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171 升菴集-明-楊愼 (master)


[076-1a]
欽定四庫全書
 升菴集巻七十六     明 楊慎 撰
  崑崙九州
鄒衍言九州之外復有九州載于史記按其說曰東南
神州曰旦土旦音與/晨同正南卭州隋書/作迎曰深土西南戎州
曰滔土正西弇州隋書作/拾州曰开土正中冀州曰白土西
南柱州曰肥土西北𤣥州隋書作/營州曰成土東北咸州曰
隱土尸子作/急土正東揚州曰信土其言本荒唐漢人作河
[076-1b]
圖括地象全祖其說隋代郊天遂以其名入從祀之位
史炤通鑑釋文曰此九州其崑崙統四方之九州乎或
曰神農地過日月之表盖神農之九州也柱州一本作/桂州營州一
本作宫州近是宫與/𤣥相近未知孰正
  五嶺考
裴氏廣州記云五嶺大庾始安臨賀桂陽掲陽鄧德明
南康記云五嶺者臺嶺之嶠五嶺之第一嶺也在大庾
騎田之嶠五嶺之第二嶺也在桂陽都龎之嶠五嶺之
[076-2a]
第三嶺也在九真萌渚之嶠五嶺之第四嶺也在臨賀
越城之嶠五嶺之第五嶺也在始安都龎水經注作部
龍萌渚輿地志作明諸徐廣曰五十萬人守五嶺淮南
子曰始皇利越之犀角象齒翡翠珠璣乃使尉屠睢發
卒五十萬為五軍一軍塞鐔城之嶺一軍守九嶷之塞
一軍處畨禺之都一軍守南野之界一軍結餘干之水
注鐔城在武陵西南接欝林九嶷在零陵畨禺在南海
南野餘干在豫章其說五嶺又不同併志之於此
[076-2b]
  海外五岳
道經言海外蓬萊閬苑有五岳靈山一曰廣乗之山天
之東岳也在東海之中為發生之首上有碧霞之闕瓊
樹之林紫雀翠鸞碧藕白橘主嵗星之精居九氣青天
之内矣二曰長離之山天之南岳也在南海之中上有
朱宫絳闕赤室丹房紫草紅芝霞膏金醴主熒惑之精
居一氣丹天之内矣三曰麗農之山天之西岳也在西
海之中上有白華之闕三素之城玉泉之宫瑶林瑞獸
[076-3a]
主太白之精居七氣素天之内矣四曰廣野之山天之
北岳也在北海弱水之中上多瓊樓寳闕金液龍芝主
辰星之精居五氣𤣥天之内矣五曰崑崙之山天之中岳
也在八海之間上當天心形如偃盖東曰樊桐西曰𤣥
圃南曰積石北曰閬苑上有瓊華之闕光碧之堂瑶池
翠水金井玉彭主鎮星之精居於中元一氣天中焉
  野狐嶺
童瑄字碧瑄號玉壺以明天文召入扈從成祖北征至
[076-3b]
野狐嶺上有碑識云嶺去天十八里其寒裂膚此地極
北紫㣲北斗已向南觀
  大行山
山海經大行山一名五行山列子作大形則行本音也
河圖括地象云大行天下之脊郭縁生述征記大行首
始河内自河内至幽州凡有八陘崔伯陽感山賦上正
樞星下開冀方起為名丘妥為平岡巍乎甚尊其名大
行盖趂韻之誤耳
[076-4a]
  五臺山
史炤通鑑注曰五臺在代州五臺縣山形五峙相傳以
為文殊示現之處華嚴經疏云清凉山者即代州鴈門
五臺山也以嵗積堅氷夏仍飛雪曾無炎暑故曰清凉
五峯聳出頂無林木有如疊土之臺故曰五臺古傳云
山在長安東北二千六百餘里代州之所管山頂至州
城一百餘里其山左鄰恒山右接天池南屬五臺縣北
至繁畤縣環基所至五百餘里靈記云五臺山有四埵
[076-4b]
去臺各一百二十里據古今所載今北臺即是中臺中
臺即是南臺大黄尖即是北臺栲栳山即是西臺漫天
