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103 關中勝蹟圖志-清-畢沅 (master)


[018-1a]
欽定四庫全書
 闗中勝蹟圖志巻十八
           陜西巡撫臣/畢沅撰
  古蹟宫闕/
鳳翔府殷岐陽宫雍勝略故基在岐山縣東北五十里
即周太王由豳遷岐所建今宫廢而土人猶稱之 臯
門在岐陽城内周太王所立詩乃立臯門臯門有伉
應門在臯門内亦周太王所立詩乃立應門應門將將
[018-1b]
泰平陽封宫通志在郿縣故平陽城内郊祀志雍大雨
壊平陽宫垣史記武公元年伐彭戲氏至於華山下居
平陽封宫雍錄云在華山下葢因史記至於華山之文
而誤也
羽陽宫通志在寳雞縣陳倉故城内澠水燕談錄秦武
公作羽陽宫在寳雞縣界嵗久不可究知其處元祐六
年正月直縣門之東百步居民權氏濬池得古銅瓦面
上隱起四字曰羽陽千嵗篆字隨勢為之不取方正始
[018-2a]
知為羽陽舊址也其地北負髙原南臨渭水前附羣峰
形勢雄壯真勝地也
大鄭宫左傳注鳳翔縣南七里有古雍城秦徳公所居
大鄭宫城也史記泰本紀徳公元年初居雍城大鄭宫
髙泉宫雍勝略在扶風縣東美陽故城長安志秦宣太
后起
虢宫三輔黄圖秦宣太后起在岐州虢縣界
棫陽宫雍勝略在扶風縣東北三十里秦穆公建遺址
[018-2b]
尚存謹按長安志謂棫陽宫/為秦昭王起與此異
祈年宫通志即槖泉宫在鳳翔府城内東南隅雍錄酈
道元水經注曰雍縣中窂與牢/同井秦惠公故居所謂祈
年宫也孝公又謂之槖泉宫据酈此言則是惠公所都
雍縣有祈年宫至孝公命為槖泉名雖兩出其實一宫
也又推酈此言則是祈年槖泉皆在惠公雍都亦不知
何人所建獨漢書曰祈年宫惠公所起黄圖祈為蘄且
曰穆公所造廟記曰宫在城外而始皇本紀則曰在雍
[018-3a]
皆以世逺難究其的也雍勝略後人又於此建祈年觀
漢回中宫一統志在鳳翔縣三輔黄圖回中宫在汧括
地志回中秦故宫在雍州西四十里
隋仁夀宫通志在麟遊縣西五里通鑑文帝詔楊素營
仁夀宫於岐山之北素奏宇文愷封徳彛為土朩監於
是夷山堙谷以立宫殿崇臺纍榭宛轉相屬
岐陽宫通志在鳳翔縣城内開皇六年建
安仁宫一統志在郿縣東隋志郿縣有安仁宫開皇十
[018-3b]
五年置行宫十二所自京師以達仁夀宫此其一也唐
貞觀十八年自九成宫還至安仁宫即此通志又有鳳
泉宫亦隋離宫
唐九成宫唐書地理志在麟遊縣西五里本隋仁夀宫
貞觀五年復置更名永徽二年曰萬年宫乾封二年復
曰九成宫周垣千八百步並署禁苑及府庫官寺元和
郡縣志每嵗避暑春往冬還義寧元年廢宫置郡縣貞
觀五年復修舊宫以為避暑之所改名九成縣志宫在
[018-4a]
縣西天臺山上中有碧城及排雲御容等殿今遺址無
考惟九成萬年兩古碑尚存金石文字記唐九成宫醴
泉銘魏徵撰歐陽詢書又萬年宫銘髙宗御製并書二
碑並存唐魏徵九成宫醴泉銘維貞觀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此則隋之仁夀宫也冠
山搆殿絶壑為池跨水架楹分巖竦闕髙閣周建長廊/四起棟宇膠葛臺榭參差仰視則迢遰百尋下臨則崢
嶸千仞珠璧交映金碧相輝照灼雲霞蔽虧日月觀其/移山迴澗窮泰極侈以人從欲良足深尤至於炎景流
金無鬰蒸之氣微風徐動有凄清之涼信安體之佳所/誠養身之勝地漢之甘泉不能尚也皇帝爰在弱冠經
營四方逮乎立年撫臨億兆始以武功一海内終以文/徳懐逺人東越青邱南踰丹徼皆獻琛奉贄重譯來王
[018-4b]
西暨輪臺北拒元闕並地列州縣人充編戶氣淑年和/邇安逺懐羣生咸遂靈貺畢臻雖藉二儀之功終資一
人之慮遺身利物&KR0808風沐雨百姓為心憂勞成疾同堯/肌之如腊甚禹足之胼胝針石屢加腠理猶滯爰居京
室毎弊炎暑羣下請建離宫庶可怡神養性聖上愛一/夫之力惜十家之産深閉固拒未肯俯從以為隋氏舊
宫營於曩代棄之則可惜毁之則重勞事貴因循何必/改作於是斵雕為模損之又損去其太甚葺其頽壞雜
丹墀以砂礫間枌壁以塗泥玉砌接於土階茅茨續於/瓊室仰觀壯麗可作鑒於既往俯察卑儉足垂訓於後
昆此所謂至人無為大聖不作彼竭其力我享其功者/也然昔之池沼咸引谷澗宫城之内本乏水源求而無
