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1a]
欽定四庫全書
淳化祕閣法帖考正卷五
監察御史王澍撰
諸家古法帖
長睿云自蒼頡至程邈書皆偽
此卷尤荒率可笑不惟卷首諸家畧無據依其後諸
家錯繆尤甚秦時未有楷而以為程邈宋儋開元時
人而不知為唐隋法帖文帝書也不列首卷帝王之
[005-1b]
次投老二帖不辨為率更敬祖二帖不知為大令其
他如晚寒一
惟智果係隋僧懐素係唐僧不宜列於名臣之次章
草蜀志兩帖無可主名為當以古法帖目之耳
蒼頡書
蒼頡黄帝史也帖目當稱黄帝史蒼頡書
易曰上古結繩以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蒼頡通於
神明仰觀奎文圓曲之勢俯察龜文鳥跡之象博采
[005-2a]
衆美合而為字是曰古文孝經援神契云奎主文章
蒼頡倣象是也今此
短淺全乏古意乃與後世小篆無異並非古文故秦
淮海亦有了不與科斗相類乃近大小二篆之疑虞
世南書㫖述云蒼頡象形傳諸典䇿世絶其迹無得
而稱以此而言其偽決矣
夏禹書
大禹書傳於世者惟衡嶽岣嶁峯七十二字筆法奇古
[005-2b]
多不可識然鑒者尚有字奇而不合法語竒而不中
倫韻奇而不合古之疑今此十二字全與岣嶁不相
似又余嘗得大禹開
字羃二字亦不可識然筆法横絶揚之可以上天折
之可以入地定非大禹不能今此書又與開山幣不
相似其偽不疑
右二書亦閒有一二字可識者然既是偽作非必盡有
原本不過以意塗畫漫作數十字分别部居以為此
[005-3a]
某書某書耳雖可識者亦不足據也
魯司冦仲尼書
秦淮海云魯司冦仲尼書者吳季子墓銘也銘
季子墓上字徑尺餘唐張從申記云舊本湮滅開元
中𤣥宗命殷仲容摹搨其書以傳大厯中蕭定又刻
於石此小字者盖後人依效為之者也歐陽文忠公
謂孔子未嘗至吳不得親銘季子之墓然則季子墓
銘其真者猶疑非孔子書況依效為之者與
[005-3b]
此偽書者竊取延陵季子碑於十字中節去五字又於
前後妄増七字共十二字以為是孔子書按延陵碑
字長徑尺篆法敦古李陽冰學繹山碑得此而後變
化則此碑即非孔子
二字筆力短弱比於延陵碑相懸倍萬又其所存延
陵碑五字形貌雖同精神迥絶遽欲以罔千古識者
之耳目吾誰欺
劉昌詩蘆浦筆記云孔子書十有三字内有吳君子之
[005-4a]
五字與延陵碑同或者後人衍此題墓上按十字碑
唐明皇命殷仲容摸搨大厯中蕭定重刻於石張從
申碑跋可證閣帖刻於宋太宗淳化中逺出十字碑
後謂閣帖縮取延陵碑則可謂延陵碑衍閣帖可乎
又閣
復書之以當一笑
史書
張懷瓘書斷云史周宣王時為史官善書師摸蒼頡
[005-4b]
古文損而益之或同或異謂之篆亦曰史書帖目當
稱周史官史書
長睿云史書傳世者岐陽石鼔耳今此書云揚州裴
易徳系字殊無三代體與其詞皆唐人筆也
樓鑰攻媿集云黄祕書謂李斯十八字乃李陽
密所撰明州刺史河東裴公紀徳碣中字此史書
即此碑額中字也敭乃碧落碑第二字唐字也陽冰
最愛碧落碑故用之州裴徳三字皆在系即紀字之
[005-5a]
半但無易字疑以明字叠而成之特以大為小爾豈
祕書未考此碑之額耶
或作楊施作剔顧汝和云碧落碑有唐五十三禩唐
