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26b]
[002-1a]
困學紀聞卷之二
浚 儀 王 應麟伯厚甫
書
周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書春秋傅𫠦謂三墳五典是也前賢
謂皐䕫稷契有何書可讀理實未然黄帝顓頊之道在丹書
武王𫠦以端絻東面而受于師尚父也少皡氏之紀官夫子
𫠦以見郯子而學焉也孰謂
吕氏春秋序意曰甞淂學黄帝之𫠦以誨顓矣爰有大圜在
上大矩在下汝䏻法之爲民父母不韋十二紀成扵秦八年
在涒灘上古之書猶存前聖傅道之淵原猶可攷也
書大傅虞傅有九共篇引書曰予辯下土使民平平使民無傲
[002-1b]
殷傅有帝告篇引書曰施章乃服眀上下豈伏生亦見古文
篇邪大傅之序有嘉禾揜誥今夲
篇二卷
出齊梁之間似孔壁中書殘缺者唐有三卷徐邈注鄭漁仲
謂書篇仲尼之時已無矣
未然
漢去聖未逺帝王遺書猶有存者賈誼書
政語引黄帝曰
道若川谷之水其出無已其行無止顓頊曰至道不可過也
至義不可易也功莫羙扵去惡而為善罪莫大扵去善而為
惡故非吾善善而已也善縁善也非惡惡而已也惡縁惡也
吾日慎一日帝嚳曰
與為仁也故莭仁之器以其財而身
其羙矣徳莫髙扵
博愛人而政莫髙扵博利人故政莫大扵信治莫大扵仁吾
[002-2a]
慎此而已矣帝尭曰吾存心扵先古加志扵窮民痛萬姓之
罹罪憂衆生之不遂也故一民㦯飢曰此我飢之也一民㦯
寒曰此我寒之也一民有罪曰此我䧟之也帝舜曰吾盡吾
敬而以事吾上故見謂忠焉吾盡吾敬以接吾敵故見謂信
焉吾盡吾敬以使之以敬也吾淂之
以敬也大禹諸侯㑹則問扵諸侯曰諸侯以寡人為驕乎𦍤
日朝則問扵士曰諸 大夫以寡人為汰乎又曰民無食也
則我弗䏻使也功成而不利扵民我弗䏻勸也湯曰學聖王
之道者譬其如日静思而獨居譬其若火舎學聖之道而静
居獨思譬其若去日之眀扵庭而火之光扵室也可以小
見而不可以大知淂賢而學之淂賢而與之譬其若登山乎
[002-2b]
淂不肖而舉之淂
其舉而君子慎與又曰藥食甞扵卑然後至扵貴藥言獻扵
貴然後聞扵卑求道者不以目而以心道不以手而以耳
𦤺道者以言入道者以忠積道者以信樹道者以人又引周
文王武王成王問粥子武王問王子旦師尚父淮南人間訓
引尭戒曰戰戰慄慄日慎一日人莫蹪扵山而蹪扵垤此帝
王大訓之存于漢者若髙帝䏻除挟書之律蕭相䏻收秦
博士官之書則
鮮焉好古之士盍玩繹扵斯
墨子南使衛載書甚多强唐子見而怪之墨子曰昔周公旦朝
讀書百篇夕見七十二士相天下猶如此吾安敢廢此也今/本
[002-3a]
闕墨子七十一/萹今止十三萹外史掌三皇五帝之書大訓在西序讀書百
篇謂此𩔖也
𥼶攵序録云尚書之字夲爲𨽻古既是隷寫古文則不
字今宋齊舊夲及徐李䓁音𫠦有古字盖亦無㡬穿鑿之徒
務欲立異依傍字部改變文然則今𫠦傅古文尚書未必
皆孔安之夲宋景文茟記云楊備淂古文尚書𥼶攵讀之
大喜書訊刺字皆用古文按史藝文志唐孝眀寫以今字
蔵其舊本寳五年别㝎今文音義咸平二年孫奭請摹印
古文音義與新㝎𥼶攵並行今亦不傅然漢至唐𫠦謂古文
者孔安以𨽻存古非科斗書也今有古文尚書
夲扵宋次道王仲至家郭忠恕㝎古文尚書并𥼶文今本豈/忠恕𫠦㝎歟宣和六年詔洪範
[002-3b]
舊文以陂為頗然/監本未嘗舊也
吴才老書禆傅考異云伏氏口傅與經傅𫠦引有文異而有益
扵經有文異而無益扵經有文異而音同有文異而義同才
老𫠦述者今不著以閏月㝎四時成
古文㝎作正開元
誤作㝎晁景/迂云舜譲于徳弗嗣班固典引作不台史記自序唐/尭遜位虞舜
不/台在治
又作曶鄭康成/曰笏也大傅大誥曰民儀有十夫王莽作大誥曰/民獻儀九萬夫
盖本/扵此又康誥曰惟乃丕顯考文王克眀俊徳今無俊字伊訓
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漢厯志作惟太甲元年十有二月乙
丑朔是朔旦冬/至之歳髙宗亮隂禮記作諒闇注讀為/梁䳺漢五行志作
涼隂大傅作梁闇予若觀火周禮注謂今燕俗名湯熱為觀
[002-4a]
微子我其發出狂史記宋丗家狂作往注引鄭康成曰我其
起作
安考靈耀作晏晏鄭氏注寛容覆載謂之晏馮衍顯志賦思/唐虞之晏晏苐五倫上䟽體晏晏之姿
無肆髙宗之享國五十有九年石經曰肆髙宗之饗
百
年漢杜欽亦曰髙宗享百年之夀費誓文作䉾誓史記作肹
大傅作鮮度作刑以詰四方周禮注云度作詳刑哀矜折獄
漢于㝎傅作卜鰥哲獄大傅哀/矜哲獄折民惟刑漢刑法志作悊
民天齊于民俾我一日楊賜封事作
書劉愷引上刑挟䡖下刑挟重文頋畏于民嵒多言也尼/
切
書始二典猶詩之首一南費秦之誓猶詩之有魯頌
[002-4b]
以為昧
宅嵎夷𥼶攵云尚書考靈耀及史記作禺銕今按史記尭夲紀
居郁夷正義郁音隅夏夲紀嵎夷既略索隠云今文尚書及
帝命驗並作禺䥫古夷/字薛氏曰今登州之地
四岳孔注云即上羲和四子分掌四岳之諸侯按周語太子晉
曰共之孫四岳佐禹胙
命為侯伯賜姓曰姜氏曰有吕
左傳許大岳之胤也杜氏注謂大岳
周語之
迂齋云申吕齊許皆四岳/之後尭讓許由亦其一也
