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a]
困學紀聞卷之十
浚 儀 王 麟伯厚甫
地理
三禮義宗引禹受地記王逸注離騷引禹大傳豈即太史公𫠦
謂禹本紀者歟
鹽鐡論大夫曰鄒子推終始之運謂中國天下八十分之一名
赤縣神州而分爲九州絶陵陸不通乃爲一
其外所謂八極而天下際焉故秦欲逹九州方瀛海朝萬國
文學曰鄒衍怪熒惑諸侯秦欲逹瀛海而失其州縣愚謂
秦皇窮兵胡粤流毒天下鄒衍迂誕之實啓之異端之害
如此
[010-1b]
管子曰齊之水道躁而復故其民貪麤而好勇楚之水淖弱而
清故其民果而賊越之水濁重而洎故其民愚疾而垢秦
之水泔㝡而稽𣻉而雜故其民貪戾罔而好事齊晋之水
枯旱而運𣻉而雜故其民謟
萃下而弱沉滯而雜故其民愚戇而好貞輕疾而易死宋之
水勁而清故其民間易而好正是以聖人之化世也其解
在水故水一則人心正水清則民心易此即漢志𫠦謂繫水
土之風氣也杜牧亦云山東之地程其水土與河南䓁常重
十三故其人沈鷙多材力重許可能苦
太史公班孟堅謂禹釃二渠以引其河一貝丘一漯川李垂𨗳
河書曰東為漯川者乃今泉源赤河比出貝
[010-2a]
故瀆而漢塞宣房𫠦行二渠盖獨漯川其一則漢決之起
城入蒲臺所謂武河者也鼂之河議曰二渠於禹貢無見
禹時河入海盖在碣石地理志碣石在北平驪城縣西南計
勃海北距碣石五百餘里而河入勃海盖漢元光三年河徙
東郡所更注也而言禹時河入勃海何哉
蔡氏禹貢傳曰鳥䑕地志在隴西郡首陽縣西南今渭州渭源
縣西也此以唐之州縣言若本朝輿地當云今熈州渭源堡
又曰朱圉地志在天水郡兾縣南今秦州大潭縣也按九
志建隆三年秦州置大潭縣熈寕七年以太潭𨽻岷州今為
西和州當云今西和州大潭縣朱文公詩傳曰秦徳公徙雍
今亰兆府興平縣按輿地廣記鳳翔府天興縣故雍縣秦徳
[010-2b]
公所
翔府天興縣
吕氏春秋禹南至九陽之山羽人祼民之䖏不死之郷此屈子
逺逰𫠦謂仍羽人於丹丘留不死之舊郷朝濯髮扵湯谷
兮夕晞余身扵九陽
朱文公謂漢之潯陽縣在江北今之江州非古九江地其眀
矣然漢柴桑縣屬豫章郡而莽以豫章郡為九江柴桑縣為
九江亭則九江之名其誤乆矣以九而
胡晁曽氏因之
國語注姑蔑今太湖當作大末甬句東今句章東海口外洲當
作浹口盖傳寫之誤唐盧潘引地理志浙江出黟縣南/率山東入海今漢志云蠻夷中
[010-3a]
戰國䇿田單為棧道木閣迎齊王與后於城陽山中非但蜀有
棧閣也
楚北有甘魚之口氏注疑為濟隂髙魚非也左氏昭十三年
傳次于魚陂注云竟𨹧縣城西北有甘魚陂郡汶山郡地理志不載按輿地廣記漢武帝
置郡既而罷之愚按黄覇傳入榖沈郡後漢莋都夷傳武
帝𫠦開以為莋都縣元鼎六年以為沈郡至天漢四年并
蜀為西部置两都尉一居旄牛主儌外夷一居青衣主漢人
冉駹夷傳武帝𫠦開元鼎六年以為汶山郡至地莭三年省
并蜀郡為北部都尉靈帝時復分蜀郡北部為汶山郡宣帝/紀地
莭三年十二月/省文山郡并蜀
[010-3b]
荀卿為蘭𨹧令縣在漢屬東海郡今沂州承縣誠齋廷𨹧懐古
有蘭陵令一章盖誤以南蘭𨹧為楚之蘭𨹧也古靈字亦誤
文中子父曰銅川府君𨺚為銅/川令■阮氏注上黨有銅鞮縣龔氏注
陏初置銅川縣令忻州秀容是愚攷陏地理志定襄郡秀容
縣皇初置新興郡銅川縣十八年置忻州龔注是也
同州府君龔氏本作司州注云宋武置司州於虎牢西魏
始改華州為同
子夏居西河在汾州文中子之教興扵河汾
漢地理志言風俗多取太史公貨殖傳然太史公語尤竒峻可
以參觀
地理志禹貢桐柏大復山在平氏東南淮水𫠦岀東南至淮𨹧
[010-4a]
入海禹貢集解云淮𨹧晋猶存不
楚州界愚攷宋州郡志淮𨹧郡本淮𨹧縣漢屬臨淮後漢屬/下邳𣈆永寕元年
為淮/陵國輿地廣記泗州招信縣本淮𨹧縣漢屬臨淮郡宋曰㫿
𨹧置濟隂郡今按漢𣈆有淮𨹧㫿𨹧二縣宋濟隂郡有㫿陵
縣而淮𨹧郡無淮𨹧縣葢宋之㫿𨹧即漢之淮𨹧也廣記漢/㫿陵故
城在淮陽/軍下邳縣寰宇記古淮陵城在招信縣西北二十五里然則
禹貢解以淮陵在楚州非也
志謂齊俗彌侈織作冰紈綺繡純麗之物號爲冠帶衣
臨淄有服官苑墨子曰錦繡絺紵亂君之𫠦造其本皆興
於齊景公喜奢而忘儉幸有晏子以儉鐫之然猶幾不能勝
齊俗之侈盖自景公始
[010-4b]
琅邪郡靈門縣壷山浯水所出音/吾元次山名浯溪亦有𫠦本非
自造此字也
溝洫志史起引漳水溉鄴出吕氏春秋先識覽以賢令為聖令
舄鹵為斥鹵
史記貨殖傳陽西通武関鄖関正義云地理志宛西通武関
而無鄖関鄖當爲洵洵水上有関在金州洵陽縣愚按漢志
漢中郡長利縣有鄖関長利今商州上津縣武関在商洛縣
正義失之
古公事獯鬻而商不與𣈆拜戎不暇而周不知封建之效也唐
以幽鎮扞契丹及幽鎮亡而契丹之患始熾方鎮之效也郡
縣削弱則夷狄之禍烈矣
[010-5a]
九域志滄州有漢武臺唐太宗紀正觀十九年伐髙麗班師次
漢武臺刻石紀功臺餘基三成燕齊之士為漢武求仙之處