字正與此同王著蔡京輩皆未考此碑耳
秦丞相李斯書
李斯楚上蔡人西入秦位至丞相斯妙大篆始省改之
以為小篆著蒼頡七篇帖目是
長睿云李斯書米云未知何人書僕案其文乃李陽冰
[005-5b]
篆王密所撰明州刺史河東裴公紀徳碣中字也其
碑畧云驚逋復田疇闢教以耕耨故為政可期月而
致寛之則法令非行公之化夷俗為鄒魯使父子長
幼各得其宜此帖乃摹田疇等十八字為斯書與碑
中篆無銖黍差而米云未知何人書葢未嘗見此碑
耳
書斷云程邈字元岑下邽人始為衙縣獄吏得罪始皇
[005-6a]
幽繫雲陽獄中覃思十年益大小篆方員而為𨽻書
三千字奏之始皇善之用為御史用其字以為𨽻人
佐書故曰𨽻書帖目當稱秦御史程邈書
秦淮海云程邈始作𨽻字今漢碑在者皆𨽻字而程邈
此書乃是小楷觀其氣象豈敢遂信以為秦人書長
睿云有此𨽻方生今正書不應邈已作之
稍有正骨微與章帝不同
[005-6b]
宋儋書
按竇䝉述書賦注云宋儋字藏諸廣平人髙尚不仕户
部侍郎宇文融薦授祕書省校書郎帖目當稱唐祕
書省校書郎宋儋事
長睿云宋儋唐明皇時人學鍾書但作側戾殊失大
勢王著録此書不知乃唐士意以為逺古人故與斯
邈並列其誤至此儋有嵩山圭峯禪師等碑傳於世
字亦不甚工
[005-7a]
黄山谷云宋儋筆墨精勁但文詞蕪穢不足發其書東
坡云其人不解此狡獪書便不足觀如儋書畫不可
棄也
按宋儋書魄力雖微覺短淺然一正一偏清思逈逈具
有魏晉風韻唐人孤稜斬截習氣盡行打碎殆亦當
時矯然絶俗之士也長睿譏其但作側戾殊失大勢
依聲附口吾所未許
且□當是且絶作紀非作作尤非晞景大觀作晞亰誤
[005-7b]
竟欲大觀竟字闕末一鉤葢避宋諱不□ 當是不
復一一筆駛直帶下故有似
衛夫人書
張懐瓘書斷云衛夫人名鑠字茂猗廷尉展之女弟恒
之從女汝隂太守李矩之妻右軍少嘗師之卒年七
十八帖目當稱晉衛夫人書
東玻云此書近庸妄人傳作衛夫人書耳晉人風流豈
爾惡耶
[005-8a]
米芾書史云劉涇倅莫王貽永侍中孫為守得摹帖一
卷乃胄曺叅軍李懷琳偽作七賢帖又有李氏衛帖
比今閣帖字亦多亦其所撰
亦摹在閣帖中次陸機衛恒帖衛亦摹入閣帖也皆
貞觀間一種偽好物
長睿云衛夫人帖葢唐初李懷琳作事見竇泉述書賦
如續帖中嵇康絶交書世傳七賢帖皆懷琳偽作也
此與師帖尤疎繆按梁蕭子雲答武帝勅云臣昔不
[005-8b]
能拔賞隨時所貴規摹子敬多歴年所年二十六著
晉史至二王列傳欲作論草𨽻法言不盡意遂不能
成十許年始見勅㫖論書一卷商畧筆狀洞徹字
始變子敬全範元常逮邇以來自覺功進此偽帖云
但衛隨世所學規摹鍾繇遂歴多載年二十著詩論
草𨽻又云筆勢洞精字體遒媚皆竊取子雲啟中語
欲小改之遂失其句讀今世髙識豈無何不悟此又
既與師帖自當著名不但稱夫族及姓也以數事攷
[005-9a]
之其偽不疑東坡論此帖以其勅從力館從舍為偽
未中其病葢自二王以來譌字甚多陳為陣䇿為筴
皆二王輩自製不可據此定真偽也顧汝和云春秋
婦人稱姓如周女曰姬
睿未之考耳
按此帖雖是偽作然出自李懷琳手猶有魏晉遺法不
比偽程邈書規模朴拙了乏生態也又衛夫人本晉
人而云詣晉尚書館書無端稱晉益可知此帖之非
[005-9b]
晉人書矣
古法帖
