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3a0108 御纂朱子全書-宋-朱熹 (master)


[005-1a]
 欽定四庫全書
御纂朱子全書卷五
  學五
   教人 人倫師友
 佛經云佛為一大事因縁出現於世聖人亦是為這一
  大事出來這箇道理雖人所固有若非聖人如何得
  如此光明盛大你不曉得底我說在這裏教你曉得
  你不㑹做底我做下様子在此與你做只是要扶持
[005-1b]
  這箇道理教他常立在世間上拄天下拄地常如此
  端正才一日無人維持便傾倒了少間脚拄天頭拄
  地顛倒錯亂便都壞了所以說天佑下民作之君作
  之師惟其克相上帝寵綏四方天只生得你付得這
  道理你做與不做却在你做得好也由你做得不好
  也由你所以又為之立君師以作成之既撫養你又
  教導你使無一夫不遂其性如堯舜之時真箇是寵
  綏四方只是世間不好底人不定疊底事才遇堯舜
[005-2a]
 都安帖平定了所以謂之克相上帝蓋助上帝之不
 及也自秦漢以來講學不明世之人君固有因其才
 智做得功業然無人知明徳新民之事君道間有得
 其一二而師道則絶無矣以下論/教人
聖人教人大槩只是説孝弟忠信日用常行底話人能
 就上面做將去則心之放者自收性之昏者自著如
 心性等字到子思孟子方説得詳
聖賢於節文處描畫出這様子令人依本子去學譬如
[005-2b]
 小兒學書其始如何便寫得好須是一筆一畫都依
 他底久久自然好去
孟子所謂集義只是一箇是字孔子所謂思無邪只是
 一箇正字不是便非不正便邪聖賢教人只是求箇
 是底道理
如舜命䕫教胄子亦只是説箇寛而栗柔而立之法教
 人不失其中和之徳而已初未有許多道理所謂民
 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亦只要你不失其正而已不
[005-3a]
 必苦要你知也
叔器言禮樂射御書數自秦漢以來皆廢了曰射如今
 秀才自是不曉御是而今無車書古人皆理㑹得如
 偏旁義理皆曉這也是一事數是算數而今人皆不
 理會六者皆實用無一可缺而今人是從頭到尾皆
 無用小兒子教他作詩對大來便習舉子業得官又
 去習啟事雜文便自稱文章之士然都無用處所以
 皆不濟事漢時雖不以射取士然諸生却自講射一
[005-3b]
 年一次依儀禮上説㑹射一番却尚好今世以文取
 士如義若教他依經㫖去説些道理尚得今却只是
 體貼字句就這兩三句題目上説去全無義理如䇿
 若是著實論些時務也尚得今却只是虚説説得好
 底剗地不得包顯道言向前義是先引傳注數條後
 面却斷以己意如東坡數條却尚得先生然之
孟子教人多言理義大體孔子則就切實做工夫處教
 人
[005-4a]
某性鈍讀書極是辛苦故尋常與人言多不敢為髙逺
 之論蓋為是身曽親經厯過故不敢以是責人爾學
 記曰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今教者之病多
 是如此
孔子教人只從中間起使人便做工夫去久則自能知
 向上底道理所謂下學上達也孟子始終都舉先要
 人識心性著落却下工夫做去
學者於理有未至處切不可輕易與之說張敬夫為人
[005-4b]
 明快毎與學者説話一切傾倒説出此非不可但學
 者見未到這裏見他如此説便不復致思亦甚害事
 某則不然非是不與他說蓋不欲與學者以未至之
 理耳
聖人教人只是説下面一截少間到那田地又挨上些
 子不曾直説到上面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博文工夫雖頭項多然於其中尋將去自然有箇約處