李太白蜀道難云叢及魚鳬開國何茫然爾来四萬八千嵗
不與秦塞通人煙其本楊雄蜀記愚謂岷嶓載于禹貢庸
蜀見于牧誓非至秦始通也
水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江河在焉酈氏注引枝流一千二
百五十二通典謂晉郭璞注三卷後魏酈道
不詳撰者名氏不知何代之書云濟水過夀張則前漢夀良
縣光武更名又東北過臨濟則狄縣安帝更名荷水過湖陸
則湖𨹧縣章帝更名汾水過求安則縣順帝更名故知順
帝以後纂序也愚按經云武侯壘又云魏興安陽縣注謂諸
[010-5b]
葛武侯𫠦居魏分漢中立魏興郡又改信都
康五年也然則非後漢人𫠦撰陏志云郭璞注而不著撰人
舊唐志云郭璞撰愚謂𫠦載及魏晉疑出於璞也新唐志始
以為桑欽而又云一作郭璞撰盖疑之也云河水又北薄
骨律鎮城注云赫連果城也乃後魏𫠦置其酈氏附益歟按
前漢儒林傳古文尚書塗惲授河桑欽君長
氏讀書志
謂欽成帝時人意者欽為此書而後人附益如山海禹益
𫠦記有長沙零𨹧桂陽諸暨之名本草神
崖趙國常山奉髙真定臨淄馮翊之稱爾雅作扵周公而云
張仲孝友蒼頡萹造扵李斯而云漢兼天下皆非夲文顔之
推嘗論之矣通典又謂景純注解踈略多迂怪今郭注不傳
[010-6a]
三輔黄圖所載靈金內府及天禄閣青藜杖皆王嘉拾遺記譎
誕之程泰之謂黄圖盖唐人増續成之水
殷芸小云諸葛武侯躬耕於南陽
陽是襄陽墟名非
陽
郡也
素問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地不滿東
右熱而左温
漢𡊮良碑云帝御九龍殿引對飲宴集古録跋謂九龍殿名惟
見於此愚按張平子東亰賦曰九龍之內寔曰嘉徳注九龍
本周時殿名門上有三銅柱柱有三
徳殿在九龍門内非但見扵此碑也
武后在洛陽不歸長安此通鑑𫠦載也張柬之䓁舉兵至后所
寝長生殿又遷后扵上陽宮皆在洛陽程㤗之雍録乃謂長
[010-6b]
安宮殿誤矣
馮衍賦云臯陶釣扵靁澤兮賴虞舜而後親未詳𫠦出水經注
引墨子曰舜漁濩澤今墨子尚賢萹曰舜漁雷澤尭得之服
澤之陽服字疑即濩字𨹧丞顔注
陵縣名屬宣城按漢無宣城郡
𨹧縣宣城縣屬/丹陽郡南𨹧屬亰兆文帝七年置顔注不攷地理志
何邪
禹貢兾州治梁及岐先儒皆以為雍州之山晁氏謂兾州之吕
梁狐岐山也蔡氏集傳徔之朱文公曰梁山/證㩀不甚眀白
賈書曰所為建武關函谷臨晉𨵿者大抵為備山東諸侯也
武𨵿在商州商洛以限諸侯函谷在陜州
[010-7a]
侯臨晋在同州朝邑以限東諸侯
眀逺登大雷岸與妹書云棧石星飯結荷水𪧐旅客貧辛波
路壯闊其詞竒麗超翰墨畦逕可以諷誦明逺妹令暉有
文才能詩見鍾嶸詩品大雷在舒州望江縣水注𫠦謂大
雷口也𣈆有大雷戍陳置大雷郡庚亮報温嶠書無過雷池
一歩積雨為池謂之雷池東入于/江為大雷口元和郡縣志云
余仕于吴郡嘗見長洲
長洲非此地也問其故余曰吴王濞都廣陵漢郡國志廣𨹧
郡東陽縣有長洲澤吴王濞太倉在此東陽今盱眙縣故枚
乗吴王云長洲之苑服䖍以為吴苑韋昭以為長洲在吴
東盖謂廣𨹧之吴也曰它有𫠦据乎曰陏虞綽撰長洲玉鏡
[010-7b]
蓋煬帝在江都𫠦作也長洲之名縣始扵唐武后時元和郡/縣志苑
在長洲縣西南七十里/未足㩀也當郡國志
殺胡林在欒城縣唐屬趙州後屬真定府紀異錄云林内射殺/一狐因以名之續通典云唐天后時襲突厥
羣胡死扵此/故以名之
陏牛封竒章公僧孺其後也竒章巴州之縣梁普通六年置
縣東八里竒章山為名陏唐志通典九域志輿地廣記皆
云其章誤也續通典作竒章
諸子
漢志曽子十八萹今世𫠦𫝊視漢亡八萹矣十萹見扵
景迂云世知讀曽子者殆未見其人也朱文公云𫠦記雖或
甚踈亦必切扵日用躬行之實
[010-8a]
太史公序暦書曰律居隂而治陽歴居陽而治隂律歷更相治
間不容翲忽出曽子天圎章曽子云其/間不容髪
通鑑載子思言苟變扵衛侯在安王三十五年大事記云去孔
子𣳚百有三年子思逮事孔子未必至是時尚存薛常州亦
云子思之年毋乃過扵夀考乎苑
皆云觀扵周廟有欹器焉晋杜預𫝊云周廟欹器至漢東亰
猶在御㘴當以周廟為是
皇覽記隂謀黄帝金人器銘武王問尚父曰五帝之誡可得聞
乎尚父曰黄帝之戒曰吾之居民上也揺摇夕不至朝故
為金人三封其口曰古之慎言按漢藝文志道家有黄帝銘
[010-8b]
六萹蔡邕銘論黄帝有巾机
七略之書猶存金人銘蓋六萹之一也
胡文定銘龜山楊公曰孰能識車中之狀意欲施之韓詩外𫝊
云孔子出衛之東門逆姑布子卿曰二三子引車避有人將
来必相我者也孔子下歩姑布子卿曰羸乎若䘮家之狗子
貢以吿孔子曰丘何敢乎子貢曰何辭也子曰汝獨不見
夫喪家之狗歟既斂而椁布器而祭顧望無人意欲施之上
無眀王下無
心莫之綱紀是人固以丘為欲當之者也丘何敢乎文定盖
用此以比二程
荀卿非十二子韓詩外傳引之止云十子而無子思孟子愚謂
[010-9a]
荀卿非子思孟子盖其門人如韓非李斯之流託其師以
