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l0011 阿毘曇毘婆沙論-北涼-迦旃延子 (TKD)


[25-0800b]


十二入眼入乃至法入問曰何故作
此論答曰此是佛經佛經說生聞婆
羅門往詣佛所到巳面共世尊種種
語論問訙巳在一面坐爾時生聞婆
羅門白佛言世尊說一切者多一切
有幾種沙門瞿曇爲施設何一切耶
佛告婆羅門我施設一切者謂眼入
乃至法入是名一切如來說如是法
名一切婆羅門若有作是說我能遮
止沙門瞿曇所說一切更說餘一切
者但有是語而无有實若還問者反
生疑惑所以者何非境界故佛經雖
作是說而不廣分別佛經是此論所
爲根本彼中諸不說者今欲廣說故
而作此論問曰若作是說有說一切
者謂十八界有說一切者謂五陰及
無爲法有說一切者謂四諦及虛空
非數滅有說切者謂名色如是等
[25-0800c]
阿毗曇毗婆沙論苐三十九卷苐二張磨
所說皆但有是語而無有實若還問
者反生愚惑非其境界耶答曰此中
遮義不遮於文若作是說一切法性
十二入攝若更有說餘法非十二入
攝者如是說者但有是語空无有實
乃至廣說說十二入是勝說妙說最
上說問曰說十二入何故名勝說妙
說最上說耶答曰說入是中說能攝
一切法說界雖能攝一切法而是廣
說說陰不攝一切法唯攝有爲法不
攝无爲法而是略說說入是中說亦
攝一切法若欲觀一切法者當以入
門若以入門觀者便生十二智光現
十二義像如人瑩磨十二眀鏡在其
中立有十二像現彼亦如是一身有
十二入可得問曰若一身有十二入
可得者云何說有十二入耶答曰以
所作異故雖一身中十二入可得然
十二入所作各異譬如一屋有十二
工巧人居雖同居一屋而所作有十
二種彼亦如是復次以二事故立十
二入一以所依二以所緣復次以三
事故立十二入一以自體二以所依三
[25-0801a]
阿毗曇毗婆沙論苐三十九卷苐三張磨以所
緣自體者謂眼入乃至法入所依者
六所依謂眼乃至意所緣者六所緣
色乃至法此是入體性乃至廣說
巳說
體性所以今當說何故名入入是何
義答曰輸門義是入義輸道義是入
義藏義是入義倉義是入義經義是
入義煞處義是入義田義是入義泉
義是入義流義是入義海義是入義
白義是入義淨義是入義輸門義是
入義者猶如城中及與村落所輸之
物衆生得巳長養於身如是以所依
及所緣故令心長養輸道義亦如是
藏義是入義者猶如藏中有金等寶
物可取如是以所依及所緣故有心
心數法等可取倉義是入義者猶如
倉中有麦等種種子實可取如是以
所依及所緣故有心心數法等可取
經義是入義者猶如織機經縷在於
處處如是以所依及所緣故心心數
法在於處處煞處義是入義者猶如
煞處斷百千衆生頭在地如是以所
依及所緣故令心心數法爲无
[25-0801b]
阿毗曇毗婆沙論苐三十九卷苐四張磨常滅
所滅田義是入義者猶如田中有種
種苗稼可取如是以所依及所緣故
有種種心心數法可取泉義是入義
者如偈說何處
泉水生何處道不通世間諸苦樂何處
得滅盡佛作
是說眼耳
及與鼻舌身及與意此處盡名色能令
無有餘是處
能生泉水乃至廣說流義是入義者
如偈說一切
皆流出以何制此流以何爲流戒令流
止不出佛作
是說世間
所有流當以正念制亦名爲流戒慧令
流不出海義
是入義者如經說比丘當知眼是人
海色是濤波若忍受色濤波者是人
能廣度眼海得免洄復羅刹等難乃
至意說亦如是白義是入義者以淨
故名白亦名爲淨是故輸門義是入
義乃至廣說外道書說入名部那
天竺音部那名根亦名爲人亦名爲作也如彼摩犍提梵
[25-0801c]
阿毗曇毗婆沙論苐三十九卷苐五張磨志作
如是說沙門瞿曇心無部那而不受
我女巳㧾
說諸入所以今當一一別說其體云
何眼入答曰若眼巳見色今見色當
見色及餘彼分眼入巳見色是過去
今見色是現在當見色是未來及餘