石即是東臺惟北臺中臺古時無異東臺西臺古今無
别無恤臺恒山頂是也昔趙襄子名無恤曽登此山觀
代國下瞰東海西瞢䠢山有宫池古廟隋煬帝避暑於
此而居因天池造立宫室龍樓鳯閣徧滿池邉號為西
埵南繫舟山上有銅鐶船軸猶在昔帝堯遭水繫舟於
此世傳文殊見於南臺號為南埵北有覆宿堆即夏屋
[076-5a]
山也後魏孝文皇帝避暑徃覆宿此下見雲州謂之北
埵中臺稍近西北有太華泉有古寺二十餘處東臺去
太華泉四十二里臺山遥見滄瀛諸州日出時下視大
海猶陂澤焉有古寺十五處西臺去太華寺泉四里危
嶝干雲喬林拂日有古寺十二處南臺去太華泉八十
里最為幽寂有古寺九處北臺去太華泉十二里有古
寺八處唐末所添寺不在其數五臺縣本漢慮虎音驢
夷隋大業二年改為五臺縣元遺山五臺山寺詩兠羅
[076-5b]
綿界寳光雲雲際同瞻化現身解脫文殊俱有說是中
知有木强人又云石罅飛泉氷齒牙一杯龍焙雪生花
車塵馬足長橋水汲得中泠末要誇五臺奇勝史炤之
引遺山之詩如在目中余嘗作臥逰録録天下名山五
臺之文僅此然亦奇傳矣
  名山異名
崑崙山一名崑岑君山一名媧宫武當山一名篸嶺普
陀山一名梅岑青城山一名天谷大復山一名胎簮衡
[076-6a]
山一名芝岡東海一名岱淵岱淵見/隨巢子遁甲開山圖曰沙
土之堛雲陽之墟可以長生可以隱居指甘泉谷口也
郭璞注山海經云山川或有同名而異實或同實而異
名或一實而數名歴代乆逺古今變易未得詳也信哉
  四時山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粧
冬山慘淡而如睡郭/熈
  四地山
[076-6b]
海山㣲茫而隱見江山嚴厲而峭卓溪山窈窕而幽深
塞山童頳而堆阜鞏氏耳/目志
  鐵圍山
鐵圍山在西天佛經所稱不知的在何處唐初宋昱詩
梵室開金地香龕鑿鐵圍
  天隳山
揚雄蜀本紀曰有王曰杜宇出於天隳山有朱提氏女
為杜宇妻號曰望帝
[076-7a]
  楚蒙山
蕭頴士楚蒙山詩尚子捐俗氛季随躡遐軌季随即周
八士之一䝉山有季随事亦一奇聞也
  峨眉山
余書峨眉山寺簡板曰奇勝冠三蜀晁公/武語震旦第一山
佛/經劉東阜云不如以王右軍崑崙伯仲地易奇勝冠三
蜀又半天開佛閣平地見人家老保樓簡板范景仁詩

[076-7b]
  巫山
巫山者巫咸以鴻術為帝堯醫師生為上公死為貴神
封於斯山因以名之見郭璞巫山賦
  開梅山
宋章惇開梅山詩云開梅山梅山萬仭摩星躔捫蘿鳥
道十步九曲折時有僵木横崖顛負麻直上視南岳回
首蜀道猶平川人家迤邐列板屋火耕磽确名畬田穿
堂之皷堂穿壁兩頭擊皷歌聲傳長藤弔酒跪而飲何
[076-8a]
物爽口鹽為先馬郎酣歌苗女和不待媒妁自相牽白
巾纒髻衣繞頵野花山果青垂肩如今丁口漸蕃息世
界雖異非桃源熈寧天子厪聖慮命將傳檄令開邉給
牛貸種使耕墾植桑揷稻輸緡錢人人歡呼願歸順裹
頭異語淳風旋不特得地一千里王道蕩蕩堯為天漢
皇黷武竟何益性命百萬塗戈鋋李廣自殺馬援死寂
寞銅柱并燕然伊溪之源最沃壤擇地作邑民争先大
開庠序明禮樂撫柔新俗威無專小臣作詩諧樂府梅
[076-8b]
山之崖石可鐫此詩可勒不可泯頌聲萬古長潺湲惇
之此詩專頌開梅山之利又按濟北晁無咎開梅山一
