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k0152 毗尼關要-清-德基 (master)



毗尼關要卷第十二
清金陵寶華山律學沙門 德基 輯


【○第四十三食家強坐戒


總釋。


此是共戒。尼結亦同。大乘同學。
律攝云。由向俗
[012-0585a]
家事為婬煩惱。制斯學處。


緣起處。


佛在給孤獨園。


起緣人。


迦留陀夷與齋優婆私。互相繫意乞食。至其家。就
座而坐。時齋優婆私。洗浴莊嚴。夫主心極愛敬。夫
主問言。欲須何等。報言須食。即使婦出食與之。食
巳。坐住不去。其夫瞋言。猶故不去。欲作何等。我今
捨汝。出去隨汝。在後欲何所作乞食比丘聞白佛。
訶責結戒。


所立戒相。】


「若比丘在食家中。有寶強安坐者。波逸提。」


【釋義 食者。男以女為食。女以男為食律攝云。謂男女交會。
更相受用。故名食也。寶者。硨磲碼碯真珠琥珀金銀此戒在食家。強
坐妨他男女交會。而得罪。不從有寶。而犯過。強安坐者律攝云。不問舍主。自縱巳心。不
隨他意。故云強也。違制成犯


犯緣 此戒具足三緣。方成本罪。一有食之家。二
非顯露處。三獨身安坐。


定罪 此中犯者。在食家中。有寶強安坐者。波逸
提。
盲而不聾。突吉羅。
聾而不盲。突吉羅。

而不坐。突吉羅。
十誦云。若女人受一日戒。男子
不受。若男子受一日戒。女人不受。是家中坐。突吉
羅。
若二俱受者不犯。
律攝云。若天女及半擇
迦等。咸得惡罪。
比丘尼波逸提。小三眾突吉羅。
[012-0585b]
是謂為犯。


開緣 不犯者。若入食家中。有寶舒手。及戶處坐。
若有二比丘為伴。若有識別人。或有客人在一處。
不盲不聾。或從前過不住。或卒病發倒地。或為力
勢所持。或繫閉。或命難。梵行難。無犯。
十誦云。不
犯者。若斷婬家。若受齋家。若更有所尊人在坐。若
是舍多人出入。無犯。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等。


○第四十四食家屏坐戒


總釋。


此是共戒。尼結亦同。大乘同制。
律攝云。由詣他
家事及婬煩惱。制斯學處。


緣起處。


佛在給孤獨園。


起緣人。


亦由前人與優婆私在戶扇後坐共語。乞食比丘
至彼家。聞迦留陀夷語聲。嫌責白佛。訶責結戒。


所立戒相。】


「若比丘食家中。有寶在屏處坐者。波逸提。」


【釋義 屏處者。若樹墻壁籬柵。若衣障及餘物障。


犯緣 此戒具足三緣。方成本罪。一有食家中。二
獨與女人。三屏處共坐。


定罪開緣。
如前故不重出。


○第四十五與女人露地坐戒


總釋。
[012-0585c]


此是共戒。尼亦同結。大乘同制。煩惱如前。制斯學
處。


緣起處。


佛在給孤獨園。


起緣人。


亦由前人與齋優婆私在露地共一處坐。乞食比
丘白佛。呵責結戒。


所立戒相。】


「若比丘獨與女人露地坐。波逸提。」


【釋義 女人者。有智命根不斷。
獨者。一女人。一
比丘僧祇云。獨一女人。更無餘人。設有餘人。若眠癡狂心亂苦痛嬰兒非人畜生。亦名獨也


犯緣 此戒具足三緣。方成本罪。一是女人堪行
欲境。二獨無伴侶。三身相近坐。


定罪 此中犯者。罪相如前。
十誦云。相去一丈
坐。波逸提。
相去丈五坐。突吉羅。
過二丈。不犯。


律攝云。若與非人女。半擇迦女。及未堪行婬境。
若聾騃等共坐。咸得惡作。
餘不犯等同前。


○第四十六使他不得食戒


總釋。


此是共戒。尼犯亦同。大乘同學。
律攝云。由伴屬
事不忍煩惱。制斯學處。


緣起處。


佛在給孤獨園。


起緣人。
[012-0586a]


跋難陀與餘比丘共鬬。結恨在心。異時語彼比丘。
隨我到邨。當與汝食。時到與彼入舍衛城。將至無
食處。周迴徧行。餘有少時。䟦難陀念言。至祇桓中。
日時巳過。語彼言。未曾有。汝是大惡人。比丘問言。
我作何等過。今由汝故。并使我不得食。長老速去。
我共汝若坐若語不樂。我獨坐獨語樂。語巳便至
有食家而食。時彼比丘至祇桓中。日時巳過。不得
食乏極。諸比丘知白佛。呵責結戒。


所立戒相。】


「若比丘語餘比丘。如是語。大德。共至聚落。當與汝食。
彼比丘竟不教。與是比丘食語言。汝去。我與汝一處。
若坐若語不樂。獨坐獨語樂。以此因緣。非餘方便遣
去。波逸提。」


【釋義 大德稱呼之詞共至聚落。當與汝食誘誑之語。食者。
有五種飯。[麩-夫+少]乾餅魚及肉。
語言汝去此是總標一句。下文
別出驅遣之語。我與汝一處。若坐若語不樂。獨坐獨語樂

根本云。語謂讀誦。坐謂禪思。以此因緣非餘正謂令其絕食而生憂惱因緣。非為
餘事。而驅遣空還也。方便遣去假設言詞驅遣言。今由汝是大惡人。使我不得食。設此方
便而遣去。豈是實事耶


犯緣 此戒具足三緣。方成本罪。一心有嫌恨。二
許食同往。三遣離見聞。


定罪 此中犯者。若方便遣去。捨見聞處。波逸提。


捨見處至聞處。突吉羅。
捨聞處至見處。突吉
羅。
方便遣去。自捨見聞處。波逸提。
捨見處至
[012-0586b]
聞處。捨聞處至見處。皆突吉羅。
五分云。作此惱
餘四眾。突吉羅。
尼作此惱。二眾波逸提。
惱餘
三眾。突吉羅。
十誦云。未入城令還。突吉羅。

入城門令還。突吉羅。
若未入白衣家。外門中門
內門令還。突吉羅。
若入內門。未至聞處令還。突
吉羅。
若至聞處令還者。波逸提。
比丘尼波逸
提。小三眾突吉羅。是謂為犯。


開緣 不犯者。與食遣去。若病。若無威儀人見不
喜者。語言。汝去。我當送食。至僧伽藍中。彼若破戒
見威儀。若被舉。若被擯。若應擯。若見命難。梵行難。
方便遣去。不以嫌恨故。無犯。
律攝云。若隨。醫教。
為病令斷食者。無犯。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等。


