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5c0099 道德真經玄德纂疏--強思齊 (master)


[006-001a]
道德眞經玄德纂䟽卷之六    使六
    唐 玄 宗  御 注 并䟽
    河上公 嚴君乎 李榮 注 
    西 華 法 師 成玄 英䟽
    濛 陽 强 思 齊 纂
   孔德之容章第二十一孔德章所以/次前者前章
   明絶學聖人貴用眞道故次此章廣/顯此人盛德容貌就此章内文有四
   重第一明能證之人契道容貌第二/顯所證之道非有非無第三明此聖
   人以三一爲體第四明道/無去無來而知始知終
   第一明能證之人契道容貌夫大象/無形至
[006-001b]
   人潜運陟三清而縱賞浮六氣而超/然欲知其容誠不可擬散則爲氣牢
   籠百億之天聚則爲神出入九元之/館帝鄉之上將馭白雲函關之前仍
   浮紫氣應物而動有千年之鶴歸乘/時而行變五色之龍躍惟恍惟惚孔
   德之/容耶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
 御註孔甚也從順也設問甚有德人之容
 狀若何言此有德人所行唯虚極之道是
 順也○御䟽孔甚也從順也容容狀也欲
 明學人所以順合至道故云甚有德人之
 容狀若何言甚有德人之容唯虚極之道
[006-002a]
 是順○河上公曰孔德之容孔大也大德
 之容無所不容能受垢濁處謙卑也唯道
 是從唯獨也大德之人不隨世俗所行獨
 從於道也○榮曰孔甚也大也道理也德
 也物無不包故言容也動皆順理言從也
 亦言大德不由他至唯從道來也○成䟽
 孔甚也大也容貌相也甚大之德容貌如
 何唯從於道即是其相又解容包容也大
 德妙契故能虚容動止施爲獨從於道出
 處默語皆是道場
[006-002b]
   第二顯所證之道非有非無
道之爲物惟恍惟惚
 御註此明孔德所從之道不有不無沖用
 難名故云恍惚○御䟽此明虚極妙本爲
 物形狀即孔德所從之道也虚極妙本强
 名曰道道之爲物其運動靜形狀若何言
 此妙本不有不無難爲名稱欲謂之有則
 寂然無象欲謂之無則湛似或存無有難
 名故謂之爲恍惚爾○河上公曰道於萬
 物獨恍惚往來於其所○榮曰未知道是
[006-003a]
 何物而令德從明夫大道幽玄深不可識
 語其無也則有混成言其有焉則復歸無
 物歸無物而不有言有物而不無有無非
 常存亡不定故言恍惚○成䟽言至道之
 爲物也不有而有雖有不有不無而無雖
 無不無有無不定故言恍惚所以言物者
 欲明道不離物物不離道道外無物物外
 無道用即道物體即物道亦明悟即物道
 迷即道物道物不一不異而異而一不一
 而一而物而道一而不一非道非物非物
[006-003b]
 故一不一而物故不一一也
   第三明此聖人以三一爲體
惚兮恍其中有象
 御註惚無也恍有也兆見曰象自無而降
 有其中兆見一切物象也○御䟽此明降
 生本迹也惚無也恍有也兆見曰象妙本
 無物故謂之惚生化有形故謂之恍斯則
 自無而降有其中兆見一切物象從本而
 降迹也○河上公曰道雖恍惚無形之中
 獨爲萬物法像也○榮曰恍惚中有象惚
[006-004a]
 恍中有物非有非無之眞極玄極奥之道
 剖一元而開三象和二氣而生萬物也○
 成䟽恍惚中有象惚恍中有物中有物即
 是神神妙物爲名也雖復非無非有而有
 而無故是妙也中有象即是炁雖復非象
 非色而爲色爲象故是炁也言道種種變
 見故不物而物不象而象也
恍兮惚其中有物
 御註物者即上道之爲物也自有而歸無
 還復至道故云其中有物○御䟽物者即
[006-004b]
