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i0009 樂律全書-明-朱載堉 (master)


[012-1a]
  欽定四庫全書


  樂律全書卷十


  明 朱載堉 撰


  律吕精義内篇


  審度第十一


  歷代尺法皆本諸黄鍾而損益不同


  論語言三代皆有所損益葢指度量衡諸物而言耳
律乃天地正氣人之中聲不可以損益也律無損益
[012-1b]
而尺有損益焉是故黄鍾尺寸不同


  有以黄鍾之長均作九寸而寸皆九分者此黄帝命
伶倫始造律之尺也是名古律尺又名縱黍尺選中式之
秬黍一黍之縱長命為一分九分為一寸九寸共計八
十一分是為一尺


  淮南子曰道曰規始於一一而不生故分而為隂陽
隂陽合和而萬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天地三月而為一時故祭祀三飯以為禮䘮紀三踊
[012-2a]
以為節兵重三軍以為制以三參物三三如九故黄
鍾之律九寸而宫音調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故黄
鍾之數立焉黄鍾為宫宫者音之君也故黄鍾位子
其數八十一主十一月下生林鍾林鍾之數五十四
主六月上生太蔟太蔟之數七十二主正月下生南
吕南吕之數四十八主八月上生姑洗姑洗之數六
十四主三月下生應鍾應鍾之數四十三主十月上
生蕤賓蕤賓之數五十七主五月上生大吕大吕之
[012-2b]
數七十六主十二月下生夷則夷則之數五十一主
七月上生夾鍾夾鍾之數六十八主六月下生無射
無射之數四十五主九月上生仲吕仲吕之數六十
主四月極不生


  後漢志註引鄭𤣥曰宫數八十一黄鍾長九寸九九
八十一也三分宫去一生徴徴數五十四林鍾長六
寸六九五十四也三分徵益一生商商數七十二太
蔟長八寸八九七十二也三分商去一生羽羽數四
[012-3a]
十八南吕長五寸三分寸之一五九四十五又三分
寸之一為四十八也三分羽益一生角角數六十四
姑洗長七寸九分寸之一七九六十三又九分寸之
一為六十四也三分角去一生變宫三分變宫益一
生變徵自此以後則隨月而變所謂還相為宫


  臣謹按右二節九分為寸之舊法也落下閎以八十
一分為日法即此耳劉歆改為八百一十分非閎本
法也


[012-3b]
  有以黄鍾之長均作十寸而寸皆十分者此舜同律度
量衡之尺至夏后氏而未嘗改故名夏尺傳曰夏禹十
寸為尺葢指此尺也又名古度尺又名横黍尺選中式
之秬黍一黍之横廣命為一分十分為一寸十寸共計
百分是為一尺


  史記律書生鍾分曰子一分丑三分二寅九分八卯
二十七分十六辰八十一分六十四已二百四十三
分一百二十八午七百二十九分五百一十二未二
[012-4a]
千一百八十七分一千二十四申六千五百六十一
分四千九十六酉一萬九千六百八十三分八千一
百九十二戌五萬九千四十九分三萬二千七百六
十八亥十七萬七千一百四十七分六萬五千五百
三十六


  臣謹按右一節十寸為律之舊法也先儒錯㑹誤以
九寸解之臣嘗聞朱熹曰律吕漢書所載甚詳然不
得其要史記所載甚略郤是要𦂳處如説律數葢自
[012-4b]
然之理與先天圖一般更無安排初聞此語不曉其
義及聞何瑭之説有曰漢志謂黄鍾之律九寸加一
寸為一尺夫度量權衡所以取法於黄鍾者葢貴其
與天地之氣相應也若加一寸以為尺則又何取於
黄鍾殊不知黄鍾之長固非人所能為至於九其寸
而為律十其寸而為尺則人之所為也漢志不知出
此乃欲加黄鍾一尺為尺謬矣方悟漢志度本起於
黄鍾之長則黄鍾之長即是一尺古云長九寸長八
[012-5a]
寸十分一之類尺異而律同也朱熹所謂與先天圖
一般者夫先天圖出於河圖雒書者也雒書之數九
故黄鍾之律長九寸因而九之得八十一分與縱黍
之長相合河圖之數十故黄鍾之度長十寸因而十
之得百分與横黍之廣相合葢河圖之竒雒書之偶
參伍錯綜而律度二數方備此乃天地自然之妙非
由人力安排者也不幸為劉歆班固所亂自漢至今
千數百年造律不成葢由律度二尺縱横二黍無分
[012-5b]
别耳嗚呼何氏此論發千載之袐破萬古之惑律學
最要𦂳處其在斯歟此則前代諸儒之所未發者也


