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1h0057 四書講義困勉錄-清-陸隴其 (master)


[016-1a]
欽定四庫全書
 四書講義困勉録卷十五
          贈内閣學士陸隴其撰
顔淵


顔淵問仁節 王陽明曰克有掃除廓清之意無事時
 將己私逐一追究搜尋出來定要拔去病根方是真
 實用功到得無私可克自有端拱時在 袁七澤曰
 所謂己者何即下文視聴言動是也已禮非一非二
 迷之則已悟之則禮已如結水成冰禮如釋冰成水
[016-1b]
 故釋冰即是水不别求水克己即是禮不别求禮下
 文非禮勿視聴言動便是克己工夫 蒙引曰已是
 形色之己即下文視聴言動是也克己非克去其己
 乃克去己中之私欲即下文克去視聴言動之非禮
 也此段甚妙陳明卿大全删本載之余所覽蒙引删
 本不載 己字兼氣質之偏耳目口鼻之欲人我忌
 克之私説呂氏所謂物我並觀亦是克復内事但不
[016-2a]
 當專指耳若大全朱子謂物我並觀與克己全不干
 涉則又似偏矣已字亦不妨對人字説非人所同得
 之理便是己 謝註性偏難克大全止就剛柔言刁
 蒙吉復推廣之曰如性偏好貨則從好貨處克將去
 性偏好色則從好色處克將去性偏好名則從好名
 處克將去 又曰克盡已私誠意也皆歸於禮則心
 正而身脩矣此恐不然克復俱兼得身心意 克己
 克字是行的工夫葢顔子平日知的工夫大畧已盡
 此處只重在行上集註所謂至明至健是總顔子前
[016-2b]
 後説不是謂此章知行並重也此章正所謂約之以
 禮 若饒氏云吾與回言於吾言無不悦是説博文
 此四勿是約禮此則又偏彼兩處難定他只説博文


劉炫曰克訓勝也已謂身也身有嗜慾當以禮義


 齊之嗜慾與禮義戰使禮義勝其嗜慾自得復歸於
 禮如是乃為仁也 仁與禮似有體用之分玩輔氏
 理虚禮實之説可見然則以禮對仁言則仁是内而
[016-3a]
 禮又是外也此尤可見看書之當有活法 葢以天
 理之節文對人事之儀則言則天理之節文在内所
 謂禮與己各自有内外也但此章禮字比禮之用章
 較濶耳以天理之節文對天理言則天理是内所謂
 仁是内而禮又是外也 凡内外體用動静皆當作
 三義對峙看 看書須得活法方妙葢此若合而言
 之則禮與己各自有内外若分言之則禮為内已為
 外又分言之則視聴為外言動為内又分言之則視
 為外聴為内此看書到衆説爭峙處以此法求之大
[016-3b]
 半冰釋 蒙引謂禮字只作天理之當然看而以輔
 氏限制等級一條為非然限制等級即是天理之當
 然似不必辨但須知其不專在外面耳 周季侯曰
 禮原非有實相可以舉似所謂有去翳法無予明法
 也 若謂禮無實相可舉則非聖人不曰理而曰禮
 之意矣但禮是我所本有只克己而禮在是矣所謂
 有去翳法無予明法則得之矣 淺説曰自一心而
[016-4a]
 言則念念皆仁而無一念之不仁自一身而言則事
 事皆仁而無一事之不仁按淺説解克復兼身心言
 最明 據蒙引則首節兩個為仁一様據語類則不
 同然依註則蒙引為是今姑兩存之 為仁由己兼
 有難易二意易則以其在我難則以其非他人所能
 助然須側説葢註重在易一邊也蒙引得之 由已
 二字所以形容直捷之極最得此㫖葢顔子為仁無
 求助他人之理何待叮嚀 刁蒙吉曰機如弩機之
 機一撥即轉者也機在人則我束手故難機在我則
[016-4b]
 我操之而我發之故無難也
請問其目節 徐岩泉曰夫子告顔回以四勿其意重
 在視聴言動四字上不重勿字上工夫只在眼前此
 正是約之以禮 百方家問答亦載此説 勿字固
 是緊要然在克字内已包得不當至下節始提此為
 主腦凡大全語類重講勿字者須善看 刁蒙吉曰勿
 者禁止之辭禁者防閑之意止者遏絶之意勝私復
[016-5a]
 禮之機機字即在我而無難之機 存疑謂非禮勿
 視聴言動却就動上説聖賢有持敬涵養之功聖人
 不以告者動静交養是學者事顔子生知之亞静亦
 無待於簡㸃也此説不然非禮勿視聴言動原兼動
 静説觀朱子謂發時固用克未發時也須致其精明
 可見大全真氏又以勿視聴屬存養勿言動屬謹獨
 此又太鑿四項俱兼存省不宜分屬 查大全以四
 者分存省此似是徽菴程氏説非西山説癸亥閏六月
 存疑顔子生知之亞一段自妙朱子所謂發時固用
[016-5b]
 克未發時也須致其精明者乃是本文言外意余初
 誤看存疑説正與程子制外養中之説合己亥六月初三
 程子謂制於外所以養其中對仁看則禮與已皆在
 外故云制於外大全許氏及蒙引謂制之於外是克
 己也以安其内是復禮也恐不然己亥六月初三 朱子答
 呂子約云由乎中而應乎外是推本視聴言動四者
 皆是由中而出泛言其理之如此耳非謂從裏面做
[016-6a]
 工夫出來也制乎外所以養其中方是説做工夫處
 全是自外而内自葉流根之意非謂内外交相養與
 此章之文本不相戾文集卷四十八庚申看 語類謂克己工
 夫其初如何便得㑹自然也須著禁制始得此段要
 看得好要與克伐怨欲不行有别葢其為禁制同而
 所以禁制則異朱子只要人下工夫未暇辨其同異


