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103 關中勝蹟圖志-清-畢沅 (master)


[016-1a]
欽定四庫全書
 闗中勝蹟圖志卷十六
           陜西巡撫臣/畢沅撰
  名山
鳳翔府雍山在鳳翔縣西北三十里水經注雍水出雍
山通志四面積高曰雍春秋時為雍邑葢因山得名
靈山在鳳翔縣西二十五里通志一名靈鷲山相近有
彭祖原
[016-1b]
五畤原在鳳翔縣南二十里史記秦本紀襄公始祠上
帝西畤文公十年初為鄜畤宣公四年作密畤封禪書
秦文公夢黄蛇自天下屬地其口止於鄜衍史敦曰此
上帝之徵於是作鄜畤祭白帝宣公作密畤於渭南祭
青帝靈公作吳陽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獻公作
畦畤櫟陽祀白帝及秦并天下諸祠唯雍四畤上帝為
尊漢二年高祖入闗曰吾聞天有五帝而有四何也莫
知其説於是高祖曰吾知之矣乃待我而具五也乃立
[016-2a]
黑帝祠命為北峙漢書地理志雍縣有五畤水經注五
畤祠以上祠祀五帝
 臣/謹按太平寰宇記作三畤原以秦文公鄜畤宣公
 密畤靈公吳陽上畤在此原故號三畤原也又於扶
 風縣亦載三畤原云在縣南二十里今考扶風漢美
 陽地班志既稱五畤皆在雍縣則不得復在美陽意
 其為複出之誤當以在鳳翔者為正
石鼓原在鳳翔縣南二十里元和郡縣志石鼓文在天
[016-2b]
興縣南二十里石形如鼓其數有十葢紀周宣王畋獵
之事方輿紀要今原旁亦名石鼓鎮唐韓愈石鼓歌張/生手持石鼓文勸
我試作石鼓歌少陵無人謫仙死才薄將柰石鼓何周/綱淩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天戈大開明堂受朝賀諸
侯劍佩鳴相磨蒐于岐陽騁雄駿萬里禽獸皆遮羅鑴/功泐成告萬世鑿石作鼓隳嵯峨從臣才藝咸第一㨂
選撰刻留山阿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䕶煩撝訶公/從何處得紙本毫髪盡備無差訛詞嚴義密讀難曉字
體不類隸與蝌年深豈免有缺畫快劍斫斷生蛟鼉鸞/翔鳳翥衆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金繩鐵索鎻紐壯古
鼎躍水龍騰梭陋儒編詩不收拾二雅褊迫無逶迤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遺羲娥嗟予好古生苦晚對
此涕淚雙滂沱憶昔初蒙博士徵其年始改稱元和故/人從軍在右輔為我度量掘臼科濯冠沐浴告祭酒如
[016-3a]
此至寳存豈多毡包蓆裹可立致十鼓祇載數駱駝薦/諸太廟比郜鼎光價豈止百倍過聖恩若許留太學諸
生講解得切磋觀經洪都尚填咽坐見舉國來奔波刓/苔剔蘚露節角安置妥貼平不頗大厦深簷與葢覆經
歴久逺期無他中朝大官老於事詎肯感激徒媕婀牧/童㪣火牛礪角誰復著手為摩挲日消月爍就埋沒六
年西顧空吟哦羲之俗書趁姿媚數紙尚能博白鵞繼/周八代爭戰罷無人收拾理則那方今太平日無事柄
用儒生重某軻安能以此尚論列願借辨口如懸河石/鼓之歌止於此鳴乎吾意其蹉跎宋蘇軾石鼓詩冬十
二月嵗辛丑我初從政見魯叟舊聞石鼓今見之文字/鬰律蛟蛇走細觀初以指畫肚欲讀嗟如箝在口韓公
好古生巳遲我今況又百年後强尋偏旁推㸃畫時得/一二遺八九我車既攻馬亦同其魚維鱮貫之栁古器
縱横猶識鼎衆星錯落僅名斗糢糊半巳似瘢胝詰屈/猶能辨跟肘娟娟缺月隠雲霧濯濯嘉禾秀稂莠漂流
