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81 學易記-元-李簡 (master)


[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學易記卷四上      元 李簡 撰
下經
艮下/兌上
 伊川曰咸之為卦兌上艮下少女少男也男女相感
 之深莫如少者故二少為咸也艮體篤實止為誠慤
 之意男志篤實以下交女心說而上應感之先也男
 先以誠感則女說而應也
[004-1b]
 誠齋曰上經首乾坤乾坤陰陽之辨下經首咸恒咸
 恒陰陽之交不辨分不嚴不交情不通故曰咸感也
咸亨利貞取女吉
 伊川曰咸感也不曰感者咸有皆義男女交相感也
 物之相感莫如男女而少復甚焉凡君臣上下以至
 萬物皆有相感之道物之相感則有亨通之理君臣
 能相感則君臣之道通上下能相感則上下之志通
 以至父子夫婦親戚朋友皆情意相感則和順而亨
[004-2a]
 通事物皆然故咸有亨之理也利貞相感之道利在
 於正也不以正則入於惡矣如夫婦之以淫姣君臣
 之以媚說上下之以邪僻皆相感之不以正也
 柔上剛下咸感之道在取女之時則為吉非恒久之
 道也
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止而說男
下女是以亨利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
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
[004-2b]

 安定曰卦不名感而名咸者示聖人不以心求感而
 人自感之亦如天地二氣自然交通而萬物化生也
 伊川曰咸之義感也在卦則柔爻上而剛爻下又兌
 女在上艮男居下亦柔上剛下也陰陽二氣相感相
 應而和合是相與也止而說為堅慤之意艮止於下
 篤誠相下也兌說於上和說相應也以男下女和之
 至也相感之道如此是以能亨通而得正取女如是
[004-3a]
 則吉卦才如此大率感道利於正也彖既言男女相
 感之義復推極感道以盡天地之理聖人之用天地
 二氣交感而化生萬物聖人至誠以感億兆之心而
 天下和平天下之心所以和平由聖人感之也觀天
 地交感化生萬物之理與聖人感人心致和平之道
 則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龜山曰夫婦之道止而不說則離說而不止則亂
 白雲曰天地非感不能生萬物聖人非感不能平天
[004-3b]
 下則咸之為感雖天地不能外是又豈止男女夫婦
 而已哉文王之辭舉其微而著者孔子極其大與幽
 逺言之然後感之道備故曰文不在兹乎
象曰山上有澤咸君子以虛受人
 山體内虛氣上通而成澤澤性潤下則漸潤而通徹
 此山澤通氣之象也君子法之故虚其中以受於人
 伊川曰夫人中虚則能受實則不能入矣虛中者无
 我也中无私主則无感不通以量而容之擇合而受
[004-4a]
 之非聖人有感必通之道也
初六咸其拇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伊川曰初志之動感於四也故曰在外以微處初志
 雖動而其感未深豈能動於人故如人拇之動未足
 以進也拇足大指也人之相感有深淺輕重之異識
 其時勢則所處不失其宜矣
 龜山曰感而動者物皆然而人為之主故咸六爻之
 象皆取諸身而已
[004-4b]
 白雲曰咸之名卦蓋取六爻无不相感故合一卦論
 之則足以見天地萬物之情自六爻觀之則所遇所
 感不同其咸分矣不足以見其大全猶耳目手足之
 用不同又安足以識人之大體哉各言手足耳目之
 一用可也故咸之諸爻皆不能盡充咸之義各舉其
 一偏言之也
 晦菴曰感之尚淺欲進未能故不言吉凶六爻皆冝
 靜而不冝動
[004-5a]
 雷氏曰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不滯於一隅不係於一
 曲自可欲之善至於不可知之神夫然後能盡咸之
 道咸之六爻皆有係應則是滯於一隅係於一曲是
 以衆爻皆取諸身而不能盡咸之道也能定然後能
 應拇動於内安能應哉其應也狥物喪其内而已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象曰雖凶居吉順不害也
 伊川曰二以陰在下與五為應故設咸腓之戒腓足
 肚行則先動足乃舉之二若不守道待上之求而如
[004-5b]
 腓自動則躁妄自失所以凶也安其居而不動以待
 上之求則得進退之道而吉也二居中得正所應又
 中正其才本善以其在咸之時質柔而上應故戒以
 先動求君則凶居以自守則吉象復明之云非戒之
 不得相感唯順理則不害謂守道不先動也
九三咸其股執其隨往吝象曰咸其股亦不處也志在
隨人所執下也
 伊川曰九三以剛陽之才為主於内居下之上是宜
[004-6a]
 自得於正道以感於物而乃應於上六陽好上而說
 陰上居感說之極故三感而從之股者在身之下足
 之上不能自由隨足而動者也言九三不能自主隨
 足而動如股然其所執守者隨於物也剛陽之才感
 於所說而隨之如此而往可羞吝也下二陰爻皆有
 感而動三陽爻亦然故云亦不處謂動也有剛陽之
 質而不能自主志反在於隨人是所操執者卑下之
 甚也
[004-6b]
九四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象曰貞吉悔亡未
感害也憧憧往來未光大也
 伊川曰四在中而居上當心之位故為感之主不言
 咸其心感乃心也貞者虛中无我之謂貞感之道无
 所不通有所私係則害於感通乃有悔也若往來憧
 憧然用其私心以感物則思之所及者或能感而動
 所不及者不能感也是其朋類則從其思以有係之
 私心既主於一隅一事豈能廓然无所不通乎故象
[004-7a]
 曰貞則吉而悔亡未為私感所害也憧憧往來以私
 心相感感之道狹矣是未光大也
 潘氏曰憧字從心謂思慮往來不絶也
九五咸其脢无悔象曰咸其脢志末也
 九居尊位當以至誠感天下若係二而說止則偏私
 淺狹非人君之道豈能感天下乎脢背肉與心相背
 而无所見也咸之道大矣六爻皆以有應不盡咸道
 天地之常以其心普萬物而无心聖人之常以其情
[004-7b]
 順萬事而无情傳曰心靜天地萬物之鏡也而物至
 則无潛形焉故能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果何思何慮
 哉咸之六爻莫善於脢為其能不有私係感非所見
 也感非所見未免有感之之意祗能无悔而已語何
 思何慮其志猶為淺末也心猶鏡也居其所而物自
 以形來則所鑑廣矣若執鏡隨物以度其形其照幾
 何易所謂无思者以謂无所事乎思云耳其於天下
 之故感而通之而已感通之理知道者黙而觀之可
[004-8a]
 也集粹/言
上六咸其輔頰舌象曰咸其輔頰舌滕口說也
 伊川曰上陰柔而說體為說之主又居感之極是其
 欲感物之極也故不能以至誠感物乃以柔說滕揚
 於口舌之間小人女子之常態也豈能感於人乎不
 直云口而云輔頰舌亦猶今人謂口過曰唇吻輔頰
 舌皆所用以言也唯至誠為能感人兌為口舌
 晦菴曰感人以言而无其實凶咎可知
[004-8b]
巽下/震上
 伊川曰咸少男在少女之下以男下女是男女交感
 之義恒長男在長女之上男尊女卑夫婦居室之常
 道也論交感之情則少為深切論尊卑之叙則長當
 謹正故兌艮為咸而震巽為恒也男在女上男動於
 外女順於内人理之常故為恒也
恒亨无咎利貞利有攸往
 伊川曰恒者常久也恒之道可以亨通恒而能亨乃
[004-9a]
 无咎也然恒之道利在貞正故云利貞夫所謂恒非
 守一隅而不知變也故利於有攸往唯其有往故能
 恒也一定則不能常矣又常久之道何往不利
彖曰恒久也剛上而柔下雷風相與巽而動剛柔皆應
恒恒亨无咎利貞久於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
也利有攸往終則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時變
化而能久成聖人久於其道而天下化成觀其所恒而
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004-9b]
 伊川曰剛上而柔下雷風相與巽而動剛柔皆應卦
 才有此四者成恒之義也剛上而柔下謂一陽為主
 於上一陰為主於下也又震上巽下亦剛上而柔下
 也剛處上而柔居下乃恒道也雷風相與雷震則風
 發二者相須交助其勢故云相與乃其常也巽而動
 下巽順上震動為以巽而動天地造化恒久不已者
 順動而已巽而動常久之道也動而不順豈能常也
 剛柔皆應恒一卦剛柔之爻皆相應剛柔相應理之
[004-10a]
 常也此四者恒之道也恒之道可致亨而无過咎但
 所恒冝得其正失正則非可常之道也故曰久於其
 道其道可常之正道也不恒其德與恒於不正皆不
 能亨而有咎也天地之所以不已蓋有恒久之道人
 能恒於可常之道則合天地之理也天下之理未有
 不動而能恒者也動則終而復始所以恒而不窮凡
 天地所生之物雖山嶽之堅厚未有能不變者也故
 恒非一定之謂也一定則不能恒矣唯隨時變易乃
[004-10b]
 恒道也故云利有攸往明理之如是懼人之泥於常
 也日月得天以下此極言常理日月陰陽之精氣耳
 唯其順天之道往來盈縮故能久照而不已得天順
 天理也四時陰陽之氣耳往來變化生成萬物亦以
 得天故恒久不已聖人以恒久之道行之有常而天
 下化之以成美俗也觀此則天地萬物之情理可見
 矣天地常久之理非知道者孰能識之
 孫氏曰咸柔上剛下君先下臣男先下女取一時相
[004-11a]
 感之道非恒久之道此剛上柔下恒久之道也
 横渠曰日月得天得自然之理也非蒼蒼之形也
 白雲曰恒之所以為道者二久於其道也終則有始
 也久於其道雖天地亦如之終則有始雖日月四時
 亦如之此可以見天地萬物之情矣
 雷氏曰剛柔皆應恒剛不應柔則臣諫而君不聽子
 諫而父不從柔不應剛則君唱而臣不和男行而女
 不隨矣此亂之道也其能久乎剛柔皆應則君唱而
[004-11b]
 臣和臣諫而君從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可久之道也
 此剛柔皆應所以為恒也
 咸恒男女之始彖文極言天地萬物之情者恐學者
 以卦辭之畧泥於男女上下之義而不知其咸恒之
 道於天地萬物之間无乎不在也故曰觀其所感觀
 其所恒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辭繁而不殺抑可
 見聖人誨人諄諄不倦之意
象曰雷風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004-12a]
 伊川曰君子觀雷風相與成恒之象以常久其德自
 立於大中常久之道不變易其方所也
 童溪曰大學曰於止知其所止而其所止之目則曰
 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
 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此不易之地也君子立
 其身於此地則所謂有常之德也
 白雲曰方猶道也
初六浚恒貞凶无攸利象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
[004-12b]
 浚者求治之深也故春秋書浚洙孟子稱浚井陸宣
 公言於德宗曰陛下求治太切浚恒太深是治民而
 始求之深者也未信而驟諫交淺而言深以類推之
 无非浚恒之過貞固守此凶之道也何所利哉
九二悔亡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伊川曰陽居陰位非常理也處非其常本當有悔而
 九二以中德應於五五復居中是其處與動皆得中
 也能恒久於中則不失其正矣中重於正中則正矣
[004-13a]
 正不必中也人能恒久於中豈止亡其悔德之善也
 誠齋曰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朞月守也三
 月不違一善不失其唯顔氏乎故擇中庸无祇悔仲
 尼皆以許之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貞吝象曰不恒其德无所容