之在乎一物既非人力所致聖心懐之不忘粤以四月/甲申朔旬冇六日已亥上及中宫歴覽臺觀閒步西城
之隂躊躇髙閣之下俯察厥土微覺有潤因而以杖導/之有泉随而湧出乃承以石檻引為一渠其清若鏡味
[018-5a]
廿如醴南注丹霄之右東流度於雙闕貫穿青鎖縈帶/紫房激揚清波滌蕩瑕穢可以導養正性可以澂瑩心
神鑒暎羣形潤生萬物同湛恩之不竭將元澤之常流/匪惟乾象之精葢亦神靈之寳謹按禮緯云王者刑殺
當罪賞錫當功得禮之宜則醴泉出於闕廷鶡冠子曰/聖人之徳上及太清下及太寧中及萬靈則醴泉出瑞
應圖曰王者純和飲食不貢獻則醴泉出飲之令人夀/東觀漢記曰光武中元元年醴泉出於京師飲之者痼
疾皆愈然則神物之來實扶明聖既可蠲兹沈痼又將/延彼遐齡是以百辟卿士相趨動色我后固懐撝挹推
而弗有雖休勿休不徒聞於往昔以祥為懼實取驗於/當今斯乃上帝元符天子令徳豈臣之未學所能丕顯
但職在記言屬兹書事不可使國之盛美有遺典策敢/陳實錄爰勒斯銘其詞曰惟皇撫運奄冇寰宇千載膺
期萬物斯覩功髙大舜勤深伯禹絶後光前登三邁五/握儀蹈矩乃聖乃神武克禍亂文懐逺人書契未紀開
[018-5b]
闢不臣冠冕並襲琛贄咸陳大道無名上徳不徳元功/潛運㡬深莫則鑿井而飲耕田而食靡藉天功安知帝
力上天之載無臭無聲萬物資始品物流形隨感變質/從徳效靈介焉如響赫赫明明雜遝景福葳蕤繁祉雲
氏龍宫龜圖鳳紀日含五色烏呈三趾頌不輟工筆無/停史上善降祥上知斯悦流謙潤下潺湲皎潔萍旨醴
甘氷凝鏡澈用之日新挹之無竭道隨時泰慶與泉流/我后夕惕雖休勿休居崇茅宇樂不般遊黄屋非貴天
下為憂人玩其華我取其實還淳反本代文以/質居髙思墜持滿戒溢念兹在兹永保貞吉
永安宫雍錄貞觀八年置在麟遊縣西
  古蹟苑囿附/第宅
鳳翔府周尹喜故宅偃曝餘談寳雞縣有尹喜故宅張
[018-6a]
三丰邱長春馬丹陽王重陽劉綱樊夫人秦㺯玉仙跡
往往而在第虎豹熊羆時出伺人有獨角獸樵者見其
卧林間或搏虎而食之食輒餘其半山家每得殘虎以

唐李茂貞園通志在鳳翔縣東北五里光啟中茂貞節
度鳳翔時建脩竹萬竿内有竹閣傍引溪水灌之宋蘇/軾李
氏園詩朝遊北城東回首見脩竹下有朱門家破牆圍/古屋舉鞭叩其門幽響答空谷入門所見夥十步九移
目異花兼四方野鳥喧百族其西引溪水活活轉牆曲/東注入深林林深牕戸綠水光兼竹淨時有獨立鵠林
[018-6b]
中百尺松嵗久蒼鱗蹙豈惟此地少意恐闗中獨小橋/過南圃夾道多喬木隱如城百雉挺若舟千斛隂隂日
光淡黯黯秋氣蓄盡東為方池野雁雜家鶩紅梨驚合/抱映島孤雲馥春光水溶漾雪陣風翻撲其北臨長溪
波聲卷平陸北山卧可見蒼翠間磽秃我時來周覽問/此誰所築云昔李將軍負險乗衰叔抽錢算閒口但未
榷羮粥當時奪民田失業安敢哭誰家美園囿籍歿不/容贖此亭破千家鬰鬰城之麓將軍竟何事蟣蝨生刀
韣何嘗載美酒來此駐車轂空使後世人聞名頸猶縮/我今官正閒屢至因休沐人生營居止竟為何人卜何
當辦一身永/與清景逐
汧陽閣一統志在汧陽縣治南唐韋莊汧陽閣詩汧水/悠悠去似絣逺山如畫
翠眉横僧尋野渡歸吳嶽雁帶斜陽入渭城邊靜不收/蕃悵馬地貧惟賣隴山鸚牧童何處吹𦍑笛一曲梅花
[018-7a]
出塞/聲
一經堂一統志在隴州治東刺史韋臯建取韋賢教子
一經之義
賣酒樓一統志在寳雞縣東陳倉故城内自唐至宋中
更兵燹獨存此樓宋蘇軾詩云曉入陳倉縣惟餘賣酒
樓謂此
宋會景亭一統志在鳳翔縣城外南溪處衆亭之間蘇
軾遷之水西可以逺眺又改名招隱題詩其上宋蘇軾/會景亭
[018-7b]
詩飛簷臨古道髙榜勸遊人未即令公隱聊須濯路塵/茅茨分聚落烟火傍城闉林缺湖光漏牕明野意新居
民惟白㡌過客謾朱輪山好留歸屐風回落醉巾他/年誰改築舊製不須因再到吾雖老猶堪作坐賔
喜雨亭通志在鳳翔縣東北蘇軾判郡時建鑿池其南
引流種樹為休息之所自為文記之宋蘇軾喜兩亭記/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則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書漢/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孫勝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