篇云開梅山梅山開自熈寧之五年其初連峯上參天
岩崖盤&KR2975閡羣巒南北之帝鑿混元此山不圮藏雲烟
躋攀鳥道出薈蔚下視蛇脊相夤縁窮南山南山石室
大如屋黄閔之記盤瓠行跡今依然髙辛氏時北有犬
戎㓂國中下令購頭首妻以少女金盈斗遍國無人有
畜狗厥初得之病耳婦以盤覆瓠化而走堪嗟吳將軍
[076-9a]
屈死㹞㹞口帝皇下令萬國同事成違信道不容竟以
女妻之狗乃負走逃山中山崖幽絶不復人跡通帝雖
悲思深徃來輙遇雨與風更為獨力之衣短後裙六男
六女相婚姻木皮草五色文武溪赤髀皆子孫侏離其
聲異言語情黠貎癡喜安土自以吾父有功母帝女淩
夷夏商間稍稍病侵侮周宣昔中興方叔㡬振旅春秋
絶筆逮戰國一負一勝安可數邇來梅山恃險阻黄茅
竹箭如霪雨南人顛踣斃溪弩據關守隘類穴䑕一夫
[076-9b]
當其阨萬衆莫能武欲知梅山開誰施神禹斧大使身
服儒賔客盈幕府檄傳猺初疑叩馬卒歡舞坦然無障
礙塞石滇溪渚伊川被髮祭一變卒為虜今雖關梁通
失制後誰禦開梅山開山易防獠難不如昔人閉玉關
則言不必開盖因章惇小人專其事為清議所不與也
然梅山地今為長沙府之安化縣五寨自熈寧至今永
無蠻獠之患則惇之此舉一秦之長城也不然則為長
沙之害豈減于廣西之猺獞哉
[076-10a]
  鮒鰅山陽虚山
山海經鮒鰅山顓頊所葬今在開州陽虚山在𤣥滬水
濵有倉頡二十八字今在商州洛南縣
  獨婦山
越絶云獨婦山去㑹稽四十里勾踐將伐吳徙寡婦至
獨山者以為死士示得專一也吳越春秋作獨女山云
勾踐以諸寡婦淫泆過犯皆輸山上士有憂思者令逰
山上以喜其意按二事吳越春秋所載近是又齊記云
[076-10b]
齊有女閭七百徴其夜合之資以充國用論語有歸女
樂之文亦出於齊其女閭之餘乎管仲相桓公而立此
法宜為聖門之童所羞稱也
  火山火井
水經注火山似火從地中出名曰熒臺今南中徃徃有
之火井在蜀之臨邛今嘉定犍為有之其泉皆油爇之
然人取為燈燭正德中方出古人博物亦未及此也積
陽之氣所産固非怪異
[076-11a]
  山形
銳而出者為虎牙尖而背者為熊耳角而巘者為牛首
冠而峭者為鷄頭王涯僊/掌辨
  山岩之異
玲瓏剔透桂林之山也巉嵯窳窆巴蜀之山也綿衍龎
魄河北之山也俊俏巧麗江南之山也貴州之山灰堆
糞壤不入詩畫
  廬山記
[076-11b]
張野廬山記天將雨則有白雲或冠峯岩或亘中嶺俗
謂之山帶不出三日必雨唐詩風吹山/帶遥知雨
  篸山仙室
襄陽記武當山一名篸山又名仙室山望之秀絶極晴
而見之輕霄盖其上白雲帶其前旦必西行夕而東返
謂之朝山言為衆山所朝也
  包山無三班
包山舊無三班謂蛇虎雉也侯景之亂乃有蛇虎或問
[076-12a]
雉亦文鳥何以與虎蛇為伍曰雉與蛇交有雉之地必
有蛇也
  浮玉山隂火
拾遺記西海之西有浮玉山山下有穴穴中有火其色
如水波濤灌湯而火不滅名曰隂火木𤣥虚海賦所云
隂火潜然者也然李善及五臣注皆不引之唐詩隂火
雨中然顧况詩颶風晴汩起隂火暝潜燒戴叔倫詩古
戍隂傳火寒蕪曉帶霜
[076-12b]
  嵩岑
元魏裴粲傳嵩岑極天苞育名草修生救疾多逰此岫
魏帝詔之曰栖素雲根餌芝清壑
  九曲黄河
河圖緯象曰黄河出崑崙山東北流千里折西而行至
於蒲山南流千里至於華山之隂東流千里至於桓雍
