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2b0011 通鑑地理通釋-宋-王應麟 (master)


[005-1a]
欽定四庫全書
 通鑑地理通釋卷五   宋 王應麟 撰
  十道山川攷
禹貢定髙山大川以别九州之境職方爾雅取法焉山
川萬古不易州縣隨時變遷後之志地理者附山川于
注失其綱領唯唐六典叙十道得禹貢遺意今釋其地
以備參攷山川能說九能之一或庶幾焉
   關内
[005-1b]
東距河
 班固西都賦帶以洪河注書曰導河自積石南至于
 華隂
西極隴坂
 隴坂即隴坻今之隴山應劭曰隴西郡有隴坻在其
 西見後/杜篤論都賦置列汧隴廱偃西戎西京賦右
 有隴坻之隘注應劭曰天水/有大坂曰隴坻
南據終南之山
[005-2a]
 西都賦表以太華終南之山地理志武功縣太一山
 古文以為終南張衡西京賦終南太一隆崛崔崒注/五
 經要義太一一名終南山在扶風武功縣此云終南/太一不得為一山明矣葢終南南山之總名太一一
 山之/别號郡縣志終南山在京兆府萬年縣南五十里按
 經傳所説一名太一亦名中南據西京賦云西征賦/云九嵕巀嶭太一巃
 嵸面終南而背雲陽跨平原而連/嶓冢然則終南太一非一山也左傳中南九州之
 險也桞宗元謂據天之中在都之南西至于襃斜又
 西至于隴首以臨于戎東至于商顔又東至于太華
[005-2b]
 以距于關其物産之厚器用之出則璆琳琅玕夏書
 載焉紀堂條梅秦風詠焉終南山又在鳳翔/府郿縣南三十里
北邉沙漠
 唐世突厥薄渭橋吐蕃入奉天邇戎狄故也
名山 太白
 在鳳翔府郿縣東南五十里漢武功/縣地桞宗元碑云其
 地寒氷雪之積未嘗已水經注地理志武功縣有太
 一山古文以為終南杜預以為中南亦曰太白山在
[005-3a]
 武功縣南去長安二百里俗云武功太白去天三百
 杜彦逹曰太白山南連武功山於諸山最為秀桀冬
 夏積雪望之皓然韓愈南山詩西南雄太/白唐田游巖入太白山
九嵕
 在京兆府醴泉縣漢左馮翊谷口縣也谷口縣九/嵕山在西
 口故城在醴泉東北四十里西都賦冠以九嵕陪以
 甘泉西京賦九嵕甘泉涸隂沍寒水經注涇水東經
 九嵕山東中山西謂之谷口
[005-3b]
吳山
 職方雍州山鎮嶽山在隴州吳山縣西南五十里謂
 之吳嶽唐為西鎮禹貢導岍漢志以為扶風汧縣吳/山按隴州汧源縣有岍山岍水所
 出非吳/山也
岐山
 在鳯翔府岐山縣東北十里亦名天柱山漢右扶風
 羙陽縣西北周太王所邑文王始亦治焉西京賦注
 說文曰岐山在長安西羙陽縣界山有兩岐故因以
[005-4a]
 名焉周之興也鸑鷟鳴於岐山成王有岐陽之蒐石
 鼓文在天興縣南二十里石形如鼓其數有十韋應
 物詩謂宣王大獵岐陽韓愈歌亦云蒐岐陽其文可
 見者四百六十五呂氏春秋九山之一乳河圖曰岐/山在崑崙東南為地 岐陽鎭
 詩所謂居/岐之陽也
梁山
 在京兆府奉天縣北五里漢志有扶風好畤縣有梁/山 九域志奉天縣鳳翔
 府好畤縣/有梁山古公踰梁山秦立梁山宮又同州韓城縣
[005-4b]
 南十九里亦有梁山漢左馮翊夏陽縣西北詩韓奕
 所謂奕奕梁山也爾雅以為晉望嶭氏禹貢解曰梁/山在同州韓城縣
 而乾州好畤縣亦有梁山在/邠岐間非禹貢之梁山也
泰華
 在華州華隂縣南八里山海經華首之山西六十里
 曰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髙五千仭其廣十里太/華
 西八十里少華之山西京賦綴以二/華 少華山在華州鄭縣東南十里唐𤣥宗銘曰雄
 峰峻削菡蓞森爽是曰靈嶽衆山之長偉哉此鎭崢
[005-5a]
 嶸中土髙標爀日半壁飛雨華嶽題名五百十一人
 再題三十一人自開元訖清泰獨孤及仙掌銘巨靈/贔屓髙掌逺蹠以流
 河曲厥跡猶存巨靈河神也遁甲/開山圖曰巨靈能造山川出江河
大川 涇
 出原州百泉縣开頭山東南至京兆府髙陵縣入渭
 職方雍州川論都賦帶以涇渭號曰陸海山海經出/長城北山

 出渭州渭源縣今熙州/渭源堡鳥䑕山東至華州華隂縣入
[005-5b]
 河山海經鳥䑕同穴之山渭水出焉東流注于河水
 經出南谷山在鳥鼠山西北職方雍州浸郡縣志在
 京兆萬年縣北五十里論都賦鴻渭之流徑入于河
 大舩萬石轉漕相過潘岳西征賦北有清渭濁涇黄/氏
 曰渭水出熙州狄道縣鳥䑕同/穴山東南至華州華隂縣入河

 出藍田谷北入渭在京兆府萬年縣東二十一里西
 征賦南有𤣥灞素滻通典荆溪下流也故滋水/秦穆公更名以顯霸功郡縣
[005-6a]
 志即秦嶺之下流東南自商川上洛縣界流入又西
 北流合滻水入渭白鹿原在萬年縣東二十里亦謂
 之霸上

