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3b]
[011-1a]
困學紀聞卷之十一
浚 儀 王 應麟伯厚甫
攷史
戰䇿張儀
秦王曰世有三亡而天下得之姚氏云韓非子
第一篇初見秦文與此同氏失於攷證吕成公麗澤/集文取此篇
鄒忌不如徐公羙新序云齊有田巴先生行扵外王
聘之將問政焉田巴改製新衣拂飭冠帶頋謂其妾妾曰佼
將出門問其從者從者曰佼過扵淄水自照視醜悪甚焉遂
見齊王齊王問政對曰今者大王召臣臣問妾妾愛臣䛕臣
曰佼問從者從者畏臣䛕臣曰佼臣至臨淄水而然後知
醜悪也今王察之齊治矣與鄒忌之言略同洪景盧謂孟
[011-1b]
子𫠦書齊景公問晏子與管子内言戒篇相似盖傳記若是
者多矣郭之民有狐咺者正議閔王斮之檀衢按吕氏春秋貴直
論狐援齊湣王曰殷之鼎陳扵周之廷其社盖扵周之屏
其干戚之音在人之逰亡之音不得至扵廟亡
之社不
得見扵天亡之器陳扵廷𫠦以爲戒王必勉之其無使齊
之大呂陳之廷無使太公之社盖之屏無使齊音充人之逰
齊王不受狐援出而哭五日其辭曰先出也衣絺紵後出
也滿囹圄吾今見民之洋洋然東走而不知𫠦處齊王問
曰哭之法若何吏曰斮王曰行法狐援乃言曰有人自南
方来鮒入而鯢居使人之朝為草而為
殷有比干呉有
[011-2a]
子胥齊有狐援巳不用若言又斮之東閭每斮者以吾參夫
二子者乎漢古今人表作狐爰注即狐咺也愚謂殺諍臣者
必亡狐援其冶之𩔖乎
齊威王封即墨大夫燕取齊七十餘城唯莒即墨不下田單以
即墨破燕齊王建將入秦即墨大夫入見畫
建不聴而亡吁何即墨之多君子也建能聴即墨大夫之謀
則齊可以勝秦矣未甞無士也
太平御覧引戰䇿曰吴子問孫武曰敵人保山㩀險擅利而
䖏粮食又足挑之則不出乗間則侵掠爲之柰何武曰分兵
守要謹𤰅勿潜探其情宻候其怠以利誘之禁其牧採乆
無𫠦得自然變改待離其故奪其𫠦愛今本無之
[011-2b]
樂間入趙燕王以書謝焉新序以爲恵王遺樂毅書
新序樂毅書君子絕交無悪言去臣無悪聲
戰有兩公孫弘一在齊為孟甞君見秦昭王一在中山言司
馬憙招大之威求相與漢平津侯爲三韓子云公孫弘断
𩬊而爲越王是又一人也
禹貢正義鄭康成云戰䇿碣石在九門姚宏云戰
䇿遺逸
如司馬正引馬犯謂周君徐廣引韓兵入西周李善引吕不
韋言周三十七王歐陽詢引蘇秦謂
義引九門本有宮室而居今本𫠦無
晏元獻論秦穆公以由余爲賢用其謀伐戎夫臣莭有死無貳
戎使由余覲秦終竭謀慮滅其舊疆豈鍾儀操南音樂毅不
[011-3a]
謀燕之意㢤秦穆之致由余而闢戎土也失君君臣臣之
訓矣元獻之論有世教故録之
唐太宗問禇遂良曰舜造器禹彫其爼其事見韓子
秦穆公曰舜作食器流漆墨其上之不服者十三禹作𥙊
器墨染其外朱畫其内之不服者三十三
薛士龍曰齊威之霸不在阿即墨之断而在毀譽者之刑今按
毀譽者乃佞臣周破胡見列女傳
大事記魏以田文爲相解題曰田文與孟甞君姓名適同而在
前呂氏春秋審分覧作商文𫠦載吴起問荅
山讀書乙記謂田文㳺侠之宗主以主少國疑自任未知其
可也誤以爲孟甞君
[011-3b]
王逸云屈原爲三閭大夫三閭之職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
原序其譜屬率其賢良以厲士漢興徙楚昭屈景扵長陵
以強幹弱支則三姓至漢初猶盛也荘子曰昭景也著戴也
