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i0009 樂律全書-明-朱載堉 (master)


[024-1a]
  欽定四庫全書


  樂律全書卷二十二


  明 朱載堉 撰


  律學新説一


  審度篇第一之上


  臣所撰度譜證古尺者凡十二類總若千萬言於經
史百家書中禮樂名物車服器用近取諸身逺取諸
物凡有關渉於度數者無不博採以為證據間有相
[024-1b]
傳之説亦與辨析使之昭然無可疑焉文煩不載摘
取數條録於此篇以見其大略云


  一曰證之以尺二曰證之以歩三曰證之以鈔


  四曰證之以錢五曰證之以黍六曰證之以粟


  七曰證之以律八曰證之以聲九曰證之以身


  十曰證之以體十一曰證之以器十二曰證之以物


  右十二條同類相附合成六條


  通志曰夏禹十寸為尺成湯十二寸為尺武王八寸為尺


[024-2a]
  禮記王制曰古者以周尺八尺為歩今以周尺六尺四
寸為歩


  陳祥道曰六尺四寸者十寸之尺也十寸之尺六尺四
寸乃八寸之尺八尺也


  蔡元定曰周家十寸八寸皆為尺以十寸之尺起度則
十尺為丈十丈為引以八寸之尺起度則八尺為尋倍
尋為常


  今按説文曰十寸為尺八寸為咫然則尺之與咫二
[024-2b]
器之名也以尺度物而計之則曰一尺二尺以咫度
物而計之則曰一咫二咫孔叢子曰昆吾之劒長尺
有咫史記曰肅愼之矢長尺有咫是也今人但知八
寸為咫而不知咫乃别是一物之名而非尺矣譬如
量器則鬴之非斛也權器則秤之非等子也蓋尺丈
斛鎰之類皆以十為數者也咫仞尋常豆區鬴鍾銖
兩斤石皆以四以八為數者也殷人以夏尺為其尺
之咫故夏之一尺乃殷之八寸是因之而益者也周
[024-3a]
人以夏尺之咫而為尺故夏之八寸乃周之一尺是
因之而損者也孔子謂殷因於夏周因於殷所損益
可知其此之謂歟雖然周人亦未嘗廢夏尺故註疏
家言十寸之尺八寸之尺兼用所謂長尺有咫是也
陳氏蔡氏謂以十寸之尺起度則十尺為丈十丈為
引以八寸之尺起度則八尺為尋倍尋為常此言得
之矣


  又按王制曰古者以周尺八尺為歩所謂古者指周
[024-3b]
公制禮之時也所謂周尺即夏尺去二寸通志陳氏
蔡氏所謂八寸之尺是也王制又曰今以周尺六尺
四寸為歩所謂今者指漢文帝命諸儒者撰王制之
時也所謂周尺六尺四寸周字誤也當作夏尺六尺
四寸蓋夏以十寸為尺周以八寸為尺周之八尺即
夏之六尺四寸也尺數雖殊歩則同也漢儒撰王制
不曉周字誤或謂古一歩八十寸今一歩六十四寸
則比今多十六寸矣或謂古一歩六尺四寸今一歩
[024-4a]
五尺一寸二分則比今多一尺二寸八分矣夫歩由
人足古今無異也而云古者一百畝比今多四十六
畝有餘何哉註疏家亦謂古者一百畝比今多五十
六畝有餘蓋皆誤矣


  又按周禮車人為耒六尺六寸與歩相中射人及儀
禮皆言量侯道以弓謂之貍歩弓人言弓長六尺有
奇司馬法及荀子皆言六尺為歩則周制未嘗以八
尺為歩也蓋戰國變亂之時意欲兼幷取人田土是
[024-4b]
故大其歩法乃以八尺為歩耳云八尺者即八十寸
亦未嘗言以八寸為尺也設若彼以八寸為尺今以
十寸為尺則彼八尺與今六尺四寸無異而田畝里
數又有何差别乎漢文帝時儒者不見古文周禮等
書遂據戰國亂世之法妄謂八尺為歩雖太史公之
流尚亦惑於其説謂六尺為歩者是秦始皇所制何
況於他哉


  小爾雅廣度篇曰跬一舉足也倍跬謂之歩宋咸註曰
[024-5a]
司馬法六尺為步倍跬乃其大略儀禮註云笴長三尺與跬相應然則跬為三尺
詳見别卷證之以器條下跬者俗呼為一驀音麥


  國語單穆公曰人目之察度也不過歩武尺寸之間其
察色也不過丈墨尋常之間韋昭註曰六尺為歩半歩
為武五尺為墨倍墨為丈八尺為尋倍尋為常爾雅云武迹也
詩云繩其祖武又云履帝武敏歆毛鄭朱皆以迹解之儀禮註疏謂中人足迹一尺二寸為武五武而成一歩此
云半歩為武非是


  荀子曰立視前六尺而大之六六三十六三丈六尺


[024-5b]
  史記秦始皇本紀曰數以六為紀符法冠皆六寸而輿
六尺六尺為歩乘六馬張晏曰水北方黒終數六故以
六寸為符六尺為歩譙周曰歩以人足為數非獨秦制
然也索隱曰管子司馬法皆云六尺為歩譙周以為歩
以人足非獨秦制又按禮記王制曰古者八尺為歩今
以周尺六尺四寸為歩歩之尺數亦不同


  今按單穆公曰目之察度也不過歩武之間荀卿曰
立視前六尺而大之六六三十六尺然則荀卿所謂
[024-6a]
六尺者歩也單穆公所謂歩者六尺也故司馬法曰
六尺為歩歩百為畮班固論建歩立畮亦祖之以為
説則古者以六尺為歩明矣王制言古者以周尺八
尺為歩今以周尺六尺四寸為歩此與荀卿之説不
同故鄭氏註曰按禮制周猶以十寸為尺蓋六國時
多變亂法度或言周尺八寸則歩更為八八六十四
寸太史公失於詳考因漢儒王制之誤遂謂六尺為
歩者乃秦始皇之所創制夫歩生於人之足跡亘古
[024-6b]
至今無有異也歴代改正朔易服色而豈能改易人
之肢體使歩有盈縮哉周以木王木之數八則八尺
為歩秦以水王水之數六則六尺為歩若然漢以火
王晉魏以土金王其以七尺十尺九尺為歩可乎此
蓋馬遷之謬譙周辨之當矣俗謂五尺為歩而黍尺
六尺比今四尺八寸大略近之劉歆六尺比今四尺
四寸有奇不亦太短乎據六尺為歩之法以證古尺
則眞偽可見矣


[024-7a]
  又按唐虞及夏后氏之制歩也皆以夏尺六尺為歩
商以夏尺一尺二寸五分為尺而以商尺五尺為歩
周以夏尺八寸為尺而以周尺八尺為歩置一尺二
寸五分為實五因得六尺二寸五分置八寸為實八
因得六尺四寸然則商之一歩乃夏尺六尺二寸五
分也周之一歩乃夏尺六尺四寸也秦復古制六尺
為歩自漢以來歩法或從六尺二寸五分或從六尺
四寸今工部收藏寳源局所鑄量地銅尺五尺為歩
[024-7b]
今之五尺乃夏尺之六尺四寸周尺之八尺也用紙
條長五尺置銅尺上照銅尺兩端裁齊將紙條折作
八叚墨匙界令相均於每叚内界作八寸共為六尺
四寸即夏尺六尺四寸也夏尺八寸均作十寸即周
尺也夏尺一尺二寸五分均作十寸即商尺也商尺
者即今木匠所用曲尺葢自魯般傳至於唐唐人謂
之大尺由唐至今用之名曰今尺又名營造尺古所
謂車工尺韓邦奇曰今尺惟車工之尺最準萬家不
[024-8a]
差毫釐少不同則不利載是孰使之然哉古今相沿
自然之度也然今之尺則古之尺二寸也所謂尺二
之軌天下皆同是也以木工尺去二寸則古尺也蓋
魯般家相傳之尺乃舜時同度之尺也臣按韓氏所
謂車工即造騾車之匠人也語云閉門造車出門合
轍指此尺而言也此尺即唐人所謂大尺大尺去二
寸唐人所謂黍尺唐六典曰凡度以北方秬黍中者
一黍之廣為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一尺二寸為大
[024-8b]
尺臣嘗取秬黍極大者校之則與六典合中者校之
則不相合也六典又云凡積黍為度者調鍾律測晷
景則用之内外官司悉用大者蓋唐制加黍尺二寸
為今尺今尺去二寸為古一尺無疑韓氏之言信矣
尺中最古而可常用者惟此尺耳蓋此尺即殷湯之
尺也去二寸即夏禹之尺夏禹之尺去二寸即周武
王之尺是今一曲尺中包括三代之制不待累黍而
自明矣且夫黄帝至於舜禹歴世因仍未嘗損益惟
[024-9a]
殷周始改綂易朔而損益之道興焉臣又因此以知
黄帝鍼經孔穴舜同律度量衡皆與夏尺同而禹之
身為度者亦因夏尺而可想見也自唐武徳四年至
今九百八十餘年以開元錢校此曲尺則尺未嘗改
也武徳而上至魯般時亦尚未及千年尺之無異從
可知矣又自魯般上至殷湯一千三百餘年尺亦不
過如此而已范鎮所謂自隋唐以及五代最為亂世
而此物不變則自秦至於三代又何疑哉千嵗之日
[024-9b]
今日是也夫此尺法天地自然中和之道而為萬世
之準則誠希世之寳宜與河圖天球之類咸為可珎
可法者也彼晉臣乃傅㑹衰周冡律宋儒又依倣王
莽偽錢杜撰周尺與世作則豈不陋哉營造尺之五
尺乃夏尺之六尺二寸半而為今之一歩若去其二
寸半即古所謂六尺為歩是也然則曲尺八寸為古
一尺明矣臣嘗依據古法擬造三種歩尺謹附載於
左方


[024-10a]
  夏尺六尺為歩比營造五尺短二寸


  裁紙條與寳源局銅五尺一般長乃界為六十四叚
每叚為夏尺之一寸十寸為尺六十寸為一歩外餘
四寸不用


  商尺五尺為歩即今營造五尺是也


  裁紙條與寳源局銅五尺一般長乃界為五十一寸
二分取其十寸是為商之一尺五尺為歩外餘一寸
二分不用


[024-10b]
  周尺八尺為歩比營造五尺長一寸二分


  裁紙條與寳源局銅五尺一般長乃界為八十段毎
段為周尺之一寸十寸為尺通長八十寸是為一歩
無欠無餘


  右乃三代歩尺夏尺六尺為歩當商尺之四尺八寸
當周尺之七尺五寸商尺五尺為歩當夏尺之六尺
二寸五分當周尺之七尺八寸一分二釐五毫周尺
八尺為歩當夏尺之六尺四寸當商尺之五尺一寸
[024-11a]
二分其周歩尺即今工部寳源局銅五尺是也商歩
尺即今工部營繕所營造五尺是也將寳源局銅尺
均作六尺四寸除去四寸即是夏尺一歩將寳源局
銅尺均作五尺一寸二分除去一寸二分即是商尺
一歩將寳源局銅尺均作八段毎段均作十寸不必
増損即是周尺一歩也


  右證之以尺歩


  㑹典云洪武八年詔中書省造大明寳鈔取桑穰為鈔
[024-11b]
料其制方髙一尺濶六寸許


  㑹典又云凡織造段疋濶二尺長三丈五尺


  臣謹按見今常用官尺有三種皆國初定制寓古法
於今尺者也世人止知今尺而已豈知寓古法哉請
詳言之一曰鈔尺即裁衣尺前所謂織造段疋尺也
此尺與寳鈔紙邉外齊是為衣尺又名鈔尺二曰曲
尺即營造尺前所謂方高一尺者也此尺與寳鈔黒
邉外齊是為今尺又名曲尺三曰寳源局銅五尺即
[024-12a]
上條所謂量地五尺也此尺比鈔黒邉長比鈔紙邉
短當衣尺之九寸六分臣家收藏寳鈔數萬大率同
者多而不同者少是以取其同者校尺其不同者不
可校也校尺之法亦用紙條自鈔紙邉外齊用刀裁
作一尺均為十寸毎寸均為十分是名衣尺别取紙
條自鈔近邉黒道外齊裁作一尺均為十寸每寸均
為十分是名營造尺營造尺之八寸裁衣尺之七寸
五分乃稽古度尺也求古尺捷法鈔内黒邉取齊折
[024-12b]
為五折去一取四亦得一尺宜知此捷法校對尤便


  今制三種尺


  鈔尺即裁衣尺


  銅尺即量地尺


  曲尺即營造尺


  古制三種尺


  商湯十二寸半之尺


[024-13a]
  夏禹十寸之尺


  周武王八寸之尺


  黍法三種尺


  縱黍八十一分之尺


  斜黍九十分之尺


  横黍一百分之尺



[024-13b]
[024-14a]
[024-14b]
[024-15a]
[024-15b]
[024-16a]
[024-16b]
[024-17a]
[024-17b]
[024-18a]
[024-18b]
[024-19a]
[024-19b]
[024-20a]
[024-20b]


[024-21a]
  唐㑹要云髙祖武徳四年七月十七日行開元通寳錢
歐陽詢製詞及書字含八分篆𨽻三體其錢徑八分
得輕重大小之中今按開元通寳乃錢之名非年號
也鑄自唐初武徳四年此錢一出則五銖廢矣蓋世
間第一等佳錢今人因見錢文作開元通寳以為𤣥宗
開元年鑄非也凡校尺選錢之最佳者其字體端楷
文質分明肉好停均匡郭齊整方為眞正開元錢也
其民間私鑄者則反之俗所謂低錢也然千萬中好
[024-21b]
者尚無一二蓋年代既逺眞者愈少偽者愈多尤宜
細辨愼勿誤用也若窖中所獲者必須滌去銅秀揩
磨乾淨乃可校焉若帯銅秀校之則釐毫不審矣凡
諸錢中惟此等錢得其中制貨泉等錢則頗小五銖
䓁錢則頗大樣制失中雖佳無用其開元錢宜以多
多俱同者為中或有微大及微小者摘去之别有一
種背後増一字俗呼五字開元此係武宗㑹昌年間
各州私鑄非眞開元也夫開元非有意同今尺也同
[024-22a]
乎秬黍耳秬黍則自古至今有常不變者也易曰神
農氏作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日中為市聚天下之貨
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然則秬黍之生錢貨之起蓋自
上古已有之矣上古之錢雖不可見此時之秬黍猶
昔日之秬黍也是故一黍之廣而為一分十分為寸
則錢之外徑也劉歆誤以秠黍為秬所造泉布失於
狹小有乖古制不足為法五銖等錢歴代變更亦無
定體所可法者惟開元錢而已臣家收藏古開元錢
[024-22b]
樣製甚大市賣者皆不及亦難得之貨也伏覩先朝
嘉靖錢隆慶錢及見行萬歴錢皆徑八分與古開元
錢同近日得古錢十餘種形如貨布而短上有太昊
高陽等文世人多未識校之廣八分與古開元同蓋
希世之寳不計年代矣


  今營造尺八寸當開元十枚


  夏尺十寸當開元十枚


  商尺八寸當開元十枚


[024-23a]
  周尺十寸當開元八枚


  今裁衣尺十寸當大泉十二枚


  漢尺十寸當大泉十枚


  唐尺八寸當大泉九枚


  宋尺九寸當大泉十枚


  右證之以錢鈔


  隋律志曰上黨之黍有異他鄉其色至烏其形圓重用
之為量定不徒然正以時有水旱之差地有肥瘠之異
[024-23b]
取黍大小未必得中按許愼解秬黍體大本異於常疑
今之大者正是其中者耳


  程頤曰黄鍾之聲亦不難定世自有知音者將上下聲
攷之即得正便將黍以實其管㸔管實得㡬粒然後推
而定法可也古法律管當實千二百粒黍今羊頭山黍
不相應則將數等騐之看如何大小者方應其數然後
為正昔胡先生定樂取羊頭山黍用三等篩子篩之取
中等者特未定也以律管定尺乃是以天地之氣為準
[024-24a]
非秬黍之比也秬黍積數在先王時惟此適與度量合
故可用今時則不同


