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a0081 學易記-元-李簡 (master)


[003-1a]
欽定四庫全書
 學易記卷三       元 李簡 撰
上經
震下/離上
 伊川曰噬嚙也嗑合也口中有物間之齧而復合之
 也卦上下二剛爻而中柔外剛中虚人頤口之象也
 中虚之中又一剛爻為頤中有物之象口中有物則
 隔其上下不得嗑必嚙之則得合故為噬嗑聖人以
[003-1b]
 卦之象推之於天下之事在口則為有物隔而不得
 合在天下則為有强梗或讒邪間隔於其間故天下
 之事不得合也當用刑法小則懲誡大則誅戮以除
 去之然後天下之治得成矣凡天下至於一國一家
 至於萬事所以不和合者皆由有間也无間則合矣
 噬嗑者治天下之大用也去天下之間在任刑罰故
 卦取用刑為義在二體明照而威震乃用刑之象也
噬嗑亨利用獄
[003-2a]
 伊川曰噬嗑亨卦自有亨義也天下之事所以不得
 亨者以有間也噬而嗑之則亨通矣不云利用刑而
 云利用獄者卦有明照之象利於察獄也獄者所以
 究察情偽得其情則知為間之道然後可以設防與
 致刑也
 白雲曰唐虞之民不犯成周刑措不用方是時則不
 以用獄為利也故知利用特在於有間之時
彖曰頤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剛柔分動而明雷電
[003-2b]
合而章柔得中而上行雖不當位利用獄也
 伊川曰頤中有物噬而嗑之乃亨通也剛柔分以卦
 才言也剛爻與柔爻相間剛柔分而不相雜為明辨
 之象明辨察獄之本也上離下震動而明也雷震而
 電曜相須並見合而章也照與威並行用獄之道也
 能照則无所隠情有威則莫敢不畏上既以二象言
 其動而明故復言威照並用之意六五以柔居中為
 用柔得中之義上行謂居尊位雖不當位謂以柔居
[003-3a]
 五為不當而利用獄者治獄之道全剛則傷於嚴暴
 過柔則失於寛縱五為用獄之主以柔處剛而得中
 得用獄之宜也以柔居剛為利用獄以剛居柔為利
 否曰剛柔質也居用也用柔非治獄之宜也又曰雷
 電者陰陽相軋也軋者如石相磨而火光出有電便
 有雷
 白雲曰雷動也電明也雷與電合則天威於是乎章
 動而且明則聖人之威於是乎立此聖人法天之道
[003-3b]
 而用獄也
象曰雷電噬嗑先王以明罰敕法
 伊川曰先王觀雷電之象法其明與威以明其刑罰
 飭其法令法者明事理而為之防者也
 兼山曰噬嗑先動而後明初未明也故不敢折獄致
 刑豐則先明而後動初已明也故不待明罰勅法而
 後用也
 雷氏曰傳曰刑罰威獄以類天之震耀也故明其罰
[003-4a]
 之輕重而又勅正其法令使人曉然而知懼則遷善
 逺罪而不犯矣此明罰勅法之意也
初九屨校滅趾无咎象曰屨校滅趾不行也
 伊川曰繫辭云小懲而大戒小人之福也言懲之於
 小與初故得无咎也
 白雲曰夫以聖人仁覆天下於小罪輕刑固宜赦宥
 而此初九屨校滅趾不以為過何哉蓋小懲於早所
 以大戒於後使惡不進是為无刑之本此聖人之大
[003-4b]
 仁也不然姑息不忍長惡孰甚焉校者械之通名在
 足云校屨校而滅其趾大其校也使之不能行也乃
 所以戒其惡之不行也
 晦菴曰初在卦始罪薄過小又在卦下故為屨校滅
 趾之象止惡於初故得无咎
六二噬膚滅鼻无咎象曰噬膚滅鼻乘剛也
 龜山曰六二以中正之徳處用獄之時則刑當而罪
 得矣故有噬膚之象焉膚言噬之易也鼻者息之出
[003-5a]
 入往来而不窮也九四為間者也而初應之二剛合
 則為間大而難噬矣故乘之絶其往來乃无咎
 單氏曰滅趾者止其行也滅鼻者絶其通也姦人得
 行則其志通矣噬膚而絶其通用獄之功也故无咎
 晦菴曰祭有膚鼎葢肉之柔脆噬而易嗑者也
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象曰遇毒位不當也
 龜山曰柔不當位而當九四之剛猶噬腊肉而遇毒也
 雷氏曰腊肉全體而乾噬之最難者也九四之象也
[003-5b]
 九四有剛强炎上之勢處近君之位不中不正在所
 刑者也六三柔而在下欲以刑法正之宜其若噬腊
 肉之難非特正之難必反見傷也故曰噬腊肉遇毒
 夫治姦惡不勝而反被毒則至於䘮身者多矣而曰
 小吝无咎何也不幸而不能成誅不仁之功何大過
 之有哉故曰小吝其志在於誅不仁於義何愆哉故
 曰无咎
九四噬乾胏得金矢利艱貞吉象曰利艱貞吉未光也
[003-6a]
 伊川曰九四居近君之位當噬嗑之任者也四已過
 中是其間愈大而用刑愈深也故云噬乾胏胏肉之
 有聨骨者乾肉而兼骨至堅難噬者也噬至堅而得
 金矢金取剛矢取直九四陽徳剛直為得剛直之道
 利在克艱其事而貞固其守則吉也九四剛而明體
 陽而居柔剛明則傷於果故戒以知難居柔則守不
 固故戒以堅貞剛而不貞者有矣凡失剛者皆不貞
 也凡言未光其道未光大也戒於利艱貞盖其所不
[003-6b]
 足也不得中正故也
 誠齋曰九四自為梗而曰噬乾胏噬之者誰也以九
 四噬九四也以九四剛直之大臣噬九四强梗之大
 臣也居大臣之位而近君者一人而已哉
 雷氏曰夫以寛服民刑措不用此聖人光大之徳也
 九四猛於用刑以除邪雖曰剛直豈曰光大之道乎
 故象曰未光也孔子為魯司冦而誅少正卯不得已
 也孔子豈以為光哉
[003-7a]
六五噬乾肉得黃金貞厲无咎象曰貞厲无咎得當也
 噬乾肉難於膚而易於腊胏者也二三五之所噬皆
 指四而言也六二居中得正故有噬膚之易以九居
 五正也以六居五非正也故不若六二之易管蔡之
 於周為間者也周公之誅得六二之義矣成王則未
 免於疑也故後世議成王之才不及漢之昭帝得黃
 金貞厲无咎者勉之之辭也黃中色金剛物五雖中
 然實柔體故必剛中正固而懷危厲則得當而无咎
[003-7b]
 也王氏曰得當謂刑戮得當也
上九何校滅耳凶象曰何校滅耳聦不明也
 白雲曰小人不積小善不去小惡終至於不可揜不
 可解之際故有何校滅耳之凶則其聰之不明可知
 也然初六滅趾上九滅耳孔氏以為滅没也盖屨校
 何校則刑也屨校桎其足也桎大而没趾也何校械
 其首也械大而沒耳也初則无咎上九則凶盖戒於
 早故終為无咎上九已極雖戒亦晚矣然則械其首
[003-8a]
 者安知終不麗於大辟乎
離下/艮上
 伊川曰賁序卦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茍合而已故受
 之以賁賁者飾也物之合則必有文文乃飾也如人
 合聚則有威儀上下物之合聚則有次序行列合則
 必有文也
賁亨小利有攸往
彖曰賁亨柔來而文剛故亨分剛上而文柔故小利有
[003-8b]
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
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伊川曰下離本乾中爻變而成離上艮本坤上爻變
 而成艮離在内故云柔來艮在上故云剛上非謂成
 卦中升降也如訟无妄云剛來豈自上體而來也凡
 以柔居五者皆云柔進而上行柔居下者也乃居尊
 位是進而上也非謂自下體而上也卦之變皆自乾
 坤先儒不達故謂賁本泰卦豈有乾坤重而泰又由
[003-9a]
 泰而變之理乎古者學為文否曰人見六經便以謂
 聖人亦作文不知聖人只攄發胷中所緼自成文耳
 所謂有徳者必有言也曰游夏稱文學何也曰游夏
 亦何嘗秉筆學為詞章也且如觀乎天文以察時變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豈詞章之文也劉亢承/手編
 白雲曰賁飾也交相飾之謂賁柔來而文剛則剛為
 質而柔為文也以剛為質而柔文之得中得正此六
 二所以亨賁分剛上而文柔則柔為質而剛為文也
[003-9b]
 以柔為質而剛文之又非中正之位可小事而已此
 上九所以小利有攸往也
 天文者指上文剛柔相文而言也剛柔交錯乃天之
 文日月星辰之謂也文明以止人之文尊卑上下禮
 文之謂也止謂各止其所止也文明以止謂明乎尊
 卑上下之分而不亂也故觀乎天文則日中星鳥宵
 中星虚而東作西成時變可知矣觀乎人文則君尊
 臣卑父坐子立兄先弟後夫唱婦隨則麟趾騶虞化
[003-10a]
 成可知矣
象曰山下有火賁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獄
 伊川曰山者草木百物之所聚生也火在其下而上
 照庶類皆被其光明為賁飾之象也君子觀明照之
 象以修明其庶政成文明之治而无果敢於折獄也
 折獄者專用情實有文飾則没其情矣故无敢用文
 以折獄也
初九賁其趾舎車而徒象曰舍車而徒義弗乘也
[003-10b]
 伊川曰初九以陽剛居明體而處下君子有剛明之