彼分眼入廣說如界處乃至意入說
亦如是云何色入答曰若色入巳爲
眼所見今爲眼所見當爲眼所見廣
說如界處問曰十色入皆體是色何
故說一入名色不說餘耶答曰以此
一入是麤了了現見法復次此入是
二眼境界謂肉眼天眼復次此入是
三眼境界謂肉眼天眼慧眼復次此
是二入境界爲眼色所緣是故尊者
瞿沙作如是說是二眼境界爲眼識
所緣是故此入名爲色入非餘復次
此入施設有麤細長短在此在彼故
復次此入是大障㝵故復次此入可
種可生可長外物可種者是種子時
可生者是萌牙時可長者是莖葉華
果時内物可種者是迦羅羅時可生
者是安浮陀時可長者是卑尸
[25-0802a]
阿毗曇毗婆沙論苐三十九卷苐六張磨伽那
婆羅奢佉時復次方體是色以色故
施設諸方復次由旬體是色以色故
施設由旬復次此入能覆餘入猶如
巾帽故名色入復次若說二十種二
十一種是名色入餘色入不爾聲香
味入廣說如界處問曰觸入爲可觸
故是觸入爲體是觸故是觸入爲觸
所緣故是觸入耶若可觸是觸入者
微塵不能觸微塵若體是觸名觸入
者體是四大造色非是觸體若爲觸
所緣名觸入者亦爲餘數法所緣答
曰應作是說可觸故名觸入問曰若
然者微塵不能觸微塵答曰此是世
俗言說世俗作如是說眼所更事名
見耳所更事名聞鼻所更事名嗅舌
所更事名味身所更事名觸復次以
緣身緣觸故生身識生彼能緣實義
身識故名觸尊者佛陀提婆說曰應
言無觸所以者何合聚無間色觸時
假名爲觸無實義觸復次能生餘入
増長餘入故名觸入云何法入若法
巳爲意所知今爲意所知當爲意所
知廣說如界處問曰十二入體
[25-0802b]
阿毗曇毗婆沙論苐三十九卷苐七張磨
性是法何故說一入名法非餘入耶
答曰雖十二入體性是法然法入應
名爲法所以者何如十八界雖體性
是法獨法界名法如十智雖體性是
法獨法智名法七覺支雖體性是法
擇法覺支名法六念念法名法四念
處法念處名法四不壞淨於法不壞
名法四無礙法無㝵名法三歸三寶
法歸法寶名法復次餘入有二名此
唯有一名復次餘入是不共名此入
是共名以共爲名復次能生一切諸
法生在彼中故名法入復次一切諸
法印封相生老無常在彼中故名法
入復次以名顯眀諸法名在彼中故
名法入復次諸法來處說名法入如
風來處名爲風孔彼亦如是復次能
解空法在彼中故名法入
問曰若然者能計我法亦在彼中可
言我入耶答曰計我非實解空是實
復次第一實法謂常住不變不爲生
老死所壞滅盡涅槃在彼中故名法
入復次能分別惣相別相除物體愚
及餘緣中愚不取虛相慧在彼中故
[25-0802c]
阿毗曇毗婆沙論苐三十九卷苐八張磨
名法入復次彼中有多法故名法入
多法者謂色無色法相應不相應法
有依無依法有行無行法有緣无緣
法有勢用法無勢用法巳別說諸入
一一體今當求其次第何故世尊於
内入中先說眼入乃至意入外入中
先說色入乃至法入答曰欲令文義
隨順故復次欲令說者隨順受持者
亦隨順故復次以有麤細故内六入
中眼入麤故先說意入細故後說外
六入中色入麤故先說法入細故後
說問曰云何立内六入外六入爲以人
故爲以法故若以法者一切諸法無
有欲心云何立内外若以人者如實
義中畢竟无人若無人者云何有内
外答曰應作是說以說法故立内外
入非一切法若法能與六識作所依
是内入作所緣是外入復次根者是
内入根義是外入所境界境界亦爾
然此内外法不定若我内入是他外
入若他内入是我外入佛經說此六
入當知是内法問曰如一切法當知
皆是内法何故獨說六入是内法耶
[25-0803a]
阿毗曇毗婆沙論苐三十九卷苐九張磨答曰
世尊欲教諸弟子於内法行禪故如
說觀察内根心不外緣復次欲教諸
弟子不得虛妄禪故如說汝等不應
行虛妄禪計常樂我淨應行不虛妄
禪計無常無我无樂无淨計因集有
緣當以是八聖行觀察於有復次欲
教諸弟子行不共禪故如說汝等不
應行共禪法觀麤觀苦觀麤壞觀止