○第四十七過受藥戒


總釋。


此是共戒。尼亦同制。大乘同學。若為眾生故索。不
犯。
律攝云。由他施事多求煩惱。制斯學處。此戒
六緣合結。


緣起處。


佛在釋翅搜迦維羅衛尼拘律園中。摩訶男釋種
摩訶男此云大名。是佛叔之子。大佛一月得斯陀含道。請眾僧供給藥。恭敬
上座。施與好者。


起緣人。


六群自相謂言。彼恭敬上座。與好者於我等。無恭
敬心。我等當往其家求索難得。所無有藥。即往語
[012-0586c]
言。我等須如是如是藥。摩訶男報言。家中有者當
與。若無者詣市買給。六羣言。汝家中可無如是如
是藥。而請眾僧與藥。汝有愛。又復妄語。摩訶男言。
我先有誓要。請眾僧家中。所有供給。若無者當詣
市買與汝。今云何言。我有愛是妄語人耶。長老去。
我今巳往。不復供給眾僧藥也。諸比丘聞白佛。訶
責結戒。受四月請與藥不得過。諸病比丘畏慎不
敢過受。佛言。聽病比丘過受藥。諸居士常請比丘
與藥。諸比丘畏慎不敢受。佛言。聽諸比丘受常請
供給藥。後摩訶男復作是念。不可以一二人故斷
眾僧藥。更請眾僧供給藥。諸比丘各各畏慎不敢
受。佛言。聽受更請與藥。諸比丘便計前日數。佛言。
不應計前日數。應從斷藥。還與巳來。日從此為數。
時諸居士請比丘與分藥。比丘畏慎不敢受。佛言。
聽諸比丘受分藥。又有居士。請比丘與盡形壽藥。
比丘不敢受。佛言。聽受盡形壽藥。當如是說戒。


所立戒相。】


「若比丘受四月請與藥。無病比丘應受。若過受。除常
請。更請分請。盡形壽請。波逸提。」


【釋義 四月者。夏四月。請與藥僧祇云。或夏四月或冬四月。或春四
月檀越請不必定。或四月。或一月半月期滿巳。不得更索。若請前食。不得索後食。請後食不得索前食。藥
及餘物亦爾。若言盡壽受我四事供養。爾時隨意索 律鈔云。報命支持。勿過於藥。藥名乃通。要分為四。
一時藥從旦至中。聖教聽服事順法。應不生罪累。二非時藥諸雜漿等。對病而設時外開服。限分無違。三
七日藥約能就法。盡其分齊。從以日限。用療深益。四盡形壽藥。勢力既微。故聽久服。方能除患。形有三種。
[012-0587a]
一盡藥形。二盡病形。三盡報形。無病比丘應受者謂病者不局。請限病瘥。方止無
病過則成犯。病者。醫所教服藥也。

常請者。其人作如
是言。我常與藥。
更請者。斷巳後更請與藥。
分請
者。持藥至僧伽藍中分與。
盡形壽請者。其人言。
我當盡形壽與藥。
請者有四種。或有請夜有限
齊。藥無限齊。或有請藥有限齊。夜無限齊。或有請
藥有眼齊。夜有限齊。或有請夜無限齊。藥無限齊。


云何夜有限齊。藥無限齊。彼作夜分齊。不作藥
分齊。我與如許夜藥。
云何藥有分齊。夜無分齊。
彼作藥分齊。不作夜分齊。作如是言。我與如是藥。


云何夜有分齊。藥有分齊。彼作夜分齊。藥分齊。
如是言。爾許夜與如是藥。
云何夜無分齊。藥無
分齊。彼不作夜分齊。藥分齊。如是言。我請汝與藥。


是中夜有分齊。藥無分齊。夜有分齊。藥有分齊。
應夏四月受請謂夏必有定期。不改移故。不言日而言夜者。夜必該日故。是中
藥有分齊。夜無分齊。夜無分齊。藥無分齊。應隨時
既無限齊。但隨施意。不須定於期限也


犯緣 此戒具足三緣。方成本罪。一受請藥。二過
限更受。三索得入咽。


定罪 此中犯者。若過受。咽咽波逸提。
十誦云。
索得。波逸提。
不得。突吉羅。
索訶梨勒等苦藥
得不得。盡突吉羅。
律攝云。四月未竟。請粗食。更
求好者。惡作罪。
食便得墮。
請好食更索粗者。
索時惡作。
食時無犯。
善見云。檀越施藥。應作
[012-0587b]
藥用。不得作食用。與油乞酥。犯突吉羅。
五分云。
若人施僧藥。執事比丘應問。為留聚落中。為著僧
坊內。若言留聚落中。須時應語。我須如是藥為我
辦。勿使乏。若言留僧坊內。應白二羯磨。差五法比
丘不隨愛恚癡畏。知藥非藥者。作守僧藥人。

丘尼波逸提。小三眾突吉羅。是謂為犯。


開緣 不犯者。受四月請。與藥病者。過受常請。更
請分請。盡形壽請。不犯。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等。


○第四十八觀軍陣戒


總釋。


此是共戒。尼亦同犯。大乘同制。
律攝云。由觀軍
事情亂煩惱。制斯學處。此戒二緣合結。


緣起處。


佛在給孤獨園。波斯匿王土境人民反叛時。王自
領六軍征伐謂萬二千五百人為軍。周制天子六軍。諸侯大國三軍。次國三軍。小國一


起緣人。


六群往至軍中。觀看波斯匿王言。諸尊在此。欲何
所為。六群報言。我無所作。來看軍陣耳。王聞不悅。
復問言。今欲何所至耶。報言。欲詣舍衛見佛。王言。
若至舍衛。持我名。禮拜問訊世尊。持此一褁石蜜
奉上。以此因緣。具白世尊。時六羣即往。見佛具白
上事。佛呵責巳。結戒。往觀軍陣。婆逸提。有大臣兄
弟二人。兄名黎師達。弟名富羅那。王使領軍征伐。
[012-0587c]
此二人渴仰欲見。比丘即遣使往請。諸比丘畏慎。
佛言。有請喚者聽往。當如是說戒。


