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k0103 關中勝蹟圖志-清-畢沅 (master)


[004-1a]
欽定四庫全書
 闗中勝蹟圖志巻四
           陜西巡撫臣/畢沅撰
  古蹟宫闕/
西安府殷豐宫通志在鄠縣東五里小豐村詩大雅既
伐于崇作邑于豐正義豐宫周文王宫也在雍州鄠縣
杜預左傳注豐宫東有靈臺康王於是朝諸侯雍錄史
記曰文王伐崇侯虎而作豐邑伐崇之後自岐遷都於
[004-1b]
豐武王改邑於鎬豐宫元不移徙毎遇大事皆步自宗
周而往以其事告於豐廟
周鎬京雍勝略在長安縣西南三十里豐水東詩大雅
考卜維王宅是鎬京維龜正之武王成之帝王世紀武
王自豐水居鎬諸侯宗之是為宗周今豐水之東長安
之南有鎬池即其故都也水經注自漢穿昆明池於是
地基搆淪褫今無可究
辟廱通志在鄠縣東三十里詩大雅鎬京辟廱三輔黄
[004-2a]
圖亦曰辟廱如璧之圓雍之以水象教化流行也詩於
論鼓鐘於樂辟廱
三代學禮記注周立三代之學學書於有虞氏之學典
謨之教所以興也學舞於夏后氏之學文武中也學禮
樂於商之學功成治定與已同也
冀闕通志在咸陽城中史記秦孝公作咸陽築冀闕徙
都之
萯陽宫三輔黄圖秦文王所起在鄠縣西南二十三里
[004-2b]
漢書東方朔傳作倍陽顔師古注倍陽即萯陽也其音
同耳宫名
芷陽宫通志在灞上秦襄公起
秦咸陽城雍勝略在咸陽縣東二十里三輔黄圖自秦
孝公至始皇胡亥並都此城案孝公十二年作咸陽築
冀闕徙都之始皇徙天下高貲富豪於咸陽十二萬户
引渭水灌都以象天漢横橋南渡以法牽牛咸陽北至
九嵕甘泉南至鄠杜東至河西至汧渭之交東西八百
[004-3a]
里南北四百里離宫别館相望聫屬木衣綈繡土被朱
紫宫人不移樂不改懸窮年忘歸猶不能徧雍錄秦之
咸陽孝公所都也在漢長安西北故漢書紀高帝項羽
自霸上而入秦都皆曰西上咸陽也古語山南水北曰
陽秦之所都若概舉其凡則在九嵕諸山之南渭水之
北若細推之則秦之朝宫苑殿固在渭北而秦都實跨
渭水史記諸書皆云始皇都咸陽引渭水灌都以象天
漢横橋南渡以法牽牛此可見都之兼在渭南矣故史
[004-3b]
記水經凡序長樂悉以其地屬之咸陽而於甘泉阿房
亦自明命以為咸陽前殿也
阿房宫雍勝略故基在長安縣西三十里史記秦始皇
本紀始皇帝三十五年以為咸陽人多先王之宫廷小
吾聞豐鎬之間帝王之都也乃營作朝宫渭南上林苑
中先作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
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前殿直抵南山
表南山之巔以為闕為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以
[004-4a]
象天極閣道絶漢抵營室也計宫三百三輔黄圖阿房
前殿以木蘭為梁以磁石為門三輔舊事阿房宫東西
三里南北五里庭中可受十萬人車行酒騎行炙千人
唱萬人和其外有城名阿城東西北三面有牆南面無
牆三輔黄圖始皇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以為金
人十二以弱天下之人立于宫門坐高三丈銘其後曰
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諸侯為郡縣一法律同度
量大人來見臨洮其大五丈足跡六尺唐杜牧阿房宫/賦六王畢四海
[004-4b]
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搆/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宫牆五步一樓十步
一閣廊腰縵迴簷牙髙啄各抱地勢鈎心鬭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㡬千萬落長橋卧波未雲
何龍複道行空不霽何虹髙低㝠迷不知西東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淒淒一日之内一宫之間
而氣候不齊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朝歌夜絃為秦宫人明星熒熒開粧鏡也綠雲擾擾梳
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烟斜霧横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宫車過也轆轤逺聴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
盡態極妍縵立逺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㡬世㡬年取掠
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
