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h0001 大方等大集經-北涼-曇無讖 (master)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七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於姑臧譯臧譯


不眴菩薩品第四=三【宋】【宮】四四



爾時,世尊故在欲色二界中間大寶坊中,與諸大眾圍遶說法在欲色二界中間大寶坊中,與
諸大眾圍遶說法。


爾時,眾中有金色光,其光
明淨遍照三千大千世界,悉蔽一切日月四
[007-0040c]
天釋梵光明;照已即滅,一切大眾瞻覩如來
目未曾眴。當爾之時,寂然無聲亦無謦欬、出
入氣息。


爾時,大德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今何
因緣有是光明,一切大眾瞻覩如來,目未曾
眴?」


爾時,佛告須菩提言:「東方過於無量世界,
彼有菩薩名曰不眴,與萬菩薩俱共發來,欲
聽如來微妙方等大集經典,是其光明。」所言
未訖,不眴菩薩已至佛所大寶坊中,齎持種
種香花伎樂供養於佛,頭面禮足恭敬右遶,
却坐一面寶蓮華上。


爾時,須菩提復白佛言:
「世尊!不眴菩薩所來世界去此遠近、國土何
名、佛號何等?」


佛言:「須菩提!東方去此七萬
二千恒河沙等諸佛世界,土名不眴,佛號普
賢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
上士、訶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不眴菩薩從
彼而來。」


爾時,不眴菩薩摩訶薩長跪合掌,說
偈讚佛:


「 「如來世尊眾寶聚,
 具足一切波羅蜜,
 無上法師天中天,
 為眾生故我敬禮。
 寂靜戒定不可動,
 無上智慧調諸根,
 為諸眾生說大集,
 故我歸依師子王。
 樂施天人諸安樂,
 眾生喜見如滿月,
 具足力勢破魔眾,
 我今歸依大藥樹。
 成就善根施甘露,
 能度眾生生死海,
 我今歸依無上尊,
 具足妙相三十二,
 世尊莊嚴此大眾,
 猶如須彌顯四域,
 名稱無礙遍十方,
 人中象王我敬禮。
 如來智慧如虛空,
 通達三世無障礙,
 隨眾生根而說法,
 我今敬禮自在王。
[007-0041a]
 過無量劫勤精進,
 超勝同業諸菩薩,
 所得佛法如先佛,
 我今敬禮一切覺。
 十方諸佛悉讚歎,
 精進殊勝無邊量,
 無量眾生得聞已,
 悉皆同發菩提心。
 於正法中無厭足,
 兼以勸化諸眾生,
 能說清淨法之性,
 我今稽首大法王。」」



爾時,不眴菩薩偈讚佛已,白佛言:「世尊!我等
於此大集經中欲少發問,唯願如來垂哀聽
許。」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隨意發問,吾當
為汝分別宣說,除却汝等疑網之心。」


不眴菩
薩既蒙聽許,心大歡喜,白佛言:「世尊!菩薩摩
訶薩修何三昧,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得大念心、大智、大意,慚愧勇健修施教戒,
被忍辱鎧建精進幢,遊戲神通莊巖慈悲。深
樂法喜登陟捨山,能說能答摧伏魔怨、壞諸
邪見,不離諸佛,菩薩善友常得化身。不失念
心深信大乘,樂施眾生無上智光,不為世法
之所染污同於四大,如地利益一切眾生,如
水能洗一切垢穢,如火能熟眾生善根,如風
能於戒聞慧等無所障礙。修集慈悲猶如虛
空,慧眼無量猶如帝釋,心得自在如自在天,
正法化世如轉輪王,聚大福德如須彌山,於
善無厭聚眾珍寶猶如大海。思惟十二因緣
深義亦復如是:無所畏懼如師子王,具善法
財猶如商主,一切依止如大醫王,能作光明
猶如庭燎,破闇如日清涼如月,煩惱不污猶
如蓮華,具足一切諸佛妙法猶如滿月。」


