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103 關中勝蹟圖志-清-畢沅 (master)


[029-1a]
 欽定四庫全書
  闗中勝蹟圖志卷二十九
            陜西巡撫臣/畢沅撰
   地理
 綏徳州釋名通志本後魏綏州宋為綏徳城金升為州
 因城舊名也沿革州志治在省城東北一千一百里禹
 貢雍州之域春秋時白翟地戰國魏置上郡秦置膚施
 縣漢初為翟國尋復置上郡後漢因之建安二十年郡
[029-1b]
 縣俱廢西魏置上縣又置綏州及安寧郡隋開皇初郡
 廢大業初改州曰上州尋又改州為雕隂郡唐貞觀二
 年平梁師都復置綏州天寳初改縣曰龍泉又改州為
 上郡乾元初復曰綏州屬闗内道五代時為蕃族所據
 宋熙寧三年収復為綏徳城屬延州元符二年升為綏
 徳軍屬延安府金大定二十二年升為綏徳州屬鄜延
 路元屬延安路明屬延安府
本朝雍正三年直𨽻陕西布政使司領縣三曰米脂清
[029-2a]
 澗吳堡 州城通志環水抱山明洪武中因舊址築周
 八里有竒門四闗城周六里有竒門亦四
 米脂縣釋名通志本宋米脂城以地有米脂水故以名
 城金升為縣因宋舊名也沿革一統志治在州北八十
 里漢上郡膚施龜兹二縣地西魏置撫寧縣後周分置
 銀州隋廢州屬雕隂郡唐復置銀州屬闗内道宋初屬
 西夏元豐四年収復置米脂砦屬綏徳軍金因之後升
 為縣屬綏徳州元明不改
[029-2b]
本朝因之 縣城通志明洪武中築周二里有竒門二
 清澗縣釋名通志宋种世衡因寛州舊壘築城賜名清
 澗以城西有清澗河也金始升為縣沿革一統志治在
 州東南一百四十里漢上郡膚施縣地西魏置綏徳城
 平二縣隋屬雕隂郡唐屬綏州五代時廢宋康定元年
 置清澗城屬延州元符二年屬綏徳軍金大定二十二
 年升為清澗縣屬綏徳州元及明初因之後改屬延安
 府
[029-3a]
本朝雍正三年仍屬綏徳州 縣城通志宋康定元年
 种世衡營建土城明洪武初增築甃以磚嘉靖中西南
 二面易以石周三里有竒門三
 呉堡縣釋名通志本宋吳堡寨縣從寨名也沿革縣志
 治在州東八十里漢上郡膚施縣地隋唐為石州地宋
 置吳堡寨金正大三年升為縣屬葭州元明不改
本朝乾隆元年改屬綏徳州 縣城通志明正統中因
 舊址重築周二里有竒門四
[029-3b]
   名山
 綏徳州疏屬山在州城内山海經貳負之臣曰危與貳
 負殺窫窳帝乃梏之疏屬之山郭璞注漢宣帝使人發
 上郡疏屬山於盤石中得一人徒祼被髮反縛械一足
 羣臣莫能曉劉向按此言對之帝驚異元和郡縣志龍
 泉縣有疏屬山亦名雕隂山謹按唐龍泉縣本西/魏雕隂郡即今治雍大
 記山連城横峙其形望之如雕刻城在山北故曰雕隂
 月宫山在綏徳州北二里通志有月崕建月宫寺
[029-4a]
合龍山在綏徳州西南五里漢書地理志膚施縣有五
龍山謹按秦膚施故城在州西北/則合龍山疑即五龍山也路史上郡膚施縣五
龍山盖出治之所也故宣帝立五龍仙人祠於膚施有
帝原水黄帝祠
定仙嶺在綏徳州東南七十里太平寰宇記延福縣有
定仙嶺謹按延福故/城在州東延安府志金大定中置堡於此
聖佛崕在綏徳州東十五里石佛舖太平寰宇記延福
縣有聖佛崖
[029-4b]