[016-3b]
百戰偶然存獨立千載誰與友上追軒頡相唯諾下挹/冰斯同鷇㝅憶昔周宣歌鴻雁當時籀史變蝌蚪厭亂
人方思聖賢中興天為生耆耉東征徐淮闞虓虎北伐/犬戎隨指嗾象胥雜沓貢狼鹿方召聫翩賜圭卣遂因
鼙鼓思將帥豈為考擊煩矇瞍何人作頌比嵩高萬古/斯文齊岣嶁勲勞至大不矜伐文武未逺猶忠厚欲尋
年代無甲乙豈有名字紀誰某自從周衰更七國竟使/秦人有九有掃除詩書重法律投棄俎豆陳鞭杻當年
何人佐祖龍上蔡公子牽黄狗登山刻石頌功烈後者/無繼前無偶皆云皇帝巡四國烹滅强暴救黔首六經
既巳委灰塵此鼓亦當遭擊掊傳聞九鼎淪泗上欲使/萬夫沈水取暴君縱欲窮人力神物義不汚秦垢是時
石鼓何處避毋乃天公令鬼守興亡百變物自閒富/貴一朝名不朽細思物理坐嘆息人生安得如汝夀
杜陽山在鳳翔縣東北二十五里水經注故雍縣有杜
[016-4a]
陽山北有杜陽谷有地穴北入不知所極在天柱山南
通志唐岐州刺史柴紹破突厥於杜陽谷即此巳上/鳳翔
岐山在岐山縣東北五十里書禹貢𨗳汧及岐孔傳岐
山在雍州正義岐在右扶風美陽縣西北詩大雅率西
水滸至于岐下周頌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國語内史過
曰周之興也鸑鷟鳴于岐山呂氏春秋岐山九山之一
也漢書地理志岐山在美陽縣西北中水鄉周太王所
邑水經注小横水歴周原下水北即岐山顔師古曰其
[016-4b]
山兩岐俗呼箭括嶺括地志岐山亦名天柱山太平寰
宇記周鸑鷟鳴于山上時人亦謂此山為鳯凰堆或云
其峰高峻迥出諸山狀若天柱因以為名
箭括山在岐山縣東北六十里一統志亦即岐山其最
高處為箭括嶺嶺巔有缺故名或以此為即太王所踰
之梁山誤矣通志山之西為三龍山後周以此名縣謹/按
三龍故城/在縣東北
青峰山在岐山縣南百五十里通志峰巒蒼翠接寳雞
[016-5a]

奧山在岐山縣南八十里通志有勻泉洞其右有瀑布

石樓山在岐山縣南五十里接寳雞界通志山形如樓
閣故名上有龍湫禱雨輒應
五丈原在岐山縣南五十里接郿縣界蜀志建興十二
年諸葛亮悉大衆由斜谷出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懿
對於渭南分兵屯田為久住之基耕者雜於渭濱居民
[016-5b]
之間而百姓安堵軍無私焉水經注渭水逕五丈原北
渭水南原也又斜水逕五丈原東諸葛亮與步隲書曰
僕前軍在五丈原原在武功西十里餘魏書地形志平
陽有五丈原謹按平陽故/城在縣西南通鑑地理通釋呂祉曰原高
平廣逺行軍者必爭之地雍大記在斜峪口諸葛亮遣
孟談據五丈原即此通志原西有白玉嶺唐温庭筠五/丈原詩鐵馬
雲騅久絶塵栁隂高壓漢營春天清殺氣騰闗右夜半/妖星照渭濱上國卧龍空悟主中原得鹿不因人象牀
冰悵無言語從/此譙周是老臣
[016-6a]
令狐坡在岐山縣南二十里通志一名渭陽坡其下即
蓮花灣又縣南二十五里有永樂洞其下有珍珠泉泉
水清澈如珠迸出深丈許
五將山在岐山縣北五十里與麟遊縣接界晉書太元
十年慕容冲逼長安苻堅以䜟書有云帝出五將久長
得遂奔五將山為姚萇將吳忠所執水經注扶風杜陽
縣有五將山謹按杜陽/今屬麟遊
周原在岐山縣東北四十里雍勝略周太王營邑處詩
[016-6b]
周原膴膴毛傳周原漆沮之間也鄭氏詩譜周原者岐
山陽地屬杜陽地形險阻原田肥美水經注小横水逕
周城歴周原下史記正義岐山下有周原上置城通志
原東西横亘地寛平而肥美
崛山在岐山縣東北四十里通志一名耆闍山多石穴
唐時建耆闍崛山寺山有金仙洞洞前卧佛一軀其後
有滴泉盈而不溢山後為石壩嶺又洞東十里有景陽
洞前有閣後有流泉考水經注西域波麗國有耆闍崛
