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1a]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文獻通考卷二百三十二
經籍考二十二/
集别集/
忠貞集十卷
范承謨撰承謨字覲公號螺山鑲黄旗漢軍人大
學士文程子順治壬辰進士改庶吉士授宏文院
編修官至浙閩總督殉耿逆之難
[232-1b]
賜諡忠貞
臣/等謹按是集首録
諭祭文
御製碑文
御題祠額附以家傳祠堂記為一卷次撫浙督閩奏議各
一卷吾廬存稿一卷百苦吟一卷畫壁遺稿一卷
雜著一卷附録題跋哀挽詩文三卷其畫壁詩乃
為耿逆拘繫時備受窘毒守者屏絶筆墨以桴炭
[232-2a]
畫字壁上自抒忠憤後僅存四十七首為世傳誦
刻入吳震方說鈴中康熙五十七年其子時崇復
以遺稿進
呈蒙
聖祖仁皇帝御製序文弁諸簡首仰見
眷懐忠烈扶植綱常千百世下猶想見其抗節之槩焉
遂初堂文集九卷
楊兆魯撰兆魯字青巖武進人順治壬辰進士官
[232-2b]
至福建延平道按察司副使
見山樓詩文集無卷/數 撫皖治畧一卷撫楚治畧
一卷榖城水運紀畧一卷
楊素藴撰素藴見史類
素藴自序水運紀畧曰逆藩吴三桂既叛之明年
五月襄陽總兵楊來嘉及鄖陽副將洪福相繼叛
附踞房保二竹間陷穀城蹂均州南漳一路
王師由均南穀三路恢復房保仍留兵防守月需米
[232-3a]
若干自襄陽至均州南漳又至房保康各數百里
並山逕不通車牛扳藤負重血流被足日行不三
十里若雨溜崖石一蹉跌即人米並堕壑中雨稍
久即山水突發湍洶不能飛渡素藴於十七年四
月授鄖陽道首以此為憂退而思明季楊嗣昌督
師𠞰張獻忠正當此地其運糧必自有道日進楚
人而訪之有團練長以榖城菜園坪之小河告乃
申報三院覔舟修縴路繕塘房又慮賊巢逼近撥
[232-3b]
兵防䕶其始行也即減三郡夫十分之三久則民
船人夫争集自八月至來年三月可得十運足各
營一嵗之食即其間民得力耕故列其經理文告
之詞於後而記之
學源堂文集十八卷
郭棻撰棻字快圃清苑人順治壬辰進士官至翰
林院侍讀學士
蓮龕集十五卷
[232-4a]
李來泰撰來泰字仲章號石臺臨川人順治壬辰
進士官工部虞衡司主事康熙己未
召試博學鴻詞授翰林院侍講
司勲五種集二十卷
王士禄撰士禄見史類
林蕙堂集二十六卷
吴綺撰綺見史類
王方岐序曰綺所著亭皋集萟香詞林蕙堂文集
[232-4b]
諸編綺没之後其子夀潛蒐訪遺稿合而編之
飲和堂集二十一卷
姚䕫撰䕫字冑師號成葊山隂人順治甲午舉人
官安化縣知縣
託素齋集十卷
黎士宏撰士宏字媿曾長汀人順治甲午舉人官
至陜西布政司參政
漣漪堂遺稿二卷
[232-5a]
沈峻曾撰峻曾字窳庵仁和人順治甲午副榜貢
生
半農齋集八卷
蔣中和撰中和字本達又字眉三靖江人順治乙
未進士官蘭陽縣知縣遷滄州州判
陸宻庵文集二十卷録餘二卷詩集八卷詩餘四
卷
陸求可撰求可字咸一淮安人順治乙未進士官
[232-5b]
至刑部郎中
恥躬堂文集二十卷
王命岳撰命岳字伯咨號恥古晉江人順治乙未
進士官至刑科給事中
澹餘軒集八卷
孫光祀撰光祀字怍庭號溯玉厯城人順治乙未
進士官至兵部侍郎
西陂類稿三十九卷
[232-6a]
宋犖撰犖見史類
陳廷敬跋曰犖詩某稿某集者凡三十有四而文
稱是焉西陂者犖舊廬也
南沙文集八卷附録一卷
洪若皋撰若皋字虞隣臨海人順治乙未進士官
