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1a]
欽定四庫全書
春明夢餘錄卷十六
吏部左侍郎孫承澤撰
地壇
地壇在安定門外之北繚以垣墻嘉靖九年建方澤壇
為制二成夏至祭皇地祗北向太祖西向俱一成上東
一壇中嶽東嶽南嶽西嶽北嶽基運山翔聖山神烈山
西向西一壇中鎮東鎮南鎮西鎮北鎮天夀山純徳山
[016-1b]
東向東二壇東海南海西海北海西向西二壇大江大
淮大河大漢東向俱二成上壇制一成面方六丈髙六
尺二成面方十丈六尺髙六尺各成面甎用六八隂數
皆黄色琉璃青白石包砌四出陛各八級周圍水渠一
道長四十九丈四尺四寸深八尺六寸濶六尺内壝方
墻二十七丈二尺髙六尺厚二尺内櫺星門四北門外
西為瘞位瘞祝帛配位帛則燎之東為燈臺南門外為
皇祗室藏神版而太祖版則以祭之前一日請諸廟外
[016-2a]
櫺星門四西門外迤西為神庫神厨宰牲亭祭器庫北
門外西北為齋宫又建四天門西門外為鑾駕庫遣官
房南為陪祀官房又外為壇門又外為泰折街牌坊䕶
壇地一千四百七十六畝
明太祖未即大位之先已建圜丘於正陽門外鍾
山之陽建方丘于太平門外鍾山之隂分祀天地
元年李善長等進方丘説曰按三代祭地之禮見
於經傳者夏以五月商以六月周以夏至日祀之
[016-2b]
於澤中之方丘盖王者事天明事地察故冬至報
天夏至報地所以順隂陽之義也祭天於南郊之
圜丘祭地於北郊之方澤所以順隂陽之位也然
先王親地有社存焉禮曰享天於郊祀社於國又
曰郊所以明天道社所以神地道又曰郊社所以
祀上帝又曰眀乎郊社之禮或以社對帝或以社
對郊則祭社所以親地也書曰敢昭告于皇天后
土左氏曰戴皇天履后土則古者亦命地祗為后
[016-3a]
矣曰地祗曰后土曰社皆祭地也此三代之正體
而釋經之正説自鄭元惑於緯書而謂夏至於方
丘之上祭崑崙之祗七月於㤗折之壇祭神州之
祗析而二之後世宗焉嵗一祭自漢武用祠官寛
舒議立后土祠於汾隂脽上禮如祗祀而後世又
宗之於北郊之外仍祠后土元始間王莽奏罷甘
泉泰畤復長安南北郊以正月上辛若丁天子親
合祀天地於南郊而後世又因之多合祭焉由漢
[016-3b]
歴唐千餘年間親祀北郊者惟魏文帝之太和周
武帝之建徳隋髙祖之開皇唐元宗之開元四祭
而已宋元豐中議專祭北郊故政和中專祭者凡
四南渡以後則惟攝祀而已元皇慶間議夏至專
祭地未久施行今當以經為正擬今嵗夏至日祀
方丘以五嶽五鎮四海四瀆従祀上是之四年三
月復改築圜丘方丘二壇七年七月増圜丘方丘
従祀更定其儀十年以分祭天地揆之人情有所
[016-4a]
未安命舉合祀之典即圜丘舊址為壇而以屋覆
之名曰大祀殿自是方丘之祭遂罷永樂建天地
壇于南郊一如太祖更定之制至嘉靖九年議改
諸祀禮臣夏言因奏分祭天地本是古制况壇于
南郊坎于北郊就隂陽因髙下原無崇樹棟宇之
文至祖宗並配舉行不於長至之日而於孟春俱
不應古典宜令羣臣博考㑹議陛下稱制而裁定
之此中興大業也疏入未報給事中王汝梅等以
[016-4b]
言説非是而霍韜詆之尤力上怒皆加切責而又
自為説以示禮部于是建方澤壇于安定門外坐
南向北以髙皇帝配如洪武十年以前之制
潘簡肅潢議臣聞禮者體也昔者聖人作易設卦
觀象以乾為天為君為父以坤為地為母為妻為
臣而係之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髙以陳貴賤
位矣此禮所由生也是故因天事天祭帝於郊因
地祀地祭社於國燔柴泰壇崇效天地瘞埋於泰
[016-5a]
折異樂殊日不與帝同牢以卑法地明王者父乾
母坤禮至而辨示民嚴上焉故孔子曰天無二日
土無二王禘嘗郊社尊無二上知其説者之于天