以四勿配五事則勿字屬心又視聴言動皆兼思


 徽菴程氏云動兼思貌而言不必以勿字為心者非
[016-6b]
大全辨或曰中庸喜怒哀樂以性之寓於情者言


 此云視聴言動以性之寓於形者言 管登之曰人
 心之主不在勿而在禮克義則在勿字中禮常為主
 自能照非幾之萌而克之不然雖欲禁止非禮而無
 及矣顔子不逺復其主全在機先葢勿從禮出禮不
 從勿出 依此則反重在復禮了此亦是提良知為
 主的話頭不知此是論力行不是論存心也且此禮
 字亦難當良知看 又有以人生而静為綱以隨感
[016-7a]
 而動為目亦非克己即是綱目即是綱之目不分兩
 項存疑得之 請事斯語只就此脚頭踏處便是下
 手之時 譚梁生曰不敏請事則是足發不惰見進
 不見止之象是以其心三月不違仁也曾子一言則
 曰唯顔子九言則云然 徐岩泉曰顔子曰請事斯
 語甫出口而己巳克矣禮已復矣豈待退而徐議克
 哉亦豈待臨境而後議禁哉 此亦是欲仁仁至話
 頭然仁逺章是當下指㸃此章是大成工夫似不得
 作一様看 刁蒙吉曰註云程子四箴發明傳授心
[016-7b]
 法最為親切學者宜深玩其所以親所以切而躬行
 之不可徒作文字讀也 又解視箴蔽交於前兼不正
 之色不正之書二意解聴箴閑邪兼防其滛聲防其
 邪説
仲弓問仁章 莊忠甫曰出門而介秦越使民而别貴
 賤此慢之生於妄者也無賔而視以為賓無祭而見
 以為祭此敬之生於妄者也以妄治妄終以藥發病
[016-8a]
 若功行圓滿必待并忘見賓承祭之心然後可 或
 問未出門使民時如何楊中立曰對境不動難 刁
 蒙吉曰敬以持己直其内也恕以及物方其外也
 大全諸家多以内外體用分言敬恕須知恕未全是
 外未全是用但對敬㸔故云然當與參乎章叅看
 張彦陵曰須知怨根消處正顯得我全體圓融聖人
 説此二語不重在有效正重在自己工夫耳 吳因
 之曰顔子請事斯語乾道也曰乾道有徑捷要約之
 意仲弓請事斯語坤道也曰坤道有積累慎密之意
[016-8b]
 故講顔子請事處當云四勿只是一心只把一心去
 遏絶便可勝私復禮何憂已之難克也唯從其事斯
 語而已講仲弓請事處當云為仁之功一毫踈畧不
 得若不從敬恕做去便無頭緒便無入門唯兢兢於
 見賓承祭之語及不欲勿施而已如此說方兩邊移
 動不得 刁蒙吉曰言效便要他自考蒙引曰顔子
 不言自考者無待於此也豈其然新建新鄭及龍溪
[016-9a]
 諸公俱詆斥註說以為不怨天不尤人之説大謬矣
司馬牛問仁節 註心存不放四字説透言訒原故且
 勿入講恐碍下節 刁蒙吉解註中忍字用含忍堅
 忍二意
其言也訒節 難非力行之難是其難其慎之意
君子不憂不懼章 憂自内生懼自外入不必分當事
 未事 張彦陵曰不憂不懼即無入不自得意只據
 見成説内省二語是無憂懼根子然非教他方去用
 功乃令他自己去想要到不疚地位當盡何等様工
[016-9b]
 夫 周季侯曰不疚從他心苗隱微處勘世上儘有
 事可對大庭質聖賢却自家查來覺自有過不得去
 處凡事須是仔細省察心上打得過方能不憂不懼
 靠著仁義道徳只討得題目做去未便能不憂不懼
 也 薛敬軒曰君子對青天而懼聞震雷而不驚履
 平地而恐涉風波而不懼唐荆川曰險處惶惑原易
 處錯過不曾做得工夫也 多憂懼人與多言而躁
[016-10a]
 人正矛盾多憂懼人見難不見易也正當於此處想
 出一個司馬牛
人皆有兄弟三節 大全辨唯適張氏曰宋哲宗時章
 惇復位怨劉安世尤深必置之死因復徙安世於梅
 州推士豪為轉運判官使殺之判官承意疾馳未至
 梅三十里嘔血死安世獲免可以知命矣他如鄒浩
 諫立賢妃竄於新州對友人田畫出涕畫曰使志完
 隱黙官京師遇寒疾五日不汗死矣豈獨嶺海之外
 能死人哉此又以義制命不以死生貳其心者也
