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a]
欽定四庫全書
景岳全書卷五十三
明 張介賓 撰
補陣
四君子湯一/ 治脾胃虛弱飲食少思或大便不實體
瘦面黄或胸膈虛痞吞酸痰𠻳或脾胃虛弱善患瘧
痢等證
人參 白术 茯苓各二錢/
[053-1b]
炙甘草一錢/
加薑棗水煎服或加粳米百粒
加味四君湯二/ 治痔漏下血面色痿黄怔忡耳鳴脚
軟氣弱及一切脾胃氣虛口淡食不知味又治氣虛
不能攝血以致下血不禁
人參 白术炒/ 茯苓
炙甘草 黄茋炙/ 白扁豆炒/
右水煎服或為末每服三錢滚湯調服
[053-2a]
生附四君湯三/ 方在小兒四三
治脾胃虛寒吐瀉
五味異功散四/ 治脾胃虛寒飲食少思嘔吐或乆患
欬𠻳面浮氣逆腹滿等症
人參 白术炒/ 茯苓
炙甘草 陳皮各一錢/ 此即四君子湯加陳
皮也
右加薑棗水煎服
[053-2b]
六君子湯五/ 治脾胃虛弱飲食少思或乆患瘧痢或
食飲難化或嘔吐吞酸或欬嗽喘促若虛火等證須
加炮薑其功尤速
即前四君子湯加陳皮半夏各一錢五分
加味六君湯六/ 治一切脾胃虛弱泄瀉及傷寒病後
米榖不化腸中虛滑發渴微痛乆不瘥者及治小兒
脾疳瀉痢
人參 白术 黄茋
[053-3a]
山藥 甘草 白茯苓各一兩/
砂仁 厚朴 肉豆䓻麫裏煨/各七錢
右每服一兩用水煎服或為細末用米湯調服二錢
不拘時
香砂六君子湯七/ 治過服涼藥以致食少作嘔或中
氣虛滯惡心脹滿等證
人參 白术 茯苓
半夏 陳皮各一錢/砂仁炒/
[053-3b]
藿香各八分/炙甘草六分/
右薑水煎服
局/方四物湯八/ 治血虛營弱一切血病當以此為主
熟地黄 當歸各三錢/川芎一錢/
芍藥二錢/
水二鍾煎服
薛/氏加味四物湯九/
即前方加山梔柴胡丹皮
[053-4a]
正/傳加味四物湯十/ 治血熱陰虛諸痿四肢軟弱不能
舉動
當歸一錢/ 五味子九粒/熟地三錢/
麥冬 黄柏 蒼术各一錢/
白芍藥 川芎各七分/人參
黄連各五分/杜仲七分半/牛膝足不耎/者不用
知母各三分/
水二鍾煎一鍾空心溫服酒糊丸服亦可
[053-4b]
東/垣加減四物湯十一/ 方在寒陣九九
治腸風下血
保/命柴胡四物湯十二/ 治日乆虛勞微有寒熱脉滑而
數者
當歸 熟地 芍藥
川芎各錢半/柴胡八分/ 人參
黄芩 半夏 甘草各三錢/
加生薑三片水煎服
[053-5a]
萬/氏柴胡四物湯十三/ 方在痘疹一四三
治疹後餘熱
奇效四物湯十四/ 方在婦人百十一
治肝經虛熱血崩
増損四物湯十五/ 方在婦人百十
治脾虛不攝去血不止
元戎四物湯十六/ 方在攻陣二六
治血虛臟結
[053-5b]
良/方加減四物湯十七/ 方在婦人百十二
治婦人血積
四物二連湯十八/ 方在婦人百十三
治婦人陰虛内熱
局/方八珍湯十九/ 治氣血兩虛調和陰陽
即前四君子四物湯相合也○本方加黄柏知母即
名補陰八珍湯方見外科三二
十全大補湯二十/ 治氣血俱虛惡寒發熱自汗盜汗
[053-6a]
肢體困倦眩暈驚悸晡熱作渴遺精白濁二便見血
小便短少便泄閉結喘欬下墜等證
即前八珍湯加黄茋肉桂各一錢
局/方人參養榮湯二一/ 治脾肺俱虛惡寒發熱肢體瘦
倦食少作瀉口亁心悸自汗等證
人參 黄茋 當歸
白术 炙甘草 桂心
陳皮各一錢/熟地 五味
[053-6b]
茯苓各七分/白术錢半/ 遠志五分/
加薑棗水煎服
金/匱小建中湯二二/ 治虛勞裏急腹痛失精四肢痠疼
手足煩熱咽亁口燥等證
炙甘草 桂枝 生薑各三兩/
大棗十二枚/ 芍藥六兩/ 膠飴一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查内膠飴更上微火
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
[053-7a]
也
按此即桂枝湯加膠飴也今方俱改兩為錢而以阿
膠代膠飴殊失本方之妙矣
金/匱大建中湯二三/ 治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
寒氣上衝上下疼痛不可觸近
人參二兩/ 蜀椒二合炒/去汗亁薑四兩/
膠飴一升/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膠飴一升微火
[053-7b]
煎取一升半分二次溫服如一炊頃可食溫粥覆之
局/方十四味大建中湯二四/ 治陽虛氣血不足腰脚筋
骨疼痛及榮衞失調積勞虛損形體羸瘠短氣嗜卧
漸成勞瘵者
人參 白术 茯苓
甘草 川芎 當歸
白芍 熟地 黄茋
肉桂 附子炮/ 麥冬
[053-8a]
半夏 肉蓯蓉酒浸各/等分
右咀每服五錢水二鍾薑三片棗二枚煎八分空心
溫服
八味大建中湯二五/ 治中氣不足手足厥冷小腹攣
急或腹滿不食陰縮多汗腹中寒痛唇乾精出寒熱
煩寃四體痠痛及無根失守之火出於肌表而為疹
為斑厥逆嘔吐等證
人參 甘草炙各一/錢黄茋炙/
[053-8b]
當歸 芍藥酒炒/ 桂心各二錢/
半夏 附子製各二/錢半
右咀每服五錢水二鍾薑三片棗二枚煎七分食前
服
人參建中湯二六/ 治虛勞自汗
即前小建中湯加人參二兩煎法同
黄茋建中湯二七/ 治諸虛羸瘠百病
即前小建中湯加黄茋一兩五錢煎法同
[053-9a]
當歸建中湯二八/ 治婦人血虛自汗
即前小建中湯加當歸二兩煎法同
三味建中湯二九/ 治表虛自汗
芍藥二錢/ 甘草一錢/ 官桂五分/
薑三片棗一枚水煎服
東/垣補中益氣湯三一/ 治勞倦傷脾中氣不足清陽不
升外感不解體倦食少寒熱瘧痢氣虛不能攝血等
證
[053-9b]
