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9-1a]
欽定四庫全書
路史卷二十九 宋 羅泌 撰
國名紀六
古國
饒 嵬姓今深州有饒河齊大夫采邑趙孝城拔/之以封弟
長安/君
攘 嵬姓宜即穰穰侯國秦封/魏冉今鄧之穰縣
利 嵬姓潜夫云嵬姓饒利一作刹
[029-1b]
雲陽 今茶陵西南十里有雲陽山少昊亦居之又
在甘泉亦曰雲陽山在馮翊雲陽縣今𨽻耀
非丹徒
蜀 今成都見揚子雲蜀紀等然蜀山氏女乃在
茂詳後妃后國
蠶 蠶叢氏國今彭之𨗳江有蠶厓而漢之蠶陵
縣在翼之翼水縣西有蠶陵山
瞿 今雙流縣南十八里有瞿上城益之西南二
[029-2a]
十縣北有瞿上鄉
𨗳江 魚鳬治今眉之彭山縣北東二里有魚鳬津
南北八郡志云犍為有魚鳬津廣數百歩
杜宇治
韋
婁 石樓也開山圖云石樓山在琅邪昔有巢氏
治此在城陽縣東北有婁鄉是然去琅邪逺
矣今隰有隨石樓縣隨本曰土京東南六十
[029-2b]
有石樓山水經注蒲水出石樓下是也
庸城 許所遷定四年楚城今岳之華容垂拱二以/武氏諱與
雄之容成皆改/增土天寶復舊
陽武
柏 柏皇後黄帝臣柏髙春秋之柏子國楚滅之
今蔡之西平有柏亭寰宇九域/云古柏國
大庭 魯地昭五年傳有大庭氏之庫輿地廣記云
在仙源今𨽻兖
[029-3a]
東里 東里子諸侯也栗陸/臣夏后臣有東里槐
祝宗 祝融氏後
祝丘 祝融氏後祝丘氏今沂之臨沂東南五十有
即丘城春秋之祝丘也桓五年城祝丘鄭/樵云漢即丘縣
彌 在益部詳紀中
朱襄 九域志云南京柘城古朱襄氏之邑
右上古帝王之世
子曰道千乗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
[029-3b]
使民以時學之為王者事其此已矣千乗
諸侯之謂也而其所謂道道此而已敬者
所以重事也信者所以立政也節用所以
冨國愛人所以固本而使民以時者所以
興財也五者治天下之常經而聖人之所
以道有國者唯有國者從而道之則君安
而國家可保矣是故道之以敬而民莫不
承聽道之以信而民莫不承任道之以節
[029-4a]
用而財不匱道之以愛人而民不失於生
使之以時則糓不可勝食財不可勝用而
道之之道畢矣經曰在上不驕髙而不危
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髙而不危所以長守
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冨貴不離
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蓋諸
侯之孝也夫不驕則敬事矣謹度則信行
矣制節則謹用而不溢則愛民矣和其民
[029-4b]
人則又時使之矣固諸侯之事也故曰古
之亡國皆以無道記曰國家未道此撢人
所以道國之政事者也上失其道則其散
亦乆矣而顧可國乎詩云迨天之未隂雨
徹彼桑土綢繆牖戸今此下民或敢侮予
孔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國家
誰敢侮之乃若夫子之得邦家所謂立之
斯立道之斯行固不外乎此也夫夫子顧
[029-5a]
未始得邦家也而曰得邦家者上之所以
道其君而下之所以道其民者固所以行
之天下而得邦家也湯於亳文王之于岐
因此道爾故以亳之政道之天下則商之
王矣以岐之政道之天下則周之王矣夫
子之得邦家特亦不過推中都之政道之
天下而已矣吾固曰敬事而信節用而愛
人使民以時此治天下之常經而聖人所
[029-5b]
以道有國者也故曰泉有源治有本道者
審本而已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
豈惟千乗之國哉
三皇之世
苑 即鬱鬱華國
金 金提國帝堯時有金道華種蘭唐韻云周附
庸金州也金氏出此唐新羅金姓漢金日磾/因祠金人為姓非也
紀 紀侗國後有紀后為虞帝師
[029-6a]
陽 陽侯伏羲臣許慎云陵陽國侯也國近江今
宣之涇縣有陵陽山
蹇 蹇脩國後有蹇氏寋氏秦有蹇叔姓書云因/邑又有寋氏姓解音
愆/四者太昊臣
共工 地在𢎞農虞帝時共工或云居此
赤 赤奮赤松炎帝諸侯後有赤氏赤民髙陽師
夭國
州鉅鹿郡
巫 巫咸國故巫縣今䕫之巫山漢巫咸隋/曰巫山淮南
[029-6b]
子云巫咸在軒丘北經在女五北今巫咸山
在陜之夏縣
屏 屏封屏翳國
白 白阜國六者炎帝臣
胡 炎陵廟胡真官者同遷侍臣也按媯歸後皆
有胡然按世本胡曹作衣當不在五帝後攷
工妢胡之笴云胡子國在楚
補 炎帝伐補遂史伯云鄔蔽丹是也姓苑有補
[029-7a]
氏通典作輔遂非
遂 炎帝伐之吕春/秋易之遂城古遂武也媯姬皆
有遂
質沙 帝魁所伐世本之夙沙也後有夙氏夙沙氏
宿沙氏齊夙沙衛鼓/子相夙沙釐
吳 炎臣吳權黄帝母吳樞國紂時亦有吳伯今
陜之平陸有吳山
廣夀
[029-7b]
廣成 仙傳云廣成居空同今汝之梁縣西南四十
有空同山廣成城廣成澤廣成子廟宣和中
守林時奏其事立觀其澤漢安以賜貧民有
廣氏風俗/通
刁 音彫道書多作刁仁廟編隂陽書猶有刁牧
地戸開歴世盡作力白虎通云黄帝師力牧
晁錯云帝得力牧而為五帝先姓書後有力
氏未究
[029-8a]
伍 仵也伍胥黄帝臣見𤣥女/兵法今慈之仵城
鄧 黄臣鄧伯温魯地隱十年齊魯盟處與南陽
子姓鄧二
寗 杜云汲郡脩武今衛之獲嘉有寗城故脩武
也詩外傳武王伐紂勒/兵於寗改曰脩武魏土地記大寗城西
二十里有小寗城今在懐戎
容成 侯國漢縣𨽻涿本蜀易今𨽻雄州燕之西境
徐廬國也漢匃奴/降王封有容氏姓纂容成氏仙傳/容成
[029-8b]
公/
恒 恒先國常也一作/常先衛康叔孫封之世本云後
有常氏恒氏老師常從楚有恒思公宜為恒
山亦作/常
鵊 鵊治黄帝臣乃俠也漢俠侯國有俠氏
闚 闚紀黄帝臣
方 方回國帝堯時有方明
習 風俗通云習國名傳有少習哀四/年預云商洛
[029-9a]
武關按此晉禦楚之塞在商洛東南九十今
永興軍漢有習響陳相
離
㳙 㳙子黄帝師臣
岐 即岐豐至商文王為岐侯詳髙辛/後國
靁 靁伯國漢有靁侯屬東海
鬼 容區國商有鬼侯即九侯今漳浦有鬼侯山
亦曰九侯山俗云山魈之居圖經容區/謂少康九子之居皆妄
[029-9b]
霍山 後漢朱㻛九江夀春記金明城西南百二十
有黄帝時霍丘城楚莊廢為戌寰宇記廢霍/丘在霍山
庸 庸光侯國詳商世侯國
奢 奢比國
車 車區國
泠 泠倫國衛之泠邑近魯作冷非
冕 宛也宛侯即冕侯寃朐是今曹之宛句云古/寃濮
湏句/之間
[029-10a]
俞 鄃也俞跗國今大名夏津西南五十有鄃故
城後魏漢清河之鄃縣田蚡邑音輸德/州平原西南吕佗
為俞侯國有俞氏喻氏漢有俞達/勅救切
盧 俞跗或作盧跗今鄆之陽榖有故盧城齊地