 上道之爲物謂妙本也妙本降生兆見衆
 象性修反德則復歸無物無物即道也言
 人修性反德不離妙本自有歸無遺冥至
 道故云其中有物言有妙物也此攝迹以
 歸本也○河上公曰道之恍惚其中有一
 經營生化因氣立質
窈兮㝠兮其中有精
 御註恍惚有無窈㝠不測生成之用精妙
 甚存○御䟽窈㝠深昧也虚極降生性修
 反德攝迹歸本妙物或存窈㝠深昧不可
[006-005a]
 量測含孕變化中有至精故云其中有精
 也○河上公曰道唯窈㝠無形其中有精
 實神明相薄陰陽交會○榮曰至理唯一
 故言精妙體無有變故言眞也○成䟽窈
 㝠深遠也有精即精智也言道雖窈㝠恍
 惚而甚有精靈智照無方神功不測也
其精甚眞其中有信
 御註冥冥之精本無假雜物感必應應用
 不差故云有信○御䟽至道妙物就本非
 假變化至精故其精甚眞生成之功遍被
[006-005b]
 群有物感必應曾不差違故云其中有信
 也○河上公曰其精甚眞言道精氣甚眞
 非眞飾也其中有信道匿功名其信在中
 ○榮曰寂乎無象感而遂通福善禍淫影
 響斯在○成䟽其精甚眞言眞精無雜實
 非虚假於三一之中偏重舉精者欲明精
 是炁色神用之本也其中有信玄道無心
 有感斯應信若四時必無差爽
   第四明道無來無去而知始知終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
[006-006a]
 御註言道自古及今生成萬物物得道用
 因用立名生成之用既今古是同應用之
 名故古今不去也○御䟽自古及今其名
 不去以閲衆甫閲度閲也甫本始也言道
 德生成之功窈冥眞精之信始終無極今
 古不渝故物得道用之名天清地寧之類
 自古至今常不去也故注云生成之用既
 今古是同應用之名故古今不去也以此
 精眞之信度閲萬物本始令各遂其生成
 之用爾○河上公曰自從也從古至今道
[006-006b]
 常在不去也○榮曰自古及今其名不去
 以閲衆甫閲簡也甫始也愚者無知凡情
 有滯謂窈冥之理本絶因縁恍惚之中元
 無果報遂令行善者有怠長惡者不悛未
 識精而有靈豈知眞而有實言其中有信
 欲照理非虚爲救衆生開方設教從終至
 始簡其善惡之因自古及今閲其邪正之
 行忠孝者賞之以爵纂弑者罰之以刑含
 貫空有彌羅宇宙體既獨立常存名亦湛
 然而不去○成䟽時乃有古有今而道竟
[006-007a]
 無來無去既名不去足顯不來文略故也
以閲衆甫
 御註閲度閲也甫本始也言至道應用度
 閲衆物本始各遂生成之用也○河上公
 曰閲禀也甫始也言萬物之生從道受氣
 也○成䟽閲覧也甫始也至道雖復無來
 無去亦而去而來故能覧古察今應夫終
 始也
吾何以知衆甫之然哉以此
 御註以此令知萬物皆禀道妙用生成故
[006-007b]
 爾○御䟽又詳質云吾何以知萬物本始
 皆資禀於道道必度閲之令遂其生成之
 用之然哉答云此者以此甚精甚信凡今
 萬物皆禀妙用生成故知之爾○河上公
 曰吾何以知衆甫之然哉我何以知道受
 氣也以此此今也以今萬物之精皆得道
 之精氣而生人動作起居非其道不然也
 ○榮曰我何以得知大道自古及今從始
 至終簡閲於物分别於人度脱四生三代
 不失但以觀之於見在足知過去未來也
[006-008a]
 ○成䟽此假設問也老君云我何以知始
 終之事只用此眞精純信之道恍恍冥冥
 之法故知之也
   曲則全章第二十二曲則章所以次/前者前章舉孔
   德容貌於教未周故次此章重顯孔/德之行能以爲物範就此一章文開
   四别也第一舉因地四行以示謙和/第二明妙體一中爲物楷式第三彰
   果上四德對顯前行第/四援引古實結難曲全
   第一舉因地四行以示謙和夫大象/以天地
   爲爐聖人以道德爲本萬物云衆納/之於黍米之中四大稱高載之於師