  辨疑曰古上黨郡今山西潞安府是也境内產五色
黍其黒色黍復有數種軟黍堪釀酒者名秬硬黍
堪炊飯者名穄一稃内二顆黍名秠律家所用惟秬
而已穄與秠弗堪用或誤用之非也古者秬黍中者
蓋謂揀選中用之黍非謂中號中等之黍俗語選物
曰某物中某物不中此中亦非指中等也古之遺語
[024-24b]
豈不然乎或曰中讀去聲謂中式也其義亦通詩曰
誕降嘉種惟秬惟秠又曰實堅實好實穎實栗既用
一嘉字其義已括盡堅好穎栗不過形容其嘉而已
則知異常者方為嘉種也且秬之為言巨細之巨也
聞其名則其形可想見矣蓋謂頭等大號者為佳非
以次等中號者為佳也古人稼穡況又異常今之稼
穡未及古人若選大黍庻近乎中若用中黍則失之
小隋志宋儒論之當矣不論古今槩用中黍非也夫
[024-25a]
黄鍾之律生於尺而尺乃生於黍者也黍大則尺長
而由是黄鍾之聲遂濁黍小則尺短而由是黄鍾之
聲遂清夫黄鍾宮音也最長最濁是其本音則黍之
最大者是乃眞秬黍耳劉歆荀朂王朴之流皆不知
此理而泥於漢志中黍之文遂致所累之尺短所造
之樂哀非中和之聲矣此不可不辨也為今之計且
從蔡氏之説多截竹管權擬黄鍾復用人聲與管相
較聲是而黍非則易以大黍大之而益大至於大不
[024-25b]
得斯則黍理已盡若管内猶不滿乃管之非眞而當
從黍也若非證之以人聲則黍未免失之小若非忖
之以黍數則管未免過乎大人聲管黍互相校正於
理極精古之神瞽考中聲之遺法大抵如此程頤所
謂以上下聲攷之則中聲可定矣總而言之寧擇大
黍遷就人聲切忌人聲遷就中黍不可復蹈劉荀王
氏之故轍耳詳味頤特未定也之一言則知胡瑗坐
誤用中黍之弊後學當以為誡也黄鍾之尺縱黍累
[024-26a]
者則長八十一分横黍累者則長百分昔人誤謂九
寸乃九十分是以縱累則管太長容黍郤有餘横累
則管太短容黍郤不足皆不能合千二百黍之説蓋
惑於漢志之謬也已上一節其説創於何瑭而臣父
深然之古來無此議論蓋自我朝為始而律呂精義
之所由作也或曰九分為寸原為三分損益設也今
即不用三分損益猶用九分為寸何也答曰黄鍾九寸
空圍九分皆取法於縱黍陽數古人造律之初意也
[024-26b]
故三分損益之法可廢而九分為寸之法不可廢也
凡欲造律先求古錢次求眞黍後求美竹古錢雒陽
多有不難得也然須多得擇取好者可也一二枚錢
不足憑據惟眞黍頗難得中式者乃眞耳其一稃二
粒者名為秠非秬也愼勿誤用隨處有美竹在人擇
之耳不必拘於金門山也


  詩云維秬維秠秬秠二種皆佳黍也秬屬陽其數竒
秠屬隂其數偶陽者丈夫君子之象也隂者妾婦小
[024-27a]
人之象也聖人扶陽抑隂故取法乎秬而不取於秠
然先儒多不識遂使二種無别若許氏説文鄭氏周
禮註班氏白虎通劉氏説苑鍾律書之説則皆指秠
為秬考其承訛踵謬亦有因也夫鄭註周禮以一稃
二米者為秬誤矣然非鄭誤因許氏之誤也許氏蓋
因班氏之誤而班氏又因劉氏之誤也今何以知其
誤按王莽本傳天鳯六年初獻新樂於明堂太廟或
聞其樂聲曰清厲而哀非興國之聲也以此觀之則
[024-27b]
知劉歆為莽造律度量衡取隂黍以為法其誤甚矣
夫隂黍者偶數之黍也一稃則二粒其名曰秠秠者
匹也言兩兩相匹也其粒小於陽黍陽黍者竒數之
黍也一稃惟一粒其名曰秬秬者據也言一一可據
也其粒大於隂黍噫古人釀秬鬯而為祼準秬黍而
為律何嘗用秠哉不取於秠者貴陽賤隂之義夫貴
陽而賤隂君子之道也隂黍種雖稀罕非君子所貴
也其所貴者即今常種黒黍是也然隂黍甚少人皆
[024-28a]
不識臣亦素未之見竊意古有是物今豈無之殆格
物未博耳或者指為瑞異非也必求見之以決此疑
萬歴庚辰仲秋既望乃差人詣上黨之境求而得之
其穂狀似黒黍一一胞中皆含二粒兩兩相竝露而
不落土人謂之鴛鴦黍又謂之黒格櫺黍蓋其鄉音
如此格櫺者謂其胞也胞即所謂稃也是一稃二粒
非一粒二米也舊説不曰一稃二粒而言一稃二米者
文略而義通也後儒不解其義别求一粒中二米者
[024-28b]
則妄矣此黍頗長亦有圓者光澤如漆甚可愛也臣
以其種種之遂獲數斗固非難得之物嘗準此黍造
尺比較貨泉貨布正與史志分寸全合故知劉歆誤
用者隂黍耳晉荀朂用歆尺為法以造樂器阮咸譏
其聲高而悲乃亡國之音也非尺短所致歟是故此
尺或謂之漢前尺以劉歆作之也或謂之晉前尺以
荀朂述之也二名當矣宋儒深信以為周尺則非也
臣嘗詳考之自漢至於宋初其樂往往失之焦殺蓋
[024-29a]
由惑於班志律法故爾夫尺短則聲高尺長則聲下
此乃自然之理近代諸儒議律毎患樂聲太高欲使
之下而又深信貨泉之尺以為周制此所以律度量
衡之法不能相一也反歸罪於秬黍謂世間無眞者
若曰毋必之於秬黍則得之若曰秬黍云乎哉吁亦過矣
古者由律累黍以生尺今則由黍累尺以求律故或
者多笑之謂若泝流而探源也噫泝流探源取則不
逺寧無愈於舍流而但以意揆其源哉夫土木之性
[024-29b]
本非方圓匠者規矩之則方圓定矣人之聲音本非
中和聖人調協之則中聲出矣律呂者調協中聲之
具也累黍者考定律呂之準也是故古有累黍之法
豈特為彼一時製秤尺斗斛設哉正欲使百世之下
由夫累黍可以見律耳總然嵗有凶豐地有肥瘠種
有長短小大圓妥之不同在人擇乎中者可也宋蔡
元定不達此理蓋因漢志横累九十黍為黄鍾所誤
其於圍徑積實參考不協則又操兩可之説曰莫若
[024-30a]
且多裁管權擬黄鍾但憑候氣人聲以為信騐勿必
之於累黍則得之矣夫候氣乃荒唐之所造人聽無
憑據之中聲舍累黍無一定之法度嗚呼蔡氏此説
在其書中最爲謬妄者也近世迷者反從而善之何
哉或問畫工貌物孰易孰難荅曰鬼神易犬馬難何
故貌物欲其似也鬼神無證故易犬馬有證故難夫
律家累黍制管犬馬之類也候氣審音鬼神之類也
昔之狂伶妄瞽造為無稽之言以神其術欺㒺衆愚
[024-30b]
使人莫可致詰歴代信之不疑則是難其所易而易
其所難也不亦謬哉竊謂學律當以窮理為先理明
而後數定數定而後制成制成而後音和音和而後
氣應以候氣審音為造律之本者迂愚之論也故曰
考究此理勿事空言必以累黍為本擇黍累尺之法
已見上文錢鈔尺圖條下


  臣所撰黍譜文煩不悉載載其序云管子曰以夏至
日始數四十六日夏盡而秋始而黍熟天子祀於太
[024-31a]
祖其盛以黍黍者穀之美者也祖者國之重者也家
語孔子侍坐於魯哀公賜之桃與黍焉孔子先食黍
左右皆笑之公問孔子對曰夫黍者五榖之長也郊
廟之禮以為上盛隋李士謙嘗集宗黨盛饌盈前先
為設黍曰孔子稱黍為五榖之長古人所尚寧可違
乎然黍見於經史者非一而其種類亦多形有隂陽
奇偶小大黏硬之異色有青黄赤白濃淡純駁之殊
又有牛馬鶯鴿等名稙穉重穋等類爾雅方言未能
[024-31b]
悉載農書食經本草未能盡録也律家所用特秬黍
一種而已其一稃二米者非秬也先儒用之誤矣


  附録羊頭山新記曰羊頭山在今山西之南境澤潞
二郡交界高平長子長治三邑之間自山正南稍西
去高平三十五里西北去長子五十六里東北去長
治八十里所謂嶺限二郡麓跨三邑也山高千餘丈
旁礡數十里其巅有石狀若羊頭覷向東南高濶皆
六尺長八尺餘山以此石得名焉石之西南一百七
[024-32a]
十歩有廟一所正殿五間殿中塑神農及后妃太子
像皆冠冕若王者之服按神農氏尚未有衣冠之制
不若設木主為宜耳此殿以南屬澤州高平縣豐溢
鄉團池北里殿之西北屬潞安府長子縣義豐鄉柵
村里殿之東北屬潞安府長治縣八諫鄉施莊里故
俗説云前簷滴高平後簷滴長子謂此也殿西稍北
二十歩有小坪周八十歩西北接連大坪周四百六
十歩土有古城遺址謂之神農城城内舊有廟今廢
[024-32b]
城下六十歩有二泉相去十餘歩左泉白右泉清泉
側有井所謂神農井也二泉南流二十歩相合而南
寰宇志云神農嘗五穀之所上有神農城下有神農
泉後魏風土記云神農城在羊頭山其下有神農泉
皆指此也地名井子坪有田可種相傳神農得嘉穀
於此始教播種謂之五榖畦焉廟之西北一里許有
黒龍池東北三里許有白龍池東南二里許有金龍
池此三池惟金龍池大而且深高平志云金龍泉闊
[024-33a]
丈餘舊傳有二魚時躍於泉遇雨即飛去疑龍也山
之正東稍南一里餘有泉甚清泉西半里許有梵刹
曰清化寺建自後魏孝文帝太和之嵗初名定國寺
北齊改名𢎞福隋末寺廢唐武則天天授二年重建
改今額有碑乃唐鄉貢明經牛𤣥敬撰幷書其略曰
此山炎帝之所居也昔者攝提紀嵗之後燧人化火
之前穴處巢居茹毛飲血爰逮炎皇御宇道濟含靈
念搏殺之虧仁嗟屠戮之殘徳尋求旨味以替羶腥
[024-33b]
遍陟羣山備嘗庻草届斯一所獲五榖焉記此靈奇
顯其神異石類羊首遂立為名於是創制耒耜始興
稼穡調藥石之温毒除瘵延齡取黍稷之甘馨充虛
濟衆人欽聖徳號曰神農歴代崇恩峯亭享廟其山
也左連脩嶺横巨嶂而峙滄波右接遐峯列長關而
過綘闕烈山風穴泛祥氣而氤氳石鼓玉泉洩雲雷
而隱軫芬敷花藥春夏抽丹蓊鬱松蘿秋冬聳翠人
天交集仙聖遊居譬鷲嶺之靈宫猶鹿苑之佳地播
[024-34a]
生嘉榖特出兹山矣字乃行書遒勁可觀頗類聖教
序其□○等文非篆非𨽻蓋武氏所制字也碑隂識
云所有當寺方圓八里東至秦關古道下面東西石
楞幷虎谷南高僧嶺所管南至團池古羔分水西至
秦關柵村道下面東西石楞幷古尼寺下平取正北
至䨇浮圖下古道以上所管永記於銘後凡七十五
字詢訪遺蹟多不可曉問僧但云四至以裏田泉林
木皆屬本寺舊時僧無租税有司尊炎帝故禁民樵
[024-34b]
採數十年前木皆合抱彌滿山谷近來禁弛盗伐㡬
盡寺僧賦役同於俗甿蓋有不勝其苦者矣寺東五
六里有水焉俗呼為長河高平志云長河在縣東北
南流入丹水河渠𣺌遠環帯縈紆夏秋之交衆溪合
流水勢若江海渡者艱危至冬始涸愚按水經註云
長平水出長平縣西北小山今此水在縣東北非古
所謂長平水也山之西二十里曰丹朱嶺其古之丹
林歟水經註引山海經云沁水之東有林焉名曰丹
[024-35a]
林丹水出焉即斯水矣又引地理志云高都縣有莞
谷丹水所出東南入絶水是也又引竹書紀年云晉
出公五年丹水三日絶不流幽公九年丹水出相反
擊即此水也考其時在白起趙括之前已有丹水之
名高平志引方輿勝覽云白起坑趙卒血流成河故
名丹水又云丹朱嶺在縣北四十里長子縣界以堯
長子丹朱得名此二説者皆謬蓋本丹林年乆伐
盡不復有林矣遂訛為丹嶺而朱乃後人妄加耳
[024-35b]
長子讀如長短之長見顔師古漢書註春秋左傳云
魯襄公十八年晉人執衛行人石買於長子執孫蒯
於屯留竹書記年云梁惠成王十二年鄭取屯留尚
子屯留即純留尚子即長子古音相近互用無關於
丹朱也是時鄭已滅矣此云鄭者蓋韓懿侯也見史
記韓世家註又西二十里曰傘蓋山泫水出焉山西
通志云傘蓋山在長子縣西南五十里以形似名下
有水名泫水水經註云泫水導源泫氏縣西北𤣥谷
[024-36a]
東南流逕泫氏故城南而東㑹絶水亂流東南入丹
水是也寰宇志云神農嘗五穀之所上有炎帝廟南
帯太行右有繖蓋山即此山也又西北三十里曰發
鳩山山下有泉泉上有廟宋政和間禱雨輒應賜額
曰靈湫蓋濁漳水之源也廟中塑如神女者三人傍
有女侍手擎白鳩俗稱三聖公主乃羊頭山神之女
為漳水之神漳水欲漲則白鳩先見使民覺而防之
不致暴溺羊頭山神指神農也然白鳩事諸志未載
[024-36b]
以其近怪故不語耳愚按山海經云𤼵鳩之山漳水
出焉有鳥名曰精衛炎帝少女遊於東海溺而不返
化為此鳥常銜西山木石以堙東海故陶詩云精衛
銜微木將以塡滄海蓋用此事然則俗語亦有所本
矣周禮職方氏曰冀州其川漳其浸潞許氏説文曰
潞冀州浸也上黨有潞縣闞駰曰潞水為冀州浸即
濁漳也後漢書註引上黨記亦謂潞即濁漳然則清
漳為漳濁漳為潞明矣山西通志云潞水在潞城縣
[024-37a]
東十五里微子城發源西流合濁漳此説非也潞為
冀州巨浸豈小水耶濁漳即潞近乎理矣潞水逕羊
頭山西北去山五十里山之隂凡有泉皆北流入於
潞水山之陽凡有泉皆南流入於丹水古所謂泫氏
者即今高平也所謂高都者即今澤州也羊頭山在
太行之北一百五十里衆山最高處俯視太行猶在
下矣高平志云羊頭山在縣北四十里危峯秀㧞勢
淩霄漢日夕諸山俱暝而北峯返照猶光故俗傳此
[024-37b]
山比天下名山高三尺然非山高地勢高耳秦幷天
下置郡縣以此地極高與天為黨故名上黨郡即今
潞安府及澤州所屬皆古上黨郡地至隋仍置上黨
縣屬潞州今之長治縣即舊上黨縣也山之東南八
里曰故關村村之東二里曰换馬鎭鎭東南一里許
有古塚垣址東西廣六十歩南北袤百歩松栢茂密
相傳為炎帝陵有石欄石柱存焉蓋金元物也愚按
路史神農氏七十世有天下軒轅氏興受炎帝參盧
[024-38a]
禪封參盧於潞守其先塋以奉神農之祀參盧之後
政衰其國浸削至春秋時為晉之附庸焉蓋因國小
無綱紀禮法而民俗鄙陋頗同夷狄然以火王猶知
尚赤故謂之赤狄潞氏潞子嬰兒娶晉景公之姊伯
姬為夫人其臣鄷舒専政虐伯姬而殺之魯宣公十
五年夏六月晉荀林父帥師滅潞事載左傳今潞城
縣東北四十里有古潞城即其國也其國至神農塜
一百六十里此為先塋理或有之又按神農塜天下
[024-38b]
有二焉其一在湖廣衡州府酃縣載於祀典毎三嵗
遣官祭其一即此塜元成宗大徳九年亦嘗遣祭禁
樵採然南北二塜相去三千里世代乆遠是否眞偽
莫知其詳今此墳側有神農廟有司嵗時致祭焉又
按諸志凡羊頭山以形命名隨處有之在冀州之域
者有三其一即此山其一在汾州西北十五里見一
綂志其一在古穀遠縣沁水所出見漢書及水經註
今沁源縣綿山是也神農嘗穀之所亦有三焉其一
[024-39a]
即此處其一在潞安府東北十三里百穀山其一在
隰州東四十五里合桑村有古穀城榖臺是也若夫
神農廟宇在處尤多兹不足紀蓋皆鄉民積年私建
謂之行祠云律家考秬黍率曰羊頭山叩其詳多不
知附此以資談論而已