 兼山曰剛居過中而巽為不果進退无常不恒其德
 者也
[004-13b]
 白雲曰人之於德過中則不恒不恒則入於小人之
 域是以為機變之巧无所用恥焉雖或承之羞亦忍
 而固守方自以為得計而不知恥是可鄙也孔子曰
 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盖言不能容身於巫醫之
 賤况事君治民之職乎故曰无所容也
 伊川曰或承謂有時而至也
九四田无禽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以陽居陰處非其位譬獵於无禽之田雖久无功也
[004-14a]
 白雲曰居可久之地故能成可久之功居非其地而
 望其功是以没世窮年而終不可得也
六五恒其德貞婦人吉夫子凶象曰婦人貞吉從一而
終也夫子制義從婦凶也
 伊川曰以順從為恒者婦人之道在婦人則為貞故
 吉若丈夫而以順從於人為恒則失其剛陽之正乃
 凶也在他卦六居君位而應剛未為失也在恒故不
 可耳君道豈可以柔順為恒也
[004-14b]
 漢上曰婦无再嫁之義從一而終也
 南軒曰六五以柔居尊非人君之常道君尊臣卑天
 地之大義也降尊而下卑執柔而馭強權一時之冝
 則可守以為常則不可漢元帝優游不斷文宗仁而
 少斷卒使權臣僭逼宦官制命者皆執柔道以為常
 之過也
上六振恒凶象曰振恒在上大无功也
  伊川曰振者動之速也如振衣振書抖擻運動之意
[004-15a]
 在上而其動无節以此為恒其凶冝矣豈能有所成
 乎
 兼山曰居震之極以動為常窮而不知變者也
 雷氏曰貪土地求邊功窮兵黷武徭役誅求無時休
 息振恒之象也如此則糜爛生民窮竭財力而亂亡
 隨之矣故曰振恒凶夫剛武強盛雖足以勝人猶有
 不戢自焚之道況上六之陰柔乎不度德不量力以
 振為恒而求功焉孟子所謂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
[004-15b]
 心力而為之後必有災此所以凶而无功也
艮下/乾上
 二隂生於下隂長將盛陽消而退小人漸盛君子退
 而避之故為遯也
遯亨小利貞
 白雲曰古之人有大德而无其時則遯方二陰進長
 不利君子之時進則否而遯則亨也乾健也艮止也
 有剛健之德而止於上者大畜也有剛健之德而止
[004-16a]
 於下此其所以為遯也孔子之德與天同矣而可以
 止則止遯之義也小利貞者可小事也是以孔子乘
 田委吏中都司冦皆屑為之至孟子為齊卿其道皆
 止於一國一邑一職之間在聖賢皆謂之小事也
彖曰遯亨遯而亨也剛當位而應與時行也小利貞浸
而長也遯之時義大矣哉
 伊川曰遯者陰長陽消君子遯藏之時也君子退藏
 以伸其道道不屈則為亨故遯所以有亨也在事亦
[004-16b]
 有由遯而亨者雖小人道長之時君子知幾退避固
 善也然事有不齊九五剛中之大人與六二以中正
 相應隨時消息以救陰長之禍未必於退藏而不為
 故曰與時行也陰長未至甚盛君子尚可小貞其道
 所謂小利貞扶持使未遂亡也遯者隂之始長君子
 知微故當深戒而聖人之意未便遽已也故有與時
 行小利貞之教聖賢之於天下雖知道之將廢豈肯
 坐視其亂而不救必區區致力於未極之間强此之
[004-17a]
 衰艱彼之進圖其蹔安茍得為之孔孟之所屑為也
 王允謝安之於漢晉是也若有可變之道可亨之理
 則不假言也此處遯之道也故聖人贊其時義大矣
 哉或久或速其義皆大也
 白雲曰聖人懼人之不知有天德而止者謂之遯徒
 以逃難避仇逺跡山林者皆謂之遯則遯之義小矣
象曰天下有山遯君子以逺小人不惡而嚴
 積陽為天積陰為地山者地之髙峻上逼於天是陰
[004-17b]
 長之象山侵天而卒不能侵者以其逺故也君子之
 逺小人不惡其人而嚴其分不惡則怨怒不生有嚴
 則狎侮不至
初六遯尾厲勿用有攸往象曰遯尾之厲不往何災也
 伊川曰他卦以下為初遯者往遯也在前者先進故
 初乃為尾尾在後之物也見幾先遯固為善也遯而
 為尾危之道也往既有危不若不往而晦藏可免於
 災處微故也古之人處微下隱亂世而不去者多矣
[004-18a]
六二執之用黄牛之革莫之勝平去/二聲音/悅象曰執用黄
牛固志也
 雷氏曰黄中而牛順牛之革堅固者也六二在下卦
 之中以陰居陰中正柔順者也體艮之山有不可拔
 之象堅固者也下有伏兊說樂者也常人之情達則
 樂窮則憂君子則不然窮亦樂通亦樂遯世无悶確
 乎其不可拔六二當小人進用君子退處之時執中
 順之道而用之中立而不倚順行而不迕和而不同
[004-18b]
 堅固其志而不改不易乎世確乎不可拔樂道忘憂
 而不勝其說此君子處遯之道也顔子之樂豈外物
 所能勝哉中常之人天理人欲交戰於胷中天理勝
 則人欲消人欲勝則天理滅顔子之樂豈人欲所能
 勝哉
九三係遯有疾厲畜臣妾吉象曰係遯之厲有疾憊也
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九三為下卦之主陽志說陰而復體艮遯而不速者
[004-19a]
 也遯貴速而逺有所係累則害於遯矣為有疾憊也
 能无危乎臣妾謂小人女子之懷私恩而不知時義
 者也故以畜養臣妾則為吉是其吉在於臣妾而不
 在乎九三也時行時止君子貴乎知幾見幾而作不
 俟終日惟仁而有勇者能之九三有係戀之疾非可
 與幾者其可以當大事乎采伊/川說
九四好遯君子吉小人否象曰君子好遯小人否也
 知時當遯而從其所好故曰好遯君子安之固吉小
[004-19b]
 人之所好惟有冨貴耳焉知時之可遯哉故曰小人
 否也陋巷之顔汶上之閔舞雩之曾可謂好遯之君
 子矣兼采/誠齋
九五嘉遯貞吉象曰嘉遯貞吉以正志也
 初則不早遯為厲故戒以勿往二陰柔患不能永貞
 故戒以固志三有所係而復艮體是戀戀而不速遯
 者也為臣妾者固吉在已則何吉焉惟有危厲耳又
 豈可以當大事乎九四上九處遯之時方之九五道
[004-20a]
 全德備當位而應隨而不流與時消息猶賢人之於
 聖人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斯
 遯之所以為嘉也遯非人君之事故先儒不主君位
 言或以堯舜禪讓為此爻恐堯舜非隂長之時或以
 德宗幸奉天𤣥宗幸蜀為此爻恐二君无嘉遯之義
 或曰五君位也時雖不同豈有无君之理其在明夷
 之既濟不曰箕子之明夷利貞乎
上九肥遯无不利象曰肥遯无不利无所疑也
[004-20b]
 伊川曰肥者充大寛裕之意遯者唯飄然逺逝无所
 係滯之為善上九乾體剛斷在卦之外矣又下无所
 係是遯之逺而无累可謂寛綽有餘裕也遯者窮困
 之時也善處則為肥矣其遯如此何所不利其遯之
 逺无所疑滯也蓋在外則已逺无應則无累故為剛
 決无疑也
乾下/震上
 伊川曰為卦震上乾下以剛而動大壯之義也剛陽
[004-21a]
 大也陽長已過中矣大者壯盛也又雷之威震而在
 天上亦大壯之義也
大壯利貞
 伊川曰大壯之義利於貞正也大壯而不得其正强
 猛之為耳非君子之道壯盛也正則其壯愈大所以
 利也
 耿氏曰陰陽之分雖陽大而陰小其實迭為消長迭
 為羸壯故三陰在上三陽在下雖謂之小往大來然
[004-21b]
 亦陰陽平分而不相勝耳三陽未為壯及四陽長然
 後為壯焉
彖曰大壯大者壯也剛以動故壯大壯利貞大者正也
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
 伊川曰陽長已盛是大者壯也大者既壯則利於貞
 正正而大者道也極正大之理則天地之情可見矣
 天地之道常久而不已者至大至正也不云大正而
 云正大恐疑一事也
[004-22a]
 白雲曰德之大者无踰於天自人道言之人得天德
 而動壯之所以大也且强梁以動者雖无不壯其或
 窮人欲而滅天理則性善梏亡天德於是失之矣大
 壯利貞者大者之正也大者天也正則天之德也天
 地之情於斯可見況人道乎孟子謂齊宣王曰王請
 無好小勇夫撫劍疾視曰彼惡敢當我哉此匹夫之
 勇敵一人者也王請大之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豈非所謂大者之壯歟若匹夫匹婦自經於溝瀆何
[004-22b]
 其小哉聖人以羊譬壯深見小人之情矣
 誠齋曰學者求道舎正大何適矣
象曰雷在天上大壯君子以非禮弗履
 伊川曰古人云自勝之謂强中庸於和而不流中立
 而不倚皆曰強哉矯赴湯火蹈白刄武夫之勇可能
 也至於克己復禮則非君子之大壯不可能也故云
 君子以非禮弗履
 白雲曰天下雷行為无妄雷在天上為大壯无妄之
[004-23a]
 動以天則天德及物之時故象言以茂對時育萬物
 大壯先天而後動在人則盡心知性則知天之時期
 不失中庸所謂天命之性者故象以非禮弗履為言
 也且壯者君子所以勝已小人所以勝人孔子告顔
 淵以克己復禮勝己之道也既勝己之私則无適而
 非天矣是為壯之大者也小人不知勝己至於窮人
 欲而滅天理何大之有是以九三祗以用壯言之然
 有大壯之弗履以成己然後有无妄之育物以成物
[004-23b]
 二者之道相為終始亦猶中庸言天命之謂性率性
 之謂道而後曰脩道之謂教蓋性與道成己也而教
 所以成物也
初九壯于趾征凶有孚象曰壯于趾其孚窮也
 伊川曰趾在下而進動之物以剛處壯雖居上猶不
 可行況在下乎故征則其凶有孚孚信也謂以壯往
 則凶可必也在最下而用壯以行可必信其窮困而
 凶也
[004-24a]
九二貞吉象曰九二貞吉以中也
 王注未有違謙越禮而能全其壯者也故陽爻皆以
 居陰位為美
 伊川曰二以陽剛乾體當大壯之時居柔而處中是
 剛柔得中不過於壯得貞正而吉也
 大壯大過皆陽壯陽過之時也故王氏謂陽爻皆以
 居陰為美
九三小人用壯君子用罔貞厲羝羊觸藩羸其角象曰
[004-24b]
小人用壯君子罔也
 伊川曰凡物莫不用其壯齒者齧角者觸蹄者踶羊
 壯于首羝為喜觸故取為象
 白雲曰剛至三而壯矣小人務勝人故喜壯而用之
 君子務在勝已之私罔以壯為用也以用壯為正則
 危矣羊很而喜觸用壯之象也觸藩羸其角用壯而
 厲也
 漢上曰羸絓也
[004-25a]
 誠齋曰羸與纍通鄭氏作纍
 雷氏曰羊之為物很者也羝羊則壯而很以乘其類
 者也藩籬所以限彼我而别其分也羸者反壯之謂
 也角者剛而上窮者也羸其角其壯喪而剛窮之象
 九三為下卦之極以剛健而居陽位重剛而過中則
 剛之極而不知止者也京房曰壯不可極極則敗物
 不可極極則反小人暗於理縱目前之勢利而不知
 其禍故當壯盛之時則驕矜亢傲恃其壯而用焉卒
[004-25b]
 喪其壯故曰小人用壯梁冀之徒是也君子則不然
 位愈髙而身愈恭任愈重而心愈敬止抑其所有而
 不用焉故曰君子用罔周公不以貴驕人是也鳥獸
 善飛走遇罔則止而不能用其飛走焉罔者止其所
 有而不用之象也故太𤣥曰罔者有之舍君子用罔
 者止其壯而不行之謂也
九四貞吉悔亡藩決不羸壯于大輿之輹象曰藩決不
羸尚往也
[004-26a]
 誠齋曰九四居近君之位得衆陽之助而能以剛居
 柔不用其壯此其所以貞也故吉而悔亡九三觸藩
 而羸九四不觸而決者九三遇九四之藩而九四之
 上皆陰爻也豈唯藩之決亦無羸角之憂豈唯角不
 羸亦有往進之喜輿之大可往而進也輹之壯尤可
 往而進也四陽俱協而時可往此陸賈和調平勃以
 安劉滅吕之事邪
 輹一云軸也
[004-26b]
 閑閑趙氏曰以陽居隂行不違謙不專用壯者也故
 正吉悔亡二柔在前不足蔽也故藩決不羸德者身
 之輿也謙者德之輻也不壯於力而壯於德又何往
 而不可哉
六五喪羊于易无悔象曰喪羊于易位不當也
 雷氏曰羊之性很很愎也春秋傳稱晉侯愎諫五人
 君之位而六以柔居之則忘其威勢執柔以納其臣
 下不很愎以拒諫者也孔子曰過則勿憚改易於改
[004-27a]
 過善莫大焉何悔之有成湯改過不吝漢髙祖唐太
 宗從諫如轉圜喪羊於易之道也位不當者非无過
 者也故欲亡其很愎而易於改耳
上六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艱則吉象曰不
能退不能遂不詳也艱則吉咎不長也
 伊川曰羝羊但取其用壯故陰爻亦稱之六以陰處
 震終而當壯極其過可知如羝羊之觸藩籬進則礙
 身退則妨角進退皆不可也才本陰柔故不能勝已
[004-27b]
 以就義是不能退也陰柔之人雖極用壯之心然必
 不能終其壯有摧必縮是不能遂也其所為如此无
 所往而利也陰柔處壯不能固其守若遇艱困必失
 其壯失其壯則反得柔弱之分是艱則得吉也非其
 處而處故進退不能是其自處之不詳慎也艱則吉
 柔遇艱難又居壯終自當變矣變則得其分過咎不
 長乃吉也
 誠齋曰上六以壯之終居動之極故亦有羝羊觸藩
[004-28a]
 之象不能退者居衆爻之上也不能遂者處一卦之
 窮也故无攸利然猶幸其柔也故艱則吉君子之進
 也揖必以三其退也辭止於一唯其思之詳也是以
 進之難也進之易則退必難矣上六之不能遂非病
 也不能退乃病也以隂柔之人超六位之上眷眷焉
 而不能退上不過為張華其下商鞅李斯矣
坤下/離上
晉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
[004-28b]
 伊川曰晉為進盛之時大明在上而下體順附諸侯
 承王之象也故為康侯康侯者治安之侯也上之大
 明而能同德以順附治安之侯也故受其寵數錫之
 馬衆多也車馬重賜也蕃庶衆多也不唯錫與之厚
 又見親禮晝日之中至於三接言寵遇之至也晉進