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於南畝之農夫架梁之椽
[004-5a]
多於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直闌横檻多於九土之城郭管絃
嘔啞多於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戌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秦復愛六國之人
則逓二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
哀後/人也
信宫通志在咸陽縣渭水南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帝
二十七年作信宫渭南已而更命信宫為極廟象天極
自極廟道通酈山作甘泉前殿築甬道自咸陽屬之
[004-5b]
長樂宫通志一名興樂宫在長安城中三輔黄圖秦始
皇造漢修飾之周迴二十餘里漢太后嘗居之
甘泉宫雍錄古以甘泉名宫者三秦之甘泉在渭南一
也漢之甘泉在雲陽縣磨石嶺上二也隋之甘泉在鄠
三也秦之甘泉史嘗明言在渭之南而無言其在渭南何
地者秦始皇本紀迎太后于雍而入咸陽復居甘泉宫
徐廣曰表云咸陽南宫也秦時咸陽跨渭南北則此宫
不在渭北之咸陽而在渭南之咸陽也又本紀曰自極
[004-6a]
廟道通酈山作甘泉前殿自咸陽屬之則甘泉前後必
近上林苑即鄠縣也則秦之甘泉與隋之甘泉正同一
地安知隋宫不襲秦之舊也
蘭池宫雍勝略在咸陽縣東二十五里水經注地理志
曰渭城縣有蘭池宫秦始皇微行逢盜于蘭池
林光宫雍勝略秦時宫也故基在甘泉山上三輔黄圖林
光宫胡亥所造從廣各五里闗中記林光宫一曰甘泉宫
秦起在今池陽縣西北故甘泉縣甘泉山上周迴十餘里
[004-6b]
曲梁宫元和郡縣志秦曲梁宫在三原縣西南十五里
黄白城内
步高宫雍勝略故基在渭南縣西南三十里三輔黄圖
步高宫亦名市邱城又步高宫西有步夀宫
長楊宫雍勝略在盩厔縣東南三十三里三輔黄圖長
楊本秦舊宫宫中有垂楊數畝因為宫名門曰射熊觀
秦漢遊獵之所
望夷宫通志在涇陽縣東南八里長陵西北臨涇水處
[004-7a]
史記秦二世本紀二世夢白虎齧其左驂馬殺之心不
樂怪問占夢卜曰涇水為祟二世乃齋于望夷宫欲祠
涇沈四白馬
漢長安故城通志在西安府城西北二十里三輔黄圖
高祖七年築長安宫城自櫟陽徙居此城本秦離宫也
初本狹小至惠帝更築之高三丈五尺下濶一丈五尺
上濶九尺雉高三坂周迴六十五里城南為南斗形城
北為北斗形至今人呼漢京為斗城是也漢舊儀曰長
[004-7b]
安城中經緯各長三十二里十八步九百七十二頃八
長安志有華陽街章臺街夕隂街香室街/尚冠街太常街藁街前街漢書有熾盛街九陌三宫
九府三廟十二門九市長安志六市在道/東三市在道西十六橋水泉
深二十餘丈城下有池周繞廣三丈深二丈石橋各六
丈與街相直三輔决錄長安城面三門四面十二門皆
通達九逕以相經緯括地志長安在渭水南隔渭水北
對秦咸陽宫漢于其地置未央宫曰長安城因名縣三
秦記長安城中地皆黒壤今城赤且堅如石如金父老
[004-8a]
相傳云盡鑿龍首山中土以為城及諸城闕皆然雍錄
漢都長安其城在渭之南而咸陽之東南也凡漢城之
水皆取諸昆明第一派自西而東横亘城南之鼎路門
巳而東折以注青門水經謂之漕渠第二支自西面南
來周徧諸宫自清明門出城是為王渠與漕渠合北入
渭長安圖志漢城惠帝築後趙石虎亦嘗修之苻姚西
魏宇文皆都之隋開皇三年都龍首川此城遂廢至今
民呼猶曰楊家城 宣平門三輔黄圖長安城東出北
[004-8b]
頭第一門曰宣平民間所謂東都門水經注宣平門王
莽更名春王門正月亭亦曰東都門 清明門三輔黄
圖長安城東出第二門曰清明一曰籍田門以門内有/籍田倉故
名/一曰凱門漢宫殿疏曰第二門名城東門莽更名曰
宣徳門布恩亭長安志清明門外郭門曰東平門 霸
城門三輔黄圖長安城東出南頭第一門曰霸城門水
經注王莽更名曰仁夀門無疆亭門色青又名青城門
或曰青綺門亦曰青門門外舊出佳𤓰述異記景帝元
[004-9a]
年有青雀羣飛于霸城門乃改為青雀門更修飾刻木
為綺橑雀去因名青綺門 覆盎門三輔黄圖長安城
南出東頭第一門曰覆盎門一號杜門廟記曰門外有
魯班所造橋工巧絶世長樂宫在城中近東直杜門一
曰下杜門又名端門北對長樂宫王莽更名曰永清門
長茂亭 安門三輔黄圖長安城南出第二門曰安門
亦曰鼎路門北對武庫王莽更名曰光禮門顯樂亭
西安門三輔黄圖長安城南出第三門曰西安門北對
[004-9b]
未央宫一曰便門即平門也謹按平便/古字通王莽更名曰信
平門誠正亭 章城門三輔黄圖長安城西出南頭第
一門曰章城門三輔舊事曰章門一曰光華門又曰便
門王莽改曰萬秋門億年亭 直城門三輔黄圖長安
城西出第二門曰直城門亦曰故龍樓門門上有銅龍
本名直門王莽更曰直道門端路亭 雍門三輔黄圖
長安城西出北頭第一門曰雍門本名西城門王莽改
曰章義門著義亭其水北入有函里民呼曰函里門
