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4d0079 經進東坡文集事略-宋- (SBCK)


[004-1a]
經進東坡文集事略卷第四
   迪功郎新紹興府&KR0792縣主簿臣郎 曄
  進論此係應制科/時所上進卷
    中庸論上 中庸論中
    中庸論下 大臣論上
    大臣論下
   中庸論上
甚矣道之難明也論其著者鄙滯而不通論其微者汙
漫而不可考其弊始於昔之儒者求爲聖人之道而無
所得於是務爲不可知之文庶幾乎後世之以我爲深
知之也後之儒者見其難知而不知其空虚無有以爲
將有所深造乎道者而自恥其不能則從而和之曰然
[004-1b]
相欺以爲髙相習以爲深而聖人之道日以逺矣自子
思作中庸儒者皆祖之以爲性命之說嗟夫子思者豈
亦斯人之徒歟盖嘗試論之夫中庸者孔氏之遺書而
不全者也其要有三而巳矣三者是周公孔子之所從
以爲聖人而其虚詞蔓延是儒者之所以爲文也是故
去其虚詞而取其三其始論誠明之所入其次論聖人
之道所從始推而至於其所終極而其卒乃始内之於
中庸盖以爲聖人之道略見於此矣記曰自誠明謂之
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夫誠者何也樂
之之謂也樂之則自信故曰誠夫明者何也知之之謂
也知之則逹故曰明夫惟聖人知之者未至而樂之者
先入先入者爲主而待其餘則是樂之者爲主也&KR0002
[004-2a]
賢人樂之者未至而知之先入先入者爲主而待其餘
則是知之者爲主也樂之者爲主是故有所不知知之
未嘗不行知之者爲主是故雖無所不知而有所不能
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知之
者與樂之者是賢人聖人之辨也好之者是賢人之所
由以求誠者也君子之爲學謹乎其始何則其所先入
者重也知之多而未能樂焉則是不如不知之愈也人
之好惡莫如好色而惡臭是人之性也好善如好色惡
惡如惡臭是聖人之誠也故曰自誠明謂之性孔子盖
長而好學適周觀禮問於老聃萇洪之徒而後明於禮
家語&KR0026周篇云孔子至周問禮於老聃訪楽於萇洪/歷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則察廟朝之度於是喟然嘆
日吾乃今知周公之/聖与周之所以王也五十而後讀易蓋亦有晚而後知
[004-2b]
者然其所先得於聖人者是樂之而巳孔子厄於陳蔡
之間問於子路子貢二子不恱而子貢又欲少貶焉家/語
在厄篇云楚昭王聘孔子路出于陳蔡陳蔡大夫使兵/徒距孔子不得行絶糧七日乃召子路而問焉子路愠
至作色而對又問子貢子貢日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盍少貶焉是二子者非
不知也其所以樂之者未至也且夫子路能死於衞家語/弟子
解云子路仕衛爲大夫遇蒯/与其子輙争國子路遂死輙難而不能不怛於陳蔡是
豈其知之罪邪故夫弟子之所爲從孔子游者非專以
求聞其所未聞盖將以求樂其所有也明而不誠雖挾
其所有倀倀乎不知所以安之苟不知所以安之則是
可與居安而未可與居憂患也夫惟憂患之至而後誠
明之辨乃可以見由此觀之君子安可以不誠哉
   中庸論中
[004-3a]
君子之欲誠也莫若以明夫聖人之道自本而觀之則
皆出於人情不循其本而逆觀之於其求則以爲聖人
有所勉強力行而非人情之所樂者夫如是則雖欲誠
之其道無由故曰莫&KR0002以明使吾心曉然知其當然而
求其樂今夫五常之教惟禮爲&KR0002強人者何則人情莫
不好逸豫而惡勞苦今吾必也使之不敢箕踞箕踞謂/伸其兩
脚而坐又日/其形似箕而磬折百拜以爲禮磬折謂屈身如磬/之曲折言其敬也
情莫不樂冨貴而羞貧賤今吾必也使之不敢自尊而
卑遜退抑以爲禮用噐之爲便而祭噐之爲貴䙝衣之
爲便而衮冕之爲貴哀欲其速巳而伸之三年樂欲其
不巳而不得終日此禮之所以爲強人而觀之於其末
者之過也盍亦反其本而思之今吾以爲磬折不如立
[004-3b]
之安也而將惟安之求則立不如坐坐不如箕踞箕踞
不如偃仆偃仆而不巳則將祼&KR0221而不顧苟爲祼&KR0221
不顧則吾無乃亦將病之夫豈獨吾病之天下之匹夫
匹婦莫不病之也苟爲病之則是其勢將必至於磬折
而百拜由此言之則是磬折而百拜者生於不欲祼&KR0221
之間而巳也夫豈惟磬折百拜將天下之所謂強人者
其皆必有所從生也辨其所從生而推之至於其所終
極是之謂明故記曰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