 盛之時上明下順君臣相得在上而言則進於明盛
 在臣而言則進升髙顯受其光寵也
 白雲曰伊川曰晉以其明盛故不言亨順乎大明故
[004-29a]
 不戒以正不待言而其德可知雍曰彖言晉進也雜
 卦曰晉晝也則知晉之義不止於進蓋言明以進故
 曰晉漸以進不為之晉也晉卦取名之義與大有略
 相類大有火在天上君道也晉明出地上臣道也君
 臣天地之象雖不同其欲以明德居上則一而且以
 人臣之進獨備一卦之義則臣之道至大者非康侯
 安足以當之易之卦辭唯晉為異專以康侯為義是
 以不及其他也康侯如是其亨利貞可知
[004-29b]
彖曰晉進也明出地上順而麗乎大明柔進而上行是
以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也
 伊川曰晉進也明進而盛也明出於地益進而盛故
 為晉所以不謂之進者進為前進不能包明盛之義
 明出地上離在坤上也坤麗於離以順麗於大明順
 德之臣上附於大明之君也柔進而上行凡卦離在
 上者柔居君位多云柔進而上行噬嗑睽鼎是也六
 五以柔居君位明而順麗為能待下寵遇親密之義
[004-30a]
 是以為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也大明之君安
 天下者也諸侯能順附天子之明德是康民安國之
 侯也故謂之康侯是以享寵錫而見親禮晝日之閒
 三接見於天子不曰公卿而曰侯天子治於上者也
 諸侯治於下者也在下而順附於大明之君諸侯之
 象也
 漢上曰康襃大之也與禮記康周公之康同禮祭統/大武大
 夏天子之樂也康周公故/以賜魯也注康猶襃大也
[004-30b]
象曰明出地上晉君子以自昭明德
 伊川曰日出於地升而益明故為晉晉進而光明盛
 大之意也君子體之以自昭其明德去蔽致知昭明
 德於己也明明德於天下昭明德於外也明明德在
 己故云自昭
 晦菴大學解曰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
 以具衆理而應萬事者也但為氣稟所拘人欲所蔽
 則有時而昏然其本體之明則有未嘗息者故學者
[004-31a]
 當因其所發而遂明之以復其初也
初六晉如摧如貞吉罔孚裕无咎象曰晉如摧如獨行
正也裕无咎未受命也
 伊川曰晉如升進也摧如抑退也於始進而言遂其
 進不遂其進唯得正則吉也罔孚者在下而始進豈
 遽能深見信於上茍上未見信則當安中自守雍容
 寛裕无急於求上之信也茍欲信之心切非汲汲以
 失其守則悻悻以傷於義矣皆有咎也故裕則无咎
[004-31b]
 君子處進退之道也獨行正者无進无抑謂獨行正
 道也君子之於進退或遲或速唯義所當未嘗不裕
 也聖人恐後之人不達寛裕之義居位者廢職失守
 以為裕故特云初六裕則无咎者始進未受命當職
 任故也
 潘氏曰晉進也摧退也初六有應於上可以進也未
 有官守言責可以退也進退之間獨行其正而已不
 必於進亦不必於退故曰罔孚則其進退豈不綽綽
[004-32a]
 有餘裕哉何咎之有
 伊川曰始進未受命者乃試官御史裏行之類也
六二晉如愁如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象曰受兹介
福以中正也
 誠齋曰六二以柔順中正之德逢文明之君當亨進
 之位能居中守正以進為憂而不以進為喜若此可
 以得吉矣可以受庶馬三接之大福於其君矣薳子
 馮避令尹之位蔡謨辭司徒之拜皆以進為憂者王
[004-32b]
 母君之柔者也
 雷氏曰進而得位當軸處中任天下之重者也責愈
 重而憂愈深當靖恭不懈職思其憂以致君澤民為
 心則正矣正則吉故曰貞吉與初之裕无咎者異矣
六三衆允悔亡象曰衆允之志上行也
 伊川曰以六居三不得中正冝有悔咎而三在順體
 之上順之極者也三陰皆順上者也是三之順上與
 衆同志衆所允從其悔所以亡也有順上向明之志
[004-33a]
 而衆允從之何所不利或曰不由中正而與衆同得
 為善乎曰衆所允者必至當也況順上之大明豈有
 不善也是以悔亡蓋亡其不中正之失矣吉人曰謀
 從衆則合天心上行上順麗於大明也上從大明之
 君衆志之所同也
九四晉如鼫鼠貞厲象曰鼫鼠貞厲位不當也
 伊川曰以九居四非其位也非其位而居之貪據其
 位者也三陰皆在己下勢必上進故其心畏忌之貪
[004-33b]
 而畏人者鼫鼠也不正而處髙位則為非據貪而懼
 失則畏人固處其地其危可知言貞厲者開有改之
 道也
 漢上曰子夏傳作碩鼠碩大也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象曰失得勿恤往有
慶也
 伊川曰六以柔居尊位本當有悔以大明而下皆順
 附故其悔得亡也下既同德順附當推誠委任盡衆
[004-34a]
 人之才通天下之志勿復自任其明恤其失得如此
 而往則吉而无不利可以成天下之大功是往而有
 福慶也六五大明之主不患其不能明照患其用明
 之過至於察察失委任之道故戒以失得勿恤
上九晉其角維用伐邑厲吉无咎貞吝象曰維用伐邑
道未光也
 伊川曰角剛而居上之物上九以剛居卦之極故取
 角為象以陽居上剛之極也在晉之上進之極也剛
[004-34b]
 極則有強猛之過進極則有躁急之失以剛而極於
 進失中之甚也无所用而可維獨用於伐邑則雖厲
 而吉且无咎也伐四方者治外也伐其居邑者治内
 也言伐邑謂内自治也人之自治剛極則守道愈固
 進極則遷善愈速如上九者以之自治則雖傷於厲
 而吉且无咎也嚴厲非安和之道雖自治有功其於
 貞正之道為可吝也不失中正為貞既得吉而无咎
 復云貞吝者其道未光大也以正理言之猶可吝也
[004-35a]
 夫道既光大則无不中正安有過也今以過剛自治
 雖有功矣然其道未光大故亦可吝聖人言進善之
 道
 南軒曰人之常情大抵鋭於進外而略於進内聖人
 於始進之初則戒之以摧如愁如如古之聖賢其始
 進未嘗不以為難故卒能大有為於世銳於進者其
 退必速此小人輕銳躁進者也人能移其銳進之心
 以之治已則善矣晉之六爻而終歸於治已聖人之
[004-35b]
 意微矣哉
離下/坤上
 伊川曰反晉成明夷故義與晉正相反晉者明盛之
 卦明君在上羣賢並進之時也明夷昬暗之卦暗君
 在上明者見傷之時也日入于地中明傷而昬暗也
 故為明夷
明夷利艱貞
 伊川曰君子當明夷之時利在知艱難而不失其貞
[004-36a]
 正也在昏暗艱難之時而能不失其正所以為明君
 子也
 單氏曰處之以艱則能藏其明也守之以貞則能明
 不息也此明夷所以利也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順以蒙大難文王
以之利艱貞晦其明也内難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伊川曰明入地中其明滅也故為明夷内卦離離者
 文明之象外卦坤坤者柔順之象也昔者文王當紂
[004-36b]
 之昬暗及明夷之時也而文王内有文明之德外柔
 順以事紂蒙犯大難而内不失其明聖而外足以逺
 禍患此文王所用之道也故曰文王以之明夷之
 時利於處艱戹而不失其貞正謂能晦藏其明也不
 晦其明則被禍患不守其正則非賢明箕子當紂之
 時身處其國内切近其難故云内難然箕子能藏晦
 其明而自守其志箕子所用之道也故曰箕子以之
 白雲曰明夷之彖自分二義文王箕子之道蓋不同
[004-37a]
 也文明言文王有明德所謂内文明也三分天下而
 有其二以服事商所謂外柔順也文王盡坤離之義
 箕子用晦而明得其艱貞而已觀其與微子比干人
 自獻於先王所謂内難而能正其志也自為之奴卒
 陳洪範所謂艱貞用晦而明矣明夷大象聖人明德
 遭難之事初无衆人之象故正言文王箕子也
 誠齋曰用一卦之道者文王也用一爻之道者箕子
 也大難以天下言内難以一家言紂之難大能及天
[004-37b]
 下而不能及文王小能及一家而不能及箕子此用
 明夷之力也
 雷氏曰晉曰明出地上明夷曰明入地中則可以知
 渾天之說也晉晝也晉為晝則明夷為夜可知矣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涖衆用晦而明
 白雲曰離日也方其明出地上晉晝之時也及其日
 中照天下則為豐矣至於明入地中而後為明夷彖
 云晦其明即處已之道也象云晦而明即涖衆之道
[004-38a]
 也
 龜山曰君子之涖衆惟不用其明故能合天下之明
 為明若察察而用明則蔽之者至矣
初九明夷于飛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
人有言象曰君子于行義不食也
 初九明體而居明夷之初將見傷者也于飛者去而
 避之也垂其翼如鳥疾飛而斂其翼謂去之速也三
 日不食者義不暇食也有攸往主人有言者伊川曰
[004-38b]
 傷未顯而遽去則世俗孰不疑怪故有所往適則主
 人有言也然君子不以世俗之見怪而遲疑其行也
 若俟衆人盡識則傷已及而不能去矣此薛方所以
 為明而揚雄所以不獲其去也如穆生之去楚申公
 白公且非之況世俗之人乎但譏其責小禮而不知
 穆生之去避胥靡之禍也當其言曰不去楚人將鉗
 我于市雖二儒者亦以為過甚所往而人有言胡足
 怪哉
[004-39a]
 横渠曰不遑暇食
 龜山曰三日不食若孔子接淅而行是也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馬壯吉象曰六二之吉順以
則也
 伊川曰六二以至明之才得中正而體順順時自處
 處之至善也雖君子自處之善然當陰闇小人傷明
 之時亦不免為其所傷但君子自處有道故不能深
 相傷害終能違避之爾足者所以行也股在脛足之
[004-39b]
 上於行之用為不甚切左又非便用者手足之用以
 右為便唯蹶張用左蓋右立為本也夷於左股謂傷
 害其行而不甚切也雖然亦必自免有道拯用一作/其
 壯健之馬則獲免之速而吉也君子為陰闇所傷其自
 處有道故其傷不甚自拯有道故獲免之疾用拯之
 道不壯則被傷深矣故云馬壯則吉也二以明居陰
 闇之下所謂吉者得免傷害而已非謂可以有為於
 斯時也
[004-40a]
 六二之得吉者以其順處而有法則也則謂中正之
 道能順而得中正所以處明傷之時而能保其吉也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貞象曰南狩之志
乃大得也
 白雲曰伊川曰九三離之上明之極也又處剛而進
 上六坤之上暗之極也斯義也其湯武之事乎湯武
 非利人之天下也去其害而已南在前明方也狩畋
 而去害之事大首謂暗之魁首也上六也三與上正
[004-40b]
 相敵應謂至明克至暗之象不可疾貞謂誅元惡舊
 染汚俗未能遽革必有其漸故酒誥云唯殷之迪諸
 臣惟工乃湎于酒勿庸殺之姑惟敎之是也雍曰初
 九其傷未至六二其傷已至九三則其傷過矣濟之
 以剛明上進之才是可以南狩而大得志也不可疾
 貞者離之性失之過則暴故戒之以此伊川謂九三
 為湯武則夷於左股者其文王乎
六四入于左腹獲明夷之心于出門庭象曰入于左腹
[004-41a]
獲心意也
 伊川曰四為陰邪小人居髙位以柔邪順於君者也
 入于左腹謂以邪僻之道入于君而得其心意也于
 出門庭既奪其心而後行之于外也
 白雲曰小人之事其君務引其君于不正之道然後
 能獲其心意而作威福於天下也明夷之君暗主也
 暗主不知正心誠意故小人得以不正之道乘間而
 入以獲其心意也好大喜功者以攻戰入之好貨財
[004-41b]
 者以聚斂入之好奢侈者以土木文繡入之好淫泆
 驕樂者以鄭衞聲色入之故入于左腹言投其不正
 之道也明夷之心暗主之心也于出門庭作威福於
 天下也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貞象曰箕子之貞明不可息也
 伊川曰上六陰闇傷明之極故以為明夷之主五切
 近之若顯其明則見傷害必矣故當如箕子之自晦
 藏則可以免于難雖晦藏其明而内守其正所謂内
[004-42a]
 難而能正其志若箕子者可謂貞矣以五陰柔故為
 之戒云利貞謂冝如箕子之貞固也箕子晦藏不失
 其貞固雖遭患難其明自存不可息滅也若逼禍患
 遂失所守是亡其明乃息滅也
 誠齋曰非為之奴以深晦其明則居艱而不利非守
 其貞而不同其惡則明滅而或息五陽明也六陰晦
 也以六晦五故為箕子之明夷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後入于地象曰初登于天照四
[004-42b]
國也後入于地失則也
 雷氏曰上六處暗之極不明而晦也升于卦之上極
 初登于天也紂為天子之象初登于天謂登天位則
 其明當照四方之國也極暗而不明雖有天下而不
 能保故後入于地也失則者賊仁賊義之謂也或曰
 凡卦五君位也今周公以箕子當之上師傅之位也
 今說者以紂當之他卦有此例否曰卦之六爻其取
 義有常有變子之所言常也此卦取義變也如坤之
[004-43a]
 六五義取居攝而上六云龍戰皆變也凡卦初爻民
 庶之象說者以屯之初比湯武三爻守令諸侯之象
 既濟九三周公以髙宗當之此孔子所謂變動不居
 上下无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之義也
 
