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a0026 中阿含經-東晉-瞿曇僧伽提婆 (master)




《中阿含經》卷第三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業相應品第二有十經初一日誦



「 鹽喻、惒破、度
 羅云、思、伽藍
 伽彌尼、師子
 尼乾、波羅牢」



(一一)《中阿含業相應品》鹽喻經第一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
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隨人所作業則
受其報。如是,不行梵行不得盡苦,若作
是說,隨人所作業則受其報。如是,修行梵
行便得盡苦。所以者何?若使有人作不善
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云何有人作不善
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謂有一人不修身、
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壽命甚短,是謂
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猶如
有人以 兩鹽投少水中,欲令水鹹不可
得飲。於意云何?此一兩鹽,能令少水鹹叵
飲耶?」


答曰:「如是。世尊!所以者何?鹽多水少,
是故能令鹹不可飲。」


「如是,有人作不善業,
必受苦果地獄之報。云何有人作不善業,
必受苦果地獄之報?謂有一人不修身、不
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壽命甚短,是謂有
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復次,有
[003-0433b]
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云何有
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謂有一
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是謂有
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猶如有
人以一兩鹽投恒水中,欲令水鹹不可
得飲。於意云何?此一兩鹽,能令恒水鹹叵
飲耶?」


答曰:「不也。世尊!所以者何?恒水甚多,
一兩鹽少,是故不能令鹹叵飲。」


「如是,有人
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云何有人
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謂有一人
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是謂有人
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復次,有人
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云何有人
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謂有一人
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壽命甚
短,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
報。猶如有人奪取他羊。云何有人奪取他
羊?謂奪羊者,或王、王臣,極有威勢,彼羊主
者,貧賤無力,彼以無力故便種種承望,叉手
求索而作是說:『尊者!可見還羊,若見與
直。』是謂有人奪取他羊。如是,有人作不善
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云何有人作不善
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謂有一人不修身、
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壽命甚短,是謂有
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復次,有
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云何有
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謂有一
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是謂有
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猶如有
[003-0433c]
人雖竊他羊,主還奪取。云何有人雖竊他
羊,主還奪取?謂竊羊者貧賤無勢,彼羊主者
或王、王臣,極有威力,以有力故收縛竊者,
還奪取羊。是謂有人雖竊他羊,主還奪取。
如是,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謂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
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復次,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之報?
謂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
慧,壽命甚短,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
果地獄之報。猶如有人負他五錢,為主所
縛,乃至一錢亦為主所縛。云何有人負他
五錢,為主所縛,乃至一錢亦為主所縛?
謂負債人貧無力勢,彼貧無力故,負他五錢,
為主所縛,乃至一錢亦為主所縛。是謂有
人負他五錢,為主所縛,乃至一錢亦為主
所縛。如是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
之報。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
之報?謂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
修慧,壽命甚短,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
苦果地獄之報。


「復次,有人作不善業,必受
苦果現法之報。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
苦果現法之報?謂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
修慧,壽命極長,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
苦果現法之報。猶如有人雖負百錢,不為
主所縛,乃至千萬亦不為主所縛。云何有
人雖負百錢,不為主所縛,乃至千萬亦不
[003-0434a]
為主所縛?謂負債人產業無量,極有勢力,
彼以是故,雖負百錢,不為主所縛,乃至
千萬亦不為主所縛。是謂有人雖負百錢,
不為主所縛,乃至千萬亦不為主所縛。
如是,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云何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謂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
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
彼於現法設受善惡業報而輕微也。」


佛說
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鹽喻經第一竟千三百五十一字


(一二)《中阿含業相應品》惒破經第二惒乎過反


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釋羇瘦迦維羅衛,
在尼拘類園。


爾時,尊者大目乾連與比
丘眾俱,於中食後有所為故,集坐講堂。是
時,尼乾有一弟子,釋種,名曰惒破,中後彷
徉至尊者大目乾連所,共相問訊,却坐一
面。


於是,尊者大目乾連問如此事:「於惒
破意云何?若有比丘身、口、意護,汝頗見是
處,因此生不善漏,令至後世耶?」


惒破答
曰:「大目乾連!若有比丘身、口、意護,我見是
處,因此生不善漏令至後世。大目乾連!
若有前世行不善行,因此生不善漏令至
後世。」


後時,世尊靜處宴坐,以淨天耳出過
於人,聞尊者大目乾連與尼乾弟子釋惒
破共論如是。世尊聞已,則於晡時從宴坐
起,往詣講堂比丘眾前,敷座而坐。世尊坐已,
[003-0434b]
問曰:「目乾連!向與尼乾弟子釋惒破共
論何事?復以何事集坐講堂?」


