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1a]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文獻通考卷二百八十九
輿地考二十一/
雲南省
臣/等謹按雲南居古南交昧谷之間為蠻夷之域
自彩雲南見肇啟漢疆所謂度博山而越蘭津者
此雲南之始通也兩漢以後稍増置州郡而時没
於蠻馬氏四裔考南蠻内所列南詔驃國及東爨
[288-1b]
西爨諸蠻皆今雲南地而輿地考梁州境内之姚
州即今姚安府其戎州都督府之覊縻三十二州
又半為今雲南曲靖澂江臨安楚雄諸府地是今
雲南一省馬氏輿地四裔二考實互載焉蓋其僻
處西南本不在古九州之限雖有覊縻諸州實與
中土郡縣不同逮天寶以後且盡為南詔所有則
其入之於四裔固宜也自元迄明始開置路府徧
設官司然半猶土酋世守元則以同姓諸王董理
[288-2a]
其事明則以沐氏世為重鎮苐視為藩服而已
國家聲教四訖越裳交阯悉貢悉朝是以萬里滇南
宛同腹地我
皇上徳威逺播綏靖炎荒象譯諸蠻咸思内面近者九
龍江外掃蕩莽夷凡猛勇猛竜補哈猛撒整賣景
線諸地方從古所視為化外者莫不向風慕義相
率輸誠版籍之遥直踰南徼彼前代所為標銅作
界畫斧分疆者又豈可同論哉
[288-2b]
雲南明雲南等處承宣布政使司治雲南府領雲
南澂江廣西廣南鎮沅臨安大理楚雄順寧䝉化
景東永寧十二府武定曲靖㝷甸元江姚安永昌
麗江鶴慶八軍民府北勝一州又置雲南都指揮
使司領雲南等十八衛又置瀾滄騰衝二軍民指
揮使司領木密闗等處七守禦千戸所
本朝初因之設雲南巡撫及布政使司按察使司皆
駐雲南府設雲貴總督兩省互駐康熙元年専設
[288-3a]
雲南總督駐曲靖府四年復為雲貴總督駐貴陽
府兼轄雲南八年降㝷甸府為州屬曲靖府二十
二年移雲貴總督駐雲南府三十七年升北勝州
為永北府以永寧土府屬於永北府雍正二年改
威逺土州為直𨽻同知㕔四年改四川之東川軍
民府來屬五年又改四川之烏蒙鎮雄二軍民府
來屬六年降鎮雄為州屬烏䝉府七年置普洱府
又定雲貴總督兼轄廣西八年置開化府九年改
[288-3b]
烏䝉府為昭通府十三年令雲貴總督停轄廣西
乾隆元年定雲貴各分設總督十二年仍為雲貴
總督三十年定武定曲靖東川元江永昌等府俱
罷稱軍民府三十五年省姚安府入楚雄府省鶴
慶府入麗江府改廣西武定元江鎮沅四府俱為
直𨽻州改䝉化永兆景東三府俱為直𨽻同知㕔
凡領府十四直𨽻州四直𨽻㕔四各衛所俱以次
裁改入州縣東西距二千五百十里南北距一千
[288-4a]
一百五十里東至廣西泗城府界七百五十里西
至神䕶闗接野夷界一千七百六十里南至交阯
界七百五十里北至四川㑹理州界四百里東南
至廣西鎮安府界一千一百四十里西南至天馬
闗接緬甸界二千三百十里東北至貴州普安州
界四百三十里西北至西藏界二千里在
京師西南八千二百里
雲南府為省治東西距三百七十里南北距二百
[288-4b]
九十八里東至澂江府路南州界一百二十五里
西至楚雄府廣通縣界二百四十五里南至澂江
府新興州界一百五十五里北至曲靖府㝷甸州
界一百四十三里東南至澂江府河陽縣界八十
四里西南至楚雄府南安州界四百二十二里東
北至㝷甸州界二百三十里西北至武定州界一
百六十里自府治至
京師八千二百里明為雲南府領州四縣九
[288-5a]
本朝初因之康熙八年省歸化縣入呈貢縣省三泊
縣入昆陽州雍正三年又以三泊縣故地改入安
寧州凡領州四縣七
昆明縣附/郭
富民縣在府西北/七十里
宜良縣在府東一/百二十里
羅次縣在府西北一/百三十里
晉寧州在府南/九十里