毀聖賢當以韓詩為正
荀卿曰盗名不如盗貨田仲史鰌不如盜也陳仲子猶可議直
哉史魚以為盗名可乎非十二子史鰌與子
豈有法仲尼而非三子者乎
楚辭漁父吾聞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
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荀子曰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弹其
冠人之情也其誰能以己之潐潐受人之棫掝者哉荀卿適
楚在屈原後豈用楚辭語歟抑二子皆述古語也
荀子曰非其人而教之齎盗粮借賊兵也獨不知李斯韓非乎
[010-9b]
為輔注云横革直未聞韓侍云此論益臯陶之功横而不
順者革之直者成之也愚嘗攷吕氏春秋云得陶化益真窺
横革之交五人佐禹故功績銘乎金石著扵盂陶即臯陶
也化益即伯益也真窺即直成也真與直/字相𩔖横革即横革也皆
禹輔佐之名之交未詳世本化益/作井宋𠂻云伯益
王霸萹睪牢天下而制之馬融傳注作臯牢猶牢籠也
去邪心乃可與言也此荘子𫠦謂正容以悟之使人之意也
消
荀子曰千人萬人之情一人之情是也阿房宮賦之語本此
勸學萹青出之藍作青取之扵藍聖心循焉作備焉玉在山而
[010-10a]
木潤作草木潤君子如嚮矣作如響矣賦萹請占之五㤗作
五帝夲未必是建本未必非餘不
本乃唐與政/台州所栞熈寕舊
本亦未為善當竢詳攷<折=""/> t33五泰注云五/㤗五帝也本改為五帝而刪注文
河間獻王之言惟見扵苑謂堯存心扵天下加志扵窮民痛
萬姓之罹罪憂衆生之不遂也有一民飢則曰此我飢之也
有一人寒則曰此我寒之也一民有罪則曰此我䧟之也仁
昭而義立徳慱而化廣故不賞而民勸不罰而民治先恕而
後教是堯道也又曰禹稱民無食則我不能使也功成而不
利於人則我
湖而定東海民亦勞矣然而不怨苦者利歸扵民也又曰湯
學聖王之道譬如日焉静居獨思譬如火焉夫捨學聖王
[010-10b]
之道若捨日之光獨思若火之眀也可以見小未可用大知
惟學問可以廣眀徳慧也又曰管子倉
實知禮莭衣食
足知榮辱夫榖者禮義所以行而人心𫠦以安也尚書五福
以富為始子貢問為政孔子曰冨之既冨乃教之此治國之
夲也司馬還其
必賢扵文景逺矣
法言序舊在卷後司馬公集注始寘之萹首詩書之序亦然
其不足問也問乎其不疑也求聞扵後世而不待其有得
君子無焉東坡亦謂太玄法言琱蟲而變其音莭謂之經
可乎
[010-11a]
法言末萹稱漢公斯言之玷過扵羙新矣司馬公雖曲為之辯
然不能滌莽大夫之羞也
五两之綸半通之銅注云半通𨶕今按仲長統昌言曰身無半/通青綸之命注十三州志曰
有秩嗇夫得假半/章印半通半章也
中前述云陏文帝㘴太極殿召見因奏太平之䇿十有二焉
按唐會要武徳元年五月改陏大興殿為太極殿陏無此名
詩失扵齊魯當徔龔氏本云論失扵齊魯謂論語也上文巳言
齊韓毛鄭詩之末也不當重岀
封禅秦漢之侈心此河汾薦論也房魏學子河汾而議封禪之
禮不以為非安在其為守師乎梁有許懋
[010-11b]
謂房魏不如懋乎
龔氏注中引古語云上士閉心中士閉曰下士閉門愚桉楚
辭橘頌云閉心自謹終不過失王逸注閉心
欲也
中扵文
陸機扵史取陳壽自魏晉而下言之也
記註興而史道誣矣註當作注記注謂漢晋以後起居注之𩔖
虚羙𨼆惡史無直茟故曰誣阮逸謂若裴松之注三國志
非
見非也
戎狄之徳民懐之三才其舎諸此叔恬之言也元魏之君唯/稱孝文然治
家無法佳兵不巳再傳而/遂乱安在其黎民懷之也
[010-12a]
文中子遊馬頰之谷遂至牛首之谿龔氏本云子逰黄頰之谷
遂至白牛之溪注云王績嘗題詩黄頬山壁愚按苓者傳
文中子講道扵白牛之溪當徔龔夲
仲長子光中稱之王無功為傳云著獨遊頌及河渚
以自喻文中子比之虞仲夷逸又為𥙊文云明道若昧進道
若退鳥飛知還龍亢靡悔蔵用以宻飬正以蒙不見其始孰
知其終
無功荅馮子華書曰吾家三兄生扵陏末傷世擾有道無位
作汾亭之操差孔氏龜山之流也吾嘗親受其調頗謂曲盡
近得裴生琴更習其操洋洋乎聲品相得又曰吾往見薛
収白牛溪賦韻髙竒詞義曠逺嵯峨䔥瑟真不可言壯哉
[010-12b]
邈乎班之儔也髙
登太行俯滄溟髙深極矣可附中/注
李百藥曰分四聲八病按詩苑𩔖格沈約曰詩病有八平頭上
尾蜂腰鶴𦞃大韻小韻旁紐正紐唯上尾鶴𦞃最忌餘病亦
通
杜淹文中子世家二子長福郊少福畤龔氏本載前述長子福
劉禹錫撰王質碑云文中子生福祚福祚生勉勉生怡怡
生潜質潜之季子為諌議大夫給事察使唐書
有傳福畤之子見扵文藝傳者勔勮勃助劼勸太原府君召/三子而教焉
龔氏注云文中子三子偪奬福/祚福畤/福奬疑即福郊也書此以丗家之𨶕
王無功逰北山賦序云余周人也夲家于祁永嘉之際扈遷江
[010-13a]
左地實儒素人多髙烈穆公銜建元之耻歸于洛陽同州悲
