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079 經進東坡文集事略-宋- (SBCK)


[005-1a]
經進東坡文集事略卷第五
   迪功郎新紹興府&KR0792縣主簿臣郎 曄 上進
  進論
    秦皇論 漢髙論
    魏武論 伊尹論
    周公論
   秦皇論
昔者生民之&KR0004不知所以養生之具擊&KR0366挽裂與禽獸
爭一旦之命惴惴焉朝不謀夕憂死之不給是故巧詐
不生而民無知然聖人惡其無别而憂其無以生也是
以作爲器用耒耜弓失舟車罔&KR0328之𩔖莫不備至使民
樂生便利役御萬物而適其情而民始有以極其口腹
[005-1b]
耳目之欲器利用便而巧詐生求得欲從而心志廣聖
人又憂其桀猾變詐而難治也是故制禮以反其&KR0004
者所以反本復始也聖人非不知箕踞而坐不揖而食
便於人情而適於四體之安也將必使之習爲迂闊難
行之節寛衣愽帶佩玉履舄所以回翔容與而不可以
馳驟上自朝廷而下至於民其所以視聽其耳目者莫
不近於迂闊其衣以黼黻文章其食以籩豆簠簋其耕
以井田其進取選舉以學校其治民以諸侯嫁娶死䘮
莫不有法嚴之以&KR0017神而重之以四時所以使民自尊
而不輕爲姦故曰禮之近於人情者非其至也周公孔
子所以區區於升降揖遜之間丁寜反覆而不敢失墜
者丗俗之所謂迂闊而不知夫聖人之權固在於此也
[005-2a]
自五帝三代相承而不敢破至秦有天下始皇帝以詐
力而并諸侯自以爲智術之有餘而禹湯文武之不知
出此也於是廢諸侯破井田凡所以治天下者一切出
於便利而不耻於無禮決壞聖人之藩牆而以利器明
示天下老子云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故自秦以來天下惟知所以求
生避死之具而以禮者爲無用贅疣之物何者其意以
爲生之無事乎禮也苟生之無事乎禮則凡可以得生
者無不爲矣嗚呼此秦之禍所以至今而未息歟昔者
始有書契以科斗爲文而其後始有規矩摹畫之迹蓋
今所謂大小篆者至秦而更以𨽻帝王世紀日蒼頡取/象鳥跡始作文字字
源日髙陽作科斗書書斷日大篆者周宣王太史史籕/所作小篆者秦相李斯所作又云𨽻書者秦下邽人程
邈所作邈字元岑始爲縣獄吏得罪始皇幽繫雲陽獄/中覃思十年益小篆方圓而爲𨽻書三千字奏之始皇
[005-2b]
善之用爲御史以奏事煩多篆家難/成書乃用𨽻書爲𨽻人佐書故日𨽻其後日以變革貴
於速成而從其易又創爲紙以易簡䇿後漢蔡倫傳自古/書契/多編以竹
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木膚麻頭及幣布魚網以爲紙元興元年上之
和帝善其能自/是天下莫不用是以天下簿書符檄繁多委壓而吏不
能究奸人有以措其手足如今丗而尚用古之篆書簡
䇿則雖欲繁多其𫝑無由由此觀之則凡所以便利天
下者是開詐僞之端也嗟夫秦旣不可及矣而後之君
子欲治天下而惟利便之求則是引民而日趍於詐也
悲夫
   漢髙帝論
有進說於君者因其君之資而爲之說則用力寡矣人
惟好善而求名是故仁義可以誘而進不義可以刼而
[005-3a]
[005-4a]
髙帝最易曉者苟有以當其心彼無所不從盍亦告之
以吕后太子從帝起於布衣以至於定天下天下望以
爲君雖不肖而大臣心欲之如百歳後誰肯北面事戚
