莫之知而天獨知之
也曰其不怨不尤也則不責之人而責之已其下學人
[022-16b]
事也則又不求之逺而求之近此固無與於人而不駭
於俗矣人亦何自而知之耶及其上達而與天為一焉
則又有非人之所及知者而獨於天理為相闗爾此所
以人莫之知兩頭蹉過而天獨知之也曰下學而上達
言始也下學而卒之上達云爾今程子以為下學人事
便是上達天理何耶曰學者學夫人之事形而下者也
而其事之理則固天之理也形而上者也學是事而通
其理即夫形而下者而得其形而上者焉非達天理而
[022-17a]
何哉○不怨不尤下學上達如水無石木無風貼貼然
在此人亦無從得而知之䕫孫○集註惜乎未達蓋以子
貢聞斯言之後無繼語不能如曽子之唯也同上○論語
中此等與告子路知徳者鮮告曽子一以貫之皆一類
是大節目要當自得文蔚○只知下學則局促只知上達
則亦孤單枯燥如一貫但求其一而不求其所以貫者
如得一錢索而無錢可穿也義剛○如釋氏頓悟則是上
達而無下學也答廖子晦○意在言表如下學只是下學如
[022-17b]
何便解上達自是言語形容不得㝢○此年六十時語○意在言
表謂因其言而知其意便是下學上達淳○此是年七十時語


  三十八章公伯竂愬子路


  或問命曰命者天理流行付與萬物之謂也然其形而
上者謂之理形而下者謂之氣自其理之體而言之則
元亨利貞之徳具於一時而萬古不易自其氣之運而
言之則消息盈虚之變如循環之無端而不可窮也萬
物受命於天以生而得其理之體故仁義禮智之徳根
[022-18a]
於心而為性其既生也則随其氣之運故廢興厚薄之
變惟所遇而莫逃此章之所謂命蓋指氣之所運為言


  三十九章賢者避世


  或問賢者避世之説程伯子以事之大小言或以人之
髙下言二説之不同奈何曰以古聖賢之跡與随時之
義攷之則程子得之但辟世之士或志量宏大而不屑
一國之事或智識明達而灼見天下之幾飄然事物之
外以沒其身而不悔次則僅能辟地若辟人之士猶頗
[022-18b]
有意於當世者或有時而不能為耳故程子所謂逺照
故能辟一世事其説亦為有理


  四十二章子擊磬於衛


  荷蕢之徒髙於子産晏平仲輩而不及蘧伯玉蓋伯玉
知為學者也○擊磬之時其心憂乎樂乎此是一大
題目須細思之拱夀


  四十三章子張曰書云


  諒隂蓋古今言殊所以未詳


[022-19a]
  四十五章子路問君子


  或問四十五章之説或以安人安百姓為擴而大之或
以為推而及物而集註但謂以其充積之盛自然及物
者告之無他道也何哉曰所謂修已以敬者語雖至約
而所以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本舉積諸此子路不喻而
少其言於是告以安人安百姓之説蓋言修已以敬而
極其至則心平氣和静虚動直而所施為無不自然各
當其理是以其治之所及者羣黎百姓莫不各得其安
[022-19b]
也是皆本於修已以敬之一言然所謂敬者非若四端
之善始然始達而可擴由敬而安人安百姓非若由格
物致知以至於正身及物有待夫節節推之也非若老
老幼幼由已及物而待夫舉斯心以加諸彼也亦謂其
功效之自然及物者為然耳曰然則夫子之言豈其畧
無大小逺近之差乎曰修已以敬貫徹上下包舉逺近
而統言之也安人安百姓則因子路之問而以其功效
之及物者言也然曰安人則修已之餘而敬之至也安
[022-20a]
百姓則修已之極而安人之盡也是雖若有大小逺近
之差然皆不離於修已以敬之一言而非有待於擴之
而後大推之而後逺也○體信達順此禮記中語信實
理也順和氣也體信即致中之意達順即致和之意言
能敬則能體信達順聰明睿智皆由是出以此事天饗
帝曰是曰此皆指敬也○體信達順只是主忠行恕
道夫


  四十六章原壤夷俟


[022-20b]
  或問四十六章之説曰胡氏以為原壤之喪母而歌也
孔子為弗聞者矣今乃責其夷俟何舍其重而責其輕
也蓋數其母死而歌則壤當絶叩其箕踞之脛則壤猶
為故人耳盛徳中禮見乎周旋此亦可見其説亦善








  四書集義精要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