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e0074 遜志齋集-明-方孝孺 (WYG)




 記
  傳經齋記
世之稱治者二帝三王而已其詳不可得而知宏綱大
法所以相傳而不泯者惟群經之存是賴然安在其不
泯也經者治天下之具也豈直文辭云爾哉自秦火之
餘老儒碩生補緝扶衛專門殊軌授諸其徒所從事者
[016-1b]
止乎訓解辨義至於補世善俗之道蔑如也由是世之
君臣指經為浮言而英才雄辨之士顧棄去不業而一
攻乎文辭之學帝王之道頽然墜地而生民亦大困矣
嗚呼聖人之經豈固如是乎如是者非經之失也傳之
者無其師受道者非其人也某少則嗜學竊有志於斯
道自從先公學經匪聖人之言不敢存於心匪生民之
利害無所用其情恨未及卒業而中丁憂患近年始就
太史公學於浦陽然後知經之道為大而唐虞之治不
[016-2a]
難致也知古今之無二法而世之言學者果不足以為
學也盖太史公受諸經於聞人君夢吉吳萊先生黄文
獻公溍出而侍從帷幄輔導儲后雖未嘗得佐治之位
以盡其設施然所陳說皆二帝三王之道其功徳隂被
乎生民者厚矣及致其事而居于家以開淑來者為志
雖某之鄙陋亦得與聞斯道微之於性命之理明之於
禮樂刑政之要茍有得者無不以言某雖非其人不足
以承其緒然安敢忘所自哉經之無用於世者二千餘
[016-2b]
年矣某竊嘗痛焉茍知之而不得用於世者天也身尊
顯而不以行者不仁也謂時君不能行者不忠也謂斯
民不可以道化者至愚也謂諸經為不足法者不知為
學者也某既幸知之矣倘或有得乎天而見於世自兹
以往皆公之賜也其敢忘乎其敢多讓乎於是名受業
之齋曰傳經以志其所始
  貧樂窩記
世謂士者多貧豈天使之然哉才髙則不忍以利自汚
[016-3a]
道得則不屑與俗相混其所存者榮大異美固以世之
富貴為垢穢而不肯視其肯小屈其志以求之乎是以
寧適意於飢餓而以沉溺利欲為深恥世俗不之察因
以士善貧烏知富貴之正哉物之可以奉其身者無不
給世俗之謂富貴者也然過取之也有禁茍得之也有
禍稍踰其分則人思役之鬼神害之不致扵蕩覆澌盡
有不已方其得所欲而守之也或有愧扵其心戚然若
䝉不潔而恐人之覺也凛然若臨百仭之淵而憂其墜
[016-3b]
也曷嘗有斯須之樂哉士之扵富貴則不然扵三才萬
物之理無不得諸已扵國家天下之事無不備扵身前
乎百代之上後乎千載之下包羅綜括而不少遺大而
日月河嶽照臨流峙之所由小而草木花實之盛衰隂
陽寒暑之消長靡不存乎中而有以識其故然此猶其
取扵外者耳至扵絶私去欲以全其性窮微致曲以達
乎命尭舜禹湯文武之所有者與之絜深較廣而無怍
周公孔子顔孟之所學者沛乎若皆在我而無𧇊歛之
[016-4a]
于一身而非有餘施之於政教而無不足當其存心無
為以自樂其所存操威福之柄者不能奪為生民之宰
者莫之制窮達死生之變亦大矣不少亂其胸次而為
之入其視富貴果何如哉世徒駭區區之外物而以士
為貧不知有道之樂固超乎富貴之表也奉川邵君真
齋名讀書之所曰貧樂窩予不能知邵君悉其所樂也
然不謀而同者心也不期而合者道也舜之居深山伊
尹之處𤱶畝顔子之在陋巷時之相去數百載而其可
[016-4b]
樂如合劵然孰謂邵君之樂獨異扵予之所云乎
  樂壽堂記
臨海王文俊少喪父而祖母及母氏鞠育之以至扵長
而知讀書取友以飭其身修舉遺業以裕其家如父在
時二母皆康寧壽考受其孝養文俊因闢故廬為堂以
奉膳羞嵗時持觴跪拜為壽閭里莫不歎息謂王氏為
有子他日語予以其故且請堂之名予重孝親之至因
名之曰樂壽而告之曰子知事親之為樂乎世俗之所
[016-5a]
謂樂者在乎室廬輿馬服食寳貨音樂之奉斯數者當
其適乎身而接乎耳目信亦足以樂矣然親茍不存而
已獨享之盖有聞絲竹而泣覩物玩而悲遇美味而不
忍下咽視堂寝而不忍安席者則其可樂也哀緣之以
生何能樂扵身心而無憾乎幸而得親之存入有奉也
出有侍也動有教也言有戒也見吾親之甘扵飲食也
吾雖不食為之飽見吾親之身安氣和也吾雖疾而為
之輕雖蔬食布衣以奉温凊之樂中心盖有不可勝言
[016-5b]
者矣况財足以致豐美甘脆凡所欲皆可順之而無違
則天之與我者厚矣其樂豈不大矣哉世之人非皆不
能養也或困扵貧窶而不能備物之奉或天早奪之雖
有富貴欲奉而無由故富貴之為憾尤甚也今文俊雖
喪父而二母皆康寧有年雖布衣處閭巷而其力可致
甘脆以為養此其可樂者大矣焉可不知其為樂乎予
少時未有所知以父母之樂為可常雖在膝下而不知
其為樂及今而念之欲一見吾親不可得矣自兹以徃
[016-6a]
縱僥倖有成而竊五鼎之食三旌之位亦無與於樂矣
故每遇有父母者輙幸其可樂而且為之言恐其不知
為樂亦若予之追悔扵無窮也於乎文俊其尚以予為
戒竭力畢志以適其口體脩身慎行以恱其心志不特
使閭里之人嘆息慕羡而四方之人稱養親者歸焉過
其門指其堂曰此王氏養親之堂也斯為不負吾命名
之義矣茍徒崇觀美而行業不脩則環海之境昔者将
相豪雄之居宏大高敞什伯扵斯堂而亦無聞者衆矣
[016-6b]
尚安足為文俊道哉
  問月樓記
天台金君元升作樓以居名之曰問月當夜之良披羽
衣命壺觴歌李白問月之詩擊如意以為節見者以為
李白猶在人世也其郷人異之請予道其故余曰金君
所問者月也使月能言且不能答余非月也豈能知其
意哉雖然明於外者内不足以自知為天下所仰者受
天下之疑月雖欲辭人之問也難矣余試與金君達觀
[016-7a]
於一氣之始可乎自我而視之月也明且大者也自月
而觀之庸自知其為明且大者乎非惟不知其為明且
大庸自知其名為月乎名且不知庸知其盈虚消長之
道乎君何從而問之而月何從而答之一氣盪摩而月
生焉彼非願異扵萬物也而賦之形者蒼蒼耳莽莽耳
煌煌耳雖欲不異扵萬物不可得也其形雖異扵萬物
其為之形者未嘗與萬物異也夫吾之形異萬物而最
靈者生而寓於世貴賤脩短禍福之數紛乎其不齊且
[016-7b]
莫知其所由然况無情之月乎尚何暇於月之問哉雖
然予嘗聞之居乎上而不遺乎下故明盈而不以為喜
蝕而不以為戚故長存若是者非有類扵人之說乎金
君才可以處位而抗志扵隠未遇扵時而能有以自樂
其取類扵月者深矣余非其人烏足以言之
  味菜軒記
凡物味之甚美者必為人所甚好可好之甚者亦往往
能生其禍以病乎人酒味之美者也好之甚者小則有
[016-8a]
酗醟之失大則戕軀喪徳以災其國家牛羊魚鱉之類
扵食物為最珍然華元以羊羮不均至扵取怒而致敗
鄭靈公黿羮不以分人而逆亂之禍因之以生是以甘
脆適口之故不之戒慎以飫飽亡其身者世常有之是
豈非有甚美必有甚惡之事乎夫惟其味淡薄初若無
可喜者而世自不能遺之飲者資之以析其酲食者資
之以觧其飫貴而八珍九鼎之筵賤而橡茹藿歠之室
莫不有待於味其物既不為人所争而其味和平清苦
[016-8b]
善除物之毒而不生疾以病人若是者其惟菜為然乎
世之名人賢士每懲厚味之腊毒而顧深嗜乎菜若杜
子美之扵韮薤陸龜䝉之扵杞菊蘇子瞻之扵蘆菔蔓
菁莫不遂稱之見扵咏歌而黄魯直謂士大夫不可不
知此味尤為篤論盖貧賤者之所易得則無踰分之思
而求之不勞不為富貴者之所甚好則享之也安而用
之也無愧身不勞而心無愧此君子之所以有取於斯
歟暨陽蒋侯文旭以博士弟子髙等選為監察御史其
[016-9a]
官貴顯矣而其志清約亷謹以味菜名其所居夫為顯
官而嗜菜其善有三焉不溺扵口腹之欲所以養身也
