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81 學易記-元-李簡 (master)


[001-1a]
欽定四庫全書
 學易記卷一       元 李簡 撰
上經
乾下/乾上
乾元亨利貞
 伊川曰上古聖人始畫八卦三才之道備矣因而重
 之以盡天下之變故六畫而成卦重乾為乾乾天也
 天者乾之形體乾者天之性情乾健也健而不息之
[001-1b]
 謂乾夫天專言之則道也天且弗違是也分而言之
 則以形體謂之天以主宰謂之帝以功用謂之鬼以
 妙用謂之神以性情謂之乾
 白雲曰說卦曰乾為天在天之乾也為圜在象之乾
 也為君為父在人之乾也為玉為金為寒為冰為大
 赤為馬為木果在地在物之乾也
 邵氏曰元者氣之始亨者氣之通即元氣也
 誠齋曰元亨利貞乾之徳也徳之名四其實則一一
[001-2a]
 者何元而巳元出而亨物始而通也時春而夏日旦
 而晝人幼而壯物萌而榮皆元亨之迹利入而貞物
 成則復也時秋而冬日昳而夕人彊而耄物實而隕
 皆利貞之迹故周子曰元亨誠之通利貞誠之復復
 者何復於元而巳元者貞之初貞者元之終元貞異
 名而同體亨者物之生利者物之成亨利異功而同
 用
初九潛龍勿用
[001-2b]
 伊川曰理无形也故假象以顯義乾以龍為象者龍
 之為物靈變不測故以象乾道變化陽氣消息聖人
 進退初九在一卦之下為始物之端陽氣方萌聖人
 側微若龍之潛隱未可自用當飬晦以俟時
 誠齋曰乾陽也其數曰九坤隂也其數曰六何也天
 地之生數也積天數之一三五不曰九乎積地數之
 二四不曰六乎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001-3a]
 明道曰九五九二皆言利見大人聖人固有在上者
 在下者
 伊川曰田地上也出見於地上其徳巳著利見大徳
 之君以行其道君亦利見大徳之臣以共成其功天
 下利見大徳之人以被其澤大徳之君九五也乾坤
 純體不分剛柔而以同徳相應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
 白雲曰三居臣道之尊當興事造業之任故終日乾
[001-3b]
 乾法乾之健不遑休息此大禹三過其門不入之時
 然天下之理髙則危滿則溢必戰戰兢兢然後無危
 溢之患是以九三位極之君子能朝夕惕然則雖處
 危地无咎矣
 康節曰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
 思之坐以待旦夕惕若之謂也
 誠齋曰勤於徳而懼於位則危者安矣何咎之有
九四或躍在淵无咎
[001-4a]
 此爻有進退之義九陽進也四淵退也或疑辭謂非
 必也或躍者試其所養在淵者涵其自養冝動而動
 斯无咎矣有咎无咎主動而言故象云進无咎也蓋
 吉凶悔吝生乎動故也安定胡氏以此義為儲貳六
 爻之義惟舜能備之耕稼陶漁時潛也𤣥徳升聞時
 即見也歴試諸難時即乾乾也納于大麓時即躍也
 老而命禹則不至於亢兼采伊川/誠齋語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001-4b]
 伊川曰進位乎天位也聖人既得天位則利見天下
 大徳之人與共成天下之事天下固利見夫大徳之
 君也
 白雲曰孔子曰惟天為大惟堯則之孟子曰大舜有
 大焉則大人莫大於堯舜也然堯以不得舜為己憂
 舜以不得禹臯陶為己憂雖堯舜之大其復憂尚如
 此此九五大人之君所以利見九二大人之臣也天
 位不可階而升也故稱飛龍焉
[001-5a]
上九亢龍有悔
 白雲曰九三過而惕故无咎上九過而亢故有悔然
 則龍徳莫善於惕而莫不善於亢也堯老而舜攝舜
 亦以命禹伊尹復政厥辟周公復子明辟君臣之間
 皆有是道故知進退者其唯聖人乎
用九見羣龍无首吉
 伊川曰見羣龍謂觀諸陽之義无為首則吉也以剛
 為天下先凶之道也
[001-5b]
 兼山曰用九用六獨乾坤有之乾純陽故曰羣龍坤
 純隂故曰永貞
 白雲曰九天徳也用天徳者徧覆包含無所不容其
 於見羣龍而容之有餘裕矣夫是之謂大人大人有
 容天下之徳而无長天下之志至於天下樂推首出
 庶物之際一以无心應之而巳象言天徳不可為首
 為者自為之辭无首者戒其无自為首也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
[001-6a]
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乗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
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釋元之義也大哉乾元
 賛乾元為四徳之首猶五常之仁專言則包四者之
 為大也萬物資始謂萬物之生皆感天之元氣資以
 為始也乃統天謂冠乎天徳之始終也雲行雨施品
 物流形釋亨義也猶云雷雨之動滿盈於天地之間
 生物咸遂各以所賦而成形也大明終始六位時成
[001-6b]
 時乗六龍以御天此言聖人法元亨之用也大明天
 道之終始潛見暢躍飛悔各以其時成徳也以上下
 定位而言謂之六位以陽氣變化成徳而言謂之六
 龍御天猶云行天道也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
 和乃利貞釋利貞之義也變者化之漸化者變之成
 物所受為性天所賦為命太和貞元之氣也各正者
 得於有生之初保合者全於巳生之後保謂常存合
 謂常和此言乾道變化无所不利而萬物各得其性
[001-7a]
 命之正以自全也首出庻物萬國咸寧言聖人法利
 貞之用也聖人在上髙出於物猶乾道之變化萬國
 各得其所而咸寧猶萬物之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也
 統而論之元者物之始生亨者物之暢茂利則向於
 實也貞則實之成也實之既成則其根蒂脫落可復
 種而生矣此四徳之所以循環而无端也然而四者
 之間生氣流行初无間斷此乾之所以包四徳而統
 天也集伊川晦菴/諸先生語
[001-7b]
 孔疏彖斷也斷定一卦之義也雲氣流行雨澤施布
 故品𩔖之物流布成形
 一說温者春之和暑者夏之和涼者秋之和寒者冬
 之和四時正氣皆謂之和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伊川曰卦下象解一卦之象爻下象解一爻之象諸
 卦皆取象以為法乾道覆育之象至大非聖人莫能
 體欲人皆可取法也故取其行健而巳非至健固不
[001-8a]
 足以見天道也君子以自彊不息法天行之健也
 孟子曰雞鳴而起孜孜為善者舜之徒也亦自強不
 息者歟
 鶴山曰易之大象凡六十有四而於乾曰君子以自
 彊不息於晉曰君子以自昭明徳天行日進凡皆自
 不可巳聖人發二象示人以所當事者不為不切至
 矣然而日為衆陽之宗亦天下之健者而獨於乾曰
 自彊何哉天左旋而日右轉其為三百六十五度四
[001-8b]
 分度之一窮晝夜而一周蓋未始相逺也然日之進
 也財足以當晝夜之運而天之行則常超一度積日
 以成歳是則天常踰一度而日常不及一度則所謂
 彊健而无息非天行不足以當之安定胡公嘗語人
 曰人之一呼吸是謂一息一息之間天行八十餘里
 人之一晝夜萬三千六百息故天行百餘萬里然則
 是孰使之然哉天以彊而无息也非有使之然也則
 人之為善其自彊不可息也蓋亦无與乎他人矣天
[001-9a]
 之行也左旋右復前降後升晝夜有常古今无間人
 之為人將以主天地而命萬物也而合散消息乃為
 大化所驅固有由之終身而不知其然者顧得謂之
 自彊乎
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有天徳而在下未可用也說者以陽為陽氣則與文
 言為重復
見龍在田徳施普也
[001-9b]
 陸希聲曰潛龍見於田則生植利乎民聖人見於世
 則教化漸於物
 伊川曰見於地上徳化及物其施巳普也
終日乾乾反復道也
 伊川曰進退動息必以道也三位在二體之中可進
 而上可退而下故言反復
或躍在淵進无咎也
 四為有位之臣雖有進退之義而義在有為故進亦
[001-10a]
 无咎夫人臣進退在君而不在已君雖見知衆雖已
 允自當推讓疑懼故或之聖人以九四以陽居隂慮
 其退而失時故曰進无咎也兼采/白雲
飛龍在天大人造也
 晦菴曰造猶作也
 童溪曰造之一辭見聖人功用即天也
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白雲曰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乆亢不知變其能久
[001-10b]
 乎
 龔氏曰物不及中則虛盈則過中者也其盈不可久
 而居之以為常則悔矣
 晦菴曰亢者過於上而不能下之意也陽極於上動
 必有悔
用九天徳不可為首也
 伊川曰用九天徳也天徳陽剛復用剛而好先則過
 矣
[001-11a]
 白雲曰善用天徳者用其大不善用天徳者用其彊
 彊无不及也處衆則欲長有功則欲伐故聖人於是
 戒之益賛於禹曰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其知用
 天徳者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
貞者事之幹也
 伊川曰他卦彖象而已獨乾坤更設文言以發明其
 義推乾之道施於人事元亨利貞乾之四徳在人則
[001-11b]
 元者衆善之首也亨者衆善之會也利者和合之義
 也貞者幹事之用也
 漢上曰守正堅固不為萬物之所撓奪乃能建立庶
 事
 西山眞氏曰善端萌動者元也善端發逹者亨也推
 而澤物俾各得所者利也幹木之身枝葉所依而立
 也
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
[001-12a]
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徳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君子體乾之仁則无物不在吾仁覆之中故足以長
 人衆善會處无不合禮物物皆利无不合義貞固者
 知正之所在而固守之所謂知而弗去者也故足以
 為事之幹取伊川/晦菴
 廣平曰義主於刻制而利不生於其間則不和先王
 之義勞之乃所以逸之故民至於忘其勞殺之乃所
 以生之故民至於忘其死蓋利之實行乎其中矣事
[001-12b]