五典克孔安
傳夲扵左氏程子解夲扵孟子左氏言五教
不及君臣夫婦朋友天叙有典而遺其三焉唯孟子淂之
程子謂共兠之徒及舜登庸之始側陋之人頋居其上此㐫亂
[002-5a]
之人𫠦不䏻堪故其惡顯而舜誅之韓非曰
舜鯀諌共工又諌曰孰以天下而傅之扵匹夫乎尭不聴此
可以證程子之韓非謂尭誅/共鯀非也
范蜀公正書曰舜之五刑流也官也教也贖也賊也流宥五刑
者舜制五流以宥三苗之劓刵剕宮大辟也皇王大紀之
夲諸此而以墨劓剕宮大辟為賊刑之科目
書序帝𨤲下土方設居方𥼶攵云一讀至方字句商
下土方外大是疆朱文公亦以方字
句云椘辭天問禹
降省下土方盖用此語然書序已有此讀矣
鄭康成讀舜典云舜生三十謂生三十年登庸二十謂厯試二
十年
[002-5b]
大禹謨言念㢤者二益稷言念㢤者一皆禹告舜之辭心者治
之夲心斯湏不存治忽分焉共惟千載心秋月照寒水扵此
見之
王用人之法一言以蔽之曰吉舜𫠦舉曰元曰愷吉徳之實
也𫠦去曰㓙吉徳之反也議論相傅氣脉相續在春秋時謂
之善人在西漢時謂之長者惟吉則仁𫠦謂元者善之長爲
天地立心者也
儆戒無虞絜齋解云治安之時危亂之已兆漢宣帝渭上之
朝是年元后生成帝新都簒漢已兆扵極盛之日矣無虞豈
可不儆戒愚謂匈奴衰而
[002-6a]
有苗格云舜耕厯山之時祗見厥父惟知已之有罪而不見
父之為頑𫠦以厎豫及其征苗也自省未甞有過而惟見苗
民之作慝𫠦以逆命至班師之後誕敷文徳無異罪引慝
之心而遂格焉滿損謙益捷扵影響人心豈可以自滿㢤愚
謂仲虺之誥成湯召公之訓武王戒其滿而自矜也齊桓服
䠂魏武淂荆州唐荘宗汴皆以滿失之
禹之吿舜曰安汝止盡天理而無人欲淂至善而止也尹之吿
太甲曰欽厥止去人欲而天理求至善而止也
虞書作服天子自日月而下十二章鄭康成注周禮謂周以日
月星辰畫扵旌旗而冕服九章注禮記郊特牲祭之日王被
[002-6b]
衮以象天謂有日月星辰之章此魯禮也二禮之自相背
馳魯秉周禮周魯之禮其有
古文尚書及文璪火黺 黼黻艾軒曰黺 黼黻當各爲一
物璪當爲玉璪之璪璪圜物也意其爲璪之状而以火旁飾
之火因物而後見耳考工記謂火以圜淂非指璪火爲一物
乎鄭司農謂爲圜形似火此爲近之希冕謂黺 黼黻皆
黹同謂之希冕陸徳眀希與黹同盖有由来也
鳥獸蹌蹌馬融以爲筍虡七經小傅用其書禆傅以
儀爲簫聲之和艾軒亦曰制器尚象
古文箾磬今文作簫左氏曰韶箾/舜樂名也諸儒誤以簫管觧之
文奡嫚也引虞書若丹朱奡論語奡盪舟按書有罔水行舟
[002-7a]
之語則奡盪舟者即謂丹朱
古文天眀畏自我民眀畏今文下畏字作威盖衛包𫠦改當
古
若稽古稱尭舜禹三聖而皐陶與焉舜以天下遜禹禹獨推皐
陶孟子論道之正傅亦曰若禹皐陶則見而知之又曰舜以
不淂禹皐陶爲己憂子夏亦云舜舉皐陶觀扵謨而見皐陶
之學之粹也
蠻夷猾夏眀刑治之而有餘四夷交侵征伐制之而不虞周
之徳天淵矣
淮南子曰皐陶瘖而爲大理此猶䕫一之
也皐陶陳謨賡
歌謂之瘖可乎司馬公詩云法官由来少和
[002-7b]
削𤓰然荀子非相之言亦未必然
史記秦夲紀大費佐舜調馴鳥獸是為柏翳索隠云尚書謂之
伯益而陳杞世家謂伯翳之後封為秦垂益䕫龍其後不知
所封不見也則伯翳非伯益矣水經注偃師九山有百蟲将
軍顯靈碑云將軍姓伊氏諱益字隤敳帝髙陽之苐二子伯
益者也黄度攵叔書益/即隤敳本扵此
四岳之族大戴禮誥志萹虞史伯夷曰眀孟也幽幼也史記/厯書
引之而其文小異虞夏之厯為昔在古厯百/草㩁輿瑞雉無𥼶為百草興秭規先
吕氏春秋云舜欲以樂傳教扵天下乃令重舉䕫扵草莽之
中而進之舜以為樂正吕刑乃命重黎即羲和也椘語尭/育重黎之後重黎舉䕫見扵此
[002-8a]
漢董賢𠕋攵言執其中䔥咸謂此尭禪舜之文非三公故事
班固筆之扵史矣而固紀竇憲之功曰納于大麓惟清緝熈
其䛕甚扵董賢之𠕋當憲氣方張有議欲拜之伏稱萬
者微韓棱正色則無君之惡肆矣此固𫠦以文姦言而無忌
憚也倪正父駁昆命元龜之制有以也夫
五行大禹謨以相克為次洪範以生數為次五徳鄒衍
為義劉向以相生為義
柔而立無立為懦柔恵且直不直為謟柔嘉維則失其則非嘉
也
賈誼書君道萹引書曰大道亶亶其去身不逺人皆有之舜獨
以之此書也
[002-8b]
禹貢𥼶文周公職録云黄帝受命風后受圗割地布九州隋唐
志無此書太平御覧引太一式占周公城名録有此三句夾
漈通志蓺文略周公城名録一卷城傅寫之誤
世注云推周公城録冶城宜是金陵/本里抱朴子内萹豋渉引周公城名録
大傅曰歌大化大訓六府九原而夏道興注謂四章皆歌禹之
功𫠦謂九叙惟歌九徳之歌扵此猶可攷
文引虞書曰仁閔覆下則
旻天盖虞書
也
豫州滎波既豬古攵云滎嶓既都職方氏豫州其浸波溠鄭注
云波讀為播禹貢曰滎播既都賈公彦䟽云禹貢有播水無
波然則漢唐書夲皆作滎播也史記夏本
史記引禹貢二百里任書男
孔注男任/也任王者事音壬王莽封王氏女皆
[002-9a]
為任注任充也男服/之義男亦任也男任二字盖通用
州㳂于江海逹于淮泗東坡書傅云吴王夫差𨶕溝通水而
江始有入淮之道禹時則無之愚按吴之通水有二焉左氏
傅哀九年吴城䢴溝通江淮注云今廣/𨹧韓江此自江入淮之道也
