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f0048 御製數理精薀-清-聖祖玄燁 (master)


[044-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製數理精藴下編卷三十九
  末部九
   比例規解平分線/分體線 分面線/更體線 更面線/五金線
[044-2a]
  比例規解
比例尺代算凡㸃線面體乘除開方皆可以規度而
得然於畫圖製器尤所必需誠算器之至善者焉究
其立法之原總不越乎同式三角形之比例葢同式
三角形其各角各邊皆為相當之率今張尺之兩股
為三角形之兩腰其尺末相距即三角形之底遂成
兩邊相等之三角形於中任截兩邊相等之各三角
形則其各腰之比例必與各底之比例相當也一曰
[044-2b]
平分線以御三率一曰分面線一曰更面線以御面
羃一曰分體線一曰更體線以御體積一曰五金線
以御輕重一曰分圓線一曰正弦線一曰正切線一
曰正割線以御測量併製平儀諸器凡此十線或總
歸一器或分為數體任意為之無所不可今將各線
之分法及用法併著於篇此外又有假數尺即用對
數及正弦割切諸線之對數為之用於三率比例測
量尤為簡捷亦詳其法於後
[044-3a]
  平分線
     自甲樞心至乙丙兩股之末作甲乙甲
     丙二線依幾何原本十二卷十九節之
     法將甲乙甲丙二線俱平分為二百分
     即為平分線也尺之長短任意為之尺
     短則平分一百分尺長則平分四五百
     分或一千分亦可分愈多而用愈便也
設如一丁戊線欲加五倍問得幾何
[044-3b]
     法以比例尺平分線第十分之己庚二
     㸃依丁戊線度展開勿令移動次取平
     分線第五十分之辛壬二㸃相離之度
     作丁癸線即丁戊線之五倍也葢十分
     之㸃為己與庚而甲己庚為兩邊相等
     之三角形甲己甲庚為腰己庚相距為
     底又五十分之㸃為辛與壬而甲辛壬
     為兩邊相等之三角形甲辛甲壬為腰
     辛壬相距為底此兩三角形為同式形
[044-3b]
     故甲庚與己庚之比同於甲壬與辛壬
[044-4a]
     之比而甲庚與甲壬之比亦同於己庚
     與辛壬之比甲壬既為甲庚之五倍則
     辛壬必為己庚之五倍而丁癸亦為丁
     戊之五倍可知矣若欲將丁戊線加十
     五倍則仍以丁戊線度於十分上定尺
     取平分線第一百五十分之子丑二㸃
     相離之度作寅卯線即為丁戊線之十
     五倍也若欲將丁戊線加三分之二則
[044-4b]
     將平分線第三十分之辰巳二㸃依丁
     戊線度展開勿令移動而取平分線第
     五十分之午未二㸃相離之度作申酉
     線即為丁戊線加三分之二也以丁戊/線為三
     分而加二分共得五分因三與五之㸃/近樞難用故用三十與五十其比例同
     也/若有丁癸丁戊二線欲定其比例之
     分數則將平分線第一百分之戌亥二
     㸃依丁癸線度展開勿令移動次取丁
     戊線度尋至平分線第二十分之乾坎
[044-4b]
     二㸃其相離之度恰符即定為一百分
[044-5a]
     之二十約為五分之一即丁癸丁戊兩
     線之比例也要之用尺之法不外於三
     率求四率如以一率為腰二率為底而
     定尺則三率復為腰而其底即四率也
     以一率為腰三率為底而定尺則二率
     復為腰而其底亦即四率也若以一率
     為底二率為腰而定尺則三率復為底
     而其腰則四率也諸線之用雖各不同
[044-5b]
     其比例之理則一也
設如一丁戊線欲分為六分問每分幾何
     法以比例尺平分線第六十分之己庚
     二㸃依丁戊線度展開勿令移動次取
     平分線第十分之辛壬二㸃相離之度
     截丁戊線於癸則丁癸即丁戊線六分
     之一也葢六十分之㸃為己與庚而甲
     己庚為兩邊相等之三角形甲己甲庚
     為腰己庚相距為底又十分之㸃為辛
[044-5b]
     與壬而甲辛壬亦為兩邊相等之三角
[044-6a]
     形甲辛甲壬為腰辛壬相距為底此兩
     三角形為同式形則甲庚與甲壬之比
     同於己庚與辛壬之比甲壬既為甲庚
     六分之一則辛壬必為己庚六分之一
     而丁癸亦為丁戊線六分之一可知矣
     若欲分丁戊線為七分則將平分線第
     七十分之子丑二㸃依丁戊線度展開
     勿令移動次取平分線第十分之辛壬
[044-6b]
     二㸃相離之度截丁戊線於寅則丁寅
     即丁戊線七分之一也又若丁戊線欲
     取七分之三則仍以丁戊線度於七十
     分上定尺而取平分線第三十分之卯
     辰二㸃相離之度截丁戊線於己則丁
     己即丁戊線七分之三也
設如有十三人每人給銀七兩問其銀幾何
     法以比例尺平分線第十分之丁戊二
     㸃依分釐尺七釐之度展開勿令移動
[044-6b]
     次取平分線第一百三十分之己庚二
[044-7a]
     㸃相離之度於分釐尺上量之得九分
     一釐即得共銀為九十一兩也葢十分
     之㸃為丁與戊而甲丁戊為兩邊相等
     之三角形甲丁甲戊為腰丁戊相距為
     底又一百三十分之㸃為己與庚而甲
     己庚亦為兩邊相等之三角形甲己甲
     庚為腰己庚相距為底此兩三角形為