 聖人教人有序未有不先於博者孔門三千顔子固
[005-5a]
 不須說只曽子子貢得聞一貫之誨謂其餘人不善
 學固可罪然夫子亦不叫來罵一頓教便省悟則夫
 子於門人告之亦不忠矣是夫子亦不善教人致使
 宰我冉求之徒後來狼狽也要之無此理只得且待
 他事事理㑹得了方可就上面欠闕處告語之如子
 貢亦不是許多時只教他多學使他枉做工夫直到
 後來方傳以此秘妙正是待他多學之功到了可以
 言此耳
[005-5b]
聖人教人有定本舜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
 君臣有義夫婦有别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夫子對顔
 淵曰克己復禮為仁非禮勿視非禮勿聴非禮勿言
 非禮勿動皆是定本
克己復禮雖止是教顔子如此說然所以教他人亦未
 嘗不是克己復禮的道理
孔門教人甚寛今日理㑹些子明日又理㑹些子久則
 自貫通如耕荒田今日耕些子明日又耕些子久則
[005-6a]
 自周匝雖有不到處亦不出這理
教導後進須是嚴毅然亦須有以興起開發之方得只
 恁嚴徒拘束之亦不濟事以上語類/十六條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此君子所以孜孜焉愛日不倦而
 競尺寸之隂也今或聞諸生晨起入學未及日中而
 各已散去此豈愛日之意也哉夫學者所以為己而
 士者或患貧賤勢不得學與無所於學而已勢得學
 又不為無所於學而猶不勉是亦未嘗有志於學而
[005-6b]
 已矣然此非士之罪也教不素明而學不素講也今
 之世父所以詔其子兄所以勉其弟師所以教其弟
 子弟子之所以學舍科舉之業則無為也使古人之
 學止於如此則凡可以得志於科舉斯已爾所以孜
 孜焉愛日不倦以至乎死而後已者果何為而然哉
 今之士唯不知此以為茍足以應有司之求矣則無
 事乎汲汲為也是以至於惰遊而不知反終身不能
 有志於學而君子以為非士之罪也使教素明於上
[005-7a]
 而學素講於下則士者固將有以用其力而豈有不
 勉之患哉某是以於諸君之事不欲舉以有司之法
 而姑以文告焉諸君茍能致思於科舉之外而知古
 人之所以為學則將有欲罷而不能者矣某所企而
 深望也同安縣/諭學者
古之學者八嵗而入小學學六甲五方書計之事十五
 而入大學學先聖之禮樂焉非獨教之固將有以養
 之也蓋理義以養其心聲音以養其耳采色以養其
[005-7b]
 目舞蹈降登疾徐俯仰以養其血脈以至於左右起
 居盤盂几杖有銘有戒其所以養之之具可謂備至
 爾矣夫如是故學者有成材而庠序有實用此先王
 之教所以為盛也自學絶而道喪至今千有餘年學
 校之官有教養之名而無教之養之之實學者挾策
 而相與嬉其間其傑然者乃知以干禄蹈利為事至
 於語聖賢之餘㫖究學問之本原則罔乎莫知所以
 用其心者其規為動息舉無以異於凡民而有甚者
[005-8a]
 焉嗚呼此教者過也而豈學者之罪哉然君子以為
 是亦有罪焉爾何則今所以異於古者特聲音采色
 之盛舞蹈降登疾徐俯仰之容左右起居盤盂几杖
 之戒有所不及為至推其本則理義之所以養其心
 者固在也諸君日相與誦而傳之顧不察耳然則此
 之不為而彼之久為又豈非學者之罪哉僕以吏事
 得與諸君遊今期年矣諸君之業不加進而行誼無
 以自著於州里之間僕心愧焉今既增脩講問之法
[005-8b]
 蓋古者理義養心之術諸君不欲為君子耶則誰能
 以是强諸君者茍有志焉是未可以舍此而他求也
 幸願留意毋忽諭諸/生
嘗謂學校之政不患法制之不立而患理義之不足以
 恱其心夫理義不足以恱其心而區區於法制之末
 以防之是猶決湍水注之千仞之壑而徐翳蕭葦以
