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084 山谷集-宋-黃庭堅 (master)


[014-1a]
  欽定四庫全書


  山谷集巻十四


  宋 黃庭堅 撰


  贊八十首


  江氏家藏仁宗皇帝墨蹟贊


  昭陵仁聖與天同功不刻不雕萬國文明日月照臨無
有隠側一滴之雨澤及萬物簡言易從易言易知皇祖
有訓信如四時雷聲不作天地淵黙遺黎懷仁霣泣翰
[014-1b]


  錢忠懿王畫像贊


  文武忠懿堂堂如春中有樗里不以示人雷行八區震
驚聽聞提十五州共為帝民送君者自崖而反以安樂
其子孫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眇大物而成仁


  王元之真贊


  天賜王公佐我太宗學問文章致于匪躬四方來庭上
稍宴衎公舍瓦石責君堯舜采芝商山以切直去惟是
[014-2a]
文章許以獨步白髪還朝泣思軒轅雞犬䑛鼎羣飛上
天真宗好文且大用公太阿出柙公挺其鋒龍怒鱗逆
在廷岌岌萬物並流砥柱中立古之遺直叔向以之嗚
呼王公其尚似之


  東坡先生真贊三首


  子瞻堂堂出於峨眉司馬班揚一作嚴揚金馬一作金門石渠閱
士如牆上前論事釋之馮唐言語以為階而投諸雲夢
之黃東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罵皆成文章解覊而
[014-2b]
歸紫微玉堂子瞻之德未變於初爾而名之曰元祐之
黨放之珠厓儋耳方其金馬石渠不自知其東坡赤壁
也及其東坡赤壁不自意其紫微玉堂也及其紫微玉
堂不自知其珠厓儋耳也九州四海知有東坡東坡歸
矣民笑且歌一本有義形于色為國山河一日不朝其間容戈至其
一丘一壑則無如此道人何


  岌岌堂堂如山如河其愛之也引之上西掖鑾坡是亦
一東坡非亦一東坡槁項黃馘觸時干戈其惡之也投
[014-3a]
之於鯤鯨之波是亦一東坡非亦一東坡計東坡之在
天下如太倉之一稊米至於臨大節而不可奪則與天
地相終始


  眉目雲開月靜文章豹蔚虎炳逢世愛憎怡怡五一作立
朝公忠炯炯


  寫真自贊五首并序


  余往嵗登山臨水未嘗不諷詠王摩詰輞川别業之
篇想見其人如與並世故元豐間作能詩王右轄之
[014-3b]
句以嘉素寫寄舒城李伯時求作右丞像此時與伯
時未相識而伯時所作摩詰偶似不肖但多髯爾今
觀秦少章所蓄畫像甚類而瘦豈山澤之儒故應臞
哉少章因請余自贊贊曰


  飲不過一瓢食不過一簞田夫亦不改其樂而夫子不
謂之能賢何也顔淵當首出萬物而奉以四海九州而
享之若是故曰人不堪其憂若余之於山澤魚在深藻
鹿得豐草伊其野性則然葢非抱陸沈之屈懷迷邦之
[014-4a]
寶既不能詩成無色之畫畫出無聲之詩又白首而不
聞道則奚取於似摩詰為若乃登山臨水喜見清揚豈
以優孟為孫叔敖虎賁似蔡中郎者耶


  吏能精密里行婣䘏則不如兄元明而無元明憂疑萬
事之敝斟酌世故銓品人物則不如其弟知命而無知
命強項好勝之累葢元明以寡過而知命以傲世如魯
直者欲寡過而未能以傲世則不敢自江南乘一虛舟
又安知乘流之與遇坎者哉


[014-4b]
  或問魯直似不似似與不似是何等語前乎魯直若甲
若乙不可勝紀後乎魯直若甲若乙不可勝紀此一時
也則魯直而已矣一以我為牛予因以渡河而徹源底
一以我為馬予因以日千里計魯直之在萬化何翅太
倉之一稊米吏能不如趙張三王文章不如司馬班揚
頎頎以富貴酖毒而酖毒不能入其城府投之以世故
豺虎而豺虎無所措其爪角則於數子有一日之長