 徳而在下者也君子在无位之地无所施於天下唯
 自賁飾其所行而已趾取在下而所以行也君子修
 飾之道正其所行守節處義其行不茍義或不當則
 舎車輿而寧徒行衆人之所羞而君子所以為賁也
 初應四正也從二非正也近舎二之易而從四之難
 舎車而徒行也君子之賁守其義而已
 白雲曰趾在下者也徒行賤者之事也皆初之象也
[003-11a]
 君子以義為榮而不以徒行為辱舎生取義尚有之
 况車徒之間乎
六二賁其須象曰賁其須與上興也
 六二以文明中正為一卦之主將以文明之道賁天
 下者也五居君位而不應不應則不可以有為矣須
 待也有待而興智之事也然其須也乃所以為賁歟
 與上興者謂與三相賁而起也采安定白/雲佚菴語
九三賁如濡如永貞吉象曰永貞之吉終莫之陵也
[003-11b]
 伊川曰三處文明之極與二四二隂間處相賁賁之
 盛者也光彩之盛則有潤澤故云賁如濡如
 雷氏曰賁如濡如以禮文潤飾之謂也貞而不永則
 非有終者也故曰永貞吉夫國家无禮文以潤飾之
 則貴賤尊卑失其正而相陵矣身无禮文以潤飾之
 則人侮之矣故象曰永貞之吉終莫之陵也
六四賁如皤如白馬翰如匪冦婚媾象曰六四當位疑
也匪冦婚媾終无尤也
[003-12a]
 雷氏曰六四自飾以正故曰賁如未受飾於初故曰
 皤如初九體乾馬也義而不汚白馬也舎二之車而
 弗乘專志於四動而趨上疾若飛然故曰白馬翰如
 六四以陰居陰正而不足於明是以初九之來本以
 親已疑其為㓂也始雖疑而終能以正相賁復何尤
 哉
六五賁于丘園束帛戔戔吝終吉象曰六五之吉有喜

[003-12b]
 白雲曰六五為賁之王及於丘園所飾逺矣聖人不
 遐遺之義也逺且不遺况邇者乎丘園尚及之况朝
 廷乎故商之賁也及於耕築周之賁也及於漁釣賁
 於丘園乃所以飾天下國家非特下飾窮士而已束
 帛戔戔幣聘之禮湯聘伊尹文王聘呂望實幣帛筐
 篚之意也馬氏曰戔戔委積貌許慎以戔從戈盖謂
 有相次不一之意四方聘賢非一所也
 誠齋曰吝終吉者幣有所宜施亦有所宜吝吝之於
[003-13a]
 非其人然後施之於惟其人吝故榮榮故喜喜故吉
 賢者榮之而畢赴喜孰大焉吉孰大焉
上九白賁无咎象曰白賁无咎上得志也
 伊川曰處賁之極將有華偽失實之咎故戒以質素
 則无咎得志者在上而文柔成賁之功六五之君又
 受其賁故雖居无位之地而實尸賁之功與他卦居
 極者異矣
 上九以剛文柔而居无位之地有功成不居之象故
[003-13b]
 曰白賁功成不居何咎之有
坤下/艮上
 伊川曰卦五陰而一陽陰始自下生漸長至於盛極
 羣陰消剝於陽故為剝也
剝不利有攸往
 伊川曰剝者羣陰長盛消剝一陽之時衆小人剝喪
 君子故君子不利有所往唯當巽言晦迹隨時消息
 以免小人之害也
[003-14a]
 白雲曰不利有攸往者懼君子以道自任與小人校
 也
 雷氏曰泰與夬君子長之卦也剝與否小人長之卦
 也泰曰吉亨夬曰利有攸往否曰不利君子貞剝曰
 不利有攸往凡以為君子謀也聖人作易區區為君子
 謀者非私君子而弃絶小人也葢君子進則君安邦
 寧生民受其賜鳥獸草木咸若小人亦得其所小人
 進則反此而小人亦不免其禍故聖人為君子謀者
[003-14b]
 非特天下亦所以為小人謀也
彖曰剝剝也柔變剛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長也順而止
之觀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
 伊川曰剝謂剝落也柔變剛也柔長而剛剝也夏至
 一陰生而漸長一陰長則一陽消至於建戌則極而
 成剝是陰柔變陽剛也君子當剝之時知不可有所
 往順時而止乃能觀剝之象也
 白雲曰消息盈虚天道之運君子所尚之道也
[003-15a]
 龜山曰五陰上行小人之長極矣有爵賞以導其前
 刑威以驅其後中才而下孰不變而從之乎雖有剛
 明之資盖將巽言屈身以避害亦理勢然也夫坤順
 而艮止剝之成象觀剝之象則知所以治剝矣東漢
 之君子不知出此引姦凶而授之柄卒至俱傷兩敗
 而國隨以亡葢有以取之也夫寒暑之變天且不能
 暴為之况於人乎然君子尚消息盈虚无時而不然
 獨於剝言之者葢當是時存亡之機間不容息與他
[003-15b]
 卦異故也
 誠齋曰不利有攸往其遂聽天下之自亂乎聖人固
 曰盍觀諸剝之象乎坤順艮止止亂以順止小人亦
 以順故解黨禍者陳寔之臨延唐祚者方慶之對皆
 順而止之非逆而激之也此君子治剝之道也
象曰山附於地剝上以厚下安宅
 劉牧曰山以地為基厚其地則山保其髙君以民為
 本厚其下則君安於上
[003-16a]
 伊川曰山附於地圮剝之象也上謂居人上者觀剝
 之象安養人民以厚其本乃所以安其居也書曰民
 惟邦本本固邦寧
初六剝牀以足蔑貞凶象曰剝牀以足以滅下也
 伊川曰陰之剝陽自下而上以牀為象者取身之所
 處也自下而剝漸至於身也剝牀以足剝牀之足也
 陰自下進漸消蔑於貞正凶之道也蔑无也謂消亡
 於正道也
[003-16b]
六二剝牀以辨蔑貞凶象曰剝牀以辨未有與也
 白雲曰伊川曰辨牀之幹所以分隔上下者也輔嗣
 謂足之上孔氏謂身之下足之上分辨之處義皆一
 也剝牀以辨則其剝進矣未有與者逺陽而无應无
 以止之也㦯近陽有應有以止之安有蔑貞之凶哉
 天下之患未有不自小至大自㣲至著茍不能辨之
 於早未有不至於凶者剝之初二有凶之漸而非凶
 也三以應而无咎四則凶矣
[003-17a]
 楊氏曰六二未有剛以與之三則有所與也剝辨而
 未及膚茍有正道庶乎其无凶乎
六三剝之无咎象曰剝之无咎失上下也
 伊川曰衆陰剝陽之時而三獨居剛應剛在剝之時
 為无咎者也三居剝而无咎者以其所處與上下諸
 陰不同是與其同類相失於處剝之道為无咎東漢
 之吕强是也
 橫渠曰獨應於陽反為衆陰所剝於義无咎吉凶不
[003-17b]
 足言也
六四剝牀以膚凶象曰剝牀以膚切近災也
 伊川曰五為君位剝已及四在人則剝及其膚矣其
 災也豈不切近乎
 白雲曰牀剝而後及其身及其身自膚始六四上體
 居牀之上則膚矣初二有及身之漸不能止之則災
 及其身矣故直云凶也
 南軒曰牀者人藉以為安息之物也君子得行於
[003-18a]
 世則天下泰然安枕猶之牀也今也衆陰剝喪君子
 至於切近其身焉則君子不得其所可知矣君子如
 是天下又可知矣
六五貫魚以宫人寵无不利象曰以宫人寵終无尤也
 白雲曰方剝之時小人進長六五知不可決而寵之
 所謂順剝之時而為止剝之道者也雖然貫衆陰而
 寵之疑非聖人之道而曰无不利終无尤者盖消息
 盈虚天之道也君子之所尚也雖聖人不能違時特
[003-18b]
 於其間而有止之之道非若一於順而寵之不知濟
 時者也安定先生曰以宫人寵但厚其田宅不使竊
 天下之權則无不利此謂根蒂之難去者
 誠齋曰无不利者言不為害而已非盛世之大利也
上九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剝廬象曰君子得輿民
所載也小人剝廬終不可用也
 明道曰息訓為生者息則生矣一事息則一事生中
 間无間斷碩果不食則便為復也
[003-19a]
 諸陽消剥已盡獨有上九一爻尚存如碩大之果不
 見食將有復生之理輿所以載君子民之象也廬所
 以庇民君子之象也正道消剝既極則人復思治故
 衆心願載於君子是君子得輿為民所承載也為小
 人者必欲剝其廬則己復无所容身矣葢亦不思耳
 終不可用者聖人特為小人戒也集伊川龜/山白雲説
震下/坤上
 伊川曰一陽生五陰之下陰極而陽復也嵗十月陰
[003-19b]
 盛既極冬至則一陽復生於地中故為復也陽君子
 之道陽消極而復反君子之道消極而復長也故為
 反善之義
復亨出入无疾朋來无咎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利有攸

 伊川曰復亨既復則亨也出入謂生長復生於内入也
 長進於外出也先云出語順耳物之始生其氣至㣲
 故多屯艱陽之始生其氣至㣲故多摧折春陽之發
[003-20a]
 爲陰寒所折觀草木於朝暮則可見矣出入无疾謂
 㣲陽生長无害之者也既无害之而其類漸進而來
 則將亨盛故无咎也所謂咎在氣則為差忒在君子
 則為抑塞不得盡其理陽之當復雖使有疾之固不
 能止其復也但為阻礙耳消長之道反復迭至陽之
 消至七日來復姤陽之始消也七變而成復故云七
 日陽進則陰退君子道長則小人道消故利有攸往
 白雲曰朋來則有臨有泰而後為復之无咎也
[003-20b]
彖曰復亨剛反動而以順行是以出入无疾朋來无咎
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利有攸往剛長也復其見
天地之心乎
 伊川曰復亨謂剛反而亨也陽剛消極而來反既來
