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1a]
欽定四庫全書
景岳全書卷四十五
明 張介賔 撰
痘瘡下/
總論吐㵼 一/
凡痘疹吐㵼有不必治者有當速治者如初熱時即見
吐㵼但欲其不甚而隨止者吉蓋吐利中自有疎通
之意邪氣賴以宣泄不必治也其有吐利之甚者則
[045-1b]
不得不治又有元氣本弱而見此證者使不速為調
補必致脾氣困憊則痘出之後虛證叠見而救無及
矣此痘前之吐利其當治不必治自有輕重之分也
若見㸃之後則吐㵼大非所宜速當察其寒熱虛實
而調治之
一痘瘡吐㵼雖曰多屬脾經然亦有三焦五臟之辨蓋
病在上焦但吐而不利病在下焦但利而不吐病在
中焦則上吐下利故在上焦者當辨心肺之脾氣在
[045-2a]
下焦者當察肝腎之脾氣此五臟之氣各有相滋相
制之機設不明此鮮不誤矣
一痘瘡吐㵼大都中氣虛寒者十居七八然亦有邪實
毒盛及飲食過傷而為吐㵼者此宜詳審脉證自有
可辨若果有熱毒實邪則不可誤認虛寒輕用温補
恐反助邪以致餘毒癰腫或為潰爛難收等證
嘔吐四二/
痘瘡嘔吐大都虛寒者多實熱者少但當以温養脾胃
[045-2b]
為主即或有兼雜證者亦必有實邪可據方可因病
而兼治之故不得輕用寒凉及消耗等藥
一凡嘔吐之病病在上中二焦也切不可妄用下藥致
犯下焦元氣則必反甚而危矣即或有大便不通者
亦當調補胃氣從緩利導但得脾胃氣和則升降調
而便自達此不可不知也
一痘瘡别無風寒食滯脹滿疼痛等證而為嘔吐或乾
嘔惡心者必脾胃虛寒也宜六味異功煎五君子煎
[045-3a]
參薑飲之類主之或温胃飲理中湯皆可酌用
一脾氣㣲寒㣲嘔而中焦不寒者宜五味異功散
一胃口虛寒嘔吐而兼有痛滯者六味異功煎送神香
散或調中湯亦佳
一脾胃虛寒吐㵼並行者温胃飲甚者陳氏十二味異
功散
一脾腎虛寒命門不煖而為吐㵼者必飲食不化水穀
不分而下腹多痛非胃闗煎或理隂煎不可
[045-3b]
一凡寒氣犯胃腹脹腹痛而為嘔吐者神香散益黄散
或加炮薑若因飲水或食生冷瓜果而作嘔吐者五
苓散加炮薑
一飲食過傷停滯胃口胸膈脹滿而為嘔吐者宜和胃
飲或大和中飲或神香散
一痰飲停蓄胸膈而脹滿嘔吐者宜二陳湯或橘皮湯
加炮薑
一三焦火閉煩熱壅滯胃口而為嘔吐者此必陽明火
[045-4a]
證也宜橘皮湯加黄連甚者再加石膏或用竹葉石
膏湯但此證甚少勿以虚火作實火也
程氏曰凡痘瘡嘔吐之證須辨冷熱熱吐者宜六君子
湯加薑汁炒芩連冷吐者宜六君子湯加丁香藿香
白豆蔲
一痘瘡嘔吐不已聲濁而長或乾噦者最是瘡家惡候
泄㵼四三/
痘瘡首尾皆忌泄㵼而後為尤甚惟初熱時有隨㵼而
[045-4b]
隨止者為吉若自見㸃之後以至收靨毒氣俱已在
表俱要元氣内充大便堅實庶能托載收成苟畧泄
㵼則中氣虚弱變患百出矣若初出之後而見泄㵼
則必難起難灌既起之後而見泄㵼一㵼則漿停㵼
止則漿滿既灌之後而見泄㵼則倒陷倒靨内潰内
敗等證無所不至此實性命所闗最可畏也今多見
妄藥誤治敗人脾氣以致莫救者猶云欲去其毒㵼
㵼無害欺耶昧耶庸莫甚矣
[045-5a]
凡治痘疹泄㵼只在辨其寒熱熱者必濕滯之有餘寒
者必元陽之不足但十㵼九虚而實熱者極少故凡
見泄㵼嘔吐腹痛而别無實熱等證者無論痘前痘
後俱速宜温救脾腎此大要也當詳察之若失其真
誤治則死
一虛寒泄㵼凡證無大熱口不喜冷脉不洪數腹無熱
脹胸無煩躁飲食减少而忽然自利者則悉屬虛寒
切不可妄用寒凉之劑再傷脾土必致不救宜温胃
[045-5b]
飲養中煎五君子煎或理中湯四君子湯之類隨宜
用之○若腹有㣲滯㣲脹而為泄㵼者宜六味異功
煎或五味異功散加砂仁○若泄㵼兼嘔兼痛而氣
有不順者宜養中煎加丁香木香或四君子湯合二
仙散○若泄㵼而山根唇口㣲見青色或口鼻㣲寒
手足不熱指尖㣲冷㵼色淡黄或兼青白睡或露睛
此皆脾腎虛寒之證非速救命門終不見效宜胃闗
煎理隂煎主之或陳氏十二味異功散亦可○若泄
[045-6a]
㵼勢甚用温脾之藥不效者則必用胃闗煎或理隂
煎之類主之○若久㵼滑脱不能止者宜胃闗煎温
胃飲或陳氏十二味異功散送五徳丸或肉豆蔲丸
○若胃本不虛但以寒濕傷脾或飲水而為泄㵼者
宜佐闗煎抑扶煎或益黄散加猪苓澤㵼或五苓散
俱佳
一蓄熱泄㵼本不多見用間亦有之然必有熱證可據
方可用清利之藥如脉見洪數身有大熱口有大渇
[045-6b]
喜冷惡熱煩躁多汗或中滿氣粗或痘色掀腫紅紫
或口鼻熱赤小便澁痛之類皆熱證也且熱㵼者必
暴而甚寒㵼者必徐而緩皆可辨之然治熱之法當
察火之㣲甚勿使藥過於病恐致傷脾則必反為害
○凡濕熱内蓄小水不利㣲熱不甚而為泄㵼者宜
五苓散四苓散或小分清飲之類加木通主之○若
濕熱稍甚清濁不分而泄㵼者宜四苓散加薑炒黄
連或合黄芩湯治之○若食多脉盛氣壯而泄㵼者
[045-7a]
當從熱治宜黄芩湯加黄連○若熱在下焦小水赤
澁而泄㵼者宜大分清飲或合益元散○若濕熱在
脾泄㵼内熱而兼腹痛者宜香連丸○若頰赤身熱
頭痛咽疼口瘡煩躁而泄㵼者陽明火證也宜㵼黄
散○若濕熱在脾㵼而兼嘔者黄芩湯加半夏生薑
或御藥大半夏湯加黄芩○若内熱泄㵼而兼氣虛
者四君子湯加芍藥黄連木香
一發渇乃泄㵼之常候蓋水泄於下則津涸於上故凡
[045-7b]
患泄㵼者必多口乾口渇但乾與渇不同渇者欲飲
亁者不欲飲渇屬陽而亁屬隂此其辨也然有渇欲
飲水者此火證也有渇欲飲湯者此非火也有雖欲
飲水而不能多者有口雖欲凉而胸腹畏寒者此皆
非火證也然則病渇者尚有隂陽之辨而矧夫但乾
而不渇者此實以水虧而然若作火治鮮不為害故
凡有久㵼津亡而作渇者當審其非熱而不可不壯
其水也
[045-8a]
程氏曰泄㵼須分寒熱寒者○便清宜理中湯或參苓