 亦出藍田谷北至萬年縣入渭水經北入于灞注云/北歴
 藍田川北流/注于霸水上林賦終始霸産唐望春宮臨滻水韋/堅
 治漢隋運渠絶灞滻並渭/而東至永豐倉與渭合長樂坡在萬年縣東北十/二里即滻川之西
 岸/本滻陂隋文帝/更名
[005-6b]
逺夷控北蕃突厥
 吐蕃本西𦍑屬散處河湟江岷間或曰南凉秃髪利
 鹿孤之後突厥古匈奴北部居金山之陽其地三垂
 薄海南抵大漠
   河南
東盡于海
 古青徐之域
西距函谷
[005-7a]
 古函谷關在陜州靈寳縣函谷故城在縣南十里東
 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號曰天險所謂秦得百
 二也
南瀕于淮
 古徐州之域
北薄于河
 古豫兖之域洛陜負河而北虢汝許鄭負河而南
名山 三崤
[005-7b]
 又名嶔崟山在河南府永寜縣北二十八里自東崤
 至西崤二十五里呂氏春秋/九塞之一輿地廣記二崤山連入
 硤石界其南陵夏后臯之墓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風
 雨春秋晉敗秦師于殽陜州石壕鎮本殽縣後魏置
 唐改硤石誦訓掌道方志以詔觀事若/魯有大庭氏之庫殽之二陵
少室
 在河南府登封縣四十里漢潁川崈髙縣也在告成
 縣西北五十里漢陽城縣述征記漢武築登仙臺
[005-8a]
砥柱
 俗名三門山在陜州硤石縣東北五十里黄河中山
 有三門河所經唐太宗勒銘硤石省/入陜縣山在河中形若
 柱水經注謂禹所鑿禹貢導河積石至于龍門又東/至于砥柱 李齊物鑿砥柱為
 門以通漕五裴耀卿鑿漕渠以避三門之險柱/隋開皇十 年鑿砥柱 宋乾德元年鑿砥
蒙山
 在沂州費縣西北八十里楚老萊子/所耕處禹貢蒙羽其藝
 詩奄有龜䝉漢泰山郡蒙隂縣西南東䝉山在費縣/西北七十五里
[005-8b]
 顓臾為東䝉/主近於費
嶧山
 一名鄒山在兖州鄒縣南二十二里郡縣志秦始皇
 觀禮于魯刻石於嶧山禹貢嶧陽孤桐詩奄有鳧繹
 太史公鄉射鄒嶧自晉郗鑿避難/嶧山中鎮鄒山後 嶧山奔下邳

 在河南府登封縣北八里漢潁川崈即嵩/字髙縣也一
 曰太室山是為中嶽晉司馬侯曰太室九州之險也/漢武帝禮登太室 郡縣志東
[005-9a]
 曰太室西曰少室嵩髙總名即中嶽也山髙二十里/周廽一百三十里少室山在縣西十里啓母祠縣東
 北七里漢武帝祀中/嶽見夏啓母石是也

 職方兖州山鎮岱山泰山也一曰岱宗在襲慶府奉
 符縣西北三十里唐兖州/乾封縣漢泰山郡博縣西北漢官/儀泰
 山東南名曰日觀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 社首山在縣西北二十六里
大川 伊
 出商州上洛縣熊耳山東北至河南府洛陽縣南北
[005-9b]
 入于洛郡縣志伊水在河/南縣東南十八里秦三川郡謂河洛伊山海/經蔓
 渠之山伊水出/焉東流注于洛

 職方豫州川出商州洛南縣冡領山至河南府鞏縣
 入河郡縣志在洛陽縣西南三里西/自苑内上陽之南彌漫東流繫辭曰洛出書
 禹貢豫州伊洛入于河伊水入洛/洛水入河山海經讙舉之山
 雒水出焉東北流注于𤣥扈之水河圖曰𤣥/扈洛汭冢嶺山
 在河南縣西七十里洛水所出
[005-10a]

 出汝州梁縣天息山逕蔡潁州入淮爾雅汝為濆

 出河南府陽城縣陽乾山東至壽春府下蔡入淮皆/古
 豫州地職方以/為荆州浸未詳山海經出少室黄氏曰出河南登封/陽乾山東南流至潁
 川潁上/縣入淮

 出沂州沂水縣艾山南至下邳西南入泗禹貢徐州
[005-10b]
 淮沂其乂職方青州浸曽氏曰徐州水以沂名者非
 一酈道元謂水出尼丘山西北徑魯之雩門亦謂之
 沂水水出泰山武陽之冠石山亦謂之沂水禹貢廣
 記曰沂水經下邳縣分為二水一水於城北西南入
 泗一水經城東屈曲從縣南亦注泗謂之小沂水

 職方青州川出襲慶府泗水縣桃墟西北陪尾山源
 有泉四四泉俱導因以為名西南過彭城又東南過
[005-11a]
 下邳入淮禹貢泗濵孔子宅在曲阜縣今仙/源縣故魯城
 中歸徳門内闕里之中背洙泗矍相圃之東北太史
 公北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夫子遺風