乆廢後扁鵲居之
桐 仙傳桐君世族譜云楚東小國文二年桐叛/楚地名九域
志云小國楚附庸/定二年楚滅之今舒之桐城圖經云春秋/時桐國蓋桐
邑也漢之樅陽昭五年吳/敗楚䧿岸注桐國離尾渚西南有桐亭廬州/舒城
[029-10b]
西/南有漢桐鄉朱邑所
榮 榮援國周之采地或云滎鄭地宣十二乃滎/陽滎澤然閔
二年戰滎/澤衛地也
橋 姓辨書云黄帝子孫守橋山者或云喬非
沮 沮誦音菹黄帝史後有沮氏
共
茄 黄帝㓝茄豐𤣥中/記楚地昔楚城州屈以復茄
人城丘皇以遷訾者使熊相謀郭巢季然郭/卷子太叔聞之曰楚王
[029-11a]
將死矣使民不安其/土云云昭二十五記音加張揖以為荷
雝 郡國志許州雝城黄帝雝又為杵臼處或作
羅非
於 於則作履者今鄧之内鄉東七里有於村㓝/州
圖/副與商近所謂商於説者以商於為一國失
之裴云商於在順陽南鄉丹水二縣有商城/在於中所謂商於劉氏云商於二國相去
二百里傳言商於/析酈四邑近南陽有於氏袁紹傳/有於授
左 左徹後有左氏今聞喜漢之左邑
[029-11b]
有北 帝戮蚩尤遷其民善者于鄒屠惡者于有北
詩云投畀有北惡可知矣
右三皇時侯伯之國
萬盈數也易之比曰先王以建萬國堯協
萬邦以其號數之多也而塗山之會贄玉
帛且萬數則古嘗萬國矣粤自黄帝畫埜
分壇方割萬里得百里之國萬區而劉恕
遽摘其非謂百里者萬非方十萬里有不
[029-12a]
能容是殆尺分之也尺以一直/為十寸國界之分
直依枰罫枰罫之勢百里者萬特方一萬
里爾是故方十里者為方一里者百方百
里者為方十里者百方千里者為方百里
者百方萬里者為方千里者百方百里者
萬矣枰一十九路方為/三百六十一路雖然虞夏之前四
正疆理東止郎邪之海西積石之河五千
而縮南至衡山北洎單于府五千而贏使
[029-12b]
皆封建百里之國惟堪二千五百縱並遼
東勃海長城外盡契丹髙句驪積石塞黒
水靺鞨流沙之地亦不能五千國况古百
里當今百二十一里六十歩烏得所謂萬
區百里國哉蓋古嘗有萬國之制而非皆
百里也故吕覽言神農封建彌近彌大彌
逺彌小海上乃有十里之邦以大運小要
如臂使指者而孔子亦曰安見方六七十
[029-13a]
如五六十而非邦者是衰周時列國雖足
强大猶有不五十者然則古之萬國從可
知矣執玉者不皆百里則執帛者安能皆
五十哉伯七十里則百里可二子男五十
則百里可四矣孟子曰海内之地方千里
者九古之天下方三千里止矣五千里者
古今盛衰山川萊藪之通數也周世九服
號七千里而職方藩畿為方萬里斯亦末
[029-13b]
記之敝王畿所止亦曷嘗千里哉宗周八
百成周六百此以百同度計言之故子思
曰天子封畿千里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
男五十里虞夏商周之常制也畿門域也
非所謂王圻者也周官班固蓋因𤣥鳥之
詩而失之不知𤣥鳥所云正以謂門畿内
而其所謂千里者特徑度三十一里半而
强耳公侯之畿徑度十里伯畿八里半而
[029-14a]
弱子男七里而强又奚以宗周八八成周
六六而合於百里者百哉□九州之/分如此古者
九州特亦以㮣率者王制之言四海之内
斷長補短方三千里此㮣率約也五服之
制王城之外甸侯綏服面千五百已盡九
州三千里地要荒二服綴九州外其數然
也而况九州面距不齊自恒山距南河東
河抵西河為各千里此則圻内甸服所建
[029-14b]
然自東河至東海西河至流沙南河至江
亦各千里南西二方侯綏所建外為要荒
可矣而東距海要荒已無容繫北距恒山
已接邊陲雖侯綏有不得而立惟南自江
至於衡山更越千里則要荒二服亦並在
九州内而自衡山南盡揚域且復千里未
汔南海悉為荒外南為太贏北為太朒則
知先王之制必有圓法豈至説者之拘哉
[029-15a]
九州之界濟河淮岱相去不能千里荆河/千里而贏海岱千里而縮荆山衡陽二千
而遥東海西河二千而近而夀春之淮朝/陽之海相去五六千里龍門之河屯蝗之
黒相距且四千里華陽黒水窮數千里猶/未知其所終荆河淮濟之間斷長補短不
能淮海一州之半則/知所制各有當矣周之西都今之關中
而東都則洛陽也二都地踞南山之隂北
山之陽東西長南北短短長相補猶不能
以千里今古不變而禮王畿四方相距為
方千里逺郊近郊甸地稍地小都大都率
[029-15b]
相距為百里豈千里之方所能容哉固知
畿服諸説有匪圓通上世必有除補相乗
之道為疆理之定制者方隨盛時東南並
海西且未北五原東西九千三百南北萬
四千八百一十五唐文皇時東極洋海而
抵焉耆九千五百一十南盡林州北延陀
萬六千九百一十八兹亦人迹逐曲所計
而歩畿之法取之虗空鳥道揆以日景而
[029-16a]
參之乎圭表其於人跡迂直大約三而去
三萬五千之折正亦五千而已王制之言
惟其大約也
五帝之世
𤣥都 少昊時諸侯外傳云𤣥都氏黎國或謂重黎
非也周書云昔𤣥都氏謀臣不用龜策是從
忠臣無禄神巫用國而亡洪芻志都夫人按/風俗通出古元都
𤣥都氏避聖祖/諱為元氏都氏
[029-16b]
渌 髙陽師渌國或作渌圖今湘東澧陵有淥水
或作瀌非
鱣 鱣先國宜為澶古之得姓俱自其封國而命
其㠯字者蓋尟蹇脩鵊治之類亦必其封國
也
爽鳩 齊地昭十/二今之青州季萴繼之晏子/之説杜云虞
夏諸侯有爽氏姓/苑爽鳩氏姓/纂
且鳩 後有且氏
[029-17a]
祝融 儈是今鄭州有祝融冡與祝融氏異
咸 髙辛臣咸黒宜是咸陽有咸水
柞 柞卜邑
展 展上公帝嚳時得道者
隂 唐虞時國商世隂君長生之祖故長生詩云
惟予之先佐命唐虞周有隂忌今濠之定逺
有隂陵城項羽失道處管叔後采于隂則今
襄之榖城東北有隂城是故鄼地師古/云古隂國又有
[029-17b]
下隂在隂城之西隂後遷此左/白今化光乾德
漢隂縣隨隂城春秋時道柏巢吕申息/房應胡隂桐與楚比者
務 一作瞀帝堯時務成商有務光諸侯也後有
務氏一作牟或云即牟見後/
庾 帝堯時侯國春秋時有庾子皮皮子過邑於
維氏為庾氏庾公差姓書以為帝/堯時掌庾大夫之後
殳 殳戕國齊地一曰冐澤即朱故亦作朱戕有
殳氏
[029-18a]
朱 朱虎國虢之朱陽
嚴 許繇之友嚴憘按樗里子傳嚴君之封在嚴
道
樊 帝堯時有樊仲文今武昌有樊山
放 放齊後有放氏
被 齧缺師被衣被陽也今淄之髙苑西南八十
歩有漢被陽侯國故城音皮
齧 春秋時有齧桑衛地
[029-18b]
狐 狐攻定六年狐人周地僖十六有狐厨今晉/治臨汾西北有狐谷
亭/
繇余
鴻䝉
育唐 帝堯夏桀皆嘗伐之南陽章陵之上唐鄉也
班固云古國括地象唐鄉故地在隨州
西夏 今鄂故大夏有夏水漢水也漢水之曲為夏/口今屬漢陽江
夏記沈尹射奔/命于夏納者周書云西夏仁而去兵城郭
[029-19a]
不脩武士無位堯伐亡之
叢 帝堯欲伐叢枝胥敖四國也或云兩國
枝 春秋傳戎伐楚侵訾枝訾枝楚地
胥 胥臣胥氏之先一作湏舊春秋圖有湑與檜
接在虢宻之間
敖 滎澤西有敖山有敖倉城在滎澤西十五/秦置在敖山下舜