佛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能以此義諮啟如來,至
心諦聽,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善男子!有三昧
[007-0041b]
名一切法自在,菩薩修集是三昧者,則能獲
得如是等事,亦得無量無邊福德,疾成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成佛之時,世界所有一切
具足。


「善男子!一切法自在三昧者,所謂信佛
法僧,苦集滅道,陰入界等空無相願,出生
滅沒十二因緣,內外因果業及果報,信於開
塞;觀一切法如幻如化如焰如響,如水中月
龜毛兔角、空中之花石女之子,如著影衣夢
乘白象,若有若無及以有無,非有非無非常
非斷,非生非滅非內非外,非見非斷。信如是
等,則能信佛菩薩大事而不自輕。


「菩薩事業
雖復廣大,我亦能知,心得自在,能大惠施,護
持禁戒不妨外事,憐愍眾生常修忍辱,為不
退故勤行精進,為令眾生離煩惱故修集智
慧,為壞一切分別想故修集三昧,得妙音聲
一切樂聞。


「修於念佛,觀諸如來平等無二;修
於念法,觀一切法同一性相;修於念僧,觀一
切僧無有退轉;修於念捨,捨諸煩惱;修於念
戒,常念佛戒;修於念天,念後邊身。淨身口意
不隨他人,戒定智慧清淨施已,能得具足三
十二相,施種種物具足成就八十種好。為欲
莊嚴出世智慧具四念處,為欲遠離一切煩
惱故具四正勤,為令其心得自在故具四如
意,為欲壞破諸魔怨故修集信根,為不顛倒
一切法故修精進根,勸令憶念諸罪過故修
集念根。為諸眾生心清淨故修集定根,為於
一切諸法頂故修集慧根,為無壞故修集五
力,為真實知一切法故修七覺分,為真實知
道非道故修八正道。


「樂於寂靜少欲知足遠
[007-0041c]
離惡友。雖復通達一切事業,終不於中生獨
師想。於諸煩惱心不貪著,不瞋眾生不疑諸
見,於我我所心不生著。常修欲度眾生之心。
於師和上父母善友生念恩心,常思報答
往昔之恩。見毀禁者不生譏刺,捨棄重擔
真觀陰故,不競不諍護法持戒,攝取持戒及
護法者,聽法念法供養於法。


「於正法中心無
疑網,凡所演說不為飲食,至心演說說時不
輕亦不自高。為出善芽所聞不失,瞻病所
須供給走使,供養法師不說其短,不觀種姓
戒與非戒,常樂聞法至心不忘,不失時節常
請法師敷揚道化,有所講說不生憍慢,聞
已解義亦不自大,不觀他人所有過失。所可
聽法為知足故,為不斷絕三寶種故,為得無
礙宿命智故,為得真實見法性故,為發無上
菩提心故,為護如來真實法故,為得上族好
種姓故,為見佛法比丘僧故,為得堅固不退
心故,為行聖行入聖數故,為得無盡大財寶
故,為得無邊大功德故,為得清淨梵音聲故,
為得具足佛功德故,為得具足菩薩法故,為
欲受持讀誦書寫菩薩法藏及摩夷故,為欲
受持如是等法廣宣說故。