齊其示不忘一也余至扶風之明年始治官舎為亭於/堂之北而鑿池其南引流種樹以為休息之所是嵗之
春雨麥於岐山之陽其占為有年既而彌月不雨民方/以為憂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為未足丁卯
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與慶於庭商賈相與歌於市農/夫相與抃於野憂者以樂病者以愈而吾亭適成於是
[018-8a]
舉酒於亭上以屬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則無麥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則無禾無麥
無禾嵗且薦饑獄訟繁興而賊盜兹熾則吾與二三子/雖欲優游以樂於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遺斯民始旱
而賜之以雨使吾與二三子得相與優游而樂於此亭/者皆雨之賜也其又可忘耶既以名亭又從而歌之曰
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為𥜗使天而雨玉饑者不得/以為粟一雨三日繄誰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歸之
天子天子曰不然歸之造物造物不自以為功/歸之太空太空𡨕𡨕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武成樓一統志在寳雞縣東三十里武成鎮宋陳希亮
守鳳翔時建
斯飛閣一統志在寳雞縣西南宋蘇軾斯飛閣詩西南/歸路逺蕭條倚檻魂飛
[018-8b]
不可招野濶牛羊同雁鶩天長草樹接雲霄昏昏水氣/浮山麓汎汎春風㺯麥苗誰使愛官輕去國此身無計
老漁/樵
翠麓亭一統志在寳雞縣東南一百八十里青峰寺旁
石林亭一統志在麟遊縣東宋劉敞有詩蘇軾和之宋/蘇
軾石林亭詩都城日荒廢往事不可還惟餘故苑石漂/散向人間公來始購蓄不憚道里艱忽從塵埃中來對
氷雪顔瘦骨拔凜凜蒼根潄潺潺唐人惟竒章好石古/莫攀盡令屬牛氏刻鑿紛班班嗟此本何常聚散實循
環人失亦人得要不出區寰君看劉季末不能保河闗/況此百株石鴻毛於太山但當對石飲萬事付等閒
張横渠宅一統志在郿縣東五十里横渠鎮南大振谷
[018-9a]

  古蹟祠宇/
鳳翔府上古倉頡廟通志在岐山縣西南五里縣志舊
在渭河之南嵗久岸圮明嘉靖中改建於河北原上
姜嫄廟通志在扶風縣東南四十里邰城鎮内
夏禹廟一統志在岐山縣東十三里有古栢九十四株
枝悉西向
周太王廟通志在岐山縣東北十五里岐陽舊地創建
[018-9b]
無攷金重慶元年重修後圮誤傳為赧王廟明正統間
行人郭仲南過岐訪周遺址得石碣乃知為太王廟知
縣王澤重修仲南撰記一統志廟側又有王季及文王

泰伯廟一統志在岐山縣西北十里寇村
三公廟一統志在鳳翔縣東郭内祀周公召公太公配
以蜀漢諸葛亮宋張子
周公廟通志在岐山縣西北十五里鳳凰山麓唐武徳
[018-10a]
間建宋元祐元年重修一統志有姜嫄廟在廟後府志
有太姜太任太姒三廟在姜嫄廟東
姜太公廟通志在寳雞縣東南六十里磻溪側磻溪東
北流入渭廟居其右廟左有釣石石根著土甚微盤旋
而上至頂平廣雙窊膝跡顯然當時坐而持竿之所也
鳳女祠通志在鳳翔縣南五十里其地有鳳女臺相傳
秦穆公築以居簫史弄玉者後人因臺作祠以祀
陳寳祠一統志在寳雞縣東二十里史記秦文公獲若
[018-10b]
石於陳倉北坂城祠之祀以一牢命曰陳寳列異傳秦
穆公時陳倉人掘地得物若羊非羊若猪非猪牽以獻
穆公逢二童子曰此為媪述常在地中食人腦若欲殺
之以栢插其首媪曰此二童子名為雞寳得雄者王得
雌者霸陳倉人舎之逐二童子化為雉飛入於林陳倉
人告穆公發徒大獵得其雌又化為石置之汧渭之間
至文公立祠名陳寳縣志祀雞臺址尚存