 反則漸長盛而亨通矣動而以順行是以出入无疾
 朋來无咎以卦才言其所以然也下動而上順是動
 而以順行也其道反復往来迭消迭息也七日來復
 者天之運行如是也消長相因天之理也陽剛君子
[003-21a]
 之道故利有攸往一陽復於下乃天地生物之心也
 廣平曰復其見天地之心乎天地之心主於生物復
 之時未有物也而物以陽復而生博愛者聖人之心
 也復禮未有愛也而博愛之實由復禮而出故序卦
 曰復則不妄无妄者天命也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
 則於博施濟衆也何有
 龜山曰一陽復於下而五陰在上則陽㣲而陰猶盛
 矣小人衆而君子獨非一人一日之力所能勝也動
[003-21b]
 而不以順行則疾之者至故動而以順行而後出入
 无疾出入无疾而後朋來无咎七日謂自姤至復也
 夫四時之變浸而為寒暑固非一日之積也天且不
 能暴為之而况於人乎故剝以順止之復以順而行
 其道一也
 誠齋曰陽長則萬物望生息之功君子長則天下望
 平治之福豈得止而不行哉故剛長則利有攸往勉
 之之辭也聖人極言復之亨矣无咎矣利矣又一言
[003-22a]
 斷之曰復其見天地之心乎然則孰為天地之心動
 而生物貴陽賤陰長君子消小人是也有天下者可
 不求彼之心為此之心乎體之聖失之愚履之治舎
 之亂聖愚治亂此心而已
象曰雷在地中復先王以至日閉闗商旅不行后不省

 伊川曰陽始生於下而甚㣲安靜而後能長先王順
 天道當至日陽之始生安靜以養之故閉闗使商旅
[003-22b]
 不得行人君不省視四方順天道也在一人之身亦
 然當安靜以養其陽也
 誠齋曰雷陽也地陰也冬至之日涸陰雖冰於地上
 一陽已萌於地中故萬物皆寒井泉獨温自閉闗以
 下皆聖人順天時之一端也如後世月令是已
初九不逺復无祗悔元吉象曰不逺之復以修身也
 伊川曰復者陽反来復也陽君子之道故復為反善
 之義初剛陽來復處卦之初復之最先者也是不逺
[003-23a]
 而復也失而後有復不失則何復之有唯失之不逺
 而復則不至於悔大善而吉也顔子无形顯之過夫
 子謂其庶幾乃无祗悔也過既未形而改何悔之有
 既未能不勉而中所欲不踰矩是有過也然其明而
 剛故一有不善未嘗不知既知未嘗不遽改故不至
 於悔乃不逺復也不逺而復者君子所以修其身之
 道也學問之道无他也唯其知不善則速改以從善
 而已祇馬融音之是反抵通
[003-23b]
 誠齋曰卦義為君子道長象義為承順天時爻義為
 反復於善易之道无不含羅也
六二休復吉象曰休復之吉以下仁也
 休即美也二雖陰爻天資中正切比於初見初能復
 以為美而樂從之是能忘勢而樂善也故象謂之下
 仁書曰如有一介臣斷斷猗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
 如有容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聖其心好之解
 書者以休為樂善六二休復蹇叔以之
[003-24a]
六三頻復厲无咎象曰頻復之厲義无咎也
 伊川曰三以陰躁處動之極復之頻數而不能固者也
 復貴安固頻復頻失不安於復也復善而屢失危之
 道也聖人開遷善之道與其復而危其屢失故云厲
 无咎不可以頻失而戒其復也頻失則為危屢復何
 咎過在失而不在復也
 兼山曰孔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人皆曰
 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故唯君子能久於
[003-24b]
 其道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是以子夏之徒出見紛
 華盛麗而説入間夫子之道而樂與夫回之為人擇
 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者固有間矣
六四中行獨復象曰中行獨復以從道也
 石氏曰處上下四陰之中故曰中行
 伊川曰四行羣陰之中而獨能復其志可謂善矣稱
 其獨復者以其從陽剛君子之善道也
 白雲曰舎類應初獨行其志者也七十子於衰周之
[003-25a]
 際從夫子於洙泗之間豈是道歟剥之六三與復之
 六四反對其義相類故在剥則取其失上下以應乎
 陽在復則取其獨復以從其道也
 前輩或云不言吉凶者葢此爻无可濟之理故聖人
 但稱其能復而不欲言其獨從道必凶也此説或有
 錯悞不然何反沮人為善也凡卦中之凶咎多言於
 可疑之爻若此爻之吉不待言而後見也何哉善人
 便是吉人惡人便是凶人若云初方甚㣲不足以相
[003-25b]
 援則二亦不能獲吉三又豈能无咎哉又曰不云无
 咎者以陰居陰柔弱之甚雖有從陽之志終不克濟
 非无咎也是大不然以陰居陰乃當位也若以陽居
 之則剛而不正矣與初非應則不從君子之善道矣
 又豈能獨復也哉且剥之時小人之道方長盛君子
 不利有攸往然則失上下而應陽者聖人尚曰无咎
 而况居利有攸往剛長之時乎
六五敦復无悔象曰敦復无悔中以自考也
[003-26a]
 初九陽剛君子之道也相應相比者復之易二與四
 是也逺而非應者復之難六五所以稱敦復敦復者
 厚之至也中者六五固有之性也劉子曰人受天地
 之中以生惟其六五有是性是以能非應非比而能
 復不曰厚之至乎不與初應本當有悔以其能復是
 以无悔中以自考者非自有降衷之性則亦不能成
 此徳也漢昭帝之明察足以當之
上六迷復凶有災𤯝用行師終有大敗以其國君凶至
[003-26b]
于十年弗克征象曰迷復之凶反君道也
 伊川曰以陰柔居復之終終迷不復者也迷而不復
 其凶可知在己則動皆過失災禍亦自外而至葢所
 招也迷道不復无施而可用以行師則終有大敗以
 之為國則君之凶也
 誠齋曰上六以陰柔小人之極居亢滿大臣之位遂
 其姦而不改迷於邪而不復故凶於而身則天災人
 眚之畢集凶於而國則師敗君凶而不振盧杞是也
[003-27a]
 害真卿沮懷光天下皆以為姦邪而徳宗獨不覺其
 姦邪伐叛之師未反而朱泚之變已作奉天之圍未
 解而梁州之幸已嚴自是而後姑息之政行强藩之
 勢成矣至於元和乃始克征何啻十年而已乎以其
 國君凶則國君者六五也以之者上六也傳曰凡師
 能左右之曰以曰反君道者君道在復今六五之君
 道乃為上六所左右至於迷而違之何復之有
 雷氏曰迷復者失道失信昬迷而不知改過復善之
[003-27b]
 謂也
震下/乾上
 伊川曰為卦乾上震下震動也動以天為无妄動以
 人欲則妄矣
无妄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明道曰无妄則一毫不可加安可往也
 伊川曰无妄者至誠也至誠者天之道也天之化育
 萬物生生不窮各正性命乃无妄也人能合无妄之
[003-28a]
 道則所謂與天地合其徳也无妄有大亨之理君子
 行无妄之道則可以致大亨矣无妄天之道也卦言
 人由无妄之道也利貞法无妄之道利在貞正失貞
 正則妄也雖无邪心茍不合正理則妄也乃邪心也
 故其匪正則為過眚既已无妄不宜有往往則妄也
彖曰无妄剛自外來而為主于内動而健剛中而應大
亨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
何之矣天命不祐行矣哉
[003-28b]
 白雲曰剛自外來而為主於内論卦之所以成无妄
 者主於震也動而健者動以天不以人也剛中而應
 九五也大亨以正天之道也无妄之道天也非人也
 故言天之命與中庸言天命之謂性孟子言有命焉
 君子不謂性之義皆同然止於无妄而不往則天道
 常存不止於无妄而有攸往者是以人而滅天者也
 故彖之意以謂舎无妄而往者又何之焉一舎无妄
 而往則為匪正矣是以人滅天以偽喪誠乖於天道
[003-29a]
 此天命所以不祐也天非有心於祐不祐之間葢其
 道不與天合天何由而助之故孟子言盡心知性則
 知天存心養性所以事天葢知天事天為天所祐皆
 必與天合徳也曰動而健則動而與天合徳矣
 无妄之往猶孟子云助長也
象曰天下雷行物與无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
 伊川曰雷行於天下陰陽交和相薄而成聲於是驚
 蟄蔵振萌芽發生萬物其所賦與洪纎髙下各正其
[003-29b]
 性命无有差妄物與无妄也先王觀天下雷行發生
 賦與之象而以茂對天時養育萬物使各得其宜如
 天與之无妄也茂盛也盛對之言猶盛行永言之比
 對時謂順合天時天道生萬物各正其性命而不妄
 王者體天之道養育人民以至昆蟲草木使各得其
 宜乃對時育物之道也