 
 
 
[004-43b]
 
 
 
 
 
 
 
 學易記卷四上
[004-44a]
欽定四庫全書
 學易記卷四下      元 李簡 撰
下經
離下/巽上
 伊川曰二與五正男女之位于内外為家人之道明
 於内而巽於外處家之道也文中子書以明内齊外
 為義古今善之非取象之義也所謂齊乎巽言萬物
 潔齊於巽方非巽有齊義也如戰乎乾乾非有戰義
[004-44b]
 也
家人利女貞
 伊川曰夫夫婦婦而家道正獨云利女貞者夫正者
 身正也女正者家正也女正則男正可知矣
 白雲曰大學言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
 其國者先齊其家故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
 平則一家之治所以為治國治天下之本也而家人
 之道亦與治國治天下之道皆一也齊家自夫婦故
[004-45a]
 舜觀厥刑于二女文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然則利
 女貞者又家道之本也此與詩首闗雎言后妃之德
 同意
 雷氏曰詩序曰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然則
 利女貞者正始也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
義也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
夫夫婦婦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004-45b]
 伊川曰彖以卦才而言陽居五在外也陰居二處内
 也男女各得其正位也尊卑内外之道正合天地陰
 陽之大義也家人之道必有所尊嚴而君長者謂父
 母也雖一家之小无尊嚴則孝敬衰无君長則法度
 廢有嚴君而後家道正家者國之則也父子兄弟夫
 婦各得其道則家道正矣推一家之道可以及天下
 故家正則天下定矣
 晦菴曰上父初子五三夫四二婦五兄三弟各得其
[004-46a]
 位家道正矣
 西山真氏曰治家以嚴肅為本父母者一家之君嚴
 則家政舉不嚴則家政壞然所謂嚴者非猛暴之謂
 也父盡父之道子盡子之道推之兄弟夫婦莫不盡
 道上下肅然无或少間如此則家道正人君之家正
 推之於天下无不正者故曰正家而天下定矣
 家人所以稱嚴者蓋嚴尊卑上下之分也
象曰風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004-46b]
 伊川曰風自火出火熾則風生自内而出之象也
 龜山曰言忠信則有物行篤敬則有常
 白雲曰非禮勿言則言有物矣非禮勿動則行有常
 矣是以乾之九二自庸言之信庸行之謹終至於盡
 君德家人自言有物行有恒終至於正家而天下定
 其義一也
 西山真氏曰卦體内離外巽故言風自火出君子觀
 此卦之象知天下之事莫不由内而出以家與國言
[004-47a]
 則國之治亂自家而出以身與家言則家人之正否
 自身而出故治國在於正家而正家在於反身吾身
 言行一有不謹則无以處其家矣故言必有物物謂
 有其實也行必有常有常度也
初九閑有家悔亡象曰閑有家志未變也
 伊川曰初家道之始也九剛明之才能閑其家者也
 能以法度閑之於家人志意未變動之前處家之善
 者也是以悔亡變而後治所傷多矣
[004-47b]
 誠齋曰婦訓以始至子訓以始穉及其志意純一而
 未變也
六二无攸遂在中饋貞吉象曰六二之吉順以巽也
 胡氏曰遂專也
 白雲曰彖言夫夫婦婦六二所謂婦婦者也婦人從
 夫无遂事婦之道也居中主饋婦之義也故以巽順
 為吉
 漢上曰孟子之母曰婦人之禮精五飯羃酒漿養舅
[004-48a]
 姑縫衣裳而已故有閨門之修而无境外之志
 誠齋曰婦无遂事必有尊也言有夫也婦職饋祀必
 有敬也言有先也六二以柔順之令德宅閫内之正
 位退然无攸遂以尊其夫劬然羞饋祀以事所職正
 孰大焉吉孰禦焉故聖人賛之曰順以巽也此二女
 之事舜大姒之事文王也
九三家人嗃嗃悔厲吉婦子嘻嘻終吝象曰家人嗃嗃
未失也婦子嘻嘻失家節也
[004-48b]
 注曰與其瀆寧過乎嚴
 伊川曰嗃嗃未詳字義然以文義及音意觀之與嗷
 嗷相類又若急束之意九三在内卦之上主治乎内
 者也以陽居剛而不中雖得正而過乎剛者也治内
 過乎剛則傷於嚴急故家人嗃嗃然治家過嚴不能
 无傷故必悔於嚴厲骨肉恩勝嚴過故悔也雖悔於
 嚴厲未得寛猛之中然而家道齊肅人心祗畏猶為
 家之吉也若婦子嘻嘻則終至羞吝矣在卦非有嘻
[004-49a]
 嘻之象蓋對嗃嗃而言謂與其失於放肆寧過於嚴
 也嘻嘻笑樂无節也自恣无節則終至敗家可羞吝
 也蓋嚴謹之過雖於人情不能无傷然茍法度立倫
 理正乃恩義之所存也若嘻嘻无度乃法度之所由
 廢倫禮之所由亂安能保其家乎嘻嘻之甚則致敗
 家之凶但云吝者可吝之甚則至於凶故未遽言凶
 也未失也者雖嗃嗃於治家之道未為甚失若婦子
 嘻嘻是无禮法失家之節家必亂矣
[004-49b]
 雷氏曰婦子男女之少者尤不可嘻嘻易之别嫌慎
 㣲於禮節可謂謹矣
六四富家大吉象曰富家大吉順在位也
 白雲曰君子脩身齊家由内出外至於巽體家道成
 矣故六四富家大吉九五王假有家上九威如終吉
 也六四之富豈金玉布帛而已蓋必有其道矣其道
 何如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是也家道之富
 无以加於此故其為吉莫大焉得其道謂之順失其
[004-50a]
 道謂之逆上下各安其分而无逆焉故曰順在位也
 在禮運曰父子篤兄弟睦夫婦和家之肥也易之所
 謂富猶禮之所謂肥也禮以人之肥家之肥國之肥
 天下之肥是謂大順象言順在位則禮之大順是也
 齊景公曰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
 粟吾得而食諸夫有國有家者以有粟為富矣而有
 不得而食者其富有甚於粟也
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象曰王假有家交相愛也
[004-50b]
 誠齋曰正家在政睦家在德正人在法感人在心使
 我正人易使我愛人難使我愛人易使人愛我難使
 人愛我易使人人交相愛難非以德睦之以心感之
 安能使之交相愛乎九五以乾德之剛明居巽位之
 中正為天下國家之至尊而愛心感人巽而入之此
 所以感假其家人以及天下莫不人人交相愛也
 白雲曰勿恤吉者王假有家母憂天下之不定也吉
 孰大焉然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同大順而
[004-51a]
 无逆焉者交相愛之義也
上九有孚威如終吉象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謂也
 注曰上居卦終家道之成也刑于寡妻以著于外信
 行天下故曰有孚
 伊川曰上卦之終家道之成也故極言治家之本治
 家之道非至誠不能也故必中有孚信則能常久而
 衆人自化為善不由至誠已且不能常守也况欲使
 人乎故治家以有孚為本治家者在妻孥情愛之閒
[004-51b]
 慈過則无嚴恩勝則掩義故家之患常在禮法不足
 而瀆慢生也長失尊嚴少忘恭順而家不亂者未之
 有也故必有威嚴則能終吉保家之終在有孚威如
 二者而已故於卦終言之爻辭謂治家當有威嚴而
 夫子又復戒云當先嚴其身也孟子所謂身不行道
 不行於妻子也
 西山真氏曰上九一爻復言治家之道嚴威則吉聖
 人慮後世昧其㫖或以猛暴為威不知治身弗嚴以
[004-52a]
 威加人未有能服之者故以反身言之欲人君自反
 其身一言一動凜然不茍則是所謂威如也
兊下/離上
 伊川曰為卦上離下兌離火炎上兌澤潤下二體相
 違睽之義也又中少二女雖同居而所歸各異是其
 志不同行也亦為睽義
睽小事吉
 白雲曰有睽之事有睽之時睽本小人事而大人有
[004-52b]
 睽者遇睽之時也遇睽之時大有為亦難矣是以小
 事吉
彖曰睽火動而上澤動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說
而麗乎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小事吉天
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萬物睽而其事
類也睽之時用大矣哉
 伊川曰彖先釋睽義次言卦才終言合睽之道而賛
 其時用之大火之性動而上澤之性動而下二物之
[004-53a]
 性違異故為睽義女之少也同處長則各適其歸是
 其志不同行也亦為睽義言睽者本同也本不同則
 非睽也說而麗乎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者
 卦才如此所以小事吉也方睽乖之時柔居尊位有
 說順麗明之善又得中道而應剛雖不能合天下之
 睽成天下之大事亦可以小濟是於小事吉也五以
 明而應剛不能致大吉何也曰五陰柔雖應二而睽
 之時相與之道未能深固故二必遇主於巷五噬膚
[004-53b]
 則无咎也天下睽散之時必君臣剛陽中正至誠協
 力而後能合也天髙地下其體睽也然陽降陰升相
 合而成化育之事則同男女異質睽也而相求之志
 則通也生物萬殊睽也然而得天地之和稟隂陽之
 氣則相類也物雖異而理本同故天下之大羣生之
 衆睽散萬殊而聖人為能同之處睽之時合睽之用
 其事至大故云大矣哉
象曰上火下澤睽君子以同而異
[004-54a]
 伊川曰君子觀睽異之象故大同之中而知所當異
 也夫聖賢之處世在人理之常莫不大同於世俗所
 同者則有時而獨異蓋於秉彞則同矣於世俗之失
 則異也不能大同者亂常拂理之人也不能獨異者
 隨俗習非之人也要在同而能異耳中庸曰和而不
 流是也
 漢上曰彖言異而同大象言同而異
初九悔亡喪馬勿逐自復見惡人无咎象曰見惡人以
[004-54b]
避咎也
 誠齋曰善合睽者與其亟也寧舒與其褊也寧宏蓋
 初九之與九四上下異趣而相叛水火異情而相賊
 惟相叛故初九動而下固不與九四而為徒九四動
 而上亦舍初九而不與俱彼舍我而去故有喪馬之
 象初九能聽其去而勿逐須其定而自復是以悔亡
 此合睽以舒不以亟之道也相如之感亷頗子儀之
 安光弼是也惟相賊故九四之火值初九之水則熄
[004-55a]
 初九之水值九四之火則涸彼爨我而我涸故有惡
 人之象且水在火上則涸今火在水上亦能涸何也
 蓋離日也常暘能焦大澤者也初九之於惡人能不
 以避為避而以見為避是以无咎此合睽以宏不以
 褊之道乎子見南子陳寔弔張讓是也初與四偕乾
 體而同陽德乾為馬同故復初九降屈以下與九四
 故為見惡人水在火下故為避
 白雲曰見者遇之而弗絶之辭非必欲見之也
[004-55b]
九二遇主于巷无咎象曰遇主于巷未失道也
 伊川曰二與五正應為相與者也然在睽乖之時陰
 陽相應之道衰而剛柔相戾之意勝學易者識此則
 知變通矣故二五雖正應當委曲以相求也二以剛
 中之德居下上應六五之君道合則志行成濟睽之
 功君臣睽離其咎大矣巷者委曲之塗也所謂委曲
 者以善道宛轉將就使合而已遇非枉道逢迎也巷
 非邪僻由徑也故夫子特云遇主于巷未失道也未
[004-56a]
 非必也非必謂失道也
 龜山曰遇主于巷惟睽之時可也知仁勇天下之達
 德也知知之仁守之勇行之三者闕一焉非達德也
 則人君固不可无勇矣而齊王以是為有疾故孟子
 告以文武事使廓而大之則安天下无足為者矣若
 夫好貨好色則生於人君之邪心不可為也然而孟
 子不以為不可者蓋譬之水逆行中流而遏之其患
 必至於決溢因其勢而利導之則庶乎其通諸海也
[004-56b]
 故以公劉太王之事告之陳古之善而閑其邪心引
 之於當道也其自謂齊人莫如我敬王者以此遇主
 于巷亦斯之謂歟
六三見輿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終象曰見輿
曳位不當也无初有終遇剛也
 三居二剛之閒處不得其所安其見侵陵可知矣三
 以正應在上欲進與合志而四阻於前二牽於後車
 牛所以行之具也劓者絶其通也有應在上為人所
[004-57a]
 閒而不得通豈非天乎睽極有終合之理始為二陽
 所阨是无初也後復得合是有終也掣執止之義所
 以有如此艱阨由位不當也終必與上九相遇而合
 乃遇剛也集伊川/龜山說
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厲无咎象曰交孚无咎志行也
 伊川曰當睽離之時孤居二陰之閒處不當位危且
 有咎也以遇元夫而交孚故得无咎初四皆陽剛君
 子以至誠相交協志同力則其志可以行不止无咎
[004-57b]