尊者大目乾
連白曰:「世尊!我今日與比丘眾俱,於中食
後有所為故,集坐講堂,此尼乾弟子釋惒
破中後彷徉來至我所,共相問訊,却坐一
面,我問如是:『於惒破意云何?若有比丘身、
口、意護,汝頗見是處,因此生不善漏令至
後世耶?』尼乾弟子釋惒破即答我言:『若有
比丘身、口、意護,我見是處,因此生不善漏
令至後世。大目乾連!若有前世行不善
行,因此生不善漏令至後世。』世尊!向與
尼乾弟子釋惒破共論如是,以此事故,集
坐講堂。」


於是,世尊語尼乾弟子釋惒破曰:
「若我所說是者,汝當言是,若不是者,當言
不是,汝有所疑,便可問我:『沙門瞿曇!此有
何事,此有何義?』隨我所說,汝若能受者,我
可與汝共論此事。」


惒破答曰:「沙門瞿曇!若
所說是,我當言是,若不是者,當言不是,
我若有疑,當問瞿曇:『瞿曇!此有何事,此有
何義?』隨沙門瞿曇所說,我則受持,沙門瞿
曇但當與我共論此事。」


世尊問曰:「於惒破
意云何?若有比丘生不善身行、漏、煩熱、憂
慼,彼於後時不善身行滅,不更造新業,棄
捨故業,即於現世便得究竟而無煩熱,常
住不變,謂聖慧所見、聖慧所知也。身生不善、
口行不善、意行不善無明行、漏、煩熱、憂慼,
彼於後時不善無明行滅,不更造新業,棄
捨故業,即於現世便得究竟而無煩熱,常
住不變,謂聖慧所見、聖慧所知。云何,惒破!
[003-0434c]
如是比丘身、口、意護,汝頗見是處,因此生
不善漏令至後世耶?」


惒破答曰:「瞿曇!若
有比丘如是身、口、意護,我不見是處,因此
生不善漏令至後世。」


世尊歎曰:「善哉!惒破!
云何,惒破!若有比丘無明已盡,明已生,彼
無明已盡,明已生,生後身覺便知生後身
覺,生後命覺便知生後命覺,身壞命終,
壽已畢訖,即於現世一切所覺便盡止息,
當知至竟冷。猶如惒破,因樹有影,若
使有人持利斧來斫彼樹根,段段斬截,破
為十分,或為百分,火燒成灰,或大風吹,或
著水中。於惒破意云何?影因樹有,彼影從
是已絕其因,滅不生耶?」


惒破答曰:「如是。瞿
曇!」


「惒破!當知比丘亦復如是,無明已盡,明
已生,彼無明已盡,明已生,生後身覺便知
生後身覺,生後命覺便知生後命覺,身壞
命終,壽已畢訖,即於現世一切所覺便盡止
息,當知至竟冷。惒破!比丘如是正心解脫,
便得六善住處,云何為六?惒破!比丘眼見
色,不喜不憂,捨求無為,正念正智,惒破!比
丘如是正心解脫,是謂得第一善住處。如
是,耳、鼻、舌、身、意知法,不喜不憂,捨求無為,正
念正智,惒破!比丘如是正心解脫,是謂得
第六善住處,惒破!比丘如是正心解脫,得
此六善住處。」


惒破白曰:「如是,瞿曇!多聞聖弟
子如是正心解脫,得六善住處。云何為六?
瞿曇!多聞聖弟子眼見色,不喜不憂,捨求
無為,正念正智,瞿曇!多聞聖弟子如是正心
解脫,是謂得第一善住處。如是,耳、鼻、舌、身、
[003-0435a]
意知法,不喜不憂,捨求無為,正念正智。如
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如是正心解脫,是謂
得第六善住處。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如
是正心解脫,得此六善住處。」


於是,惒破白
世尊曰:「瞿曇!我已知,善逝,我已解。瞿曇猶
明目人,覆者仰之,覆者發之,迷者示道,暗中
施明,若有眼者便見於色;沙門瞿曇亦復
如是,為我無量方便說法現義,隨其諸
道。世尊!我今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唯願
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
乃至命盡。


「世尊!猶如有人養不良馬,望得
其利,徒自疲勞而不獲利。世尊!我亦如是,
彼愚癡尼乾不善曉了,不能解知,不識良
田而不自審,長夜奉敬供養禮事,望得其
利,唐苦無益。世尊!我今再自歸佛、法及比
丘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
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世尊!我本無知,於愚
癡尼乾有信有敬,從今日斷。所以者何?
欺誑我故。世尊!我今三自歸佛、法及比丘
眾,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
身自歸,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釋惒破及諸比
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惒破經第二竟一千五百二字