安乎已所易致而不取衆之所争所以養徳也推菜之
味以及乎人俾富貴貧賤同享其利而扵物無所害
以養民也養身以養徳養徳以養民此蒋侯之所以過
於人也乎語有之曰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蒋侯
於是乎知味矣因菜之味而深味聖人之道使仁義充
乎中暢乎外而發乎事業於膏粱之味且有所不願而
[016-9b]
况於菜也哉
  存養齋記
寧海某名燕處之齋曰存養里人方某為記以告曰惟
天以二氣敷施五行實函顯赫徽命播生萬彚承命之
中凝氣之醇亶惟人醇匪均漓厥中若酎之在醯䍌若
泉之漸塗泥若玉之墮汙壤唯衆人厥精厥懿生則具
全知攸知罔或廸行攸行罔或勉惟聖人衆人視聖人
成勛盛徳巍乎天運煥乎日臨謂莫敢儗稽于初廼無
[016-10a]
殊惟心宰身微而靈虚而神囿覆載靡或遺酬酢群動
靡或窒聖有之衆人亦有兹惟命在心為性為道之原
為善之會為人物之分聖匪加多衆人匪有𧇊其不胥
為聖在氣勝厥中其能勝氣復其天在學知要人授人
以器受而失墜毁缺則怒則怨唯受有辜矧天授命于
人心擴而闢之昭明配天以君則臣職卑以父則子職
順祗昆恊弟睦于家邦陶于四海乃或弗念顯命從乃
心戕乃性如縱奔馬弗思其復如閼川水折榮木弗遂
[016-10b]
其達是用獲戾于天用自絶扵聖以自沉溺扵庸嚚之
歸惟志士懲其愆克自敬畏匪聞斯聞匪覿斯覿祗祗
栗栗馭馬以朽綆莫喻其危奉琮璧而履峻坂莫喻其
慎如對上帝師保莫敢少肆自逸以存其心充厥形而
極其所未形因其始著以推其類視私欲為蟊螟俾無
害其嘉榖視芬華為陷阱惟懼其或顛覆開其天明徹
其妄昏善端之長理義為養外誘之侵俾莫能尋丕猷
𢎞訓充塞天地寧謐群物咸出自兹是謂克事天是謂
[016-11a]
大飭其躬以式邇乎聖唯學之要莫尚斯相恒人罔廸
知學非學蕩厥心事非事毁厥性權詐是習利欲是嗜
卒劉厥身否則趨異端祈延其壽謂能存養背聖自怡
其道以隳惟某甫尚鑑于兹則遵聖人之軌務學之要
于以事天以脩其身以淑乎人恒人疇若兹於乎思厥
名以無怠于成世良鮮哉
  南齋記
人之初無有貴賤也才有所不若徳有所不逮而敬慢
[016-11b]
之心生相慢之至以爾汝為未足而呼其名以相名為
未足而加以醜汙之號尊敬之甚以稱其字為僣而稱
其姓以稱其姓為泛而曲為之辭長之則曰長者師之
則曰先生或因其所居而為之號或因其所有而美其
稱而先生長者之號夫豈强之使出扵口哉衆人之扵
君子以為不如是不足致其尊慕之心而君子之貴扵
恒人者固不待乎此也徳誠尊也才誠美也世雖加之
以公相之號猶不以之為貴而况其細者乎世俗不之
[016-12a]
察挾其區區之細以為君子靳而不知茍無君子之所
有雖加以世俗之貴而其可賤者固在吾之所得果有
足貴焉則夫先生長者之稱與公卿大夫何别哉呼之
為公卿與號之為先生長者均之出扵人之口也然公
卿而無可敬人未嘗以先生長者推之先生長者道徳
有以服乎人則公卿不足為之重吾以是知徳為衆人
所推者過乎位為衆人所貴者甚逺也臨海陳先生行
脩乎家學信于朋友聲聞扵郡邑以朱氏詩教授學者
[016-12b]
受業其門而以文辭政術稱扵世者相迹先生年老家
居門人尊之不敢舉其字因其所居南齋稱之為南齋
先生而先生不喜自居也自謂南齋滯叟世之所尚以
為貴者印組以為華禄賜以為豐崇顯之位以為㤗之
數者咸無焉而人尊而推之不敢字之而姓之不敢姓
之而擇美號以稱之此其人豈有待於物而貴哉知其
無待於外而猶强為之號以加其身宜乎先生之弗喜
居也雖然名者衆人之所同欲也汲汲而求之則失之
[016-13a]
也必易不得已而受之則居之也必安先生亦嘗見夫
世之所謂貴人者乎人面而陽尊之背而隂笑之生號
為公卿沒喻為犬䑕者亦衆矣彼惟不務扵徳而求於
外物之多也故得之而不可常有之而不能守方其垢
辱交至以危其身欲如先生南齋之樂豈可得乎先生
隠約守道無求扵名而名自尊居之而安傳之而可久
其視世之貴賤相辱者何如哉然士固有足貴者初不
在乎名位之有無而先生之可貴者亦不以南齋而重
[016-13b]
也余獨怪世俗常輕此而重彼乃為學者道使知先生
之不仕非果賤而衆人之汲汲扵外物者觀乎先生亦
可以自省也先生字徳良名某南齋在臨海之城中某

  懶齋記
學道之士張君用隠自號懶齋而亟求予言余戲謂之
曰夫懶者之扵事為迫之而不屑應强之而不即從其
卧也忘起其坐也忘行飢忘食而渴忘飲固其宜也今
[016-14a]
子廼屢蹐吾門以言為請而不知厭是豈真懶也耶且
使予亦以懶自居孰肯舍我之無言而為子言使吾非
懶者也又烏能言子之懶哉雖然自夫不息者而觀之
大而天運乎上日月行乎兩間百川經緯九州而達四
海未嘗斯須怠也小而萬物之生羽毛飛動卉葉鱗甲
之類其生長蕃育以遂其性者亦未嘗有一時之懈也
况夫人也而暇懶哉自夫常止者而觀之則崖石以不
動故堅山嶽以不動故壽水静則可鑑毫髮地静則可
[016-14b]
載萬類是皆懶之類也而子之懶豈謂是乎故巧者之
奔走不如拙者之自守夸者之馳驟不如静者之悠久
彼措慮扵涯分之外役志於義命之表孳孳憧憧扵塵
埃之間而不知止者又孰若燕居無營以懶自名之為
得耶道家之說貴無為而主静夫無為而静與懶相近
而非懶之謂也子有以知之則為懶可也謂之非懶亦
可也而予奚知焉扵是用隠唯唯請書以為記用隠世
寧海人其先有仕吳越為光禄大夫者至今為大族云
[016-15a]
  黙菴記
會稽俞先生當年富氣盛時嘗以驚世絶俗之智懸河
決峽之辨為當時所推既晚更事益深奉朝命為學者
師扵東南小邑乃喜為簡黙號其燕處之室曰黙庵其
弟子聞而疑之曰先生之為斯號也不亦異乎人之達
其志意明天下之理而成物化民者以其能言也故教
令不宣于家則親愛疎詞命不脩于鄉則長幼乖軍旅
不言則無以用衆賓客不言則無以成禮居乎朝廷為
[016-15b]
大臣而好循黙則難以定國計和人民為諫官近軄而
不務言事則有曠官竊位之譏先生為人師以教民善
俗為職業封域之内有細行之違片言之悖先生恥之
惡可以黙自處乎哉余聞而笑曰是知黙之為黙而不
知黙之非黙也知言之不可止而不知非黙則不能為
言也子嘗見夫萬仞之淵乎方其静也沉奫涵蓄不震
不激泊乎無聲杳乎莫測惟其積之久而不妄出也故
一旦決而為川達乎江河聲之所撼聞數百里使其不
[016-16a]
深而終日汨汨如溪潢澗潦之為則不崇朝而涸矣安
能澤加萬類乎故士非能言之為貴而發扵不得不言
之為美道充扵中不得已而後言則其言必傳無意扵
辨不得已而後辨則其辨必明昔者孔子之門以言語
稱者有矣惟顔子不言如愚人然由後世考之凡顔子
之言皆為天下準與聖人之㫖相表裏而宰予子貢發
言立論輒多疵而不適乎中豈非好辨者未必能言而
善言者必本扵黙乎先生閱乎事變多矣求乎義理精
[016-16b]
矣知夫無益之辨之不足務盖将即顔子而師之而今
而後先生之道益隆矣立乎朝則發而為正論埀乎後
則揭而為大訓皆有道者之餘事也先生之黙烏知非
言之至者乎二三子何患焉扵是疑者謝曰子之言似
矣請質諸先生置之屋壁以袪弟子之惑
  靜齋記
某郡郝君仲安治關市之征扵浦江恐夫躁心煩慮之
不足以應物也闢小齋扵公署之旁陳書史于左右公
[016-17a]
退則歛膝澄坐以養心名之曰靜齋而願得予言夫静
之為學著于易述扵禮而大備扵濓洛諸君子之書人
皆誦之余不敢援以為郝君告然余少時嘗從諸老生