 而已行其志救時之睽也元夫猶善士也初九悔亡
 則處之至善者也
 晦菴曰交孚謂同德相信也
 誠齋曰舉朝皆武氏之臣而狄仁傑以一身徇唐非
 孤立於睽離之世乎乃下薦洛州司馬張柬之薦一
 柬之而五柬之合與仁傑而六周復為唐仁傑之志
 行矣
六五悔亡厥宗噬膚往何咎象曰厥宗噬膚往有慶也
[004-58a]
 六以隂柔當睽離之時而居尊位有悔可知然而下
 有九二剛陽之賢與之為應以輔翼之故得悔亡厥
 宗其黨謂九二正應噬膚謂與之共天位食天禄以
 享膚鼎之肉也養賢本為民而濟睽也非六五有文
 明之德求賢自輔其能往无咎而使天下受慶乎
上九睽孤見豕負塗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後說之弧匪
冦婚媾往遇雨則吉象曰遇雨之吉羣疑亡也
 伊川曰上居卦之終睽之極也陽剛居上剛之極也
[004-58b]
 在離之上用明之極也睽極則咈戾而難合剛極則
 躁暴而不詳明極則過察而多疑上九有六三之正
 應實不孤而其才性如此自睽孤也睽孤无所不疑
 其見三如豕之汚穢而又背負泥塗見其可惡之甚
 也既惡之甚則猜成其罪惡如見載鬼滿一車也鬼
 本无形而見載之一車言其以无為有妄之極也上
 之睽乖既極三之所處者正理大凡失道既極則必
 反正理故上於始疑而終必合也先張之弧始疑惡
[004-59a]
 而欲射之也三實无惡故後說弧而弗射睽極而反
 故與三非復是冦讎乃㛰媾也雨者陰陽和也自此
 以往謂既合而益和則吉也所以能和者以羣疑盡
 亡也其始睽也无所不疑故云羣疑
 南軒曰天下乖睽未嘗无可合之道故睽之六爻皆
 兩兩相求有始睽終合之義
 楊氏曰詩曰方茂爾惡相爾矛矣敵讎之象也既夷
 既懌如相酬矣羣疑亡而㛰姻酬酢之義也
[004-59b]
艮下/坎上
 伊川曰蹇險阻之義故為蹇難為卦坎上艮下坎險
 也艮止也險在前而止不能進也前有險陷後有峻
 阻故為蹇也又曰蹇是處蹇之道无時不可行
蹇利西南不利東北利見大人貞吉
 伊川曰西南坤方坤地也體順而易東北艮方艮山
 也體止而險在蹇難之時利於順處平易之地不利
 止於危險也處順易則難可紓止於險則難益甚矣
[004-60a]
 蹇難之時必有聖賢之人則能濟天下之難故利見
 大人也濟難者必以大正之道而堅固其守故貞則
 吉也凡處難者必在乎守貞正設使難不解不失正
 德是以吉也若遇難而不能固其守入於邪濫雖使
 茍免亦惡徳也知義命者不為也
彖曰蹇難也險在前也見險而能止知矣哉蹇利西南
往得中也不利東北其道窮也利見大人往有功也當
位貞吉以正邦也蹇之時用大矣哉
[004-60b]
 伊川曰蹇乃險阻艱難之義坎險在前止而不進故
 為知也方蹇難之時唯能止為善故諸爻除二五外
 皆以往為失來為得也蹇之時利於處平易西南坤
 方為順易東北艮方為險阻九上居五而得中正之
 位是往而得平易之地故為利也五居坎險之中而
 謂之平易者蓋卦本坤由五往而成坎故但取往而
 得中不取成坎之義也方蹇而又止危險之地則蹇
 益甚矣故不利東北其道窮也謂蹇之極也蹇難之
[004-61a]
 時非聖賢不能濟天下之蹇故利見大人也大人當
 位則成濟蹇之功矣往而有功也能濟天下之蹇者
 唯大正之道又諸爻除初外餘皆當正位故為貞正
 而吉也初六雖以陰居陽而處下亦陰之正也以如
 此正道正其邦可以濟於蹇矣處蹇之時濟蹇之道
 其用至大故云大矣哉天下之難豈易平也非聖賢
 不能其用可謂大矣順時而處量險而行從平易之
 道由至正之理乃蹇之時用也
[004-61b]
 白雲曰險而止者蒙之事見險而能止者知之事蹇
 之與蒙用智不用智雖不同其於待人以濟險則一
 也猶屯解不同其於自動以濟險亦一也當位貞吉
 者所處知所止而无不當位之失則其身貞矣是以
 吉也古之聖人莫不先於治己故大人正己而物正
 當位貞吉則正己者至矣所以為正邦之本
 楊氏曰蹇險在前止焉可也故諸爻喜來而惡往二
 五不言往來何也二臣位臣當濟君上之蹇五君位
[004-62a]
 君當濟天下之蹇其可見險而止乎又曰見險而止
 者防之於未然之前不陷於已然之後也
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脩德
 伊川曰山之峻阻上復有水坎水為險陷之象上下
 險阻故蹇也君子觀蹇難之象而以反身脩德孟子
 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故遇艱蹇必自省於其
 身有失而致之乎是反身也有所未善則改之无慊
 於心則加勉乃自脩其德也君子脩德以俟時而已
[004-62b]
 白雲曰屯之難濟之以動故君子以經綸困之難濟
 之以說故致命遂志蹇之難在止於至善故曰反身
 脩德難非一也故所以濟難亦不能同也
初六往蹇來譽象曰往蹇來譽冝待也
 注曰處難之始居止之初獨見前識覩險而止以待
 其時知矣哉故往則遇蹇來則得譽
 伊川曰方蹇之初陰柔无援進則益入於蹇往蹇也
 不進則為來止而不進待時可行而後行是有見幾
[004-63a]
 知時之美來則有譽也諸爻皆蹇往而善來然則无
 出蹇之義乎曰在蹇而往則蹇也蹇終則變矣故上
 六有碩義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象曰王臣蹇蹇終无尤也
 注曰二五以中正相應不以五在難中私身逺害執
 心不囘志匡王室盡忠如此何所尤哉
 蹇蹇者謂濟天下之難不恤一身之難也老子曰為
 人臣者无以有己即匪躬之義也
[004-63b]
九三往蹇來反象曰往蹇來反内喜之也
 伊川曰三與上為正應上陰柔而无位不足以為援
 故上往則蹇也方蹇之時陰柔不能自立故皆附於
 九三之陽而喜愛之九之處三在蹇為得其所也處
 蹇而得下之心可以求安故以來為反猶春秋之言
 歸也
 誠齋曰九三以剛陽之才居艮止之極逢坎險於前
 銳欲往而濟難也而聖人止之曰往進則必蹇來歸
[004-64a]
 則衆喜何也三與上為應而上六隂柔不能主三以
 共濟也此劉瑜陳蕃勸竇武速斷大計而武不從之
 事也二子往而不反其濟否何如也内二隂也
六四往蹇來連象曰往蹇來連當位實也
 連猶泰卦拔茅連茹之謂也六四體柔處於蹇難之
 中安能獨往而濟蹇哉能來引九三之剛實則六二
 初六自當牽連而起矣以之同助九五以拯大難則
 難斯濟矣張良力不能破楚而引韓彭狄仁傑力不
[004-64b]
 能謀唐而引張柬之輩亦往蹇來連之象也取雷/氏說
九五大蹇朋來象曰大蹇朋來以中節也
 五居君位而在坎難之中是天下之大蹇也大難之
 世非至中至正之君而得朋來之助不能濟也古人
 所謂非命世之才不足以定也居尊得位以中自節
 无過不及故得朋來
上六往蹇來碩吉利見大人象曰往蹇來碩志在内也
利見大人以從貴也
[004-65a]
 蹇之極有出蹇之道上六隂柔才不足以濟蹇以之
 往濟難未可紓九三以剛正之才内懷碩大之德與
 已為應來求之共見九五大德之人協力同心以濟
 蹇難何難之不可紓何蹇之不可出蕭何之舉韓信
 鮑叔之薦管夷吾其亦知此道也夫
坎下/震上
 伊川曰為卦震上坎下震動也動於險外出乎險也
 又雷雨之作蓋隂陽交感和暢而緩散故為解解者
[004-65b]
 天下患難解散之時也
解利西南无所往其來復吉有攸往夙吉
 伊川曰西南坤方坤之體廣大平易當天下之難方
 解人始離艱苦不可復以煩苛嚴急治之當濟以寛
 大簡易乃其冝也如是則人心懷而安之故利如西
 南也湯除桀之虐而以寛治武王誅紂之暴而反商
 政皆從寛易也无所往其來復吉有攸往夙吉无所
 往謂天下之難已解散无所為也有攸往謂尚有所
[004-66a]
 當解之事也夫天下國家必紀綱法度廢亂而後禍
 患生聖人既解其難而安平无事矣是无所往也則
 當修復治道正紀綱明法度進復先代明王之治是
 來復也謂反正理也天下之吉也其發語辭自古聖
 王救難定亂其始未暇遽為也既安定則為可久
 可繼之治自漢以下亂既除則不復有為始隨時維
 持而已故不能成善治蓋不知來復之義也有攸往
 夙吉謂尚有當解之事則早為之乃吉也當解而未
[004-66b]
 盡者不早去則將復盛事之復生者不早為則將漸
 大故夙則吉也蹇解二卦皆東北之陽卦也而利西
 南者亦髙明柔克之義武王克商反商政政由舊即
 來復之義也釋箕子囚封比干墓散鹿臺之財發鉅
 橋之粟以至崇德報功皆有攸往夙吉之謂也
彖曰解險以動動而免乎險解解利西南往得衆也其
來復吉乃得中也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天地解而雷
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拆解之時大矣哉
[004-67a]
 伊川曰坎險震動險以動也不險則非難不動則不
 能出難動而出於險外是免乎險難也故為解解難
 之道利在廣大平易以寛易而往濟解則得衆心之
 歸也不云无所往省文爾救亂除難一時之事未能
 成治道也必待難解无所往然後來復先王之治乃
 得中道謂合冝也有所為則夙吉也早則往而有功
 緩則惡滋而害深矣既明處解之道復言天地之解
 以見 時之大天地之氣開發交感而和暢則成雷
[004-67b]
 雨雷雨作則萬物皆生發甲拆天地之功由解而成
 故贊解之時大矣哉王者法天道行寛宥施恩惠養
 育兆民至於昆蟲草木乃順解之時與天地合德也
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
 單氏曰坎在上則為雲言澤未及物也此屯之象也
 坎在下則為雨言澤之及物也此解之象也解者物
 離乎難而更新之時也故赦過宥罪所以滌其舊而
 與之更新也
[004-68a]
 伊川曰赦釋之宥寛之過失則赦之可也罪惡而赦
 之則非義也故寛之而已
 白雲曰古者罪有寛宥而无赦赦而釋之者惟過失
 耳此過罪之不同也故康誥言人有小罪非眚而曰
 乃不可不殺謂罪也乃有大罪非終而曰時乃不可
 殺謂過也觀解之象與康誥之言可見先王用刑之
 意
初六无咎象曰剛柔之際義无咎也
[004-68b]
 屯之初剛柔始交之時則以剛在下者得民也解之
 初剛柔際接之時則以柔居之者无咎初六承九二
 而應九四所謂以柔接剛也赦過宥罪亦用柔之義
 光武當撥亂之初奮乎昆陽破赤眉降銅馬卒定禍
 亂者得以剛居初以貴下賤之義也天下既定謝西
 域禮匈奴却臧宫馬武之請者得以柔居初无咎之
 義也兼采/雷氏
九二田獲三狐得黄矢貞吉象曰九二貞吉得中道也
[004-69a]
 伊川曰九二以陽剛得中之才上應六五之君用於
 時者也天下小人常衆剛明之君在上則明足以照
 之威足以懼之剛足以斷之故小人不敢用其情然
 猶常存警戒慮其有間而害正也六五以陰柔居尊
 位其明易蔽其威易犯其斷不果而易惑小人一近
 之則移其心矣況難方解而治之初其變尚易二既
 當用必須能去小人則可以正君心而行其剛中之
 道田者去害之事狐者邪媚之獸三狐指卦之三隂
[004-69b]
 時之小人也獲謂能變化除去之如田之獲狐也獲
 之則得中正之道乃貞而吉也黄中色矢直物黄矢
 謂中直也羣邪不去君心一入則中直之道无由行
 矣桓敬之不去武三思是也
 誠齋曰多難既散有攸往夙吉九二以陽剛之才佐
 六五陰柔之主急於有為之時也則冝何先莫急於
 紀綱而又有急於紀綱莫先於法度而又有先於法
 度去小人是也霍光上官並受武之託丙魏恭顯雜
[004-70a]
 居宣之朝則是无難多難之始也故當解之世九二
 欲其獲狐六三戒其致冦九四欲其解拇六五欲其
 退小人上六欲其射隼一卦六爻而去小人者居其
 五然則召天下之多難者果誰乎君人者亦何利於
 天下之多難而何樂於近小人以疎君子哉狐者小
 人之妖恭顯是也拇者小人之賤通嫣是也隼者小
 人之鷙憲冀是也負乘者小人之僭莽卓是也一卦
 之中聖人五致意焉其防難也不為不詳矣三狐三
[004-70b]
 陰也一卦四陰而指其三者不指六五五君位也田
 者力而取之也矢者我直則壯也黄者中而不過也
 去小人而不力雖去必來去小人而不直雖行必革
 去小人而不中雖甚必亂三者盡矣又能貞固以守
 之則吉也不然鄭朋得以入望之封倫得以入太宗
 矣
六三負且乘致冦至貞吝象曰負且乘亦可醜也自我
致戎又誰咎也
[004-71a]
 六三陰柔居下卦之上處非其位猶小人冝在下負
 荷而且乘車非其據也昬亂之朝小人居君子之位
 人或以為當然蹇難既解君臣各從其正小人之居
 上者在宥罪之時王庭之鈇鉞雖未加焉則已為天
 下所不容故致冦戎而奪取之其為醜惡亦甚矣貞
 吝者固執而罔有悛心之謂也且冦戎皆自己招又
 何咎於人哉
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象曰解而拇未當位也
[004-71b]
 誠齋曰四以陽剛之賢居近君之位當大臣之任而
 下比六三微賤在下之小人則君子之友望望然去
 之惟解散其小人則君子信其忠正而朋至矣故薳
 子馮比八人者而申叔時逺之郭子儀任吳曜而僚
 佐去之拇體之微而在下者也小人之象也而汝也
 雷氏曰九四體震震為足六三在足之下拇之象也
 以陰柔而處下卦之上羣小之魁也茍不能解而退
