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a]
欽定四庫全書
六藝之一録卷二百二十二 錢唐倪濤撰
厯朝書體
洪丞相漢碑釋 婁叅政字原碑目合抄之二
雒陽令王稚子闕
碑中縣字反系作□
字原云在成都府漢書循吏傳王渙字稚子闕不載
年月按史卒于元興元年
[191-1b]
交趾都尉沈君神道
字原云在梁山軍
益州太守高頤闕
字原云建安十四年立在雅州嚴道縣其一作高頤
字貫方其一無名字貫光釋云舊所見無光字近
世所補兩者皆頤之闕也
幽州刺史馮煥神道
字原云永寧二年立在渠州詳見馮緄碑下焕馮緄
[191-2a]
之父也
馮焕殘碑 碑隂
在渠州詳見馮緄碑下僅存永寧二年四數字餘皆
磨滅按史子緄傳建光元年死永寧二年七月改建
光元年字原
碑隂 □即過字□即剛字嗛即謙字西漢太元皆
有之
賜豫州刺史馮煥詔
[191-2b]
即犯字□即過字㨶緜即擣擊字□即慓字□即
猾字纎即殱字屬即屬字
鉅鹿太守金君闕
字原云在雲安軍
益州太守楊宗墓道
字原云在嘉州
清河相張君墓道
不其令董君闕
[191-3a]
集韻董草名董正也督也通作蕫二字盖通用
字原云在濟州或云雙闕一云童恢瑯邪人
廣漢綿竹令王君神道
字原云建寧元年立在涪州金石誤以緜字為縣字
又以竹字合令字為苓又合劉讓閣道題字為一碑
江原長進徳碣
字原云延熹三年立在忠州釋云在蜀州江原縣
長諱就字進徳復齋碑目作進徳闕
[191-3b]
上庸長司馬孟臺神道
字原云在漢州復齋碑目作上庸長闕墨寳云上庸
長神道
高直闕
字原云在雅州凡九字漢故高君諱直字文玉漢人
題墓有云神道有云墓道有云闕惟高頤及今碑第
書姓名字
處士金恭闕
[191-4a]
字原云在雲安軍
金恭碑同上
韋氏神道
字原云在均州
張賓公妻穿中二柱文
字原云建初二年立在眉州碧雞巖紹興丁丑武陽
城東彭山之上掘得之
石經尚書殘碑
[191-4b]
字原云熹平四年立在西京靈帝紀云詔諸儒正五
經文字刻石于太學蔡邕傳云帝從邕與馬日磾所
請正定六經文字刊石太學石高一丈廣四尺陸機
洛陽記云碑凡四十六多毁但有書易公羊論語而
禮記盡毁不存北齊徙于鄴都半沒于水隋復載入
長安亂作營繕者以為柱礎而隋志以謂後漢刻七
經于石皆邕所書與紀傳所載不同唐魏鄭公收聚
之十不存一
[191-5a]
石經魯詩殘碑
石經儀禮殘碑
石經公羊殘碑
石經論語殘碑
水經云光和六年立石于太學其上悉刻蔡邕名
學師米恩等題名
□即逹字
字原云碑凡二一列經師經掾一列文學師諸曹掾
[191-5b]
史在成都府府學禮殿高公石室東外壁
賜豫州刺史馮焕詔
字原云元初六年立在渠州詳見馮緄碑下
費亭侯曹騰碑隂
碑中胙與祚同
字原云延熹三年立在亳州
廣漢屬國辛通逹李曽造橋碑
碑中□即逹字自即舟字□即襃字犂即黎字
[191-6a]
字原云延熹七年立在雅州
廣漢太守沈子琚緜竹江堰碑
碑以長墅為長社
熹平五年立在漢州墨寳云在緜竹縣緜江堰側光
武廟中
鄭子真舍宅殘碑