下也其如視諸斯乎盖慎之也以此坊民後世乃
猶有合享分郊如新莽匡衡之云者其於上也不
亦二乎臣愚竊謂禮有貴多亦有尚寡文質無常
惟稱之適圜丘不屋致誠之極也明堂大享宜非
所施是故掃地之典義不可曠奕奕郊廟列聖作
[016-5b]
之踐位行禮于今百祀神靈之所依祖宗精神之
所聚律之以春秋譏毁泉臺之法而揆之以詩人
勿翦勿拜之意有其舉之孰敢廢乎是故大祀之
殿義不可墮按尚書孝經春秋凡言郊不卜郊郊
祀用牲於郊皆斷名之曰郊不别云某郊凡言郊
以明天道郊則天神格祭天於郊皆直繫之天更
不並云天地是知祭天之外無郊郊祭之中無地
易明也匡衡徒見天子有兆于南郊之語妄意祭
[016-6a]
地當于北郊其言本孝經緯于經無據且北既隂
方地象母位則郊配亦當以其類矣嚴母莫大於
配地古有之乎是故北郊之謬義不可襲王者受
命有天下謂之有土是故古者天子大社丘方五
丈封土五色祭后土焉凡封建諸侯則各割其方
色之土苴以白茅而錫之使各立社祭于其國亦
曰胙土是天子太社五土王社自祭畿内分土諸
侯獨得祭其方土而已故曰王者有分土祭天地
[016-6b]
諸侯方祭祭土而尚書周官禮記皆謂祭地曰社
或曰后土曰冢土示曰大示亦曰地示又曰土示
丘方曰方丘折曰泰折天下之社莫大焉曰大社
社所以眀地道列地利命降乎社之謂殽地社之
為大示昭昭矣自鄭元諸儒牽附䜟緯誤分泰折
為祭崑崙方丘為祭神州于是大社自為五土之
神而夏至祭地别在北郊夫五土之神非地而何
旅五帝獨非祭天耶周禮宗伯師甸用牲于社大
[016-7a]
祝大師大㑹同宜于社小祝冦戎之事保郊祀于
社大司馬蒐田獻禽祭示大合軍以先愷樂獻功
于社大司冦軍旅之事涖戮於社類皆言社而不
及稷臣謂此天子大社也張載曰大社王為羣姓
所立必在國外王社王所自立必在城内夫大社
既在國外則小宗伯建國之神位所謂右社稷左
宗廟者固王自立之社而大社無稷矣漢儒乃謂
大社有稷王社無稷是無怪其以社為地别體而
[016-7b]
雜求諸泰折方丘卒起後來紛紛之議非胡宏王
炎諸臣相繼講正流惑可勝慨乎
編修歐陽鐸議竊惟二儀定位天髙而地下先王
制禮天尊而地親故我太祖皇帝兆圜丘於鍾山
之陽兆方丘於鍾山之隂用周禮也行之十年乃
更為大祀之殿定合祀之儀又行之二十餘年而
太宗皇帝承之百十年來論者類疑其非古然以
太祖非無為而變太宗非無據而承况土木一興
[016-8a]
財費不貲事干國典不敢易言耳兹遇陛下博稽
古典臣工何容異議雖然古不可悖亦不可泥叅
之酌之與時宜之是在陛下聖明而已况周禮固
有不可知者臣請先舉其畧而後效其愚謹按周
禮冬至圜丘夏至方丘可以見天地之分祀矣然
未知其兆於南郊歟抑南北二郊歟不可考也及
考大宗伯掌建邦禮則禋祀祀天血祭祭社而無
祭地之禮小宗伯掌建神位則右社稷左宗廟五
[016-8b]
帝四郊而無地祗之位司服則祀天大裘祭社希
冕而無祭地之服乃若大宗伯蒼璧禮天黄琮禮
地圭璋琥璜禮四方則無禮社之玉典瑞四圭祀
天兩圭祀地璋邸射祀山川則無祀社之圭何其
闕畧如此耶或謂天子之社非諸侯各祭一方者
比古無北郊社以祭地也故尊與郊等親與廟並
故武王伐商類於上帝即宜于冡土成王遷洛用
牲于郊即社于新邑周禮盖言地即不言社言社
[016-9a]
即不言地耳信斯言也則既謂右社稷又曰澤中
方丘何其乖錯如此耶意者國門之内除地為澤
而築丘祭社如古者壇墠之制歟或社稷在國都
之右因澤為丘不必於門内歟是又未可考也臣
故曰古不可悖亦不可泥得其意不踐其迹時之
為貴可也
修撰姚淶議太祖髙皇帝當分祭之初存復古之
念必嘗求其制於周禮必嘗採其説於諸儒必嘗
[016-9b]
集其議於在廷之臣二郊嘗並立矣二至嘗分祀
矣心思其義非一日也身踐其禮非一祭也歴試
而親驗之非若儒生之空談髙論而已也十年之