曰夫三子者是宗膾為三胥敖為一也
宗 帝堯欲伐宗膾者按漢一曰宗昔文十二年
[029-19b]
子孔執宗子遂圍巢則在廬江預云宗巢二
國羣舒之屬
膾 當即㑹㑹人鄶也在河南宻縣
㣲
道 齊桓之伯江黄道柏附之四國皆弦姻邵云
安陽縣道國也杜云汝南安/陽西有道亭楚靈遷之今蔡
之確山西南有道故城後有道氏楚有/道翔
闕 三國皆帝堯時
[029-20a]
婁 九江夀春記金明城西南百二十有雩婁城
堯之婁子城也寰宇記雩婁城在霍丘
臨 帝堯時有臨侯望博見春秋/運斗樞注臨侯國氏今
趙之臨城漢故縣
雄 雄陶或為熊夏有熊髠
東 東不訛國或作陳非南南郡夏禹西/省南西西縣
和仲/宅西北有北東固為東國也
秦 秦不宇魯地臺於秦者在濮之苑北莊三十/一年杜
[029-20b]
云東平范縣東有秦亭/九域志云西北今𨽻鄆
紀 虞帝師紀后一作冀后
蒲 長垣東北十里有蒲城詳有虞/後國春秋有蒲侯
氏莒地襄三十/三年
單善 帝舜師單卷今鄆城有單父城即善卷也傳/言
堯師/善卷或吳之善道也襄五年今旴台阮勝之/南徐記春秋時善道也
歸 䕫之封一曰䕫杜甫所謂䕫子國者後有慿
氏詳髙陽/後國
[029-21a]
胡 歸姓世本左傳皆云胡子國歸姓歸姓䕫出
有 歸姓王符云歸姓胡有何有有子也有九委
音故本一作洧宛地今開封扶溝有洧水有
曲洧城
何 歸姓虞帝末何侯得道於九疑今道之寜逺
廣濟鄉有何亭墟然伯陵同何女緣婦則何
姓黄帝時已見若僧伽何國人則非此泗州/僧伽
傳云僧伽何國人世謂不知為/何國人按西域有何國見隨書
[029-21b]
讙 濟之乗丘有讙亭或云讙兠國今濟治鉅野
齊人歸讙預云濟北虵丘西有下讙亭説文
作酄
中容 山海經中容之國舜之所生或云即諸馮穆
天子傳有容氏國或是
右五帝時侯伯國其有先代後者見逐姓
下
泌嘗謂古之法皆可行于今學者得無笑
[029-22a]
之封建民兵井田肉刑豈惟可行於古固
可行之今非惟可行之今亦可行於後惟
通變而已矣易曰通其變使民不倦通變
天下無敝法矣唯古與今同此之天均此
之地又等生乎此人日月八百率十里為
湯沭於王城何得此八千里况以商三千
率三十里於泰山之傍乎商之三千使率
依男為附庸三猶應附九千國况以夏萬
[029-22b]
國率九率十於侯伯之邦乎是備湯沭者
固有數而無附之國滔滔是也町原防井
衍沃則衍沃者以井而原防固以町是井
田不可概施髙庳之區矣戮防風流共工
則宜戮者戮宜流者流是肉刑不得專用
於三五之時矣是故外諸侯嗣有所不必
嗣内諸侯禄有所謂嗣先聖之法要必如
是而後可以行之萬世而無敝專用者固
[029-23a]
無時可時而措之何時而不可哉可井而
井可町而町何厭乎今田之井可流而流
可戮而戮何患乎今刑之肉而益削之法
堯舜之道蓋亦設法而時措之者天下之
大萬國之多惡者何勝削而善亦何勝益
哉諸侯之疆有定域也今日之益曰取之
閒田明日之益地於何取東西有閒田南
北當益地將越數百千里而取之乎抑乞
[029-23b]
之其鄰乎徒取諸彼以與此然且仁者不
為今日削十數明日削數十果先王之意
邪吾固曰此先王之法設而時措之者也
且湯伯也文王伯也湯以七十里而文王
以百里自稷契始也自契至湯自稷至於
文王如是乆矣非無賢德也而地不加舊
是則無益地也然則禮記白虎之義其亦
繆而不足徵歟錫之山川土田附庸錫魯
[029-24a]
公也錫山土田于周受命錫召虎也無益
地哉盖昔先王三嵗而一脩封必其俊異
之功殊偉之德乃於千百軰中陟其尤者
一二而稍益之故善者以勸必其敗羣之
憝違命之最乃于千百軰中絀其一二尤
者而稍削之故不善以沮時而措之是所
謂益削也魯公召虎見之歌頌惟其希濶
而不可易得也乗馬之法凡立國都非于
[029-24b]
大山之下則必廣川之上髙無近旱而水
用足下無近水而溝防省因天之材就地
之利是故城郭不必用規矩道路不必用
繩準又孰有城畿國服開方引直而可為
者益削之法豈一概之施哉
夏世侯伯
西王 夏后師西王慖
童 童律一作僮即也故下邳
縣後有童
[029-25a]
氏姓纂出老童非
狂 夏后臣章律狂章按經有狂水逕綸氏城在
今陽城有狂氏宋大夫/狂校
繇余 錢記作由
晁氏 今𢎞農有地名晁一作郖斵
盧氏 今之盧氏縣有盧氏山
章商氏
犂婁氏
[029-25b]
鴻䝉氏 右五神夏后所囚者
烏 烏陀陶臣或云烏陀猶鴻䝉又烏木田太康
地志梁國烏縣今國孰西南二十烏城
郭 郭哀夏后御博之聊城有郭水出東南郭商
有郭崇子三一經云商人彭真人弟/子以嘗殺人不得真人
范 今幽之范陽漢縣有故城在易東南有范水
扶登 扶登氏典樂之臣
䜿 䜿國或作䜿亥
[029-26a]
杜 鳳翔普潤漢杜陽地有杜水
既 七大夫杜子墨既子黥
孟 孟涂國隱十一年向盟即孟今河南孟津偃
師西三十一里穆傳至於孟氏近河南
丹 涂後封今建平郡有丹陽城括地象云丹陽
故國歸州巴東縣也
甘 鄠西五里甘亭水經在甘水之東啓扈戰其
野
[029-26b]
屈北屈/ 隰之吉鄉北二十一里有古屈城北屈也晉/二
屈/
驁 夏后伐屈驁吕覽云啓
曹 潜夫論曹有姜姓者
魏 夏后攻曹魏吕覽亦以為啓詹伯曰祖自夏
以稷魏駘為吾西土盟會圖云嬴姓非姬/姓魏
西河 后啓征之見紀年
有洛 洛也
[029-27a]
上洛 商州上洛郡治上洛晉地紀年晉烈公三年
楚人伐我南鄙至於上洛漢屬𢎞農唐洛州
侯爵風俗通云夏諸侯國今利之𦙍山乾德
三年平蜀天寶元曰𦙍山出舞衣今川/錦有𦙍
氏嗣氏鄧氏云/國諱改
耝 羿邑襄/四澶之衛南縣東十五有故耝城一曰
外里襄十一年城耝者邑界宋魯
窮 有窮羿邑楚地今夀之安豐有窮谷窮水即
[029-27b]
窮石故記皆謂刪丹盖以淮南子弱出窮石
窮石山在删丹今在張掖似太遼隔楚人救
潜沈尹戍與吳師遇於窮潜今之舒與寒過
皆相邇因夏民代夏政則此為近故得及䕫
子也説文作竆
寒 浞國邑樂史云伯明氏所立本國世本云䢵
姓今濰之北海東二十三有寒亭杜云在平/夀東今夀
光/界非晉塞晉地五氏/一曰塞氏
[029-28a]
過 夏之國即有過括地象云猗姓國今萊之掖
西北二十有過鄉過亭地道記/有過城有過氏
戈仍 别見
鬲 有鬲氏夏諸侯近鬲津後有鬲氏姓書膠/鬲後非今
德之安德西北有故鬲城即有隔世族譜有/鬲與有隔
為二/非漢之鬲縣應氏以為偃姓臯後酈氏以
為有窮后國俱非
武武羅/ 世本云夏武羅國冀都之武邑一云衞北境
[029-28b]
武父陳留有武父城
厖圉 厖圉國莒邑有大厖冝出厖降
猗 河東猗氏縣南二十有猗氏故城魯人因陶
朱興富於猗氏因曰猗頓
棲 猗姓
疏 猗姓潜夫論棲疏猗姓
女 女艾國汝也商有女鳩今之臨汝一云晉之
汝濱本陸渾地晉取之集韻邚音如媯
[029-29a]
東海 后抒征東海伐王夀
王夀 宜是平夀衛之下邑在濰州西南三十里
有易 經云王亥託於有易河伯僕牛有易殺女王
亥取僕牛竹書云殷王子亥賓於有易淫焉