永安之事退居河曲始則晋陽之開國終乃安康之受田其
賦云白牛溪裏岡巒四峙信茲山之奥域昔吾兄之𫠦止許
由避地張超成市察正史組帶青衿鏘鏘儗儗
階庭禮樂生徒杞梓山似尼丘泉疑泗涘又注云此溪之集
門人常以百河南董恒
陽程元中山賈瓊河
薛収太
山姚義太原温彦博亰兆杜淹䓁十餘人為俊頴而姚義
慷慨同儕方之仲由薛収以理逹方荘周門人多至公輔而
文中之道未行然無功不及房杜魏何哉鄭毅夫論中之
妄謂李徳林卒扵開皇十二年通時年八九嵗未有門人而
有徳林請見歸而援琴𡔷蕩之什門人皆霑
𨵿子
[010-13b]
眀太和中見魏孝文如存于開皇間亦一百二三十矣而
有問禮扵子眀是二者其妄不疑晁氏讀書志謂薛道衡仁
夀二年出襄州通仁夀四年始到長安其書有內史薛公見
子扵長安用此推之則以房杜為門人抑又可知也
世其言清以浮有天下分裂之象中
其言閎以實有天下
將治之象
後知世之知子者殊淺也書多古字如況作兄釋作澤此
𩔖甚衆召忽曰百之後吾君下丗犯吾君命而廢吾𫠦立
奪吾紏也雖得天下吾不生也兄與我齊國之政也而注乃
謂召忽謂仲為兄澤命不渝而注乃以為澤恩之命甚陋
[010-14a]
不可徧舉愚謂管子乃尹知章注今本云房玄齡非也
無不宜其立后而手實謂立君以主之手/常握此地之實数手實之名始見扵
此吕恵卿因以行手實之法文忠論管仲之無後利不可
與民争也盖有云
傳子謂管子書過半是後之好事者所加輕重萹尤鄙俗古史
謂多申韓之言以智欺其民以術傾鄰國有不貲之寳石璧
菁茅之謀使仲信然何以覇哉
管仲曰决獄折中臣不如賔胥無請立為大理吕氏春
不若弦章按苑弦章在景公時當以
子為正
黄帝六相一曰尤通鑑外紀改為風后
[010-14b]
弟子軄漢志附于孝朱子謂疑是作内政時士之子常為士
因作此以教之
景迂云王弼注老子知佳兵者不祥之器至扵戰勝以喪禮
䖏之非老子之言不知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棄物獨得諸河上公而古本無有也傅弈能辯之
老子曰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早復謂之重積徳
司馬公謂不逺而不離於徳可以修身朱文公謂能嗇則
不逺而重積徳者先巳有𫠦積
飬以嗇是又加積之也
王弼注本作早服而注/云早服常也亦當為復
方伯謩文公髙苐也其言曰老子之言盖有𫠦者生扵衰周
不得不然世或黜之以為申韓𢡖刻原扵道
[010-15a]
𥼶氏固夷也至扵立志堅决吾亦有取焉似與師背馳
生之徒十有三韓非解老云四肢與九竅
首章以有無字下断句自王介甫始朱文公謂名可名有名無/名皆一義常無欲是無
欲
惟無以天下為者可以有天下此即舜禹有天下而不
湯武之征伐非利天下也無利天下之心而與天下同其利
然後可以得天下
谷神一章飬生者宗焉春秋繁露謂飬生之大者在愛氣閑欲
以平意平意以静神静神以飬氣古之道士有言曰將欲無
陵固守一徳此言神無離形則氣多内充董子亦有得扵此
文子者老子弟子也序曰亦曰計然姓/率名研字文子其書平王問道老子/與孔
[010-15b]
子同時又云范蠡師之去<折=""/> t33平王/之時逺矣序謂周平王時人非也其言曰玉
生淵而岸不枯荀子之譬若積薪燎後者䖏上汲黯取之
再實之木其根必傷眀徳后之用兵有五有義兵有應兵
有忿兵有貪兵有驕兵義兵王兵勝忿兵敗貪兵死驕兵
滅魏相之臨河欲魚不如歸而織網董仲舒
之孔子無
黔突墨子無暖席班固杜甫韓愈取之心小志欲大智欲
圎行欲方孫思邈取之徳均則衆者勝寡力敵則智者制愚
陸抗取之欲治之主不世出王取之
銖而解之至石必過石文量
而寡失枚乗取之山有猛
獸林木為之不斬園有螫蟲葵藿為之不採國有賢臣折衝
千里鄭昌之文之𫠦加者
則權之所服者大徳之𫠦施
[010-16a]
者愽則威之𫠦制者廣班固刑法志之人之將疾必先厭
魚肉之味國之將亡必先悪忠臣之語越劉子
之乳犬
之噬伏雞之搏貍何休注公羊
之又曰士有一定之論
女有不易之行同言而信信在言前
兎得而獵犬烹髙鳥盡而良弓蔵皆見此書其見扵列莊淮
南子者不可縷數
文子曰虚無因循常後而不先譬若積薪燎後者䖏上汲長孺
學黄老言故用文子之語顔注云積薪之言出曽子當攷
戰國䇿云不聞老萊子之敎孔子事君乎示之其齒之堅也六
十而盡相靡也孔叢子云老萊子謂子思曰子不見夫齒乎
雖堅剛卒盡相摩舌柔順終以不弊
[010-16b]
同時當徔國策
壷丘子林列子之師也吕氏春秋云子産相鄭往見壼丘子林
與其弟子㘴必以年然則與子産同時
列子以仕衛為嫁扵衛徔一而終之死靡它是之謂正
列子言西方之聖人西極之化人佛巳聞扵中國矣
狐父之盜史記正義括地志狐父亭在宋州碭山縣東三十
里物外萹謂盜跖言事之
無可柰何者雖聖人亦莫如之何漁父言事之不可强者雖
聖人亦不可强