吴語夫差起師北征𨶕為深溝扵商魯之間北屬之沂西属
之濟以會𣈆公午扵氏傅哀十三年㑹黄池注云陳/留封丘
縣南有黄/亭近濟水此自淮入汴之道也
百川東注弱水獨西故洪範弱為六極弱與柔異柔如漢文帝
弱如元帝
過九江至于東𨹧曽彦和謂東𨹧今之巴𨹧余按史記正義岳
州有巴𨹧盖是東𨹧曽夲此
[002-9b]
朔南暨為句下云聲教訖于四海史記注/本如此
𫟍子貢曰禹與有扈氏戰三陳而不服禹扵是
教
有扈氏請服荘子謂禹攻有扈為虗厲皆與書異椘辭天
問云該秉季徳厥父是臧胡終斃于有扈牧夫牛羊又云有
扈牧豎云何而逢擊牀先出其命何古事茫昧不可攷矣
吕氏春秋曰夏后相與有扈戰扵甘澤而不勝六卿請之
夏后相曰不可吾地不淺吾民不寡戰而不勝是吾徳薄而
不教不善也扵是乎處不重席食不貳味琴瑟不張鐘鼓不
子女不飭親親長長尊賢使䏻朞年而有扈氏
扈戰甘者夏后啓也誤以為相然其事可以補夏書之𨶕
甘誓予則孥戮汝孔傅謂辱及汝子王莽傅作奴顔注謂戮之
[002-10a]
以為奴也泰誓云囚奴正士豈及子之謂乎
蔡邕銘論殷湯有甘誓之勒
五子之歌其二章皆述禹之訓蔡氏自予視天下以後謂予五
子自也然予臨兆民之語
非五子自稱
周語單穆公引夏書曰𨵿石龢均王府則有韋昭注云
𨵿門𨵿之征也石今之斛也言征賦調均則王之府蔵常有也
一曰𨵿衡也時未見古文故云書左思魏都賦𨵿石之𫠦
和鈞財賦之𫠦厎慎盖亦用韋李善引賈逵
語注曰𨵿
通也孔安謂金鐵曰石未詳
左氏傅夏有觀扈漢東郡有畔觀縣今開徳/府觀城椘語士亹曰尭有
丹朱舜有商均啓有五觀湯有太甲文王有管蔡是五王者
[002-10b]
皆元徳也而有姦子韋昭注謂五觀
汭之地書序曰太康失昆弟五人湏于洛汭水
注亦云
太康弟曰五觀愚謂五子述大禹之戒作歌仁義之人其言
藹如也豈朱均管蔡之比韋氏非也
史記湯始居亳先王居作帝誥索隐云一作俈
先王居故
作帝俈
史記湯征諸侯葛伯不祀湯始伐之湯曰予有言人視水見形
視民知治不伊尹曰眀㢤言䏻聴道乃進君子民為善者
皆在王官勉㢤勉㢤湯曰汝不䏻敬命予大罰殛之無有攸
赦作湯征豈孔壁逸篇太史公亦見之乎後有補湯征者盖
未之攷
[002-11a]
辰弗集于房大衍暦議云新暦仲康五年癸巳九月庚戌朔
日蝕在房二度按皇極經世仲康元年壬戌征羲和五年丙
寅與暦不同
君子之去㽞之存亡繫焉故夏書終扵汝鳩汝方商書終扵
微子
湯誓予則孥戮汝罔有攸赦孔安以為古之用刑父子兄弟
罪不相及今云者權以脅之使勿犯酒誥予其殺安以為
擇罪重者而殺之吕居仁謂安䏻眀聖人未盡之意實有
大功扵聖人者
鄭康成注禹貢九河云齊桓公塞之同為一詩正義云
出何書愚按書正義引春秋緯寳乹圗云移河為界在齊吕
[002-11b]
填閼八流以自廣鄭盖㩀此攵九峰蔡氏曰曲防齊之𫠦禁
塞河非桓公𫠦為也
鄭康成書注間見扵䟽義如作服十二章州十二師孔注皆𫠦
不及
吕氏春秋引夏書曰天子之徳廣運乃聖乃神乃武乃
曰五世之廟可以觀怪萬夫之長可以生謀又曰仲虺有言
曰諸侯之徳䏻自為師者王䏻自為
友者存其𫠦擇而
莫如己者亡又曰刑三百罪莫重扵不孝周書曰若臨深淵
若薄冰其舛異如此
仲虺之誥言仁之始也湯誥言性之始也太甲言誠之始也
命言學之始也皆見扵商書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温恭朝夕
[002-12a]
執事有恪先聖王之傅恭也亦見扵
矣
孟子云伊尹莱朱注菜朱亦湯賢臣一曰仲虺是也春秋傅曰
仲虺居薛爲湯左相是則伊尹爲右相唐相世系表仲虺
爲湯左相臣扈祖已皆其胄裔也未詳/𫠦㩀
孔安謂湯始改正朔鄭康成謂自古改正朔葉少藴云甘
已言三正則子丑寅迭以爲正者尚矣爰革夏正林少頴謂/革正之事古未甞有
盖始扵湯而/武王因之者謂祀先
王亍方眀朱文公曰方當作乃即𫠦謂乃眀言烈祖之成徳
鄭康成云祖乙居耿後奢侈踰禮土地迫近山川甞圯焉至陽
[002-12b]
甲立盤庚為之臣乃謀徙居湯舊都上萹是盤庚為臣時事
中萹下萹是盤庚為君時事正義以為妄書禆傅云鄭大
儒必有𫠦㩀而言
書序祖乙圯于耿孔氏注云圯扵相遷扵耿殷夲紀謂
于邢皇極經世祖乙踐位圯于耿徙居邢盖史記以書序
攷之孔氏以圯于耿為圯扵相未通蘇氏書傅云祖乙圯
于耿盤庚不淂不遷以經世紀年攷之祖乙以乙未踐位後
有祖沃甲祖丁南庚陽甲而後
庚立祖乙/曽孫
庚之立以
已亥自祖乙踐位至此一百二十五年若謂民蕩析離居因
耿之圯不應如是之乆也當𨶕𫠦疑
盤庚之遷也曰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消息盈虗之運
[002-13a]
知之矣唐朱朴議遷都以觀天地興衰為言謂𨵿中文物奢
侈皆極焉已盛而衰難可興矣而以襄鄧為建都極選陳同
父上書孝廟亦謂錢塘山川之氣彂泄無餘而以荆襄為進
之機其言與朴略同朴不
道也豈亦有聞扵氣運之
乎
大傅引庚若徳眀㢤湯任父言卑應言皆古文𫠦無
論語予小子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孔安
注云墨
子引湯誓其辤若此䟽云尚書湯誓無此文