妙離應行不共禪法應觀如病如癰
如箭入身常是過患無常苦空無我
當以此八法觀察於有復次此經說
觀察内法若於内法計有我便計我
所計巳便計巳所於我有愛於我所
亦有愛若見有我亦見我所爲長養
内我故求外所湏物佛經說六觸入
當知是内法問曰六入六觸入有何差
別答曰或有說者無有差別若說六
觸入若說六入名雖有異无差別義
復有說者名卽差別是名觸入是名
六入復次若有所作是名觸入若無
作是名六入若作是說現在者是
觸入過去未來者是六入復次若巳
生六入是觸入若未生六入是
[25-0803b]
阿毗曇毗婆沙論苐三十九卷苐十張磨
六入若作是說過去現在是觸入未
來是六入復次若爲觸作依是名觸
入若爲數法作依名六入復次若爲
心心數法作依是名觸入若空不爲
心心數法作依是名六入尊者波奢
說曰體是六入若爲觸作依名六觸
入如鉢體性是鉢比丘用故名比丘
鉢彼亦如是尊者富那奢說曰體
性入是六入所作入是六觸入猶如
鐵鉢體性是鉢以盛蘇故名盛蘇鐵
鉢問曰此亦如是六受入六想六思等
入何故獨說六觸入耶答曰應說六
受入乃至六思等入而不說者當知
此說有餘復次以觸名義勝故若說
六觸入當知亦說六受入乃至六思
等入復次觸是心心數法令心心數
法皆従觸生以觸力故而現在前是故
說名觸入
佛經說内六入是此岸外六入是彼
岸問曰佛說此岸彼岸爲以何法答
曰以近遠法故如河於人近者是此
岸遠者是彼岸如是心心數法近者
是所依遠者是所緣復次如初入巳
[25-0803c]
阿毗曇毗婆沙論苐三十九卷苐十一張磨度法
故如人初入河處是此岸巳度處是
彼岸如是心心數法初入如所依巳

如所緣復次滅盡涅槃是彼岸彼法
外入所攝以攝彼法故外入名彼岸
佛經說身見是此岸身見滅是彼岸
問曰此中何者是河答曰心心數法
是如河所攝衆生數非衆生數漂入
大海如是所依所緣所攝衆生心心
數法皆漂入生死大海佛經
說有八勝處十一切處問曰此亦是
入何故但說十二入耶答曰彼亦在
此十二入中彼相應共有法當知皆
是意入法入佛經說四無色定是處
如空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問曰何
故世尊說四無色定是處耶答曰欲
異外道故外道計彼是四種解脫一
無身二無邊意三淨聚四世塔無身
者是空處无邊意者是識處淨聚者
是無所有處世塔者是非想非非想
處爲異外道故作如是說此是生處
非是解脫佛經說二處一無想衆生
處二非想非非想衆生處問曰
[25-0804a]
阿毗曇毗婆沙論苐三十九卷苐十二張磨
何故佛經說此二處名處答曰佛欲
異外道故外道計此二處是解脫佛
說此是生處非解脫復次此處是退
還法而外道計是解脫佛說此處是
衆生退還處還生諸界諸生諸趣中
故復次此是散法而外道計是解脫
佛說此二處是散法衆生於此處散
在諸界諸生諸趣中无想衆生散在
欲界非想非非想處衆生散在下地
復次壽命長遠故外道計是解脫一
切凡夫受身處壽命長遠莫若无想
處壽五百大刧一切生處壽命長遠
莫若非想非非想處壽八万大刧佛
作是說此是受生處非是解脫復次
佛說餘處有二名一是衆生居二是
識住亦以二種名說此二處一名衆
生居二名處復次衆生居佛說是識
住若是衆生居非識住佛說是處
如經說尊者舎利弗往詣佛所作如
是說世尊說入爲无有上所言一切
謂十二入世尊知此法更無有餘世
尊無餘之智更无有上無有沙門婆
羅門等覺所知過世尊者問曰尊者
[25-0804b]
阿毗曇毗婆沙論苐三十九卷苐十三張磨舎
利弗云何能知所言一切謂十二入
答曰従他聞故能知是法佛經說所
言一切謂十二入尊者舎利弗得不
壞信於佛所說生尊重信問曰尊者
舎利弗従他聞故能知是法非自現
智耶答曰亦自有現智能知所以者
何尊者舎利弗於十二入亦能一一
知見問曰世尊於十二入一一知見
尊者舎利弗於十二入亦一一知見