  道是魯直亦得道不是魯直亦得是與不是且置勿道
[014-5a]
喚那箇作魯直若要斬截一句藏頭白海頭黑


  似僧有髪似俗無塵作夢中夢見身外身


  張大同寫予真請自贊


  秀眉廣宇不如魯山槁項黃馘不如漆園韜光匿名將
在雙井談𤣥說妙熱謾兩川枯木突兀死灰不然虛舟
送物成百漏船


  張子謙寫予真請自贊


  見人金玉滿堂而不貪看人鳯閣鸞臺而不妬自疑是
[014-5b]
南岳懶瓚師人言是前身黃叔度


  故僰道廖君畫像贊并序


  廖君翰字仲良治生有猗頓之材知子有朱公之智
初居郁鄢而遷于僰道推郁鄢之田以業其兄買山
於夷戸即其人以耕稼不征其財力數年遂役屬數
百家而富以十倍乃大治産居延儒學以為子師禮
游士以為子友命子琮為進士遂登嘉祐二年進士
第戎人仕於朝自琮始君年三十以郡吏與夷戰於
[014-6a]
馬鳴溪敗績自没水中流數里或獲以舟得不死後
五十年而為士大夫家有家法居戎州第一君夀七
十九而終里人愛之故有畫像于夀昌院後三十年
琮以承議郎致仕家居贈君某官思配前人之徳乃
新畫像之室而請余為之贊


  廖君樸遬卒享五福其艱其勤天畀戩穀治生之材可
以治邦知子之智可以使能耋老于鄉以福孫曾在爾
後人思其艱勤思其好賢維衣食之源瞻像思孝勿墮
[014-6b]
其教


  故江陽楊君畫像贊并序


  楊君存道累世以儒學知名薦於鄉乃登治平四年
進士第於予為同年進士其為人孝弟慈祥其文學
鄉先生以為可宗其為吏不愧古之長民者不幸年
四十九而卒其葬也予為贊其畫像以教其鄉縣之
子弟云存道諱從居江陽久矣莫知其所從遷也贊


[014-7a]
  顯允臨卭吏師文宗能者述之徳宇恢恢疎而不失有
物實之於義當然確乎不奪強者屈之愛民如子曰予
用威誰其䘏之圖像如生雖不能言誰敢忽之其事在
人嵗月其逝勿墜失之後有南董詢事考言尚其筆之


  故陳氏畫像贊


  女歸能婦義止宜家誰其向道探深見遐入古人室立
妙法句自履實地告人悟處忽爾心疾累嵗狂癡為忘
我難使人厭之迨其解化莊語告戒堂堂夫人凌鄭同
[014-7b]


  喬令真贊


  抱璞而居其誰别玉喬君不獻自尊兩足窺其獄戸視
其邑庭吏無重糈民有頌聲提平如砥持㢘如水觀其
中公清有餘相其貌固凡人耳


  文勛真贊


  榮如辱如誰喪誰得萃如嗟如不見聲色為吏不殘去
其敗羣好賢喜士黽勉而勤子克家吾稅駕舍幾而寢
[014-8a]
漠然即化眉目在圖慰爾時思藹然粹温似無恙時


  李冲元真贊


  冶百錬之金而中黃鐘之宫琢无瑕之玉而成夜光之
璧可用饗帝可用活國師曠不世而無聞韞櫝藏之而
無悶士亦何得於山林元勛而藎穀也故肥遯


  宋喬年真贊


  士之坎壈以其智多因坎壈以為師用其多以見已相
遭於功名之會圖像麒麟獨行於寂寞之濱照影溪壑
[014-8b]
大者四時爾小者風雨爾豈真我哉


  宋宗儒真贊


  宋子勃窣心有古鏡朝四暮三為笑不競放一捻一猶
著禪病探丸起死味藥知性憂患不入乎盃中抱胡琴
而風聽若乃脫冠袒裼捫蝨應客目如愁胡拊髀而呼
是必追橡栗於雲杪探水月於江湖然後怏於心與