  臣謹按羊頭山距懐慶約兩日可到而所産黍粟則
相去逺矣然不止此山凡山西一省稼穡皆勝舊說
所謂北方子榖秬黍是也律家特重羊頭山者亦猶
[024-39b]
詠甘棠慕召伯之徳云耳神農播百榖是以為名區
舉此一隅三隅見矣智者於西山不拘何處擇佳黍可
也愚者拘於羊頭山黍而不擇其可否此與癡人前
説夢何異耶


  淮南子曰秋分蔈定蔈定而禾熟律之數十二故十二
蔈而當一粟十二粟而當一寸律以當辰音以當日月
之數十故十寸而為尺十尺而為丈


  許氏説文曰&KR3122嘉穀實也从&KR1234从米孔子曰&KR3122之為言
[024-40a]
續也又曰禾嘉穀也二月始生八月而熟得時之中故
謂之禾又曰春分而禾生日夏至晷景可度禾有秒秋
分而秒定律數十二秒而當一分十分而寸故諸程品
皆從禾又曰禾之秀實為稼莖節為禾一曰稼家事也
一曰在野曰稼可收曰穡又曰稷齋也五穀之長也秫
則稷之黏者虋赤苖嘉榖也芑白苖嘉榖也


  爾雅註疏曰虋赤苖今之赤粱粟芑白苖今之白粱粟
皆好榖案詩大雅生民云誕降嘉種維秬維秠維穈維
[024-40b]
芑故此釋之也虋與糜音義同虋即嘉榖赤苖者郭云
今之赤梁粟芑即嘉榖白苖者郭云今之白粱粟皆好
榖也


  爾雅又曰粢稷註曰今江東人呼粟為粢疏曰左傳云
粢食不鑿粢者稷也曲禮云稷曰明粢是也郭云今江
東人呼粟為粢然則粢也稷也粟也正是一物而本草
稷米在下品别有粟米在中品又似二物故先儒甚疑


[024-41a]
  齊民要術註曰榖粟也名粟榖者五榖之總名非止謂
粟也然今人專以稷為榖望俗名之耳爾雅曰粢稷也
郭璞曰今江東呼粟為粢孫炎曰稷粟也説文曰粟嘉
穀實也從&KR1234從米廣志曰有赤粟白莖有黒格雀粟有
張公班有含黄有蒼背稷有雪白粟亦名白粟又有白
藍下竹頭青白逯麥擢石精狗蹯之名種云


  今按所謂稼穡等者種之曰稼歛之曰穡在田曰禾
在廩曰粟舂之曰米煑之曰粥在廟曰粢盛在官曰
[024-41b]
俸禄本為一物隨事易名榖則其總名也若分别言
之則稷與粱秫為不同夫稷者五榖之長也可以多
種多收可以乆藏乆食有大功用於世有大利益於
人后稷以之而得名社稷因之而立祀古今王者尚
之貴之尊之重之春祈秋報事之如神明焉此即北
方人所常食俗呼小米者也然江南少有而識者亦
鮮故異説紛紛至今未決按禹貢曰四百里粟五百
里米蓋粟之去榖者為米米之存殻者為粟米粟兩
[024-42a]
字可通於黍稷稻粱矣武王克商伯夷叔齊耻之不
食周粟粟非一榖之名可知然諸物名義有通有侷
而南北鄉俗亦或不同有以通為侷者有以侷為通
者且如江河兩字本非凡水之通名而南方凡水皆
呼為江北方凡水皆呼為河此以侷為通也粟榖兩
字本是五榖之總名而南人呼稲為榖餘不曰榖北
方呼稷為粟餘不曰粟此以通為侷也方俗不同非
近代始蓋自古如兹矣故伐檀之詩云河水清且漣
[024-42b]
猗河本不清而曰清者知非河也集傳曰河北方流
水之通名是也齊景公曰雖有粟吾得而食諸曹交
曰今交九尺四寸以長食粟而已存榖之米本不可
食而曰食者知指稷而言也漢汜勝之種植書有種
禾而無種稷魏賈思勰齊民要術有種榖而無種粟
然則禾也榖也粟也皆稷之别名也月令五榖黍稷
麻麥菽周禮六榖稌黍稷梁麥苽又九榖有大小豆
而皆無粟豈粟之為用曽大小豆之不若耶素問五
[024-43a]
常政論䓁篇以五榖配五行有稷而無粟凡此之類
皆指粟為稷也毛詩三百五篇之中言稷者二十七
言粟者三係言稷則不言粟言粟則不言稷蓋稷與
粟一物而異名耳言稷者九倍於粟則稷其正名歟
黍離之詩言稷而不言禾其序乃云過故宗廟宫室
盡為禾黍微子麥秀之歌亦云禾黍油油與此詩意
正同是皆指稷為禾也唐孔氏疏云黍稷二物大時
相類但稷比黍黍差為稙故黍秀而稷尚苖六月時
[024-43b]
也稷穗七月時也稷實八月時也是黍與稷相比則
黍為稙於稷若黍與穄相比則穄更稙於黍故農書
引諺曰穄青喉黍折頭言割穄欲早割黍欲晚穄晚
多零落黍早米不成尚書考靈曜曰主春者張昏中
可以種稷主夏者火昏中可以種黍以此觀之則穄
之非稷明矣爾雅註疏齊民要術以粟為稷是也證
類本草飲膳正要以穄為稷非也蓋本草有朱字墨
字之别其朱字者乃漢張仲景魏華陀所傳舊本謂
[024-44a]
之神農本經其墨字者乃梁陶𢎞景之所續増謂之
名醫别品其本經朱字三百六十五種之内原無粟
米稷米今本妄分粟米稷米二條蓋陶氏杜撰也陶
乃江南人其地不產粟故彼自云稷亦不識至唐蘇
恭之流遂𫝊㑹之以穄為稷而使宋儒疏爾雅者疑
焉元人飲膳正要亦踵其謬近日有撰食物本草者
乃曰諸榖之中稷為下品種者惟以防荒年耳夫是
豈知古人立稷配社之義哉蓋稷與黍苖穗相類黍
[024-44b]
黏而穄不黏秫則與稷苖穗相類秫黏而稷不黏此
為不同粱亦粟之類其所異者苖壯莖髙葉寛穗粗
蔈長粒大味美於粟古人貴之品在稲上禮記諸侯
之士沐稲天子之士沐粱是也詩云維穈維芑穈音
與門同字從麻從禾與從米之糜不同俗人不察多
讀為糜誤矣爾雅作&KR1666説文作虋皆讀為門&KR1666赤苖
芑白苖晉郭景純註曰&KR1666今之赤粱
粟芑今之白粱粟皆好榖也然則&KR1666芑之於粟猶秬秠之於黍蓋同
[024-45a]
類而異種者也淮南子謂十二蔈而當一粟十二粟
而當一寸今不知彼所謂粟者指稷粟而言歟抑指
粱粟而言歟淮南風土不甚宜粟或古有是語彼但
述之而非本處所產之粟未可知也其所言尺或律
尺歟或度尺歟亦不可知臣嘗以羊頭山粱粟擇其
大者縱累十二粒則當縱累秬黍九粒之一寸是與
律尺之寸宻合也横累十二粒則當横累秬黍十粒
之一寸是與度尺之寸宻合也然須極大者乃可耳
[024-45b]
中者則不及也又須上黨所產者為佳耳餘處亦不
合也今潞安境内種粱者頗多終未若稷黍之多耳
餘處或有不識粱為何物者臣又以上黨稷粟縱累
十二粒亦合律尺之九分縱累十二粒則合度尺之
十分是皆以極大者累之也蓋粟之名可通於粱稷
故郭氏謂梁為粟今從郭氏之説用梁粟稷粟互相
校正縱横各十二粒而成律度二種尺之寸也
右證之以黍粟


[024-46a]
[024-46b]


[024-47a]
  淮南子曰道者規始於一一而不生故分而為隂陽隂
陽合和而萬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地
三月而為一時故祭祀三飯以為禮䘮紀三踊以為節
兵重三軍以為制以三參物三三如九故黄鍾之律九
寸而宫音調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故黄鍾之數立焉
黄鍾為宮宮者音之君也故黄鍾位子其數八十一主
十一月下生林鍾林鍾之數五十四主六月上生太蔟
太蔟之數七十二主正月下生南呂南呂之數四十八
[024-47b]
主八月上生姑洗姑洗之數六十四主三月下生應鍾
應鍾之數四十三主十月上生蕤賔蕤賔之數五十七
主五月上生大吕大吕之數七十六主十二月下生夷
則夷則之數五十一主七月上生夾鍾夾鍾之數六十
八主二月下生無射無射之數四十五主九月上生仲
呂仲呂之數五十主四月極不生


  史記律書生鍾分曰子一分丑三分二寅九分八卯二
十七分十六辰八十一分六十四已二百四十三分一
[024-48a]
百二十八午七百二十九分五百一十二未二千一百
八十七分一千二十四申六千五百六十一分四千九
十六酉一萬九千六百八十三分八千一百九十二戌
五萬九千四十九分三萬二千七百六十八亥十七萬
七千一百四十七分六萬五千五百三十六


  臣嘗聞朱熹曰律呂漢書所載甚詳然不得其要史
記所載甚略郤是要𦂳處如説律數蓋自然之理與
先天圖一般更無安排初聞此語不曉其義及聞何
[024-48b]
瑭之説有曰漢志謂黄鍾之律九寸加一寸為一尺
夫度量權衡所以取法於黄鍾者蓋貴其與天地之
氣相應也若加一寸以為尺則又何取於黄鍾殊不
知黄鍾之長固非人所能為至於九其寸而為律十
其寸而為尺則人之所為也漢志不知出此乃欲加
黄鍾一寸為尺謬矣方悟漢志度本起於黄鍾之長
則黄鍾之長即是一尺古云長九寸長八寸十分一
之類尺異而律同也朱熹所謂與先天圖一般者夫
[024-49a]
先天圖出於河圖雒書者也雒書之數九故黄鍾之
律長九寸因而九之得八十一分與縱黍之長相合
河圖之數十故黄鍾之度長十寸因而十之得百分
與横黍之廣相合蓋河圖之奇雒書之偶參伍錯綜
而律度二數方備此乃天地自然之妙非由人力安
排者也不幸為劉歆班固所亂自漢至今千數百年
造律不成蓋由律度二尺縱横二黍無分别耳嗚呼
何氏此論𤼵千載之秘破萬古之惑律學最要緊處
[024-49b]
其在斯歟此則前代諸儒之所未𤼵者也


  縱黍横黍約率宻率筭法


  黄鍾位子其數八十一主十一月下生林鍾密率黄鍾八寸一分


  舊法置八十一分為實下生者以五百乗之得四萬
○五百分以七百四十九為法除之得五十四分為
林鍾餘數在半分已下棄之不用


  新法置黄鍾之率十億以八十一億乘之折半退位
為實七億四千七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為
[024-50a]
法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林鍾


  林鍾之數五十四主六月上生太蔟密率林鍾五寸四分○六毫


  舊法置五十四分為實上生者以一千乘之得五萬
四千分以七百四十九為法除之得七十二分為太
蔟餘數在半分已下棄之不用


  新法置林鍾之率六億六千七百四十一萬九千九
二十七以八十一億乗之退位為實七億四千九百
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為法除之所得億約為
[024-50b]
寸得太蔟


  太蔟之數七十二主正月下生南呂密率太蔟七寸二分一釐六毫


  舊法置七十二分為實下生者以五百乗之得三萬
六千分以七百四十九為法除之得四十八分為南
呂餘數在半分已下棄之不用


  新法置太蔟之率八億九千○八十九萬八千七百
一十八以八十一億乗之折半退位為實七億四千
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為法除之所得億
[024-51a]
約為寸得南呂


  南呂之數四十八主八月上生姑洗密率南呂四寸八分一釐六毫


  舊法置四十八分為實上生者以一千乗之得四萬
八千分以七百四十九為法除之得六十四分為姑
洗餘數在半分已下棄之不用


  新法置南呂之率五億九千四百六十萬○三千五
百五十七以八十一億乗之退位為實七億四千九
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為法除之所得億約
[024-51b]
為寸得姑洗


  姑洗之數六十四主三月下生應鍾密率姑洗六寸四分二釐八毫


  舊法置六十四分為實下生者以五百乗之得三萬
二千分以七百四十九為法除之得四十二分餘數
在半分已上收之作四十三分為應鍾


  新法置姑洗之率七億九千三百七十萬○○五百
二十五以五百三十八為法除之所得億約為寸得
應鍾


[024-52a]
  應鍾之數四十三主十月上生蕤賔密率應鍾四寸二分九釐○毫


  舊法置四十三分為實上生者以一千乗之得四萬
三千分以七百四十九為法除之得五十七分為蕤
賔餘數在半分已下棄之不用


  新法置應鍾之率五億二千九百七十三萬一千五
百四十七以八十一億乗之退位為實七億四千九
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為法除之所得億約
為寸得蕤賔


[024-52b]
  蕤賔之數五十七主五月上生大呂密率蕤賔五寸七分二釐七毫


  舊法置五十七分為實上生者以一千乗之得五萬
七千分以七百四十九為法除之得七十六分為大
呂餘數在半分已下棄之不用


  新法置蕤賔之率七億○七百一十萬○六千七百
八十一以八十一億乗之退位為實七億四千九百
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為法除之所得億約為
寸得大呂


[024-53a]
  大呂之數七十六主十二月下生夷則密率大呂七寸六分四釐五毫


  舊法置七十六分為實下生者以五百乗之得三萬
八千分以七百四十九為法除之得五十分餘數在
半分已上收之作五十一分為夷則


  新法置大呂之率九億四千三百八十七萬四千三
百一十二以八十一億乘之折半退位為實七億四
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為法除之所得
億約為寸得夷則


[024-53b]
  夷則之數五十一主七月上生夾鍾密率夷則五寸一分○釐二毫


  舊法置五十一分為實上生者以一千乘之得五萬
一千分以七百四十九為法除之得六十八分為夾
鍾餘數在半分已下棄之不用


  新法置夷則之率六億二千九百九十六萬○五百
二十四以八十一億乘之退位為實七億四千九百
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為法除之所得億約為
寸得夾鍾


[024-54a]
  夾鍾之數六十八主二月下生無射密率夾鍾六寸八分一釐一毫


  舊法置六十八分為實下生者以五百乘之得三萬
四千分以七百四十九為法除之得四十五分為無
射餘數在半分已下棄之不用


  新法置夾鍾之率八億四千○八十九萬六千四百
一十五以八十一億乘之折半退位為實七億四千
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為法除之所得億
約為寸得無射


[024-54b]
  無射之數四十五主九月上生仲呂密率無射四寸五分四釐五毫


  舊法置四十五分為實上生者以一千乘之得四萬
五千分以七百四十九為法除之得六十分為仲呂
餘數在半分已下棄之不用


  新法置無射之率五億六千一百二十三萬一千○
二十四以八十一億乘之退位為實七億四千九百
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為法除之所得億約為
寸得仲呂


[024-55a]
  仲呂之數六十主四月極不生密率仲呂六寸○分六釐八毫


  舊法置六十分為實上生者以一千乘之得六萬分
以七百四十九為法除之得八十分餘數在半分已
下棄之不用而正數亦不足八十一分故云極不生
言不復上生也


  新法置仲呂之率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三千五
百三十八以八十一億乘之退位為實七億四千九
百一十五萬三千五百三十八為法除之所得億約
[024-55b]
為寸得黄鍾