甲氏也著封也非一也云昭景甲三者皆楚同宗也甲氏
其即屈氏歟秦欲與楚懐王會武𨵿昭雎屈平皆諌王無行
㐮王自齊歸
扵秦東地復全三閭之賢者忠于宗𫠦以長乆
陳軫傳卞莊子刺虎戰䇿作管莊子索𨼆引戰
䇿作館莊
子館謂逆旅舎其人字莊子
晉楚之爭霸在鄭秦之爭天下在韓魏林少穎謂六卒并扵
秦出扵范睢逺交近攻之䇿取韓魏以執天下之樞也其逺
[011-4a]
交也二十年不加兵扵楚四十年不加兵扵齊其近攻也今
年伐韓眀年伐魏更出迭入韓魏折而入扵秦四
𫠦以相継而亡也秦取六謂之蠶食盖蠶之食葉自近及
逺古史云范睢自爲身謀未見有益扵秦愚謂此䇿不爲無
益然韓不用韓玘魏不廢信陵則不亡
周赧王䘚于乙巳眀年丙午秦遷西周公而東周君猶存也壬
子秦遷東周君而周遂不祀作史者當自丙
統于七之上乃得春秋存陳之義大事記周赧後即繫秦
朱子以爲未當綱目以七如楚漢並書之
七齊魏趙韓皆大夫簒楚爲黄秦爲吕唯燕爲舊
召公之
澤逺矣惠王不用樂毅太子丹乃用荆軻其能乎
[011-4b]
老泉謂秦之憂在六蜀最僻最小最先取楚最彊最
其憂在蜀也愚謂取蜀則楚在掌中矣白起𫠦以再𢧐而燒
夷陵也
魯仲連書富比乎陶衛延篤注𢧐䇿云陶朱公子荆王邵云
魏冉封陶商君封衛今按商君封扵商非封衛也
李文叔書戰䇿曰爲是
者非難而載是
者爲不易得使
秦漢而後復有為是者必無能載之者矣愚
董晉之荅
囬紇語李懐光譚忠之劉緫詞氣雄健有先秦風韓杜二
公之筆力足以發之也董晉行狀/燕將録
秦昭王五十一年滅周是漢髙祖生扵豐沛天道之𠋣伏可
畏哉史記昭王五十一年赧/王卒皇甫謐曰髙祖生
[011-5a]
秦莊㐮王元年滅東周三年始皇立而柏翳之秦亦滅二世元
年衛君是
諸侯之起者五
三年而秦亡然則滅人之
乃𫠦以自滅也
秦皇欲以一至萬新莾推三萬六千㦄紀宋眀帝給三百年
期其愚一也漢世祖曰日復一日安敢逺期十歳乎真帝王
之言㢤
魏公子退譲而口不忍獻五城尹翁歸不而不敢見
是以君子正容以悟之使人之意也消
箝語燔書秦欲愚其民而不能愚陳渉鹿束蒲髙欲愚其君
而不能愚子嬰
韋昭洞暦記紂無道比干知極諌必死作秣馬金𨶕歌古歌尚/質必無
[011-5b]
秣馬金闕之/語盖依託也
賈生過秦曰秦孝公據殽幽之固春秋時殽桃林晉地非秦有
也
史記正誤索𨼆正義史剡通鑑考異古史/大事記解題𫠦攷正者皆不著
春秋語發眀五徳繫姓章矣書缺有間乃時見扵他
五
峰胡氏曰仲尼繫易㦄叙制器致用兼濟生民者獨稱犠農
黄帝尭舜氏盖以是爲五帝也而顓辛無聞焉太史公𫠦載
特形容之虗語爾朱文公曰易大傳孔聖之言八卦文字之
祖何故遺而不録
舜年二十以孝聞年三十堯舉之年五十攝行天子事
[011-6a]
一代堯踐帝位踐帝位三十九年書正義曰舜年六十二爲
天子大禹謨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載乃求禅禹孟子六舜薦
禹於天十七年是在位五十年明矣史記皆謬
夏本紀太康崩弟仲康立仲康崩子相立相崩子少康立左傳
正義曰太康失及少康紹
尚有百載乃滅有窮夲紀不
言羿浞之事是遷之踈
爲
水𫠦毁扵是修徳以禦之不復徙也
小立殷復衰百姓思盤庚乃作盤庚三篇與書序違非也
太甲旣立三年伊尹放之扵桐宫居桐宫三年悔過反善伊尹
乃迎而授之政謂太甲歸亳之已爲即位六年遷
妄也