[288-5b]
呈貢縣在府南/四十里
安寧州在府西/七十里
禄豐縣在府西北/二百十里
昆陽州在府南一/百二十里
易門縣在府西南二/百五十里
嵩明州在府東北一/百三十里
曲靖府在省治東北三百里東西距三百九十里
南北距六百二十里東至貴州南籠府普安州界
[288-6a]
一百七十里西至雲南府嵩明州界二百二十里
南至廣西州界一百七十里北至貴州大定府
威寧州界四百五十里東南至普安州界二百五
十八里西南至澂江府路南州界一百三十里東
北至威寧州界二百七十里西北至武定州禄勸
縣界四百六十七里自府治至
京師七千九百里明為曲靖軍民府領州四縣二
本朝初因之康熙八年降㝷甸府為州來屬又省亦
[288-6b]
佐縣入羅平州三十四年増置平彞縣雍正五年
増置宣威州乾隆三十年裁軍民府之名稱為曲
靖府凡領州六縣二
南寧縣附/郭
霑益州在府北三十里元置霑益州在今宣威州/境此為交水縣地 本朝順治十六年移
今/治
陸凉州在府南一百二十里元置州舊治今州/東北境 本朝康熙五年移今治
馬龍州在府西南/五十里
[288-7a]
羅平州在府東南二/百七十里
㝷甸州在府西一百三十里明尋甸軍民府舊治/今州東境後移今治 本朝康熙八年降
為州/來屬
平彝縣在府東北九十里明置平彞衛縣/本朝康熙三十四年改為平彞
宣威州在府東北二百三十里雍/正五年析霑益州地置州
澂江府在省治東南一百二十里東西距二百三
十六里南北距一百七十五里東至廣西州彌勒
縣界二百里西至雲南府晉寧州界三十六里南
[288-7b]
至臨安府寧州界一百二十里北至雲南府呈貢
縣界五十五里東南至彌勒縣界二百五十三里
西南至臨安府㠄峩縣界二百十五里東北至雲
南府宜良鄉界七十里西北至呈貢縣界一百三
十里自府治至
京師八千三百二十里明為澂江府領州二縣三
本朝初因之康熙八年省陽宗縣入河陽縣凡領州
二縣二
[288-8a]
河陽縣附/郭
江川縣在府西南/九十里
新興州在府西一/百二十里
路南州在府東一/百三十里
廣南府在省治東南八百五十里東西距七百二
十里南北距四百三十里東至廣西土田州界四
百二十里西至開化府廣西州界三百里南至交
阯界二百九十里北至廣西西林縣界一百四十
[288-8b]
里東南至廣西鎮安府界二百九十里西南至臨
安府阿迷州界四百里東北至廣西西隆州界二
百十里西北至廣西州彌勒縣界三百里自府治
至
京師一萬一千四百三十里明為廣南土府領土州
一
本朝順治十六年改設流官乾隆元年増置寶寧縣
凡領縣一土州一
[288-9a]
寶寧縣附/郭
土富州在府東二百/六十五里
開化府在省治東南七百十里東西距一千一百
四十五里南北距四百二十里東至交阯界四百
六十里西至臨安府建水州界六百八十五里南
至交阯界二百四十里北至廣南府界一百八十
里東南至交阯界二百三十里西南至交阯界四
百十里東北至廣南府界二百二十里西北至臨
[288-9b]
安府阿迷州界一百八十里自府治至
京師一萬二千五百里明為教化三部與王弄部安
南部並為長官司𨽻臨安府
本朝康熙六年以三長官司地置開化府雍正八年
増置文山縣領縣一
文山縣附郭雍正八年/置縣為府治
東川府在省治北五百三十里東西距五百里南
北距四百二十里東至貴州威寧州界二百里西
[288-10a]
至四川寧逺府界三百里南至曲靖府㝷甸州界
二百六十里北至昭通府界一百六十里東南至
曲靖府宣威州界一百三十里西南至武定州禄
勸縣界二百五十里東北至威寧州界一百七十
里西北至四川㑹理州界四百五十里自府治至
京師九千七百九十里明置東川軍民土府初屬雲
南後屬四川
本朝初因之康熙三十八年改設流官雍正四年自