&KR0078子乎所謂愛之者祗以禍之嗟夫無有以奚齊卓子
之所以死爲髙帝言之者歟國語晉獻公聽驪&KR0078之䜛/殺太子申生又譛二公子
皆出奔乃立奚齊獻公卒里克殺奚齊/荀息立卓子而輔之里克又殺卓子叔孫通之徒不
足以知天下之大計獨有廢嫡立庻之說而欲持此以
&KR0077之此固髙帝之所輕爲也人固有所不平使如意爲
天子惠帝爲臣絳灌之徒圜視而起如意安得而有之
孰與其全安而不失爲王之利也如意之爲王而不免
於死則亦髙帝之過矣不少抑逺之以泄吕后不平之
氣而又厚封焉髙帝九年封如意/爲越王王趙國其爲計不巳踈乎或
[005-4b]
曰吕后強悍髙帝恐其爲變故欲立趙王此又不然自
髙帝之時而言之計吕后之年當死於惠帝之手吕后
雖悍亦不忍奪之其子以與姪惠帝旣死而吕后始有
邪謀此出於無聊耳而髙帝安得逆知之且夫事君者
不能使其心知其所以然而樂從吾說而欲以𫝑奪之
亦巳危矣如留侯之計髙帝顧戚&KR0078悲歌而不忍留侯/傳云
上旣見四人從太子召戚夫人指視日我欲易之彼四/人爲之輔羽翼已成難動矣上自爲楚歌戚夫人欷戯
流/涕特以其𫝑不得不從是以區區猶欲爲趙王計使周
昌相之此其心猶未悟以爲一強項之周昌足以抗吕
后而捍趙王不知周昌激其怒而速之死耳周昌傳云/趙王年十
歳髙祖憂萬歳之後不全也乃用趙堯計拜昌爲趙相/髙祖崩太后使使召趙王昌令王稱疾不行使者三反
太后怒召昌至罵日爾不知我之怨戚氏乎而不遣/趙王昌旣至復召趙王王果來至長安月餘鴆殺之
[005-5a]
之善原人情而深識天下之𫝑者無如髙帝然至此而
惑亦無有以告之者悲夫
   魏武帝論
丗之所謂智者知天下之利害而審乎計之得失如斯
而已矣此其爲智猶有所窮惟見天下之利而爲之惟
其害而不爲則是有時而窮焉亦不能盡天下之利古
之所謂大智者知天下利害得失之計而權之以人是
故有所犯天下之至危而卒以成大功者此以其人權
之輕敵者敗重敵者無成功何者天下未嘗有百全之
利也舉事而待其百全則必有所格是故知吾之所以
勝人而人不知其所以勝我者天下莫能敵之昔者晉
荀息知虢公必不能用宫之竒左傳僖公二年晉荀息/請假道於虞以伐虢公
[005-5b]
日宮之竒存焉對日宫之竒之爲人也懦而不能強諫/且少長於君君暱之雖諌將不聽乃使苟息假道於虞
虞公許之宫之竒/諌果不聽遂起師齊鮑叔知魯君必不能用施伯國語/齊鮑
叔說威公請管仲於魯威公日施伯魯之謀臣也知吾/將用之必不予我鮑子對日使人請諸魯日寡君有不
令之臣在君之國欲以戮之於羣臣故請之則予我矣/威公使請諸魯如鮑叔之言莊公以問施伯施伯對日
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也請殺而以其屍授之莊公/將殺管仲齊使者日寡君欲以親爲戮請生之於是莊
公使束縳管/仲以予齊使薛公知黥布必不出上䇿黥布傳云薛公/旣畫三計上日
是計將安出薛公日岀下計上日胡爲廢上計而出下/計薛公日布故驪山之徒也致萬乗之主此皆爲身不
顧後爲百姓萬丗慮者也故岀下計/上日善及布出兵果如薛公揣之此三者皆危道也
而直犯之彼不知用其所長又不知出吾之所忌是故
可以冒害而就利自三代之亡天下以詐力相并其道
術政教無以相過而能者得之當漢氏之衰豪傑並起
而圖天下二𡊮董吕謂𡊮紹𡊮術/董卓吕布也爭爲強暴而孫權劉
[005-6a]
備又以區區於一隅其用兵制勝固不足以敵曹氏然
天下終於分裂訖魏之世而不能一蓋嘗試論之魏武