碑中□即樓字
字原云熹平四年立在雲安軍
[191-6b]
金廣延母徐氏紀産碑
碑以考紕為考妣弱□為弱冠清□為清儉催碎為
摧碎陜少為狹少□即奔字即畝字
字原云光和元年立在雲安軍
都鄉正衛彈碑
碑以棃為黎荷為苛梵梵為芃芃□即顧字□即瓌
字墅即野字
字原云中平二年立在汶州水經云平氏縣城内有
[191-7a]
南陽都鄉正衛為碑舊録作衛彈在葉縣金石作街
彈在汝州界故昆陽城中文字磨滅不可考釋作
衛彈以金石作街彈為誤
舜子巷義井碑 碑隂
字原云在隨州石皆皴剥字畫難辨可見者有光和
三年字知為漢碑許覺之元祐中為郡守以五大夫
為秦爵題詩其上指為秦碑誤矣金石作魏殘碑碑
隂稱分子者六十餘人
[191-7b]
武梁祠堂畫像
碑以樊於其為樊於期秦武陽為秦舞陽媿女為醜
女凱式為楷式斑連為斑襴者即嗜字□即刧字□
即漿字巍即魏字
字原云在濟州刻古帝王忠臣義士孝子賢婦名以
小字識其傍或有為之贊者凡百六十有二人其石
六其五則横分為二金石作武氏石室畫像
四老神位神祚几
[191-8a]
字原云金石作四皓神位神祚几刻石四在惠帝陵
傍字畫盖東漢時書
麒麟鳯凰碑
字原云在濟州碑隂有記云永建元年山陽太守河
内孫君新刻瑞像米元章畫史謂此圖半篆半題
詩云非篆非科璞已凋
劉讓閣道題字
漢碑書犍為之犍皆作楗
[191-8b]
字原云建寧元年立在涪州釋云相傳在蜀中閣
道
詔賜功臣家字
字原云在成都府墨寳云郭氏犂地得之又有小石
一刻永平五年四字甃井雜之壁間今不存
中部碑
字原云在均州頟三字曰中部碑碑云諸曹掾史功
曹主簿嗇夫者盖縣吏如漢世碑隂謂之中部未逹
[191-9a]
趙相劉衡碑
碑以范為範碎即卒字栞即刋字
字原云中平四年立在齊州厯城縣
富春丞張君碑
丗即世字菜即采字
字原云在亳州無年月釋云張君之名髣髴如
字土人以為張湛非也其間三年癸亥景命不祥東
漢三癸亥皆非三年疑是西漢復齋碑目謂地志順
[191-9b]
帝分㑹稽置呉郡富春屬焉今碑除呉郡下缺當在
順帝之後為富春丞三年而卒爾
郎中郭君碑
字原云無名字可考
廣漢屬國都尉丁魴碑
碑以施刑為弛刑疇佰為疇陌駱驛為絡繹
字原云元嘉元年立在巴州
南陽太守秦頡碑
[191-10a]
字原云中平二年立在襄陽府宜城縣故牆篆頟漢
故南陽太守秦君之碑釋云歐陽趙皆云惟存其
頟予所得者猶有八十餘字内有光和三年字盖述
前事也天下録云有二碑一在宜城一在南陽界水
經載秦頡為南陽中過淮城見一家駐視云可作冡
頡卒䘮還至此車不進故吏市此宅葬之知此為頡
碑也
魯相謁孔廟殘碑
[191-10b]
碑以假爾為遐邇貭即質字
字原云在兖州無名姓石氏題為駐蹕亭前斷碑金
石目有魯相謁孔子廟碑疑即此
平原東郡門生蘇衡等題名
碑以股為般
字原云在兖州孔里駐蹕亭
益州太守無名碑 碑隂
碑以犂為黎倉為蒼□即哀字□即惡字□即坤字
[191-11a]
字原云威帝中年立
吉成侯州輔碑 碑隂
碑中□即逮字□即□字□即緇字□即越字
威帝中年立在汝州舊録云在龍興縣水經云水