人參 黄茋炒/ 白术炒/
甘草炙各錢/半當歸一錢/ 陳皮五分/
升麻 柴胡各三分/
右加薑棗水煎空心午前服
東/垣調中益氣湯三二/ 治濕熱所傷體重煩悶口失滋
味或痰𠻳稠粘寒熱不調體倦少食等證
黄茋一錢/ 人參 炙甘草
蒼术各五分/橘紅 木香
[053-10a]
柴胡 升麻各二分/
水煎空心服○一方有白芍三分五味十五粒
歸脾湯三三/ 治思慮傷脾不能攝血致血妄行或健
忘怔忡驚悸盜汗嗜卧少食或大便不調心脾疼痛
瘧痢鬱結或因病用藥失宜尅伐傷脾以致變證者
最宜用之
人參 黄茋 白术
茯苓 棗仁各二錢/遠志
[053-10b]
當歸各一錢/木香 炙甘草各五分/
水二鍾加圓眼肉七枚煎七分食遠服
愚意此湯之用木香特因鬱結疼痛者設如無痛鬱
等證必須除去木香以避香燥豈不於氣虚血動者
為尤善乎又遠志味辛氣升而散凡多汗而躁熱者
亦宜酌用
加味歸脾湯三四/ 治脾經血虛發熱等症
即前方加柴胡山梔各一錢
[053-11a]
人參湯三五/ 治吐血咯血後宜服并治吐血不止
人參一兩為/細末
五更時用雞蛋清調如稀糊每用二錢茶匙抄服服
訖却卧參盡則效○愚意此方固佳其或有惡腥者
但以真牛乳稀調頓熟或溫飲之凡無火及微火者
者豈不更妙○一方治吐衂咯血不止用人參為末
以雞子清投新汲水攪匀調服一二錢
獨參湯三六/ 治諸氣虛氣脱及反胃嘔吐喘促粥湯
[053-11b]
入胃即吐凡諸虛證垂危者
用人參二兩水一升煮取四合乘熱頓服日再進
之兼以人參煮粥食之尤妙
奪命散三七/ 治傷寒瘴疾陰陽不明或誤用藥致病
愈困煩躁發渴及婦人胎前産後受熱瘴疾
上黨人參七錢/
水二鍾煎一鍾去渣連礶浸新汲水中取冷一服而
盡若鼻上有汗滴尤妙
[053-12a]
嚴/氏參附湯三八/ 治眞陽不足上氣喘急呃逆自利臍
腹疼痛手足厥冷嘔惡不食自汗盜汗氣短頭暈等
證
人參 製附子 用須參倍於附或等分
不拘五錢或一兩酌宜用薑水煎服○良方有丁香
十五粒名加減參附湯
參歸湯三九/ 此即團參散見小兒門十亦名人參湯
見婦人門七七○治心虛盜汗
[053-12b]
人參 當歸等分/
右先用猪心一枚破作數片煎湯澄取清汁煎藥服
參术膏四十/ 治中氣虛弱諸藥不應或因用藥失宜
耗傷元氣虛證蜂起但用此藥補其中氣諸證自愈
人參 白术等分/
用水煎膏化服之○一方用白术一斤人參四兩切
片以流水十五碗浸一宿桑柴文武火煎取濃汁再
用重湯熬膏入眞白蜜収之每以白湯點服
[053-13a]
參术湯四一/ 治氣虛顫掉泄瀉嘔吐等證
人參 白术 黄茋各二錢/
白茯苓 陳皮 炙甘草各一錢/
甚者加製附子一錢
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
仲/景术附湯四二/ 一名白术附子湯○治中寒中氣不
足四肢逆冷口噤牙關𦂳急痰盛脉弱風虛頭眩頭
重苦極不知食味
[053-13b]
白术二兩/ 炙甘草一兩/ 附子一兩半/炮去皮
每用五六錢薑五片棗一枚水一鍾半煎七分食遠
溫服或用此化蘇合丸連進三服效
濟/生术附湯四三/ 治寒濕腰痛重冷小便自利
白术炒/ 附子製各一/兩杜仲炒半兩/
右咀每服四錢入薑煎服
嚴/氏茋附湯四四/ 治氣虛陽弱虛汗倦怠
黄茋蜜炙/ 製附子等分/
[053-14a]
每服四錢水一鍾薑五片煎六分食遠服
寳/鑑當歸補血湯四五/ 治血氣損傷或因誤攻致虛肌
熱口渴目赤面紅脉大而虛重按全無及病因饑飽
勞役者
黄茋炙一兩/當歸三錢/
水一鍾半煎八分食遠服
濟/生黄茋湯四六/ 治喜怒驚恐房勞致隂陽偏虛者或
自汗盜汗不止
[053-14b]
黄茋蜜炙/ 熟地 白茯苓
天門冬 麻黄根 肉桂
龍骨各一錢/小麥炒/ 五味子
防風各八分/當歸 炙甘草各七分/
水二鍾薑三片煎服○如冷汗加熟附子二片發熱
自汗加石斛一錢
良/方黄茋湯四七/ 方在婦人九
安胎治腹痛
[053-15a]
魏/氏大補黄茋湯四八/ 治虛弱自汗
人參 白茯苓 肉蓯蓉
熟地各一錢/黄茋 白术
當歸 山茱萸 防風各八分/
炙甘草 肉桂各四分/五味子十一粒/
水一鍾半加薑三片棗一枚煎七分不拘時服
東/垣神效黄茋湯四九/ 治渾身或頭面手足麻木不仁
目𦂳縮小及羞明畏日視物不明
[053-15b]
黄茋二錢/ 人參八分/ 炙甘草
蔓荆子 芍藥各一錢/陳皮五分/
水煎臨卧熱服如麻木不仁雖有熱證不得用黄栢
但加黄茋
黄茋六一湯五十/ 治陰陽俱虛盜汗
黄茋蜜炙六/錢炙甘草一錢/
水一鍾半煎八分食遠服
玉屛風散五一/ 治虛表自汗
[053-16a]
黄芪蜜炙/ 防風各一錢/白术炒二錢/
水一鍾薑三片煎服
良/方潤神散五二/ 治勞瘵憎寒壯熱口亁咽燥自汗疲
倦煩躁
人參 麥門冬 黄茋
桔梗 淡竹葉 炙甘草等分/
右每服一兩水煎服 如自汗加小麥同煎
當歸六黄湯五三/ 方在寒陣六五
[053-16b]
治隂虛血熱盜汗神效
參苓散五四/ 治睡中汗出
人參 酸棗仁 白茯苓各等分/
右為細末每服三錢食米飲調下大人小兒皆可服
和/濟參苓白术散五五/ 治脾胃虛弱飲食不進嘔吐泄
瀉或乆瀉或大病後調助脾胃
人參 山藥炒/ 白扁豆去皮薑/汁炒
蓮肉去心各/一斤半白术二斤米/泔浸炒桔梗炒黄色/
[053-17a]
砂仁 薏仁炒/ 白茯苓去皮/
炙甘草各一/斤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米湯調下或加薑棗水煎服或
煉蜜丸桐子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米飲白湯任下
七味白术散五六/ 方在小兒七