 職方青州川出唐州桐栢縣桐栢大復山東南至盱
 眙軍招信縣入海水經云出南陽平氏縣胎簪山禹/自
 桐栢導之耳桐栢/縣漢平氏縣東界

[005-11b]
 職方兖州川泲當以古文/泲字為正出絳州垣曲縣王屋山東
 南始發源曰沇水既見而伏東出於孟州濟源縣二
 源東源周廻七百歩西源周廻六百八十五歩合流
 至溫縣是為濟水西南入于河山海經出共山南東
 丘酈道元謂當王莽之世川瀆枯竭但入河而已不
 復截流而南古說濟水/伏流地中通典禹貢濟水泆為滎今不
 復入滎
逺夷控海東新羅日本
[005-12a]
 新羅魏時新盧國本辰韓種辰韓始有六國稍分為
 十二新羅其一也國在百濟東南東濵大海兼有沃
 沮不耐韓濊之地 倭自後漢通焉在帶方東南大
 海中依山島居一名日本自云國在日邉故以為稱
   河東
東距常山
 左傳晉表裏山河常山見後
西據河
[005-12b]
 河至慈州文城縣孟門山是為入龍門至絳州汾州
 合河之上是為出龍門口桞子晉問晉之故封黄河
 迤之
南抵首陽太行
 雷首山在河中府河東縣本蒲坂舜都也夷齊居其
 陽所謂首陽山也山南/曰陽石曼卿詩謂耻生湯武干戈
 日寜死唐虞揖遜區詩唐風采苓首陽
 太行山在懐州河内縣西北亘十州/之界連亘河北諸州始/於
[005-13a]
 懐而逹/於幽為天下之脊一名皇母一名女媧其上有女
 媧祠寰宇記在河内縣北二十五里郡/縣志太行陘在縣西北三十里崔伯陽感山
 賦曰上正樞星下開冀方逄胃而畢自桞以張亂則
 冀安弱則冀强起為名丘妥為平岡巋乎甚尊其名
 太行墨翟察而知驥之貴户佼過而辨牛之難穆王
 升由雀道而出世宗行自大河而還孝明嘗登幸上
 黨郡章帝以游至天井關孟徳北上紀摧輪之恐謝
 公西顧引憂生之端阮籍失路而詠懐劉峻懐交而
[005-13b]
 發歎歸晉陽子惠之便道對二坂祖濬之詳觀决羊
 腸之險壍此山之道攻滎陽伐韓以威天下應侯為
 秦昭王之謀也據敖倉之粟杜此山之阨距飛狐之
 口守白馬之津使天下知所歸者酈食其為漢髙祖
 之謀也踰此山入射犬破青犢之衆殺謝躬於鄴以
 収復天下為心者漢光武之謀也濟河降射犬之衆
 還軍敖倉屬魏种以河北事然後西向以爭天下者
 魏武帝之謀也進據武牢扼其襟要俾竇建徳不能
[005-14a]
 踰山入上黨収河東之地而卒以并天下者唐太宗
 之誅也 禹貢太行恒山至于碣石注曰二山連延
 東北接碣石述征記曰太行山首始於河内自河内
 北至幽州凡有八陘罕都陘在幽州昌平縣北/十里太行八陘葢盡於此
北邉匃奴
 漢匃奴傳詩薄伐獫允至于太原晉文公攘戎翟悼
 公和戎翟戰國趙邉於匃奴
名山 雷首
[005-14b]
 在河中府河東縣南十五里禹貢壺口雷首至于太
 岳一名中條山唐司空圖居山之王官谷唐志河中/府永樂縣
 壺壺口山在慈州吉鄉縣郡縣志平山一名/ 口山今名姑射山在晉州臨汾縣西八里
介山
 在河中府萬泉縣漢河東汾隂縣南武帝用事介山/其山特立周匕
 十里高三十里在縣西南二十里/ 唐志又汾州介休縣亦有介山
霍山
 職方冀州山鎮謂之霍大山在晉州霍邑縣東北三
[005-15a]
 十里漢河東彘縣禹貢大岳岳陽
崞山崞音/郭
 在代州崞縣本作/嵉誤後漢書注崞縣有崞山地理志名
 山無崞山有五臺山在代州五臺縣東北百四十里
 道經以為紫府山内經以為清涼山漢慮虒/縣隋改九域志
 崞縣有崞山
大川 汾水
 職方冀州浸出憲州靜樂縣漢汾陽/縣地北管涔山南流
[005-15b]
 至河中府寳鼎縣北入河寳鼎漢/汾隂縣說文出太原晉陽
 山西南入河詩彼汾沮洳國語宰孔曰晉景霍以為
 城汾河涑澮以為淵山海經管涔之山汾水出/焉又云汾水出上窳北
晉水
 在太原府陽曲縣晉陽省/入陽曲岀縣西懸罋山東入汾山
 海經縣雍之山晉水出焉東南流注于汾水雍音/甕
 譜晉陽南有晉水唐叔子燮改為晉侯唐北都城左
 汾右晉
[005-16a]
丹水
 澤州髙平縣有泫水一曰丹水漢上黨髙都縣莞谷
 丹水所出東南入泫水髙都澤州晉城/縣隋曰丹川
沁水
 出沁州沁源縣漢榖逺縣後魏/改今屬威勝軍羊頭山世靡谷至懐
 州武陟縣入河澤州有沁水縣山海經謁戾之山在/上
 黨涅/縣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注云至滎陽/東北入河又云出井
 陘山東東南注河入懐東南懐縣今/武陟
[005-16b]
   河北
東並于海
 滄州安東並海
南近于河
 爾雅兩河間曰冀州職方河内曰冀州通典河在無
 棣縣界
西距太行常山
 見前 地理志媯州懐戎縣東南五十里有居庸塞
[005-17a]
 東連盧龍碣石西屬太行常山實天下之險有鐵門
 關居庸呂氏春/秋九塞之一
北通渝關
 渝關在幽州北七百里營州城西四百八十里又平
 州石城縣有臨渝關在州西一百八十里因渝水為/名
名山 隆慮音廬/
 在相州林慮縣西二十里本隆慮漢屬河内/郡殤帝改為林夏馥入
 山中匿姓名為冶家傭崔伯陽感山賦隆慮雷首橋/順
[005-17b]
 二子師事仙人盧子/基於隆慮山棲霞谷
白鹿
 在衞州共城縣西五十四里隋章仇大翼隠於白鹿/山徙居林慮山茱萸澗
封龍
 一名飛龍山在眞定府獲鹿縣南四十五里漢石/邑縣
 縣志飛龍山在趙州元氏縣西北三十里趙武靈王/取封龍隋
 志石邑縣有封龍山唐志趙州元氏縣有封/龍山晉王浚使祁𢎞東討石勒戰於飛龍山
井陘
[005-18a]
 陘山在眞定府井陘縣東南八十里四面髙平中下
 似井故名之韓信擊趙欲下井陘隋唐置井州呂氏/春秋
 九塞/之一井陘口今名土門口在獲鹿縣西南十里有井
 陘關一名土門即太行八陘之第五陘也
碣石
 在平州石城縣西南漢右北平郡驪城縣通典在平/州盧龍縣
 南二十餘里郡縣志/盧龍縣南二十三里碣然而立在海旁水經注驪城
 枕海有石如甬道數十里當山頂有大石如柱形其
[005-18b]
 山昔在河口海濵歴世既久為水所漸淪入于海去
 岸五百餘里秦築長城起所自碣石在/今髙麗界與此碣石異禹貢夾右碣
 石入于河山海經碣石之山繩水出焉注水經曰今
 在遼西臨渝縣南水中秦皇刻碣石門登之以望巨
 海漢武帝東廵/海上至碣石通典碣石山在漢樂浪郡遂城縣長
 城起於此山長城東截遼水而入髙麗遺趾猶存右/碣
 石即河赴海處在平/州髙麗中為左碣石
常嶽
[005-19a]
 在定州曲陽縣西北郡縣志在縣北一百四十里常
 水所出職方并州山鎮曰恒山是為北嶽
大川 漳
 職方冀州川 濁漳水出潞州長子縣發鳩山東至
 相州鄴縣入清漳又清漳出太原府樂平縣少山東
 北流至徳州長河縣瀛州平舒縣入于河周定王五
 年河徙而東故漳水不入河而自達于海