漢三班祠一統志在扶風縣南飛鳳山祀班彪及子固
[018-11a]
超乂曹大家祠亦在此山
伏波祠通志在扶風縣東四十里祀馬援
馬超廟一統志在扶風縣茂陵山下元延祐二年建通
志即超故居地
諸葛武侯廟通志在岐山縣南五丈原
魏鄧艾祠通志在鳳翔縣北十里
隋文帝廟通志在扶風縣東四十五里每嵗春秋祀
西鎮吳山廟通志在隴州南七十里吳嶽山下隋開皇
[018-11b]
十六年凖西鎮吳山造神廟唐李晟鎮鳳翔時禱雨有
應于公異為記册府元龜清泰元年正月壬申詔吳嶽
成徳公可進封靈應王初帝在鳳翔遣房嵩祀之有應
至是欲加封爵下有司簡討天寳十載正月封吳山神
為成徳公至徳二年十二月改吳山為嶽祠享官屬視
五嶽今國家以靈告祥宜示殊等故有是命宋史開寳
六年遣使奉衣冠劍履送西鎮吳嶽廟立秋日祀西鎮
吳山於隴州舊封成徳公元豐八年封王元史大徳二
[018-12a]
  年二月加封西鎮吳山為成徳永靖王至元三年定嵗
  祀嶽鎮之制七月土王日祀吳山於隴州界續文獻通
  考明洪武三年詔嶽鎮海瀆英靈之氣受命上帝豈國
  家封號可加命依古制止以山水本名稱西鎮吳山之
  神十二年遣官賜金香盒一座有司祭服二襲永樂二
  年敇修五年災知州張幹重建
 本朝康熙四十二年五月
賜額曰五峰挺秀每嵗春秋有司修其常祀
[018-12b]
  唐韓文公祠一統志在扶風縣北崇正鎮
  段太尉祠通志一在汧陽縣南一里一在縣西北四十
  里祀唐段秀實唐書興元元年詔贈太尉謚忠烈帝還
  都又詔致祭旌其門閭親銘其碑太和中子伯倫始立
  廟有詔給鹵簿賜度支綾絹五百以少牢致祭
  太白山神廟通志在郿縣東南四十里太白山上唐天
  寳八載封山神為神應公貞元十二年秋旱詔飾祠廟
  翌日大雨黍稷用豐宋至和三年封神為濟民侯嘉祐
[018-13a]
  七年復封為明應公熙寧八年進封福應王金元俱仍
  王爵明正統四年重建廟東坡志林太白山神至靈自
  昔禱無不應近嵗向公少師為守奏封山神為濟民侯
  自此禱不應偶取唐會要看云天寳十四年詔封山神
  為靈應公吾然後知神之所以不悦者即告太守遣使
  禱之若應當奏乞復公爵旦以瓶取水歸郡遂大雨三
  日吾作奏檢具言其狀詔封明應公且修其廟祀之日
  有白鼠長尺餘歴酒饌上嗅而不食父老曰龍也
[018-13b]
   臣/謹按太白山靈湫數處歴代以來久著神異闗中
   每於望澤之時凡有禱祈咸昭丕應乾隆五年川陜
   督臣尹繼善奏請列入本省祀典臣/
簡命巡撫陜西於乾隆二十九年三月霡霂偶愆禾苗待澤
   臣/敬率僚屬步禱西安神廟復遣官赴山於靈湫取
   水立沛甘霖四野霑足經臣/奏請
特賜封號䝉
恩敕加昭靈普潤四字用答神庥其神廟之在山中者舊制
[018-14a]
 庳隘臣/復捐俸飭郿令重為葺治嵗時致祭庻明神
 顧享益多嘉應焉
玉皇廟通志在寳雞縣東南六十里相傳唐縣尹劉綱
夫婦登仙處
靈義侯祠通志在隴州城内唐大厯二年故郡壘艱於
得水荀氏夫婦獻地因遷城於此勅封為靈義侯靈順
夫人立祠以祀有禱屢應宋太祖時改封安祐侯
開元寺通志在鳳翔縣城内開元中建聞見後錄大殿
[018-14b]
九間後壁吳道子畫自佛始生修行説法至滅度山林
宫室人物禽獸數千萬種極古今天下之妙其識開元
三十年云宋蘇軾記所見開元寺吳道子畫佛滅度以/答子由詩西方真人誰所見衣被七寳從雙
狻當時修道頗辛苦栢生兩肘鳥巢肩初如濛濛隱山/玉漸如濯濯出水蓮道成一旦就空滅奔會四海悲人
天翔禽哀響動林谷獸鬼躑躅淚迸泉龎眉深目彼誰/子遶牀彈指性自圓隱如寒月墮清畫空有孤光留故
躔春遊古寺拂塵壁遺像久此霾香烟畫師不復寫名/姓皆云道子口所傳從横固巳蔑孫鄧有如巨鰐吞小
鮮來詩所誇孰與此/安得擕挂其旁觀
天柱寺鳳翔縣志在縣北三里舊有楊惠之塑維摩像
[018-15a]
唐李洞宿鳳翔天柱寺窮易元上人房詩天柱暮相逢/吟思天柱峰墨研青露月茶吸白雲鐘卧語身粘蘚行
禪頂拂松探元為一决明月去臨卭宋蘇軾維摩像唐/楊惠之塑在天柱寺詩昔者子輿病且死其友子祀往
問之跰&KR1271鑒井自歎息造物將安以我為今觀古塑維/摩像病骨磊嵬如枯龜乃知至人外生死此身變化浮