五峰云莊子之書世人狭隘執者
其大略不為無益若䔍
[010-17a]
行君子句句而求字字而論則其中無真實妙義不可推而
行也愚謂此讀荘子之法伊川一生不/曽看莊列
韓詩外傳楚成王讀書扵殿上而輪扁在下作而問曰不審主
君所讀何書也與荘子同而小異漢古今人/表作輪邊不可傳敢
問其𫠦以異曰荘子𫠦謂傳傳以心也屈子𫠦謂受受以心
也目撃而存不言而喻耳受而口傳之離道逺矣
朱文公謂庚桑楚一萹皆是襌
天運萹孔子見老聃歸三日不談弟子問曰夫子見老聃亦將
何䂓哉孔子曰吾乃今扵是乎見龍龍合而成體而成章
乘乎雲氣而飬乎隂陽予口張而
[010-17b]
太平御覽引莊子曰云云孔子曰吾與汝䖏扵魯之時人用
意如飛鴻者吾走狗而逐之用意如井魚者吾為鉤以
之吾今見龍云云余口張不能噏舌出不能縮又何䂓哉與
今夲異
初寮謂莊子之言風其辭若與風俱鳴扵衆竅掩卷而㘴猶
翏翏之逼耳
齊物論女以妄聼之奚張文潜銘啇瑶曰造/物則奚句法本此以干縣令䟽云縣髙也謂求髙名令聞有進士程文用/此犯聖祖名
謂恵子曰儒墨楊秉四與夫子為五列子𥼶文公孫龍字子秉
秉謂公/孫龍也
魯雞固能矣注云大鷄也今蜀雞爾雅雞大者蜀韓文公守戒
[010-18a]
曰魯雞之不期蜀雞之不支是以蜀雞爲小也未詳
荆公曰古之善事親者非事其親之謂也事其心而巳
心出人間世
吕甫曰聖人之𫠦以駴天下神人未嘗過而問焉盖孔氏與
老氏同生扵衰周莊子與孟子俱逰扵梁恵其書之言未嘗
相及以此而已
以恬飬知者主静而識益眀以知飬恬者致知而夲益固
向秀注莊子而郭象之郗紹作晋中興書而何法盛
之二
事相𩔖
郭象注曰聖人之在天下煖然若陽春之自和故蒙澤者不謝
[010-18b]
凄乎若秋霜之自降故彫落者不怨李太白云草不謝榮扵
春風木不怨落扵秋天其語夲此注又曰世有假寐而夢
百年者則無以眀今之百年非假𥧌之夢者也邯鄲枕柯
守之皆原此意幽求子曰當其夢時覩山念木或志在舟
楫因舟念水因水念魚東坡夢齋銘意出扵此墨翟禽滑𨤲聞其風而悅之則滑𨤲墨者也史記儒林
傳謂田子方叚千木吴起禽滑𨤲之屬皆受業扵子夏之倫
為王者師豈滑𨤲逃儒而入扵墨亦若吴起之言兵歟苑/載禽
滑𨤲問/墨子
庖丁解牛行其𫠦無事也管子云屠牛坦朝解九牛而刀可以
莫鐵則刄㳺間也賈䟽云解十二牛胡子知言云一目全
[010-19a]
牛萬𨻶開横渠詩語也
王坦之著廢莊論而其論多用莊語胡文定春秋綱領
莊子之言其可廢乎
豫且事有二苑吴王欲徔民飲伍子胥曰昔白龍下清泠之
淵化為魚豫且射中目白龍不化豫且不射張平子東亰賦
𫠦謂白龍魚服見困豫且者也史記龜䇿傳禇先生曰宋元
王二年江使神龜使扵河至扵泉陽漁者豫且舉網得而囚
之置之籠中夜半龜来見夢扵宋元王荘子所謂神龜能見
夢扵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綱者也
師琴詩無以冰炭置我膓本扵此
[010-19b]
齊物論非欲齊物也盖謂物論之難齊也是非毀譽一付扵物
而我無與焉則物論齊矣邵子詩謂齊物到頭争誤張文
潜曰莊周患夫彼是之無窮而物論之不齊也而託之於天
籟其言曰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已也此言自以為至矣而周
固自未離夫萬之一也以為是非之定哉雖然如周者
亦略稅駕矣
陸徳明序録曰莊生宏才命世辭華深正言若反故莫能
暢其𦤺後人増
漸失其真故郭子玄云一曲之才妄竄
竒若閼弈意
之旨危言㳺鳬子胥之萹凡諸巧
十分
有二漢書藝文志莊子五十二萹即司馬彪孟氏𫠦注是也
[010-20a]
言多詭誕或似山海或𩔖占夢書故注者以意去
其內
萹衆家並同自餘或有外而無雜唯子玄所注特㑹荘生之
旨北齊
閼奕之𨽻與殷翼之孫遏氏之子三士相與謀致人扵造物共
之元天之上元天者其髙四見列星司馬彪曰/元天山名
㳺鳬問雄黄曰今逐疫出魅撃𡔷呼噪何也雄黄曰黔首多疾
黄帝氏立巫咸使黔首沐浴齊戒以通九竅鳴𡔷振鐸以動
其心勞形趋歩以彂隂陽之氣飲酒茹䓗以通五蔵夫撃𡔷
呼噪逐疫出魅鬼黔首不知
挿桃枝扵戸連其下童子入不畏而
畏之是
智不如童
子也
[010-20b]
童子夜嘯若齒
小巫見大巫抜茅而弃此其𫠦以終身弗如
尹儒學御三年而無𫠦得夜夢受秋駕眀日往朝師師曰今將
教子以秋駕司馬彪曰秋/駕法駕也
空閱一作/門来風桐乳致巢此以其能苦其性者司馬彪曰門戸/之
桐子似乳著其葉而生其/葉似箕鳥喜巢其中也
紼謳𫠦生必扵斥苦司馬彪曰斥䟽緩也苦用力也引紼𫠦以/有謳歌者為人用力不齊故促急之也
庚市子肩之毁王也
孔子病子貢出孔子曰汝待也吾㘴席不敢先居䖏若齊食
飲若𥙊吾卜之乆矣
老子見孔子徔弟子五人問曰前為誰對曰子路勇且多力其
[010-21a]
次子貢為智曽子為孝顔囬為仁子張為武
方有鳥名爲鳳鳯之𫠦居也積石千里河水出下鳳鳥居