[288-10b]
四川改𨽻雲南五年増置㑹澤縣乾隆二十九年
裁軍民府之名稱為東川府領縣一
㑹澤縣附郭雍正五年/置縣為府治
昭通府在省治西北一千一百六十里東西距五
百八十里南北距六百三十里東至貴州大定府
威寧州界九十里西至四川寧逺府㑹理州界四
百九十里南至東川府界一百三十里北至四川
叙州府界五百里東南至威寧州界四十里西南
[288-11a]
至㑹理州界九十里東北至叙州府筠連縣界五
百里西北至叙州府雷波㕔界四百里自府治至
京師九千八百里明置烏䝉土府初屬雲南後屬四
川
本朝初因之雍正五年與鎮雄土府並自四川改𨽻
雲南六年改設流官増置恩安縣永善縣又降鎮
雄府為州設流官來屬又増置大闗㕔九年改烏
䝉府為昭通府又増置魯甸㕔凡領州一縣二㕔
[288-11b]
二
恩安縣附郭雍正六年/置縣為府治
鎮雄州在府東三百四十里明置芒部府後改鎮/雄軍民府 本朝雍正六年降為州來屬
永善縣在府西北二百三十里本/烏蒙府地雍正六年置縣
大闗㕔在府北一百八十里本烏䝉府地雍正/七年設通判治此九年改置同知臨治
魯甸㕔在府西南四十里本烏䝉府/地雍正九年移通判治此
普洱府在省治西南一千二百三十里東西距四
百三十里南北距一千二百四十里東至元江州
[288-12a]
界二百五十里西至威逺㕔界一百八十里南至
緬甸界一千五十里北至鎮沅州界一百九十里
東南至老撾南掌界一千四百十里西南至緬甸
界一千三百里東北至元江州界二百二十五里
西北至威逺㕔界一百三十里自府治至
京師九千四百五十里明洪武十四年置車里宣慰
司屬元江府明末為那崑所據
本朝順治年間編𨽻元江府康熙三年移元江府通
[288-12b]
判駐此雍正七年始分車里宣慰司所轄江内六
版納地置普洱府其江外六版納地仍屬車里宣
慰司又増置思茅㕔十三年増置寧洱縣乾隆三
十一年以平定莽匪増置各土司凡領縣一㕔一
宣慰司一土司十五
寧洱縣附郭雍正十三/年置縣為府治
思茅㕔在府南一百二十里本蠻地名思茅村雍/正七年始設通判治此十三年改移同知
臨/治
[288-13a]
車里宣慰司在府南七百四十五里明為車里覊/縻土府後改置宣慰司嘉靖間附於
緬司本朝内屬復置/今 𨽻於普洱府
六困土司在普洱/府邊外
倚邦土司在普洱/府邊外
易武土司在普洱/府邊外
普藤土司在普洱/府邊外
猛旺土司在普洱/府邊外
整董土司在普洱/府邊外
[288-13b]
猛烏土司在普洱/府邊外
烏得土司在普洱/府邊外
猛腊土司在普洱/府邊外
猛遮土司在普洱/府邊外
猛籠土司在普洱/府邊外
猛往土司在普洱府邊外自倚邦土司至此為車/里所屬十二版納地皆附近九龍江左
右分授土守備土千總土把總等職有差與車/里宣慰司並稱為十三土司皆𨽻於普洱府
孟艮土司在車里宣慰司之外處九龍江之西古/蠻地名曰孟掯明永樂四年内附置孟
[288-14a]
艮覊縻土府其後為木邦所併嘉靖間附於緬不/通中國 本朝乾隆三十年其地為莽匪所侵據
於三十一年討平之地皆内屬以其頭目召/丙授土指揮使職𨽻普洱府及普洱鎮管轄
整欠土司在車里宣慰司之外處九龍江之南據/本朝乾隆三十年其地為莽匪所侵
於三十一年討平之地皆内屬以其頭目叭先/捧授土指揮使職𨽻普洱府及普洱鎮管轄
猛勇土司在普洱府西境外處孟艮土司及整欠/土司之中 本朝乾隆三十一年以平
定莽匪其頭目召齋等舉衆内附授/土千總職𨽻普洱府及普洱鎮管轄
臣/等謹按雲南邊徼之外諸蠻雜處種落各殊類
皆自相雄長自乾隆三十一年以莽匪侵擾附近
[288-14b]
土司大兵討平之各部聞風内附願歸
聖化分置各土司其地皆在普洱元江及順寧永昌諸
府之外其分𨽻於普洱元江二府管轄者已載入