 捍其衝流也亦必不勝矣諸生䝉被教養之日久矣
 而行誼不能有以信於人豈専法制之不善哉亦諸
[005-9a]
 君子未嘗以禮義教告之也夫教告之而不從則學
 者之罪茍為未嘗有以開導教率之則彼亦何所趨
 而興於行哉故今增脩講問之法諸君子其専心致
 思務有以漸摩之無牽於章句無滯於舊聞要使之
 知所以正心誠意於飲食起居之間而由之以入於
 聖賢之域不但為舉子而已豈不美哉然法制之不
 可後者亦既議而起之矣惟諸君子相與堅守而力
 持之使義理有以博其心規矩有以約其外如是而
[005-9b]
 學者猶有不率風俗猶有不厚則非有司之罪惟諸
 君留意諭諸/職事
蓋聞君子之學以誠其身非直為觀聽之美而已古之
 君子以是行之其身而推之以教其子弟莫不由此
 此其風俗所以淳厚而徳業所以崇髙也近世之俗
 不然自父兄所以教其子弟固已使之假手程文以
 欺罔有司矣新學小生自為兒童時習見其父兄之
 誨如此因恬不以為愧而安受其空虛無實之名内
[005-10a]
 以傲其父兄外以驕其閭里終身不知自力以至卒
 就小人之歸者未必不由此也故今勸諭縣之父兄
 有愛其子弟之心者其為求明師良友使之究義理
 之指歸而習為孝弟馴謹之行以誠其身而已祿爵
 之不至名譽之不聞非所憂也何必汲汲使之俯心
 下首務欲因人成事以幸一朝之得而貽終已之羞
 哉補試/榜諭
五日一延見諸生力為普說今頗覺有風動之意少假
[005-10b]
 旬月亦當有以少變前日之陋也近觀時論日就卑
 鄙而吾黨之士相繼而出似猶未艾天意儻遂悔禍
 則亦不為無可用之人矣願相與勉旃荀卿子云皓
 天不復憂無疆也千秋必反古之常也弟子勉學天
 不忘也此正區區今日之意也與田/侍郎
夫所謂聖賢之學者非有難知難能之事也孝弟忠信
 禮義廉恥以脩其身而求師取友頌詩讀書以窮事
 物之理而已是二端者豈二三子之所不知不能哉
[005-11a]
 特怵迫於俯仰衣食之資而不暇顧誘奪於場屋雕
 篆之習而不及為爾夫狥區區目前近小之利而忘
 其所貴於己者固已悖矣况其所徇又未必果可求
 也二三子循己事而觀之則曷若慨然反是心以求
 之而一用其力於吾之所謂者乎使吾孝弟忠信禮
 義廉恥之行日篤而身無不脩也求師取友頌詩讀
 書之趣日深而理無不得也則自身而家自家而國
 以達於天下將無所處而不當固不必求道義功烈
[005-11b]
 之顯於時而根深末茂實大聲閎將有自然不可揜
 者矣漳州龍巖/縣學記
知學徒甚盛學業外亦須説令知有端的合用心處及
 工夫次第乃佳徐葉至此已久終是脫去舊習未得
 近日看得後生且是教他依本子認得訓詁文義分
 明為急自此反復不厭日久月深自然心與理熟有
 得力處今人多是躐等妄作誑誤後生輾轉相欺其
 實都曉不得也答黄/直卿
[005-12a]
所謂徒守紙上語擬規畫圓摸矩作方此初學之通病
 然尚有不能守紙上之語雖擬規矩而不能成方圓
 者而未必自知其非也以愚計之但且謹守規矩朝
 夕摸之不暫廢輟積久純熟則不待摸擬而自成方
 圓矣切不可輒萌妄念求之於言語文字之外也荅/歐
 陽希/遜
學校固不免為舉子文然亦須告以聖學門庭令士子
 略知脩已治人之實庶幾於中或有興起作將來種
[005-12b]
 子荅孫/季和
大抵今日後生輩以科舉為急不暇聴人說好話此是
 大病須先與說破此病令其安心俟命然後可教告
 以收拾身心討論義理次第當有進耳荅滕/徳粹
所錄示二書甚善但所謂不可以一説片言立定門户
 則聖賢之教未嘗不有一定之門戸以示衆人至於
 逐人分上各隨其病痛而箴藥之則又自有曲折然
 亦分明直截無所隠秘回互令人理㑹不得也隨巳
[005-13a]
 分修習隨已見觀書學者只得如此其至不至明道
 與不明道則在其人功力淺深恐亦不可謂此為雖
