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l0032 阿毘達磨藏顯宗論-唐-尊者眾賢 (TKD)


[28-0104a]
達磨藏顯宗論卷第十五尊
尊者衆賢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辯緣起品第四之四
巳辯無明當辯名色色巳廣辯名
相云何頌曰
名無色四藴
論曰佛說无色四藴名名何故名名
能表召故謂能表召種種所緣若爾
不應全攝无色不相應法無所緣故
不爾表召唯在无色如釋色名所說
無過又微細故彼彼義中隨理立名
摽以名稱非无表等亦可稱名以彼
所依現量得故又於一切界地趣生
能遍趣求故立名稱非無漏无色不
得名名雖非此所明而似此故又於
無色隨說者情捻說爲名不勞徴詰
餘廣決擇如順正理巳辯名相觸相
云何頌曰
觸六三和生
論曰觸有六種所謂眼觸乃至意觸
此復是何三和所生謂根境識三和
[28-0104b]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苐十五卷苐二張操合故
有別觸生雖第六三有各別世而因
果相屬故和合義成或同一果是和
合義雖根境識未必俱生而觸果同
故名和合觸體別有大地中巳成雖
三和生而定識俱起以如識說二緣
生故謂契經說内有識身及外名色
二二爲緣諸觸生起乃至廣說有識
身言顯六内處外名色言顯六外處
此義必然伽他說故如伽他說眼色二
等又經說識觸俱名色爲緣生緣旣
同時豈前後緣具必起无能障故由
此卽證眼等觸所生受等諸法眼等
識俱起與眼識等生因同故由此經
言是受是想是思是識如是諸法相
雜不離故識觸俱理極成立卽前六
觸復合爲二其二者何頌曰五相
應有對第六俱増語論曰
眼等五觸說名有對以有對根爲所
依故唯有對法爲境界故第六意觸
說名増語増語謂名名是意觸所緣
長境故偏說此名増語觸意識通用
名義爲境五不緣名故說爲長如說
眼識但能了靑不了是靑意識
[28-0104c]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苐十五卷苐三張操了靑亦
了是靑乃至廣說故有對觸名従所
依境就所長境立増語觸名有說意
識名爲増語於發語中爲増上故有
言意識語爲増上方於境轉五識不
然是故意識獨名増語與此相應名
増語觸故有對觸名従所依境就相
應主立増語觸名卽前六觸隨別相
應復成八種頌曰明無明
非二无漏染汙餘愛恚二相應樂等順
三受論曰明
無明等相應成三一明觸二無明觸
三非明非无明觸此三如次應知卽
是无漏染汙餘相應觸餘謂無漏及
染汙餘卽有漏善无覆無記染汙觸
中一分數起依彼復立愛恚二觸愛
恚隨眠共相應故㧾攝一切復成三
觸一順樂受觸二順苦受觸三順不
苦不樂受觸云何順受觸是樂等受
所領故或能爲受行相依故名爲順
受如何觸爲受所領行相依行相極
似觸依觸而生故又與樂等受相應
故或能引生樂等受故名爲順受如
是合成十六種觸巳辯觸相
[28-0105a]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苐十五卷苐四張操
受相云何頌曰
従此生六受五屬身餘心此復成十八
由意近行異
論曰従前六觸生於六受謂眼觸所
生受至意觸所生受此合成二一者
身受二者心受六中前五說爲身受
依色根故意觸所生說爲心受但依
心故卽於所說一心受中由意近行
異復分成十八云何十八意近行耶
謂憂喜捨各六近行此復何緣立爲
十八由三領納唯意相應六境有異
故成十八非一受體意識相應境異
成六領納異故意近行名爲目何義
喜等有力能爲近緣令意於境數遊