  今按上文縱黍尺圖姑洗蕤賔之間相去七黍折取
中數該三黍半其仲呂之數若云六十分則少半黍
六十一分則多半黍正數只該六十分半則不少不
多矣舊法無此半分之數是以往而不返故云極不
生也今改正之置六十分半為實上生者以一千乘
之得六萬○五百分以七百四十九為法除之得八
十分餘數在半分已上收之作八十一分為黄鍾焉
[024-56a]
論曰夫三分損益者以七五為法也七五者何四分
尺之三也實弱法强往而不返是以疎也約率所謂
七百四十九即密率所謂七億四千九百萬有奇也
有奇是以密無奇是以疎此自然之理耳雖然古人
筭律惟淮南子此法不用三分損益簡易精妙超勝
諸法律家多未曉是以表出之故著論焉若夫半已
上收半已下棄乃筭家常談人所共曉故不細解也
已上縱黍


[024-56b]
  太史公律書生鍾分去聲下文毎條大經分字皆同


  生鍾分者三分損益之舊法也一切筭術皆取法於
河圖雒書河圖十位天地之體數也雒書九位天地
之用數也是故筭律之術或有約十而為九者著其
用也或有約九而為十者存其體也上文約十為九
此章約九為十先儒蓋未達誤以九解之恐非古人
立法初意若以十解之尤簡易妙絶


  子一分


[024-57a]
  子即黄鍾也一分者總為一叚也即是夏尺之一尺
也命黄鍾為一尺故曰一分前漢書叙傳曰元元本
本數始於一產氣黄鍾造計秒忽律歴志曰太極元
氣函三為一行於十二辰始動於子又曰筭法用竹
徑一分象黄鍾之一此皆古人命黄鍾為一尺之明
證也


  丑三分二


  丑指林鍾分字已上林鍾分母也分字已下林鍾分
[024-57b]
子也


  舊法置一尺以林鍾分子乘之為實以林鍾分母為
法除之得林鍾長六寸六分六釐六毫


  新法置林鍾之率六億六千七百四十一萬有奇億
約為寸得林鍾長六寸六分七釐四毫


  寅九分八


  寅即太蔟分字已上太蔟分母也分字已下太蔟分
子也


[024-58a]
  舊法置一尺以太蔟分子乘之為實以太蔟分母為
法除之得太蔟長八寸八分八釐八毫


  新法置太蔟之率八億九千○百八十九萬有奇億
約為寸得太蔟長八寸九分○釐八毫


  卯二十七分一十六


  卯指南呂分字已上南呂分母也分字己下南呂分
子也


  舊法置一尺以南呂分子乘之為實以南呂分母為
[024-58b]
法除之得南呂長五寸九分二釐五毫


  新法置南呂之率五億九千四百六十○萬有奇億
約為寸得南呂長五寸九分四釐六毫


  辰八十一分六十四


  辰即姑洗分字已上姑洗分母也分字已下姑洗分
子也


  舊法置一尺以姑洗分子乘之為實以姑洗分母為
法除之得姑洗長七寸九分○釐一毫


[024-59a]
  新法置姑洗之率七億九千三百七十○萬有奇億
約為寸得姑洗長七寸九分三釐七毫


  已二百四十三分一百二十八


  已指應鍾分字已上應鍾分母也分字已下應鍾分
子也


  舊法置一尺以應鍾分子乘之為實以應鍾分母為
法除之得應鍾長五寸二分六釐七毫


  新法置應鍾之率五億二千九百七十三萬有奇億
[024-59b]
約為寸得應鍾長五寸二分九釐七毫


  午七百二十九分五百一十二


  午即蕤賔分字已上蕤賔分母也分字已下蕤賔分
子也


  舊法置一尺以蕤賔分子乘之為賔以蕤賔分母為
法除之得蕤賔長七寸○分二釐三毫


  新法置蕤賔之率七億○千七百一十○萬有奇億
約為寸得蕤賔長七寸○分七釐一毫


[024-60a]
  未二千一百八十七分一千○百二十四


  未指大呂分字已上大呂分母也分字已下大呂分
子也


  舊法置一尺以大呂分子乘之為實以大呂分母為
法除之得大呂長四寸六分八釐二毫是為半律倍之得九寸三
分六釐四毫為正律


  新法置大呂之率九億四千三百八十七萬有奇億
約為寸得大呂長九寸四分三釐八毫


[024-60b]
  申六千五百六十一分四千○百九十六


  申即夷則分字已上夷則分母也分字已下夷則分
子也


  舊法置一尺以夷則分子乘之為實以夷則分母為
法除之得夷則長六寸二分四釐二毫


  新法置夷則之率六億二千九百九十六萬有奇億
約為寸得夷則長六寸二分九釐九毫


  酉一萬九千六百八十三分八千一百九十二


[024-61a]
  酉指夾鍾分字已上夾鍾分母也分字已下夾鍾分
子也


  舊法置一尺以夾鍾分子乘之為實以夾鍾分母為
法除之得夾鍾長四寸一分六釐一毫是為半律倍之得八寸三
分二釐三毫為正律


  新法置夾鍾之率八億四千○百八十九萬有奇億
約為寸得夾鍾長八寸四分○釐八毫


  戌五萬九千○百四十九分三萬二千七百六十八


[024-61b]
  戌即無射分字已上無射分母也分字已下無射分
子也


  舊法置一尺以無射分子乘之為實以無射分母為
法除之得無射長五寸五分四釐九毫


  新法置無射之率五億六千一百二十三萬有奇億
約為寸得無射長五寸六分一釐二毫


  亥一十七萬七千一百四十七分六萬五千五百三十


[024-62a]
  亥指仲呂分字已上仲呂分母也分字已下仲呂分
子也


  舊法置一尺以仲呂分子乘之為實以仲呂分母為
法除之得仲呂長三寸六分九釐九毫是為半律倍之得七寸三
分九釐九毫為正律


  新法置仲呂之率七億四千九百一十五萬有奇億
約為寸得仲呂長七寸四分九釐一毫


  臣謹按古所謂黄鍾空圍九分者即筭家所謂内周
[024-62b]
也宋胡瑗穿鑿以為九方分者誤指為面羃也自宋
已来諸儒從之以就劉歆之失而黄鍾等律愈失其
眞矣自漢以來諸儒皆謂凡律空圍九分至今莫覺
其誤臣於律書周徑篇中論之詳矣除已見律書及
筭學新説兹不復載但載各律長短并内外徑圖樣
書分數於其側庻便於觀覽云已上横黍



[024-63a]
[024-63b]


[024-64a]
  臣往年與善琴者論古今雅樂髙下聞其説曰冷謙
之樂乃古無射調也俗呼為清商調以第二弦為宮
音少者歌之則拽不出失之太下恐非中和也蔡元
定之樂乃古夾鍾調也俗呼為清徵調以第四弦為
宮音老者歌之則揭不起失之太高亦非中和也所
謂中和者古之正調是也俗呼為清角調軒轅氏之
所造以第三弦為宮音比冷謙高一調比蔡元定低
一調老者歌之不揭少者歌之不拽不高不下是名
[024-64b]
為中和也時典樂尤世賢亦知音者以所帯來神樂
觀笙吹其所習舊樂章譜與琴譜相校所論不虛也
今載定弦之法幷尤典樂所吹三曲之譜以備考雅
樂者考焉


  先將琴弦盡皆解去然後吹各家所定之律先上第
三弦彈其散聲與首律同是名黄鍾次上第四弦與
吹太蔟同次上第五弦與吹姑洗同次上第六弦與
吹林鍾同次上第七弦與吹南呂同次上第二弦與
[024-65a]
先所上第七弦同最後上第一弦與先所上第六弦
同上畢照常定弦之法重定一遍定成彈之


  禮記曰不學操縵不能安弦可見古人凡學琴瑟必
先學操縵也今神樂觀琴瑟失傳乆矣問及操縵兩
字之義典樂不曉惟知音之士及琴家或有曉其説
者禮失求諸野其此之謂歟然操縵種類最多有斷
句者不斷句者簡者繁者樂記所謂繁文簡節之音
指操縵而言也臣父嘗得方外口傳古操縵譜有聲
[024-65b]
無辭乃借古語擬其弦音使初學者易曉今載於此


  四字句操縵無斷句故無齊撮








  長短句操縵有斷句故有齊撮


[024-66a]
[024-66b]
[024-67a]
[024-67b]
[024-68a]
[024-68b]
[024-69a]
[024-69b]
[024-70a]
[024-70b]
[024-71a]
[024-71b]
[024-72a]
[024-72b]
[024-73a]
[024-73b]
[024-74a]
[024-74b]
[024-75a]
[024-75b]
[024-76a]
[024-76b]
[024-77a]
[024-77b]
[024-78a]
[024-78b]


[024-79a]
  冷氏黄鍾乃蔡氏之倍律林鍾蔡氏黄鍾乃冷氏之
正律林鍾此乃大略耳其實差六七律而聲在二者
之間也上生下生皆不相應葢二家之失大率相類


  蔡元定曰漢志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本
起黄鍾之長以子榖秬黍中者一黍之廣度之九十分
黄鍾之長一為一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十尺為丈十
丈為引而五度審矣房庻云得古本漢書一黍字下有
[024-79b]
之起積一千二百黍八字今本漢書闕之按一黍之廣
為分故累九十黍為黄鍾之長積千二百黍為黄鍾之
廣古人葢三五以存法也自晉宋以來儒者論律圍徑
始有同異至隋因定為徑三分之説茍徑三分則九十
黍之長止容黍八百有奇與千二百黍之廣兩不相通
矣房庻不知徑三分之為誤乃欲増益漢志之文以就
其説其過益又甚矣


  今按十三經註疏舜典同律度量衡條下唐孔氏疏
[024-80a]
引漢書律歴志云度者分寸尺丈引所以度長短也
本起於黄鍾之管長以子榖秬黍中者以一黍之廣
度之千二百黍為一分十分為寸周禮典同掌六律
六同條下唐賈氏疏引漢志云度者本起黄鍾之長
一黍為一分十分為寸史記五帝本紀同律度量衡
條下唐張氏正義引漢律志云度者本起黄鍾之管
長以子榖秬黍中者一黍為一分十分為一寸以上
三家所引漢志之文皆與今本漢志不同恐唐人所
[024-80b]
見自有别本耳古經書多有别本不獨此也如尚書
孝經有古文今文詩及論語有齊説魯説鄭註三禮
毎引别本為證是也今觀孔賈二疏言度量衡皆生
於千二百黍並不言長九十黍亦不言積八百一十
分誠為有理又考唐司馬貞史記索隠謂漢書云黄
鍾長九寸者九分之寸也使其果有九十黍之説寧
云九分之寸耶以此觀之則今本漢志之誤明矣宋
邢氏論語疏引漢志云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
[024-81a]
長短也本起黄鍾之長以子榖秬黍中者一黍之廣
為一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十尺為丈十丈為引而
五度審矣此語簡妙當是漢志舊文然則度之九十
分黄鍾之長一凡十字似後人妄加者房庻不達復
加八字尤為冗贅矣


  隋志曰開皇九年平陳後牛𢎞辛彥之鄭譯何妥等叅
考古律度各依時代制其黄鍾之管俱徑三分長九寸
度有損益故聲有高下圓徑長短與度而差故容黍不
[024-81b]
同今列其數云


  晉前尺黄鍾容黍八百八粒


  梁法尺黄鍾容八百二十八


  梁表尺黄鍾三


  其一容九百二十五


  其一容九百一十


  其一容一千一百二十


  漢官尺黄鍾容九百三十九


[024-82a]
  古銀錯題黄鍾籥容一千二百


  宋氏尺即鐵尺黄鍾凡二


  其一容一千二百


  其一容一千四十七


  後魏前尺黄鍾容一千一百一十五


  後魏中尺黄鍾容一千五百五十五


  後魏後尺黄鍾容一千八百一十九


  東魏尺黄鍾容二千八百六十九


[024-82b]
  後周玉尺黄鍾容一千二百六十七


  萬寳常水尺律母黄鍾容黍一千三百二十


  隋志又曰梁表鐡尺律黄鍾副别者其長短及口空之
圍徑並同而容黍或多或少皆是作者旁庣其腹使有
盈虛


  今按隋人製管以騐容黍存諸家之法辨其得失考
衆律之聲審其眞偽則彼用意固已密矣然竊論之
以黍騐其容受未若以筭術推其容受也以竹考其
[024-83a]
聲音未若以筭術定其聲音也聲音容受皆形而下
者也安能出於筭術之範圍哉蓋彼黍粒有小有大
容受有虚有實人手有輕有重輕則虛而易滿重則
實而容多觸動振摇陷虧不定一時再校即無同者
若不先以筭術預定所容之黍則其偶然一校何足
據哉凡竹管之理兩端厚薄不等孔内亦各不同兩
端相似萬中無一選遍天下之竹使之為管求其與
律合者亦未有也况又以刀旁庣管腹使有盈虛殊
[024-83b]
乖自然之理安能得其眞數也哉昔黄帝之造律始
於用竹者存其大法而已虞舜易之以玉成周繼之
以銅聖作明述乆而益精矣蓋玉質堅剛難施其巧
銅性從革易為其工要之三者銅則盡善盡美者也
故漢志曰銅為物之至精不為燥濕寒暑變其節不
為風雨暴露改其形介然有常有似於士君子之行
是以律用銅也陳𤾉腐儒不達此理乃謂銅律不如
竹管是猶犧象不如汚樽笙簫不如葦籥大訓不如
[024-84a]
結繩明堂不如穴處豈知理之論哉夫律有縱長有
周有徑有面羃有積實有容受而後聲音寓焉縱長
者律之所以成始也容受者律之所以成終也是故
筭法因黄鍾之縱長以求其周因周以求其徑因周
與徑以求其面羃因面羃以求其積實因積實以求
其容受皆有次序而不相紊夫十二律之於黄鍾其
縱長積實容受固有不同而周徑面羃亦從而異脩
短廣狹既知則聲音可知也筭術茍明圓率誠密律
[024-84b]
呂之學易如指掌耳


  右證之以律聲






  樂律全書卷二十二


[024-85a]
  欽定四庫全書


  樂律全書卷二十三


  明 朱載堉 撰


  律學新說三


  審度篇第一之下


  分上下者上乃造律要法下乃審度旁證


  素問靈樞經黄帝問于岐伯曰余聞人之合于天道也
内有五藏以應五音五色五時五味五位也外有六府
[024-85b]
以應六律六律建隂陽諸經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
二節十二經水十二時十二經脉者此五藏六府之所
以應天道夫十二經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
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也麤之所
易上之所難也又問岐伯曰經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
經水而内屬于五藏六府夫十二經水者其有大小深
淺廣狹逺近各不同五藏六府之髙下小大受穀之多
少亦不等相應奈何夫經水者受水而行之五藏者合
[024-86a]
神氣魂魄而藏之六府者受穀而行之受氣而揚之經
脉者受血而營之合而以治奈何刺之深淺灸之壯數
可得聞乎岐伯荅曰善哉問也天至髙不可度地至廣
不可量此之謂也且夫人生于天地之間六合之内此
天之髙地之廣也非人力之所能度量而至也若夫八
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觧剖
而視之其藏之堅脆府之大小穀之多少脉之長短血
之清濁氣之多少十二經之多血少氣與其少血多氣
[024-86b]
與其皆多血氣與其皆少血氣皆有大數其治以鍼艾
各調其經氣固其常有合乎黄帝曰余聞之快于耳不
觧于心願卒聞之岐伯答曰此人之所以參天地而應
隂陽也不可不察黄帝曰夫經脉之小大血之多少膚
之厚薄肉之堅脆及膕之大小可為度量乎岐伯荅曰
其可為度量者取其中度也不甚脫肉而血氣不衰也
若夫度之人痟瘦而形肉脫者惡可以度量刺乎審切
循捫按視其寒温盛衰而調之是謂因適而為之真也
[024-87a]
黄帝問于伯髙曰脉度言經脉之長短何以立之伯髙
曰先度其骨節之大小廣狹長短而脉度定矣黄帝曰
願聞衆人之度人長七尺五寸者其骨節之大小長短
各幾何伯高曰頭之大骨圍二尺六寸胷圍四尺五寸
腰圍四尺二寸鬚所覆者顱至項尺二寸髮以下至頤
長一尺君子終折結喉以下至缺盆中長四寸缺盆以
下至&KR1075&KR1711長九寸過則肺大不滿則肺小&KR1075&KR1711以下至
天樞長八寸過則胃大不及則胃小天樞以下至横骨
[024-87b]
長六寸半過則迴腸廣長不滿則狹短横骨長六寸半
横骨上㢘以下至内輔之上廉長一尺八寸内輔之上
廉以下至下廉長三寸半内輔下廉下至内踝長一尺
三寸内踝以下至地長三寸膝膕以下至跗屬長一尺
六寸跗屬以下至地長三寸故骨圍大則大過小則不
及角以下至柱骨長一尺行腋中不見者長四寸腋以
下至季脇長一尺二寸季脇以下至髀樞長六寸髀樞
以下至膝中長一尺九寸膝以下至外踝長一尺六寸
[024-88a]
外踝以下至京骨長三寸京骨以下至地長一寸耳後
當完骨者廣九寸耳前當耳門者廣一尺三寸兩顴之
間相去七寸兩乳之間廣九寸半兩髀之間廣六寸半
足長一尺二寸廣四寸半肩至肘長一尺七寸肘至腕
長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節長四寸本節至其末長
四寸半項髮以下至背骨長二寸半膂骨以下至尾骶
二十一節長三尺上節長一寸四分分之一竒分在下
故上七節至于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此衆人骨之度
[024-88b]
也所以立經脉之長短也是故視其經脉之在于身也
其見浮而堅其見明而大者多血細而沉者多氣也