[016-10b]
君子敬而無失節 李衷一曰大抵司馬牛處兄弟之
 間决有未盡道處子夏此言分明欲牛自盡恭敬以
 感其兄魋原不是欲牛把自己兄弟舍置了認别人
 做兄弟也意謂君子能盡個恭敬雖四海之内都是
 兄弟疎者尚可親况親者乎何患無兄弟當從自己
 兄弟看不當從四海㸔 了凡亦主李説謂到此田
 地四海之内將改暴易亂而為我之兄弟矣况其親
[016-11a]
 者乎使魋而能遷善也是我能立命也我能格天也
 固無患乎無兄弟也使其怙終不悛則是我立命有
 虧也事天未至也亦何患乎無兄弟也子夏非為不
 得已之詞亦非意圓語滯 樂天齋翼註曰皆兄弟
 以愛敬我言我無徃不敬誰人慢我我無往不恭誰人
 侮我 譚梁生曰説理亦靡靡可聴若周公誅管蔡
 云何 又曰司馬牛憂懼之意多敬恭之意少敬恭
 憂懼似之而非子夏之言正言君子葢敬恭者無惡
 於志不愧不怍之君子也 又曰處牛之勢唯有去
[016-11b]
 而已子夏之言非寛其憂也策其憂也見幾而作不
 俟終日計當持身避難秉禮異國是無兄弟而有兄
 弟也語曰患之將至思而弗憂則子夏導牛意也牛
 不能從至魋之叛宋欲滅桓氏而始出奔不遑擇國
 而處其亦晚矣
子張問明章總㫖 此當與衆好衆惡章叅㸔又當與
 先覺章叅看 此章當合先覺章及何為則民服章
[016-12a]
 同看
子張問明章 子張問明意思分明要從逺處討明夫
 子窺其意向在逺故言汝欲明只就人情物理上明
 得便是明即此明得便是逺何必逺求都是因其務
 外好高之病而藥之明處全在不行上然其所以不
 行全在本體空明之盡此句不若蒙引存疑居敬窮理之説為精若在譖
 愬上料理則其不行處正是行無有是處 識先覺
 之賢便知明逺之故 譖愬極切近浸潤膚受之譖
 愬極精細此段就切近上説大全輔氏就精細上説
[016-12b]
 其實相發明葢唯切近處精細即此是明即此是明
 之逺 宋羽皇曰家庭邦國無處不有譖愬同室相
 鬬骨肉參商皆此軰為之非設為之辭也 李衷一
 曰人心本來自有明覺到被人欺來瞞去不是人能
 欺瞞得我都是我心中私意紛擾本體上不光潔不
 定静可以閒而投可以激而怒所以浸潤膚受紛然
 得行 李毅侯曰不行譖愬全在心體上説譬如鏡
[016-13a]
 然只在磨拭上用工不在照物上用工也 又曰問
 譖愬何以不行吾心之明何以不為譖愬所蔽曰此
 理在先覺章 魏徴言兼聴則明偏信則暗此只是
 所以不行之一端張芑山謂内多欲則小人伺間而
 進此即蒙引居敬窮理之説乃其本也 王宇泰曰
 不行謂譖愬雖巧而不得行之於我也非我不行人
 之譖愬也他人在行處求明所以不逺聖人只在不
 行處求明所以自遠 不行有兩解麟士以王宇泰
 説為雅㸔來兼用為是 沈無回曰逺是就其明而
[016-13b]
 贊之説不止於明者固不是説明之逺者猶屬兩層
 逺是其所以明處不逺之明止可言察不可言明吳
 因之曰遠非旁燭遠到之謂乃精微深邃之謂全要
 看註中不蔽於近一句然不蔽於近何以為遠大凡
 遠處易看唯近處看不破且如天地鬼神徃古來今
 雖甚幽渺寥廓然於我初無情識所牽愛憎所動故
 聰明可用而探索可窮唯耳目見聞之近毁譽是非
[016-14a]
 之間以情觸情以識投識聰明有所不能用察識有
 所不及施這等去處必非揣摩物情可得全是胸中
 原無情識種子所以種種變態當下銷鎔此視探賾
 索隱鈎深致遠之明何可同日而語故曰可謂遠也
 已矣如鏡之明者不必徃燭萬形而其能不昏翳處
 却便是遠也若只在照上用功不在磨鏡上用功此
 便流入億逆窠穴何啻千里 據存疑則明逺本領
 當在言外補出因之則混在本文説了存疑較清楚
[016-14b]
譚梁生謂假女謁苞苴醉飽燕樂之利以行其譖