南吉成侯州苞冡冡前有碑詞與今碑同而以輔為
苞誤矣
司空宗俱碑
碑以□為祖䓦即典字□即乃字碑中之字皆用篆
[191-11b]
字原云熹平二年立在鄧州金石云後漢書宋均族
子意意孫俱靈帝時為司空嘗得宗資墓獸刻字知
均以下皆當作宗列傳轉寫為宋誤矣
太邱長陳寔壇碑
字原云在亳州永城縣即古之太邱石殘缺止存八
九十字無年月金石云非蔡邕書而字亦竒偉
縣三老楊信碑
碑以蔣為奬㚘即赫字
[191-12a]
字原云和平元年立在忠州墨寳作金溪楊信碑
益州太守城垻碑
字原云在渠州蜀人謂之城垻碑
是邦雄桀碑
碑中□即盈字
字原云在渠州釋疑其姓楊
仲秋下旬碑
碑以蛾為蟻禪為單
[191-12b]
字原云在綿州頟五字上二字不可辨第三楊字第
四元字第五似秀字而不明復齋碑目作楊元君仲
秋下旬碑墨寳云俗以為文處茂碑未詳
故吏應酬殘題名
字原云在成都府列故吏姓名三十人作兩列墨寳
云郭氏得之北門魚橋之下後無字非碑隂乃斷碑
耳
魏大饗碑
[191-13a]
碑以□為蹕禦九増為九層均臺為鈞臺□為蒐
字原云魏文帝以延康元年幸譙大饗父老立壇於
故宅壇前建石題曰大饗之碑相傳為梁鵠書圖經
云曹子建文鍾繇書釋云碑有不明者唐大中年
亳守李暨再刻故可讀
魏公卿上尊號奏
字原云延康元年立在潁昌府集古云唐賢多傳為
梁鵠書今人以為鍾繇書未知孰是
[191-13b]
魏受禪表
碑以挈為契以烟煴為絪緼以烟于六宗為禋于六
宗
字原云黄初元年立在潁昌府臨潁縣魏文帝廟内
集古云世傳為梁鵠書而顔真卿以為鍾繇書劉禹
錫嘉話云王朗文梁鵠書鍾繇鐫字謂之三絶
魏修孔子廟碑
碑以烟煴為絪緼終軍傳辮髪作編髪
[191-14a]
字原云黄初元年立在兖州嘉祐中郡守張稚圭按
圖經云陳思王曹植辭梁鵠書
魏横海將軍吕君碑
碑以中勇為忠勇畺易為疆場平原十刄為平原十
仞隕隧為隕墜□即地字□即稷字□即貳字□即
播字
字原云黄初二年立在鄧州南陽舊録云夏侯湛文
范式碑
[191-14b]
碑中嘖即賾字□即赫字
字原云在濟州漢獨行傳范式字巨卿或云蔡邕書
法書要録唐李嗣真作書品云蔡公諸體惟范巨卿
碑風華艷麗古今冠絶釋詆之以為藻鑑之謬金
石云以碑考之乃魏青龍三年立非邕書也
張平子碑
字原云永和四年立在鄧州水經云是崔瑗之辭
釋云晉南陽相夏侯湛作字畫僅可觀故附於釋
[191-15a]
之末
郎中王政碑
字原云元嘉三年立在濟州集古録目以字季酺為
季輔金石為光和元年立非是
平輿令薛君碑
字原云延熹六年立無名字可考
司徒掾梁休碑
字原云天下録云襄州榖城有司徒掾梁休碑建安
[191-15b]
十七年立
防東尉司馬季徳碑
字原云碑上殘缺下云故山陽卒吏防東守尉司馬
留字季徳今題從釋
中山相薛君成平侯劉君斷碑
字原云金石云碑不完惟存上一段而題頟尚全云
漢故益州刺史中山相薛君巴郡太守宗正卿成平
侯劉君碑古來無兩人共立一碑者惟此爾
[191-16a]
司空殘碑
字原云政和乙未西洛天津橋下得之片石纔五行
四十五字字徑二寸
處士嚴𤼵殘碑
字原云碑刓缺無年而有日月