「善男子!菩薩摩訶
薩獲得一切法自在三昧者,於一切事無能
教者。」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 「其心敬信佛法僧,
 亦復明信四真諦,
 若得智慧無罣礙,
 是名諸法自在定。
 能知於苦第一諦,
 亦能遠離於集因,
 證獲第三真滅諦,
 修集無上聖道諦。
 具足成就大念心,
 真實觀陰如虛空,
[007-0042a]
 其身威儀大寂靜,
 是名諸法自在定。
 能觀六入性相空,
 亦能調柔於諸根,
 能壞眾生疑網心,
 是名諸法自在定。
 能修集空無相願,
 破壞一切諸憍慢,
 所行諸行無黑闇,
 是名諸法自在定。
 遠離斷見及我見,
 令身口意業寂靜,
 其心不著有無法,
 是名諸法自在定。
 所說正義無顛倒,
 調伏一切眾生心,
 既說法已無憍慢,
 是名諸法自在定。
 修集一切諸善根,
 不為煩惱之所污,
 其心無熱亦無濁,
 是名諸法自在定。
 不為他喜求菩提,
 亦不虛誑修善法,
 十方諸佛觀其心,
 是名諸法自在定。
 常樂惠施護持戒,
 憐愍心故忍諸惡,
 精進修定及智慧,
 是名諸法自在定。
 為諸眾生修慈心,
 亦無分別怨親想,
 樂施眾生無上樂,
 是名諸法自在定。
 調伏眾生於菩提,
 修捨離欲得安樂,
 常樂修集五神通,
 是名諸法自在定。
 所說正法眾樂聞,
 其義難盡如大海,
 真實了知於法性,
 是名諸法自在定。
 觀察佛身如諸法,
 佛性法性無差別,
 護法之心無退轉,
 是名諸法自在定。
 身口意業得寂靜,
 具足戒定心無為,
 遠離一切煩惱習,
 是名諸法自在定。
 能證無上真解脫,
 亦能獲得實知見,
 修集定慧無有邊,
 是名諸法自在定。
 不淨之物不以施,
 不受一切不淨戒,
 三十二相具足成,
 是名諸法自在定。
[007-0042b]
 修行種種諸惠施,
 是故獲得八十好,
 於佛法中得自在,
 是名諸法自在定。
 修集具足四念處,
 正勤能壞諸煩惱,
 為調眾生修如意,
 是名諸法自在定。
 為入佛法修信根,
 為壞魔眾修五力,
 為知諸法修七覺,
 是名諸法自在定。
 修八正道破邪徑,
 施於眾生無上樂,
 心無憍慢一師想,
 是名諸法自在定。
 若得修集自在定,
 是人則能離煩惱,
 親近諸佛菩薩等,
 樂修少欲知足行,
 為在無上聖人數,
 以眾生故修大悲,
 不為飲食演說法,
 是名諸法自在定。
 為法不惜於身命,
 護持正法不悋財,
 常樂修行二種施,
 是名諸法自在定。
 常勸眾生令聽法,
 如其未解心不輕,
 不為勝他護持戒,
 是名諸法自在定。
 無量世中所聞法,
 至心受持為他說,
 無上法師大名稱,
 不觀時節戒非戒,
 演說不休亦不息,
 不失時節隨意說,
 所說諸法如幻相,
 是名諸法自在定。
 所言真實甘樂聞,
 聞已如說而安住,
 其心無貪無妬嫉,
 是名諸法自在定。
 有問無瞋無輕慢,
 常修憐愍無二相,
 能自淨除諸過失,
 是名諸法自在定。
 具足七種無上財,
 成就壽命無上命,
 具足十力四無畏,
 是名諸法自在定。
 常樂聞法善思惟,
 善思惟已如法住,
 如法住已為眾說,
 是名諸法自在定。
 不忘菩提上種性,
 供養三寶得化身,
[007-0042c]
 勸化大眾具菩提,
 是名諸法自在定。
 其目清淨見諸佛,
 得梵音聲無上邊,
 其音遍滿十方界,
 是名諸法自在定。
 財寶惠施無有盡,
 智慧演說無窮竭,
 供養父母師和上,
 是名諸法自在定。
 成就具足宿命智,
 不失無上菩提心,
 六波羅蜜無厭足,
 是名諸法自在定。
 為欲利益眾生故,
 受菩薩藏及摩夷,
 樂為眾生廣分別,
 是名諸法自在定。
 遠離一切惡思惟,
 了了覩見十方界,
 一心能知無量心,
 是名諸法自在定。
 一心了知三世事,
 修集無量諸神通,
 得後邊身智無礙,
 是名諸法自在定。
 憐愍眾生修大悲,
 觀察諸根隨意說,
 一切佛法得自在,
 是名諸法自在定。
 若有得聞如是事,
 至心受持生信順,
 即能獲得無上道,
 亦如往世諸世尊。」」