北流千里至於下津河水九曲長九千里入於渤海水
經注曰黄河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新唐書云天
[076-13a]
寳中哥舒翰破吐蕃洪濟大莫等城收黄河九曲以其
地置西海郡
  黄河源
按史記云河有兩源一出葱嶺一出于闐合流東注蒲
昌海伏流地中南出積石其山多玉石武帝因按古圖
書名河所出山曰崑崙班固以騫為未嘗見崑崙唐薛
元鼎使吐蕃自隴西成紀出塞二千里得源於悶磨黎
山中髙四下所謂崑崙水東北流與積石河相連河源
[076-13b]
澄瑩冬春可涉下稍合流色赤益逺他水并注遂濁吐
蕃亦自言崑崙在其西南故蔡氏尚書禹貢傳兼取二
說而歸是於薛然皆非耳目聞見之實論元至元十七
年命都爾蘓佩金虎符徃求河源自河州四閱月始抵其
處學士潘昻霄述其所見為志謂河源出吐蕃朶甘思
西鄙有泉百餘泓沮洳渙散方可七八十里自上瞰之
如列星羣流奔輳五七里滙二巨澤自西而東經歴可
半月合赤賔河其流寖大始名黄河然水猶清又一二
[076-14a]
日岐為八九股行可二十日至朶甘思東北有大雪山
即崑崙也自是凡七八日河水北行轉西崑崙北一東
北流可二十日至禹貢積石自發源至漢地南北溪澗
分流合𣲖莫知紀極至積石始林木暢茂及考臨川朱
思本得譯出梵字圖書其間分合轉折與志或異而崑
崙積石地域逺近大要相同大槩謂河源東北流所歴
皆西畨地至蘭州凡四千五百餘里始入中國又東北
流過胡地凡二千五百餘里始考張騫使西域所至惟
[076-14b]
大月氐大宛大夏康居其餘旁國皆得之傳聞徒見鹽
澤伏流至於積石再出遂謂此為河源誠未覩崑崙班
固非之宜矣元鼎雖亦以使事徃吐蕃然履歴有序其
言崑崙山水委曲可信故蔡傳以元鼎之言為近然亦
未究極至元有天下薄海内外皆置驛使通道絶域如
行國中都爾蘇又特以河源事徃所詣多鄉道指授其所
紀載當有證據然後知于闐鹽澤崑崙積石一皆河流
所經去源猶逺譬諸常山之蛇張騫見其尾元鼎見其
[076-15a]
腹而都爾蘇所至昻霄所紀庶幾見其全體矣雖然中夏
内事有干人紀者君子所當知中夏外事無預於人者
君子所當畧故禹貢止書導河積石至於龍門其下經
過播逆入海之處則備及之意盖有在矣後世振决蕩
析河流在中國者代無善捍之䇿而反逺求其源于荒
絶之外欲何為邪姑併録之以具觀考
  五湖
五湖之說有二周禮揚州其浸五湖范蠡云與我争三
[076-15b]
江五湖之利者非吳耶史河渠書曰於吳則通渠三江
五湖貨殖傳曰夫吳有三江五湖之利太史公自叙曰
登姑蘇望五湖此五湖者即具區也其𣲖有五故曰五
湖一名震澤一名笠澤張勃吳録云五湖者太湖之别
名以其周行五百里三萬六千頃故以湖名義興記太
湖射湖貴湖陽湖洮湖為五湖酈道元水經謂長塘湖
射貴湖上湖滆湖太湖為五湖張守節史記正義云茭
湖游湖漠湖貢湖胥湖皆太湖東岸五灣為五湖虞翻
[076-16a]
云太湖有五道東通長洲松江南通嘉興韭溪西通宜
興荆溪北通晉陵滆湖西南通嘉興韭溪陸魯望云太
湖上禀咸池之氣一水而五名其名大同小異皆禹貢
之所謂震澤也王勃文襟三江而帶五湖則揔言南方
之湖洞庭一也青草二也鄱陽三也彭蠡一名宫亭湖/即禹貢滙澤
四也太湖五也吳越春秋五湖貢湖游湖胥湖梅梁湖