所立戒相。】


「若比丘往觀軍陣。除時因緣。波逸提。」


【釋義 陣者。若戲若鬪律攝云。陣有四種。一槊刃勢。二車轅勢。三半月勢。四
鵬翼勢。軍者。象軍馬軍車軍步軍西域記云。西國戰士驍雄畢選子父
傳業。遂窮兵衛。居則宮廬周衛。征則奮旅前鋒。象則披以堅甲。牙施利距。一將安乘。授其節度。兩卒左右
為之駕馭。車乃駕以駟馬。兵帥車乘。列卒周衛。扶輪挾穀。馬軍散禦。逐北奔命。步軍輕捍。敢勇克選。負大
摑。執長戟。或持刀劍。前奮行陣。凡諸戎器。莫不鋒鏡所謂矛盾弓矢。刀劍鋮斧。戈殳長矟。輪索之屬。皆世
習矣。除時因緣薩婆多云。因緣者。若王王夫人太子大臣諸將。如是等遣使喚往者。不犯。
為止誹謗故。若喚不往。當言比丘有所求時。不喚自來。無所求時。故喚不來。為沙門果故。若往說法。或得
須陀洹。乃至阿那含。又長信敬善根故。又以道俗相須。長養佛法故。是以聽往。以歡喜心故。得沙門果故


犯緣 此戒具足三緣。方成本罪。一是軍陣。二有
心往觀。三見境分明。


定罪 此中犯者。往而見者。波逸提。
不見者。突
吉羅。
方便莊嚴。欲觀而不去。一切突吉羅。

先在道行軍陣。後至比丘。應下道避。不避者。突吉
羅。
薩婆多云。若不故往。以行來因緣。道由中過。
不犯。
若住立看壞威儀。突吉羅。
若左右顧看。
突吉羅。
僧祇云。軍來詣精舍。不作意看。無罪。作
意看越毗尼罪。
不至看人口諍。越毗尼罪。

攝云。若觀天龍阿蘇羅等軍。亦得惡作。乃至故心
觀鶉等鬪。並惡作罪。
若賊軍欲至。須往觀望。知
其遠近。不犯。
根本云。若見軍時。不應說其好惡。
[012-0588a]


尼陀那云。有打鬬者。不應往看。若見諍者。急捨
而去。
比丘尼波逸提。小三眾突吉羅。是謂為犯。


開緣 不犯者。若有事往。若彼請去。或力勢者將
去。若先前行軍陣。後至下道避。若水陸道斷。及難
緣等不避。無犯。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等。


會詳 薩婆多云。為佛法尊重故。為滅誹謗故。為
息諸惡法增長善法故。而結此戒。


○第四十九軍中過三宿戒


總釋。


此是共戒。尼亦同結。大乘同學。
律攝云。由觀軍
事及掉亂心。制斯學處。


緣起處。


佛在給孤獨園。


起緣人。


六群有因緣。至軍中宿。諸居士見自相謂言。我等
為恩愛故。在此宿耳。此沙門復在此何為耶。諸比
丘白佛。呵責結戒。


所立戒相。】


「若比丘有因緣。聽至軍中二宿三宿。過者。波逸提。」


【釋義 有因緣者若王王夫人太子大臣諸將等請。若為僧事塔事私巳事。有所
啟白。有因緣至軍中得二宿住。第三宿明相未出時。

應離見聞處謂極止齊三不經明相也


犯緣 此戒具足二緣。方成本罪。一自至軍中。二
無緣過宿。
[012-0588b]


定罪 此中犯者。軍中二宿巳。至第三宿明相未
出。不離見聞處。明相出。波逸提。
若離見處至聞
處。離聞處至見處。皆突吉羅。
五分云。雖有因緣。
若書信得了。應遣書信。若須自往。然後往事訖。便
還勿經宿。若不了應一宿。一宿不了應再宿。復不
了應三宿。若了不了過三宿。波逸提。
若事即了
不應宿而宿。突吉羅。
僧祇云。若為塔為僧營事
不訖。應離軍一宿。巳得更宿。若城邑遠不能往者。
應離軍見聞處宿。宿時應語軍外邏人言。我暮欲
在其處宿。勿謂是異人。若軍人來到僧伽藍中住。
不應捨去。雖多宿無罪。
比丘尼波逸提。小三眾
突吉羅。是謂為犯。


開緣 不犯者。得二宿巳。第三宿明相未出。離見
聞處。若水陸道斷。及難緣等。不離聞見處不犯。無
犯者最初未制戒等。


○第五十觀軍陣鬬戰戒


總釋。


此是共戒。尼結亦同。大乘同制。
梵網云。若佛子
不得以惡心故觀一切男女等鬬軍陣兵。將劫賊
等鬬也。
律攝云。令軍慴怖及掉亂心。制斯學處。


緣起處。


佛在給孤獨園。


起緣人。


六群有因緣。二宿三宿軍中住。彼在軍中。觀軍陣
[012-0588c]
鬬戰。六群中一人為箭所射。同伴比丘以衣褁之。
輿還。諸居士問言。此人何所患耶。報言。無患。向觀
軍陣鬪戰。為箭所射。居士譏嫌。諸比丘白佛呵。


結戒。


所立戒相。】


「若比丘二宿三宿軍中住。或時觀軍陣鬪戰。若觀遊
軍象馬力勢者。波逸提。」


【釋義 軍者一種軍。乃至四種軍。或有王軍居士
軍。或時觀軍陣鬪戰者。若戲鬪。若真實鬪陣者。四
方陣圓陣。或半月形陣。或張甄陣。或函相陣。

觀遊軍象馬力勢者。第一象力。第一馬力。第一車
力。第一步力僧祇云。強弱相傾。觀其事勢。是名力勢


犯緣 此戒具足三緣。方成本罪。一兩陣合戰。二
有心往觀。三見其形勢。


定罪 此中犯者。往而見者。波逸提。
不見。突吉
羅。
方便莊嚴。欲往而不往者。突吉羅。
若先在
道行軍陣。後至應避不避者。突吉羅。
薩婆多云。
此戒體。比丘在軍中二宿時故。往看軍著器杖牙
旗幢旛。兩陣合戰。波逸提。
設不在軍二宿住。時
故往看。乃至軍陣合戰。亦波逸提。
若坐不見。故
立看者。突吉羅。
乃至見軍幢旛。波逸提。
五分
云。觀鳥獸鬪。突吉羅。
比丘尼波逸提。小三眾突
吉羅。是謂為犯。


開緣 不犯者。有因緣。若有所白。若請喚。若為力
[012-0589a]
勢所持去。或命難。梵行難。若先前行軍陣。後至下
道避。若水陸道斷。及諸難緣不避。無犯。不犯者最
初未制戒等。


