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h0031 四書集義精要-元-劉因 (master)


[015-1a]
  欽定四庫全書


  四書集義精要卷十五   元 劉因 撰


  論語十一


  泰伯上


  首章泰伯其可謂至徳也已矣


  或問曰何以言三讓之為固讓之也曰古人辭讓以三
為節一辭為禮辭再辭為固辭三辭為終辭故古註至
是但言三讓而不解其目也今必求其事以實之則亦
[015-1b]
無所據矣曰何以言其讓於隠微之中也曰泰伯之讓
無揖遜授受之跡人但見其逃去不返而已不知其讓
也知其讓者見其讓國而已而不知所以使文武有天
下者實由於此則是以天下讓也曰其為至徳何也曰
讓之為徳既美矣至於三則其讓成矣以天下讓則其
所讓大矣而又能隠晦其迹使民無得而稱焉則其讓
也非有為名之累矣此其徳所以為至極而不可以有
加也曰太王有廢長立少之意非禮也泰伯又探其邪
[015-2a]
志而成之至於父死不赴傷毁髮膚皆非賢者之事就
使必於讓國而為之則亦過而不合於中庸之徳也其
為至徳何耶曰太王之欲立賢子聖孫為其道足以濟
天下而非有愛憎之間利欲之私也是以泰伯去之而
不為狷王季受之而不為貪父死不赴傷毁髮膚而不
為不孝蓋處君臣父子之變而不失乎中庸此所以為
至徳也與魯隠公吳季子之事蓋不同矣曰逃去可矣
何必斷髮文身哉曰先儒論之多矣蘇氏以為讓國盛
[015-2b]
徳之事矣然存其實而取其名者亂之所由起故泰伯
為此所以使名實俱亡而亂不作也此以利害言之故
不足以得聖賢之心而其弟黄門又曰子貢言泰伯端
委以治吳則固未嘗斷髮文身也且漢東海王以天下
授顯宗唐宋王成器以天下授𤣥宗皆兄弟終身無間
言何必斷髮文身哉此引子貢之言則其事故有不可
考者然以漢唐二事例之則亦未足以盡聖賢之心也
蓋使王季之心但如顯宗𤣥宗則可若有叔齊之義則
[015-3a]
亦不能以一朝居矣使泰伯而不有以深自絶焉則亦
何以必致國於王季而安其位哉然顯宗𤣥宗之心其
厚薄又自不同也○至徳論語有二一為文王而𤼵則
是對武王誓師而言一為泰伯而𤼵則是對太王翦商
而言若論其志則文王固髙於武王而泰伯所處又髙
於文王若論其事則泰伯王季文王武王皆處聖人之
不得已而泰伯為獨全其心表裏無憾也不然則何以
有武未盡善之歎且以夷齊為得仁耶答楊志仁○若論有
[015-3b]
徳者興無徳者亡則天命已去人心已離便當有革命
之事畢竟人之大倫聖人切要守得這箇看聖人反復
歎詠泰伯及文王事而於武曰未盡善皆是微意䕫孫
泰伯夷齊之事天地之常經而太王武王之事古今之
通義但其間不無髙下爾若如蘇氏譏武王非聖人則
非矣於此二者中須見得道並行而不悖處乃善
至徳是就民無得而稱焉處見今人都不去看這一句
夫子只説至徳一句便了何必更下此六字當仔細看
[015-4a]
這一句煞有意思義剛○今人才有些子讓便惟恐人之
不知同上○問事之難處有甚焉何也曰夷齊處君臣之
間道不合則去泰伯處父子之際又不可露形跡只得
不分明去此不是言如夷齊讓國事蓋謂與夷齊諫伐
之心同耳○問太王剪商只是魯頌推本之辭今遂
據以為説可否曰若是推本不應下實始翦商賀孫○太
王翦商是周人如此説若無此事他豈肯誣其祖義剛
問當時商室雖衰天命時勢猶未也太王乃萌是心睥
[015-4b]
睨於其下豈得不謂之邪心泰伯固讓為成父之邪志
且自潔其身而以所不欲者推之後人何以為至徳曰
翦商乃詩語不從亦是左氏所記當時必有所據看書
中説太王肇基王迹中庸言武王纘太王王季文王之
緒則可見矣此聖賢處事之變不可拘以常法而泰伯
之讓則是守常而不欲承當此事者也答陳安卿○左傳謂
泰伯不從是以不嗣即是不從太王翦商事耳○問
太王方為狄人所侵不得已而遷岐當時國勢尚弱如
[015-5a]
何便有意於取天下曰觀其初遷底規模便自不同規
模便才立便强大如文王伐崇伐密氣象亦可見然文
王猶服事商所以為至徳○公劉時得一豳做得盛到
太王被狄人苦楚時又衰了太王又旋來那岐山下做
起家計但岐山下却是箇商經理不到處亦是空地當
時邠也只是一片荒凉之所故他去那裏輯理起來義剛