與此小異唯墨子引湯誓其辤與此正同
爾惟徳罔小萬邦惟慶尒惟不徳罔大墜厥宗漢昭烈曰勿以
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盖淂此意
[002-13b]
桑榖之祥大戊問伊陟韓詩外傳以為榖生湯之廷三日而大
拱湯問伊尹誤也漢五行志劉向以為殷道既衰髙宗承敝
而起怠扵政事故桑榖之異見又誤也書大傳謂武丁之時
先王道虧刑罰
大傳之誤
築傅巖之野吴氏禆傳蔡氏集傳以築為居愚按孟子曰傅
舉扵版築之間當
古注傅巖在陕州/平陸縣北
魯語展禽曰上甲微䏻帥契者也商人報焉孔叢子引書曰維
髙宗報上甲微盖逸書也
學立志而後成遜志而後淂立志剛也遜志柔也
[002-14a]
文王之徳之純心與䫉異乎
西伯既戡黎祖伊商都朝歌黎在上黨壷𨵿乃河𦍤險要之
地朝歌之西境宻迩王畿黎亡則商震矣故武王渡孟津莫
之㦯禦周以商封衛狄人迫逐黎矦衛為方伯連率不䏻
救而式微旄丘之詩作脣亡齒寒衛終為狄𫠦滅衛之亡猶
商之亡也秦抜上黨而韓趙危唐平澤潞而三鎮服形𫝑其
可忽㢤孔氏注大㑹以
衆晁氏曰開元間衛包㝎
今文始作泰以交泰為
真燕書㢤
謂新經以泰為/否泰之泰紂時上下
不交天下無武王大會諸矦/往伐以傾紂之否非經意也大誓與大誥同音泰/者非
雖有周親不如仁人孔安注論語言雖有管蔡為周親不如
[002-14b]
箕子微子之仁人與注尚書異書傅云紂至親雖多不如周家/之少仁人朱文公集注書傅
論語𥼶攵予有十人左傅叔孫穆子亦曰武王有
原父謂子無臣母之理婦人盖邑姜然夲無臣字舊不必
改
左氏傅云太伯不椘辞天問云叔旦不嘉與夷齊之心一也
此武𫠦以未盡善
武成式商容閭正義引帝王丗紀云商容及殷民觀周軍之入
見畢公至殷民曰是吾新君也容曰非也視其為人嚴乎将
有急色故君子臨事而懼見太公至民曰是吾新君也容曰
非也視其為人虎㩀而鷹趾
不頋其後故君子臨衆果扵進退見周公至民曰是吾新君
[002-15a]
也容曰非也視其為人忻忻休休志在除賊是非天子則周
之相也故聖人臨衆知之見武王至民曰是吾新君也容
曰然聖人為海内討悪見悪不怒見善不喜顔色相副是以
知之愚按韓詩外傅云商容甞執羽籥馮扵馬徒欲以伐紂
而不䏻遂去伏扵太行及武王尅殷立為天子欲以為三公
商容辤曰吾甞馮扵馬徒
無勇也愚且無勇不以𤰅乎三公固辤不受命君子聞之
曰商容可謂内省而不誣䏻矣君子㢤去素餐逺矣史記燕
王遺樂間書曰紂之時商容不逹身祗辱焉以冀其變樂記
𥼶箕子之囚使之行商容而復其位鄭注乃謂使箕子視商
禮樂之官賢者𫠦䖏皆令反其居盖康成不見古文武成故
[002-15b]
以容為禮樂張良云武王入殷表商容閭史記周紀云表商容之閭皆與書合正俗云武成序往伐歸獸當依嘼字費誓序東郊
不 案文及古今字詁 古闢字闢訓開故孔氏𥼶云東郊
不開不淂徑讀闢為開愚按古文尚書師古之是也虞翻/謂分
北三苗北/古别字
大傅洪範曰不叶于極不麗于咎毋侮矜寡而畏髙眀史記宋
世家亦云毋侮鰥寡
周禮大注引洪範曰雨曰濟曰圛曰蟊曰剋詩齊子豈弟箋
古文尚書以弟為圛正義云洪範稽疑論
云圛者色澤光眀盖古文作悌今文作圛賈逵以今文校之
㝎以為圛鄭依賈氏𫠦奏文引書圛圛升雲半有半無今/按圛即洪範曰驛其下乃注文
[002-16a]
古文尚書曰㴉曰圛與周禮注同
詩㦯聖㦯否㦯哲謀㦯肅㦯艾荘子天有六極五常帝王順
之則治逆之則㓙九洛之事治成徳𤰅皆為洪範之學
曾子固奏䟽曰洪範𫠦以和同天人之際使之無間而
以為始者思也大學𫠦以誠意正心身治其
家天下而
要其𫠦以為始者致其知也正其夲者在淂之扵心而巳淂
之扵心者其術非他學焉而巳矣古之人自可欲之善而充之
至扵不可知之神自十五之學而積之至扵心不踰矩豈
他道㢤由是而已矣二程子以前告君未有及此者
韓非謂先王之法曰臣母㦯作威母㦯作利王之指
惡王之路盖述洪範之言而失之也
[002-16b]
天命有徳天討有罪故無作好惡惟天聦眀惟聖時憲故無作
聦眀以天之徳行天之權故惟辟作福威
司馬彪注荘子云箕子名胥餘史記正義/尸子云
巢伯来朝注云南方之逺正義謂南巢李杞觧曰成湯放桀
于南巢巢人納之意者終商之丗義不朝商乎誠如是亦
以見巢之忠商之盛徳矣商亡而周興扵是巢始来朝其
羙矣然無𫠦㩀有二焉魯丗家云周公卒後秋未穫暴風雷
雨禾盡偃大木盡拔周大
成王與大夫朝服以開金縢
書梅福傅云昔成王以諸矦禮葬周公而皇天動威雷風著
灾此皆尚書大傅之盖伏生不見古文故也蒙恬傅云成
[002-17a]
王有病甚殆公旦自揃其爪以沈扵河乃書而蔵之記府及
王䏻治有賊臣言周公欲為亂周公赱而奔扵䠂成王觀
扵記府淂周公沈書乃流涕曰孰謂周公旦欲為乎此
以武王有疾為成王索隐曰不知出何書魯世家亦與恬傅
同譙周云秦既燔書時人欲言金縢之事失其夲末南軒曰
至誠可以回造化若金縢䇿祝之辤則不無妄傅者
我之弗辟朱文公謂當鄭氏以辟為避
武成惟九年大統未集通鑑外紀引尚書大傅文王受
㫁虞芮之質帝王丗紀文王即位四十二年在鶉火更為
受命之元年周書文傅文王受命九年時惟莫春在鎬召太
子彂按史記秦恵王十四年更為元年汲冢紀年魏恵成王