至福建按察司僉事
漁洋文畧十四卷 蠶尾集十卷續集二卷後集
二卷
[232-6b]
王士禎撰士禎見史類
門人張雲章序文畧曰以先生為今之太白子羙
羣知非溢羙語以先生之文為昌黎栁州之文容
有或信或不信者
士禎自序蠶尾集曰偶次甲子使粤以前及丁夘
以後詩文稍成卷帙因以蠶尾名集
臣/等謹按士禎詩文鏤版者甚夥其詩推重一時
古文雖詞章修潔要非專門當時自有公論蠶尾
[232-7a]
諸集乃康熙甲子奉
命祭告南海後所作詩文因阻雪東平望小洞庭中蠶尾
山悦其清逺取以名集猶之漁洋為太湖中小山
取以自號也其詩之單行者别入詩集類中兹不
具録
堯峯文鈔五十卷 鈍翁前後類藁一百十八卷
汪琬撰琬字苕文號鈍翁晚居堯峯因以自號長
洲人順治乙未進士官至刑部郎中左遷兵馬司
[232-7b]
指揮再陞户部主事康熙己未
召試博學鴻詞授編修
七頌堂集十四卷
劉體仁撰體仁見子類
雪鴻堂文集十八卷
李蕃撰蕃字錫徵號懶庵通江人順治丁酉舉人
官黄縣知縣
闇修齋稿一卷
[232-8a]
蕭企昭撰企昭見子類
改亭詩集六卷文集十六卷
計東撰東字甫草吴江人順治丁酉舉人
庸書二十卷
張貞生撰貞生見史類
安序堂文鈔二十卷
毛際可撰際可字㑹侯號鶴舫遂安人順治戊戍
進士官彰徳府推官
[232-8b]
臣/等謹按際可與毛先舒毛竒齡名望相埒世稱
三毛實則亞於先舒而遜於竒齡也初刻詩文曰
松皋堂集此則彚而行之又曰㑹侯文鈔者乃淳
安方楘如所重刻也
午亭文編五十卷 午亭集五十五卷
陳廷敬撰廷敬字子端號說巖澤州人順治戊戌
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本名敬以是科有同名奉
㫖加廷字官至大學士諡文貞
[232-9a]
臣/等謹按廷敬遭遇
熙時和聲鳴盛從容載筆垂四十年海内羣推燕許大
手實能與王士禎汪琬並駕齊驅故二人亦甚重
之自序謂得汪王砥礪之力為多又曰於汪王不
茍雷同則其虚衷若谷與不肯随人歩趨之槩均
可想見故能回翔館閣上副
主知非偶然也
挹奎樓文集十二卷 吴山鷇音八卷
[232-9b]
林雲銘撰雲銘見楚詞類
經義齋集十八卷 澡修堂集十六卷
熊賜履撰賜履見史類
臣/等謹按前十八卷乃賜履丁憂家居時所刻後
十六卷則辛未起復及癸酉致仕十三年中所作
經義齋澡修堂皆
聖祖仁皇帝御賜扁額之名
槐軒集十卷
[232-10a]
王曰髙撰曰髙字北山號槐軒茌平人順治戊戌
進士由庶吉士改給事中
霞園文集一卷詩集三卷
鄭重撰重字山公建安人順治戊戌進士官至刑
部左侍郎
荆南墨農全集無巻/數
徐喈鳯撰喈鳯字竹逸宜興人順治戊戌進士官
永昌府推官
[232-10b]
静庵集十二卷
鄭日奎撰日奎字次公貴谿人順治己亥進士改
庶吉士散館授禮部主事
讀書齋偶存稿四卷
葉方藹撰方藹字子吉號訒庵崑山人順治己亥
進士第三官至翰林院學士兼禮部侍郎加禮部
尚書銜諡文敏
王原祁序曰方藹詩宗蘇陸文宗眉山生平嗜王
[232-11a]
士禎之詩汪琬之文實兼有二家之長
臣/等謹按方藹以文章受知
世祖章皇帝榮冠詞林後復䝉
聖祖仁皇帝召入
内廷從容載筆以
兩朝教育之恩際一時明良之㑹故其詩文舂容和雅歌
咏昇平洵乎
治世之音蔚為臺閣之望也
[232-11b]
日知堂文集六卷
鄭端撰端見史類
願學堂集二十卷
周燦撰燦字星公臨潼人順治己亥進士官至南
康府知府
世徳堂集四卷