《中阿含業相應品》度經第三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
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度處,異姓、異
名、異宗、異說,謂有慧者善受、極持而為他說,
然不獲利。云何為三?或有沙門、梵志如是
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宿命造;復
[003-0435b]
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
切皆因尊祐造;復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
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無因無緣。


「於中若有
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
因宿命造者,我便往彼,到已,即問:『諸賢!實
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宿命
造耶?』彼答言:『爾。』我復語彼:『若如是者,諸賢
等皆是殺生。所以者何?以其一切皆因宿命
造故。如是,諸賢皆是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
邪見。所以者何?以其一切皆因宿命造故。
諸賢!若一切皆因宿命造,見如真者,於內
因內,作以不作,都無欲、無方便。諸賢!若於
作以不作,不知如真者,便失正念、無正智,
則無可以教,如沙門法如是說者,乃可
以理伏彼沙門、梵志。』


「於中若有沙門、梵志
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尊祐造
者,我便往彼,到已,即問:『諸賢!實如是見、如
是說,謂人所為一切皆因尊祐造耶?』彼答言:
『爾。』我復語彼:『若如是者,諸賢等皆是殺生。
所以者何?以其一切皆因尊祐造故。如是,
諸賢皆是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所以
者何?以其一切皆因尊祐造故。諸賢!若一切
皆因尊祐造,見如真者,於內因內,作以不
作,都無欲、無方便。諸賢!若於作以不作,不
知如真者,便失正念、無正智,則無可以
教,如沙門法如是說者,乃可以理伏彼沙
門、梵志。』


「於中若有沙門、梵志如是見、如是
說,謂人所為一切皆無因無緣者,我便往彼,
到已,即問:『諸賢!實如是見、如是說,謂人所
[003-0435c]
為一切皆無因無緣耶?』彼答言:『爾。』我復語彼:
『若如是者,諸賢等皆是殺生。所以者何?以其
一切皆無因無緣故。如是,諸賢皆是不與取、
邪婬、妄言,乃至邪見。所以者何?以其一切皆
無因無緣故。諸賢!若一切皆無因無緣,見如
真者,於內因內,作以不作,都無欲、無方便。
諸賢!若於作以不作,不知如真者,便失正
念、無正智,則無可以教,如沙門法如是
說者,乃可以理伏彼沙門、梵志。』


「我所自知、
自覺法,為汝說者,若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
餘世間皆無能伏,皆無能穢,皆無能制。云
何我所自知、自覺法為汝說,非為沙門、梵
志,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所能伏、所能穢、所
能制?謂有六處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
非為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餘世間所能
伏、所能穢、所能制。復有六界法,我所自知、
自覺為汝說,非為沙門、梵志,若天、魔、梵及
餘世間所能伏、所能穢、所能制。


「云何六處
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謂眼處,耳、鼻、舌、
身、意處,是謂六處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
說也。云何六界法,我所自知、自覺為汝說?
謂地界,水、火、風、空、識界,是謂六界法,我所自
知、自覺為汝說也。


「以六界合故,便生母胎,
因六界便有六處,因六處便有更樂,因更
樂便有覺。比丘!若有覺者便知苦如真,知
苦習、知苦滅、知苦滅道如真。云何知苦如
真?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
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陰苦,是謂知苦如
真。云何知苦習如真?謂此愛受當來有,樂
[003-0436a]
欲共俱,求彼彼有,是謂知苦習如真。云何
知苦滅如真?謂此愛受當來有,樂欲共俱,
求彼彼有斷無餘、捨、吐、盡、無欲、滅、止、沒,是謂
知苦滅如真。云何知苦滅道如真?謂八支聖
道,正見乃至正定,是為八,是謂知苦滅道如
真。比丘!當知苦如真,當斷苦習,當苦滅
作證,當修苦滅道。若比丘知苦如真,斷苦
習,苦滅作證,修苦滅道者,是謂比丘一切
漏盡,諸結已解,能以正智而得苦際。」


佛說
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度經第三竟千一百八十四字


《中阿含業相應品》羅云經第四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王舍城,在竹林迦蘭
哆園。


爾時,尊者羅云亦遊王舍城溫泉林
中。於是,世尊過夜平旦,著衣持鉢入王舍
城而行乞食,乞食已竟,至溫泉林羅云住
處。尊者羅云遙見佛來,即便往迎,取佛衣
鉢,為敷坐具,汲水洗足,佛洗足已,坐羅
云座。