  有以黄鍾之長均作四叚加出一叚而為尺者此啇尺
也適當夏尺十二寸五分𫝊曰成湯十二寸為尺葢指
此尺也有以黄鍾之長均作五叚減去一叚而為尺者
此周尺也適當夏尺八寸傳曰武王八寸為尺葢指此
尺也有以黄鍾之長均作九寸外加一寸為尺此漢尺
也有以黄鍾之長均作八寸外加二寸為尺此唐尺也
[012-6a]
有以黄鍾之長均作八十一分外加十九分為尺此宋
尺也唐尺即成湯尺而唐人用之故又名唐尺宋尺即
黄帝尺而宋人用之故又名宋尺七代尺共五種互相
考證皆有補於律也


  黄帝尺宋尺皆以大泉之徑為九分漢尺以大泉之
徑為十分夏尺唐謂之黍尺以開元錢之徑為十分
商尺唐謂之大尺以開元錢之徑為八分周尺以開
元錢八枚為十寸凡錢初鑄與制度合再入模即縮
[012-6b]
小故大者為真也









[012-7a]
  黄鍾之長當縱黍尺八十一分當斜黍尺九寸當横黍
尺十寸縱黍之尺黄帝尺也宋尺也斜黍之尺漢尺也
横黍之尺夏尺也啇尺去二寸為夏尺夏尺去二寸為
周尺黄鍾之長當啇尺八寸當周尺十二寸五分





[012-7b]





  竹雖天生求之在人必先求黍考定様制而後依様求
竹造律古今律家累黍一法名為最密實為最疎苟無
格式大小幾何惟云中式尤非定論若欲㨂擇中式之
黍須將格式預先議定有格式法程而後可選也


[012-8a]
  謹按前漢食貨志曰王莽居攝變漢志以周錢有子
母相權於是更造大錢徑寸二分文曰大泉五十又造
契刀錯刀契刀其環如大錢身形如刀文曰契刀五
百錯刀以黄金錯其文曰一刀直五千直字錢文作半





[012-8b]





  周禮註謂大泉乃周景王所鑄漢志亦云以周錢有
子母相權則非始於王莽明矣淮南子謂十二粟當
一寸盖漢制也志云大錢徑寸二分者謂莽以漢尺
之寸為其尺之寸二分故云變漢制非變周錢也


[012-9a]
  然則大泉創自周而王莽因之其初行時廣狹厚薄
與契刀錯刀同厥後二刀不行獨大泉行於是盗鑄
者衆而漸輕薄遂與二刀廣狹稍異今取二刀為證
必求廣狹同者乃真耳其不同者為盗鑄無疑矣






[012-9b]





  上黨秬黍佳者縱累八十一枚斜累九十枚横累百
枚皆與大泉九枚相合然此佳黍亦自難得求得此
等佳黍然後可用若或不滿九枚錢之徑者慎勿誤
用厯代造律而致樂聲焦急其失坐在黍不佳也


[012-10a]
  唐㑹要云髙祖武徳四年行開元通寳錢歐陽詢製
詞及書字含三體錢徑八分唐六典云凡度以秬黍
中者一黍之廣為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一尺二寸
為大尺唐代之尺蓋有二種黍尺與大尺兼用焉





[012-10b]





  所謂錢徑八分者指大尺言也大尺去二寸即黍尺
一尺也孫氏千金方云夏家古尺今八寸小尺是也
其著書在唐初蓋指唐尺而言然則唐尺之八寸為
夏家之一尺也唐尺之十寸為啇家之一尺明矣


[012-11a]
  審度之法十寸為尺八寸為咫啇以夏尺為咫因而
益也周以夏咫為尺因而損也夏尺啇咫周尺加二
寸半是為黄鍾之長以開元錢校之則錢十枚為夏
尺之一尺為商尺之八寸為周尺之一尺二寸半