     同式形故甲戊十分與甲庚一百三十
[044-7b]
     分之比同於丁戊七釐與己庚九分一
     釐之比也又以十分當一人故以一百
     三十分當十三人以七釐當七兩故九
     分一釐即為九十一兩葢十分與一人
     之比同於一百三十分與十三人之比
     而七釐與七兩之比亦同於九分一釐
     與九十一兩之比也
設如每官一員每月給公費錢二千二百文共給錢
 八千八百文問官員幾何
[044-7b]
     法以比例尺平分線第二十二分之丁
[044-8a]
     戊二㸃依分釐尺一分之度展開勿令
     移動次取平分線第八十八分之己庚
     二㸃相離之度於分釐尺上量之得四
     分即得官四員也葢二十二分之㸃為
     丁與戊而甲丁戊為兩邊相等之三角
     形甲丁甲戊為腰丁戊相距為底又八
     十八分之㸃為己與庚而甲己庚為兩
     邊相等之三角形甲己甲庚為腰己庚
[044-8b]
     相距為底此兩三角形為同式形故甲
     戊二十二分與甲庚八十八分之比同
     於丁戊一分與己庚四分之比也又以
     二十二分當錢二千二百故以八十八
     分當錢八千八百以一分當官一員故
     四分即為官四員葢二十二分與二千
     二百之比同於八十八分與八千八百
     之比而一分與一員之比亦同於四分
     與四員之比也
[044-8b]
設如原有粟五斗易布二疋今有粟三石問易布幾
[044-9a]
 何
     法以比例尺平分線第二十分之丁戊
     二㸃四倍五斗之數因五分近/樞難用故用四倍之數也依分釐
     尺二分之度展開勿令移動次取平分
     線第一百二十分之己庚二㸃相離之
     度四倍三石之數三石為三十/斗故四倍之得一百二十也於分釐
     尺上量之得一寸二分即得布十二疋
     也葢二十分之㸃為丁與戊一百二十
[044-9b]
     分之㸃為己與庚而甲丁戊與甲己庚
     為同式兩三角形故甲戊二十分與甲
     庚一百二十分之比同於丁戊二分與
     己庚一寸二分之比也又以二十分當
     五斗為四倍之數故以一百二十分當
     三石亦為四倍之數以二分當二疋故
     一寸二分即為十二疋葢二十分與五
     斗之比同於一百二十分與三石之比
     而二分與二疋之比亦同於一寸二分
[044-9b]
     與十二疋之比也
[044-10a]
設如有二十七及十八之兩數問其相連比例之三
 數幾何
     法以比例尺平分線第二十七分之丁
     戊二㸃依分釐尺一分八釐之度展開
     勿令移動次取平分線第十八分之己
     庚二㸃相離之度於分釐尺上量之得
     一分二釐即相連比例之第三數為十
     二也葢二十七分之㸃為丁與戊十八
[044-10b]
     分之㸃為己與庚而甲丁戊與甲己庚
     為同式三角形故甲戊二十七與甲庚
     十八之比同於丁戊十八與己庚十二
     之比也丁戊與甲庚既同為十八即連
     比例之中率則己庚十二為連比例之
     第三率無疑矣
設如有勾五尺股十二尺問弦幾何
     法以比例尺平分線甲丁四十分甲戊
     三十分之丁戊二㸃依本線五十分之
[044-10b]
     度展開勿令移動次取平分線甲庚五
[044-11a]
     十分當勾/數甲己一百二十分當股/數之己
     庚二㸃相離之度於本線上量之為一
     百三十分即得弦十三尺也葢勾三股
     四弦五為勾股弦之定數今以甲戊三
     十甲丁四十為兩腰而丁戊五十為底
     則其兩腰相交之甲角必為直角故以
     今有之勾股數為兩腰而取其底即為
     所求之弦數也若有勾五尺有弦十三
[044-11b]
     尺而求股則取本線一百三十分之度
     自五十分之庚㸃尋至一百二十分之
     己㸃其相離之度恰符即得股十二尺
     矣
設如有圓徑三十五寸問圓周幾何
     法以比例尺平分線第二十一分之丁
     戊二㸃徑率七之三倍也因七/分近樞故用三倍之數依分釐
     尺三分五釐之度展開勿令移動次取
     平分線第六十六分之己庚二㸃相離
[044-11b]
     之度周率二十二之三倍也因徑/率用三倍故周率亦三倍之於分
[044-12a]
     釐尺上量之得一寸一分即一百一十
     寸為所求之圓周也葢二十一分之㸃
     為丁與戊六十六分之㸃為己與庚而
     甲丁戊與甲己庚為同式三角形故甲
     戊二十一與丁戊三分五釐之比同於
     甲庚六十六與己庚一寸一分之比而
     甲戊與甲庚既為徑與周之比例則丁
     戊與己庚亦必為徑與周之比例矣又
[044-12b]
     甲戊為徑率之三倍故甲庚亦用周率
     之三倍而丁戊以一釐當一寸故己庚
     亦以一釐當一寸其比例俱相當也
[044-13a]
  分面線
     自甲樞心至乙丙兩股之末作甲乙甲
     丙二線依幾何原本十二卷二十一節
     之法分之即為分面線也或設正方面
     界一百釐其積數一萬釐以二因之得
     二萬釐開平方得一百四十一釐為積
     二萬釐之根又以三因之得三萬釐開
     平方得一百七十三釐為積三萬釐之
[044-13b]
     根照此屢倍積數開平方將所得之數