[011-6b]
祖巳嘉武丁之以祥雉爲徳立其廟爲髙宗遂作髙宗肜日及
訓與書序相違
帝陽甲之時殷衰自中丁以来廢適而更立諸弟子弟子爭
相代立比九世皇王大紀曰以其世攷之自沃丁至陽甲
立弟者九世中丁之名誤也
太戊爲太甲之孫三代表云太戊小甲弟則亦是沃丁弟太甲
子書正義謂本紀世表必有一誤
周本紀不窋末年夏氏政去稷不務不窋以失其官
狄之間周語云不窋自竄于戎狄之間韋昭云不窋去夏而
遷扵𡺳詩正義案公劉之篇公劉避適𡺳公劉者不窋之
孫
[011-7a]
古公有長子曰大伯次曰虞仲大姜生季㦄左傳正義曰如史
記之文似王季與大伯别毋遷言䟽繆大伯虞仲辟季歴適
荆蠻若有適庶不湏相辟知其皆同毋也
五峰胡氏曰詩人言文王受命指其至誠動天得天人之
助耳李子思曰以虞芮質成之年爲文王興王業之初則可
而謂文王扵是自稱王則不可朱文公謂武成有惟九年大
統未集之若以在位五十年推之不知九年當從何䖏數
起亦未見史遷全不是歐公全是不若兩存之劉道原曰遷/不見古文尚
書以文王受命七年而崩孔安見武成篇故泰
傳曰周/自虞芮質厥成諸侯並附以爲受命之年至九年文王
歆三統暦/以爲九年
[011-7b]
武王祭于畢兵盟津歐陽公曰伯夷傳又載父死不𦵏之
皆不可爲信程子曰兵必無此理今日天命絕則紂是獨
夫豈容更待三年林氏曰漢儒以政轉爲觀兵而爲周師
再舉之
武王追思先聖乃襃封神農之後扵焦封黄帝之後扵薊封帝
堯之後扵祝封帝舜之後扵陳禮記正義曰追思先聖乃封
之與樂記未及下車義反當以記爲正
正義曰史記謬也
周召二相行政號曰共和吕成公曰古史案汲冡紀年共伯和干
王位故謚共和左傳王子朝告諸侯曰諸侯釋位以間王政
[011-8a]
宣王有志而後效官推是而言則厲宣之間諸侯有去其位
而代王爲政者莊子曰共伯得之扵丘首
舜封棄扵邰號曰后稷詩正義曰稷之功成實在堯世
邰必是堯之封故箋傳皆以爲堯本紀以后稷之號亦起舜
時其言不可信也
武王伐紂卜龜兆不羣公皆懼惟太公強之書正義曰太公
六韜云卜戰龜兆焦筮又不吉太公曰枯骨朽不踰人矣
彼言不吉者六韜之書後人𫠦作史記又採用六韜好事者
妄矜太公非實事也
穆王即位春秋已五十矣立五十五年書正義曰孔傳云穆王
即位過四十矣不知出何書遷若在孔後㦯
[011-8b]
秦夲紀晉獻公虜虞君與其大夫百里奚以爲秦穆公夫人媵
扵秦百里奚亡秦走宛楚鄙人執之穆公以五羖羊皮贖之
范太史曰商鞅傳又載趙良之言曰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
自鬻扵秦客褐食牛期年穆公知之舉之牛口之下而加
之百姓之上史記𫠦傳自相矛盾如此朱文公曰按左氏媵
秦穆姫者乃井伯非百里奚也
賜㐮公岐以西之地㐮公生文公扵是文公遂収周餘民有之
地至以東獻之周詩正義曰鄭氏詩譜言横有周西都
宗周畿内八百里之地則是全得西畿與本紀異案終南之山
在之東南大夫之戒㐮公巳引終南爲喻則㐮公亦得
東非唯自以西也如本紀之言文公獻
東扵周則秦之
[011-9a]
東境終不過而春秋之時秦境東至扵河明㐮公救周即
得
吕后夲紀夹漈鄭氏曰遷遺恵而紀呂無亦奬盗乎
樂書得神馬渥洼水中爲太一之歌後伐大宛得千里馬爲歌
中尉汲黯進曰云云丞相公孫弘曰黯誹謗聖制齋唐氏
曰按漢書武帝紀元鼎四年秋馬生渥洼水中作天馬之歌