[012-11b]





  周尺自秦以後不復用之凡經𫝊中所謂布指知寸
布手知尺一尺二寸為武八尺為步八尺為尋人長
八尺馬髙八尺之類皆指周尺而言然周亦不廢夏
尺故先儒觧璧羡度尺云十寸尺八寸尺兼用之


[012-12a]
  漢尺與黄帝之尺其寸則同而分則不同宋尺與黄
帝之尺其分則同而寸則不同唐黍尺與黄帝之尺
其尺則同而寸及分則皆不同然唐尺復有二種其
所謂黍尺者即夏尺也其所謂大尺者即啇尺也





[012-12b]





  蓋漢尺以大泉之徑為一寸宋尺以大泉之徑為九
分唐黍尺以開元錢之徑為一寸唐大尺以開元錢
之徑為八分故宋尺去一寸為漢尺漢尺去一寸為
唐黍尺即夏尺加二寸半為商尺去二寸為周尺


[012-13a]
  中黍辨疑


  舊説上黨之黍有異他鄉其色至烏其形圓重用
之為量定不徒然正以時有水旱之差地有肥瘠
之異取黍大小未必得中按許慎解秬黍體大本
異於常疑今之大者正是其中累百滿尺即是㑹
古實龠之外纔剰十餘此恐圍徑或差造律未妙
就如撼動取滿論理亦通晉梁尺量過為短小以
黍實管彌復不容據律調聲必致髙急此條蔡書在下卷第
[012-13b]
十章河南程氏曰黄鍾之聲亦不難定世自有知音

者將上下聲攷既得正便將黍以實其管看管實
得幾粒然後推而定法可也古法律管當實千二
百粒黍今羊頭山黍不相應則將數等驗之看如
何大小者方慮其數然後為正昔胡先生定樂取
羊頭山黍用三等篩子篩之取中等者特未定也
以律管定尺乃是以天地之氣為準非秬黍之比
也秬黍積數在先王時惟此適與度量合故可用
[012-14a]
今時則不同此條蔡書在下卷第一章


  辨疑曰古上黨郡今山西潞安府是也境内産五色
黍其黒色黍復有數種軟黍堪釀酒者名秬硬黍堪
炊飯者名穄一稃内二顆黍名秠律家所用惟秬而
已穄與秠弗堪用或誤用之非也古云秬黍中者葢
謂揀選中用之黍非謂中號中等之黍俗語選物曰
某物中某物不中此中亦非指中等也古之遺語豈
不然乎或曰中讀去聲謂中式也其義亦通詩曰誕
[012-14b]
降嘉種惟秬惟秠又曰實堅實好實頴實栗既用一
嘉字其義已括盡堅好頴栗不過形容其嘉而已則
知異常者方為嘉種也且秬之為言巨細之巨也聞
其名則其形可想見矣葢謂頭等大號者為佳非以
次等中號者為佳也古人稼穯况又異常今之稼穡
未及古人若選大黍庶近乎中若用中黍則失之小
隋志宋儒論之當矣不論古今槩用中黍非也夫黄
鍾之律生於尺而尺乃生於黍者也黍大則尺長而
[012-15a]
由是黄鍾之聲遂濁黍小則尺短而由是黄鍾之聲
遂清夫黄鍾宫音也最長最濁是其本音則黍之最
大者是乃真秬黍耳劉歆荀朂王朴之流皆不知此
理而泥於漢志中黍之文遂致所累之尺短所造之
樂哀非中和之聲矣此不可不辨也為今之際且從
蔡氏之説多截竹管權擬黄鍾復用人聲與管相較
聲是而黍非則易以大黍大之而益大至於大不得
斯則黍理已盡若管内猶不滿乃管之非真而當從
[012-15b]
黍也若非證之以人聲則黍未免失之小若非忖之
以黍數則管未免過乎大人聲管黍互相校正於理
極精古之神瞽考中聲之遺法大抵如此程頤所謂
以上下聲攷之則中聲可定矣總而言之寧擇大黍
遷就人聲切忌人聲遷就中黍不可復蹈劉苟王氏
之故轍耳詳味頤特未定也之一言則知胡瑗坐誤
用中黍之弊後學當以為誡也