     於分釐尺上取其度按度截比例尺之
     甲乙甲丙二線即成分面線也
設如有甲乙丙三正方形甲形每邊一寸其積數之
 比例甲為一分乙為六分丙為九分今欲作一大
 正方形與甲乙丙三正方形之積等問其邊幾何
     法以比例尺分面線第一分之兩㸃因/甲
     方之積為一分/故用一分也依甲正方形每邊一寸
     之度展開勿令移動乃併三正方面積
[044-13b]
     共十六分即取分面線第十六分兩㸃
[044-14a]
     相距之度於分釐尺上量之得四寸即
     所求大正方形之每一邊用其度作正
     方形其積與甲乙丙三正方形之共積
     等也葢十六分所作正方形原比一分
     所作正方形大十六倍則十六分相距
     之度所作正方形亦必比一分相距之
     度所作正方形大十六倍矣一分相距
     之度即甲正方形之一邊其積為一分
[044-14b]
     則以十六分相距之度所作正方形其
     積必為十六分與三正方形之共積相
     等也
設如有大小等邊三角形小形每邊一寸大形每邊
 四寸今欲將兩面積相減取其餘積作同式等邊
 三角形問其邊幾何
     法以比例尺分面線第一分之兩㸃依
     小形每邊一寸之度展開勿令移動次
     以大形每邊四寸之度於分面線上尋
[044-14b]
     至第十六分之兩㸃其相距之度恰合
[044-15a]
     即大形與小形之比例為十六與一相
     減餘十五為較積即取分面線第十五
     分兩㸃相距之度於分釐尺上量之得
     三寸八分七釐即較形之每一邊也葢
     大小同式多邊形之比例同於相當界
     所作正方形之比例見幾何原本/八卷第九節今十
     六分所作正方形與一分所作正方形
     之比例為十六與一則十六分相距之
[044-15b]
     度所作正方形與一分相距之度所作
     正方形之比例亦為十六與一矣夫大
     小兩距度即大小兩三角形之相當界
     其所作兩正方形之比例既為十六與
     一則大小兩三角形之比例亦必為十
     六與一矣既得兩形之比例乃相減以
     得較既得較積之比例復用積以求邊
     即得所求之邊數也
設如有五等邊形每邊二尺欲三倍其積作同式五
[044-15b]
 等邊形問其每邊幾何
[044-16a]
     法以比例尺分面線第一分之兩㸃依
     分釐尺二寸之度展開勿令移動次取
     第三分兩㸃相距之度於分釐尺上量
     之得三寸四分五釐即三尺四寸五分
     為所求大形之每一邊用其度作五等
     邊形其積與原形之三倍等也葢大小
     同式形之比例同於相當界所作正方
     形之比例見幾何原本/八巻第九節今一分所作正
[044-16b]
     方形與三分所作正方形之比例為一
     與三則一分相距之度所作正方形與
     三分相距之度所作正方形之比例亦
     必為一與三矣夫一分相距之度即原
     形之界則以三分相距之度為大形之
     界其積為原形之三倍可知矣又以二
     寸當原形之邊二尺故三寸四分五釐
     即為三尺四寸五分也
設如有六等邊形每邊三尺欲取其積四分之三作
[044-16b]
 同式六等邊形問其每邊幾何
[044-17a]
     法以比例尺分面線第四分之兩㸃依
     分釐尺三寸之度展開勿令移動次取
     分面線第三分兩㸃相距之度於分釐
     尺上量之得二寸六分即二尺六寸為
     所求小形之每一邊用其度作六邊形
     其積即為原形四分之三也葢大小同
     式形之比例同於相當界所作正方形
     之比例今四分所作正方形與三分所
[044-17b]
     作正方形之比例為四與三則四分相
     距之度所作正方形與三分相距之度
     所作正方形之比例亦必為四與三矣
     夫四分相距之度即原形之界則以三
     分相距之度為小形之界其積為原形
     四分之三可知矣又以三寸當原形之
     邊三尺故二寸六分即為二尺六寸也
設如有三率相連比例數首率二尺末率八尺問中
 率幾何
[044-17b]
     法以比例尺分面線第二分之兩㸃依
[044-18a]
     分釐尺二寸之度展開勿令移動次取
     分面線第八分兩㸃相距之度於分釐
     尺上量之得四寸即四尺為相連比例
     之中率也葢相連比例三率其首率所
     作正方形與中率所作正方形之比同
     於首率與末率之比今首率為二尺末
     率為八尺則首率所作正方形與中率
     所作正方形之比例即如二與八之比
[044-18b]
     例故以二分相距之度為首率之數則
     八分相距之度必為中率之數可知矣
     又首率用二寸當二尺故中率四寸即
     為四尺也
設如有正方面積一千六百尺問每一邊幾何
     法以比例尺分面線第一分之兩㸃依
     分釐尺一寸之度展開勿令移動乃以
     一寸之十分作十尺自乘得一百尺與
     積數一千六百尺相較其比例如一與
[044-18b]
     十六即取分面線第十六分兩㸃相距
[044-19a]
     之度於分釐尺上量之得四寸即四十
     尺為所求正方之每一邊也葢一分之
     積既為一百尺則十六分之積必為一
     千六百尺而一分相距之度既為方積