行故若說喜等意爲近緣於境數行
名意近行卽應想等亦得此名與意
相應由意行故若唯意地有意近行
豈不違經如契經言眼見色巳於順
喜色起喜近行乃至廣說此不相違
如依眼識引不淨觀此不淨觀唯意
地攝然契經言眼見色巳隨觀不
具足安住此亦如是依五識身所引
意地喜等近行故作是說由彼經言
[28-0105b]
阿毗逵磨蔵顯宗論苐十五卷苐五張操眼
見色巳乃至廣說故意近行五識所
引憶識相應不應爲難何緣身受非
意近行與意近行非同法故以意近
行唯依意識故名爲近分別三世等
自相共相境故名爲行一切身受與
此相違故非意近亦不名行豈不身
受亦有此相身受領納色等境巳意
識隨行由身受力意識於境數遊行
故此亦不然巳說相故謂諸身受不
依意識无分別故由彼不能分別境
界功德過失故非彼力令意於境數
數遊行又不定故謂身受後非決定
有意識續生意受俱時必有意識故
唯意受名意近行又生盲等類雖無
見巳乃至觸巳而有近行故第三靜
慮有意地樂亦應攝在意近行中此
責不然初界无故又凝滯故謂欲界
中无意地樂第三靜慮雖有不立又
彼地樂凝滯於境近行於境數有推
移不滯一緣方名行故又无所對苦
根所攝意近行故若爾應无捨意近
行無所對故不爾憂喜卽捨對故第
三靜慮意地樂根无自根本地

[28-0105c]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苐十五卷苐六張操根
爲對故然无近分等無捨等近行失
以於初界中有同地所對故或復容
有不容有故謂意捨等容有同地所
敵對法意樂定无同地敵對故无有
失諸意近行中幾欲界繫欲界意近
行幾何所緣色无色界爲問亦爾頌
曰欲
緣欲十八色十二上三二緣欲十二八
自二无色後二緣欲六四自一上緣初
无色近分緣色四自一四本及三邊唯
一緣自境論
曰欲界所繫具有十八緣欲界境其
數亦然緣色界境唯有十二除香味
六彼无境故緣无色境唯得有三彼
无色等五所緣故緣不繫境亦唯有
三說欲界繫巳當說色界繫初二靜
慮唯有十二謂除六憂若說所緣定
无染汙能緣下境善緣欲境亦具十
二除香味四餘八自緣二緣无色謂
法近行緣不繫法亦唯二種三四靜
慮唯六謂捨緣欲界境善亦具六除
香味二餘四自緣一緣无色謂法近
行緣不繫法亦隹一種說色界繫
[28-0106a]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苐十五卷苐七張操
巳當說无色繫空處近分唯有四種
謂捨但緣色聲觸法緣第四靜慮亦
具有四種此就許有別緣者說若執
彼地唯捻緣下但有雜緣法意近行
緣無色界唯一謂法緣不繫法亦唯
一種四根本地及上三邊唯一謂法
亦緣自地无色根本不緣下故彼上
三邊不緣色故不緣下義如後當辯
此緣不繫亦唯有一諸意近行通无
漏耶頌曰
十八唯有漏
論曰無有近行通无漏者所以者何
増長有故无漏諸法與此相違有說
近行有情皆有无漏不然故非近行
有說聖道任運而轉故順無相界故
非近行體近行與此體相違故誰成
就幾意近行耶謂生欲界若未獲得
色界善心成就一切初二定八三四
定四無色界一所成上界皆不下緣
唯染汙故若巳獲得色界善心未離
欲貪成欲一切初靜慮十捨具六種
未至地中善心得緣香味境故喜唯
有四以但有染不緣下故豈不意近
[28-0106b]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苐十五卷苐八張操行眼
等識所引彼旣無鼻舌二識應無緣
香味近行此責不然生盲聾等自性
生念及在定中皆應无有色等近行
故非一切五識所引成二定八三四
靜慮无色如前巳離欲貪若未獲得
二定善心彼成欲界初定十二謂除
六憂二靜慮等皆如前說若巳獲得