  累黍詳説


[012-16a]
  縱黍累者名曰律尺以一秬黍之縱長為一分九分
為寸九寸為尺是為黄鍾之長有圖已見黄鍾之長九寸
凡八十一分者取象雒書之九自相乗之數也此尺
每寸九分每分九釐每釐九毫每毫九絲每絲九忽
每忽九㣲每㣲九纖所謂以九為法者也横黍累者
名曰度尺以一秬黍之横廣為一分十分為寸十寸
為尺是為黄鍾之長有圗已見黄鍾之長十寸凡百分者
取象河圖之十自相乗之數也此尺每寸十分每分
[012-16b]
十釐每釐十毫每毫十絲每絲十忽每忽十㣲每㣲
十纖所謂以十為法者也二種之度寸數雖異二種
之律分劑則同昔人誤謂九寸乃九十分是以縱累
則管太長容黍郤有餘横累則管太短容黍郤不足
皆不能合千二百黍之説葢惑於漢志之謬也已上
一節其説創於何瑭而臣父深然之古來無此議論
葢自我朝為始而律吕精義之所由作也或曰九分
為寸原為三分損益設也今既不用三分損益猶用
[012-17a]
九分為寸何也荅曰黄鍾九寸空圍九分皆取法於
縱黍陽數古人造律之初意也故三分損益之法可
廢而九分為寸之法不可廢也凡欲造律先求古錢
次求真黍後求羙竹古錢洛陽多有不難得也然須
多得擇取好者可也一二枚錢不足慿據惟真黍頗
難得中式者乃真耳其一稃二粒者名為秠非秬也
慎勿誤用隨處有美竹在人擇之耳不必拘於金門
山也


[012-17b]
  嘉量第二


  嘉量起於黄鍾律龠先鑄律龠後鑄嘉量


  前漢志曰量本起黄鍾之龠龠者黄鍾律之實也


  律龠嘉量皆用銅鑄古所謂赤金也六分其金而錫居
一焉


  謂紅銅六兩對白錫一兩共為七兩隨其多少凖此
為率


  改煎金錫則不耗不耗然後權之權之然後凖之凖之
[012-18a]
然後量之


  改煎煎畢更煎至不耗乃止也權之凖之謂稱準六
一之數也量之謂鑄成方寸者數枚驗其分量同則
知不耗矣


  凡鑄金之狀金與錫黑濁之氣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氣
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氣竭青氣次之然後可鑄也


  消鍊銅錫由粗至精形狀如此預先用夾沙土造模
鑄成錯磨令極光瑩此法鑄匠多有曉者故不細述
[012-18b]









[012-19a]
  律龠形狀其長與黄鍾同但内圓而外方方與黄鍾外徑相
同圓與黄鍾内徑相同縱黍律尺刻於前面其長九寸毎寸
九分横黍度尺刻於後面其長十寸毎寸十分律尺者黄
帝之尺也度尺者虞夏之尺也刻紋細如髪分寸令匀也





[012-19b]





  律尺之銘三十二字鐫於左面曰黄鍾律龠空圍九分長九
寸是為一尺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銖合之為合兩之為兩度
尺之銘三十二字鐫於右面曰元元本本數始於一産
氣黄鍾造計秒忽八音七始五聲六律度量權衡厯算逌出
[012-20a]
嘉量上截曰鬴







  形類羅圈面髙


[012-20b]
[012-21a]
[012-21b]
[012-22a]
[012-22b]
[012-23a]


[012-23b]
  嘉量古人只一瑰鑄今人學鑄分作五件總銲而為
一庶幾易成也五件厚薄相同夏尺量之約厚一分
有竒仍視銅之輕重重則磨去務合所筭之斤兩也
上截鬴者形類羅圈而髙重時秤一百八十兩為古
黍秤三百兩中截底者形類鏡面而薄重時秤六十
九兩為古黍秤一百一十五兩下截臋者形類羅圈
而低重時秤十三兩左右兩耳形類竹筩而薄重與
臋同臋及兩耳共重時秤三十九兩為古黍秤六十
[012-24a]
五兩五件銲成一器重時秤二百八十八兩為古黍
秤四百八十兩是為三十斤也時秤即今時十六兩
平秤俗間私秤二十兩者勿用