王鉞撰鉞見史類
月巖集五卷
[232-12a]
周禮撰禮字情畊號月巖宜黄人
思誠堂集二卷
吳琠撰琠號銅川沁州人順治己亥進士官至大
學士諡文端
臣/等謹按琠此集詩僅五十三首餘皆奏疏襍文
並督撫楚中時牌示
聖祖仁皇帝嘗
親書千文以賜伏讀
[232-12b]
御跋云琠為人寛厚和平持已清潔先任封疆文武軍民
受其實恵者至今頌之朝中之事面折廷争必得
其正則琠生平立朝風采己可想見讀是集者益
見
聖祖知人善任洵所謂文以人重者矣
松桂堂全集三十七卷 延露詞三卷 南集
三卷
彭孫遹撰孫遹字駿孫自號羡門生海鹽人順治
[232-13a]
己亥進士官中書舍人康熙己未
召試博學鴻詞擢第一改編修官至吏部侍郎
古愚心言八卷
彭鵬撰字奮斯莆田人順治庚子舉人康熙甲
寅耿逆之叛九拒偽命卒不汚賊平授三河縣知
縣官至廣東巡撫
聊園全集十五卷
孔貞瑄撰貞瑄見經類
[232-13b]
葉忠節遺稿十三卷
葉映榴撰映榴字炳霞號蒼巖上海人順治辛丑
進士官至湖廣布政司參議武昌叛兵夏包子作
亂映榴死之
特贈工部侍郎
賜諡忠節
臣/等謹按映榴嘗與李基和合刻詩集朱彛尊序
之及殉節後其子旉芳彚裒其詩文重刻是集彛
[232-14a]
尊又為之序葢映榴之節足炳霄漢固不僅其文
之足傳也已
張文貞集十二卷外集二卷
張玉書撰玉書字素存丹徒人順治辛丑進士官
至大學士諡文貞
臣/等謹按玉書文章爾雅簮筆有年所撰拖諾山
等二碑詳述
聖武耆定之功足以昭示萬世其紀平定江南等事彰
[232-14b]
定鼎之鴻勲至為詳核至於
賜逰玉泉山等記尤肅雝典麗覺太平愷樂之象溢於簡
端其他記述多有資於掌故惟遺稿未經刪定不
分卷帙募疏祭文之屬頗病繁蕪四庫全書汰其
冗濫釐為十二卷則浄洗微瑕粹然完璧矣
柴村集十九卷附録一卷
邱志廣撰志廣字粟海號洪區又號蝶庵諸城人
世居柴村由貢生官長清縣訓導
[232-15a]
李澄中序畧曰舅氏詩文雜以詼諧出以調笑亦
覺風流藴藉罔不宜人
晩簾集七卷
陳箴撰箴字于寶龍溪人由貢生官連城縣教諭
中巖集六卷
宋振麟撰振麟字子貞號中巖淳化人順治中拔
貢生
鴻逸堂稿無卷/數
[232-15b]
王艮撰艮見經類
止泉文集八卷
朱澤澐撰澤澐見子類
欣然堂集十卷
陶孚尹撰孚尹字誕仙江隂人官桐城縣訓導
夢華子遺集一卷
吴坰撰坰字季野宣城人
王士禎居易録曰吴坰文學戰國短長及管韓荀
[232-16a]
卿子作凖言以擬權書其正學觀時斂禍諸篇可
自作一子
荆樹居文畧十卷
李懋緒撰懋緒字汝時號止所江陵人
谷水集二十二卷
胡夏客撰夏客字宣子海鹽人順治中諸生
臣/等謹按夏客為前明兵部職方司郎中震亨之
子震亨撰唐音統籖時夏客實司校纂葢其家藏
[232-16b]
書最富稽覽既博才氣自豪是集凡詩二十卷雜
文二卷里人陳光縡序之且為之傳與箋焉
杲堂文鈔六卷詩鈔七卷
李鄴嗣撰鄴嗣字杲堂鄞縣人順治中諸生
黄宗羲序曰鄴嗣詩文從胸中流出無比擬皮毛
之習
孔天徵文集無卷/數
孔尚典撰尚典字天徴號汶林江西新城人順治
[232-17a]
中嵗貢生
懐葛堂又集十五卷
梁份撰份字質人南豐人
草亭文集一卷
彭任撰任字遜仕號中叔寧都人
孔鍾英集十卷
孔毓瓊撰毓瓊字鍾英江西新城人
孔惟敘集六卷
[232-17b]
孔毓功撰毓功字惟敘江西新城人
江泠閣文集四卷續集二卷
冷士嵋撰士嵋字又湄丹徒人
懐舫集三十六卷
魏荔彤撰荔彤見經類