白术散然白术茯苓非泄㵼發泡者不宜用以其滲
利故也○按此説可見治痘者即滲利亦忌顧可妄
為消伐以殘其氣血津液乎
陳氏曰凡㵼頻津耗則血氣不榮瘡雖起發亦難收靨
如身温腹脹氣促咬牙煩燥譫妄者皆難治縁榖食
去多津液枯竭故多死也速宜與十一味木香散或
十二味異功散
[045-8b]
萬氏曰瘡未出而利者邪併於内裏實也宜從清毒瘡
已出而利者邪達於表裏虛也宜治其虛凡痘瘡所
忌惟内虛泄㵼若温之固之而不愈者此不治之證
寒戰咬牙四四/
寒戰者陽中之氣虚也陽氣虛則隂乗之陽不勝隂故
寒憟而戰也咬牙者隂中之氣虚也隂氣虚者腎元
憊骨氣消索故切齒而鳴也總之虚在氣分則無非
隂盛陽虚之病耳非大加温補不可也
[045-9a]
心鑑云七日前見寒戰者表虚也咬牙者内虚也七日
後見寒戰者氣虚極也咬牙者血虚極也氣虛者保
元湯倍加肉桂以温陽分血虚者保元湯加芎歸以
益隂分○余常用六氣煎或六物煎加桂附治之無
不應手而止其有獨寒戰獨咬牙者亦一體治之或
合二仙散用之亦妙
一有寒邪在表身體大熱脉𦂳數無汗邪正相争而為
戰慄者此即似瘧之類但散其邪而戰自止宜柴葛
[045-9b]
桂枝湯之類主之
一痘瘡灰白潰爛泄㵼而寒戰咬牙者此純隂無陽之
證宜九味異功煎或陳氏十二味異功散亦可
一痘色乾紫黒陷大小便不通煩躁大渇而寒戰咬牙
者此純陽無隂火極似水之證也宜雙解散
一養漿結靨之時有紅紫掀腫大小便秘煩渇喜水者
乃表裏俱熱之證以瘡痛而振摇忍痛而咬牙也此
非寒戰咬牙之屬如熱甚而便秘者宜四順清凉飲
[045-10a]
加連翹木通金銀花之類主之
一筋惕肉瞤似戰者以經絡血氣為瘡所耗不能榮養
肌肉主持筋脉故惕惕然肌肉自跳瞤瞤然肌肉自
動本非寒戰之證也宜十全大補湯之類主之
陳氏曰咬牙者齒稿也乃血氣不榮不可妄作熱治
一寒戰咬牙而氣喘譫妄悶亂足冷者非倒陷即倒靨
也不治
煩躁四五/
[045-10b]
煩者擾擾而煩躁者煩劇而躁合言之則煩躁皆熱也
分言之則煩在陽分躁在隂分煩淺而躁深也難知
集曰火入於肺煩也火入於腎躁也痘疹煩躁大非
所宜若吐利厥逆腹脹喘促譫妄狂亂昏不知人而
煩躁者謂之悶亂乃不治之證
一痘瘡以安静為貴若忽然煩躁多哭切須詳審其故
如别無逆證而忽然若此是必瘡有痛而然待膿成
則痛止而煩亦止矣不必治之其或飲食寒熱偶有
[045-11a]
所因而致然者但當隨證調理之則無不即安者
一痘瘡煩躁兼喘者火毒在肺也宜人參白虎湯加梔
子仁
一煩躁多驚者火在心經也宜導赤散加梔子麥門冬
或七味安神丸
一痘毒未透熱伏於内而煩躁者宜六味消毒飲或兼
萬氏奪命丹
一熱甚於内而煩渇熱躁者宜導赤散或𤣥參地黄湯
[045-11b]
加木通麥門冬或萬氏牛黄清心丸或四味消毒飲
一邪毒未解熱甚於表而煩躁者宜柴胡麥門冬散或
羌活湯
一痘瘡紅紫乾躁壯熱口渇譫妄者退火丹或萬氏牛
黄清心丸或用良方犀角地黄湯
一隂虚假熱自利煩躁者肝腎水虧也輕則五隂煎甚
則九味異功煎或陳氏十二味異功散
一吐利不食而煩躁者脾氣虛也輕則保元湯温胃飲
[045-12a]
甚則九味異功煎或陳氏十二味異功散
一瘡宻膿成營血虧耗心煩不得眠者宜三隂煎加麥
門冬如有㣲火者宜酸棗仁湯
一晝則煩躁夜則安静此陽邪盛於陽分也宜人參白
虎湯或加梔子如晝則安静夜則煩躁者此隂中之
陽虚也宜三隂煎如有火邪亦可加梔子仁
一大便乾結不通而煩躁腹脹者四順清凉飲當歸丸
甚則承氣湯若大便秘結痘瘡陷伏而煩躁者百祥
[045-12b]
丸或承氣湯
喘急四六/
喘有氣促不同喘者氣粗而壅壅而急喘為肺邪有餘
也促者氣促而短上下不相接續促為肺腎不足也
此二者一實一虛反如氷炭若或誤治無不死也當
詳辨之
一寒邪在肺作喘者此外感之證必欬嗽多痰或鼻塞
或身有㣲熱或胸滿不清治當疎散肺邪宜六安煎
[045-13a]
或二陳湯加蘇葉主之若寒邪外閉之甚者仍宜加
麻黄北細辛之類○若兼氣血不足而風寒在肺作
喘者惟金水六君煎為最
一痰因火動而為喘急者當以清痰降火為主若痰涎
上壅者先治其痰宜抱龍丸清膈煎之類主之○若
火上刑肺肺熱葉舉大熱大喘者宜人參石膏湯○
若㣲熱作渇肺燥液衰而喘者宜人參麥門冬散○
若夏月熱甚火犯肺金而喘者仲景竹葉石膏湯或
[045-13b]
六味竹葉石膏湯○若火伏三焦肺胃大腸俱熱胸
腹脹大便秘結而喘者前胡枳殻湯
一喘以氣虚者人多不能知之凡下㵼而上喘者必虚
喘也凡小兒喘息覺在鼻尖而氣不長者必虚喘也
此實氣促原非氣喘若見此證急須速補脾肺或救
腎隂輕則參薑飲六氣煎甚則六味囘陽飲○若下
為泄㵼而上為喘促者急用六味囘陽飲或九味異
功煎不可疑也○若大便不㵼而或為多汗或為腹
[045-14a]
膨或見痰飲狂躁但以隂虚水虧氣短似喘而脉氣
無神者急宜貞元飲加人參煨薑之類主之○若治
喘促用清痰降火等劑而愈甚者此必虚證也速宜
改用温補如前諸法猶有可救遲則恐無及矣
一痘疹發喘乃惡候也若利止喘定者生其有㵼利不
止或加脹滿或為狂躁或痘毒入肺口張息肩目閉
足冷而喘甚者皆不治之證
聲音四七/
[045-14b]
痘瘡最要聲音清亮若卒有失音凶兆也先哲云瘡已
出而聲不變者形病也其病輕瘡未出而聲先變者
氣病也其病甚瘡出而聲不出者形氣俱病也凡此
失音之證大為痘瘡所忌然亦有吉有凶須當詳辨
治之
一風寒外襲皮毛壅閉肺竅或致欬嗽而偶為失音者
此惟外感之證宜解散之以加减參蘇飲或六安煎
加薄荷桔梗主之或待風寒解散其聲自出此固無
[045-15a]
足慮也
一火邪上炎肺金受制氣道壅閉而聲不出者宜導赤
散合甘桔湯加炒牛旁子主之或用甘桔清金散
一上焦陽虛而聲音低小不出者此心肺不足之病蓋
心主血肺主氣痘瘡稠宻則血氣俱損故聲不能出
宜六物煎加麥門冬或導赤通氣散主之