[004-10a]
洛城門三輔黄圖長安城北出東頭第一門曰洛城門
又曰高門漢宫殿疏曰高門長安北門也又曰鸛雀臺
門外有漢武承露盤在臺上水經注北出西頭第三門
本名杜門亦曰利城門王莽更名進和門臨水亭其水
有客舎故名曰客舎門又曰洛門也 厨城門三輔黄
圖長安城北第二門曰厨城門王莽更名建子門廣世
亭水經注厨門其内有長安厨官故城曰厨門也如淳
曰今名廣門 横門三輔黄圖長安城北出西頭第一
[004-10b]
門曰横門外有橋曰横橋水經注横門王莽更名霸都
門左幽亭如淳曰音光故曰光門其外郭有都門有棘
門徐廣曰棘門在渭北孟康曰在長安北秦時宫門也
三輔黄圖曰棘門在横門外按漢書徐厲軍于此又有
通門亥門也巳上長/安故城
長樂宫括地志在長安故城中漢書高帝本紀高帝五
年治長樂宫三輔黄圖長樂宫本秦之興樂宫也高皇
帝始居櫟陽七年長樂宫成徙居長安城後太后常居
[004-11a]
之王莽改為長樂室近東直杜門闗中記長樂宫周迴
二十餘里有殿十四史記惠帝為東朝長樂及間往來
數蹕煩人乃作複道築武庫南詔立原廟玉海長樂者
高帝既以為居又以受朝無異于正宫矣自惠帝後人
主皆居未央而長樂常奉母后雍錄未央在漢城西隅
而長樂乃東隅也元和郡縣志言兩宫相去止隔一里
此一里所即武庫漢武故事建章未央長樂三宫皆輦
道相屬懸棟飛閣不由徑路 東闕西闕釋名闕在門
[004-11b]
兩旁中央闕然為道也漢書宣帝本紀宣帝五鳳三年
鸞鳯集長樂宫東闕中樹上劉屈氂傳太子引兵敺四
市人至長樂西闕下逢丞相軍合戰 司馬門三輔黄
圖未央甘泉長樂四面皆有公車司馬門凡言司馬者
宫垣之内兵衞所在司馬主武事故謂宫之外門為司
馬門 前殿三輔黄圖長樂宫前殿東西四十九丈七
尺兩序中三十五丈深十二丈 臨華殿三輔黄圖在
長樂前殿後武帝建漢書成帝本紀成帝永始四年夏
[004-12a]
四月長樂宫臨華殿灾 大厦殿三輔舊事秦作銅人
立阿房殿前漢著長樂宫大厦殿前 長信宫三輔黄
圖長信宫漢太后嘗居之按通靈記太后成帝母也后
宫在西秋之象也秋主信故宫殿皆以長信長秋為名
又永夀永寧殿皆后所處也雍錄黄圖曰長樂殿西有
長信長秋永夀永寧四殿而水經注亦云殿西有長信
長秋永夀永昌等殿則長信長秋皆在長樂宫中也長
安志别出長信等七宫不以統諸長樂殆傳疑耶 酒
[004-12b]
池三輔黄圖廟記曰長樂宫中有魚池酒池池上有肉
炙樹秦始皇造漢武帝行舟於池中闗中記酒池北起
臺天子於上觀牛飲者三千人太平寰宇記武帝作酒
池以誇羌人飲以鐵杯重不能舉皆牛飲水經注長樂
殿之東北有池池北有臺沼謂是池為酒池非也 宣
徳殿通光殿高明殿長安志見三輔宫殿名在長樂宫
中又長樂宫有長定建始廣陽中室月室神仙椒房諸
殿 温室殿漢書孔光傳或問光温室省木皆何木也
[004-13a]
光嘿然不應晉灼曰長樂宫中有温室殿 鴻臺三輔
黄圖長樂宫有鴻臺秦始皇二十七年築高四十丈土
起觀宇帝嘗射飛鴻于臺上故號鴻臺漢書惠帝四年
長樂宫鴻臺灾 鐘室漢書高帝本紀高帝十一年呂
后殺韓信于長樂鐘室師古曰謂懸鐘之室地理志未
央殿東北二里許鐘室故處也有隙地丈餘草色皆殷
赤相傳吕后殺淮隂血漬而然巳上長/樂宫
 臣/謹按闗中古蹟宫闕於秦為盛史記始皇令咸陽
[004-13b]
 之旁二百里内宫觀二百七十複道甬道相連漢書
 賈山傳秦起咸陽而西至雍離宫三百然世移代易
 非惟建基無考抑亦名與俱湮漢之宫殿惟長樂未
 央建章為大餘如長楊五柞甘泉集靈諸宫班固所
 謂離宫别館三十六所神池靈沼往往而在其中闕
 庭神麗宫室光明張千門而立萬户幸史記兩漢書
 及三輔黄圖西京雜記闗中記長安志雍錄雍勝略
 諸書尚存基阯方位猶可得其髣髴謹備錄之并繪
[004-14a]
 圖巻内以資考証至於名雖未湮而地無可稽或宫
 不詳其基阯或殿未審其附麗而稱名舉事猶往往
 見於他説謹附載各宫篇末以竊副職詳之義其魏
 晉以後諸宫闕並倣此例
明光宫三輔黄圖武帝太初四年秋起南與長樂宫相
連屬漢書元后傳成都侯商病欲避暑從上借明光宫
注明光在城内近桂宫長安志王莽篡位命孺子為定
安公孝平皇后為定安太后改明光宫為定安館定安
[004-14b]
太后居之未央宫括地志在長安故城中近西南隅漢
書高帝本紀高帝七年蕭何治未央宫西京雜記未央
宫周迴二十二里九十五步五尺闗中記作/三十三里街道周迴
七十里闗中記作/十七里臺殿四十三其三十二在外其十一
在後宫闗中記作有/臺三十二池十三闗中記作/池十二門闥凡十五闗/中
記作宫殿門八/十一掖門十四三秦記未央一名紫㣲宫 東闕漢書
高帝本紀蕭何治未央宫立東闕文帝本紀文帝七年
未央宫東闕罘罳灾闗中記未央宫東有蒼龍闕 北
[004-15a]
闕漢書高帝本紀顔師古注未央殿雖南向而上書奏
事謁見之徒皆詣北闕公車司馬亦在北焉是則以北
闕為正門而又有東門東闕至於西南兩面無門闕矣
闗中記未央宫北有𤣥武闕闕中有閶闔門止車門
柏梁臺漢書武帝本紀武帝元鼎二年春起柏梁臺郊
祀志武帝鑄柏梁銅柱三輔故事臺高二十丈用香柏
為殿梁香聞十里長安志廟記曰柏梁臺漢武帝造在
北闕内道西三秦記柏梁臺上有銅鳳名鳳闕漢柏梁/詩并序
[004-15b]