     一百尺之每一邊則十六分相距之度
     必為方積一千六百尺之每一邊矣又
     以一寸當十尺故四寸即為四十尺也
設如有正方面積九千零二十五尺問每一邊幾何
[044-19b]
     法以比例尺分面線第一百分之兩㸃
     依分釐尺一寸之度展開勿令移動乃
     以一寸之一百釐作一百尺自乘得一
     萬尺與積數九千零二十五尺相較其
     比例如一百與九十有餘即取分面線
     第九十分有餘相距之度於分釐尺上
     量之得九分五釐即九十五尺為所求
     正方之每一邊也葢一百分之積既為
     一萬尺則九十分有餘之積必為九千
[044-19b]
     餘尺而一百分相距之度既為方積一
[044-20a]
     萬尺之每一邊則九十分有餘相距之
     度必為方積九千餘尺之每一邊矣又
     以一寸當一百尺故九分五釐即為九
     十五尺也
[044-21a]
  更面線
     自甲樞心至乙丙兩股之末作甲乙甲
     丙二線設積數一億用面部内面積相
     等邊線不同之定率比例得各形之邊
     線其方邊一萬圜徑一萬一千二百八
     十四三等邊一萬五千一百九十七五
     等邊七千六百二十四六等邊六千二
     百零四七等邊五千二百四十六八等
[044-21b]
     邊四千五百五十一九等邊四千零二
     十二十等邊三千六百零五將各形邊
     數於分釐尺上取其度按度截比例尺
     之甲乙甲丙二線即成更面線也
設如有甲圓形徑一尺二寸欲作一正方形其積與
 圓積等問每邊幾何
     法以比例尺更面線圓號之兩㸃依分
     釐尺一寸二分之度展開勿令移動次
     取方號之兩㸃相距之度於分釐尺上
[044-21b]
     量之得一寸零六釐即一尺零六分為
[044-22a]
     正方形之每一邊用其度作正方形其
     積與圜積等也葢圓號與方號之比例
     原為同積之圓徑與方邊之比例則其
     兩距度之比例亦必為圓徑與方邊之
     比例今圓號相距之度既為圓徑則方
     號相距之度必為方邊無疑矣又以一
     寸二分當圓徑一尺二寸故一寸零六
     釐即為方邊一尺零六分也
[044-22b]
設如有甲三邊形每邊一十五尺又有乙五邊形每
 邊十尺欲併作一正方形問每邊幾何
     法以比例尺更面線三邊號之兩㸃依
     分釐尺一寸五分之度展開勿令移動
     次取方號之兩㸃相距之度於分釐尺
     上量之得九分八釐七豪即九尺八寸
     七分為正方形之每一邊用其度作正
     方形其積與甲三邊形積等也又以五
     邊號之兩㸃依分釐尺一寸之度展開
[044-22b]
     勿令移動次取方號之兩㸃相距之度
[044-23a]
     於分釐尺上量之得一寸三分一釐即
     十三尺一寸為方正形之每一邊用其
     度作正方形其積與乙五邊形積等也
     乃將兩正方形用分面線求其積之比
     例以分面線第十分之兩㸃依小方邊
     九分八釐七豪之度展開勿令移動復
     以大方邊一寸三分一釐之度於分面
     線上尋至第十七分六釐之處其相距
[044-23b]
     之度恰合即兩方形之比例為十分與
     十七分六釐併之得二十七分六釐即
     取分面線第二十七分六釐相距之度
     於分釐尺上量之得一寸六分四釐即
     十六尺四寸為正方形之每一邊用其
     度作正方形其積與甲乙兩形之積等
     也葢甲乙兩形不同類不能得其比例
     即不能相加故先用更面線將甲乙兩
     形俱變為正方形復用分面線求其比
[044-23b]
     例而併之即得所求大正方形之一邊
[044-24a]
     也
設如有甲八邊形每邊十二尺又有乙六邊形每邊
 六尺今將兩面積相減用其餘積作一七邊形問
 其邊幾何
     法以比例尺更面線八邊號之兩㸃依
     分釐尺一寸二分之度展開勿令移動
     次取七邊號兩㸃相距之度於分釐尺
     上量之得一寸三分八釐即十三尺八
[044-24b]
     寸為七邊形之每一邊用其度作七邊
     形其積與甲八邊形積等也又以六邊
     號之兩㸃依分釐尺六分之度展開勿
     令移動次取七邊號兩㸃相距之度於
     分釐尺上量之得五分零七豪即五尺
     零七分為七邊形之每一邊用其度作
     七邊形其積與乙六邊形積等也乃將
     兩七邊形用分面線求其比例以分面
     線第十分之兩㸃依小七邊形之邊五
[044-24b]
     分零七豪之度展開勿令移動復以大
[044-25a]
     七邊形之邊一寸三分八釐之度於分
     面線上尋至第七十八分之處其相距
     之度恰合即兩七邊形之比例為十分
     與七十八分相減餘六十八分即取分
     面線第六十八分相距之度於分釐尺
     上量之得一寸三分即十三尺為所求
     七邊形之每一邊用其度作七邊形其
     積與甲乙兩形相減之餘積等也葢甲
[044-25b]
     乙兩形不同類不能得其比例即不能
     相減故先用更面線將甲乙兩形俱變
     為七邊形復用分面線求其比例而後
     相減即得所求七邊形之一邊也
設如有十等邊形積四千四百四十五尺問每一邊
 幾何
     法先以比例尺分面線第一分之兩㸃