府屬其餘陸續添設者謹類叙於後
整賣宣撫司在孟艮土司西南境外舊名景邁即/八百媳婦國相傳其酋長有婦八百
各領一寨因以名部元初屢用兵征之以道路不/通而還後遣使招附於元統初置八百等處宣慰
司明洪武二十四年置八百者乃宣慰司及八百/大甸宣慰司永樂五年遣使至其境拒却不納曽
以兵討之後遣使入貢嘉靖間附於緬自是朝貢/不至其所屬有十八大猛十八小猛地周三千餘
[288-15a]
里齊本朝乾隆三十一年其頭目/召 約提舉衆内附授宣撫司職
景線宣撫司亦古八百媳婦國地明嘉靖間八百/國為緬所侵其酋避居景線名小八
百向不通中國其所屬有十猛地周一千八百餘/里 本朝乾隆三十一年其頭目呐賽舉衆内附
授宣撫/司職
六本土司本整賣之地以地方遼濶自分為一部/ 本朝乾隆三十一年其頭目召猛齊
舉衆内附授/土守備職
景海土司亦在孟艮土司西南境外向不通中國/ 本朝乾隆三十一年其頭目召罕彪
舉衆内附授/土守備職
[288-15b]
猛撒土司在順寧府南境外明時猛撒與猛緬猛/猛稱為三猛萬厯間曽置猛撒土巡司
㝷入於耿馬其後不通中國内本朝乾隆三十/一年其頭目喇鮓細利舉衆 附授土千總職
木邦土司在順寧永昌二府西南境外耿馬孟定/等土司之外為緬甸東路之門戸古蠻
地名曰孟都亦名孟邦元至元時置木邦路軍民/總管府領三甸明洪武十五年改為木邦覊縻土
府永樂初改置宣慰司於六宣慰中分地最廣其/後數以從征功益地隆慶以後附於緬萬厯中復
内屬尋仍入於緬不通中國舉本朝乾隆/三十一年其頭目罕宋法等 衆内附
蠻暮土司在永昌府西南境外為入緬扼要之路/古蠻地明初屬於木邦成化時為孟密
所有𢎞治時復為孟養所有萬厯間曾置蠻莫安/撫司其後附於緬不通中國 本朝乾隆三十一
[288-16a]
年其頭目瑞/團舉衆内附
大山土司亦名波竜在永昌府騰越州南境外處/龍川江之南 本朝乾隆三十一年其
頭目壘管/舉衆内附
猛育土司在永昌府南境外處潞江之西附近木/邦地方 本朝乾隆三十一年其頭目
坤線舉/衆内附
猛荅土司在永昌府南境外處潞江之西附近木/邦地方 本朝乾隆三十一年其頭目
衎轟舉/衆内附
猛音土司在永昌府南境外處潞江之西附近木/邦地方 本朝乾隆三十一年其頭目
[288-16b]
衎界舉/衆内附
臨安府在省治東南四百三十里東西距五百七
十里南北距四百八十里東至開化府界三百二
十里西至元江州界二百五十里南至交阯界二
百五十里北至澂江府江川縣界二百三十里東
南至開化府界二百七十五里西南至元江州界
二百九十里東北至廣西州彌勒縣界三百四十
里西北至元江州新平縣界三百六十里自府治
[288-17a]
至
京師一萬九百九十里明為臨安府領州五縣五
本朝初因之康熙五年省新化州入新平縣雍正九
年以新平縣改屬元江府凡領州三縣五長官司
五
建水縣附/郭
石屏州在府西/八十里
阿迷州在府南一/百二十里
[288-17b]
寧州在府東北二/百五十里
通海縣在府東北一/百五十里
河西縣在府西北一/百八十里
㠄峩縣在府西二/百六十里
蒙自縣在府東南一/百五十里
虧容甸長官司在府西南一/百四十里
納樓茶甸長官司在府西南一/百八十里
落恐甸長官司在府西南/二百里
[288-18a]
左能寨長官司在府西南二/百三十里
思陀甸長官司在府西南二/百五十里
大理府在省治西北八百九十里東西距九百六
十里南北距二百二十里東至楚雄府姚州界二
百八十里西至永昌府保山縣界六百八十里南
至䝉化㕔界七十里北至麗江府鶴慶州界一百
五十里東南至䝉化㕔界一百三十里西南至永
昌府界一百五十里東北至永北㕔界四百十里
[288-18b]
西北至麗江府界六百二十八里自府治至