漢武帝元封三年作柏梁臺詔羣臣二千石有能為七/言者乃得上坐日月星辰和四時帝驂駕駟馬從梁來
和撫孝郡國士馬羽林材刀司總領天下誠難治/ 四夷不易哉 筆之吏臣執之 撞/
鐘伐鼓聲中詩/交㦸禁不時  總宗室廣大日益滋/ 領從宗柏梁臺  劉周衛/平理清
讞絶嫌疑/次之 椉修飾輿馬待駕來/ 輿御物主治之 公郡國吏功差/陳粟萬石揚以
箕/  農徼道宫下隨討治/盜阻南山為民灾  外三輔盜賊天下危/ 家公主不可治
欂椒房率更領其材橘栗蠻夷朝賀常舎其逐兔柱枅/ 櫨相支持 枇杷 桃李梅 官走狗 張罘
罳/ 林齧妃女脣甘如飴/迫窘詰屈幾窮哉
司馬門漢書元帝本紀元帝初元五年令從官給事宫
[004-16a]
司馬中者得為大父母父母兄弟通籍注應劭曰司馬
中者宫内門也顔師古曰司馬門者宫之外門也衞尉
有八屯衞候司馬主衞士徼巡宿衞毎面各二司馬故
謂宫之外門為司馬門 端門漢書周勃傳皇帝入未
央宫有謁者十人持㦸衞端門師古注殿之正門也班
固西都賦立金人於端闈李善注宫中門謂之闈 掖
門漢書吕后紀朱虛侯章請卒千人入未央宫掖門注
顔師古曰非正門而在兩旁若人之臂掖也雍錄御覽
[004-16b]
出禁省為殿門外出大道為掖門則不特夾立正門之
旁為掖門雖殿門外他出之門皆可名為掖門也 前
殿三輔黄圖未央宫前殿東西五十丈深十五丈高三
十五丈營未央宫因龍首以制前殿至孝武以朩蘭為
棼橑文杏為梁柱金鋪玉户華榱璧璫雕楹玉磶重軒
鏤檻青𤨏丹墀左墄右平黄金為璧帶間以和氏珍玉
風至其聲玲瓏然也長安志王莽改前殿曰王路堂
蘭臺雍錄漢百官表御史中丞在殿中蘭臺掌圖籍秘
[004-17a]
書外督部刺史内領侍御史受公卿奏事西京賦曰蘭
臺金馬遞宿迭居按此蘭臺正在殿中石渠天禄皆在
殿北 宣明殿廣明殿三輔黄圖皆在未央殿東 昆
徳殿玉堂殿三輔黄圖皆在未央殿西 白虎門漢書
王莽傳王莽大置酒未央宫白虎殿勞賜將帥自前殿
南下西出椒除白虎門注服䖍曰邪行閣道下者也顔
師古曰除殿陛之道也椒取芬香之名也 宣室三輔
黄圖未央前殿正室也漢書文帝受釐宣室夜半前席
[004-17b]
賈生問鬼神之事即此長安志漢書宣帝嘗幸宣室齋
居而決事如淳曰宣室宣布政教之室葢其殿在前殿
之側齋則居之 金馬門史記滑稽傳金馬門者宦者
署門也門傍有銅馬故謂之金馬門漢書公孫宏傳天
子擢宏對為第一待詔金馬門注武帝時相馬者東門
京作銅馬法獻之立馬於魯班門外更名魯班門為金
馬門一謂之金門長安志揚雄待詔金門金馬門也玉
海金馬門又謂之黄門 宦者署漢書蘇武傳宣帝詔
[004-18a]
武待詔宦者署顔師古注百官公卿表少府屬官有宦
者令丞以其署親近故令於此待詔雍錄百官表有中
黄門顔師古曰謂閽人居禁中在黄門之内給事者也
 天祿閣三輔故事在未央大殿北天祿異獸也即揚
雄校書處漢宫闕疏天祿石渠蕭何造以藏秘書處賢
才班固西都賦天祿石渠典籍之府 石渠閣三輔故
事在未央大殿之北三輔黄圖石渠門蕭何造其下礲
石為渠以導水若今御溝因為閣名藏入闗所得秦之
[004-18b]
圖籍成帝於此藏秘書焉雍錄石渠閣礲石為渠以導
水以水經約其地望則滄池在未央西南此之為渠必
引滄池下流轉北以行成其為渠也水之又北遂轉行
乎明光桂宫之間謂之明渠也又益趨東則長樂之有
酒池都城東之有王渠皆此水也 承明殿三輔黄圖
未央宫有承明殿著述之所也漢書霍光傳皇太后車
駕幸未央承明殿漢書翼奉傳孝文帝躬行節儉其時
未央宫無高門武臺麒麟鳯皇白虎玉堂金華之殿獨
[004-19a]
有前殿曲臺漸臺宣室温室承明耳謹按承明殿一作/承明廬漢書嚴助
傳嚴助為會稽太守數年不聞問賜書曰君厭承明之/廬注張晏云承明廬在石渠閣外一作承明庭班固西
都賦序内有承明著作之庭漢書揚雄傳客有薦雄文/似相如者召雄待詔承明之庭雍錄云廬者以更直之
地言之庭者以受詔作文之地言之寔/即承明殿也諸志乗分而為三似誤温室殿三輔黄
圖温室在未央宫殿北武帝建冬處之則温暖也謹按/孔光
傳晉灼注則温室在長樂宫據三輔黄/圖則温室在未央宫是漢有兩温室也西京雜記温室
以椒塗壁被之文繡香桂為梁設火齊屏風鴻羽帳規
地以罽賔氍毹 清涼殿三輔黄圖清涼殿在未央宫
[004-19b]
殿北夏居之則清涼也漢書曰清室則中夏含霜此也
 高門殿三輔舊事武帝於未央宫起高門殿三輔黄
圖汲黯請見高門注曰未央宫高門殿也哀帝時鮑宣
諫曰陛下擢臣巖穴誠兾有益毫毛豈欲臣美食大官
重高門之地玉海鮑宣又言高門去省户數十步求見
出入二年未省 玉堂殿漢書揚雄傳厯金門上玉堂
注晉灼曰黄圖有大玉堂小玉堂殿李㝷傳注顔師古
曰玉堂殿在未央宫 長秋門漢書戾太子傳太子使
[004-20a]
舎人無且持節夜入未央宫殿長秋門因長御倚華具
白皇后 内謁者署三輔黄圖在未央宫屬少府掌宫
中步帳褻物 椒房殿三輔宫殿名未央宫有椒房殿
漢官儀皇后殿稱椒房以椒塗室主温暖除惡氣也
掖庭漢書元帝本紀賜單于待詔掖庭王嬙為閼氏漢
官儀媫妤以下皆居掖庭有月景臺雲光殿光華殿鳴
鸞殿開襟閣臨池觀不在簿籍皆繁華窈窕之所棲宿
焉 昭陽殿三輔黄圖成帝趙皇后居昭陽殿漢書外
[004-20b]
戚傳皇后既立寵少衰而弟絶幸為昭儀居昭陽舎班
固西都賦昭陽特盛隆於孝成屋不呈材牆不露形三