世尊尊者舎利弗所知有何差別答
曰世尊一一知見十二入亦以捻相
亦以別相尊者舎利弗一一知見十
二入但以捻相不能別相所以者何
更有無量入義在十二入中尊者舎
利弗湏他顯示然後乃知復次尊者
舎利弗一一知見十二入従他聞故
知世尊所知獨覺无師復次世尊有
一切智一切種智尊者舎利弗有一
切智无一切種智復次尊者舎利弗
以識身故知尊者舎利弗作是念言
一切者謂六識所依及緣復次尊者
舎利弗以所說無餘故知佛說十二
入眼入乃至意入最後說法入尊
[25-0804c]
阿毗曇毗婆沙論苐三十九卷苐十四張磨者
舎利弗作如是念諸法十一入中所
不稱說者應盡在法入中是故以所
說无餘故知五陰色陰乃至識陰問
曰何故作此論答曰此是佛經佛經
說五陰乃至廣說佛經雖說五陰而
不廣分別佛經是此論所爲根本今
欲廣分別故而作此論云何色陰佛
經說諸所有色盡是四大及四大造
餘經復說云何色陰諸所有色過去
未來現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細若惡
若妙若遠若近如是等捻名色陰乃
至識說亦如是阿毗曇者作如是說
云何色陰謂十色入及法入中色是
名色陰此三說有何差別答曰各各
皆止他義問
曰如經說諸所有色皆是四大及四
大造此中爲止何等他義答曰佛爲
未來世故作是說佛知未來世中當
有作是說者四大之外更無造色如
佛陀提婆等爲止如是說者意故經
作是說諸所有色盡是四大及四大
造如說諸所有色過去未來現在若
内若外乃至廣說此中爲止何等
[25-0805a]
阿毗曇毗婆沙論苐三十九卷苐十五張磨他
義答曰時世有梵志名牢羅尼佉不
說有過去未來世尊爲止彼人意故
作如是說諸所有色過去未來現在
若内若外乃至廣說如說云何色陰
謂十色入及法入中色此中爲止何
等他義答曰爲止譬喻者意故譬喻
者不說法入有色是故尊者達磨多
羅作如是說諸所有色盡五識所依
五識所緣云何名爲色非五識所依
五識所緣爲止如是說者意故彼尊
者造阿毗曇論作如是說云何色陰
謂十色入及法入中色問曰若法入
中色有實體相者尊者達磨多羅所
說云何通答曰可作是說諸所有色
盡五識所依六識所緣法入中色雖
不爲五識所依五識所緣而爲意識
所緣復次法入中雖非五識所緣彼
所依是身識所緣誰是彼所依謂四
大是云何受陰謂六受身眼觸生受
耳鼻舌身意觸生受如佛經說阿毗
曇說亦爾云何想陰謂六想身眼觸
生想耳鼻舌身意觸生想如佛經說
阿毗曇說亦爾云何行陰答曰佛
[25-0805b]
阿毗曇毗婆沙論苐三十九卷苐十六張磨經說
謂六思身眼觸生思耳鼻舌身意觸
生思阿毗曇者作如是說行陰或相
應或不相應乃至廣說問曰世尊何
故諸相應不相應行陰但說思是行
陰非餘相應不相應法耶答曰以思
長養行勝是故世尊說思是行如愛
長養於集勝是故世尊一切有漏中
說愛是集彼亦如是復次造作義是
行義思體造作云何識陰謂六識身
眼識身乃至意識身如經所說阿毗
曇說亦爾此是陰體乃至廣說巳說
體相所以今當說何故名陰陰是何
義答曰聚義是陰義略義是陰義積
義是陰義捻義是陰義若施設世卽
是施設陰若說多語陰是多語聚義
是陰義者諸所有色過去未來現在
若内若外乃至廣說盡聚爲色陰乃
至識陰亦爾略義說亦如是積義是
陰義者如種種雜物合爲一積如是
種種諸色合爲色陰乃至識陰亦爾
捻義是陰義者識所爲色過去未來
現在若内若外乃至廣說如是等色
捻名色陰乃至識陰亦爾問曰
[25-0805c]
阿毗曇毗婆沙論苐三十九卷苐十七張磨過去
未來現在色可合聚不答曰可能合
聚其名不合聚其體乃至識亦如是
施設世卽是施設陰者如色陰施設
有三世乃至識陰亦爾多語是陰語
者如多財名財陰多䅽名䅽陰多軍
名軍陰如是億万那由他極遠多色
捻爲色陰乃至識陰亦爾問曰一微
塵可立色陰不耶答曰或有說不可
立若欲立者必湏積聚復有說者可