○第五十一飲酒戒


總釋。


此是共戒。尼亦同結。大乘同制。
律攝云。由乞求
事譏嫌煩惱。制斯學處。


緣起處。


佛在支陀國或云支提。又云制地


起緣人。


尊者娑伽陀娑伽陀此云善來。根本云。初生之日容儀可愛。父母歡喜。唱言善來。因與
立名。號曰善來。具德經云。聲聞中能具火界神通。修伽陀是為佛作供養人。借

宿辮髮。梵志家毒龍室中結跏趺坐。龍放火烟。尊
者亦放火烟。龍恚復放身火。尊者亦放身火即滅
龍火使無光色。降此毒龍。盛著鉢中。時拘睒彌主
是優填王也亦在此宿。見是神力。更增篤信。欲興供養。
問尊者何所須。報言。止止。此即為供養我巳。復白
言。願說所須。六群為索黑酒。尊者醉飽。中路倒地
而吐。眾鳥亂鳴。佛知而故問。阿難具白。佛呵言。癡
人如今不能降伏小龍。況能降伏大龍。佛言。飲酒
有十過失。一者顏色惡。二者少力。三者眼視不明。
四者現瞋恚相。五者壞田業資生法。六者增致疾
病。七者益鬪訟。八者惡名流布。九者智慧減少。十
者身壞命終。墮三惡道。自今巳去。以我為師者。乃
[012-0589b]
至不得以草木頭內著酒中而入口。呵責巳結戒。


所立戒相。】


「若比丘飲酒者。波逸提。」


【釋義 酒者。木酒。秔米酒。餘米酒。大麥酒。若有餘
酒法作酒者是。
木酒者。梨汁酒。閻浮菓酒善見云。其
形如沉苽大。紫色酸甜。甘蔗酒。舍樓伽菓酒藕根是也。蕤汁酒[豸*生]音
橤。莖間有剌。實如耳璫。紫赤色。本草[豸*生]于啖之。止鼻[血*且]。久服輕身。益氣不饑。葡萄酒

梨汁酒者。若以蜜石蜜雜作。乃至葡萄酒亦如是。


犯緣 此戒具足二緣。方成本罪。一是酒。二貪飲
入咽。


定罪 此中犯者。若酒酒煑酒和合。若食若飲者。
波逸提。
若飲甜味酒。突吉羅。
若飲酸味酒。突
吉羅。
若食麴。若酒糟。突吉羅薩婆多云。噉麴犯者。此麴以麥及藥
草。以酒和臥之。後乾持行。和水飲之。令人醉也。餘麴無犯。酒作酒想。

酒疑
酒無酒想。皆波逸提。
無酒有酒想。
無酒疑。並
突吉羅。
律攝云。凡作酒色酒香酒味。或闕一闕
二而飲。能令人醉。皆得墮罪。
若不醉人飲。得惡
作。
若體非酒。而有酒色。飲之無犯。
摩得勒伽
云。若以酒熏。時藥。非時藥。七日藥。無酒性得服。


善見云。若酒煑食煑藥故。有酒香味。突吉羅。

酒香味得食。
比丘尼波逸提。小三眾突吉羅。是
謂為犯。


開緣 不犯者。若如是病餘藥治不差。以酒為藥。
若以酒塗瘡。一切無犯。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等。
[012-0589c]


會詳 薩婆多云。若過是罪者。此酒極重飲之者。
能作四逆。除破僧。逆以破僧。要自稱佛故。亦能破
一切戒及餘眾惡也。
婆沙論云。若不防護。離飲
酒戒。則總毀犯。諸餘律儀曾聞有一鄔波索迦。稟
性仁賢。受持五戒。專精不犯。後於一時。家屬大小。
當為賓客。彼獨不往。留食供之。時至取食。鹹味多
故。須臾增渴。見一器中有酒如水。為渴所逼。遂取
飲之。爾時便犯離飲酒戒。時有鄰鷄來入其舍。盜
心捕。殺烹煑而食。於此復犯離殺盜戒。鄰女尋鷄。
來入其室。復以威力強逼交通。緣此更犯離邪行
戒。鄰家憤怒。將至官司。時斷事者。訊問所以。彼皆
拒諱。因斯又犯離誑語戒。如是五戒皆因酒犯。故
遮罪中獨制飲酒。又酒令失念。增無慚愧。其過深
重。故偏制立。


○第五十二水中嬉戲戒


總釋。


此是共戒。尼犯亦同。大乘同學。
律攝云。因生譏
嫌。制斯學處。


緣起處。


佛在給孤獨園。


起緣人。


十七群在阿耆羅婆提河唐言無勝。水中嬉戲。波斯匿
王與末利夫人此云勝鬘。又花名。此夫人本守末利園。善結花鬘故名 增一阿含
經云。我聲聞中第一得證優婆斯篤信堅固。所謂末利夫人是。在樓觀上。遙見。語

[012-0590a]
末利夫人言。看汝所事者。夫人言。此諸比丘。是年
少始出家者。在佛法未久。或是長老癡無所知。夫
人即遣使白佛。呵責結戒。


所立戒相。】


「若比丘水中嬉戲者。波逸提。」


【釋義 水中戲者。放意自恣。從此岸至彼岸。或順
流。或逆流。或此沒彼出。或以手畫水。或水相澆灒。
乃至以鉢盛水戲弄。


犯緣 此戒具二緣。方成本罪。一是水中。二有心
戲弄。


定罪 此中犯者。水中嬉戲。波逸提。
除水巳。若
酪漿。若清酪漿。若苦酒。若麥汁器中嬉戲。突吉羅。


律攝云。若以指彈。作聲為戲。謂心皆得惡作。若
學浮者無犯。如世尊說。苾芻應習浮。恐有難緣。不
能浮渡。若以水酒弄。他時隨滴多少。咸得墮罪。


為取涼冷水洒。無犯。
五分云。摶雪弄草頭露。突
吉羅。
十誦云。槃上有水。若坐牀上有水。以指畫
之。突吉羅。
善見云。水深沒脚。背於中戲。波逸提
若。
搖船弄水。突吉羅。
比丘尼波逸提。小三眾
突吉羅。是謂為犯。


開緣 不犯者。若道路行渡水。從此岸至彼岸。或
水中牽材木。若竹若𥱼。順流上下。若取石取砂。若
失物沈入水底。此沒彼出。或欲學知浮法。擢臂畫
水灒水。一切無犯。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等。
[012-0590b]


