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1a]
困學紀聞卷之七
浚 儀 王 應麟 伯厚甫
公羊
漢武尊公羊家而董仲舒爲儒者宗正不謀利明道不計功
二言得夫子心法太史公聞之董生者又深得綱領之正嘗
攷公羊氏之傳𫠦謂䜟緯之文與黜周王魯之說非公羊之
言也蘇氏謂何休公羊之罪公羊之學五始
二科九旨七䓁六輔二𩔖七缺皆出扵何氏其墨守不攻而
破矣
茟談曰史記年表平王東遷三年魯恵公即位纂例隠公下注
云恵公三年平王東遷不知啖趙得扵何書石新論以爲
[007-1b]
啖趙𫠦云出何休公羊音訓當作平王東遷三年恵公立此
休一時記録之誤安㝎謂平王東遷孝公之三十七年也明
年恵公立春秋不始扵孝公恵公者不忍絶之猶有𫠦待
焉厯孝踰恵
漢以春秋决事如雋不疑引蒯聵違命岀奔距而不納春秋
是之蕭望之引士匄侵齊聞齊侯卒引師而還君子大其不
伐丧丞相御史議封馮奉丗引大夫出有可以安國家顓
之可也皆夲公羊雖扵經旨有得有失然不失制事之冝至
於嚴助以春秋對乃引天王出居于鄭不䏻事母故絶之其
謬甚矣
左氏載曹劌問戰諌觀社藹然儒者之言公羊乃有盟
[007-2a]
太史公遂以曹沫列刺客之首此戰國之風春秋未有此
習也榖梁柯盟曹劌公羊作/曹子然則沬即劌也此㳺士之虚語而燕丹之用荆
軻欲以齊桓待秦政不亦愚乎
九丗猶可以復讎乎雖百丗可也漢武用此義伐匈奴儒者多
以公羊之爲非然朱子序戊午讜議曰有天下者承萬丗
無疆之綂則亦有萬丗必報之讎吁何止百丗哉
言者君臣父子天典民彛係焉公羊子大有功扵聖經
以祭仲廢君爲行范寗已譏其失矣孟子曰有伊尹之志則
可若祭仲者董卓司馬師孫琳桓温之徒也其可褒乎
葵丘之㑹桓公震而矜之安㝎謂前則致王丗子于首止今又
[007-2b]
致周公于葵丘其心盈亦甚矣榖梁以爲
以爲盛有激而云
以衞石𢙣爲𢙣人劉原父非之曰董賢可謂賢乎又以仲孫何
忌爲譏二名新莽之制其出于此歟東漢之士猶無二名者
用致夫人公羊以爲姜氏譏以妾爲妻也董仲舒謂成風先儒
之仲舒說經盖不泥扵公羊也晋江霦曰厭屈
情𫠦以
上嚴祖考曾謂周禮在魯其臣無一
晋人執宋仲㡬于亰師仲㡬之罪何不蓑城也注云若今以草
衣城是也漢五行志董仲舒以爲宋中㡬亡尊天子之心而
不衰城顔注云衰城謂以𦍑次受功賦也按氏傳遲速衰
序扵是焉在又云宋仲㡬不受功蓑字當徔漢志作衰音初/爲反
[007-3a]
衰差/也與左氏合
公羊子齊人其傳春秋多齊言登来化我樵之漱浣筍
詐戰往黨往殆于諸累㤜如昉掊脰之𩔖是也鄭康成北海
人其注三禮多齊言麹曰媒疾為戚麇為獐漚曰涹椎為
終葵手掔為骹全菹為芋祭為堕題肩謂擊征滑曰瀡相
絞訐為掉
是也方言之異如此則書之誥誓其可彊通哉
文公二年公子遂如齊納幣譏䘮娶也娶在三年之外則何譏
乎丧娶三年之内不圗㛰娶者大也非常
也其為
者
主扵已以為有人心焉者則冝於此焉變矣公羊子之言天
理民彛之正也左氏以為禮以為孝其害教最甚杜氏謂諒
[007-3b]
闇既終嘉好之事通于外內其悖理又甚焉中庸曰三年之
䘮達乎天子
諸乎杜預在晋議太子之服謂周公不言髙宗服丧三年而
云諒闇此服心丧之文也𠦑向不譏景王除丧而譏其宴樂
已早明既葬除而違諒闇之莭也司馬公以為巧飾經傳