於是,世尊即取水器,瀉留少水已,
問曰:「羅云!汝今見我取此水器,瀉留少
水耶?」


羅云答曰:「見也。世尊!」


佛告羅云:「我
說彼道少,亦復如是,謂知已妄言,不羞不
悔,無慚無愧,羅云!彼亦無惡不作。是故,羅
云!當作是學,不得戲笑妄言。」


世尊復取
此少水器,盡瀉棄已,問曰:「羅云!汝復見我
取少水器,盡瀉棄耶?」


羅云答曰:「見也。世
尊!」


佛告羅云:「我說彼道盡棄,亦復如是,
謂知已妄言,不羞不悔,無慚無愧,羅云!彼亦
無惡不作。是故,羅云!當作是學,不得戲
[003-0436b]
笑妄言。」


世尊復取此空水器,覆著地已,問
曰:「羅云!汝復見我取空水器,覆著地耶?」


羅云答曰:「見也。世尊!」


佛告羅云:「我說彼
道覆,亦復如是,謂知已妄言,不羞不悔,無慚
無愧,羅云!彼亦無惡不作。是故羅云!當
作是學,不得戱笑妄言。」


世尊復取此覆水
器,發令仰已,問曰:「羅云!汝復見我取
覆水器,發令仰耶?」


羅云答曰:「見也。世尊!」



告羅云:「我說彼道仰,亦復如是,謂知已
妄言,不羞不悔,不慚不愧,羅云!彼亦無惡
不作。是故,羅云!當作是學,不得戲笑妄
言。


「羅云!猶如王有大象入陣鬪時,用前
脚、後脚、尾、髂、脊、脇、項、額、耳、牙,一切皆用,唯
護於鼻,象師見已,便作是念:『此王大象猶
故惜命。所以者何?此王大象入陣鬪時,用
前脚、後脚、尾、髂、脊、脇、項、額、耳、牙,一切皆用,
唯護於鼻。』羅云!若王大象入陣鬪時,用
前脚、後脚、尾、髂、脊、脇、項、額、耳、牙、鼻,一切盡
用,象師見已,便作是念:『此王大象不復惜
命。所以者何?此王大象入陣鬪時,用前脚、
後脚、尾、髂、脊、脇、項、額、耳、牙、鼻,一切盡用。』羅
云!若王大象入陣鬪時,用前脚、後脚、尾、髂、
脊、脇、項、額、耳、牙、鼻,一切盡用,羅云!我說此
王大象入陣鬪時,無惡不作。如是,羅云!
謂知已妄言,不羞不悔,無慚無愧,羅云!我說
彼亦無惡不作。是故,羅云!當作是學,不
得戲笑妄言。」


於是,世尊即說頌曰:


「 「人犯一法,
 謂妄言是,
 不畏後世,
 無惡不作。
[003-0436c]
 寧噉鐵丸,
 其熱如火,
 不以犯戒,
 受世信施。
 若畏於苦,
 不愛念者,
 於隱顯處,
 莫作惡業。
 若不善業,
 已作今作,
 終不得脫,
 亦無避處。」」



佛說頌已,復問羅云:「於意云何?人用鏡為?」


尊者羅云答曰:「世尊!欲觀其面,見淨不
淨。」


「如是。羅云!若汝將作身業,即觀彼身
業:『我將作身業,彼身業為淨、為不淨,為自
為、為他?』羅云!若觀時則知,我將作身業,彼
身業淨,或自為,或為他,不善與苦果受於
苦報。羅云!汝當捨彼將作身業。羅云!若
觀時則知,我將作身業,彼身業不淨,或自為,
或為他,善與樂果受於樂報。羅云!汝當
受彼將作身業。


「羅云!若汝現作身業,即
觀此身業:『若我現作身業,此身業為淨、為
不淨,為自為、為他?』羅云!若觀時則知,我現
作身業,此身業淨,或自為,或為他,不善與
苦果受於苦報。羅云!汝當捨此現作身
業。羅云!若觀時則知,我現作身業,此身業
不淨,或自為,或為他,善與樂果受於樂報。
羅云!汝當受此現作身業。


「羅云!若汝已
作身業,即觀彼身業:『若我已作身業,彼身
業已過去、滅盡、變易,為淨、為不淨,為自、或
為他?』羅云!若觀時則知,我已作身業,彼身
業已過去、滅盡、變易,彼身業淨,或自為,或為
他,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羅云!汝當詣
善知識、梵行人所,彼已作身業,至心發露,
[003-0437a]
應悔過說,慎莫覆藏,更善持護。羅云!若
觀時則知,我已作身業,彼身業已過去滅盡
變易,彼身業不淨,或自為,或為他,善與樂
果受於樂報。羅云!汝當晝夜歡喜,住正念
正智,口業亦復如是。