雲隨世人豈不碩且好身雖未死身已疲此叟神完中/有恃談笑可却千熊羆當其在時或問法俛首無言心
自知至今遺像兀不語與昔未死無增虧田翁俚婦那/肯顧時冇野鼠衘其髭見之使人每自失誰能與語無
言/師
普門寺通志在鳳翔縣東一里唐建金大定六年修明
正徳八年重修舊有唐王維吳道子畫宋蘇軾王維吳/道子畫詩何處
[018-15b]
訪吳畫普門與開元開元有東塔摩詰留手痕吾觀畫/品中莫如二子尊道子實雄放浩如海波翻當其下手
風雨快筆所未到氣已吞亭亭雙林間彩暈扶桑&KR1680中/有至人談寂㓕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捫蠻君鬼伯千萬
萬相排競進頭如黿摩詰木詩老佩芷襲芳蓀今觀此/壁畫亦如其詩清且敦祇園弟子畫鶴骨心如死灰不
復溫門前兩叢竹雪節貫霜根交柯亂葉動無數一一/皆可尋其源吳生雖妙絶猶以畫工論摩詰得之於像
外有如仙翮謝籠樊吾觀二子皆神俊又于維也歛衽/無閒言又獨遊普門寺有憶子由詩花開美酒盍不歸
來看南山冷翠微憶弟涙如雲不散望鄉心與雁南飛/明年縱健人應老昨日追歡意正違不問秋風强吹㡌
秦人不笑/楚人譏
耆闍寺通志在岐山縣東北四十里崛山下唐乾寧四
[018-16a]
年建石磴﨑嶇巖洞峭絶春時人多遊此
法門寺一統志在扶風縣北二十里崇正鎮即唐憲宗
迎佛骨處聞見後錄古塔四層瘞佛手指骨一節憲宗
盛儀肅迎入禁中塔下層有石芙蕖工製精妙每芙蕖
一葉上刻一施金錢人姓名殆數千人宫女姓名為多
又刻白玉像所瘞佛指骨節置金蓮花中隔琉璃水晶
匣可見通志元和十四年詔改為法雲寺勅學士張仲
素撰碑宋徽宗有讚并大書皇帝佛國四字於山門之
[018-16b]

西明寺通志在郿縣西南二十里顯慶三年為元奘法師
建酉陽雜俎孫思邈隱終南石室與宣律師互參元旨
於此
龍泉寺一統志在汧陽縣十五里龍泉山上唐武徳間
建宋大中祥符間改普濟禪院有碑僧善儁書石墨鐫
華以為不減聖教序
慈禪寺一統志在麟遊縣東四里杜澄交會處有永徽
[018-17a]
  四年鐫刻石佛像
  興國寺通志在麟遊縣治北門外童山下唐開元十年
  建唐時古松尚存有銀杏樹大四五圍髙與山齊明正
  統間禱雨有應
  天臺寺通志在麟遊縣西五里天臺山即唐九成宫故
  墟也南面青蓮北負排雲寺内尚存白松古栢
  宋張横渠祠通志在郿縣大振谷口
 本朝康熙二十三年
[018-17b]
賜額曰學達性天又有祠在縣東五十里横渠鎮先生故居元
  元貞間建
  真興寺一統志在鳳翔縣城内宋初節度使王彦超建
  閣髙十餘丈宋蘇軾真興寺閣詩山川與城郭漠漠同/一形市人與鴉鵲浩浩同一聲此閣㡬何
  髙何人之所營側身送落日引手攀飛星當年王中令/斫木南山頳寫真留閣下鐵面眼有稜身強八九尺與
  閣兩崢嵘古人雖暴恣作事今世驚登者尚吁喘作者/何以勝曷不觀此閣其人勇且英又真興寺閣禱兩詩
  太守親從千騎禱神翁逺借一杯清雲隂黯黯將嘘遍/雨意昏昏欲釀成已覺㣲風吹袂冷不堪殘日傍山明
  今年秋熟君知否/應向江南飽食稉
[018-18a]
賢山寺通志在扶風縣東南二十里有塔淳祐五年建
旁有三洞極幽邃葢勝迹也
鐵佛寺通志在隴州香泉有鐵佛一軀宋咸平中建元
祐間重修
金槐北寺通志在郿縣槐芽鎮北一里即古惠濟院大
定四年賜額南擁太白北環渭水東接杮林西臨清湫
先是有異僧禪憩於此至金勅修遂為一方勝概焉
雲庵通志在郿縣東南四十里大定間有髙僧隱庵中
[018-18b]
後有石洞洞中刻達摩像相傳達摩傳法於此
景福宫通志在扶風縣治北正隆間建有仙人張三丰
畫壁
玉清宫一統志在汧陽縣西舊縣東三里大定中建元
至元中重修姚燧撰碑
元大金佛寺通志在鳳翔縣東大徳元年勅修世祖鑄
金佛像髙尺許重三十五斤賜寺中供養明初失之
成道宫通志在寳雞縣東南六十里渭水之南邱處機
[018-19a]
修道於此始名長春觀後改今名
明三賢祠通志在汧陽縣東祀燕伋郭欽段秀實伋從
夫子適周欽肥遯於王莽之世秀實死難舊各祀於鄉
天啟元年始創此祠髙攀龍撰記馮從吾篆額
金臺觀通志在寳雞縣東北一里許張三丰修道之所
  古蹟郊邑/
鳳翔府唐虞斄亭雍勝略在郿縣境漢書郊祀志注后
稷封斄斄讀如邰或曰鳳翔府郿縣有邰亭桓譚新論