 不中不逺者而别求顔曾明道見古人用心底竒特
 工夫也荅曹/立之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别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目堯舜使契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
  也學者學此而已而其所以學之之序亦有五焉
  其别如左
[005-13b]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右為學之序學問思辨四者所以窮理也若夫篤
  行之事則自脩身以至於處事接物亦各有要其
  别如左
 言忠信行篤敬懲忿窒慾遷善改過
  右脩身之要
 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
  右處事之要
[005-14a]
 巳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右接物之要 某竊觀古昔聖賢所以教人為學
  之意莫非使之講明義理以脩其身然後推以及
  人非徒欲其務記覽為詞章以釣聲名取利祿而
  已也今人之為學者既反是矣然聖賢所以教人
  之法具存於經有志之士固當熟讀深思而問辨
  之茍知其理之當然而責其身以必然則夫規矩
  禁防之具豈待他人設之而後有所持循哉近世
[005-14b]
  於學有規其待學者為己淺矣而其為法又未必
  古人之意也故今不復以施於此堂而特取凡聖
  賢所以教人為學之大端條列如右而掲之楣間
  諸君其相與講明遵守而責之於身焉則夫思慮
  云為之際其所以戒謹而恐懼者必有嚴於彼者
  矣其有不然而或出於此言之所棄則彼所謂規
  者必將取之固不得而略也諸君其亦念之哉白/鹿
  洞書院/掲示
[005-15a]
不可使知之謂凡民耳學者固欲知之但亦須積累㴠
 泳由之而熟一日脫然自有知處乃可亦非可使之
 强求知也荅范/伯崇
自昔聖賢教人之法莫不使之以孝弟忠信莊敬持養
 為下學之本而後博觀衆理近思密察因踐履之實
 以致其知其發端啟要又皆簡易明白初若無難解
 者而及其至也則有學者終身思勉而不能至焉蓋
 非思慮揣度之難而躬行黙契之不易故曰夫子之
[005-15b]
 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
 也夫聖門之學所以從容積累涵養成就隨其淺深
 無非實學者其以此與今之學者則不然蓋未明一
 理而已傲然自處以上智生知之流視聖賢平日指
 示學者入徳之門至親切處例以為鈍根小子之學
 無足留意其平居道説無非子貢所謂不可得而聞
 者往往務為險怪懸絶之言以相髙甚者至於周行
 却立瞬目揚眉内以自欺外以惑衆此風肆行日以
[005-16a]
 益甚使聖賢至誠善誘之教反為荒幻險薄之資仁
 義充塞甚可懼也荅林/謙之
大抵好髙欲速學者之通患而為此說者立論高而用
 功省適有以投其隙是以聞其說者欣然從之唯恐
 不及往往遺棄事物脫略章句而相與馳逐於虛曠
 冥漠之中其實學禪之不至者而自託於吾學以少
 避其名耳道學不明變怪百出以欺世眩俗後生之
 有志者為所引取陷於邪妄而不自知深可悼懼也
[005-16b]
 擇之既從其招致要當有以開之使決然無惑於彼
 乃為不負其相向之意然擇之向來亦頗有好竒自
 是之弊今更當虛心下意向平實處加潛翫浸灌之
 功不令小有自主張之意則自益益人之功庶乎其
 兩進矣荅林/擇之
持養斂藏之誨敢不服膺然有所不得已者世衰道微