立以相故立若一微塵不名陰者衆
多合聚亦不名陰阿毗曇者作如是
一微塵不以陰故是一界一入一
陰所攝若以陰者是一界一入一陰
少分如人於䅽聚上取一粒䅽他人
問言汝取何等彼人若不以䅽聚者
言我取一粒䅽若以䅽聚者言我取
䅽聚一粒䅽巳捻
說陰所以今當求其次第世尊何故
先說色陰後說乃至識陰答曰欲令
文義隨順故復次欲令說者隨順受
持者亦隨順故復次以麤細故五陰
中色陰麤故先說四無色陰中受陰
麤故次色陰說問曰如受非色
[25-0806a]
阿毗曇毗婆沙論苐三十九卷苐十八張磨不住
方所云何施設有麤細耶答曰以所
行故如世人言我手受苦樂頭足身
諸分等皆受苦樂如是等說色受亦
爾想轉細於受次受說想行轉細於
想次想說行識最細在後說問曰如
五陰是作想作是行陰世尊何故一
陰說名行陰餘不說耶答曰雖五陰
盡是作相而行陰得名行如十八界
雖體盡是法而法界得名法乃至三
寶三歸雖體是法而法寶法歸得名
爲法如是五陰雖體是行而行得名
復次此陰有一名餘陰有二名復次
此陰是共名餘陰是共不共名以不
共名說復次以能生一切諸法生在
彼中故名行陰復次一切諸法印封
相生老无常在彼中故名行陰復次
以名顯眀諸法名在彼中故名行陰
復次能解空法在彼中故名行陰問
曰若然者能計我法亦在彼中可言
我陰耶答曰計我非實解空是實復
次能分別捻相別相陰物體愚及緣
中愚不取虛相慧在彼中故名行陰
復次彼中有多法故名行陰
[25-0806b]
阿毗曇毗婆沙論苐三十九卷苐十九張磨法者
相應不相應法有依无依法有行無
行法有緣無緣法有勢用无勢用法
問曰何故諸心數法中說想受獨立
爲陰餘心數法立行陰尊者婆奢說
曰世尊決定知法相亦知勢用餘人
不能知若法堪任獨立陰者便立不
堪任者合集乃立復次欲以種種說
種種文莊嚴於義若以種種說種種
文莊嚴於義義則易解復次欲見二
門二略二入乃至廣說復次此現門
現略現始入所有心數法若根性若
非根性若說受當知巳說根性若說
想當知巳說非根性如根性非根性
眀非眀有威勢無威勢有力無力當
知亦如是復次以此二法故色無色
界有差別以受故說色界差別以想
故說無色界差別復次行者以此二
法故於二界中極生苦惱以受故於
色界中極生苦惱以想故於無色界
中極生苦惱復次以貪樂受染著顚
倒想故衆生於生死中受大苦惱復
次以此二法是鬪諍根本受是愛鬪
諍根本想是見鬪諍根本如二鬪
[25-0806c]
阿毗曇毗婆沙論苐三十九卷苐二十張磨諍
根本二煩惱二邊二箭二戲論二見
當知亦如是復次以此二法獨受識
住名餘數法在行陰中受識住名復
次行者増惡此二法故入滅盡定如
施設經說以何方便得滅盡定云何
修方便得滅盡定答曰彼初行者作
如是念云何令我不思諸行令想受
不生生者便滅若想受不生生者便
滅是名滅定問曰無爲法何故不立
陰耶答曰无陰相故不立陰復次以
是陰究竟處故不立陰如缾衣究竟
處不名缾衣彼亦如是復次若法是
生滅有因有緣有爲相者立陰無爲
法無生滅無因无有爲相故不立陰
復次若法屬因屬緣屬和合作者立
陰無爲法不屬因不屬緣不屬和合
作故不立陰復次若法隨世行能取
果能有所作能知緣者立陰无爲法
與上相違故不立陰復次陰隨世行
無爲法不隨世行陰與苦相續无爲
法不與苦相續陰有前後无爲法无
前後陰有上中下無爲法無上中下
復次无爲體非是色亦不名色乃
[25-0807a]
阿毗曇毗婆沙論卷弟三十九弟二十一張磨至體
非是識亦不名識復次従他生故立
陰無爲法不従他生故不立陰無爲
法以如是等事故不立陰世尊
經說五陰戒陰定陰慧陰解脫陰解
脫知見陰問曰如是則有十陰何故
說五陰耶答曰此後五陰卽在前五
陰中戒陰在色陰中餘四陰在行陰
中是故說五經中復說尊者阿難作
如是言我従佛邊受八万法陰従比
丘邊受二万法陰問曰有如是等多
陰世尊何故說五陰耶答曰雖有如