 譖安得不行指攘名奪位嫁禍陰賊之害以行其愬
 愬安得不行葢兩者從己利害起見非從人利害起
 見人之利害可視為隔膜已之利害必急於燃眉按
 此論甚好但以此講浸潤膚受則未切
足食足兵章總㫖 此章説得常變説不得經權兵可
 去食可去而信不可去正是立萬世之經如何可説
 權李衷一曰大抵兵之可去食之可去都謂其有信
[016-15a]
 在耳去食不是主定必死直是恃信足猶可全活也
 萬一不幸至死則寧以信死無寧以不信生信之所
 係豈不大哉民無信不立不但財窮食盡之時相叛相
 離不能一朝雖國富兵强之日相詐相傾而勢亦將
 渙矣聖人談經濟實用畢竟歸重信字
足食足兵節 首節只重信葢借兵食以衞信非以兵
 食而輕信也因之説最得 李毅侯曰帝王先富後
 教井田學校相為表裏民信之矣自在兵食既足之
 後 又曰此章孔子意自重在信而今説者之意反
[016-15b]
 重在兵食所以書義不得通曉
必不得已而去二節 兵食俱以周官兵食言若後世
 召募之兵税畆之食則不待不得已而始去也 孫
 淮海曰無信不立不但説兵食可去而信不可去且
 以見欲足食足兵而必在於立信也食足而無信則
 倉廩之儲未有不為大盜積者兵足而無信則器械
 之用未有不為大盜資者且將并兵食而失之矣
[016-16a]
 吳因之曰去食去兵是斟酌於不得已之中而權其
 所可去自古皆有死二句則獨揭信字另發一論以
 深著其不可無葢上言其所可去民無信云云則言
 其不可去者非徒申明去食意而已民無信全要見
 得為政者使之如此觀註寧死而不失信於民二句
 最要於使字上著力政行於常兵食與信俱存政行
 於變信不與兵食俱去故曰信者國之大寶
棘子成曰章總㫖 李衷一曰章中重君子二字君子
 者主張風教維持世道之人也
[016-16b]
何以文為節 譚梁生曰質勝文則野勝文且不可况
 去文乎子成不特文勝質而直欲去文存質是不特
 為野人之説而直為異端非禮非樂之説也
惜乎夫子之説節 王觀濤曰意主救世故曰君子言
 過於激故云失不可追唯有此意而乃為此言所以
 可惜
文猶質也節 文待質而立質待文而顯原是分拆不
[016-17a]
 開的 上二句只泛言文質之不可分虎豹二句方
 破文之不可去是比體不是喻體 此專以本質之
 質言須兼質朴之質方是 葛屺瞻曰如在士君子
 則須從文備物備儀方成觀美若純任本質便無以
 别等威而明體統在細民則止能任質僑野率真自
 得其便若加了文采反張皇跼蹐 此段是以質朴
 對文采言俱在外面論 文質以時言則不特後王
 用文即上古亦未嘗全廢文以人言則不特君子宜
 文即小人亦不得全廢文以地言則不特治外宜文
[016-17b]
 即治内亦不得廢文以事言則不特文事宜文即武
 事亦不得廢文此文猶質二句之意是論其理如此
 虎豹二句則以廢文之弊言廢文之弊不特君子小
 人無辨註獨以此言者舉此以示例耳 此段是以
 内而本質外而文章言
年饑用不足章總㫖 王季和曰君民一體財用亦互
 相流注民富則互相流注者曰增故不至獨貧民貧
[016-18a]
 則互相流注者日減故不能獨富君或不足民自有
 以供之君雖有備民將起而奪之民之有即君之有


三説當兼用若劉上玉謂均在徹内均是足的當


 緊從徹字透出利弊似太拘
年饑用不足節 存疑註云公之意葢欲加賦以足用
 夫年饑民正賦且不能辦如何又欲加賦乃是欲今
 後加賦使國有餘積以備凶年不致臨時缺乏不是
 目下就欲加賦也蒙引謂不可曉葢未得此耳
盍徹乎節 張彦陵曰盍字宜玩如云昔也徹行而足
[016-18b]
 今也徹廢而不足則權之足與不足之間何不依先
 去行徹法語意虚活要他想那行徹法的好處出來


譚梁生以朱子合作均分之説為誤謂古今公私


 情事不甚相逺所謂一夫受田百畆受而耕非受而
 食也所食者百畆之餘故僅足八口也猶今之佃户
 此説大可駭異 存疑徹法兼貢助夏法十中取一
 民得其九公取其一助法十一中取一民得其十公
[016-19a]
 得其一註只云民得其九公取其一者就貢概言也
 故曰大約云 樂天齋翼註曰宣公税畝亦不曾廢
 了井田只是徹法外又加履畝之税今但革去履畝
 之税便是依舊行徹耳 節用意雖極緊要然却本
 文所無當在言外補説葢有若只要發出君民一體
 之意未暇及此 有若之意主於開源註則兼節流
 説 存疑哀公之加賦是欲富國也有若之輕賦是
 欲富民也 徹法行而三家不得自肆大全朱子亦
 有此説然須知是餘意不可作正講
[016-19b]
百姓足節 張彦陵曰百姓之足不足須根徹法之行
 不行來 譚梁生曰大夫陪臣之足百姓所以不足
 在官則不在民也百姓之不足君用所以不足在私
 則不在公也 陳之遴百姓足節文 百姓足之時
 無論賦額畢登而宼盜不作物價不騰抑且家給人
 樂無戾氣以干天譴而什一安得不有餘 百姓不
 足之時無論箕斂不應而寇盜費其半物價踴其半
[016-20a]
 且民窮財盡聚衆怨以召凶荒而什一安得不告匱