[018-19b]
邰在漆縣其民有會日以相與夜中市如不為則有災

周授經臺雍勝略在鳳翔縣南本終南山峰尹喜既見
老子授五千言喜退而書之曰道徳經後常居此
野人塢名山記在鳳翔縣南秦穆公失善馬野人得而
食之者三百人吏捕得欲法之公曰吾聞食善馬肉不
飲酒傷人皆賜之酒其後秦伐晉三百人皆從報徳遂
脱穆公於難
[018-20a]
鳳臺通志在鳳翔縣南十五里水經注雍有鳳臺秦穆
公時有蕭史者善吹簫能致白鶴孔雀穆公女弄玉好
之公為作鳳臺以居之積數十年一旦隨鳳去雍宫世
有簫管之聲焉今臺傾祠毁不復然矣
召亭雍勝略在岐山縣西八里召公村公采邑在此故
後人建亭水經注雍水東逕召亭南召康公之采邑也
周城通志在岐山縣西北十五里亦曰周公邸水經注
岐水之南有周城周城者周公之采邑也
[018-20b]
磻溪釣石通志即釣臺在寳雞縣東南磻溪谷中其石
下細上鉅俯臨溪中故老相傳為太公釣魚處有兩膝
所著跡謹按太公釣魚臺有三一在河南新安城東今/去水數丈一在咸陽一在寳雞磻溪谷中其遇
丈王者磻溪/也又見大川
虢縣鎮通志在寳雞縣東五十里即周武王封虢叔地
隋為虢縣元省入寳雞
白起城雍勝略在郿縣東北十五里秦白起所築今遺
址尚存
[018-21a]
太王陵一統志在岐山縣東北五十里通志在岐陽鎮
北俗云幽王陵按幽王陵在臨潼北二十五里太王始
遷岐下冢在岐陽無疑
秦穆公墓通志在鳳翔縣城内東南隅周圍五丈有奇
前有碑嵗時致祭史記秦本紀穆公葬雍皇覽秦穆公
冢在橐泉宫祈年觀下謹按史記注謂在雍縣東南二/里是在城以外也今城正唐末
李茂貞所築宋蘇軾秦穆公墓詩槖泉在城東墓在城/中無百歩乃知昔未有此城秦人以泉識公墓昔公生
不誅孟明豈有死之日而忍用其良乃知三子殉公意/亦如齊之二子從田横占人感一飯尚能殺其身今人
[018-21b]
不復見此等乃以所見疑古/人古人不可望今人益可傷
三良冢通志在城南半里許朱子詩傳文公六年秦伯
任好卒以子車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鍼虎為殉皆秦之
良也國人哀之為之賦黄鳥謹按括地志三良冢在岐/州雍縣一里故城内今在
城外是城/巳改築也
秦武公墓一統志在岐山縣西南史記秦本紀武公葬
雍平陽
 臣/謹按陜西通志據劉紹周平陽封域辨以秦武公
[018-22a]
 墓在郿縣考武公葬平陽以平陽為屬郿縣者魏書
 地形志史記裴駰集解胡三省通鑑注是也以平陽
 為屬岐山者括地志史記正義是也又考元豐九域
 志虢縣有平陽鎮葢即平陽故城虢縣元時省入寳
 雞而一統志謂平陽故城在岐山縣西南接寳雞界
 地理頗合則以武公墓為在岐山尤為有據今從之
秦寧公墓一統志在寳雞縣西北史記秦寧公葬西山
帝王世紀寧公葬西山大麓故號秦陵山括地志寧公
[018-22b]
墓在陳倉縣西北三十七里秦陵山謹按始皇本紀云/葬衙與此不同
漢伏波村一統志在扶風縣西七里馬援故居
絳帳村一統志在扶風縣東南二十五里相傳馬融授
徒處
郿塢城雍勝略在郿縣東十五里董卓封郿侯築塢髙
厚皆七丈徙金銀雜物於内積三十年穀俗謂之小長
安水經注渭水東逕郿塢南宋蘇軾郿塢詩衣中甲厚/行何罹塢裏金多退足憑
畢竟英雄誰得似/臍脂自照不須燈
[018-23a]
回中城雍勝略在隴州西北四十里即漢來歙開道處
斜谷闗通志在郿縣西南三十里通鑑元狩中發卒萬
人作褒斜道魏志郭淮傳青龍二年亮出斜谷田於蘭
坑賈逵傳正始元年曹爽征蜀使賈逵至斜谷觀形勢
蜀志建興十一年蜀運米集斜谷口治斜谷邸閣十二
年亮由斜谷出據五丈原雍錄長安可達漢中惟子午
闗子午闗在正南次西則駱谷闗又西則斜谷闗漢王
自漢中出襲雍則自褒斜出也岐山縣志褒斜二谷阻
[018-23b]
衙嶺為首尾雍梁有事為出入咽喉與祁山大散子午
駱谷並稱要地
大散闗通志在寳雞縣南五十二里大散嶺上通褒斜
後漢書順陽侯嘉傳建武二年延岑引兵北入散闗至
陳倉嘉追破之注散闗故城在陳倉縣南十里有散谷
水因取名焉水經注汧水東入散闗唐書地理志寳雞
西南有大散闗中興四朝志大散闗屬梁泉縣在寳雞
南為秦蜀往來要道自闗距和尚原纔咫尺兩山闗控
[018-24a]