治脾虛熱渴
醫/録生脉散五七/ 治熱傷元氣肢體倦怠氣短口渴汗
出不止或金為火制水失所生而致欬𠻳喘促肢體
[053-17b]
痿弱脚軟眼黑等證
人參五錢/ 麥冬 五味子各二錢/
水煎服○此方以生脉為名故俗醫之治脉脱者每
多用此是豈知脉脱由陽氣豈麥冬五味之所宜乎
見亦淺矣
五味子湯五八/ 治喘促脉伏而數或虛煩作渴
五味子一錢/人參 麥冬
杏仁 橘紅各一錢/五分
[053-18a]
水二鍾薑三片棗二枚煎八分無時服
陳/氏五味子湯五九/ 治腎水枯涸口燥舌亁
五味子 麥門冬各一/兩黄茋炒三兩/
人參二兩/ 粉草炙五錢/
右每服五錢水煎日夜服數劑
人參胡桃湯六十/ 治喘急不能卧
人參錢半/ 胡桃肉五枚泡/去皮
水一鍾半薑三片棗一枚煎八分食後溫服
[053-18b]
丹/溪瓊玉膏六一/ 治虛勞亁欬𠻳或好酒者乆𠻳尤效
人參十二兩/白茯苓十五/兩白蜜五斤熬/去沫
琥珀 沉香各五錢/大生地十斤以銀石器/杵取自然汁
右先以地黄汁同蜜熬沸攪匀用密絹濾過將人參
等為極細末和蜜汁入磁銀瓶内用綿紙十餘層加
箬封紥瓶口入砂鍋或銅鍋以桑柴火長流水沒瓶
煮三晝夜取出換油蠟紙紥口懸浸井中半日以出
火氣提起仍煮半日以去水氣然後収藏每日清晨
[053-19a]
及午後取三匙用溫酒一兩許調服或白湯亦可製
須淨室忌雞犬婦人○本方原無琥珀沉香二味乃
臞仙加入者云奇效異常今幷録其方
補肺湯六二/ 治勞𠻳
人參 黄茋 北五味
紫苑各七分/半熟地黄 桑白皮各錢半/
水二鍾煎八分入蜜少許食遠溫服
楊/氏寧肺湯六三/ 治榮衞俱虛發熱自汗欬𠻳痰涎肺
[053-19b]
氣喘急唾膿
人參 茯苓 當歸
白芍藥 白术 甘草炙/
川芎 熟地黄 麥門冬
五味 桑白皮各七/分阿膠炒一錢/
水二鍾薑二片紫蘇五葉煎八分食遠服
聖/惠寧肺散六四/ 方在固陣六
治乆𠻳収濇之劑
[053-20a]
鳯髓湯六五/ 治欬𠻳大能潤肺
牛髓一斤胻/骨中者白蜜半斤/ 亁山藥四兩炒/
杏仁四兩去皮/尖研如泥胡桃仁去皮四/兩研
右將牛髓白蜜用砂鍋熬沸以絹濾去渣盛磁瓶内
將杏仁等三味同入瓶内以紙宻封瓶口重湯煮一
日夜取出冷定每空心以白湯化服一二匙
良/方蜜酥煎六六/ 治欬𠻳胸痛上氣喘壅此為邪搏於
肺氣不宣通故欬而喘氣上逆面目浮腫此方非獨
[053-20b]
治𠻳兼補虛損去風燥悦肌骨婦人服之尤佳
白沙蜜一升/牛酥一升/ 杏仁三升去皮/尖研如泥
右將杏仁於磁盆中用水研取汁五升以淨銅鍋先
傾汁三升熬减其半又傾汁二升再以微火熬減至
一升許即入蜜酥二味煎熟其藥乃成貯於淨磁器
中每日三次以溫酒或米飲白湯調服一匙服至七
日唾色變白二七唾稀三七𠻳止
醍醐膏六七/ 治一切欬血肺疾
[053-21a]
用好牛酥五斤鎔三遍凝取當出醍醐含服一合即
瘥
戸/方黄茋散六八/ 治𠻳乆勞𠻳唾血
黄茋蜜炙/ 糯米炒/ 阿膠炒等分/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
拔/萃五味黄茋散六九/ 治欬𠻳咯血成勞眼睛疼痛四
肢困倦脚膝無力
五味子 人参 芍藥
[053-21b]
甘草各五分/黄茋 桔梗各錢半/
熟地 麥冬各一錢/
水二鍾煎八分食後溫服
黄茋益損湯七十/ 治男婦諸虛百損五勞七傷骨蒸
潮熱百節疼痛盜汗驚惕咽燥唇焦憔瘦少力欬𠻳
多痰咯吐衂血寒熱往來頰赤昏倦少食服熱藥則
熱煩躁滿服寒藥則膈滿服痛及大病後榮衞不調
或婦人產後血氣未足俱宜服此
[053-22a]
人参 黄茋 當歸
熟地黄 白术 川芎
芍藥 麥冬 甘草
茯苓 山藥 五味子
木香 石斛 肉桂
丹皮等分/
右咀每服一兩水一鍾半薑五片棗二枚小麥五十
粒烏梅一箇煎七分食前服
[053-22b]
元/戎地黄散七一/ 治衂血往來乆不愈
生地黄 熟地黄 地骨皮
枸杞子
右等分焙亁為細末每服二錢蜜湯調下不拘時
良/方柔脾湯七二/ 治虛熱吐血衂汗出
甘草炒/ 白芍藥炒/ 黄茋炒各半/兩
熟地黄兩半/
右毎服五七錢水煎服○世治吐血並用竹茹地黄
[053-23a]
藕汁童便此亦不可拘泥如陽乘於隂血得熱則流
散經水沸溢理宜涼解以大黄犀角之類如隂乘於
陽所謂天寒地凍水凝成氷須當溫散宜亁薑肉桂
或理中湯之類
東/垣麥門冬飲子七三/ 治吐血乆不愈者
麥門冬 黄茋各一錢/人参
歸身 生地各五分/五味子十粒/
右㕮咀水煎服
[053-23b]
拔/萃麥門冬飲子七四/ 治脾胃虛氣促氣弱精神短少
衂血吐血氣虛不能攝血者
麥冬 當歸 芍藥
紫苑各一錢/人参 黄茋各八分/
甘草五分/ 五味子九粒/
水二鍾煎一鍾食後服
家/杪麥門冬飲七五/ 方在寒陣四七
治虛火欬𠻳隂虛勞損
[053-24a]
麥門冬湯七六/ 方在寒陣四四
治肺熱欬𠻳見血
萬/氏麥門冬湯七七/ 方在痘疹一四二
治表邪内熱欬嗽
麥門冬散七八/ 治鼻衂
麥門冬 生地各一錢/白芍藥
蒲黄各二錢/
水二盞薑三片煎八分食後溫服
[053-24b]
旋神飲七九/ 治勞瘵憎寒壯熱口亁咽燥自汗煩躁
欬𠻳唾血瘦劇困倦
人参 白术 黄茋
當歸 熟地黄 麥門冬
白芍藥 茯神 白茯苓
蓮肉 五味子 炙甘草
桔梗 半夏麯各五/分
水一鍾半紅棗一枚烏梅一箇煎七分食遠服○如
[053-25a]
𠻳加阿膠○胸滿加木香以濕紙包炮用或加沉香
亦可○如不思飲食加扁豆炒用
醫/統養心湯八十/ 治體質素弱或病後思慮過多心虛
驚悸不寐
歸身 生地 熟地
茯神各一錢/人参錢半/ 麥冬錢半/
棗仁 柏子仁各八/分炙甘草四分/
五味子十五/粒
[053-25b]
加燈心蓮子水煎八分服
錢/氏養心湯八一/ 方在小兒五九