 以智謀物以智創智而不貞則事不立貞者正而固
 也謀之不正則異議得以屈之守之不固則衆力得
 以傾之豈事之幹邪
 西山眞氏曰四徳之說世之昧於理者皆言天與人
 二今以此條觀之則人之與天未嘗不一也蓋在天
 則為元亨利貞而在人則為仁義禮智元亨利貞理
 也生長收藏氣也有是理則有是氣仁義禮智性也
 惻隱羞惡辭遜是非情也有是性則有是情天人之
[001-13a]
 道脗合如此又曷嘗有二邪然天无心而人有欲天
 惟其无心也故元而亨亨而利利而貞貞而又元通
 復循環未嘗閒斷於穆之命終古常新人惟其有欲
 也故惻隱之發而殘忍奪之辭遜之發而貪冐雜之
 羞惡之發而茍且閒之是非之發而昬妄賊之於是
 乎與天不相似矣學者當知天有此徳吾亦有此徳
 屏除私欲保養正性則吾之一身通體皆仁隨觸而
 應无非惻怛即天之春生意盎然而物物欣恱也吾
[001-13b]
 之動容周旋莫不中禮三千三百燦然明備即天之
 夏生意暢逹而物物嘉美也吾之所以利物者皆合
 於義即天之秋生意凝實而萬寶得遂其性也吾之
 所以貞固而守者足以根本萬事即天之冬生意潛
 藏而造物所由以出也貞固所以為智者惟知之明/故守之固智所以配冬者義
 發於外而智/藏於内也人之與天其果二乎哉而况人君有天
 之徳又居天之位則善端萌動者元也善端發逹者
 亨也推而澤物俾各𫉬所者利也心既溥物還復寂
[001-14a]
 然者貞也雖一日之頃一念之㣲四者无乎不在然
 徳雖固有非剛健則不能行夫惟自彊不息與天同
 運人欲不得以間之然後終始萬物與天同功矣義
 理之源莫大於此惟聖明玩心焉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徳而隱者也不易乎
世不成乎名遯世无悶不見是而无悶樂則行之憂則
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潜龍也
 伊川曰初九陽之微龍徳之潛隱乃聖賢之在側陋
[001-14b]
 也守其道不隨世而變晦其行不求知於時自信自
 樂見可而動知難而避其守堅不可奪潛龍之徳也
 孔子將言一爻之義故自設問而自應也白雲謂不
 見是而无悶人不知而不愠者也或曰不悶者必不
 愠不愠者未必不悶
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龍徳而正中
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徳
博而化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徳也
[001-15a]
 伊川曰以龍徳而處正中者也在卦之正中為得正
 中之義庸信庸謹造次必於是也既處无過之地則
 唯在閑邪邪既閑則誠存矣善世而不伐不有其善
 也徳博而化正已而物正也皆大人之事雖非君位
 君之徳也或問如何是閑邪曰非禮勿視聴言動邪
 斯閑矣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何謂也子曰君
子進徳修業忠信所以進徳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
[001-15b]
也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是故居
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
无咎矣
 伊川曰内積忠信所以進徳也擇言篤志所以居業
 也知至至之致知也求知所至而至之知之在先故
 可與幾所謂始條理者知之事也知終終之力行也
 既知所終則力進而終之守之在後故可與存義所
 謂終條理者聖之事也此學之始終也君子之學如
[001-16a]
 是故知處上下之道而无驕憂不懈而知懼雖在危
 地而无咎也
 温公曰君子外修言辭内推至誠内外相應令无不
 行事業所以日新也又曰立誠自不妄語始
 明道曰修辭立其誠不可不子細理會言能修省言
 辭便是要立誠若只是修飾言辭為心只是為偽也
 子貢之智亞於顔子知至而未至之也
 廣平曰忠信所以進徳也如甘之受和白之受采故
[001-16b]
 善學者其必以忠信為主
 邵氏曰上位者下體之上下位者上體之下凡人之
 情居上位則自以為有餘故常失之驕在下位則自
 以為不足故常失之憂
 雷氏曰在已者徳也見於事者業也
九四曰或躍在淵无咎何謂也子曰上下无常非為邪
也進退无恒非離羣也君子進徳修業欲及時也故无

[001-17a]
 内卦以徳學言外卦以時位言進徳修業九三備矣
 此則欲及時而進也上而躍下而退是无常也意在
 公天下非為邪也進退无恒者時使之然非茍欲離
 羣𩔖也集孔疏/晦菴語
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同
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
覩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𩔖也
 伊川曰人之與聖人𩔖也五以龍徳升尊位人之𩔖
[001-17b]
 莫不歸仰况同徳乎上應於下下從於上同聲相應
 同氣相求也流濕就燥從龍從虎皆以氣𩔖故聖人
 作而萬物皆覩上既見下下亦見上物人也古語云
 人物物論謂人也易中利見大人其言則同義則有
 異如訟之利見大人謂宜見大徳中正之人則其辯
 明言在見前乾之二五則聖人既出上下相見共成
 其事所利者見大人也言在見後本乎天者如日月
 星辰本乎地者如蟲獸草木隂陽各從其𩔖人物莫
[001-18a]
 不然也
上九曰亢龍有悔何謂也子曰貴而无位髙而无民賢
人在下位而无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九居一卦之上而无位故曰貴而无位髙而无民四
 以下皆從九五故曰賢人在下位而无輔以上九過
 髙志滿不來助之也无位无民无輔以此而動則有
 悔也
潛龍勿用下也
[001-18b]
 伊川曰以在下未可用也
 白雲曰下言微也如有鰥在下也
見龍在田時舎去/聲
 伊川曰隨時而止也
終日乾乾行事也
 伊川曰進徳修業也
或躍在淵自試也
 石氏曰審其可進而進以自試也
[001-19a]
飛龍在天上治也
 晦菴曰居上以治下也
亢龍有悔窮之災也
 漢上曰陽窮於九隂窮於六位窮於上窮則變變則
 通通則久上九窮不知變窮之災也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四徳之元猶五常之仁偏言則一事專言則包四者
 稱乾元則天徳具矣用九者有天徳而不為首也知
[001-19b]
 乾元用九之道則天下治矣故又曰乃見天則則法
 則也即天道也
潛龍勿用陽氣潛藏
 白雲曰塞閉未亨之時也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
 伊川曰龍徳見於地上則天下見其文明之化也
終日乾乾與時偕行
 劉氏曰易以爻為人以位為時九三爻與位皆陽故
[001-20a]
 曰與時偕行
或躍在淵乾道乃革
 晦菴曰離下而上變革之時
飛龍在天乃位乎天徳
 白雲曰有天徳而得天位也
亢龍有悔與時偕極
 白雲曰與時偕極乾道極矣時不復矣而不知止故
 與偕極
[001-20b]
乾元用九乃見天則
 乾元天徳也有天徳而能用九乃見聖人之則天也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
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
 伊川曰既始則必亨不亨則息矣利貞乾之性情也
 始而亨非利貞其能不息乎乾始之道能使庶𩔖生
 成天下蒙其美利而不言所利者蓋无所不利非可
 指名也故賛其利之大曰大矣哉又曰元亨者只是
[001-21a]
 始而亨者也此通人物而言謂始初發生大槩一例
 亨通也及到利貞便是各正性命後屬人而言也利
 貞者分在性與情只性為本情是性之動處
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六爻發揮旁通情也時
乗六龍以御天也雲行雨施天下平也
 伊川曰大哉賛乾道之大也以剛健中正純粹六者
 形容乾道精謂六者之精極
 剛則不屈健則不息中則无過不及正則不邪純則
[001-21b]
 不雜粹則无疵屈於物欲非剛也有始无卒非健也
 過與不及非中也背義就利非正也所守偏駁非純
 也未能盡善非粹也
 晦菴曰剛健以全體言中正指二五言純粹精言異
 於他卦旁通猶言曲盡
 劉氏曰乾之六爻發越揮散於六十二卦之間曲盡
 天地萬物之理
 白雲曰剛健中正純粹精乾之徳也六爻發揮旁通
[001-22a]
 情乾之業也時乘六龍以御天乾之用也雲行雨施
 天下平乾之功也有是徳則有是業有是用則有是
 功也然精者徳之精情者卦之情乗六龍用九也天
 下平致美利也乾之大如此聖人之法乾也剛健中
 正以崇徳發揮旁通以廣業時乗六龍崇徳以致用
 也雲行雨施廣業之功成也
君子以成徳為行日可見之行也潛之為言也隐而未
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001-22b]
 誠齋曰緼於身為徳形於事為行初九雖潛而龍徳
 具矣潛者位而已所性不存焉者也程子謂未成者
 未著也人非利見不足謂之成
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寛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見
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徳也
 學聚問辯致知也寛以居之涵養也仁以行之力行
 也
 兼山曰九二見龍在田以君徳而處臣位在君子方
[001-23a]
 學以聚之問以辯之者也田非不可安安之非所宜
 也是以利見大人彚以待征學以待發故也
 耿氏曰聚積小之名君子之學也天地萬物之理古
 今治亂之變无不旁搜而逺取所以聚之也多聞而
 不擇其善徒自惑耳故問以辯之也
九三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時
而惕雖危无咎矣
 虞翻曰以乾接乾故重剛位非二五故不中
[001-23b]
 伊川曰過中而居下之上上未至於天而下已離於
 田危懼之地也因時順處乾乾兢惕以防危故雖危
 而不至於咎