新莽候鉦
字原云地皇二年作紹興中出於金州後在毘陵胡
承公家
[191-16b]
耿氏鐙
字原云延光四年作
五君桮柈文
字原云宣和殿藏碑録為漢碑名曰真人君石樽刻
石與四老神祚机刻石同帙
征南將軍劉君神道
司農劉夫人碑
字原云漢太尉許彧之室也碑之立在光和之前
[191-17a]
釋載復齋嘗與邵偉過許氏家見水濱一石視之則
許君殘碑也邵常之宜興人遂載以歸
掾杜峻等題字
在高公石室總目作先生任君等題名今不見任君
字
舉吏張𤣥殘碑
字原云三公山碑稱馮君為舉將高彪碑稱文君為
舉將此碑則自稱舉吏漢碑僅此三者
[191-17b]
永元十六字
字原云在永康軍蔡迨刻記云在范功平磨崖之西
五十餘歩去地數寸蔡迨得磨崖後十日其子武仲
始見此十六字而摹之復齋碑目作永元六年攻石
題
雒陽稚子六字
字原云在成都府雒陽先置稚子六字雒南二字在
左闕南先置二字在右闕北盖書於闕之椽者
[191-18a]
漢平楊府君叔神道
字原云在綿州八字字為一紙盖刻於石闕椽首墨
寳云平楊必姓名如建平太守之類叔其字也釋
止載平楊府君叔神六字
建平郫縣碑
字原云建平五年立乾道初始出在永康過紫屏二
里道傍其石三面高卑凸坳刻隨其勢即蔡迨刻記
所謂范功平磨崖也復齋碑目作建平范功平治道
[191-18b]
碑
巴官鐵盆銘
字原云永平七年作在䕫州金石作鐵量銘魯直謂
之秦篆續云誤也
太尉劉寛神道碑
丹陽太守郭旻碑
光和二年立
祝長嚴訢碑
[191-19a]
字原云和平元年立無頟政和中下邳縣民耕地得
之
龍門禹廟宗李方題名
米巫祭酒張晉題字
字原云熹平二年立在嘉州墨寳云洪雅磨崖復齋
碑目作張晉施天師道法記
武君闕銘
字原云建和元年立在濟州無姓字官稱
[191-19b]
韓勑孔林别碑兩側題名
字原云沈虞卿名為韓勑碑兩側題名
功曹史殘畫像
雍邱令殘畫像
成王周公畫像
字原云雍邱令畫像與此二碑朱希真云齊魯間漢
公卿墓中物
㑹稽東部都尉路君闕
[191-20a]
字原云永平八年立
頻陽令宋君殘碑
魏三體石經左傳遺字
水經云魏正始中刻碑今在洛陽皇祐癸巳蘇望所
刻蘇云漢靈帝以經籍文字穿鑿疑誤後學詔諸儒
讎定五經命蔡邕書古文篆三體鐫石立於太學
今不存近於故相王文康家得左氏傳榻本取其完
者刻之凡八百一十九字題曰石經遺字范史
[191-20b]
紀曰五經蔡邕張馴傳則曰六經
魏下豫州刺史修老子廟詔
字原云黄初三年立在亳州集古作大清東闕題名
魏甄皇后識坐板函
魏大饗記殘碑
字原云黄初三年立續云嚮借作饗碑在長安瑤
臺寺人謂之鍾繇殘碑姑傳疑以俟知者
晉右將軍鄭烈碑
[191-21a]
字原云太康四年立
司空孔扶碑
字原云建寧元年立闕里祖庭記孔林有司空孔扶
碑金石作魯相謁孔子冡文
武都太守耿勲碑
字原云熹平三年立在成州同谷縣界字與郙閣頌
相類乾道間方出
孝子嚴舉碑
[191-21b]
字原云延熹七年立在梁山軍碑云為父行䘮服制
踰禮續云蜀人謂之浮瀾灘記不知何義
嚴舉碑隂
字原云碑有主吏督郵八先書其姓於主吏督郵之