以附人情預但知春秋衰丗之礼而未知先王制礼之本也/公羊長扵左氏此其一端也
榖梁
榖梁傳序凡傳以通經為主經以必當為理夫至當無
傳殊説庸得不棄其𫠦𣻉擇善而徔乎孝經序襲其語
桓五年傳鄭同姓之國也在乎冀州注冀州則近亰師按鄭之
始封在今亰兆其地屬雍州東遷之後徙新鄭在今河南其
[007-4a]
地屬豫州謂近亰師則可謂在冀州則非或曰冀州中州也
淮南子正中冀州曰中土
止齋曰椘之伯秦之力也自㓕庸以後秦為椘役
伯宗攘輦者之善穀梁子非之董公遮漢王趙渉遮
條侯
繋天下興亡安危之大㡬用其言而不用其人何㦲
隠九年侠卒侠者𫠦侠也𫠦氏見于史者漢有𫠦忠食貨
馬相/如傳後漢有𫠦輔獨行劉/茂傳風俗通𫠦姓宋大夫華𫠦事之後
魯有𫠦氏非但出於宋也然無騄翬挟柔溺宛先儒謂大夫
未爵命於天子不氏則侠之氏為𫠦非也
公羊傳扵㐮二十一年云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榖梁傳於二
[007-4b]
十年十月云庚子孔子生二十一年賈逵注經云此年仲尼
生昭二十四年服䖍載賈逵語云仲尼時年三十五㝎以孔
子為㐮二十一年生也孔子
注徔史記臧榮緒以宣尼生庚子日陳五經拜之然以年則
公榖史記有一年之以月則公榖有一月之
今不可攷
侯國不守典禮而使咺歸
侯國不共貢職而使石尚歸脤
經書天王以是始終葢傷周而歎魯也穀梁
秋曽是以為禮乎
文中子謂范寗有志扵春秋徴聖經而詰衆傳葢杜預屈經以
申傳何休引緯以汨經唯寗之學最善
穀梁言大侵之禮與毛詩雲漢傳略同言蒐狩之禮與毛詩車
[007-5a]
攻傳相合此古禮之存者
左傳正義云漢代古學不行明帝集諸學士作白虎通義因榖
梁之文為之曰王者諸侯𫠦以田獵何為苗除害上以共
宗廟下以簡集士衆也春謂之田何
之也夏謂之苗何擇其懐任者也秋謂之蒐何蒐索肥者也
冬謂之狩何守地而之也四時之田捴名為田何為田除
害也今白虎通義十卷無此語豈亦有逸萹歟然章帝㑹諸
儒扵白虎觀正義謂明帝亦誤
某或作厶出榖梁注鄧厶地
榖梁子或以為名赤或以為名俶秦孝公時人今按傳載尸子
之語尸佼與商鞅同時故以榖梁子為秦孝
[007-5b]
攷漢書但/云魯學
論語
或問論語首萹之次章即有子之言而有子曾子獨以子稱
何也曰程子謂此書成扵有子曽子之門人也曰桞子謂孔
子之沒諸弟子以有子為似夫子立而師之其後不䏻對諸
子之問乃叱避而退則固有常師之號是以稱子其非與
曰非也此太史公之謬宋子亰蘇子由辨之矣孟子
謂子夏子張子㳺以有似聖人欲以𫠦事孔子事之朱子
云盖其言行氣象有似之者如檀弓𫠦記子㳺謂有之言
似夫子之𩔖是也豈謂貌之似哉曰有子不列于四科其人
品何如曰我子貢有
智足以知聖人此孟子之言也葢
[007-6a]
在言語之科我子貢之流亞也曰有子之言可得聞與曰
盍徹之對出𩔖㧞萃之語見於論孟而論語首篇𫠦載凡三
章曰孝弟曰禮其精要之言也其論晏子焉知禮
則檀弓之矣荀子云有子惡臥而焠掌可以見其苦學曰
朱子謂有子重厚和易其然與曰呉伐魯㣲虎欲宵攻王舎
有與焉可謂勇扵為義矣非但重厚和易而已也曰有子
曽子並稱然斯道之𫝊唯曽子得之子思孟子之學曽子之
學也而有子之學無𫝊焉何歟曰曽子守約而力行有子知