會詳 薩婆多云。為佛法尊重故。為長養敬信故。
不廢正業故。為修正念故。而結此戒。


○第五十三相擊攊戒


總釋。


此是共戒。尼結亦同。大乘同學。
律攝云。以指擊
攊。因笑過分。遂致於死。制斯學處。


緣起處。


佛在給孤獨園。


起緣人。


六群中一人擊櫪。十七群中一人乃令命終薩婆多云。
十七羣擊攊死者。是年少小比丘也。諸比丘白佛。呵責結戒。


所立戒相。】


「若比丘以指相擊攊者。波逸提。」


【釋義 指者。手有十。脚有十言擊攊者。以手指或脚指及以餘物。觸彼
身癢。而取笑故也


犯緣 此戒具足三緣。方成本罪。一有心擊攊。二
是手足指。三觸彼人身。


定罪 此中犯者。以手脚指相擊攊者。一切波逸
提。
除手指脚指巳。若杖。若戶𨷲。若拂柄。及一切
餘物相擊攊者。一切突吉羅。
律攝云。若苾芻以
一二指乃至十指。擊攊他時。各獲墮罪。
若二人
身俱頑痺。而擊攊者。得惡作罪。
薩婆多云。擊攊
比丘尼三眾六罪人五法人行調達五法。狂心亂心病
壞心。在家無師僧。如是等。盡突吉羅。
盲瞎聾瘂。
[012-0590c]
波利婆沙摩那埵。得戒沙彌。不見不作。惡邪不除。
依止等四羯磨人。盡波逸提。
若教人擊攊。突吉
羅。
五分云。擊攊沙彌。乃至畜生。突吉羅。
摩得
勒伽云。若身根壞指挃。突吉羅。
比丘尼波逸提。
小三眾突吉羅。是謂為犯。


開緣 不犯者。不故擊攊。若眠觸令覺。若出入行
來。若掃地。若杖頭誤觸。無犯。不犯者最初未制戒
等。


○第五十四不受諫戒


總釋。


此是共戒。尼犯亦同。大乘同學。
律攝云。由不忍
煩惱。制斯學處。


緣起處。


佛在拘睒彌國瞿師羅園中。


起緣人。


闡陀欲犯戒。諸比丘諫言。汝莫作此意。不應爾。闡
陀不從即便犯。諸比丘白佛。訶責結戒。


所立戒相。】


「若比丘不受諫者。波逸提。」


【釋義 不受諫者作攝云。若尊人所說。不應遮止。有所言教。不應違逆。但嘿然恭
敬而住。不嫉不恚。除罪惡心。恒為敬仰


犯緣 此戒具足三緣。方成本罪。一自知所為非
法。二智人呵諫。三諫而不納。


定罪 此中犯者。若他遮言莫作。是不應爾。若自
[012-0591a]
知所作是然。故作犯。根本不從語。突吉羅。
若自
知所作非然。故作犯。根本不從語。波逸提。
比丘
尼波逸提。小三眾突吉羅。是謂為犯。


開緣 不犯者。若無智人來諫。報言。汝可問汝二
師學問誦經。知諫法。然後可諫。若戲笑語。若獨處
語。若夢中語。欲說此錯說。彼一切無犯。不犯者最
初未制戒等。


會詳 毗尼母云。不應受五種人諫。一無慚愧。二
不廣學。三常覓人過。四喜鬬諍。五欲捨服還俗。


○第五十五恐怖他戒


總釋。


此是共戒。尼結亦同。大乘同學。或觀機折伏。不犯。


律攝云。由戲弄事不寂靜煩惱。制斯學處。


緣起處。


佛在波羅棃毗國。


起緣人。


時尊者那迦波羅比丘此云龍護。亦云象護。此比丘於現生中。亦證淨法
增一云我聲聞中第一比丘。曉了星宿。預知吉凶。那伽波羅是。侍佛。供給所須。世

尊在經行處。經行諸佛常法。若經行時。供養人在
經行道頭立。初夜巳過。請佛入房。世尊默然。中夜
後夜過。復請世尊入房。時佛默然。那迦波羅欲恐
怖佛。使令入房。即反被拘執。作非人聲。恐怖沙門
我是鬼。佛言。當知此愚人。心亦是惡。訶責結戒。


所立戒相。】
[012-0591b]


「若比丘恐怖他比丘者。波逸提。」


【釋義 恐怖者。若以色聲香味觸法。恐怖人。云何
色恐怖。或作象形馬形鬼形鳥獸形。如是等色恐
怖人問此是常所見事。何以為怖。答以非時故。令人怖也 僧祇云。色者在闇地。悚耳皺面。反
眼吐舌。乃至曲一指。喂喂作恐怖相。聲者。象聲。馬聲。驢聲。鬼呌聲。恠

鳥聲。如是種種聲作恐怖。
香者。若根香。薩羅樹
此云出生。若云薩羅計。則青膠香也樹膠香梵語村魯。此云薰陸。狀如桃膠。西域記云。
南印度阿吒𨤲國有薰陸香樹。葉似棠梨。本草云。出天竺邯鄲南方。草物狀曰。出大秦國。樹生海邊沙中。
盛夏樹膠流沙上。形似白膠。類如松脂。黃白色。天竺者色白。邯鄲者夾綠。色香不甚。又云乳香。亦其類也。
凡是樹脂不作香者。皆名膠香。皮香。膚香。葉香。華香。果香。美香。臭

氣。以此諸香恐怖人。
味者。若酸。若甜。若苦。若澁。
若鹹。若袈裟味。如是種種味令恐怖。
觸者若以熱
若以火炙戶鑰。便熱觸彼身。言火起。若冷若以扇風衣。若水酒言雨雪。若輕若以輕細衣覆
上。言雲墮。若重持重氈壓上言壁倒。若細。若粗。若滑若優鉢羅華莖。若戶鈎觸
彼身。言是蛇。若澁若鉢頭摩華莖觸彼身。言是百足。若輭。若堅。如是觸

恐怖人。
法者。語前人言。我見汝相。夢汝當死。若
失衣鉢。若罷道。汝和尚阿闍黎亦爾。若父母得重
病。若命終。以如是法恐怖人薩婆多云。若比丘語餘比丘。汝莫於生草
菜中大小便。當墮地獄餓鬼畜生。是名法恐怖相


犯緣 此戒具足三緣。方成本罪。一有心恐怖。二
用色等六法。三說而了了。


定罪 此中犯者。若比丘以色聲香味觸法恐怖
人。若說而了了。波逸提。
不了了。突吉羅。
薩婆
多云。若比丘自以六事怖。若教他怖。餘比丘若能
[012-0591c]
令怖。若不能令怖。皆波逸提。
除此六事。更以餘
事怖比丘者。突吉羅。所謂若以多眠多食多言語。
當墮地獄餓鬼畜生。
若怖比丘尼三眾。乃至一
切在家人。盡突吉羅。
律攝云。若以可惡事。令人
畏惱。有怖無怖。解其言義。便得本罪。
若以可愛
色聲等事畏惱。得惡作罪。
若說地獄傍生餓鬼。
情存化導。彼雖生怖者。無犯。
比丘尼波逸提。小
三眾突吉羅。是謂為犯。