  陶兀居士贊


  眉山吳元祥得意於酒與世相忘者史應之贊之曰
[014-9a]
兀兀陶陶陶陶兀兀是醒是醉布衣簪紱涪翁乃名
之陶兀居士而增贊之


  兀兀陶陶借書借不得陶陶兀兀問字問不得是醒是
醉佛也會不得布衣簪紱有人扶便得


  史應之贊


  眉山史應之愛酒而滑稽對鄙不肖醉眼一笑司馬徳
操萬事但好東方戲嘲驚動漢朝窮則徳操逹則方朔
天地一壺不膠者卓應之老矣似愚不愚江安食不足
[014-9b]
江陽酒有餘


  麟趾贊


  麟有趾而不踶仁哉麟哉有定而不抵仁哉麟哉有角
而不觸仁哉麟哉今之人一朝之忿以觸人㓕身辱親
嗚呼人中有獸獸中有人


  笻竹杖贊


  厲㢘隅而不劌故竊比於彭耽之夀屈曲而有直體能
獨立於雪霜之後伯夷食薇而清陳仲嚥李而瘦涪翁
[014-10a]
晝寢蒼龍掛壁涪翁履危心如鐵石窮山獨行解兩虎
爭終不使卞莊乘間而孺子成名


  義松贊洪州西山翊真觀


  西山之松有嵗寒之質懷其同氣耶既分矣復合而為
一涔露雲雨老大霜雪匠石輟斤樵夫歎息人之同氣
去本未逺宰上之杞蔽芾成陰有其干戈日尋余不知
其何心


  三笑圖贊


[014-10b]
  二豪之所爭不滿三隠之一笑三隠之所笑不解耶舍
之顔耶舍之印霧鎖雲埋九年面壁此印方開


  倦鶴圖贊子瞻畫石伯時為作歸鶴余題曰倦鶴圖


  偉萬里之仙驥羾九闗而天翶亦倦飛而歸止矧人生
之嗟勞饑食北山之薇蕨寒緝江南之落毛安能作河
中之桴木寧為籬落之繫匏


  席子澤槃礴圖贊


  百遇毒而成醫九折臂而信道慈子而長人之㓜愛親
[014-11a]
而夀人之老葢嘗飲長桑之丸而得耆域之草此天地
之仁氣也而席子以遊方之内知萬化之如今㤀一世
之遺我臨流濯足脫帽箕坐寄槁竹以孤唳哂秋葉之
驚墮此天地之義氣也而席子以遊方之外觀壑若陵
對卿若兵客或箴之曰俯仰之間禍之橐也虎不可暴
河不可乘席子笑而應之曰此天地之強陽氣也誰能
以久生於是方噓竹莩緻膜眼吟弄風月使客㤀返吾
但恠其多能不窮不知去方朔之近逺


[014-11b]
  趙景仁彈琴舞鶴圖贊


  無山而隠不褐而禪聽松風以度曲按舞鶴而㤀年鏗
爾舍琴而對吏忽坌入而來前察朱墨之如蟻初不病
其超然


  胡逸老吳生畫屏贊


  兩虎戲搏文章露千林號風雷欲雨慎勿私鬬傷𤓰距
豺狼野子即當路


  易生畫麞猿猴貛贊


[014-12a]
  穴居木處相安以飲食生渴饑愛憎無師而自能其皮
之美也自立辟其肉之肴也故多兵風林露壑伐木丁
丁雄雌同聲去之逺而猶鳴彼其不同臭味故眴目而
相驚惟蟲能蟲惟蟲能天余是以觀萬物之情


  畫墨竹贊


  人有嵗寒心乃有嵗寒節何能貌不枯虛心聽霜雪


  畫牧牛贊


  鼻之柔也以繩牧之心之柔也以道牧之縱而不蹊人
[014-12b]
之田其誰早服之


  畫馬贊


  御與馬相得維予止作萬里不日而復士志於學則亦
無息以師友為轡䇿及其至焉維爾力


  黃庭畫贊


  君誦黃庭内外篇本欲洗心不求仙夜眎片月墮我前
黒氣剥盡朝日鮮一暑一寒久自堅體中風行上通天
亭亭孤立孰旁縁至哉道師昔云然既已得之戒不傳
[014-13a]
知我此心未虧騫指我嬰兒藏谷淵言未絶口行已旋
我記其言夜不眠


  觀世音贊六首


  海岸孤絶補陀巖有一衆生圓正覺八萬四千清淨眼
見塵勞中華藏海八萬四千母陀臂接引有情到彼岸
湼槃生死不二見是則名為施無畏八風吹播老病死
無一衆生得安穏心華照了十方空即見觀世音慈眼
設欲真見觀世音金沙灘頭馬郎婦