之而已智足以知聖人而未䏻力行也家語其彊識好古
道其視以魯
夲此入道之門積徳之基學聖人之學莫先焉未䏻服行斯
[007-6b]
言而欲凌髙厲空造一貫忠恕之域吾見其自大而無得也
學曽子者當自有子孝弟之言始曰檀弓記有子之言皆可
信乎曰王無咎嘗辨之矣語子㳺欲去丧之踊孺子 之
丧哀公欲設撥以問若若對以為可皆非也唯論語𫠦載為
是
春秋正義云哀公問主扵我案古論語及孔鄭皆以為社主
張包周䓁並為廟主今夲作問社集解用孔氏凡建
立
社各以其土𫠦冝之木亦不言社主然正義必有㩀
張衡思玄賦匪仁里其焉宅匪義迹其焉追注引論
為美宅不處仁焉得知里宅皆居也石林云以擇為宅則里
猶宅也盖古文云然今以宅為擇而謂里為𫠦居乃鄭氏訓
[007-7a]
觧而何晏徔之當以古文為正致堂云里居也居仁如里安
仁者也
商為起予理明辞逹也囬非助我黙識心通也
説苑菅仲築三歸之䑓以自傷扵民集注之
舉直錯諸枉舉枉錯諸直孫季和謂舉直而加之枉之上則民
服枉固服扵直也舉枉而加之直之上則民
之𫠦䏻服也若諸家解何/用加二諸字
王景文曰孔子見起證而知其末故曰其或周者雖百丗可
知也孟子見進證而知其極故曰千歳之日可坐而致也邵
氏見困證而知其窮故曰苟有命丗之人雖民如夷狄三變
而帝道可舉惜時無百年之丗丗無百年之人時難人難不
[007-7b]
其然乎邵子之言/見物篇
黙而識之朱子謂不言而存諸心屡空不虚中之說
學者
流扵異端也
申棖鄭康成云盖孔子弟子申續史記云申棠字周家語云申
續字周今史記以棠爲黨家語以續爲績𫝊冩之訛也後漢
王政碑云有羔羊之絜無申棠之欲亦以棖爲棠則申棠申
棖一人爾唐元封申黨召𨹧伯又封申棖魯伯本朝祥符
封棖文登侯又封黨淄川侯俱列徔祀黨即棠也一人而爲
二人失扵詳攷論語釋文也史記索𨼆謂文翁圖有申棖申
堂今
甘羅曰項橐七歳爲孔子師董仲舒對䇿此亡異扵逹巷黨人
[007-8a]
不學而自知孟康注人項槖也𨽻釋載逢盛碑以為后槖孟
康之未知𫠦出論語注䟽無之
師摰之始鄭康成謂魯太師之名大師摰適齊孔安國以為魯
哀公時人康成以為周平王時人班固禮樂志謂殷紂作
聲樂官師瞽其器而犇散或適諸
列大師摯以下八人扵紂時吴斗南云按商本紀紂丗樂
器而犇者大師疵少師彊也人表亦列此二人扵師摰八人
之後誤合兩事為一石林云司馬遷論周厲王事曰師摰見
之矣則師摯厲王時人也諸不同横渠徔孔安國注
考其𫠦為觀其𫠦由察其𫠦安亦見大戴禮文王官人萹
老彭鄭注云老聃彭祖龜山曰老氏以自然為宗謂之
[007-8b]
也朱文公曰以曾子問言禮證之而不作信而好古皆可
見盖聃周之史官掌國之典籍三皇五帝之書故䏻古事
而信好之如五千言或古有是語而傳之列子引黄帝書即
谷神不死章也聃雖知禮謂行之反以多事故欲㓕絶之禮
運謀用是作兵由此起亦有此意致堂曰仲尼問禮或以證
舊聞或以絶㓕禮學之故振而作之使扵問荅之際有啓彂
非以為師也
者此䖏也前代因立互郷縣其城猶存鹿邑属/亳州
不晝夜釋文
音捨集注亦云上聲而椘辞辨證云洪引顔
師古曰舎止息也屋舍次舎皆此義論語不舎晝夜謂暁夕
[007-9a]
不息耳今人或音捨者非是辨證乃朱子晚歳之書當徔之
龐㳙孫臏同學兵法蘇秦張儀同學徔衡李斯韓非同
始也朋而終也仇故曰小人同而不和比而不周