臣/等謹按荔彤為大學士裔介之子然是集末附
自述一篇中有云手注九古經望道窺一貫發微
言明大義不落前儒窠臼則未免過於自詡矣
[232-18a]
秋水集十六卷
馮如京撰如京字紫乙代州人順治中拔貢生官
至廣東左布政使
偶然云集十卷
湯之錡撰之錡字世調宜興人
江南通志曰之錡論學以周子主静之説為宗仿
髙攀龍復七規春秋兩會
北墅緒言五卷
[232-18b]
陸次雲撰次雲見史類
尋壑外言五卷
李繩逺撰繩逺見史類
白漊文集四卷
沈受宏撰受宏字台臣太倉人
芙蓉集十七卷
宗元鼎撰元鼎字定九號梅岑江都人
王士禎漁洋詩話曰元鼎詩以風調勝酷似才調
[232-19a]
集其縁情綺靡不減西崑丁夘
不礙雲山樓稿無卷/數
周綸撰綸見子類
臣/等謹按是編無目録亦未載序跋似非全本
天外談四卷
石龎撰龎字天外太湖人
復園文集六卷
董聞京撰聞京字丹鳴烏程人官至吉安府知府
[232-19b]
章江集五卷
安世鼎撰世鼎字鑄九鑲紅旗漢軍人官至江西
巡撫縁事禠職
政書八卷
于成龍撰成龍見史類
臣/等謹按成龍起家令牧至兩膺節鉞所至以清
節著名是書八卷皆其厯任所紀平生規畫具著
篇中經濟鴻才固非漫無挾持者比也
[232-20a]
抱犢山房集六卷
嵇永仁撰永仁字留仙别號抱犢山農無錫人以
諸生佐總督范承謨幕殉耿逆之難康熙四十七
年追贈國子監助教
古懽堂集三十六卷附黔書二卷長河志籍考十
卷
田雯撰雯字子綸一字綸霞號山䕬徳州人康熙
甲辰進士授中書舍人官至户部侍郎
[232-20b]
趙執信跋曰子綸詩中無人然偏師馳突能自成
一隊談藝者弗能廢也
王士禎序曰黔書不一格有似考工記者有似公
榖檀弓者有似越絶書者如觀偃師化人之戲然
與長河志籍考實皆祖郭憲洞冥記王嘉拾遺記
之體
讀書堂集四十六卷
趙士麟撰士麟雲南河陽人康熙甲辰進士官至
[232-21a]
吏部侍郎
九谷集六卷
方殿元撰殿元字䝉章别號九谷畨禺人康熙甲
辰進士厯官郯城江寜二縣知縣
耿巖文選無卷/數
沈珩撰珩字昭子海寧人康熙甲辰會試第一授
内閣中書己未
召試博學鴻詞授編修
[232-21b]
文端集四十六卷
張英撰英見經類
臣/等謹按英䝉
聖祖仁皇帝特逹之知簮毫
禁闥榮冠清班矢音賡唱歌詠昇平故詩格亦進而
益上是集和平典雅玉質金相館閣諸臣皆推為
詞林鉅手至於言情賦景又多淡逺清微葢燕許
閎麗之格與儲孟髙曠之體兼而有之者也
[232-22a]
健松齋集二十四卷續集十卷
方象瑛撰象瑛見史類
百尺梧桐閣集二十六卷
汪懋麟撰懋麟字季甪號蛟門江都人康熙丁未
進士官刑部主事
學文堂集四十三卷 别本學文堂集四十七卷
陳玉璂撰玉璂字賡明號椒峯武進人康熙丁未
進士官中書舍人
[232-22b]
王晫今世說曰玉璂每讀書至夜分兩眸欲合如
綫輙用艾灼臂久之成痂所為詩文旬日之間動
至盈尺見者遜其俊才
五經堂文集五卷語録一卷
范鄗鼎撰鄗鼎見史類
鐵廬集三卷外集二卷後録一卷
潘天成撰天成字錫疇溧陽人寄籍桐城安慶府
學生
[232-23a]
溧陽縣志曰天成㓜與父母避讐相失年十五乞
食行求遇於江西界百計迎歸傭販以養備極艱
苦以其間讀書講業竟為積學年七十四訖窮餓
以死
臣/等謹按瞿源淶集有潘孝子傳敘述頗詳葢天
成天性真摯篤志苦行故文章亦如其人當時操
觚之士未必重之而身後之名昭如日月洵足為
聖朝扶植綱常砥礪名節而尤難其出自寒門食貧終
[232-23b]
老古之所為獨行君子者其天成之謂乎