二定善心於初定貪未得離者成二
定十謂喜但四唯染汙故捨具六種
巳獲得彼近分善故餘如前說由此
道理餘准應知若生色界唯成欲界
一捨法近行謂通果心俱云何獲得
諸意近行謂離欲貪前八無間八解
脫道獲得初定近分地中六捨近行
第九无間解脫道中獲得欲界通果
心俱法捨近行獲得初定十二近行
此初定言兼攝眷屬由此理趣離上
地染如應當知然有差別謂離第四
靜慮貪時第九無間及解脫道必不
獲得自地下地通果心俱法捨近行
離空處等諸地貪時一切無間及解
脫道唯獲得一法捨近行得无學時
獲得欲界初二靜慮十二近行
[28-0106c]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苐十五卷苐九張操三四
靜慮六捨近行空无邊處四捨近行
上地各一法捨近行於受生位従上
地沒生下地時獲得當地所有近行
生諸靜慮亦兼下地捨法近行是卽
喜等十八意行由爲耽嗜出依別故
世尊說爲三十六師句此差別句能
表大師是師幖幟故名師句如是諸
句唯佛大師能知能說餘无能故耽
嗜依者謂諸染受出離依者謂諸善
受无覆無記順善染故隨應二攝更
不別說此三十六界地定者謂欲界
中具三十六初二靜慮唯有二十謂
耽嗜依八出離依十二三四靜慮唯
有十種謂耽嗜依四及出離依六空
處近分若許別緣便有五種謂耽嗜
依一出離依四若執唯捻緣但有二
種謂耽嗜依一出離依一无色根本
及上三邊各唯有二如前應知此約
界地所緣定者欲緣欲境具三十六
緣色界境唯二十四除緣香味二依
各六緣無色境唯有六種謂法近行
二依各三緣不繫境亦唯此六由此
道理色無色界緣境差別如應
[28-0107a]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苐十五卷苐十張操當
思所餘有支何緣不說頌曰餘
巳說當說論
曰所餘有支或有巳說或有當說如
前巳辯若爾何緣更興此頌爲於後
頌遮廣釋疑由後頌中說煩惱等勿
有於此生如是疑前巳廣明四支義
訖次應廣釋其餘有支爲顯後文依
惑業事寄喻捻顯十二有支故軌範
師更興此頌如前巳說十二有支略
攝唯三謂惑業事此三用別其喻云
何頌曰此
中說煩惱如種復如龍如草根樹莖及
如糠裹米業如有糠米如草藥如花諸
異熟果事如成熟飮食論
曰如何此三種等相似如従種子芽
葉等生如是従煩惱生煩惱業事如
龍鎭池水恒不竭如是煩惱得相續
鎭生池令惑業事流注无盡如草根
未拔苖剪剪還生如是煩惱根未以
聖道拔令生苗稼斷斷還起如従樹
莖頻生枝花果如是従惑數起惑業
事如糠裹米能生芽等非獨能生煩
惱裹業能感後有非獨能感如米
[28-0107b]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苐十五卷苐十一張操有糠
能生芽等業有煩惱能招異熟如諸
草藥果熟爲後邊業果熟巳更不招
異熟如花於果爲生近因業爲近因
能生異熟如熟飮食但應受用不可
轉生成餘飮食異熟果事旣成熟巳
不能更招餘生異熟若諸異熟復感
餘生餘復感餘應无解脫巳辯緣起
卽於此中就位差別分成四有中生
本死如前巳釋善等差別三界有無
今當略辯頌曰於四
種有中生有唯染汙由自地煩惱餘三
无色三論曰
於四有中生有唯染決定非善無覆
无記由何等惑一切煩惱諸煩惱染
諸生有耶不爾云何但由自地謂生
此地唯由此地中一切煩惱生有成
染汙諸煩惱中無一煩惱於結生位
无潤功能然諸結生唯煩惱力非由
緾垢所以者何以自力行悔覆緾等
要由思擇方現起故然此位中身心
昧劣要任運惑方可現行唯有隨眠
數習力勝故諸煩惱能數現行於結
生時任運現起諸緾及垢數習