     依分釐尺一寸之度展開勿令移動乃
     以一寸之十分作十尺自乘得一百尺
[044-25b]
     與積四千四百四十五尺相較其比例
[044-26a]
     如一與四十四又九之五即取分面線
     第四十四分又九之五相距之度於分
     釐尺上量之得六寸六分又三之二即
     六十六尺又三分尺之二為方形之一
     邊用其度作正方形其積與十邊形積
     等也乃以更面線方號之兩㸃依方形
     每邊六寸六分又三分之二之度展開
     勿令移動次取十邊號兩㸃相距之度
[044-26b]
     於分釐尺上量之得二寸四分即二十
     四尺為所求十邊形之每一邊也葢正
     方形為各面形比例之宗故凡有積求
     邊者必先用分面線求得方形之邊然
     後用更面線使方號兩㸃相距之度與
     方邊等而取所求形之號兩㸃相距之
     度即所求形之一邊自圓形三邊形以
     至九邊形皆同一法也
[044-27a]
  分體線
     自甲樞心至乙丙兩股之末作甲乙甲
     丙二線依幾何原本十二卷二十二節
     之法分之即為分體線也或設正方體
     界一百釐其積數一百萬釐以二因之
     得二百萬釐開立方得一百二十六釐
     為積二百萬釐之根又以三因之得三
     百萬釐開立方得一百四十四釐為積
[044-27b]
     三百萬釐之根照此屢倍積數開立方
     將所得之數於分釐尺上取其度按度
     截比例尺之甲乙甲丙二線即成分體
     線也
設如有甲乙丙三正方體甲形每邊二寸其積數之
 比例甲為一分乙為三分丙為四分今欲作一大
 正方體與甲乙丙三正方體之積等問其邊幾何
     法以比例尺分體線第一分之兩㸃依
     甲正方體每邊二寸之度展開勿令移
[044-27b]
     動乃併三正方體積共八分即取八分
[044-28a]
     兩㸃相距之度於分釐尺上量之得四
     寸即所求大正方體之每一邊用其度
     作正方體其積與甲乙丙三正方體之
     共積等也葢八分所作正方體原比一
     分所作正方體大八倍則八分相距之
     度所作正方體亦必比一分相距之度
     所作正方體大八倍矣一分相距之度
     即甲正方體之一邊其積為一分則以
[044-28b]
     八分相距之度所作正方體其積必為
     八分與三正方體之共積相等也
設如有大小兩四等面體小體每邊一寸大體每邊
 三寸今將兩體積相減取其餘積作同式四面體
 問其邊幾何
     法以比例尺分體線第一分之兩㸃依
     小體每邊一寸之度展開勿令移動次
     以大體每邊三寸之度於分體線尋至
     第二十七分之兩㸃其相距之度恰合
[044-28b]
     即大形與小形之比例為二十七與一
[044-29a]
     相減餘二十六為較積即取分體線第
     二十六分兩㸃相距之度於分釐尺上
     量之得二寸九分六釐即較體之每一
     邊也葢大小同式體之比例同於相當
     界所作正方體之比例見幾何原本/十卷第七節
     二十七分所作正方體與一分所作正
     方體之比例為二十七與一則二十七
     分相距之度所作正方體與一分相距
[044-29b]
     之度所作正方體之比例亦必為二十
     七與一矣夫大小兩距度即大小兩體
     之相當界其所作兩正方體之比例既
     為二十七與一則大小兩四面體之比
     例亦必為二十七與一矣既得兩體之
     比例乃相減以得較既得較積之比例
     復用積以求邊即得所求之邊數也
設如有八等面體每邊一尺欲四倍其積作同式八
 等面體問其每邊幾何
[044-29b]
     法以比例尺分體線第一分之兩㸃依
[044-30a]
     分釐尺一寸之度展開勿令移動次取
     第四分兩㸃相距之度於分釐尺上量
     之得一寸五分九釐即一尺五寸九分
     為所求體之一邊用其度作八等面體
     其積與原體之四倍等也葢大小同式
     體之比例同於相當界所作正方體之
     比例今一分所作正方體與四分所作
     正方體之比例為一與四則一分相距
[044-30b]
     之度所作正方體與四分相距之度所
     作正方體之比例亦必為一與四矣夫
     一分相距之度即原體之界則以四分
     相距之度為大體之界其積為原體之
     四倍可知矣又以一寸當原形邊一尺
     故一寸五分九釐即為一尺五寸九分
     也
設如有圓球徑三尺欲取其積五分之二作同式圓
 球體問其徑幾何
[044-30b]
     法以比例尺分體線第五分之兩㸃依
[044-31a]
     分釐尺三寸之度展開勿令移動次取
     分體線第二分兩㸃相距之度於分釐
     尺上量之得二寸二分一釐即二尺二
     寸一分為所求小體之一邊用其度為
     徑作圓球體其積為原體五分之二也
     葢大小同式體之比例同於相當界所
     作正方體之比例今五分所作正方體
     與二分所作正方體之比例為五與二
[044-31b]
     則五分相距之度所作正方體與二分
     相距之度所作正方體之比例亦必為
     五與二矣夫五分相距之度即原體之
     徑則以二分相距之度為小體之徑其
     積為原體五分之二可知矣又以三寸