 邪詖交作其他紛紛者固所不論而賢如吾伯恭者
 亦尚安於習熟見聞之地見人之詭經誣聖肆為異
[005-17a]
 說而不甚以為非則如某者誠亦何心安於獨善而
 不為極言覈論以曉一世之昏昏也使世有任其責
 者某亦何苦而譊譊若是耶設使顔子之時上無孔
 子則彼其所以明道而救世者亦必有道決不退然
 安坐陋巷之中以獨善其身而已故孟子言禹稷顔
 子易地則皆然惟孟子見此道理如揚子雲之徒蓋
 未免將顔子只作箇塊然自守底好人看若近世則
 又甚焉其所論顔子者幾於釋老之空寂矣某竊謂
[005-17b]
 學者固當學顔子者如克己復禮不遷怒貳過不伐
 善施勞之類造次顛沛所不可忘但亦須審時措之
 宜使體用兼舉無所偏廢乃為盡善若用有所不同
 則所謂體者乃是塊然死物而已豈真所謂體哉觀
 伊川先生十八嵗時上書所論顔子武侯所以不同
 與上蔡論韶武異處便見聖賢之心無些私意只是
 畏天命循天理而已此義與近世論内脩外攘之說
 者亦相貫夫吾之所以自治者雖或有所未足然豈
[005-18a]
 可以是而遂廢其討賊之心哉荅吕/伯恭
王氏得政知俗學不知道之弊而不知其學未足以知
 道於是以老釋之似亂周孔之實雖新學制頒經義
 黜詩賦而學者之弊反有甚於前日建炎中興程氏
 之言復出學者又不考其始終本末之序而爭為妄
 意躐等之說以相高是以學者雖多而風俗之美終
 亦不迨於嘉祐治平之前而况欲其有以發明於先
 王之道乎與東萊論白/鹿書院記
[005-18b]
示諭授學之意甚善但更須小作課程責其精熟乃為
 有益若只似日前大餐長啜貪多務速即不濟事耳
 灑掃應對乃小子之學今既失之於前矣然既壯長
 而専使用力於此則恐亦無味而難入須要有以使
 之内外本末兩進而不偏乃為佳耳向見說書旁推
 曲說蔓衍太多此是大病若是初學便遭如此纒繞
 即展轉迷闇無復超脫之期矣要當且令看得大意
 正當精約則其趣味自長不在如此支離多說也荅/吕
[005-19a]
 子/約
所示講義發明深切逺方學者得所未聞計必有感動
 而興起者然此恐但可為初學一時之計若一向只
 如此說而不教以日用平常意思涵養翫索工夫即
 恐學者將此家常茶飯作箇怪異竒特底事看了日
 逐荒忙陷於欲速助長躁率自欺之病久之茫然無
 實可據則又只學得一場大話互相恐嚇而終無補
 於為己之實也荅髙/應朝
[005-19b]
天之生物便有常性方寸之間萬善皆足聖人於此不
 過教人保養發揮先成諸己而後及於物耳故聖人
 已逺而萬世之下祖述其言能出於此者乃為得其
 正統其過之者則為墮於老佛之空虚其不及乎此
 者則為管晏為申商又其每下者則不自知其淪於
 盜賊之行而猶欲自託於講學其亦誤矣道之隳也
 不亦宜乎荅孫/仁甫
建陽一二士人歸自臨安云嘗獲奉教亦錄得數十段
[005-20a]
 答問來其間極有可疑處雖所錄或失本意亦必有
 些來歴也又有汎然之問略不曾經思索荅之未竟
 而遽已更端者亦皆一一酬酢此非惟於彼無益而
 在我者亦不中語黙之節矣又隨問遽答若與之爭
 先較捷者此其間豈無牽彊草略處流傳謬誤為害
 不細就令皆是亦徒為口耳之資程子所謂轉使人
 薄者蓋慮此耳元履嘗疑學徒日衆非中都官守所
 宜某却不慮此但恐來學者皆只是如此而為教者
[005-20b]
 俯就太過略不審其所自則悔吝譏彈將有所不免
 矣况其流弊無窮不止為一時之害道之興喪實將
 繫焉願明者之熟慮之也荅張/敬夫
孟子言不屑之教誨是亦教誨之蓋為不屑之教誨已
 是絶之而不復教誨然其所以警之者亦不為不至
 故曰是亦教誨之而已矣所謂亦者非其正意之辭
 也若孔子所言中人以下未可語上而不驟語之以
 性與天道之極致但就其地位告之以切已著實之
[005-21a]
 事乃是教之道正合如此非若不屑之教誨全不告