[002-17b]
三十六年改元一年
有因扵古也
文公賞雍季以義而不以謀襄子賞髙共以禮而不以功故曰
崇徳報功子之責扵天史記以丕為
索隐引鄭玄曰
丕讀曰負隗囂移檄曰庶無子之責盖夲此晁以道觧丕
子之責如史傅中責其侍子之責盖云上帝責三王之侍子
指武王也
唐叔得禾成王命唐叔以餽周公扵東土作餽禾史記以歸為
餽二字通用見論語
三監孔氏謂管蔡商漢地理志殷畿内為三邶鄘衛是也邶
封武庚管叔尹之衛蔡叔尹之以監殷民
[002-18a]
監為管蔡霍蘇氏孔
林氏蔡氏
鄭
三亳孔氏謂亳
人之歸文王者三𫠦為之立康成云湯舊都之民服文王
者分為三邑其長居險故言阪尹盖東成皐南轘轅西降谷
也皇甫謐以為北亳榖熟為南亳偃師為西亳林氏
鄭
吕氏
皇甫
詩譜以三叔為三
孫毓云/三
當有霍叔鄭義為長
民獻有十夫予翼亦惟十人迪知上帝命周公以賢人天意
史失其名不獨魯兩生也
周書作雒曰俾康叔宇于殷俾中旄父宇于東注云東謂衛殷
鄁詩譜自紂城而北謂之邶南謂之
東謂之衛康叔宇
于殷即衛也注以殷為邶非是殷地在周之東故曰東征
邶衛皆東也康誥曰在兹東土中旄父其邶
之一歟顧/命
[002-18b]
有南/宫毛
法言謂酒誥之篇俄空焉愚按酒誥古今文皆有之豈揚子未
之見歟蓺攵志云劉向以中古文校歐陽大
文酒誥脫簡一而大傳引酒誥曰王曰封唯曰若圭璧今無
此句豈即脫簡歟
矧惟若疇圻父薄違農父若保宏父㝎辟荆公以違保辟句
朱文公以為夐出諸儒之表洛誥子眀辟荆公謂周公得
命扵成王也漢儒居攝還政之
扵是一洗矣山谷云
荆公六蓺學妙䖏端不朽信
厥告曰羣飲汝勿佚盡執拘以歸于周予其殺無隐張氏以
為此告者之詞云尓勸汝執而盡殺之也汝當思之曰是商
[002-19a]
之諸臣化紂為淫湎者而可殺乎亦姑惟教之而已若不
教而使䧟于罪是亦我殺之也周公戒康𠦑皆止殺之詞奈
何以為勸㢤愚謂此得忠厚之意
材曰以厥庶民暨厥臣逹大家周封建諸矦與大家
守之以為社稷之鎮九兩𫠦謂宗以族淂民公劉之雅𫠦謂
君之宗之此封建之根夲也魯之封有六族焉衛之封有七
族焉唐之封有九宗五正焉皆𫠦以係人心維勢不特諸
矦為然周公作皇門之書曰維其有大門宗子茂揚肅徳勤
王國王家乃方求論擇元聖武夫羞于王𫠦咸獻言助王恭
眀祀敷眀刑用䏻承天嘏命先人神祇報職用休俾嗣在王
家萬子孫用末先王之靈光然則王室之不壊
[002-19b]
子是賴自封建之法廢如木之無根其亡也忽焉然古者
世臣必有家學内有師保氏之教外有外庶子之訓子之
賢者命之𨗳訓諸侯若魯孝公是也使惇恵者敎之文敏者
道之果敢者諗之鎮靖者之若晉公族大夫是也教行而
俗羙然後托以安危存七之而
有與立矣
商之澤深矣周既翦商厯三紀而民思商不衰攷之周書材
謂之迷民召誥謂之讎民不敢有忿疾之心
臣義士也至畢命始謂之頑民然猶曰之安危惟兹殷士
兢兢不敢忽也孔子刪詩存邶鄘扵風繫商扵頌吁商之澤
深矣
召誥正義引周書月令云三日粤朏漢律厯志引古文月采篇
[002-20a]
曰三日曰昢顔注謂月之光采愚以書正義攷之采字疑
當作令
婁敬曰成王即位周公營成周以為此天下中有徳則易以王
無徳則易以亡吕氏春秋南宫括曰成王㝎
余一人營居于成周惟余一人有善易淂而見也有不善易
淂而誅也𫟍南宫邉子曰昔周成王之
居成周也其命
龜曰子一人兼有天下辟就百姓敢無中土乎使予有罪則
四方伐之無難得也三大意略同
周公為師召公為保鄭康成不見周官之篇以師保為周禮師
氏保氏大夫之職師氏保氏注亦引書叙云聖賢兼此官
禮記攵王世子
[002-20b]
有若散宜生孔氏傅云散氏宜生名愚按漢書古今人表女皇
尭妃散宜氏女當以散宜為氏
多方越惟有胥伯小大多正大傅云古者十稅一多于十稅一
謂之大桀小桀少于十稅一謂之大貃小貃王者十一而稅
而頌聲作矣故書曰越維有胥賦小大多政古今文之異如
此大傅作母逸母者禁止之辭其義
切
無中宗髙宗祖甲文王之享
以在位言吕刑穆王享
百
年以夀數言
祖甲孔安王肅云湯孫太甲也馬融鄭玄云武丁子帝甲也
書正義以鄭為妄史記正義按帝王年代暦帝甲十六年太
[002-21a]
甲三十三年眀王孔是王肅云先中宗後祖甲先盛徳後
有過蔡氏書傅鄭
謂非太甲按邵子經世書髙宗五十
九年祖庚七年祖甲
太甲為祖甲
無逸多言不敢孝經亦多言不敢尭舜之兢業曽子之戰兢皆
𫠦以存此心也
天命自度天與我一自作元命我與天一
民之疾苦常在目故曰顧畏于民碞天之臨常在目故曰顧
諟天之眀命
知事愚謂漢宣帝綜 名實非不眀也而不䏻知弘石之姦
[002-21b]
唐宣宗抉擿細微非不察也而不䏻知令狐綯之佞眀扵小
而闇扵大也故尭舜之知不徧物而急先務
觀蔡仲之命知周𫠦以興觀中山靖王之對知漢𫠦以亡周公
弔二叔之不咸方且封建親戚以蕃屏周漢懲七之難抑
損諸矦以成外戚之篡心有公之
之興亡決焉
君陳盖周公之子伯禽弟見坊記注它無𫠦攷傅有凡邢茅
胙祭豈君陳其一人歟凡伯𥙊公謀父皆周公之裔世有人
焉家學之傅逺矣
命君陳兮正東郊成周鄭注周之近郊五十里今河南洛陽相
去則然鄭以目驗知之儀礼/䟽
[002-22a]
将順其羙善則君固事君之法然君不可以是吿其臣順