  二章恭而無禮


  禮只是理只是看合當恁地不恁地若不要恭後却要
[015-5b]
去恭則必勞若合當謹后謹則不葸若合當勇后勇則
不亂若不當直後却須要直便是絞義剛○絞如繩兩頭絞
得𦂳都不寛舒則有證父攘羊之事矣木之○横渠説蓋
以有禮篤親不遺故舊在先則不勞葸亂絞與興仁不
偷之效在後耳要之合分為二章同上


  三章曽子有疾


  或問楊氏以易簀為死生無變於已者諸説之所不及
不其至乎曰昔晁詹事嘗問此義於程子程子曰禮也
[015-6a]
晁氏曰今人蔽於老佛之説則不謂之禮而謂之達矣
程子然之不知楊氏於此其果以禮為重乎以達為重
乎是未可知也○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此乃
敬之法此心不存則常昏矣今有人昏睡者遇有痛痒
則蹶然而醒蓋心所不能已則自不至於忘也○這
箇身已直是頃刻不可不戒慎恐懼如所謂孝非止是
尋常奉事而已當念慮之微有毫髮差錯便是悖禮傷
道便是不孝只看一日之間内而思慮外而應接事物
[015-6b]
是多多少少這箇心略不㸃檢便差失了看世間是多
少事至危者無如人之心所以曽子常常恁地戰戰兢
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賀孫○張敬夫解形體且不可傷
則其天性可得而傷乎曰此亦過髙之説非曽子之本
指也且當𤼵明本文之意使學者深思保其形體之不
易而盡心焉是則曽子所為丁寧之意且天性亦豈有
可傷之理乎與張敬夫


  四章曽子有疾孟敬子問之


[015-7a]
  或問此章之説曰胡氏所考曽子之事則善胡氏曰曽
子之疾見於此者二而見於檀弓者一愚嘗考其事之
先後竊意此章最先前章次之而易簀之事最在其後
乃垂絶時語也當是時也氣息奄奄僅在而聲為律身
為度心即理理即心其視死生猶晝夜然夫豈異教坐
亡幻語不誠不敬者之所可彷彿學者誠能盡心於此
則可以不惑於彼也○正顔色若要相似説合當著得
箇逺虚偽矣動出都説自然惟正字却似方整頓底意
[015-7b]
思蓋縁是正顔色亦有假做恁地内實不然者若容貌
之動辭氣之出却容偽不得賀孫○暴是粗厲慢是放肆
蓋人之容貌少得和平不暴則慢暴是剛者之過慢是
寛柔者之過鄙是凡淺倍是背理今人之議論有見得
雖無甚差錯只是淺近者此是鄙又有説得甚髙而實
背於理者此是倍不可不辨也時舉○人之容貌只有一
箇暴慢雖淺深不同暴慢則一如人狠戾固是暴稍不
温恭亦是暴如人倨肆固是慢稍或怠緩亦是慢信實
[015-8a]
也正顔色便須近實鄙便是説一様卑底説話倍是逆
理辭氣只有此二者文蔚○這三字雖不是做工夫底字
然便是做工夫處正如著衣喫飯其著其喫雖不是做
工夫然便是做工夫處此意所争只是絲髮之間要人
自體認得舊來解以為效驗語似有病故改從今説蓋
若専以為平日莊敬持養方能如此則不成未莊敬持
養底人便不要逺暴慢近信逺鄙倍便是舊説效驗字
太深有病○問若未至此如何用工曰只是就容貌
[015-8b]
辭色之間用工更無别法但上面臨時可做下面臨時
做不得須是熟然後能如此○逺便是無復有這氣
○三者道之得於身者也所謂本也文集○以道言
之固不可謂此為道彼為非道然而所貴在此則所賤
在彼矣其本在此則其末在彼矣人傑○籩豆之事亦非
全不理會也但所重不在此耳田子方君明樂官不明
樂音之説固美但君不曉樂則如何知其人之可仕不
可仕耶不曉籩豆如何能任有司義剛○籩豆之事雖亦
[015-9a]
莫非道之所在然須先擇其切已者為之如有闗雎麟
趾之意便可行周官法度以籩豆之事告孟敬子必其
所為有以煩碎為務者○今人講明制度名器皆是
當然非不是學但是於自己身上大處却不曽理會何
貴於學謙之○集註中修身之要為政之本二句最宜玩
答李時可