爾時,不眴菩薩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成
就何法,獲得如是一切諸法自在三昧?」


佛言: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具足一法則能獲得如
是三昧,所謂不著一切諸法。


「復有一法不著
於戒。何以故?若不著戒則能不著一切善法,
具足戒故則能成就一切佛法,得大利益無
上大道。是故我言,戒是一切善法根本,戒名
大燈。若著戒者,是人則於菩提障礙、非菩提
道。若於諸法生貪著者,去菩提道則為大遠。
若不貪著,則為隣近。


「復有二法,菩薩具足則
能獲得如是三昧:一者、為於菩提方便,修集
舍摩他;二者、為於善法方便,修集毘婆舍那。
[007-0043a]


「復有三法,菩薩具足得是三昧。何等為三?一
者、不捨眾生修空三昧;二者、不捨於法修無
相三昧;三者、求於諸有修無願三昧。」


爾時世
尊即說頌曰:


「 「調伏眾生修集空,
 護持法故修無相,
 不捨諸有修無願,
 是人則得是三昧。」



「復次,善男子!復有四法,菩薩具足則能獲得
如是三昧。何等為四?一者、具足四諦方便;二
者、具足四無量心;三者、具足四無礙智;四者、
具足四攝之法。


「復有五法,菩薩具足得是
三昧。何等為五?一者、具足五神通;二者、具
足五根;三者、具足五力;四者、具足真智觀
於五陰;五者、具足五眼。


「復有六法,菩薩具
足得是三昧。何等為六?一者、具足六波羅
蜜;二者、具足六念;三者、具足智慧觀於六
入;四者、具足遠離六道;五者、具足六通;六
者、具足六和敬法。


「復有七法,菩薩具足得
是三昧。何等為七?一者、無貪遠離煩惱;二者、
於眾生所無有瞋恚;三者、於諸法中無有疑
心;四者、具無礙智無有五蓋;五者、觀十二因
緣無有疑網;六者、成就無上智慧;七者、成就
無上三昧。


「復有八法,菩薩具足得是三昧。何
等為八?一者、修集八正道分;二者、離八邪道;
三者、遠離八難;四者、具足八大人覺;五者、具
八解脫;六者、具八勝處;七者、專念菩提;八
者、斷煩惱習。


「復有九法,菩薩具足得是三昧。
何等為九?一者、不失念心;二者、解甚深義;三
者、破壞魔業;四者、具佛三昧;五者、淨身口意;
六者、具足方便;七者、威儀純善;八者、勤行精
[007-0043b]
進具六波羅蜜;九者、遠離聲聞辟支佛道。


「復
有十法,菩薩具足得是三昧。何等為十?一者、
具足佛智;二者、具足法界無分別智;三者、於
真實性無有動轉;四者、具足三世平等智慧;
五者、具足眾生心平等智;六者、具知諸根上
中下智;七者、具足四無礙智;八者、具足三解
脫門;九者、具足諸法同一味智;十者、具足諸
法無生滅智。」說是法時,三萬二千菩薩摩訶
薩得是三昧。


爾時,須菩提語不眴菩薩言:「是
大眾中三萬二千諸菩薩等,皆悉獲得如是
三昧。善男子!汝今得耶!」


不眴菩薩言:「大德!
乃至無有一法可得,名為三昧。我云何得?凡
言得者,即是顛倒;夫顛倒者,即我我所;菩薩
若著我、我所者,則不能得如是三昧。」


須菩提
言:「菩薩摩訶薩住於何處得是三昧?」


不眴菩
薩言:「如須菩提所住之法得解脫者,我如是
住得是三昧。」


須菩提言:「我實不住一切法中
而得解脫。」


「大德!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住
諸法得是三昧。」


須菩提言:「善男子!菩薩摩
訶薩將不住於空無相願得三昧耶!」


不眴菩
薩言:「空無相願可得住耶?」


「不也。善男子!」


「大
德!是故空無相願所住之處,得是三昧。」


「善
男子!如是三昧住在何處?」


不眴菩薩言:「如一
切法真實性住,住是三昧者亦如是,住一切
諸法真實性者名聖解脫;聖解脫者,名無所
住;無住之住住一切法;一切諸法不住煩惱、
不住解脫。大德!得解脫者,為具煩惱、不具煩
惱?」