[005-19b]
 出相州隆慮縣西大號山南逕朝歌縣北山海經沮
 洳之山濝水出焉南流注于河郡縣志出衞州共城
 縣西北沮洳山至衞縣古朝/歌入河謂之淇水口詩邶
 曰亦流于淇鄘曰送我淇上衞曰瞻彼淇澳
呼沲
 職方并州川虖池山海經出大戲之山在代州繁畤
 縣山在縣東/南九十里東南流經五臺山東流至文安縣入海
 何承矩築隄儲水為阻固並邉諸河/若滹沲胡蘆永濟等河皆滙于塘濼
[005-20a]
逺夷控契丹奚靺鞨室韋
 契丹與庫莫奚異方同類當遼西正北二百里隨水
 草畜牧唐貞觀中内屬以為松漠都督府庫莫奚鮮
 卑宇文别種後强盛有阿㑹氏諸部皆歸之至隋代
 號曰奚靺鞨隋文帝初來獻謂即勿吉也古肅愼國
 地西北與契丹接室韋後魏末通焉在靺鞨之北有
 五部南室韋在契丹北三千里北室韋分九部唐所
 聞有九部焉
[005-20b]
   山南
東接荆楚
 詩有蠻荆荆楚春秋莊公之世書荆僖公元年始書
 楚
西抵隴蜀
 秦隴巴蜀
南控大江
 詩江漢之域即荆梁二州
[005-21a]
北據商華之山
 商山在商州上洛縣南十四里商洛縣南一里亦名
 地肺山亦名楚山四皓所隠王莽傳謂繞霤之固南
 當荆楚言四面塞阨屈曲水回繞而霤即七盤十二
 繞 華山見前/
名山 嶓冢
 在興元府金牛縣今大安軍/三泉縣東二十里漢水所出禹
 貢岷嶓既藝嶓冢導漾東流為漢一在秦州清水縣/郡縣志在秦州上
[005-21b]
 邽縣西南五十八里漾水所出/嶭氏曰隴東之山皆嶓冢也山海經大時之山又
 西三百二十里曰嶓冢之山漢水出焉而東南流注
 于沔注嶓冢在武都氏道縣南
熊耳
 在商州上洛縣南四十里其山兩峰狀若熊耳禹貢
 導洛自熊耳其山在虢州盧氏縣界齊桓公登熊耳/山以望江漢山
 海經浮濠之水出/焉西流注于洛
巫峽
[005-22a]
 在䕫州巫山縣西楚置巫郡荆州記信陵縣西二十
 里有巫峽建平郡信陵縣今歸州巴東縣/通典晉置建平郡於巫山縣
銅梁
 在合州石照縣唐石/鏡縣南五里左思蜀都賦外負銅梁
 山之北址即/巴子故城
荆山
 在襄陽府南漳縣禹貢南條荆山山海經荆山漳水/出焉而東南流注
 于雎雎與沮同禹貢荆及衡陽/惟荆州即此山卞和得玉之處
[005-22b]
峴山
 在襄陽府襄陽縣東南九里歐陽文忠公記曰峴山
 臨漢上望之隠然葢諸山之小者而其名特著於荆
 州葢羊祜以其仁杜預以其功
大川 巴水
 巴江在達州永睦縣巴江渠江合於/通州縣東南
漢水
 職方荆州川禹貢漾漢為東漢水出大安軍三泉縣
[005-23a]
 西嶓冢山至漢陽軍漢陽縣入江漢水一名沔水酈
 道元謂東西兩川俱出嶓冢而同為漢水詩漢之廣/矣楚漢水
 以為/池沔水源出武都東狼谷中即漢水之上源山海
 經嶓冢之山漢水出焉東南流注于沔
沮水
 在荆門軍當陽縣漢臨沮故/城在縣北郡縣志出房州永清縣
 省入/房陵西南景山東南入于漢江一云出房州房陵縣
 東山東南過江陵府枝江縣入于江王粲登樓賦倚
[005-23b]
 曲沮千余/切之長洲顔師古曰左傳江漢沮漳楚之望
 也山海經景山雎水出焉東南流注于江景山在南/郡房陵西
 南二/百里
淯水
 出虢州盧氏縣南至鄧州順陽縣入于沔山海經攻
 離之山淯水出焉南流注于漢在淯陽縣南漢南陽/郡淯陽
 縣在淯水之陽故城在鄧州南陽縣南晉杜/預修召信臣遺迹激用淯水浸原田萬餘頃郡縣志
 東去鄧州南陽縣三里西去新野縣二百歩九域志
[005-24a]
 金州洵陽縣有淯水
   隴右
東接秦州
 漢隴西秦亭秦谷今秦州地
西逾流沙
 流沙在沙州西八十里其沙隨風流行禹貢導弱水
 餘波入于流沙漢志張掖郡居延縣居延澤在東北/古文以為流沙在唐甘州張掖縣東
 北百六十里沈括云嘗過無定河活沙履之百歩皆/動如行幕上或陷則人馬車駝以百千數無孑遺者
[005-24b]
 或謂此即/流沙也
南連蜀及吐蕃
 蜀始見于牧誓秦惠王伐蜀有其地 吐蕃見前/
北界朔漠
 唐置北庭安西都䕶府抵大漠
名山 秦嶺
 在秦州上邽縣省入/成紀九域志隴州隴安縣有秦嶺山