金鼎湖也韋昭曰胥湖蠡湖洮湖滆湖就太湖而五虞
翻曰太湖水通五道謂之五湖陸龜蒙曰太湖上禀咸
[076-16b]
池五車之氣故一水五名又楊全五湖賦止為太湖而
作周禮揚州之浸曰五湖
  三河
唐詩天子三河募少年三河黄河也析支河也湟河也
  百川
吕温地志圖序粉散百川黛凝羣山亦如今地里圖黄
為川紅為路青為山也
  大江
[076-17a]
江出岷山其源實自蜀西戎萬山來至嘉州而沫水自
巂州合大渡河穿夷界千山以㑹之至叙州而馬湖江
㑹之又十五里而南廣江㑹之至瀘州而内江又自資
簡㑹之至重慶而嘉陵江自利閬果合等州㑹之至涪
州而黔江合南夷諸水㑹之至萬縣而開江水自開達
等州㑹之夫然後總而入峽是江自峽而西受大水凡
八及出峽而下岳陽則㑹之者洞庭湖所受湖南北諸
水也又自是而下鄂渚則㑹之者漢口所受興元諸水
[076-17b]
也又自是而下黄州東四十五里則㑹之者巴河也又
自是而下九江則㑹之者彭蠡今名鄱陽湖所受江東
西諸郡水也又自是而下則㑹之者皖水所受淮西諸
水也夫然後總而入海是以自峽而東又受大水凡五
畧計天下之水㑹於江者居天下之半其名稱之大而
可考者凡十有三故曰江源其出如甕而能滔滔萬里
達海所受者衆也嗚呼問學者可以觀矣
  三江
[076-18a]
禹貢曰三江既入諸江之說極多國語子胥曰三江環
之民無所移韋昭注曰三江松江也錢塘也浦陽也秦
語云越王擒之於三江之浦范蠡曰與我争三江五湖
之利者非吳與吳越春秋曰范蠡乗舟出三江之口越
絶書云出三江之口入五湖之中蔡沈書傳主唐仲初
吳都賦注松江下七十里分流東北入海為婁江東南
流者為東江并松江為三江張守節史記正義曰三江
者在蘇州東南三十里名三江口一江西南上七十里
[076-18b]
至太湖名曰松江古笠澤江一江東南上七十里白蜆
湖名曰上江亦曰東江一江東北下三百餘里入海名
曰下江亦曰婁江於其分處號曰三江口顧夷吳地記
云松江東北行七十里得三江口東北入海為婁江東
南入海為東江并松江為三江是也周禮職方氏云揚
州藪曰具區川曰三江按五湖三江者韋昭注非也其
源俱不通太湖引解三江既入失之逺矣鄮山黄氏曰
世之說三江者甚衆率於地理不合至稅安禮安禮蜀/人地理
[076-19a]
指掌圖或以/為東坡非也禹貢指掌圖一出指豫章九出彭蠡者為
南江以足經文中江北江之數其論始定然審如其說
於震澤何關耶其曰歴丹陽毗陵入今大江者為北江
首受蕪湖東至陽羡者為中江分於石城過宛陵入具
區者為南江三江在震澤上下而皆入海其說似矣然
丹陽毗陵之入江者特港脉一二詎應影附大江而謂
之江而首蕪湖分石城之二水皆在震澤上流又可以
入海言耶以今所見受震澤水東入於海者惟吳松一
[076-19b]
江不見其三也舊有安亭一江由青龍鎮入海闓利者
慮其走商稅塞之又有白蜆一江以通青龍今亦塞而
耕稼之王半山送裴如晦出宰吳江詩曰當知耕牧地
徃徃茭蒲青三江斷其二洪水何由寧豈禹三江之舊
迹在是有可訪而復之者耶抑水之為水有源有委舊
說具區三萬六千頃積之既多泄之已難矣熈寧八年
旱太湖淺露見丘墓街井是昔為高原今為汚澤也湖
之浸淫又不知其比舊增多幾千頃非源委之不究而
[076-20a]
致然耶慎/按蔡沈黄震之說皆於下流求之名以地訛
號隨世改恐非禹貢三江之說也曷於上流發源求之