斗絶出可以攻入可以守實表裏之形勢也縣志大散
闗一曰散闗在縣西南大散嶺上為秦蜀襟喉南山自
藍田而西至此方盡又西則隴首特起汧渭縈流闗當
山川之會扼南北之交
隴闗通志在隴州西七十里隴山下後漢書順帝紀永
和四年命扶風築隴道塢五年羌寇武都燒隴闗通典
隴山一名隴坻漢隴闗今名大震闗在縣西雍錄漢武
帝至此遇震雷因名大震闗方輿紀要宇文周天和中
[018-24b]
避諱改闗曰大寧亦曰隴山闗隋唐復為大震闗唐薛
逵改築新闗於隴山上西去故闗三十里控扼要道與
故闗並為戌守秦雍喉嗌隴闗當之矣詳見唐/安戎□
馬援墓一統志在扶風縣西七里後漢書本傳援卒後
有上書譖之者帝怒妻孥惶懼不欲以喪還舊塋裁買
城西數畝地藁葬而已妻子詣闕上書訴寃前後六上
然後得葬
魯恭墓通志在扶風縣北四十里魯馬村謹按中牟縣/志恭墓在縣
[018-25a]
西北兖州府志載恭墓在焦氏山南考後漢書本/傳恭以老病罷官卒於家則中牟諸處皆非實冢
班固墓通志在扶風縣東二十里
三國落星村通志在岐山縣東五十里即蜀漢諸葛亮
長星墜營處
三交城元和郡縣志在寳雞縣西十六里司馬懿與諸
葛亮相距所築
石鼻寨通志在縣東四十里武侯築以拒郝昭一名石
鼻城通鑑唐光啟三年田令孜奉上發寳雞增禁兵守
[018-25b]
石鼻為後拒胡三省注蘇軾曰寳雞縣武成鎮即俗所
謂石鼻寨也宋蘇軾石鼻城詩平時戰國今無在陌上/征夫自不閒北客初來試新險蜀人從此
送殘山獨穿暗月朦朧裏愁渡奔河蒼茫/間漸入西南風景變道邊修竹水潺潺
晉竇滔墓通志在扶風縣北周秦坡
隋文帝泰陵通志在扶風縣東南四十五里隋書文獻
獨孤皇后仁夀二年八月葬於泰陵髙祖文皇帝仁夀
四年十月合葬於泰陵同墳而異穴闗中陵墓志陵髙
五丈周數百步謹按元和郡縣志太平寰宇記皆云文/帝秦陵在武功縣西南二十里三畤原
[018-26a]
一統志從之考武功西南二十里已/交扶風界陵在今扶風境故載於此
唐臨&KR0648城一統志在隴州西北册府元龜王承元為鳳
翔節度使於&KR0648陽西北八十里築新城一所賜額為臨
&KR0648城鳳翔西接涇原無山谷之險吐蕃由是往往入寇
故承元奏於衝要築壘分兵千人以守之謹按臨&KR0648城/新舊唐書皆
&KR0648陽一統志列入/隴州葢本鳳翔府志
隴亭通志在隴州隴山官道旁唐時巳有此亭
安戎闗一統志在隴州西南册府元龜大中六年隴州
[018-26b]
防禦使薛逵言汧源西境切在故闗昔有隄防殊無制
置僻在重岡之上茍務髙深今移要會之中實堪控扼
舊絶泉井逺汲河流今則臨水挾山當川限谷危牆深
塹克揚營壘之勢謹畫圖進乞改為安戎闗唐書地理
志汧源西有安戎闗本大震闗薛逵移築更名通鑑唐
天復二年孔勍取成隴二州乃自故闗歸後唐乾祐元
年蜀將韓保貞出新闗胡三省注秦州清水東五十里
有大震闗自薛逵徙築安戎闗於隴山由是謂大震闗
[018-27a]
為故闗今隴山之西有故闗山新闗在汧源縣西
潘氏堡一統志在寳雞縣東北唐書楊晟傳光啟三年
守大散闗朱玫攻闗晟戰於潘氏遂敗通鑑注潘氏堡
在寳雞東北
模壁寨通志在寳雞縣西南七十里通鑑乾祐初蜀將
安思謙救鳳翔遣别將趨模壁
箭括闗通志在汧陽縣南十五里通鑑梁貞明六年蜀
將陳彦威出散闗敗岐兵於箭括嶺胡三省注其山兩
[018-27b]
岐故俗呼為箭括有箭括闗宋史吳玠傳紹興三十一
年金沒立方攻箭括闗玠遣將擊敗之
甘露坊一統志在麟遊縣西唐馬坊也九域志縣有八
馬坊
李淳風墓通志在岐山縣東北五里謹按河南府志李/淳風墓在新安縣
畿輔通志在涿州皆無所徵信考唐書淳風岐山人似/應以此為正又西安府志盩厔縣東二里亦有淳風墓
楊恂墓通志在扶風縣東北二十里舊美陽城北二里
碑字甚竒古
[018-28a]
李茂貞墓通志在寳雞縣北五里
段行琛墓通志在汧陽縣北七十里太尉段秀實父贈
揚州大都督
段秀實墓通志在汧陽西六十里太平寰宇記在縣西
北四十里萬善鄉草僻川西謹按臨潼縣志亦載/段秀實墓未知孰是
宋凌虚臺一統志在鳳翔縣東北陳希亮守鳳翔時所
宋蘇軾凌虚臺記臺於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飲食與/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髙於終南而都邑之最麗者莫