「羅云!因過去行故,已
生意業,即觀彼意業:『若因過去行故,已生
意業,彼意業為淨、為不淨,為自為、為他?』羅
云!若觀時則知,因過去行故,已生意業,彼
意業已過去、滅盡、變易,彼意業淨,或自為,或
為他,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羅云!汝當
捨彼過去意業,羅云!若觀時則知,因過去
行故,已生意業已過去、滅盡、變易,彼意業不
淨,或自為,或為他,善與樂果受於樂報。羅
云!汝當受彼過去意業。


「羅云!因未來行
故,當生意業,即觀彼意業:『若因未來行故,
當生意業,彼意業為淨、為不淨,為自為、為
他?』羅云!若觀時則知,因未來行故,當生
意業,彼意業淨,或自為,或為他,不善與苦
果受於苦報。羅云!汝當捨彼未來意業。
羅云!若觀時則知,因未來行故,當生意
業,彼意業不淨,或自為,或為他,善與樂果
受於樂報。羅云!汝當受彼未來意業。


「羅
云!因現在行故,現生意業,即觀此意業:『若
因現在行故,現生意業,此意業為淨、為不
淨,為自為、為他?』羅云!若觀時則知,因現
在行故,現生意業,此意業淨,或自為,或為
他,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羅云!汝當捨
此現在意業。羅云!若觀時則知,因現在行
故,現生意業,此意業不淨,或自為,或為他,
[003-0437b]
善與樂果受於樂報。羅云!汝當受此現
在意業。


「羅云!若有過去沙門、梵志,身、口、意
業,已觀而觀,已淨而淨,彼一切即此身、口、意
業,已觀而觀,已淨而淨。羅云!若有未來沙
門、梵志,身、口、意業,當觀而觀,當淨而淨,彼一切
即此身、口、意業,當觀而觀,當淨而淨,羅云!
若有現在沙門、梵志,身、口、意業,現觀而觀,現
淨而淨,彼一切即此身、口、意業,現觀而觀,現淨
而淨。羅云!汝當如是學,我亦即此身、口、意
業,現觀而觀,現淨而淨。」


於是,世尊復說頌曰:


「 「身業、口業、
 意業,羅云!
 善不善法,
 汝應常觀。
 知已妄言,
 羅云莫說,
 禿從他活,
 何可妄言?
 覆沙門法,
 空無真實,
 謂說妄言,
 不護其口。
 故不妄言,
 正覺之子,
 是沙門法,
 羅云當學。
 方方豐樂,
 安隱無怖,
 羅云至彼,
 莫為害他。」」



佛說如是。尊者羅云及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羅[*]云經第四竟云經第四竟一千八百三十二字


(一五)《中阿含業相應品》思經第五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
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故作業,我
說彼必受其報,或現世受,或後世受;若不故
作業,我說此不必受報。於中,身故作三業,
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口有四業,意有三
[003-0437c]
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云何身故作三
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一曰殺生,極惡
飲血,其欲傷害,不慈眾生,乃至蜫蟲。二曰
不與取,著他財物以偷意取。三曰邪婬,彼
或有父所護,或母所護,或父母所護,或姉妹
所護,或兄弟所護,或婦父母所護,或親親所
護,或同姓所護,或為他婦女,有鞭罰恐怖,
及有名假賃至華鬘,親犯如此女。是謂身
故作三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云何口
故作四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一曰妄
言,彼或在眾,或在眷屬,或在王家,若呼彼
問,汝知便說,彼不知言知,知言不知,不見
言見,見言不見,為己為他,或為財物,知
已妄言。二曰兩舌,欲離別他,聞此語彼,欲
破壞此,聞彼語此,欲破壞彼,合者欲離,
離者復離,而作群黨,樂於群黨,稱說群黨。
三曰麤言,彼若有言,辭氣麤獷,惡聲逆耳,眾
所不喜,眾所不愛,使他苦惱,令不得定,
說如是言。四曰綺語,彼非時說,不真實說,
無義說,非法說,不止息說,又復稱歎不止
息事,違背於時而不善教,亦不善訶。是謂
口故作四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云何
意故作三業,不善與苦果受於苦報?一曰貪
伺,見他財物諸生活具,常伺求望,欲令我
得。二曰嫉恚,意懷憎嫉而作是念:『彼眾生
者,應殺、應縛、應收、應免、應逐擯出。』其欲
令彼受無量苦。三曰邪見,所見顛倒,如是
見、如是說:無施、無齋、與有呪說,無善惡
業,無善惡業報,無此世彼世,無父無母,世
[003-0438a]
無真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此世彼世,自
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是謂意故作三業,不
善與苦果受於苦報。