先王裕民多術而要不出於薄賦什一其迹耳蠲


 租之詔嵗下補助之恩時及一且貸其强半矣 今
 日瘠民多術而要莫慘於加賦什二亦其名耳吏以
 巧取為賢民以稱貸救死十且征其三四矣 大全
 辯芑山張氏曰宋神宗熈寧元年執政以河朔旱傷
 國用不足乞南郊勿賜金帛詔學士議司馬光曰救
 災節用當自貴近始可聴也王安石曰國用不足以
 未得善理財者故也光曰善理者不過頭會箕斂耳
[016-20b]
 安石曰不然善理財者不加賦而用足光曰天下安
 有此理天地所生財貨百物不在官則在民彼設法
 奪民其害乃甚於加賦此葢桑弘羊欺武帝之言太
 史公書之以見其不明耳按光之言甚正加賦固足
 以害民乃又有詭為不加賦之説而其害乃倍蓰於
 加賦如安石之行青苗手實者後世不可不深戒也


又朱子云自古救荒自有兩説第一是感召和氣


[016-21a]
 以致豐穰其次只有儲蓄之計若待他飢時理㑹更
 有何策乾道中崇安大飢朱子立社倉法以救之此
 所謂儲蓄之計也陸象山云社倉固為農之利然年常
 豐田常熟則其利可久苟非常熟之田一遇歉歲則
 有散而無斂來歲缺種異時乃無以賑之莫若兼置
 平糶一倉豐時糴之使無價賤傷農之患缺時糶之
 則摧富民閉廩騰價之計折所糴為二毎存其一以
 備歉歳代社倉之匱實為長利也按象山此舉足補
 朱子社倉所未及後世徒知有社倉之法而不講求
[016-21b]
 象山平糴之制無怪其名存實亡本以利民而反害
 之也黄氏震云社倉之弊至民不堪命或至自經僉
 謂此文公法也無敢議變震謂非變其法也救其弊
 耳乃請於朝鳩錢買田豐年聚租荒年賑散不惟不
 取其息併亦不取其本庻乎有利無害愚按黄氏不
 拘先法而買田以救其弊意固甚善然有散無斂民
 無後慮在良農固可助其不給無荒時失事之憂彼
[016-22a]
 惰農亦私有所恃而不盡力於南畝則反以滋小民
 惰窳之習助天而棄人亦非䇿之善者不若象山平
 糴之説為久而無弊也救荒者慎思之
子張問崇徳辨惑節 張彦陵曰崇徳工夫全在徙義
 上但根基須從實地做起故以主忠信先之二者原
 是一串事但論用力則徙義為實論立本則忠信為
 先 二者雖是一串而實有兩項對説為是麟士亦
 欲作一串解不必從 喬君求曰只是一個忠信必
 奉此念為主宰然有悃愊為忠信拘攣亦為忠信却
[016-22b]
 又去此取彼如遷移然則自一念之真實積為百念
 之髙明日新月盛而不自知矣 沈無回曰人心之
 不變不化者是忠信義即此心之萬變萬化者也
 義自兼内外而大全蒙引皆以忠信為内義為外者
 只以事之宜言也 主字徙字是工夫忠信與義是
 徳饒氏謂忠信是徳徙義是崇林次崖謂主忠信未
 有工夫徙義方是工夫俱謬麟士不取饒而取林不
[016-23a]
 知何也 刁蒙吉曰主忠信而不徙義則有膠柱鼓
 瑟之患徙義而不主忠信則為權謀術數之學 聖
 門工夫只有博學於文約之以禮此崇徳便是約禮
 中事辯惑便是博文中事比博文約禮又較切實些
 想立此名目是因人而施壬申八月閲大全朱子論胡氏之説識此 崇
 非有所添増謂其不流於汚下也
愛之欲其生節 張彦陵曰所愛惡雖主一人但上是
 開説重兩欲字上下是實説重既又二字上倐愛倐
 惡倐生倐死意上二句已含下二句只是叠上語耳
[016-23b]
 既字又字只要形容他惑亂意出非有兩層 徐自
 溟曰要在四個欲字上見惑惑只是個欲心所蔽耳
 祛惑莫先祛欲 存疑謂愛惡只作一人看看來上
 二句還宜開説不必專主一人既欲二句方專指一
 人看 佐案曰毋論好惡之僻即其人本自當愛當
 惡加一毫意思便於心體有累便是惑
君君臣臣章總㫖 樂天齋翼註曰此章即正名之意
[016-24a]