太初四年春貳師將軍廣利斬大宛王首𫉬汗血馬来作西
極天馬之歌而元狩
巳八年矣汲黯傳渾邪王降之嵗汲黯坐法免官隱田園者
數年至更立五銖錢復起爲淮陽太守居淮陽十而卒按
武紀昆邪之降在元狩二年而行五銖錢在五年又十則
[011-9b]
元封四年也其去太初四年尚六年則汲黯之卒亦乆矣今
樂書乃云得大宛馬而作天馬之歌汲黯甞有言而公孫弘
又從而譛之不亦厚誣古人㢤况黯在武帝時始爲謁者遷
滎陽令稱疾歸乃
爵都尉又公孫弘請徙爲右内史而免官又
而起
爲淮陽太守則未甞爲中尉也假使黯之言在馬生渥洼之
年則弘之死固巳乆矣漢書司馬遷傳言史記十篇有録無
書而注言樂書亦亡則此非遷之作眀矣使遷在當時而乖
舛如此不亦繆乎
天官書東宫蒼龍南宫朱鳥西宫咸池北宫玄武吴氏曰蒼龍
朱鳥玄武各㧾其方七𪧐而言咸池别一星
[011-10a]
謂天潢南三星曰咸池魚囿者是巳豈𫠦以緫西方七𪧐哉
又列參白虎扵昴畢之後何其𩔖例之駁也
十二諸侯年表敬王四十一年孔子卒四十三年敬王崩周本
紀敬王崩子元王立八年崩子定王立六年表定王元年
左傳盡此左傳正義曰杜世族譜云敬王三十九年魯哀公
十四年𫉬麟之也四十二年而敬王崩敬王子元王十年
春秋之傳終矣與史
固以文多抵牾案世本敬王崩貞王介立貞王崩元王赤立
宋忠注引太史公書云元王仁生貞王介與世夲不相不
知誰是則宋忠不能定也帝王世紀敬王三十九年春秋經
終四十四年敬王崩子貞定王立貞定王崩子元王立是世
[011-10b]
本與史記參差不同書籍乆逺事多紕繆杜違史記亦何怪
焉
吴世家以光爲諸樊之子僚爲夷昧之子左傳正義曰
夷昧及僚夷昧生光服䖍云夷昧生光而之僚者夷昧之
庶兄夷昧卒僚代立故光曰我王嗣也是用公羊爲也杜
言光吴王諸樊子用史記爲也班固云遷采世夲爲史記
而今之世夲與遷言不同世本多誤不足依馮故杜以史記
爲正
傳言大伯端委仲雍断𩬊史記云二人皆文身断𩬊示不可用
文身断𩬊自辟害耳逺適荆蠻則周人不知其處何以湏示
不可用也皆遷之謬石林葉氏曰以春秋傳考之断/
[011-11a]
越王滅吴誅太宰噽通鑑外紀曰左傳哀二十四年閏月哀公
如越季孫懼因太宰嚭而納賂焉在呉亡後二年也嚭入越
亦用事安得吴亡即誅㢤
宋世家武王克殷微子肉面縳左牽羊右把茅書正義曰面
縳縳手扵後故口銜其璧又安得左牽羊右把茅也
燕世家成王既㓜周公攝政當因踐阼召公疑之作君
義曰此篇是致政之後言留輔成王之意其文甚明遷妄爲
爾
衛世家荘公娶齊女爲夫人而無子又娶陳女爲夫人生子早
死陳女女娣生完完毋死莊公命夫人齊女子之詩正義曰
禮諸侯不再娶且莊姜仍在左傳唯言又娶扵陳不言爲夫
[011-11b]
人左傳言荘姜以爲己子云完母死亦非也
武公殺兄簒呂成公曰武公在位五十五年
語又
年九十有五猶箴儆于國計其初即位其齒盖已四十餘矣
使果弑共伯而簒立則共伯見弑之時其齒又加長扵武公
安得謂之蚤死乎髦者子事父母之飾諸侯既小歛則脫之
史記謂𨤲侯已𦵏而共伯自殺則是時共伯已脫髦矣詩安
得猶謂之髧彼兩髦乎是共伯未甞有見弒之事武公未嘗
有簒弑之悪也而謂之夫人謬也
鄭桓公世家云宣王庶弟年表云宣王母弟詩正義曰世家年
表自乖異
[011-12a]
鄶果獻十邑桓公竟
之詩正義曰詩譜武公卒取十邑如
世家則桓公皆自取十邑馬遷見語有史伯爲桓公謀取
十邑之文不知桓身未得故傳㑹爲此耳外傳云皆子男