是多陰亦在五陰中或有說佛語體
是口業或有說體是名若說體是口
業者是色陰攝若說體是名者是行
陰攝是故在五陰中問曰法陰劑量
爲幾許答曰或有說者如法陰論所
說六千偈是一法陰劑量餘法除亦
爾復有說者如世尊種種言辭說四
念處是一法陰劑量四正斷四如意
足五根五切七覺八道種亦如是尊
者瞿沙說曰五十万五千五百五十
偈是一法陰劑量評曰應作是說衆
生行有八万佛說對治法亦有
[25-0807b]
阿毗曇毗婆沙論苐三十九卷弟二十二張磨八
万受化者入佛法中以八万法卽是
八万法陰五
取陰色取陰受想行識取陰問曰何
故作此論答曰此是佛經佛經說五
取陰乃至廣說佛經雖說五取陰而
不廣分別今欲廣分別故而作此論
云何色取陰答曰若色是有漏是取
彼色在過去未來現在若緣彼生欲
生愛生恚生癡生怖生如是等心煩
惱法生欲生愛者是渴愛生恚者是
恚生癡者是无眀生怖者或有說者不
應作是說所以者何先所說煩惱性
卽是怖故問曰若然者怖體性是何
答曰或有說者是身見性所以者何
衆生計我者常怖若說身見當知巳
說怖復有說者體性是愛所以者何
行愛者常怖故若說愛當知巳說怖
復有說者體性是无眀所以者何癡
者常怖故若說癡當知巳說怖評曰
應說怖所以者何怖體性異怖是心
數法與心相應在如是法中如是等
諸餘法是名心數法問曰何處有此
怖答曰在欲界非色無色界問曰
[25-0807c]
阿毗曇毗婆沙論弟三十九卷弟二十三張磨若色
界无怖者佛經云何通如說比丘當
知先生光音衆生見後生者心生恐
怖而慰勞言大仙莫怖我等數數曾
見燒諸梵宮於彼卽滅偈義云何通
如偈說聞諸
長壽天有妙色名譽心懷恐怖惱如鹿
畏師子答曰
此中說猒離是怖問曰猒離怖畏有
何差別答曰名卽差別是名猒離是
名怖畏尊者和湏蜜說曰若在欲界
名怖若在色界名猒離煩惱中間生
者是怖善根中間生者是猒離尊者
佛陀提婆說曰於無利事生疑欲得
遠離是怖巳得遠離心猶生動是猒
離怖與猒離是謂差別問曰誰有此
怖爲是凡夫爲是聖人答曰或有說
者是凡夫非是聖人所以者何聖人
巳離五恐怖故五恐怖者一不活怖
二惡名怖三大衆怖四死怖五惡道
怖評曰應作是說凡夫亦怖聖人亦
怖問曰聖人非已離五恐怖耶答曰
雖無如是等怖有湏臾怖問曰何等
聖人有怖畏耶爲學人爲无學
[25-0808a]
阿毗曇毗婆沙論苐三十九卷苐二十四張磨人答
曰亦學人亦無學人學人者湏陀洹
斯陀含阿那含无學人者阿羅漢辟
支佛唯除佛世尊所以者何世尊无
有恐怖疑慮毛豎如是等心煩惱法
者謂緣彼色一切遍使及修道所斷
云何受取陰答曰若受是有漏是取
廣說如色陰此中差別者謂緣彼受
一切遍非一切遍使如受想行識說
亦如是此是取陰體乃至廣說巳說
體性所以今當說何故名取陰取陰
是何義答曰従取生故名取陰能生
取故名取陰復次従取轉故名取陰
能轉取故名取陰復次能従取受故
名取陰能受取故名取陰復次従取
長故名取陰能長取故名取陰復次
従取廣故名取陰能廣取故名取陰
復次屬取故名取陰如人屬王名爲
王人彼亦如是中無有我若人問陰
汝屬誰耶陰應答言我屬於取復次
取於陰中生時生住時住使時使而
不衰損是名取陰復次取於陰中生
長増廣故是名取陰復次取於陰中
増長饒益故名取陰復次取於
[25-0808b]
阿毗曇毗婆沙論卷苐三十九苐二十五張磨陰中
生於貪著猶如塵垢是名取陰復次
取於陰中心生樂著如魚等樂水故
名取陰復次取是陰屋舎立處故名
取陰依此陰故生愛見慢无眀疑恚
諸煩惱及垢與取相似故彼名取陰
如欲界取名欲界取陰色界取名色
界取陰無色界取名無色界取陰不
壞於界不壞於地而壞於身以我取
故他陰名取陰以他取故我陰名取
陰若不壞身者則一切外物不名取
陰所以者何彼外物中无取陰故問
曰陰取陰有何差別答曰名卽差別
此是陰此是取陰復次陰是有漏无
漏取陰是有漏復次陰攝三諦取陰