一下焦隂虚而聲不出者其病在肝腎蓋腎為聲音之
根若證由肝腎而痘瘡稠宻則精血俱為耗竭水虧
[045-15b]
則肺涸故聲不能出速當滋隂益水以救其本宜大
補元煎五福飲或十全大補湯之類酌宜用之
一凡啼哭無聲而但見淚出語言無聲而但見口動者
此皆毒氣歸腎而内敗也或聲啞如破如梗者此咽
喉潰爛也皆難治之證
一痘後餘毒失音其證有二○一以咽痛不能言者此
毒氣不净也宜甘桔清金散加天花粉○一以腎氣
虚不能上達而聲不出者宜治如前或用四物湯加
[045-16a]
麥門冬白茯苓
驚搐四八/
驚者忽然驚惕而手足搐搦口眼歪斜每多忽作忽止
其證多由風熱蓋心主火而惡熱肝主風而善動驚
痘之火内生於心心移熱於肝風火相摶故發驚搐
然未出之先發驚搐者多吉既出之後發驚搐者多
凶何也蓋痘毒將散而豁谷開張竅理疎解因致牽
引伸縮得疏散達之氣痘出而驚自止則其内毒無
[045-16b]
留於此可見故俗名驚痘最為吉也若既出之後則
中之伏火亦宜散矣倘仍見驚搐則是外毒已出而
内毒猶然未盡此其毒盛莫測乃可畏也故凡發驚
搐者必隨發隨止者為吉不必治也若連發不已此
毒伏於心肝二臟速宜隨證治之不得誤以為吉證
一治驚搐之法最當察其虚實酌其㣲甚如果有風熱
實邪庶可解毒清火但得稍見清楚便當培養心脾
以防虚敗之患若止見㣲邪則但當以調和氣血為
[045-17a]
主
一驚搐證多由風熱相摶故治宜平肝利小便蓋平肝
則風去利小便則熱除風熱既平驚自愈矣若過用
寒凉則氣斂而毒反䧟伏痘出不透多致不救
一心脾陽氣虚寒則神怯而易為驚搐六氣煎加棗仁
硃砂
一心脾血虚而驚搐者七福飲養心湯
一肝胆氣虚多恐畏而驚搐者茯神湯
[045-17b]
一心血虚睡中驚搐或兼㣲痰者秘㫖安神丸
一心虚火盛多熱躁而驚搐者寧神湯酸棗仁湯
一痘既出其色紅紫而煩渇驚搐者良方犀角地黄湯
○若煩熱之甚而大便乾澁者多由陽明之火人參
石膏湯加硃砂
一心火獨盛而煩熱驚搐者硃砂安神丸或七味安神
丸
一心火盛小水不利而驚搐者導赤散加黄連硃砂或
[045-18a]
合硃砂益元散
一痰涎壅盛氣急胸滿而驚搐者抱龍丸清膈煎或梅
花飲琥珀散此宜暫用以開痰涎但得痰氣稍清即
當酌虚實以調理血氣
一肝膽實熱大便秘結而煩躁驚搐者㵼青丸或七味
龍胆㵼肝湯
一血熱見血而驚搐者局方犀角地黄湯○熱甚者良
方犀角地黄湯○若熱甚而大便結秘者拔萃犀角
[045-18b]
地黄湯
一風寒外感心脾陽虚而㣲熱不退或欬嗽惡寒而驚
搐者惺惺散○若虚在隂分汗不能出身熱不退而
驚搐者柴歸飲○若外有風邪内有熱邪表裏俱熱
而驚搐者生犀散
一風寒外感身熱無汗但有表邪别無虚證而驚搐者
敗毒散或蘇葛湯寒邪閉甚者紅綿散然此皆表散
之劑若兼虚邪不得單用此類
[045-19a]
昏睡四九/
凡痘瘡將出未出而猝然昏睡者其痘必重當察其脉
證虛實預為治之若痘後喜睡此毒氣已解元氣將
復故邪退而神安乃否極㤗來之象不須服藥妄治
如見寂然氣虚但以調元湯保元湯六物煎之類察
其寒熱漸以調之自然平復不可妄行消耗致傷其
神反必害矣
腰痛五十/
[045-19b]
經曰腰者腎之腑又曰太陽所至為腰痛蓋足太陽之
脉夾脊絡腎而痘瘡之毒多出於腎循足太陽膀胱
散行諸經乃邪之由裏傳表也如初見熱而腰即痛
或日以漸甚者此邪由膀胱直入於腎而毒有不能
達也急宜解毒以泄少隂之邪以通太陽之經務令
邪氣不得深入則痘雖稠宻亦可愈也若不速治則
邪必日䧟而表裏俱甚營衛之脉不行臟腑之氣皆
絶或為痒或為黒陷終莫能救矣
[045-20a]
一凡痘毒自隂傳陽自裏傳外者為順自上傳下自外
傳裏者為逆若毒由太陽傳入少隂則毒陷而不升
伏於骨髓之中不能外達所以腰痛大凡瘡疹之毒
歸腎則死故但見腰痛急宜治療若毒陷不起即宜
發散解毒令其復出太陽而達乎陽道斯無害也宜
人參敗毒散或五積散主之若腎氣虚陷不能傳送
外達者必用理隂煎加細辛官桂杜仲獨活之類主
之
[045-20b]
一治發熱便見腰痛者以熱麻油按痛處揉之可止仍
急服前藥之類如小水不利者宜五苓散如火毒内
盛而小水不利者宜四苓散加梔子木通
腹痛五一/
治腹痛證當以可按拒按及宜飽宜饑辨其虚實不得
謂痛無補法而悉行消伐也又當因胍因證辨其寒
熱不得妄用寒凉也大都寒滯者十居八九熱鬱者
間或有之若虚不知補而寒因寒用則害莫甚矣
[045-21a]
一初見發熱痘瘡未出别無寒滯食滯而腹滿腹痛者
此必起發不透痘毒内攻而然宜解表疎裏以化毒
湯加紫蘓厚朴之類主之或五積散加木香亦可○
若大便不通腹脹而作痛者桂枝大黄湯酌宜用之
一寒氣犯胃或食生冷而嘔惡吐㵼腹無脹滿而但有
疼痛者温胃飲理中湯加肉桂木香或小建中湯隨
宜用之○若胃氣虚寒作痛而喜按者黄芪建中湯
一寒犯中焦氣滯作脹而腹痛或泄㵼者和胃飲或抑
[045-21b]
扶煎加丁香木香或陳氏十一味木香散
一脾腎虚寒下腹作痛㵼利不止者胃闗煎
一誤飲冷水凉茶寒濕留中小水不利而腹痛者五苓
散或加木香或用小建中湯
一飲食停滯中滿作痛者大小和中飲或保和丸加木
香砂仁若大便不通而痛甚者赤金豆或承氣湯利
之
一發熱二三日後大便不通燥糞留滯而腹痛者當歸
[045-22a]
丸或用猪膽導法
一濕熱下利煩熱大渇小水熱澁而腹痛者大小分清
飲或黄芩湯加木香青皮砂仁
一火毒内攻譫妄狂亂而煩熱腹痛者退火丹或硃砂
元元散
腹脹五二/
痘瘡腹脹之證其要有二一以脾胃受傷一以邪氣陷
伏蓋痘瘡將發毒由内生其證無不發熱或見㣲渇
[045-22b]
此其常也當此之時只宜温平和解或兼托散無抑
遏無窮追無殘及元氣惟貴輕揚善導但令毒透肌
表則苖秀而實無不善矣設不知此而見熱即退熱
見毒即攻毒則未有妄用寒凉而不傷胃氣者未有