遊于市脩衢廣巷車馬往來鼓吹閙耳珠玉錦繡之肆
交陳乎前余憧憧而行不知其所底及暮而歸失道者
數四至家而思之凡觸乎目者漫不能記而老生方坐
而為人言所遇馬㡬蹄車㡬輪鼓吹㡬部道中人語者
歌者為誰所語何言所歌何辭何為道以行行凡㡬里
[016-17b]
皆識之無所失余大驚以問老人曰子知子之所由忘
乎心之為物静則明動則眩子不見夫鑑乎妍&KR0896小大
畢應者以其静耳使人持而摇之與破鬲何異余曰敢
問吾心何以不静乎老人曰嘻子何見之暮也子見夫
車馬得無願乘之乎子見夫恱目而娱耳者得無願有
之乎人惟無欲視寳貨猶瓦礫也視車馬猶草芥也視
鼓吹猶蛙蟬之音也則心何往而不静子有欲之之心
存雖欲静而明得乎余聞其言始駭而悟退而養吾心
[016-18a]
三年果與老人無異今也雖處於廊廟之上置余於寳
藏之中余心未嘗動也是非情偽紛錯乎前而應之未
嘗勞也郝君之為是職與遊乎市者略同矣而人咸以
無欲稱之其庶㡬知夫静者乎茍能無欲雖手執筆而
聽訟口㫁曲直而目察銖兩中之寂然者未嘗少變也
奚必處一室而後能静乎浦江俗號淳古異人才士必
有隠于市者郝君試宻求而問焉其必以余言為然矣
  石鏡精舍記
[016-18b]
邑士童君伯禮既以禮葬其父於舍南之石鏡山與三
弟謀合貲産共釜&KR1092以食取古禮之宜扵士庶人者以
次行之復恐後之人未能盡知其意而守之弗變乃即
石鏡之陽為精舍聚六經群書數百千巻俾子姪講習
其中求治心脩身之道以保其家以事其先而不怠且
属予記其說以告來者予謂童君扵是乎知本矣人有
五常之性天命也發為君臣父子兄弟夫婦長幼朋友
之道天倫也天倫之常天命之本孰從而明之易詩書
[016-19a]
春秋禮記聖人之經也聖人之經非聖人之私言也天
之理也天不言而聖人發之則猶天之言也三代以上
循天之理以治天下國家故天命立天倫正而治功成
風俗淳由周之衰不知聖人之經為可行而各以其意
之所便時之所習為學百家衆說馳騁錯亂皆足以叛
經而害理間有知經之不可廢者則又徒取其末而不
求其本以為設扵人而不察其出扵天人心不正天理
不明而三綱九疇因以不振經之用舍其所係豈微哉
[016-19b]
齊桓公欲取魯仲孫湫曰魯猶秉周禮未可伐也則古
者以治經與否觀國之興廢也周原伯魯不恱學閔子
馬曰學猶殖也不學将落原氏其亡乎則以學經與否
觀家之存亡也經之扵人其重也如此世久不之察而
童君獨知其可以善身保家首以教其子姪而不敢忽
非誠知所本其能然乎自斯民之生封君世家富貴盛
隆者亦衆矣其意莫不欲傳扵無窮而卒不能者奢泰
滿盈而不能節之以禮私意䗬起而未嘗正之以義也
[016-20a]
使稍得聖人之言而守之於以治心修身致其道徳於
衆人之表優扵天下可也於家乎何有童君之家雖未
足與富貴盛隆者比而以禮自飭以義自正以經學望
扵後人其所以守之者有其具矣凡學乎斯者擴乎天
命之微以盡性篤乎天倫之序以盡道明乎經之大用
以誠其身以及乎人則為善學而不辱其先矣此童君
之望而亦聖人之㫖也茍徒取其末而遺其本誦其言
而無益扵身與家豈聖人作經之意哉亦豈童君之所
[016-20b]
望也哉
  天台陳氏先祠記天台陳氏居東哲山者為著姓其先自婺來遷至秉彞
十餘世矣族之盛凡近百家秉彞之祖恐其族大服降
其情或離而不屬乃為祠祀始遷祖而使族人合祭以
維繫其心元末兵亂祠燬扵火秉彞之父彦聖欲作新
之未果而卒國朝洪武十年秉彞以為先人之志奚可
不承乃謀扵堂弟集財聚工為祠於故址復以䙝器不
[016-21a]
可以祭也設牢醴粢盛之器藏扵祠以族人各用其物
以祭為不飭也割田若干畆以供祀事請族之宗子主
其祭祭必繇禮而不越焉其役逾年而成其事可以傳
久而無弊因趙君鼎來京師請書之今天下之禮不合
扵古者多矣不合扵古而合人情雖聖人出不能易也
人之富貴自外至者不可以必得得之不可以世守而
祗祖事先之心發乎天性人之所同也烏得以自外至
為之制而禁抑天性哉茍拘古之法庶人惟得祭其彌
[016-21b]
今飲與食持盃必奠執匕必祝始為飲食之人去今已
逺矣今之飲食非彼為之也人猶不忘之况祖考吾之
所本者吾身皆其遺體其可忘而不祀乎自漢以來民
之祭已上及髙祖非人不由禮也不合扵人情勢不可
守也孔子嘗謂繼周者有所損益其此類也夫陳氏之
自始遷而祭群祖言乎古之禮固不盡合先王制禮
之意似可為得禮之本盖禮所以善俗而教民親睦雖
作于古不足以感人心猶非古也雖不合于古於俗有
[016-22a]
益焉安知其不合於先王之意乎暴戾之夫不可以詞
說化示之以父之像則泣過祖之廟則敬其泣與敬豈
待詞說哉出乎天性不可止也陳氏族人信盛矣合之
以一祠猶一家也此祠不廢傳數百年猶旦暮也辨其
親踈謹其品節不合於禮者鮮矣有可以持世變俗者
極人力之至難猶得為之况為祠而善一族者乎然則
興作之工雖微而可書者甚大余有志於變俗而未能
者喜其事約而愽因記其成且識所感焉
[016-22b]
  遊清泉山記
環寧海之山多可遊惟清泉山去邑為最近壬戌秋九
月有九日余抵邑中與予友善者欲偕予遊求其近而
易至者莫宜於清泉於是携琴命觴而徃登焉出西郭
百餘歩折而北山阜隆起無崇林鉅壑峭異之觀彌望
皆白茅叢生作花紛若鷺羽躡而升潤滑不可停足群
奮相先至其脊有怪石二半陷于土蘚深碧色鱗生其
上班班可玩遂列坐石旁道古今事以為樂久之復循
[016-23a]
脊西行冷風自西山來衣袂褰然飄舉不可進就其窪
止而琴琴音與風聲相和抑揚徐疾琮琤澎湃心融融
如有得起而四顧落日與山當東北雲氣中海濤際天
日光倒射海上灩耀難正視乃之山北草舍飲酒飲已
琴重作日暮始歸莫不動容愜意以為兹遊信樂也而
予獨有感焉邑之名山十百於清泉者衆矣然遊者之
跡罕至縱偶登之手疲於板援而趾病於踐履茍未窺
其奥美之所徒厭其勞而不知其為可樂也是山較崇
[016-23b]
卑於彼固有所不敵而遊者必至至必樂之而歸豈非
髙逺者難恱於時俗而卑近易至者乃為常情所喜乎
然人於髙逺誠得其奥美而樂之則其樂有不可既者
世顧莫肯自至而每用心於卑且近者何也以易至者
為足樂夫豈天下之真樂也哉而予於此遊也豈不足
為學道之戒也哉同予游者凡八人楊汝噐王脩徳盧
希魯楊文遇章彦璞龔彦佐林嘉猷暨脩徳之甥應賢
文遇善琴云
[016-24a]
  集義齋記
金華劉君剛其字為養浩既學於太史公復名其齋曰
集義以予得綴同門之後曰願有聞也嗚呼養浩不猶
古之道乎古之君子加之卿相而不喜予之萬鍾而不
驕臨之患難而不怵困之貧賤而不憂者其志剛其氣
充也人之有是氣也猶地之有水然地孰無水也而或
梗之或湮之閼之使其不得行塞其原使其無所資則
不足以為水矣浚其源欲其深防其畔勿使其渙節而
[016-24b]
䟽之順其性而導之雖界天下而達于海可也君子之
養氣非能兼取於人也能自充之而已充之之道無他
能循乎理而已矣俯仰扵天地而無愧質扵鬼神而無
疑徴扵聖賢之道而與之符而况扵斯世乎世之所取
吾不取也世之所予吾不予也世之所以為輕重榮辱
者吾未必以為輕重榮辱也吾知有道存焉耳吾何慊
彼哉故夫卿相之加萬鍾之賜得以行吾道世之幸也
吾何喜而驕之有患難之臨貧賤之困不得以行吾道
[016-25a]
世之不幸也吾何怵而憂之有此集義氣充之說而古
君子之為學也今之人則不然得釜庾之禄則以夸于
衆有一命之爵則喜而以為榮患難臨之則戚戚不能
生貧賤困之則怨天而尤人若是者非他氣不充而義