 雷氏曰對時者如不違農時斧斤以時入山林春毋
 麛毋卵昆蟲未蟄不火田之類是也
[003-30a]
初九无妄往吉象曰无妄之往得志也
 伊川曰九以陽剛為主於内无妄之象以剛變柔而
 居内中誠不妄者也以无妄而往何所不吉卦辭言
 不利有攸往謂既无妄不可復有往也過則妄矣爻
 言往吉謂以无妄之道而行則吉也以无妄而往无
 不得其志也葢誠之於物无不能動以之修身則
 身正以之治事則事得其理以之臨人則人感而化
 无所往而不得其志也
[003-30b]
六二不耕穫不菑畬則利有攸往象曰不耕穫未富也
 耕農之始穫其成終也田一歳曰菑田謂火其田也
 二歳曰新田三歳曰畬田耕而穫菑而畬理之常也
 不耕可穫乎不菑可畬乎未能成已而可成人乎則
 利有攸往者蓋言先當成已而後可以成人象云未
 富者以六二陰虚其於无妄之道未能足乎已者也
 以有應在上故有急於成人之象采白/雲説
六三无妄之災或繫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象曰行
[003-31a]
人得牛邑人災也
 伊川曰三以陰柔而不中正是為妄者也又志應於
 上欲也亦妄也人之妄動由有欲也妄動而得亦必
 有失况復凶悔隨之乎知者見妄之得則知其失必
 與稱也故聖人因六三有妄之象而發明其理云无
 妄之災或繫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或謂設或也
 或繫之牛行人得之以為有得邑人失牛乃是災也
 借使邑人繫得馬則行人失馬乃是災也言有得則有
[003-31b]
 失不足以為得也妄得之福災亦隨之妄得之得失
 亦稱之固不足以為得也人能如此則不為妄動矣
 白雲曰闗子明曰无妄而災者災也有妄而災則其
 所也非災之也運數適然非已妄致乃无妄之災雍
 曰六三非中正之位居震動之極不知過於動而求
 止反欲應於上九妄行窮災之爻是亦妄行之人也
 匪正有𤯝之道也然亦有行之而无災者孔子所謂
 㒺之生也幸而免者也爻辭因六三有𤯝之道而无
[003-32a]
 𤯝因以明无妄无致災之道而有災也故於无妄之
 災之後以繫牛行人邑人重明之行人六三也妄行
 之人也邑人止其所者也止其所者知不利有攸往
 故也孟子所謂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六三知初之
 往吉二之利有攸往而以動為利不知初往之吉二
 往之利葢有无妄之道存諸己而六三獨欲妄得之
 是窮人欲而滅天理小人徼倖之道也雖得之君子
 不貴葢其所得不過於物之利而已於道无有焉殆
[003-32b]
 不若邑人寧災而其得多矣故有或繫之牛者為行
 人之得而邑人受其災夫行人得牛則所得者牛而
 所失者无妄是得於人而失於天也邑人之災則所
 受者災而所守者无妄則得失一於天矣中庸曰君
 子居易以俟命邑人也小人行險以徼倖行人也行
 人雖得牛驅而納諸罟擭陷穽之中矣可不慎哉六
 爻无邑人之象能與行人之道相反者皆邑人也故
 因行人而邑人可明焉然由其小者言之則得失一
[003-33a]
 牛耳由其大者言之則堯湯水旱皆无妄之災也於
 道何損焉
 誠齋曰既无妄奚而災曰事固有不相及而相遭者
 城門火池魚殃魯酒薄邯鄲圍此非无妄之災故仲
 尼被圍以貌偶似陽虎不疑償金偶與亡金者同舎
 也无妄而災可无愧矣故災至无愧者聖賢君子之
 所能也无妄免災者非聖賢君子之所能也楚恭王
 出遊亡烏嘷之弓左右請求之王曰止楚王失弓楚
[003-33b]
 人得之何必求之孔子聞之曰惜乎其不大也不曰
 人遺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行人得牛邑人災也
 有得則必有失何足以為得乎楚王失弓楚人得之
 有失則必有得何足以為失乎塞翁喪馬曰焉知其
 非福及其得馬又曰焉知其非禍塞翁之於得失其
 有見於此乎
九四可貞无咎象曰可貞无咎固有之也
 伊川曰四陽剛而居乾體復无應與无妄者也剛而
[003-34a]
 无私豈有妄乎可貞固守此自无咎也可貞與利貞
 不同可貞謂其所處可貞固守之利貞謂利於貞也
 雷氏曰孟子曰人之有是四端也非外鑠我也我固
 有之也操則存舎則亡而已
九五无妄之疾勿藥有喜象曰无妄之藥不可試也
 伊川曰九五以中正當尊位下復以中正順應之可
 謂无妄之至者也其道无以加矣无妄之所謂疾者
 謂若治之而不治率之而不從化之而不革以妄而
[003-34b]
 為无妄之疾舜之有苗周公之管蔡孔子之叔孫武
 叔是也既已无妄而有疾之者則當自如无妄之疾
 不足患也若遂自攻治乃是渝其无妄而遷於妄也
 試暫用也猶曰少嘗之也
 單氏曰藥者以毒攻疾者也非疾而攻之則其毒反
 能為患矣
 伊川云既已无妄而有疾之者則當自如若遂自攻
 治是渝其无妄而遷於妄也孟子曰有人於此其待
[003-35a]
 我以橫逆則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無禮也
 此物奚冝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禮矣其橫
 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
 橫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則與禽
 獸奚擇哉於禽獸又何難焉傳曰禮義不愆何恤人
 言孟子深於易者歟
上九无妄行有𤯝无攸利象曰无妄之行窮之災也
 伊川曰上九居卦之終无妄之極者也極而復行過
[003-35b]
 於理也過於理則妄矣故行則有過𤯝而无所利是
 窮極而為災害也
 諸卦雖本天道皆因人事得失而可明有應則為得
 无應則為失乃其常也无妄則異乎是動以天為无
 妄无妄天理也動以人為有妄有妄人欲也有應近
 人欲之私无應即天理之公故六爻以无應為得无
 妄之道初九之得志得无妄之道者也故曰往吉在
 他卦處下而无應難乎其為得志也九四固有无妄
[003-36a]
 之道聖人以其居陰故微存戒曰可貞固守之則无
 咎矣在他卦剛而不中不當位而无應義无咎者亦
 鮮矣九五得正居尊剛中而應在他卦則无往不利
 在无妄則藥不可試六二居中得正又應五之中正
 在他卦其吉可知在无妄則為未當三之所得者牛
 所失者无妄之道乃匪正有眚之人也白雲以為幸
 而免在上九則妄行窮災无攸利矣
乾下/艮上
[003-36b]
 小畜巽畜乾以柔畜之也大畜艮畜乾以剛畜之也
大畜利貞不家食吉利渉大川
 誠齋曰利貞臣能賢也不家食君用賢也君臣相逢
 吉孰大焉雖當險難之世猶濟也况治平之世乎
彖曰大畜剛健篤實輝光日新其徳剛上而尚賢能止
健大正也不家食吉養賢也利渉大川應乎天也
 單氏曰大畜者雖以畜物為義而非已有所畜則不
 足以畜物也
[003-37a]
 白雲曰剛健篤實猶中庸所謂至誠輝光所謂誠則
 形形則著著則明也日新謂悠久无疆也
 誠齋曰君徳剛健則有進而无息君徳篤實則有韞
 而无竭韞而進進而韞韞於中者充實則溢於外者
 輝光矣日月常見而終古常新運而无息故也吾君
 之德何為而臻兹尚賢故也上九以陽剛之賢六五
 之君柔順以下之不曰剛上而尚賢乎然則上九臣
 也居尊位之上可乎上之者尚其徳也武尊望曰尚
[003-37b]
 父康尊畢曰父師是也尚亦上也以五上二位言為
 君尚臣以艮乾二體言為臣止君君之不善曷能止
 之有大人正己之徳而潛格其非心也故袖中之鷙
 恥魏徴之見苑中之游畏韓休之閒不然三歸之卿
 能禁六嬖之霸貪貲之宰能杜窮奢之主乎
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徳
 伊川曰天在山中所畜至大之象君子觀象以大其
 藴畜人之藴畜由學而大在多聞前古聖賢之言與
[003-38a]
 行考跡以觀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識而得之以畜成
 其徳乃大畜之義也
 白雲曰髙髙在上者天之體也而天道无乎不在人
 亦莫不有之皆自失之耳且以山言之一山必不能
 畜天之大而畜天之道為有餘在人亦然
 龜山曰君子多識前言往行非徒資見聞而已所以
 畜徳也畜徳則所畜大矣孟子曰博學而詳説之將
 以反説約也世之學者欲以雕繪組織為工誇多鬭
[003-38b]
 靡以資見聞而已故摭其華不如其實未嘗畜徳而
 反約也彼亦烏用學為哉
初九有厲利己象曰有厲利己不犯災也
 伊川曰大畜艮止畜乾也初以陽剛又健體而居下
 必上進者也六四在上畜止於己安能敵在上得位
 之勢若犯之而進則有危厲故利在己而不進也在