刁蒙吉曰還是核實之意


君君臣臣章 徐自溟曰夫子意在責成君父景公果
 善其言則當反其所以為君父者何如則臣子之經自
 此定矣乃其言曰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則是不
 揣一個頭腦而欲大家分任其責又安能以君而制其臣
 父而制其子也哉 刁蒙吉曰春秋於臣子弑逆者必
 重其責於君父君唯不君臣所以不臣父唯不父子所以
 不子端本澄源之道也詩書於君父頑悖者必重其責於
 臣子君雖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父雖不父子不可以不子負罪
[016-24b]
 引慝之道也四件四平説 譚梁生謂自晏嬰沮尼谿之
 封孔子接淅而行反於魯時年四十二是歲昭公薨定公立
 孔子自此用魯後去魯周流列國不復更入齊境矣是知
 景公問政在昭公之世也是時弑莊公者崔杼也滅崔氏者
 慶封也圍逐慶氏者欒高陳鮑也孔子之對不專在去陳
 氏迨陳乞子恒弑簡公去孔子對景公問時且三十年所矣
片言可以折獄者章 聲清曰康誥論聴獄曰服念五
[016-25a]
 六日至於旬呂刑論聴獄曰察辭于差非從唯從大
 都欽恤用刑者貴遲疑不貴神速然則夫子何以片
 言與由曰此雖明與其捷實隂戒以驟也若曰片言
 折獄唯由若他人或不必如此驟決耳 忠信明決
 該得廣輔氏蔡氏皆就折獄説故蒙引以為小然蔡
 氏説亦渾 附李毅侯曰忠信是本明決是用子路
 片言折獄全在忠信上人心各有良知道之以徳齊
 之以禮有恥且格君能以禮讓為國則可以無訟矣
 而况於折獄乎片言折獄全是未言之先有以取信
[016-25b]
 於人故如此其去無訟者不言之化亦只在升堂入
 室之間耳程子所謂達却便是這氣象也
聴訟吾猶人也章 道徳齊禮是乃所以使也
子張問政章 朱子曰若是有頭無尾的人便是忠也
 不久所以孔子先將個無倦逼截他 只重無倦以
 忠不重居之行之居行雖有心與事之分而無倦以
 忠則俱在心上説故雙峯謂此論為政之心最是
[016-26a]
君子成人之美章 刁蒙吉曰誘導引也就未成時説
 掖扶翼也就將成時説奬誇許也就正成時説勸勉
 勵也就既成時説既成又恐其以一善自阻也故勉
 勵之四字四様意思皆所以玉人於成也 莊忠甫
 曰人之美惡無所待而生有所待而成生由乎我成
 由乎人方一念之初發也贊之以堅其志鼓之以決
 其氣助之以壯其勢則其成也忽然矣若訾其疵以
 敗其意陳其禍以怵其心散其援以孤其力則不成
 也亦決然矣葢成與不成之機在心不在迹聖人特
[016-26b]
 恐世人不察心而觀迹則有疑君子而信小人者故
 特别而言之 君子時借人以私便似乎導欲而長
 邪然其意歸於成美如謂好勇好貨好色為無傷是
 也小人時繩人以正理似乎擁善而牖良然其意歸
 於成惡如樓䕶議論常依名節袁盎引義慷慨是也