[016-7a]
山兩峰雙立相去二三里鷲鳥常居其嶺是山之名葢
擬此也
龍尾坡在岐山縣東二十里一統志晉義熙十一年夏
將赫連建入新平後秦將姚弼與戰于龍尾堡禽之唐
武徳七年移岐山縣治於龍尾驛城葢昔時嘗置堡及
驛中和元年鳳翔節度使鄭畋敗黄巢兵於此
鳯凰山在岐山縣北十五里周公廟後通志即鳳鳴處
石上有爪跡其山出五色土山下有朝陽洞在周公廟
[016-7b]
東又張仙洞相傳張三丰曾寓此在廟西又鳳山洞在
張仙洞南
黄卷山在岐山縣北十里通志其山層叠秀麗有似書
巻故名巳上/岐山
明月山在扶風縣東北五十里一統志白石燦爛夜有
光如月山有清風洞洞口徑尺許風聲常吼其深莫測
東接乾州界
吳雙山在扶風縣北五十里通志四峰挿入雲表山隂
[016-8a]
屬麟遊界詳見/麟遊
美山在扶風縣西北五十里一統志山産竒石青紺嵌
空比於靈璧美水出此
茂陵山在扶風縣東三十里通志陵一作林林壑秀美
相傳為漢威侯馬超故居
賢山在扶風縣南二十里通志蹊徑幽竒峰巒峻秀對
挹南山逺臨渭水
飛鳳山在扶風縣南一里湋川之南一統志一峰孤峙
[016-8b]
勢如鳳翥已上/扶風
太白山在郿縣東南四十里雍勝略舊在武功縣南今
屬郿縣水經注太白山在武功縣南去長安三百里不
知其高㡬何俗云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山下軍行不得
鼓角鼓角則疾風雨至周地圖記山半横雲如瀑布則
澍雨人常以為候語曰南山瀑布非朝即暮唐六典闗
内道名山曰太白唐書天寳八載太白山人李渾上言
有神人言金星洞内有玉版石紀聖皇福夀之符命御
[016-9a]
史中丞王鉷入山求獲之於是封太白山神為神應公
四時祭祀改金星洞為嘉祥洞縣志杜彦達曰太白山
南連武功山於諸山最為秀傑冬夏積雪望之皓然山
上有谷春祠山下有太白祠栁宗元曰其地寒冰雪之
積未嘗已陸龜蒙曰太白山苦寒霜雪常集雖夏五六
月赫日在上羣峰若焚我獨皓然玉聳一統志鍾西方
金星之秀闗中諸山莫高於此上有湫池雖三伏亦凝
冰道書以為第十一洞天通志東麓有三官池自縣東/清湫廟
[016-9b]
至此三十三里池水清澈禱雨者/多取水於此以山高不易到也池西南有大雪巖自/三
官池上至此二十里穿林涉潦有雷神洞再入有/朝陽洞二仙橋龍盤山西望香烟山為大士佛地巖南
有萬笏山自大雪巖至此三十里初名石壘山以衆峰/排矗如萬笏改今名又過水七十餘處十里
至石壘山項一峰挺秀拔/萃羣峰之中曰獨秀峰峰東南有黑風嶺自獨秀峰/上至此十
五里一名神會天坡皆黄土自六月朔至月終霧撤/山顯曰開山其先後為霧雪所塞曰封山人罕至者
西南有松花坪自黒風嶺上至此二十里蒼松數萬叢/鬱森列登此坪甚險其下有水簾洞
坪西南有二仙山自松花坪至此二十里山有二石如/人其下有下坂寺又十里至望仙石
二仙山東南有救苦嶺自望仙石至此二十里險峻益/甚又十里至上坂寺人行亂石
[016-10a]
間犖确相錯又/三里至寒風嶺嶺西南有神窪自寒風闗至此二十里/皆直上如緣牆壁土人
言太白常放異光現神像或星光如斗大至此鳥獸草/朩甚稀墝凜冽不可處又三里至魔女嶺又三里至東
天/門窪東南有冲天嶺自東天門至此四里冇雷/神峽皆陡絶下視多股栗嶺西南
有分天嶺自冲天嶺至此五里西風起則山東向陽頗/熱山西面風雖大暑若祁寒一山之間寒暄
頓異/故名分天嶺西有孤雲窪自嶺至此五里徑既險峭風/復淒寒人行嶺上風起必伏
若起則吹墮如葉矣更有觀雲海處宇宙茫然如在海/中窪之上有三山九牙十二重樓諸勝高挿碧空又十
八里至二里闗又里許至金鎻闗鳥獸草朩絶無矣山/勢森羅石貌有若人拱立者行相揖者坐相戯者竒獸