 之則朋類去之而不信矣能解而不係焉則君子朋
[004-72a]
 類來附而信之矣故曰解而拇朋至斯孚大臣不能
 逺小人則未稱其位可知矣故象曰解而拇未當位
 也九四陽德終有稱任之道故稱未而已
六五君子維有解吉有孚于小人象曰君子有解小人
退也
 伊川曰六五居尊為解之主人君之解也以君子通
 言之君子所親比者必君子也所解去者必小人也
 故君子維有解則吉也小人去則君子進矣吉孰大
[004-72b]
 焉有孚者世云見驗也可驗之於小人小人之黨去
 則是君子能有解也小人去則君子自進正道自行
 天下不足治也
 誠齋曰六五當解之世為解之君雖以中和柔順之
 資而有解散患難之功者維得解之要而已孰為解
 難之要維用九二九四一二大臣陽剛之佐以解散
 小人而已然則天下无多難有一難小人者多難之
 宗解難无多術有一術君子者解難之源故洪水非
[004-73a]
 堯之難而四凶過於洪水四裔非四凶之威而一舜
 烈於四裔曰君子維有解吉言解之吉者維用君子
 一事而已
 李元量曰難之未平則非剛過而出中者不足以有
 為難之既平則柔得尊位大中者能成无不解之功
 矣所謂君子者以其君國而子民則有愛人之仁焉
 故其於天下无有逺近衆寡維有解而已斯其所以
 為吉歟有孚于小人使各退聽在下則君子之仁至
[004-73b]
 矣
上六公用射隼于髙墉之上獲之无不利象曰公用射
隼以解悖也
 伊川曰上六尊髙之地而非君位故曰公但據解終
 而言也隼鷙害之物象為害之小人墉牆内外之限
 也害若在内則是未解之時也若出墉外則是无害
 矣復何所解故在墉上離乎内而未去也上解之極
 也解極之時而獨有未解者乃害之堅強者也上居
[004-74a]
 解極解道已至器已成也故能射而獲之既獲之則
 天下之患解已盡矣何所不利至解終而未解者悖
 亂之大者也射之所以解之也解則天下平矣
 白雲曰六三負且乘悖亂之道隼之象也髙墉三之
 位也乘非負者所當乘墉非隼之所當處在三致戎
 猶負乘在上能獲猶射隼也夫以上六解悖之道以
 獲六三負乘之醜是以无不利也孔子曰君子藏器
 於身待時而動解悖有道所謂器也髙墉之上則其
[004-74b]
 時也
兊下/艮上
 伊川曰為卦艮上兌下山體髙澤體深下深則上益
 髙為損下益上之義又澤在山下其氣上通潤及草
 木百物是損下而益上也又下為兌說三爻皆上應
 是説以奉上亦損下益上之義又下兌之成兌由六
 三之變也上艮之成艮自上九之變也三本剛而成
 柔上本柔而成剛亦損下益上之義損上而益於下
[004-75a]
 則為益取下而益於上則為損在人上者施其澤以
 及下則益也取其下以自厚則損也譬諸壘土損於
 上以培厚其基本則上下安固矣豈非益乎取於下
 以增上之髙則危墜至矣豈非損乎故損者損下益
 上之義益則反是
損有孚元吉无咎可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伊川曰損減損也凡損抑其過以就義理皆損之道
 也損之道必有孚誠謂至誠順於理也損而順理則
[004-75b]
 大善而吉所損无過差可貞固常行而利有所往也
 損者損過而就中損浮末而就本實也聖人以寧儉
 為禮之本享祀之禮其文最繁然以誠敬為本多儀
 備物所以將飾其誠敬之心飾過其誠則為偽矣損
 飾所以存誠也二簋之約可用享祭言在乎誠而已
彖曰損損下益上其道上行損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貞
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應有時損剛益柔
有時損益盈虚與時偕行
[004-76a]
 伊川曰損之道厚本損末之謂也故云曷所用哉二
 簋足以薦其誠矣夫子恐後人不達遂以為文飾當
 盡去故詳言之有本必有末有實必有文天下萬事
 无不然者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父子主恩必有嚴
 順之體君臣主敬必有承接之儀禮讓存乎内待威
 儀而後行尊卑有其序非物采則无别文之與實相
 須而不可闕也及夫文之勝末之流逺本喪實乃當
 損之時也茍文飾未過而損之與損之至於過甚則
[004-76b]
 非也故曰二簋之質用之當有時非所用而用之不
 可也或損或益或盈或虚隨時而已過者損之不足
 者益之虧者盈之實者虚之與時偕行也
 南軒曰天下之理不過乎適中損者所以裁束而歸
 乎中道爾萃之時利用大牲不嫌於太豐損之時二
 簋用享不嫌於太約此聖人消息盈虚與時偕行之
 道也
象曰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欲
[004-77a]
 伊川曰山下有澤氣通上潤與深下以增髙皆損下
 之象君子觀損之象以損於己在修己之道所當損
 者唯忿與欲故以懲戒其忿怒窒塞其意欲也
 白雲曰繫辭曰損德之修也然欲者平居无時不生
 故直欲窒之忿有時而作也遇作之時則懲之而已
 徐氏曰君子所性雖行不加雖窮不損而所損者忿
 欲而已害性故也
 誠齋曰此所謂損不善以益其善也觀兌之說君子
[004-77b]
 得之以懲其忿觀艮之止君子得之以窒其欲
初九已事遄往无咎酌損之象曰已事遄往尚合志也
 所謂事者損之事也已者事之當損之時也初與四
 應損初之實以益四之虚是推初之誠以損四之疾
 也未事而往已雖推誠而人未乎後事而往則其疾
 已成而不可救四欲損其疾而初應幾而遄往使遄
 有喜焉故曰尚合志也酌損之者酌其宜而損之也
 過與不及皆非酌損之義往不失幾酌不失節何咎
[004-78a]
 之有集廣平白/雲輩說
九二利貞征凶弗損益之象曰九二利貞中以為志也
 伊川曰二以剛中當損剛之時居柔而說體上應六
 五陰柔之君以柔說應上則失其剛中之德故戒所
 利在貞正也征行也離乎中則失其貞正而凶矣守
 其中乃貞也弗損益之不自損其剛貞則能益其上
 乃益之也若失其剛貞而用柔說適足以損之而已
 非益上也世之愚者有雖无邪心而惟知竭力順上
[004-78b]
 為忠者蓋不知弗損益之之義也九居二非正也處
 說非剛也而得中為善若守其中德何有不善豈有
 中而不正者豈有中而有過者二之所謂利貞以中
 為志也志存乎中則自正矣大率中重於正中則正
 矣正不必中也能守中則有益於上矣
六三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象曰一人行
三則疑也
 南軒曰三居下體之上位之髙物之盛數之當變也
[004-79a]
 故聖人於此極言萬物損益之理以下體而觀三本
 陽也變而為陰是三人行損一人之象也以全體而
 觀上本隂也變而為陽亦損一人之象也天下之理
 一陰一陽一男一女一倡一和一柔一剛大至於天
 地細至於蟲魚事事物物莫不皆有自然之對非有
 大於一人者焉此天地之至理過此則為贅少此則
 為虧贅者不得不損虧者自然相求是故繫辭曰天
 地絪緼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易曰三人行
[004-79b]
 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言致一也三復㣲言其
 有㫖哉一陰偶二陽一陽蓄二陰皆非致一之道咈
 天地之理舉此一端以泛觀天下萬物凡過分越義
 之事烏得不損哉
六四損其疾使遄有喜无咎象曰損其疾亦可喜也
 伊川曰四以陰柔居上與初之剛陽相應在損時而
 應剛能自損以從剛陽也損不善以從善也故曰損
 其疾疾謂疾病不善也損於不善唯使之遄速則有
[004-80a]
 喜而无咎也人之損過唯患不速速則不至於深過
 為可喜也
 龜山曰六四乘承皆隂偏於陰者也陰陽失其平則
 為疾初與已應得陽而損其疾也為損而至於損其
 疾亦可喜也
 誠齋曰亦之為言次之辭也无疾上也有疾而損之
 次也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元吉象曰六五元吉自
[004-80b]
上祐也
 伊川曰六五於損時以中順居尊位虚其中以應乎
 二之剛陽是人君能虚中自損以順從在下之賢也
 能如是天下孰不損己自盡以益之故或有益之之
 事則十朋助之矣十衆辭龜者決是非吉凶之物衆
 人之公論必合正理雖龜䇿不能違也如此可謂大
 善之吉矣古人曰謀從衆則合天心故自上天降之
 福祐也
[004-81a]
 白雲曰六五之元吉猶洪範之大同也自上祐者所
 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龜之弗違鬼
 神從之也先言或益之者由人益之而言之也或益
 之謂來益之者不一以見人從之多也
上九弗損益之无咎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象曰弗
損益之大得志也
 伊川曰凡損之義有三損己從人也自損以益於人
 也行損道以損於人也損己從人徙於義也自損益
[004-81b]
 人及於物也行損道以損於人行其義也各因其時
 取大者言之四五二爻取損己以從人下體三爻取
 自損以益人損時之用行損道以損天下之當損者
 也上九則取不行其損為益九居損之終損極而當
 變者也以剛陽居上若用剛以損削於下非為上之
 道其咎大矣若不行其損變而以剛陽之道益於下
 則无咎而得其正且吉也如是則宜有所往往則有
 益矣在上能不損其下而益之天下孰不服從從服
[004-82a]
 之衆无有内外也故曰得臣无家得臣謂得人心歸
 服无家謂无有逺近内外之限也
震下/巽上
 伊川曰為卦巽上震下巽震二卦皆由下變而成陽
 變而為陰者損也陰變而為陽者益也上卦損而下
 卦益損上益下所以為益此以益言也下厚則上安
 故益下為益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004-82b]
 單氏曰益者損上益下之時也損上而益下則有往
 必利有難必濟不必若損之有孚元吉无咎可貞而
 利有攸往也
彖曰益損上益下民說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
攸往中正有慶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動而巽日進无
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伊川曰以卦義與卦才言也卦之為益以其損上益
 下也損於上而益下則民說之无疆謂无窮極也自
[004-83a]
 上而降己以下下其道至大光顯也陽下居初陰上
 居四為自上下下之義五以陽剛中正居尊位二復
 以中正應之是以中正之道益天下天下受其福慶
 也益之為道於平常无事之際其益猶小當艱危險
 難則所益至大故利涉大川也又以二體言卦才下
 動而上巽動而巽也為益之道其動巽順於理則其
 益日進廣大无有疆限也動而不順於理豈能成大
 益也以天地之功言益道之大聖人體之以益天下
[004-83b]
 也天道資始地道生物天施地生化育萬物各正性
 命其益可謂无方矣方所也有方所則有限量无方
 謂廣大无窮極也天地之益萬物豈有窮際乎天地
 之益无窮者理而已矣聖人利益天下之道應時順
 理與天地合與時偕行也
 白雲曰木道乃行者益之卦象與中孚相類中孚之
 利涉大川以乘木舟虚也益之震巽皆為木道雖未
 若中孚之舟虚亦木道行而利涉矣
[004-84a]
 神農氏斲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取
 諸益者亦木道之行也益動而巽則无盈滿之累故
 日進无疆顔淵有若无實若虚終日不違如愚所以
 見其進未見其止也
 童溪曰凡人君損四海之供奉以益天下之不足則
 天下之心以為此吾君之惠也損萬乘之尊嚴以下
 天下之賢者則天下之心又以為此吾君之謙也其
 道下濟豈不光大矣乎
[004-84b]
 雷氏曰天施地生其益无方何也亦損上益下之象
 也天之日照月臨雲行雨施且氣達於下而後地能
 生物其利益无方猶上之恩施及下下乃報上其利
 益亦无方也无疆言逺而不窮无方言平而不偏
象曰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伊川曰風烈則雷迅雷激則風怒二物相益者也君
 子求益於己无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也見善能遷
 則可以盡天下之善有過能改則无過矣
[004-85a]
 楊氏曰吹墟之者風也振蕩之者雷也經曰雷以動
 之必繼之以風以散之者是風雷相資而為益有巽
 之風而无震之雷則无益也四時之風皆風也金風
 與寒凝之風皆殺者何邪以无雷以推蕩陽氣閉藏
 雖風不能以吹嘘及夫東風則解凍清㣲之風則養
 萬物者蓋雷動於是時也
初九利用為大作元吉无咎象曰元吉无咎下不厚事