上而繼之以諱某字某他碑所未有
南安長王君平鄉道碑
字原云永元八年立嘉州夾江縣涇口磨崖復齋碑
目作平鄉明亭開道碑
[191-22a]
武都太守李翕天井道碑
字原云建寧五年立在成州李翕為郡二年之後鑿
崖治西狹路駕析里橋又治西圾山天井道凡三碑
皆存
武都丞吕國已下題名
字原云在成州天井碑側仇靖書文
司校尉楊淮碑
字原云熹平二年立在興元府續云此碑紹興中
[191-22b]
方出始知大司楊孟文不名厥墨寳云磨崖
膠東令王君廟門斷碑二
字原云在濟州金石以膠東為膠水雜之漢刻中
續云中有魏后實天所授之語豈膠東是其祖廟沒
於漢代故題以漢云
涪陵太守龎厷神道
字原云在綿州
韓勑孔廟後碑
[191-23a]
字原云威帝中年立
劉寛碑隂門生名
集古云寛以中平二年卒至唐咸亨元年裔孫湖城
公爽以碑嵗久皆仆於野為再立之釋云
釋所
輯劉公二碑斯為踔絶
劉寛故吏名
字原云中平二年立於雒陽道
王純碑隂
[191-23b]
字原云其首行題諸門生人名五字凡百九十三人
魯峻斷碑隂
司空殘碑隂
孔子見老子畫像
孝子董蒲闕
字原云永寧二年立
豫州刺史路君闕
字原云永平八年立
[191-24a]
王稚子二闕畫像
字原云在成都府按史王涣字稚子卒於興元元年
有闕二
沛相范皮闕 在劒州
鄧君闕畫像 在劒州
無名人墓闕畫像
太守張景題字
字原云光和六年立在高朕石室梁上
[191-24b]
博士題字
字原云在高朕石室中
洪農太守張君題字
字原云在高朕石室中
高朕石室六題名
字原云在成都府學禮殿刻於梁楹石壁間
永平甎文 永平八年作
汝伯寧甎文 建初三年作
[191-25a]
曹叔文甎文 建初七年作
謝君墓甎文 元初三年作
永初甎文 永初元年作
定陶鼎欵識
延光銅壺欵識 延光四年作
元嘉刀銘 元嘉四年作
騶氏二鏡銘
李氏鏡銘
[191-25b]
中平獸洗欵識 中平三年作
脩官二鐵盆欵識 在嘉州
晉銅澡盤欵識 泰始元年作
董氏二洗欵識
石經儀禮殘碑
成皋令任伯嗣碑
字原云熹平七年立金石云在汜水縣輦運司廨舍
壁間亦有碑隂
[191-26a]
漢安長陳君閣道碑
字原云永建五年立在資州内江縣
馮君開道碑 和平元年立
廷尉仲定碑 熹平元年立
文範先生陳仲弓殘碑
字原云頟題云漢文範先生陳仲弓之碑金石云蔡
邕書碑之立當在中平三年
公乗校官掾王幽題名
[191-26b]
字原云永熹元年立淳熙二年卬州蒲江縣僧寺治
地得之古無此年號復齋碑目作公乗校官掾王幽
闕
交州刺史石羊字
字原云在郴州止五字刻於墓道石羊膞上
永初官墼文
字原云永初七年作眉人掘武陽故城得之
黄龍甘露碑 碑隂
[191-27a]
墨寶云建安二十四年黄龍見武陽赤城蜀人
以為劉氏瑞應凡二碑大小不侔碑首皆有黄龍
甘露之碑六字甚偉其内無一可辨在眉州彭山縣
即漢武陽縣地也碑首十九字又一小碑亦題黄龍
甘露之碑其首云惟建安二十六年餘皆磨滅本朝
人題云時以甲辰嵗治平元年三月二十七日轉移
此碑碑隂亦多漫滅存者上兩横每横三十人釋