不明也不明乎義是非利害蔽其方寸之心聞叱咤之
聲則汗出而顔變頳雖不欲畏扵人得乎比之扵古
君子其能無怍乎然其始非有異也自致之爾有志乎
學者而可不自審歟養浩之為學有年矣其扵君子之
[016-25b]
道必有聞矣且又愽學而能文辭占氣之充否者文辭
莫近焉養浩日處乎斯齋而思其名若字又占之扵文
辭而日驗之則不出户而得之矣雖予之言亦何足為
養浩輕重哉
  藏用齋記
今之人不如古豈惟資扵天者不足哉亦急扵用而無
凝道之功耳古之君子質既美矣其心未以為美也又
磨之以學學非徒學也必務得乎道道或有得矣其心
[016-26a]
未以為足也又藏之而不暴乎外積之而不計其勞察
天下之理既熟矣復不求用扵人試之扵鄉黨徴之乎
往昔綜核其條理考論其先後徳既成矣一旦出而居
乎位故沛然發之而有餘秩然施之而合宜小之化郡
國大之佐朝廷功業著乎生民勲績流而長存其藏畜
愈久故用之愈章也今之人以恒衆之資恃其偏私之
智而不學縱學矣不本乎聖人之道無有得於心而徒
竊邪說曲辨以濟其無用之材其材固弗足用也其心
[016-26b]
不自揣度夸竒逞能謬飾虚言以攫禄位不能致則終
身奔走乎道塗旅死而不顧及乎置諸位叩其詳而忸
怩責其效而無所施大焉則亂政小焉則賊民世嘗謂
今之人不如古而豈知其學之無道藏之無素之所致
哉然若是者非其父師之弛教則自棄其身耳茍學焉
未有不至者也浦江之陽有禮義家曰鄭氏有師曰金
華太史公公禮義其質也而公又善教故其子弟皆賢
而有曰叔器者又賢公嘗以藏用名其齋欲其後扵用
[016-27a]
也叔器魁然有美質好學而近道有可用之材而不自
露固異今之所云矣予不敢以今之人望之也故告之
以古君子之道在叔器之自取焉或謂藏用乃易上繫
語彼論天地之功用殆非命名意也
  適意齋記
貴極乎将相富累乎萬金喜怒可以榮辱一時去就繫
天下之輕重紛華珍麗之物不求而自至快心快己之
奉奔走競效于其前此衆人自謂適意者而隐居慕義
[016-27b]
之士以為何取乎此樹藝樵釣以養生彈琴讀書以養
心倘佯恣肆於山泉丘壑之間咏歌論辨以發其趣棄
禄利而不顧遺萬物而獨立其扵適意亦已至矣然而
聖人君子猶病其隘也天之授我者養之致其全知之
致其明行之致其篤用扵世則使隂陽寒暑得其時日
月星辰循其度九州四海老癃单弱之民無不得其欲
夷狄禽獸草木有生之類無不遂其性不有用扵當時
則著之扵書傳之天下後世使倫紀正而禮義行姦宄
[016-28a]
消而禍亂正勞神苦形不暇自適而以衆人之安危為
喜戚以區宇寧風俗美為適意若斯人者其扵富貴之
樂固不忍處而亦焉忍樂其一身以自足哉此聖賢所
以有功於世而非有志者不能學也浦陽黄君仲昭才
美而甚文有司屢辟之辭不就作燕休之齋與士友講
學名之曰適意人以仲昭為隠者也而余竊疑之人情
非甚相逺也操瓢而呼者立於門雖御八珍不能知其
㫖毛褐不完者行扵途雖錦衣狐裘不能知其温人之
[016-28b]
不獲適其願者多矣仲昭寧能獨適意乎天下之不治
非特政教不脩法禁不宻也仕者茍富貴以忘民隠者
私安佚以保身茍且鄙冒而不知聖賢之道者害之也
余才不敢望乎聖賢然不敢不勉聖賢之事數十年間
庶㡬或見兵革不試黎民樂業無飢寒勞苦之歎豈非
余與仲昭適意之時乎浦陽余遊學之所故舊賓客之
在者甚衆於是時也享承平之樂单車往來相與講說
唐虞三代之道以為天下慶盖必始於此矣
[016-29a]
  餘慶堂記
力可以禍福一世而不能保其家之常存智可以臧否
萬物而不能必其子孫之皆賢盖可為者人事之偶然
而不能者天道不可以智力動也匹夫之相與綏之以
誠則喜詐之以術則怒天道之神扵人情不逺矣而人
欲以智力勝之安在其為智力乎昔嘗觀扵故都舊邑
問公侯将相第宅之遺址而求其子孫之盛衰當時之
煇赫崇熾者今多不復存凡守其舊宅而不墜者皆不
[016-29b]
遇者之後人也然後慨然而歎威權名勢造化之大柄
彼乘時之間而以智力僣持之寧有不獲罪於天者乎
縱無犯於天寧有不得怨於人者乎其先之積一身享
之而無餘而欲昌其子孫難矣故再實之木其枝必瘁
久息之田獲必倍常嵗吾於浦江黄氏而益知積而不
發者之有後也黄氏自宋為詩書家嘗有仕者而不大
著然以積善稱至今二百年其諸孫曰資善公愈好善
修其業率二弟聚食不析鄉人賢之今太史公以餘慶
[016-30a]
名其堂昭其先之積善也黄氏之家故家也上世之所
餘者非一物矣視於廟則籩豆衣冠秩如也視其堂則
琴瑟書史森如也視其野則土田陂池鱗如也然是數
者豈智力能守之哉亦餘慶之尚存焉耳世之貴盛者
粟非不餘於囷帛非不餘於藏犬馬牛羊非不餘於家
然而卒莫能守者善不足而天不與也人常汲汲圖彼
之有餘而不汲汲憂此之不足何哉此吾所以嘉黄氏
之賢而願為其後人告也
[016-30b]
  仙溪霞隠記
永康之南有溪曰仙溪其上飛霞觀在焉或曰常有仙
人乘霞飛升至今上有霞氣故云學道之士徐東溟結
廬于觀側以仙溪霞隠題其額人莫識也他日其族子
允中以告余曰知霞者寧有過於予者乎余家赤城之
西巨海之隂當天光初舒旭日未升有神氣焉自東而
生騰而如烏廻而如輪奮而如龍曵而如神歘焉而鸞
鳯翔彪焉而虎豹蹲彬緼雜襲重敷綰結或變為五色
[016-31a]
環湧抱日或隨風騫蕩久而乃没一朝之間終日之内
不知其㡬起滅也當其起滅之頃目瞬氣息欲其不變
已不可得况能常見之乎欲常見之且不可况欲常有
之乎不可得而常有况近之乎而東溟欲託而隠焉此
其志何也吾知之矣東溟其有所懲而然乎天下事物
之變亦多矣寧獨於霞哉彼之朝華顯而暮羈纍朝肥
堅而暮徒歩甘腴已盡而糠覈繼之綺繡去體而疎布
不掩者其為變亦甚矣而衆人不察也往往知籠力執
[016-31b]
欲使適意者常存而不失而卒并其身弗守者有矣此
非惑耶且凡物之接於耳目者孰能長存而不變日月
之明也而不能無缺蝕山水之久也而不能無頽涸天
地之大也而不能使無閉塞傾陷之災此皆號為歴終
古而不變者且若是亦何怪於霞乎又何况於人之身
乎自霞而言霞不能不變也自人身而言之人身亦霞
爾自天地而觀之雖天地亦何異於霞乎雖有久速之
殊其不能長存則一也惟夫聖人賢士知其然而思在
[016-32a]
我者勝之故修而為道徳施而為事功發而為言語可
以埀千載而不變而神仙之家亦有見乎此則葆形練
神為長生不死之術以其一身徐觀萬物之變昔之所
傳韓終徐福軰皆是也二者之為道雖不同其過於衆
人亦逺矣東溟之所學者神仙之事而余則慕乎聖人
賢士而未能者豈足以知東溟允中試以吾言質焉東
溟倘以為然或能乘霞訪余於赤城之下尚相與講之
  思孝堂記
[016-32b]
肇慶蔡徳芳以國子生歸省二親請名養親之堂余名
之曰思孝而謂之曰天下之理不待思而得者至情也
寝者未嘗思夢而夢生飲者未嘗思醉而醉至不食者
不思飢而飢遇横逆者不思怒而怒聞鼓鐘管籥者不
思樂而笑見衰麻踊躃者不思哀而悲此皆得於心不
待形於目觸扵中不侍徴於外雖善謀慮之人無所措
其思以其根於天性而已然况於父母豈待思而孝乎
然吾有假假疑/誤焉不待思而知情也久則怠怠則忘者
[016-33a]
情之變也故曰享太牢者不知太牢之味飯藜藿則思
其美矣被狐貉者不知狐貉之温服䟽布則思其貴矣
人恒在乎親側朝而怡怡暮而舒舒豈知其為樂哉或
去鄉而逺遊違親既久則思生矣見食也則思親之飢
遇暑與寒也則思親欝蒸而慘悽良辰佳日則思持酒
而為壽嵗除時易則思親之将老而懼其愈衰於斯時