 他卦則四與初為正應相援者也在大畜則相應乃
 為相止畜上之與三皆陽則為合志葢陽皆上進之
[003-39a]
 物故有同志之象而无相止之義有危則冝己不可
 犯災危而行也不度其勢而進有災必矣
九二輿説輹象曰輿説輹中无尤也
 童溪曰小畜之九三見畜於六四而曰輿説輹四説
 其輹也大畜之九二受畜於六五亦曰輿説輹自説
 其輹也夫説人之輹與自説其輹語其勢之逆順蓋
 有間矣何者九三剛過而九二則剛得中故也剛而
 得中則進止无失夫何尤乎朱子發曰初剛正也二
[003-39b]
 剛中也四五柔也柔能畜剛剛知其不可犯而安之
 時也夫氣雄九軍者或屈於賔賛之儀才力葢世者
 或聽於委裘之命故曰大畜時也
 輹説文車軸縳也又云伏兔即今人所謂鈎心也一
 云軸也
九三良馬逐利艱貞曰閑輿衛利有攸往象曰利有攸
往上合志也
 伊川曰三剛健之極而上九亦上進之物又處畜之
[003-40a]
 極而思變也與三乃不相畜而志同相應以進者也
 三以剛健之才而在上者與合志而進其進如良馬
 之馳逐言其速也雖其進之勢速不可恃其才之健
 與上之應而忘備與慎也故宜艱難其事而由貞
 正之道輿者用行之物衛者所以自防當日閑習其
 車輿與其防衛則利有攸往矣
 大畜為義艮畜乾也故乾三爻皆取被止為義艮三
 爻皆取止之為義以天下論之凡在下之人被畜者
[003-40b]
 也在上之人畜之者也初九陽㣲在下進則有厲利
 於止也二則説輹以不行方之於初是安於止而非
 利於止也三則畜極而通與上合志葢將有為之時
 也則當馳逐而致逺業焉然馳逐而不知戒則或有
 顛躓之患故利知難而不失正日閑習其輿衛何所
 往而不利哉以一人之身論之初則利於止二則安
 於止三則行其止下卦三爻乃君子成己之道也上
 卦三爻則論成人成物之事
[003-41a]
六四童牛之牿元吉象曰六四元吉有喜也
 安定曰童牛犢牛而无角者也
 伊川曰四艮體應於初畜初者也初居最下陽之微
 者㣲而畜之則易制猶童牛而加牿則大善而吉不
 勞而无傷故可喜也四居大臣之位當畜之任上畜
 止人君之邪心下畜止天下之惡人人之惡止於初
 則易既盛而後禁則扞格而難勝故上之惡既甚雖
 聖人救之不能免違拂下之惡既甚雖聖人治之不
[003-41b]
 能免刑戮
 童牛之牿未詳古制今農家以䋲維二木如鞅板然
 施於犢牛之首是亦童牛之牿之義也
六五豶豕之牙吉象曰六五之吉有慶也
 伊川曰六五君位止畜天下之邪惡夫以億兆之衆
 發其邪欲之心人君欲力以制之雖宻法嚴刑不能
 勝也夫物有總攝事有機要聖人操得其要則視億
 兆之心猶一心導之斯行止之則戢故不勞而治其
[003-42a]
 用若豶豕之牙也豕剛躁之物而牙為猛利若强制
 其牙則用力勞而不能止其躁猛雖繫之維之不能
 使之變也若豶去其勢則牙雖存而剛躁自止其用
 如此所以吉也君子法豶豕之義知天下之惡不可
 以力制也則察其機持其要塞絶其本原故不假刑
 法嚴峻而惡自止也且如止盗民有欲心見利則動
 茍不知教而廹於饑寒雖刑殺日施其能勝億兆利
 欲之心乎聖人則知所以止之之道不尚威刑而修
[003-42b]
 政敎使之有農桑之業知㢘恥之道雖賞之不竊矣
 故止惡之道在知其本得其要而已不嚴刑於彼而
 修政於此是猶患豕牙之利不制其牙而豶其勢也
 在上者不知止惡之方嚴刑以敵民欲則其傷甚而
 无功若知其本制之有道則不勞无傷而俗革天下
 之福慶也張中庸曰宋太祖收諸將之兵權亦豶豕
 之牙之道也
上九何天之衢亨象曰何天之衢道大行也
[003-43a]
 誠齋曰止惡而不止善是大畜之義良馬相逐而衢
 路大通賢之所以並進道之所以大行善類之所以
 光亨也
 雷氏曰良馬馳逐於天衢之中與夫所謂天歩艱難
 皎皎白駒在彼空谷者異矣
 上九為一卦之主畜道已成聖人之道大行也故曰
 天之衢亨伊尹周公足以當之何字或云辭或音荷
 或作向或為衍義皆有所未安當闕之以待知者
[003-43b]
震下/艮上
 伊川曰為卦上艮下震上下二陽爻中含四陰上止
 而下動外實而中虚人頤頷之象也頤養也人口所
 以飲食養人之身故名為頤聖人設卦推養之義大
 至於天地養育萬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與人之養
 生養形養徳養人皆頤養之道也動息節宣以養生
 也飲食衣服以養形也威儀行義以養徳也推己及
 物以養人也
[003-44a]
頤貞吉觀頤自求口實
 伊川曰人之養身養徳養人養於人皆以正道則吉
 也觀人之所頤與其自求口實之道則善惡吉凶可
 見矣
彖曰頤貞吉養正則吉也觀頤觀其所養也自求口實
觀其自養也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頤之時
大矣哉
 温公曰何謂觀其所養其人賢則所養必賢也其人
[003-44b]
 不肖則其所養必不肖也何謂觀其自養取於人以
 義自奉養以禮斯賢也取於人无度自奉養无節斯
 不肖也故富視其所與貧視其所取逺視其所主達
 視其所舉足以知其為人矣
 伊川曰貞吉所養者正則吉也所養謂所養之人與
 養之之道自求口實謂其自求養身之道皆以正則
 吉也聖人極言頤之道而贊其大天地之道則養育
 萬物聖人養賢與之共天位使之食天禄俾施澤於
[003-45a]
 天下養賢以及萬民也養賢所以養萬民也夫天地
 之中品物之衆非養則不生聖人裁成天地之道輔
 相天地之宜以養天下至於鳥獸草木皆有養之之
 政其道配天地故夫子推頤之道贊天地與聖人之
 㓛曰頤之時大矣哉或云義或云用㦯止云時以其
 大者也萬物之生與養時為大故云時
 雷氏曰舜養十六相而去四凶所養正也孟子以寡
 欲養心以直養氣又曰萬鍾於我何加焉自養之正
[003-45b]
 也此卦體震之三爻皆凶體艮之三爻皆吉葢養之
 道靜止則吉躁動則凶故也
象曰山下有雷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
 子夏傳曰言語者禍福之機飲食者康疾之由
 伊川曰雷震於山下山之生物皆動其根荄發其萌
 芽為養之象故君子觀其象慎言語以養其徳節飲
 食以養其體在身為言語於天下則凡命令政敎出
 於身者皆是慎之則必當而无失在身為飲食於天
[003-46a]
 下則凡貨資財用養於人者皆是節之則適宜而无
 傷推養身之道養徳養天下莫不然也
 兼山曰山以形雷以氣
初九舎爾靈龜觀我朶頤凶象曰觀我朶頤亦不足貴

 伊川曰爾謂初也舎爾之靈龜乃觀我而朶頤我對
 爾而設初之所以朶頤者四也然非四謂之也假設
 之辭爾九陽體剛明其才智足以養正者也龜能咽
[003-46b]
 息不食靈龜喻其明智而可以不求養於外也才雖
 如是然以陽居動體而在頤之時求頤人所欲也上
 應於四不能自守志在上行說所欲而朶頤者也心
 既動則自失必矣迷欲而失己以陽而從陰則何所
 不至是以凶也人見食而欲之則動頤垂涎故以為
 象人之貴乎剛者為其能立而不屈於欲也貴乎明
 者為其能照而不失於正也既惑所欲而失正何剛
 明之有為可賤也
[003-47a]
 誠齋曰下卦三爻皆自養初九未粹之君子也有賢
 智之資而淺於自養者也以陽明之智如龜之靈非
 无其資也然見六四之貴臣則動頤而求養其智安
 在聖人惜之未絶之也故既責其舎己而狥欲又戒
 之以必凶又恥之以不足貴庶其有改乎
六二顛頤拂經于丘頤征凶象曰六二征凶行失類也
 伊川曰女不能自處必從男陰不能獨立必從陽二
 陰柔不能自養待養於人者也天子養天下諸侯養
[003-47b]
 一國臣食君上之禄民賴司牧之養皆以上養下理
 之正也二既不能自養必求養於剛陽若反下求於
 初則為顛倒故云顛頤顛則拂違經常不可行也若
 求養於丘則往必有凶丘在外而髙之物謂上九也
 卦止二陽既不可顛頤於初若求頤於上九往則有
 凶在頤之時相應則相養者也上非其應而往求養
 非道妄動是以凶也顛頤則拂經不獲其養爾妄求
 於上往則得凶也今有人才不足以自養見在上者
[003-48a]
 勢力足以養人非其族類妄往求之取辱得凶必矣
 六二中正在他卦多吉而凶何也曰時然也陰柔既
 不足以自養初上二爻皆非其與故往求則悖理而
 得凶也
六三拂頤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象曰十年勿用道大
悖也
 上九陽剛居一卦之上天下由己而得養是至公无
 私以養天下者也六三柔邪躁動挟私應以求養焉
[003-48b]
 宜乎見弃而取凶矣頤之道惟正則吉三之所養如
 此拂違於頤之正道是以凶也勿者禁止之辭以此
 求養何所利哉
 白雲曰人之一失必十年而後復可不慎哉
六四顛頤吉虎視眈眈其欲逐逐无咎象曰顛頤之吉
上施光也
 四大臣之位六以陰居之陰柔不足以自養况養天