但知攻毒而不傷元氣者胃氣傷則運行無力而脾
寒所以作脹元氣傷則托送無力而毒陷所以作脹
雖作脹之由猶不止此然惟此最多而人多不能察
也諸未盡者俱詳如左
[045-23a]
一誤服凉藥或過食生冷而作脹者其人必不能食或
大小便利或腹中雷鳴此皆脾胃中寒之證速宜温
中以疎逐冷氣冷氣散則脹自消矣宜益黄散加薑
製厚朴或人參胃愛散加乾薑○若胃寒兼虚瘡白
神倦或氣促發厥者惟温胃飲及陳氏十一味木香
散俱為要藥○若寒在脾腎下焦不化而作脹者非
理隂煎不可
一中氣本虚或過用消伐以致元氣無力不能托送痘
[045-23b]
毒而陷伏作脹者宜十宣散或合二妙散或神香散
一痘毒陷伏於裏者必有熱證相雜如煩躁乾渇大小
便秘而作脹者此只宜温平快氣兼托之劑當用紫
草飲子
一寒邪外閉肌腠身熱無汗或氣喘鼻塞則痘毒不能
外達而陷伏腹脹者宜五積散或加减參蘇飲
一飲食過傷偶為停滯而腹脹者此不過一時之滯食
去則脹消宜大和中飲或合二妙散神香散
[045-24a]
一腹脹而目閉口中如爛肉臭或大便泄㵼或利膿血
者皆不治
厥逆五三/
厥逆者四肢不温或甚至於冷也四肢為諸陽之本故
常宜和煖若至厥逆則其陽虚可知如指尖㣲寒者
亦陽氣衰也足心冷者乃隂邪勝也其有瘡頭焦黒
煩渇悶頓大便熱結而厥逆者此陽毒内陷火極似
水所謂熱深厥亦深也又有瘡本灰白大便不結而
[045-24b]
厥逆者此元氣虚憊陽衰而寒也凡痘疹之候頭常
欲凉足常欲温若頭温足冷者多不治故厥逆為瘡
家惡候
一痘疹十指㣲寒者即宜五君子煎六氣煎或六物煎
加薑桂温之以防虛寒之變
一痘疹㵼利氣虚而逆者胃闗煎或陳氏十二味異功
散
一痘瘡始出手足便冷或其人先有吐利致傷脾胃脾
[045-25a]
胃氣虚則為厥逆宜六氣煎六物煎加薑桂主之甚
者人參附子理隂煎
一痘瘡起脹之時手足厥逆此陽氣欲絶之候必其自
利或嘔吐脉見沈細㣲弱或浮大而虚速宜温補元
陽輕則六氣煎加肉桂甚則六味囘陽飲或九味異
功煎服藥後手足和煖者生厥不止者死
一熱毒内甚而厥者必有煩熱便秘脹滿脉滑等證宜
四順清凉飲或承氣湯
[045-25b]
一痘後厥逆者此其氣血已虚脾胃已困無怪其有厥
也宜保元湯或六氣煎六物煎加附桂之類主之
發渇五四/
痘疹發渇者裏熱也以火起於内銷爍真隂所以發渇
又其津液外泄化為膿漿則營氣虛耗亦以致渇此
痘瘡之常候也若㣲渇不甚不必治之惟大渇者乃
由火盛然亦須察其虚實以為調理切不可因其作
渇即以西瓜梨柿之類輕以與之恐脾肺受寒致生
[045-26a]
他患也外有乾渇論在泄㵼條中所當參閲
痘瘡氣血内耗㣲熱㣲渇而喜湯者宜七味白术散或
五福飲加麥門冬五味子
一脾肺多熱渇而喜冷者宜人參麥門冬散或生脉散
一痘瘡多熱多躁口燥咽乾大渇引飲喜冷能食或大
便乾結者此熱在肺胃二經宜人參白虎湯甚者再
加黄連○若痘後熱渇者此餘火未清也其治亦然
一痘瘡自利不止腎隂虧損而作渇者病作少隂速宜
[045-26b]
陳氏十二味異功散或九味異功煎
一大便秘結腹滿煩熱内火不清而作渇者四順清凉
飲
一痘瘡發熱時便見大渇唇焦舌燥此心火太炎腎水
不升故血液枯耗也急宜解之以葛根解毒湯
程氏曰痘瘡初發之源乃壬癸水也水既流出其源必
竭奚不作渇由此觀之可見治渇者必不可不滋腎
水
[045-27a]
薛氏曰凡渇欲飲水者當審其熱之虚實若屬虛熱雖
欲水而不多飲當用七味白术散若係實熱索水喜
飲者當以犀角磨水服其後亦無餘毒之患
失血五五/
經曰陽絡傷則血外溢隂絡傷則血内溢血外溢則衂血
血内溢則便血瘡疹之火由内而發毒不能達則燔
灼經絡而迫血妄行血隨火動從上而出則為衂為
吐從下而出則為便為溺隂陽俱傷則上下俱出凡
[045-27b]
痘疹失血若從鼻出者則有陽明外達之意尚可望
生若從他處則總屬隂分而火毒内陷乃悉為危證
一痘疹發熱見血者多屬火證若衂血者宜𤣥參地黄
湯或加茅根汁或加京墨汁同飲之衂止者生不止
者不治○溺血者大分清飲或八正散○大便秘而
見血者並宜四順清凉飲
一痘瘡已出未出之間凡諸血證俱宜用犀角地黄湯
三方酌宜治之最佳血止後可進調元湯加木通
[045-28a]
一痘瘡十日之後忽膿血大作大便陡出者此為胃爛
不治
發疱五六/
痘瘡發疱亦與黒陷相類雖一以外出一以外入形有
不同而邪氣留結毒則一也或發水疱或發血疱或
赤或紫或黒但見此證十無一生然亦有似疱而實
非者不可不辨或其人身上原有破傷或瘡癤未痊
或雖痊而瘢痕尚嫩一旦痘出則瘡瘢四圍痘必叢
[045-28b]
集此物從其類之理也因瘡作疱則其腐敗皮肉氣
色本異宜與完膚有别不得即認為紫黒疱也至若
治疱之法先以針刺破吮去惡血後用胭脂汁塗法
又用百花膏敷之○此瘡極易作痒起發之後宜常
用茵陳薫法薫之勿令傷若不慎之則反覆灌爛
淹延不愈變為疳蝕壊瘡以致不治者多矣
潰爛五七/
痘瘡膿熟或㣲有潰爛者亦常候也惟於未成膿之先
[045-29a]
即有潰者此名癍爛有當靨不靨而身多破爛不收
者此名潰爛良由未出之先當發散而不發散則熱
毒内臟必潰爛而兼喘促悶亂或不當發散而誤發
散則表虚毒濫亦致遍身潰爛此皆不善表之故也
又有陽毒内熾火盛脈實便結喜冷而失於清利以
致陽明蓄熱肌肉潰爛者此不善解毒之故也故治
此之法表熱者仍宜清理火邪表虚者即宜補養營
衛且脾主肌肉尤宜調脾進食務令大便得所以生
[045-29b]
肌解毒但解毒不至於過冷調養不至於太熱必得
中和方為良法
一表虚不收者必其衛氣不足别無熱證宜十全大補
湯之類或去肉桂加防風荆芥穗多服自愈
一火盛胃熱潰爛者宜大連翹飲之類若大便秘者以
猪膽導之
一痘瘡或發表太過或清解過當以致表裏俱虚陽氣
不守則内為泄㵼外為潰爛急當救裏宜陳氏十二
[045-30a]