攝二諦復次陰受呵責時増長人受
呵責讃歎時寂靜人受讃歎取陰唯
受呵責時増長人受呵責陰取陰是
謂差別六界
地界水界火界風界虛空界識界問
曰何故尊者迦旃延子因六界而作
論答曰彼尊者有如是欲如是意隨
其欲意而作論亦不違法相彼意欲
因六界而作論便因六界而作
[25-0808c]
阿毗曇毗婆沙論苐三十九卷苐二十六張磨論復
次不應求彼尊者何故因六界而立
論所以者何此是佛經佛經說十八
界佛於十八界中說六界六界攝十
八界五界及四界少分攝五界者謂
眼識界耳鼻舌身識界四界少分者
色界觸界意界意識界虛空界攝色
界少分地水火風界攝觸界少分識
界攝意界意識界少分云何此二少
分答曰此二界有漏无漏攝有漏不
攝无漏是故攝少分五界及四界少
分攝六界問曰佛何故於十八界中
說六界答曰爲受化者受化者於智
境界或有全愚或有少分愚若少分
愚者爲說六界全愚者爲說十八界
復次受佛化者根有利鈍利根者爲
說六界鈍根者爲說十八界復次受
佛化者或有疾有遲疾者爲說六界
遲者爲說十八界復次受佛化者或
有憙略或有憙廣憙略者爲說六界
憙廣者爲說十八界復次欲現門故
諸所有界若色性若非色性若說五界
當知巳說色性諸界若說識界當知
巳說無色性諸界如色無色可
[25-0809a]
阿毗曇毗婆沙論苐三十九卷苐二十七張磨見不
可見有對無對相應不相應有依無
依有行无行有勢用無勢用有緣無
緣當知亦如是復次六界能生養長
色無色身生者是識界養者是地水
火風界長者是虛空界復次此六界
能取持増長色無色身取者是識界
持者是地水火風界増長者是虛空
界復次此六界是衆生根本是一切
處衆生根本是無始巳來衆生根本
是有所分別無所分別衆生根本衆
生根本者欲色界衆生従生有乃至
死有心此六界無有无勢用時一切
處衆生根本者無有欲色界衆生従
生有乃至死有此六界无有無勢用
時無始巳來衆生根本衆生无有前
際無有衆生従生有乃至死有此六
界无有無勢用時有所分別无所分
別衆生根本者衆生可分別是男是
女如波羅奢佉時此六界亦有勢用
衆生不可分別是男是女如迦羅羅
安浮陀卑尸伽那時此六界亦有勢
用尊者瞿沙說曰緣此六界故得入
母胎以如是等事故於十八界
[25-0809b]
阿毗曇毗婆沙論苐三十九卷苐二十八張磨中說
六界云何
地界答曰堅捻而言之是堅而堅无
量差別内法中堅異外法中堅異内
法中堅異者謂髪毛爪齒薄皮厚皮
膚肉筋脈骨心脾腎䏏肺生藏熟藏
胃尿手足等諸身分堅内法分中足
堅勝手堅所以者何足行衆生若當
以手行者手所有筋血肉則速壞盡
如是等身分衆生各自有勝外法中
堅者謂地山大石小石樹木銅鐵白
鑞鈆錫金銀琉璃車璖馬瑙珂貝等
諸物如是等内外諸堅捻爲堅相云
何水界答曰濕捻而言之是濕而濕
无量差別内法濕異外法濕異内法
中濕者謂淚汗涕唾肪髓涎膽膿血
腦澹陰尿如是等内濕外法中濕者
謂泉池河四海水輪等諸濕如是等
内外諸濕捻名水界云何火界答曰
熱捻而言之是熱而熱无量差別内
法中熱異外法中熱異内法中熱者
能令此身燸所食飮食能令消熟使
身安隱若増長時名爲熱病外法中
熱者如炬燈燭火燒城燒村火
[25-0809c]
阿毗曇毗婆沙論苐三十九卷苐二十九張磨摩尼
珠火藥草火曰光眀火諸天宮光眀火
波多羅火等或有說内法火熱非外
法火所以者何若以飮食著銅鐵釜
中然於猛火不能令其色變如腹中
食如是等内外法中熱捻名火界云
何風界答曰輕動捻而言之是輕動
而輕動相无量差別内法中輕動異
外法中輕動異内法中輕動者如上
向風下向風住脅風住腹風住背風
如鍼刺風如截刀風噴風出入息風
諸支節風等外法中風者如四方風
有塵風无塵風遍風不遍風小風大
風毗嵐風風輪等風如是等内外諸
風捻名風界云何虛空界答曰佛經
說眼中間空耳中間空鼻中間空口
中間空咽喉中間空心中間空心邊
空飮食入處住處所食飮食下向在