也思之既熟使之養親其有不能孝者乎世之不能養
者不思而不知其樂者也徳芳居京師二年思親之至
[016-33b]
不特如余所言而已也今歸而見親舉昔之所思而行
之㫖甘温軟必躬進焉拜跪獻酬必敬加焉則於孝也
可㡬矣雖然此思養親之謂也非壽親之道也以百年
壽者衆人皆然君子知其不足恃也久為無窮之思
使雖終而没彌久而彌存故修己也則思如古之人事
君臨民也則思不愧乎聖賢及乎名立於當時而著乎
後世則其孝也大矣徳芳好學有美材於前之思不待
予言於後之思不必予言然堂為養親而名非止於徳
[016-34a]
芳而已也故記之以告其後人
  思親堂記代太史公作/
人有情必有思同居共處日夕而相見亦何可思之有
思之至者其惟乖違患難之後乎朋友至疎者也連業
接席閱時月一旦而别去則怳然思况天下至親之父
母乎人之有父母也優遊具慶逸暇無事朝暮不離膝
下其心樂之不知有思也及乎事有不齊或出使乎逺
方或早捐於館舍人子之心於是乎有不已於思者矣
[016-34b]
嘉辰美景也見人之養親焉則心惄然曰我親安在乎
我何為不得養乎徬徨焉蹢躅焉累乎若無所依欿乎
其不欲生茫乎天不足髙而海不足深也紛乎妻妾之
奉冨貴利達之榮舉不足慰其心也豈惟是哉凡遇飲
食則又執匕而思曰我食何為乎吾親不在矣視其居
室則又仰而思曰吾親何不來歸乎我何為獨處此也
却中席而不敢安避門閾而不敢履凡觸乎目者皆親
之思也於乎此吾孟緼之思親堂所由名者歟孟緼同
[016-35a]
門友王君子充之子也孟緼為童時其父輙棄之而出
仕于朝歴南康清漳二郡入翰林為待制以壬子之春
衘命徃諭雲南至今七年而未復當其自漳召還時嘗
過烏傷溪上省其家撫孟緼頂曰我受國恩義無顧家
日爾善事母以昌大吾宗孟緼謹識之初王君治文學
不事生産故廬庳陋孟緼購木作堂三楹間堂成後二
年而君出使又八年而夫人卒於是孟緼之思盖有甚
於昔之所云者矣乃顔其堂曰思親著其心之存且來
[016-35b]
告曰先生我父友也其何以慰我嗟乎人子之於父母
不見而思固其天性也孟緼之思豈有過歟然徒思無
益也思之甚而傷乎生則悖於義矣孟緼亦盍去其無
益之思而思立其志乎爾父之志在乎樹功名而獲其
文章之存者可見矣孟緼尚思繼其志而學焉他日茍
能以功名顯乎世爾母固不得見矣爾父忽持節而來
歸豈不慰孟緼之思哉夫天之於人寓懽忻於悲哀藏
長養於摧折孟緼之履患難亦至矣又安知非昌大之
[016-36a]
基乎繼吾友之業者予将於孟緼是望予何以慰孟緼
在乎慎之而已  求古齋記
生乎古者豈皆善人乎生乎今者豈皆不善人乎使生
乎古者皆善人則舍今而求古可也使今之人亦有善
焉者安得遽舍之而不求而必務於古乎今而視乎百
嵗之前古也生乎百嵗之前者自視則今矣逺而千載
之上古也千載之上之人自視則亦今矣孔子以為古
[016-36b]
者三代之盛而其時之人視三皇二帝則又為古矣三
皇二帝三代以為古而其時亦嘗以為今矣然則今與
古何定名乎隨人號之耳今與古無定名安知今之非
古古之非今耶安得謂古之人皆善而今之人皆不足
法乎故遺今而專乎古則其失為固遺古而務乎今則
其失為妄固與妄其失一也君子不貴也君子之學取
其善不究其人師其道不計其時善誠足稱也其人雖
非聖賢不知其為不可也取其善而已道誠足師也其
[016-37a]
人雖生於吾同時居與吾同巷不以其易見而遺之也
師其道而已天下之善一也古與今之道均也何以其
人與時論之耶茍必惟古之求也則孔子於禮不問於
&KR0389必求周公而問之琴不問於師襄必求師曠而問
之官不問於郯子必求古之命官者而問之求其人而
不可得則卒無所聞矣必得聖人而後取其言則荷蕢
丈人之語孔子必将掩耳而過之與時人歌必黙然而
不和之滄浪之孺子耦耕之隠者必鄙之以為老農小
[016-37b]
子而不聴之七十子之流必不與之往復答問而以道
告之何以為聖人乎善學聖人者古之善吾學之今之
善吾亦學之今之不善吾惡之古之不善吾亦惡之古
之事合乎道固将取以為法也如使不若後世之美則
舍古而取後世可也後世之不近乎道者固所棄也如
古之不合乎道者安得以其古而取之乎曰然則孔子
何以好乎古而取之也曰吾之言固孔子求古之謂善
學者之求古猶良匠之求木焉木之生乎山有千嵗者
[016-38a]
矣有百嵗者矣使生乎千嵗者而材固取之也使不若
百嵗之材豈以歴年多而取之乎二帝之輅古扵殷也
伏羲之建時古扵夏也黄帝之冕古於周也孔子不取
其古之甚者而取乎三代何歟惟其善而已孟子不取
夏之貢而取殷之助武成之書取其二三䇿曽謂孟子
非好古者乎聖賢之於古固如此也使聖賢生乎今之
世其所去取又可知也慈溪孫君元禮篤學而慎行取
孔子求古之語名其讀書之齋予喜其異世俗之學也
[016-38b]
推其說以告之使自擇焉
  壽善堂記
天子受命之十有九年四夷既寧宇内祗肅廼下詔書
舉養老之典民年八十九十者冨家賜爵有差貧不能
養者日給酒肉嵗畀絮帛著為令然必有善為鄉閭所
推者乃以前令從事窮山遐裔之人莫不稽首抃慄俯
伏内省惟恐弗足稱詔㫖當厚恩而台属縣寧海緱城
里之方兄弟二處士兄年八十有七弟年八十有三平
[016-39a]
居以友睦稱於族篤行聞於鄉未嘗疾言怒色有毫髪
之過至是人無賢愚咸謂求可稱褒顯之意者莫如二
處士蒼顔皓髪服古冠裳相與談笑一堂之上亦以晚
際盛典為幸宗族舉酒為壽有立而言者曰事固有可
以智成力得勢取而貲售者矣惟年之修短出於天天
所不與雖有陶猗之富趙孟之貴不能延其年於須㬰
力可以扛九鼎辨可以動萬乘欲使其身無疾痛而不
可致豈非由乎人者可以幸得而本乎天者非人之所
[016-39b]
能及乎今二處士各年餘八十可貴也年俱髙者或有
之而出於一家之兄弟尤可貴也兄弟俱壽者已為難
矣壽而皆有善徳純行稱明詔之所褒寵如二處士豈
非郡邑之所無求之當世果可多得乎是則非特為宗
族之榮華實可為聖世之美觀昔之以年稱者如商山
之四皓洛之九老壽者雖多然非一姓也兄弟之友睦
者若漢之姜氏魏晉之王氏雖賢而未聞其皆有年也
今吾二處士獨何以致此其可不知所自乎洪範之陳
[016-40a]
五福不惟以壽考為美而必曰攸好徳盖徳薄而壽則
年不足多有徳而夭則澤不及施皆不得謂之福今二
處士兼是二美可謂俱全請合壽與善名所居之堂以
彰二處士之徳以侈聖世尚年嘉善之恩且俾登斯堂
而聞二處士之風者相率勉為敦睦之行革鄙薄而復
忠厚庶其有勸乎衆皆喜曰然俾族曽孫某記其語于
壁以示族人子孫于無極是嵗九月望日某謹記
  卧雲樓記
[016-40b]
有得乎道者内不汨於利欲外不嬰於世故則隨所取
而足隨所至而安隨所寓而樂卉衣蔬食處乎林泉而
忻然若都卿相之位登乎耆艾而&KR0177然常有嬰孺之容
視天地猶一室視百世猶一朝視其身同乎萬物而萬
物莫能與之偕夫是之謂至人而古之所謂神仙者為
近之固不待服食而後壽滅跡人世而後髙雲卧天遊
而後不可及也後之人不知神仙可自我而得往往求
諸幻怪之說馳騖企慕之意勝而恬澹虚靜之功微自
[016-41a]
私之心一萌乎中其去道已逺矣何望其能有成哉是
以秦漢以來學神仙者相望吾以為皆不足以得道而
吳季子魯仲連張子房之流髙風絶識超乎埃&KR0381之表
君子每意其成仙而時往來扵人間盖或庶㡬焉夫人
必有過人之行而後能抗造化以獨立遺事物而永存
茍利欲之習未能大異扵衆人而獨蘄不死扵衆人異
其不可冀決也縉雲曹先生異時戎馬中嘗慨然志扵