     當原體之徑三尺故二寸二分一釐即
     為二尺二寸一分也
設如有四率相連比例數一率八尺四率二十七尺
 求二率三率各幾何
[044-31b]
     法以比例尺分體線第八分之兩㸃依
[044-32a]
     分釐尺八分之度展開勿令移動次取
     分體線第二十七分之兩㸃相距之度
     於分釐尺上量之得一寸二分即十二
     尺為連比例四率之第二率既得二率
     乃用平分線有一率二率求連比例第
     三率之法以平分線第八分之兩㸃依
     分釐尺一寸二分之度展開勿令移動
     次取平分線第十二分兩㸃相距之度
[044-32b]
     於分釐尺上量之得一寸八分即十八
     尺為連比例四率之第三率也葢相連
     比例四率其一率所作正方體與二率
     所作正方體之比例同於一率與四率
     之比例今一率為八尺四率為二十七
     尺則一率所作正方體與二率所作正
     方體之比例即如八與二十七之比例
     故以八分相距之度為一率之數則二
     十七分相距之度必為二率之數可知
[044-32b]
     矣又一率用八分當八尺故二率一寸
[044-33a]
     二分即為十二尺至於求第三率之法
     即平分線求連比例三率之理也
設如有正方體積二萬七千尺問每一邊幾何
     法以比例尺分體線第一分之兩㸃依
     分釐尺一寸之度展開勿令移動乃以
     一寸之十分作十尺自乘再乘得一千
     尺與積數二萬七千尺相較其比例如
     一與二十七即取分體線第二十七分
[044-33b]
     兩㸃相距之度於分釐尺上量之得三
     寸即三十尺為所求正方體之每一邊
     也葢一分之積既為一千尺則二十七
     分之積必為二萬七千尺而一分相距
     之度既為方積一千尺之每一邊則二
     十七分相距之度必為方積二萬七千
     尺之每一邊矣又以一寸當十尺故三
     寸即為三十尺也
設如有正方體積八十三萬零五百八十四尺問每
[044-33b]
 一邊幾何
[044-34a]
     法以比例尺分體線第一百分之兩㸃
     依分釐尺一寸之度展開勿令移動乃
     以一寸之一百釐作一百尺自乘再乘
     得一百萬尺與積數八十三萬零五百
     八十四尺相較其比例如一百與八十
     三有餘即取分體線第八十三分有餘
     相距之度於分釐尺上量之得九分四
     釐即九十四尺為所求正方體之每一
[044-34b]
     邊也葢一百分之積既為一百萬尺則
     八十三分有餘之積必為八十三萬餘
     尺而一百分相距之度既為方積一百
     萬尺之每一邊則八十三分有餘相距
     之度必為方積八十三萬餘尺之每一
     邊矣又以一寸當一百尺故九分四釐
     即為九十四尺也
設如有銀正方體每邊二寸問重幾何
     法以比例尺分體線第九分之兩㸃銀/正
[044-34b]
     方一寸之定率為/九兩故用九分度依分釐尺一寸之度
[044-35a]
     展開勿令移動次取分釐尺二寸之度
     於分體線上尋至第七十二分之兩㸃
     其相距之度恰合即七十二兩為銀正
     方體之重數也葢各體重數之比例與
     積數之比例等相距之度一寸其積為
     九分相距之度二寸其積則為七十二
     分今相距一寸之九分既為正方一寸
     銀體之重數則相距二寸之七十二分
[044-35b]
     必為正方二寸銀體之重數矣又以九
     分當九兩故七十二分為七十二兩也
設如有大銅球體徑二寸重三十一兩四錢一分今
 有小銅球體徑一寸二分問重幾何
     法以比例尺分體線第三十一分四釐
     之處依大球徑二寸之度展開勿令移
     動次取小球徑一寸二分之度於分體
     線上尋至第六分七釐有餘之處其相
     距之度恰合即六兩七錢有餘為小銅
[044-35b]
     球體之重數也葢各體重數之比例與
[044-36a]
     積數之比例等相距之度二寸其積為
     三十一分四釐相距之度一寸二分其
     積則為六分七釐今相距一寸之三十
     一分四釐既為徑二寸大銅球體之重
     數則相距一寸二分之六分七釐必為
     徑一寸二分小銅球體之重數矣又以
     三十一分四釐當三十一兩四錢故六
     分七釐即為六兩七錢也
[044-37a]
  更體線
     自甲樞心至乙丙兩股之末作甲乙甲
     丙二線設積數一兆用體部内體積相
     等邊線不同之定率比例得各體之邊
     線其立方邊一萬球徑一萬二千四百
     零七四面體邊二萬零三百九十七八
     面體邊一萬二千八百四十九十二面
     體邊五千零七十二二十面體邊七千
[044-37b]
     七百一十將各體邊線數於分釐尺上
     取其度按度截比例尺之甲乙甲丙二
     線即成更體線也
設如有甲球體徑二尺欲作一正方體其積與球積
 等問每邊幾何
     法以比例尺更體線球號之兩㸃依分
     釐尺二寸之度展開勿令移動次取方
     號之兩㸃相距之度於分釐尺上量之
     得一寸六分一釐即一尺六寸一分為
[044-37b]
     正方體之每一邊用其度作正方體其
[044-38a]
     積與甲球積等也葢球號與方號之比