「多聞聖弟子捨身不
善業,修身善業,捨口、意不善業,修口、意善
業。彼多聞聖弟子如是具足精進戒德,成
就身淨業,成就口、意淨業,離恚離諍,除去
睡眠,無調貢高,斷疑、度慢,正念正智,無
有愚癡,彼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
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
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
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彼作是念:『我本此心少
不善修,我今此心無量善修。』多聞聖弟子其
心如是無量善修,若本因惡知識,為放逸
行,作不善業,彼不能將去,不能穢汙,不
復相隨。若有幼少童男、童女,生便能行慈心
解脫者,而於後時,彼身、口、意寧可復作不
善業耶?」


比丘答曰:「不也。世尊!所以者何?自
不作惡業,惡業何由生?」


「是以男女在家、出
家,常當勤修慈心解脫,若彼男女在家、出家
修慈心解脫者,不持此身往至彼世,但
隨心去此。比丘應作是念:『我本放逸,作不
善業,是一切今可受報,終不後世。』若有如
是行慈心解脫無量善修者,必得阿那含,
或復上得。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
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
世間成就遊,彼作是念:『我本此心少不善
修,我今此心無量善修。』多聞聖弟子其心如
是無量善修,若本因惡知識,為放逸行,作
不善業,彼不能將去,不能穢汙,不復相
[003-0438b]
隨。若有幼少童男、童女,生便能行捨心解
脫者,而於後時,彼身、口、意寧可復作不善
業耶?」


比丘答曰:「不也。世尊!所以者何?自不
作惡業,惡業何由生?」


「是以男女在家、出家,常
當勤修捨心解脫。若彼男女在家、出家修捨
心解脫者,不持此身往至彼世,但隨心
去此。比丘應作是念:『我本放逸,作不善業,
是一切今可受報,終不後世。』若有如是行
捨心解脫無量善修者,必得阿那含,或復上
得。」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
行。


思經第五竟千一百七十四字


(一六)《中阿含業相應品》伽藍經第六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伽藍園,與大比丘眾
俱,至羇舍子,住羇舍子村北尸攝惒林中。


爾時,羇舍子伽藍人聞沙門瞿曇釋種子捨
釋宗族,出家學道,遊伽藍園,與大比丘眾
俱,來至此羇舍子,住羇舍子村北尸攝惒林
中。彼沙門瞿曇有大名稱,周聞十方,沙門
瞿曇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
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眾祐。彼於此
世,天及魔、梵,沙門、梵志,從人至天,自知自覺,
自作證成就遊。彼若說法,初善、中善、竟亦善,
有義有文,具足清淨,顯現梵行,若見如來、
無所著、等正覺,尊重禮拜,供養承事者,快得
善利。我等應共往見沙門瞿曇,禮事供養。


羇舍子伽藍人聞已,各與等類眷屬相隨從
羇舍子出,北行至尸攝惒林,欲見世尊禮
事供養。往詣佛已,彼伽藍人或稽首佛足,
[003-0438c]
却坐一面;或問訊佛,却坐一面;或叉手向佛,
却坐一面;或遙見佛已,默然而坐。彼時,伽藍
人各坐已定,佛為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
喜,無量方便為彼說法,勸發渴仰,成就歡
喜已,默然而住。


時,伽藍人,佛為說法,勸發渴
仰,成就歡喜已,各從坐起,偏袒著衣,叉手
向佛,白世尊曰:「瞿曇!有一沙門梵志來詣
伽藍!但自稱歎己所知見,而呰毀他所知
所見。瞿曇!復有一沙門梵志來詣伽藍,亦自
稱歎己所知見,而呰毀他所知所見。瞿曇!
我等聞已,便生疑惑:『此沙門梵志何者為實,
何者為虛?』」


世尊告曰:「伽藍!汝等莫生疑惑。
所以者何?因有疑惑,便生猶豫。伽藍!汝等
自無淨智,為有後世,為無後世?伽藍!汝
等亦無淨智,所作有罪,所作無罪?伽藍!當
知諸業有三,因習本有。云何為三?伽藍!謂貪
是諸業,因習本有。伽藍!恚及癡是諸業,因習
本有。伽藍!貪者為貪所覆,心無厭足,或殺
生,或不與取,或行邪婬,或知已妄言,或復飲
酒。伽藍!恚者為恚所覆,心無厭足,或殺生,
或不與取,或行邪婬,或知已妄言,或復飲
酒。伽藍!癡者為癡所覆,心無厭足,或殺生,
或不與取,或行邪婬,或知已妄言,或復飲
酒。