云崇寧中為王時彦所磨以刻其說
[191-27b]
景北海碑隂
字原云凡三列後一列下云行三年服者凡八十七
人西漢皆以日易月故斬杖執禮者必特書之盖當
時孝子所不能為而施之於師資恩地為可尚也
封邱令王元賓碑隂
字原云延熹四年立
唐扶碑隂
繁長張禪碑隂
[191-28a]
帝堯殘碑隂
魯峻石壁殘畫像
字原云在濟州水經云金鄉山司校尉魯君冡前
有石祠石廟四壁刻書契以來忠臣孝子貞婦孔子
及弟子七十二人形像像邊皆刻字記之文字分明
㐲尉公墓中畫像
字原云在資州内江縣蜀人謂之燕王墓人物未知
何据釋云漢碑書太尉太守太字皆無㸃字書有
[191-28b]
㐲字與大同音注云海中地名从人从犬者則是倚
伏之伏此碑所云㐲尉即太尉公也
荆州刺史李剛石室殘畫像
字原云熹平元年作水經云鉅鹿有荆州刺史李剛
墓有祠堂石室四壁隱起君臣官屬龜龍麟鳯之文
金石無此釋云自來好古之士未見此碑
丹陽太守郭旻碑
封邱令王元賓碑
[191-29a]
字原云延熹四年立集古金石並作元賞釋云元
賓字畫分明非是測度
冀州從事郭君碑
字原云光和三年立碑殘缺不見名字
尉氏令鄭季宣碑 碑隂
字原云中平三年立名已殘缺季宣其字耳 碑隂
横刻篆八字於其上曰尉氏士故吏人名
陳度碑 中平四年立
[191-29b]
禹廟殘碑
真道冡地碑 延熹七年立在萬州
司空陳寔殘碑 中平五年立蔡邕書
太尉郭禧斷碑
光和二年立禧郭躬從孫史附于躬傳
張休崕涘銘
延熹二年立或作磨崕險路銘
彰長田君斷碑
[191-30a]
熹平六年立在華州華隂縣彰東西漢史皆作斥
章
堵陽長劉子山斷碑
建平元年立子山字也其名疑是松字
孟郁堯廟碑隂
碑云刋碑勒諜此碑皆載仲氏父祖兄弟子孫所厯
所終之官獨有一董永為異姓
堯廟左側題字
[191-30b]
宗俱碑隂
頟篆門生立碑人名六大字
汝南上蔡令神道
在閬州蜀人謂之汝南令闕
侍中楊文父神道
殷比干墓四字
水經云朝歌縣牧野比干墓前有石銘云殷大夫
比干之墓今只四字復不完石公弼跋云殷比干墓
[191-31a]
四字在今衛州比干墓上世傳孔子書然始於秦
非孔子書必矣字畫勁古當是漢人書
右侍無名人墓闕 光和三年立
卓女羅鳯墓闕
种氏石虎刻字 光和七年作
延年椁字 永初七年造
尉府靈壁磚文 陽朔四年作
晉南鄉太守司馬整碑隂 泰始四年立
[191-31b]
青羊鏡銘
銘云青羊作竟四夷服多賀國家人民息胎虜殄滅
天下復風雨時五榖熟得天力文與騶氏鏡並同但
第二句少人字末句少四字羊即陽字如歐陽之類
也餘字畫悉同
楊君殘碑
碑云當劉項之際有楊武者家於兹邦奕世載徳扶
而復興碑多殘缺名字不存獨有元年字上缺不可
[191-32a]
考
開通褒斜道碑
永平九年立在興元府紹興甲寅帥章徳茂得之於
褒斜谷中
江州夷邑長盧豐碑
建安七年立蜀人謂之漢夜郎碑
酒泉題名
碑九列每列三十二人
[191-32b]
六藝之一録卷二百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