治心虛驚癎
正心湯八二/ 治七情五志乆逆心風妄言妄笑不知
所苦
人参 當歸酒洗/ 生地黄
茯神各一錢/羚羊角鎊為/末棗仁炒研/
甘草炙/ 遠志製各八/分
[053-26a]
水一鍾半蓮子七枚煎七分羚羊角末麝香半分和
匀食後臨卧服
開心散八三/ 治好忘○後定志丸稍勝於此百十七
人參 遠志各二錢/半石菖蒲一兩/
白茯苓二兩/
右為細末每服一錢食後半飲調下
局/方茯苓補心湯八四/ 治心慮過多心神潰亂煩躁不
寐
[053-26b]
白茯苓 白茯神 麥門冬
生地黄 當歸 半夏麯
陳皮各一錢/甘草五分/
右加竹葉燈心同煎服
酸棗仁湯八五/ 治病後氣血俱虛内亡津液煩熱諸
虛不眠者
棗仁微炒/ 人參各一錢/麥冬三錢/
竹茹二錢/
[053-27a]
加龍眼肉五枚煎服無時
秘/傳酸棗仁湯八六/ 治心腎水火不交精血虛耗痰飲
内蓄怔忡恍惚夜卧不安
棗仁炒/ 遠志 黄茋
白茯苓 蓮肉去心/ 當歸
人參 茯神各一錢/陳皮
炙甘草各五/分
水一鍾半加生薑三片棗一枚煎七分日一服臨卧
[053-27b]
一服
仲/景酸棗湯八七/ 治虛勞虛損不得眠
酸棗仁二升/甘草一兩/ 知母
茯苓 川芎各二兩/ 深師方仍有生薑二
兩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棗仁得六升内諸藥再煮取
三升分温三服
錢/氏酸棗仁湯八八/ 方在小兒六二
[053-28a]
治心肺虛熱煩躁
遠志湯八九/ 治心虛煩熱夜卧不寧及病後虛煩
遠志黒豆甘/草同煮黄茋 當歸
麥冬 棗仁炒/ 石斛各錢半/
人參 茯神各七分/甘草五分/
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煩甚者加竹葉知母
遠志飲子九十/ 治心勞虛寒夢寐驚悸
遠志肉 茯神 人參
[053-28b]
當歸酒浸/ 棗仁 黄茋
肉桂各一兩/炙甘草五錢/
右㕮咀每服一兩水一鍾半薑五片煎服無時
東/垣聖愈湯九二/ 治血虛心煩睡卧不寧五心煩熱
人參 川芎 當歸
熟地黄酒拌/蒸 地黄酒拌/黄茋炙各一/錢
右水煎服
益榮湯九二/ 治思慮過度心血耗傷怔忡恍惚不寐
[053-29a]
人參一錢/ 芍藥 棗仁
柏子仁各五/分當歸 黄茋
茯神各一錢/紫石英五分/遠志
甘草 木香各三分/
水一鍾半薑三片棗一枚煎八分服
元/戎逍遥散九三/ 治肝脾血虛及鬱怒傷肝少血目
發熱脇痛等證
當歸 芍藥 白术
[053-29b]
茯神 甘草 柴胡各等分/
右薑水煎服
薛/氏加味逍遥散九四/ 治肝脾血虛發熱小水不利
即前逍遥散加丹皮梔子各七分
生薑汁煎九五/ 治噎食不下咽喉閉塞胸膈煩悶
生薑汁 白蜜 牛酥各五兩/
人參 百合各二兩/
右入銅銚中以慢火熬膏每用一二匙用人參百合
[053-30a]
湯調下或嚥下
局/方胃風湯九六/ 治風冷乗虛入客腸胃水穀不化泄
瀉注下及腸胃濕毒加豆汁或下瘀血日夜無度
人參 白术 茯苓
當歸 川芎 白芍藥
肉桂等分/
右為粗散每服二錢入粟米數粒同煎食前服此方
名為治風而實非治風乃補血和血益胃氣之藥下
[053-30b]
血痢而挾虛者實可倚仗出太陽桂苓湯例藥也
選/要十寳湯九七/ 治冷痢虛甚下物如魚腦三服愈
黄茋炙四錢/熟地黄 人參
白术 白芍藥 當歸
茯苓 半夏 五味子
肉桂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水一鍾薑三片烏梅一箇煎七分食遠服
良/方當歸黄茋湯九八/ 治妊娠下痢腹痛小便澁
[053-31a]
當歸炒/ 黄茋各一兩/糯米一合/
水二鍾煎一鍾温服
局/方大防風湯九九/ 治足三隂虧損寒濕外邪乗虛内
侵患鶴膝附骨等疽不問已潰未潰宜先用此及治
痢後脚膝耎痛不能動履名曰痢後風此藥袪風順
氣活血壯筋骨行履如故
人參 白术 防風
羌活各二錢/黄茋一錢/ 熟地
[053-31b]
杜仲各二錢/官桂 甘草炙各五/分
白芍 牛膝 附子
川芎錢半/
水煎服○一方有當歸無官桂加薑七片
河/間地黄飲子百/ 治舌瘖不能言足廢不能行此謂少
隂氣厥不至急當温之名曰痱證凡隂虛有二有陰
中之水虛有陰中之火虛此治火虛之劑
熟地 巴㦸去心/ 山茱萸
[053-32a]
肉蓯蓉酒浸/附子 石斛
五味 石菖蒲 茯苓
遠志 官桂 麥門冬
右等分每服五錢入薄荷少許薑棗煎服
金櫻膏百一/ 治虛勞遺精白濁最效
金櫻子經霜後採紅熟者撞去刺切開去/核搗碎煮之濾榨浄汁用熬成膏
人參 桑螵蛸新瓦/焙燥山藥各二兩/
杜仲薑汁炒/益智仁各一/兩薏仁
[053-32b]
山茱萸 芡實 枸杞各四兩/
青鹽三錢/
右咀用水同熬二次去渣熬成膏將金櫻膏對半和
匀空心白滚湯下三四匙
心虛白濁歌百二/
白濁皆因心氣虛 不應只作腎虛醫
四君子湯加遠志 一服之間見效奇
劫勞散百三/ 方在婦人一二四
[053-33a]
治虛勞欬𠻳盜汗發熱
益氣補腎湯百四/ 治氣虛眩暈
人參 黄茋各一錢/二分白术二錢/
白茯苓一錢/山藥 山茱萸各錢半/
炙甘草五分/
水二鍾棗二枚煎八分食前服
元/戎當歸酒百五/ 治血虛頭痛欲裂
當歸一兩/ 好酒一升/ 煮取六合服之
[053-33b]
人參丸百六/ 寧心益智安神固精
人參 茯苓 茯神
棗仁 遠志 益智
牡蠣各五錢/硃砂二錢半/
為末棗肉丸服
千/金人參固本丸百七/ 治脾虛煩熱金水不足及肺氣
燥熱作渴作𠻳或小便短少赤色澁滯如淋大便燥
結此陰虛有火之聖藥也
[053-34a]
人參二兩/ 天冬炒/ 麥冬炒/
生地黄 熟地黄各四兩/