味異功散或九味異功煎
一潰爛膿水淋漓者以敗草散或蕎麥散襯之若斑爛
作膿痛甚者以天水散和百花膏敷之
一痘瘡衣以厚綿圍以厚被或向火偎抱或任其飲酒
未七日而靨日期未足其收太急以致自面至腰潰
爛平不作痂者蓋此非正靨乃倒靨也急宜解去
衣被勿近火勿飲酒因立一方用黄茋白芷以排膿
防風蟬退以疎表青皮桔梗以和中牛旁子甘草以
[045-30b]
解毒服後潰瘡復脹則中外毒氣俱得無留而漸可
收矣
多汗五八/
痘疹自汗者以隂中之火自裏及表達於衛氣故皮膚
為之緩腠理為之疎津液流行故多自汗但得痘疹
身常潮潤實為美證此乃隂陽氣和血脉通暢蓋熱
隨汗减毒隨汗散邪不能留則易出易解雖見熱甚
而汗出之後身必清凉此即毒之消散也不必治之
[045-31a]
然只宜㣲汗不宜大汗若汗出過多則陽氣泄而衛
氣弱恐致難救難靨或為痒寒戰之患此則速宜
固表以斂其汗也又有汗出不止其熱反甚者此邪
熱在表隂為陽擾之患速宜清火解毒陽邪退而汗
自斂也若汗出如油或髪潤如洗而喘不休者此肺
脱之證不可治
一别無邪熱但以衛氣虛肌表不固而多汗者調元湯
倍加黄茋或白术散
[045-31b]
一脾虚於中衛虛於外肌肉無主别無他證而汗不斂
者人參建中湯
一心氣虚神怯多驚而汗不固者團參散
一或吐或㵼氣脱於中陽脱於外而汗出不收㣲者五
福飲加炮薑棗仁甚至手足厥冷或嘔惡不止而汗
不收者速宜人參理隂煎或六味囘陽飲遲則恐致
不救
一隂中火盛或身有大熱而汗多不收者當歸六黄湯
[045-32a]
一睡中汗出不收者以陽入隂中而隂不能静也當歸
六黄湯
一陽明熱盛火邪燔灼肌肉或身熱煩渇或二便熱澁
而汗不收者人參白虎湯或加黄連
一收靨痂脱之後自汗不止者此邪去而氣虚也宜十
全大補湯或調止汗散或外以滑石粉撲之
夾疹五九/
痘瘡止宜單出若與疹並出者謂之夾疹蓋痘疹之發
[045-32b]
皆有時氣而二者並見其毒必甚心鑑曰夾疹者即
痘之兩感證也大為不順之候若痘本稀少而夾疹
者名為麻夾痘其證則輕若痘本稠宻而更加以疹
彼此相混些碎莫辨其證則凶急宜以辛凉之劑解
散為先而托裏次之但得疹毒漸消痘見壘落者乃
為可治若痘疹相雜毒不少减者必危無疑
一治夾疹之法先當察痘之稀宻疹之㣲甚若疹輕熱
㣲者但當以痘為主痘獲吉而疹無慮也若疹多熱
[045-33a]
甚者即當急解疹毒務令疹散而後痘可保也
一痘瘡初出内有細宻如蠶子者即夾疹證也若痘稀
疹多者宜但解疹毒為主○如表邪不解外熱甚内
火不甚而夾疹者宜疎邪飲升麻葛根湯荆防敗毒
散或十味羌活散○如表裏俱熱毒盛而夾疹者柴
葛煎解毒防風湯或十三味羌活散○如内熱毒盛
而夾疹者六味消毒飲或合黄連解毒湯○如陽明
火盛多熱多渇或煩躁而夾疹者白虎湯化癍湯或
[045-33b]
葛根麥門冬散○以上諸治如法而疹散痘出者可
治然後隨證調理之若疹不散毒不解者難治
一痘疹俱多者毒必大盛雖治得其法疹毒已解亦必
氣血重傷終難為力凡遇此者惟當以保養脾胃調
和氣血為主庶克有劑
一收靨後復出疹者此餘毒解散之兆不必治之
夾癍六十/
痘疹夾癍與夾疹不同蓋疹則細碎有形癍則成片無
[045-34a]
形也凡痘瘡初出有片片紅腫如綿紋者有紅暈與
地皮相平而全無興起之意者是皆夾㿀證也㿀以
熱毒鬱於血分而浮於肌肉之間乃足陽明胃經所
主或以寒邪䧟入陽明鬱而成熱者亦致發㿀俱宜
凉血解毒但使㿀退而痘見者吉否則皮膚㿀爛瘡
易搔痒而皮嫩易破也又有赤㿀成塊其肉浮腫結
硬者乃名丹瘤其毒尤甚瘡未成就此必先潰不可
治也
[045-34b]
一治斑之法大抵㿀在起發之前者多用表散在灌膿
之後者多用解利如遍身通紅者其治亦同
一痘出夾㿀輕者只以升麻葛根湯加石膏𤣥參甚者
宜人參白虎湯合六味消毒飲
一風寒外感表邪不解而夾㿀者宜荆防敗毒散或加
石膏𤣥參
一㿀色紫赤而大便秘結者宜四順清凉飲利之㿀既
已退即宜用四君子之類以固其脾庶可免其内䧟
[045-35a]
程氏曰凡治夾㿀急宜凉血解毒以羌活散加酒炒芍
藥紫草紅花蟬退木通官桂糯米連進數服㿀退後
以保元湯加木香豆蔲煎服以解紫草之寒防其泄
㵼○如痘中夾疹治亦同此如稍遲則恐變成黒㿀
為難治矣
一痘瘡結痂之後而見㿀者此餘毒煎熬血分必致潰
爛宜黄連解毒湯加當歸芍藥黄芩石膏甚則大連
翹飲○若熱毒薰蒸於内大便膿血臭穢而見㿀者
[045-35b]
此胃爛之證不可治
一發㿀潰爛者以救苦㓕瘢散敷之
晝夜啼哭六一/
凡小兒出痘而晝夜啼哭者當辨其虛實表裏而治之
其有内未得出或外未得散而啼哭者此毒氣不解
之使然也有陽邪火盛紅赤掀突而啼哭者此痘盤
疼痛之使然也有心腎本虚邪熱乗隂而啼哭者此
或以神志不攝或以煩熱不寧之使然也有飲食不
[045-36a]
節或偶停滯而啼哭者此胃氣不和腹痛腹脹之使
然也知此之由而辨得其真則内未出者表之托之
外未散者解之化之火之盛者清其熱神之虛者養
其隂若痘毒本㣲而無故啼哭者多由飲食内傷或
二便秘結此或去其停滯或通其壅閉務令表裏和
暢營衛通行則神魂安㤗而痘無不善矣或謂啼哭
非痰即熱而不究其本則失之逺矣
大小便閉六二/
[045-36b]
凡痘疹小便欲其清而長大便欲其潤而實則邪氣不
伏正氣不病若小便利者大便必實雖二三日不更
衣者無碍也若小便少則病必進小便秘則病必甚
以火盛故也但初熱時大便不宜太實若二三日不
行宜㣲潤之不然恐腸胃不通則營衛不行而瘡出
轉宻惟起發之後大便却宜堅實若太實而四五日
不行恐熱盛難靨亦宜㣲利之
一痘疹小水不利而熱㣲者宜導赤散熱甚而小水不
[045-37a]
利者宜八正散
一痘疹發熱時大便秘結不行而内外俱熱有不得不
通以疏其毒者輕則柴胡飲子甚則三黄丸再甚則
承氣湯