徐鉉注說文云江出岷山至楚都名南江至潯陽為九
道名中江至南徐州北江入海郭璞山海經注岷山大
江所出也崍山南江水所出也崌山北江水所出也三
江皆發源於蜀而注震澤禹貢紀其源而及其委耳豈
區區為吳地記其瑣瑣改易不常之名乎觀禹貢三江
之說當以此意求之則予之言雖大禹復生不能易矣
[076-20b]
  蜀之三江
蜀之三江外水岷江中水涪江内水沱江也
  墊江之源
蔡松年補南北史志載吐谷渾酋長阿豺登其國西疆
山觀墊江源問其羣臣曰北水流更有何名由何郡國
入何水也其長史曽和曰此水經仇池過晉壽出宕渠
始號墊江至巴郡入江度廣陵㑹於海阿豺曰水尚知
歸吾獨無所歸乎乃遣使南通於劉宋貢方物宋少帝
[076-21a]
封為澆河公按此稱墊江非今忠州之墊江也古之墊
江即今合州也合州置於西魏隋煬帝改合州為涪陵
而移墊江之名於忠州之桂溪今之墊江則古之桂溪
也近日一統志亦草草混淆因書墊江源併及之按墊
江之源乃在吐谷渾之西疆山今其地不在中國不可
考究
  怒江
唐地里志安南通天竺道自羊苴哶城西至永昌故郡
[076-21b]
三百里又西渡怒江至諸葛亮城二百里羊苴哶今在
大理怒江今在騰越怒江江波洶湧如怒也或作露江

  四海
東海之别有渤海南海之别有漲海西海之别有青海
北海之别有瀚海猶五岳之外有五鎮也
  裨海
說文裨接益也以小益大曰裨西域傳有裨王漢書有
[076-22a]
裨將鄒衍書四海之外有裨海環之書名有裨蒼裨
雅皆以小益大之義
  西海
丘文莊公曰自漢南越入中國始有南海然西海竟
不知所在今祀東海於登州祀南海於廣州皆臨海
而祭西海則望祀於蒲州北海則望祀於懷慶盖因
宋都汴而懐慶在其北是時失幽燕無因至遼薊之
間而北望以祭之可也國朝都燕而乃往南以祭北
[076-22b]
海可乎古謂青州為北海郡今京師東北乃古碣石
淪海之處於北立祠為宜滇之極西百夷之外聞有
大海通西南島夷即西海也宜於雲南城望祀之慎/
按王莽立西海郡於西寧之地亦妄也今滇西百夷
之外有大海在今阿瓦地沐璘為都督曽至其地有
詩云蛇首樓船十丈長船頭鐃鼔樂笙簧篙師百櫓
齊揺去阿瓦城邊水似湯即西海無疑矣又按王充
論衡云漢得西王母石室因立西海郡而漢書不載
[076-23a]
其事今其地没於匈奴矣栁子厚鐃歌題云李靖滅
吐谷渾西海上
  熱海
岑參熱海行云蒸沙爍石然虜雲沸浪炎波煎漢月此
循名想說之誤參雖仕從邉幕亦未曽親到熱海也按
𤣥奘西域記云凌山葱嶺北隅坎雪積凌春夏不觧懸
釡而炊席氷而寢七日出山有一清池亦曰熱海以其
對凌山不凍故得此名其水未必温也𤣥奘盖躬至目
[076-23b]
見非參想像之詞耳
  丘處機論海潮
海潮人皆言因月唐盧肇獨言因日余嘗逰海上詢其
故老甚見分明月初出則潮初上月卓午則潮滿月西
轉則潮漸退月沒則潮退盡北方月出則潮復上斗北
月中則潮滿月東轉則潮漸退月沒則潮退盡盧肇言
日是太陽水是純隂日西入地時隂避太陽東海潮上
日出時水乃西流東海潮下且箭之急疾晝夜不能行
[076-24a]
萬里如何海之深濶洪波蕩漾日夜能行數萬里乎又
肇之所言晝夜方是一潮知肇不曽海上逰行其文輕
進朝臣無有詰難者盖世間之事强辯者為勝自非聖
達誰能窮理盡性哉余要曽較勘東萊與膠西陸地相