[28-0107c]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苐十五卷苐十二張操力劣
非不思擇而得現前是故結生非諸
緾垢故唯自地諸煩惱力染汙生有
理極成立餘中有等一一通三謂彼
皆通善染无記應知中有初續刹那
亦必染汙猶如生有如是四有何界
所繫欲色具四无色唯三非無色業
感中有果如順正理巳具思擇有情
於此四種有中由何而住頌曰有情
由食住叚欲體唯三非色不能益自根
解脫故觸思識三食有漏通三界意成
及求生食香中有起前二益此世所依
及能依後二於當有引及起如次論曰
經說世尊自悟一法正覺正說謂諸
有情一切无非由食而住何等爲食
食有四種一叚二觸三思四識叚有
二種謂細及麤細謂中有食香爲食
故及天刧初食無變穢故如油沷沙
散入支故或細汙蟲嬰兒等食說名
爲細翻此爲麤如是叚食唯在欲界
離叚食貪生上界故非上界身依外
緣住色界雖有能益大種而非叚食
如非妙欲如色界中雖有微妙色聲
觸境而不引生増上貪故不名
[28-0108a]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苐十五卷苐十三張操妙欲
如是雖有最勝微妙能攝益觸而畢
竟无分叚呑噉故非叚食雖非叚食
攝而非无食義如喜雖非四食中攝
而經說爲食以有食義故如契經言
我食喜食由喜食久住如極光淨天
然叚食體有十三事以處捻収唯有
三種謂唯欲界香味觸三一切皆爲
叚食自體可成叚別而呑噉故謂以
口鼻分分受之以少従多故作是說
雖非呑噉但能益身令得久住亦細
食攝猶如影光炎凉塗洗又刧初位
地味等食亦名叚食分叚受故又諸
飮等亦名叚食皆可叚別而受用故
色處名叚不名爲食以不能攝益自
所對根故夫言食者攝益諸根及諸
大種色處无力攝益自根及諸大種
是不至取根所行故以契經說叚食
非在手中器中可成食事要入鼻口
牙齒咀嚼津液浸潤進度喉筒墮生
藏中漸漸消化味勢熟德流諸脈中
攝益諸蟲乃名爲食爾時方得成食
事故若在手器以當爲名如天授名
那落迦等雖彼分叚捻得食名
[28-0108b]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苐十五卷苐十四張操
而成食時唯香味觸爾時唯此爲根
境故又如何知色處非食身内攝益
根大功能如香味觸不別見故爾時
不生彼境識故生自識時尙不損益
自根大種况入身巳不生自識能爲
食事見日月輪等能損益眼根是觸
功能非形顯力豈不苦樂與識俱生
此二能爲損益事故色處於眼亦爲
損益理不應然眼與明等應成食故
然彼爲境順苦樂觸能爲食事色處
不然見安繕那籌等諸色眼不増損
要至眼中眼方増損是故叚食定非
色處若爾何故於契經中稱讃叚食
具色香味爲令欣樂兼讃助緣如亦
讃言恭敬施與豈卽恭敬亦名叚食
然成叚食具正助緣又舉色相表香
味觸亦妙可欣故作是說是故食體
唯香味觸非色不能益自根解脫故
夫名食者必先資益自根大種後乃
及餘飮噉色時於自根大尙不爲益
况能及餘由彼諸根境各別故有時
見色生喜樂者緣色觸生是食非
色又不還者及阿羅漢解脫食貪雖
[28-0108c]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苐十五卷苐十五張操見
妙食而不生喜无所益故巳說叚食
界繫及體觸思識三次當顯示觸謂
根境識三和所生心所緣起中巳廣
思擇思謂意業識謂了境此三唯有
漏通三界皆有如是四食體㧾有十
六事唯後三食說有漏言顯香等三
不濫无漏何緣无漏觸等非食食謂
能牽能資諸有可猒可断愛生長處
无漏雖資他所牽有而自无有牽有
功能非可猒斷愛生長處故不建立
在四食中卽由此因望他界地雖有
漏法亦非食體他界地法雖亦爲因
能資現有而不能作牽後有因故不