卧者鼎/彛列者窪西南有太白池自金鎻闗至此里許池廣三/十餘畝清鑒毛髪無寸草㸃
[016-10b]
塵亦無他水族惟龍潛焉池面常放五色光萬字光夀字光/珠光油光各肖其類人䖍叩則應否則無池為雲霧籠罩
不常見曰封池禱而後/見曰聞池餘六池皆然雷神池在太白池東南三里池/在洞中有亘古凝冰洞
上有石塔名觀星樓/又有龍鳳二小池二太白池在大太白池西南過稻/窪至此十里池大數畝
三太白池自二太白池至此五里大亦數畝/其旁不可久憩久則雷電疾至玉皇池在/大
太白池東南自三太白池至此十里大二十餘畝東為/龍門又上有走馬嶺相傳為山神乗馬處石上蹄跡宛
然/佛池在玉皇池/西十里三清池在玉皇池西十五里池旁金/背枇杷甚多擷其葉可療百
病諸池皆神所司凡禱者以黄楮投之誠則楮沈若有/掣入者否則楮浮自清湫廟上至三清池計二百九十
里/山下有達摩洞在雲庵之後金時雲庵和尚隠此明/山人孫太初亦隠此洞刻達摩像其
[016-11a]
石剖之有松柏文人呼為柏朶石俗傳為達摩/傳法神光處今洞北道旁有雲庵和尚塔銘又有鍾
呂坪山不甚高而頂寛平俗傅鍾呂傳道於此其相近/有湯峪峪内有金錢石其形上大如房屋下小如
碾盤傍臨深淵視/之隠然有金錢山之西有瓦窰山其相近有駝羊峰
山之北有四嘴山其上有仰天池山巒若叠嶂逶邐淩
高及登太白峰則俯瞰若岡阜矣太白山之陽為洋縣/境如洋縣之石柱青
山神明琉璃寒泉宋軍華陽福仁女冠金紫三嶺南岐/諸山合之皆太白也詳見洋縣唐李白登太白峰詩西
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闗願乗/冷風去直出浮雲間擧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一别武
功去何時復見還宋蘇軾太白山下早行至横渠鎮書/崇夀院壁詩馬上續殘夢不知朝日昇亂山横翠嶂落
[016-11b]
月澹孤燈奔走煩郵吏安閒愧/老僧再遊應眷眷聊以記吾曾
 臣/謹按禹貢終南惇物至於鳥鼠程大昌雍錄謂終
 南既高且廣多産百物故禹貢言終南惇物不當别
 有一山名惇物也嘗攷漢書地理志武功縣太乙山
 古文以為終南垂山古文以為惇物是惇物明是山
 名程説誤矣惟是桑經酈注皆不詳惇物所在而
 太平寰宇記及讀史方輿紀要並於武功縣載之太
 平寰宇記云惇物山即華山之别名自華州華隂縣
[016-12a]
 東接潼闗連亘經於是邑夫華山在渭南今武功縣
 在渭北相距可五六百里而以為華山連亘所經竊
 所未喻方輿紀要謂在今武功縣東南一百里既引
 班志垂山之語又以孔氏謂惇物即太華為誤説彌
 近似然考今武功縣疆域以渭水為限若漢武功故
 城在今郿縣境乃在渭南水經注渭水東逕武功故
 城北南對太白山是也詳繹禹貢文義惇物與終南
 嶧屬不得謂别在渭水之陽皆由不考今之武功非
[016-12b]
 漢之武功故有此誤竊以雍州大山莫竒於太華莫
 長於終南莫峻於太白太華終南皆見禹貢而太白
 闕如意所謂惇物者唯太白足以當之一統志以郿
 縣之武功山為即垂山既為可信且與太白本相連
 屬則以太白為惇物合之班志亦無刺謬謹詳著於
 此其太乙終南辨見前巻不復列云
武功山在太白山南漢書地理志武功縣東有垂山九
域志武功縣有武功山雍大記太白武功二山在郿縣
[016-13a]
葢舊武功縣地一統志即古垂山俗譌為嶅山通志其
山有楓朩凹自凹十五里許至迎仙橋橋北為圖坪/庵一名小桃源又十五里有葛仙壇
鶴峰在葛仙壇上雲兩皆出其下白鶴仙居之/武功水發源其巔相傳為葛仙煉丹池雷崖在/煉