 西都賦晞秦嶺晁氏以為隴山秦嶺皆古之岍通典/秦嶺
[005-25a]
 在京兆藍田縣界又商州上洛縣西十八里有/秦嶺山嶺北為秦山南為漢山周六百二十里
隴坻
 在秦州隴城縣大隴山在縣/東一百里西京賦右有隴坻之隘
 丁禮/切漢武帝幸雍遂踰隴通典隴州汧源縣隴山在
 縣西六十二里一曰隴坻秦州隴城縣有大隴亦曰/隴首山清水縣小隴山一
 名隴坻又/名分水嶺
西傾
 在洮州臨潭縣漢臨/洮縣西南後名西强山在吐谷渾界
[005-25b]
 水經西傾之南桓水出焉禹貢西傾因桓是來吐谷/渾阿
 豺升西强山觀墊江源流輿地記/西頃之北洮水所出北 入河
朱圉
 在西和州大潭縣俗呼為白巖山郡縣志在秦州伏
 羌縣西南六十里
積石
 在鄯州龍支縣西九十八里黄河在縣西南六十里
 禹貢導河始此漢叚熲追羌出塞至積石河自積石/始西南流
[005-26a]
 山海經積石山其下有石/門河水冐之以西南流廓州積石軍在州西南西
 臨大澗北枕黄河河州枹罕縣積石山一名唐述山
 在縣西北七十里今人目龍支縣山為大/積石山此名小積石山
合黎
 在甘州張掖縣西北二百里亦名羌谷俗名要塗山
 水經在酒泉/㑹水縣東北禹貢導弱水至於合黎通典合黎水弱/水並在張掖縣
崆峒
 在岷州溢樂縣西二十里唐地理志/今西和州史記黄帝西至
[005-26b]
 空桐韋昭曰在隴右正義笄頭山一名崆峒在原州
 平髙縣五百里括地志在肅州福禄縣東南六十里
 二處皆云黄帝/登之未詳孰是漢武帝至隴西登空桐
三危
 在沙州燉煌縣南三十里山有三峰故曰三危舜竄
 三苗禹貢三危既宅導黒水至於三危鄭𤣥引河圖
 及地說云在鳥䑕西南山海經廣/員百里
鳥䑕同穴
[005-27a]
 在渭州渭源縣西七十六里今熙州/渭源堡俗呼為青雀山
 其同穴鳥如家雀色小青䑕如家䑕色小黄渭水出
 焉禹貢導渭自鳥䑕同穴同穴山名鳥䑕山者同穴/之枝山也孔氏曰鳥䑕共
 為雌雄同穴而處/其說怪誕不經河圖曰鳥䑕同穴地之幹也上為
 掩畢星山海經注鳥名曰䳜䑕名曰鼵鼵如人家䑕
 而短尾䳜似燕而黄色穿地入數尺䑕在内鳥在外
 而共處
大川 洮水
[005-27b]
 出西羌中北至河州枹罕縣入河
弱水
 出吐谷渾界窮石山自甘州刪丹縣西至合黎山與
 張掖縣河合其水力不勝芥然可以皮船渡通鑑魏
 太武擊柔然至栗水西行至莬園水又循弱水西行
 至涿邪山則弱水在莬園水之西涿邪山之東禹貢
 弱水既西以水皆東流唯弱/黒二水乃西注耳
羌水
[005-28a]
 出塞外水經出羌/中參合南至陰平文/州入白水
河瀆
 河源在西徼之外禹迹所及止於積石漢志河水行
 塞外東北入塞内至章武入海章武縣漢屬渤海/今入滄州清池縣
 典凡天下水泉三億三萬三千五百五十有九其在
 遐荒絶域者不可得而知江河自西極達東溟中國
 之大川也百三十有五水是為中川千二百五十二
 水斯為小川桑欽水經所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江/河在焉酈善長注引枝流一千二百五
[005-28b]
 十二曾氏曰河自西出而南又東折然後北注於/海隄防之起自戰國而漢以來築作者輒復敗
休屠澤
 在涼州姑臧縣東北屠直/閭切漢志云禹貢豬野澤史記/都野
逺夷控西域胡戎
 西域隋大業中來朝者四十餘國唐貞觀四年伊吾
 來降列其地為西伊州武后時王孝傑復四鎮自是
 諸國朝貢侔於前代胡戎黨項羊同悉立泥婆羅之
 屬
[005-29a]
   淮南
東臨海
 禹貢揚州東距海
西抵漢
 沔安二州抵漢水沔今漢陽軍/安今徳安府
南據江
 漢志江東至江都入海嶭氏曰大江過湖口東/行至通州海門縣入海
北距淮
[005-29b]
 禹貢揚州北據淮跨淮而過
名山 八公
 一名淝陵山在壽州壽春縣北四里淝水之北淮水
 之南今安/豐軍苻堅望見八公山上草木皆以為晉兵宋/景
 文公覧郡圖得八公山故老言山上有車轍馬跡是/淮南王上賔之遺耕者往往得金云丹砂所化可以
 療病因作詆仙賦八上有淮/南王安廟圖安及 士像