開緣 不犯者。或闇地坐無燈火。或大小便處。遙
見謂言。象若賊若惡獸便恐怖。若至暗室中。無燈
火處。大小便處。聞行聲。若觸草木聲。若謦欬聲。而
怖畏。若以色示人。不作恐怖。意若實有是事。若見
如是相。或夢中見。若當死。或罷道。若失衣鉢。二師
亦爾。若父母重病當死。若戲笑語。疾疾語。獨語。夢
中語。欲說此錯說彼。一切無犯。不犯者最初未制
戒等。


○第五十六過洗浴戒


總釋。


此是共戒。尼犯亦同。大乘同學。
律攝云。由洗浴
事過分煩惱。制斯學處。此戒六緣合結。


緣起處。


佛在羅閱祇迦蘭陀竹園中。有池水瓶沙王。聽諸
比丘浴。


起緣人。
[012-0592a]


六羣於後夜入池浴。王與婇女亦至。聞洗浴聲。問
左右。知是比丘。王言。莫大作聲。勿使不及浴而去。
時六羣以種種細末藥。更相洗。乃至明相出。王竟
不得浴而去。諸臣譏嫌。比丘白佛。訶責結戒。半月
應洗浴。諸比丘盛熱時。身體汗垢臭穢。畏甚不敢
浴。佛言。聽熱時數數浴。諸病比丘身垢臭穢。或大
小便污。畏甚不敢浴。佛言。聽病時數數浴。諸比丘
作時汗垢臭穢。佛言。聽作時數數浴。諸比丘風雨
中行。塵坌污穢。佛言。聽風雨時數數浴。諸比丘道
行身熱。汗垢塵坌。佛言。聽道行時數數浴。當如是
說戒。


所立戒相。】


「若比丘半月洗浴。無病比丘應受不得過。除餘時。波
逸提。餘時者。熱時。病時。作時。風雨時。道行時。此是時。」


【釋義 半月洗浴者僧祇云。若十日浴。數滿十五日。復應浴。若十四日乃至一
日浴。應從浴日數。要滿十五日乃更浴。是名半月洗浴。非謂初一日至十五日。名為半月也。熱

時者。春四十五日夏初一月是熱時薩婆多云。春殘一月半。夏
初一月。是二月半名熱時。以天竺早熱。是名天竺熱時。如是隨處熱時。早晚數取二月半。於中浴無犯

病時者。下至身體臭穢。是謂病時僧祇云。病時者。癬疥瘙癰痤。如
是種種病須浴。得適意聽浴。作時者。下至掃屋前地僧祇云。作時者。作泥
作治房舍。若通水溝。若抒井。若泥房舍。若掃地。若洗浴和尚阿闍黎。乃至掃塔院僧院。下至五六動掃帚。
得名作時。風雨時者。下至旋風一滴雨著身薩婆多云。風時必有
塵土坌身體。雨時必使雨水濕衣。污染身體。或風雨二俱是為風雨時也。道行時者。下

至半由旬。若來若往者是。
如上不得取前後。當
[012-0592b]
取現在。


犯緣 此戒具足三緣。方成本罪。一非開緣。二有
心洗浴。三水巳澆身。


定罪 此中犯者。半月洗浴。除餘時。若過一遍澆
身。波逸提。
若水澆半身。亦波逸提。
若方便莊
嚴。欲洗浴不去。一切突吉羅。
薩婆多云。若比丘
昨日來今日浴。明日去今日浴。波逸提。
比丘尼
波逸提。小三眾突吉羅。是謂為犯。


開緣 不犯者。半月洗浴。熱時病時作時風雨時
道行時數數浴。若為力勢持強使洗浴。無犯。

攝云。若有要緣。須渡河㵎。若繞灘磧。若過橋堤。脚
跌墮水。或時悶絕。他以水澆。若為學浮。若遇天雨。
並皆無犯。若在時內。須數洗者。應守持心。方為洗
浴。
五分云。若洗師及病人身體巳濕因浴。不犯。


僧祇云。若無上諸時。當作陶家浴法。先浴兩䏶
兩脚。後洗頭面腰背臂肘胸腋。無犯。不犯者最初
未制戒等若禮懺結壇日。須洗浴。斯出聖言。非犯。叢林大眾。普浴亦應。非犯


○第五十七露地然火戒


總釋。


此是共戒。尼犯亦同。大乘同學。
律攝云。因掉戲
煩惱。制斯學處。此戒三緣合結。


緣起處。


佛在曠野城。


起緣人。
[012-0592c]


六羣自相謂言。我等在上座前。不得隨意言語。即
出房外。在露地。拾諸柴草樹株。然火向炙。空樹株
中有毒蛇。火氣熱逼。從樹孔出。比丘皆驚取所燒
薪。散擲東西。迸火燒佛講堂。世尊訶責結戒。不聽
露地然火。病比丘畏慎。佛言聽病比丘露地然火。
諸比丘欲為病比丘煑粥羮飯。若熏鉢。若染衣。若
然燈。若燒香。皆畏慎不敢作。佛言。如此等事聽作。
當如是說戒。


所立戒相。】


「若比丘無病自為炙身。故在露地然火。若教人然。除
時因緣。波逸提。」


【釋義 病者若癬疥瘙癢。黃爛風病。知是種種病須火得安樂。故開無犯。自謂
炙身故。在露地然火謂戒體必在無覆障處。若在溫室厨屋浴堂中然不制。若
吹令發燄。若翻轉柴薪令火熾盛。故曰然也。除時因緣者若為病人煮粥羮飯。若直
月。若監知食事。若次直然火然燈。若在厨屋中溫室中浴堂中然火。若為和尚阿闍黎然火。若熏鉢。煖水
染衣然火。如是等因緣皆聽。故曰除時因緣


犯緣 此戒具足三緣。方成本罪。一處無覆障。二
柴薪𦦨火。三自然教他。


定罪 此中犯者。無病為自炙故。在露地然火。若
然草木枝葉紵麻芻摩。若牛糞糠[麩-夫+弋]。一切波逸提。


若以火置草木枝葉紵麻牛糞糠[麩-夫+弋]中然者。一
切波逸提。
若被燒半燋者。擲著火中。突吉羅。


若然炭。突吉羅。
若不語前人言汝看是知是者。
突吉羅。
五分云。為炙然火。𦦨高至四指。波逸提。
[012-0593a]


僧祇云。持炬行欲抖擻。不得在未燒地。當在灰
上。若瓦上。若炬火自落地。即在上抖擻。無罪。

攝云。若放野火。得窣吐羅罪。
比丘尼波逸提。小
三眾突吉羅。是謂為犯。


開緣 不犯者。語前人言。看是知是。若病人自然
教人。然有時因緣。看病人。為病者煑粥羮飯。若在
厨屋中溫室中浴堂中。若熏鉢。若煑染衣汁。然燈
燒香。一切無犯。
薩婆多云。若行路盛寒不犯。無
犯者最初未制戒。