内幽明感通之間天人相與之際必有不盡如諸
儒所議者而後更之以合于一不安于前而安于
後無得于分祀而有得于合祀于是定為一代之
禮以垂憲無極不然終洪武之世使其少有未愜
則聖祖自將復従其初矣夫豈憚於更定以貽今
[016-10a]
日之議哉是故斷之于定鼎之時者聖祖也行之
而安者凡二十年襲之于徙都之日者太宗也行
之而安者亦二十年承之於繼世之後者列聖也
行之而安者復百餘年天清地晏百神受職命其
宴曰慶成者慶天心之克享也未始一嵗間也固
不屑屑於古禮之合而祭則受福已大非漢唐宋
之所班矣臣愚以為合祭之禮未可輕易也夫臣
非不能組織舊聞使言之成章以効仰贊之忱但
[016-10b]
言必慮其所終而行必稽其所敝古之祭日于壇
謂春分也祭月于坎謂秋分也其隂陽先後之序
義則得矣従之可也若冬至夏至之祭臣於此竊
有疑焉周人以建子之月為嵗首故冬至祭天夏
至祭地隂陽之義先後之倫各有攸宜斯制禮之
本意也今所用者夏正也如以一嵗之月序之則
夏至前而冬至後茍夏至祭地冬至祭天是先地
而後天雖曰陽先隂後于義無嫌然實非一嵗之
[016-11a]
事尊天之義豈其若此行周之禮不可以用今之
時用今之時不可以行周之禮是其大者已碍而
不通矣
西垣筆記
崇禎十五年五月二十六日甲午夏至先是上傳
親祭地於方澤所司者皆如儀是日四鼓後鐘鳴
上乗輿従午門端門承天門長安左門安定門詣
北郊至行幄具祭服時曙色漸開上繙閱章疏久
[016-11b]
之報卯時上步出大次従内壝櫺星右門步入行
大祭禮樂九奏上升壇者五而對越盡禮仍至大
次易常服而還
正位黒犢一黄琮黄帛黄玉爵配位同惟無玉四
従位黒犢四北羊四猪四計用犢六隻北羊及猪
各四隻北羊者角彎下價髙山羊角直上價廉大
祀不用山羊
南祀配位藏於泰神殿北郊配位在太廟臨祭前
[016-12a]
一日請出入壇祭畢仍奉入
朝日壇
朝日壇在朝陽門外繚以垣墻嘉靖九年建西向為制
一成春分之日祭大明之神神西向祭用大牢玉禮三
獻樂七奏舞八佾甲丙戊庚壬年皇帝親祭祭服拜跪
飲福受胙餘年遣文大臣攝祭壇方廣五丈髙五尺九
寸壇面用紅琉璃階九級俱白石櫺星門西門外為燎
爐瘞池西南為具服殿東北為神庫神厨宰牲亭燈庫
[016-12b]
鐘樓北為遣官房外為天門二座北天門外為禮神坊
西天門外迤南為陪祀齋宿房五十四間䕶壇地一百
畝
夕月壇
夕月壇在阜成門外繚以垣墻嘉靖九年建東向為制
一成秋分之日祭夜明之神神東向祭用牲玉獻舞如
朝日儀惟樂六奏従祀二十八宿木火土金水五星周
天星辰丑辰未戌年皇帝皮弁服親祀亦如朝日儀餘
[016-13a]
年遣武臣攝祭壇方廣四丈髙四尺六寸面白琉璃階
六級俱白石内櫺星門四東門外為瘞池東北為具服
殿南門外為神庫西南為宰牲亭神厨祭器庫北門外
為鐘樓遣官房外天門二座東天門外北為禮神坊䕶
壇地三十六畝祭日之時以寅祭月之時以亥
祭法曰王宫祭日夜明祭月王宫壇名營域如宫
日神尊故名壇曰王宫夜明祭月壇名月明於夜
故謂其壇為夜明又曰祭日於壇祭月於坎以制
[016-13b]
上下祭日於東祭月於西以端其位
春官典瑞玉人之事圭璧五寸以祀日月圭璧謂
以璧為邸旁有一圭盖祀天之玉以四圭有邸此
為一圭者殺於上帝也
嘉靖中改郊壇禮朝日夕月等壇玉爵各用其方
之色因詔求紅黄二玉不得暫用紅瑪瑙水晶仍
極意購求終不獲回回館通事撒文秀者言二玉
産在阿丹去吐魯番西南二千里其地兩山對峙
[016-14a]
自為雌雄有時自鳴乞依宣徳時下番事例往求
可獲部以遣官非例止責陜西撫按於邊地訪求
[016-14b]
春明夢餘錄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