鳯凰山在綏徳州東四十里通志古屯戍處一名鳯宿
嶺相傳有鳯集此已上/綏徳
白雲山在米脂縣北二里通志環抱縣城又馮家山在
縣北三里其西甚峻有泉湧出峰頂又髙家山在縣北
五里下有石洞可容數千人
石佛山在米脂縣東七十里縣志髙聳峭特縣境諸山
之冠已上/米脂
草場山在清澗縣治北百步通志一名草塢山又名砦
[029-5a]
山相傳為宋种世衡積草䖏即古寛州城
筆架山在清澗縣西百步通志三峰秀峙縣城凴以為
固相近有峰臺山上有古峰墩故名
東峰山在清澗縣東一里縣志峰巒秀麗為邑之勝境
吐谷嶺在清澗縣東二十里縣志唐以吐谷渾部族僑
治州界故名嶺之西有苜蓿嶺
白草原在清澗縣東百三十里黄河岸側通志王昌齡
詩云白草原頭望京師黄河水流無盡時即此已上/清澗
[029-5b]
塞西山在吳堡縣西一里通志宋置吳堡寨於此金為
縣故名南達中原東障黄河層巒拱峙朝氣尤爽
火燒山在吳堡縣北十五里縣志一名桃花庄赤砂紫
石嶙峋列峙可稱竒觀其相近有停仙坪在黄河中流
兩山夾列傾石若墜雪浪銀濤中有髙坪世傳仙人集此
妙峯山在吳堡縣北七十里縣志又名黑龍岑黄河曲
流如帶臨泉離石諸山如屏上有淨道院
髙原砦山在吳堡縣西北五十里縣志巍然天際為衆
[029-6a]
山宗
龍鳯山在吳堡縣南十里通志以山勢迴翔故名又名
黑虎山己上/吳堡
  大川附水/利
綏徳州黃河在州東百二十里自吳堡界流入與山西永
寧州寧鄉縣分界又南入清澗界水經注河水又南逕離
石縣西奢延水注之謹按離石縣/今屬永寧州太平寰宇記綏州延福
縣有黃河自撫寧縣流入州東至石州界黄河一百三十
[029-6b]
里河上有孟門闗在石州西九十五里又州東南至隰州
石樓縣西北黃河為界一百五十里謹按撫寧縣今屬米/脂石州今屬永寧州
無定河在綏徳州東門外自米脂界入境又東南入
清澗界水經注奢延水自逕膚施縣又東入五龍山
帝原水自下亦為通稱厯長城東出於赤翟白翟之
中又有平水入之又東走馬水注之元和郡縣志龍
泉縣有無定河一名奢延水自撫寧縣界流入沈括
夢溪筆談嘗過無定河活沙履之百步皆動如行幕
[029-7a]
上或䧟則人馬車駝無遺或以為即古之流沙州志無
定河以潰沙急流深淺不定故名經米脂綏徳而勢益
大積沙驚浪行人苦之為古戰守要地唐陳祐無定河/詩無定河邉暮
笛聲赫連臺畔旅人情函闗歸/路千餘里一夕秋風白髪生
大理川在綏徳州西北城下自米脂縣流入逕州西北
東流入無定河通志即平水理一作力水經注平水西
北出平溪東南入奢延水隋書地理志大斌縣有平水
謹按大斌廢/縣在州境太平寰宇記龍泉縣有大力川在西又廢
[029-7b]
大斌縣有小力川縣志大中祥符三年趙徳明出大理
河築柵蒼耳坪又治平四年种諤復綏州夜渡大理水
即此州冊大理河源出龍州堡雙城兒又小理河源出
懐逺之威武堡逕艾蒿峁巡檢司溝合大理河入州境
懐寧河在綏徳州東南十里自清澗縣流入又逕州東
南入無定河通志即走馬水水經注走馬水自陽周東
北流入長城又東北流入奢延水謹按陽周/今屬安定
大河川在綏徳州東南太平寰宇記廢延福縣有大河
[029-8a]
謹按延福故城在州東南接清澗界則大/河川當即清澗之清澗水俗名大河者也
龍泉在綏徳州東三里太平寰宇記唐龍泉縣以此名
延安府志在無定河東岸泉從石龍口中出故名