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温酒或淡鹽湯下
中寒之人不可服○如欲作膏俟煎成外加白蜜四
兩
團參丸百八/ 治吐血欬𠻳服涼藥不得者○團參散
方在小兒十
人參 黄茋 飛羅麫各一兩/
[053-34b]
右為細末滴水和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茅根湯
下
天王補心丹百九/ 寧心保神固精益血壯力強志令
人不忘去煩熱除驚悸清三焦解乾渴育養心氣
此方之傳未考所自道藏偈云昔誌公和尚日夜講
經鄧天王憫其勞者也錫之此方因以名焉
生地黄四兩/洗淨人參 𤣥參炒/
丹參炒/ 遠志炒/ 桔梗各五錢/
[053-35a]
白茯苓五錢/五味炒/ 當歸酒洗/
麥冬炒/ 天冬炒/ 柏子仁炒/
酸棗仁炒各/一兩
右為細末煉蜜為丸每兩分作十丸金箔為衣每服
一丸燈心棗湯化下食遠臨卧服或作小丸亦可
類方 如前方内多黄連二兩酒炒/
醫綂方 此較前多百部菖蒲杜仲三味
生地黄二兩用砂仁五錢茯苓/一兩同煮去砂仁不用
[053-35b]
人參 𤣥參 丹參
遠志 柏子仁炒/ 棗仁炒/
白茯神 杜仲製/ 百部各一兩/
歸身一兩六/錢天冬 麥冬各一兩/二錢
桔梗八錢/ 五味 石菖蒲各五錢/
得效方用熟地不用生地餘如醫綂又外加茯苓炙
甘草共一十八味分兩俱各等分
按右方惟前十三味者乃道藏經本方此外各有不
[053-36a]
同亦惟隨宜擇用可也
即/一補心神效丸百十/
黄茋蜜炙/ 茯神 人參各四兩/
遠志製二兩/熟地黄三兩/棗仁炒/
柏子仁另研/五味子各二/兩硃砂一兩另/研
右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溫酒任下○
盗汗不止麥䴸湯下○夢遺失精人參龍骨湯下○卒
暴心痛乳香湯下○虚煩發熱麥門冬湯下○吐血人
[053-36b]
參湯下○大便下血地榆湯下○小便出血茯苓車前子湯
下○中風不語薄荷生薑湯下○風癎痰氣防風湯下
局/方平補鎮心丹百十一/ 治心血不足時或怔忡夜多
亂夢如墮岸谷常服安心腎益榮衞
人參 龍齒各二兩/五錢白茯苓
茯神 麥冬 五味各一兩/二錢半
車前子 遠志製/ 天冬
山藥薑汁炒/熟地酒蒸各/一兩半硃砂兩半為/衣
[053-37a]
棗仁炒三錢/
煉蜜丸桐子大每服八九十丸早晩米飲或温酒下
○一方有肉桂一兩二錢五分○一方有當歸柏子
仁石菖蒲
集/驗柏子養心丸百十二/ 治心勞太過神不守舍合眼
則夢遺洩不常
柏子仁鮮白不油者以/紙包槌去油 白茯神
酸棗仁 生地黄 當歸身各二/兩
[053-37b]
五味子 辰砂細研/ 犀角鎊
甘草各半兩/
右為末煉蜜丸如芡實大金箔為衣午後臨卧各津
嚼一丸
古/菴心腎丸百十三/ 治水火不濟心下怔忡夜多盗汗
便赤夢遺
牛膝酒浸/ 蓯蓉酒浸/ 熟地各二兩/
兎絲子酒煮/三兩人參 黄茋蜜炙/
[053-38a]
當歸酒浸/ 山藥炒/ 鹿茸酥炙/
附子炮去皮/臍茯神 五味子
龍骨煆/ 遠志甘草湯浸剝薑/汁炒各一兩
右為細末酒煮麫糊丸桐子大毎服百丸空心棗湯
或清湯送下
濟/生遠志丸百十四/ 治心神恍惚不寧夢泄遺精
人參 茯神 白茯苓
龍齒 遠志薑湯浸/炒石菖蒲各二兩/
[053-38b]
蜜丸桐子大硃砂為衣毎服七八十丸空心鹽湯下
寧志丸百十五/ 治怔忡驚悸癲癎○得/效寧志丸方在
和陣三百六十與此稍同
人參 棗仁酒浸/ 茯苓
柏子仁 當歸 遠志酒浸/
茯神 石菖蒲 琥珀各五錢/
乳香 硃砂各三錢/
右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毎服三五十丸食後棗湯下
[053-39a]
寧志膏百十六/ 治因驚失志
人參隔紙炒/棗仁泡去皮/硃砂各半兩/
滴乳香一錢/另研
右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每服十丸薄荷湯下
定志丸百十七/ 治心氣不足驚悸恐怯或語鬼神喜
笑及目不能近視反能遠視乃陽氣不足也宜此方
主之○此方與前開心散小異八三
人參 茯苓各二兩/菖蒲
[053-39b]
遠志製各一/兩
煉蜜丸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五七十丸米飲下
拔/萃八物定志丸百十八/ 補心神安䰟魄去熱除痰
人參一兩半/石菖蒲 茯神
遠志製各一/兩麥門冬 白术各五錢/
硃砂一錢/ 牛黄二錢另/研
右為細末煉蜜丸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五十丸米
飲下○一方有茯苓一兩
[053-40a]
十四友丸百十九/ 治驚悸怔忡
人參 黄茋 當歸
生地黄 遠志 茯神
茯苓 棗仁炮去皮/隔紙炒阿膠
龍腦 紫石英 薄荷
硃砂各一兩/
右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毎服五七十丸食後臨卧棗
湯下
[053-40b]
秘/驗琥珀多寐丸百二十/ 治健忘恍惚神虛不寐
眞琥珀 眞鈴羊角細/鎊人參
白茯神 遠志製/ 甘草等分/
右為細末猪心血和煉蜜丸芡實大金箔為衣毎服
一丸燈心湯嚼下
金/匱六味地黄丸一二一/ 即金匱腎氣丸亦名地黄丸
治腎水虧損小便淋閉頭目眩暈腰腿痠軟陰虛發
熱自汗盜汗憔悴瘦弱精神疲困失血失音水泛為
[053-41a]
痰病為腫脹壯水制火之劑也
熟地黄八兩/蒸擣山茱萸 山藥炒各四/兩