有易之君綿臣殺而施之是故殷上甲㣲假
師於河伯伐有易滅之殺綿臣
原 后抒居原者預云泌水西北有原城今河内
軹桀以原侯夸師者
[029-29b]
千 桀臣千辛邗也説文邗國屬臨淮一作䢴吳
地昔吳城邗溝今揚州故廣陵開皇曰䢴江
十/八武德邗州七/年今作韓江繆
䝉山岷山/桀伐䝉山氏即岷山氏今䝉州䝉山郡非晉/陽之
䝉/山
有施
扈
趙 桀世趙梁
[029-30a]
伊 摯所尹六渾伊川許氏所云伊維侯國
萊 湯佐命萊朱國
登 湯御登恒有登氏
慶 湯臣慶誧
湟里 七大夫有慶誧湟里沮
樵云鄭地
卞 卞隨盖晉下
漆 䣛國乾之永夀漢之漆縣今鳳翔之普潤有
[029-30b]
漆水昔隗囂攻畧陽上至漆漢之漆今邠治
也寰宇記邠之新平漢漆縣有漆水屬扶風
非寃句長垣之漆舊云防風氏漆姓後然/世本無漆姓防風姓黎
南巢
右夏世侯伯之國
堯禪舜禹為司空平水土弼成五服至於
五千堯五服服五百里要服之内方三千/里其外荒服為之四海方五千里康
成謂方萬里以七/千里為九州妄也方以為國五國有長長
[029-31a]
有師十長而一師師五十國州十有二師
州有牧牧禀命於上京此以傳之/説裁之外薄四
海咸建五長四海謂千里要荒之内要荒/雖異九州不盡建侯亦有五
長五國之長也/一云每方五長五百里以為甸甸佃也為/天子治田
里賦納總二百里納銍三百里納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邇重而逺輕甸服之賦
供天子四方/之賦供諸侯甸之外率五百以為侯綏要
荒甸服外即為諸侯侯者喉也惟以射而/進退侯外漸逺綏之而已綏者鞚也綏
外益逺故惟責其要服之外則又荒逺邇/於夷矣此唐虞之制也周之九服不能如
[029-31b]
是佃服即移侯服之外采又在男之外衛/乃在采之外而侯邦男邦且雜建於天下
無復逺近之别知/虞夏之制為盡善侯服之内采男諸侯之
所𨽻也卿大夫采在六百里内男國小在/七百里内侯國大在千里内以大
庇小故男在内懼大陵小/故侯在外周又異於此矣綏服之内以揆
文教以奮武衞千三百里之内近於侯服/使揆文以教為以文治千
三百里之外逼於要服使奮武/以衛亦猶今之邊郡尚武畧也要服之内
夷蔡屬焉荒服之内蠻流屬焉禹貢蠻夷/三百里流
蔡二百里此言其實與上古侯甸不同夷/性近人蠻性逺人故夷近而蠻逺罪輕則
[029-32a]
蔡之夷罪重則流之蠻大不可以變而不/忍殺則放之要荒爾左傳蔡蔡叔説文作
散也放散之也書云囚於/郭鄰安國以為中國之外非侯綏之内八
州所布州六百國凡四千/八百要荒之内惟不
悉建隨地而區通之則/亦萬國甸服親事時時而
見侯服嵗朝綏服再嵗而朝要三荒四四
嵗而天下諸侯畢一朝一朝則天子時巡
所謂五載一巡/狩羣后四朝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
南暨聲教小大之國内外之侯三正所用
[029-32b]
蓋七十有餘國十二師之制州六百國故/説者謂十二州為七千二
百國州擇十二諸侯以為之師以九州則/異矣鄭謂每州得百里之國二百七十里
之國四百五十里之國八百州計千四百/國以二百為名山大川不封之地餘百國
立一師州十二師八州計九千六百國以/圻内子男備數為萬所謂萬國固非必如
是惟周王撫萬邦而幽王且有萬邦之屏/周亦何由有萬邦哉謂禹弼成每服加五
百里為萬/國尤妄嗟乎塗山之會贄玉帛者萬國
其君長世及不知其㡬侯伯也其可見于
國名紀者如此而已令名醜行均寂滅而
[029-33a]
無餘矣况流風善政之欲知乎後世之士
蓋不勝膬薄也德藝智畧曾不足以任建
立而第相粉澤蚉功蚤德以剔金石而
蘄取流傳乃至爭起片文隻字以圖自託
於不朽者其果足以滿戴晉人之一吷耶
彼夢者之在寢也其四肢鼻口率故形也
据其旁者未始一見而若之神游或羽而
或冕而朝城郭宫室輿服臣妾乃忽冨
[029-33b]
而驟榮宫偝興乎時鹵簿敶乎後若無有
極逮其既覺蘧蘧然無毫黻之可攬矣然
後自笑其始之妄而奭然以悲然則竊勢
希合次且愒日專利㠯封已者其犬言彘
裾未始少變而且枵然顯大自智莫之與
對顧不為尹氏老役咍者鮮矣孔子曰禹
吾無間然矣夫孔子之功惟見于六經而
自比于禹夫子于禹若不相似然然而後
[029-34a]
世且曰生民以來未有則六經之文比隆
堯舜可也比之于禹盖小着矣宜乎後世
之不以為非也予觀班志劉畧文字固已
不勝紀矣其果皆有益乎無益也而隨唐
之書卷之多動數十百千萬使後之學
士腐唇蔑齒眵昏雙明而不知其統豈不
悲哉古人云脩短隨化皆期於盡予攷古
之封君曾無隻影而文人詞士殘窮竹帛
[029-34b]
誠不能不以之興懐從而列之焉知後之
視今不猶今之視昔也
商世侯伯
馮 馮夷國詳文昭中
應 汲古文云商時國寰宇云故城郟城東南四
十故殷之應國杜云□陽城父南/應國也
隗 史伯云南有應鄧西有晉隗
侁 姺也唐韻古/有姺國一作䢾先典切集並穌/典切説文
[029-35a]
云商諸侯為亂者或以為莘非集小禮切/又音韻
妚 傳云啇有姺妚昭後三/有妚氏云邳也定元年有邳
薛地今淮陽治下邳集同胚姓纂纂要方凡
切姓苑始音鄙一音缶
弊
終葵 商時侯國後有終葵氏
髙平 商有髙平子見三一經
[029-35b]
薄姑 商諸侯即薄丘一曰蒲姑在青之博興地志
有薄姑城在臨淄西北五十杜云蒲姑城在/樂安隨博昌北
唐博/興也青圖經云與四國作亂成王滅之以封
太公按史記則胡公徙之按晏子爽鳩氏始/居之季萴囙之伯
陵又囙之薄姑氏又囙之然後太公囙之爽/鳩太昊時季萴夏季而伯陵薄姑商末也然
太公實居/營丘非此
落姑 按春秋傳落姑齊地閔元年或云魯/地魯大夫采姓書落
姑氏
[029-36a]
蒲侯 襄公與莒子遇蒲侯氏二十/二年預云邑名
蒲如 商侯國齊地有蒲如氏預云下邳取慮東南
有蒲如城春秋蒲隧或云即薄姑盖其分也
姑幕 商侯國今密之莒東北百六十有姑幕故城
故晉琅邪姑幕縣後齊併入東莞晉志通典
十道記等俱謂即蒲姑蓋非又史以為薄姑
氏國與四國亂周公滅之以封太公又云青
之博昌界有薄姑城是亦一之按書大傳謂
[029-36b]
奄君薄姑語錄父舉事以薄姑非名誤矣傳
所謂薄姑商奄吾西土者豈惟晏子之言哉
酈 酈山是後為酈氏食其氏音異基其/孫賜為氏侍其氏
其曾/賜氏
黄洛 寰宇記盧龍有黄洛城黄洛水殷諸侯國
貸 成湯時有貸子相
邊 商國周有邊伯莊十/八年
膠 膠革國今沛之公丘續云本膠國通典則以
[029-37a]
萊之膠水為古膠東國括地象云在膠東南
六十里即墨城也
錫錫疇/ 商末錫疇子斯一云錫疇國鄭六邑有戈錫
錫宋鄭之間鄭人滅之以處宋元公之孫
瞿 商有瞿父鼎有商瞿氏冝為瞿上
陵 玉篇國名冝即三
也湯伐之字書書傳
作艐從舟故雅訓至𨽻從/月史夌通典㚇一也
漢廣川子則封三融侯屬東海
[029-37b]
甘 甘盤小乙臣髙宗學焉後受遺有大功
九鬼/ 紂三公即鬼侯明堂位為/紂所殺彪云鄴西鬼侯國