 在安慶府懐寜縣西北二十里通典一名天柱山灊/音潛漢武帝嘗登
[005-30a]
大别
 在壽州霍山縣今安豐軍/六安縣史記索隱云在安豐縣嶭
 氏曰大别山在漢陽軍亦曰甑山左傳楚拒吳濟漢
 而陳自小别至於大别小别山在汊川/縣東南五十里禹貢導嶓冡
 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近漢之山今漢陽軍漢陽/縣東北一百步其山前枕
 蜀江北帶漢水/魯山一名大别
霍山
 在霍山縣南五里開寳元年省為鎮入六安漢書注
[005-30b]
 南嶽霍山在灊縣屬廬江一名天柱山武帝/所登爾雅南
 嶽
羅山
 在申州羅山縣今信/陽軍西南九里有石城山甚髙峻在
 鍾山縣西南二十一里㝠阨葢謂此山吕氏春秋/九塞之一
塗山
 在壽春縣東北濠州鍾離縣西九十五里禹㑹諸侯
 周穆亦㑹栁宗元有銘下有縣廟山/前有禹㑹村
[005-31a]
大川 滁水
 在滁州全椒縣南六十里原出廬州梁縣至𤓰歩入
 大江
肥水
 自安豐縣流入經壽春縣北又西入淮晉謝石謝𤣥
 大破秦兵于肥水齊垣崇祖於壽陽城西北堰肥水
巢湖
 在廬州合肥縣東南六十四里亦名焦湖
[005-31b]
   江南
東臨海
 謂蘓杭台溫明等州吳舟師自海入齊
西抵蜀
 謂施黔等州
南極嶺
 五嶺在䖍郴永道州
北帶江
[005-32a]
 謂洪江鄂等州
名山 茅山
 在建康府句容縣東南六十里鎭江府金壇縣西南
 三十五里唐置茅州一名句曲山言山形如句字之
 曲三茅得道之所
蔣山
 在建康府上元縣西北十八里唐置蔣州蔣子文立/廟鍾山封
 為蔣侯因改為蔣山江表上/已常遊於此為衆山之傑
[005-32b]
天目
 在臨安府於潛縣北六十里有兩峰峰頂各一池左
 右相對名曰天目郭璞云天目山前兩乳/長龍飛鳳舞到錢唐
㑹稽
 職方揚州山鎮在紹興府㑹稽縣東南二十里有禹
 穴禹於此㑹諸侯之計因名秦始皇上㑹稽祭大禹
 立石頌徳太史公上㑹稽探禹穴越絶書勾踐小城
 山隂是也呂氏春秋九山之一底水經注㑹/稽山東有穴深不見 謂之禹井
[005-33a]
四明
 唐志在越州餘姚縣西一百五十里明州以境有四
 明山為名在州西八十里山海經句餘之山注今在
 餘姚南句章北二縣因為名謝靈運山居賦注天台
 四明相接連四明方石四面自然開窻九域志鄞有/四明山慈溪
 有句/餘山
天台
 在台州天台縣北十里一曰桐栢山髙萬八千丈周
[005-33b]
 旋八百里其山八重四面如一赤城山在縣北六里
 天台之南門也名山略記曰葛仙公山也孫綽有賦
 唐司馬子㣲廬天台/隋徐則入天台山
括蒼
 在處州麗水縣本括州隋置括蒼縣唐改輿地廣記/台州臨海
 縣有括蒼山寰/宇記今蒼嶺
縉雲
 在處州縉雲縣一名仙都本括蒼縣地孤舊傳黄帝/遊仙之處有 石特起髙
[005-34a]
 二百丈峰數十或如羊角或如/蓮花 隋徐則杖䇿入縉雲山
金華
 在婺州金華縣北二十里赤松子得道處神仙傳皇
 初平至金華居石室中金華洞在縣/北三十里
大庾
 在南安軍大庾縣西南二十里一名塞上嶺即五嶺
 之一五嶺之最東/者亦曰東嶠漢時呂嘉反漢軍伐之監軍姓庾
 城於此故謂之大庾嶺唐志在䖍州南康縣今南/安軍
[005-34b]
 駢繇大庾擊賊廣州
武夷
 在建寜府崇安縣南三十里漢郊祀志有武夷君通/典
 在建安縣唐志在建/陽縣時未有崇安縣朱文公武夷圖序峰巒巖壑秀
 㧞竒偉清溪九曲流出其間文公築精舍于五/曲大隠屏之下
廬山
 在江州潯陽縣今徳/化東三十二里南康軍城北十五
 里本名鄣山郡縣志匡俗字子/孝廬于此山漢武帝拜
[005-35a]
 為大明公俗號廬君故名山周環五百餘里太史公
 南登廬山觀禹疏九江廬山東白鹿洞唐李渤之隱
 居南唐創書院
衡嶽
 職方荆州山鎮在潭州衡山縣西三十里衡州衡陽
 縣北七十里有五峰曰紫葢天柱芙蓉石廩祝融湘
 中記曰衡山有玉牒禹案其文以治水遥望衡山如
 陣雲郭璞曰山别名岣嶁韓文公詩岣嶁山尖神禹
[005-35b]
 碑南嶽記曰朱陵之靈臺宿當翼軫度應機衡故為
 名禹導水通瀆刻石書名山之髙南嶽文云髙四千
 一十丈岣嶁者衡山南麓别峰之名通典衝山在/衡州湘潭縣衡嶽廟在衡山縣西三十里
大川 浙江
 在臨安府錢唐縣南十二里越州蕭山縣西二十五
 里莊子云淛河葢取其曲折為名地理志水經曰漸