會詳 第四分云。向火有五過。一令人無顏色。二
無力。三眼暗。四令多人閙集。五多說俗事。
僧祇
云。然火有七事無利益。一壞眼。二壞色。三身羸。四
衣垢壞。五壞牀褥。六生犯戒因緣。七增世俗言論。


○第五十八戲藏衣鉢戒


總釋。


此是共戒。尼犯亦同。大乘同學。
律攝云。由調戲
事不寂靜煩惱。制斯學處。


緣起處。


佛在給孤獨園。有居士請眾僧明日食。十七羣持
衣鉢坐具針筒。著一面經行。望食時到。


起緣人。


六羣伺彼背向時。取而藏舉。時到尋覓。六羣在前
調弄。餘比丘觀察知彼藏舉。白佛呵責結戒。


所立戒相。】
[012-0593b]


「若比丘藏比丘衣鉢坐具針筒。若自藏教人藏。下至
戲笑者。波逸提。」


【釋義 藏比丘衣鉢坐具針筒者此之六物。乃沙門要具。合畜之
物。故得本罪。不合畜者。但得惡作。若自藏。若教他藏或自或他咸制不應。下

至戲笑者或為惱他而藏。乃至嬉戲取笑而藏。並同制斷


犯緣 此戒具足三緣。方成本罪。一有心調弄。二
所藏六物。三藏舉巳竟。


定罪 此中犯者。若自藏教他人藏。下至戲笑。波
逸提。
僧祇云。三衣中若藏一一衣。波夜提。

僧祇支及餘衣等。越毗尼或云僧却崎。唐言掩腋衣。用覆左肩。右開左合
少年。比丘乞食。露現胸腋。為女所愛。佛制此衣掩其胸腋。三種鉢一一藏。波夜

提。
若鍵鎡及餘器。越毗尼。
藏尼師壇。波夜提。


藏餘敷具。越毗尼。
若有針合藏。波夜提。

針。越毗尼。
薩婆多云。若覓不得。波逸提。
若不
覓得。突吉羅。
若藏石鉢金銀瑠璃一切諸寶鉢。
若覓得。不得。盡突吉羅。
若藏五大上色衣及餘
雜毛衣。盡突吉羅。
五分云。藏餘四眾乃至畜生
物。突吉羅。
尼藏二眾物。波逸提。
藏三眾物。皆
突吉羅。
比丘尼波逸提。小三眾突吉羅。是謂為
犯。


開緣 不犯者。相體惜而取舉。若在露地。為風雨
所飄漬取舉。若物主為性慢。藏所有衣鉢坐具針
筒。放散狼藉。為欲戒勅彼故。而取藏之。若借彼衣。
著而不收攝。恐失。便取舉之。若以此衣鉢諸物故。
[012-0593c]
有命難。梵行難。取藏之。一切無犯。不犯者最初未
制戒等。


○第五十九不問主輒著淨施衣戒


總釋。


此是共戒。尼結亦同。大乘同學。
律攝云。此由衣
事及廢闕煩惱。制斯學處。


緣起處。


佛在給孤獨園。


起緣人。


六羣真實施親厚比丘衣巳。後不語主。還取著。諸
比丘聞白佛。訶責結戒。


所立戒相。】


「若比丘與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衣。後
不語主。還取著。波逸提。」


【釋義 與衣者。淨施衣也。淨施衣有二種。一者真
實淨施。二者展轉淨施。真實淨施者。言此是我長
衣未作淨。今為淨故與長老。作真實淨作此真實淨者。善見
云。正得掌護不得用。云何得用。若施主語言。此是我衣。隨長老用。若作是語。得用無罪。展轉

淨施者。此是我長衣未作淨。今為淨故與長老。彼
應如是語。長老聽。長老有如是長衣未作淨。今與
我為淨。故我便受。受巳當問言。欲與誰耶。應報言
與某甲。彼應作如是語。長老有是長衣未作淨。今
與我為淨。故我便受。受巳與某甲此衣。是某甲所
有。汝為某甲故。守護持隨意用。
是中真實淨施
[012-0594a]
者。應問主然後取著。展轉淨施者。語以不語。隨意
取著 式叉摩那此云學戒女 律云。十八童女二歲學戒。又云小年。曾嫁十歲
者與六法 十誦云。六法練心。能持六法。方與受具。二年練身。可知有胎無胎 事鈔云。式叉尼具學三
法。一學根本。謂四重是。二學六法。所謂染心相觸。盜四錢。斷畜生命。小妄語。非時食飲酒也。三學行法。一
切大尼戒。並須學之。若六法中隨一犯者。更與二年羯磨。僧祇云。在大尼下沙彌尼上坐。沙彌

沙彌尼南山別行篇云。沙彌此翻息慈。謂息世染之情。以慈濟羣生也。又云。初入佛法。多存
俗情。故須息惡行慈也。後不語主還取著此謂真實淨施衣。著用必須問主。不
同展轉淨施隨意著用也


犯緣 此戒具足二緣。方成本罪。一真實淨施衣。
二不語主取著。


定罪 此中犯者。真實施衣。不語主而取著。波逸
提。
薩婆多云。此戒體本與他衣作誑心。與欲使
役故。令作巳有想。作巳便奪。波逸提。所以不與重
者。不根本與故。
比丘尼波逸提。小三眾突吉羅。
是謂為犯。


開緣 不犯者。若真實淨施語主取著。展轉淨施
語以不語取著。無犯。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等。


○第六十著不壞色衣戒


總釋。


比是共戒。尼犯亦同。大乘同制。
梵網云。應教身
所著袈裟。皆使壞色等。
律攝云。由衣服事譏嫌
煩惱。制斯學處。


緣起處。


佛在給孤獨園。
[012-0594b]


起緣人。


六羣著白色衣。居士譏嫌。似王大臣。諸比丘聞白
佛。呵責結戒。


所立戒相。】


「若比丘得新衣。應三種壞色。一一色中隨意壞。若青。
若黑。若木蘭。若不壞色。著餘新衣。波逸提。」


【釋義 新者。若是新衣。若初從人得壞色者。染作
青黑木蘭也青。律攝云。取訶黎勒。或研或擣。和水成泥。塗鐵器中停經一宿。和以煖水。
染物成青。非真青也 黑。僧祇云。名字泥。不名字泥。名字泥者。呵黎勒𨡕醯勒阿摩勒合鐵一器中。不名
字泥者。實泥若池井泥。如是一切泥。即染物成皂色也 木蘭僧祇云。若呵黎勒𨡕醯勒阿摩勒。如是比
生鐵上。磨取汁染衣。是名木蘭。即紫絳色

