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a]
欽定四庫全書
春明夢餘錄卷五十二
吏部左侍郎孫承澤撰
四譯館
四譯館在東華門外南向設太常寺少卿提督之聼于
翰林院所𨽻凡八舘曰西天曰韃靼曰回回曰髙麗曰
髙昌曰西番曰緬甸曰百裔初以舉人監生年少者入
翰林院習裔字以通事為教師科舉時任其應試卷尾
[052-1b]
識譯書数十字三塲畢送翰林定去取仍送入塲填榜
中榜後改庶吉士仍習譯天順中革令擇俊民俾専其
業藝成㑹六部大臣試之通者冠帶又三年授以官
永樂初命禮部選國子生禮等三十八人𨽻翰
林院習譯書人月給米一石遇開科令就試仍譯
所作文字合格准出身置館于長安右門之外處
之
謇齋瑣綴録永樂間嘗選舉人監生習四方譯書
[052-2a]
憫其妨曠夲業乃命㑹試卷尾識譯書数十字三
塲畢送出翰林定去取仍送入塲填榜盖優典也
然既登第仍官館中習譯書如許道中是也至景
泰初吳禎以民人充譯字始援此例中鄕試及登
第又以與修寰宇通志成從衆庶吉士出授御史
成化間俞瓚又因此例授主事于戸部盖資稍可
進輙習舉業而譯書不復精徒藉為科第之㨗徑
故爭趨者衆天順八年彭可齋始建白如制去取
[052-2b]
于内不復送出院
天順中禮部左侍郎鄒幹奏永樂間翰林院譯冩
番字俱于國子監選取監生習用近年以來官員
軍民匠作厨役子弟投托教師私自習學濫求進
用况番字文書多闗邉務教習既濫不免透漏消
息乞飭翰林院今後各館有缺仍照永樂間例選
取年㓜俊秀監生送館習學其教師不許擅留各
家子弟私習及狥私保舉
[052-3a]
洪武中以元人素無文字但借髙昌書制蒙古字
行天下乃㑹翰林侍講火原潔與編修馬伊徹赫
等以華言譯其語復取元秘史叅攷以切其字諧
其聲音名之曰譯語詔刋行之自是使臣往來朔
漠皆能得其情
大學士髙拱議補譯字生疏看得譯字生自嘉靖
十六年考收之後迄今垂三十年中多事故更遷
所存者僅餘一二世業無傳番譯具廢夲當選收
[052-3b]
以備作飬今該内閣題乞照例選收併勅夲部詳
議委應議處臣等謹擬議條件開具上請 一選
世業查得正徳三年選取譯字生一百七名嘉靖
十六年選取譯字生一百二十名皆不問世家不
論夲業止泛考漢文数字待收舘之後方習番文
考非所用用非所考譬之責工于商難便成熟今
該内閣具奏專取各館世業子弟資禀年嵗相應
者考選送院作飬其議甚當相應申請合候命下
[052-4a]
夲部行移翰林院轉行四譯館即将各官名下世
業子弟資禀清秀者開送夲部考以番文收管習
學伏乞聖裁 一定年限議得世業子弟雖即試
以番文然未經作飬難便責其全曉但取其精通
門路易于習學而已若不限年則有年既長而止
通数字者收之豈能有進若皆限年則有年雖長
而業已成熟者棄之豈不可惜合令各生先自報
已通未通二項其未通者限年二十五嵗以下審
[052-4b]
驗得實方准收考以分数多者取中其已通者不
限年数考必全曉而後取仍于夲卷首行明書已
通未通以便分别庶年富者可望其進而業成者
可得其用伏乞聖裁 一慎考校查得舊例考選
入館之後提督官四季考試欠精者責打二十習
學三年㑹同六部都察院堂上官翰林院掌印官
於午門内㑹考毎差御史二員監試其中試者月
給米一石又至三年㑹考中優等者與冠帯仍月
[052-5a]
給米一石又至三年㑹考中優等者授以序班職
事其初試不中者有再試三試之例及查嘉靖元
等年屡經夲部題准各館官生中有愚頑不學屡
考無成者若容再試終于無用今後習學三年不
中者徑斥為民六年冠帯不中者給與冠帶榮身
九年授職不中者即以應得原職俱各回籍閑住
今該收考相應通查議請合候命下除将前項考
選送館之後仍行提督官照例季考懲戒其有怠
[052-5b]
惰愚昧終難策勵者不拘嵗時徑請罷革至于三
六九年㑹考照例食糧冠帶授職其三年考不中
者姑量加責治容再習學又三年不中者黜退為
民其食糧三年考不中者亦行黜退其冠帶三年