之鄶爲大則八邑各爲其
非
鄶之地無由得獻之
桓公也左傳正義曰案鄭語桓公/非桓公也全
虢鄶非獻邑也遷之言皆謬
齊世家胡公始徙都薄姑周夷王之時獻公因徙薄姑都治臨
淄詩正義曰詩烝民云仲山甫徂齊傳曰古者諸侯逼隘則
王者遷其邑而定其居盖去薄姑遷於臨淄以爲宣王之時
始遷臨淄與世家異毛公在遷之前其言當有據
頃公十一年晉置六卿賞鞌之功頃公朝晉欲尊王晉景公
景公不敢當晉世家景公十二年齊頃公如
[011-12b]
爲王景公譲不敢傳正義曰此時天子雖微諸侯並盛晉
文不敢請隧楚荘不敢問鼎又齊弱扵晉𫠦較不多豈爲一
戰而勝便即以王相許凖時度𫝑理必不然齊侯朝于晉將
授玉遷之意𫠦以有此者當讀此傳將授玉以爲將授王
遂飾成爲此謬辭耳
魯世家哀公奔越人迎哀公復歸卒於有山氏左傳正義曰
傳稱人施罪於有山氏不得復歸而卒於
齊世家周西伯昌與呂尚隂謀修徳以傾商政其事多兵權與
竒計故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隂權皆宗太公爲夲謀石林葉
氏曰其盖出六韜夫太公賢者也其𫠦用王術也其𫠦事
聖人也則出䖏必有義而致君必有道自墨翟以太公於文
[011-13a]
王爲忤合而孫武謂之用間且以甞爲文武將兵故尚權詐
者多並縁自見齋唐氏曰三分有二而猶事啇在衆人必
以
信之篤守之固至誠惻怛之心寛厚和平之政浃扵斯民固
結而不可觧此豈矯拂而僞爲亦出扵自然而巳彼太史公
曽不知此乃曰周西伯昌囚羑里歸與吕尚隂謀脩徳以傾
商政又曰周公聞伯禽報政遲乃歎曰魯後世其北面事齊
矣此特𢧐變詐之謀後世苟簡之
殆非文王之事周公
之言也遷不能辨其是否又從而筆之扵書使後人懐欲得
晉世家鄂侯郤立六年當魯𨼆五年卒子哀侯光立詩正義曰
[011-13b]
案左傳𨼆五年曲沃荘伯伐翼翼侯奔随秋王命公伐曲
沃而立哀侯于翼六年翼九宗五正頃父之子嘉父逆晉侯
于随納諸鄂晉人謂之鄂侯則哀侯之立鄂侯未卒世家言
卒非也
獻公使士蔿盡殺諸公子而城聚都之命曰絳詩正義曰案左
𫝊士蔿使群公子盡殺㳺氏之族乃城聚而
䖏群公子非晉都也言命聚曰絳非也
天子使王子虎命晉侯爲伯周作晉文侯命夹漈鄭氏曰于時
去文侯十有五世而誤以文侯爲重耳
申生毋齊桓女也同母女弟爲秦穆夫人夷吾母重耳母女弟
也左傳正義曰案傳申生之母本是武公之妾武公末年齊
[011-14a]
桓始立不得爲齊桓女也射恵公之舅狐偃文公之舅二
母不得爲姊妹也皆遷之妄
夢天謂武王曰余命女生子名虞左傳正義曰邑姜方
眀是邑姜夢矣安得以爲武王夢也薄之夢龍據其心燕
姞之夢蘭爲已子彼皆夢發扵毋此何以夢𤼵於父是遷之
妄
陳世家桓公卒弟佗其母蔡女故蔡人爲佗殺五父及桓公
大子免而立佗是爲厲公大子免之三弟長者名躍中曰林
少曰杵臼與蔡人共殺厲公而立躍是爲利公詩正義曰案
左𫝊桓五年文公子佗殺大子免而代之則是佗自殺免非
蔡人爲佗殺免也六
[011-14b]
公蔡出也故蔡人殺五父而立之五父與佗一人不得云爲
佗殺五父也六年殺佗十二年陳侯躍卒則厲公即是躍躍
既爲厲公則無復利公矣既誤以佗爲厲公又妄稱躍爲利
公世家言佗死而躍立立五月而卒然則躍亦以桓六年卒
矣而春秋躍卒在桓十二年非徒五月皆史記之謬左傳正
義曰束晳言遷分一人以爲兩人以無爲有謂此事也