「善男子!我亦不具非不具也。」


「大德!若仁
不具非不具者,為何所得言解脫也?」


須菩提
[007-0043c]
言:「善男子!若使法界有縛繫者,我則解脫,
而法界性無縛解相,非相非非相,非種種
相,非一相非多相,如法界相解脫亦爾。」時須
菩提說是法時,八千比丘得阿羅漢果。


須菩
提語不眴菩薩言:「善男子!如佛所說,若能具
足如是等法得是三昧,汝今具足是三昧不?」


不眴菩薩言:「大德!一切諸法無有根住。若
法無根,即是無住;夫無住者,名為無作。若無
作者,云何可住?」


須菩提言:「若無住者,何故如
來常作是言,住如是法得無生忍?」


不眴菩薩
言:「大德!無所住者亦名為住,是故如來亦
說住貪而得解脫,而智慧性不能壞貪住於
解脫。若有菩薩能知如是不住之住,是名無
生智慧;住是無生智慧中已,則能獲得無生
法忍。


「復次,大德!若有菩薩不離凡夫能知聖
法,以凡夫心觀察聖法,以聖法性觀察於忍,
忍性觀忍,復以是忍觀一切法,知如是等名
無生忍。


「復次,大德!若有菩薩觀二種界:一、眾生界;二
者、法界。以法界性觀眾生性,以眾生性觀法
界性,若離法界無眾生界,法界眾生界無生
無滅。若能如是通達知者名無生智,無生智
者即無生忍。


「復次,大德!菩薩摩訶薩知從十
二因緣生法,從六境界作六因緣若善不善,
是善不善,即無生滅。何以故?境界之性不能
生法,六入亦爾不能生法。何以故?無生性故。
如其六入能生法者,則應常生不須外緣;若
外境界性能生者,亦應常生不假於內;若俱
生者則有二相,二相之法性無真實。通達了
[007-0044a]
知如是等者名無生忍。若得如是真智慧者,
是名菩薩得無生忍。


「復次,大德!若有菩薩具
足成就二種莊嚴功德智慧,觀是二事平等無
二,雖如是知不言我知,亦於此知不生貪著。
是名無生忍。


「復次,大德!菩薩摩訶薩身意寂
靜觀法寂靜,法寂靜已觀菩提靜,菩提靜
已觀忍寂靜,亦不隨他不著內外,是名菩薩
無生法忍。」說是法時,不眴菩薩等五百菩薩
得無生法忍。


爾時,世尊讚不眴菩薩言:「善哉,
善哉!善男子!汝所演說無生法忍,即是真實,
如先佛說。


「復次,善男子!菩薩若得心自在者,
即得諸法自在三昧。云何名為心自在耶?善
男子!若有菩薩遠離貪愛,得帝釋身或轉輪
王身,雖為無量諸眾生等說五欲樂,而其內
心實不貪著,是名菩薩心得自在。


「復次,善男
子!若有菩薩修集三昧、四無量心求諸有時,
不以有心以智慧心,雖生欲界不因欲心,其
心常不遠離三寶,修集莊嚴諸波羅蜜,以四
攝法攝取眾生調伏眾生,修三十七助道之
法,是名菩薩心得自在。


「復次,善男子!若有菩
薩修空無相願,自不證於空無相願,亦為眾
生說如是法,為調聲聞、辟支佛等入於無生
正定之聚而為說法。彼既聞已即得解脫,自
不證之,亦令眾生不捨菩提,是名菩薩心得
自在。


「復次,善男子!若有菩薩為調聲聞、辟支
佛故,入無生滅正定之聚,亦得滅定,又能
通達一切三昧出入相行。雖得如是通達自
在,亦不證於滅盡三昧。何以故?未具佛法
故,是名菩薩心得自在。