功名既而若有所得悔前所為及真主出而四海清遂
[016-41b]
優游大山䆳谷間口不復談榮貴事或欲薦之仕輒不
應所居重屋髙爽深秀先生笑歌其上以樂其所樂人
望之以為神仙好事者因名之曰卧雲樓雲非可卧者
也特以壮先生之髙致以為世俗之囂鬨汚濁者不足
以凂之繇衆人而望若卧扵雲漢之上而莫能企及之
耳顧先生亦曷嘗自以為髙哉先生饑而稻渴而漿寒
暑而裘葛一不與人異所大異者獨其心不湼扵塵垢
炳如也夫心與衆人異而跡與之同此所以為先生之
[016-42a]
髙耶其所造髙矣而不自以為髙吾安知百嵗之後不
與仲連子房之徒遨遊八極而果與神仙為曹邪先生
名璟字師宗予聞其風扵其子閤門郎養志養志静而
温慤而文見之者亦可以想見先生之為人
  心逺軒記
時乎隨身乎利而不知念乎天下後世者蔽扵近者也
不為斯須之計而詳思千載之得失不謀一己之安而
汲汲惟生民是圖上而欲續既往之績下而欲開無窮
[016-42b]
之傳深憂熟慮常若無以自釋者此非用心之逺者不
能也世之人智勝一官才合流俗茍得錙銖之利達則
&KR0832然自負為有餘夫孰知逺者之當慮哉道之不明治
之不古非人之心有異也蔽於近使然也予自京師還
山南經大梁遇趙君古轍扵河南翊衛之幕府問其鄉
則與予同問其業則儒也亦同既而與之論古今事淵
乎其為思窅乎其為言粹乎不見其與道倍也間請名
所居城南之草舍予名之曰心逺軒而謂之曰人之所
[016-43a]
以叅配天地超乎萬物之表而獨貴乎宇宙之内者特
以是心為之宰耳人孰無是心也用之得其道則日月
不能擅其明山嶽不能擅其髙河海不能比其容不善
用之則雖有出萬物之資而終不免與萬物同泯可不
知所務乎居髙位而處要勢出有車馬而食飫膏粱衆
人之所樂也顔子饑餓陋巷不憂其身之賤貧而以舜
自望講為邦之道其用心為何如而豈同俗淺智之士
所能識哉惜夫世之不復見斯人也吾請古轍扵千載
[016-43b]
之上從而師友之克私去欲以復道心之大全博文稽
古以究王道之始終會萬世為一息通四海扵一體大
行則使昆蟲草木䝉其利窮居則樂之以終身埀之扵
簡編豈不誠逺矣哉若夫淵明心逺地偏之詩其意固
非混乎世俗者所能及予之望古轍則不止是也
  戅窩記
士之可貴者在節氣不在才智天下未嘗無才智之士
而世之亂也恒以用才騁智者馳騖太過釣竒竊名以
[016-44a]
恱其君卒致無窮之禍而氣節之士不與焉氣節者偃
蹇可畏而才智者敏慧可喜可喜者易以成功亦易以
致亂欲制禍亂扵未萌之先非得可畏者而任之不可
也漢汲長孺吳張子布輩皆負氣自髙昌言倨色不少
屈抑以取合當世視人君之尊不為之動遇事輒面争
其短無所忌此皆流俗所謂戅人也而朝廷恒倚之以
為重狐䑕之盜瞷其進退以為恭肆彼豈用區區之才
智以服人哉人望而憚之以其節之足尚也國家可使
[016-44b]
數十年無才智之士而不可一日無氣節之臣譬彼甘
脆之味雖累時月不食未足為病而薑桂之和不可斯
須無之人君無可畏者在其側欲無危敗難矣余少慕
古之戅者欲起長孺子布與之交而不可得則思博交
海内之士以觀其所存謂余為戅者有矣而慕乎戅者
未始或見豈節義之士獨少扵今之時乎抑遇合之術
固有不同也今也天子懲近代之弊立諫諍風厲在位
俾得言事誠得戅者出以應其求則治道可成矣同邑
[016-45a]
潘君伯理甫年七十餘而以戅名其窩豈慕長孺輩者
乎扵其名可從而知其志惜其老而不獲見扵用也然
有志者不累乎用舍居乎家行乎鄉與用邦國奚異焉
使長孺子布為布衣亦将聞扵時傳扵後其肯泯然與
庸衆人等乎君居其名師其道言論事為必有卓乎越
扵世者是亦余之所慕者也願造君之窩而相與論之
  任重齋記
浦陽鄭君其名枋字為叔車扁其絃誦之室曰任重
[016-45b]
徴余記之余即其字而告之曰余嘗聞古之車矣其才
之美同其治之工同其廣袤崇卑之制又同故閉户而
攻之既成而行扵天下轍跡不爽乎分寸其所任之輕
重未嘗大相逺也今則不然有載一鈞者焉有載十鈞
者焉等而至扵載百鈞者則以為大車矣其材有美惡
也其治有巧拙也其制之庬雜家異而鄉不同或隻其
輪或短其轅或不以廂或以人駕牛馬之衡軛而都邑
之塗轍跡縱横如織欲其任重者難矣古之世道徳同
[016-46a]
於上風俗同於下士有不學也學則必法文武周公之
道出而施之扵位用之扵邦國雖不至扵聖賢亦不失
其為君子其所任者固已重也世衰俗降人自為學家
自為教諸子百氏雜然並出學者倀倀無所扵歸詭言
異行遍海内而人材始萬殊矣故才止乎一邑行或可
乎一鄉或事文墨而不閑籌畧或長扵治民而不知大
體扵是賢人君子始不可多見繇其自任者輕故也叔
車之材良矣家素以孝義聞治又工矣任重之道則在
[016-46b]
乎法古之制耳古之制莫善乎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之
道莫備扵孔子孔子之車以仁義為輪轂以禮樂為盖
軫膏之以詩書澤之以忠恕其動如天其静如地運行如隂陽周通不窮如鬼神其所任之重者文武周公之
道也當其時惟顔曽二子能具其制他如七千子之徒
雖其才各殊至扵轍迹亦一而已盖自任之道同也斯
世之自任者豈無其人乎權術熾而仁義銷矣驕侈作
而禮樂壊矣人非不飾其車徒任其私智曲技而不任
[016-47a]
乎聖人之道猶虚車也今叔車知以重者自任其賢扵
人豈不多乎雖然任重未易也不宏其中不足以容不
堅其志不足以致是道也曾子嘗事之矣叔車其慎而
則之茍未望於聖人之廬亦庶㡬乎賢者之歸  養素齋記
古之君子其逺過於人者非偶然也亦養之有素耳方
其身在草野而惕然有朝廷之憂巍然有聖賢之志盖
其平居凡接扵其身存扵其心者皆養也謹於取予交
[016-47b]
際得失之間以養其氣習扵禮樂政事弓矢馳驟之節
以養其才行乎道徳仁義之塗講乎性命隂陽之說以
養其徳觀扵天人事物之變以養其目聴扵琴瑟管絃
歌誦之音以養其耳驗扵喜怒嗜好之故以養其情慎
扵言語動作食息游宴之頃以養其身其素所飬者如
此故加之以崇位重任處之以富貴逸樂迫之以患難
賤貧其措之不難也如水之赴海日之暴物貨殖者之
用財鳶飛天而馬行地也其不為物所動也猶瞽者之
[016-48a]
於色聾者之扵音其無憂戚怨憤也猶千金之子暫食
扵逆旅之家蛟龍之蟄深淵𤣥豹之澤霧雨也盖其扵
天下之事治之已熟故為之也優扵得失用舍之理識
之已明故不以所遇而變宜其過人者逺也後世之士
飬之既無素居位則病扵為處下則病扵守習聖賢之
言而躬庸人之行襲君子之名而取世俗之譏上常患
乎無材下常患乎無師豈其性之不若哉莫之飬而戕
之者衆也予求扵所知得一士焉曰金華俞君大有俞
[016-48b]
君誦五經諸子之書土田僅足以免饑餒室廬僅足以
庇風雨布衣敝席人以為陋而君樂之如處公卿之位
余固疑其有道焉他日以其飬素齋告予予扵是知君
之果知所飬也夫䝉霜雪而不變其色者必非驟長扵
春夏者也處貧賤而不失所守者必非僥倖扵利禄者
也若俞君之為其亦近扵古之君子乎余故以君子之
自飬者告之
  飬素齋記代太史公作/
[016-49a]
金華俞君大有敦愿而有禮好古而能文文聲動縉
間雅不喜自耀深居退處若能遺世者所居之齋題曰
飬素凡其所為文亦以飬素加之其言曰世道之降也
我知之矣雕榱刻桷丹漆黝堊文窻綺疏錦幃繡幄者
居室之華也扵我乎何加我則土壁而茅簷繩樞而甕
牖匡床席門僅容仰俯以飬吾素而已狐袖豹襦烹肥