思欲近近則精慮欲逺逺則周
四教以文為先自愽而約四科以文為後自本而末
互郷童子則進之其善也𨶔黨童子則抑之勉其學也
草廬一言而㝎三分之業一言之興也夕陽亭一言而召五
胡之旤一言之䘮也
焉以是知佞人之難逺
尹和静云君臣以義合者也故君使臣以禮則臣事君以忠東
[007-9b]
澗謂如言父慈子孝加一則字失夲義矣
以䏻問扵不䏻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虚犯而不校顔子和
風慶雲之氣𧰼也冨貴不䏻貧賤不䏻移威武不䏻屈孟
子泰山巖巖之氣象也
音今讀者徔上音如字非也按儀禮䟽古緇䊷二字並行緇
布之緇夲字不誤䊷帛之䊷多誤為純周禮純帛注純實緇
字古緇以才為聲釋文純側其反依字徔糸才詩行露箋䊷/帛釋文云䊷音緇依字糸旁才後人以才
為屯因作純又丰詩箋云士妻䊷衣儀禮純衣釋文無音亦/非也集觧純絲也取文
君子不以紺緅飾孔氏注一入曰緅石林云考工記三入為纁
五入為緅七入為緇緅在纁緇之間爾雅一
[007-10a]
黄裏縓縁練冠麻衣縓縁盖孔氏誤以緅為縓則緅不可為
近䘮服集注謂緅絳色以飾練服亦用孔注正義曰一八為/緅未知出何書
又云三年練以緅飾衣似讀緅為縓/當以石林之為正
馬融注論語云𫠦因謂三綱五常大學衍義謂三綱之始見
扵白虎通愚按谷永傳云勤三綱之嚴太玄永次五云三綱
得于中極天永厥福其尚矣禮記正義引禮緯含文嘉有
三綱之言然緯書亦起扵西漢
太平御覧引荘子曰孔子病子貢出卜孔子曰子待也吾坐席
不敢先居處若齊食飲若祭吾之乆矣子路請禱可以參
仁者静孔安國云無欲故静與太極/圖同
[007-10b]
石林解執禮云猶執射執御之執記曰秋學禮執禮者詔之盖
古者謂持禮書以治人者皆曰執周官大史大祭祀宿之日
讀禮書祭之日執書以次位常凡射
於書者也解雅頌各得其𫠦云季札魯樂以小雅為周徳
之衰大雅為文王之徳小雅皆変雅大雅皆正雅椘荘王言
武王克商作頌以時邁為首而武次之賚為苐三桓為苐六
以𫠦作為先後以此攷之雅以正變為大小頌以𫠦作為先
後者詩未刪之序也論政事之興而以𫠦陳者為大小推
功徳之形容而以可吿者為先後者刪詩之序也其可以
注義之遺
[007-11a]
躬者請代之將誅矣告吏曰父羊而謁之不亦信乎父誅
而代之不亦孝乎信且孝而誅之國將有不誅者乎荆王聞
之乃不誅也孔子聞之曰異哉直躬之為信也一父而載
名焉故直躬之信不若無信此即葉公𫠦云也致堂曰直躬/猶曰正已而
吕氏春秋以為/人姓名妄也
周生烈子云舜甞駕五龍以騰唐衢武甞服九駮以馳
上御也謂五臣九臣
文子曰人皆以無用害有用故知不愽而日不以愽奕之日
問道聞見矣可以彂明無𫠦用心之戒言無𫠦用心之害/非以愽弈為賢也
讀此章者當以韋昭之/論陶侃之言參觀
曹操祭槗玄文曰仲尼不如顔淵注引論語孔子謂子貢吾
[007-11b]
與汝俱不如也按包氏觧云吾與女俱不如
周有八士包氏注云四乳生八子其夲董仲舒春秋繁露謂/四
産得八男昏君子雄/俊此天𫠦以興周國周書武寤萹尹氏八士注云武王賢臣
晋語文王詢八虞賈逵云周八士皆在虞官以仲舒興周之
言攷之當在文武時
東坡觧孟荘子之孝為獻子石林謂以獻子為穆伯之子以恵
𠦑為恵伯讀左氏不精二者皆誤致堂蘇