     例原為同積之球徑與立方邊之比例
     則其兩距度之比例亦必為球徑與立
     方邊之比例今球號相距之度既為球
     徑則方號相距之度必為方邊無疑矣
     又以二寸當球徑二尺故一寸六分一
     釐即為一尺六寸一分也
設如有甲四面體每邊三尺又有乙八面體每邊四
[044-38b]
 尺欲併作一正方體問每邊幾何
     法以比例尺更體線四面號之兩㸃依
     分釐尺三寸之度展開勿令移動次取
     方號兩㸃相距之度於分釐尺上量之
     得一寸四分六釐即一尺四寸六分為
     正方體之每一邊用其度作正方體其
     積與甲四面體積等也又以八面號之
     兩㸃依分釐尺四寸之度展開勿令移
     動次取方號兩㸃相距之度於分釐尺
[044-38b]
     上量之得三寸一分一釐即三尺一寸
[044-39a]
     一分為正方體之每一邊用其度作正
     方體其積與乙八面體積等也乃將兩
     正方體用分體線求其積之比例以分
     體線第一分之兩㸃依小方體每邊一
     寸四分六釐之度展開勿令移動復以
     大方體每邊三寸一分一釐之度於分
     體線上尋至第九分五釐之處其相距
     之度恰合即兩方體之比例為一與九
[044-39b]
     分五釐併之得十分五釐即取分體線
     第十分五釐相距之度於分釐尺上量
     之得三寸二分即三尺二寸為正方體
     之每一邊用其度作正方體其積與甲
     乙兩體之積等也葢甲乙兩體不同類
     不能得其比例即不能相加故先用更
     體線將甲乙兩體俱變為正方體復用
     分體線求其比例而併之即得所求大
     方體之一邊也
[044-39b]
設如有甲正方體每邊二尺又有乙球體徑亦二尺
[044-40a]
 今將兩體積相減用其餘積作十二面體問其邊
 幾何
     法以比例尺更體線方號之兩㸃依分
     釐尺二寸之度展開勿令移動次取十
     二面號兩㸃相距之度於分釐尺上量
     之得一寸零一釐四豪即一尺零一分
     四釐為十二面體之每一邊用其度作
     十二面體其積與甲正方體積等也又
[044-40b]
     以球號之兩㸃依分釐尺二寸之度展
     開勿令移動次取十二面號兩㸃相距
     之度於分釐尺上量之得八分一釐七
     豪即八寸一分七釐為十二面體之每
     一邊用其度作十二面體其積與乙球
     體積等也乃將兩十二面體用分體線
     求其比例以分體線第十分之兩㸃依
     小十二面體每邊八分一釐七豪之度
     展開勿令移動復以大十二面體每邊
[044-40b]
     一寸零一釐四豪之度於分體線上尋
[044-41a]
     至第十九分其相距之度恰合即兩十
     二面體之比例為十分與十九分相減
     餘九分即取分體線第九分兩㸃相距
     之度於分釐尺上量之得七分九釐即
     七寸九分為所求十二面體之每一邊
     用其度作十二面體與甲乙兩體相減
     之餘積等也葢甲乙兩體不同類不能
     得其比例即不能相減故先用更體線
[044-41b]
     將甲乙兩體俱變為十二面體復用分
     體線求其比例而後相減即得所求十
     二面體之一邊也
設如有二十面體積一萬七千四百五十五尺問每
 一邊幾何
     法先以比例尺分體線第一分之兩㸃
     依分釐尺一寸之度展開勿令移動乃
     以一寸之十分作十尺自乘再乘得一
     千尺與積數一萬七千四百五十五尺
[044-41b]
     相較其比例如一與十七又九之五即
[044-42a]
     取分體線第十七分又九之五相距之
     度於分釐尺上量之得二寸五分九釐
     即二十五尺九寸為正方體之一邊用
     其度作正方體其積與二十面體積等
     也乃以更體線方號之兩㸃依正方體
     每邊二寸五分九釐之度展開勿令移
     動次取二十面號兩㸃相距之度於分
     釐尺上量之得二寸即二十尺為所求
[044-42b]
     二十面體之每一邊也葢正方體為各
     體形比例之宗故凡有積求邊者必先
     用分體線求得方體之邊然後用更體
     線使方號兩㸃相距之度與方邊等而
     取所求體之號兩㸃相距之度即所求
     體之一邊自球體四面體至二十面體
     皆同一法也
[044-43a]
  五金線
     自甲樞心至乙丙兩股之末作甲乙甲
     丙二線用各體權度比例定率數金重
     十六兩八錢水銀重十二兩二錢八分
     鉛重九兩九錢三分銀重九兩銅重七
     兩五錢鐵重六兩七錢錫重六兩三錢
     為各體正方一寸輕重之比例定率數/有三十
     餘種尺不能盡載惟此數/者其用為多故止載此若重數相等
[044-43b]
     則其積數必不同故又用轉比例之法
     求其體積之比例命金之積為十億則
     與金同重之水銀積為十三億六千八
     百零七萬八千一百七十五水銀重十/二兩二錢
     八分為一率金重十六兩八錢為二率/金積十億為三率得四率即水銀積餘
     倣/此鉛之積為十六億九千一百八十四
     萬二千九百銀之積為十八億六千六
     百六十六萬六千六百六十六銅之積
     為二十二億四千萬鐵之積為二十五
[044-43b]