丹皮 澤㵼 白茯苓各三/兩
右為細末和地黄膏加煉蜜為丸桐子大每服七八
十丸空心食前滚白湯或淡鹽湯任下○此方用水
煎湯即名六味地黄湯下八味丸亦同
崔/氏八味丸一二二/ 治命門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
虛寒飲食少思大便不實或下元冷憊臍腹疼痛等
[053-41b]
證○王太僕曰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即此謂也○即
前六味地黄丸加肉桂製附子各一兩
陳/氏加減八味丸一二三/ 治腎水不足虛火上炎發熱
作渴口舌生瘡或牙根潰蝕咽喉疼痛寢汗憔悴等
證此臨川陳自明方李氏云凡發背之熱未有不自
腎虛而得之者必湏五更服加減八味丸 ○即前六味
丸加肉桂一兩五味子四兩炒用内澤瀉切片蒸五
次焙用○一方五味止用一兩
[053-42a]
良/方益隂腎氣丸一/ 二五/ 治陰虛潮熱盜汗煩熱作渴
筋骨疼痛月經不調等證 即前六味丸加當歸生
地各四兩五味子二兩
薛/氏加減金匱腎氣丸一/ 二六/ 治脾腎陽虛不能行水
小便不利腰重脚腫或肚腹腫脹四肢浮腫或喘急
痰盛已成臌證其效如神此證多因脾胃虛弱或治
失其宜元氣復傷而變此證若非速救腎中之火則
陽氣不充於下何以生土土虛又何以制水此必用
[053-42b]
之劑也苟不知此必不能救若病在燃眉當變丸為
湯治之
熟地四兩酒/拌蒸山藥 山茱萸
川牛膝 丹皮 澤瀉
車前子 肉桂各一兩/白茯苓三兩/
附子製五錢/
右為末煉蜜同地黄膏搗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
空心米飲下
[053-43a]
丹/溪滋陰大補丸一二七/ 治諸虛不足腰腿疼痛行步
無力壯元陽益腎水
熟地二兩/ 山藥炒/ 牛膝各兩半/
山茱萸 杜仲 巴㦸肉
白茯苓 五味子 小茴香炒/
肉蓯蓉酒洗去甲/新瓦焙乾遠志甘草湯煮晒/乾各一兩
石菖蒲 拘杞各五錢/
右為末紅棗肉和或煉蜜為丸桐子大毎服七八十
[053-43b]
丸空心淡鹽湯或温酒任下
六造丸一二八/ 方在寒陣一五六
治陰虛血熱諸證
秘/方全鹿丸一二九/ 此藥能補諸虛百損五勞七傷功
效不能盡述人製一料服之可以延年一紀其法須
四人共製一鹿分而服之逾年又共製之四人共製
四年則每人得一全鹿若一人獨製一料恐乆留變
壞藥力不全矣
[053-44a]
中鹿一隻 縛殺之退去毛將肚雜洗淨同鹿肉
加酒煮熟將肉横切焙亁為末取皮同雜仍入原
湯熬膏和藥末肉末加煉蜜和搗為丸其骨須酥炙
為末同入之
人參 白术炒/ 茯苓
炙甘草 當歸 川芎
生地黄 熟地黄 黄茋蜜炙/
天門冬 麥門冬 枸杞
[053-44b]
杜仲鹽水炒/牛膝酒拌蒸/山藥炒/
芡實炒/ 兎絲製/ 五味子
瑣陽酒拌蒸/肉蓯蓉 破故酒炒/
巴㦸肉 胡盧巴酒拌/蒸川續斷
覆盆子酒拌/蒸楮實子酒拌/蒸秋石
陳皮上各一/斤川椒去目炒/小茴香炒/
沉香 青鹽各半斤/
右先須精製諸藥為末和勻一處候鹿膠成就和搗
[053-45a]
為丸桐子大焙亁用生黄絹作小袋五十條每袋約
盛一斤懸置透風處用盡一袋又取一袋陰濕天須
用火烘一二次為妙每服八九十丸空心臨卧薑湯
鹽湯白湯任下冬月温酒亦可
青/囊仙傳班龍丸百三十/ 壯精神除百病養氣血補百
損老人虛人常服延年益壽昔蜀中有道士酣歌酒
肆曰尾閭不禁滄海竭九轉金丹都慢説惟有斑龍
頂上珠能補玉堂關下血眞人仲源索方傳世
[053-45b]
鹿角膠 鹿角霜 栢子仁
兎絲子製/ 熟地黄各八/兩白茯苓
補骨脂各四兩/
右將膠先溶化量入無灰酒打糊丸桐子大每服六
七十丸空心淡鹽湯或酒任下
秘/驗班龍二至百補丸一三一/ 此藥固本保元生精養
血培復天眞大補虛損益五内除骨蒸壯元陽多子
嗣充血脉強健筋骸美顏色增延壽算聰明耳目潤
[053-46a]
澤髭鬚眞王道奇品之方功難盡述也
鹿角五十兩/為則取新角連腦骨者佳鋸長二寸許用
米泔浸一宿刷洗淨同後藥入罈煮膠
黄精八兩/ 拘杞 懷熟地
兎絲子淘洗/淨金櫻子去毛子/各四兩天門冬去心/
麥門冬去心/川牛膝 龍眼肉
楮實子各二/兩
已上十味同角入金華好罈層層放實以新汲淡水
[053-46b]
入罈平肩用蜜梭布四層包口以新磚壓之置大鍋
中井字架上以木甑葢好重湯煮三日夜毋得間斷
火候傍用小鍋燒滚水不時添注罈内并鍋水勿使
亁涸日足取起濾去渣將汁用羅底絹絞出入淨砂
鍋内文火熬成膏約一斤半外煉蜜二斤滴水成珠
攙入調和後藥杵合為丸
鹿角霜十兩/人參五兩/ 黄茋蜜炙/
芡實炒/ 白茯苓 山藥炒/
[053-47a]
山茱萸 生地黄酒洗飯/上蒸過知母鹽水炒/各四両
北五味子一/兩
夏月加川黄柏四兩炒褐色
以上十味為細末用前膏和匀木杵搗丸桐子大空
心淡鹽湯送下百餘丸隨用煮熟蓮肉或乾棗數枚
壓之俾納丹田也
正/傳鹿角膠丸一三二/ 治血氣虧損兩足痿弱不能行
動乆卧牀褥者神效
[053-47b]
鹿角膠一斤/鹿角霜 熟地各半兩/
當歸四兩/ 人參 牛膝
兎絲子製/ 白茯苓各三/兩白术
杜仲各二兩/虎脛骨酥炙/龜板酥炙各/一兩
右為末先將鹿角膠用無灰酒二鍾溶化加煉蜜擣
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鹽薑湯下
鹿茸丸一三三/ 治脚氣腿腕生瘡及隂虛下元痿弱
欬𠻳等證
[053-48a]
鹿茸酥炙另/搗成泥五味子 當歸
熟地黄各等/分
酒糊和丸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温酒或鹽湯任下