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
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有所不能焉君子之道推
其所從生而言之則其言約約則明推其逆而觀之故
其言費費則隱君子欲其不隱是故起於夫婦之有餘
[004-4a]
而推之至於聖人之所不及舉天下之至易而通之於
至難使天下之安其至難者與其至易無以異也孟子
曰簞食豆羮得之則生不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
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辨禮義而
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向爲身死而不受今爲朋友妻
妾之奉而爲之此之謂失其本心且萬鍾之不受是王
公大人之所難而以行道乞人之所不屑而較其輕重
是何以異於匹夫匹婦之所能行通而至於聖人之所
不及故凡爲此說者皆以求安其至難而務欲誠之者
也天下之人莫不欲誠而不得其說故凡此者誠之說

   中庸論下
[004-4b]
夫君子雖能樂之而不知中庸則其道必窮記曰君子
遵道而行半塗而廢吾弗能巳矣君子非其信道之不
篤也非其力行之不至也得其偏而忘其中不得終日
安行乎通塗夫雖欲不廢其可得邪記曰道之不行也
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以爲過者之難歟
復之中者之難歟冝&KR0002過者之難也然天下有能過而
未有能中則是復之中者之難也記曰天下國家可均
也爵禄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旣不可過
又不可不及如斯而巳乎曰未也孟子曰執中爲近之
執中無權猶執一也書曰不恊于極不罹于咎皇則受
之又曰㑹其有極歸其有極而記曰君子之中庸也君
子而時中皇極者有所不極而㑹于極時中者有所不
[004-5a]
中而歸于中吾見中庸之至於此而尤難也是故有小
人之中庸焉有所不中而歸於中是道也君子之所以
爲時中而小人之所以爲無忌憚記曰小人之中庸也
小人而無忌憚也嗟夫道之難言也有小人焉因其近
似而&KR0060其名聖人憂思恐懼是故反覆而言之不厭何
則是道也固小人之所&KR0060以自便者也君子見危則能
死勉而不死以求合於中庸見利則能辭勉而不辭以
求合於中庸小人貪利而苟免而亦欲以中庸之名私
自便也此孔子孟子之所爲惡郷原也一郷皆稱原人
焉無所往而不爲原人同乎流俗合乎汙丗曰古之人
行何爲踽踽涼涼生斯丗也善斯可矣以古之人爲迂
而以令丗之所善爲足以巳矣則是不亦近似於中庸
[004-5b]
邪故曰惡紫恐其亂朱也惡莠恐其亂苗也何則惡其
似也信矣中庸之難言也君子之欲從事乎此無循其
迹而求其味則幾矣記曰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大臣論上
以義正君而無害於國可謂大臣矣天下不幸而無明
君使小人執其權當此之時天下之忠臣義士莫不欲
奮臂而擊之擊之而不勝身死其禍止於一身擊之而
勝君臣不相安天下必亡是以春秋之法不待君命而
誅其側之惡人謂之叛晉趙鞅入于𣈆陽以叛是也公/羊
傳定公十三年秋晋趙鞅入于晋陽以叛鞅取晋陽之/甲以逐荀寅与士吉射荀偶与士吉射者&KR0154爲者也君
側之惡人也此逐君側之惡/人&KR0154爲以叛言之无君命也世之君子將有志於天下
欲扶其衰而救其危者必先計其後而爲可居之功其
[004-6a]
濟不濟則命也是故功成而天下安之今小人君不誅
而吾誅之則/是侵君之權而不可居之功也夫旣巳侵君
之權而能北靣就人臣之位使君不吾疑者天下未嘗
有也國之有小人猶人之有癭今夫癭必生於頸而附
於咽是以不可去有賤丈夫者不勝其忿而決去之夫
是以去疾而得死漢之亡唐之滅由此故也自威靈之
後至於獻帝天下之權歸於内孺賢人君子進不容於
朝退不容於野天下之怒可謂極矣當此之時議者以
爲天下之患獨在官官官官去則天下無事然竇武何
進之徒擊之不勝止於身死袁紹擊之而勝漢遂以亡後/漢
竇武傳靈帝時武秉政太傅陳蕃私謂武日中常侍曹/節王甫等自威帝以來操弄國權濁乱海内今不誅節
等後必難圗遂与武定計誅之武奏收節等謀泄其黨/王甫頴兵千餘与武對陳武軍稍稍帰甫武走諸軍追
[004-6b]
圍之乃自殺梟首洛陽都亭何進傳献帝時進錄尚書/事素知中官天下所疾隂規誅之𡊮紹又爲晝䇿多召