  量腹容二十豆是為一鬴積實一百五十七萬一千三
百四十八分有竒其臋容四升是為一豆積實七萬八
千五百六十七分有竒其耳容二十龠是為一升積實
一萬九千六百四十一分有竒律龠容黍千二百粒是
為半合積實九百八十二分有竒凡較量不用黍用井
[012-24b]
水凖其槩係古人舊法云


  量腹之内方一尺而圓其外者此乃算家所謂圓内
容方以其方面求圓徑及圓周之術也術雖云方而
器内非方先儒謂積千寸誤矣方求斜用勾股求弦
術勾十寸自乗得一百寸股十寸自乗得一百寸相
併共得二百寸開方除之得弦一尺四寸一分四釐
二毫一絲三忽五㣲六纖即鬴之内徑也凡圓内容
方者假如方面九寸則圓周四十寸故以九與四十
[012-25a]
為乗除率今鬴容方一尺四十乗之得四十尺九歸
則得四尺四寸四分四釐四毫四絲四忽四㣲四纖
即鬴之圓周也半周半徑相乗得平圓積為鬴之面
羃以深一尺乗之得一百五十七萬一千三百四十
八分有竒為鬴之積實也


  臋之内徑一尺斜求方術一尺自乗得一百寸折半
得五十寸為實開方除之得七寸○分七釐一毫○
絲六忽七㣲八纖即臋之内所容方也四十乗之得
[012-25b]
二丈八尺二寸八分四釐二毫七絲一忽二㣲九歸
得三尺一寸四分二釐六毫九絲六忽八㣲即臀之
内周也半周半徑相乗得平圓積為臋之面羃以深
一寸乗之得七萬八千五百六十七分有竒為臋之
積實也以臋之積實為法以鬴之積實為實實如法
而一得二十是知一鬴乃二十豆矣先儒以為十六
豆者非是


  耳之内徑二寸五分斜求方術二寸五分自乗得六
[012-26a]
寸二分五釐折半得三寸一分二釐五毫為實開方
除之得一寸七分六釐七毫七絲六忽六㣲九纖半
即耳之内所容方也四十乗之得七尺○寸七分一
釐○毫六絲七忽八㣲九歸得七寸八分五釐六毫
七絲四忽二㣲即耳内之周也半周半徑相乗得平
圓積為耳之面羃以深四舊作三誤寸乗之得一萬九千
六百四十一分有竒為耳之積實也以耳之積實為
法以臋之積實為實實如法而一得四是知一豆乃
[012-26b]
四升矣


  一鬴乃二十豆以二十豆為法置鬴之積一百五十
七萬一千三百四十八分為實實如法而一得七萬
八千五百六十七分有竒為其臋一豆之實也一豆
乃四升以四升為法置臋之積七萬八千五百六十
七分為實實如法而一得一萬九千六百四十一分
有竒為其耳一升之實也一升乃二十龠以二十龠
為法置耳之積一萬九千六百四十一分為實實如
[012-27a]
法而一得九百八十二有竒為黄鍾一龠之實也


  周鬴辨疑


  按管子云齊西之粟釜百泉則鏂二十也齊東之粟
釜十泉則鏂二泉也晏子曰四升為豆各自其四以
登於釜釜十則鍾夫釜粟百錢而區二十錢釜粟十
錢而區二錢則五區為釜明矣四升為豆四豆為區
此以四而登也五區為釜釜乃八斗十釜為鍾鍾乃
八斛二四如八亦以四而登也此晏子所謂各自其
[012-27b]
四以登於釜者也若陳氏之量則毎量各如四分之
一是故五豆為區區乃二十升五區為釜釜乃百升
十釜為鍾鍾乃百斗比舊量區多四升釜多二斗鍾
多二斛故晏子曰鍾乃大矣先儒錯㑹晏子之意誤
以六斗四升為釜算家以術考之不合則又穿鑿以
為方尺者八寸之尺深尺者十寸之尺效尤漢志庣
旁之説誤益甚矣按洪武正韻亦謂鍾為八斛然則
釜為八斗與今黄鍾筭法全合