一自起發後以至收靨凡大便不行而火不盛或虛弱
不可通利者只宜用猪膽導法或以醬𤓰一條如指
許導之即出切不可輕用利藥
一大小便俱不通而内熱甚者八正散或通闗散酌宜
[045-37b]
用之
一熱毒内盛而痘瘡乾黒倒陷煩結便結者百祥丸或
承氣湯然宜慎用毋輕易也
一痘後餘熱不盡内陷膀胱而小水不利者導赤散或
五苓散大便不通者四順清凉飲
陳氏曰凡痘瘡四五日不大便用嫩猪脂一塊以白水
煮熟切如豆粒與食之今臟腑滋潤亦使瘡痂易落
切不可妄投宣泄之藥以致元氣内虛多傷兒也
[045-38a]
薛氏曰前證若因熱毒内藴宜用射干鼠粘子湯解之
或發熱作渇或口舌生瘡咽喉作痛並宜用之
目證六三/
目雖肝之竅而實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故其
赤脉屬心瞳子屬腎白珠屬肺黒珠屬肝褁約屬脾
又太陽為上網陽明為下網少陽循外眥太陽以内
眥此其部分各有所主故可因證以察其本也然痘
瘡之病目而為瘴為翳者多由火炎於内而熱以生
[045-38b]
風風熱散於諸經因多紅赤腫痛之患故治此者亦
當察其所屬而因證以調之也
戴眼證凡痘瘡灌膿之後或大汗大㵼之後多有目
睛上吊或露白者謂之戴眼此精氣為膿血汗液所
耗乃太陽少隂真隂虧竭大虚之證蓋大陽為上網
血枯則筋急所以上吊也速宜大補氣血以六物煎
六氣煎或十全大補湯之類主之其有以此為風熱
而散之解之者是皆速其死也○若七日以前見此
[045-39a]
者多不治或無魂失志不省人事者亦不治
一痘瘡目赤腫痛翳瘴等證無不謂之風熱故古方亦
多用清火散風等劑夫痘瘡之火由中生目為肝竅
肝主風木而病在目故云風熱實以風生於火由内
熱也所以凡治目赤目痛者不必治風但治其火火
去則風自息矣何也蓋内生之風與外感之風不同
外感之風升之散之則解散而去内生之風而再加
升散則火愈熾而熱愈髙矣常見治目多難救而寒
[045-39b]
凉反以傷脾者正以升降相雜而用藥有不精耳經
云髙者抑之果何謂乎今如古方之治火眼凡用洗
肝散及洗肝明目散芍藥清肝散之類總不如良方
龍膽㵼肝湯而良方㵼肝湯又不如加味龍膽㵼肝
湯之為得宜也
一痘瘡眼中流淚赤痛或多眼眵此肝火之盛也宜清
解之以加味龍膽㵼肝湯或抽薪飲加木賊蟬退之
類主之若大便結閉不通者亦可少加大黄
[045-40a]
一痘瘡入眼腫痛或痘後生翳膜者宜蒺藜散蟬菊散
或通神散外以秦皮散洗之
一痘瘡目病熱少風多而昏暗澁痛眵淚羞明翳瘴者
宜宻䝉花散亦以秦皮散洗之
一痘後眼閉淚出不敢見明者此内火不清而陽光爍
之故畏明也宜洗肝明目散
一痘後眼皮風毒赤爛或痛或痒燥澁羞明多眵淚者
秦皮散洗之
[045-40b]
一痘瘡靨後精血俱耗而眼澁羞明光短倦開或生翳
瘴者宜四物湯甚者六物煎加木賊蟬退白蒺藜
一痘癍入眼在白珠上者不必治久當自去惟在黒珠
上宜治之當清肝火
一凡病目熱者最宜忌酒及椒薑牛羊雞鵝鴨一應熱
物并雞鵝鴨蛋皆不可用以防連綿不愈之患
一痘瘡熱毒傷目凡必用之藥如生地芍藥麥門冬山
梔𤣥參草决明連翹黄芩黄連肝熱者龍膽草陽明
[045-41a]
實熱者石膏石斛腎火盛者黄栢知母三隂俱熱者
地骨皮火浮不降者木通澤㵼翳瘴不去者木賊草
蟬退白蒺藜氣虚者人參黄茋血虛者當歸熟地但
火炎於上者不宜升隂虛於下者不宜泄是皆治眼
之大法
一痘瘡䕶眼法宜錢氏黄栢膏為佳從耳前眼皮上下
顴面間日塗三四次可以䕶眼稀痘
一用㸃藥者凡目中生痘或食發物或熱毒太盛上蒸
[045-41b]
目竅以致熱痛或生翳瘴切不可妄用一切㸃藥蓋
其非毒即冷必致寒熱相激反以為害惟余之金露
散乃為相宜可間用之以解熱痛之急
徐氏曰痘之毒氣自裏達表故有目病治宜活血解毒
而已活血不至熱解毒不至寒但得血活毒散則目
疾自愈
痘癰痘毒六四/又痘母見前怪痘形證
痘發癰毒者亦名痘母經曰痘前發母者凶痘後發母
[045-42a]
者半吉半凶大都毒發不透必發癰疽故藴結於經
絡之間然其壅結也猶無足慮而惟其不能消散及
治之不得其法則乃為可慮然散之之法當有要領
其在虚實之辨而已如痘癰之有大毒者不得不為
解毒有大熱者不得不為清火俟火毒畧清便當調
理脾氣其有外雖見熱而内本不足者則當專用托
法務令元氣完固飲食不减則毒無不化何害之有
若不察根本强弱而但知攻毒清火則無不傷脾多
[045-42b]
致飲食日减營氣日削膿血不化毒日以䧟而痘變
百出矣所以痘瘡始末皆當以脾氣為主苟不知此
則未有中氣虚敗而痘能保全者
一痘癰初起壅盛疼痛元氣無損飲食如常者宜先用
連翹歸尾煎或仙方活命飲以解其毒俟毒氣稍平
即當用四君歸芪之類以補托元氣
一凡用托裏之劑如癰毒内無大熱亦無便閉煩渇等
證或素非强盛之質或以隂毒深陷形不掀突不紅
[045-43a]
腫不化膿痛有不甚者此其毒皆在内俱速宜用托
裏之藥以六氣煎加金銀花甘草節防風荆芥白芷
川山甲牛旁子之類如陽氣不足者仍可加肉桂附
子用酒水各半煎服或全用酒煎亦可或托裏消毒
散俱可酌用
一凡内熱晡熱而飲食少思者多屬脾胃不足血氣虚
弱宜六氣煎或温胃飲加金銀花白芷○若癰毒色
白而作痒者氣虚也治同上○若根赤而作痒者血
[045-43b]
虛血熱也宜四物湯加丹皮白芷○若腫而不潰者
血氣虚也托裏消毒散或加肉桂○若潰而不收者
脾氣虚也宜六氣煎或六物煎加肉桂
一凡飲食如常而内外俱熱癰毒腫痛或煩渇或大小
便俱熱澁者宜大連翹飲或仙方活命飲可間用之
○若飲食如常内熱作痛或兼口舌生瘡者宜間用
射干鼠粘子湯
一痘毒發癰有結硬實熱難解者宜排毒散
[045-44a]
一痘後發癰癤者乃痘中未盡之毒留於經絡肢節而
為癰腫也或解毒或清火各有所宜凡欲表裏兼解
者宜柴胡麥門冬散欲潤腸解毒者宜消毒散及四