姓姚也至胡公周乃賜姓爲嬀謂胡公之前已姓嬀妄也
楚世家髙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髙
氏之火正能光
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詩正義曰楚語稱顓頊命南正重司
天以屬神命火正司地以屬民則
爲火正髙陽時也言
[011-15a]
髙者以重
是顓頊命之㦄及髙
仍爲此職故二文不
同也實祝融重爲
爲祝融謬也
世家又云帝嚳誅重而以其弟吴囬爲重
後復居火正
爲祝融鄭語以八姓爲後者以吴囬繫
之後復居
職
故夲之也左傳少皥氏有子曰重顓頊氏有子曰
史記
以重爲一人又言以吴囬爲重
皆謬
蚡冒卒弟熊逹立是爲楚武王左𫝊正義曰杜注蚡冒楚武王
父不從史記劉炫以世家䂓杜云蚡冒是兄不得爲父
其子伍舉在康王時康王莊王之孫吕氏春秋審應覧云荆
莊王立三年不聴而好讔成公賈入諌曰願與君王讔新序
[011-15b]
云士慶然則非伍舉也
燕世家孟軻謂齊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時不可失也朱文公
曰㦯問勸齊伐燕有諸史記盖傳聞此之誤
三代世表稷契皆爲帝嚳之子堯亦帝嚳之子左𫝊正義曰世
族譜取史記之又從而譏之案鲧則舜之
而及舜共爲堯臣堯則舜之三從髙祖而妻其女此史記之
可疑者
杞世家其殷後則初封武庚扵殷復以叛而誅之更命微子
爲殷後詩正義曰書序微子之命是宋爲殷後成王始命之
樂記武王投殷之後扵宋其實武王之時始封扵宋未爲殷
後也成王命爲殷後當爵爲公地方百里史記以爲成王之
[011-16a]
時始封微子於宋與樂記又乖
二十四年𫝊冨辰言文之昭十六蔡在魯上眀以長㓜爲
次賈逵䓁皆言蔡叔周公兄故杜從之
聃季載杜云毛叔聃又不數叔振鐸者杜以振鐸非周公同母
故不數之㦯杜别有𫠦見不以管蔡世家爲
魏世家三十六年惠王卒左傳後序曰古書紀年篇魏惠王三
十六年改元從一年始至十六年而稱恵成
疑史記誤分惠成之世以爲後王年也朱文公曰恵襄哀之
年見於竹書眀甚史記盖失其實邵子皇極之書乃從史記
而不取竹書
[011-16b]
太史公曰天方令秦平海内其業未成魏雖得阿衡之佐益
乎史通曰論成敗者當以人事爲主必推命而言則其理悖
矣
趙世家趙朔娶晉成公姊爲夫人左傳正義曰案傳趙
是文公之女若朔妻成公之姊則亦文公之女父之從毋不
可以爲妻且文公之卒距此四十六年荘此時尚少不得
爲成公姊賈服先儒皆以爲成公之女故杜從之
屠岸賈誅趙氏殺趙朔趙同趙括又云公孫杵臼取他児代武
死程嬰匿武扵山中居十五年左傳正義曰欒書將下軍則
扵時朔已死矣不得與同括俱死也晉君眀諸臣強無容有
屠岸賈輙厠其間如此專恣
[011-17a]
是時晉室正盛而云索莊姫子於宫中晉宫中自有紀綱不
容如此趙嬰巳亡而云與同括同時死以二者攷之見其誤
孔子世家王文公曰仲尼之才帝王可也何特公侯㢤仲尼之
道世天下可也何特丗其家哉䖏之世家仲
大置之列傳仲尼之道不從而小而遷也自其例淇水李
氏曰欲尊大聖人而反小之其𫠦以稱夫子者識㑹稽之骨
辨墳羊之怪道楛矢之異測桓𨤲之災斯以爲聖而巳矣何
其陋也皇王大紀曰遷載孔子言行不得其真者尤多
伯夷𫝊朱文公曰孔子謂求仁得仁又何怨傳但見伯夷滿身