丹池西北遊者必絙掖而升人或䙝之即迅霆霾曀故/名雷崖上有數十洞恍惚有人居其中可望而不可即
葢葛仙/藏書處又其阻有齊雲山山徑亦澁惟獵者時入焉
斜谷在郿縣西南三十里史記貨殖傳棧道千里惟褒
斜綰轂其口西都賦右界褒斜續漢書郡國志武功縣
有斜谷蜀志秦宓曰三皇乘祗車出谷口今之斜谷是
[016-13b]
也建興六年諸葛亮揚聲由斜谷道取郿十二年亮悉
大衆由斜谷出西京賦注褒斜在長安西南南口褒北
口斜長四百七十里曹操謂五百石穴魏書正始四年
開斜谷舊道地形志平陽縣有斜谷謹按平陽今/屬岐山界元和
郡縣志褒斜道一名石牛道宋李子文蜀鑑斜谷在郿
縣南谷中皆穴山架朩而行通志入谷口二百二十里
抵鳳縣西出連雲棧復一百五十里出谷口抵褒城兩
崖高峻谷中水南北分流即褒水斜水也又邸閣在斜
[016-14a]
谷口葢諸葛亮欲伐魏用流馬轉運谷中故先治邸閣
於此後人因建懐賢閣宋蘇軾至下馬磧憩於北山僧/舎有閣曰懐賢南直斜谷口西
臨五丈原諸葛孔明所從出師也南望斜谷口三山如/犬牙西臨五丈原鬱屈若長蛇有懐諸葛公萬騎出漢
巴吏士寂如水蕭蕭聞馬撾公才與曹丕豈止十倍加/顧瞻三輔間勢若風捲沙一朝長星墜竟使蜀婦髽山
僧豈知此一室老烟霞徃事逐雲散故山依渭斜客來/空弔古清涙落悲笳又自陽平至斜谷宿於南山中蟠
龍寺詩横槎晚度碧澗口騎馬夜入南山谷谷中暗水/響瀧瀧嶺上踈星明煜煜寺藏嵓底千萬仞路轉山腰
三百曲風生飢虎嘯空林月黒驚麏竄脩竹入門突兀/見深殿照佛青熒有殘燭媿無酒食待遊人旋斫山松
煑溪簌板閣獨眠驚旅枕朩魚曉動隨僧粥起觀萬瓦/鬱參差目亂千巖散紅綠門前商賈負椒荈山後咫尺
[016-14b]
連巴蜀何時歸耕江上/田一夜心逐南飛鵠
五丈原在郿縣西南二十五里接岐山界通志渭水南
原也有蘭坑膏腴可田詳見/岐山
馬冢山在郿縣西南十五里紅崖頭水經注渭水東逕
馬冢北諸葛亮與步隲書曰馬冢在武功東十餘里有
高勢謹按舊志衙嶺山在縣西南十五里俗呼馬鞍山/今考馬鞍山即馬冢之訛若衙嶺山在褒城界去
此尚逺不應渭/水經其地也
積石原在郿縣西北二十五里接岐山縣界魏志青龍
[016-15a]
二年諸葛亮出斜谷田於蘭坑時司馬宣王屯渭南郭
淮策亮必爭北原遂先據之晉書時亮上五丈原將北
渡渭郭淮與亮會於積石臨原而戰亮不得進還五丈
原水經注渭水東逕石原即北原也通典郿縣有東積
石原西積石原縣志原距五丈原二十五里又馬頭原
在清湫堡南苻登破姚萇於此
秦王嶺在郿縣東十里其稍西曰小秦王嶺有石表曰
東西嶺堠通志舊傳唐太宗居藩時屯牧於此又或謂
[016-15b]
秦文公營邑處皆無據按晉載記苻健據闗中嘗稱大
單于秦王傳至登破姚萇於馬頭原後萇又滅登亦自
稱秦王則郿固二秦戰場也嶺葢以此得名巳上/郿縣
陳倉山在寳雞縣東南四十里雍大記亦名寳雞山通
志又名雞峰史記封禪書秦文公十九年得陳寳於陳
倉北坂其神若雄雞水經注陳倉縣有陳倉山山上有
寳雞祠昔秦文公感伯道之言遊獵於陳倉遇之於北
坂得數石焉其色如肝歸而寳祠之故曰陳寳其來也
[016-16a]
自東南煇煌聲如雷野雞皆鳴故曰雞鳴神也縣志三
峰並峙為縣之勝謹按雉所止/處名曰雉城
秦嶺在寳雞縣南六十里雍勝略南山之脊也謹按此/與隴州
秦嶺各自一山亦非藍田之秦嶺秦/地南山皆稱秦山故其名特多云
石塔山在寳雞縣東南七十里通志其形如塔上有石
盆旱禱輒應其麓有烟霞洞在磻溪谷中相傳為王喬
修仙處又相近有響靜山祖佛洞洞懸峭壁棧梯而上
傍有湫池禱雨輒應
[016-16b]
煎茶坪在寳雞縣西南六十五里通志相傳漢高祖引
兵由故道出駐馬於此
和尚原在寳雞縣西南四十里宋中興四朝志和尚原
鳳之東境抵鳳翔不能百里自兩當縣直出鳳州取大