[004-85b]
 伊川曰初九振動之主剛陽之盛也居益之時其才
 足以益物雖居至下而上有六四之大臣應於己四
 巽順之主上能巽於君下能順於賢才也在下者不
 能有為也得在上者應從則宜以其道輔於上作大
 益天下之事利用為大作也居下而得上之用以行
 其志必須所為大善而吉則无過咎不能元吉則不
 唯在已有咎乃累乎上為上之咎也在至下而當大
 任小善不足以稱也故必元吉然後得无咎又在下
[004-86a]
 者本不當處厚事厚事重大之事也以為在上所任
 所以當大事必能濟大事而致元吉乃為无咎能致
 元吉則在上者任之為知人已當之為勝任不然則
 上下皆有咎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永貞吉王用享于帝吉
象曰或益之自外來也
 伊川曰六二處中正而體柔順有虚中之象人處中
 正之道虚其中以求益而能順從天下孰不願告而
[004-86b]
 益之孟子曰夫茍好善則四海之内皆將輕千里而
 來告之以善夫滿則不受虚則來物理自然也故或
 有可益之事則衆朋助而益之十者衆辭衆人所是
 理之至當也龜者占吉凶辨是非之物言其至是龜
 不能違也永貞吉就六二之才而言二中正虚中能
 得衆人之益者也然而質本陰柔故戒在常永貞固
 則吉也求益之道非永貞則安能守也損之六五十
 朋之則元吉者蓋居尊自損應下之剛以柔而居剛
[004-87a]
 柔為虚受剛為固守求益之至善故元吉也六二虚
 中求益亦有剛陽之應而以柔居柔疑從益之未固
 也故戒能常永貞固則吉也王用享于帝吉如二之
 虚中而能永貞用以享上帝猶當獲吉況與人接物
 其意有不通乎求益於人有不應乎祭天天子之事
 故云王用也二既中正虚中能受天下之善而固守
 則有有益之事衆人自外來益之矣或曰自外來豈
 非謂五乎曰如二之中正虚中天下孰不願益之五
[004-87b]
 為正應固在其中矣
 王用享于帝吉猶言納于大麓烈風雷雨弗迷王者
 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也
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象曰益用
凶事固有之也
 伊川曰凶事謂患難非常之事三居下體之上乃守
 令也在下當承稟於上安得自任擅為益乎唯於患
 難非常之事則可量宜應卒奮不顧身力庇其民固
[004-88a]
 无咎也下專自任上必忌疾雖當凶難義在可為然
 必有其孚誠而所為合於中道則誠意通於上而上
 信與之矣專為而无為上愛民之至誠固不可也雖
 有誠意而所為不合中行亦不可也圭者通信之物
 禮云大夫執圭而使所以申信也凡祭祀朝聘用圭
 玉所以通達誠信也有乎誠而得中道則能使上信
 之是猶告公上用圭玉也固有之也謂專固自任其
 事也
[004-88b]
六四中行告公從利用為依遷國象曰告公從以益志