 下乎初九以陽剛居下在下之賢也與四為應四又
[003-49a]
 柔順而正是能順於初賴初之養也自三以下養口
 體者也四以上養徳義者也以君而資養於臣以上
 位而賴養於下皆養徳也傳云作之君作之師上之
 人能敎養其下則為順今四五皆陰五賴上養四求
 初養於義為不順故在五則曰拂經在四則曰顚頤
 雖然堯舜猶下詢於芻蕘周公猶躬吐握恐失天下
 之士况其下者乎此四五顛頤拂經而皆吉也人之
 養徳不過内去私欲外重威儀而已君子正其衣冠
[003-49b]
 尊其瞻視人望之儼然而有所畏也葢不重則不威
 所謂虎視眈眈以養其外者如此孟子曰養心莫善
 於寡欲故先儒云去得一分人欲則存得一分天理
 所謂其欲逐逐以養其内者如此能如是何咎之有
 象云上施光也者葢於二卦之交復推明上下交養
 之義發凡於四則五不待言也魏成食祿千鍾什九
 在外故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之賢故曰富觀其
 所與上施光者魏成有焉
[003-50a]
六五拂經居貞吉不可渉大川象曰居貞之吉順以從
上也
 伊川曰六五當頤之時而居君位養天下者也然其
 陰柔之質才不足以養天下上有剛陽之賢故順從
 之賴其養己以濟天下君者養人者也反賴人之養
 是違拂於經常既以己之不足而順從於賢師傅上
 師傅之位也必居守貞固篤於委信則能輔翼其身
 澤及天下故吉也陰柔之質无貞剛之性故戒以能
[003-50b]
 居貞則吉以陰柔之才雖倚賴剛賢能持循於平時
 不可處艱難變故之際故云不可渉大川也以成王
 之才不至甚柔弱也當管蔡之亂幾不保於周公况
 其下者乎故艱險之際非剛明之主不可恃也不得
 已而濟艱險者則有矣發此義者所以深戒於為君
 也於上九則據為臣致身盡忠之道言故不同也
 誠齋曰上九位臣而徳師六五貞固順從而天下自
 得其養矣此真聖人養賢以及萬民之事也程子以
[003-51a]
 成王賴周公當之盡矣
上九由頤厲吉利渉大川象曰由頤厲吉大有慶也
 伊川曰上九以陽剛之徳居師傅之任六五之君柔
 順而從於己賴己之養是當天下之任天下由之以
 養也宜竭其才力濟天下之艱危成天下之治安故
 曰利渉大川得君如此之專受任如此之重茍不濟
 天下之艱危何足稱委遇而謂之賢乎當盡誠竭力
 而不顧慮然惕厲則不可忘也若上九之當大任如
[003-51b]
 是能兢畏如是天下被其徳澤是大有福慶也
 童溪曰豫之九四天下由之以豫故曰大有得頤之
 上九天下由之以頤故曰大有慶
 白雲曰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已溺之稷思天下有饑
 者由己饑之伊尹思天下匹夫匹婦有不被堯舜之澤
 者如己推而内諸溝中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由
 頤之道葢自任天下之重者如禹稷伊周為能盡之
巽下/兊上
[003-52a]
 大過為卦其義有二一則四剛居中過於强暴上下本
 末皆弱是梁棟傾橈不可扶持之時也一則聖賢所
 藴畜之天徳養之有素而當此大過之時故能立天
 下之大事興不世之大功故頤次大畜大過次頤也
 非聖賢道徳有以大過於人其能救此大過之時乎
大過棟橈利有攸往亨
 為卦上兊下巽四陽居中過於剛强上下皆陰兩端
 柔弱故有棟橈之象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
[003-52b]
 輕即大過民為本君為末之意也故王注云初為本
 上為末君弱於上民疲於下居中用事者皆剛梗不
 制之臣也棟既橈矣大厦其將顛乎剛過而中巽而
 說行乃拯之之道也故曰利有攸往亨
彖曰大過大者過也棟橈本末弱也剛過而中巽而說
行利有攸往乃亨大過之時大矣哉
 白雲曰當本末弱而棟橈之時非過於用剛不可也
 夫大厦將顛梁棟傾橈不可扶持是以必當大過治
[003-53a]
 之也亦猶衰亂之世天下蕩然无綱紀文章非聖人
 大過常道以治之豈能復治哉利有攸往亨者利於
 聖賢大過治之然後亨也由此觀之大過之時亦非
 不可治之世特蠱弊之大者耳患无剛過而中之徳
 以行大過之事也然剛過而中非剛徳過中也乃剛
 過之徳又不失中者也剛過之徳既不失中又巽而
 説行者罔咈百姓以從己之欲也所謂致天下之大
 利成天下之大順者也以是而有攸往寧无亨乎大
[003-53b]
 過之時大矣非大人孰能當之
象曰澤滅木大過君子以獨立不懼遯世无悶
 巽在兊上澤上有風乃乘木舟虚濟物之象也在卦
 則為中孚巽在兊下澤滅其木乃舟沉澤中不能濟
 物之象也在卦則為大過是賢人君子負經濟大過
 人之才或沉於下僚或隠於側陋而不見知於上也
 君子當此之時或進則大有為反本末之衰獨立不
 懼可也或退而窮處則堅貞不移著書立言垂法將
[003-54a]
 來遯世无悶可也禹之治水伊尹之相湯狄梁公之
 謀唐温太真之謀晉皆大過之事可謂獨立不懼者矣
 孔子反魯而刪詩書繫周易作春秋顔子人不堪其
 憂而不改其樂亦皆大過之事可謂遯世无悶者矣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象曰藉用白茅柔在下也
 誠齋曰君子當大過之世而在下柔以順承潔以自
 淑而已郭林宗曰大厦將顛非一木之枝不忤羣小
 獨免黨禍故无咎
[003-54b]
 徐氏曰巽則柔順而其色為白
 雷氏曰大過之世剛得位得中然後可以過越而濟
 之初六以柔在下豈能有為而拯弱扶衰乎當避難
 全身而已夫置器者茍措於地則安而无傷矣猶以
 為未而恐其傷也又用茅以藉之則安之甚而慎之
 至也茅之為物潔白柔順猶之避難也茍遯於世則
 可矣然非潔白則有同俗之汙非柔巽則有違世之
 害必潔白以治己柔順以隨時所謂危行言遜和而
[003-55a]
 不同之道也以此而往何咎之有哉此藉用白茅无
 咎之意也
九二枯楊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象曰老夫女妻
過以相與也
 伊川曰陽之大過比陰則合故二與五皆有生象九
 二當大過之初得中而居柔與初密比而相與初既
 &KR0704比於二二復无應於上其相與可知是剛過之人
 而能以中自處用柔相濟者也過剛則不能有所為
[003-55b]
 九三是也得中用柔則能成大過之功九二是也楊
 者陽氣易感之物陽過則枯矣楊枯槁而復生稊陽
 過而未至於極也九二陽過而與初老夫得女妻之
 象老夫而得女妻則能成生育之功二得中居柔而
 與初故能復生稊而无過極之失无所不利也在大
 過陽爻居隂則善二與四是也稊根也劉琨勸進表
 云生繁華於枯荑謂枯根也鄭𤣥易亦作荑字與稊
 同老夫之説少女少女之順老夫其相與過於常分
[003-56a]
 為九二初六陰陽相與之和過於常也
 誠齋曰九二以陽剛之才居謙柔之地以下比於初
 六此大臣之能下士而得助者也持是道以當大厦
 將顛之世則廢可興衰可扶矣木枯而根生廢可興
 也身老而妻壯衰可扶也然則大厦之顛何患於不
 起哉故曰无不利蕭何必薦韓信鄧禹必薦㓂恂所
 謂大厦非一木之枝太平非一士之略也巽木也九
 二剛過故謂枯楊為老夫又長女也故初六為女妻
[003-56b]
 初六耦而敷散根象也故為生稊根也
 張中庸曰初六在下陽過於陰之象也大過陽過陰
 之時過於陰則吉則利不過則凶則醜
九三棟橈凶象曰棟橈之凶不可以有輔也
 温公曰大過則已過矣正可濟之以柔而不可濟之
 以剛也大過之陽皆以居陰為吉而不以得位為義
 九三居陽履剛而在一體之上剛狠强愎不可輔弼
 者也故曰棟橈凶
[003-57a]
 伊川曰九三以剛過之陽復以剛自居而不得中剛
 過之甚者也以過甚之剛動則違於中和拂於衆心
 安能當大過之任乎故不勝其任如棟之橈傾敗其
 室是以凶也取棟為象者以其无輔而不能勝重也
 或曰三巽體而應於上豈无用柔之義乎曰言易者
 貴識勢之重輕時之變易三居剛而用剛巽既終而
 將變豈復有用柔之義應者謂志相從也剛强之過
 則不能取於人人亦不能親輔之如棟橈折不可支
[003-57b]
 輔也棟當室之中不可加助是以不可以有輔也
 伊川謂巽終將變无用柔之義者盖説卦其究為躁
 卦之意也
 劉佚菴曰三四居一卦之中故皆有棟象九三以剛
 居剛不勝其重故有棟橈之象
九四棟隆吉有他吝象曰棟隆之吉不橈乎下也
 伊川曰四居近君之位當大過之任者也居柔為能
 用柔相濟既不過剛則能勝其任如棟之隆起則吉
[003-58a]
 不橈曲以就下也謂不下繫於初也或曰二比初則
 无不利四若應初則為吝何也曰二得中而比於初
 為以柔而相濟之義四與初為正應志相繫者也九
 居四剛柔得冝矣復牽繫於陰以害其剛則可吝也