散闗距和尚原纔咫尺文獻通考在大散闗之東距寳
雞兩驛過此則路徑散漫無所限隔
大散嶺在寳雞縣南五十二里通鑑光啓二年上自寳
雞幸興元使王建負傳國璽從登大散嶺胡三省注嶺
[016-17a]
在梁泉縣松嶺堡南謹按梁泉/今屬鳳縣
香巖在寳雞縣南二十里縣志其相近有天真洞相傳
為邱長春修真處
佛巖在寳雞縣西四十里通志洞開陡壁飛閣懸樓頗
為竒麗
石鼓山在寳雞縣東二十里縣志山麓舊有石如鼓者
十今在國子監一統志按諸志皆以山因石鼓而名然
劉昭郡國志注引三秦記云陳倉縣有石鼓山將有兵
[016-17b]
此山則鳴似又不因石鼓得名也
大蟲嶺在寳雞縣東北十五里一名西平原接鳳翔縣
界宋史紹興十年吳璘楊政與金將薩里罕夾渭而軍
璘置軍大蟲嶺薩里罕覘之曰善兵者立於不敗之地
此難與爭遂引去縣志西平原據高峻處故謂之嶺互/見
鳳/翔
陵原在寳雞縣北通志金陵河逕其左故謂陵原其脈
自吳山延亘而來至此形如屛障為邑之主山
[016-18a]
益門山在寳雞縣西南十五里雍勝略即秦嶺北麓之
峪通志山巖險阻凡有事梁益者必取道於此故曰益
巳上/寳雞
馬脊山在汧陽縣南二十里通志山有秦王洞石穴深
數丈寒冽逼人
箭栝嶺在汧陽縣南十里一統志舊置闗於此又蛇兒
嶺在縣東五里勢如長蛇
石墨洞在汧陽縣東南三十里石門遺事洞産石墨漢
[016-18b]
尚書令僕丞郎月給隃麋墨二枚或即此然墨粗不堪
巳上/汧陽
吳雙山在麟遊縣東南四十里接扶風界通志山有四
峰北曰接辰南曰聫斗東曰萃旭西曰落照俗呼四堆
山又名四峰山又名吳重山險峻可資戰守互見/扶風
箭括山在麟遊縣南五十里接岐山界通志嶺懸天半
形勢嵯峨隋時伐山除道以通仁夀宫宋時金將尼瑪
哈攻此吳玠遣兵擊破之葢邑之險峻處也互見/岐山
[016-19a]
五將山在麟遊縣西南五十里接岐山界水經注瀆魁
水東歴五將山金史地理志麟遊縣有五將山通志此
當别為一山非醴泉之五將山也互見/岐山
魚塘峽在麟遊縣南二十里通志怪石錯出層稜如削
石臼山在麟遊縣南稍東十里通志兩掖横起如翬中
有靈湫將雨則雲自池中起旱禱有應山後石室有搗
藥杵臼葢古仙丹灶處其石壁絶頂可望邠乾相傳唐
太宗每幸九成宫使徐世勣屯軍於此營壘遺址尚存
[016-19b]
青蓮山在麟遊縣西南二十里雍勝略其形似蓮草朩
葱翠通志九成宫之屛山也
寳玉山在麟遊縣西七十里有石紅白相雜若玉
杜山在麟遊縣西五十里通志杜水所出
龍窩峽在麟遊縣西二十五里通志山水竒麗曲折入

天臺山在麟遊縣西五里即九成宫故墟其陽崇巖崛
起上有蒼松古栢
[016-20a]
鳴鳳山在麟遊縣西五里一統志與天臺山相對小石
孤立狀如島嶼相傳嘗有鳳凰鳴其上亦名鳳臺山又
屛山在山之北蒼崖百尺狀如屏障巨石危懸若墜有
泉自崖半石罅中出亦名滴水崖
加伏山在麟遊縣西北四十里通志羣山環拱聨絡數
十里接靈臺縣界
石鼓峽在麟遊縣北十里通志澄水所經峽凡三折奔
濤激浪如喧雷鼓
[016-20b]
紫石山在麟遊縣東二十里通志山石皆紫故名山半
有瀑布自石腹中出直下層崖有龍飛鳳舞之勢
催朩嶺在麟遊縣東北四十里縣志隋仁夀宫自渭水
運朩經此因名通志按太平寰宇記縣東北五十里有
崔模廟疑當為崔模嶺縣志所云殆訛傳也謹按今所/見太平寰
宇記正作崔模嶺不言有廟通志所據之夲/豈有異歟一統志亦作崔模嶺 巳上麟遊
吳嶽在隴州南七十里書禹貢𨗳岍及岐孔疏在扶風
汧縣西周禮職方氏其山鎮曰嶽山鄭注吳嶽也在汧
[016-21a]
爾雅吳山為河西鎮史記封禪書自華以西名山曰嶽
山吳嶽漢書地理志汧縣吳山古文以為汧山續漢書
郡國志汧縣有吳嶽山本名汧水經注汧水發南山西