順清凉飲欲凉血解毒者宜犀角地黄湯欲清火利
便解毒者宜大連翹飲
疳蝕瘡六五/
陳氏曰凡痘瘡已靨未愈之間五臟未實肌肉尚虛血
氣未復被風邪所搏則津液澁滯遂成疳蝕宜用雄
[045-44b]
黄散綿蠒散等藥治之久而不愈則多致不起
薛氏曰前方乃解毒殺蟲之劑若毒發於外元氣未傷
者用之多效若元氣傷損邪火上炎者用大蕪荑湯
六味丸○若赤痛者用小柴胡湯加生地黄○若肝
脾疳證必用四味肥兒丸及人參白术散更佐以九
味蘆薈丸
萬氏曰凡痘後疳蝕瘡至毒壅肌肉内透筋骨外連皮
膚時痛出血日久不痊者此毒在脾經甚為惡候乃
[045-45a]
不足之證也内服十全大補湯外用綿蠒散貼之○
疳蝕出血者難治
痘藥正品六六/
人參 益元氣生精血復元神補五臟凡痘瘡表散起
脹灌漿收靨始終皆賴之
黄茋 固腠理補元氣内托陷下皆用之
當歸 生血養血活血止血痘瘡賴以調血凡虚者能
補滯者能行欲其升散當佐以川芎欲其斂附當佐
[045-45b]
以芍藥
熟地黄 痘疹之病形質之病也形質之本在精血熟
地以至静之性以至甘至厚之味實精血形質中第
一品純厚之藥凡痘瘡起發灌漿收斂之用以參茋
配之其功乃倍且其得升紫則能發散得桂附則能
囘陽得參茋則入氣分得歸芍則入血分今見痘家
傷寒家多不用此豈亦古人之未之及耶抑不知四
物湯為可物耶
[045-46a]
生地黄 凉血行血養血治痘瘡血熱血燥凡吐血衂
血痘瘡紅紫及解毒藥中皆宜用之
芍藥 可升可降能清能斂治痘瘡血散不歸賴以收
之使附氣分能㵼肝脾之火故止腹之熱痛亦能止
汗
川芎 能升能散能引清氣上行頭角以起頭面之痘
能佐參茋以行陽分而解肌表之邪此可為引導通
行之使但性多辛散凡火在上而氣虚者當避之
[045-46b]
白术 健脾利水燥濕温中能補氣故能發痘能固脾
故能止㵼
甘草 味甘平得土氣之正故能補中和中而兼達四
臟佐理隂陽惟其甘和而潤故能解剛暴之毒㵼枯
涸之火
麥門冬 生津止渇清肺滋隂除煩熱解燥毒痘疹隂
虚而多火者宜之
糯米 善滋脾胃益中氣助血生漿能制痘毒不能内
[045-47a]
攻
扁豆 健脾和中養胃止嘔
柴胡 發散熱邪㵼肝膽之火解肌開表退往來寒熱
升麻 升陽氣達肌表散風寒善走陽明
防風 散風熱解表邪舉陷氣佐黄茋能托裏袪毒
亁葛 解肌清熱凉散表邪故能止渇
荆芥穗 解風熱消瘡毒利肌表退腫清咽亦散頭目
之風邪
[045-47b]
白芷 散風邪逐寒濕止頭疼除搔痒化癰毒善走陽
明故能起頭面之痘亦托肌肉之膿
麻黄 隂寒沈滯之邪非此不能散亦痘家之要藥而
人多畏之由不能察也
薄荷 散風熱清頭目能利咽喉亦解熱毒
羌活 散肌表之毒風利筋骨走經絡故能止周身之
痛
官桂 味甘辛能養營解表性温熱能煖血行經凡痘
[045-48a]
瘡營衛不充而見寒滯者必用此以導達血氣且善
行參茋熟地之功
附子 脾腎虚寒元陽大虧凡泄㵼嘔吐不能止寒戰
厥逆不能除者非此不可以益火之源
生薑 辟惡氣散寒氣温中氣開脾胃止嘔吐之要藥
若欲理中寒止腹痛則炮乾薑尤勝
陳皮 和脾胃達隂陽開痰行氣和胃消脹可降可升
山查 消食快胃解利宿滯開導六腑無辛香之耗故
[045-48b]
可為參术之導引
木香 調諸氣和胃行滯止㵼除胸腹痛亦能温中若
氣虛煩熱者不宜輕用
丁香 煖胃逐寒順氣止嘔且除腹痛寒滯者不可少
也
肉豆䓻 固腸温中行滯止㵼中寒滑泄者最宜之
茯苓 利水益脾去濕熱故能止㵼除煩以通津液
澤㵼 利水下行能去濕熱以消腫亦導諸藥以降火
[045-49a]
木通 大利小水善泄心與小腸之火能使痘瘡濕熱
之毒從小便而出凡内熱毒盛者宜之若熱退中虚
者不可㮣用
桔梗 性咮輕浮能載藥上升清火解毒故治喉痺
鼠粘子 性味清凉能潤肺散氣利咽退腫欲解痘疹
熱毒此不可缺
紫草 味苦性寒能凉血活血制熱邪解痘毒滑利大
便○程氏曰大抵凡下紫草必下糯米五十粒以制
[045-49b]
其冷性庶不損胃氣而致泄㵼惟大熱便秘者不必
糯米也
蟬退 散風清熱疎邪氣故能解痘瘡之毒風
殭蠶 散風消痰解毒尤利咽喉
川山甲 性閲而利善通經脉直達病所凡痘有毒盛
而鬱遏不能出者宜此達之然必藉血氣諸藥為之
主而以此為佐引則可
犀角 解心火及肝脾之火凡痘中血熱吐衂及焦黒
[045-50a]
驚搐煩躁不寧等證皆可用之以解熱毒
蜂蜜 益脾生津潤燥可結痂亦可落痂
硃砂 鎮心氣除熱毒墜痰涎安驚悸定神魂凡心經
痘毒及痰火上壅有餘之證皆宜用之
琥珀 安神定志利水鎮驚
𤣥參 能解血中之熱清遊火滋肝肺除痘疹之熱毒
黄連 解諸熱毒㵼心肝大腸之火
滑石 甘凉下降利水道清解六陽之煩熱
[045-50b]
石膏 清肅大寒善降陽明之火凡屬陽明實熱而為
頭痛且腫口瘡咽痛身熱煩渇狂躁便結者非此不
能解
連翹 清三焦浮游之火解痘疹癰痬之毒
梔子 利小水降脾肺膀胱之火使從小便中出
龍膽草 性寒而降大清肝腎之火上退眼目之赤痛
下清足膝之熱腫
黄芩 性味輕浮能清肺金大腸之火
[045-51a]
大黄 通壅滯逐瘀血退熱攻堅非有大實證則不可
輕用
痘家藥忌六七/
人參黄茋皆補氣助陽之劑凡痘色白陷者宜用之若
紅紫壯實者用之則血愈熱而毒愈熾紅紫者轉為
枯黒反甚矣
白术能燥濕專補氣分亦能閉氣多用則潤氣不行痘
難成漿助陽生火亦難收斂
[045-51b]
茯苓猪苓澤㵼滲泄燥濕能令水氣下行多服則津液
耗散凡隂虚於下而精血不足者當避之
川芎 升氣散凡氣虛者不宜多用火浮於上而頭痛
浮腫者忌之
生地性寒腸胃虚寒者慎之
升麻提氣上衝凡下虚上實氣壅煩躁者忌之
柴胡清散而潤利汗多者不宜用脾泄者不宜多用
紫草性寒利竅多服成泄㵼脾氣虚者忌之
[045-52a]
鼠粘子通肌滑竅多服恐内損中氣外致表虚