「伽藍!多聞聖弟子離殺斷殺,棄捨刀杖,
有慚有愧,有慈悲心,饒益一切,乃至蜫蟲,
彼於殺生淨除其心。伽藍!多聞聖弟子離
不與取,斷不與取,與之乃取,樂於與取,常
好布施,歡喜無悋,不望其報,彼於不與取
淨除其心。伽藍!多聞聖弟子離非梵行,斷
[003-0439a]
非梵行,勤修梵行,精勤妙行,清淨無穢,離
欲斷婬,彼於非梵行淨除其心。伽藍!多聞
聖弟子離妄言,斷妄言,真諦言,樂真諦,
住真諦不移動,一切可信,不欺世間,彼
於妄言淨除其心。


「伽藍!多聞聖弟子離兩
舌,斷兩舌,行不兩舌,不破壞他,不聞此
語彼,欲破壞此,不聞彼語此,欲破壞彼,
離者欲合,合者歡喜,不作群黨,不樂群黨,
不稱群黨,彼於兩舌淨除其心。伽藍!多聞
聖弟子離麤言,斷麤言,若有所言,辭氣麤
獷,惡聲逆耳,眾所不喜,眾所不愛,使他苦
惱,令不得定,斷如是言。若有所說,清和
柔潤,順耳入心,可喜可愛,使他安樂,言聲
具了,不使人畏,令他得定,說如是言,彼於
麤言淨除其心。伽藍!多聞聖弟子離綺語,
斷綺語,時說、真說、法說、義說、止息說,樂止
息說,事順時得宜,善教善訶,彼於綺語淨
除其心。伽藍!多聞聖弟子離貪伺,斷貪伺,
心不懷諍,見他財物諸生活具,不起貪伺,
欲令我得,彼於貪伺淨除其心。


「伽藍!多聞
聖弟子離恚,斷恚,有慚有愧,有慈悲心,饒
益一切,乃至蜫虫,彼於嫉恚淨除其心。伽
藍!多聞聖弟子離邪見,斷邪見,行於正見
而不顛倒,如是見,如是說,有施有齋,亦有
呪說,有善惡業報,有此世彼世,有父有
母;世有真人往至善處、善去、善向,此世彼
世,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彼於邪見淨
除其心。


「如是,伽藍!多聞聖弟子成就身淨
業,成就口、意淨業,離恚離諍,除去睡眠,無
[003-0439b]
調貢高,斷疑、度慢,正念正智,無有愚癡,
彼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
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
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
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喜心與捨俱,無
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
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如是,伽藍!多聞聖弟
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便得四安隱住
處。云何為四?有此世彼世,有善惡業報,
我得此正見相應業,受持具足,身壞命終,必
至善處,乃生天上。如是,伽藍!多聞聖弟子
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一安隱
住處。復次,伽藍!無此世彼世,無善惡業報,
如是我於現法中,非以此故為他所毀,但
為正智所稱譽,精進人、正見人說其有。如
是,伽藍!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
諍,是謂得第二安隱住處。復次,伽藍!若有
所作,必不作惡,我不念惡。所以者何?自不
作惡,苦何由生?如是,伽藍!多聞聖弟子心
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三安隱住
處。復次,伽藍!若有所作,必不作惡,我不
犯世怖與不怖,常當慈愍一切世間,我心
不與眾生共諍,無濁歡悅。如是,伽藍!多聞
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
四安隱住處。如是,伽藍!多聞聖弟子心無
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四安隱住處。」



藍白世尊曰:「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心無
結無怨,無恚無諍,得四安隱住處。云何為
四?有此世彼世,有善惡業報,我得此正見
[003-0439c]
相應業,受持具足,身壞命終,必至善處,乃至
天上。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
無恚無諍,是謂得第一安隱住處。復次,瞿
曇!若無此世彼世,無善惡業報,我於現法
中,非以此故為他所毀,但為正智所稱
譽,精進人、正見人說其有。如是,瞿曇!多聞
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
二安隱住處。復次,瞿曇!若有所作,必不作
惡,我不念惡。所以者何?自不作惡,苦何由
生?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
恚無諍,是謂得第三安隱住處。復次,瞿曇!
若有所作,必不作惡,我不犯世怖與不
怖,常當慈愍一切世間,我心不與眾生共
諍,無濁歡悅。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心無
結無怨,無恚無諍,是謂得第四安隱住處。
如是,瞿曇!多聞聖弟子心無結無怨,無恚
無諍,是謂得四安隱住處。瞿曇!我已知,善
逝,我已解。世尊!我等盡自歸佛、法及比丘
眾,唯願世尊受我等為優婆塞,從今日始,
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一切伽藍人
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伽藍經第六竟一千九百八十七字