之一字其弊爲䛕有善歸主李斯𫠦以亡秦也曽是以爲良
顯乎闇愎之君誦斯言則歸過求名之疑不可解矣承弼昭
事文武而不及成王其有以夫
亦王之善故曰有容徳乃大
史伯論周之敝曰去和而同與晏子之論齊子思之論衛一
也西漢之亡亦以羣臣同聲故曰庶言同則繹
周官諸侯各朝子方岳大眀黜陟黜陟眀而後封建㝎栁子謂
天子不淂變其君殆未攷周制也
康王𥼶喪服而被衮冕且受黄朱圭幣之獻諸儒以蒍
[002-22b]
氏以為失禮朱文公謂天子諸矦之禮與士庶人不同故
孟子有吾未之學之語如伊訓元祀十二月朔奉嗣王祗見
祖固不可用㓙服矣漢唐即位行𠕋禮君臣亦皆
服
述先帝之命以告嗣君盖易世傅授之大事當嚴其禮也
蔡氏書傅蘇氏而不用文公之
愚觀孝宗初上太上帝
后尊有欲俟欽宗服除奉冊者林黄中議唐憲宗上順宗
𠕋在徳宗服中謂竹禮無害苐備樂而不作可也
曰唐自武徳以来皆用易月之制既葬之後謂之無服群臣
上尊歸亦多在即位之年與本朝事體大相逺也觀韶羙之
言則文公語録𫠦云漢唐冊禮乃一時荅問未為㝎也
[002-23a]
畢命一篇以風俗為夲殷民既化其效見扵東遷之後向之
民不肯歸鄭陽樊之民不肯𣈆及其末也周民東亡而不
肯事秦王化之入人深矣唐賈至議士以安史之
為鍳
謂先王之道消則小人之道長小人之道長則臣賊子生
焉盖之存亡在風俗四維不張而秦厯促恥尚失𫠦而晉
周之興也商民後革百年化之而不周之衰也衛風先變一
日移之而有餘
雖收放心閑之惟艱孟子求放心之也繩愆紏
格其非心
孟子格君心之也
衛石碏以義厲一而寗蘧之𩔖萃焉晋趙衰以遜化一
而知
[002-23b]
范之賢焉故曰樹之風聲
齊大史之守官尚父之徳逺矣魯宗人之守禮周孔之澤深矣
故曰惟徳惟義時乃大訓
皇帝始見于吕刑趙岐注孟子引甫刑曰帝清問下民無皇字
然岐以帝為天則非
兵以恭行天罰謂之天吏刑以具嚴天威謂之天牧
中薛收曰古人作元命其䏻至乎阮
注云元命包易書也
愚按春秋緯有元命包易書有元包薛收盖謂自作元命其
言見扵吕刑阮注誤矣扵君牙冏命文侯之命其言峻厲
彂讀之使人
憤慨其有感扵靖康之變乎胡攵㝎春秋傅扵夫椒之事亦
[002-24a]
致意焉朱子詩傳其王風揚之水亦然
子夏問金革之事無辟孔子曰吾聞諸老聃曰昔者魯公伯禽
有為為之也鄭注云有徐戎作難䘮卒哭而征之急王事也
征之作粊誓後世者皆以伯禽藉口甞攷書多方王来
自奄孔注云周公歸政之眀
誓魯世家伯禽即位之後有管蔡䓁反淮夷徐戎並興扵是
伯禽率師伐之扵肹作肹誓据此則伯禽征淮徐在周公未
𣳚之時非居喪即戎也左傳殽之𣈆始墨若伯禽行之則
晉不言始矣記禮之言非謂費誓也
魏觴諸矦扵范臺魯共公舉觴擇言以酒味色池為戒漢髙
帝圍魯諸儒尚講誦習禮樂弦歌之音不
[002-24b]
厯戰秦椘猶一日也
周益公謂文苑英華賦多用貟来非讀秦誓正義安知今之云
字乃貟之省文愚按漢書韋孟諌詩顔師古注引秦誓雖則
貟然古文/作貟
文心雕龍云書摽七觀孔子曰六誓可以觀義五誥可以觀仁
甫刑可以觀誠洪範可以觀度禹貢可以觀事皐陶謨可以
觀治尭典可以觀羙見大傳孔叢子云帝典觀羙大禹謨禹貢/觀事皐陶謨益稷觀政泰誓觀
義此其畧/畧異者
言黄裳元吉叔向之言昊天有成命單穆公之言旱鹿叔孫
穆子之言鹿鳴之三成之言皇矣之雅閔馬父之言商那
[002-25a]
之頌左史𠋣相之言懿戒觀射父之言重黎白公子張之言
命其有功扵經學在漢儒訓故之先盖自遟任史佚以来
統緒相承氣脉未甞也
顔氏家訓云王粲集中難鄭玄尚書事今僅見扵唐元
疑王粲曰丗伊雒以東淮漢以北康成一人而巳咸言先/儒多闕鄭氏道備粲
嗟怪因求𫠦學淂尚書注退思其
意意皆盡矣𫠦疑猶未諭焉兄有二萹館/閣書目粲集八卷詩賦論議垂六十萹
官師相規注謂官衆左傅官師單靖公注天子官師非卿也
漢賈誼傅官師小吏注云一官之長愚謂漢注得之周官皆
有師
王㬌文謂文章根夲在六經張安欲記考古圗曰宜用頋命
㳺廬山序𫠦厯曰當用禹貢
[002-25b]
伊尹之始終書序𤰅矣陸士衡豪士賦序伊生眀
以嬰戮
盖惑扵汲冢紀年之妄也皇甫謐云伊尹百有餘
應劭
云周公年九十九王充論衡云召公百八十故趙岐注孟子
云夀若名公
吕氏春秋孝行覧云商書曰刑三百罪莫重扵不孝注商湯𫠦
制法也三百商之刑三千周/之刑其繁簡可見
周禮大司馬注引書曰前師乃鼓䵾譟䟽謂書傅武王伐紂
時事二禮䟽引書傅畧/皆書大傅也
氏傅習之差如此近扵郢書燕矣
圡氣為風水氣為雨箕属東方木克土土為妃故好風畢属西
[002-26a]
方金克木木為妃故好雨此鄭康成也吴仁傑謂易以坎
為水北方之卦又曰雨以潤之則雨属水漢志軫星亦好雨
趙岐注孟子不見古文以其助上帝寵之斷句又我武惟注
云古尚書百二十篇之時太誓也又帝使其子九男二女注
云尭典曰𨤲降二女不見九男孟子時尚書凡百二十篇逸
書有舜典之叙亡失其文孟
𫠦載又不及貢以政接于有謂皆逸篇之辤又引書禹/拜讜言
葛伯仇餉非孟子詳述其事則異不勝其繁矣孟子之時古/書猶可攷今
有不可/强通者
易乾鑿度曰易之帝乙為湯書之帝乙六世王名同不害以眀
[002-26b]
功帝乙湯玄孫之孫也按史記湯至帝乙二十九王謂六世/王未詳唐陳正莭曰殷自成湯至帝乙十二君其父子世