   子之上雲璈成曲比眞人於列麻風/琴動聲召群仙於騫樹以慈貸物用
[006-008b]
   法資生曲全之行既深不伐之功彌/著修之於我王子晋之排雲得不在
   人李少君之朝漢人能抱一道/也斯導成全歸之豈虚語矣
曲則全
 御註曲己以應務則全也○御䟽曲者委
 曲從順也言人能委曲從順不與物逆則
 可以全身故云曲則全○河上公曰曲己
 從衆不自專則全也○嚴曰侯王雖聖猶
 以爲曲任百官而理其德則全也○榮曰
 曲則全枉則正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
 則惑外順於物内養於神物我無傷全也
[006-009a]
 屈己從人身不失道正也謙退處下窪也
 混而不濁新也理本是一故言少忘言契
 理故言得有爲萬境群典百端故言多也
 逐欲情亂滯教生迷故言惑也○成䟽屈
 曲隨順不忤物情柔弱謙和全我生道故
 莊子云吾行屈曲無傷吾足此一句忘違
 順也
枉則直
 御註枉己以伸人則直也○御䟽枉者受
 屈於物直者可以正曲也春秋曰正曲爲
[006-009b]
 直言人雖不與物逆若物來枉己己能受
 屈彼必慚懼而自修整則是己之直可以
 正曲故云枉○河上公曰枉己而伸人乆
 乆自得直也○成䟽枉濫也體知枉直不
 二故能受於毁謗而不伸其怨枉翻正
 理也此一句忘毁譽
窪則盈
 御註執謙德則常盈○御䟽窪坳下也盈
 滿也此喻說也夫地之坳下水必流滿人
 守撝謙德便光大能曲能枉坳下也則全
[006-010a]
 則直滿盈也故云窪則盈○河上公曰地
 窪下水流之人謙下德歸之○成䟽窪下
 也謙卑遜讓退己處下不與物競高故德
 行盈滿也此一句忘高下
弊則新
 御註守弊薄則日新○御䟽弊薄惡之謂
 也枉窪等皆自處弊薄也能處弊薄人必
 推先故其德行日新矣故云弊則新○河
 上公曰自受弊薄後己先人天下敬之○
 成䟽弊辱也能處鄙惡弊辱而不貪榮寵
[006-010b]
 即其德新也此一句忘榮辱也
   第二明妙體一中爲物楷式
少則得
 御註抱一不離則無失也○御䟽少則得
 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爲天下式夫少自
 取者則無失故云得多自舉者人必爭故
 云惑修身既爾修道亦然當須抱守淳一
 自全眞素若欲廣求異門則招亂惑故亡
 羊必因於歧路喪生諒在於多方是以聖
 人抱一不離可爲天下法式矣式法也○
[006-011a]
 河上公曰自受少則得多天道祐謙神明
 託虚也○嚴曰所約者寡所得者衆猶爲
 寡少而物物自得當矣○成䟽少則得多
 則惑少者謂前曲全等行不見高下處一
 中也多謂滯於違順等法不離二偏也體
 一中則滯二偏故迷惑也
多則惑
 御註有爲多門則惑亂也○河上公曰財
 多者惑於守身學多者惑於所聞○嚴曰
 信己思慮不取於人多言多知則狂亂也
[006-011b]
是以聖人抱一爲天下式
 御註聖人抱守淳一故可爲天下法式○
 河上公曰抱守也式法也聖人守一萬事
 畢故能爲天下法式○榮曰一道也聖人
 懷道故言抱一動皆合理可以軌物故言
 式也○成䟽是以仍上辭也抱守持也式
 法則也言聖人持此一中之道軌範群生
 故爲天下修學之楷模也
   第三彰果上四德對顯前行
不自見故明
[006-012a]
 御注人能不自見其德常曲己以應務則
 其德全自明○御䟽此覆釋曲則全也言
 人能不自見其美嘗委順於物則其全德
 日益明白也故云故眀○河上公曰聖人
 不自以其目視千里之外乃因天下之目
 以視故能明遠○嚴曰聖人不自矜見其
 明任天下之目以視天下故離婁不得齊