名食諸無漏法現在前時雖能爲因
資根大種而不能作牽後有因雖暫
爲因資根大種而但爲欲成巳勝依
速趣涅槃永滅諸有自地有漏現在
前時資現令増能招後有由此巳釋
叚食爲因招後有義謂觸等食牽後有
時亦牽當來内法香等現内香等資
觸等因令牽當有亦能自取當來香
等爲等流果是故叚食與後有因同
一果故亦能牽有故名爲食然
[28-0109a]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苐十五卷苐十六張操香味
觸體類有三謂異熟生等流長養由
外香等覺發身中内香味觸令成食
事故所說食其理定成如契經說食
有四種能令部多有情安住及能資
益諸求生者言部多者顯巳生義諸
趣生巳皆謂巳生復說求生爲何所
目此目中有由佛世尊以五種名說
中有故何等爲五一者意成従意生
故是牽引業所引果義若爾此應有
太過失不爾中有不攬外緣精血等
物以成身故二者求生多喜尋察當
生處故生謂生有中有多求趣生有
處三者食香身資香食徃生處故四
者中有死生二有無間有故五者名
起死有無間支體无缺身頓起故或
復對向當生決定暫時起故何緣說
食唯有四種一切有爲皆有食用經
說涅槃亦有食故如契經說涅槃有
食所謂覺支雖諸有爲皆有食用而
就勝說謂大仙尊爲所化者就資有
勝唯說四食謂初二食能益此身所
依能依後之二食能引當有能起當
有如次資益引起名色二種有
[28-0109b]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苐十五卷苐十七張操身故
立四食所依謂色卽有根身能依謂
名卽心心所此中叚食資益所依以
有根身由此住故此中觸食資益能
依以心心所由此活故如是二食於
巳生有資益功能最爲殊勝思爲引
業識爲種子引起當有謂由業故能
引當來名色二有業旣引巳愛潤識
種能令當有名色身起故契經說業
爲生因愛爲起因如是二食於未生
有引起功能最爲殊勝故唯說此四
種爲食此四食中後二如生母生未
生故前二如養母養巳生故餘廣決
擇如順正理今更應思前釋四有死
生二有唯一刹那於此時中何識現
起此識復與何受相應定心无心得
死生不住何性識得入涅槃於命終
時識何處滅斷末摩者其體是何頌
曰斷善
根與續離染退死生許唯意識中死生
唯捨受非定无心二二無記涅槃漸死
足齊心最後意識滅下人天不生斷末
摩水等論曰
斷善續善離界地染従離染退
[28-0109c]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苐十五卷苐十八張操命終
受生此六位中唯許意識皆是意識
不共法故五識於此無有功能生言
兼攝中有初念意識雖具三受相應
而死生時唯有捨受非苦樂受性不
明利順死生時苦樂二受性極明利
不順死生非明利識有死生義以死
生時必昧劣故由此故說下三靜慮
唯近分心有死生理以根本地无捨
受故雖說在意識得有死生而非在
定心有死生理非界地別有死生故
設界地同極明利故由勝加行所引
發故又在定心能攝益故必由損害
方有命終諸在定心非染汙故必由
染汙方得受生異地染心亦攝益故
無命終理加行起故无受生理異地
染心必勝地攝无容樂徃劣地受生
異地無記以非染汙加行起故亦无
生死亦非無心有死生義理相違故
死有二種或他所害或任運終處无
心位他不能害有殊勝法任持身故
處无心位非任運終入心定能引出
心故謂入心作等无間緣取依此身
心等果法必无有別法能礙令
[28-0110a]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苐十五卷苐十九張操不生
若所依身將欲變壞必定還起屬此