也隨圖經臨水縣九侯城今相之隆陽有九
侯城磁之滏陽/西南五十誕生音仇故或謂即非
羑 羑里地在相音九或即九字書音牖失之
鄂 史記九侯鄂侯為紂三公紂虞所封南陽所
謂大夏有鄂氏姓書出/晉鄂侯或作邗非
邢䢴/ 邢侯亦紂三公昭十四晉施邢/侯音邢作䢴訛或云即鄂即
[029-38a]
云䢴侯俱非按世紀邢侯事紂以忠諫死而
邗為文王所伐文王豈伐賢哉䢴見武/穆中
崇二/ 崇侯虎紂佞臣文王虜之今崇有崇城崇侯
墳九域志云虎也集韻/猥寰宇記彭城北三十
垞城臨泗水秦地志云垞城古崇國兖人謂
實中城曰垞直加/切城西南有崇侯廟在廟/山與
秦崇異杜云杜扈永和志云在秦晉之間蓋/以宣元趙穿侵崇以求成於秦也張
子厚疑/非一國
[029-38b]
虞芮别見/文王質虞芮之訟暨師武伐紂乃收虞師芮
師六/韜春秋虞公虞仲之後周初封之/小國稱公今陜州
密 文王伐之詩云密人不恭者事見周書蓋與
紂有謀周之意
黎 夏諸侯九黎預云東夷國晉侯畧狄土立黎
侯非文王所戡矣故晉志二黎國
飢/耆 昔文王伐飢本作
音祈即耆黎也周書傳
五年伐耆而大傳作戡耆故説以為黎也周/傳
[029-39a]
一年質虞芮二年伐䢴三年伐密湏四年伐/犬夷五年伐耆六年伐崇周紀平虞芮明年
伐犬夷又明年伐密湏又明年伐/耆又明年伐䢴又明年伐崇侯虎字書帆訛
飢帆同集云伊
古𤓰子號按
有祈/音兎罝叶逵趙王歌龜策傳皆叶之也
酆 豐也事周紂惡之韓子云文王侵盂克莒舉
酆三舉春秋徐之豐縣又楚地杜云祈縣/南有豐鄉
閎 有閎夭為閎氏漢廣陵/相侯孺
散宜 散宜生後有散氏
於陵 書大傳散宜生之於陵氏今淄之長山
[029-39b]
長子 周史辛甲封今潞之長子晉執衛石買處
商蓋 周公勝殷將攻商蓋辛甲曰難攻請先九夷
攻九夷而商盖服
庸 庸氏伯爵助武伐紂今房之竹山漢之上庸
文十六楚滅之楚飢率諸蠻叛楚也寰宇記/上庸故城在州西二百五十楚子為庸浦之
役/者説襄十三蜀地文鄘南夷國寰宇記金州
周庸國地戰國時為楚附庸後滅之楚使盧/戢黎侵
庸/有禆儵魚三邑
[029-40a]
髳 庸蜀羗髳㣲盧彭濮皆西南夷助伐紂者
㣲
瀘 盧戎也古文作纑齊之長清南五十有盧城
齊鄭尋盧之盟者然非此記每為廬今襄之
中廬寰宇云中廬廬戎國文十/六年楚師自廬以往者
彭 黔之彭水縣又有彭溪在忠之臨江即巴賨
彭濮者非濛陽矣
僰 僰侯國今戎之僰道音撲一作集音棘云
[029-40b]
縣名又音拍慢
靡 周書世俘云武王伐靡及陳者
戱 武王克商命吕佗伐戯方云紂畿内按襄九
年戯鄭地
艾 侯爵穆鼎有艾侯作王俅以為共誤并之
廣陽漢之上艾後漢石艾也又吳有艾縣隋
入建昌有艾城今在武寜
佚 武王俘艾侯佚侯小臣四百六是也皆商國
[029-41a]
恭 姓纂云商末侯國
厯
華 國莘
思 康成云商有思侯梅伯
霍 侯爵武王禽之汝之梁縣西南七十有故霍
世本云霍國真姓今本作/姬姓知非晉霍
臧 文王觀於臧遇臧丈人釣者近渭
遲 商有遲任賢者集韻引書遲任
[029-41b]
吕春秋揚
世本又君新
字從邑僣也當
邑國
右商世侯伯之國
王制四海之内九州州方千里建百里之
國三十十三/公七十里之國六十十六/卿五十
里之國百有二十三十二小卿/圻内大夫凡二百一
十國三等/相倍八州千六百八十國大二百四/十次四百
八十小九/百六十名山大澤不以封與民同財/税供而已其
[029-42a]
餘以為附庸閒田州餘方百里者十方十/里者六十若封者為附
庸未封者為閒田有功者取之閒/田錄之其有削地則歸之閒田天子之
寰縣内方百里之國九視公侯者三為三/公之田有致仕者
副之為六餘三以待封/王子弟其一大國之命七十里之國二十
有一視伯者六為六卿之田致仕者副之/為十二又三為三孤餘六待封王子
弟其三次國之/命三孤無副五十里之國六十有三視/男
子者二十七為大夫之田致仕者副之為/五十四餘九以待封王子弟此鄭氏説非
必盡爾然鄭又以王制前所言三公等田/為商制後言縣内國為夏制采地殊不可
[029-42b]
曉/凡九十有三國三等而/二倍之名山大澤不以
朌王以給民/虞人掌之其餘以禄仕以為閒田畿内/無附
庸餘方百里者六十方十里者九十六周/官以大都之田任畺地公所受地在焉小
都之田任縣地卿所受地在焉家邑之田/任稍地大夫受地在焉此言縣内舉中言
之然則公邑之田任甸地元士于此受地/可知此其大凡也其地有餘有不足盖又
有通法故卿或在縣地取足于封而已甸/稍縣都無過十二謂如百畆而徹賦民什
一於一之中又以十分為率取二/也畿外諸侯以歸公上大畧如此九州千
七百七十三國天子之元士諸侯之附庸
[029-43a]
不與八州餘方百里者百八十方十里/者四百八十附庸禄仕閒田在焉寰
内夏后氏之畿也故康成以為夏氏之衰
戎狄内侵諸侯相并國滅數少商湯承之
更制中國方三千里以為九州建此一千
七百七十三國杜佑因之蓋失之矣夫湯
之興資者三千王斶云湯時諸侯三千洛/誥傳云武王伐殷同國三
千長育其材設其禮義被/之文章便可與事宗廟也千八百者周家
之始受也九州州方千里此於禹服五千/里内斷長補短建國多寡之數
[029-43b]
三代同也鄭謂湯制中國方三千里周公/復唐虞之舊為七千里妄也孝經説云周
千八百諸侯布列五千里内足相參攷烏/在七千里哉夏之萬國至商湯至周逾數
百年間不應所减如此商之去周又數百/年何得並無减損知此周數商益多矣書
傳云退見文武之尸者千七百七十三諸/侯𤣥謂此周所因商世九州諸侯之數所
謂萬國固亦號數/知文武之後制千里之内曰甸千里之
外曰采曰流甸者服治田出榖税采者采/取以當榖税謂所貢物上言
采下言流/其中舉矣天子百里之内以供官千里之
内以為御官官府所用御御府所用百里/内謂如納皆粗者千里内謂
[029-44a]
如粟米皆精者太府入賦不以逺物待近/近物待逺近供官逺為御也太宰制國必
合王府之賦為之調度此則王府之/所供止百里膳服之御必千里也千里
之外設方伯州/伯五國以為屬以屬制名大/事從其長小
事則/專逺屬有長州四十/二長十國以為連以聫制/名言以
授邦職以役/國事如聫也連有帥州二十/二帥三十國以為
卒以卒制名言以比追/胥令貢賦如卒也卒有正州七正連/帥比年柬
車卒正三年柬徒羣/牧五年大柬車徒二百一十國以為州
州有伯牧/伯八州八伯各以其屬屬於天子
[029-44b]
之二老兹商周之通制也八州八伯五十/六正一百六十
八帥三百三十六長凡五百六十/八多少雖不同方伯連帥一也嗟乎置
天子非以優天子收天下也置諸侯非以
優諸侯收一國也諸侯之有方伯連帥牧
長卒正非以優彊大在小國也故以小事
大大字小致治之要春秋之所與也分災
救患濟弱扶傾是王政之所急黎侯迫逐
衛宣不救而旄邱以為責四國災流許人
[029-45a]
不吊而君子必其亡詩云伯也執殳此州/伯也時齊侯亦自謂
小伯見/國語是故什伍之法於州鄉則聨其民
於師畋則聨其徒於宿衛則聨其官夫然