膾腴青紅奪目甘膬淪膚者服食之侈也扵我乎何與
我則被褐而束韋飯糗而茹藜粗糲淡泊僅禦寒饑以
[016-49b]
飬吾素而已脅肩累足拱手屈膝屏氣卑聲傾欹詭仄
者禮儀之繁也我則不能惟知率情任質直躬正色無
求扵人不忤扵物以飬吾素而已剽雋掠奇粉句飾辭
彩雜章施為禄之資者辭文之麗也我則不為言務達
志文以適意不求世知惟禮之附以飬吾素而已凡是
者皆素乎外者開闢之初是謂太素風淳氣厚少智寡
慮其民師師其俗熈熈故易為治而善人多也今者巧
出偽作風澆氣薄嬰兒設機穽女婦事遊謔賤胥握文
[016-50a]
法富室擅箠扑訟獄煩滋世道交削然無位扵時且弗
敢議也天之明徳既虚且靈寂然湛然不撓不攖故能
酬應萬化洞照羣情主敬立誠與道合并以其體素也
今也聲色以汨之利欲以汙之羞愧以鉥之浮詐以塗之闇昧錯穢敗厥良彛此予之所大懼而不敢不飬也
彼恃其華我以吾陋彼快其侈我安吾約彼逞其繁我
執吾簡彼眩其麗我守吾白去偽存真以全吾之天而
反道之樸庶㡬立乎两間而一無愧怍也乎同郡宋濓
[016-50b]
偉其言髙其志避席唯唯書以為記
  守素齋記
天下之事無難易應之扵卒然之頃則恒不足發之扵
固有之末則每有餘古之君子所以大過人者豈恃其
性質之異哉譬之千仞之木萬金之家其生植蓄積累
自嵗月而起自毫釐故撓之以疾風迅雷而不為之變
虐之以衰世惡政而不失其常非若拱把之材稗販之
富之易為起滅也以之化人善俗則素有其行以之議
[016-51a]
大事㫁大疑則素有其才以之處乎窮達得喪禍福死
生之際則其道徳素有以充乎中加之扵百僚之上顯
融之位則其聲聞素有以服乎人由是而成功名扵當
世豈不易哉後世之士少之為學非壮之所用口之所
習非躬之所行平居無事講切濯磨以治其業既一反
乎古一旦變故出乎其前愕眙相持歛手而不能救甚
而冒利以忘義貪生以害仁進則不足扵為退則不良
扵守治道衰而人才益下非以古學不修故耶國家深
[016-51b]
病乎此更科舉學校之法思以振作天下之奇才而用
之歴年既乆而猶有乏人之歎豈特期用太速而飬之
無素哉而師儒者與有愧焉漳之龍岩有士曰林先生
原亮好古而䆳扵學以朝命教授于台荘恪有矩度未
㡬而士習為變先生欲以身率之扁其退休之齋曰守
素以勉學者使知為學不可無所守自守不可無其素
夫隄防素修則不憂水潦之灾戎器素飭則不憂疆場
之警士君子以其身任當世之重世不我用而才有所
[016-52a]
遺則其責在人任之以事而無以應之則其責在我使
世有受其責者則非士之過矣彼或以吾為足任而吾
之素守不能厭天下之望豈非士之辱哉古之聖賢所
以孜孜若不及者以徳不素具才不素習則不足以佐
天地之遺闕開萬世之治平是以劬躬殫智而不敢自
逸今以衆人之資而没溺扵流俗之學旁求泛取以為
可應當世之務而無一定可守之成說存乎心不幸出
而任人之事㡬何其不困且躓乎此先生之所憂而名
[016-52b]
齋勉學者之意也吾觀乎世之師儒亦多矣以己之昧
導人扵愚恐人之有知而率之惰媮其去先生豈不逺
哉扵是齋也可以觀先生之有志可以知吾郡之士将
有所成且可以見古道之漸可復也烏可以不書
  復齋記
天台洪子宦學扵河南不歸其鄉者十餘年杞人聞其
徳業之著也執經而師之滿門洪子好學不懈名其講
學之室曰復齋客見而言曰洪子之復将懐歸而欲復
[016-53a]
其鄉乎抑亦欲復其天性之善乎夫復貴乎不逺不逺
則無悔今洪子之去鄉已逺矣為日已久矣田園已蕪
矣室廬已敝矣昔之相與者已䟽少者壮而老者亡雖
欲復乎鄉奚從而復之若是則洪子殆欲復其性矣乎
夫性受扵天者也雖蔽扵私而間扵欲義與利之相去
非若台與杞之相邈也一念之萌決然舍彼而趨此非
若欲行數千里之難也撤其䝉昏而昭昭者存非若去
鄉之久而有遺忘也然則復之易莫過扵復其性者宜
[016-53b]
乎洪子以之名其齋也洪子聞之以告方子方子曰子
以復其鄉為果逺而難復其性為果近而易乎夫舜禹
之事功周孔之徳業率是性而為之者也庸衆之蚩蚩
憸狡之卑卑失是性而不知復者也自衆人至扵聖其
相去奚啻萬里而豈止若自杞歸故鄉之難哉子欲歸
則具舟車載糗粮越旬月則可至矣欲至乎聖夫豈旬
月所能及耶洪子矍然曰復性之難若是乎方子曰雖
然有一焉復有道得其道則易失其道則難使子欲歸
[016-54a]
乎鄉而不循當之之路則終身不能至循其路而怠且
息焉則至也不可必誠能不失其路不懈其力以聖人
之說為車智以辨他岐之惑仁以體萬理之全而勇以
行之則扵復天地之性也何有古之人有由之者顔子
是也克己復禮而從事扵視聴言動之間得復之道莫
尚焉是以復之初九顔子以之今洪子之為人信而通
愿而文扵學顔子有其資矣它日復顔子之復而復乎
故鄉予或倦遊而歸且将問途焉而况杞人乎扵是洪
[016-54b]
子謝曰聞其難也可以厲吾氣聞其易也可以果吾志
請因以為吾齋記
  遺安堂記
孤介之士離世自適而以利禄富貴為致禍之具志扵
用世者騖扵可欲而以守髙不屈為致窮之術是二者
之論皆似也而皆未合乎中道古之君子居乎位者衆
矣其子孫食其餘澤大者或為封君逺者或數十世而
不墜豈誠能致禍乎隠居行義茍無歉於心道徳信於當
[016-55a]
時名節埀扵将來其後人被服其遺訓卓然自立扵天
下世未嘗乏也豈果無以遺子孫哉劉景升僣竊扵衰
亂而欲以區區之勢誇龎公其意固隘矣龎公笑之言
曰世人皆遺子孫以危吾獨遺之以安盖為景升發也
由後世觀之據一州之地智不能取仁不能守身死未
㡬而雄豪有力者逐其子而奪其位孰若𤱶畆之安哉
龎公之言其取驗也速矣然非所以論出處之際也當
景升之時使有髙光之才居方伯之位将使天下皆安
[016-55b]
而况其子孫乎龎公雖賢安得而輕之公之輕景升盖
輕其無定亂濟民之畧而以富貴為樂也以富貴為樂
而無憂天下之心能保其身則幸矣及其敗亡其子孫
欲為奴𨽻尚可得乎故無道而富貴者皆龎公之所笑
以為至危者也若夫有道之士則不然其隠也有以淑
其家其仕也有以澤乎民故其身無徃而不安其子孫
無之焉而不食其報吾天台龎参父以公之逺裔而名
其所居之堂曰遺安貽書緱城里求予記之或疑参父
[016-56a]
非隠者而其堂名必襲祖訓殆以隠為髙是未知龎公
之意亦未知吾参父之意也欲安其子孫者其要莫大
乎為善無位而為善其事難而為功狹有位而為善言
脱乎口而民懐其惠仁發乎身而化行乎俗若決水扵
崇山而注之澤浩乎其孰能制之世之嗜利行私而不
顧者皆未知為身謀者也奚暇計其子孫之安與否乎
参父積學明世務以進取為事而欲遺子孫以安其所
存者得先人之意多矣余家與参父之鄉邑比而壤接
[016-56b]
知龎氏之為名門也稔矣参父素力扵為善繼自今以
後越之東南世厥家聲者又参父所遺之安者哉
  存耕軒記
古之仕者将以行道後世之仕者非惟道不足以行且
播惡扵衆此仕所以難也三代之時為公卿大夫者世
其家累數百年而不替豈天獨厚之哉盖世修其軄而
善之及物者深逺也自吾有知即考論前代之故事未
嘗見有處大位之子孫能守其富貴而不變者盖思其
[016-57a]
故造化者之生人猶天地之産物巨木之下禾黍為之
不滋享太盛者衰必隨之此理所必然志慮之士所以
避棄榮利而不敢居者恐善不足以及物而不利扵後
也臨海李君惟正自其少時即以才識見重扵當世嘗
有官位既而棄去居金華讀書學以自娱取賀水部語
名其室曰存耕或勸之仕不應指存耕以示之吾觀惟
正非不能仕者其慮宻矣豈世俗所能識乎世俗之吏