[012-28a]
  平衡第三


  衡即今之稱也平謂使之平耳此器有小者有大著總
名曰衡


  小者俗呼等子大者俗呼為秤古文作稱稱去聲下文同


  黄鍾之稱起於累黍


  律家楝黍之法雖名為密若篩取中黍其實為最踈
茍無格式大小幾何惟云中者尤非定論葢后稷之
穡堅好頴栗豈常人之穡所能及之自漢以來至於
[012-28b]
今日所謂中者正乃小者也惟極大者庶幾中者耳
若欲揀擇中式之黍須將格式預先議定有格式法
程而後可選也新法用銅葉或鐡葉薄厚如鈔大小
如錢中鑿一孔狀類黍形先於多多黍内揀取一黍
長依縱黍尺之一分廣依横黍尺之一分置於二種
尺上令黍與尺全合將黍納於孔中令孔與黍全合
然後將别黍一一納孔中觀其鬆𦂳𦂳者合格式可
用也鬆者名為小不能容者名為大如是選一般者
[012-29a]
千二百粒實於黍内不足者名為小有餘者名為大
不用大者小者惟用其中者耳千二百黍適重三錢
然或新陳曝潤再稱未必相同定須以重三錢為凖
上黨境内地土肥處産黍尤佳非羊頭山黍可及也


  十黍為纍或作絫並音累今之二釐半也十纍為銖今之二分
半也二十四銖為兩今之六錢也十六兩為斤今之九
兩六錢也二十兩為鎰今之十二兩也


  右係衡之小者俗呼等子是也


[012-29b]
  十五斤為稱今之九斤也倍之為三十斤今之十八斤
也又四之而為石今之七十二斤也


  右係衡之大者即今之秤是也


  筭術置今求古十乗六除置古求今六乗十除各得其
所求矣是故逹者不必改作今之稱即古之稱耳


  斤下帶兩兩下帶銖各依筭術通之而後乗除可也


  前漢志曰凡律度量衡用銅者名自名也所以同天下
齊風俗也銅為物之至精不為燥濕寒暑變其節不為
[012-30a]
風雨暴露改其形介然有常有似於士君子之行是以
用銅也


  古以銅為衡若今天平也新擬法馬附於卷末


  虞書曰同律度量衡言衡不言權論語曰謹權量言權
不言衡葢權衡合德而相須為用舉其一則可以互見
故也然衡之制歷代無異而權制則不同周人以玉為
權見考工記秦人以鐡為權見考古圖漢人以銅為權
圜而環之見漢志王莽以石為權狀如水碓見隋志聊
[012-30b]
載數種見其不同云耳