(一七)《中阿含業相應品》伽彌尼經第七伽音巨羅反


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那難陀園,在墻村捺
林。


爾時,阿私羅天有子名伽彌尼,色像巍巍,
光耀煒曄,夜將向旦,往詣佛所,稽首佛足,
却住一面。


阿私羅天子伽彌尼白曰:「世尊!梵
志自高,事若干天,若眾生命終者,彼能令自
[003-0440a]
在往來善處,生於天上,世尊為法主,唯願
世尊使眾生命終得至善處,生於天中。」



尊告曰:「伽彌尼!我今問汝,隨所解答。伽彌
尼!於意云何?若村邑中或有男女,懈不精
進,而行惡法,成就十種不善業道,殺生、不
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彼命終時,若眾人
來,各叉手向稱歎求索,作如是語:『汝等男
女,懈不精進,而行惡法,成就十種不善業
道,殺生、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汝等因
此緣此,身壞命終,必至善處,乃生天上。』如
是,伽彌尼!彼男女等,懈不精進,而行惡法,
成就十種不善業道,殺生、不與取、邪婬、妄言,
乃至邪見,寧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
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得至善處,生天上
耶?」


伽彌尼答曰:「不也。世尊!」


世尊歎曰:「善哉!伽
彌尼!所以者何?彼男女等,懈不精進,而行
惡法,成就十種不善業道,殺生、不與取、邪婬、
妄言,乃至邪見,若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
索,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得至善處,乃生天
上者,是處不然。伽彌尼!猶去村不遠有深
水淵,於彼有人以大重石擲著水中,若眾
人來,各叉手向稱歎求索,作如是語:『願石浮
出。』伽彌尼!於意云何?此大重石寧為眾人
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而當出耶?」


伽彌尼答曰:「不也。世尊!」


「如是。伽彌尼!彼男女
等,懈不精進,而行惡法,成就十種不善業
道,殺生、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若為眾
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身壞命終,
得至善處,生天上者,是處不然。所以者
[003-0440b]
何?謂此十種不善業道,黑有黑報,自然趣下,
必至惡處。


「伽彌尼!於意云何?若村邑中或
有男女,精進勤修,而行妙法,成十善業道,
離殺、斷殺、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離邪見,
斷邪見,得正見,彼命終時,若眾人來,各叉
手向稱歎求索,作如是語:『汝男女等,精進
勤修,而行妙法,成十善業道,離殺、斷殺、不
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離邪見,斷邪見,得正
見,汝等因此緣此,身壞命終,當至惡處,生
地獄中。』伽彌尼!於意云何?彼男女等,精進
勤修,而行妙法,成十善業道,離殺、斷殺、不
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離邪見,斷邪見,得正
見,寧為眾人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
此,身壞命終,得至惡處,生地獄中耶?」


伽彌
尼答曰:「不也。世尊!」


世尊歎曰:「善哉!伽彌尼!所
以者何?伽彌尼!彼男女等,精進勤修,而行妙
法,成十善業道,離殺、斷殺、不與取、邪婬、妄
言,乃至離邪見,斷邪見,得正見,若為眾人
各叉手向稱歎求索,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得
生惡處,生地獄中者,是處不然。所以者
何?伽彌尼!謂此十善業道,白有白報,自然
昇上,必至善處。伽彌尼!猶去村不遠有深
水淵,於彼有人以酥油瓶投水而破,滓瓦
沈下,酥油浮上。如是,伽彌尼!彼男女等,精
進勤修,而行妙法,成十善業道,離殺、斷殺、
不與取,邪婬、妾言乃至離邪見,斷邪見,得
正見。彼命終時,謂身麤色四大之種從父母
生,衣食長養,坐臥按摩,澡浴強忍,是破壞法,
是滅盡法,離散之法;彼命終後,或烏鳥啄,或
[003-0440c]
虎狼食,或燒或埋,盡為粉塵,彼心、意、識常為
信所熏,為精進、多聞、布施、智慧所熏,彼因
此緣此,自然昇上,生於善處。伽彌尼!彼殺
生者,離殺、斷殺,園觀之道、昇進之道、善處之
道。伽彌尼!不與取、邪婬、妄言,乃至邪見者,離
邪見,得正見,園觀之道、昇進之道、善處之道。
伽彌尼!復有園觀之道、昇進之道、善處之道。
伽彌尼!云何復有園觀之道、昇進之道、善處
之道?謂八支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為八。伽
彌尼!是謂復有園觀之道、昇進之道、善處
之道。」


佛說如是。伽彌尼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
喜奉行。


伽彌尼經第七竟千二百一十三字
《中阿含經》卷第三一萬二百四十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