九五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无咎无譽象曰枯楊生
華何可久也老婦士夫亦可醜也
 東坡曰得者如父不能得之於子之得也過者得不
 過者故二得初六上六得九五也陰在卦初女妻之
[003-58b]
 象陰在卦末老婦之象九五不能過小者又為小者
 所乘而反承焉故曰老婦得其士夫
 伊川曰九五當大過之時本以中正居尊然下无應
 助固不能成大過之功而上比過極之陰其所相濟
 者如枯楊不生根而生華旋復枯矣安能久乎老婦
 而得士夫豈能成生育之功五雖非少比老婦則為
 壯矣於五无所賴也故反稱婦然以士夫而得老婦
 雖无罪咎殊非美也故云无咎无譽象復言其可醜也
[003-59a]
 白雲曰无咎无譽者僅得无咎幸矣何譽之有二之
 枯楊謂老夫也五之枯楊謂老婦也老婦之得士夫
 反婚姻男女之正方之女妻為可醜也老夫女妻剛
 為主而柔輔之大過之得者也故无不利老婦士夫
 則柔為主而剛輔之大過之失者也故无譽而象言
 何可久亦可醜之意
上六過渉滅頂凶无咎象曰過渉之凶不可咎也
 伊川曰上六以陰柔處過極是小人過常之極者也
[003-59b]
 小人之所謂大過非能為大過人之事也直過常越
 理不恤危亡履險蹈禍而已如過渉於水至滅没其
 頂其凶可知小人狂躁以自禍葢其宜也復將何尤
 故曰无咎言自為之无所怨咎也因澤之象而取渉義
 白雲曰先儒以上六為龍逢比干之事亦以凶而无
 咎為義然龍逢比干剛徳之賢非陰柔自任之人其
 道殊不相類
 誠齋曰水溢而過於渉者不足以濟川而徒没其頂
[003-60a]
 任重而過其才者不足以濟難而滅其身王衍曺爽
 訓注以之
坎下/坎上
 伊川曰習謂重習他卦雖重不加其名獨坎加習者
 見其重險險中復有險其義大也凡陽在上者止之
 象在中䧟之象在下動之象陰在上説之象在中麗
 之象在下巽之象䧟則為險習重也如學習温習皆
 重復之義坎險也卦之所言處險難之道也坎水也
[003-60b]
 一始於中有生之最先者也故為水陷水之體也
 南軒曰乾唱而坤和乾尊而坤卑出於自然所不可
 亂者也得於乾曰震曰坎曰艮得於坤曰巽曰離曰
 兊是六物雖相摩於天地之間不可以相无然而得
 於乾者毎无待而有濟得於坤者皆不能特立以成
 功震為雷巽為風雷者震起萬物而為之發端風則
 因有所吹嘘而長養之坎為水離為火水有常行而
 无所賴火託薪然後始得以見其體艮為山兊為澤
[003-61a]
 山能厚載萬物而生植之澤非因物則不能施其滋
 潤之功此所謂出於自然而不可亂者也然則人欲
 犯尊卑之分滅倡隨之義其可乎哉
 雷氏曰險以陰言陰之性險故也陷以陽言一陽陷
 於二陰之中故也
習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
 孔疏習有二義一者習重也險之重叠乃成險之用
 也二者人之行險須便習其事乃可得通故云習也
[003-61b]
 疏謂便習其事者乃素患難行乎患難之意也乾坤
 之外純卦皆有習義獨於坎加習字者得非發六子
 之凡舉一隅之意乎
 伊川曰陽實在中為中有孚信維其心誠一故能亨
 通行有尚謂以誠一而行則能出險有可嘉尚謂有
 功也不行則常在險中矣
 白雲曰一陽陷於二陰然終不能陷者剛中也剛中
 則所守至固雖非亨而亨孟子所謂富貴不能滛貧
[003-62a]
 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者也
彖曰習坎重險也水流而不盈行險而不失其信維心
亨乃以剛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天險不可升也地險
山川丘陵也王公設險以守其國險之時用大矣哉
 伊川曰習坎者謂重險也水流而不盈陽動於險中
 而未出於險也乃水性之流行而未盈於坎既盈則
 出乎坎矣行險而不失其信陽剛中實居險之中行
 險而不失其信者也坎中實水就下皆為信義有孚
[003-62b]
 也維其心可以亨通者乃以其剛中也中實為有孚
 之象至誠之道何所不通以剛中之道而行則可以
 濟險難而亨通也以其剛中之才而往則有功故可
 嘉尚若止不行則常在險中矣坎以能行為功髙不
 可升者天之險也山川丘陵地之險也王公君人者
 觀坎之象知險之不可陵也故設為城郭溝池之險
 以守其國保其民人是有用險之時其用甚大故贊
 其大矣哉山河城池設險之大端也若夫尊卑之辨
[003-63a]
 貴賤之分明等威異物采凡所以杜絶陵僭限隔上
 下者皆體險之用也
 横渠曰今水臨萬仞之山要下即下无復凝滯人在
 前唯知有義理而已則復何回避所以心通
 龜山曰水流而不盈陽㣲未出中也萬折必東行險
 而不失其信也
 誠齋曰坎本坤也乾一陽交其中而生水水内陽而
 外陰故其明内景離本乾也坤一陰交其中而生火
[003-63b]
 火内陰而外陽故其明外景陽動故曰水流陷於中
 而未出故曰不盈王九五公九二法天之不可升故
 設卑髙貴賤之嚴法地之不可踰故設城郭溝池之
 固有險之時不可不濟无險之用不可不設故曰大
 矣哉
 雷氏曰夫坎之險陷害人甚矣而用得其道則可以
 守國猶之水火烹飪灌溉以為養而人非水火不生
 用之得其道也茍用失其道則漂溺焚燎害莫甚焉
[003-64a]
 道徳亦然剛者君子之道也用剛以為仁則仁不可
 勝用矣用剛以為直則直不可勝用矣若夫用剛以
 為暴虐則暴虐亦无所不至天下之事无不然顧用
 之如何耳
象曰水洊至習坎君子以常徳行習教事
 伊川曰兩坎相習水流仍洊而至之象也水自㳙滴
 至於尋丈至於江海洊習而不驟者也其因勢就下
 信而有常故君子觀坎水之象取其有常則常久其
[003-64b]
 徳行取其洊習相受則以習熟其教令之事夫發政
 行教必使民熟於聞聽然後能從故三令五申之若
 驟告未喻遽責其從雖嚴刑以驅之不能也故當如
 水之洊習
 童溪曰君子徳行貴乎有常而敎事貴於習熟徳行
 而有常則其視屋漏暗室无異於十目十手之地也
 教事而習熟則困而知學而知其與生而知一也勉
 强而行利而行其與安而行一也此不舎晝夜之功
[003-65a]
 也其在彖所謂不失其信是也中庸曰自明誠謂之
 教此敎事也
初六習坎入于坎窞凶象曰習坎入坎失道凶也
 窞坎中之陷處初六以陰柔處重險之下无剛中之
 徳失處險之道非徒不能出乎險而更入於坎中之
 䧟處其凶可知故象曰失道凶也處險之道何如有
 孚心亨而已固非初六之所能也
九二坎有險求小得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
[003-65b]
 伊川曰二以剛中之才雖處艱險而能自保不至陷
 於深險是所求小得然未能出坎中之險也君子處
 艱險而能自保者剛中而已剛則才足自衛中則動
 不失宜
 龜山曰二陰在外有險也一陽間乎二陰之間未能
 出中也雖有剛明之才未出中則不足以夷天下之
 險故求小得而已夫求者自求也外雖有險而心常
 亨故曰求小得
[003-66a]
 白雲曰聖人所謂求小得不過明哲保身而已異乎
 小人之求之也
六三來之坎坎險且枕入于坎窞勿用象曰來之坎坎
終无功也
 童溪曰乾之九三處二乾之間故曰終日乾乾坎之
 六三處二坎之間故曰來之坎坎來謂下而即二坎
 也之謂往而之四亦坎也以言進退皆險也夫居進
 退皆險之地自君子處之其恐懼不安何如也然三
[003-66b]
 乃以陰柔不正之才不知恐懼乃於險而且枕焉則
 不安之地為可安之也故入於坎窞其曰勿用云者
 戒之之辭三下之終也故曰終无功楊氏曰孟子所
 謂安其危而利其菑樂其所以亡者安往而不入於
 坎以此渉險終无功也
六四樽酒簋貳用缶納約自牖終无咎象曰樽酒簋貳
剛柔際也
 東坡曰夫同利者不交而懽同患者不約而信四非
[003-67a]
 五无以為主五非四无以為蔽餽之以薄禮行之以
 簡陋而終不相咎者四與五之際也
 伊川曰大臣當險難之時唯至誠見信於君其交固
 而不可閒又能開明君心則可保无咎矣夫欲上之
 篤信唯當盡其質實而已多儀而尚飾莫如燕享之
 禮故以燕享喻之言當不尚浮飾唯以質實而用一
 樽之酒二簋之食復以瓦缶為器質之至也其質實
 如此又須納約自牖納約謂進結於君之道牖開導
[003-67b]
 之義室之暗也故設牖所以通明人臣以忠信善道
 結於君心必自其所明處乃能入也且如君心蔽於
 荒樂唯其蔽也故爾雖力詆其荒樂之非其如不省
 何必於所不蔽之事推而及之則能悟其心矣自古
 能諌其君未有不因其所明者也故訐直强勁者率
 多取忤而温厚明辨者其説多行且如漢祖愛戚姬
 將易太子是其所蔽也羣臣争之者衆嫡庶之義長
 幼之序非不明也如其蔽而不察何四老者髙祖素
[003-68a]
 知其賢而重之此其不蔽之明心也故因其所明而
 及其事則悟之如反手且四老人之力孰與張良羣