此帖疑是子敬書以首尾無獻之字遂失主名耳夀春
富陽亦㑹稽近地也□
小勝當是似小勝帶上筆駛遂省一折耳施釋是顧
作以非元子當是兄子作允作元皆
非
隋朝法帖<大觀無/朝字
此當是隋髙祖文帝書開皇元年二月文帝始代周稱
[005-10a]
皇帝十二月即聴民出家賦錢寫書造象二十年十
一月又禁毁佛天尊及神象葢文帝自初及晚深信
佛老故其與僧慧則書尊崇切至如此淳化概目以
為隋朝法帖葢未深考耳
淳化首卷為歴代帝王書此帖應序入首卷唐太宗書
之上
避諱耳或指此目為偽帖非也
[005-10b]
隋僧智果書
書斷云智果㑹稽人居永興寺工書嘗謂永師云和尚
得右軍肉智果得右軍骨墨池瑣録云合處不減古
人然時有僧氣
黄長睿云梁武帝評書乃命袁昻作者梁武帝下當有
勅袁昻三字此云梁武帝評書誤矣按梁武自有書
評自鍾繇至薄紹之凡三十二人其勅袁昻評者自
右軍至李斯凡二十
[005-11a]
紹之三人共二十八人智果此書乃兼采兩家語目
為梁武與目為袁昻所謂楚則失矣齊亦未為得者
也長睿豈未之深考耶
梁武帝評書凡三十二人此帖存者王僧䖍王子敬羊
欣阮研徐淮南陶隠居吳施王羲之蔡邕陳曠平蕭
思話李鎮東范懷約孔琳之李巖之薄紹之鍾㑹張
伯英鍾繇凡一十九人袁昻評書共二十八人此帖
存者王子敬羊欣阮研王儀同殷鈞徐淮南陶隠居
[005-11b]
曺喜
梁鵠張伯英衛恒索靖鍾繇蕭思話薄紹之凡二十
二人中間同者一十二人彼此俱無者栁産桓𤣥程
邈三人重見者曺喜一人則於袁昻評所存僅十八
人耳各人評語皆主梁武而叅錯袁昻益知長睿前
鑒之誤
王僧䖍書梁武作如王謝家子弟無楊州二字末云皆
有一種風流氣骨此但作風氣袁評闕王子敬書梁
[005-12a]
評有絶衆超羣無人可擬八字此帖無之皆悉充悦
此帖皆下無悉字袁
作河朔皆上無雖字羊欣書與梁評同惟以如作似
袁評作如大家婢為夫人雖處其位此以如作似以
為作作又無大家雖處其位六字阮研書品下多次
字排斥作排突袁評品次下有叢悴二字此帖無之
王儀同書梁評闕袁評同殷鈞書梁評闕袁作鈞此
作均髙麗使人此無使字甚有意氣此作乃不有意
[005-12b]
氣滋韻終乏精味此作而姿顔自足精味徐淮南書
梁評同但此以殊不寒乞作然不寒乞袁評作
尚風範終不免寒乞陶隠居書梁評闕惟狀下有雖
字袁評形狀作形容峭快作駿快吳施書梁作施此
作拖梁評作一往見此無見字袁評闕栁産梁袁評
皆闕曺喜書梁評闕袁評同此惟以道人作道士王
右軍書梁評同此惟以雄逸作雄强袁評作如王謝
家子弟縱復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種風氣此全異蔡
[005-13a]
邕書梁評同袁評末句無如力二字大觀止一爽字
程曠平書梁評如鴻鵠髙飛此無髙飛二字弄翅頡
頏此多布置二字又
雲之見白日袁評闕蕭思話書梁評同袁評闕李鎮
東書梁評同惟芙蓉下少之字文彩下少如字袁評
闕桓𤣥書梁袁皆闕范懷約書梁評真書有力而草
行無功此以力誤作分而草行三字但作草書二字
袁評闕皇象書梁評闕袁作如歌聲繞梁琴人捨徽
[005-13b]
此作韻音繞梁孤飛獨舞孔琳之李巖之薄紹之書
梁評皆同袁評孔李皆闕薄紹之全異秦獄吏程邈