 其明矣○榮曰不自見故眀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去分别而遺
 識智慧自明損物我以全眞道德自彰取
[006-012b]
 其功而反失誇其德而不長也○成䟽云
 物我皆空不見有我身相故智慧眀照也
不自是故彰
 御註人能不自以爲是而枉己以伸人則
 其是直自彰也○御䟽此覆釋枉則直也
 言人能爲物受枉不自伸說以爲己是必
 無尤故其直自彰著故云故彰○河上公
 曰聖人不自以爲是而非人故能彰顯於
 世○成䟽自他平等不是己非物故其德
 顯著
[006-013a]
不自伐故有功
 御注人能不自伐取則其功歸己也○御
 䟽此覆釋窪則盈也言人不自伐取常爲
 謙讓則人不與競其功歸己如地坳下水
 必盈焉故云有功○河上公曰伐取也聖
 人德化流行不自取其美故有功於天下
 ○嚴曰伐猶攻伐也因天下之怒以伐天
 下故黄帝不能與並威因天下之力以戰
 天下故湯武不能與之量功是以普天之
 下可任諸侯之後可臣也○成䟽伐取也
[006-013b]
 雖亭毒億生而芻狗百姓推功於物故有
 大功也
不自矜故長
 御注人能常守弊薄不自矜誇則人推其
 長也○御䟽此覆釋弊則新也言人能守
 弊薄不自矜衒則人必讓善行能益長故
 云故長○河上公曰矜大也聖人不自貴
 大故能長乆不危也○成䟽只爲推功於
 物所以不自矜誇故德行長遠也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006-014a]
 御注不與物爭誰與爭者○御䟽夫唯曲
 全等行皆是委順不爭柔弱既勝於剛强
 謙虚自歸於是直則天下人物誰能與不
 爭者爭乎故云莫能與之爭○河上公曰
 此言天下賢與不肖無能與不爭者爭也
 嚴曰夫影之隨形響之應聲既不與物爭
 誰爭之○榮曰以我爲是指他爲非不能
 順人唯知逆物而起於爭聖人屈曲從物
 豁蕩是非不爭功名與物無競故天下雖
 大誰能爭乎○成䟽此即嘆美四德之人
[006-014b]
 妙達違順謙以自牧不與物爭故天下群
 品無能與不爭者爭也
   第四援引古實結歎曲全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虚言哉誠全而歸之
 御注古者曲全之言豈虚言哉實能曲者
 則必全理歸之也○御䟽此引古以結曲
 全也言自古有此曲全之言豈虚有此言
 而無實者哉若能曲順不逆者信有全理
 歸之於己爾故云誠全而歸之誠信也○
 河上公曰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虚言哉
[006-015a]
 傳古言曲從則全身正言非虚妄也誠全
 而歸之能誠實也能曲從者實全其肌體
 歸之於父母無有傷害之者也○榮曰聖
 不自專寄言古昔枉正少得等行不是虚
 言誠全歸身皆爲實録也○成䟽昔人所
 謂屈曲柔順以全其道此語有實諒非虚
 言但能依教修行不與物爭則大成全德
 總歸於己也
   希言自然章第二十三希言章所以/次前者前章
   正舉曲全四德今物依修故次此章/廣明諸行就此章内文有四重第一
[006-015b]
   明體教忘言故能會理第二明執心/躁競所以無常第三結成忘言之得
   第四正結/執教之失
   第一明體教忘言故能會理夫水以/柔弱破
   堅德以慈悲致廣天何言矣四時於/是獨行制之修焉萬物以之自得飄
   風欲作玄化制之於蒼蒼驟雨傾馳/白日拘之於皎皎天不可以長發泄
   地不可以乆飄騰故二儀可以長存/百姓於焉折中豈容凡物敢肆狂䟽
   夸父飲河水而致亡共公觸周山/而自縊卒暴之行老君戒焉者也
希言自然
 御註希言者忘言也不云忘言而云希者