嗚咽泉在綏徳州東五里名山記相傳即秦太子扶蘇
賜死處已丄/綏徳
無定河在米脂縣西十里自榆林界入境又東南入綏
徳界水經注奢延水自合帝原水又東逕膚施縣謹按/漢膚
施縣今屬/綏徳州元和郡縣志無定河自夏州界流入又經撫
[029-8b]
寧縣北二十里謹按撫寧故/城在縣西縣志元豐四年种諤攻米
脂敗夏人於無定河即此
明堂川在米脂縣西北通志其水自榆林流入無定河
宋元豐五年曲珍敗夏人於明堂川即此謹按即榆/林西河
米脂水在米脂縣東南百步西南流入無定河通志源
出張家山地沃宜粟米汁如脂故名宋蘇軾聞米脂川/大捷詩聞説將軍
取乞銀將軍旗鼓捷如神應知無定河邉栁得共中原/雪絮春王珪米脂川大捷詩神兵十萬忽乗秋西磧妖
氛一夕収匹馬不嘶榆塞外長城自起玉闗頭君王别/繪凌烟閣將帥今輕定逺侯莫道無人能定國紅旗行
[029-9a]
去取/凉州
大理河在米脂縣西六十里自懐逺縣流入通志源出
沙漠紅石川經縣境又入綏徳西北城下東北流入無
定河又小理河在縣西百五十里
流金堰在米脂縣南一統志明正徳中壘石溪口作堰
長五十餘丈引山水灌田民獲其利已上/米脂
黄河在清澗縣東百二十里自綏徳界流入與山西石
樓縣分界又南至張家山入延川界水經注河水又南
[029-9b]
逕離石縣西奢延水注之又南過土軍縣西謹按離石/今屬山西
永寧州土軍/今屬石樓縣
無定河在清澗縣東北自綏徳界入境又逕縣東八十
里東南流入黄河水經注奢延水自合走馬水又東與
白羊水合又東入於河
懐寧河在清澗縣西北自安定南溝岔入境流七十里
東北逕綏徳州入無定河縣志源出安定柏山寺下逕
縣北境東流入無定河
[029-10a]
白家河在清澗縣東北源出吐谷嶺東北流五十里入
無定河謹按縣境水東北注奢延者惟白/家河疑即水經注之白羊水也水經注白羊
水出於西南白羊溪巡溪東北注於奢延水
秀延水在清澗縣西城下自安定界来南流入延川界
水經注秀延水得浣水口又東㑹根水露桃水太平寰
宇記廢城平縣有清澗水謹按城平故/城在縣西縣志清澗水俗
名大河自安定縣流入至縣北官山折而南流過城西
迤東遶城南又東南入延川縣即秀延水也亦名吐延
[029-10b]
水至縣南四十里張家灣曰小吕梁以水勢似之因名
石井在清澗縣城内縣志宋种世衡城清澗乏泉鑿地
百尺餘遇石世衡命屑石一畚予百錢卒得泉今謂之
种公井已上/清澗
黄河在吳堡縣東一里自葭州流入與山西永寧州分
界又南入綏徳州界水經注河水自合諸次水又南湯
水注之縣志自縣北螅蜊峪入境東流經川口至丁家
畔二十里曲折南流經下沙灘横溝砦李家溝七十里
[029-11a]
至城下復轉而西流入綏徳州界
水灘水在吳堡縣北十里縣志二泉交流頗為勝概流
十餘里至宋家灘入河
流觴池在吳堡縣南二里石塔寺下通志澗水曲流清
潭静注邑人載酒逰覽之所
馬跑泉在吳堡縣西北二十五里通志相傳宋將楊滿
堂經此馬渇甚以蹄跑之泉出已上/吳堡
  古蹟祠宇/
[029-11b]
綏徳州秦扶蘇祠一統志在州城内明嘉靖中改建於
疏屬山峰
宋种公祠一統志在清澗縣城内祀宋种世衡
明九真觀一統志在綏徳州治西一里宣徳中建
  古蹟郊邑/
秦長城太平寰宇記城有二一在綏徳州西四十五里
大力川一在州北二十五里無定河皆䝉恬所築之遺