 語而但棄絶以警之也今曰中人以下不驟而語之
 以上是亦所以教之也則似教人者不問其人品之
 髙下必盡告以性與天道之極致然後始可謂之教
 誨才不如此便與絶而不教者無異此極害理非聖
 門教人之法也荅張/敬夫
來書深以不得卒業於湖湘為恨此見志道之篤然往
 者以衒鬻之嫌而緩於請益亦太不勇矣彼自干名
[005-21b]
 我自講學彼亦安能浼我耶三千之徒豈皆確然為
 道而來若以自附為嫌則顔曾之流亦且不屑於孔
 氏之門矣豈不誤哉荅劉/公度
早晚授業請益隨衆例不得怠慢日間思索有疑用册
 子隨手劄記候見質問不得放過所聞誨語歸安下
 處思省要切之言逐日劄記歸日要看見好文字錄
 取歸來○不得自擅出入與人往還初到問先生有
 合見者見之不令見則不必往人來相見亦啟稟然
[005-22a]
 後往報之此外不得出入一步居處須是居敬不得
 倨肆惰慢言語須要諦當不得戲笑喧譁○凡事謙
 恭不得尚氣凌人自取恥辱○不得飲酒荒思廢業
 亦恐言語差錯失已忤人尤當深戒不可言人過惡
 及說人家長短是非有來告者亦勿酬答於先生之
 前尤不可說同學之短○交遊之間尤當審擇雖是
 同學亦不可無親疏之辨此皆當請於先生聴其所
 教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過者益友也其諂諛輕薄
[005-22b]
 傲慢䙝狎導人為惡者損友也推此求之亦自合見
 得五七分更問以審之百無所失矣但恐志趨卑凡
 不能克己從善則益者不期疏而日逺損者不期近
 而日親此須痛加檢㸃而矯革之不可荏苒漸習自
 趨小人之域如此則雖有賢師長亦無救拔自家處
 矣○見人嘉言善行則敬慕而紀錄之見人好文字
 勝已者則借來熟看或傳錄之而咨問之思與之齊
 而後已不拘長少/惟善是取○以上數條切宜謹守其所未及
[005-23a]
 亦可據此推廣大抵只是勤謹二字循之而上有無
 限好事吾雖未敢言而竊為汝願之反之而下有無
 限不好事吾雖不欲言而未免為汝憂之也蓋汝若
 好學在家足可讀書作文講明義理不待逺離膝下
 千里從師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學已無可望
 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汨於俗務不得專意又
 父子之間不欲晝夜督責及無朋友聞見故令汝一
 行汝若到彼能奮然勇為力改故習一味勤謹則吾
[005-23b]
 猶有望不然則徒勞費只與在家一般他日歸來又
 只是舊時伎倆人物不知汝將何面目歸見父母親
 戚鄉黨故舊耶念之念之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在
 此一行千萬努力與長子受之○以/上文集二十四條
學者實下工夫須是日日為之就事親從兄接物處事
 理會取其有未能益加勉行如此之久則日化而不
 自知遂只如常事做將去以下論人/倫師友
父子欲其親云云曰非是欲其如此蓋有父子則便自
[005-24a]
 然有親有君臣則便自然有敬因指坐門揺扇者曰/人熱自㑹揺扇不是
 欲其揺/扇也
葉誠之問人不幸處繼母異兄弟不相容當如何曰從
 古來自有這樣子公看舜如何後來此様事多有只
 是為人子止於孝
用之問忠只是實心人倫日用皆當用之何獨只於事
 君上說忠字曰父子兄弟夫婦皆是天理自然人皆
 莫不自知愛敬君臣雖亦是天理然是義合世之人
[005-24b]
 便自易得茍且故須於此說忠却是就不足處說如
 莊子說命也義也天下之大戒看這說君臣自是有
 不得已意思
問朋友之義自天子至於庶人皆須友以成而安卿只
 說以類聚莫未該朋友之義否曰此亦只說本來自