/而不辨其誤
吕氏春秋不茍論云孔丘墨翟晝日諷誦習業夜親見文王周
公旦而問焉注引論語夢見周公孔墨並始於戰國之士/其流及扵漢儒雖韓退之
亦不/免
逸民各論其行而不及朱張或曰其行與孔子同故不復論也
[007-12a]
釋文引王弼注朱張字子弓荀卿以比孔子
虞仲夷逸𨼆居放言包氏注放置也不言丗務介之
身之文也身將𨼆焉用文之中庸曰其黙以容古注亦有
味
論誥䟽案春秋少陽萹伯夷姓墨名字公信伯長也夷謚𠦑
齊名智字公達伯夷之弟齊亦謚也少陽萹未詳何書真宗/問陳
彭年墨墨智何人彭年曰伯夷𠦑齊也上問見何書/曰春秋少陽夷齊之父名
字子/朝胡明仲曰少
陽萹以夷齊為伯𠦑之謚彼已去國𨼆居終身尚誰為之莭
恵㢤葢如伯達仲忽亦名而已矣
唯孔孟可以議之斯人清風逺韻如鸞鵠之髙翔玉雪之不
[007-12b]
汙眎丗俗殉利亡恥饕榮苟得者猶腐䑕糞壌也小人無忌
憚自以為中庸而逸民清士乃在譏評之列學者其審諸
吕氏春秋云子路揜雉得而釋之葢因子路共之而為此
朱文公集注引晁劉兩説共字當為拱執之義語
人而不語神夲王無咎之
陸務云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其恕乎此聖門一字銘也詩
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此聖門三字銘也
為力不同科馬融觧云力有上中下三科五峯謂/此説是
譬諸草木區以别矣五峰曰草木生扵粟粒之萌及其長大根
莖華實雖凌雲蔽日㩀山蟠地徔具乎一
[007-13a]
自外増益之也用樂記區/萌字音勾朱文公曰林少穎亦與黄祖舜
如此
漢蓺文志小道可蔡邕傳致逺則泥以子夏之言為孔子唐
孔穎達傳以䏻問扵不䏻以曽子之言為孔子
卞荘子之勇問云事見新序愚按荀子大略萹齊人欲伐魯
忌卞荘子不敢過卞此可見其有勇也
史記正義首陽山有五顔師古注漢書云伯夷歌登彼
以隴西為是石曼卿詩曰耻生湯武干戈日寕死唐虞揖遜
區謂首陽在河東蒲坂乃舜都也余甞攷之曽子書以為夷
齊死扵濟澮之間其仁成名扵天下又云二子居河濟之間
則曼卿謂首陽在蒲為淂其實澮水名左氏/𫠦謂汾澮
[007-13b]
水一也孔子之而明道體之無息孟子
之而明為學之有
夲荀子亦云水至平端不傾心術如此象聖人其扵水也
亦亞扵孔孟矣扵此見格物之學
山讀康誥有感悟反已切責若無𫠦容前軰切己省察如此
孔庭之教曰詩禮子思曰夫子之敎必始扵詩書而終扵禮樂
雜不與焉荀子
學亦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
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謂/詩書
四勿九思皆以視為先見弓以為虵見寝石以為伏乕視汨其
心也閔周者黍稷不分念親者莪蒿莫辨心
心目論以動神者心心者目隂符
心生扵物死扵物機
[007-14a]
在目蔡季通釋其義曰老子曰不見可欲使心不西方論
六根六識必先曰眼曰色均是意也
古者士傳言諌其言責與公卿大夫䓁及丗之衰公卿大夫不
言而士言之扵是有欲毀郷校者有謂處士横議者不知三