[029-12a]
朔方臺一統志在綏徳州無定河東㟁世傳秦太子扶
蘇所築一名扶蘇臺又州北二里有月兒臺
扶蘇墓通志在綏徳州治北闗中陵墓志扶蘇墓有四
一在臨潼縣藥水村一在平凉府東一在寧縣西一在
綏徳按綏徳古上郡扶蘇監䝉恬軍處賜死塟綏徳即
此葉映榴嗚咽泉賦序雕山之巔扶蘇冢在焉時有白
虹出冢中去冢不五里有泉曰嗚咽相傳為扶蘇自裁

[029-12b]
䝉恬墓通志在綏徳州西南一里大理河北㟁天寧寺

晉吳兒城一統志在綏徳州西北元和郡縣志在龍泉
縣西北四十里初赫連勃勃破劉義真於長安遂徙其
人築此城以居之號吳兒城
唐寛州石城通志在清澗縣東北山上今縣東二十里
有石城即唐初置寛州城也即今後山砦
宋相思亭一統志在綏徳州南三十里西北二水交㑹
[029-13a]
於此宋司馬光相思亭詩嶺上雙流水猶/知㑹合時行人經過此那得不相思
義合砦通志在綏徳州東六十里宋史地理志本夏人
砦元豐四年収復
開光堡通志在綏徳州北四十里宋史地理志紹聖四
年修築元符元年賜名种諤傳熙寧四年諤遣都監趙
璞築撫寧故城及分荒堆三泉吐渾川開光嶺葭蘆川
諸砦
大理河橋渡通志在綏徳州南城外秋設橋夏則撤有
[029-13b]
官渡船宋史种諤傳治平四年諤復綏州夜渡大理河
周美傳美率衆由㕔子部西濟大理河
永樂城一統志在米脂縣西宋史徐禧傳元豐初种諤
西討得銀夏宥三州而不能守延帥沈括欲城永樂詔
禧往相其事禧言銀州雖據明堂川無定河之㑹而故
城東南已為河水所吞西北又阻天塹不如永樂形勢
險阨遂城永樂地理志即永樂小川築新城距故銀州
二十五里前據銀州大川賜名銀川砦旋被西人所䧟
[029-14a]
崇寧四年収復仍為銀州五年廢為銀川城
清澗砦通志在清澗縣東北十里東控黄河西㟁本隋
綏平縣地名清澗川宋慶厯中築
順安砦通志在清澗縣東北八十里宋史地理志延州
延川縣舊砦元符二年廢後復置九域志延川有順安
白草永平三砦縣志宋初建南安砦康定中棄之慶厯
中修復改今名
白草砦通志在清澗縣東北一百餘里黄河岸側内有
[029-14b]
新井宋嘉祐中白草砦主康惟幾鑿正徳間邉患急知
縣趙輅恐井不足用更鑿一井引東河水自城下穿入
宋史地理志延州延川縣舊砦元符二年廢後復置縣
志東扼黄河伏落闗路北控綏徳州鐵茄坪定仙嶺滿
堂川三路最為要害之地
營田堡通志在清澗縣南三十里种世衡營田䖏
老鴉闗渡通志在清澗縣東一百二十里老鴉闗通山
西石樓縣即宋种世衡城清澗致河東之粟處隄址猶
[029-15a]

吳崕寨通志在呉堡縣東北六十里下臨黄河邉防要
地宋時設守對峙有悞兒寨又縣北七十里有虎頭寨
東臨黄河石崕三級洵天險也
韓王母墓通志在清澗縣北五十里官山嶺譚吉璁韓
王母墓辨清澗之北五十里為官山嶺嶺之中有韓王
母墓不封不植而居人至今不敢耕牧也土人云齊王
韓信母冢冢之下有坎窞數十處皆深至丈許云作竈
[029-15b]
井設伏者夫韓信生淮隂未嘗至清澗北盟㑹編云韓
世忠綏徳軍人少年曾戲槊於二郎山謹按二郎山亦/名文屏山在州
城/南此宋史所不載宜其母墓不著也今韓王母墓為世
忠母墓無疑至坎其下塹其旁皆宋人拒馬處也南渡
後韓王故鄉已沒於金尚得封識之乎
任泰亨墓通志在清澗縣西七里紙張溝縣志泰亨仁
宗朝兵部尚書勅命祭葬今翁仲猶存
金趙勸墓通志在綏徳州西十里有施宜生碑
[029-16a]
元党時濟墓通志在縣東一百三十里党家山有碑
明葫蘆堡通志在米脂縣四十里明置
寧川堡通志在清澗縣西三十里一名栁家坪大川平
坦路通安定又石嘴岔堡在縣北七十里又田家堡在
縣北一百里三堡皆嘉靖中築
馬汝驥墓通志在綏徳州東五里
郝志義墓通志在清澗縣北八十里縣志志義刑部右
侍郎子序援例乞祭葬劉瑾謂洪武禮制無此例下序
[029-16b]
詔獄謫戍瑾敗乃復
 
 
 
 
 
 
 闗中勝蹟圖志巻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