輔黄圖武帝時後宫八區有昭陽飛翔增城合歡蘭林
披香鳳皇鴛鸞等殿後增修安處常寧茝若椒風發越
蕙草等殿為十四位 增城舎長安志漢書曰班媫妤
居增城舎應劭曰後宫有八區增城第三也 椒風舎
漢書董賢傳董賢女弟為昭儀位次皇后更名其舎為
椒風以配椒房云 漸臺闗中記未央宫西有滄池池
[004-21a]
中有漸臺雍錄未央宫有漸臺文帝之夢鄧通王莽之
死於兵皆在其處黄圖曰滄池其水滄色 麒麟殿三
輔黄圖未央宫中麒麟殿漢書哀帝燕董賢父子於麒
麟殿 金華殿三輔黄圖未央宫中有金華殿漢書敘
傳上方向學鄭寛中張禹朝夕入説尚書於金華殿
宴昵殿漢書敘傳班伯少受詩於師丹大將軍王鳳薦
伯宜勸學召見宴昵殿 武臺殿三輔舊事武帝於未
央宫起武臺殿 猗蘭殿漢武故事王美人七月七日
[004-21b]
旦生武帝於猗蘭殿漢武内傳景帝夢一赤彘從雲中
直入崇芳閣覺而坐閣下果有赤龍如霧來蔽户牖使
王夫人移居崇芳閣乃改閣為猗蘭殿 白虎殿三輔
黄圖未央宫有白虎殿漢書王商傳河平四年單于來
朝引見白虎殿 曲臺殿漢書孟卿傳后蒼説禮數萬
言號曰后氏曲臺記顔師古注曲臺殿在未央宫 飛
羽殿漢書元后傳太后冬饗飲飛羽顔師古注飛羽殿
在未央宫中羽或作雨 敬法殿漢書王莽傳燒作室
[004-22a]
門斧敬法闥顔師古注敬法殿名 鳯皇殿三輔黄圖
在未央宫又未央宫有通光殿鈎弋殿夀成殿萬嵗殿
永延殿夀安殿平就殿宣徳殿東明殿又神明殿見漢
武故事延年殿合歡殿四車殿見三輔決錄宣平殿長
年殿見漢宫闕疏朱鳥堂見漢宫殿疏 麒麟閣漢書
蘇武傳上思股肱之美迺圖畫其人於麒麟閣注張晏
曰武帝獲麒麟時作此閣遂以為名唐六典注麒麟閣
亦藏書又白虎閣屬車閣堯閣三輔黄圖俱在未央宫
[004-22b]
 織室漢書百官表少府有東織西織令丞河平元年
省東織更名西織為織室三輔黄圖未央宫有東西織
室織作文繡郊廟之服有令史 凌室三輔黄圖未央
宫藏冰之室 暴室三輔黄圖在未央宫漢書宣帝本
紀注應劭曰暴室者宫人獄也今曰薄室師古曰暴室
者掖庭主織作染練之署謂之暴室者取暴曬為名耳
或謂薄室者薄亦暴也今俗語云暴曬葢暴室織務既
多因為置獄主治其罪人故往往謂之暴室獄耳本非
[004-23a]
獄也 郎中府漢書高后本紀注如淳曰百官表令郎
中掌宫殿門戶故其府在宫中後轉為光祿勲 四寳
祠漢書郊祀志宣帝以方士言為隨侯劒寳玉寳璧周
康寳鼎立四祠于未央宫中 弄田三輔黄圖在未央
宫弄田燕遊之田天子所戲弄耳漢書昭帝紀曰始元
元年上耕於鈎盾弄田應劭注云帝時年九嵗未能親
耕帝籍鈎盾宦者近署故徃試耕為戲弄成帝建始三
年小女陳持弓年九嵗闌入尚方掖門至未央殿鈎盾
[004-23b]
禁中 青𤨏門三輔黄圖未央宫有青𤨏門漢舊儀黄
門郎屬黄門令日暮入對青𤨏門拜名曰夕郎漢書元
后傳注顔師古曰青𤨏門刻為連𤨏文而以青塗之也
 作室門漢書成帝本紀成帝為太子初作桂宫上急
召太子出龍樓門不敢絶馳道西至直城門得絶乃度
還入作室門 鈎弋臺三輔黄圖在未央宫又未央宫
有東山臺西山臺釣臺見三輔故事 路軨廏三輔黄
圖在未央宫掌宫中輿馬亦曰未央廏漢書曰武帝時
[004-24a]
期門郎上官桀遷為未央廏令 虎圈彘圈虎圈凡九
彘圈一三輔黄圖俱在未央宫文帝問上林尉及馮妃
當熊皆此處虎圈上有樓觀巳上未/央宫
北宫漢書外戚傳注顔師古曰未央宫之北三輔黄圖
北宫在長安城中近桂宫周迴十里高帝時剙孝成增
修之 東交門漢書東方朔傳武帝從董偃游戲北宫
馳逐平樂觀有詔置酒北宫引董君從司馬門入更名
東交門 前殿三輔黄圖北宫有前殿廣五十步珠簾
[004-24b]
玉户如桂宫 紫房複道漢書孔光傳大司空何武曰
定陶太后可居北宫宫有紫房複道朝夕至哀帝所
夀宫三輔黄圖北宫有神仙宫夀宫張羽旗設供具以
禮神君神君來則肅然風生帷帳皆動 太子宫漢書
成帝本紀孝成皇帝元帝太子也母曰王皇后元帝在
太子宫生甲觀畫堂謹按太子宫未詳所在三輔黄圖/敘入北宫今從之 巳上北宫
桂宫元和郡縣志在長安故城中三輔黄圖漢武帝造
周迴十餘里水經注未央宫北即桂宫舊乗複道用相
[004-25a]
逕通故渠出二宫之間謂之明渠班固西都賦輦路經
營修塗飛閣自未央而連桂宫張衡西京賦鈎陳之外
閣道穹窿屬長樂於明光徑北通乎桂宫西京雜記武
帝為七寳牀雜寳案厠寳屏風列寳帳設於桂宫時人
謂為四寳宫 龍樓門漢書成帝本紀成帝為太子居
桂宫上嘗急召太子出龍樓門注張晏曰門樓有銅龍
若白鶴飛廉之為名也 鴻寧殿漢書五行志桂宫鴻
寧殿灾帝祖母傅太后之所居也 明光殿闗輔記桂
[004-25b]
宫中有明光殿土山複道從宫中西上城西至建章宫
神明臺蓬萊山三秦記未央宫漸臺西有桂宫中有明
光殿皆金玉珠璣為簾箔綴明月珠金砌玉階晝夜光
明 走狗臺三輔黄圖桂宫有走狗臺又有商臺避風
巳上/桂宫
建章宫雍勝略在長安故城西漢書武帝本紀太初元
年二月起建章宫注顔師古曰在未央宫西今長安故
城西俗所稱貞女樓即此宫之闕也郊祀志建章宫度
[004-26a]
為千門萬户闗中記建章周迴二十餘里張衡西京賦
柏梁既灾越巫陳方建章是經用厭火祥營宇之制事
兼未央雍錄三輔舊事闗中記皆言建章在城西上林
之地東方朔傳曰陛下以城中為小圖起建章長安記