京師一萬一千四百五十里明為大理府
本朝因之領州四縣三長官司一
太和縣附/郭
趙州在府南/六十里
雲南縣在府東南一/百四十里
鄧川州在府北/九十里
浪穹縣在府北一/百十里
[288-19a]
賓川州在府東一/百二十里
雲龍州在府西/五百里
十二闗長官司在府東/三百里
楚雄府在省治西四百二十里東西距三百八十
里南北距五百二十五里東至雲南府禄豐縣界
一百五十五里西至大理府䝉化㕔界二百二十
五里南至元江州界三百里北至楚雄府大姚縣
界二百二十五里東南至雲南府昆陽州界二百
[288-19b]
三十里西南至景東㕔界二百五十里東北至禄
豐縣界一百五十八里西北至楚雄府姚州界二
百四十二里自府治至
京師一萬一千二十里明為楚雄府領州二縣五
本朝初因之康熙八年省嘉縣入南安州雍正七
年以定邊縣省入鎮南州十年増置嘉㕔乾隆
三十五年罷姚安府以其屬之姚州及大姚縣來
屬凡領州三縣四㕔一
[288-20a]
楚雄縣附/郭
鎮南州在府西北/七十里
南安州在府東南/五十里
姚州在府西北二百四十二里明為姚安土府姚/本朝初置姚安府治此乾隆三十五年罷
安府以/州來屬
大姚縣在府西北三百二里初屬姚安府乾/隆三十五年罷姚安府以縣來屬
廣通縣在府東/七十里
定逺縣在府北一/百二十里
[288-20b]
嘉㕔在府南二百七十里舊
嘉縣設本朝康/熙八年省入南安州雍正十年 州判治
此/
附鹽井提舉司
直𨽻黒鹽井提舉司在楚雄府西北一百五十里/舊屬楚雄府康熙四十五年
改為直𨽻/提舉司
直𨽻琅鹽井提舉司在楚雄府東北一百二十里/舊屬楚雄府康熙四十五年
改為直𨽻/提舉司
直𨽻白鹽井提舉司在里唐髳州故地元大姚縣/地明置提舉司屬姚安府
[288-21a]
本朝康熙四十五年/改為直𨽻提舉司
永昌府在省治西一千二百里東西距六百九十
里南北距一千一百二十里東至順寧府界一百
四十里西至神䕶闗接野夷界五百五十里南至
孟定土司界八百七十里北至大理府雲龍州界
二百五十里東南至順寧府界一百十七里西南
至天馬闗接緬甸界一千一百十里東北至雲龍
州界三百五十二里西北至馬面闗接野夷界三
[288-21b]
百里自府治至
京師一萬一千八百十里明為永昌府又立金齒衛
三十三年省府以金齒衛為軍民指揮使司嘉靖
元年改為永昌軍民府
本朝因之乾隆三十年裁軍民府之名稱為永昌府
凡領州一縣二土府一土州二宣撫司五安撫司
三
保山縣附/郭
[288-22a]
騰越州在府西三/百六十里
永平縣在府東北一/百七十里
孟定土府在府東南八百七十里舊/附於緬 本朝初内屬
鎮康土州在府南三/百八十里
灣甸土州在府東南二/百二十里
南甸宣撫司在府西南三/百九十里
千崖宣撫司在府西南四/百八十里
隴川宣撫司在府西南五百里明萬厯中入/於緬 本朝初内屬復置今司
[288-22b]
盞達副宣撫司在府西南五百里明正統時置盞/達副宣撫司後入於緬 本朝復
置今/司
遮放副宣撫司在府西南/四百里
猛卯安撫司在府西南六百里本隴川宣撫司地/明萬厯中以蠻莫安撫司地為緬所
據安置其衆於此司本/朝改置猛卯安撫
潞江安撫司在府西南一/百三十里
芒市安撫司在府南三/百二十里
順寧府在省治西一千一百五十里東西距三百
[288-23a]
四十里南北距六百九十里東至景東㕔界二百
二十里西至永昌府灣甸土州界一百二十里南
至車里土司界三百二十里北至永昌府永平縣
界三百七十里東南至鎮沅州治一百五十里西
南至耿馬土司界二百五十三里東北至䝉化㕔
治三百四十里西北至永昌府保山縣界二百二
十六里自府治至
京師一萬一千六百二十里明為順寧府
[288-23b]