故能以中國為一人而無内患為屬連卒
州以聨其國為長帥正伯以聨其人夫然
故能以天下為一家而無外虞此大司馬
比小事大以和邦國若職方氏邦國小大
相維之事也先王之建諸侯豈顧私其力
[029-45b]
以自衛使子孫世得王哉不如是有不足
以寜天下而世之治不治子孫之世不世
有不在乎此也世之人徒見三代之能長
則以為建侯之力見春秋之紛亂則以為
建侯之失夫以禹之功又非無諸侯也而
世未三易太康不道俄失其國其所以未
亡而再集者幸有窮之顛越而少康之明
賢爾諸侯何力之有東遷之後非無疆大
[029-46a]
也然而載祚數百世乏令主猶克永世雖
危無咎則周公之法在而四國不能以相
賓也諸侯亦何罪邪先王之設法固為後
世之能守者設也使後之世果能守邪安
有春秋之末世茍不能守則亂之起有繇
矣豈設法之罪哉謂諸侯之敝有春秋之
末世則司馬氏之季天下裂於夷狄大業
之際天下散於盜賊其為禍亦至矣豈以
[029-46b]
有諸侯至此極邪
丁 武王時丁侯叛者
羑 羑侯今武功縣界有羑陽故城或云湯隂者
非湯隂北六里有羑城羑水城北臨水周二/百五十歩即羑里城史音牖里元和志牖
里一名羑城湯隂北九里通典相州湯隂羑/里城隋國經湯隂有防城紂囚文王築此防
之/
濁 有濁氏元后傳/有濁賢濯氏鄭有子濯孺子風/俗通云濯輯之後説文
濁水出齊郡厲鉅山東北
[029-47a]
䊸 穆王伐之大起九師東至九江蚖蟬為梁在
江東矣紀年四/十七年
因 穆王西征至因氏郭云國也近河
房 穆王里圃田之路東至於房郭云房子國趙
地有㠝山紀年作魴即髙邑之地十道志云/髙邑趙房
子也通典云趙臨城舊房邑寰宇/有房子城漢之鄗邑後漢之髙邑
穆天子傳有
子郭云夷國有德者稱子
剻 剻傰也剻伯綮國穆天子西征至於剻河宗
[029-47b]
之子孫剻伯綮逆天子郭叵肯切伯爵綮名
廣韻上聲引之云漢有剻城侯又歩登切故
楚漢春秋作慿城又作馮馮朋通也地記陳
倉有蒯城云河宗之子孫則宜在此非沛之
䣙姓纂作䣙伯綮穆/傳今作䣙伯絮訛
䣙 説文沛城父有䣙鄉玉篇蒲梅切蘇林廣韻
為薄回切云鄉名在右扶風集一作䣙又音
浮顔為薄肯切則又誤矣姓纂䣙氏以為出
[029-48a]
伯綮國在虞芮間者妄或作□非諸剻䣙/蒯字並詳
字/經
□是春秋□得之先訛為蒯苦怪切括地志
河南縣西四十有蒯亭縣今有蒯鄉玉篇説
文□從□省汝南安陽鄉名或作簣
周世侯伯
詩邿/ 邿也魯取之襄十/三預云亢父有邿亭亢父𨽻
濟説文附庸國漢志詩亭詩國水經云春秋
[029-48b]
詩國也在任城界欒盈克邿乃齊地例云平
隂城西有邿山
鄟 成六年取鄟外紀云附庸
栒 邠之三水東北二十五栒原上有古栒城見/寰
宇記郡縣志云安定/縣界有三水故城周鼎銘云王命尸臣官
此栒邑者班固以為文昭元和志從之非也
應云郇侯伐晉者今謂水南一里有故城建/德二為栒州三年廢皆因國誤城今在郿
淖 楚淖國先為淖氏集韻音卓魯共王/淖
[029-49a]
䙐 周器南宫中鼎云䙐人是説文有
頼 子爵蔡之褒信有頼亭楚滅之昭四/年非炎帝
後頼春秋滅頼古本作厲故世以為即厲非
也晉志厲頼二國又哀六安孺子/如頼乃齊地
郵 王良邑為郵氏
庳 吕覽晉文之覇東伐庳廬者
渠 畿内國周大夫渠伯紏後有渠氏昭二十六/渠周地
昔 周大夫所封見風俗通通作夕故有夕侯後
[029-49b]
有昔氏夕氏鉅鹿故昔陽城一云貝丘今恩
之清河有亭乃音籍清河乃秦厝縣貝州
也或云臨清/有鄉非
用 風俗通云古用國見毛詩在髙唐乃用地故
有用姓名士錄有/用羽之
吕 徐之彭城東有吕梁城五十九里春秋為宋
地漢吕縣
郙 甫也汝南上蔡有郙鄉郙亭或云即吕非也
[029-50a]
孝經偶引吕為甫爾
鄦 在潁川玉篇云甫侯所封非按鄭世家有鄦
公本許云
鄫 鄭地今滎陽有鄫水城鄫水溱也而故鄫城
在襄邑東南有故城襄元年次鄫者非姒姓
鄫故晉志有二鄫國
宋 春秋有宋子乃小國今趙之平棘有宋子故
城漢之宋子縣非㣲子國封
[029-50b]
奥一作郁有郁氏姓/苑
慎潰 魯有慎潰氏奢侈逾法敗家/語
沈猶 古附庸後魯沈猶氏孟子有沈猶行/姓苑云太山人漢劉穢
為沈猶侯地在千乗韻直忱切師古/音審云沈亭是
無終 無終子翟國今葪之玉田渙陽亦其地晉滅
之燕為右北平有無終山故無終縣在右北/平城西三十萬嵗
通天二/為玉田以蔽北燕之路亦春秋之山戎
零支 齊桓公北制零支今平之盧龍故零支縣古
[029-51a]
離支也
臯虞 故侯國漢郎邪臯虞縣
中牟 佛肹邑今縣𨽻開封開皇之内牟北十二有
中牟故城又河北有中牟在濕之北趙獻侯
徙治者晉地瓉説詳矣班固杜佑以為滎陽
中牟縣故樂史以為河南有肹墓因年表誤
之衛侯如晉過中牟不在趙之東也定九年/晉車千
乗在中牟預嘗疑之吳曾云當在温水之上/逌疑年表趙都中牟謂新鄭恐趙嘗都亦繆
[029-51b]
矣/
東牟 文登西北百一十有東牟古城
堂陽 九域記漢縣今𨽻冀城冡記商之太子封母
弟才為堂陽侯在堂水之陽
闕鞏 國也昭十五年傳有闕鞏之甲
郇瑕 預云郇瑕古國僖二十四/郇郇瑕氏伏氏云在解東郇
瑕氏之虚也地薄水淺近於鹽謂鹽澤也然
郇與瑕二郇音環詳周國中瑕見卷末
[029-52a]
析成 今鄧之内鄉
介根 東夷預云黔陬東北計基城即介根國漢之
計斤今密東南四十計斤故城廣記密之膠/西介葛廬國
黔陬隋省入膠西故城/在今諸城東北百一十
徐吾 徐吾氏茅戎之别後有徐吾氏今潞之屯留
西北三十有故漢餘吾城
閼與 通典儀之和順韓之閼與趙奢破秦軍處/和順今𨽻遼寰
宇記今名島蘇城銅鞮西北二十今潞之銅
[029-52b]
鞮故閼與城漢梁榆也九域志一曰榆城盧/諶征艱賦云訪梁榆
之虚郭乃閼與/之舊都謂此
安陵 國事云小國侯其後氏安陵經為楚王妃
卑梁 吳之邊國吳梁氏卑梁人也楚滅之今濠之
鐘離吳世家昔卑梁女與鍾離人爭桑相攻
遂滅卑梁
曲梁 晉伐之宣十/五今之潞預云廣平曲陽縣今洺
之雞澤漢曲陽地
[029-53a]
仇吾 一曰仇繇韓子云仇繇小國為智伯所滅後
有仇吾氏吕春秋中山國有風繇之君/智伯伐亡之即厹一之誤一作
厹猶非國事云智伯欲伐之遺以大鍾韓子/智伯
以大鍾遺仇繇見二十卷/二十六卷又云遺以廣車按河東盂縣有原
仇城元和志以為仇繇樂云即盂之外城仇
繇城俗名原仇九域志亦在九原并
厹猶 班志屬臨淮今泗之漣水代以為即仇繇非
智伯所伐不在是
[029-53b]
鍾吾 一作鍾吳春秋鍾吳子國昭二/十七吳滅之預云
泗之宿遷西北十里司吾故城是寰宇峒/峿俗為
鍾吾氏漢尉氏今/鍾吾蒼
餘丘 於餘丘也莊二慶/父伐之預云為邾所併故二傳云
邾邑經不繫邾魯附庸也邑不言伐
沙隨 春秋地名云本國也今南京寜陵西北七有
沙隨亭成十六/預云北
浮來 即邳來紀邑今東莞北有邳鄉邳鄉之西有
[029-54a]
公來山邳來澗
彭戯 秦武公元年伐彭戯氏於華山地近華隂
虵丘 音移封者為氏泰山虵丘縣