曰王莽壊城西苑中建章十餘所取其材為九廟師古
曰自建章以下皆在上林苑中闗中記上林苑中有宫
十二建章其一然建章如此其侈而正史少曾正書臨
幸則皆從飛閣越城以出也 飛閣三輔黄圖武帝於
[004-26b]
未央營造日廣以城中為小乃於宫西跨城池作飛閣
通建章宫構輦道以上下雍錄案建章宫在長安城外
與未央諸宫隔城相望故跨城而為閣道尤與常異
閶闔門三輔黄圖宫之正門曰閶闔門高二十五丈亦
曰璧門漢書曰建章宫南有玉堂璧門三層臺高三十
丈玉堂内殿十二門階陛皆玉為之鑄銅鳳高五尺飾黄
金樓屋上下向風若翔椽首薄以璧因名璧門 鳳闕
史記封禪書建章前殿度高未央其東則鳳闕索隠曰
[004-27a]
三輔黄圖武帝營建章起鳯闕高二十五丈三輔黄圖
璧門左鳳闕張衡西京賦設璧門之鳳闕上觚稜而棲
金雀闗輔古語俗謂鳳皇闕為貞女樓 神明臺三輔
黄圖璧門右神明臺漢書曰建章宫有神明臺廟記曰
神明臺武帝造祭金人處上有承露盤有銅仙人舒掌
捧銅盤玉杯以承雲表之露以求仙道長安記仙人掌
大七圍以銅為之漢宫闕疏神明臺高五十丈常置九
天道士百人水經注神明臺有九室俗謂之九子臺而
[004-27b]
實非也後有疏園神明堂 圓闕三輔黄圖建章宫門
北起圓闕高二十五丈上有銅鳳皇赤眉賊壊之西京
賦圓闕聳以造天若雙闕之相望是也長安志古歌辭
所謂銅雀即銅鳳也古歌長安城西雙圓闕上有一雙/銅雀宿一鳴五榖生再鳴五穀熟
璧謹按史記建章鳳闕高二十餘丈即西京賦所云設/ 門之鳳闕也又闗中記建章宫圓闕有金鳳在上故
號鳳闕似又以圓闕為鳳闕矣然唐王維詩云雲裏帝/城雙鳳闕似璧門圓闕上並有鳳皇故皆稱鳳闕至唐
而遺阯尚存/因並著之 别風闕西京賦閶闔之内别風嶕嶢闗中
記别風以言别四方之風也玉海閶闔門内東出有析
[004-28a]
風閣一名别風 嶕嶢闕長安志廟記曰建章宫有嶕
嶢闕薛綜注次門女闕也在圓闕門内二百步 井幹
樓史記封禪書武帝作建章宫乃立神明臺井幹樓度
五十丈輦道相屬漢宫闕疏神明井幹俱高五十丈井
幹樓積朩而高為樓若井幹之形也井幹者井上朩欄
也其形或四角或八角張衡西京賦井幹叠而百層三
輔黄圖别風闕對峙井幹樓各高五十丈輦道相屬
前殿漢書郊祀志建章前殿度高未央 唐中庭史記
[004-28b]
封禪書建章宫西則唐中數十里索隠唐堂庭也爾雅
以廟中路謂之唐西京賦前開唐中彌望廣潒是也一
作商中漢書郊祀志建章宫西則商中數十里注如淳
曰商中商庭也顔師古曰商金也於序在秋故謂西方
之庭為商庭 鼓簧宫三輔黄圖漢宫闕疏云鼓簧宫
周匝一百三十步在建章宫東旁有承光宫 竒華宫
三輔黄圖在建章宫旁四海夷狄器服珍寳火浣布切
玉刀巨象大雀師子宫馬充塞其中又有竒寳殿 枍
[004-29a]
詣宫三輔黄圖枍詣朩名宫中美朩茂盛也 駘蕩宫
三輔黄圖春時景物駘蕩滿宫中也 馺娑宫三輔黄
圖馺娑馬行疾貌馬行迅速一日之間遍宫中言宫之
大也 天梁宫三輔黄圖梁至於天言宫之高也 函
徳殿三輔黄圖建章宫有函徳承華鳴鸞等二十六殿
漢書宣帝本紀神爵元年三月詔曰金芝九莖産於函
徳殿銅池中 涼風臺闗中記建章宫北作涼風臺積
朩為樓高五十餘丈 避風臺闗中記太液池有避風
[004-29b]
臺即飛燕結裾之處 曝衣閣卜子陽園苑疏太液池
西有武帝曝衣閣常至七月七日宫女出后衣登樓曝
 虎圈漢書郊祀志建章宫西虎圈注顔師古曰於菟
亦西方之獸故於此置其圈也 太液池史記封禪書
建章宫治大池漸臺高二十餘丈命曰太液池中有蓬
萊方丈瀛洲象海中神山索隠三輔故事云池北岸有
石魚長二丈廣五尺西岸有龜二枚各長六尺又唐中
池三輔黄圖周迴十二里在建章宫太液池南又孤樹
[004-30a]
池西京雜記在太液池西池中有一洲上煔樹一株六
十餘圍望之重重如車葢故取為名又淋池拾遺記昭
帝元始元年穿淋池廣千步東引太液之水池中植分
枝荷一莖四葉狀如駢葢又影娥池三輔黄圖武帝鑿
以玩月其傍起望鵠臺以眺月影入池中使美人乗舟
弄月影名影娥也亦曰眺蟾臺 北闕廟記高二十丈
建章宫北闕門也已上建/章宫
鈎弋宫漢武故事在直門之南列仙傳鈎弋夫人姓趙
[004-30b]
氏河間人見召武帝命所居曰鈎弋宫 堯母門漢書
趙媫妤傳趙媫妤居鈎弋宫太始元年生昭帝號鈎弋
子十四月乃生命所生門曰堯母門巳上鈎/弋宫
宜春宫漢書東方朔傳建元三年武帝微行東遊宜春
注顔師古曰宜春宫在長安東南説者乃以為在鄠非
也在鄠者自是宜春觀耳在長安城西豈得言東遊也
司馬相如上林賦注顔師古曰宜春宫名在杜縣東即
今曲江池是其地也
[004-31a]
扶茘宫三輔黄圖在上林苑中漢武帝元鼎六年破南
越起扶茘宫以植所得竒草異朩
儲元宫通志在漢長安城中長安志馮昭儀與子信都
王居儲元宫顔師古曰在上林苑中
宣曲宫三輔黄圖在昆明池西孝宣帝曉音律嘗於此
度曲因以為名
太乙宫通志在西安城南五十里太乙山谷中漢元封
初南山谷間雲起融結成象武帝於此建宫
[004-31b]
櫟楊宫唐書盧懐慎傳高祖受命五日一朝太公於櫟
楊宫
豫樟宫述異記漢武帝寳鼎二年立豫樟宫於昆明池
中作豫樟亭
昭臺宫三輔黄圖在上林苑中孝宣霍皇后處昭臺宫
長門宫通志在長安城東三輔黄圖孝武陳皇后居長
門宫長安志顧成廟無宿宫竇太主獻長門園如淳曰