「復次,善男子!若有菩
[007-0044b]
薩以平等智觀於法界,種種世間、種種眾生、
種種說法、種種方便,是名菩薩心得自在。


「復
次,善男子!若有菩薩生長壽天未盡天壽,其
身亦生短命之中,為欲調伏諸眾生故,是名
菩薩心得自在。


「復次,善男子!若有菩薩具足
快樂,捨是樂已為諸眾生受大苦惱,護眾生
故、護菩提故,是名菩薩心得自在。


「復次,善男
子!若有菩薩同於聲聞、辟支佛行,而心護念
菩提之道,亦修菩提微妙之行,為諸聲聞、緣
覺之人隨意說法而亦不證,是名菩薩心得
自在。


「復次,善男子!若有菩薩解八萬四千
法門,亦復通達煩惱行處,為斷眾生諸煩惱
故處中說法,亦不為諸煩惱所污,是名菩
薩心得自在。


「復次,善男子!若有菩薩具足神
通,若有眾生盲聾跛躄,菩薩摩訶薩自變其
身,亦同其像而為說法,是名菩薩心得自在。


「復次,善男子!若有菩薩具足智慧,通達外典
善解邪論,而其內心不為邪見,為欲調伏諸
眾生故修集其道,是名菩薩心得自在。


「善男
子!菩薩具足如是等事,名心自在,亦名得一
切法自在三昧。」


須菩提言:「世尊!不眴菩薩
得是三昧,為久近耶?」


佛言:「過去無量阿僧
祇劫,爾時有佛號自在王如來、應、正遍知、明
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
世尊。世界名淨,劫亦名淨。其佛國土地平如
掌,金銀琉璃頗梨莊嚴,常有幡蓋,如兜率
天多饒飲食。爾時,眾生所有貪欲瞋恚愚癡
無有勢力,多有利智能解佛語,一切悉樂無
上大乘。爾時,世尊與八萬四千大菩薩眾,三
[007-0044c]
萬二千聲聞大眾。


「爾時世有轉輪聖王,名曰
廣持號曰法士,成就七寶:輪寶、象寶、馬寶、女
寶、珠寶、兵寶、主藏之臣,千子具足王四天下。
治以正法不加刀杖,憐愍眾生教以十善,一
切眾生亦樂受之。爾時,千子悉發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心。爾時,聖王供養如來菩薩聲
聞一切大眾,衣服、飲食、臥具、湯藥、房舍資生,
經萬歲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無
上道修三十七助道之法。爾時,彼佛壽命滿
足八萬四千歲。


「王有一子名曰法語,於彼佛
法信心出家,勤行精進清淨持戒,為得無上
菩提道故。爾時法語比丘二萬年中無有睡
眠,如彈指頃不生貪心、瞋心、癡心、不善覺觀,
不念父母、宗親、眷屬、飲食、衣服、房舍、臥具資生
之物,亦不覺知晝夜之相,二萬年中常修念
佛。


「須菩提!法語比丘勤精進故,獲得四禪、四
無量心、四無色定。過二萬年已往詣佛所,頭
面禮敬右遶三匝,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施一切眾生
安樂,為欲調伏一切眾生,唯願世尊哀愍示
導。云何令我化諸眾生宣說正法?』佛言:『比丘!
有八陀羅尼門,若成就者得無礙語,則能為
諸眾生說法。何等為八?一者、念佛知法身故;
二者、念法知淨法故;三者、念僧知無礙故;四
者、真實思惟破惡覺觀故;五者、知字不可說
故;六者、修舍摩他,為知諸法同一味故;七者、
修毘婆舍那,為知諸法本性淨故;八者、修方
便智,為得忍故。比丘!具如是八陀羅尼門,則
能堪任宣說正法化諸眾生。


「『比丘!復有八精
[007-0045a]
進,菩薩具者能宣說法化諸眾生:一者、求法
勤行精進;二者、持法勤行精進;三者、觀法勤
行精進;四者、說法勤行精進;五者、護法勤行
精進;六者、供養法師勤行精進;七者、護受法
者勤行精進;八者、如法而住勤行精進,是名
為八。