九四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
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横渠曰此以六畫分三才也以下二畫屬地則四逺
 於地故言中不在人若三則止言不在天不在田而
 巳
[001-24a]
 三四雖皆重剛三則失之過故戒之以乾乾因其時
 而惕四則失之不及故勉之以或躍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徳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
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
且弗違而况於人乎况於鬼神乎
 伊川曰大人與天地日月四時鬼神合者合乎道也
 天地者道也聖人先於天而天同之後於天而能順
 天者合於道而巳合於道則人與鬼神豈能違也
[001-24b]
 白雲曰究觀乾之一卦則包犧之畫明人配天地文
 王之重明聖人成天地之能周公之爻明有天徳則
 居天位孔子之辭明合天地則可以治神人乃知君
 徳不可以不大也故堯則天之大舜能有大禹為大
 禹皆九五之大人歟
 晦菴曰大人者釋爻辭所謂大人也人與天地鬼神
 本无二理特蔽於有我之私是以梏於形體而不能
 相通大人无私以道為體曾何彼此先後之可言哉
[001-25a]
 先天不違謂意之所為黙與道契後天奉天謂知理
 如是奉而行之
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如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
知喪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
人乎
 伊川曰極之甚為亢至於亢者不知進退存亡得喪
 之理也
 漢上曰人固有知進退存亡者矣其道詭於聖人則
[001-25b]
 未必得其正不得其正則與天地不相似
 誠齋曰亢者不知喪亡之幾而不退者也聖人唯能
 知之故能不失其正以處之又何亢之有堯舜是也
 嗟乎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若唐之睿宗其庶矣乎
 曰其唯聖人乎必申言之者所以深贊聖人之能知
 亢也猶孔子稱賢哉回也亦先後申言之
坤下/坤上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徃先迷後得主利西南
[001-26a]
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伊川曰坤乾之對也四徳同而貞體則異乾以剛固
 為貞坤則柔順而貞牝馬柔順而健行故取其象曰
 牝馬之貞君子所行柔順而利且貞合坤徳也隂從
 陽者也待唱而和隂而先陽則為迷錯居後乃得其
 常也臣道亦然君令臣行勞於事者臣之職也西南
 隂方東北陽方隂必從陽離喪其朋𩔖乃能成化育
 之功而有安貞之吉又曰利字不聯牝馬為義如云
[001-26b]
 利牝馬之貞則坤便只有三徳
 漢上曰順乾得主坤道有常有常者坤之利也
 白雲曰坤徳至柔待唱而應不為物先故君子有所
 徃在物之先則失其道在物之後則得其道得其道
 斯能成其所利矣坤道以喪朋為正君子安此吉孰
 大焉
彖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徳合无
疆含𢎞光大品物咸亨牝馬地𩔖行地无疆柔順利貞
[001-27a]
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後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𩔖行東
北喪朋乃終有慶安貞之吉應地无疆
 伊川曰萬物資乾以始資坤以生父母之道也順承
 天施以成其功坤之厚徳持載萬物合於乾之无疆
 也以含𢎞光大四者形容坤道猶乾之剛健中正純
 粹也有此四者故能成承天之功品物咸得亨遂取
 牝馬為象者以其柔順而健行地之𩔖也行地无疆
 謂健也乾健坤順坤亦健乎曰非健何以配乾其動
[001-27b]
 也剛不害其為柔也柔順而利貞乃坤徳也君子之
 所行也君子之道合坤徳也
 白雲曰大則无不至至則有所極此乾坤之異也含
 𢎞言其靜而翕也光大言其動而闢也坤合乾徳之
 无疆馬行𩔖地之无疆聖人應坤之无疆此三言无
 疆之别也
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徳載物
 誠齋曰地之力不厚則載萬物不勝其重君子之徳
[001-28a]
 不厚則載萬民不勝其衆勢力也
 白雲曰古之人自任以天下之重者以此
初六履霜堅冰至象曰履霜堅冰隂始凝也馴致其道
至堅冰也
 伊川曰隂之始凝而為霜履霜則當知隂漸盛而至
 堅冰矣猶小人始雖甚㣲不可使長長則至於盛也
 馴謂習習而至於盛習因循也
 晦菴曰六老隂也冰霜皆隂物也隂始生於下甚微
[001-28b]
 其勢必盛夫隂陽者造化之本不能相无而消長有
 常亦非人所能損益也然陽主生隂主殺則其𩔖有
 淑慝之分焉故聖人作易於其所不能相无者既以
 仁義健順之屬明之至其消長之際淑慝之分又未
 嘗不致其扶陽抑隂之意所以賛化育而參天地者
 其㫖深矣
 誠齋曰乾之初九陽始萌坤之初六隂始生陽始萌
 則曰潛龍勿用言方隱而未可以進也隂始生則曰
[001-29a]
 履霜堅冰至言雖微而必至於盛也
 觀聖人之言可以知君子之難進而小人之易盛矣
 有國者其亦思所以求君子於隱而防小人之於早
 也哉
六二直方大不習无不利象曰六二之動直以方也不
習无不利地道光也
 伊川曰二隂位在下故為坤之主統言坤道中正在
 下地之道也以直方大三者形容其徳用盡地之道
[001-29b]
 矣由直方大故不習而无所不利不習謂其自然在
 坤道則莫之為而為也在聖人則從容中道也直方
 大孟子所謂至大至剛以直也在坤體故以方易剛
 猶貞加牝馬也言氣則先大大氣之體也於坤則先
 方由直方而大也地道光顯其功順成豈習而後利
 哉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无成有終象曰含章可貞以
時發也或從王事知光大也
[001-30a]
 伊川曰為臣之道當含晦其章美乃可常而得正可
 貞謂可貞固守之或從上之事不敢當其成功唯奉
 事以守其終耳守職以終其事臣之道也然義所當
 為者則以時而發不有其功耳不失其宜乃以時也
 非含藏終不為也唯其知之光大故能含晦淺暗之
 人有善唯恐人之不知豈能含章也哉
 京口曰含之為言待時而發也
 晦菴曰六隂三陽内含章美可貞以守之
[001-30b]
六四括囊无咎无譽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伊川曰四近五之位而无相得之義乃上下閉隔之
 時其自處以正危疑之地也若晦藏其知如括結囊
 口而不露則可得无咎不然則有害也既晦藏則无
 譽矣能慎如此則无害也
 白雲曰天下徒知毁之為害而六四又知夫譽之為
 害也不其慎之至歟然則括囊果為臣之道歟曰時
 使之然耳非得巳也
[001-31a]
 誠齋曰四居危疑之地而慎黙括囊可也若可以言
 而不言假六四之義以自文則為張禹胡廣學者審
 之
 童溪曰咎所以致罪譽所以致疑甚矣无咎无譽之
 難也然當是時也譽所以致疑則譽亦咎也故象曰
 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潘氏曰天地閉賢人隱之時而居多懼之地謹密奉
 上无咎足矣敢求譽乎
[001-31b]
六五黃裳元吉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
 伊川曰坤雖臣道五實君位故為之戒云黃裳元吉
 黃中色裳下服守中而居下則元吉謂守其分也爻
 象唯言守中居下則元吉不盡發其義也黃裳既元
 吉則居尊為天下大凶可知矣
 白雲曰文在中者言美徳在中也
 元吉大善也盡此道者其唯周公乎
上六龍戰于野其血𤣥黃象曰龍戰于野其道窮也
[001-32a]
 伊川曰隂從陽者也然盛極則抗而爭野謂進至於
 外也
 白雲曰陽之拒隂必使不侵其内也龍戰于野則為
 臣之道既窮而在君之義亦闕矣其血𤣥黃君臣兩
 傷之謂也
 誠齋曰隂極傷陽臣盛傷君六而居上隂極而臣盛
 矣故隂陽爭君臣戰兩傷兩窮而後已趙髙簒秦秦
 亡而髙亦誅王莽簒漢漢微而莽亦敗為臣者其勿
[001-32b]
 至於此為君者其勿使其臣至於此也蓋上六之龍
 戰巳兆於初六之履霜小人之可畏如此哉
用六利永貞象曰用六永貞以大終也
 䟽曰既能用此柔順長守貞正所以廣大而終也
 伊川曰隂道柔而難常故用六之道利在常永貞固
 盛大能終乃永貞也
文言曰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静而徳方後得主而有常
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
[001-33a]
 伊川曰坤道至柔而其動則剛坤體至靜而其徳則
 方動剛故應乾不違徳方故生物有常承天之施行
 不違時賛坤道之順也
 漢上曰至柔至静者坤之體也動而方剛者坤之用
 也方亦剛以其不可易故謂之方
 誠齋曰臣道一於順乎曰有臣道有臣節臣道一於
 順故欲柔欲静不順則為莽卓臣節病於順故欲剛
 欲方順則為張禹胡廣坤何以動而剛曰發生必逹
[001-33b]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弑其君
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辯之
不早辯也易曰履霜堅冰至蓋言順也
 䟽曰順蓋言順習隂惡之道也
 伊川曰天下之事未有不由積而成者家之所積者
 善則福慶及於子孫所積者不善則災殃流於後世
 其大至於弑逆之禍皆因積累而至非朝夕所能成
 也明者則知漸不可長小積成大辯之於早不使順
[001-34a]
 長故天下之惡无由而成乃知霜冰之戒也霜而至
 於冰小惡而至於大皆事勢之順長也
 白雲曰坤之初六非積善之象而文言先及積善者
 因明善不善皆在所積知不善之不可積則善為可
 積矣
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内義以方外敬義立