園在長門長門在長安城東南園可以為館宿處所故
[004-32a]
獻之上大喜更名竇太主園為長門宫今按漢書長安
城無名長門者
犬臺宫三輔黄圖在上林苑中長安西二十八里漢書
江充召見犬臺宫注晉灼曰上林有犬臺宫外有走狗

明堂三輔黄圖在長安城西南七里漢書武帝本紀武
帝初即位嚮儒術以文學為本議立明堂於城南以朝
諸侯
[004-32b]
黄山宫三輔黄圖在興平縣西三十里武帝微行西至
黄山宫即此也漢書地理志右扶風槐里縣有黄山宫
池陽宫元和郡縣志在涇陽縣西北八里三輔黄圖池
陽宫在池陽南上原之陂有長年陂去長安五十里
長楊宫雍勝略在盩厔縣東南三十二里三輔黄圖本
秦舊宫至漢修飾之以備行幸宫中有垂楊數畝因為
宫名 長楊榭三輔黄圖在長楊宫秋冬校獵其下命
武士搏射禽獸天子登此以觀焉 射熊館三輔黄圖
[004-33a]
在長楊宫武帝好自擊熊司馬相如作賦諫焉漢揚雄/長楊賦
子墨客卿問於翰林主人曰葢聞聖主之養民也仁霑/而恩洽動不為身今年獵長楊先命右扶風左太華而
右褒斜㭬嶻嶭而為杙紆南山以為罝羅千乗於林莽/列萬騎於山隅帥軍踤阹錫戎獲胡搤熊羆拖豪豬朩
擁槍纍以為儲胥此天下之窮覽極觀也雖然亦頗擾/於農民三旬有餘其厪至矣而功不圖恐不識者外之
則以為娛樂之遊内之則不以為乾豆之事豈為民乎/哉且人君以元黙為神澹泊為徳今樂逺出以露威靈
數搖動以罷車甲本非人主之急務也蒙竊惑馬翰林/主人曰吁客何謂兹邪若客所謂知其一未覩其二見
其外不識其内者也僕嘗倦談不能一二其詳請略舉/其凡而客自覽其切焉客曰唯唯主人曰昔有彊秦封
豕其土窫窳其民鑿齒之徒相與摩牙而爭之豪俊麋/沸雲擾羣黎為之不康於是上帝眷顧高祖高祖受命
[004-33b]
順斗極運天闗横鉅海漂崑崙提劒而叱之所過摩城/□邑下將降旗一日之戰不可殫記當此之勤頭蓬不
暇梳飢不及餐鞮鍪生蟣蝨介胄被霑汗以為萬姓請/命乎皇天迺展民之所屈振民之所乏規億載恢帝業
七年之間而天下密如也逮至聖文隨風乗流方垂意/於至寧躬服節儉綈衣不敝革鞜不穿大厦不居木器
無文於是後宫賤瑇瑁而踈珠璣却翡翠之飾除雕琢/之巧惡麗靡而不近斥芬芳而不御抑止絲竹宴衎之
樂憎聞鄭衞幻𦕈之音是以王衡正而泰階平也其後/獯鬻作虐東夷横叛羌戎睚眥閩越相亂遐氓為之不
安中國蒙被其難於是聖功勃怒爰整其旅迺命驃䘙/紛紜沸渭雲合電發猋騰波流機駭蠭軼疾如奔星擊
如震霆碎轒輼破穹廬腦沙幕髓余吾遂躐乎王庭驅/槖駝燒□蠡分剓單于磔裂屬國夷阬谷拔鹵莽刋山
石蹂屍輿厮係累老弱□鋌瘢耆金鏃淫夷者數十萬/人皆稽顙樹頜扶服蛾伏二十餘年矣尚不敢愓息夫
[004-34a]
天兵四臨幽都先加迴戈邪指南越相夷靡節西征羌/僰東馳是以遐方踈俗殊鄰絶黨之域自上仁所不化
茂徳所不綏莫不蹻足抗手請獻厥珍使海内淡然永/亡邊城之災金革之患今朝廷純仁尊道顯義并包書
林聖風雲靡英華沈浮洋溢八區普天所覆莫不沾濡/士有不談王道者則樵夫笑之意者以為事罔隆而不
殺物靡盛而不虧故平不肆險安不忘危迺時以有年/出兵整輿竦戎振師五柞習馬長楊簡力狡獸校武票
禽乃萃然登南山瞰烏弋西厭月&KR1208東震日域又恐後/世迷於一時之事常以此為國家之大務淫荒田獵陵
夷而不禦也是以車不安軔日未靡旃從者彷彿骩屬/而還亦所以奉太尊之烈遵文武之度復三王之田反
五帝之虞使農不輟耰工不下機婚姻以時男女莫違/出愷弟行簡易矜劬勞休力役見百年存孤弱帥與之
同苦樂然後陳鐘鼓之樂鳴鞀磬之和建碣磍之虞拮/隔鳴球掉八列之舞酌允鑠肴樂胥聽廟中之雍雍受
[004-34b]
神人之福祐歌投頌吹合雅其勤若此故真神之所勞/也方將俟元符以禪梁父之基增泰山之高延光於將
來比榮乎徃號豈徒欲淫覽浮觀馳騁秔稻之地周流/梨栗之林蹂踐芻蕘誇詡衆庶盛狖玃之收多麋鹿之
獲哉且肓者不見咫尺而離婁燭千里之隅客徒愛胡/人之獲我禽獸曾不知我亦巳獲其王侯言未卒墨客
再拜稽首曰大哉體乎允非小人之所能及/也乃今日發矇廓然已昭矣 巳上長楊宫
五柞宫雍勝略在盩厔縣東南三十八里漢書武帝本
紀武帝後元二年幸盩厔作五柞宫三輔黄圖漢之離
宫也宫中有五柞樹因以為名 青梧觀西京雜記五
柞宫西有青梧觀觀前有三梧桐樹樹下有石麒麟二
[004-35a]
枚刋其脇為文字是秦始皇驪山墓上物也巳上五/柞宫
葡萄宫雍勝略在盩厔縣境十道志葡萄宫在上林苑
西漢書匈奴傳元夀元年單于來朝以太嵗厭勝所在
舎之上林苑葡萄宫
醴泉宫通志在醴泉縣東南三十里漢宣帝聞泉味如
酒因以建宫唐貞觀重修縣因以名
步夀宫通志在耀州東北一里漢書郊祀志神爵二年
正月鳳皇集祋祤於所集得玉寳起步夀宫三輔黄圖
[004-35b]
秦亦有步夀宫今按其地與漢異則秦漢各有步夀宫

後漢獻帝宫長安志在長安故城中本京兆府舎也帝
王世紀獻帝聞闗東兵起董卓遷帝都長安見未央等
宫遭赤眉之亂宫室廢弛故居京兆府舎
晉太極殿周地圖記晉愍帝之宫在長安南門後姚興
重建
西宫晉書前趙載記劉曜命起酆明觀立西宫
[004-36a]
太極前殿晉書前秦載記苻堅入長安稱天王大單于
繕宗廟社稷置百官僭即皇帝位於太極前殿
東宫晉書前秦載記苻健疾苻菁勒兵入東宫將殺苻
生時生侍健疾菁迴攻東掖門健聞變升端門陳兵執
菁殺之