處是名虛空界阿毗曇者作如是說
云何虛空界積聚色邊色積聚色邊
色者如牆壁邊樹木邊窓向中行來
處指中間色復有說者此文應如是
說云何虛空界答曰不可却色邊色
色有二種有可却不可却可却
[25-0810a]
阿毗曇毗婆沙論苐三十九卷苐三十張磨
色是衆生數不可却者是非衆生數
此虛空界是不可却色邊色謂牆壁
邊樹中間葉中間窓向行來處邊色
舊阿毗曇罽賓沙門作如是說骨亦
有虛空界筋肉血皮晝夜眀闇形色
亦有虛空界問曰緣彼眼識爲生不
答曰或有說者不生所以者何以能
緣故名緣彼識不以生故復有說者
生問曰何故不了了現耶答曰晝爲
眀所覆夜爲闇所覆故不了了現問
曰虛空虛空界有何差別答曰虛空
非色虛空界是色虛空不可見虛空
界是可見虛空無對虛空界是有對
虛空是無爲虛空界是有爲問曰若
虛空是无爲者佛經云何通佛經說
如來以手摩虛空諸比丘世尊以手
摩無爲法耶答曰此中說虛空界是
虛空如餘經說比丘當知若畫師若
畫師弟子作如是言我能以種種雜
色畫虛空中乃至廣說此中說虛空
界是虛空如偈說
麋鹿歸林鳥歸虛空法歸分別
羅漢歸滅
[25-0810b]
阿毗曇毗婆沙論弟三十九卷弟三十一張磨
此中亦說虛空界是虛空又如偈說
虛空无有跡外道無沙門愚小有戲論
如來則無有
此中亦說虛空界是虛空餘處亦問
虛空而答虛空界如波伽羅那說云
何爲虛空答曰爲虛空不障礙色令
色周遍問曰何故問虛空而答虛空
界答曰虛空界麤虛空細欲以麤法
顯細法故問曰何以知有虛空耶尊
者和湏蜜答曰佛說故知有虛空問
曰聞他說故知有虛空非巳現智知
答曰亦巳現智知若无虛空者則無
容受物處以有容受物處知有虛空
以有礙无㝵處故知有虛空復次以
有礙無㝵故知有虛空若有㝵處則
非是虛空若無㝵處則是虛空尊者
佛陀提婆說曰虛空不可知非可知
法故所以者何空非色非無色非彼
非此所言虛空者是世俗假名分別
耳問曰虛空何所作答曰虛空無爲
无所作與種種虛空界作近威勢緣
種種虛空界與四大作近威勢緣四
大與有對造色作近威勢緣有對造
[25-0810c]
阿毗曇毗婆沙論苐三十九卷苐三十二張磨色與
心心數法作近威勢緣壞如是等展
轉次第法言无虛空然虛空實有體
相云何識界答曰五識身反有漏意
識問曰何故界中不說無漏意識答
曰若法能令有増長者立界無漏識
與此相違故不立界復次若法能令
有相續増長生老病死者立界無漏
意識與此相違故不立界復次若法
是苦集道是有生老病死道者立界
無漏意識與此相違故不立界復次
若法體是身見顚倒是愛是使爲貪
恚癡作立足處有垢雜毒刺濁墮有
墮苦集諦者立界無漏識與此相違
故不立界尊者和湏蜜說曰以何等
故無漏識不立界答曰此界従有漏
生無漏識不従有漏生復次此界能
生有漏无漏識不生有漏復次計我
者於界中計我無有於无漏識中計
我者復次六界假名是人無漏識不
假名是人復次界名有報法無漏識
不名有報法復次緣是界故而入母
胎不緣無漏識而入毋胎復次此六
界是无始法無漏識非無始法
[25-0811a]
阿毗曇毗婆沙論苐三十九卷苐三十三張磨尊者
佛陀提婆說曰此六界是身分无漏
識非身分問曰陰取陰界此三有何
差別答曰名卽差別是名爲陰是名
爲取陰是名爲界復次施設有爲是
陰施設有漏是取陰施設衆生是界
復次所作勝是陰増長所作勝是取
陰生相續勝是界陰取陰界是謂差
別阿毗
曇毗婆沙論卷第三十九甲辰
歲高麗國分司大藏都監奉勅彫

[25-0811b]
阿毗曇毗婆沙論卷第四十磨
迦旃延子造五百羅漢釋
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
使揵度十問品之四
二法色法無色法問曰何故作此論
答曰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