而徳不孤直方大不習无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
 伊川曰直言其正也方言其義也君子主敬以直其
[001-34b]
 内守義以方其外敬立則内直義形則外方義形於
 外非在外也敬義既立其徳盛矣不期大而大矣徳
 不孤也无所用而不周无所施而不利孰為疑乎為
 善者以𩔖應有朋自逺方來充之至於塞乎天地皆
 不孤也問敬義何别曰敬只是持已之道義便知有
 是有非順理而行是為義也
隂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
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終也
[001-35a]
 明道曰天氣降而至於地地中生物者皆天氣也唯
 无成而代有終者地之道也
 西山真氏曰陽者天道也夫道也君道也隂者地道
 也妻道也臣道也故在天道則乾始之坤生之陽主
 歳功而隂佐陽以成歳在人道則夫主一家之事而
 妻佐之天子主天下之事諸侯主一國之事而后夫
 人佐之君臣亦然妻之與臣雖有善美含而晦之從
 其事而不敢居其功亦猶地道代天終物而成功則
[001-35b]
 歸之天也詳玩此㫖則為人之妻者其可以擅家之
 柄為人之臣者其可以擅國之柄乎書稱牝雞之晨
 惟家之索又稱臣之作福作威玉食則害於家凶於
 國其㫖一也嗚呼可不戒哉
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隱易曰括囊无咎无譽
蓋言謹也
 白雲曰天地交感則賢人出而萬物亨天地閉隔則
 賢人隱而萬物不遂此自然之理非必天地不交否
[001-36a]
 之時為然也君臣之道不合則為閉矣賢人之徳不
 彰則為隱矣括囊蓋欲其自謹之耳
 誠齋曰乾之初九逺而潛宜也坤之六四近而隱非
 宜也不宜隱而隱者六五之位君位也坤之六則臣
 也六五以臣而居君之位則僭也臣僭君則天下亂
 是天地閉塞之時也六四不幸而近之惟恐隱之不
 深耳此龔勝所以不仕於莽之朝而蔡邕所以失節
 於卓之官也聖人嚴臣子之大分於六五則深戒之
[001-36b]
 以居下之禮於六四則力勸之以潔身之節隱之於
 六五而發之於六四其防患深逺矣使六四至於潔
 身則六五何如哉
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
事業美之至也
 廣平曰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則周公其
 人也故曰公孫碩膚赤舄几几公之大美發於事業
 者既孫而不處其暢於四支者睟然見於面動容周
[001-37a]
 旋皆盛徳神明之容不可得而形容也徒見赤舄几
 几而巳赤舄几几四體不言而喻也黃中通理者飬
 徳性之源而通至理也正位居體者正為臣之位而
 居坤體也通理云者非謂其見彼也自見而巳非謂
 其聞彼也自聞而巳故宅於心者至虛而明居體云
 者處静而无倡也稟其令而已處順而无作也續其
 終而巳故守其身者至柔而恭内外交相飬則美在
 其中粹然无疵矣故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
[001-37b]
 不言而喻此暢於四支所以為美之至也致天下之
 大利成天下之大順功髙而朝不忌任重而上不疑
 此發於事業所以為美之至也古之人有體是道者
 吾於周公見之矣東人欲其留西人欲其歸名實孚
 于上下不可掩也故曰徳音不瑕蓋發於事業者然
 也公孫碩膚若是而不與有焉則其為美之至可知
 也
 余童曰自常位言之五皆君位也如坤則專論為臣
[001-38a]
 之道故六五特為居攝之位焉臣居君位未免有嫌
 故必有文徳在中如黄裳然斯盡善而致吉也黃者
 中央之色裳者下體之服也君子於此以文徳在中
 不失之太過而通曉乎上下之理故能正君臣之位
 而終不失其居下之體焉此所以盡善而致吉也是
 宜文言終以美之至也稱之
 鄭汝諧曰象與文言皆以黃為中以裳為文為美蓋
 古之服制十二章衣為繪裳用繡考工記謂五綵備
[001-38b]
 為繡裳備五綵與衣繪不同故裳為至美為至文是
 以六五取象焉
隂疑於陽必戰為其嫌於无陽也故稱龍焉猶未離其
類也故稱血焉夫𤣥黃者天地之雜也天𤣥而地黃
 伊川曰陽大隂小隂必從陽隂既盛極與陽偕矣是
 疑於陽也不相從則必戰
 卦純隂疑无陽故稱龍見其與陽戰也于野進不已
 而至於外也盛極而進不已則戰矣雖盛極不離隂
[001-39a]
 𩔖也而與陽爭其傷可知故稱血隂既盛極至與陽
 爭雖陽不能无傷故其血𤣥黄𤣥黄天地之色謂皆
 傷也
 白雲曰上六之戰无龍以明之則不知其與陽戰也
 為其嫌於无陽而言戰也故稱龍焉
震下/坎上
 伊川曰天地生萬物屯物之始生故繼乾坤之後隂
 陽相交乃成雲雷隂陽始交雲雷相應而未成澤故
[001-39b]
 為屯若已成澤則為解也又動于險中亦屯之義隂
 陽不交則為否始交而未暢則為屯在時則天下屯
 難未亨泰之時也
 白雲曰易為三才之書其言道則三才之道也天地
 人雖均為三才獨人道雜而多端无天地之純全故
 純剛為乾而盡天道純柔為坤而盡地道至於人事
 不齊一卦不足以盡故自屯至未濟所載人事為多
 而人道自此明矣
[001-40a]
 南軒曰一元之氣動乎重隂之下險礙未通所以為
 屯屯者物生之初歟故六二有女子字育之象今物
 之始萌必鈎攣拳曲可以見屯之義矣在時則君子
 力微而未伸險塞而難進故六爻之義皆不可有攸
 徃
 誠齋曰物勾萌未舒曰屯氣始交未暢曰屯世多難
 未泰曰屯
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徃利建侯
[001-40b]
 伊川曰屯有大亨之道而處之利在貞固方屯之時
 未可有所徃也天下之屯豈獨力所能濟必廣資輔
 助故利建侯也
 龜山曰勿用有攸徃以初爻言之也險在前屯難方
 生遽而徃則行險而犯難矣
 誠齋曰物屯求亨時屯亦求亨然時屯求亨其道有
 三惟至正為能正天下之不正故曰利貞惟不欲速
 為能成功之速故曰勿用有攸徃惟多助為能克寡
[001-41a]
 助故曰利建侯
彖曰屯剛柔始交而難生動乎險中大亨貞雷雨之動
滿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寧
 伊川曰隂陽始交則艱屯未能通暢及其和洽則成
 雷雨滿盈于天地之間生物乃遂屯有大亨之道也
 人之處屯有致大亨之道亦在夫貞固也天造謂時
 運也草草亂无倫序昧冥昧不明當此時運所宜建
 立輔助則可以濟屯雖建侯自輔又當憂勤兢畏不
[001-41b]
 遑寧處聖人之深戒也
 龜山曰乾一索而得震隂陽始交也坎在上難生也
 隂陽始交而未成澤坎之所以為難也震動而坎險
 動乎險中合二體言之也止乎險則蹇動乎險中則
 亨動有亨之道也蓋險非可止之地止則終于陷而
 巳矣故動乃亨也夫屯難之初上下无常分貴賤无
 定位非正也屯難平而後君君臣臣而天下治故曰
 大亨貞言亨而後貞也雷雨之動滿盈則屯解而澤
[001-42a]
 下流矣天造草昧非寧居之時故宜建侯而不寧建
 侯所以自輔也使人各有主而天下定矣
象曰雲雷屯君子以經綸
 白雲曰坎在上為雲故雲雷屯坎在下為雨故雷雨
 作解雲而未雨所以為屯經綸者經綸天下之事也
 晦菴曰經綸治絲之事經引之綸理之也屯難之世
 君子有為之時也
初九盤桓利居貞利建侯象曰雖盤桓志行正也以貴
[001-42b]
下賤大得民也
 白雲曰剛柔始交而難生則居屯者有不可動之勢
 而天下萬物方資于濟屯之才則濟屯者為不可不
 動之時以不可動之勢而遇不可不動之時此其所
 以盤旋也初九以剛明之才濟屯之難居正而静不
 違勢建侯而動不違時其於屯也何不利之有故雖
 盤桓而不失康屯之道故曰志行正也况以陽下隂
 大得乎民矣聖人經綸建侯非自為也為民而巳為
[001-43a]
 民而得民其難濟矣夏商之季湯武其盡之
 龜山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初以剛明
 之才處羣隂之下能以貴下賤也其才足以濟時之
 屯又能以貴下之宜其得民矣志行正者行一不義
 殺一不辜雖得天下不為也
 誠齋曰一陽為二隂之主故曰貴二隂賤而一陽下
 之故曰下賤
六二屯如邅如乗馬班如匪冦㛰媾女子貞不字十年
[001-43b]
乃字象曰六二之難乗剛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龜山曰初雖有剛明之才足以濟難而亨屯以之為
 君則未也六二守女子之貞宜其不字矣至其數極
 而反常則君臣之分正故十年乃字十數之終也
 潘氏曰班猶班師之班言方進而復退也
 雷氏曰屯之六二有應於五柔順中正一心所事迫
 於初九之剛而不得如其志故曰屯如邅如言遭難
 而徘徊也如辭也乗馬者欲去而歸於五也見拘迫
[001-44a]
 而不得去故班如班旋也然初九求六二非欲害之
 求合而巳故曰匪冦㛰媾
 劉氏曰女子貞不字者六二守正不許也女子許嫁
 筓而字故字謂許之也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舎往吝象曰
即鹿无虞以從禽也君子舎之徃吝窮也
 虞翻曰即就也虞謂虞人掌禽獸者
 伊川曰六三隂躁不能安屯居剛而不中正則妄動
[001-44b]
 雖貪於所求既不足以自濟又无應援將安之乎如
 即鹿而无虞人也入山林者必有虞人以導之无導
 之者則惟陷入于林莽中君子見事之幾微不若舎
 而勿逐徃則徒取窮吝而巳事不可而妄動以從欲
 猶无虞以即鹿以有從禽之心也
 龔氏曰幾殆也
 誠齋曰鹿譬則功也虞人譬則應也故後世有逐鹿
 之說
[001-45a]
六四乗馬班如求㛰媾往吉无不利象曰求而往明也
 伊川曰六四以柔順居近君之位得於上者也而其
 才不足以濟屯故進而復止乗馬班如也初陽剛之
 賢乃是正應已之㛰媾也若求此陽剛之㛰媾徃與
 共輔其君濟時之屯則吉而无所不利也居公卿之
 位知已不足求賢與之共濟可謂明矣居得致之地
 已不能而遂已至暗者也
九五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凶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001-45b]
 白雲曰伊川曰人君之尊於屯難之世於其名位非
 有損也唯其施為有所不行徳澤有所不下是屯其
 膏人君之屯也既膏澤有所不下是威權不在已也
 威權去已而欲驟正之求凶之道魯昭公髙貴鄉公
 之事是也故小貞則吉也小貞則漸正之也若盤庚
 周宣修徳用賢復先王之政諸侯復朝以道馴致為