 公卿及天下之心其言之切孰與周昌叔孫通然而
 不從彼而從此者由攻其蔽與就其明之異耳又如
 趙王太后愛其少子長安君不肯使質於齊此其蔽
 於私愛也大臣諌之雖强既曰蔽矣其能聼乎愛其
 子而欲使之長久富貴者其心之所明也故左師觸
 龍因其所明而導之以長久之計故其聼也如響非
[003-68b]
 唯告於君者如此為教者亦然夫敎必就人之所長
 所長者心之所明也從其心之所明而入然後推及
 其餘孟子所謂成徳達才是也象只舉首句如此比多
 矣剛柔指四與五謂君臣之交際也
 龜山曰夫處重險之中非盈禮尚文之時故用缶
 白雲曰有孚者坎之徳君子行險而不失其信所以
 法其徳也觀乎六四盖可見矣且一樽之酒二簋之
 食瓦缶之器至㣲物也茍能虚中盡誠以通交際之
[003-69a]
 道君子不以㣲薄為失禮亦猶自牖納約其誠已至
 不必階序行禮之地是以終无咎也坎之六四在上
 體之下與五為比當剛柔交際之地所謂能用有孚
 之道者也傳曰茍有明信澗溪沼沚之毛蘋蘩蕰藻
 之菜筐筥錡釡之器潢汙行潦之水可薦於鬼神可
 羞於王公者无他焉交際之道以誠為主故也
 漢上曰簋貳樽酒而簋副之
九五坎不盈祗旣平无咎象曰坎不盈中未大也
[003-69b]
 伊川曰九五剛中之才居尊位宜可以濟於險然下
 无助也二陷於險中未能出餘皆陰柔无濟險之才
 險難之時非君臣協力其能濟乎五之道未大以无
 臣也
 盈滿也祗之是/反與抵通至也復卦云无祗悔九五在
 坎之中是不盈也不盈則常在於坎中盈則平而出
 矣故曰无咎常人遇險陷溺而不能出者皆是也惟
 剛中之君子知原泉混混不舎晝夜盈科而後進乃
[003-70a]
 能渉險而无咎中未大者謂學未至徳未充也學至
 而徳充則何難之不可濟哉故彖云行有尚往有功
 也
上六係用徽纆寘于叢棘三嵗不得凶象曰上六失道
凶三嵗也
 童溪曰耿希道曰居險貴於過過則身免於險用險
 戒於過過則人懼其害上六在上非居險者乃用險
 也夫過於用險則强人而使我服故拘囚之无所不
[003-70b]
 用其威雖然其威既窮而不得其情猶昔也則上有
 失道之名而下无説服之實矣故曰係用徽纆寘于
 叢棘三嵗不得凶夫徽纆刑威之具叢棘刑威之地
 也係之徽纆寘之叢棘之中三嵗之久猶不得其情
 則在人者久罹其害而在上愈増失道之愆矣故曰
 上六失道凶三嵗也夫居下而失居險之道者初六
 是也居上而失用險之道者上六是也故語坎之失
 道而凶者惟初上二爻焉何者初太下而上太過故
[003-71a]
 也
 單氏曰劉表云三股為徽兩股為纆皆索名以繫罪
 人荀九家易曰周禮王之外朝左九棘右九棘議獄
 於其下害人者加明刑任之以事上罪三年而舎中
 罪二年而舎下罪一年而舎
 孔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
 喜况用刑三嵗之久而不得其情者乎
離下/離上
[003-71b]
 伊川曰離麗也明也取其陰麗于上下之陽則為附
 麗之義取其中虚則為明義離為火火體虚麗於物
 而明者也又為日亦以虚明之象
離利貞亨畜牝牛吉
 伊川曰離麗也萬物莫不皆有所麗有形則有麗矣
 在人則為所親附之人所由之道所主之事皆其所
 麗也人之所麗利於貞正得其正則可以亨通故曰
 離利貞亨畜牝牛吉牛之性順而又牝焉順之至也
[003-72a]
 既附麗於正必能順於正道如牝牛則吉也畜牝牛
 謂養其順徳人之順徳由養以成既麗於正當養習
 以成其順徳也
彖曰離麗也日月麗乎天百穀草木麗乎土重明以麗
乎正乃化成天下柔麗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伊川曰離麗也謂附麗也天地之中无无麗之物在
 人當審其所麗麗得其正則能亨也上下皆離重明
 也五二皆處中正麗乎正也君臣上下皆有明徳而
[003-72b]
 處中正可以化天下成文明之俗也二五以柔順麗
 於中正所以能亨人能養其至順以麗中正則吉故
 曰畜牝牛吉也五亦云正者中則正矣
 龜山曰離為火火无常形麗物而有形故離麗也夫
 盈天地之間皆物也未有无所麗而能成者故曰日
 月麗乎天而明生焉百穀草木麗乎土而利成焉皆
 麗得其正而亨者也
象曰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
[003-73a]
 伊川曰若云兩明則是二明不見繼明之義故云明
 兩明而重兩謂相繼也震巽之類亦取洊隨之義然
 離之義尤重也大人以徳言則聖人以位言則王者
 大人觀離明相繼之象以世繼其明徳照臨于四方
 大凡以明相繼皆繼明也舉其大者故以世襲繼照
 言之
初九履錯然敬之无咎象曰履錯之敬以辟咎也
 誠齋曰初九以文明之徳剛陽之資居離明之初如
[003-73b]
 火之始然日之始旦雖在下而未升无位而未進其
 文明之徳已不可掩矣非晦其明則衆之所忌咎之
 所集敬者畏謹以晦其明也故无咎非无咎也敬畏
 以辟之也履錯然敬貌猶云踧踖盤辟也夫子之少
 也孟僖子已知其聖矣然聖徳彰而衆忌興晏子子
 西之賢然且疑其害於國於陳蔡大夫乎何誅曰聖
 則吾不能聖則吾豈敢事君盡禮為禮必敬恂恂誾
 誾似不能言故匡人不能殺桓魋不能害不然何以
[003-74a]
 辟咎哉
六二黃離元吉象曰黃離元吉得中道也
 伊川曰二居中得正麗於中正也黃中之色文之美
 也文明中正美之盛也故云黃離以文明中正之徳
 上同於文明中順之君其明如是所麗如是大善之
 吉也所以元吉者以其得中道也不云正者離以中
 為重所以成文明由中也正在其中矣
九三日昃之離不鼓缶而歌則大耊之嗟凶象曰日昃
[003-74b]
之離何可久也
 伊川曰八純卦皆有二體之義乾内外皆健坤上下
 皆順震威震相繼巽上下順隨坎重險相習離二明
 繼照艮内外皆止兊彼己相說而離之義在人事最
 大九三居下體之終是前明將盡後明當繼之時人
 之始終時之革易也故為日昃之離日下昃之明也
 昃則將沒矣以理言之盛必有衰始必有終常道也
 達道者順理為樂缶常用之器也鼓缶而歌樂其常
[003-75a]
 也不能如是則以大耊為嗟憂乃為凶也人之終盡
 達者則知其常理樂天而已遇常皆樂如鼓缶而歌
 不達者則恐怛有將盡之悲乃大耊之嗟為凶也此
 處死生之道也日既傾昃明能久乎明者知其然也
 故求人以繼其事退處以休其身安常處順何足以
 為凶也
 兼山曰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
 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
[003-75b]
 爾若孔子者又安有大耊之嗟乎
 劉佚菴曰若知其將老不能自樂而恐怖傷嗟是自
 以為凶也
 荀爽曰初為日出二為日中三為日昃
九四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象曰突如其来如无
所容也
 伊川曰九四以陽居離體而處四剛躁而不中正且
 重剛以不正而剛盛之勢突如而來又承六五陰柔
[003-76a]
 之君其剛盛陵爍之勢氣焰如焚然故云焚如四之
 所行不善如此必被禍害故云死如衆所弃絶故云
 弃如至於死弃禍之極矣故不假言凶也上陵其君
 不順所承人惡衆弃天下所不容也
 誠齋曰九四逼近君之地而席内外重火之氣燄故
 其興暴然其來宇然若有縱焚之勢而不可撲滅者
 然六五中正而不可犯此其火必至於若燼而死若
 灰而弃焉耳
[003-76b]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象曰六五之吉離王公也
 雷氏曰涕淚也沱若多也六五以柔處尊位近有突
 如之亂故涕之多憂之甚雖然六五柔麗乎中正則
 非失道之主而又有公侯之忠烈者附之以順討逆
 除其亂而吉矣上九之王用出征有嘉折首是也故
 象曰六五之吉離王公也明帝用温嶠陶侃討王敦
 即此爻之義也王公謂王之三公指上九也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獲匪其醜无咎象曰王用出
[003-77a]
征以正邦也
 伊川曰去其首惡而非及其醜類也
 雷氏曰六五柔處尊位而遭突如之亂當此之時其
 邦可謂不正矣征者上伐下以正也上九剛而明者
 也故王用以出征焉以正行師其有嘉美之功必矣
 其出征非多殺也折首而已折首者殱厥渠魁之謂
 也醜等也且王之所以用出征者非貪殘構怨妄動
 干戈以糜爛其民也但欲除亂以正邦而已此其所
[003-77b]
 以稱王也天下歸往謂之王
 
 
 
 
 
 
 學易記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