身心方得命終更无餘理又有契經
證非无心命終故契經說无想有情
由想起巳従彼處殁非無心位可得
受生必由勝心現所引故住昧劣位
而受生故離起煩惱无受生故亦有
契經證非无心受生故契經言識若
不入母胎中者名色得成羯刺藍不
乃至廣說然死有心雖通三性而阿
羅漢必无染心雖有善心及二無記
而强盛故不入涅槃入涅槃心唯二
無記謂威儀路或異熟生若說欲界
有捨異熟入涅槃心通二無記若說
欲界无捨異熟入涅槃心但威儀路
必无離受而獨有心劣善何故不入
涅槃以彼善心有異熟故諸阿羅漢
猒背未來諸異熟果入涅槃故若爾
住異熟應不入涅槃不爾巳簡言猒
背未來故何不猒背現在異熟知依
現異熟永斷諸有故依現異熟證无
學果知彼有恩不深猒患諸阿羅漢
深猒當生故命終時避彼因善唯二
无記勢力劣故順於昧劣相續
[28-0110b]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苐十五卷苐二十張操斷心
故入涅槃唯二无記眼等諸識雖依
色根而无方所况復意識然約身根
滅處說者若頓死者意識身根欻然
㧾滅非有別處若漸死者徃下人天
於足齊心如次識滅謂墮惡趣說名
徃下彼識最後兩足處滅若徃人趣
識滅於齊若徃生天識滅心處諸阿
羅漢說名不生彼最後心亦心處滅
有餘師說彼滅在頂正命終時於足
等處身根滅故意識墮滅臨命終時
身根漸減至足等處欻然都滅如以
少水置炎石上漸減漸消一處都盡
必无同分相續爲因能无間生所趣
後有唯漸命終者臨命終時有爲斷
末摩苦受所逼无有別物名爲未摩
然於身中有別處所風熱炎盛所逼
切時極苦受生卽便致死得末摩稱
如有頌曰身中
有別處觸便令命終如靑蓮花鬚微塵
等所觸若水
火風不平緣合㸦相乖反或㧾或別
勢用増盛傷害末摩如以利刀分解
支節因斯引發極苦受生従此
[28-0110c]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苐十五卷苐二十一張操湏
臾定當捨命由茲理故名斷未摩非
如斬薪說名爲斷如斷无覺故得斷
名好發語言譏刺於彼隨實不實傷
切人心由此當招斷末摩苦何緣地
界非斷末摩以无第四内灾患故内
三灾患謂風熱痰水火風増隨所應
起有說此似外器三灾此斷末摩天
中非有然諸天子將命終時先有五
種小衰相現一者衣服嚴具絕可意
聲二者自身光明欻然昧劣三者於
沐浴位水渧著身四者本性囂馳今
滯一境五者眼本凝寂今數瞬動此
五相現非定命終遇勝善緣猶可轉
故復有五種大衰相現一者衣染埃
塵二者花鬘萎萃三者兩腋汗出四
者臭氣入身五者不樂本座此五相
現決定命終設遇强緣亦不轉故世
尊於此有情世間生住殁中建立三
聚何謂三聚頌曰正
邪不定聚聖造无問餘論
曰一正性定聚二邪性定聚三不定
性聚何名正性謂世尊言貪无餘斷
瞋无餘斷癡无餘斷一切煩惱皆
[28-0111a]
阿毗逵磨藏顯宗論苐十五卷苐二十二張操無餘
斷是名正性何故唯斷說名正性謂
此永盡邪僞法故又體是善常智者
定愛故世尊亦說聖道名正性經說
趣入正性離生故何名邪性謂有三
種一趣邪性二業邪性三見邪性卽
是惡趣五无間業五不正見如次爲
體於二定者學无學法五無間業如
其次第定趣離繫他獄果故成就此
者得此聚名卽名爲聖造无間者正
脫巳脫煩惱縛故說名爲聖聖是自
在離繫縛義或遠衆惡故名爲聖獲
得畢竟離繫得故或善所趣故名爲
聖中无間隔故名無間好爲此因故
名爲造正邪定餘名不定性彼待
二緣可成二故非定屬一得不定名
說一
切有部顯宗論卷第十五甲辰
歳高麗國大藏都監奉勅彫

[28-0111b]
阿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