  五章以能問於不能


  或問能矣而問於不能多矣而問於寡不幾於巧偽近
[015-9b]
名乎曰愚嘗聞之於師矣曰顔子深知義理之無窮惟
恐一善之不盡故雖能而肯問於不能雖多而肯問於
寡以求盡乎義理之無窮者而已非挾其能而故問也
但自他人觀之則見其如此耳謝説意蓋如此而洪氏
曰吾固能矣然豈不猶有所不能彼固不能矣然或不
能此而能於彼也吾固多矣然豈不猶有所闕彼固寡
矣然或失於此而得於彼也是以下問而不以為難亦
此意也曰孟子三自反不如顔氏之不校信乎曰孟子
[015-10a]
所言學者反身修徳之事若顔子則心理渾然不待自
反物我一致不見可校者也二者優劣固不待言而喻
矣然自學者觀之則随其所至之深淺而用力各有所
當不可以此廢彼而反陷於躐等之失也曰有謂犯而
不校非特自反且有包之之意焉有彼之之意焉有愧
之之意焉莫非理也其説然乎曰夫犯而不校固不待
於自反今曰非特自反則既失之矣且其所謂包之者
驕也彼之者狹也愧之者薄也是豈顔子之心哉曰吳
[015-10b]
氏曰子貢多聞故於顔子見其聞一知十曽子力行故
又見其如此信乎其優入聖域也如何曰即其言足以
見三子之氣象亦善言也○想是顔子自覺得有未能
處但不比常人十事曉得九事那一事便不肯問人觀
顔子説毋伐善毋施勞則他也是把此一件做工夫義剛
○見得顔子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不是故意姑
且如此始有進步處耳答汪長孺○不與人校强弱勝負道
我勝爾負我强爾弱○不是著意去容他亦不是因
[015-11a]
他犯而遂去自反蓋其所存者廣大故人有小小觸犯
處自不覺得時舉○他力量大犯者如蚊蝨一般如汪汪
萬頃之波澄之不清撓之不濁南升○問若常持不校之
心如何曰此只看一箇公私大小故伊川云有當校者
順理而已方子○問幾於無我曰聖人則全是無我若顔
子却但是不以我去壓人却尚有箇人與我相對在聖
人便和人我都無了義剛○顔子正在著力不著力之間
就從事上看便分明答陳安卿


[015-11b]
  六章可以託六尺之孤


  命只是命令之命○可以二字猶以其才言不可奪
處乃見其節重處正在此也答潘端叔○才節兼全方謂之
君子若無其才而徒有其節雖死何益如受人託孤之
責自家雖無欺之之心却被别人欺了也是自家不了
事不能受人之託矣如受人百里之寄自家雖無竊之
之心却被别人竊了也是自家不了事不能受人之寄
矣自家徒能臨大節而不可奪却不能了得他事雖能
[015-12a]
死也只是箇枉死漢濟得甚事如晉之荀息是也所謂
君子者豈是斂手並脚底村人耶故伊川説君子者才
徳出衆之名孔子曰君子不器既曰君子須是事事理
會得方可若但有節而無才也喚做好人只是不濟得
事耳○有猷有為有守託孤寄命是有猷有為臨大
節而不可奪却是有守霍光能有猷有為矣只是無所
守如許后之事則大節已奪了○此事惟諸葛亮能
䕫孫○聖人言語自渾全温厚如此章及後章語見得
[015-12b]
曽子直是峻厲


  七章士不可以不𢎞毅


  𢎞是開濶周遍䕫孫○𢎞非止是容物乃容得衆理耳今
之學者執徳不𢎞才得些子道理便自足他説更入不
得如此則滯於一隅如何得𢎞如何勝得重任耶謙之
道理自是箇大底物事無所不備無所不包不大著心
如何承載得起若才小著這心便容兩箇不得心裏便
只著得一箇這兩箇便相阻礙在這裏道理也只著得
[015-13a]
一説事事都只著得一邊任重是擔子重非如任天下
之任○毅是立脚處堅忍强厲擔負得去底意思叔卿
○毅是忍耐持守著力去做義剛○須是認得箇仁又将
身體驗之方真箇知得這擔子重今自家全不曽擔著
如何知得他重所以學不貴徒説須要實去體而行之
方知○𢎞而不毅雖能勝得重任却恐去前面倒了
時舉○程子所云無規矩是説目今難立是説後來必大


[015-13b]

















  四書集義精要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