 之不暴也又非恬然不為若唐之僖昭也不為則常
 屯以至於亡矣雍曰九五位非不尊也處非不正也
[001-46a]
 見揜於二隂而有屯膏之象者蓋五方自屯於險中
 豈能膏澤下於民哉然女子小人皆隂之𩔖也能揜
 君之徳者也能屯君之澤者也人君惑而好之乃所
 以自致其屯也
 小貞吉大貞凶謂攻之有漸去之有方庶乎其可不
 然則容養亦亡决裂亦亡
上六乗馬班如泣血漣如象曰泣血漣如何可長也
 揜君之徳屯君之澤而陷君于難者上與四也君既
[001-46b]
 陷于難為小人者亦豈能獨保其安哉乗馬班如謂
 窮阨而无所歸也窮阨之甚至於泣血漣如屯之極
 也顚沛如此其能長久乎凶可知矣
坎下/艮上
 伊川曰為卦艮上坎下艮為山為止坎為水為險遇
 險而止莫知所之蒙之象也水必行之物始出未有
 所之故為蒙及其進則為亨義
 誠齋曰屯者物之初蒙者人之初勾而未舒曰屯穉
[001-47a]
 而未逹曰蒙故蒙有亨之理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
利貞
 白雲曰物穉有必亨之理聖人發蒙有致亨之道此
 蒙之所以亨也
 誠齋曰教者无求於學者然後先王之道尊學者有
 求於教者然後教者之言入道尊則傳而行言入則
 信而堅故无求非傲有求非詘
[001-47b]
 伊川曰發蒙之道利以貞正
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匪我
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再三瀆瀆
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聖功也
 伊川曰内險不可處外止莫能進未知所為故為昏
 蒙之義蒙之能亨以亨道行也所謂亨道時中也二
 以剛明之賢處于下五以童蒙居于上非是二求于
 五蓋五之志應於二也賢者在下豈可自進以求於
[001-48a]
 君茍自求之必无能信用之理古之人所以必待人
 君致敬盡禮而後徃者非欲自為尊大蓋其尊徳樂
 道不如是不足與有為也筮占决也初筮謂誠一而
 來求决其蒙則以剛中之道告而開發之未發之謂
 蒙以純一未發之蒙而飬其正乃作聖之功也發而
 後禁則扞格而難勝飬正於蒙學之至善也
 兼山曰志應者非體應也誠應也
 南軒曰孟子曰大人不失赤子之心記曰幼子常視
[001-48b]
 母誑書曰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蓋童稚之時表裏
 粹然純一不雜人欲未起天理實存謂之大人者守
 此而已人能於是時保飬䕶育使邪偽之情无自而
 入及其既久則虛靜純白渾然天成施為動作酬酢
 進退皆天理也非作聖之功起於斯乎故曰蒙以飬
 正聖功也
 禮樂射御書數小學之事也格物致知以至於治國
 平天下大學之事也幼則教之以小學長則教之以
[001-49a]
 大學乃時中之義也躐等欲速烏有能亨之理哉先
 儒嘗云進得一分便進一分此即亨之之道也再三
 瀆謂聞言不信其心二三也心既二三不當告也告
 則徒為煩瀆汝安則為之即此意也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徳
 耿氏曰泉者養源於山者也飬源於山故其出不窮
 南軒曰不謂之水而謂之泉者泉有始逹之義
 龜山曰泉之始逹萬折必東避礙而通諸海果行者
[001-49b]
 取之盈科而後進不舎晝夜育徳者取之
 白雲曰山下出泉行之所以果行止之所以育徳非
 以泉行而山止也
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徃吝象曰利用刑人
以正法也
 䟽云在足曰桎在手曰梏
 廣平曰民迷則目无所見耳无所聞若以物蒙其首
 也
[001-50a]
 誠齋曰蒙在發發在豫初者發之豫也聖人何以發
 之教人在立法立法在正已巳正於上人觀於下迷
 者覺蔽者解如械得釋如囚得宥其何快如之故曰
 利用刑人用說桎梏快之至也刑之為言法也如刑
 於二女之刑故曰以正法也然則以言語教者末矣
 而况威乎以徃吝者過是以往則吝也如威令是也
 堯舜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刑人之義也○房景伯
 母以道訓山民即此義也
[001-50b]
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象曰子克家剛柔接也
 伊川曰包含容也卦惟二陽爻上九剛而過惟九二
 有剛中之徳而應於五用於時而獨明者也茍恃其
 明專於自任則其徳不𢎞故雖婦人之柔闇尚當納
 其所善則其明廣矣又以諸爻皆隂故云婦二能包
 納則克濟其君之事猶子能治其家也子而克治其
 家者父之信任專也二與五剛柔之情接故得行其
 剛中之道成發蒙之功
[001-51a]
 以尊卑言之五父道也二子道也以卦材言之二即
 五之師也聖人恐九二以師道自居或失臣子之義
 故以子克家戒之
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无攸利象曰勿用取女
行不順也
 伊川曰三以隂柔處蒙暗不中不正女之妄動者也
 正應在上不能逺從近見九二為羣蒙所歸得時之
 盛故舎正應而從之是女之見金夫也女之從人當
[001-51b]
 由正禮乃見人之多金說而從之不能保有其身者
 也无所徃而利矣女之如此其行邪僻不順不可取
 也
 不正之婦勿用取也取之則必將敗亂汝之家故曰
 无攸利六三坎體水性趨下
六四困蒙吝象曰困蒙之吝獨逺實也
 白雲曰孟子曰夫茍好善則人將輕千里而來告之
 以善何困之有夫茍不好善則訑訑之聲音顔色距
[001-52a]
 人於千里之外是其所以困也故以此而居上則失
 道而寡助以此務學則孤陋而寡聞然則困蒙抑亦
 自取之歟伊川以吝為不足謂可少之也然有嗇而
 可鄙之意
 誠齋曰窒於通之謂困嗇於從之謂吝吝疾者諱醫
 吝過者諱師四之困蒙而復吝於親賢所謂困而不
 學民斯為下者歟
 陽明隂暗陽實隂虛九二為一卦發蒙之主四隂皆
[001-52b]
 頼發其蒙初與三切比之六五與之應四獨逺焉其
 困吝乃自取也
六五童蒙吉象曰童蒙之吉順以巽也
 伊川曰五以柔順居君位下應於二以柔中之徳任
 剛明之才足以治天下之蒙故吉也童取未發而資
 於人也為人君者茍能至誠任賢以成其功何異乎
 出於已也舎已從人順從也降志下求卑巽也能如
 是優於天下矣
[001-53a]
 龜山曰五居尊位下求九二之臣不挾貴也以童蒙
 自居不挾長不挾賢也茍有求焉有所挾則皆在所
 不告自天子逹於庶人君子所以待之一也故惟童
 蒙乃吉
 誠齋曰有童穉之蒙有小民之蒙有學者之蒙有聖
 人之蒙六五以人君之尊秉巽順之徳自居於童穉
 之蒙以下學於九二剛明之賢此聖人之蒙也聰明
 睿知而守之以愚者也髙宗自以其徳弗𩔖而學於
[001-53b]
 傅說武王自以不知彞倫而訪於箕子所以聖益聖
 歟此所謂蒙以飬正聖功者也
上九撃蒙不利為冦利禦冦象曰利用禦冦上下順也
 蒙即昏蒙未有知也故初則發之發即教也而終則
 擊之擊者小則鞭扑大則刑戮也教之不可而後用
 刑是聖人刑以弼教也禦冦者閑其邪止其惡引之
 於剛中之道也為冦者非徒不能引之於道而反驅
 之於邪惡之域也異端之為冦也久矣禦冦而不為
[001-54a]
 冦上下得不順乎九二為一卦發蒙之主不能戒之
 於早終至於過而後擊之然非教之不至抑亦有頑
 鈍愚惡難於悛改之人去其敗羣罰一人而千萬人
 說所謂上下順也羣隂皆賴九二發其蒙故象言上
 下
乾下/坎上
 伊川曰雲上於天有蒸潤之象飲食所以潤益於物
 故需為飲食之道
[001-54b]
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渉大川
 伊川曰以二體言之乾之剛健上進而遇險未能進
 也故為須待之義以卦才言之五居君位為需之主
 有剛健中正之徳而誠信充實於中中實有孚也有
 孚則光明而能亨通既正且吉也以此而需何所不
 濟雖險而无難矣故利渉大川也凡貞吉者有既正
 且吉者有得正則吉者當辨也
彖曰需須也險在前也剛健而不陷其義不困窮矣需
[001-55a]
有孚光亨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渉大川徃有功

 伊川曰以險在前未可遽進故需待而行也以乾之
 剛健而能需待不輕動故不陷於險其義不至於困
 窮也五以剛實居中為孚之象以乾剛而至誠故其
 徳光明而能亨通既正且吉也所以能然以居天位
 而得正中也既有孚而貞正雖渉險阻往則有功
 龜山曰五以剛中正履尊位而不疚故有孚光亨貞
[001-55b]
 吉有孚剛中也光亨大亨也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
 則光斯大矣不曰大亨者以其有險而剛不揜焉故
 曰光亨也夫剛健而上行乾道也險在前而不進有
 需之義焉故曰需須也時行則行時止則止而動與
 時偕天行也故險雖在前而不能陷其義不困窮矣
 以剛健之才需而後動則往无不濟矣故利渉大川
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
 伊川曰雲氣蒸而上升於天必待隂陽和洽然後成
[001-56a]
 雨雲方上於天未成雨也故為須待之義猶君子畜
 其才徳而未施於用也君子觀雲上於天需而為雨
 之象懷其道徳安以待時飲食以養其氣體宴樂以
 和其心志所謂居易以俟命也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象曰需于郊不犯難行也利
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伊川曰需者以遇險故需而後進初最逺於險故為
 需于郊郊曠逺之地也陽之為物剛健上進者也初
[001-56b]
 能需待於曠逺之地不犯險難而進復宜安處不失
 其常則可以无咎矣雖不進而志動者不能安其常
 也君子之需時也安静自守志雖有須而恬然若將
 終身焉乃能用常也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終吉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雖小
有言以吉終也
 伊川曰坎為水水近則有沙衍寛綽也二以陽剛之
 才而居柔守中寛裕自處需之善也雖去險漸近而
[001-57a]
 未至於險故小有言語之傷而无大害終得其吉也
 耿氏曰乾之九二寛以居之履之九二履道坦坦寛