代之盛士亦有言責也夫子曰天下有道庶人不議而不及
士其指微矣乙酉二月夢前宰輔以太學𫠦
非帷裳必殺之鄭康成云帷裳謂朝祭之服其制正幅如帷非
帷裳者謂深衣削其幅縫齊倍要見春秋正義集觧不集/注用鄭
孔門弟子唯言偃吴人而澹滅眀南㳺至江史記正義蘇州
南五里有澹胡儒林傳澹
子羽居椘
韓非曰季孫相魯子路為郈令魯以五月起衆為長溝
[007-14b]
其秩粟為浆飯要作溝者扵五父之衢而飡之孔子聞之
使子貢往覆其飯擊毁其器曰魯君有民子奚為乃飡之言
未䘚而季孫使者至譲曰也起民而使之先生使弟子令
徒而飡之將奪
之民耶孔子駕而去魯此雖與論語史
記不同然亦夫子去魯之一事也攷左氏傳郈/叔孫之邑也
申屠嘉不受謁則可以折𦍒臣董仲舒正身率下則可以事
驕王魏相以廉正霍氏不䏻誣𡊮安任隗以
害故曰其身正不令而行苟正其身矣扵徔政乎何有
君子不因小人而求福孔子之扵弥子也不囙小人而避禍𠦑
向之扵樂王鮒也朱愽之黨丁傅福可求乎賈之之謟石
顯禍可避乎故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
[007-15a]
朱子以無垢為學論語集注獨
審富貴安貧賤一語
于淵道體無不在借鳶魚以明之葉仲圭曰出入無時莫知
其郷常人之心也𡨜然不動感而遂通聖人之心也聖人之
心豈常人之𫠦無㢤昬與眀異而已矣仲猷仲圭皆余同年
王充云浴乎沂渉沂水也風乎舞雩風歌也仲長統云諷扵舞
雩之下愚謂以風為諷則與詠而歸一意矣當徔舊
捷扵令夲史記趙良之言商君/傳
集注蘧伯玉扵孫林父寗殖放弒之謀不對而出按左氏傳寗
殖當為寗喜
[007-15b]
史記循吏傳孫𠦑敖三得相而不喜三去相而不悔與令尹子
文之事相𩔗恐是一事
范伯崇曰温故而不知新雖䏻讀墳典索丘以為史
以為師
劉子謹獨萹曰顔囬不以夜浴改容顔氏家訓曰曽子七十乃
學名聞天下皆未詳𫠦出家語曽參少孔子四十六非老
而學者
蘧伯玉史記謂孔子𫠦巖事不當在弟子列禮殿圗有之而唐
宋皆錫封徔享公伯寮非孔子弟子乃季氏之黨致堂胡氏
之當矣家語不列其名氏葢自史記失之家語有縣亶字
子象史記索隐以為縣豐唐有
[007-16a]
縣子豈其人與
栁子厚與太學諸生書曰仲尼吾黨狂狷南郭獻譏按荀子法
行萹南郭恵子問扵子貢曰夫子之門何其雜也非以狂/狷為譏
無可無不可致堂謂以五字成文聖人徔容中道無𫠦偏𠋣丗
之通儻不者
謂之無不可爾馬援以此
髙帝亦稔
扵常談
曰正身
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淂見有恒者斯可矣善人周公𫠦謂吉
士也有恒周公𫠦謂常人也
㣲生髙漢古今人表作尾生髙葢即荘子𫠦謂尾生東方𦍤曰/信若尾生然尾生之信非信也
[007-16b]
鄭校周之夲以齊古讀正凡五十事釋文
陳自眀以子見南子為南蒯以傳攷之昭公十二年南
子年方二十有二子路少孔子九年方十三其
鑿而不
通矣
聖人毋必而郷黨言必者十有五記必為之事也其傳易曰積
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隂疑扵陽必𢧐小
人勿用必也著必然之理也