本朝因之領州一乾隆十二年増置緬寧㕔三十五
年増置順寧縣凡領州一縣一㕔一土司二
順寧縣附郭乾隆三/十五年置
雲州在府東/三十里
緬寧㕔在府南三百里明萬厯二十五年改置宣/猛土巡司𨽻雲州 本朝初仍置猛緬土
司改𨽻順寧府乾隆十二年設流/官改稱其地為緬寧移通判治此
猛猛土司在順寧府邊外南境明萬厯中置猛麻/土巡司亦稱為猛猛 本朝仍置土司
舊𨽻於永昌府乾隆二/十九年改𨽻順寧府
[288-24a]
孟連土司在順寧府邊外南境明永樂時置孟璉/長官司正統時麓川土酋叛孟璉附之
司廢萬厯時復置長官司十本朝仍置孟連土/司舊𨽻於永昌府乾隆二 九年改𨽻順寧府
附耿馬宣撫司
直𨽻耿馬宣撫司在順寧府邊外西南境明末附/於緬 本朝初内屬改為直𨽻
宣撫司𨽻迤西道管轄仍兼屬於永昌/府乾隆二十九年改為兼屬順寧府
麗江府在省治西北一千二百四十里東西距六
百七十里南北距七百八十九里東至永北㕔界
四百里西至怒夷界二百七十里南至麗江府界
[288-24b]
三十九里北至䝉畨界七百五十里東南至麗江
府界二百里西南至怒夷界一百二十里東北至
永北㕔界三百七十里西北至西藏界三百里自
府治至
京師一萬一千七百六十里明為麗江軍民土府領
州四縣一
本朝為麗江府省通安寶山巨津蘭州等四州臨西
一縣皆入府雍正元年改設流官乾隆二十一年
[288-25a]
以鶴慶府屬之維西㕔中甸㕔來屬三十五年増
置麗江縣又改鶴慶府為鶴慶州與其屬之劍川
州並來屬凡領州二縣一㕔二
麗江縣附郭乾隆三十五/年増置為府治
鶴慶州在府東南三百五十里明為鶴慶軍民府/本朝初為鶴慶府乾隆三十五年降為州
來/屬
劍川州在府南九十里初屬鶴慶府乾隆/三十五年廢鶴慶府以州來屬
維西㕔在府西北七十里舊入於西藏慶本朝雍/正五年内屬設通判治此𨽻鶴 府乾隆
[288-25b]
二十一/年來屬
中甸㕔在府西二百三十里舊入於西藏慶本朝/雍正五年内屬設州判治此𨽻鶴 府乾
隆二十一年改移/同知臨治並來屬
武定州在省治西北二百四十里東西距三百六
十里南北距三百三十九里東至曲靖府㝷甸州
界一百二十里西至楚雄府大姚縣界二百四十
里南至雲南府羅次縣界三十九里北至四川㑹
理州界三百里東南至雲南府富民縣界四十五
[288-26a]
里西南至楚雄府定逺縣界八十六里東北至㑹
理州界三百里西北至㑹理州界三百十里自州
治至
京師一萬八百三十里明為武定軍民府
本朝初因之乾隆三十年裁軍民府之名稱為武定
府三十五年改為直𨽻州凡領縣二
元謀縣在州西一百九十里初屬武定/府乾隆三十五年屬武定州
禄勸縣在州東北二十里初屬武定府乾/隆三十五年改為縣屬武定州
[288-26b]
廣西州在省治東南四百里東西距四百三十里
南北距三百八十五里東至廣南府界三百里西
至臨安府寧州界一百三十里南至臨安府阿迷
州界二百里北至曲靖府陸凉州界一百八十五
里東南至廣南開化二府界三百六十里西南至
阿迷州界二百里東北至曲靖府羅平州界二百
六十四里西北至陸凉州界一百里自州治至
京師一萬九百六十五里明為廣西府領州三
[288-27a]
本朝初因之康熙八年省維摩州改置三鄉縣九年
省縣入師宗州乾隆三十五年改為直𨽻州凡領
縣二
師宗縣在州北八十里初屬廣西府/乾隆三十五年改為縣屬州
彌勒縣在州西九十里初屬廣西府/乾隆三十五年改為縣屬州
元江州在省治西南七百九十里東西距三百里
南北距二千一百里東至臨安府石屏州界一百
里西至鎮沅州界二百里南至車里土司界一千
[288-27b]
六百里北至楚雄府南安州界五百里東南至交
阯老撾界一千三百四十里西南至普洱府界四
百七十里東北至臨安府㠄峩縣界五百里西北