扶風曺喜梁袁皆闕鍾司徒書梁作書有十二
奇妙此十二下多種字奇妙作巧妙末有絶倫多奇
四字袁評巧妙作殊妙絶倫多奇作實亦多奇崔子
玉書梁評闕袁評同此以一枝為單枝末少有絶望
之意五字邯鄲淳書梁評闕袁評同師宜官書梁袁
評同惟以袁鵬羽作鵬翔翩翩下多而字梁鵠書梁
[005-14a]
評闕袁評作如太祖忘寢觀之喪目此全異張伯英
書梁袁皆同惟梁作漢武袁作漢武帝此但作武帝
衛恒書梁評闕袁評作挿花美女此作挿花舞女袁
評舞笑鏡臺此作援
大觀全索静書梁袁評同静當作靖靖静古通用鍾
繇書梁評同此以雲鵠作雲鹤過下増耶字袁評作
意氣密麗若飛鴻戲海舞鹤游天餘同梁
黄山谷云鍾繇書有十二意外奇妙按梁武帝觀鍾繇
[005-14b]
書法十二意謂平直均密鋒力輕決補損巧稱與山
谷所稱不同又梁武帝評書論鍾㑹有十二意外奇
妙袁昻評亦爾則知所謂十二意外奇妙者乃謂㑹
非謂繇也
長睿云此書字法局促天然大少疑非智果書
右軍骨借譽浮其實亦不至爾馮班鈍吟雜録云長
睿疑智果書此不習南朝書法也按此書字法古勁
行楷草章無法不具為得魏晉遺意信非智果不能
[005-15a]
惟行間忽縱筆作大字號子母體者雖名變化實落
習氣所謂僧氣未除者正謂此爾學者不知從而效
之便入惡道不可不戒
自宋齊以來書法大壞謬體百出惟陳僧智永隋僧智
果墨守前規不失魏晉遺意二王後得書法正脈者
惟此二僧耳而永師淵雅風
自首至尾書分五節大觀作一節第四節獄吏程邈
其名一作忠一作志當是摹誤未可據又程邈曺喜
[005-15b]
兩條梁袁皆無此當是書者以意増入與前後又别
一體
何氏書
長睿云何氏書者若云何人耳或以為何姓非也米以
二帖為歐陽率更書良是
淳化以此兩帖列於古法帖之次目為何氏書葢不能
定其名氏也惟米老目以為率更書
見率更運筆益信米老精鑒米老辨閣帖真偽不差
[005-16a]
豪髪恨王著當年少此識力遂開後人多少訾毁
兩帖信率更得意書淳化所收率更諸帖此當為長
大觀帖恒字闕末一畫𤣥字闕末一㸃竟字闕末一鉤
皆避宋諱荣即䇿字鍾太傅宣示帖再世荣名亦如
此不□頓爾當是不勞頓爾勞草書作□此筆駛稍
省耳顧作身非□當是他右軍佳果帖惟以他為事
他字正如此
書譜竟字俱如此顧以為疑未是
[005-16b]
第二帖故當□爾宜作取或作所亦通切忽歸文義當
是切思歸書法則似忽字葢縁筆駛中間兩筆轉處
稍輕耳□月三字與王珣末冬帖首字同正是三字
非邑非足
蔡琰書
後漢書列女傳蔡琰字文姬蔡邕女興平中亂沒於南
匈奴曺操贖之帖目當稱後漢蔡琰書
[005-17a]
餘兩句米云同章帝一手偽書米鑒是
漢□衰當是漢祚衰或作祀非
古法帖
敬祖鄱陽兩帖皆王子敬書重見第十卷此乃目為古
法帖不謂侍書草率乃爾豈於此目為古法帖後知
其為子敬書乃復改正故重見耶
長睿云敬祖王導子武岡侯協也與大令不同
其書按子敬與敬祖為再從叔伯父敬祖以元帝時
[005-17b]
為撫軍叅軍早卒子敬卒於孝武太元十一年年四
十三則當生於康帝建元二年上距元帝之世尚二
十一年敬祖又早卒非同時人無疑長睿鑒最是然
此書絶神駿且見唐模斷知非偽或當時有此一帖
而子敬書之耳
敬祖帖嚴使□聞吾家鬱岡帖刻此書乃唐人所模作