[012-31a]
  考工記曰玉人駔琮五寸宗后以為權駔琮七寸鼻寸有半寸







  天子以為權註云以為權故有鼻也駔讀為組以組繋之因名


[012-31b]
  舊説權以輕重為宜圜而環之周旋無端終而復始無窮已也







  謹案此二十二字義極精可作權銘作證往而不返之説非是


[012-32a]
  此見顔氏家訓及吕氏考古圖六朝以来避孫權諱改名秤錘







  郭璞謂塤大如鵞子鋭上平底形如秤錘晉人所見蓋此權耳


[012-32b]
  擬古天平法馬以銅為之上面鐫字其形不拘方圓皆可


  一銖  一百黍之重   為今之二分半


  二銖  二百黍之重   為今之五分


  三銖  三百黍之重   為今之七分半


  四銖  四百黍之重   為今之一錢


  五銖  五百黍之重   為今之一錢二分半


  六銖  六百黍之重   為今之一錢五分


  七銖  七百黍之重   為今之一錢㭍分半


[012-33a]
  八銖  八百黍之重   為今之二錢


  九銖  九百黍之重   為今之二錢二分半


  十銖  千黍之重    為今之二錢五分


  十一銖 千一百黍之重  為今之二錢七分半


  半兩  千二百黍之重  為今之三錢


  一兩  兩龠黍之重   為今之六錢


  二兩  四龠黍之重   為今之一兩二錢


  三兩  六龠黍之重   為今之一兩八錢


[012-33b]
  四兩  八龠黍之重   為今之二兩四錢


  五兩  十龠黍之重   為今之三兩


  六兩  十二龠黍之重  為今之三兩六錢


  七兩  十四龠黍之重  為今之四兩二錢


  半斤  十六龠黍之重  為今之四兩八錢


  一斤  三十二龠黍之重 為今之九兩六錢


  龠者即新鑄黄鍾律龠也若秬黍小而輕與所載分
兩不合者則非佳黍勿誤用之别擇中式之黍可也


[012-34a]
  總論律度量衡四器寓法於黍


  唐禮樂志曰聲無形而樂有器古之作樂者知夫器
之必有敝而聲不可以言傳懼夫器失而聲遂亡也
乃多為之法以著之故始求聲者以律而造律者以
黍自一黍之廣積而為分寸一黍之多積而為龠合
一黍之重積而為銖兩此造律之本也故為之長短
之法而著之於度為之多少之法而著之於量為之
輕重之法而著之於權衡是三物者亦必有時而敝
[012-34b]
則又總其法而著之於數使其分寸龠合銖兩皆起
於黄鍾然後律度量衡相用為表裏使得律者可以
制度量衡因度量衡亦可以制律不幸而皆亡則推
其法數而制之用其長短多少輕重以相參考四者
既同而聲必至聲至而後樂可作矣夫物用於有形
而必敝聲藏於無形而不竭以有數之法求無形之
聲其法具存無作則已苟有作者雖去聖人於千萬
嵗後無不得焉此古之君子知物之終始而憂世之
[012-35a]
慮深其多為之法而丁寧纖悉可謂至矣


  宋司馬光曰夫所謂律者果何如哉嚮使古之律存
則吹其聲而知聲度其長而知度審其容而知量校
其輕重而知權衡今古律已亡矣非黍無以見度非
度無以見律律不生於度與黍將何從生耶夫度量
衡所以佐律而存法也古人所為制四器者以相參
校以為三者雖亡茍其一存則三者從何推也又謂
後世器或壊亡故載之於書形之於物夫黍者自然
[012-35b]
之物有常不變者也故於此寓法焉今四器皆亡不
取於黍將安取之凡物之度其長短則謂之度量其
多少則謂之量稱其輕重則謂之權衡然量有虚實
衡有低昂皆易差而難精等之不若因度求律之為
審也非謂太古以求律必生於度也特以近世古律
不存故返從度法求之耳


  臣謹按古法由律累黍以生尺今則由黍累尺以
求律故或者多笑之謂若泝流而探源也噫泝流
[012-36a]
探源取則不逺寧無愈於舎流而但以意揆其源
哉夫土木之性本非方圓匠者規矩之則方圓定
矣人之聲音本非中和聖人調恊之則中聲出矣
律吕者調恊中聲之具也累黍者考定律吕之準
也是故古有累黍之法豈特為彼一時製秤尺斗
斛設哉正欲使百世之下由夫累黍可以見律耳
總然嵗有凶豐地有肥瘠種有長短小大圓妥之
不同在人擇乎中者可也宋蔡元定不達此理葢
[012-36b]
因漢志横累九十黍為黄鍾所誤其於圍徑積實
叅考不協則又操兩可之説曰莫若且多截管權
擬黄鍾但憑候氣人聲以為信驗夫候氣乃荒唐
之所造人聴無慿㨿之中聲舎累黍無一定之法
度鳴呼蔡氏此説在其書中最為謬妄者也近世
迷者反從而善之何哉或問畵工貌物孰易孰難
荅曰鬼神易犬馬難何故貌物欲其似也鬼神無
證故易犬馬有證故難夫律家累黍制管犬馬之
[012-37a]
類也候氣審音鬼神之類也昔之狂伶妄瞽造為
無稽之言以神其術欺㒺衆愚使人莫可致詰歴
代信之不疑則是難其所易而易其所難也不亦
謬哉竊謂律學當以窮理為先理明而後數定數
定而後制成制成而後音和音和而後氣應以候
氣審音為造律之本者迂愚之論也故曰考究此
理勿事空言必以累黍為本


[012-37b]









  樂律全書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