[014-13b]
  自心海岸孤絶處戒定慧香補陀伽觀身實相淨聖果
自度衆生大悲願一一浮漚鏡本空八萬四千垂手處
夢時捉得水中月親與獼猴觀古鏡


  聖慈悲願觀自在海岸孤絶補陀巖貫花纓絡普莊嚴
度生如幻現微笑有一衆生起圓覺即現三十二應身
壁立千仞無依倚住空還以自念力


  以法界印印諸善根以平等印普印諸業八萬四千母
陀臂諸佛承我稱提力八萬四千清淨眼衆生依我成
[014-14a]
正覺補陀巖下白花風月照海漩三昧底


  聖慈悲願觀自在小白花山住道埸海漩三昧覺澄圓
三十二應施無畏有一衆生發大心願度我身及舍識
萬仞峯前撒手過觀音豈復異人乎


  敬禮補陀巖下水邊十方三世無不現前願我亦證空
覺極圓處處悲救火中生蓮


  江南李後主夢觀世音像贊


  補陀巖中大慈聖滄浪石上觀生死南州麽聖師子王
[014-14b]
感夢白衣施無畏夢回洒筆具光相照鏡還與我面同
當時若會照鏡句放下江南作閒客


  了觀師繡觀音贊


  六合内外若有不觀音處則此絲縷不能堅固横此三
十二應共此一光明聚了觀觀音自知金針落處知落
處女媧補天夜夜雨


  龐道者繡觀音贊


  道者侏儒從山谷累年自請予云家富於財父母死
[014-15a]
無兄弟年三十不娶聞山谷食素遂盡散其貲與族
人作頭陀從山谷不衣帛不臥榻一齋之外水亦不


  八萬四千唯兩臂三十二應無來往悲觀一切造諸業
慈觀諸業熾然住清淨觀時無本根幻影重重蒙古佛
有能出世自觀音即受老翁無畏施


  南山羅漢贊十六首


  第一尊者賔度羅跋羅墮闍崑崙兒奉金匣國
[014-15b]
王坐前瑠璃花盆正坐左右手作印前有香印
小僧奉鉢國王取火然香印


  大阿羅漢賔度羅奉持末後如來印日中一鉢千家飯
處處作佛事饒益以我身心五分香作光明雲雨大千
取火燃香世界主能遍法界唯心辦


  第二尊者迦喏迦伐蹉迦濕彌羅國王坐一作正
右手作印坐前瑠璃盆花崑崙奴奉經匣國王
作禮


[014-16a]
  佛記一切賢聖衆皆以無為有差别如來乃至阿羅漢
同入涅槃三昧海二乘設不見此理是則波旬顛倒想
稽首迦諾迦伐蹉看花結印同無相


  第三尊者迦諾迦跂釐墮闍合左右手作印胡
奴奉經小僧持課


  駕羊超出風火宅跨&KR0693求度生死河者乘如來初方便
自徹海漩三昧底三乘如來悲願力身如光影現十方
持經不染文字相是名第一離欲者


[014-16b]
  第四尊者蘇頻陀左手持經小僧傾瑠璃瓶水
飲虎


  斑斑之獸本山林升堂入室作輿衞小僧奉施軍持水
弭耳來受救渴供胸中猛虎自調服是故異物成一家
我觀閻浮提衆生同牀猜忌若冰炭


  第五尊者諾矩羅阿氏多西面彈指胡奴執印
杖小僧奉瑠璃器中有兩孔雀尾


  稽首具六波羅宻稽首得無生法忍稽首佛敕久住世
[014-17a]
稽首救世不倦者天上人間福田施心無高下依佛慧
遍與有情作功徳故受孔雀墮尾供


  第六尊者跋陀羅住在耽没羅洲面西坐疊左
右手國王奉如意小僧合掌


  能以一切聲聞佛能以法忍出世法宴坐分身應十方
不取涅槃自饒益伏住泥沙觀止水中有菩薩清凉月
無明風起作浪波方會如來同覺海


  第七尊者迦理迦執白拂小僧奉匣胡奴濾水


[014-17b]
  佛光影中大杜多八萬細行滅塵勞愛護有情如眼目
胡奴來供濾水囊手持白拂起清風奉持所聞佛直指
小根魔子欲横戈弓折箭盡皆消霣