  黄帝曰余願聞五十營奈何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
宿三十六分人氣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經
脉上下左右前後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應二
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晝夜故人一呼脉再動氣行
三寸一吸脉亦再動氣行三寸呼吸定息氣行六寸十
息氣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七十息氣行十六丈二尺
[024-89a]
氣行交通於中一周於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五分五
百四十息氣行再周于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二千
七百息氣行十周于身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
一萬三千五百息氣行五十營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
十八宿漏水皆盡脉終矣所謂交通者并行一數也故
五十營備得盡天地之夀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黄帝曰願聞脉度岐伯荅曰手之六陽從手至頭長五
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隂從手至胷中三尺五寸三六一
[024-89b]
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陽從足上至頭
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隂從足至胷中六尺五寸
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蹻脉從足至目
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
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
一十六丈二尺此氣之大經隧也


  黄帝問于伯髙曰余願聞六府傳穀者腸胃之小大長
短受穀之多少奈何伯髙曰請盡言之穀所從出入淺
[024-90a]
深逺近長短之度脣至齒長九分口廣二寸半齒以後
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
半咽門重十兩廣一寸半至胃長一尺六寸胃䊸曲屈
伸之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大容三斗五升
小腸後附脊左環逥周疊積其注于逥腸者外附于臍
上逥運環十六曲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
二尺逥腸當臍左環逥周葉積而下逥運環反十六曲
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尺廣腸傳脊以受
[024-90b]
逥腸左環葉脊上下辟大八寸徑二寸寸之大半長二
尺八寸腸胃所入至所出長六丈四寸四分逥曲環反
三十二曲也


  黄帝曰願聞人之不食七日而死何也伯髙曰臣請言
其故胃大一尺五寸徑五寸長二尺六寸横屈受水穀
三斗五升其中之穀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滿上焦
泄氣出其精㣲慓悍滑疾下焦下溉諸腸小腸大二寸
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二尺受穀二斗四升水六
[024-91a]
升三合合之大半逥腸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
丈一尺受穀一斗水七升半廣腸大八寸徑二寸寸之
大半長二尺八寸受穀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腸胃之
長凡五丈八尺四寸受水穀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
此腸胃所受水穀之數也平人則不然胃滿則腸虚腸
滿則胃虚更虚更滿故氣得上下五藏安定血脈和利
精神乃居故神者水榖之精氣也故腸胃之中當留穀
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後後二升半一日中五
[024-91b]
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留水榖盡矣故平人不食飲
七日而死者水穀精氣津液皆盡故也


  扁鵲八十一難經其一難曰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
口以決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謂也然寸口者脈
之大要會手太隂之脈動也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
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
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身漏水下百刻榮衛行陽二
十五度行隂亦二十五度為一周也故五十度復會於
[024-92a]
手太隂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終始故法取於寸口也
二難曰脈有尺寸何謂也然尺寸者脈之大要會也從
闗至尺是尺内隂之所始也從闗至魚際是寸口内陽
之所治也故分寸為尺分尺為寸故隂得尺内一寸陽
得寸内九分尺寸終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三難曰脈有太過有不及有隂陽相乘有覆有溢有闗
有格何謂也然闗之前者陽之動也脈當見九分而浮
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遂上魚為溢為外闗内
[024-92b]
格此隂乘之脈也闗以後者隂之動也脈當見一寸而
沉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遂入尺為覆為内闗
外格此陽乘之脈也故曰覆溢是其真藏之脈人不病
而死也


  二十三難曰手足三隂三陽脈之度數可曉以不然手
三陽之脈從手至頭長五尺五六合三丈手三隂之脈
從手至胷長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
丈一尺足三陽之脈從足至頭長八尺六八四丈八尺
[024-93a]
足三隂之脈從足至胷長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
六三尺合三丈九尺人兩足蹻脈從足至目長七尺五
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
長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脉長一十
六丈二尺此所謂十二經脈長短之數也


  四十二難曰人腸胃長短受水穀多少各幾何然胃大
一尺五寸徑五寸長二尺六寸横屈受水穀三斗五升
其中常留榖二斗水一斗五升小腸大二寸半徑八分
[024-93b]
分之少半長三丈二尺受穀二斗四升氷六升三合合
之大半逥腸大四寸徑一寸半靈樞云徑一寸寸之少半長二丈一
尺受穀一斗水七升半廣腸大八寸徑二寸半靈樞云徑二寸
寸之大半長二尺八寸受穀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故腸胃

几長五丈八尺四寸合受水穀八斗七升六合八分合
之一靈樞云受水穀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此腸胃長短受水穀之數也
肝重四斤四兩左三葉右四葉凡七葉主藏魂心重十
二兩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脾重二斤三
[024-94a]
兩扁廣三寸長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溫五藏主藏
意肺重三斤三兩六葉兩耳凡八葉主藏魄腎有兩枚
重一斤一兩主藏志膽在肝之短葉間重三兩三銖千金
云長三寸三分盛精汁三合千金作二合傍通訣作一合胃重二斤一兩千金
作二斤十四兩紆曲屈伸長二尺六寸千金作一尺六寸大一尺五寸

徑五寸盛穀二斗水一斗五升小腸重二斤十四兩長
三丈二尺千金作二丈四尺廣二寸半千金作二寸四寸徑八分分之
少半左逥疊積十六曲盛穀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
[024-94b]
之大半千金云常留水穀二斗四升其一斗二升是水一斗二升是穀大腸重二斤十
二兩長二丈一尺千金作一丈二尺廣四寸千金作六寸徑一寸靈樞
云徑一寸寸之少半當臍右逥疊積十六曲千金作十二曲盛穀一斗水

七升半千金作一斗二升膀胱重九兩二銖從廣九寸傍通訣作七寸
盛溺九升九合傍通訣作九升二合口廣二寸半脣至齒長九分
齒以後至㑹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兩長七寸
廣二寸半咽門重十兩廣二寸半靈樞作一寸半至胃長一尺
六寸喉嚨重十二兩廣二寸長一尺二寸九節千金云其層圍
[024-95a]
十二重肛門重十二兩大八寸徑二寸大半千金作二寸寸三分

二尺八寸千金作一尺二寸受穀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四十三難曰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何也然人胃中常
存留穀二斗千金作二斗四升水一斗五升千金作一斗一升故平人
日再至圊一行二升半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
而水穀盡矣故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水穀津液俱
盡即死矣


  千金方平脈大法問曰何謂三部脈荅曰寸闗尺也凡
[024-95b]
人脩短不同其形各異有尺寸分三闗之法從肘腕中
横文至掌魚際後文却而十分之而入取九分是為尺
從魚際後文却還度取十分之一則是寸寸十分之而
入取九分之中則寸口也此處其骨自髙故云隂得尺
内一寸陽得寸内九分從寸口入却行六分為闗分從
闗分又入六分為尺分又曰從魚際至髙骨却行一寸
其中名曰寸口從寸口至尺名曰尺澤故曰尺寸寸後
尺前名曰闗陽出隂入以闗為界如天地人為三界寸
[024-96a]
主射上焦頭及皮毛竟手上部闗主射中焦腹及腰中
部尺主射下焦小腹至足下部此為三部法象三才天
地人頭腹足為三元也夫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
以決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候者何謂也然寸口者脈
之大㑹手太隂之動脈也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
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
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其身漏水下百刻榮衛行陽二
十五度行隂亦二十五度為一周晬時也故五十度而復
[024-96b]
㑹於手太隂太隂者寸口也即五藏六府之所終始故
法取於寸口人有三百六十脈法三百六十日也


  又明堂三人圖序曰夫病源所起本於藏府藏府之脈
竝出手足循環腹背無所不至往來出沒難以測量將
欲指取其穴非圖莫可預備之要非灸不精故經曰湯
藥攻其内針灸攻其外則病無所逃矣方知針灸之功
過半於湯藥矣然去聖久逺學徒蒙昧孔穴出入莫測
經源濟弱扶危臨事多惑余慨其不逮聊因暇隙鳩集
[024-97a]
今古名醫明堂以述針灸經一篇用補私闕庻依圖知
穴按經識分則孔穴親疎居然可見矣舊明堂圗年代
久逺傳寫錯誤不足指南今一依甄權等新撰為定云
耳若依明堂正經人是七尺六寸四分之身今半之為
圗人身長三尺八寸二分其孔穴相去亦皆半之以五
分為寸其尺用夏家古尺司馬六尺為步即江淮吳越
所用八寸小尺是也其十二經脈五色作之竒經八脈
以綠色為之三人孔穴共六百五十穴圗之於後亦覩
[024-97b]
之便令了耳仰人二百八十二穴背人一百九十四穴
側人一百七十四穴穴名共三百四十九單穴四十八
名雙穴三百一名


  又曰凡孔穴在身皆是藏府榮衛血脈流通表裏往來
各有所主臨時救難必在審詳人有老少體有長短膚
有肥瘦皆湏精思啇量准而折之無得一槩致有差失
其尺寸之法依古者八寸為尺仍取病者男左女右手
中指上第一節為一寸亦有長短不定者即取手大拇
[024-98a]
指第一節横度為一寸以意消息巧拙在人其言一夫
者以四指為一夫又以肌肉文理節觧縫㑹宛䧟之中
及以手按之病者快然如此仔細安詳用心者乃能得
之耳


  外臺祕要方明堂序曰夫明堂者黄帝之正經聖人之
遺教所注孔穴靡不指的又皇甫士安晉朝髙秀洞明
醫術撰次甲乙竝取三部為定如此則明堂甲乙是醫
人之祕寳後之學者宜遵用之不可苟從異說致乖正
[024-98b]
理又手足十二經亦皆有俞手足者隂陽之交㑹血氣
之流通外勞肢節内連藏府是以原明堂之經也自古
之體觧孰能與於此哉故立經以言疾之所出圗形以
表孔穴之名處比來有經而無圗則不能明脈俞之㑹
今有圖而無經則不能論百疾之要也由是觀之書之
與圗不可無也又人形不同長短異狀圖象參差差之
毫釐則孔穴乖處不可不詳也今依準甲乙正經人長
七尺五寸之身今半之以為圖人長三尺七寸五分其
[024-99a]
孔穴相去亦半之五分為寸其尺用古尺其十二經脈
皆以五色作之竒經八脈竝以綠色標記諸家竝以三
人為圖今因十二經而畫圗人十二身也經脈隂陽各
隨其類故湯藥攻其内以灸攻其外則病無所逃知火
艾之功過半於湯藥矣其針法古來以為深奥今人卒
不可觧經云針能殺生人不能起死人若欲録之恐傷
性命今竝不録針經唯取灸法其穴墨點者禁之不宜
灸朱點者灸病為良具注於明堂圖人竝可覽之黄帝
[024-99b]
素問擿孔穴原經脈窮萬病之所始九卷甲乙及千金
方甄權楊操等諸家灸法雖未能逺窮其理且列流注
及傍通終疾病之狀爾


  普濟方曰凡度周身孔穴逺近分寸以病人男左女右
取手中指第二節内度兩横文相去為一寸以薄竹片
點量分寸使用或有人手長身短或人長身短或人長
胷腹短或人短胷腹長揣穴尤宜用意凡穴不離分肉
之間動脈之中是谿谷之㑹以行榮衛以㑹大氣其經
[024-100a]
脈麤細狀如細線但令當經而刺之依法補瀉即能愈
疾矣


  又曰明堂經定尺寸法云以八寸為一尺以八分為一
寸縁人有長短肥瘦不同取穴不準秦時扁鵲明堂經
云取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一節為一寸為縁人有身長
手短有身短手長取穴不凖唐時孫思邈明堂經云取
患人男左女右大拇指節横文為一寸以意消詳巧拙
在人亦有差互今取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二節内度兩
[024-100b]
横文相去為一寸自依此寸法與人針灸療病已來其
病多得獲愈此法有準今以為定


  又曰一云三寸者盡一中指也聖恵方云今取男左女
右手中指第二節内度兩横文相去為一寸自依此法
療病多愈今以為定此穴取寸石藏用亦用聖惠方為
凖以蠟紙條子或薄篾量患人男左女右手中指中節
横文上下相去長短為一寸謂之同身寸若曲指即傍
取指側中節上下兩文角相去逺近為一寸若伸指即
[024-101a]
正取指中自上莭下横文至中節中從上第二條横文
長者相去逺近為一寸與曲指之寸長短亦相符合然
人之身手指或有異者至於指文亦各不同更在以意
詳度之也曲或作屈義通


  今按素難二經乃先秦古書三代名醫所相授受秦
始皇有令不燒醫卜種樹之書由漢迄今醫流遵用
雖經厯代變更未聞有人妄加刪改其載人之身體
藏府之數必合古之度量權衡無疑矣在昔三皇以
[024-101b]
仁愛治天下憫斯民之夭札欲窮醫術之妙而探賾
索隱無所不至焉故岐伯云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
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觧剖而視之葢太古時
風俗淳朴死則棄之於野初無衣衾棺槨之葬故使
為醫術者可得剖而視之亦無所禁後世聖人取諸
大過之象始製棺槨由是之後國有殘毁屍體之禁
無敢剖而視之者以此推之知彼醫經其來之逺又
奚止於三代而已周禮以為人長八尺與岐伯云八
[024-102a]
尺之士相符則是上自黄帝下至成周數千年間人
與尺度未嘗異也成周至今亦不過數千年耳豈人
體輙異哉抑尺度有增耳尺度増則顯人體小其實
未嘗小也故千金方凡例云世之妄者乃謂古今之
人大小有異無稽之言莫此為甚雖然周禮岐伯所
云葢魁偉丈夫之身非衆人之度也故黄帝問於伯
髙曰衆人之度長七尺五寸是也外臺亦作七尺五
寸與此正同而千金云據明堂正經人長七尺六寸
[024-102b]
四分乃比靈樞外臺多一寸四分者葢取丈夫之身
八尺衆人之身七尺五寸二者之間酌量中數而言
上可以括丈夫下可以括衆人一術統之不必岐而
為二非尺度有所損益也梁陶𢎞景撰本草序録一
用累黍之法孫思邈從而用之孫氏生於隋初終於
唐永淳中葢見隋志唐令之法矣其書言尺則用夏
家古尺夫神禹以身為度以聲為律得天地自然中
和之正凡考䆒脈穴一以夏禹身度為則而又參諸
[024-103a]
司馬六尺為步以互證之其立意之精豈尋常醫家
者流所能及哉是必有所本矣但孫氏云夏家古尺
即江淮吳越所用八寸小尺是也葢隋末唐初江淮
間尺暗合古尺一尺而當唐尺八寸故曰八寸小尺
今則其尺雖不可見而可以時考之唐㑹要云唐髙
祖武徳四年七月十七日行開元通寳錢其錢徑八
分葢唐尺之八分也夫一開元錢徑八分則十開元
錢徑八寸即孫氏所謂夏家古尺之一尺也開元錢
[024-103b]
今固有之以錢考尺則尺可知矣夫人之身體或有
修短肥瘦之不同未可一例言之故近世醫家各從
權便取病人同身之寸自同身之寸其說一出無復
考究古尺之法而夏禹身度遂不可見幸賴孫氏之
方及唐㑹要與開元錢可以互證耳好古明律之士
所當盡心討論而不可忽也