 明因言以證道不可都忘悟道則言忘故
[006-016a]
 云希爾若能因言悟道不滯於言則合自
 然矣○御䟽此明言教不可執滯也希言
 者忘言也夫言者在理執滯非悟教之人
 理必因言都忘失求悟之漸則明因言以
 詮理不可都忘悟理則言忘故云希爾若
 能因彼言教悟證精微不滯筌蹄則合於
 自然矣故云希言自然也○河上公曰希
 言謂愛言愛言者自然之道也○榮曰希
 少也多言數窮少言合道故曰自然道則
 非空非有理亦非少非多欲明多言而失
[006-016b]
 眞故少言而合道○成䟽希簡少也希言
 猶忘言自然者重玄之極道也欲明至道
 絶言言即乖理唯當忘言遣教適可契會
 虚玄也
   第二明執心躁競所以無常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御註風雨飄驟則暴卒而害物言教執滯
 則失道而生迷也○御䟽飄風狂疾之風
 也驟雨暴急之雨也夫風者所以散物雨
 者所以潤物若狂疾暴急則害於物而不
[006-017a]
 乆以况言教所以詮理若執言滯教則無
 由悟了必失道而生迷故風雨不可飄驟
 言教不可執滯也欲明忘言即合自然故
 舉飄雨之喻也○河上公曰飄風疾風驟
 雨暴雨言疾風不能長暴雨不能乆也○
 榮曰迅風暴雨尚不竟日終朝輕躁多言
 豈得全身遠害少言合理則十日雨五日
 風也多言有損則狂風暴雨也○成䟽飄
 疾之風驟暴之雨曾不崇朝何能竟日譬
 滯言之多執教生迷妄爲躁行以求速報
[006-017b]
 既乖至理不可乆長故取譬飄風方之驟
 雨日是朝之總朝是日之别别則譬念念
 新新總則喻百年之壽通是無常故也
孰爲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乆而况於人乎
 御注天地至大欲爲暴卒則傷於物尚不
 能乆以况於人執言滯教則害於道欲求
 了悟其可得乎○御䟽孰誰也設問云誰
 爲此飄風驟雨者答云天地天地至大欲
 爲狂暴尚不能乆况於凡人執滯言教而
 爲卒暴不能虚忘漸致造極欲求了悟其
[006-018a]
 可得乎○河上公曰孰爲此者天地孰誰
 也誰爲飄風暴雨者乎天地所爲天地尚
 不能乆不終於朝暮也而况於人乎天地
 至神合爲飄風暴雨不能使終朝至暮何
 况人欲爲暴卒也○成䟽敦誰也假問誰
 爲此風雨答云是天地二儀生化有大神
 力飄風驟雨尚不能乆况人爲躁行其可
 乆乎
   第三結成忘言之得
故從事於道者
[006-018b]
 御註故從事於道之人當不執滯言教也
 ○御䟽從順也虚極至道沖用無方在物
 則通未嘗凝滯故凡人欲體斯妙而順事
 者不當有所執滯爾故云從事於道○河
 上公曰從爲也人爲事當如道安靜不當
 如飄風驟雨也○榮曰道者清虚無爲救
 人濟物若舉事皆從於道道亦得之○成
 䟽從隨順也事世物也言至德之人即事
 即理即道即物故能隨順世事而恒自虚
 通此猶是孔德唯道是從之義道得之者
[006-019a]
 只爲即事即理所以境智兩冥能所相會
 道得之猶得道也
道者同於道
 御註體道者悟道忘言即同於道矣○御
 䟽順事於道之人故謂之道者謂能順事
 於道則不凝滯悟了言教一無封執可與
 道同故云同於道爾○河上公曰道者謂
 好道人也同於道者所謂與道同者也
德者同於德
 御注德者道用之名人能體道忘功則其
[006-019b]
 所施爲同於道用矣○御䟽德者道用之
 名也謂其功用被物物之所得故謂之德
 爾謂體悟之人順事於道豈唯自能了出
 抑亦功濟蒼生被其德德者忘其功凡所
 施爲同於道用故云德者同於德爾○河
 上公曰德謂好德人也同於德者所爲與
 德同也○榮曰德者畜養於物潤益於人
 人能行同於德德亦得人也○成䟽道既