 是如此自天子至於庶人未有不須友以成乃是後
 來事說朋友功效如此人自與人同類相求牛羊亦
 各以類相從朋友乃彝倫之一今人不知有朋友之
[005-25a]
 義者只緣但知有四箇要𦂳而不知朋友亦不可闕
問人倫不及師何也曰師之義即朋友而分則與君父
 等朋友多而師少以其多者言之又問服中不及師
 何也曰正是難處若論其服則當與君父等故禮謂
 若喪父而無服又曰平居則絰
聖人之於天地猶子之於父母
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是不孝到能昏定晨省冬
 溫夏凊可以為孝然而從父之令今看孔子說却是
[005-25b]
 不孝須是知父之命當從也有不可從處蓋與其得
 罪於鄉黨州閭寧熟諫諭父母於道方是孝
問割股一事如何曰割股固自不是若是誠心為之不
 求人知亦庶幾今有以此要譽者
問范氏言宋襄公出母事有生則致孝死則盡禮之說
 然出母既義不可迎之以歸則所謂致孝盡禮者恐
 只是遣使命往來遺問否曰恐只是如此如定省之
 類自是都做不得了
[005-26a]
朋友之於人倫所關至重
問與朋友交後知其不善欲絶則傷恩不與之絶則又
 似匿怨而友其人曰此非匿怨之謂也心有怨於人
 而外與之交則為匿怨若朋友之不善情意自是當
 疏但疏之以漸若無大故則不必峻絶之所謂親者
 毋失其為親故者毋失其為故者也
古人上下之分雖嚴然待臣僕如子弟待子弟如臣僕
 伯玉之使夫子與之坐陶淵明籃輿用其子與門人
[005-26b]
 子路之負米子貢之埋馬夫子之釣弋有若之三踊
 於魯大夫之庭冉有用矛却齊以入其軍而樊須雖
 少能用命也古之人執干戈衞社稷躬耕稼與陶漁
 之事皆是也後世驕侈日甚反以臣子之職為恥此
 風日變不可復也士君子知此為學者言之以漸率
 其子弟庶幾可少變乎以上語類/十三條
示諭所以居家事長之意甚善此事他人無致力處正
 唯自勉而已但謂學問大端不敢躐等言之則鄙意
[005-27a]
 有所未曉者夫學問豈以他求不過欲明此理而力
 行之耳但其工夫所施有序而莫不以愛親敬長為
 先非謂學問自是一事可以置之度外而姑從事於
 孝友之實也願深察此意而講於所謂學問之大端
 者以求孝弟之實則閨門之内倫理益正恩義益篤
 將有不期然而然者矣荅郭/希吕
人之所以有此身者受形於母而資始於父雖有强暴
 之人見子則憐至於襁褓之兒見父則笑果何為而
[005-27b]
 然哉初無所為而然此父子之道所以為天性而不
 可解也然父子之間或有不盡其道者是豈為父而
 天性有不足於慈亦豈為子而天性有不足於孝者
 哉人心本明天理素具但為物欲所昏利害所蔽故
 小則傷恩害義而不可開大則滅天亂倫而不可救
 假如或好飲酒或好貨財或好聲色或好便安如此
 之類皆物欲也清明之地物欲昏之則父或忘其為
 慈子或忘其為孝然後造為讒慝者指疑似以為真
[005-28a]
 實指豪髮以為邱山譖之於其父則使施之於其子
 者不無少過譖之於其子則使施之於其父者寖失
 其常然後巧為利害之説以劫之蓋謂如此則必受
 其利不如此則必蹈其害利害既有以蔽其心此心
 日益猜疑今日猜疑明日猜疑猜疑不巳子一舉足
 而得罪於其父父一出言而取怨於其子父子之情
 壞而禍亂作矣試於暇時或於中夜或於觀書之際
 或於静坐之頃捐去物欲之私盡袪利害之蔽黙觀
[005-28b]
 此心之本然則父子之間固未嘗不慈且孝也甲寅/擬上
 封/事
令女弟甚賢必能養老撫孤以全柏舟之節此事更在
 丞相夫人奬勸扶植以成就之使自明没為忠臣而
 其室家生為節婦斯亦人倫之美事計老兄昆仲必
 不憚贊成之也昔伊川先生嘗論此事以為餓死事
 小失節事大自世俗觀之誠為迂闊然自知經識理
 之君子觀之當有以知其不可易也與陳/師中