近於扶風以至近求至髙其勢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嘗/知有山焉雖非事之所以損益而物理有不當然者此
[018-28b]
凌虚之所為築也方其未築也太守陳公杖履逍遙於/其下見山之出於林朩之上者纍纍如人之旅行於牆
外而見其髻也曰是必有異使工鑿其前為方池以其/土築臺髙出於屋之簷而止然後人之至於其上者忱
然不知臺之髙而以為山之踴躍奮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從事蘇軾而求文以為記軾復於公
曰物之興廢成毁不可得而知也音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竄伏方是時豈知有凌虚臺耶廢
興成毁相尋於無窮則臺之復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嘗試與公登臺而望其東則秦穆之祈年槖泉也其
南則漢武之長楊五柞而其北則隋之仁夀唐之九成/也計其一時之盛𢎞傑詭麗堅固而不可動者豈特百
倍於臺而已哉然而數世之後欲求其髣髴而破瓦頽/垣無復存者既已化於禾黍荆棘邱墟隴畝矣而況於
此臺歟夫臺猶不足恃以長久而况於人事之得喪忽/徃而忽來者歟而或者欲以誇世而自足則過矣葢世
[018-29a]
有足恃者而不在乎臺之存亡也既巳言於公退而為/之記乂凌虚臺詩才髙多感激道直無往還不知此臺
上舉酒邀青山青山雖云逺似亦識公顔崩騰赴幽賞/披豁露天慳落日銜翠壁暮雲㸃烟鬟浩歌清興發放
意未禮刪是時嵗云暮微雪洒袍斑吏退跡如掃賓來/勇躋攀臺前飛雁過臺上雕弓彎聨翩向空墜一笑驚
塵/寰
橋頭寨通志在鳳翔縣東北十五里紹興三十一年吳
璘遣别將彭青至寳雞渭河夜刧金人橋頭寨破之
井田通志在郿縣東五十里横渠鎮南張子所畫未就
之井田也
[018-29b]
張子厚墓一統志在郿縣東五十里横渠鎮父涪州守
迪暨弟戩以下四世墓俱在焉
金横水鎮通志在鳳翔縣東三十里金史地理志鳳翔
府舊有横水鎮
益店鎮通志在岐山縣東三十五里金史地理志鳳翔
府舊有驛店鎮
羅局鎮通志在岐山縣東南三十五里金史地理志岐
山馬蹟鎮按羅局鎮在馬蹟里葢即馬蹟鎮
[018-30a]
元射箭臺一統志在寳雞縣西南十里元憲宗入蜀常
駐師於此較射碑刻尚存
清風臺一統志在寳雞縣南六十里邱處機所築西倚
飛雲壁東臨潄玉溪為一邑最勝處
清湫鎮通志在郿縣東二十五里以近清湫水而名至
正十四年達魯所築城址尚存
二里闕通志在寳雞縣西南四十里古置闗遺址尚存
元史鄭鼎傳中統初鼎從伐蜀攻二里散闗屢立戰功
[018-30b]
縣志居髙嶺上長亘二里因名乃連雲棧出入必由之
路明初設巡檢司於益門鎮嘉靖間遷於此
益門鎮通志在寳雞縣西南十五里元末李思齊所築
以備川蜀洪武三年蜀將王友仁攻興元守將金興旺
請援時徐達在西安即帥師還屯益門鎮陜西既入闗
平衍千餘里西南抵寳雞復岸然山合惟一隘口始入
是為益門鎮秦山嵯峨清江滉瀁路惟鳥道雲棧百折
達荆梁通滇益名鎮以益義取諸此
[018-31a]
 李思齊墓通志在寳雞縣東三十里
 明咸宜闗通志在隴州西四十里明正統中因闗山路
 阻改咸宜闗移巡檢司於此鑿山開道通秦鳳故闗廢
 為鎮通鑑梁貞明六年蜀使王宗儔等將兵伐岐出故
 闗壁於咸宜胡三省注在隴州汧源界
  臣/謹按隴山置闗始於西漢自漢迄明雖經三徙然
  咸因山設險總而名之皆隴闗也漢曰大震唐曰安
  戎明曰咸宜考太平寰宇記安戎宋時已廢後此仍
[018-31b]
  由大震即今隴州西八十里之闗山是也前明咸宜
  置闗而大震又廢唐宋以大震為故闗而安戎為新
  闗近時則以闗山為故闗而咸宜為新闗雍勝略云
  左隴山而右汧水面五峰而扼靈谷為秦鳳要害之
  地信哉
本朝大學士党崇雅墓通志在寳雞縣西平原
 
  闗中勝蹟圖志巻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