 衍而夷易无如二之中也故曰需于沙衍在中也近
 於險故小有言然而寛衍在中未至迫也所以得吉
 而終者也
 有沙之地多寛衍而平易
九三需于泥致冦至象曰需于泥災在外也自我致冦
敬慎不敗也
[001-57b]
 伊川曰三切逼上體之險難故云災在外也災患難
 之通稱對眚而言則分也三之致冦由已進而逼之
 故云自我若能敬慎量宜而進相時而動則无喪敗
 也
 龜山曰需而迫於險則致冦自我矣然乾健之極非
 險之所能陷故敬慎則不敗需而後動能敬慎者也
 若夫行險以徼倖雖有剛健之才能不敗者鮮矣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象曰需于血順以聴也
[001-58a]
 單氏曰六四以隂居隂而其體坎也當陽之彚進而
 為之難者也方陽之漸進也則出言以害之陽之既
 進則為冦以禦之及其陽進巳至量力之不可敵也
 則順以聴命焉此小人之所以為小人也血者隂之
 傷也穴者隂之安也出其所安以需焉此所謂順以
 聴者也
九五需于酒食貞吉象曰酒食貞吉以中正也
 白雲曰先人曰既醉以酒既飽以徳人有士君子之
[001-58b]
 行詩之所謂太平需之所謂貞吉也雍曰飲食非自
 飬也養賢而已養賢以及萬民所以應天下之需也
 鹿鳴之君蓋得需于酒食之道天保之福所謂貞吉
 也
 誠齋曰陽彚而進隂引而退九五以陽剛居中得正
 而位乎天位險者夷難者解天下治平矣需于酒食
 乃太平之君以飲食宴勞忠臣嘉賔之事也貞吉者
 待之有禮而无過不及之謂也故象曰以中正也
[001-59a]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象曰不速
之客來敬之終吉雖不當位未大失也
 上或以為尊位或以為无位需之上六以隂居一卦
 之上是隂柔之才處尊位而不當者也穴者隂所安
 也六四貪而固寵以有位為安故聖人戒之曰出自
 穴令不固其位也固位以待則傷之者至矣故曰需
 于血上六居一卦之終終則變矣方之六四是无固
 位之心者也四以有位為安故戒之出上以无位為
[001-59b]
 安故勉之入入于穴是雖有尊位而不居也三人謂
 下之三陽陽非在下之物需時而進者也既極矣故
 皆上進不速謂不促之而自來也上六謙而知變有
 尊位而不居羣剛之來至誠盡敬以待之雖甚剛暴
 豈有侵陵之理哉故終吉而无大失也若夫需道之
 終猶欲固位以為安懷險以為難亦君子之所不容也
 能无凶乎
坎下/乾上
[001-60a]
 子夏曰兩其情則上剛而下險兼其象則心險而行
 健能无訟乎
訟有孚窒惕中吉終凶利見大人不利渉大川
彖曰訟上剛下險險而健訟訟有孚窒惕中吉剛來而
得中也終凶訟不可成也利見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渉
大川入于淵也
 伊川曰訟之為卦上剛下險健而不險不生訟也險
 而不健不能訟也險而又健是以訟也九二以剛自
[001-60b]
 外來而成訟則二乃訟之主也以剛處中中實之象
 故為有孚處訟之時雖有孚信亦必艱阻窒塞不窒
 則不成訟矣而有惕懼又居險陷之中亦為窒塞惕
 懼之義訟非善事得中无過則吉終極其事則凶矣
 故曰不可成也成謂窮盡其事也訟者求辨其是非
 利見大人以所尚者中正也中正大人九五是也不
 利渉大川謂若蹈危險則陷其身矣乃入于深淵也
 卦中有中正險陷之象
[001-61a]
象曰天與水違行訟君子以作事謀始
 誠齋曰天道上行水性下注天左而西水右而東相
 違而行此訟之象也
 伊川曰絶訟端於事之始則訟无由生矣謀始之義
 廣矣若慎交結明契劵之𩔖是也
 白雲曰作事謀始期无訟也邦无道免於刑戮在下
 之謀始也刑期无刑必也无訟在上之謀始也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象曰不永所事訟不可長
[001-61b]
也雖小有言其辨明也
 伊川曰訟非可長之事以隂柔之才而訟於下難以
 吉矣以上有剛陽之正應辯理之明而能不永其事
 故雖小有言終得吉也有言災之小者也在訟之義
 同位而相應相與者也故初於四為𫉬其辨明同位
 而不相得相訟者也故二與五為對敵也
 白雲曰訟之初未始不小有言也永其事則有成終
 之凶不永所事是以終吉言於初者戒之於始也
[001-62a]
九二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戸无眚象曰不克訟
歸逋竄也自下訟上患至掇也
 漢上曰五君也其徳中正以不正而訟中正不可也
 况以臣訟君乎不克訟者義不克也故歸而逋則其
 邑人三百户得以无眚不然五來討二禍及邑人矣
 歸者二自五而返逋者失位而竄自下訟上於勢為
 逆於義為非禍患至于逋竄自取之猶拾掇也眚災
 也
[001-62b]
 徐氏曰九二所以能逋竄者坎為隱伏故也
六三食舊徳貞厲終吉或從王事无成象曰食舊徳從
上吉也
 六三體險而不正有訟之象然訟者剛健之事故聖
 人因其才而戒焉食舊徳者謂當守其素分而從上
 不爭也貞謂堅固自守厲終吉謂雖處危地能知危
 懼則終必獲吉也處危謂在險而承乗皆剛與居訟
 之時也或從王事无成者謂從王事而不以成功自
[001-63a]
 居也夫訟生於其行之相違而天下之訟又起於矜
 功而伐善以柔而從剛以下而從上有功而不自居
 故能不失舊物而終又𫉬吉也
九四不克訟復即命渝安貞吉象曰復即命渝安貞不
失也
 伊川曰命謂正理失正理為方命方不順也故以即
 命為復不克訟而不訟反就正理變其不安貞為安
 貞則吉矣
[001-63b]
 單氏曰九四剛也故不能无訟剛而處隂故能不克
 而止
九五訟元吉象曰訟元吉以中正也
 伊川曰元吉大善而吉也
 白雲曰九五以中正之徳聴天下之訟人之所利見
 實天下之吉也獄訟之歸虞舜虞芮之質文王其九
 五之謂歟
上九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象曰以訟受服亦不足
[001-64a]
敬也
 伊川曰九以陽居上剛健之極又處訟之終極其訟
 者也人之肆其剛強窮極於訟取禍喪身固其理也
 設或使之善訟能勝窮極不巳至於受服命之賞是
 亦與人仇爭所𫉬其能安保之乎
 或者未必之辭鞶大帶也蓋爵命之服人所敬也彼
 其之子不稱其服何足敬哉褫奪也終朝三褫之蓋
 言衆所不容而欲奪之之意非已為人所奪也終朝
[001-64b]
 之間人欲奪之者至於再至於三其不足敬也甚矣
坎下/坤上
 伊川曰為卦坤上坎下内險外順險道而以順行師
 之義也一陽為衆隂之主統衆之象也比以一陽為
 衆隂主而在上君之象也師以一陽為衆隂主而在
 下將帥之象也
師貞丈人吉无咎
 子夏傳作大人
[001-65a]
 温公曰師貞丈人吉无咎難之也
 伊川曰丈人者尊嚴之稱帥師總衆非衆所尊信畏
 服則安能得人心之從所謂丈人不必素居崇貴但
 其才識徳業衆所畏服則是也
 廣平曰師貞丈人吉故詩稱方叔元老克壯其猷老
 者成徳之稱乞其言足以愈人之疾故曰艾憲其行
 足以助人之善故曰叟其更事多其作謀審其成徳
 也尊其致道也逺蓋朝廷典刑所賴而非特可以行
[001-65b]
 師也丈人者老者之尊稱而法度所資也師之道以
 律為主故以丈人言之
彖曰師衆也貞正也能以衆正可以王矣剛中而應行
險而順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吉又何咎矣
 温公曰夫治衆不以剛則慢而不振用剛而不𫉬中
 則暴而无親上无應於君下无應於民則身危而功
 不成所施不在于順則衆怒而民不從四者非所以
 吉而无咎也吉而无咎則唯剛中而應行險而順者
[001-66a]
 乎
 白雲曰剛中而應九二也行險而順師之義也師道
 必正而後動衆正於九二也能用衆正之九二則可
 以王六五是也師者凶危行險之道故曰毒天下而
 必以順動者蓋有義存焉則民從之毒如藥石之攻
 疾毒之所以去害也所謂誅其君而弔其民東面而
 征西夷怨者可謂善補興師動衆之過者也
 雷氏曰坎險也坤順也險難作於下而民塗炭王者
[001-66b]
 順人心伐有罪救民於水火之中行險而順者師之
 道也周官自伍積而至於師可謂衆矣衆而无以正
 之敗亂而凶欲正其師而非其人則不可得而正矣
 丈人者其材長於人者也其材長於人則可以長人
 故能正師焉自寸積而至於丈則丈者長材也春秋
 傳曰師能左右之曰以然則以者用而使之也能用
 衆正者六五也剛中而應者九二也剛而不中楚子
 玉所以敗兵也不見應於上燕樂毅所以出奔也
[001-67a]
 九二能以衆正萬邦則可以賛六五之君王天下矣
象曰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衆
 伊川曰水聚於地中為衆聚之象君子觀地中有水
 之象以容保其民畜聚其衆也
 誠齋曰君子之容民如地之容水能容受之斯能畜
 聚之矣
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凶象曰師出以律失律凶也
 伊川曰初師之始也故言出師之義及行師之道制
[001-67b]
 師无法幸而不敗且勝者時有之矣聖人之所戒也
 失律有二義有出師不以義者有行師而无號令節制
 者皆失律也師出當以律不然雖臧亦凶今人用師
 唯務勝而巳
九二在師中吉无咎王三錫命象曰在師中吉承天寵
也王三錫命懷萬邦也
 伊川曰九二一陽為衆隂所歸五居君位是其正應
 二乃師之主專制其事者也人臣之道於事无所敢
[001-68a]
 專唯閫外之事得專制之在師專制而得中道故吉
 而无咎蓋恃專則失為下之道不專則无成功之理
 故得中為吉凡師之道威和並至則吉也旣處之盡
 其善則能成功而安天下故王錫寵命至于三也在
 師中吉者以其承天子之寵任也天謂王也人臣非
 君寵任之則安得專征之權而有成功之吉王三錫
 以恩命襃其成功以威懷萬邦也
 安定曰一命受爵再命受服三命受車馬
[001-68b]
 在師專制而得中道所謂知柔知剛萬夫之望矣一
 陽而統衆隂故有懷萬邦之象
六三師或輿尸凶象曰師或輿尸大无功也
 伊川曰輿尸衆主也軍旅之事任不專一覆敗必矣
 龜山曰唐九節度之師不立統帥雖李郭之善兵猶
 不免敗衂則輿尸之凶可知
 誠齋曰河曲之師趙盾為將而令出於趙穿邲之師
 荀林父為將而令出於先縠皆六三之輿尸者也六
[001-69a]
 三不中不正體柔用剛而居九二賢將之上是以弟
 子輿尸取凶之道也唐以宦官監軍自取敗衂其是
 之謂乎
六四師左次无咎象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伊川曰左次退舎也見可而進知難而退師之常也
 度不能勝而完師以退愈於覆敗逺矣易之發此義
 以示後世其仁深矣
 龜山曰兵凶器也先王以喪禮處之故上將軍居右