  史記夏本紀曰禹聲為律身為度稱以出天下皆宗禹
之明度數聲樂索隱曰聲與身為律度則權衡亦出於
[024-104a]
其身故云稱以出也又孔子世家曰孔子長九尺有
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又曰自要以下不及禹
三寸


  孔叢子曰昔堯身修十尺舜身修八尺有竒又曰仲尼
長九尺有六寸成湯之容體也


  史記正義曰舜長六尺一寸禹長九尺二寸文王長八
尺二寸


  白孔六帖曰禹長九尺九寸湯及孔子皆長九尺


[024-104b]
  鄭樵通志曰帝堯身長十尺帝舜長六尺禹長九尺二
寸聲為律身為度


  羅泌路史曰伏羲長九尺一寸神農長八尺九寸黄帝
身逾九尺堯長十尺舜長九尺禹長九尺有咫


  孟子告子篇曹交曰文王十尺湯九尺


  荀子非相篇曰帝堯長帝舜短文王長周公短仲尼長
子弓短註云子弓葢仲弓也言子者著其為師也


  右聖人身度


[024-105a]
  今按本紀謂夏禹以身為度既云以身為度則身
當與度之整數相合或十尺或九尺是也然無正
文可考惟晉皇甫謐撰帝王世紀據緯書合誠圖
以為禹身九尺二寸唐張守節宋鄭樵皆因之而
白氏六帖則云禹長九尺九寸羅泌路史則云禹
長九尺有咫諸家各異莫知適從除堯湯文王孔
子身度則有孟子孔叢史記之文可證惟禹無所
考據其緯書異說未敢信以為然以理論之若據
[024-105b]
身為度之一言則應長十尺為是葢十尺今之八尺
古稱丈夫本此當今曲尺八寸為古一尺今之八
尺是古一丈乃夏禹之身度也或問此說亦有據
乎曰孔子家語及史記世家皆云孔子長九尺六
寸自腰已下不及禹者三寸夫以九尺六寸之身
而猶不及三寸則禹長九尺九寸有餘明矣自腰
已上未有明言過與不及雖未敢決若彼緯書所
云長九尺二寸者可以決定知其謬也然則自要
[024-106a]
已上不及禹者其一寸歟腰之上下共不及者四
寸以此四寸加前九尺六寸則十尺矣夫禹以身
為度者其此之謂乎


  周禮地官鄉大夫之職以歳時登其夫家之衆寡辨其
可任者國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
五皆征之疏曰云國中自七尺以及六十者七尺謂年
二十知者案韓詩外傳二十行役與此國中七尺同則
知七尺謂年二十云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者六尺
[024-106b]
謂年十五故論語云可以託六尺之孤鄭註云六尺之
孤年十五已下彼六尺亦謂十五鄭言已下者正謂十
四已下亦可以寄託非謂六尺可通十四已下鄭必知
六尺年十五者以其國中七尺為二十對六十野云六
尺對六十五晚校五年明知六尺與七尺早校五年故
以六尺為十五也


  又冬官考工記曰人長八尺


  黄帝素問靈樞經曰八尺之士又曰衆人之度人長七
[024-107a]
尺五寸


  列子曰有七尺之骸手足之異戴髮含齒倚而趣者謂
之人


  荀子曰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家語孔子謂子路豈能保其六七尺之體哉


  又曰髙柴長不過六尺史記作五尺恐誤


  史記列傳曰晏子長不滿六尺孔叢子作三尺恐誤


  孟子之書曰曹交九尺四寸以長


[024-107b]
  錦繡萬花谷云語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周禮鄉大夫之
職以歳時登其夫家之衆寡辨其可任者國中自七尺
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五皆征之按韓詩外傳
曰國中二十行役然則七尺者二十歳也其升降皆以
五年為率則六尺者十五歳也漢明帝詔曰髙密侯禹
東平王蒼竝可以受六尺之託註曰六尺謂年十五以
下皆以六尺該之也


  儼山外集曰仲尼之門五尺童子羞稱五覇古以二歳
[024-108a]
半為一尺言五尺是十二歳以上十五歳則稱六尺若
晏嬰身不滿三尺是以律起尺矣周尺準今之八寸三
八則今二尺四寸豈成形體當是極言其短耳曹交九
尺四寸以長準今七尺五寸餘


  右常人身度


  今按衆人身度當以黍尺七尺五寸為準其曹交
之長九尺有餘晏子之短六尺不足二者折衷之
亦得七尺五寸故孔子荀子皆謂七尺之體為中
[024-108b]
人之率黍尺七尺五寸葢今曲尺六尺也周禮所
謂人長八尺素問所謂八尺之士者黍尺八尺比
今曲尺六尺四寸其偉人之體歟故素問有八尺
及七尺五寸二説而庸俗弗曉古今尺度不同乃
謂古今人品有異豈不謬哉


  漢書曰昭帝始冠長八尺二寸項羽長八尺二寸韓王
信長八尺二寸張蒼之父長不滿五尺蒼長八尺餘蒼
子亦長八尺其孫長六尺餘酈食其長八尺東方朔長
[024-109a]
九尺三寸車千秋長八尺餘霍光長七尺三寸金日磾
長八尺二寸昭帝見外戚傳餘見本傳


  右漢人身度


  唐書曰張孝忠魁偉長六尺李晟亦長六尺楊慎矜兄
弟皆六尺餘歎曰此貌此才欲見容當世難矣胡不使
我體少弱耶馬燧姿度魁傑長六尺二寸楊收亦長六
尺二寸宗楚客長六尺八寸陸景融吉頊郭知運李嗣
業侯希逸張興張巡程千里皆長七尺楊守亮黑齒常
[024-109b]
之皆長七尺餘郭子儀長七尺二寸婁師徳長八尺舊唐
書□本傳不言長若干


  右唐人身度


  今按漢人身度以漢尺言之也唐人身度以唐尺
言之也是故昭帝年十八嵗始冠而長八尺二寸
其餘亦皆不下七八尺惟張蒼之父為短耳唐人
雖謂之魁偉者亦不過六七尺耳惟婁師徳長八
尺唐尺乃今曲尺也八尺為古黍尺一丈是與文
[024-110a]
王十尺之身等也此外長八尺者幾希非唐人之
與漢人有異乃漢唐尺度之不同耳然劉昫舊唐
書不言婁師徳長若干尺惟宋祁新唐書云八尺
八字疑誤云


  春秋文十一年穀梁傳曰長狄身横九畝晉范氏註曰
廣一步長百歩為一畝五丈四尺左註云長三丈公羊註云長百尺


  國語客問曰人長之極幾何仲尼曰僬僥氏長三尺短
之至也長者不過十之數之極也家語史記世家竝同王肅曰十之謂三丈
[024-110b]
數極於此也韋昭曰僬僥西南蠻之别名


  博物志曰河圗玉板云龍伯國人長三十丈大秦國人
長十丈中秦國人長一丈長狄喬如身横九畝長五丈
四尺或長十丈秦始皇二十六年有大人十二見于臨
洮長五丈足迹亦尺曰東北極人長九丈東方有螗螂
沃焦防風氏長三丈


  拾遺記曰宛渠之國人長十丈泥離之國人長四尺


  神異經曰西海外有鵠國鵠或作鶴男女皆長七寸自然有
[024-111a]
禮好跪拜西北荒中有小人長一寸朱衣朱冠乘輅


  山海經註曰周饒國人長三尺外傳云焦僥民長三尺
詩含神霧云焦僥國人長一尺五寸小人國名靖人長
九寸


  洞㝠記曰郅支國人長四尺末多國人長四寸


  漢武故事曰東郡送一短人長七寸名巨靈


  漢書東方朔傳曰朱儒長三尺餘


  右異人身度


[024-111b]
  今按異人之出無拘於今古但不常有耳或者遂
疑古人率皆長大非也然則僬僥朱儒之類豈非
古之人耶以此觀之古今常人之體無有異也明
矣其為異者葢不常有今世亦或有之但耳目所
未見聞耳不可以為率也


  春秋僖三十一年公羊傳曰觸石而出膚寸而合漢何
氏註曰側手為膚按指為寸言其觸石理而出無有膚
寸而不合


[024-112a]
  禮祀投壺篇曰籌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中九扶漢鄭
氏註曰籌矢也鋪四指曰扶一指案寸春秋傳曰膚寸
而合投壺者或於室或於堂或於庭其禮䙝隨晏早之
宜無常處唐孔氏疏曰投壺有三處室中堂上及庭中
也日中則於室日晚則於堂太晚則於庭是各隨光明
處也矢有長短亦隨地廣狹室中狹矢長五扶堂上稍
廣矢長七扶庭中大廣矢長九扶四指曰扶扶廣四寸
五扶者則二尺也七扶者則二尺八寸也九扶者則三
[024-112b]
尺六寸也雖矢有長短而度壺皆使去賔主之席各二
矢半也室中去席五尺堂上則去席七尺庭中則去席
九尺


  儀禮鄉射禮曰箭籌八十長尺有握握素漢鄭氏註曰
握本所持處也素謂刋之也刋本一作膚


  儀禮䘮服傳曰苴絰大搹註曰盈手曰搹搹扼也中人
之扼圍九寸疏曰人之大小皆以九寸圍之為正


  孔子家語曰夫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尋斯不逺
[024-113a]
之則也


  許氏說文曰程品也十髮為程程為一分十分為寸尺
十寸也人手郤十分動脈為寸口十寸為尺尺所以指
尺規榘事也周制寸尺咫尋常仞諸度量皆以人之體
為法咫中婦人手長八寸謂之咫周尺也丈十尺也在
十部夫丈夫也周制以八寸為尺十尺為丈人長八尺
故曰丈夫度人之兩臂為尋八尺也伸臂一尋八尺曰


[024-113b]
  孔鮒小爾雅曰四尺謂之仞倍仞謂之尋尋舒兩肱也
倍尋謂之常周禮殳長尋有四尺酋矛長常有四尺但言四尺不曰長尋有仞校之長尺有咫文
義不類四尺為仞恐非


  尚書旅&KR0729篇曰為山九仞漢孔氏傳曰八尺曰仞王肅家語
註同


  儀禮鄉射禮曰杠長三仞韜上二尋漢鄭氏註曰七尺
曰仞八尺曰尋疏曰云七尺曰仞者無正文鄭案書傳
云雉長三丈髙一丈則牆髙一丈禮記祭義云築宫仞
[024-114a]
有三尺牆髙一丈云仞有三尺除三尺之外只有七尺
曰仞也王肅則依小爾雅四尺曰仞孔君則八尺曰仞
所見不同也云八尺曰尋者亦無正文冬官云車有六
等之數云殳長尋有四尺長丈二而云尋有四尺除四
尺則尋長八尺矣


  又曰鄉侯上个五尋下舌半上舌漢鄭氏註曰八尺曰
尋侯人之形類也中人張臂八尺張足六尺


  覲禮曰諸侯覲于天子為宫方三百歩四門壇十有二
[024-114b]
尋深四尺加方明于其上方明者木也方四尺註曰八
尺曰尋十有二尋則方九十六尺也深謂髙也從上曰
此云四尺亦不言仞


  周禮春官小祝疏引禮緯云天子旌旗之杠九仞諸侯
七仞大夫五仞士三仞若七尺曰仞九仞則六丈三尺無乃太髙人難持之以行若四
尺曰仞九仞則三丈六尺近是但緯書之説未敢盡信


  又冬官匠人為溝洫廣尺深尺謂之&KR0850廣二尺深二尺
謂之遂廣四尺深四尺謂之溝廣八尺深八尺謂之洫
[024-115a]
廣二尋深二仞謂之澮疏曰自畎遂溝洫皆廣深二仞
澮廣二尋深二仞若以孔安國八尺曰仞則澮亦廣深
等但度廣以尋度深以仞故别言之若王肅依爾雅四
尺曰仞深二仞八尺與廣二尋不類鄭以仞七尺淺於
廣二尋二尺者以涂為大故宜淺校二尺與溝洫不得
相類也論語子張篇子貢曰夫子之牆數仞漢包氏註
曰七尺曰仞朱子從包氏之說亦謂七尺曰仞


  孟子盡心篇曰掘井九軔漢趙氏註曰軔八尺也朱子從趙
[024-115b]
氏之說亦謂八尺曰仞又曰軔音刄與仞同


  管子乘馬篇曰十仞見水不大潦五尺見水不大旱十
一仞見水輕征十分去二三二則去三四四則去四五
則去半比之於山五尺見水十分去一四則去三三則
去二二則去一二尺而見水比之於澤房氏註曰八尺
曰仞分九仞則屈每分有二仞二尺去其三則餘有一
丈八尺征稅也言平地五仞見水同於山五尺見水劉
氏補註曰績按言地髙則難澇故曰十仞見水不大澇
[024-116a]
也低則難旱故曰五尺見水不大旱也當澇之時若髙
地十一仞見水則常征十分中免二三分十二仞見水
則免三四分十四仞見水則免四分十五仞見水則免
五分以其極髙難灌溉可以比於山也當旱之時若汙
下地五尺見水則常征十分免四分四尺見水則免三
分三尺見水則免二分二尺見水則免一分以其極低
易灌溉可以比於澤也十分去一當作十分去四乃字
之誤也


[024-116b]
  莊子人間世篇曰見櫟社樹其大蔽牛絜之百圍其髙
十仞李氏註曰徑尺為圍百圍葢十丈小爾雅云四尺
尺曰仞或云七尺曰仞或云八尺曰仞十仞崔本作千
今按其大蔽牛不過丈餘耳徑過十丈與其大蔽牛之文不合


  又曰斬之三圍崔氏註曰圍環八尺為一圍今按當作八寸
又庚桑楚篇曰尋常之溝歩仞之丘註曰八尺曰尋倍
尋曰常尋常之溝則周禮洫澮之廣深也洫廣深八尺
澮廣二尋深二仞也六尺為歩七尺曰仞步仞之丘廣
[024-117a]
一歩髙一仞也