側俗以此山為吳山三峰霞舉叠秀雲天望之常有落
勢國語所謂虞矣謹按古字/虞吳同元和郡縣志山在吳山縣
西南五十里秦都咸陽以為西岳今為國之西鎮山國
語謂之西吳太平寰宇記郭璞曰吳岳别名開山圖書
編山有五峰一曰鎮西二曰大賢三曰靈應四曰會仙
[016-21b]
五曰望輦通志吳山為峰十有七得名者五鎮西峰在/四
峰之中卑而獨秀諸峰/列峙初錫封號即此峰大賢峰在嶺西峰左秀拔突起/有儼然拱肅之象毓秀
峰凝翠峰俱/在峰之左靈應峰在鎮西峰右擎天峰在靈應峰左/凌雲峰在靈應峰右晴巖在靈應
峰下巖高千丈飛流漂漾若晴日飛雨然判官池在晴/巖下有元鶴二巢於崖中時翺翔於五峰上又一天門
在振衣亭上由石磴而上恍若登天又真人洞在一天/門右相傳吳真人修煉於此有湫在洞上樹心内澄水
一泓旱亦不竭又靈湫在靈應峰下廣丈餘嵗旱禱雨/輒應又餐霞洞在靈應峰左小峰下又棲霞島在靈應
峰前一阜突起時有霞彩下有倚雲樓嘯月臺又閻王/碥在棲霞島上石磴巉險故名又雷神洞在靈應峰右
上有湫又玉皇洞在雷神洞右有湫又鳯凰石巢在山/頂人跡罕到舊志有鳳凰巢焉五峰靈應為最高尤多
[016-22a]
竒勝其上舊/有靈應宫會仙峰在靈應峰南層巒叠翠林壑幽窈/又大王湫在會仙峰左又牛心石
在會仙峰陰/狀如牛心望輦峰在大賢峰左秀並羣峰形若北顧/故名望輦又晴映峰鸚鵡峰來鶴
峰並在望輦峰左右小錦屛大錦屛並在望/輦峰下相去一里許聳峭壁立環列若屏又有筆架
在岳廟前山勢逶迤宛/如筆架一名小五峰王師嶺在筆架山/北二里天池奧區
在五峰谷口兩山對峙一水/前流竒峰翠嶺深邃莫測並在隴州南五峰之前皆
入嶽之所必經也唐周鍼登吳嶽賦吾嘗文戰將北羈/遊極西睹吳嶽之孤峭計羣山之莫
齊由是邈崖谷遂攀躋入雲靄出沈泥既臻頂上用視/天倪雁塞殊小峨嵋甚低葢以氣壯坤扶雄標國祚揖
白帝兮不見抱皇城而自固嵐光擁翠拓開霄漢之心/岫色横空鎻斷東來之路嵽嵲旁竦岧嶤上干碧草春
[016-22b]
含清風夏寒遙瞻魏闕迥立烟巒疑超洞府謂在天壇/中隠深溪日月之尤不到外連層阜龍蛇之勢斯蟠當
其區宇正寧氛埃初見覽造化之宏制識乾坤之設險/汧水縈盈而線走隴山峛崺而螺掩西窺劍閣霜地表
之千罈東瞰蓬萊黛波間之數㸃遐徵衆岳式並隆崇/彼皆受封於百代此獨不視於三公森笋立以削成寧
慚太華黯雲凝而化出豈譲維嵩況乎萬仞凌虛千里/倒影虎踞華裔鯨吞遐境壘巘攢壁迴巖列屏捍絶域
以增隘固中原之堪永直使以禮賓九有仁服八荒臂/賢為輔弼宅道為封疆亦須假我嚴衛憑我巨防靜藩
垣於都邑逺隔閡於氐羌吾唐重其功崇其鎮爰申成/徳之號用補極天之峻小儒是以竟日興感抽毫賦韻
登咏畢兮嶔岑/指長安而後進
汧山在隴州西四十里雍大記汧水所出隋書地理志
[016-23a]
汧源縣有汧山史記注汧一作岍按有汧水故其字或
從山或從水括地志山在汧源縣西四十里東臨岐岫
西接隴岡元和郡縣志山在縣西六十里北與隴山接
禹貢𨗳汧及岐是也太平寰/宇記同
 臣/謹按史記自華以西名山七既無岍山且析吳嶽
 與嶽山為二兩漢志及酈道元孔穎達皆謂吳山即
 汧山通典元和郡縣志太平寰宇記及隴州志隴蜀
 餘聞諸書皆謂吳與汧自是兩山一統志折衷其説
[016-23b]
 則謂脉絡相連在古只是一山通志亦云岍山即吳
 岳之支考汧水之源一西出岍山一南出吳岳之隂
 故禹貢𨗳汧釋之者或指吳岳或指岍山安得謂其
 絶不相屬而胡渭禹貢錐指云吳山漢志雖云在縣
 西而岡巒綿亘延及其南與嶽山本是一山自周尊
 岍山曰嶽山俗又謂之吳山或又合稱吳嶽而岍山
 之名遂隠其實此二山者周禮總謂之嶽山禹貢總
 謂之岍山當以漢志為正胡氏之論尤為昭晰然則
[016-24a]