縱釣居文集八卷
應是撰是見經類
殘本匏庵遺集三卷
石璜撰璜字夏宗别號匏庵如皋人
憺園集三十八卷
徐乾學撰乾學見經類
榕村集四十卷
[232-24a]
李光地撰光地見經類
三魚堂文集十二卷外集六卷附録一卷
陸隴其撰隴其見經類
隴其從子禮徵識曰從父平生不為詩古文詞尤
以濫刻文集為戒故易簀時篋中無遺稿至康熙
辛巳禮徴乃旁搜廣輯彚成是集而屬侯銓編次
焉
臣/等謹按隴其學問經術卓然為
[232-24b]
國家理學之儒集中奏議公牘正其明體達用之學
確然見之行事者乃列之為外集至詩歌非隴其
所長轉列之為内集則本末倒置毋乃非隴其之
㫖歟是編次者之失也
皋軒文編一卷
李光坡撰光坡見經類
白石山房稿十三卷 别本白石山房稿二十六
卷
[232-25a]
李振裕撰振裕字維饒吉水人康熙庚戌進士官
至兵部尚書
已畦集二十一卷原詩四卷
葉燮撰燮見史類
趙恭毅剩稿八卷附裘萼賸稿三卷
趙申喬撰申喬武進人康熙庚戌進士官至户部
尚書諡恭毅裘萼賸稿其子熊詔撰熊詔字裘萼
康熙己丑進士第一官至翰林院侍讀
[232-25b]
藕灣全集二十九卷
張仁熙撰仁熙見子類
臨野堂文集十卷
鈕琇撰琇見子類
芝在堂集十五卷
劉醇驥撰醇驥見經類
立命堂二集十三卷
嵇宗孟撰宗孟字淑子山陽人官至杭州府知府
[232-26a]
沈珩序曰已刻賦若干卷詩若干卷文若干卷故
編為二集計賦十二首詩四百三首文八十八首
凡七卷七卷以下附刻各種小集曰蠡史曰星路
陽秋曰識小箋曰詩拇曰甌樂行舊録皆各為一
卷又詩餘一卷曰酒古董
有懐堂詩文稿二十八卷
韓菼撰菼字元少號慕廬長洲人康熙癸丑進士
第一官至禮部尚書乾隆三十年
[232-26b]
賜諡文懿
朱彛尊序曰菼文學臨海朱右所選唐宋六家
蘋村類稿三十卷附録二卷
徐倬撰倬字方虎號蘋村徳清人康熙癸丑進士
官至翰林院侍讀
聖祖南巡進所纂全唐詩録晉禮部侍郎附録二卷其子
元正遺稿元正字子貞號静園康熙乙丑進士官
至工部尚書
[232-27a]
禮山園文集八卷
李來章撰來章見史類
殘本經史緒言一卷
朱董祥撰董祥見經類
南畇文集十二卷 湯潛庵文集節要八卷
彭定求撰定求見史類
臣/等謹按定求受業於湯斌斌之學出於孫竒逢
而根柢於姚江是集留意於文章之有闗學術者
[232-27b]
而持論則能持朱陸之平無所偏倚節要八卷則
擇其師遺書諸刻中有切於身心者倣聶豹南軒
節要之例而纂之者也
旭華堂文集十四卷補遺一卷續編一卷
王奐曾撰奐曾字元亮别字思顯號誠軒山西太
平人康熙丙辰進士官至湖廣道監察御史
通志堂集十八卷附録二卷
納喇性徳撰性徳見經類
[232-28a]
兼山堂集八卷
陳錫嘏撰錫嘏字介眉號怡庭鄞縣人康熙丙辰
進士官翰林院編修
蘧廬草一卷
黄鍾撰鍾字宏音號蘧廬如皋人康熙中諸生
青門簏稿十六卷附邵氏家録一卷青門旅稿六
卷青門賸稿八卷
邵長蘅撰長蘅一名衡字子湘武進人
[232-28b]
曝書亭集八十卷附録一卷 竹垞文類二十六
卷
朱彛尊撰彛尊見史類
臣/等謹按趙執信談龍録以彛尊王士禎為
國朝大家謂王之才髙而學足以副之朱之學博而
才足以運之葢彛尊茹涵既富自根柢宏深實則
論其詩固與士禎分途並騖論其文更在漁洋文
畧之上自順治乙酉迄康熙己丑凡六十五年之
[232-29a]
作具載是集至文類二十六卷乃未入翰林時所
刻王士禎為作序極稱其永嘉詩中南亭西射堂
孤嶼瞿溪諸篇至有曝書亭集所未録者則自悔