小人之於人之惡也迎合之容養之而已 高中


 玄曰國家用一君子則不止獨受其人之利而其成
[016-27a]
 就天下之善為利更無窮用一小人則不止獨受其
 人之害而其敗壊天下之善為害更無窮可不審察
 之哉 學者取友亦然
政者正也章 吳因之曰此與大畏民志同上下之道
 交相畏者也上有畏其下之心所謂赫赫具瞻是也
 然後下有畏其下之心所謂有恥且格是也孰敢二
 字可玩 若使今人遇一大人問政不知條陳出許
 多事件看聖人對康子何等要言不煩壬申八月
季康子患盜章 莊忠甫曰上不欲則下不竊非獨感
[016-27b]
 化之説也多欲則斂重斂重則民窮民窮則不得已
 而為盜不欲則藏富於民民富而禮義附焉孰甘棄身
 於不義故曰雖賞之不竊 張子曰欲生於不足
 欲生於不足此與莊説雖非正意而可相發明 樂
 天齋翼註曰康子之問在弭盜以法夫子之對在弭
 盜以心 大全辯卓庵張氏曰北魏主問秘書令高
 祐曰何以止盜對曰昔宋均立徳猛虎渡河卓茂行
[016-28a]
 化蝗不入境況盜賊人也苟守宰得人治化有方止
 之易矣唐太宗與羣臣論止盜或請用重法太宗曰
 當去奢省費輕徭薄賦使民衣食有餘則自不為盜
 安用重法此皆端本澄源之義所謂先自治而後治
 人也至僖宗朝王仙芝陷曹濮州黄巢聚衆應之攻
 剽州縣民困重斂者爭歸之數月間衆至數萬范氏
 曰自古盜賊之起國家之敗未有不由暴賦重斂而
 民之失職者衆也唐之季世政出閹宦不惟賦斂割
 剝復販鬻百物盡奪民利使民無衣食之資欲不亡
[016-28b]
 得乎按范氏此論即太宗止盜之意乾符三年僖宗
 令天下鄉村各設弓刀鼓板以備羣盜綱目深譏之
 孔子所以專言不欲而不及備盜之具良有以也
如殺無道章 如殺無道句説約所載鄒嶧山三説可
 兼用 欲字深看起念方寸盟心幽獨皆安於天理
 之粹然則意念所到之處即提醒開悟民心處而民
 自潛化於善矣 樂天齋翼註曰猶云真心好善也
[016-29a]
 有躬行以率之意不作欲民之善説 風草是借言
 不是喻言
子張問士章總㫖 此章即是為己為人之辯但子夏
 則防其於謹嚴處有箇為人之意子張則防其於廣
 大處有箇為人之意 一真一假一欺一慊 闇然
 而日章的然而日亡的是此章注脚 管登之曰子
 張質最近仁葢有善與人同之度而不以狷介為高
 者其干禄其求聞皆欲公其身於天下也使在今日
 則皆目之為萬物一體之聖學矣夫子所以嚴為之
[016-29b]
 檢者為其氣度本近誠而僻習亦易入偽也好義下
 人亦子張之能事特分量為難滿耳唯質直少有未
 足而亦必無色取行違之弊也
子張問士二節 李毅侯曰何哉爾所謂達者一句為
 一章精神發出他病痛然後下藥
是聞也節 四書鏡曰達是我這裏達將去聞是要他
 那裏聞知我 譚梁生曰是聞也非達也如謂問行
[016-30a]
 與干禄是截然兩義也問行則是干禄則非也達者
 不求人之有譽獨求己之無咎聞者反是 是聞也
 非達也是説聞與達名義之不同夫達也者二節是
 説其所以致聞致達者須辯不是以上節包下二節
 也 葢我之所以致之者不同故世之所以報我者
 亦不同
夫達也者節 張彦陵曰質是質朴無粉飾直是正直
 無邪曲 佐案曰大抵率直的人只愁不會委曲不
 怕他迎合人情但肻在人情上體貼便是自己不存
[016-30b]
 適莫正善於比義者 此直字與人之生也直直字
 不同彼直字濶 吳因之曰註以所行合宜解義與
 别處因時制宜不同言只就素位中所宜做底去做
 更不竒竒怪怪丢起本身别做一様驚世駭俗之事


觀察下人還是兩件世固有能觀察而不肯下人


 者有下人而不能觀察者饒氏謂是一件事恐非存
 疑謂觀察是為下人張本則亦是兩件矣而又以饒
[016-31a]
 氏之説為是不可解也然大全朱子亦説得不甚分
 明須再詳之 下人似亦不止在觀察 此意與刁
 蒙吉暗合 刁蒙吉曰或曰人之言色未必有公而
 無私以之為符驗可乎曰察之觀之以其公而無私
 也若毁謗之言忌嫉之色則非所問矣卑以自牧慮
 以下人也易所謂謙謙君子尊而光卑而不可踰者
 與葢處心積慮之間實有不敢上人者非徒以其言
 與色而已也 學問既成之後雖有微瑕人多不敢
 直指故尤不可不觀察壬申 徐岩泉曰慮以下人者
[016-31b]
 縱我或有實行矣而人或不信我亦謙謙然只管自
 家做去便有人不知而不愠意此是為己實心實學
 學力到此自然誠能動物 尹孔怡曰此非謙恭以
 周旋人事也以下節反照乃疑不自居意下人者與
 無忌憚相反 所謂務實者兼實心實行質直慮下
 是實心好義觀察是實行註自脩乎内及充乎内二
 内字似當兼身心説與内主忠信之内不同
[016-32a]
夫聞也者節 張彦陵曰色取仁便見行違仁此乃相
 足之語無兩層 此節分明畫出一個鄉愿色取行
 違即居似忠信行似亷潔意居之不疑即自以為是
 意邦家必聞即衆皆悦之意 語類有一條説此與
 鄉愿不同 樂天齋翼註曰行違據註是行實背仁
 看來他非不欲假於色并假於行但事事合理則又
 無以自便其私故不覺違背去了葢色為虚而行為
 實實處却假不得 劉上玉曰亦有不自知其非而
 居之不疑者此意亦可兼用 刁蒙吉曰今之學者
[016-32b]
 一意做舉業固不待言即希聖希賢之軰或欲求譽
 於一時或欲著聲於百代其不從名上起見者葢寡
 矣
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章總㫖 蒙引謂崇徳脩慝辯
 惑皆是心上工夫然看來徳字似不專指心
樊遲從遊於舞雩之下節
先事後得節 蔡虚齋曰先事後得只是心力專一必
[016-33a]
 有事焉而勿正底意朱子以意思高逺來説崇徳又
 是一意 然亦當兼説 先事後得大全朱子兩條
 一是未為而先計之一是方為而遽圖之 不曰徳
 崇而曰崇徳見這先事後得之心正所以崇其徳而
 使之滋長也不可把徳字倒在崇字上 吳因之曰
 攻寇目不他視耳不他聴努力向前專心致志一縮
 手不得一退步不得無攻人之惡不是聖人禁止他
 也不是脩慝者用力拏住須先認得慝字分曉那無
 字便得力葢顯然過惡還易掃除唯在心曲隱微處
[016-33b]
 那頭緒渾不見若真箇理會得便見前念方息後念
 又起此方按伏彼又跳梁方苦主弱而客强雖欲攻
 自是無暇凡暇於攻人者只是未嘗攻己惡也 惡
 顯而慝微然微必至顯故遲以為慝而夫子以為惡