嚴使君按文義當以唐模為正
長睿云孤不度徳以下二帖皆諸葛傳中與昭
[005-18a]
語有一段自孫權據有江東以下與此文脈相接誤
置第十卷王大令部中皆章草書雖字畫大小微異
而筆勢若一大是全寫亮傳首語此文雖出亮言亦
史家潤色之义中云亮曰亦史家所記米遂謂亮書
差千里矣此帖當是逸少書葢與此公豹奴帖筆法
同
長睿以蜀志三帖為右軍書自魏晉來古法未漓能為
章草者多矣右軍父子索靖蕭子雲皆得伯英不傳
[005-18b]
之妙此必魏晉名手所書既
突目為古法帖正當爾
長睿云大觀以剋紹為弱下另作一帖標唐張旭書不
知何據
十卷大令帖孫權一段當在此二段後
孤不帖俟義史作信義顧汝和以為俟即古伸字未詳
槽術史作智術此書法作槽顧作措亦可疑君謂顧
誤作若中當是計一誤作此
[005-19a]
亮曰帖寃當是亮曰章草曰字正如此劉施誤作白
表紹當是袁紹章草有似表耳顧作
是不可與章草與字正如此或作乆非
僧懷素書
懷素字藏真零陵人好草書自言得草聖三昧棄筆堆
積埋於山下號曰筆塜性嗜酒一日九醉時人呼為
醉僧帖目當稱唐僧懷素書
米云同章帝偽按懷素書雖狂縱然極清剛此書有其
[005-19b]
狂縱無其清剛與下張顛書筆法正合大段侍書摸
搨閣帖多失肥濁不得古人真面目耳鑒者推許太
過目為古茂皆過論
宜其來米老之疑也
張旭書
張旭字伯髙蘇州吳人嗜酒每大醉呼呌狂走乃下筆
世呼張顛仕為常州尉帖目當稱唐常州尉張旭書
二帖大觀作一帖標目作隋僧智永書智永陳人非隋
[005-20a]
僧也
前帖晚□劉作後顧作復皆可通
古法帖<一本無/
元章云移屋足下二帖並羊欣書末有欣白二字
長睿云移屋意適二帖真羊中散書與唐薛邕家所畜
筆精帖字勢同與法帖本部中三月六日帖殊不類
彼六日帖乃偽也筆精帖真羊公得意書或以為逸
少則過矣
[005-20b]
梁武評中散書如婢作夫人不堪位置婢之婢為重臺
老米書學中散故世有重臺之目帖末以□二字米
云當作欣白與上一帖皆羊欣書信非重臺不能鑒
也
作園則此援字當如顧釋欄者為是□步廊當是直
步廊顧誤作宜本帖下有彌宜字正作三空園帖正
作空園顧誤作恐園彌宜下大觀接重複七字然後
[005-21a]
以移三間屋九字並耳字終之於文義為順又移三
間屋九字差小僅及前後之半當是於行間添注摹
勒時誤以入耳又不詳文義故兩行互易耳
第二帖既□當是既即顧作有非□暑當是忘
作惡暑非慰對□少當是慰對者卿少顧作告今
少可疑下便有今字筆法正不如此垂了當是垂了
言吾今年病垂了始小差也或作垂耳非大小□大
劉顧俱作大小㑹使可疑當是大小今床疾言我幸
[005-21b]
垂了小差而家下大小今皆床疾我惟惽忽移日耳
□ 當是每每施作每日未是古帖中凡帶上作黒
㸃者皆是重字不是日也𤣥芻□□五□音豕當是
𤣥昌之問可與音介言𤣥昌書問可與音介𦤺之也
劉作𤣥哥哥問可
作忽忽既三當是既即與帖首同劉顧作既與可疑
□人當是宜人劉誤作直帖末□□當如米作欣白
或作須得亦可疑大抵此帖摹勒多誤不能遽定是
[005-22a]
否
[005-22b]
淳化祕閣法帖考正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