是怨致堂胡氏曰叩馬之諌孔氏未甞及也程子曰史記𫠦/載諌詞皆非也
武王伐商即位巳十一年/矣安得父死不𦵏之語
[011-17b]
仲尼弟子傳子貢一出存魯齊破呉強晉而霸越通鑑外紀
曰戰之時齊魯交兵者數矣一不被伐安能存㢤田氏弱
齊一當呉兵安能哉吴不𤰅越而亡勝齊安能破哉四卿
擅權晉以衰弱修兵休卒安能強哉越從吴伐齊滅呉乃強
此安能伯哉十年之中魯齊晉未甞有變呉越不爲是而存
亡遷之言華而少實㢤
有若狀似孔子共立爲師宋景文公曰此鄒魯間野人
孟子書則始嘗謀之後弗克舉安有撤坐之論乎
宰予與田常作亂龜山楊氏曰田常爲扵齊齊君盖弗勝也
予附田常則誰得而殺之使其爲齊君而死則予何罪焉
當是時有闞止字子我死扵田常之是必𫝊之者誤而爲
[011-18a]
宰我也
無𫠦見但有對文公之語
刺客傳齋唐氏曰諸侯棄甲兵之讎爲盟㑹之禮乃扵登壇
之後七首而刼國君賊天下之禮者非沫乎君臣之義有
死無隕專諸感公子光之豢養而親剚刄扵王僚賊天下之
義者非諸乎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政纔終毋之年遂
殺身以爲仲子賊天下之仁者非政乎樊將軍以困窮歸燕
丹軻取
禮賊義賊仁賊信之人並列於傳又從而嗟歎其志不亦繆
㢤豫子以不忘舊君殺身而不悔抗莭致忠行出乎列士乃
[011-18b]
引而寘諸四子之間不亦薰蕕之共器乎
張叔傳未嘗言案人呂成公曰景帝誅鼂錯時丞相青翟中尉
嘉廷尉敺劾奏錯之大逆無道錯當要斬父母妻子同産無
少長皆弃市廷尉敺即張也安得爲不案人㢤則
固謹
於細而略於大也
商君傳趙良曰五羖大夫相秦六七年而東伐鄭三置晉君呂
成公曰𥘿穆納晉恵在僖九年納晉文在僖二十四年相距
十九年
司馬相如傳賛雄以爲勸百而風一江氏楶曰雄後扵遷甚
乆遷得引雄辭何㢤盖後人以漢書賛附益之之時而云其君陪楚荘王葬馬史通謂以
[011-19a]
後爲先
貨殖傳子贛著鬻財史通曰太史公述儒林則不取㳺夏之
文學著循吏則不言冉季之政事至於貨殖爲傳獨以子貢
居先成人之羙不其缺如
酷吏周陽由傳與汲黯俱爲忮司馬安之文悪俱在二千石列
同車未甞敢均茵伏漢書/作馮吕成公曰吾觀汲黯廷折公孫弘
質張湯揖衛青𫠦謂眼髙四海空無
腐䑕何足以辱同車而反謂黯不敢均茵馮班固之陋至此
愚按班史實本扵史記
自序桀紂失其道而湯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
陳渉發迹夹漈鄭氏曰湯武仗大義平殘賊易謂順天人
[011-19b]
烏可與陳涉同日而並議哉
獵儒墨之遺文眀禮義之統紀恵王利端作孟子荀卿傳鄭
氏曰孟子距楊墨荀卿亦非墨子儒墨固異矣豈甞獵其遺
文哉
仁者有乎義者有取焉作㳺侠傳鄭氏曰㳺侠之徒未足爲煦
煦子子之萬一况能當仁義之重名乎
太史公論六家之要西山真氏曰列儒者扵隂陽墨名法道
家之間是謂儒者特六家之一爾而不知儒者之道無𫠦不
該五家之𫠦長儒者皆有之其短者吾道之𫠦弃也談之學
夲扵黄老故其論如此
封禪書皇王大紀曰自史遷載管仲言上古封禪之君
[011-20a]
二後世人主希慕之以爲太平盛典然登不徧扵四岳封非
十有二山入懐宴安不行至載一廵守之制出崇泰侈無納
言計功行賞之實鐫文告成眀示得意而非𫠦以教諸侯徳
也泥金檢玉遂其侈心而非𫠦以教諸侯禮也心與天道相