「『復有八法,菩薩具足能化眾生。何等
為八?一者、修慈等觀眾生故;二者、修悲調伏
眾生故;三者、觀法得無上法故;四者、觀智破
憍慢故;五者、護諸眾生施安樂故;六者、善思
惟壞諸煩惱故;七者、修助道法莊嚴菩提故;
八者、護法具足六度故。』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
若能具足如是等法,則能教化一切眾生。爾
時比丘聞是法已,於十千年繫心思惟,勤行
精進為得是法,以精進故即得無盡器陀羅
尼,善解一切眾生語言隨語為說。得是持已
復有無盡辯才,成就如是陀羅尼已,周遍城
國村邑聚落,化無量眾於三乘道,為其父母、
兄弟、眷屬、宗族說法,悉令獲得隨順法忍。


「須
菩提!爾時比丘復往佛所,頭面敬禮右遶三
匝,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佛先說我已
證得,佛神力故得聖智慧。世尊!頗有三昧,菩
薩修已心不退轉增長善法?』佛言:『比丘!有三
昧名一切法自在。菩薩修已其心不退,亦得
增長無量善法。』


「爾時,比丘聞三昧名,即白佛
言:『世尊!菩薩云何行、云何修、云何學,而
能獲得如是三昧?』


「『比丘!有八法、八莊嚴、八發
心,菩薩具已得是三昧。何等為八?一者、淨
心;二者、至心;三者、施心;四者、離煩惱心;五者、
觀六界;六者、修忍;七者、勤精進;八者、修定身
[007-0045b]
心寂靜。是名八法。


「『八莊嚴者:一者、捨;二者、
戒;三者、功德;四者、智;五者、舍摩他;六者、毘
婆舍那;七者、發菩提心;八者、莊嚴一切佛法。
是名八莊嚴。


「『八發心者:一者、發心無有眾生
壽命士夫,一切諸法亦復如是;二者、發心一
切諸法無常苦無我;三者、發心一切諸法空
無相願;四者、發心未來之法無有住處;五者、
發心現在之法無有住處;六者、發心一切諸
法無業果報;七者、發心一切諸法無有作者、
無有受者;八者、發心一切諸法無有繫屬。菩
薩具足如是等法得是三昧。』比丘聞已進修
不久,即得如是一切法自在三昧。得三昧已
即放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


「爾時,比丘即
往佛所,頭面作禮右遶三匝,上昇虛空一多
羅樹,結加趺坐滿一千年,不動不搖法喜為
食,獲得比智樂說無礙,令三萬六千億眾生
得不退心,無量眾生安住三乘。


「爾時,法語比
丘,過千年已從座而起,作如是言:『如來、世尊!
勤精進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非懈怠
也。』『善男子!汝於無量無邊世中,成就無量無
邊功德,故能速得如是神通。善男子!汝已於
往七萬六千億佛所,種諸善根淨修梵行,是
故因此過去善根,獲得如是現在善果。』」


佛告
須菩提:「汝知爾時法語比丘得三昧者,豈異
人乎?即是今之不眴菩薩,成就如是無量功
德。」爾時,世尊為須菩提說是菩薩往因緣時,
三萬二千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虛空之中諸天龍神乾闥婆等,雨諸華香以
用供養不眴菩薩,而作是言:「我等今日見此
[007-0045c]
菩薩得大利益。」


爾時,須菩提語不眴菩薩言:
「善男子!汝已久修清淨梵行。」


不眴菩薩言:「大
德!夫梵行者,非是過去未來現在。若非過去
未來現在即是無作,若無作者即名為行;如
是行者,名為無生、名為無諍,無有言說及以
威儀。


「大德!非眼行故名為梵行,非耳鼻舌
身意行故,名為梵行。非色聲香味觸法行故,
名為梵行。亦非色受想行識行故,名為梵行。
非相非緣、非見非聞、非知非覺。大德!如是等
法無去來住,無牽無挽、無有數量、無上無下,
是名梵行。」