 江郡縣志江源自歙州界東北流經界石山又東北/經州北又東北流入于海江濤每日晝夜再上常
 以月十日二十五日最小月三日十八日極大小則/水漸漲不過數尺大則濤湧髙至數丈毎年八月十
[005-36a]
 八日數百里士女共觀舟人/漁子泝濤觸浪謂之弄濤秦始皇至錢唐臨浙江
 吳越春秋越王至浙江之上望見大越山川重秀天
 地再清前潮水伍子胥也/後重水大夫種也燕肅海潮圖論曰浙江夾
 岸有山南曰龕/北曰赭二山相對謂之海門岸狹勢逼涌而
 為濤髙麗圖經云潮汐往來應期不爽為天地之至
 信古人嘗論之在山海經以為海鰌出入之度浮屠
 書以為神龍之變化竇叔蒙海濤志以為水隨月之
 盈虧盧肇海潮賦以謂日出於海衝擊而成王充論
[005-36b]
 衡以為水者地之血脈隨氣進退率未之盡大扺天/包水水
 承地而一元之氣升降於太空之中地乘水力以自/持且與元氣升降互為抑揚而人不覺方其氣升而
 地沉則海水溢上而為潮及其氣降而地浮則海水/縮而為汐計日十二辰由子至已其氣為陽而陽之
 氣又自有升降以運乎畫由午至亥其氣為陰而陰/之氣又自有升降以運乎夜一晝一夜合陰陽之氣
 凡再升再降故一日之間潮汐皆再焉然晝夜之攻/擊乘日升降如應乎月日臨於子則陽氣始升月臨
 於午則陰氣始升故也夕潮之期日皆臨子晝潮之/期月皆臨午焉又日行遲月行速以速應遲每二十
 九度過半而月行及之日月之㑹謂之合朔故月朔/之夜潮日亦臨子月朔之畫潮日亦臨午焉且晝即
 天上而言之天體西轉日月東行自朔而往月速漸/東至於漸遲而潮亦應之以遲於晝故晝潮自朔後
[005-37a]
 迭差而入於夜此所以一日午時二日午末三日未/時四日未末五日申時六日申末七日酉時八日酉
 末也至夜即海下而言之天體東轉日月西行自朔/而往月速漸西至於漸遲而潮亦應之以遲於夜故
 夜潮自朔後迭復而入於晝此所以一日子時二日/子末三日丑時四日丑末五日寅時六日寅末七日
 卯時八日卯末也以時有交變氣有/盛衰而潮之所至亦因之為大小
湘水
 出全州清湘縣陽朔山東入洞庭北至衡州衡陽縣
 入江太史公浮沅湘山海經湘水出舜葬東/南陬西環之入洞庭下
贑水
[005-37b]
 山海經出聶都東山東北注江入彭澤西注云出南/野縣西北
 南野今南安軍大庾/縣聶都山在縣西南漢地理志贑縣豫章水出西南
 北入大江通典䖍州贑縣有章水貢水合流故曰贑
 䖍州今改為贑東江發源於汀州新樂山經雩都㑹/於章水西江導源於大庾縣之聶都山與貢水合
沅水
 在常徳府武陵縣漢臨沅縣地至長沙入洞庭湖又
 入龍陽縣界厯九洲洲長二十里即李衡種栢所地
 理志水經出䍧柯且蘭縣今遵義軍/播州地山海經出象郡
[005-38a]
 鐔城西入東注江入下雋西合洞庭中楚辭沅有芷
 兮澧有蘭濟沅湘以南征
澧水
 在澧州澧陽縣出慈利縣歴山東至辰州沅陵縣入
 沅注于洞庭水經云出武陵充縣西至長沙下雋縣
 西北入江禹貢又東至于澧楚辭澧浦嶭氏曰出澧
 州石門縣東合石門縣之涔水至安鄉縣入洞庭湖
洞庭
[005-38b]
 在岳州巴陵縣西南一里五十歩周廻二百/六十里青草湖
 相連青草在南洞庭在北巴丘湖又名青草湖在縣/南七十九里周廻二百六
 十五/里洞庭太湖也廣圓五百餘里日月若出沒於其
 中中有君山在縣西三十里青草湖中莊子黄帝張
 咸池之樂於洞庭之野楚辭邅吾道兮洞庭資水沅/水澧水
 湘水同注洞庭北㑹大江名五渚戰國䇿秦與荆戰/大破之取洞庭五渚謂此也嶭氏曰洞庭即巴丘也
 合沅湘諸水至岳/州巴陵縣入江
彭蠡
[005-39a]
 在江州潯陽縣今徳/化縣括地志在縣東南五十里六典
 注一名宮亭湖俗謂之/鄱陽湖在南康軍星子縣南江州彭
 澤縣西地理志在豫章郡彭澤縣西郡縣志在都昌
 縣今屬南/康軍西六十里與潯陽縣分湖為界禹貢揚州
 彭蠡既豬即江漢所滙之澤合江西江東諸/水跨豫章饒州南康軍三州之地吳起曰
 三苖左洞庭右彭蠡宋武帝破盧循於左里即彭蠡/湖口左里故城在都昌縣西南
 九十五里彭澤故縣城在都昌縣/北四十五里晉陶潛為令治此城
太湖
[005-39b]
 職方揚州其浸五湖國語注太湖即五湖在吳/西南唐志
 湖州烏程縣有太湖占湖宣常蘓四州境通典湖州
 東有太湖一名震澤在吳縣西南五十里太史公上/姑蘇望五湖太湖周五百里故
 曰五湖有苞山亦曰/夫椒山俗謂之洞庭山海經浮玊之山北望具區注