[005-29a]
疑曰經云當不義則子不可不争於父傳云愛子教之
 以義方孟子云父子之間不責善不責善是不諫不
 教也可乎辨曰孟子曰古者易子而教之非謂其不
 教也又曰父子之間不責善父為不義則爭之非責
 善之謂也傳云愛子教之以義方豈自教也哉胡不
 以吾夫子觀之鯉趨而過庭孔子告之不學詩無以
 言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詩與禮非孔子自以詩
 禮訓之也陳亢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
[005-29b]
 之逺其子孟子之言正與孔子不約而同其亦有所
 受而言之乎曰子雖不可以不爭於父觀内則論語
 之言則其諫也以微隠之說已盡更發此意尤佳讀/余
 隠之尊/孟辯
問父母之於子有無窮憐愛欲其聰明欲其成立此謂
 之誠心耶曰父母愛其子正也愛之無窮而必欲其
 如何則邪矣此天理人欲之間正當審決荅熊/夢兆
問程子曰人無父母生日當倍悲痛如先生舊時亦嘗
[005-30a]
 有壽母生朝及大碩人生朝與向日賀髙倅詞恐非
 先生筆不審又何也豈在人子自己言則非其所宜
 而為父母待親朋則其情又有不容己處否然恐為
 此則是人子以禮律身而以非禮事其親以非禮待
 於人也其義如何曰此等事是力量不足放過了處
 然亦或有不得已者其情各不同也荅陳/安卿
男女居室人事之至近而道行乎其間此君子之道所
 以費而隠也然幽闇之中袵席之上人或䙝而慢之
[005-30b]
 則天命有所不行矣此君子之道所以造端乎夫婦
 之微密而語其極則察乎天地之髙深也然非知幾
 慎獨之君子其孰能體之易首於乾坤而中於咸恒
 禮謹大昏而詩以二南為正始之道其以此與知言
 亦曰道存乎飲食男女之事而溺於流者不知其精
 又曰接而知有禮焉交而知有道焉惟敬者能守而
 不失耳亦此意也荅胡/伯逢
朋友之於人倫其勢若輕而所繫為甚重其分若疎而
[005-31a]
 所關為至親其名若小而所職為甚大此古之聖人
 脩道立教所以必重乎此而不敢忽也然自世教不
 明君臣父子兄弟夫婦之間既皆莫有盡其道者而
 朋友之倫廢闕為尤甚世之君子雖或深病其然未
 必深知其所以然也予嘗思之父子也兄弟也天屬
 之親也非其乖離之極固不能輕以相棄而夫婦君
 臣之際又有雜出於物情事勢而不能自己者以故
 雖或不盡其道猶得以相牽聯比合而不至於盡壞
[005-31b]
 至於朋友則其親不足以相維其情不足以相攝而
 為之者初未嘗知其理之所從職之所任其重有如
 此也且其於君臣父子兄弟夫婦之間猶或未嘗求
 盡其道則固無所藉於責善輔仁之益此其所以恩
 疎而義薄輕合而易離亦無怪其相視漠然如行路
 之人也夫人倫有五而其理則一朋友者又其所藉
 以維持是理而不使至於悖焉者也由夫四者之不
 求盡道而朋友以無用廢然則朋友之道盡廢而責
[005-32a]
  善輔仁之職不舉彼夫四者又安得獨立而久存哉
  跋黄仲本/朋友說
 古之學者潛心乎六藝之文退而考諸日用有疑焉則
  問問之弗得弗措也古之所謂傳道授業解惑者如
  此而已後世設師弟子員立學校以羣之師之所講
  有不待弟子之問而弟子之聴於師又非其心之所
  疑焉汎然相與以具一時之文耳學問之道豈止於
  此哉自秦漢以迄今蓋千有餘年所謂師弟子者皆
[005-32b]
  不過如此此聖人之緒言餘㫖所以不白於後世而
  後世之風流習尚所以不及於古人也然則學者欲
  求古人之所至其可以不務古人之所為乎論語課/㑹説○
  以上文/集九條
 
 
 
御纂朱子全書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