反事與聖人相悖故太平之典方舉而天災人禍随至者多
矣梁許懋曰燧人之前世質民淳安得泥金檢玊結繩而治
安得鐫文告成是故攷舜典可以知後世封襌之
可以知史遷著書之謬
魯世家金縢書呂子進曰考之扵書啓金縢之書在周公未
薨前而無揃蚤事此盖一事傳之者不同耳
張釋之傳事孝文帝十不得調張廷尉事景帝嵗餘爲淮南
[011-20b]
王相洪氏曰漢百官公卿表文帝即位三年釋之爲廷尉至
十年書廷尉昌廷尉嘉又二人凡㦄十三年㬌帝乃立而張
爲廷尉則是釋之未甞十
也
匈奴傳夏道衰公劉變于西戎其後三百有餘嵗戎狄攻大王
亶父王氏逨曰自后稷三傳而得公劉自亶父三𫝊而武王
滅商則公劉在夏之中衰而亶父冝在商之季世不啻五六
百年而曰三百嵗未知何𫠦據
秦穆公得由余西戎服扵秦後百有餘年晉悼公使魏絳和戎
翟以左氏考之魯文公三年秦始霸西戎史記差/一年襄公四年
晉魏絳和戎裁五十餘嵗
[011-21a]
田敬仲世家齊人歌之曰嫗乎采𦬊歸乎田成子史通曰田常
見存而遽呼以謚此之不實昭然可見蘇氏曰田常之時安/知其爲成子而稱之
周本紀秦取九鼎寳器而遷西周君扵狐秦始皇夲紀還過
彭城齋戒禱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沒水求之弗得潏水
李氏曰是時泗水在彭城宋之分九鼎何縁而至宋夫取九
鼎者秦昭㐮王也始皇乃荘
始皇東逰過彭城於泗水欲出周鼎竟不得兩抵牾如此
宋世家㐮公之時其大夫正考父美之故追道契湯髙宗殷𫠦
以興作啇頌曹氏曰自戴公至㐮公凡一百五十有一年正
考甫既佐戴公而能至于㐮公之時作頌何其夀耶朱氏曰
太史公盖夲韓詩之頌皆天子之事非宋𫠦有其辭古奥
[011-21b]
亦不𩔖周世之文
殷夲紀曰微子數諌紂不聽乃與太師少師謀遂去比
而死箕子佯狂爲奴而後太師少師挟其𥙊樂器以奔于周
武王乗此東伐劉氏度曰以書考之太師即箕子也少師即
比干也已殺比干囚箕子則𫠦謂太師少師奔周者又何
人也宋世家曰箕子不忍彰君之悪乃佯狂爲奴比干見箕
子諌不聽乃直諌而死微子曰義可以去矣扵是太師勸微
子遂行及武王伐商微子遂持其祭器造于軍門袒面
以降于周今以論語考
又次之聖人之言固有次第且微子已行矣則武王伐商之
際何反歸于以自取面縛之辱也蔡氏沉曰按左傳微子適
[011-22a]
周乃在克商之後𫠦謂去者特去其位而逃遯扵外耳
伯夷傳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若伯夷者可謂善人非邪程子曰
天道甚大安可以一人之故妄意窺測如曰顔何爲而夭跖
何爲而夀皆一人計較天理非知
秦廢太后逐穣侯朱文公曰世書只言秦奪太后權盖實不
曾廢
孔子世家匡人拘孔子益急孔子使從者爲寗武子臣於衛然
後得去致堂胡氏曰穆公末武子之子相巳與孫良夫將兵
侵齊武子非老則卒矣穆公卒㦄定公獻公凡三十七年至
靈公三十八年而孔子来使有兩武子則可若猶俞也其年
當百有
[011-22b]
三年不蜚不鳴楚世家謂伍舉進𨼆扵莊王滑稽傳謂淳于髠
齊威王此一事而兩見然莊王時嬖人伍參見左氏傳舉
其子也新序以爲士慶呂氏春秋以爲成公賈不言伍舉
困學紀聞卷之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