須菩提言:「善男子!夫梵行者,名八
正道。」


不眴菩薩言:「大德!云何八正道名為
梵行?若以正見為梵行者,不見諸法名為正
見,等見諸法名為正見,不見之見乃名正
見。若不見者,云何得名為正見耶?若無正見,
云何得名為梵行乎?無有思惟名正思惟。夫
思惟者名為顛倒,若顛倒者,云何得言正思
惟耶?一切音聲皆悉平等,若善、若惡、若一、若
二、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一切字、若一切
聲,是名為響。若是響者,云何得言為正語
耶?聲平等者,一切行法皆悉無常,是苦、無我、
涅槃寂靜。若能等觀一切諸法如涅槃相,及
演說者,是名正語。無身、無身業、無口、無口業、
無意、無意業。何以故?無業處故。若有業處則
有我我所,若無我我所則無業果。若如是觀,
名為正業。若為壽命行於邪命,遠離邪命故
名正命,若觀是等無我我所,無有眾生、壽命、
士夫。如其無者,何故得名為正命耶?於眼識
色不生染著,眼識性空,以識性空故眼色亦
[007-0046a]
空,若眼色識空,至意識法亦復如是。若如是
觀,是名正命。無有顛倒,斷諸精進名正精進。
無精進法、無精進者、無有具足成就精進、無
有精進為利益者。若能觀察如是等法,是名
正精進。若能等念一切諸法平等如空,一切
諸法亦復如是,如一切法,陰、入、界等亦復如
是。若能觀於如是等法,是名正念。觀一切法
皆悉平等無我我所,若能如是平等觀者,是
名正定。


「大德!若能如是觀一切法性平等者,
名八正道,是名梵行。非以數故名八正道,非
八正道名為梵行,非世道故名為梵行,非著
心故名為梵行,非二相故名為梵行,非作相
故名為梵行,若見諸法無有住處乃名梵行。」


爾時,不眴菩薩為諸大眾說如是等梵行法
時,五百比丘離諸煩惱,得阿羅漢果。須菩提
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快說是法,如離煩惱阿
羅漢人,其所宣說等無有異。」


「大德!我今亦
是遠離煩惱,亦是阿羅漢,我亦遠離聲聞、緣
覺煩惱諸法,我如法住故名阿羅漢。」


爾時,須
菩提白佛言:「世尊!是不眴菩薩,樂說無礙不
可思議,辯才利智隨問而答。」


佛言:「須菩提!不
眴菩薩得一切法自在三昧,以是故能隨問
而答。若有菩薩得是三昧,一切世間人天魔
梵,不能障其樂說無礙。」


爾時,帝釋白佛言:「世
尊!若有人於無量世中具足功德,乃能得見
不眴菩薩聞其所說。世尊!若有比丘、比丘尼、
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是經,讀誦書寫為人解
說及聞法者,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當知是輩一切皆當如不眴菩薩作師子吼。
[007-0046b]
世尊!我當擁護如是等人。」


佛言:「善哉,善哉!憍
尸迦!汝今至心護持正法。」


爾時,梵王復白佛
言:「世尊!我當樂修捨定三昧,捨禪定樂來
護佛法及說法者令離病苦,隨何國土有說
法處,我當往彼至心聽受。若有國土信受此
經供養三寶,我亦當為除滅惡相,令其土境
清淨安怗正法治化。」


佛言:「善哉,善哉!梵王!汝
真護法。若有人能如是護法,當知是人終不
遠離三寶之寶。」


爾時,四天王復白佛言:「世尊!
我亦能護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如是法者。」



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若知法者是人乃能擁
護是法,汝於我所得聞法已,即獲法眼斷諸
惡道。若復至心護持正法,不久當斷一切諸
有。」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汝當受持如是經典,
為四部眾廣說其義。」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能
受持如是經典,如佛所說等無有異,廣為四
眾宣釋分別。」


爾時,人、天、阿修羅、乾闥婆,一切
大眾聞經歡喜,讚歎:「善哉!」
《大方等大集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