     億零七百四十六萬二千六百八十六
[044-44a]
     錫之積為二十六億六千六百六十六
     萬六千六百六十六既得各體之積數
     乃開立方求其方根則金之數為一千
     水銀之數為一千一百一十鉛之數為
     一千一百九十一銀之數為一千二百
     三十一銅之數為一千三百零八鐵之
     數為一千三百五十八錫之數為一千
     三百八十六爰將各根數於分釐尺上
[044-44b]
     取其度按度截比例尺之甲乙甲丙二
     線即成五金線也
設如有金球徑二尺欲作一銀球其重與金球等問
 徑幾何
     法以比例尺五金線金號之兩㸃依分
     釐尺二寸之度展開勿令移動次取銀
     號兩㸃相距之度於分釐尺上量之得
     二寸四分六釐即二尺四寸六分為銀
     球徑用其度作銀球即與金球重等也
[044-44b]
     葢金號與銀號之比例原為同重之金
[044-45a]
     體邊與銀體邊之比例則金號與銀號
     兩距度之比例亦必為同重之金體邊
     與銀體邊之比例今金號相距之度既
     為金球徑則銀號相距之度必為銀球
     徑可知矣又以二寸當金球徑二尺故
     二寸四分六釐即為二尺四寸六分也
設如有金正方體每邊一寸重十六兩八錢今欲作
 銀八面體其重與金正方體等問每一邊幾何
[044-45b]
     法先以比例尺更體線正方體之兩㸃
     依正方每邊一寸之度展開勿令移動
     次取八面體兩㸃相距之度於分釐尺
     上量之得一寸二分八釐有餘即為金
     正方體等重之金八面體之每一邊數
     乃以五金線金號之兩㸃依金八面體
     每邊一寸二分八釐之度展開勿令移
     動次取銀號兩㸃相距之度於分釐尺
     上量之得一寸五分八釐有餘即為銀
[044-45b]
     八面體之每一邊用其度作八面體其
[044-46a]
     重與金正方體等也葢兩體不同類不
     能得其比例故先用更體線變正方體
     為八面體而後用五金線比例之其法
     與前同也
設如有銅正方體每邊二寸重六十兩今有鉛一百
 兩欲鑄為球體問徑幾何
     法先以分體線第六十分之兩㸃原重/六十
     兩故取/六十分依銅正方體每邊二寸之度展
[044-46b]
     開勿令移動次取分體線第一百分兩
     㸃相距之度今重一百兩/故取一百分於分釐尺上
     量之得二寸三分七釐即重一百兩之
     銅正方體之每一邊又以更體線正方
     號之兩㸃依正方每邊二寸三分七釐
     之度展開勿令移動次取球號兩㸃相
     距之度於分釐尺上量之得二寸九分
     四釐即重一百兩之銅球徑復以五金
     線銅號之兩㸃依銅球徑二寸九分四
[044-46b]
     釐之度展開勿令移動次取鉛號兩㸃
[044-47a]
     相距之度於分釐尺上量之得二寸六
     分八釐即重一百兩之鉛球徑也葢兩
     重數不同而兩體又不同不能得其比
     例故先用分體線變為同重之銅正方
     體又用更體線變為同重之銅球體乃
     用五金線銅與鉛之邊線以比例之而
     後得其徑數也
設如銀正方一寸重九兩問銅正方一寸重幾何
[044-47b]
     法以五金線銀號之兩㸃依正方一寸
     之度展開勿令移動次取銅號兩㸃相
     距之度於分釐尺上量之得一寸零五
     釐二豪即為重九兩之銅正方邊數乃
     以分體線九十分之兩㸃依一寸零五
     釐二豪之度展開勿令移動而以今銅
     正方一寸之度於分體線上尋至七十
     五分之兩㸃其相距之度恰合即七兩
     五錢為銅正方一寸重數也葢銀重九
[044-47b]
     兩其方邊一寸則銅重九兩其方邊必
[044-48a]
     為一寸零五釐二豪又銅方邊一寸零
     五釐二豪其重九兩則銅方邊一寸其
     重即為七兩五錢也
設如有銀正方體每邊二寸重七十二兩今欲作一
 銅二十面體其邊與正方體等問重幾何
     法先以比例尺更體線正方體之兩㸃
     依正方每邊二寸之度展開勿令移動
     次取二十面體兩㸃相距之度於分釐
[044-48b]
     尺上量之得一寸五分四釐有餘即為
     銀正方體等重之銀二十面體之每一
     邊乃以五金線銀號之兩㸃依銀二十
     面體每邊一寸五分四釐之度展開勿
     令移動次取銅號兩㸃相距之度於分
     釐尺上量之得一寸六分三釐有餘即
     為銀二十面體同重之銅二十面體之
     每一邊復以分體線第七十二分之兩
     㸃依銅二十面體每邊一寸六分三釐
[044-48b]
     之度展開勿令移動而以今所作銅二
[044-49a]
     十面體每邊二寸之度於分體線上尋
     至第一百三十分有餘之處其相距之
     度恰合即一百三十兩有餘為銅二十
     面體之重數也葢兩體不同類不能得
     其比例故先用更體線變正方體為二
     十面體又用五金線變銀二十面體為
     銅二十面體復用分體線有邊求重之
     法比例之然後得其重數也
[044-49b]
 
 
 
 
 
 
 
 
 
[044-49b]
御製數理精藴下編卷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