乘其位而掊取虐歛惟恐不足此其為身謀則可矣其
[016-57b]
如子孫何哉彼之志非不知其不善特以天道幽逺不
可徴也而為之而不知卒不能免也惟正棄可必得之
位而與細民伍猶宜黍之地休而不畊則已耕必致数
倍之穡李氏子孫其有富者乎吾将扵是觀報施之道

  娱静樓記
台人謂山川環複之地為奥去寧海西北五十里曰理
奥地之尤秀美者也張氏世家其間其土深以腴泉甘
[016-58a]
而木茂其民敦厚無華力作畏訟以食勞自足為常而
張氏子孫多習禮好學衣冠有制言語有則不與恒民
等故縣言聞家推張氏與余交者元望質而通和而直
善士也余因元望益信其家之多賢今年余友郭士淵
與余言元望之兄懐濟作樓以據溪山之勝率昆弟講
學其上名之曰娱静願得予記之予因士淵而愈知張
氏之賢有所自也天下非無才也而恒病乎不學學者
非少也而恒患乎不知道使有才者皆明乎道天下有
[016-58b]
不足治况於家乎三代以還二者不能相兼謀畧事功
者流而為詐居正蹈義者不良扵為凡以學不知道故
也智可以綜萬物之變而不詭義可以拯生民之戹而
不伐舍則弛用則張不以貴富動其心者其惟諸葛孔
明乎孔明學術不知其所承傳然豪傑之士得于天者
固不待聞扵人而後知也孔明嘗謂學必本乎静才必
成扵學其言得聖賢之意盖其所至深矣懐濟之有取
乎静豈亦以此乎天地之初事物之始性情之中静也
[016-59a]
而未嘗不動也憧憧然出入與日俱至者動也而未嘗
不静也復乎徃乎而孰為之宰乎盈乎縮乎而孰司其
始乎是道也吾與懐濟終日由之而不思其故可乎世
之慕孔明者衆矣求諸外而不求諸内雖盡孔明之所
能者而學之亦妄而已茍得其内則聖賢可㡬矣於孔
明乎何有吾邑固多異人焉知無慕孔明者乎懐濟兄
弟知所尚皆有長才不在其身将在其所友懐濟其隂
試之聞予言而抱膝長嘯者必其人也
[016-59b]
  觀海樓記
中國之地南至吴越而盡吴越之東南際海而窮寧海
陳君與文所居直海濵因作樓以據髙爽臨溟渤暇日
登覽以舒憂娱情甚自適也已而坐微法謫蜀江上思
其故鄉不置蜀人與之遊者多為賦觀海之詩與文間
持以歸属其所親善者語余曰子居亦並大海知海者
宜莫如子請為記之嗟乎人之與人同也余與與文皆
越人又同也然與文之所存吾不能知况無涯之海余
[016-60a]
何自而知之何從而言之乎雖然由其異者而觀之則
人之與我不能以相合由其同者而觀之則萬物可視
為一身茍欲觀海之形其茫洋瀰漫浮天地浴日月抗
隂陽以侔大敝古今以為夀者章亥不能測其數海若
不能述其㮣荘周不能盡其辭茍識其理則浮漚流沫
舉足為學者師吾試與與文觀海扵形質之表可乎彼
其倐焉而盈忽焉而涸進退消長與時升降者能知其
故以處貴賤富貧榮辱禍福之際則可以忘得喪捐憂
[016-60b]
喜浩然而無疑矣彼之無所不下以成其深者能以之
為法則可以自卑而下人以成其徳彼之兼容汎受不
擇細大暴以久旱而不滅灌以洪流而不加者能因之
以廓吾之量則可以容衆飬人臨大事遇大變而不惑
扵其摩盪涵浸之勢可以作吾氣扵其恬波怒濤開闔
變化之態可以發吾文扵其生育濡載之利可以推吾
仁是則得扵觀海者亦多矣與文之居斯樓也其亦有
同焉否乎吾聞蜀人稱與文處憂如平時無㡬微見于
[016-61a]
顔色此其扵海也殆有得矣斯可記也若曰燕安之餘
為一室以自快扵山阻海澨飲食游觀而恣其般樂嘯
傲以逸其身此直庸衆人之事余焉敢為與文願哉
  貯清軒記
清氣之在天地間得其純全之會則為聖賢人得其澆
駁之餘則為庸衆人以庸衆而視聖賢之資疑乎有髙
下懸絶若終不可以企及然而聖賢未嘗以庸衆限人
而不使其入扵清明之域者盖以五性在人猶水之在
[016-61b]
扵器器有汙潔而水之清初非以汙潔而加損也聖賢
之扵性譬若以至潔之器受水而恒以静居之故其為
水也可以鑑秋毫而察眉睫衆人譬以汙器受水而又
動淆之則水始有渾濁而不足以自鑑矣故善學者積
澄濾之功以變其渾濁而反乎至清則衆人可為聖賢
人亦理然也今夫静閒之中觀乎雲霞之卷舒星辰之
森列入乎山澤而玩夫泉石之秀潔松竹之髙茂其心
未始不有翛然出塵之意及乎事變之陳于前利害之
[016-62a]
交激吉凶之揉錯向之翛然者則已填襍穢汙化為泥
塵而不自知謂之善學不可也余嘗行乎四方絶江泝
淮以達于河濟舟人取水以給炊釜得其清者固已不
煩澄濾而自足得其濁者則置之一器以俟其清然後
用向使怒其濁者而棄遺之又烏能知水之性而盡水
之用也哉吾是以悟聖賢之扵衆人亦舟人視濁水若
也天下之水本清而至扵不清者非水之罪也人之性
本善而至扵不善者非性之罪也臨海留賢里澄溪修
[016-62b]
竹之間有屋翼然臨于方池之上者包氏之貯清軒也
軒之處士曰仲游使余記貯清之意余謂環軒之水泉
草木可以娱耳目而寓散閑者衆皆知其為清而清自
我出不必為包君道也存乎方寸之間使得乎天者泓
渟洞澈可以酬酢萬物而不為物所淆包君安可不聞
此道邪余受氣甚濁竊有志扵聖賢之學患朋類少不
足以反乎至清包君方肆意扵山澤有室可居有書可
讀茍許余為忘年交尚相與講之
[016-63a]
  菊趣軒記
人之嗜乎物者必有樂乎物樂焉而弗厭非深有得乎
物之趣者不能也好權者之扵位慕利者之扵財竭思
慮殫嵗年孜孜求之而不止彼其為趣亦有所樂矣而
曠達之士以為非孟嘉之扵酒阮孚之扵屐支遁之扵
馬舉世之所尚者不足以易其好其所得之趣亦可謂
深矣而髙潔之士未免以其所樂者為累盖人之心不
可繫扵一物茍有所繫而不能釋雖逸少之扵書元凱
[016-63b]
之扵左傳李賀賈島之扵詩當其趣之自得以為雖萬
物莫能易及其流扵玩物而喪其天趣則與好世俗之
微物者無以異惟君子之知道者則不然在我之天趣
可以會乎物之趣已有以自樂而不資物以為樂召公
之卷阿曾㸃之舞雩是曷嘗有聲色臭味之可以適乎
情而快乎體哉縱目之頃悠然有會乎心忘己以觀物
忘物以觀道凡有形乎两間者皆吾樂也皆有趣也而
吾心未嘗留滯于一物也夫是之謂得乎天趣後之士
[016-64a]
知聖賢君子之樂者盖有矣吾嘗扵陶淵明有取焉淵
明好琴而琴無絃曰但得琴中趣雖無音可也嗟乎琴
之樂扵衆人者以其音耳淵明并其絃而忘之此豈玩
扵物而待扵外者哉盖必如是而後可以為善用物會
稽張公思齊氣清而志美好學有長才少喜淵明之為
人營别業于玉芝山中種菊釀秫名其居為菊趣軒及
遇聖天子擢為陜西布政司左叅政去林壑而處公署
之崇嚴覩園林之靚麗無復隠居之適矣猶揭菊趣之
[016-64b]
名不變或者疑之予以為琴而無絃猶不害淵明琴中
之趣公茍得菊之趣豈問身之隠顯與菊之有無哉菊
之為物揚英發秀扵風霜凄凛之際有類乎盛徳之士
不為時俗所變服之可以引年扵澤物濟世之功又有
類焉公之趣誠有得乎此處富貴而弗盈臨事變而不
懾御繁劇而不亂推其所得者于政使數千里之民樂
生循禮躋乎仁壽之域則公之樂果有出扵菊之外者
矣夫樂止夫物之内者其樂淺樂超乎物之表者其樂
[016-65a]
深淵明之属意於菊其意不在菊也寓菊以舒其情耳
樂乎物而不玩物故其樂全得乎物之趣而不損己之
天趣故其用周嘗試登公之軒誦淵明之遺言而縦談
古人之所樂則夫淵明之趣果属之公乎属之我乎尚
幸有以語我哉
 
 
 
[016-65b]
 
 
 
 
 
 
 
 遜志齋集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