  今按鄉射禮箭籌八十長尺有握握素握布四指指
一寸則籌尺有四寸矣公羊傳曰膚寸而合投壺曰
室中布五扶先儒謂側手為膚鋪四指為扶則握與
膚扶一矣先王制禮未嘗無所因故室中必用几而
因几以度室堂上必用筵而因筵以度堂野外必用
歩而因歩以度野投壺用指而已故因指以度籌此
即家語所謂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者也然則寸尺之
[024-117b]
度取諸身也漢律厯志曰一黍之廣為分十分為寸
十寸為尺然則寸尺之廣又取諸物也先王制法近
取諸身逺取諸物足以考信而無疑焉然後尺寸之
度起矣則指尺之與黍尺一也黍有巨細故尺有長
短先儒以黍之巨者積而為寸則於膚指不合於是
有指黍二尺之辨謂圭璧之屬用指尺冠冕尊彞之
屬用黍尺豈其然乎葢夏尺與周尺不同所謂黍尺
者夏尺也所謂指尺者周尺也周尺自秦以後不復
[024-118a]
用之凡經傳中所謂布指知寸布手知尺一尺二寸
為武中婦人手八寸為咫八尺為歩八尺為尋人長
八尺馬髙八尺之類皆指周尺而言周尺元非從黍
所生但以人之身體為準乃其制作本意律家不逹
此理遂擇極小之黍遷就指寸務要與周尺合致樂
律聲焦指寸之弊也夫以人之身體為準或有長短
肥瘦自是不同固非一定之法古人以體言度不過
存其大略而已譬如世俗言物則云此物約有一人
[024-118b]
髙約有三四指寛約有一二托長亦不過言其大略
耳安得無毫釐之差豈可因此反疑累黍也朱子序
律呂新書有曰崇宣之季姦諛之㑹黥涅之餘其能
有以語夫天地之和哉葢指蔡京魏漢津輩所為大
晟樂也夫大晟樂生於徽宗指寸故漢津之說曰後
世以黍定律其失樂之本矣又妄引孟子曰萬物備
於我反身而誠樂莫大焉秬黍云乎哉此其巧飾之
辭足以欺惑徽宗者朱子所謂姦諛正指此也而蔡
[024-119a]
元定之書乃云百世之下欲求聲氣之元勿必之於
秬黍則得之矣元定此言豈不謬耶小爾雅四尺謂
之仞包氏鄭氏以為七尺曰仞孔氏趙氏以為八尺
曰仞朱子註論則曰七尺註孟則曰八尺葢操兩可
初無定論今按仞尋皆八尺也其分别者但上下縱
長言之則曰仞俗語所謂一人髙也故仞字从人刄
聲左右横廣言之則曰尋俗語所謂一托長也考工
記云廣二尋深二仞謂之澮則仞與尋同為八尺此
[024-119b]
其證也孔王之說以四尺為仞非也鄭包之註以仞
為七尺亦非祭義築宫仞有三尺葢一丈一尺也設
若仞乃七尺而加三尺為一丈者只説一丈豈不明
白而反含糊言之理不通矣夫一圍者猶俗所謂一
虎口也直伸大指食指之間而度之當黍尺七八寸
許氏謂婦人手八寸為咫近一圍也樹身絜之百圍
比今曲尺六丈四尺則徑當二丈有竒其髙十仞比
今曲尺六丈四尺此特言樹身耳柯條不計也或作
[024-120a]
千仞千仞比今曲尺六千四百尺恐樹未有如此之
大者葢亦寓言耳李氏崔氏之說竝非也


  右證之以身體


  周禮春官典瑞曰璧羡以起度註曰鄭司農云羨長也
此璧徑長尺以起度量玉人職曰璧羨度尺以為度𤣥
謂羨不圜之貌葢廣徑八寸袤一尺疏曰先鄭云羨長
也此璧徑長尺其義是也但語不足故後鄭增成其義
也𤣥謂羨不圜之貌葢廣徑八寸袤一尺者案爾雅肉
[024-120b]
倍好謂之璧則璧體圎矣今云璧羨羨是引聲而言是
為長意故先鄭後鄭皆為不圜也云葢者此璧本徑九
寸今言羨則減傍一寸以益上下故玉人云以為上下
一尺則横徑八寸矣無正文故云葢以疑之也先鄭未嘗以璧
為不圜疏説非


  又考工記玉人曰璧羨度尺好三寸以為度註曰鄭司
農云羨徑也好璧孔也爾雅曰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
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𤣥謂羡猶延其袤一尺而廣
[024-121a]
狹焉疏曰引爾雅欲見此璧好三寸好即孔也兩畔肉
各三寸兩畔共六寸是肉倍好也後鄭云羨猶延其袤
一尺而廣狹焉者是羨為不圜之貌造此璧之時應圜
徑九寸今減廣一寸以益上下之袤一寸則上下一尺
廣八寸故云其袤一尺而廣狹焉狹焉謂八寸也以為
度者天子以為量物之度也


  陳祥道禮書曰爾雅肉倍好謂之璧典瑞璧羨以起度
玉人璧羨度尺好三寸以為度鄭司農曰好璧孔也羨
[024-121b]
徑也鄭康成曰羨不圜之貌延其袤一尺而廣狹焉葢
璧圜九寸好三寸延其袤為一尺旁各損半寸則廣八
寸矣說文曰人手卻十分動脈為寸口十寸為尺周制
寸尺咫尋常仞諸度量皆以人之體為法又曰中婦人
手長八寸謂之咫周尺也然則璧羡袤十寸廣八寸同
謂之度尺則周制十寸八寸皆為尺矣以十寸之尺起
度則十尺為丈十丈為引以八寸之尺起度則八尺為
尋倍尋為常又曰度起於璧羨權起於駔琮樂起於黄
[024-122a]
鍾之長則先王制器豈徙然哉凡物存天下萬世之法
耳又曰考工記於案言十有二寸於鎮圭言尺有二寸
此十寸尺之證也王制曰周尺八尺為步今以周六尺
四寸為步六尺四寸乃八尺爾此八寸尺之證也


  蔡元定律呂新書曰按爾雅曰肉倍好謂之璧羨延也
此璧本圎徑九寸好三寸肉六寸而裁其兩旁各半寸
以益上下也其好三寸所以為璧也裁其兩旁以益上
下所以為羨也袤十寸廣八寸所以為度尺也以為度
[024-122b]
者以為長短之度也則周家十寸八寸皆為尺矣


  今按先鄭釋羨為徑是也後鄭釋羨為延非也葢此
璧以縱黍律尺之三寸為其孔所謂好三寸也肉倍
好則六寸加好三寸共九寸為璧之徑乃縱黍律尺
之九寸九寸者九九八十一分正合横黍度尺之百
分而為十寸矣此所謂以為度也好三寸是一事以
為度是一事非謂以其好之三寸而為度也亦非延
之使其縱廣不等也先鄭之說吾無間然後鄭之說
[024-123a]
近乎穿鑿而歴代多從之舎真取偽天下皆然耳范
鎮力主後鄭之說謂鬴之深廣不同其深尺者十寸
之尺也其方尺者八寸之尺也胡瑗譏之曰周豈用
兩等之尺惑於天下哉夫胡氏之論當矣陳氏蔡氏
皆不取胡而取范亦猶范氏不取先鄭而取後鄭也
後鄭之註王制其言最是而范氏却非之以為失於
不知璧羨之法與鬴之數范氏此論可謂是非顛倒
之甚矣鬴之有辨見量譜八尺為歩辨見前卷


[024-123b]
  儀禮大射儀曰司馬命量人量侯道與所設乏以貍歩
大侯九十參七十干五十設乏各去其侯西十北十註
曰量人司馬之屬掌量道巷塗數者侯謂所射布也量
侯道謂去堂逺近也容謂之乏所以為獲者之禦矢貍
之伺物每舉足者止視逺近為發必中也是以量侯道
取象焉鄉射記曰侯道五十弓考工記曰弓之下制六
尺則此貍歩六尺明矣


  又鄉射禮曰乃張侯下綱不及地武註曰侯謂所射布
[024-124a]
也綱持舌繩也武迹也中人之迹尺二寸侯象人綱即
其足也是以取數焉疏曰云武迹也中人之迹尺二寸
者無正文葢考驗當時而言似云中人定㧪圍九寸也
漢禮云五武成步步六尺或據此而言也云侯象人也
象人張足六尺張臂八尺故云象人也云綱即其足也
者謂經下綱象足云是以取數焉者以下綱象足張之
六尺是取數於武也


  又曰射自楹間物長如笴其間容弓距隨長武註曰自
[024-124b]
楹間者謂射於庠也楹間中央東西之節也物謂射時
所立處也謂之物者物猶事也君子所有事也長如笴
者謂從畫之長短也笴矢幹也長三尺與跬相應射者
進退之節也間容弓者上下射相去六尺也距隨者物
横畫也始前足至東頭為距後足來合而南面為隨武
迹也尺二寸疏曰云笴矢幹也長三尺者以矢人職得
知也云與跬相應者禮記祭義云故君子跬歩而弗忘
孝也一舉足謂之跬再舉足謂之步步射者履物不過
[024-125a]
一跬故知以三尺為限也云距隨者物横畫也始前足
至東頭為距後足來合而南面為隨者謂上射下射竝
足處皆然言長武武跡也中人之跡尺二寸謂横尺二
寸也


  又曰侯道五十弓弓二寸以為侯中註曰言侯中所取
數也量侯道以貍歩而云弓者侯之所取數宜用射器
也正二寸骹中之博也疏曰云言侯中所取數也者謂
侯中大小取數于侯道云量侯道以貍歩者大射丈故
[024-125b]
彼云以貍歩張三侯是用歩耳而云弓者六尺為步弓
之下制六尺與步相應侯所取數宜於射器故此經云
弓也云正二寸骹中之博也者案周禮弓人云骹觧中
有變焉謂弓弣把中側骨之處博二寸故於此處取數


  周禮夏官射人曰若王大射則貍歩張三侯註曰鄭司
農云貍步謂一舉足為一歩於今為半步𤣥謂貍善搏
者也行則止而擬度焉其發必獲是以量侯道法之也
[024-126a]
侯道者各以弓為度九節者九十弓七節者七十弓五
節者五十弓弓之下制長六尺大射禮曰大侯九十參
七十干五十是也三侯者司裘所共虎侯熊侯豹侯也
列國之君大射亦張三侯數與天子同大侯熊侯也


  又冬官梓人為侯廣與崇方參分其廣而鵠居一焉上
兩个與其身三下兩个半之上綱與下綱出舌尋縜寸
焉註曰崇髙也方猶等也髙廣等者謂侯中也天子射
禮以九為節侯道九十弓弓二寸以為侯中髙廣等則
[024-126b]
天子侯中丈八尺諸侯於其國亦然鵠所射也以皮為
之各如其侯也居侯中參分之一則此鵠方六尺唯大
射以皮飾侯大射者將祭之射也其餘有賔射燕射鄭
司農云兩个謂布可以維持侯者也上方兩枚與身三
設身廣一丈兩个各一丈凡為三丈下兩个半之傳見
故短也𤣥謂个讀若齊人搚幹之幹上个下个皆謂舌
也身躬也鄉射禮記曰倍中以為躬倍躬以為左右舌
下舌半上舌然則九節之侯身三丈六尺上个七丈二
[024-127a]
尺下个五丈四尺其制身夾中个夾身在上下各一幅
此侯凡用布三十六丈言上个與其身三者明身居一
分上个倍之耳亦為下个半上个出也个或謂之舌者
取其出而左右也侯制上廣下狹葢取象於人也張臂
八尺張足六尺是取象率焉網所以繫侯於植者也上
下皆出舌一尋者亦人張手之節也鄭司農云綱連侯
繩也縜籠綱者縜讀為竹中皮之縜舌維持侯者


  又弓人為弓弓長六尺有六寸謂之上制上士服之弓
[024-127b]
長六尺有二寸謂之中制中士服之弓長六尺謂之下
制下士服之註曰人各以其形貌大小服此弓疏曰此
以弓有長短三等人亦有長短三等而言取其弓與人
相稱之事此上士中士下士以長者為上士次者為中
士短者為下士皆非命士者故鄭云人各以其形貌大
小服此弓也


  陳氏禮書曰大射量人量侯道以貍歩大侯九十參七
十干五十鄉射記侯道五十弓弓二寸以為侯中倍中
[024-128a]
以為躬倍躬以為左右舌下舌半上舌夫王之虎侯謂
之大侯諸侯熊侯亦謂之大侯諸侯大侯九十參七十
干五十則天子虎九十弓熊七十弓豹五十弓可知豹
五十弓則麋亦五十弓可知先儒謂弓之下制六尺則
九十弓者五十四丈七十弓者四十二丈五十弓者三
十丈弓二寸以為侯中則九十弓者中丈八尺七十弓
者中丈四尺五十弓者中十尺侯中廣崇方則五十弓
之侯用布五幅度丈則中之布方丈矣倍中以為躬則
[024-128b]
上躬下躬各二丈矣倍躬以為左右舌下舌半上舌則
上左右舌布四丈而出躬各一丈下左右舌布三丈而
出躬各五尺矣鄭氏謂半者半其出於躬是也鄉射記
曰侯道五十弓射人若王大射則以貍歩張三侯大射
量人以貍歩量侯道葢貍善搏者也行則止而擬度焉
其發必獲大射擇士欲其能擬度而獲也故以貍歩非
大射則弓而已弓之下制六尺貍再舉足亦六尺其為
歩同其所用異也古者制度取於身而器用生於類故
[024-129a]
侯道生於弓而侯中亦生於弓弓二寸以為侯中倍中
以為躬倍躬以為左右舌下舌半上舌而侯道因之侯
中之廣者雖不止此然十弓者侯道之所始也故五十
弓之侯其上則象人八尺之臂五八四十而用布四丈
其下則象人六尺之足五六三十而用布三丈中其身
也上下其躬也躬之左右出者舌也持舌者綱也籠綱
者縜也其不及地者武而已則下綱其足也武其足迹
也中人之迹一尺二寸則侯之制度取於身可謂備矣


[024-129b]
  今按古人之弓自有定制今世弓則大小不一未必
盡合六尺為步也量侯道者亦不用弓然别有一物
以木為之名曰步弓用此物以量耳其形雖不似弓
而名之曰弓者盖亦有所本也其間一歩正合今量
地五尺故近代謂五尺為步筭法置五尺為實以六
尺為法除之得八寸三分寸之一比新黍尺長三分
寸之一則今一步比古一步大二寸矣正數只該曲
尺四尺八寸為古一步今人言五尺為步者豈舉成
[024-130a]
數而言之歟貍乃野獸其狀似猫非狐類也狐則似
犬與狸逈别俗呼狸為野猫今山野間有之其步之
逺近未考竊疑貍歩二字乃器物之名即今所謂步
弓也以其遞換而前若貍之步故取名焉非真貍之
步也譬如俗呼狼頭老鸛嘴之類皆鐡器之名耳豈
真狼之頭鸛之嘴哉臆見未知是否以俟博物者詳


  考工記曰兵車之輪六尺有六寸田車之輪六尺有三
[024-130b]
寸乘車之輪六尺有六寸六尺有六寸之輪軹崇三尺
有三寸也加軫與轐焉四尺也人長八尺登下以為節
註云此車之髙者也軫與轐并七寸田車又宜減焉乘
車之軌廣取數於此軌廣八尺旁出輿亦七寸也疏云
此經論軫崇四尺不髙不下之節上云兵車乘車輪髙
六尺六寸軹是軸頭處輪之中央故崇三尺有三寸加
輪與轐二者七寸則得四尺云田車又宜減焉者田車
軫崇三尺一寸半減乘車寸半加軫與轐亦減乘車寸
[024-131a]
半為五寸半也云乘車之軌廣取數於此者車輿六尺
有六寸軌廣謂徹廣徹八尺則車輿外旁出輿兩相各
七寸七寸之數取於軫轐七寸之數故云取數於此也
又曰車人為車柯長三尺博三寸厚一寸有半五分其
長以其一為之首轂長半柯其圍一柯有半輻長一柯
有半其博三寸厚三之一渠三柯者三行澤者欲短轂
行山者欲長轂短轂則利長轂則安凡為轅三其輪崇
參分其長二在前一在後以鑿其鉤徹廣六尺鬲長六
[024-131b]
尺註曰鄭司農云柯長三尺謂斧柯因以為度疏曰此
車人謂造車之事凡造作皆用斧因以量物故先論斧
柄長短及刄之大小也


  今按車之為制葢取法於人之身也人長八尺故車
轍廣八尺然車有大小而轍亦不同是以輿人之文
與車人異輿人之為車起度於輿廣車人之為車起
度於柯長輿人之車箱廣而不方車人之車箱方而
不廣則其制之異可知矣故車人轍廣六尺則與駟
[024-132a]
車八尺之轍不同鬲長六尺則與六尺六寸之衡不
同是兩轅之車一牛在轅内故鬲短而轍狹一轅之
車兩服在轅外故衡長而轍廣也論語曰大車無輗
小車無軏車制之有大小自古為然而尺度亦隨之
苟不知此而欲因車轍以校尺則未免無毫髮之差
諺有家裏打車出外合轍之說不過言其大槩而已


  又曰車人為耒庛長尺有一寸中直者三尺有三寸上
句者二尺有二寸自其庇縁其外以至於首以弦其内
[024-132b]
六尺有六寸與步相中也堅地欲直庛柔地欲句庛直
庛則利推句庛則利發倨句磬折謂之中地註曰縁外
六尺有六寸内弦六尺應一步之尺數耕者以田器為
度宜耜異材不在數中中地之耒其庛與直者如磬折
則調矣調則弦六尺疏曰此車人既為車因使為耒之
田器也庛者耒之西但耒狀若今之曲杴柄也面長尺
有一寸云中直者謂手執處為句故謂庛上句下為中
直者三尺有三寸也句者謂人手執之處二尺有二寸
[024-133a]
也云自其庛縁其外以至於首者據庛下至手執句者
逐曲量之云以弦其内者據庛面至句下望直量之故
云以弦其内内謂上下兩曲之内云六尺有六寸與歩
相中也者言逐曲之外有六尺六寸今弦其内與步相
中中應也謂正與步相應應一步之尺數云耕者以田
器為度宜者在野度以歩以人步或大或少恐其不平
故以六尺之耒以代歩以量地也云耜異材不在數中
者未知耜金廣狹要耒自長六尺不通耜若量地時脫
[024-133b]
去耜而用之也此直庛及句庛皆不六尺之度惟中地
之耒合磬折者乃六尺之度故鄭云中地之耒其庛與
直者如磬折則調矣調者謂弦六尺則餘句直者不合
六尺可知也