其少作而汰之也
西河文集一百七十九卷
毛竒齡撰竒齡見經類
門人蔣樞識畧曰先生自康熙三十八年以後越
五年而歸又九年而卒中間研講殆無虚日所積
[232-29b]
經集文集如千卷既刻而原目未載者今悉補入
但全集板多殘缺從孫聖臨重檢校輯其無從補
輯者闕而有待如經集之儀禮疑義文集之文例
策問表是也
臣/等謹按竒齡著述最富除分載各部外此一百
七十九卷則當編入集部者也
陳檢討四六二十卷
陳維崧撰維崧見史類
[232-30a]
王士禎古夫于亭雜録曰陽羡陳其年諸生時老
於場屋小試亦多不利己未博學鴻詞之舉以詩
賦入翰林不數年病卒京師及没而其鄊人蔣京
少景祁刻其遺集無隻字遺失皖人程叔才師恭
又注釋其四六文字以行於世一以桑梓後進一
以平生未面之人而收拾䕶惜其文章如此
孜堂文集二卷
張烈撰烈見經類
[232-30b]
西堂全集五十六卷 鶴棲堂詩稿五卷文稿五
卷
尤侗撰侗見史類
臣/等謹按侗詩文類多綺靡恒傷率易江南通志
載其全集五十九卷朱彛尊撰墓誌銘則云五十
四卷彼此互異鶴棲堂者康熙己夘
聖祖南巡
御題賜侗者也故首載侗恭撰
[232-31a]
御題鶴棲堂記及其子孫紀
恩之作並附録同時投贈詩文于後朱彛尊所謂鶴棲堂
稿十卷合詩文計之適得其數也
遂初堂文集二十卷詩集十五卷别集四卷
潘耒撰耒見經類
抱經齋集二十卷附焚餘草一卷
徐嘉炎撰嘉炎字華隠秀水人康熙己未
召試博學鴻詞授檢討官至内閣學士
[232-31b]
白茅堂集四十六卷
顧景星撰景星見經類
溉堂前集九卷續集六卷後集六卷詩餘二卷
孫枝蔚撰枝蔚字豹人三原人康熙己未薦舉博
學鴻詞以老病不能入試授中書舍人
叢碧山房集五十七卷附詩義固說二卷
龎塏撰塏字霽公號雪崖任邱人康熙己未
召試博學鴻詞授檢討降中書舍人終建寧府知府
[232-32a]
二曲集二十二卷
李顒撰顒見經類
卧象山房集三卷附録二卷 白雲村集八卷
李澄中撰澄中見史類
秋錦山房集二十二卷
李良年撰良年字武曾秀水人初冒姓虞名兆潢
康熙己未嘗薦舉博學鴻詞
聰山集十四卷
[232-32b]
申涵光撰涵光字孚孟亦作符孟又曰孟和自號
曰鳬盟永年人恩貢生
思復堂集十卷
邵廷采撰廷采字念魯餘姚人康熙初諸生
拙齋集五卷
朱竒齡撰竒齡見經類
張邇可集四卷
張逺撰逺字邇可蕭山人由貢生官縉雲縣教諭
[232-33a]
顧汧序曰逺詩三變蕉園最先梅莊次之雲嶠則
官縉雲時所作為最後三集格調皆與毛竒齡相
近葢二人同里得法於竒齡者多云
秋水閣文鈔一卷
陳維岳撰維岳字緯雲宜興人維崧之弟
夢鼎堂文集四卷若溪集一卷
任觀瀛撰觀瀛字子登一曰紫登蕭縣人康熙己
未進士官至陜西潼商道
[232-33b]
居業齋文集二十卷别集十卷
金徳嘉撰徳嘉字會公廣濟人康熙壬戌進士官
翰林院檢討
徳星堂文集八卷續集一卷河工集一卷詩集五
卷
許汝霖撰汝霖字時庵海寧人康熙壬戌進士官
至禮部尚書
素巖文稿二十六篇
[232-34a]
王喆生撰喆生見子類
周廣庵全集三十八卷
周金然撰金然字廣庵上海人康熙壬戌進士官
至司經局洗馬
奉使滇南集無卷/數
許嗣隆撰嗣隆字山濤如臯人康熙壬戌進士官
翰林院編修
嵗寒堂存稿十卷
[232-34b]
林璐撰璐字鹿庵錢唐人諸生
皇朝文獻通考卷二百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