止天為生食其𣗳名瓊枝髙百仞以璆琳琅玕為寳天又為
生離珠一人三頭遞起以伺琅玕鳯鳥之文戴聖嬰仁右智
左賢
善卷堯聞其得道之士乃北面而師事之蒲衣八而舜師之
㢘者不食不義之食不噉不義之水
羊溝之雞三嵗為株相者視之則非良雞也然而數以勝人者
以狸膏塗其頭羊溝闘雞處株魁/帥也雞畏狸也
恵子始與莊子相見而問乎莊子曰今日自以為見鳳凰而徒
[010-21b]
遭燕雀耳㘴者俱咲
豫樟初生可而
鵲上髙城之垝而巢於髙榆之顛城壞巢折風而起故君子
之居世者得時則義行失時則鵲起以大緤載六𩦸之上則𦤺千里
孔子舎扵沙丘見主人曰辯士也子路曰夫子何以識之曰其
口窮踦其鼻空大其服愽其睫流其舉足也髙其踐地也深
鹿與而牛舎
青鵽愛子忘親司馬彪曰鵽鳥専愛/其子而忘其母也
聲氏之牛夜亡而遇夔止而問焉我有四足動而不善子一
而超踊何以然夔曰以吾一足王於子矣
[010-22a]
市上之人有善戴尊者累十尊而行人有與之更者行
而以其尊顛酒尊/也
亡羊而得牛断而得頭
𦍑人死燔而揚其
子張見魯哀公不禮士也託㒒夫而去曰臣聞君好士故不逺
千里而見君之禮士也有似葉公子髙之好龍室彫文盡冩
以龍扵是天龍下之窺頭扵牖拖尾於堂葉公見之弃而還
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不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
龍也今君非不好士
流脉並作則為驚怖陽氣獨上則為癲病
以十鈞射者見天而不見雲以七鈞射者見鵠而不見鶬以五
[010-22b]
鈞射者見鶬而不見雀
函牛之鼎沸蟻不得措一焉喻聖主之法明/姧至不敢蹈之
趙簡子出田鄭龍為右有一野人簡子曰龍下射彼使無驚吾
馬三命鄭龍鄭龍不對簡子怒鄭龍曰昔吾先君伐衛免曹
退為踐土之盟不戮一人吾今一朝
狼殺人故將救之簡子愀焉曰不愛其身以活人者可無
徔乎還車輟田曰人之田也得獸今吾田也得士
梁君出獵見白鴈羣集梁君下車彀弩一作/弓欲射之道有行者
不止白鴈羣駭梁君怒欲射行者其御公孫龍下車撫其心
梁居忿然作色而怒曰龍不與其君而顧與他人何也公孫
龍對曰昔者齊景公之時齊一/作宋天旱三年卜之曰必以人祠
[010-23a]
乃雨㬌公下堂頓首
人祠乃且雨寡人將自當之言未卒而天大雨方千里者何
爲有徳扵天而恵施扵民也今主君以白鴈之故而欲射殺
人無異於狼梁君援其手與上車歸入郭門呼萬
曰樂
哉今日獵也人獵皆得禽獸吾獵獨得善言而歸
人而不學命之曰視皮一作/肉學而不行命之曰囊
繋者也/一作撮
祝牧謂其妻曰天下有道我韍子佩天下無道我子戴
易姓而王封扵㤗山禪於梁父者七十有二代其有形兆垠堮
勒石凡千八百餘䖏
槐之生也入季春五日而兎目十日而䑕耳更旬而始規二旬
[010-23b]
而葉成鷂為鸇鸇為布榖布/榖為鷂此物変也士深目鳶肩
禮若亢鋸之柄亢舉也礼有所断割猶/舉鋸之柄以断物也
叔文相莒三年歸其母自績謂母曰文相莒三年有馬千駟今
毋猶績文之𫠦得事皆將弃之巳母曰吾聞君子不學詩書
射御必有博塞之心小人不好田作必有盜之心婦人不
好紡績織絍必有泆之行好學為福也猶飛鳥之有羽翼
也
漢七略所録若齊論之問王知道孟子之外書四萹
亡傳莊子逸萹十有九淮南鴻烈多襲其語唐世司馬彪
注猶存後漢書文選丗注藝文𩔖聚太平御覧間見之
[010-24a]
断圭碎璧亦足爲箧櫝之博識君子或有
焉
太平御覧引子曰蘭以芳自燒膏以眀自焫翠以羽殃身蚌
以珠𦤺破秦能爲此言而不能保其身漢書楚老父之言
本於此文子引老子曰鳴鐸以/聲自毁膏燭以明自煎
尸子曰孝己事親一夜而五起視衣厚薄枕之髙下也又曰蒲
衣生八年舜讓以天下周王太子晋生八年而服師曠漢書
孝己莊子
蒲衣子其事見此太子
鄒陽曰里名勝母曽子不入尸子謂孔子至扵勝母暮矣而不
𪧐過扵盜泉渇矣而不飲悪其名也
尸子曰舜兼愛百姓務利天下其田也荷彼耒耜耕彼南畆與
四海俱有其利雷澤也旱則爲耕者鑿瀆儉則爲獵者表虎
[010-24b]
故有光若日月天下歸之若父母文心雕龍舜之祠田云荷
此長耕彼
畆四海俱有謂之祠田豈它有𫠦据乎
即孔子傾盖而語者後序謂谷子之師水心銘鞏仲至𫠦
謂程子即此書也朱文公謂詞艱而理淺近丗巧扵模擬者
𫠦爲决非先秦古書
韓子内儲謂𠦑向䜛萇
按左傳哀三年周人殺萇
叔向
之𣳚乆矣
韓子曰殷之法刑弃灰於街者子貢以爲重問之仲尼仲尼曰
知治之道也以商鞅之法爲殷法又託于仲
至此
[010-25a]
五蠧曰周去秦為徔朞年而舉衛離魏為衡半而亡是周滅
扵徔衛亡扵衡也按史記赧王倍秦與諸侯約徔衛為衡之
事未詳
疑曰有扈氏有失度讙兠氏有孤男三苗有成駒桀有侯侈
紂有崇侯虎晋有優施此六人者亡國之臣也崇侯優施事
甚著古今人表桀時有雅侈餘皆𨶕吕氏春秋云夏桀染於
羊岐踵戎殷紂染於崇侯