蟬退能開肌竅多服恐泄元氣以致表虚
麻黄開竅大泄肌表妄用恐表虚氣脱
亁葛性凉解肌多用恐致表虚
枳殻下氣寛腸多用則損中氣
山查散血解結多則傷血陷氣
砂仁散氣動氣氣虚者不宜用
烏梅酸斂宜散宜行者不宜用
[045-52b]
川山甲鋭性有餘補性不足若任用攻毒而不以王道
為之帥則無異追窮冦而出孤注能善其終者鮮矣
人牙性烈發表太過若妄用之則内動中氣外增潰爛
訶子龍骨枯礬皆能阻塞肌竅欲通利者宜避之
大黄耗削力雄血氣中虛者不可輕用
黄連大苦大寒原非厚膓之物泄㵼無火者大忌之
山梔黄芩黄栢石膏龍膽草滑石連翹前胡天花粉之
類皆大寒之物非有實火熱毒者不得妄行濫用
[045-53a]
附子亁薑肉桂吳茱萸之類性皆温熱凡煩熱紫黒便
結毒盛者皆不可輕用
𤓰蔞仁開結陷氣滑腸凡虚痰虚火及中氣不足而為
喘促脹滿大便不實者皆大忌之
桑蟲亦名桑蠶不知剙自何人用以發痘今俗醫以為
竒品競相傳用余嘗遍考本草痘疹諸書皆所不載
及審其性貭不過為隂寒濕毒之蟲耳惟其有毒所
以亦能發痘惟其寒濕所以最能敗脾且發痘者不
[045-53b]
從血氣而從毒藥痘雖起而中則敗矣此與揠苗者
何異矧以濕毒侵脾弱稚何堪故每見多服桑蟲者
毒發則唇膚俱裂脾敗則泄㵼不止前之既覆後可
鑒矣其奈矇矇者率猶長夜之不醒何蓋其但見痘
之死總未知敗在蟲毒也余欲呼之用斯代柝而并
咎夫作俑者之可恨
痘瘡下論列方六八/
保元湯痘一/ 調元湯痘二/
[045-54a]
十全大補湯補二/十 調中湯小/三
五福飲新補/六 五味異功散補/四
養中煎新熱/四 七福飲新補/七
六味異功煎新熱/七 温胃飲新熱/五
三隂煎新補/十一 七味異功煎新因/二二
胃闗煎新熱/九 五隂煎新補/十三
六味囘陽飲新熱/二 佐闗煎新熱/十
理中湯熱/一 七味白术散小/七
[045-54b]
六氣煎新因/二一 理隂煎新熱/三
人參白术散小/七 六物煎新因/二十
四君子湯補/一 參苓白术散補五/五
四物湯補/入 六君子湯補/五
金水六君煎新和/一 六味丸補一/二一
五君子煎新熱/六 人參建中湯補二/六
貞元飲新補/十九 小建中湯補二/二
黄茋建中湯補二/七 生脉散補五/七
[045-55a]
大補元煎新補/一 人參麥門冬散痘二/三
胃愛散痘十/九 酸棗仁湯補八/五
硃砂安神丸寒一/四二 團參散小/十
大和中飲新和/七 七味安神丸小七/二
參薑飲新熱/八 小和中飲新和/八
秘㫖安神丸小七/一 益黄散和十/九
大分清飲新寒/五 加减參蘇飲痘三/四
養心湯小五/九 小分中飲新和/十
[045-55b]
升麻葛根湯痘二/六 寧神湯小五/七
小柴胡湯散十/九 柴葛桂枝湯痘三/六
茯神湯小六/十 柴胡飲子痘四/二
柴胡麥門冬散痘二/四 止汗散小十/一
大連翹飲寒七/八 葛根麥門冬散痘一/四一
抑扶煎新熱/十一 紫草飲子痘六/七
解毒防風湯痘五/六 蘇葛湯痘二/七
大蕪荑湯小百/八 前胡枳殻散痘九/四
[045-56a]
柴葛煎新因/十八 肉豆䓻丸小五/六
仙方活命飲外/一 五積散散三/九
疎邪飲新因/十六 連翹歸尾煎新因/三二
柴歸飲新因/十五 敗毒散散三/六
荆防敗毒散痘三/一 雙解散痘四/一
羌活散痘三/八 十味羌活散痘三/八
二陳湯和/一 羌活湯痘四/十
十三味羌活散痘三/九 橘皮湯痘九/二
[045-56b]
白虎湯寒/二 人參白虎湯寒/三
惺惺散小二/三 化癍湯寒/三
人參石膏湯寒/三 十宣散痘十/四
化毒湯痘五/七 黄連解毒湯寒/
和胃飲新和/五 排毒散痘九/八
葛根解毒湯痘五/三 六安煎新和/二
消毒散痘四/七 托裏消毒散痘/六
清膈煎新寒/九 抽薪飲新寒/三
[045-57a]
四味消毒散痘四/八 黄芩湯寒百/五
退火丹痘八/四 六味消毒散痘四/九
生犀散小二/八 益元散寒百/十二
𤣥參地黄湯痘八/六 二妙散寒一/三四
天水散寒百/十二 當歸六黄湯寒六/五
㵼黄散寒五/七 導赤散寒一/二二
導赤通氣散痘八/八 二仙散痘二/十
神香散新相/二十 五苓散和一/八二
[045-57b]
射干鼠粘子湯痘七/七 五徳丸新熱/十八
四苓散和一/八七 御藥大半夏湯和十/一
保和丸小三/五 八正散寒百/十五
九味蘆薈丸小百/十五 抱龍丸小八/五
甘桔湯因一/七五 甘桔清金散痘八/九
百祥丸痘九/六 承氣湯攻/一
四順清凉飲攻二/五 萬/氏奪命丹痘八/二
赤金豆新攻/二 桂枝大黄湯痘四/三
[045-58a]
琥珀散小八/一 三黄丸攻六/八
良/方龍膽㵼肝湯寒六/二 梅花飲小八/三
香連丸寒百/十三 加/味龍膽㵼肝湯寒六/四
㵼青丸寒一/五 當歸丸痘九/五
七/味龍膽㵼肝湯寒六/三 通闗散痘八/五
洗膽散痘百/七 洗肝明目散痘百/六
通神散痘百/十二 蒺藜散痘百/九
芍藥清肝散寒六/一 蟬菊散痘百/十
[045-58b]
宻蒙花散因三/十 仲/景竹葉石膏湯寒/五
秦皮散痘百/十一 茵陳薫法痘百/十九
六/味竹葉石膏湯寒/六 雄黄散痘一/三三
胭脂塗法痘一/二五 局/方犀角地黄湯寒七/九
蕎麥散痘一/二四 敗草散痘一/二六
良/方犀角地黄湯寒八/十 百花膏痘一/二三
黄栢膏痘百/十三 㧞/萃犀角地黄湯寒八/一
紅綿散痘七/二 綿蠒散痘一/三四
[045-59a]
十一味木香散痘二/一 金露散新因/四四
救苦㓕瘢散痘一/二八 十二味異功散痘二/二
萬/氏牛黄清心丸小九/四
[045-59b]
景岳全書卷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