長於料事而不長於料人是故有所重發而䘮其功有
所輕爲而至於敗劉備有蓋世之才而無應卒之機方
其新破劉璋蜀人未附一日而四五驚斬之不能禁釋
此時不取而其後遂至於不敢加兵者終其身三國志/劉曄傳
太祖征張魯旣至漢中乏食欲還曄進日劉備人傑也/有度而遲得蜀日淺蜀人未恃也今破漢中蜀人震恐
其𫝑自傾以公之神明因其傾而壓之無不克也太祖/不從居七日蜀降者&KR0003蜀中一日數十驚備雖斬之而
不能安也太祖問曄日今尚可擊不曄日今已小/定未可擊也大軍遂還故終太祖之世竟不伐蜀孫權
勇而有謀此不可以聲𫝑恐喝取也帝不用中原之長
而與之爭於舟楫之間一日一夜行三百里以爭利犯
此二敗以攻孫權是以䘮師於赤壁以成呉之強三國/志蜀
[005-6b]
先主傳云曹公以江陵有軍實恐先主據之乃釋輜重/輕軍到襄陽聞先主巳過曹公將精&KR0016五千急追之一
日一夜行三百餘里先主到夏口遣諸葛亮自結於孫/權權遣周瑜程普等水軍數萬與曹公戰于赤壁大破
之焚其舟船/曹公引歸且夫劉備可以急取而不可以緩圖方其
危疑之間卷甲而趍之雖兵法之所忌孫子軍爭篇日/百里而爭利則
擒三將軍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可以得志孫權者可以計取而不
可以𫝑破也而欲以荆州新附之卒乗勝而取之時魏/武新
破荆/州彼非不知其難特欲僥倖於權之不敢抗也此用
之於新造之蜀乃可以逞故夫魏武重發於劉備而䘮
其功輕爲於孫權而至於敗此不亦長於料事而不長
於料人之過歟嗟夫事之利害計之得失天下之能者
舉知之知之而不能權之以人則亦紛紛焉或勝或&KR0018
爭爲雄強而未見其能一也
[005-7a]
   伊尹論三山林之竒解孟子人有不爲也而後/可以有爲日東坡伊尹論蓋本諸此
辦天下之大事者有天下之大節者也立天下之大節
者狹天下者也夫以天下之大而不足以動其心則天
下之大節有不足立而大事有不足辦者矣今夫匹夫
匹婦皆知㓗廉忠信之爲美也使其果㓗廉而忠信則
其智慮未始不如王公大人之能也惟其所爭者止於
簞食豆羹而簞食豆羮足以動其心則冝其智慮之不
出乎此也簞食豆羹非其道不取則一郷之人莫敢以
不正犯之矣一郷之人莫敢以不正犯之而不能辦一
郷之事者未之有也推此而上其不取者愈大則其所
辦者愈逺矣遜天下與遜簞食豆羹無以異也治天下
與治一郷亦無以異也然而不能者有所蔽也天下之
[005-7b]
冨是簞食豆羮之積也天下之大是一郷之推也非千
金之子不能運千金之資販夫販婦得一金而不知其
所措非智不&KR0002所居之卑也孟子曰伊尹耕於有莘之
野非其道也非其義也雖禄之天下弗受也夫天下不
能動其心是故其才全以其全才而制天下是故臨大
事而不亂古之君子必有髙丗之行非苟求爲異而巳
卿相之位千金之冨有所不屑將以自廣其心使窮逹
利害不能爲之芥蔕以全其才而欲有所爲耳後之君
子蓋亦嘗有其志矣得失亂其中而榮辱奪其外是以
役役至於老死而不暇亦足悲矣孔子叙書至於舜禹
臯陶相遜之際蓋未嘗不太息也夫以朝廷之尊而行
匹夫之遜孔子安取哉取其不汲汲於富貴有以大服
[005-8a]
天下之心焉耳夫太甲之廢天下未嘗有是而伊尹始
行之天下不以爲驚以臣放君天下不以爲&KR0427旣放而
復立太甲不以爲專何則其素所不屑者足以取信於
天下也彼其視天下眇然不足以動其心而豈忍以廢
放其君求利也哉後之君子蹈常而習故惴惴焉懼不