夷終幽王染於虢公𡔷𥙊公敦此四王者𫠦染不當古今人
表桀時有于榮夷終即榮夷公虢公𡔷即虢石父墨子云/夏桀染
扵干辛/推哆
韓子曰商君教秦孝公燔詩書而明法令愚按史記商君傳不
[010-25b]
言燔詩書盖詩書之道廢與李斯之焚之無異也
又云呉起教楚悼王損不急之枝官注謂非要急若樹之枝也
飬𣗳者必披落其枝為政者亦損其閑冗宋
樸學正似楚枝官枝官二字前/未有用者
又云儒服帯劍者衆而耕戰之士寡堅白無厚之詞章而憲令
之法息愚謂堅白公孫龍之言也無厚鄧析之言也
漁者持鱣婦人拾蠶利之𫠦在皆為賁諸吕太史西漢手茟曰
利之𫠦深宫之女皆儀秦也文法本此
𠦑瞻宫之竒亦虞鄭之扁鵲也後魏崔浩謂王猛之國苻堅
之仲也慕容恪之輔少主慕容暐之霍光
之平逆
司馬徳宗之曹操也茟墨畦逕皆有自来
[010-26a]
必恃自直之箭百世無矢恃自圜之木千世無輪劉夢得用此
語恃字/作俟
鉅孱之費金璧西門豹之納璽戰國之時官邪賂章毀譽决扵
右之口於此可見若阿即墨之断者幾何人哉趙之郭開/齊之后勝
皆受秦間金魏信<折=""/> t33𨹧之以毀/廢亦以萬金為間三國遂墟矣
人主以二目視一一國以萬目視人主此名言也鄭
書見漢藝文志
吏者民之本綱也聖人治吏不治民斯言不可以韓非廢
韓子謂趙襄子賞有功者五人髙赫為賞首仲尼聞之曰善賞
哉襄子賞一人而天下為人臣者莫敢失禮事在孔子後孔
鮒巳辨其妄然傳記若此者衆苑周威公問於寗子曰取
[010-26b]
士有道乎寗子曰楚平王有士曰楚傒胥丘負容出亡之晋
晋人用之是為城濮之戰城濮在楚成王時以為平王矣
寗子/寗越又曰𣈆平公好樂多賦歛治城郭有咎犯者見門大夫
以樂見平公内之對曰臣不能為樂臣善𨼆又曰石乞侍㘴
於屈建屈建曰白公其為乎又曰介子推行年十五而相
荊仲尼聞之使人往視又曰晋靈公造九層臺荀息聞之上
書求見曰臣能累十二愽棊加九雞子其上按犯建子推
四人事蹟皆在前劉子政博極群書何述紀之誤也新序楚
共王逐申侯𣈆文公遇欒武子葉公諸梁問樂王鮒皆不同
時
韓子云趙襄子名延𨹧生令將軍車先至晋陽戰國筞云延
[010-27a]
𨹧王誤也氏改王為君亦未之攷
韓子云吴起欲攻秦小亭置一石赤東門外令人能徙此扵
西門外者賜之上田宅人争徙之乃下令曰眀日攻秦能先
登者仕之大夫賜之上田宅扵是攻
云吴起治西河欲諭其信扵民夜日置表扵南門之外令扵
邑中曰眀日有人能僨門之外表者仕長大夫明日日晏
矣莫有僨表者民相謂曰此必不信有一人曰試往僨表不
得賞則巳何傷往僨表来謁吴起起自見而出仕之長大夫
自是之後民信吴起之賞罰愚按啇鞅入秦在吴起死後二
十一年徙木予金其祖吴起之遺智歟
[010-27b]
漁于山則雖十𪧐沙子不得一魚焉又曰𪧐沙瞿子善煮鹽
使煑漬沙雖十𪧐沙不能得也
鶡冠子愽選萹用戰國筞郭隗之言王鈇萹用齊語管子之言
不但用賈生服賦而已桞子之辯其知言哉
戰國筞鄭璞之亦見尹文子
諺云不聦不眀不能為王不瞽不聾不能為公見慎子
吴子曰承桑氏之君脩徳武以滅其國桞子佩韋賦
和
而却武渙宗覆而國舉桑謂承桑氏也一本改桑/字為乗誤
程子曰韓信多多益辦是分數眀按孫子治衆如治寡分數是
也杜牧注謂韓信多多益辦
漢景帝後二年詔曰雕文刻鏤傷農事者也錦繡纂組害女紅
[010-28a]
者也農事傷則飢之本也女紅害則寒之原也夫飢寒並至
而能亡為非者寡矣本李克對魏文侯之言見/苑藝文志儒
家李克七萹
無愧昌猶不免䛕白樂天立碑詩曰豈獨賢者嗤仍傳後
代疑
谷子午合萹伊尹五
桀五就湯然後合於湯吕尚三入殷
朝三文王然後合於文王孫子用閒萹當参攷伊吕聖人/之耦豈詭遇求𫉬者此戰國辯
士之誣聖賢也伊尹三聘而起/太公辟紂海濵當信扵孟子
秦張儀往事之受捭闔之術十有二章
受轉丸胠箧三章然秦儀用之裁得温言酒食貨財之賜
[010-28b]
秦也儀也知道未足行復往見其言所受扵師行之少有口
吻之驗耳未有傾河填海移山之力豈可更聞至要使弟子
深見其閫奥乎先生曰為子陳言至道齊戒擇日而往見先
生乃正席而㘴嚴顔而言告二子以全身之道文心雕龍云
轉丸騁其巧辭飛鉗伏其精術程子曰秦儀學於鬼谷其術/先揣摩然後捭闔捭闔
然後用/鉤鉗
蒯通善為長短主父偃學長短徔横術邊通學短長史記索
𨼆云戰國筞亦名長短書
鬻熊為周文王師著書二十二萹諸子之最先者今存十四萹
列子天瑞萹引運轉無巳天地宻移力命萹引語文王曰自
長非所増自短非所損賈書引文王武王成王問皆今書
[010-29a]
𫠦無
吕氏春秋曰老耽貴柔孔子貴仁墨翟貴㢘關尹貴清
貴虚陳駢貴齊陽朱貴己孫臏貴𫝑王廖貴先児良貴後荀
子曰慎子有見扵後無見於先老子有見於詘無見扵信墨
子有見於齊無見於畸宋子有見於少無見扵多墨子有見
扵齊兼爱也陽朱貴己為我也吕氏以孔子列於老氏之後
秦無儒故也
迂齋云梓人傳規模吕氏春秋来愚按吕氏分軄萹云使衆