 是常道德即是上德體教忘言爲行同於
 上德上德亦自然符應而相會也道是德
[006-020a]
 之體德是道之用就體言道就用言德故
 有二文也
   第四結執教之失
失者同於失
 御註執言滯教無由悟了不悟即迷道故
 自同於失○御䟽失者謂執滯言教而失
 道也夫言教者道理之筌蹄也有筌蹄者
 乃在魚兔今滯守筌蹄則失魚兔矣執滯
 言教則失妙理矣失妙理則無由得道是
 同於失矣○河上公曰失謂任己失人也
[006-020b]
 同於失者所謂與失同也○榮曰不能行
 同於道德體存仁義共惡者之爲非同罪
 人之受罰也○成䟽有爲躁競執教生迷
 既而爲行同於失理之人所以不能虚心
 冥會而言道失者猶失道也故西昇經云
 宿世不學問今復愈失鄰也
同於道者道亦得之同於德者德亦得之同
於失者失亦得之
 御註方諸挹水陽燧引火類族辨物斷焉
 可知○御䟽此明氣同則應也故虎嘯風
[006-021a]
 起鶴鳴子和性殊則肝膽楚越道合則夷
 夏同風以類相從物無違者故同道則道
 應同失則失來猶方諸挹月而水流陽燧
 照日而火就爾故云同於道者道亦得之
 ○河上公曰同於道者道亦得之與道同
 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得之與德
 同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得之與
 失同者失亦樂得之○嚴曰事從於道道
 從於事事從於德德從於事事從於失失
 從於事
[006-021b]
信不足有不信
 御註執言滯教不能悟了是於信不足也
 自同於失失亦樂來是有不信也○御䟽
 言人之所以不能體了證理忘言謂於信
 悟不足而生惑滯既生惑滯則執言求悟
 執言求悟則却生迷倒是有不信應之也
 故云有不信也○河上公曰信不足君信
 不足於下有不信下則應君以不信此言
 物類相從同聲相應雲從龍風從虎水流
 濕火就燥者也○嚴曰信不足謂主身也
[006-022a]
 有不信謂天人也○榮曰同於道者道得
 之信於道道信人同於失者道失之信不
 足有不信也○成䟽不能忘言而執言求
 理雖名信道於理未足所以執滯名教未
 達眞源故於重玄之境有不信之心也
   跂者不立章第二十四跂者章所以/次前章者前
   章正舉躁競之人執教之失故次此/章重明其義就此一章義有三别第
   一舉跨跂兩惑近繼驟雨前章第二/重辨四迷遠對曲全四德第三舉譬
   勸令/厭捨
   第一舉跨跂兩惑近繼驟雨前章夫/三
[006-022b]
   界之中唯宗玄元之聖八天之内皆/尊黄老之眞自謙自柔不跨不跂襲
   氣母以生物陳學父以教愚堂堂無/爲皎皎清白酌不可竭匪同朝力之
   池仰之逾高豈比蒼蒼之色在涅不/染凝凈空而難思於塵能同處沙界
   而常寂喻矜伐於餘食嘆彰明於贅/行端然不動紫氣射於西關澹爾無
   爲白光聞於南曆欲/知其妙斯之謂歟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
 御註跂舉踵而望也跨者跨挾物也以喻
 自見求明明終不得何異夫跂求乆立跨
 求行履乎○御䟽跂舉踵而望也跨以跨
 挾物也此舉喻也夫延頸舉踵欲求遠望
[006-023a]
 翹跂則危故不可乆立以跨挾物物爲礙
 必不可行亦如下文自見自是等也故跂
 則不立跨則不行自見則不明自是則不
 彰斷可知矣○河上公曰跂者不立跂進
 也謂貪權慕名進取功榮也如此則不可
 乆立身行道也跨者不行自以爲貴而跨
 越於人衆共弊之使不得行○榮曰跨越
 也徐行緩步其行乆也跂踵越分行不乆
 也喻明謙卑退讓者可乆長也跨跂矜伐