平朔門晉書前秦載記苻健置來賔館於平朔門
雲龍門長安志清河王苻法率壯士入雲龍門廢苻生
而立苻堅
[004-36b]
明光殿長安志明光殿者秦苻堅之殿也
露堂晉書前秦載記苻堅將為赦與王猛苻融密議於
露堂
明堂晉書前秦載記苻堅起明堂祀其伯健以配上帝
東闕晉書前秦載記苻堅僭位五年鳳皇集於東闕
西堂長安志車師前部鄯善王林密䭾朝於秦堅賜以
朝服引見於西堂
徽音堂長安志在惡犬城之外苻氏造也
[004-37a]
永安宫長安志永安姚萇宫也
東堂晉書後秦載記姜龕淳于岐郭高等皆耆儒碩徳
興每於聽政之暇引龕等於東堂講論道藝錯綜名理
諮議堂晉書後秦載記姚興常臨諮議堂聽決疑獄於
時號無寃滯
西宫長安志姚興立姚見子監國入居西宫
黄龍門長安志姚興之宫門也
秦王殿通志在耀州北七十里今遺瓦殿基尚在耀州
[004-37b]
志上有御池泉即古鳳遊鄉也晉太元十一年苻堅將姚
萇背堅起兵北地自立為王國號秦秦王殿葢始於此
南三十里入淳化境又有萇按軍厰云
魏孝武帝宫北史魏孝武帝本紀永熙三年高歡入洛
宇文泰迎帝入長安以雍州公廨為宫
清暉室長安志魏文帝大統四年祀天於清暉室
陽武門北史魏文帝本紀文帝大統五年十月於陽武
門外縣鼓置紙筆以求得失
[004-38a]
憑雲觀北史魏文帝本紀大統七年十二月帝御憑雲
觀引見諸王敘家人之禮
乾安殿謹按長安志西魏有乾安殿周書閔帝紀會百/官於乾安殿班賞各有差周承西魏都邑不改
意此殿則自西魏/而後周襲之歟
後周延夀殿周書明帝本紀明帝元年九月朝羣臣於
延夀殿
正武殿長安志周明帝武帝並聽訟於正武殿
麟趾閣周書蕭大圜傳蕭大圜恒以讀詩禮書易為事
[004-38b]
開麟趾殿招集學士大圜預焉
露門周書武帝本紀武帝建徳三年正月壬戌朝羣臣
於露門玉海保定中置露門學
大徳殿周書武帝本紀武帝天和三年八月帝御大徳
殿集百僚及沙門道士等親講禮記
咸陽宫周書宣帝本紀宣帝大象二年四月祈雨至咸
陽宫
醴泉宫周書武帝本紀武帝天和二年五月行幸醴泉
[004-39a]
宫雲陽宫北史後周有雲陽宫
紫極宫見長安志又正陽宫天興宫崇義宫大武殿崇
信殿會義殿含仁殿雲和殿思齊殿太極殿天徳殿連
珠殿重陽閣雲和樓天臺通道觀軍器監津門肅章門
青城門青門應門皆後周所有
隋大興京城隋書文帝本紀開皇二年六月詔左僕射
髙熲等創造新都于龍首山十二月名新都曰大興
城地理志開皇三年置雍州東西十八里南北十五里
[004-39b]
各一百七十五步東面通化春明延興三門南面啟夏
明徳安化三門西面延平金光開逺三門北面光化一
門里一百六市二長安志隋文帝開皇二年自故都徙
其地在漢故城之東南屬杜縣周之京兆郡萬年縣界
雍錄宇文愷之營隋都也曰朱雀街南北盡郭有六條
高坡象乾卦六爻故於九二置宫殿以當帝王之居九
三立百司以應臣子之數九五貴位不欲常人居之故
置元都觀及興善寺以鎮其地
[004-40a]
皇城長安志亦曰子城東西五里一百一十五步南北
三里一百四十步城中南北七街東西五街其間並列
臺省寺衞自西漢以後至於宋齊梁陳並有人家在宫
闕之間隋文帝以為不便於是皇城之内惟列市府不
使雜人居止
大興宫通志隋文帝建以城名 大興殿通志宫城之
正殿也隋書文帝本紀開皇四年宴突厥高麗吐谷渾
使者于大興殿 中華殿通志在大興殿後 臨光殿
[004-40b]
隋書文帝本紀開皇元年二月上自相府常服入宫備
禮即皇帝位于臨光殿 昭陽門通志在大興殿之南
開皇二年作初名唐陽門仁夀二年改今名又大興宫
之南門為建春門後改通訓門北門為大興門後改乾
福門巳上大/興宫
觀徳殿隋書文帝本紀開皇二年十月上疾愈享百僚
于觀徳殿賜錢帛任其自取盡力而出
射殿隋書文帝本紀開皇六年九月上御射殿召百僚射
[004-41a]
文思殿隋書文帝本紀開皇十一年春正月上御文思
殿
嘉則殿隋書文帝本紀開皇十三年二月宴考使於嘉
則殿
武徳殿隋書文帝本紀開皇十九年大射武徳殿宴賜
百官
允武殿隋書煬帝本紀大業五年正月百僚大射于允
武殿
[004-41b]
崇徳殿隋書煬帝本紀大業五年二月上御崇徳殿之
西院
大業殿隋書煬帝本紀大業十二年春正月夜有二大
鳥似雕飛入大業殿
宣仁門隋書文帝本紀開皇元年三月宣仁門槐樹連
理衆枝内附
建國門隋書煬帝本紀大業六年正月有盜數十人入
自建國門
[004-42a]
端門街隋書煬帝本紀大業六年正月角抵大戲于端
門街天下竒技異藝畢集終月而罷謹按巳上殿八門/二街一據書傳所
載皆在大/興城中
東宫朝堂通志在皇城内
長樂宫隋書地理志京兆郡大興有長樂宫通志望春
宫在西安府城東十里隋文帝建煬帝改名曰長樂宫
仙都宫福陽宫隋書地理志京兆長安有仙都福陽等宫
仙林宫通志在興平縣西十八里隋文帝置
[004-42b]
太平宫通志隋建在鄠縣東南三十里草堂寺唐高祖
避暑處
遊仙宫通志在盩厔縣南三十五里舊圖經曰隋文帝
避暑於此
宜夀宫通志隋離宫在宜夀城中謹按通志宜夀城在/盩厔縣南三十里
崇業宫通志在渭南縣東十五里煬帝大業二年建
醴泉宫隋書文帝本紀開皇七年二月車駕幸醴泉宫
 闗中勝蹟圖志巻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