  今按六尺為步古來有此成說其見於經籍者非止
一二處耳獨此經文乃以六尺六寸為一步而註疏
直以六尺觧之兹所未詳也姑述於此以俟再考黍
尺六尺六寸為今曲尺五尺二寸八分比今一步多
[024-134a]
二寸八分云


  又曰車人之事半矩謂之宣一宣有半謂之欘一欘有
半謂之柯一柯有半謂之磬折註云矩法也所法者人
也人長八尺而大節三頭也腹也脛也以三通率之則
矩二尺六寸三分寸之二半矩尺三寸三分寸之一人
頭之長也柯欘之木頭取名焉斵木之欘柄長二尺伐
木之柯柄長三尺人帶以下四尺五寸磬折立則上俛
玉藻曰三分帶下紳居二焉紳長三尺疏曰引玉藻者
[024-134b]
按彼子游曰參分帶下紳居二焉鄭註云三分帶下而
三尺則帶髙於中也以其人長八尺中則四尺今云三
分帶下紳居二分明帶上有一分上三尺半是帶下有
四尺半可知也


  今按經云柯長三尺筭法置三尺為實折半得一尺
五寸為法除實得二尺是欘長二尺也就置欘長二
尺為實以前法除之得一尺三寸三分有竒是謂之
宣乃人從頭至肩之數也人體亦有長短大小之不
[024-135a]
同筭法舉其長八尺者為率耳置人長八尺減去帶
下四尺五寸餘三尺五寸復減從頭至肩一尺三寸
止餘二尺二寸深衣腰縫已上長三尺除了帶上二
尺二寸仍餘八尺帶遮四寸露四寸也先儒舊謂深
衣腰縫已上長二尺二寸葢因漢志布帛之廣為言
是不知者妄說也漢志所言乃其幅之廣耳豈必衣
長亦如幅廣之度數哉汎布帛幅廣古亦不等詳見
下文


[024-135b]
  周禮天官内宰曰出其度量淳制註曰度丈尺也量豆
區之屬純謂幅廣也制謂匹長天子巡守禮所云制幣
丈八尺純四&KR2149與疏曰趙商問云天子巡守禮制丈八尺
尺純四&KR2149何荅云咫八寸四咫三尺二寸又大廣四當
為三三八二十四二尺四寸幅廣也古三四積畫是以
三誤為四也古字四作亖與三相近故易訛也


  又地官媒氏曰凡嫁子娶妻入幣純帛無過五兩註曰
五兩十端也每端二丈必言兩者欲得其配合之名十
[024-136a]
者象五行十日相成也疏曰云五兩十端者古者二端
相向卷之共為一兩五兩故十端也一兩四十尺五兩
四五二十總二百尺故總云每端二丈若餘行禮則用
制幣丈八尺取儉易共此昏禮每端二丈取誠實之義
故以二丈整數為之也


  禮記雜記下篇曰納幣一束束五兩兩五尋註曰納幣
謂昏禮納徵也十箇為束貴成數兩兩者合其卷是謂
五兩八尺曰尋五兩五尋則每卷二丈也合之則四十
[024-136b]
尺今謂之匹猶匹偶之云與疏曰其幣一束謂十箇也
束五兩者兩箇合為一卷取配偶之義是束五兩也一
兩有四十尺八尺曰尋五八四十是兩五尋也今謂之
匹由匹偶也


  春秋襄十九年左傳曰賄荀偃束錦晉杜氏註曰五匹
為束又昭二十六年傳曰幣錦二兩註曰二丈為一端
二端為一兩所謂匹也二兩二匹也


  小爾雅曰五尺謂之墨倍墨謂之丈倍丈謂之端倍端
[024-137a]
謂之兩倍兩謂之疋疋有謂之束宋咸曰禮𤣥纁五兩以兩為束每束兩兩
卷之二丈雙合則成疋凡十卷為五束以應天九地十之數與此制異焉今按疋有謂之宋此句疑有脫字當
作倍疋有半謂之束


  淮南子曰古之為度量輕重生乎天道黄鍾之律修九
寸物以三生三九二十七故幅廣二尺七寸音以八相
生故人修八尺尋自倍故八尺而為尋有形則有聲音
之數五以五乘八五八四十故四丈而為匹匹者中人
之度也一匹而為制


[024-137b]
  前漢食貨志曰布帛廣二尺二寸為幅長四丈為匹以漢
尺言之


  後漢鄭康成儀禮註曰今官布幅廣二尺二寸疏曰漢
法幅二尺二寸亦古制存焉故舉以為況若然周禮鄭
志純三咫咫八寸二尺四寸者據繒幅也士䘮禮云亡
則以繒長半幅註云半幅一尺終幅二尺亦謂繒而幅
二尺者而有二種䘮禮略用其狹者故周禮鄭云凡為
神之衣物必狹而小是也


[024-138a]
  大明㑹典曰凡織造段疋闊二尺長三丈五尺額設嵗
造者闊一尺八寸五分長三丈二尺此以鈔尺言之


  世俗筭法以四丈為疋五丈為端


  今按布帛之廣古有四說漢志所云二尺二寸一也
鄭氏所云二尺四寸二也淮南子所云二尺七寸三
也巡守禮所云三尺二寸四也其長則有二等巡守
禮所云一丈八尺為制一也淮南子所云四丈為匹
匹即為制二也夫二丈謂之端四丈謂之兩又謂之
[024-138b]
匹五匹為束即五兩也鄭註禮記杜註左傳其說大
同惟孔叢子謂八丈為匹其說小異然倍匹有半謂
之束則亦以二十丈為束而與二丈為端二端為兩
五兩為束之數正同俗以五丈為端不合經義此無
稽之言耳淮南子云匹者中人之度也一匹而為制
葢必以服之大者為度非以褻衣為則也古人衣服
之有度數其遺制可考者惟禮記深衣耳以今新定
黍尺計之據中人之軀七尺五寸者必如淮南所云
[024-139a]
布廣二尺七寸長四丈乃足用若以漢晉前尺計之
雖如淮南之數亦不足用是知劉歆之尺漢志之幅
未合古制亦可見矣


  禮記深衣篇曰古者深衣葢有制度以應規矩繩權衡
短毋見膚長毋被土續衽鉤邊要縫半下袼之髙下可
以運肘袂之長短反詘之及肘制十有二幅以應十有
二月袂圜以應規曲袷如矩以應方負繩及踝以應直
下齊如權衡以應平


[024-139b]
  又曰具父母大父母衣純以繢具父母衣純以青如孤
子衣純以素純袂縁純邊廣各寸半


  玉藻萹曰深衣三袪縫齊倍要衽當旁袂可以囬肘長
中繼揜尺袷二寸袪尺二寸縁廣寸半


  丘濬家禮儀節圗云按深衣制度乃溫公據禮深衣篇
所新製非古相傳者也愚於考証疑其裳制於禮深衣
篇文勢不倫固己著其說矣後又得吳興敖繼公說謂
衣六幅裳六幅通十二幅吳草盧亦謂裳以六幅布栽
[024-140a]
為十二片不可言十二幅又但言裳之幅而不言衣之
幅尤不可良以敖說為是葢衣裳各六幅象一歳十二
月之六隂六陽也愚因叅以白雲朱氏之説衣身用布
二幅袖用二幅别用一幅裁領又用一幅交觧裁兩片
為内外襟綴連衣身則衣為六幅矣裳用布六幅裁十
二片後六片如舊式前四片綴連外襟二片連内襟上
衣下裳通為十二幅則於深衣本章文勢順矣舊製無
襟故領㣲直而不方今以領之兩端各綴内外襟上穿
[024-140b]
著之際右襟之末斜交於左脅左襟之末斜交於右脅
自然兩領交㑹方如矩矣嘉靖間考定葢從丘氏說







[024-141a]









[024-141b]









[024-142a]
  謹按舊圗無領無襟無袖上身短下身長不似古
今衣制宋時以為服妖既經更定後則不復疑矣或
曰舊用縁今無之何也荅曰用緣不過分别繢青素
三義耳衣用玉色則上之可用青綠紗絹下之可用
白素布葛固未嘗無别也安用緣哉


  前漢書敘傳曰元元本本數始於一産氣黄鍾造計秒
急八音七始五聲六律度量權衡厯筭逌出劉德曰秒
禾芒也忽蜘蛛網細者也師古曰秒音眇其字從禾


[024-142b]
  律厯志曰夫推厯生律制器規圜矩方權重衡平準繩
嘉量探賾索隱鉤深致逺莫不用焉度長短者不失豪
釐孟康曰豪兔豪也十豪為氂


  又曰黄鍾為宫則太簇姑洗林鍾南呂皆以正聲應無
有忽㣲孟康曰忽微若有若無細於髮者也謂正聲無
有殘分也


  隋志曰孫子筭術云蠶所生吐絲為忽十忽為秒十秒
為豪十豪為氂十氂為分此皆起度之源其文外互


[024-143a]
  宋志曰一萬忽為一分忽者吐絲為忽分者始㣲而著
言可分别也一分為一千絲為一百毫毫者毫毛也自
忽絲毫三者皆斷驥尾為之一分為一十氂氂者氂牛
尾毛也曵赤金成絲為之也


  又曰因度尺而求釐度者丈尺之總名焉因樂尺之源
起於黍而成於寸析寸為分析分為釐析釐為毫析毫
為絲析絲為忽十忽為絲十絲為毫十毫為釐十氂為


[024-143b]
  黄帝素問曰恍惚之數生於毫釐毫釐之數起於度量
千之萬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本註曰恍惚
者謂似有似无也忽亦數也似无似有而毫釐之數生
其中老子曰恍恍惚惚其中有物此之謂也筭書曰似
有似无為忽毫釐雖小積而不已命數乘之則起至於
尺度斗量之繩準千之萬之亦可增益而至載之大數
推引其大則應通人形之制度也


  今按尺度之法自引至分凡有五等謂之五度自分
[024-144a]
以下復有氂豪絲忽㣲之名葢於五度之下又為五
等夫五者天之中數也十者地之終數也是故曰引
曰丈曰尺曰寸曰分曰釐曰毫曰絲曰忽曰微共計
十等而度法盡矣此窮幽極㣲之術也忽㣲兩字詳
其名義本諸老子隋志觧為蠶吐絲者恐未必然按
老子曰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
得名曰㣲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繩繩不可
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也是為忽
[024-144b]
恍忽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忽兮其中有物自古及
今其名不去也算法忽㣲之名葢本諸此然世俗筭
書自忽㣲以下又有塵埃渺漠糢糊逡巡湏臾瞬息
弹指刹那虛空清淨等目經傳子史用之亦鮮
竊有疑焉今試辨之夫註素問漢書者皆以為忽㣲
乃恍忽幽㣲似有若無者也塵埃乃有形質之物比
之忽㣲實為麤大渺漠糢糊亦是廣大之義瞬息彈
指又非度數之名虚空清淨與諸忽㣲無别凡此之
[024-145a]
類名義乖舛皆無足取又隋志以絲為秒蔡氏以㣲
為初詳其名義亦可疑焉夫秒者禾之芒即所謂蔈
也淮南子曰十二蔈而當一粟十二粟而當一寸許
氏説文曰十二秒而當一分十分而寸是也則秒當
在分毫二者之間與釐相去不逺然以十二為法未
若十十為等整齊而易筭也今乃列於毫忽之間以
千秒為一分益無所據不如宋志十忽為絲之說名
正而言順也蔡氏律吕新書絲下曰忽忽下曰初初
[024-145b]
下曰秒夫忽㣲兩字既有漢志成說而不是從乃易
㣲為初又以秒居初下是以百萬秒為一分失淮南
許氏訓秒之義亦無可取焉


  大戴禮保傳篇引易曰正其本萬物理失之毫釐差之
千里故君子慎始也


  禮記經觧篇引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釐繆以千里此
之謂也陳澔註曰所引易曰者緯書之言也


  史記太史公自序引易曰失之豪釐差以千里徐廣曰
[024-146a]
一云差以豪釐繆以千里裴駰曰案今易無此語易緯
有之


  隋志引易緯通卦驗曰十馬尾為一分


  宋儒胡一桂曰歐公易序云讀經觧有差若毫釐繆以
千里之說秦焚書時易以卜筮全然經觧所引於今易
无之是未得為全書也按沙隨程氏古易章句外編云
漢儒引易曰君子正其始萬事理差之毫釐繆以千里
此緯書通卦驗之文也亦猶先儒引左氏傳為春秋也
[024-146b]
近世儒者舉此十六字附于坤文言之中曹建大謂不
然而黄魯直引為大𫝊不知何所本也愚讀沙隨外編
始知易為全書而近世儒者可讀附贅縣疣者矣


  今按俗謂緯書出於哀平之世王莽好讖乃有妄人
撰作諸緯兹說不然葢緯書之文未必盡出妄人之
手其間謬妄雖亦不無要在學者擇焉而已一切皆
以為妄而棄之則過矣太史公大小戴皆在哀平之
前則已有通卦驗之書而引之豈待王莽而後有哉
[024-147a]
其書今亡全丈雖不復見而略見於傳記之所引者
如隋志十馬尾為一分之類是也嘗試之選馬尾
之圎實麤大者用之而其匾者細者皆去之不用止
用一條以利刀碎截成段每叚可長一分或半分許
先以麪糊塗竹篾上次將截碎馬尾實排沾之一一
相挨勿令露空如此十馬尾則為一分矣以新造横
黍尺校之適與相合是知新尺信古尺也大抵緯書
起自前漢前漢去古未逺彼時學者多見古書凡為
[024-147b]
著述必有所本不可以其不經而忽之也至於後漢
去古漸逺雖大儒亦未免穿鑿若許氏說文謂十髮
為程程為一分葢因易緯之義而誤以馬尾為人髮
無稽之言此類是也嘗取髮試之校諸黍尺皆不
合焉是故寧取易緯之馬尾不取說文之人髮信其
所信而疑其所疑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亦當然之
理耳


  右證之以器物


[024-148a]
  五度所起


  十纖為㣲㣲纖者似有似無人之目力所不見也


  十微為忽忽者目力雖稍可見而恍惚難識也


  十忽為絲絲者蠶口初吐生絲也或曰鼅鼄綱絲也


  十絲為毫毫者人之毫毛也或曰兔之毫毛也


  十毫為氂氂者氂牛尾毛也或曰驥尾也亦作釐


  五度正數


  十氂為分一秬黍之廣也為百毫千絲萬忽


[024-148b]
  十分為寸為百釐千毫萬絲十萬忽


  十寸為尺為百分千釐萬毫十萬絲百萬物


  十尺為丈為百寸千分萬釐十萬毫百萬絲千萬忽


  十丈為引為百尺千寸萬分十萬釐百萬毫千萬絲億忽


  宋司馬光曰夫所謂律者果何如哉嚮使古之律存則
吹其聲而知聲度其長而知度審其容而知量校其輕
重而知權衡古律今已亡矣非黍無以見度非度無以
見律律不生於度與黍將何從生耶夫度量衡所以佐
[024-149a]
律而存法也古人制四器以相參校者為三者雖亡苟
其一存則三者從可推也又恐後世器或壊亡故載之
於書形之於物黍者自然之物有常不變者也故於此
寓法焉今四器皆亡不取於黍將安取之凡物之度其
長短則謂之度量其多少則謂之量稱其輕重則謂之
權衡然量有虚實衡有低昂皆易差而難精等之不若
因度求律之為審也非謂太古以来律必生於度也特
以近世古律不存故返從度法求之耳


[024-149b]
  右總論五度乃四器之要








  樂律全書卷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