四方猛將以脅太后進遂召董卓等屯関中進乆不决/其謀頗泄中官懼而思変張遜乃率常侍叚珪数十人
伏兵省中矯詔召進入坐省閤於是拔劒斬進於嘉德/殿前𡊮紹聞乱遂閉北宫門勒兵捕宦者無少長皆殺
之或有無&KR0161而誤死/者漢室亦自此立矣唐之衰也其迹亦大𩔖此自輔國
元振之後天子廢立聽於宦官當此之時士大夫之論
亦惟宦官之爲去然而李訓鄭注元載之徒撃之不勝
止於身死至於崔昌遐擊之而勝唐亦以亡唐史宦官/傳肅宗時
李輔國用亊及立代宗以定䇿功愈䟦扈程元振与辅/國助討難立太子是爲代宗其後廢立多出於刘&KR1285
仇士良王守澄之徒而楊復恭至自称定策國老門生/天子文宗始𠋣宋申錫謀誅守澄不克而死官官益横
帝愈憤耻乃与李訓鄭注定計誅之因令&KR0311上良魚洪/志等往觀甘露欲伏兵殺之㑹風動幕開見執兵者士
良等因刼帝殺訓注而王涯賈餗之流皆死昭宗時韓/全誨与崔昌遐争&KR0096昌遐乃召朱全忠入誅宜官韓全
誨等皆死又誅八百人於内侍省哀号之声聞于/路君側雖清而全忠𫝑遂張帝卒弑死唐室以亡方其
[004-7a]
未去是纍然者癭而巳矣及其旣去則潰裂四出而継
之以死何者此侵君之權而不可居之功也且爲人臣
而不顧其君&KR0162其身於一決以快天下之望亦巳危矣
故其成則爲𡊮爲崔敗則爲何竇爲訓注然則忠臣義
士亦奚取於此哉夫竇武何進之亡天下悲之以爲不
何竇賛云事敗閹孺/身死功頺爲丗所悲然亦幸而不成使其成也二子
亦將何以居之故曰以榖正君而無害於國可謂大臣

   大臣論下
天下之權在於小人君子之欲擊之也不亡其身則亡
其君然則是小人者終不可去乎聞之曰迫人者其智
淺迫於人者其智深非才有不同所居之𫝑然也古之
[004-7b]
爲兵者圍師勿遏窮㓂勿迫孫子軍爭扁云帰师勿遏/圍师必闕窮㓂勿迫此用
兵之/法也誠恐其知死而致力則雖有衆無所用之故曰同
舟而遇風則呉越可使相救如左右手孫子九地篇大/夫呉人与越人
相𢙣也當其同舟而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小人之心自知其&KR0018天下之怨
而君子之莫吾赦也則將日夜爲計以備一旦卒然不
可測之患今君子又從而疾惡之是以其謀不得不深
其交不得不合交合而謀深則其致毒也忿戾而不可
解故凡天下之患起於小人而成於君子之速之也小
人在内君子在外君子爲客小人爲主主未發而客先
焉則小人之詞直而君子之勢近於不順直則可以欺
衆而不順則難以令其下故昔之舉事者常以中道而
衆散以至於敗則其理豈不甚明哉如竇武諸軍多/降王甫之類&KR0002
[004-8a]
夫智者則不然内以自固其君子之交而厚集其勢外
以陽浮而不逆於小人之意以待其間寛之使不吾疾
狃之使不吾慮啖之以利以昬其智順適其意以殺其
怒然後待其發而乗其隙推其墜而挽其絶故其用力
也約而無後患莫爲之先故君不怒而勢不偪如此者
功成而天下安之今夫小人急之則合寛之則散是從
古以然也見利不能不争見患不能不避無信不能不
相詐無禮不能不相瀆是故其交易間其黨易破也君
子不務寛之以待其變而急之以合其交亦過矣君子
小人&KR0258居而未決爲君子之計者莫若深交而無爲苟
不能深交而無爲則小人倒持其柄而乗吾隙梅福傳/云秦倒
詩太阿授/楚其柄昔漢髙之亡以天下屬平勃髙帝紀上疾吕/后問日陛下百
[004-8b]
&KR0010後蕭相囯怃死誰令代之上日曹參可問其次日王/陵可然少戇陳平可以助之陳平智有餘然難獨任周
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為太尉及髙后臨朝擅王諸吕廢黜劉
髙后紀惠帝崩太子立爲皇帝年㓜太后臨朝称制/乃立兄子吕合産禄合子通四人爲王且下詔廢少
帝後立常山王其餘趙/王如意之流皆&KR0013平日縱酒一旦及用陸買計以
千金交歡絳侯卒以此誅諸吕定劉氏陸賈傳賈謂陳/平日足下不過
患諸吕少主耳平日爲之柰何賈曰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將將相和調則士豫附士豫附天下虽有変
則權不分&KR0096不分爲社禝計在兩君掌握耳君何不交/驩太尉深相結平用其計乃以五百金爲絳侯壽厚具
楽飲太尉亦报如之两人深相結/吕氏謀益壤卒誅吕氏立孝文使此二人者而不相
能則是將相相攻之不暇而何暇及於劉吕之存士哉
故其說曰將相和調則士豫附士豫附則下雖有變而
權不分嗚呼知此其足以爲大臣矣
經進東坡文集事略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