免於天下一爲希闊之行則天下羣起而誚之不知求
其素而以爲古今之變時有所不可者亦巳過矣夫
   周公論
論周公者多異說何也周公居禮之變而處聖人之不
幸宜乎說者之異也凡周公之所爲亦不得巳而巳矣
&KR0002得巳而不巳則周公安得而爲之成王㓜不能爲政
周公執其權以王命賞罰天下是周公不得巳者如此
[005-8b]
而巳今儒者曰周公踐天子之位稱王而朝諸侯記明/堂位
武王崩成王㓜弱周公踐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諸侯於明堂則是豈不可以已耶
書曰周公位冢宰正百工羣叔流言又曰召公爲保周
公爲師相成王爲左右召公不說又曰周公曰王&KR0002
則是周公未嘗踐天子之位而稱王也周公稱王則成
王宜何稱將亦稱王耶將不稱也不稱則是廢也稱王
則是二王也而周公將何以安之孔子曰必也正名乎
儒者之患患在於名實之不正故亦有以文王爲稱王
吏記周本紀云詩人道西伯蓋受命之/年稱王而斷虞芮之訟後十年而崩是以聖人爲
後丗之&KR0427君急於爲王者也天下雖亂有王者在而巳
自王雖聖人不能以服天下昔髙帝擊滅項籍統一四
海諸侯大臣相率而歸之然且辭以不德髙紀五年追/斬項羽楚地
[005-9a]
悉定於是諸侯王韓信等請上尊號漢王日寡人聞帝/者賢者有也虚言亡實之名非所取也今諸侯王皆推
髙寡人將何以處之哉諸侯王皆日大王德施四海居/帝位甚宜漢王日諸侯王幸以爲便於天下之民則可
矣於是即皇帝/位於汜水之陽惟陳勝呉廣乃囂囂乎急於自王張耳/陳餘
傳云陳渉至陳豪桀說渉爲王渉以問/兩人皆以爲不可聽不聽遂立爲王而謂文王亦爲
之耶武王伐商師渡孟津㑹於牧野其所以稱先君之
命命於諸侯者蓋猶曰文考而巳至于武成旣巳柴望
告天百工奔走受命于周而後其稱曰我文考文王克
成厥勲由此觀之則是武王不敢一日妄尊其先君而
况於文王自王乎詩曰虞芮質厥成文王蹶厥生緜詩/注云
質成也成平也蹶動也虞芮之君相與爭田乆而不平/乃相謂日西伯仁人也盍往質焉乃相與朝周入其境
則耕者遜畔行者遜路入其邑男女異路頒白不提挈/入其朝士遜爲大夫大夫遜爲卿二國之君感而相謂
日我等小人不可以履君子之庭乃相遜以其所爭田/爲間田而退又云虞芮之質平而文王動其緜緜民&KR0004
[005-9b]
生之道謂廣其/德而天業大是亦追稱而巳矣史記曰嫗乎采𦬊歸
乎田成子田敬仲元世家云田乞卒子常代立是爲田/成子常興監止相簡公欲去&KR0101止遂復修釐
子之政以大斗岀貸以小斗収齊/人歌之日嫗乎采𦬊歸乎田成子夫田常之時安知其
爲成子而稱之故凡以文王爲稱王者皆過也是資後
世之簒君而爲之藉也陳賈問於孟子曰周公使管蔡
監商管蔡以商叛知而使之是不仁不知是不智孟子
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過不亦宜乎從孟子之
說則是周公未免於有過也夫管蔡之叛非逆也是其
智不足以深知周公而巳矣周公之誅非疾之也其𫝑
不得不誅也故管蔡非所謂大惡也兄弟之親而非有
大惡則其道不得不封管蔡之封武王之世也武王之
世未知有周公成王之事則管蔡何從而叛周公何從
[005-10a]
而誅之故曰周公居禮之變而處聖人之不幸也
經進東坡文集事略卷第五
[005-1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