葵丘 外黄東有葵丘大夫邑食者氏焉英賢傳有
葵丘欣
潁 春秋圖有潁國樂云潁侯國通典以為洛之
潁陽考叔邑即城潁許之長葛西一里有故
潁城潁谷考叔冡在/汝廟在許亦有周潁昭九年/潁周地
[029-54b]
蘧 伯玉先國陳留傳云長垣有蘧伯鄉一曰新
鄉伯玉之冢
單 單伯魯孤與周之單子别
介 之推先國即汾之介休有介山緜上山地今
沁之緜上竇苹以為密界晉黔陬乃介根也
駕 楚附庸吳圍巢伐駕圍釐虺者成十/七年
湯
亳 秦寜公二年伐湯三年與亳戰蓋京兆杜亳
[029-55a]
豐 秦襄公以弟穆嬴為豐王妻地蓋豐水之西
一作酆哀/四昔文王侵盂克莒舉酆三舉而紂
惡之韓/子預云南鄉析縣南有酆亭
譚
儲 齊大夫有儲子姓源云儲人後繆
酄 春秋酄闡一作讙在鉅平今濟北蛇丘西下
讙亭唐入鉅野今濟/治然此為聞喜之酄有酄
亭自音圈水經蛇水逕下讙城南即灌水也
[029-55b]
今龔/丘
析 所謂析酈楚附邑白羽之地秦人過析隈今
鄧之内鄉有淅水魏淅州故漢南陽淅縣
聊 聊莒即墨皆齊東界今博之聊城漢屬東郡
攝昭二/十 晏子云聊攝以東故博平是今聊城東北三
十有故攝城博平西/南二十或以聊攝為一誤
博 兖之奉符漢之博縣隨為博城
㳙 齊有㳙子㳙蜀艮之先荀子㳙蜀吕濁艮非
[029-56a]
離 本舒鳩地今通利軍之黎陽有故東離城漢
鄧弱為離侯於此史表或云黎非
儀 儀封人儀之封人也注衛邑今開封東明西
北二十有儀城
后 宜即郈有后氏弟子后處云/出后土妄
牟 牟子國楚滅之為附庸預云泰山牟縣今奉
符廣記奉符漢牟縣故牟/國樵云登之牟平非
鄄莊十/四 衞縣大夫鄄子士音眷衞侯自鄄入哀十/七本
[029-56b]
齊豹邑曺植之封晉八王故事云東海王越
洎鄄城城無故壊今濮之鄄城漢屬濟隂
郱 本紀邑有郱故城在青之臨朐東南
鄑 昭十一年鄑魯地舊云都昌西之訾城詳楚/後訾
郚 密之安丘西南六十故郚城漢郚縣杜云卞/縣南又
朱虚東南/有郚城隨之郚縣縣武德中併文七年五/梧紀邑後
屬魯南/與邾境莊元齊遷莒郱鄑郚凡書遷者自是
滅矣
[029-57a]
崇 春秋之箕崇小國趙穿尋崇者非崇侯國
廬 九域志廬州古廬子國劭/有廬氏
郲 鄭地時來也預云滎陽東釐城
吕 河東永安博物古今地名記有吕鄉吕甥之
邑郡縣志云霍邑西南十里有吕城紀聞云
霍邑古吕州即彘也唐為吕州/彘即永安其城甚固紀/年
晉獻公十九年會虞師伐虢滅夏陽虢公醜/奔衞乃命瑕父吕甥邑於虢都志云北虢也
非彭城樵云彭城東五十/九里吕梁漢吕縣
[029-57b]
肥二/ 漢故肥城今在鄆之平隂志肥子國屬泰山
唐𨽻濟然菑川劇自有肥亭志亦云肥子國
盖二邦云
魚 魚人逐楚師者文十/九長楊之魚城也長楊西/北五十
四面/險絶舊云魚復通典䕫州春秋魚國也然魚/復之名始於漢也即魏之人
復故城在州西十/五沔河東十五禆鯈魚庸之三邑
禆
鯈 文十七年待於鯈樵云晉鄭之境
[029-58a]
漆 從征記髙平南平陽東北有漆鄉杜/同定十五
年城漆邾庶其以徠奔者襄二/十一今兖有古漆
城
宛 即有宛長垣西南有宛亭近濮水衞宛濮也
戎 戎州已氏邑今宋之楚丘九州記云已氏戎/君之姓混吾之後
漢已氏縣/哀十七預云濟陽東南有戎城此會潜伐
凡伯者隱/二又山戎在漁陽國都城記云燕北/通山戎莊三十公
及齊侯遇於濟謀山戎以其病燕/也今幽州東二百十三漁陽縣茅戎在陜
[029-58b]
杜云大陽西有茅亭亭今在/𢎞農陜有茅城樵云陳留襄戎在秦九域/記秦
州有平襄城古/襄戎邑漢陽驪戎在新豐莊二/十八瀘戎桓十/二
姜戎僖三/十二隂戎昭/九
蠻 哀四年蠻氏潰蠻子赤奔晉今河東伊陽伊
闕鎮即古戎蠻子國漢新城唐伊闕也寰宇/以梁
縣西南蠻中聚為/其國今謂麻城
夷 紀所戎夷國也隱/二城陽壯武治夷安漢壯武/城在即
墨/西非魯地之夷閔二殺/哀姜處若臯夷蕪湖/東淮夷僖/十
[029-59a]
三東夷居淮上者安國以為徐夷之屬非/也閟宫詩與昭四年春秋淮夷徐明為二
狄 翟也晉語蒲人翟人狄類非一居中國者若
白狄僖三十/三宣八與秦同州預云故西河地有白
狄部胡神異記/白狄先今鄜坊綏延間皆其地一曰/白翟
居乃秦髙奴故董翳為/翟王都髙奴今膚施中行穆子伐翟乃鮮
虞列子言襄子攻翟取左人中人則鮮虞矣
开 开羗居金城今蘭之五原
逯 風俗通云逯秦邑集韻音錄有录氏逯氏漢/有
[029-59b]
逯並髙馸/將逯並
右周世侯伯之國
事之𢎞逺固有不得盡計於其始而有俟
於後之人者封建之事非一世之利固非
一旦之可為非一朝之事亦非一日之可
計要必因其平時漸而為之則何事而不
立是故古先哲王擇明賢比勲德年増而
嵗益之所以成爪牙之勢者固非一旦而
[029-60a]
衆建之也脩禮法謀連帥朝厲而夕勉之
所以為長乆之計者固非一日而驟為之
也規模者本之前善善者存乎後是故羲
炎以來歴載千百而封建之設猶有遺利
則凡事之立固不在乎始謀之善不善者
漢封諸侯初本率意事㣲周度是以土宇
過制嵗未㡬何而叛九起則其始謀者既
不善矣誠使恵文景武而徠克原其故脩
[029-60b]
方伯謀連帥明君臣父子之恩正疏戚尊
卑之分漸而維之使安其樂絀貪殘寵賢
德崇恵而涵養之則三代之緒將復見矣
柰何吹過計一饐廢膳遂使成功頓毁
美惡俱盡而不可以復起豈不惜諸是故
成乆長之業者必非一旦之可為也周有
天下商之諸侯存者猶千八百因而崇之
故為勢易而説者謂周之興也八百之侯
[029-61a]
同會伐紂故不得而不封且以為一旦封
之此皆書生嘐嘗試疏闊譚也
暴長者云云推久長之策造速成之功
此非陛下之福天下非一時之用海内
非一旦之功云云朱浮云
上世妃后之國
華胥 伏戱母國在閬中列子云華胥氏之國在弇
州之西台州之北
[029-61b]
娥陵 女媧氏之臣有娥陵氏
少典 黄帝父大叢少典氏則其後襲封者有典氏
姓纂又有/少氏妄
有喬 僑也一作橋少典取有僑氏傳作有蟜賈云
諸侯集云古諸侯又云上世國名/國語有矯故玉篇為居兆切後有喬氏
橋氏蟜氏春秋有蟜固漢有蟜彦/冲姓纂以為蟜牛後
承桑 神農取承桑氏一曰桑水陜之靈寶有桑里
亭晉桑田今即/陵有桑里
[029-62a]
西陵 黄帝元妃嫘姓國作儽同今江夏安陸間故
吳以安陵為西陵有嫘氏西陵氏春秋有西/陵羔見世
本/
方纍 黄帝次妃方儽氏一曰方靁靁纍聲注靁祖/方靁
用字每相犯故世/以方靁即靁祖誤有靁氏纍氏儽累雷傫嫘/单從田皆
非/字
彤魚 黄帝三妃彤魚氏國固表作彤非
干類 青陽取干類氏生少昊後有類氏
[029-62b]
蜀山 昌意取蜀山氏益土也詳前/紀今濟有蜀山或
其分也
鄒屠 髙陽取鄒屠氏者昔黄帝戮蚩尤遷民善者
於鄒屠
勝濆 勝奔也髙陽允妃勝奔氏國帝系注宋/𠂻云國名或作
騰隍誤
根水 卷章取根水氏今土軍縣有根水是史多作
卽水非
[029-63a]
鬼方 陸終取鬼方氏殷高宗伐鬼方或此
陳豐 一作鋒酆也僑極取陳豐氏生帝嚳嚳復取
陳氏生帝堯齊之豐丘陳氏邑也