[001-69b]
 則師以右為主師之常也退而左次則失常矣然四
 以柔順之資量敵而後進慮勝而後會知力不足退
 而左次未為失常也
 誠齋曰善師者不必戰以守為戰亦戰也以退為進
 亦進也禹之班師晉文之退舎必於進也乎
六五田有禽利執言无咎長子帥師弟子輿尸貞凶象
曰長子帥師以中行也弟子輿尸使不當也
 伊川曰五君位興師之主也故言興師任將之道師
[001-70a]
 之興必以蠻夷猾夏冦賊姦宄為生民之害不可懷
 來然後奉辭以誅之若禽獸入於田中侵害稼穡于
 義宜獵取則獵取之如此而動乃得无咎若輕動以
 毒天下其咎大矣若秦皇漢武皆窮山林以索禽獸
 者也非田有禽也任將授師之道當以長子帥師二
 在下而為師之主長子也若以弟子衆主之則所為
 雖正亦凶也
 白雲曰長子九二也以中行師得其道者也弟子六
[001-70b]
 三也以輿尸而凶非獨六三之罪也君使之不當也
 雷氏曰奉辭伐罪我直彼曲可謂正矣任將非人雖
 正亦凶此深戒人君之慎將也在師中吉以中行也
 皆言九二也於彖言其剛中於二於五不言剛而止
 言中何也以此知聖人好生惡殺之甚也於師之二
 五乃隐其剛止稱其中惟恐剛而多殺故也然則聖
 人之仁天下後世至矣為將帥者不可不知也
 一說執言猶云執之也
[001-71a]
上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象曰大君有命以
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亂邦也
 伊川曰上師之終也功之成也大君以爵命賞有功
 也開國封之為諸侯也承家以為卿大夫也小人者
 雖有功不可用也師旅之興成功非一道不必皆君
 子也故戒以小人有功不可用也賞之以金帛祿位
 可也不可使有國家而為政也小人平時易致驕盈
 况挾其功乎用之必亂邦也
[001-71b]
 白雲曰先人曰武成之終曰列爵惟五分土惟三又
 曰敦信明義崇徳報功則盡上六之義者其武王乎
 雍曰雖大君有命而小人不得開國承家者以小人
 无容衆居上之徳此武王所以必崇徳而報功也崇
 徳則小人勿用矣
 穆伯不用簡倫得上六之義矣
坤下/坎上
 伊川曰為卦上坎下坤以二體言之水在地上物之
[001-72a]
 相比无閒莫如水之在地上又衆爻皆隂獨五以陽
 剛居君位衆所親附而上亦親下故為比也
比吉原筮元永貞无咎不寧方來後夫凶
 伊川曰比吉道也人相親比自為吉道故雜卦云比
 樂師憂人相親比必有其道茍非其道則有悔咎故
 必推原占决其可比者而比之筮謂占决卜度非謂
 以蓍龜也所比得元永貞則无咎元謂有君長之道
 永謂可以長久貞謂得正道上之比下必有此三者
[001-72b]
 下之從上必求此三者則无咎也人之不能自保其
 安寧方且來求親比得所比則能保其安當其不寧
 之時固宜汲汲以求比若獨立自恃求比之志不速
 而後則凶矣
 漢上曰原再也慎之至也如原𧖟原廟之原後夫凶
 比道貴先故也
 雷氏曰禹會塗山執玉帛者萬國防風氏後至而被
 誅後夫凶也
[001-73a]
彖曰比吉也比輔也下順從也原筮元永貞无咎以剛
中也不寧方來上下應也後夫凶其道窮也
 南軒曰夫陽明所在不可不依衆人所徃不可獨背
 方衆隂比乎九五而上六獨在外有背而去之之象
 也彖辭言比吉也比輔也下順從也獨言下順從豈
 非斥上六之在外乎
 誠齋曰君子周小人比而曰比吉者此上下之親比
 非小人之朋比也上親下則下有歸下親上則上有
[001-73b]
 與有歸則不離有與則不孤自生民以來至於今未
 之能易故曰比吉然求比不可速亦不可舒不可速
 故占度必謹其初謹初必致其詳原筮者占度在初
 也元永貞者詳觀上之人三徳具而後比之也不可
 舒故以此之不寧速來以求彼之寧則吉也少後焉
 凶之道也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伊川曰建萬國所以比民親諸侯所以比天下
[001-74a]
 兼山曰民之有君諸侯之有王非先王創治而有之
 皆出於自然之勢也蓋上下之分未立強弱之勢不
 齊於是大得以陵小衆得以暴寡日趣於亂亡而生
 生之理熄矣必有強有徳者出焉則大小之勢分衆
 寡之情一於是有小事大有大比小小大之情親率
 歸于大定者是先王封建之本也梁襄王問孟子曰
 天下惡乎定孟子對曰定于一一者王也方地上有
 水非澤之所鍾散而相親則各有所比先王以是建
[001-74b]
 萬國而親諸侯王道之本也方觀禹會諸侯於塗山
 執玉帛者萬國周成王時助祭者千八百國春秋之
 時見於經者止百二十四國其後離為十二合為六
 七卒并於秦數百年吞噬屠㓕殆盡凡以天下无王
 故也故易之有比春秋之書王其義一也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終來有他吉象曰比之
初六有他吉也
 比之初原筮之時也度其所比之人信有剛中之徳
[001-75a]
 乎故曰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孚之在已也缶器
 之質者也誠信充實於内若物之盈滿于缶中外不
 加文飾則終能來有他吉也非應非比則稱他大抵
 人之相比非應則近也逺而非應比亦難矣雖然誠
 信感人有必應之道故中孚之九二曰鳴鶴在隂其
 子和之是不期應而人自應之也故終能使九五之
 君因六二六四之薦而與之相比也集粹/言
六二比之自内貞吉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001-75b]
 伊川曰二與五為正應皆得中正之道相比者也二
 處于内自内謂由已也擇才而用雖在乎上而以身
 許國必由於已已以得君道合而進乃得正而吉也
 以中正之道應上之求乃自内也不自失也汲汲以
 求比者非君子自重之道乃自失也易之為戒嚴宻
 二雖中正質柔體順故有貞吉自失之戒戒之自守
 以待上之求无乃渉後凶乎曰士之修已乃求上之
 道降志辱身非自重之道也故伊尹武侯救天下之
[001-76a]
 心非不切必待禮至然後出也
六三比之匪人象曰比之匪人不亦傷乎
 誠齋曰上六无首而凶六三與之相應是相比者非
 其人也能无傷已乎仲尼蘭鮑荀卿蓬麻皆戒于親
 非其人也
六四外比之貞吉象曰外比於賢以從上也
 伊川曰四與初不相應而五比之外比於五乃得貞
 正而吉也五剛陽中正賢也居尊位在上也親賢從
[001-76b]
 上比之正也故為貞吉
九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象曰顯比之
吉位正中也舎逆取順失前禽也邑人不誡上使中也
 白雲曰九五之君非以力假仁者也蓋有大中至正
 之道以昭示天下天下自從而比之故曰顯比王田
 不合圍三靣而驅故所失者前禽而已是猶上六之
 不我比也夫以大中至正之道昭示天下无容私焉
 是以逆則舎之順則取之故彖言不寧方來後夫凶
[001-77a]
 皆自來自後之辭非聖人有以強之也上使中者書
 曰民心罔中唯爾之中其使中之謂乎
 誠齋曰王者之比天下去妙巧捐策謀昭示之以至
 正大中之道而已可以比天下而不可以示天下王
 者不由也故曰顯比然有比天下之道而无比天下
 之心可與比天下矣邑人不誡者不誡人而人自親
 也上使中者上以中正比其下下亦以中正比其上
 非使之使也不使之使也太王去邠而從之者如歸
[001-77b]
 市則驅禽而禽不去成湯征葛而聞之者怨後予則
 不令而㨗於令聖人何心哉
上六比之无首凶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終也
 荆公曰隂之為物以陽為首而比之者也乗九五而
 不承焉比之无首也有陽為之首則隂有所終无首
 則无所終矣隂先則迷而失道也
 徐氏曰乾以陽在上故能首出庶物坤順承天故能
 大有終
[001-78a]
 白雲曰上六非天下之所比又不能比人為臣而无
 君與无元首何異哉是以凶而无所終也三有匪人
 之傷上有无首之凶皆逆比之道聖人舎之者也四
 也初也其知幾乎故能非其應而獲吉以是知比者
 必求大中至正而比之斯无不吉
乾下/巽上
 伊川曰畜止也止則聚矣為卦巽上乾下乾在上之
 物乃居巽下夫畜止剛健莫如巽順為巽所畜故為
[001-78b]
 畜也然巽隂也其體柔順唯能以巽順柔其剛健非
 力止之也
小畜亨密雲不雨自我西郊
 伊川曰雲隂陽之氣二氣交而和則相畜固而成雨
 陽唱而隂和順也故和若隂先陽唱不順故不和則
 不能成雨雲之畜聚雖密而不成雨者自西郊故也
 東北陽方西南隂方自隂唱故不和而不能成雨以
 人觀之雲氣之興皆自四逺故云郊據四而言故云
[001-79a]
 自我畜陽者四畜之主也蝃蝀之詩曰朝隮于西崇
 朝其雨是陽來唱也故雨蝃蝀在東則是隂先唱也
 莫之敢指者非謂手指莫敢指陳也猶言不道也
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應之曰小畜健而巽剛中而
志行乃亨密雲不雨尚徃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陽大隂小一隂而畜五陽是以為小畜以隂居四又
 處上位柔得位也卦唯一隂而諸陽皆應故曰上下
 應之健而巽以卦材言也内健而外巽健而能巽也
[001-79b]
 九五剛中正與四合志則志行矣是以亨也小過之
 六五小者已過大者不應則不雨故曰已上也小畜
 不止則尚徃尚徃者宜有所徃也徃而隂陽和則雨
 矣施未行者澤未下也密雲尚往則澤有必下之理
 君子成已有必能成物之道集/
 閑閑趙氏曰宫之竒懦而不能強諫志不健也褚遂
 良置笏乞歸田里辭未巽也
象曰風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徳
[001-80a]
 風者天之鼓舞萬物者也風行天上有潤物巽入之
 道君子體之以懿文徳故曰逺人不服則修文徳以
 來之大舜之格有苖孝文之懷尉陀文徳之懿也揚
 子曰浸以光大不亦懿乎
初九復自道何其咎吉象曰復自道其義吉也
 童溪曰復而自進其格心之事業乎
 誠齋曰啓君之善在初止君之不善亦在初故伊尹
 告太甲以謹厥初召公告成王以若生子縱於初禁
[001-80b]
 於末晚矣初與四為應四止初而初受之有不善未
 嘗不知知而復復而歸於道是雖曰彼之所止而吾
 實自復於道也成王與周召居成王化而為周召其
 徳義之吉也又何過咎之有
 雷氏曰君之失道初而未彰陳善而閉畜之使復而
 由於道則敬而好君者也何尤於畜君哉而人臣之
 義得矣故曰復自道何其咎吉而象以為其義吉也
九二牽復吉象曰牽復在中亦不自失也
[001-81a]
 白雲曰不能辨之於早至二尤艱矣故牽而後復也
 牽者勉強之義雖无自復之易然強勉能復猶為吉