去二百里許水行迂曲則千里許潮信不同萊北潮上
即膠西潮下膠西潮上即萊北潮下北到南海約近萬
里據大體北海潮上則江淮已北皆潮滿南海潮上江
淮已北皆潮下即是如何登萊即墨盈縮不同又見四
[076-24b]
方大海潮流各異耳世間之事尚不能究况天外之事
乎大抵海水盈縮譬乾象縱横耳於理則無有邉際隨
風飄蕩莫能定准何乃晝夜循環不差度數亦聖功道
力不可思議耳丘長春之說如此可與盧肇余靖及天
原發㣲之說相叅互故備録之然潮亦有不可知者如
錢鏐射潮而潮退西陵元兵駐錢塘沙上三日而潮不
至似有神司之不可以常理推也
  海影翻
[076-25a]
人家壁上或見塔影樹影而不知塔與樹所在此理不
可曉又有見塔影樹影皆倒懸尤不可解段成式云海
影翻側如此理或然也盖海光映日數千里皆見塔樹
影本直影又重影勢必倒也
  閬水即漾水
通鑑六十七巻劉璋將扶禁帥萬餘人由閬水上注閬
水即西漢水禹貢所謂嶓冡導漾東流為漢者也余昔
年著古音畧以浪漾為一水吳中陸貞山粲駁之以為
[076-25b]
誤盖未嘗考此也
  外水内水中水
宋劉裕遣朱齡石代蜀㓂譙縱衆軍悉從外水取成都
臧僖從中水取廣漢老弱乗髙艦從内水向黄虎史炤
通鑑釋文曰巴郡今之/重慶正對二水口右則涪内水左則
蜀外水自渝上合州至綿州曰内水自渝上戎瀘至蜀
謂之外水慎/按外水即岷江自重慶上叙州嘉定是也
内水即涪江自重慶上合州遂寧潼綿是也中水即沱
[076-26a]
江自瀘州上富順資簡金堂漢州是也曰四川者則取
岷江沱江黒水白水四大川以為名爾沈約宋書資江/為中水涪江為
内/水
  八功德水
八功德水一清二冷三香四柔五甘六净七不噎八除

  丁字水
杜牧睦州詩疊嶂巧分丁字水按水經丁溪水在泗水
[076-26b]
東泗水冬春淺澀常排沙通道陸機賦所謂乗丁水之
㨗岸排泗川之積沙是也
  十二月水
正月觧凍水二月白蘋水三月桃花水四月𤓰蔓水五
月麥黄水六月山礬水七月豆花水八月荻苖水九月
霜降水十月復槽水十一月走凌水十二月蹙凌水見
九州記
  苦水變甘泉
[076-27a]
李錫之為蘆城令變苦泉為甘泉凡水之性味色香出
沒顯伏皆地脉之異有所産歟惠州之佛疏院東熱泉
湯如也西冷泉雪如也
  濡水
濡水有二乃官切一出涿郡固安縣與易水合而注於
海馬水此一濡水也一發原於遼西塞外過海陽入於
海此一濡水也
  蜀江水路險名
[076-27b]
江自嘉州至荆門名灘險地凡千百餘舟人一一能言
之其灘之外有洞有磧凡數十皆見於字書今載其畧
洞疾流也江中有達/洞構木洞水流沙上曰瀬江中有/和尚瀬水出尾下
曰瀵今地名/七瀵囬流旋轉曰漩今有南/陀三漩石積水淺曰磧今/有
上磧/下磧水疾崖傾曰碥今有閻王/碥燕子碥灘磧相湊曰沝音子今/有石㧪
子折/危子水如轉轂曰漕今有野/猪漕水漫不流曰沱潭下急流
曰灘其名尤多不盡書也
  逺水如岸
[076-28a]
海濵之人曰逺望海水似髙於地有如岸焉盖水氣也
煬帝望海詩曰逺水翻如岸遥山倒似雲
 
 
 
 
 
 
[076-28b]
 
 
 
 
 
 
 
 升菴集巻七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