集/驗鹿茸丸一三四/ 治諸虛勞倦補心腎益氣血
鹿茸酥炙/ 熟地黄 當歸
枸杞 棗仁炒/ 附子製/
牛膝 遠志薑汁浸/炒山藥
沉香 肉蓯蓉酒浸兩/各一麝香五分/
[053-48b]
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鹽湯下
三/因鹿茸丸一三五/ 治失志傷腎腎虛消渴小便無度
鹿茸酥炙/ 麥門冬 熟地黄
黄茋炙/ 五味 肉蓯蓉
雞内金酒炒/山茱萸 破故紙炒各/七錢
茯苓 人參 牛膝酒浸/
𤣥參 地骨皮各半/兩
右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米飲下
[053-49a]
木/事麋茸丸一三六/ 治腎虛腰痛不能轉側
麋茸鹿茸亦/可兎絲子製各/一兩舶茴香五錢/
右為末以羊腎二對用酒煮爛去膜研如泥和丸桐
子大陰乾如太亁以酒糊佐之每服三五十丸温酒
或鹽湯下
楊/氏還少丹一三七/ 治脾腎虛寒飲食少思發熱盜汗
遺精白濁眞氣虧損肌體瘦弱等證
熟地黄二兩/山藥 山茱萸
[053-49b]
杜仲薑湯炒/枸杞二兩/ 牛膝酒浸/
遠志薑汁浸/炒肉蓯蓉酒浸/北五味
川續斷 楮實子 舶茴香
兎絲子製/ 巴㦸肉餘各/一兩
右為細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鹽湯下
局/方無比山藥方一/ 三八/ 治諸虛損傷肌肉消瘦耳聾
目暗常服壯筋骨益腎水令人不老
山藥二兩/ 兎絲子三兩酒/浸煮五味揀浄/六兩
[053-50a]
肉蓯蓉四兩切片/酒浸焙杜仲三兩/酒炒牛膝一兩酒/浸蒸
熟地 澤瀉 山茱萸
茯苓 巴㦸肉 赤石脂各一/兩
右為細末煉蜜和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前温
酒或米飲下
還元丹一三九/ 一名延年益壽不老丹○此藥大補
元氣服一月自覺異常功效不可盡述○桉此方為
陰虛血熱者宜之諸陽虛者不可用
[053-50b]
何首烏半斤/ 用米泔水浸軟竹刀刮去皮分四
製
忌鐡器以砂鍋瓦器盛酒拌芝麻蒸一次晒乾
又用羊肉一斤切片拌蒸一次黑豆拌蒸一次
各晒乾
熟地 生地酒浸焙/各三兩天冬 麥冬冬末一兩/
人參五錢/ 地骨皮童便/浸晒白茯苓酒浸晒乾取/末各一兩
右取乳汁六兩白蜜十兩同煉一器中合前末為膏
[053-51a]
磁器取貯勿令泄氣不拘時服一二匙沸湯潄嚥之
經/騐養榮丸百四十/ 治男婦氣血兩虛精神短少脾胃
不足形體羸弱
人參 白术土炒/ 當歸
熟地黄 黄芪 芍藥
山藥各一兩/遠志製/ 生地黄
山茱萸各半/兩白茯苓二兩/陳皮八錢/
右為細末用鴨一隻取血入煉蜜和丸桐子大每服
[053-51b]
八九十丸食前淡鹽湯送下或酒亦可
三才丸一四一/
天門冬 熟地黄 人參等分/
右為末煉蜜丸服
七珍至寳丹一四二/ 補血生精瀉火益水強筋骨黑
鬚髮補益之功甚大
何首烏 赤白各半斤酒浸軟竹刀刮去皮同牛
膝蒸
[053-52a]
川牛膝 半斤淨用黑豆三升同何首烏層層拌
蒸極熟取出去豆與何首烏共搗如泥
白茯苓 一斤用人乳五升煮乾為度
赤茯苓 一斤用牛乳五升煮乾為度
當歸四兩酒/浸焙乾枸杞四兩/ 破故炒香/
兎絲子製各/半兩
煉蜜為丸雞頭子大每服一丸日進三服空心温酒
午後薑湯臨卧鹽湯送下
[053-52b]
百/一補髓湯一四三/ 治老人虛弱腎傷腰痛不可屈伸
杜仲十兩/ 補骨脂用芝麻五兩同炒以芝麻黑/色無聲為度去麻不用十兩
鹿茸四兩燎去/毛酒浸炙
右為末用胡桃肉三十箇浸去皮搗為膏入麫少許
煮糊為丸桐子大每服百丸温酒鹽湯任
枸杞子丸一四四/ 治腎虛精滑補精氣
甘州枸杞 黄精九蒸九晒/
右二味等分相和搗作餅子焙乾為末煉蜜丸桐子
[053-53a]
大每服百餘丸空心温酒送下
局/方青娥丸一四五/ 治腎虛腰痛益精助陽烏鬚壯脚
力婦人隨證用引吞送神效
破故紙四兩/炒香杜仲淨八兩/薑湯炒胡桃肉十兩/
右為末用蒜四兩搗膏和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
空心温酒送下○一法不用蒜以酒糊為丸或煉蜜
為丸服者更佳○按此方可加巴㦸肉大茴香各四
兩為尤妙或再加肉蓯蓉亦可
[053-53b]
良/方加味青娥丸一四六/ 補諸虛不足滋益陰陽美容
顏健腰膝止腰痛尤效
破故炒/ 小茴鹽水炒/胡蘆巴炒各/四兩
杜仲三兩薑/汁炒胡桃肉二十/五個蓮蕋一兩/
青鹽煆五錢/穿山甲酥炙三/錢五分
右為末將胡桃肉搗爛加酒煮麫糊為丸桐子大每
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
十補丸一四七/ 方在熱陣一七四
[053-54a]
治腎藏虛冷等證
保/命煨腎丸一四八/ 治腎肝虛損骨痿不能起牀筋弱
不能収持及脾損穀不化善益精緩中消穀
杜仲薑湯炒/牛膝 萆薢
白蒺藜 防風 兎絲子製/
胡蘆巴 肉蓯蓉酒浸/破故紙酒炒各/等分
右將猪腰子製如食法搗爛加煉蜜和杵千餘為丸
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用温酒送下治腰痛不
[053-54b]
起甚效
局/方煨腎散一四九/ 治腎虛腰痛
杜仲薑汁炒/花椒炒出汗/食鹽少許/
右為末以猪腰子一枚薄批作五七片以椒鹽淹去
腥水摻杜仲末三錢在内以薄荷包外加濕紙二三
層煨熟食之酒下
安腎丸百五十/ 方在熱陣一六七
治腎經積冷下元衰弱
[053-55a]