十誦云。若得青衣。應泥茜
泥謂黑色。茜乃草名。亦作蒨。即木蘭色也。得泥衣應青。茜淨得茜衣。
應青泥淨。得黃赤白衣。應青泥茜三種淨此謂如法壞色
若不壞色下違制成犯


犯緣 此戒具足二緣。方成本罪。一堪守持衣。二
不壞色著用。


定罪 此中犯者。若比丘不壞色。著餘新衣。波逸
提。
若重衣若輕衣不作淨而畜。突吉羅。
若非
衣鉢囊革屣囊針線囊禪帶帽襪鑷熱巾褁革屣
巾不作淨畜。突吉羅。
若以未染衣。寄白衣家。突
吉羅。
僧祇云。僧伽黎鬱多羅僧安陀會雨浴衣
覆瘡衣尼師壇作淨者善。不作淨者彼夜提。

婆多云。凡五大色若自染。突吉羅。若作衣不成受
應量不應量。一切不得著。
若先得五大色衣。後
[012-0594c]
更改作如法色。則成受持。
若先作如法色。後以
五大色壞者。不成受持。
若作三點淨者。得一切
處著。
若非純青淺青及碧作點淨。得作衣裏。舍
應法師譯為內衣。似今短裙也。外若不現得著。若作現處。衣盡
不得著。若亦黃白色色不純大者。亦如是。
除富
羅革屣。餘一切衣臥具物。乃至腰帶。盡應三點淨。


一切如法色衣不如法色衣。不作淨著者。皆波
逸提。
若衣故點滅。猶是淨衣。不須更點淨。若先
點淨衣。更以新物段。補十處五處。但一處作淨。不
須一一淨也。
若革屣。若得靴。應令白衣著行五
六七步。即是作淨。
若先衣財時作點淨。後染作
色成巳。若更不點淨無咎。以先淨故。
僧祇云。作
淨時不得大不得小。極大齊四指。極小如豌豆。或
一或三或五或七或九不得。如華形。
若浣㲲時。
有泥墮上。若烏鳥泥足蹈上。即名為淨。
若作僧
伽黎。趣一角作淨。若一條若半條補者。亦作淨鬱
多羅僧。安陀會亦爾。
五分云。應三種色作誌。若
不作誌。著著波逸提。
若不著。宿宿波逸提。

丘尼波逸提。小三眾突吉羅。是謂為犯。


開緣 不犯者。若得白色衣。染作青黑木蘭。若重
衣若輕衣亦作淨畜。若非衣鉢囊。乃至褁革屣巾
皆作淨畜。若衣染巳。寄白衣家。若衣色脫更染。無
犯。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等。


辯譌。
今人不閑律典。或點淨巳。更不說淨。謂點
[012-0595a]
淨即說淨也。不知二種淨法戒制。各別罪結。兩途
說淨。乃離畜長之愆。點淨而免新衣之過。烏可混
淆。即如一切漿。以水作淨。得飲一切果菜。作淨巳
聽食。一切新衣作淨聽著。何得點淨而為說淨耶。
達者詳之。


○第六十一殺畜生命戒


總釋。


此是共戒。尼犯亦同。大乘同制犯重。
梵網云。乃
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此是性罪。
律攝云。由
生命事。無悲煩惱。制斯學處。此戒二緣合結。


緣起處。


佛在給孤獨園。


起緣人。


迦留陀夷不喜。見烏竹弓射之。遂成大𧂐。居士譏
嫌。諸比丘白佛。訶責結戒。不聽斷畜生命。諸比丘
坐起行來。多殺細蟲。或有作波逸提懺者。或有畏
慎者。佛言。不知不犯。當如是說戒。


所立戒相。】


「若比丘故殺畜生命者。波逸提。」


【釋義 故者有心行殺表非錯悞。畜生者。不能變化者梵語底栗
車。此云畜生。由因諂曲業故。於中受生。又梵云帝利耶瞿榆泥伽。此云旁行。又云旁生。其形旁故。因行不
正受果報。旁負天而行。故曰旁行。徧於五趣。皆有地獄。有無足者如娘矩吒蟲等。有二足者如鐵嘴鳥等。
有四足者如黑狡狗等。有多足者如百足等 鬼趣中。有無足者如毒蛇等。有二足者如鳥鴟等。有四足
者如狐狸象馬等。有多足者如六足百足等 人趣三洲中。有無足者如一切腹行蟲等。有二足者如鴻
[012-0595b]
雁等。有四足者如象馬等。有多足者如百足等 北洲中有二足者如鴻雁等。有四足者如象馬等。餘者
無 四王及三十三天中有二足者如妙色鳥等。有四足者如象馬等。有多足者如寶蜂等。餘皆無也。上
四天中唯有二足如色鳥等。餘皆無也。有水陸空行三類。具胎卵濕化四生。殺法如波

羅夷戒中。此不繁錄。


犯緣 此戒具足三緣。方成本罪。一有心故殺。二
命根巳斷。三是旁生不能變形者。


定罪 此中犯者。故殺畜生命。波逸提。
方便欲
殺而不殺。突吉羅。
律攝云。使癲狂者行殺害時。
彼雖無犯。教者本罪。
五分云。畜生者。除龍餘畜
生。是龍雖是畜。而能變化。具神力。守護國土。保綏
正法。其功用與諸天相類。故殺者犯偷蘭遮。

得勒伽云。欲斫藤誤斫蛇。不犯。欲斫蛇誤斫藤。惡
作罪。
欲斫蟲誤斫地。欲搦蟲而搦土。皆得惡作
罪。
比丘尼波逸提。小三眾突吉羅。是謂為犯。


開緣 不犯者。不故殺。或以瓦石刀杖擲餘處。而
誤斷生命。若經勞作房舍。手失瓦石而誤殺。若土
墼杖木。若柱櫨棟椽。如是手捉不禁墮而殺者。作
如是眾事。無有害心而死者。無犯。不犯者最初未
制戒等。


會詳 地持經云。殺生之罪能令眾生墮三惡道。
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短命。二者多病。如是
十惡一一皆備。一者殺生何故受地獄苦。以其殺
生。苦眾生故。所以身壞命終。地獄眾苦皆來切巳。
二者殺生何故出為畜生。以其殺生無有慈惻行。
[012-0595c]
乖人倫故。地獄罪畢。受畜生身。三者殺生何故復
為餓鬼。以其殺生。必緣慳心貪著滋味故。復為餓
鬼。四者殺生何故生人而得短壽。以其殺生。殘害
物命。故得短壽。五者殺生何故兼得多病。以殺生
違適。眾患競集。故得多病。當知殺生過惡如是。


薩婆多云。為憐愍故。為斷罪惡故。為長敬信心故。
而結此戒。】


毗尼關要卷第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