 吳嶽與岍山不當分而為二也朱鶴齡云商周之世
 疑以岍為西嶽故爾雅職方皆名嶽山夫商不可知
 若周都鎬京辨方正位則太華在其東而岍在其西
 以岍為西方衆山之長乃副其實秦都咸陽以為西
 嶽周制當巳先之矣通志云吳山西北諸山之綱紀
 衆水之統宗宜乎享明禋而膺顯號詎不信歟
隴山在隴州西六十里接鞏昌府界通志即隴坻一名
隴坂詩坂有漆正義隴坂也即今隴山漢書地理志隴
[016-24b]
西有隴坻在其西武帝紀元鼎五年十月行幸雍遂踰
隴登空同西京賦右有隴坻之隘三秦記汧水出縣西
山世謂之小隴山高嶮不通軌轍即古隴坂也其坂九
迴不知高㡬許欲上者七日乃得越高處可容百餘家
有清水四注下即隴頭水也秦州記隴山東西一百八
十里登山東望秦川四五百里極目悵然山東人行役
升此而顧瞻者莫不悲思故為之歌隋地理志汧源縣
有隴山元和郡縣志小隴山在吳山縣西四十里謹按/吳山
[016-25a]
故城在/州東南通鑑注小隴山在南由縣西北謹按南由故/城在州南
勝略山高而長多鸚鵡亦名鸚鵡山雍大記南踰岍隴
北接沙漠其名有四一曰槍竿嶺一曰米高山一曰湫
頭山一曰龍江峽漢屬漢陽郡刺史治名隴坻即祭遵
破王元兵處通志上有懸溜滙為澄潭名萬石潭流溢
散下皆注於渭梁元帝隴頭水詩銜悲别隴頭闗路漫/悠悠故鄉述逺近征人分去留沙飛曉
成幕海氣夜如樓欲識秦川處隴水向東流唐翁綬隴/頭吟隴水潺湲隴樹黄征人隴上盡思鄉馬嘶斜日朔
風急雁過寒雲邊思長殘月出林鳴劍㦸平沙隔/水見牛羊横行俱是封侯者誰斬樓蘭獻未央
[016-25b]
闗山在隴州西八十里州志其山高峻盤折而登經五
十里始至絶頂為秦鳳要害産鸚鵡又二十里有天井
山山頂有井四時不涸皆隴山之異名也
秦嶺在隴州西南九域志隴州隴安縣有秦嶺山謹按/隴安
故城在/州東南通鑑地理通釋晁氏以為隴山秦嶺皆古之岍
雍勝略秦嶺在隴安舊縣因西秦地勢相連其山高於
諸岫故名
金門山在隴州西南百里天井山東南一統志兩山對
[016-26a]
峙如門渭水流其中水經渭水東南出石門疑即此
方山原在隴州西南一百四十里一統志晉隆安初武
都氐屠飛啖鐵等叛屯據方山原宋紹興中吳玠與金
人戰於此宋會要載紹興十一年金求商州及和尚方
山二原許之於是遂以大散闗為界
青陽峽在隴州西南七十里唐杜甫青陽峽詩塞外苦/厭山南行道彌惡岡巒相
經亘雲水氣叅錯林迥硤角來天窄壁面削磎西五里/石奮怒向我落仰看日車側俯恐地軸弱魑魅嘯有風
霜霰浩漠漠憶昨踰隴坂高秋視吳岳東笑蓮花卑北/知崆峒薄超然侔壯觀已謂殷寥廓突兀猶趂人及兹
[016-26b]
嘆㝠/寞
慈山在隴州西四十里水經注汧水東歴慈山通志相
近有白環谷白環水所出在汧源舊縣界謹按汧源故/城在州東南
蒲峪在隴州西二十里漢書地理志汧縣北有蒲谷鄉
弦中谷謹按汧縣故/城在州東南
龍盤山在隴州東南百二十七里隋書地理志南由縣
有盤龍山通志在吳山舊縣東南七里山勢盤曲如龍
故名即龍盤山
[016-27a]
西秦山在隴州東南百里雍大記在隴安舊縣北二十
里通志其上有秦王試劍崖
塔兒峽在隴州東南四十里通志旁有石洞數丈可容
百餘人青山環寺一水七折方出峽口有三股水合流
注下絶為神異
景福山在隴州西北六十里通志一名龍門山有龍門
洞山水竒秀又有鳳爪朝元定心三峰其下有甘露泉
青崖山在隴州北四十里通志高峻秀聳上有清涼寺
[016-27b]
清泉涌流旱禱有應
丹陽洞在隴州北里許通志相傳為馬丹陽成仙處有
柏分十股中有清泉四時不涸巳上/隴州
 
 
 
 
 闗中勝蹟圖志巻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