孔門受道唯顔曽子貢太史公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吴彊/晉伯越是以𢧐
客視子貢也又列
于貨殖傳以論語一言而断其終身可乎子貢/聞一以貫之之傳與曽子同貨殖何以
過則勿憚改非禮勿視非禮勿𦗟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己𫠦不
欲勿施扵人勿欺也皆㫁以勿葢去惡不力則為善不勇
[007-17a]
孔門獨顔子為好學𫠦問曰為仁曰為成己成物體用夲末
備矣
唐棣與常棣不同致堂謂偏其反而即詩常棣萹孔子刪而不
取誤
童難與言者也夫子與其進是以知習之可移
孝
孝經序六家異同今攷典序録有孔鄭王劉韋五家而無虞
翻注有虞槃佑東/晋處士也
致堂謂孝經非曽子𫠦自為也曽子問孝扵仲尼退而與門弟
子言之門弟子𩔗而成書晁子止謂何休
[007-17b]
秋行在孝則孔子自著也今首章云仲尼居則非孔子𫠦
著矣當是曽子弟子𫠦爲書馮氏曰子思作中庸述其祖
之語乃字是書當成扵子思之手
古文孝漢志書序謂出孔壁而許沖上其父
文曰孝昭帝
時魯三老𫠦獻其
不同
當不義則子不可不爭扵父孟子云父子之間不責善荆公謂
當不義則争之非責善也子止讀書志乃
好盖子止守景迂之學以孟子爲疑非䔍論也朱文公扵孟
子集注荆公之
是何言與司馬公觧云言之不通也范太史誤以言之不通
也五字爲文古今文皆無朱文公集𫠦載刋誤亦無之近/丗
[007-18a]
𫠦傳刋誤以五/字入文非也
孝鄭氏注陸徳明云與康成注五
不同今按康成有六天
之而孝
注云上帝天之别名故陸澄謂不與注書相𩔗
孔子之言曰昔萬乗之國有争臣四人則封
不削于
乗之國有争臣三人則社稷不危百乗之國有争臣二人則
宗廟不輟父有争子不行無禮士有争友不為不義與孝
稍異
彭忠肅公以致敬致樂致憂致哀致嚴裒集格言為五致録司
馬公家亦以五致𩔖事忠肅之書夲扵此
國史志云孝孔安國傳古二十二章有閨門萹為丗
氏注今十八章相承言康成作鄭志目録不載通儒皆驗其
[007-18b]
非元中孝明纂諸
自注以奪二家然尚不知鄭氏之為
小同
王去非云學者學乎孝教者教乎孝故皆徔孝字慈湖蒙齋謂/古孝字只是
學字愚按古文韻學字古老子/作/教字郭/卿字指作
不敢毀傷至不敢失於臣妾言不敢者九管子曰賢者行扵不
敢而立扵不䏻詩扵文王仲山甫皆曰小心
求忠臣必扵孝子之門孝緯之言也見東漢韋/彪傳注
劉盛不好讀書唯讀孝論語曰誦此䏻行
矣安用多誦而
不行乎蘇綽戒子威云讀孝一卷
以立身治國何用多
為愚謂梁元帝之萬卷不如盛綽之一言學不知要猶不學
也
[007-19a]
范太史孝曰䏻事親則䏻事神真文忠公勸孝文曰侍郎
王公盖梅/溪也見人禮塔呼而告之曰汝有在家
謂人䏻奉親即是奉佛
嚴父莫大扵配天神宗聖訓云周公宗祀乃在成王之丗成王
以文王為祖則明堂非以考配眀矣自唐代宗用杜鴻漸䓁/議明堂以考肅宗配上
帝一時誤禮非/祀無豐昵之義
孝子之事親終矣此言喪祭之終而孝子之心昊天罔極未為
孝之終也曽子戰兢知免而易簀淂正猶在其後信乎終之
之難也
困學紀聞卷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