至鎮沅州界四百里自州治至
京師一萬一千二百八十五里明洪武中為元江府
永樂初改為元江軍民土府領土州二
本朝順治六年改設流官省奉化恭順二州入之雍
正十年以臨安府之新平縣來屬乾隆三十年裁
[288-28a]
軍民府之名稱為元江府三十一年增置土司三
十五年改為直𨽻州凡領縣一土司二
新平縣在州北二百里舊屬臨安府雍正十/年屬元江府乾隆三十五年屬州
猛竜土司在整欠土司屬地之外謂之沙人向不/通中國其屬有七十餘寨地圏二千餘
里乾隆三十一年以平定莽匪其頭目/叭䕶猛舉衆内附授土指揮同知職
補哈土司在猛竜土司之西亦接整欠土司界向/不通中國乾隆三十一年以平定莽匪
其頭目噶第牙翁舉/衆内附授土千總職
鎮沅州在省治西南一千二百里東西距三百四
[288-28b]
十里南北距六百九十里東至元江州界一百里
西至順寧府雲州界二百四十里南至車里土司
界六百三十里北至景東㕔界六十里東南至普
洱府界八十里西南至景東㕔界三百里東北至
元江州新平縣界二百九十里西北至䝉化㕔界
三百里自州治至
京師一萬二千四百五十里明洪武時置鎮沅土州
永樂中升為土府
[288-29a]
本朝初因之雍正五年改設流官稱鎮沅府増置恩
樂縣乾隆三十五年改為直𨽻州凡領縣一
恩樂縣在州北六十里明置者樂甸長官司府本/朝雍正五年改置恩樂縣初屬鎮沅 乾
隆三十五/年屬州
永北㕔在省治西北一千二百里東西距三百七
十三里南北距五百八十一里東至四川鹽源縣
界三百四十八里西至鶴慶州界二十五里南至
大理府賓川州界一百十三里北至䝉畨界四百
[288-29b]
六十八里東南至大姚縣治二百五十里西南至
大理府鄧州界八十里東北至䝉畨界三百九十
里西北至麗江府界一百十里自㕔治至
京師一萬一千七百五十里明洪武十五年改為州
屬鶴慶軍民府二十九年置瀾滄衛以州屬之𨽻
雲南都司正統七年改為直𨽻州
本朝初因之康熙五年改𨽻大理府二十六年裁衛
入州三十一年仍為直𨽻州三十七年升為永北
[288-30a]
府領土府一乾隆三十一年以其地事簡裁知府
視䝉化景東二府之例改設掌印同知管轄三十
五年改為㕔
䝉化㕔在省治西八百二十里東西距二百里南
北距二百九十五里東至大理府趙州界五十里
西至順寧府界一百五十里南至順寧府雲州界
一百九十里北至趙州界一百里東南至景東
㕔界一百三十里西南至雲州界一百五十里東
[288-30b]
北至趙州界五十里西北至永昌府永平縣界一
百七十里自㕔治至
京師一萬一千四百十里明正統中復為䝉化土府
本朝初因之康熙四年置流官設䝉化府掌印同知
管轄乾隆三十五年改為㕔
景東㕔在省治西南一千一百八十里東西距三
百四十里南北距四百三十里東至楚雄府南安
州界一百二十里西五順寧府雲州界二百二十
[288-31a]
里南至鎮沅州界二百九十里北至䝉化㕔界一
百四十里東南至鎮沅州恩樂縣界一百三十五
里西南至順寧府界三百里東北至楚雄府鎮南
州界一百三十里西北至䝉化㕔界三百里自㕔
治至
京師一萬一千六百里明洪武中為景東土府
本朝初因之康熙四年置流官設景東府掌印同知
管轄乾隆三十五年改為㕔
[288-31b]
威逺㕔在省治南一千五百九十里東西距五百
八十里南北距三百八十里東至普洱府界二百
三十里西至順寧府界三百五十里南至普洱府
思茅㕔界二百四十里北至鎮沅府界一百四十
里自㕔治至
京師九千七百九十里明為威逺土州
本朝初因之雍正三年改置流官設直𨽻威逺撫夷
清餉同知治此
[288-32a]
[288-32b]
皇朝文獻通考卷二百八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