  第八尊者伐闍羅吠多羅指顧有所言小僧作
香篆胡奴奉香篆臺肩掛淨水寶缾


  百和香中本無我光透塵勞一一法佛法本從空處起
炳然字義照太空以此一香應發心東方出日西方雨
我今稽首伐闍羅是真離欲阿羅漢


[014-18a]
  第九尊者戍博迦住在香醉山中執羽扇胡奴
奉金爐小僧奉來禽


  香醉山中夏木陰來禽磊磊承風霧山鳥衝飛墮聖前
小僧澡雪羞時供胡奴知是說法時故奉金爐聽時事
有說法相無言說無說無聞是真說


  第十尊者半託迦住在三十三天長眉持數珠
小僧合十指天王獻鈴杵


  龎眉寂黙坐空禪萬年一念無縁促手珠猶作奢摩他
[014-18b]
寄迹普賢修萬行梵天來獻瑜伽具問人親見世尊來
撥開眉目示梵王諸天皆得法眼淨


  第十一尊者羅怙羅持經小僧奉經帙國王跪


  一身入定多身出屈申臂頃四天下如世篋藏諸有物
及以絲縷舞工木小兒贊歎或恐怖耆老智者但袖手
佛說神通方便力度脫衆生具功徳


  第十二尊者那迦犀那持印杖小僧合掌胡王
[014-19a]
獻七寶


  四十九年大教主波旬請故入涅槃佛身常尋法界住
非其境界故不見未法衆生尠福田衆魔染衣汗戒律
稽首那迦住世間令我常生遇佛想


  第十三尊者因揭陀振金錫龍擾坐下國王獻


  如來寶仗降魔相慈悲威怒震十方毒龍帖耳收雷霆
逆麟可摩若家狗我法未嘗惱衆生不令肆毒生恐怖
[014-19b]
但以本來悲願力情與無情共一家


  第十四尊者伐那婆斯受國王獻寶塔國王胡
跪胡奴奉塔坐


  八萬四千寶浮圖不如一念心清淨惟此有相檀施福
三塗八難所依怙佛以一花示迦葉笑中有刀世不解
而以法盡付諸人深藏寶骨待梅里


  第十五尊者阿氏多奉手爐國王注水灌蓮花
盆小僧奉花


[014-20a]
  萬山相倚碧巑岏靈鷲一峯聖賢宅如來往昔經行處
林泉鳥獸皆逆向清淨眷屬千五百無日不聞鐘磬音
閻浮提中大福田蓮花會上菩提記匝一作回


  第十六尊者注茶半託迦合掌受龍女獻珠案
上設鈴杵小僧奉手爐


  持軸山中大慈聖普應諸供作佛事雖設大鈴金剛杵
如世休馬櫜弓矢龍女來獻九淵珠無心奉施無心受
清淨之衆見尋常相視還如土木偶


[014-20b]
  見翰林蘇公馬祖龎翁贊戲書


  一口吸盡西江水磨却馬師三尺觜馬駒蹋殺天下人
驚雷破浪非凡鱗馬祖龎公水泄不通游鯈方樂科斗
生角


  清凉國師真贊摘裴休語


  寶月清凉寂照法界以沙門相藏世間解谷響入耳性
不可為青蓮出水深不可窺萬象紛披花開古錦啟迫
羣氓與甘露飲哲人去矣資何所參即事之理塔鎖終
[014-21a]


  木平和尚真贊


  一尺三寸汗脚草鞋掛龍牀角他日清凉半座果然未
㤀禮樂一一漚裏木平稽首一漚前覺


  南安巖主大嚴禪師真贊


  石出山而韻自丘壑松不春而骨立氷霜今得雲門柱
杖打破鬼窟靈牀其石也將能萬里出雲雨其松也欲
與三界作陰凉此似昔人非昔人也山中故友任商量


[014-21b]
  南安巖主定應大師真贊


  定光古佛不顯其光古錐透穿大千以為嚢臥像出家
西峯參道亦俗亦真一體三寶彼逆我順彼順我逆過
即追求虛空鳥迹驅使草木教誨蛇虎愁霖出日枯旱
下雨無男得男無女得女法法如是誰奪誰予令君威
怒免我伽梨既而釋之遂終白衣白帽素履須髪皤皤
夀八十二與世同波窮巖草木枯腊風雨七閩香光家
以為祖薩埵御天宋有萬姓乃錫象服名曰定應