考不中者令冠帶閑住毋或姑息坐糜廪禄伏乞
聖裁 一定收補查得收補譯字生自正徳三年
一行嘉靖十六年一行以至于今曠日乆逺人心
絶望所以不習其業應考者鮮而他人反得營求
[052-6a]
入選取收之後三年㑹考例有黜陟人漸减少而
各館世業子弟藝隨齒長又自有俊秀者出似當
量為收補以便習學合無今後毎六年一次收考
毎考止取二三十人則進身有期人既肻習其業
取人不泛業自可精其能况数番方滿一百二十
人之数得諸積累似與一日濫收者尤為有間伏
乞聖裁 一查實歴查得在館各生有怠惰托避
者率多告病給假及㑹考之期輒行告補甚非事
[052-6b]
體今後合無臨及三年㑹考湏要查算在舘日期
有無虚曠若無故曠三箇月之上已食糧者住支
未食糧者令補足日期方許送考其丁憂起復事
出不幸者情若不同故往時亦嘗奏擾乞要附在
廷試嵗貢中同考皆已准行然據考課責實之意
似亦未當今後俱合扣算三十六箇月為滿如未
滿数者通不准考伏乞聖裁 一嚴保勘照得世
業子弟必用夲館教師保送然有等夤縁之徒冐
[052-7a]
認宗族假托姓名買囑教師朦朧保送深為可惡
今該内閣奏令各館教師結送世業子弟赴考如
朦朧冐選者日後事發即行黜退并将原保教師
叅問相應依擬申請合候命下行令各館教師各
将夲館見任各官及曽任而物故退閑者的親世
業子弟取具重甘執結親赴夲部投逓間有夲館
教師故絶而子弟獨存者許隣館保之臣等嚴加
審覈果無詐冐方准收考仍于考試之日許各生
[052-7b]
面訐如有前弊即将夲生并保送者一併送問脱
或一時倖免日後被人告發或查訪得出不論入
館年月乆近仍行問革為民原保教師一體連坐
伏乞聖裁 一絶干請查得先年考選不公大招
物議皆因富商豪族凴恃錢神或鑚刺部官自通
貨賄或買囑勢要轉為請求以致有嫌可避年乆
不敢舉行然國法有在若果以公奉法何有于嫌
合候命下臣等先行禁約敢有鑚求窺伺及轉為
[052-8a]
干請係官員者容臣等指名叅奏治以重罪不係
官員者即於夲部門首枷號一個月滿日送法司
問罪伏乞聖裁 一嚴考試查得先年試法甚疎
致通闗節且止考以七言絶句詩一首既係成語
則或有預擬而暗合者合于考試之日嚴加捜檢
封鎻防範前後不得相通其試字不用舊句臨時
雜出漢文三十字令譯番文仍設彌封官一員卷
完時先行彌封然後送看預行各館教師先将番
[052-8b]
文底夲送部以慿驗對其考試之日俱于部中别
所封鎻待取定進呈之時放出令其叅驗庶免差
訛伏乞聖裁 一分館業查得九館所習番文各
異而註以漢字亦互相有無若一體考譯則有無
其字者将何以應合於考試之日公同于九館番
文底夲内掲出一叚令其譯冩又各館事務繁簡
不同亦難一槩均取合于事繁者多取数名事簡
者少取数名如有一館無人習學者則于别館當
[052-9a]
取有餘之数補之令入館之後改習其業仍于考
卷首行明冩某館譯字以便稽查伏乞聖裁 一
禁差遣查得譯字官生一得進身即便營求差遣
曠廢夲業毎有外藩朝貢之文及朝廷勅諭宣示
諸番者令一辨譯則瞪目支吾莫可措手不免為
逺人所笑今後各館官生俱要安心習業較閲課
倣毋得鑚刺謀差以取罪譴伏乞聖裁 一補教
師查得提督四譯舘少卿邱岳呈稱緬甸館師生
[052-9b]
俱已故絶誠為闕典盖先年缺人俱令各邉鎮廵
官保舉起送充用又查得當時緬甸教師不識中
國文字使人口傳漢字題目令其冩作番字先因
夲館教師不曾傳有夲國字樣夲館人員止将百
裔字樣習學故考時欲要依夲對看而無夲可對
以致難定等第封卷進呈今據教師既缺相應取
補合候命下本部行令該鎮廵等官多方覽求通
曉番漢字樣者充緬甸教師并求夲國字迹或就
[052-10a]
責令教師尋獲凑譯成書以便教授庶各館皆有
全書不致如往時含糊考校漫無凴據伏乞聖裁
[052-10b]
春明夢餘錄卷五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