 伊川曰四當益時處近君之位居得其正以柔巽輔
 上而下順應於初之剛陽如是可以益於上也惟處
 不得其中而所應又不中是不足於中也故云若行
 中道則可以益於君上告於上而獲信從矣以柔巽
 之體非有剛特之操故利用為依遷國為依依附於
 上也遷國順下而動也上依剛中之君而致其益下
[004-89a]
 順剛陽之才以行其事利用如是也自古國邑民不
 安其居則遷遷國者順下而動也爻辭但云得中行
 則告公而獲從象復明之曰告公而獲從者告之以
 益天下之志也志茍在於天下上必信而從之事君
 者不患上之不從患其志之不誠也
 白雲曰三四失中故皆以中行戒之非有為之地居
 巽之下不能自動以益人故欲有行也告公而已欲
 遷國也依人而已不能自用也告公者以益天下之
[004-89b]
 志告之也
九五有孚惠心勿問元吉有孚惠我德象曰有孚惠心
勿問之矣惠我德大得志也
 伊川曰五以陽剛中正居尊位又得六二之中正相
 應以行其益何所不利陽實在中有孚也以九五之
 才之德之位而以中心至誠在惠益於物其至善大
 吉不問可知天下至誠懷吾德以為惠是其道大行
 人君之志得矣
[004-90a]
 白雲曰勿問者有孚惠心无所擇也猶彖言天施地
 生而曰无方繫辭云益之長裕而曰不設皆无限極
 之意
上九莫益之或擊之立心勿恒凶象曰莫益之偏辭也
或擊之自外來也
 伊川曰上居无位之地非行益於人者也求益之甚
 者也以剛而求益之極衆人所共惡故无益之者而
 或擊之矣立心勿恒凶聖人戒人存心不可專利云
[004-90b]
 勿恒如是凶之道也所當速改也云莫益之者非其
 偏己之辭也茍不偏己合於公道則人亦益之何為
 擊之乎繫辭曰君子安其身而後動易其心而後語
 定其交而後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動則民
 不與也懼以語則民不應也无交而求則民不與也
 莫之與則傷之者至矣易曰莫益之或擊之立心勿
 恒凶君子言動與求皆以其道乃完善也不然則取
 傷而凶矣
[004-91a]
 誠齋曰利之所在可均而不可偏上九不均之以益
 人而偏之以益己偏之以益己而爭之者至矣
 雷氏曰巽其究為躁卦
 
 
 
 
 
[004-91b]
 
 
 
 
 
 
 
 學易記卷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