 也非二有剛中之徳亦將自失也
 誠齋曰復於初善之善也不復於初而復於二善也
 非善之善也何也初安於復故為自復二勉於復故
 為牽復牽者強勉之謂曷為其能勉於復也二雖剛
 而猶居中故能勉於復雖不及初之自復豈不愈於
 過剛而不受止者乎故亦許其不自失然視何咎之
[001-81b]
 吉則不侔矣
 晦菴曰亦者承初九象辭
九三輿説輻夫妻反目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童溪曰初九動之微也其曰復自道則制之之力无
 勞也九二已形也其曰牽復則制之之力巳勞矣至
 於三則極矣制之之力不亦勞甚乎猶之輿也其行
 有輻如欲制之使不行非脫去其輻不可也夫脫人
 之輻而制之使不行則在我失之強在彼易以致怨
[001-82a]
 故不正相與未有能相正者也
 西山眞氏曰臣案程頤曰三以陽爻居不得中而密
 比於四隂陽之情相求也又暱比而不中為隂畜制
 者也故不能前進猶車輿說去輪輻而不可行也隂
 受制於陽者而反制陽如夫妻之反目也反目謂怒
 目相視不順其夫而反制之也婦人為夫寵惑既而
 遂反制其夫未有夫不失道而妻能制之者也三自
 處不以道故四得制之不使之進猶夫不能正其家
[001-82b]
 室故致反目也臣觀自昔柔闇之主若唐髙宗受制
 於武氏不足怪也隋文剏業之君而亦受制於獨孤
 何哉由自處之不正故耳頤之言可不為永鑒也哉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伊川曰四於畜時處近君之位畜君者也若内有孚
 誠則五志信之從其畜也卦獨一隂畜衆陽者也諸
 陽之志係於四四茍欲以力畜之則一柔敵衆剛必
 見傷害唯盡其孚誠以應之則可感之矣故其傷害
[001-83a]
 逺其危懼免也如此則可以无咎此以柔畜剛之道
 也以人君之威嚴而微細之臣有能畜止其欲者蓋
 有孚信以感之也四既有孚則五信任之與之合志
 所以得惕出而无咎也惕出則血去可知舉其輕者
 也五既合志衆陽皆從之矣
九五有孚攣如富以其鄰象曰有孚攣如不獨富也
 易言交如者異體交也言攣如者同體合也六四柔
 順之臣而上欲格君心之非下欲止天下之不善常
[001-83b]
 恐力不足而見傷也九五剛明中正之君而行巽順
 柔克之政四以正匡其君五以正用其臣四之忠誠
 孚于五五信任而不疑君臣合志同心同徳故曰有
 孚攣如攣如者攣固而不可解也四五皆言有孚而
 五又曰攣如者蓋君臣相信固不固在君而不在臣
 也故戒五而不戒四富以其鄰者謂人君富有天下
 以信任賢臣故也書云臣哉鄰哉蓋指四而言也且
 人君之富有天下所貴乎置天下之民於富庶康寧
[001-84a]
 之域風行草偃靡然而為善也豈謂使天下之人奉
 一人而巳哉誠齋以富為善蓋取既富教之之意
上九既雨既處尚徳載婦貞厲月幾望君子征凶象曰
既雨既處徳積載也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畜道未成則曰密雲不雨者由起自西郊隂先而不
 應故也至此則畜道成矣隂陽和而後有雨既雨和
 也既處安也上下並畜而至於和且安者由四尚柔
 巽之徳而負載此任也雖然以臣制君以婦制夫俱
[001-84b]
 非臣與婦之正也守此為正危之道也故曰婦貞厲
 月幾望者隂已盛矣若既望則不可戒矣盛而又進
 則必見疑于陽凶之道也故曰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夫小畜之義只是以柔巽之道而畜之也非如大畜
 可以力止之也卦以一隂畜五陽畜於初則易復二
 則牽勉至於三則不可為也雖欲力止如車輿脫去
 其輪輻而使不行亦不能也適足致其夫怒目相視
 而失室家之正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小畜之道主乎
[001-85a]
 巽輿脫輻則行不巽也四五孚誠交通則其志行矣
 至於終不知幾望之戒而猶征焉是以凶也
 南軒曰易言月幾望者三皆言分不可踰也歸妹之
 六五曰帝乙歸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幾
 望吉中孚之六四曰月幾望馬匹亡无咎蓋歸妹以
 帝女下嫁挾富貴之勢則易以亢滿何以執婦道成
 肅雝之徳哉中孚之時君臣推誠以相與則君必降
 已以下臣臣以見知而上進上下不相疑而僭逼之
[001-85b]
 端易啓也故皆戒之以月幾望春秋書日蝕三十六
 月蝕則未嘗書蓋日蝕者變之大月蝕者乃其常也
 君道不可以虧臣道不可以盈也
兊下/乾上
 動以天為无妄是動合乎天徳也明乎天為同人人
 心即天心也恱乎天為履是聖人樂天之道也故曰
 禮義之恱我心猶芻豢之恱我口
履虎尾不咥人亨
[001-86a]
 南軒曰孔子恭而安有子以禮之用和為貴夫禮未
 嘗无和樂坦易之道但衆人禮義之心為私慾之心
 所勝樂放肆而憚繩檢視禮為難事而不知妄意直
 行乃所以蹈危也聖人遵理而行心與理一習與性
 成雖處衆人所甚懼之地而易直子諒之心油然而
 生此履虎尾所以不咥人也履之為卦上乾而下兊
 乾者強行不息之謂兊者和豫可恱之謂強行不息
 而至於和豫可恱非逹於禮者其能至此哉
[001-86b]
 履禮也有天徳而行之以和故能一柔進退履衆剛
 而不見傷也禮之用和為貴其是之謂乎
彖曰履柔履剛也說而應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
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白雲曰說而應乎乾則與乾合徳是以能履而有不
 咥人亨之象剛中正九五也履帝位而不疚然後其
 道下濟而光明疚則不能光明也剛徳常過過則疚
 剛而不過斯不疚矣故允恭克讓堯所以光被温恭
[001-87a]
 允塞舜所以文明皆剛而中正者也謂之不疚者如
 此
象曰上天下澤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誠齋曰天髙地下澤又下之下者也
 伊川曰天在上澤居下上下之分尊卑之義天下之
 正理也人之所履當如是故取其象而為履君子觀
 履之象以辨别上下之分以定其民志夫上下之分
 明而後民志定民志定然後可以言治民志不定天
[001-87b]
 下不可得而治也古之時公卿大夫而下位各稱其
 徳終身居之得其分也農工商賈勤其事而所享有
 限故皆有定志而天下之心可一後世自庶士至於
 公卿日志於尊榮農工商賈日志於冨侈億兆之心
 交騖於利天下紛然如之何其可一也欲其不亂難
 矣
 龜山曰禮莫大於明分分之不明則為下不安於下
 而志不定志不定則覬覦之心生覬覦之心生則陵
[001-88a]
 僭之禍起而亂之所由作也
初九素履往无咎象曰素履之往獨行願也
 明道曰素履巳定但行其志爾
 伊川曰履不處者行之義初處至下素在下者也而
 陽剛之才可以上進若安其卑下之素而往則无咎
 矣夫人不能自安於貧賤之素則其進也乃貪躁而
 動求去貧賤耳非欲有為也既得其進驕溢必矣故
 往則有咎賢者則安履其素其處也樂其進也將有
[001-88b]
 為也故得其進則有為而无不善乃守其素履者也
 安履其素而往者非茍利也獨行其志願爾獨專也
 若欲貴之心與行道之心交戰於中豈能安其素履
 也
 誠齋曰君子之在天下非出則處幼而學壯而行初
 九履之初也必有平生素雅之學然後可以有行非
 利其身也行其志也无其素而欲行欺也古者學而
 後行後世行而後學顔子陋巷之禹稷仲舒下帷之
[001-89a]
 伊吕孔明草廬之管樂不如是不為素履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象曰幽人貞吉中不自亂也
 伊川曰九二居柔寛裕得中其所履坦坦然平易之
 道也雖所履得坦易之道亦必幽靜安恬之人處之
 則貞固而吉也九二陽志上進故有幽人之戒中不
 自亂蓋其中心安静不以利欲自亂也
 龜山曰剛中而承柔異乎六三之履虎尾也故曰履
 道坦坦坦坦者言所履夷易而无難也居中處恱而
[001-89b]
 上无應故曰幽人顔淵在陋巷不改其樂是也非中
 不自亂何以與此茍有應乎上則為禹稷之事非幽
 人也古之聖人雖在側微若將終身焉中不自亂故
 也若夫外騖而以紆朱懷金為樂則利欲交戰於胷
 中能不自亂者未之有也
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為于大君象
曰眇能視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與行也咥人
之凶位不當也武人為于大君志剛也
[001-90a]
 六三隂柔不中不正眇而跛者也然而處陽其志剛
 不知其眇而自以為能視很愎自賢而不見已過不
 知其跛而自以為能履不由其道而驕傲自行故不
 足與之有明有行也武人謂武暴之人用于大君以
 有為肆其躁率无所顧忌非能順履而逺到也其取
 禍也必矣取伊川/雷氏説
 彖云履虎尾不咥人亨謂亨非止于不見咥亦天下
 之亨六三見咥而凶謂凶非止于見咥亦天下之凶
[001-90b]
 也
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象曰愬愬終吉志行也
 白雲曰九四近剛决之君處多懼之地而能愬愬恐
 懼所謂戰戰兢兢如臨淵履冰者也豈有不終吉者
 哉此聖人居危難之道也志行者不失其所志之謂
 也舜之志孝也文王之志仁也父頑母嚚而克諧以
 孝舜居難而志行也出羑里而請除炮烙之刑文王
 居難而志行也
[001-91a]
 雷氏曰九四以陽處隂則剛而能柔者也剛而能柔
 則履危而知懼非直前而不顧者也志行者得志而
 行乎天下之謂也初九之獨行願者獨善其身之謂
 也
九五夬履貞厲象曰夬履貞厲位正當也
 伊川曰居至尊之位據能專之勢而自任剛决不復
 畏愼雖使得正亦危道也
 龜山曰履禮也禮之用和為貴故曰履和而至九二
[001-91b]
 九四皆體剛而志柔履而和者也故吉六三體柔而
 志剛以和為體也而又失位不中和而不以禮節者
 也九五剛當位而履履而不用和者也故雖正亦厲
 矣
 白雲曰彖論中正故發其光明之美爻言夬履故示
 以剛决之戒道之常變如此位正當者猶以用剛而
 厲則知位非正當者凶矣
上九視履考祥其旋元吉象曰元吉在上大有慶也
[001-92a]
 履之上九履道已成而居上位也視履考祥其旋元
 吉謂自視其所履誠善則動容周旋之間无非大善
 之吉也以此在上民咸賴焉故曰大有慶也
 
 
 
 
 
[001-92b]
 
 
 
 
 
 
 
 學易記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