[014-22a]
  黄龍南禪師真贊


  我手何似佛手日中見斗我脚何似驢脚鎖却狗口生
縁在甚麽處黃茆裏走乃有北溟之鯤揭海生塵以長
觜鳥啄其心肝肺乃退藏於宻待其化而為鵬與之羽
翼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自為鑪而鎔凡聖之銅乃將
圖南也道不虛行是謂無功之功徧得其道者一子一
孫而已矣得其一者皆為萬物之宗工以丹墨得皮得
骨我以無舌贊水中月


[014-22b]
  大溈喆禪師真贊


  即邪是正即藥是病乞水指井乞飯與甑殺人如麻出
邪命定而得正命尸羅清淨而八萬四千清淨是謂毗
盧遮那正法眼藏以平等印封之以僧伽梨蒙之無心
者來彈指門開聖凡不盡金鎖生苔丹青回互南北呈
露影落千江誰知月處


  五祖演禪師真贊


  問道白雲端蹋著自家底無心萬事禪一月千江水路
[014-23a]
逢摩登伽石上漫澆水赤土晝簸箕也有第一義誰言
川䖃苴具相三十二


  慧林中禪師真贊


  廓然豁爾師不自知工何能寫晬然衎爾工以為真師
不謂之假金然玉爾物自賔之木然石爾孰能親之維
丹青不能新之其孰能陳之


  法雲秀禪師真贊


  法雲大士天骨巖巖如來津梁我實荷擔手捉日月斷
[014-23b]
取莊嚴國士入此佛土位置城南有目無目疑聖疑凡
擊大雷霆布灑甘露大圓鏡中慈悲威怒維此象法依
正法住後五百嵗亦莫予敢侮誰為請主世界主女


  泐潭乾和尚真贊


  平常心是道南泉只眨得眼菴内人不見菴外事趙州
猶是擔扳秋毫不穏方丈前萬仞深坑但到牢闗柱杖
子天下横行平如鏡面實如石師子借問是誰泐潭道
人萍鄉老子


[014-24a]
  泐潭我和尚真贊


  枯木突兀傲睨萬物頂門上眼正法中骨


  長蘆夫和尚真贊


  松枯竹瘦是其嵗寒也山高水深不可犯干也取多國
士莊嚴此土如陶家手也拂除方丈置榻而坐一不受
也首出萬物淵黙雷吼寂寥者之參也若夫以法界印
印毛印海則驚僧繇而走巫咸也


  雲葢智和尚真贊


[014-24b]
  哆哆啝啝搭猱左科喫十方飯唱快活歌任疎慵没禮
數趕則去招則住住似著衫去如脫袴禪徒苦口勸和
光揑聚虛空要泊路


  仰山簡和尚真贊


  不戒而六和恭敬不禪而十方清淨不學而文理井井
不吏而施於有政夀八十餘閲人三世孝於塔廟勤力
勤禮百室崇成檀者亹亹齊始如終薪窮於指耋老而
精明豐肉而神清和同而不濁退屈而不陵是謂大雅
[014-25a]
之士惜乎其不發諸朝廷


  黃龍清和尚真贊


  黃河徹底凍白髪通心白雖有顧陸手百巧畫不得


  大通禪師真贊


  前波法涌後波大通大通法涌徹底澄空圓照願海千
漚一實圓通法流滔天沃日三世一念十方見前銅崖
鐵壁不可攀縁見即彈指蹉過萬千大則偏圓異位通
則真假同源觀者著眼是傳非傳


[014-25b]
  寶梵大師真贊


  穆然而肅毗尼藏也熙然而温同塵相也黙然而說法
中龍象也知文知武染衣將相也淵然而深飽儒術也
悠然而思入詩律也鉢囊如空不受實也室中生光無
長物也十有七年為法城塹也五十八夏圭璋無玷也
斬然而秀出火宅也漻然而化薪大息也子孫繩繩奉
承丹青眸子睟明五觀其役物之智袖手微笑人挹其
臨財之清
[014-26a]









[014-26b]









  山谷集巻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