 者自危亡也○成䟽跂者不乆跂慕羡也
[006-023b]
 言躁競之夫心非懷道不能任眞守素而
 分外羡欲然物有素分不可希跂既乖其
 道豈得乆長跨者不行跨謂矜傲也修道
 之夫應須謙遜方乃跨誕矜傲於人以此
 爲懷不可行道故莊子云寄鵬鵰以息跂
 又云權勢不乆則夸者悲
   第二重辨四迷遠對曲全四德
自見者不明
 御註露才揚己動而見尤故不明也○御
 䟽夫自見之人失之殷鑒露才揚己欲以
[006-024a]
 自明殊不知動則見尤物無與者己之事
 業終於昧然故云自見不眀也○河上公
 曰人自見其形容以爲好自見所行以爲
 應道殊不知其形容醜操行之鄙也○榮
 曰自見不明自是不彰自伐無功自矜不
 長此非君子之行豈是忘懷之士哉○成
 䟽不能忘我自見有身此乃昏愚非明智
 也
自是者不彰
 御註是己非人直爲怨府故不彰也○御
[006-024b]
 䟽言人不能曲全而自以爲是且欲大誇
 諸己而以出衆爲心求彰名迹以自光大
 直爲怨府人所不堪衆毁日聞故難彰著
 故云自是不彰○河上公曰自以爲是而
 非於人衆人共弊之使不得彰明也○成
 䟽心恒自是口每非他物共蔽之故其德
 不顯
自伐者無功
 御註專固伐取物所以不與故無功○御
 䟽夫謙者德之柄讓者禮之文苟失斯道
[006-025a]
 無從而可况自專固伐取以求功不讓則
 爭功斯濫矣故云自伐者無功○河上公
 曰所以輒自伐取其功美自失有功於人
 ○嚴曰萬人未動天下未應爲之起兵失
 君之道爲兵之道失君之機萬民怨恨天
 心不平宗廟危殆終身無功也○成䟽凡
 有所爲輒自伐取物皆不免故無功績
自矜者不長
 御註矜衒行能人所鄙薄故不長也○御
 䟽盛德若愚昔賢通議矜衒名器醜行則
[006-025b]
 多人所鄙薄坐招嗤誚自矜雖欲求益胥
 怨物不推長故云自矜者不長○河上公
 曰好自矜大者不可以長乆也○成䟽矜
 誇自高驕慢陵物此乃愚短其德豈長乎
   第三舉譬喻勸令厭捨
其於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
不處
 御註自見等行於道而論是曰殘餘之食
 疣贅之行凡物尚或惡之故有道之人不
 處斯事矣○御䟽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
[006-026a]
 餘食者殘餘之食也贅行者疣贅之行也
 殘餘食之穢疣贅身之病以此自見自是
 等行其於道而論之如殘餘贅疣人所共
 惡也謂爲贅行者爲自見自是等爲德行
 之疣贅故云贅行春秋曰人將不食吾餘
 莊子云附贅懸疣出乎形哉而侈於性物
 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此自見自是等既
 如餘食贅行凡物尚或惡之而不爲故有
 道之君子不處身於此事矣○河上公曰
 其於道也曰餘食贅行贅貪也使此自矜
[006-026b]
 伐之人在治國之道日日賦斂餘禄爲食
 行物或惡之此人在位動欲傷害故物無
 有不畏惡之者故有道者不處言有道之
 人不居其國者也○榮曰殘餘之食不可
 以薦饗誇跂之行不可以進道昏亂者愛
 斯行之爲是乃安之達理者惡此道之爲
 非故不愛也○成䟽其在道曰餘食贅行
 餘食猶殘食也贅附生之害也莊云附贅
 懸疣也言矜誇自是之人其在道行實猶
 殘食贅病甚可厭賤也物或惡之故有道
[006-027a]
 者不處贅是無用之肉跨是無用之行世
 間人物咸惡見之故懷道之士豈處心於
 矜誇贅行乎


道德眞經玄德纂䟽卷之六






[006-02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