六易謂十二/君亦未詳
林少潁書至洛誥而終吕成公書
自洛誥而始朱文公曰/
氏傷扵
簡林氏傷扵繁王氏傷扵鑿吕/氏傷扵巧然其間儘有好䖏
制治于未保
于未危泰之極則城復于隍既濟之極則濡
其首不于其未而于其極則無及矣
伊尹以辯言政戒其君盤庚以度乃口告其民商俗利口其
敝乆矣邵子曰天下将治則人必尚行天下将亂則人必尚
言周公訓成王勿以憸人𫠦以反商
超遷嗇夫𫠦以秦之失也周官曰無以利口冏命曰無以
巧言此周之家法將相功臣少文多質安静之吏悃愊無華
[002-27a]
此漢之家法
恭在貌敬在心書正義之也中心為忠如心為恕詩春秋正
義之也
尭舜之世名臣止任一事仲尼之門髙苐皆為一科故曰無求
備子一夫
彊恕而行忍也原憲之克伐怨欲不行焉也一視同仁
子之克己禮天下歸仁也忍言事容言徳/習忍則至扵容
式和民則順帝之則有物有則動作禮義威儀之則皆天理之
自然有一㝎之成法聖賢傅心之學唯一則字
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故民生在勤則不匱先知稼穡之艱
難乃故君子䏻勞則有
[002-27b]
乃命三后先儒曰人心不正則入扵夷狄禽獸雖有土不淂而
居雖有榖不淂而食故先伯夷而後及禹稷此
食孟子正人心之意小雅盡其旤烈扵洚水四維不張其
害㦧扵阻飢
周禮司刑五刑之屬二千五百穆王雖多五百章而䡖刑增重
刑减班固以周禮為中典甫刑為重典非也
舜皐陶曰欽曰中蘇公曰敬曰中此心法之要也吕刑言敬者
七言中者十𫠦謂惟克天徳在此二字
禹有與則貽厥子孫而有盤逰無度者湯以義禮垂後昆而
有顛覆典刑者是以知嗣徳之難也宋武帝
拂扵隂室唐太宗留柞木梳黒角箟扵寝宫作法扵儉其敝
[002-28a]
猶侈況以侈示後乎
因岱柴而封禪因時廵而逰因洛書而崇飾符瑞因建極而
雜糅正邪因享多儀而立享上之塞忠諌謂之浮言錮君
子謂之朋比𢡖礉少恩曰威克厥愛違衆妄動曰惟克果㫁
其甚焉者丕之奪漢託之舜禹衍之篡齊託之湯武邵𨹧海
西之託之伊尹新
文姦慝豈經之過㢤
蘇綽大誥近于莽矣太玄𫠦謂童牛角馬不今不古者歟威
五教綽之遺風也
史記秦紀繆公三十三年敗扵殽三十六年自茅津渡河乃誓
扵軍申思不用蹇叔百里傒之謀令後世以記余過君子聞
[002-28b]
之皆為垂涕曰嗟乎秦公之與人周也卒得孟眀之慶書
序云敗崤歸作與史不同
穆公是覇者苐一悔過自之言㡬扵王道此聖人𫠦以録
扵書末
大傅太子年十八曰孟侯扵四方諸侯来朝迎扵郊者問其𫠦
不知唐𠕋太子文云盡謙恭扵齒胄審方俗扵迎郊愚謂孟
侯見康誥謂諸侯之長葢方伯也大傅非
漢蓻文志周書七十一萹劉向云周時誥號令盖孔子𫠦論
百萹之餘隋唐志繫之汲冢然汲冢淂竹簡
年而兩漢已有周書矣太史公引克殷度邑鄭康成注周禮
云周書王㑹備焉注儀禮云周書北唐以閭許叔重文引
[002-29a]
周書大翰若翬雉又引豲有爪而不敢以橛馬融注論語
引周書月令皆在漢丗杜元凱觧左傅時汲冢書未出也千
里百縣轡之柔矣皆以周書為㩀則此書非始出扵汲冢也
按晉束晳傅太康二年汲郡淂竹書七十五篇其目不言周
書紀云咸寕五年左傅後/序云太康元年當攷左傅正義引王
十五卷六十八卷有名題七卷不可名題其目録亦無周書
然則繫周書扵汲冢其誤眀矣
書大傅載四海河江五湖鉅野鉅㝎濟中孟諸隆谷大都之貢
物此禹時也周書載伊尹為四方獻令此湯
方㑹同各以其軄来獻自稷慎以下其贄物二十一自義渠
以下其贄物二十自髙夷以下其贄物十四自權扶以下其
[002-29b]
贄物九此成王時也愚謂旅獒之訓曰畢獻方物惟服食器
用珎異之貢非三代之制
王㑹曰堂下之右唐公虞公南面立焉堂下之左殷公夏公立
焉唐公虞公樂記𫠦謂祝陳也殷公夏公樂記𫠦謂杞宋也
然則郊特牲云尊賢不過二代其
周書史記篇穆王召左史戎夫遂事之要戒言皮氏華氏夏
后殷啇有虞氏平林質沙三苗扈氏義渠平州林氏曲集有
巢有鄶共工上衡氏南氏有果氏畢程氏陽氏榖平阪泉縣
宗玄都西夏績陽有洛之亡名多傳/記𫠦未見
周書大聚萹若冬日之陽夏日之隂不召而民自来亦見文子
張文祭司馬公文冬暘夏冰赴者争先葢
[002-30a]
周書謚法惟三月既生魄周公旦太師望相嗣王發既賦憲受
臚于牧之野将𦵏乃制作謚今𫠦傅周書云維周公旦太公
望開嗣王業建功于牧之野終葬乃制謚與六家謚法𫠦載
不同盖今本缺誤文心雕龍云賦憲之謚出扵此<折=""/> t33吕成公/筞問旦以文名奭以康名閎夭以尊𩔰/閎夭謚當攷
文心雕龍夏商二箴餘句頗存夏箴見周書文傅篇商箴見吕
氏春秋名𩔖萹
以紀月三日以紀徳四月以紀刑五春以紀生六夏以紀長
七秋以紀殺八冬以紀蔵九以紀終九紀與洪範五紀相
表裏文選任彦升曰不改參辰而九星仰止注引周書王曰
余不知九星之光周公曰星辰日月四時是謂九星九星/即九
[002-30b]
紀/也
任章引周書曰将欲敗之必姑輔之将欲之必姑與之戰
/䇿
蕭何引周書曰天予不反受其咎此豈蘇
符者歟老氏之言范蠡張良之謀皆出扵此朱子云老子為/柱下史故見此
書
三墳書無傅宓犧唯易存而商髙𫠦云周天暦度周/髀管子𫠦云