能與衆賢功名大立於世不予佐之者而予其主其主使之
也譬之若為宮室必任巧匠奚故曰
國重物也其不善也豈特宫室哉巧匠為宫室為圎必以䂓
[010-29b]
爲方必以矩爲平直必以准繩功巳不知規矩繩墨而賞
匠巧也巧匠之宮室巳成不知巧匠而皆曰善此某君某王
之宫室也桞子立意夲於此
劉向論起昌𨹧䟽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國也夲於吕氏春秋
苑𣈆太史屠餘見晋平公之驕以其國法歸周周威
問焉曰天下之國孰先亡對曰晋先亡居三年晋果亡愚謂
平公後三年晋未亡也是時两周未分亦無周威公吕氏春
秋晋太史屠見𣈆公之驕髙誘注以爲晋出公當
呂覽
然晋政在大夫乆矣非以驕亡也屠不可謂知幾
孔叢子公孫龍臧三耳吕氏春秋作蔵三牙
賈䟽壹動而五業附新書云五羙附見五/美萹業字當作美
[010-30a]
六韜曰冠雖弊禮加之於首履雖新法踐之扵地賈之言本
此韓非子亦云冠雖穿弊必戴於頭雖五采必踐之扵地
黄帝曰日中必熭操刀必割顔注此語見六韜主上之操也
語出尉繚子
淮南詮言訓曰禹決江河因水也后稷播種𣗳榖囙地也湯武
平暴囙時也故天下可得而不可
也霸王可受而不可
求也張夫人諌苻堅之言本於此
賈書云徳渥澤洽調和大暢則天清澈地富煴物時
謂漢郊祀歌后土冨媪昭眀三光媪當作煴
塩鐵論文學曰臧文仲治魯勝盗而自矜子貢曰民將欺而况
民盜乎文仲子貢不同時斯言誤矣
[010-30b]
仲長子昌言曰北方寒其人夀南方暑其人夭此寒暑之方驗
於人也約之蠶也寒而餓之則引日多温而飽之則用日少
此寒温飢飽之為短驗扵物者也論飬生者盍於此
之
韓子蒼醫用此意物理論曰道家則尚冷/以草木用冷
淮子曰春㒃秋賦民皆欣春賦秋貸衆皆怨得失同喜怒為
别其時異也為魚徳者非挈而入淵為蝯賜者非而縁木
縦之其𫠦而已亦見文子此桞子種𣗳𫝊之意
文子聾蟲雖愚不害其𫠦愛注云鼈聾無耳淮子曰任馬不
觸木猘狗不自於河雖聾蟲而不自䧟又况人乎又曰馬
聾蟲也注云喻無知孝皇問王季海
對曰山海經龍聴以角不以耳山海經検/此語未見
[010-31a]
傅子曰人之學者猶渇而飲河海也大飲則大盈小飲則小盈
伊川謂如羣飲扵河各𠑽其量
朴子論仙萹按董仲舒𫠦撰李少君家録仲舒儒者豈肯為
方士家録盖依託也
又按漢禁中起居注即西亰雜記𫠦謂葛洪家有漢武帝禁中
起居注一卷漢武故事二卷通典云漢武帝居注
馬后撰眀帝起居注則漢起居似在宫中為女史之任荀悅
申鑒曰先帝故事有起居注動静之莭必書焉
祛惑萹有古强者云孔子常我讀易云此良書也丘
好之
韋編三鐵擿三折今乃大悟史記世家韋編三
鐵擿見
扵此擿一作撾此/方土寓言也
[010-31b]
魏李蕭逺運命論張良受黄石之符誦三略之言三
見于此漢光武詔引黄石公/記未有三畧之名含神霧云風后為黄帝師又為
禹師化為老子授張良書今有素書六萹謂黄石公圯上授
子房世人多以三略為是荊公詩云素書一卷天與之
太平御覽引鄒子曰朱買臣孜孜修學不知雨之流粟此鄒子
之書非戰國之鄒子也
慎子曰禮徔俗政上使徔君國有貴賤之禮無賢不肖之禮
見/學記曲禮曰禮徔宜使
俗言事不可常也
俗則非
尸子曰鄭簡公謂子産曰飲酒之不樂鐘𡔷之不鳴寡人之任
也國家之不乂朝廷之不治與諸侯交之不得志子之任也
子無入寡人之樂寡人無入子之朝自是巳来子産治鄭城
[010-32a]
門不閉國無盜賊道無餓人孔子曰若鄭簡公之好樂雖
鐘而朝可也愚謂為必放鄭聲此孔子之言也豈有
鐘
而朝之言哉程子謂未有心蠧而能用管仲者扵鄭簡公亦
云
不肖為州閭所鄙而荅以瞽頑舜神鯀惡禹聖盛矜扵己而
厚辱其先何異證父攘羊學子名母名教之罪人也葛文康
公亦曰𠑽刺孟子猶之可也至詆訾孔子以繋而不食之言
為鄙以徔佛公山之召為濁又非其脫
舊館而惜車扵
鯉又謂道不行扵中國豈能行扵九夷若𠑽者豈以語聖
人之哉即二
之此書非
公謂充飾小辯
[010-32b]
以驚俗蔡邕欲獨傳之何其哉
家語問舜冠謂魯哀公問孔子尚書大傳以為成王問周公
子思子曰東户季子之時道上鴈行而不拾遺餘糧𪧐諸畆首
餘糧棲畆/本於此
劉邵人物志曰易以咸為徳以謙為道老子以無為徳以虚為
道愚謂咸言虚而不言無與老氏異
或問賢曰顔淵黔婁四皓韋玄成王介甫曰出乎顔淵則聖人
矣出乎韋玄成則衆人矣
奔車之上無仲尼覆舟之下無伯夷此韓非語也余襄公謹箴
用之
[010-33a]
杜牧注孫子序云孫武著書數十萬言魏武削其繁剰筆其精
切凡十三萹因注解之攷之史記本傳闔廬
吾盡之矣非茟削為/十三萹也
莊子楚狂之歌所謂迷陽人皆不曉胡明仲云荆楚有草叢生
脩條四時彂頴春夏之交花亦繁麗條之者大如巨擘剥
而食之其味甘羙野人呼為迷陽其膚多刺故曰無傷吾行
無傷吾足
困學紀聞卷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