 太湖也李氏曰五湖彭蠡洞庭巢湖太湖鑑湖嶭氏/曰震
 澤今太湖在/平江吳縣
逺夷控五溪之蠻
 通典黔州楚黔中謂之五溪謂酉辰巫武陵等古老
[005-40a]
 相傳云楚子滅巴巴子兄弟五人流入黔中各為一
 溪之長一說云五溪蠻皆槃瓠子孫非巴子也水經
 注武陵五溪雄樠酉潕辰周武帝時蠻帥以其地歸
 附遂置黔州其在黔中五溪長沙間為盤瓠之/後其在峽中巴梁間為廩君之後
   劍南
東連䍧柯
 通典䍧柯渠帥姓謝氏舊臣中國正觀中修貢列其
 地為䍧州思州當䍧/柯之衝要
[005-40b]
西界吐蕃見前/
南接羣蠻
 羣蠻南詔北抵益州又有烏蠻白水蠻昆明蠻兖州
 蠻六姓蠻之屬漢州雒縣西北有白馬羌南平蠻北/與涪州接獠葢蠻之别種漢中卭笮
 川谷之間/所在皆有
北通劍閣
 劍閣在劍州劍門縣張載作銘有梁山亦曰大劍山
 在縣西南二十四里今隆慶府郡縣志大劍山亦曰/梁山在劍州普安縣北四十九
[005-41a]
 里通典利州益昌縣古劔閣道秦使司馬錯伐蜀所由謂之石/牛道郡縣志自益昌縣界西南十里至劔州普安縣大劒鎭
名山 峨眉
 峨眉大山在嘉州峨眉縣西七里漢犍為郡隋眉/山郡今嘉定府
 山相對望之如峨眉中峨眉在縣東南二十里西魏
 至眉州在峨眉之隂因山/為名蜀都賦抗峨眉之重阻大/峨
 山在峨眉縣南百里中峨山在南二/十里小峨山在南三十里是為三峨
青城
 在永康軍青城縣北三十二里岷山第/一峰也仙經云此是
[005-41b]
 第五洞天上有流泉縣澍一日三時灑落謂之潮泉
鶴鳴
 在蜀州晉原縣西七十九里今崇/慶府絶壁千尋後漢張道
 陵學道鶴鳴山中一云在縣西八十里益州記張道/陵登仙之所嘗有白鶴遊其上
岷山
 在茂州汶山縣俗謂之鐵豹嶺禹導江始於此河圖/括地
 象曰岷山之地上為井絡帝以㑹昌神以建福/禹貢岷山導江東别為沱沱水在彭州唐昌縣太史
 公西瞻蜀之岷山郡縣志岷山在岷州溢樂縣南一
[005-42a]
 里
大川 涪水
 出剛氐道徼外經綿州巴西縣至合州入漢
雒水
 出漢州雒縣章山南至新都谷入湔蜀都賦浸以綿
 雒
西漢水
 出秦州淸水縣通典上邽縣/今省入淸水嶓冢山南入廣漢白水
[005-42b]
 東南至重慶府江津縣入江禹貢廣記此嘉陵江水/嶭氏曰西漢出淸水之
 嶓冢與嘉陵/合流入蜀
江瀆
 江源在松州交川縣西北江源鎭至茂州岷山自岷
 山東流别而為沱至通州海/門縣入海山海經岷山江水出焉
 東北流注于海崍山崌山江水出焉東流注于大江
逺夷控西河羣蠻
 唐志劔南諸蠻州九十二無城邑椎髻皮服通典松
[005-43a]
 外諸蠻貞觀末遣兵從西洱河討之其西洱河從巂
 州西千五百里其地有數十百部落
   嶺南
東南際海
 秦置南海尉所謂東南一尉也通典禹貢物産貢賦/職方山藪川浸皆不
 及五嶺之外則嶺南/之地非九州之境
西極羣蠻
 漢交趾九眞日南合浦皆有蠻唐嶺南諸蠻州九十
[005-43b]
 二隸桂邕州安南府蜀爨蠻州十八隸峰州
北據五嶺
 秦南守五嶺塞上嶺一也今南安軍/大庾嶺騎田嶺二也今/郴
 州臘/嶺都龐嶺三也今道州/永明嶺甿渚嶺四也今道州/白芒嶺越城
 嶺五也今靜江府北永/州南臨源嶺
名山 黄嶺
 在廣州東莞縣
靈洲山
[005-44a]
 在廣州南海縣鬱水中南越志肅連山西十二里/有靈洲焉其山平原彌望
大川 桂水
 連州桂陽縣在桂水之陽又靜江府臨桂縣有灕水
 一名桂江經縣東去縣十歩九域志韶州曲江縣有
 桂水
鬱水
 在南海縣漢志鬱林郡廣鬱縣鬱水首受夜郎豚水
 東至四㑹縣入海四㑹屬/廣州山海經出象郡而西南注
[005-44b]
 南海入須陵東南
逺夷控百越林邑扶南
 通典自嶺以南是百越之地自交趾至㑹稽七八千
 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古謂之雕題林邑漢桓靈後
 蠻獠據象郡象林縣遂為林邑國晉灌邃討之宋杜
 慧度宗慤隋劉方破之唐曰環王今占/城扶南在日南
 郡之南海西大島中在林邑西南文身被髪晉隋遣
 使貢獻唐亦來貢
[005-45a]
 
 
 
 
 
 
 
 
[005-45b]
 
 
 
 
 
 
 
 通鑑地理通釋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