四書鏡曰不必不從事於徳而後徳不崇也即一


 心以圖其事又一心以計其得則雜而不純便非崇
 徳不必不從事於治己而後慝不脩也即一心以治
[016-34a]
 己又一心以治人則自治緩而不切便非脩慝 樂
 天齋翼註曰一朝之忿言其忿至小非終身不可解
 之仇 袁了凡曰人心唯怒為難制忿不及懲則盪
 情滅性是不知有身也不能抑情制欲而傷其身是
 亦親之辱也此論是非不論利害 此論最精然是
 非利害還當兼説 譚梁生評了凡此條云聖學正
 不在論心而遺事亦非論是非而遺利害如此説似
 入細反入套
樊遲問仁章總㫖 吳因之曰問仁而曰愛人問知而
[016-34b]
 曰知人觀知人愛人並舉可知便是不相妨害了舉
 直錯枉二句即是明知人愛人道理舜有天下節又
 即是發明舉直錯枉能使枉直道理大抵樊遲未達
 以下只申明首節所寓之意非以仁知異用仁知相
 承作兩項開對
樊遲問仁節
樊遲未達兩節 劉上玉曰此處仁字絶不可露一露
[016-35a]
 則遲無復疑矣註使枉者直則仁矣及二者相為用
 俱宜渾之
樊遲退節 李衷一曰遲只曉得夫子之言知故把能
 使枉直之言都做知看謂既知其孰枉孰直愛便行
 不去不知就能使二字便見知有轉移曲成處亦是
 仁不必盡舉無錯乃為仁也遲問子夏分明見夫子
 畢竟要分别枉直不免要用舉錯其初知妨於仁之
 疑終未洒然 遲既以夫子之言專為知發則知妨
 於仁之疑終未釋且復疑使枉者直之無與於知矣
[016-35b]
 但對子夏説則只疑得使枉者直一句蒙引亦明其
 初知妨於仁之疑雖終未洒然然遲口中未嘗説出
 李説只可在言前説 下文子夏之答則併遲意中
 之惑都解之矣 吳因之曰何謂也言夫子論知之
 言如此實有可疑不知其果何謂也註未達能使枉
 者直之理謂未達此句是論仁而非論知之理葢遲
 唯合認舉直錯枉二句皆為知故有何謂之問 譚
[016-36a]
 梁生曰見字一經電切視也一形甸切顯也露也俗
 作現現字義屬物見屬人同韻相見之見本如字讀
 集註毎一處兩音如儀封人前後音現中音見此章
 見子夏音建見於夫子音見
富哉言乎節 子夏解遲之惑只富哉言乎一句已盡
 了下節不過引舜湯事以足其詠嘆之意
舜有天下節 看來第四節遲非疑化枉之無與於知但
 謂舉錯是我所得主枉者直非我所得主必使枉者
 直而後為知則天下之為知者難矣如此説方與註
[016-36b]
 又字切若如蒙引因之之説則只宜用因字不宜用
 又字矣富哉言乎一句則解遲意中之惑引舜湯事
 則以見能使枉直為必然之理也自是兩截余向俱
 似誤看曰如此則註子夏葢有以知夫子一句當在
 富哉言乎下何以置在舜湯節下也曰此固可疑然
 亦不必拘想朱子以此章兼仁知意為重故復説此
 一句於末原非指舜湯一節言也己亥十一月十六改 圈外尹氏
[016-37a]
 註另是一様間架與圈内不合不特贊樊遲好問之
 為餘意也
子貢問友章 樂天齋翼註曰忠是一段真懇忠愛心
 在言前未有此言先有此心 張彦陵曰不可非不
 聴也謂其人不可以忠告善道即止不言所謂諒而
 後入也 此意亦本蒙引然須兼不聴説方是 李
 衷一曰不可則止非棄之也機未投且俟之尚可後
 圖 理解曰不可則止者積誠以動之寛歲月以待
 之非畏辱而棄之也 分之則三項合之只一件不
[016-37b]
 忠告叫不得善道不善道叫不得忠告不可不止叫
 不得忠告善道不忠告善道叫不得不可則止叫不
 得不辱
君子以文㑹友章 吳因之曰君子會友果何所為欲
 藉之以講明天下之理也其聞見所資豈不甚重哉
 而抑又不但資聞見已也即為仁工夫全是自己著
 實做的亦是友以輔之而已此一節只要説得取友
[016-38a]
 之益意思透徹便是 顧涇陽曰自古無闗門閉户
 的聖賢自古聖賢無孤立無與的學問 刁蒙吉謂
 可作此章注疏
 四書講義困勉録卷十五
[016-3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