小安腎丸一五一/ 方在熱陣一六八
治腎氣虛寒多溺腰膝沉重
石刻安腎丸一五二/ 方在熱陣一六九
治眞氣虛憊夢遺便數脚膝軟弱
紅鉛丸一五三/ 一名一炁丹○一名人精妙合丸
紫河車 用頭産壯盛男胎者一具以銀鍼挑去
紫血米泔水洗淨用酒醋頓爛焙乾
人乳 以磁礶盛晒乾者四兩○或以茯苓末一
[053-55b]
兩収晒至五兩者亦可
秋石 以童男女小便煉成者四兩
紅鉛 亦名先天梅子五錢 此室女初次經血
扣算女子年歲凡五千四十八日即女子天癸
將至之日須預備錫鉛候取以茯苓末収滲晒
乾或以絲綿滲取用烏梅煎湯洗下去水晒乾
亦可
右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七釐此藥俗傳云以人
[053-56a]
補人得先天之氣神妙不可盡述每丸價一兩
打老兒丸一五四/
熟地 山藥炒各五/兩牛膝
巴㦸枸杞湯/洗炒楮實子去浮/者枸杞
石菖蒲 遠志肉甘草/湯製白茯苓去筋/
杜仲鹽水炒/北五味蜜水拌蒸一二/時搗餅焙乾
山茱萸上各/四兩小茴香 續斷各三兩/
肉蓯蓉切片酥/炒五兩
[053-56b]
右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午前臨
睡或酒或鹽湯下百餘丸
肉蓯蓉丸一五五/ 治腎虛耳聾
肉蓯蓉酒浸/焙兎絲子酒浸/煮研山茱萸
白茯苓 熟地黄 人參
官桂 防風 芍藥
黄茋各五錢/附子炮/ 羌活
澤瀉各二錢/半羊腎一對薄切去/筋膜炙乾
[053-57a]
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温酒下
四味肉蓯蓉丸一五六/ 方在固陣六二
治小便不禁
黄茋丸一五七/ 治虛風羸瘦心神虛煩筋脉拘攣疼
痛少睡
黄茋炙/ 人參 熟地黄
白茯苓 薏苡仁 山茱萸各一/兩
杏仁 羌活去蘆/ 當歸
[053-57b]
羚羊角屑 枸杞子 桂心各七錢/半
防風 遠志各半兩/
右為細末煉蜜和丸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温酒下
不拘時
二丹丸一五八/ 治風邪健忘和血養神定志内安心
神外華腠理
丹參 天門冬 熟地黄各一/兩半
麥門冬 白茯苓 甘草各一/兩
[053-58a]
人參 丹皮 遠志各半/兩
右為細末練蜜和丸桐子大以硃砂半兩為衣每服
五七十丸加至百丸空心煎愈風湯送下
海/藏益血丹一五九/ 治大便燥乆虛亡血
當歸酒浸焙/熟地黄等分/
右為末煉蜜丸彈子大細嚼酒下一丸
集/要四神丸 治禀賦虛弱小便頻數不禁
五味子 兎絲餅各四/兩熟地黄六兩/
[053-58b]
肉蓯蓉一斤/去甲
右為末酒煮山藥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鹽
湯下
局/方虎骨四斤丸一六一/
宣州木𤓰去/穰天麻去蘆/ 肉蓯蓉洗淨/
牛膝焙乾各/一斤附子炮去皮/臍二兩虎骨酥炙一/兩
右先將前四味用無灰酒五升浸春秋五日夏三日
冬十日取出焙乾入附子虎骨共為末用前浸藥酒
[053-59a]
打麫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鹽湯送下
加味四斤丸一六二/ 治肝腎二經氣不足足膝酸痛
步履不隨如受風寒濕毒以致脚氣者最宜服之
虎脛骨一兩/酥炙乳香另研/ 沒藥另研各/五錢
川烏炮去皮/一兩肉蓯蓉 牛膝各一兩/半
天麻一兩/ 木𤓰一斤去/穰蒸
右各為末先將木𤓰蓯蓉搗膏加酒糊和杵丸桐子
大毎服七八十丸空心温酒或鹽湯任下
[053-59b]
三/因加味四斤丸一六三/ 治腎虛肺熱熱淫於内致筋
骨痿弱不能収持
肉蓯蓉酒洗/牛膝酒洗/ 天麻
木𤓰 鹿茸酥炙/ 熟地黄
五味酒浸/ 兎絲子酒煮/等分
右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温酒或米
飲送下○劉宗厚曰按此方云熱淫於内而用温補
何也然陰血衰弱血不養筋筋緩不能自収持今陽
[053-60a]
燥熱淫於内故用此以養陽滋陰陰實則水升火降
矣
金剛丸一六四/ 治腎損骨痿不能起牀宜此益精
萆薢 杜仲薑汁炒/肉蓯蓉酒洗/
兎絲子製/
右用酒煮猪腰子搗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
温酒送下
人參膏一六五/
[053-60b]
用人參十兩細切以活水二十盞浸透入銀石器内
桑柴火緩緩煎取十盞濾汁再以水十盞煎渣取汁
五盞并入前汁合煎成膏磁瓶収貯隨證作湯使調
服○丹溪云多慾之人腎氣衰憊欬𠻳不止用生薑
橘皮煎湯化膏服之○浦江鄭兄五月患痢又犯房
室忽發昏運不知人事手撒目暗自汗如雨喉中痰
鳴聲如拽鋸小便遺失脉大無倫此陰虧陽絶之證
也予令急煎大料人參膏仍與灸氣海十八壯右手
[053-61a]
能動再二壯唇口微動遂與膏服一盞半夜後服三
盞眼能動盡三斤方能言而索粥盡五斤而痢止至
十斤而全安若作風治則誤矣○一人背疽服内托
十宣藥已多膿出作嘔發熱六脉沉數有力此潰瘍
所忌也遂用大料人參膏竹瀝飲之參盡十六斤竹
伐百餘竿而安後經旬餘値大風拔木瘡復起有膿
中有紅線一道過肩胛抵右肋予曰急作參膏以芎
歸橘皮作湯入竹瀝薑汁飲之盡三斤而瘡潰調理
[053-61b]
乃安若癰疽潰後氣血俱虛嘔逆不食變證不一者
以參茋歸术等分煎膏服之最妙
景岳全書卷五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