有娀 帝嚳次妃國訛作嵩殷武疏/簡狄國桀敗有娥之虛
盖陕虢間故世紀晉志桀敗於焦淮/南子有娥在不周北逺有娀氏
嵩氏
有陬 帝嚳三妃之國音輙史作訾陬或作陬訾俱
非姓書訾陬三/皇時諸侯
[029-63b]
冨冝 帝堯取冨冝氏史記班表作散冝散冝為二
登北 帝舜之三妃傳多作癸北姓纂又/作癸比經云國在
鉅燕之南倭之北屬燕
有㜪 納有㜪氏生伯禹唐韻云國名帝繫作有
莘今陳留有莘城國語之莘虛
土敬 妻圡敬氏見山海經
塗山 太康地記塗山故當塗國固云九江當塗今
夀春東北塗山也山在濠之鍾離/四百十七里當塗故城
[029-64a]
州西九十六有禹廟塗山神祠山頂漢魏不
害劉聖公為當塗侯國應以為會諸侯處/非塗山侯國大誤
酈山 戎胥軒取酈山氏盖即酈侯
契和 老子祖理徵取契和氏後有契氏
純狐 后羿妻純狐氏浞納之
有仍 見商世國
州山 南岳取州山氏曰女□
右上世帝王妃后之國
[029-64b]
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文者禮文
加詳之謂也夏商氏非不文也以周而視
之則猶質也方封建之行也豈惟利其私
哉予之所嘉亦正以其文也且姑以大婚
一事言之王妃取於諸侯而王女下嫁於
國君之世子不過下一等爾逆送之有文
以相接丙丙乎不可尚矣自其郡縣而兩
勢懸后妃遂取於齊民而王女下嬪於匹
[029-65a]
庶矣豈不異夫桓二年紀侯來朝何休以/為稱侯者天子將娶於紀
故封之以百里謂天子得娶庶人女以其/得專封非也劉元輔云天子養天下之民
居天下之尊守天下之法能刑人能爵人/然刑人當以罪爵人當以德豈以得專而
妄刑人爵人哉又况撓以情愛援百里之/命於匹庶輕宗廟䙝社稷使後代庸君欲
以百里之女共天地之事豈不失觀諸六/典云兩漢皆列侯尚主自魏晉來尚主者
皆駙馬都尉駙馬都尉鄙/矣然兩漢亦不專列侯也或曰何傷乎是
所以為無私也嗟乎亦不究其本矣天下
多故人非齊聖敵則敬其相洎者未有不
[029-65b]
生於不等者也秦漢而徠不原其本脱先
王之意務以尊君抑臣為治列侯尚主帥
使男事其女而公卿婿天子者一至舅姑
屈跪其婦以故王陽條奏原以為失長樂
王回亦首其敝謂父母至不敢畜其子而
舅姑且不敢有其婦人倫悖於上風俗頺
於下則不等而已矣惟不等故不敬不敬
故相洎相洎不敬失伉儷之義矣失伉失
[029-66a]
儷乂烏足以言之封建之代哉
古之亡國
皮氏 信不行義不立哲士陵君政禁之生亂而亡
皮氏詳雜國中
華氏 方正日逺邪人專政禁之生亂而亡六韜作/莘氏又
博物/志
平林 挾德責數賢能日疏位均而爭遂亡詩會伐
平林後漢平林盜起者按平林在隨縣東北
[029-66b]
九域/志史記有平林老引見/姓纂
三鱙 美言聞於内惡言聞於外内外不相聞而亡
或云三苗昭/元
義渠 二子異母皆重君病大臣分黨以爭而亡春
秋之義渠戎秦昭滅之為北地今慶州
平州二/ 功大而不賞謟臣日賞功臣怒而生變平州
出奔盟會圖疏平州在汾州介休西若齊之
平州漢平州國在梁父宣元平州杜云泰山/牟縣西有平州鄉
[029-67a]
有林 召離戎君朝之而不親禮逃而誅之天下叛
之林氏以亡六韜林氏國出騶經與葛䑕近
預云中牟林亭非今開封春/秋之北林
曲集 自伐其智廢仁義事彊力賢良伏匿君孤無
使榆州伐之而亡今符陽郡有集云萬山所
集六韜作西譙州氏伐之
榆州 孤而無使曲沃伐之而亡見博物志當亦/周書文今不見儀
之榆社或云魏榆晉曰雝榆亦曰魏榆預云/朝歌東有雝榆城今衛縣
[029-67b]
隨/改
有鄶 蔑爵損禄後君少弱禁伐不行重氏伐之而
亡攷之潜夫即祝融後也今鄶城六韜曰會
氏
重氏 伐有鄶者宜句芒國滄之南皮有千童城年
表云故重是也城在今無𨽻漢縣/也云囙徐福妄
上衡 與林氏爭權林氏再戰弗克上衡為義弗克
俱亡
[029-68a]
有果 好以新易故故者興怨新故不合内外不附
而亡今果州
畢程 損禄增爵羣臣貌匱而亡文王卒於畢程長/安
志引孟子/今作畢郢而武王嘗窮於畢程吕十/八地今咸
陽
陽氏 自伐而好改作事無故業官無定位民運於
下而亡夫國以陽名者多矣如陜有上陽下
陽晉魯鄧越皆有東陽南陽難可悉數
[029-68b]
榖平 慢類無親破國弗克業荆用國内外相援而
亡一作平氏
縣宗 狠而無親執事不從守職者疑羣臣解體國
無立功而亡六韜作懸原
扈氏二/ 鄭地預云滎陽故卷有扈城亭卷後齊入滎
陽故卷城在原武西北
洛氏 宫室無常池囿廣大工巧日進失其民時民
人匱竭饑饉不食商伐亡之即有雒雒以色/㖖魚豢
[029-69a]
云漢火行忌水故去水加佳妄也按漢字從/水不改師古云光武後改亦非史記已用之
六韜作有熊誤
重丘二/ 以美女遺青陽者括地象云曺州武城有重
丘故城今在濟隂東北三十一亦曰/廩城孫蒯飲
馬重丘遂伐曺取重丘者襄十七寰宇以乗/氏東北三十七古
重丘/城是與德之重丘異二十五年盟處乃齊地/邵云平原安德北有重
丘鄉今有故重丘城在德治安德/北樂史云故城在博之聊城東南
右古亡國見周書史記解及六韜周志凡
[029-69b]
國三十皆叙其所以致亡之道以詔徠世
者二書俱云二十八國然文止二十有二/今以張華等記參綜得此其有夏后居
殷商○有虞○質沙○有巢○共工○南/氏○阪泉○𤣥都○西夏十國已别見
嗚乎謀人則智謀已則愚謀末則獲謀大
則疎此天下之通患也彼有宗社者莫不欲
安也俄而危矣莫不欲存也俄而亡矣虞
夏不可言矣商之三千周之千八百至秦
漢之世者不千一莫不失於是也有一裘
[029-70a]
褐必即良工有一羊豕必資良宰人主欲
善射中㣲而及逺也則張貴爵厚賞以招
之内不阿其子弟外不隱於逺人惟能中
者取之雖有骨肉之親便媚之好不之使
誠以不能是也至於治國御民調壹上下
内以固其城外以拒其難治則制人而不
制於人亂則危亡削滅可立而待然而求
卿相輔佐不如是之公惟便僻説已之庸
[029-70b]
是豈不獨過歟是故明主有私人以百金
良珠玉而無私以官職事業國無常强無
常弱奉法者以强而不奉法者以弱荆莊
併國二十六開地三千猶荆莊之氓社稷
而荆已亡齊桓併國三十開地三千猶齊
桓之氓社稷而齊已滅燕襄以河為境以
葪為國殘齊而平中山有燕者重無燕者
輕魏安釐攻趙破荆利都平陸攻韓拔管
[029-71a]
兵四布於天下而尋皆亡者羣臣官吏務
其所以亂而不務其所以治也戈盾異用
刀鑑殊施易位而用之則俱廢矣三公九
卿人之司命今也不惟其人而惟親戚便
佞之與無故而處豈非大不智歟韓嬰子
云彼不能而主使之是闇主也臣不能而
妄為之是詐臣也主闇於上臣詐於下滅
亡無日俱亂之道故明主惟能愛其所愛
[029-71b]
闇主則危其所愛矣予讀周志而益信國
之亡未有不自已以求者後之取亡亦未有
不出此而君人者尚不知戒豈不悲哉
路史卷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