造六峜以迎隂陽者不復見管子重戊日虙戯作造六峜/以迎隂陽作九九之數以合天
道而天下化之周人之王/循六峜行隂陽峜字未詳許行為神農之言鼂錯述神農之
教列子稱黄帝之書隂陽五行兵法醫方皆託之農黄而大
道隐矣今有山形
得之西京㦯云張天得之比陽民家非古也列子引黄帝/書即老子谷
[002-31a]
神不/死章
有言遜于汝志艮之不拯其随也惟學遜志謙之卑以自牧也
遜一也而善惡異君體剛而用柔臣體柔而用剛君不遜志
則為唐徳宗之彊眀臣而遜言則為梁丘據之茍同
周人乗黎祖伊商受䏻如震上六之畏鄰戒則无咎
之亡也吴華覈詣宫門上表曰成都不守社稷傾覆臣以草
芥竊懐不寧陛下至仁必垂哀悼臣不勝忡悵之情謹拜表
以聞吁華覈亦吴之祖伊歟
學古入官然後䏻議事以制伯夷以禮折民漢儒以春秋决獄
子産曰學而後入政未聞以政學者也荀卿始為法後王之
李斯師之謂諸生不師今而學古太史公亦惑扵流俗之
[002-31b]
見六表云傳曰法後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變相𩔖議卑
而易行也文帝謂卑
秦既亡而李斯之言猶行也孟子曰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
謂智乎
舜之克艱文王之無心也後之勤政者事為而巳
勿以憸人立政之戒也爻辭周公𫠦作師之上六既濟之九三
皆曰小人勿用
子不忘商也故謂之商書陶淵眀扵義熈後但書甲子亦箕
子之志也陳咸用漢臘亦然
既獲仁人武𫠦以克商也養民以𦤺賢人興漢在扵一言延
[002-32a]
英雄務恱民心漢在扵一言
張攵饒曰尭之暦象盖天法也舜之璣衡渾天法也
李仁父相年表序曰孔子序三代之書其
相者獨伊尹伊
陟傅周公召公畢公六人耳
爾尚盖前人之愆惟忠惟孝若沈勁之扵充張之扵稷李湛
之扵義府可謂䏻盖愆矣
刑止扵五而秋官條狼氏誓馭曰車轘此春秋時甞有之至秦
用之豈成周之法㢤
烹魚煩則碎治民煩則故以叢脞為戒器乆不用則蠧政不
常則壊故以屢省為戒多事非也不事事亦非也
[002-32b]
刑以弼五教臯陶𫠦執之法也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舜𫠦
操之權也臯陶執法于下而舜以其權濟于上劉頌𫠦謂君
臣之兮各有𫠦司王制曰王三又然後制刑又与/宥同則蘓氏之
言亦有𫠦夲
格于皇天格其非心皆誠意感通而極其至事君如事天
玩物䘮志志為物𫠦役也李文饒通犀帶賦曰羙服珍
禍機虞公滅而垂返壮武殘而龍劍飛先
𫠦以聞義則
服防患則微侯委珮而去宣子辤環以歸此可為玩物之
戒
好問則謂聞見廣而徳有餘也中庸曰舜好問博學之必審
問之學以聚之必問以辨之敏而好學必不耻下問老子亦
[002-33a]
云知而好問者聖勇而好問者勝孔子荅為邦之
問終扵逺佞人一也
南豐序南齊書曰唐虞為二典者𫠦記豈獨其迹邪并與其深
微之意而傅之又曰方是時豈特任政者皆天下之士㢤盖
執簡操筆而随者亦皆聖人之徒也後山黄樓銘序云昔之
詩人歌其政事則并其道徳而傅之朱文公詩破斧傅云當
是之時雖披堅執銳之人亦皆䏻以周公之心為心而不自
虞之賡歌夏五子之歌此三百篇之權輿也洪範無偏無陂至
歸其有極蔡氏謂此章盖詩之体使人吟咏而淂其性情與
[002-33b]
周禮大師教以六詩同一機伊訓以三風十愆訓太甲自聖
謨洋洋而下亦叶其音盖欲日誦是訓如衛武公之抑戒也
故曰詩可以興
撃石拊石百獸率舞凡兩言之謂脫簡重出東觀漢
為重泉令鸞鳥集學宫阜擊磬而舞況舜樂𫠦感乎
湯之誥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武之誓曰惟人萬物之靈劉
子𫠦謂天地之中子思𫠦謂天命之謂性孟子𫠦謂性善淵
源逺矣
文侯之命其歸視爾師寜爾此覲禮𫠦謂伯父無事歸寕乃
古者待諸侯之禮如此平王䏻存西周禮文之舊而不䏻
雪君父之讎恥豈知禮之夲乎
[002-34a]
洪舒于民古文作洪荼薛氏曰大為民荼毒也
宅西曰昧谷虞翻謂當為柳谷周禮注度/西曰柳榖魏眀帝時張掖柳谷
口水溢涌寳石圗即其地也
周之盛也内諸侯為伯為周召畢公之任周之衰也外諸矦為
伯為齊𣈆之霸三公行二伯之職以統諸矦則覇者安得而
王命
我生不有命在天淂之不淂曰有命一為獨夫之言一
之言真文忠公曰命一也恃焉而弗賊乎天者也安焉而
弗求樂乎天者也此聖狂𫠦以異
聖王畏天畏民人有畏心然後敬心生謂天不畏民不
畏
為桀紂秦隋
[002-34b]
詹元善云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綏厥猷惟后此
即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道之謂教也人䏻知此則知
觀書之要而無穿鑿之患矣吕成公已/有此古注則雍州山距冀州甚逺壷口大原不相渉
晁以道用水經注以爲吕梁狐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