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7-1a]
欽定四庫全書
陜西通志巻二十七
學校
辟廱鐘鼓於皇鎬京中天麗日大道昌眀三物四術
立範垂型漢更秦弊綿蕝是營講求同異渠閣談經
唐開六館雅鄭競鳴卓彼關儒鑰啓西銘朂哉徳造
樂育觀成作學校志第十
國朝
[027-1b]
陜西西安布政使司所屬五府十二州七十三縣共
設儒學九十所膠庠選取師生敎養之䂓詳列焉其
課試㧞補充貢為學政所通行者不載
雍正元年
恩詔各省入學額數大學加七名西安府等大學二十/一學共廣額一百四
十七/名中學加五名咸陽等中學二十九學/共廣額一百四十五名小學加三
名藍田等小學三十七學/共廣額一百十一名恩加一次後不為例 雍
正二年文童廣額蒲城縣舊係大學照府大學例取
[027-2a]
二十名咸陽同州乾州武功鄠縣興平膚施洛川清
澗寳雞城固興安州舊係中學照大學例各取十五
名三水商州安定葭州汧陽沔縣舊係小學照中學
例各取十二名華隂縣舊係中學潼關衛裁衛籍入
華隂照府大學例額取二十名雍正五年改潼關衛/為縣華潼二縣文童
入學名數照中學/例各取十二名鳯翔府學舊係中學照府大學例
額取二十名 武童廣額咸寜長安蒲城華州鳯翔
縣舊係大學照府大學例各取二十名咸陽乾州同
[027-2b]
州鄠縣膚施岐山城固興安州舊係中學照大學例
各取十五名商州藍田神木榆林靖邉舊係小學照
中學例各取十二名鳯翔府學舊係中學照府大學
例額取二十名 雍正十一年禮部覆准陜西學政
潘允敏 奏請新設榆林府學取進文武童生各十
二名定邉懐逺取進文武童生各八名榆林靖邉武
童舊額十二名應减四名文童仍取八名同州華州
綏徳州韓城郃陽清澗三原等州縣照府學額數取
[027-3a]
進文童各二十名商州澄城華隂醴泉等州縣照大
學額數取進文童各十五名米脂武童照大學例取
進十五名
大清會典學田之設原以供春秋饗祀及贍給貧士之
用有舊置者有助給者厯年多寡不一康熙二十二
年直省册報陜西西延等處學田五十五頃二十畆
租銀一百五十六兩三錢租糧一千二百三十七石
九斗衛所學田一頃八畆租麥九石六斗三升六合
[027-3b]
米九石六斗三升六合 雍正五年西鳯漢三府興
商華同邠乾耀七州屬册報學田原額并續墾共地
五十四頃六十四畆五釐八毫五絲内除南鄭縣陸
續開墾外止荒蕪并射圃亭占地二頃三畆九分八
釐五毫實在熟地通共五十二頃六十畆七釐三毫
五絲惟畧陽縣地係岩坡山溝難以計畆學租毎年
共徴麥榖雜糧一千二十一石九斗八升四合一勺
二抄租銀一百五十四兩四錢一分七釐三毫九絲
[027-4a]
又查報義田案内申報西安府渭南縣學田地七
十八畆毎年徴麥榖一十一石七斗 又西安府咸
長二縣并華州潼關縣雍正五年分造報舊時按院
置學田地共二百六十一畆四分七釐八毫咸長二
縣學租共一百十五石九斗三升二合潼關學租棉
花六十斤按以上學田學租入雍正五年奏奏/銷又據各屬冊報餘俱未入 銷
西安府
府學大/學在府治東南即宋金學校舊址元至正間行省
[027-4b]
平章亷希憲重修學士虞集記眀成化九年巡撫馬
文升知府孫仁拓修學士商輅記
本朝順治十年提學田厥茂重修有記
宋景祐二年侍郎范雍奏昨知永興軍前資寄住
官員頗多子弟軰不務肯構惟恣輕薄盖由别無
學校勵業之所致到任後奏建府學兼賜九經書
差官主掌毎日講授據本府分析見有脩業進士
一百三十七人在學關中風氣稍變權節度掌書
[027-5a]
記陳諭管勾乞降勅命令常遵守中書/劄子學制大門
三間前有譽髦斯士坊門内為泮池儀門内當甬
道為魁星樓正中上面為眀倫堂五間兩旁為四
齋曰志道曰據徳曰依仁曰游藝各三楹東西號
舎各三十六間堂後為尊經閣五間上貯書籍閣
旁碑亭二座閣後神器庫六間敬一亭在殿後射
圃亭在長安縣學右府/志府學文廟嵗乆頺敝成化
戊子副都御史馬文升廵撫是邦意圖恢拓未果
[027-5b]
越壬辰秋仲釋奠適大風雨殿廡傾圮廼謀諸廵
按蘓盛布政朱英按察宋有文撤而新之令西安
知府孫仁出公帑羡餘擴其舊址首建大成殿七
間兩廡各三十間次作㦸門星門神厨齋房泮
池及殿後漢唐石刻之屬舊覆亭宇咸増新之經
始於癸巳春正月至秋八月訖工商輅儒/學碑記西安居
省會郡一邑二故學三而廟一廟當城南門之東
宅㢲離中郡學掖而右咸寜邑治在東故學亦東
[027-6a]
長安邑治在西學亦在西東學之東為啓聖祠廟
之後環列古諸石經名刻覆以歩欄俗謂碑洞洞
後正南面建亭奉敬一箴而箴之東西各為亭尊
制也郡學眀倫堂後特峙尊經一閣典籍藏焉一
廟三學宏䂓壯觀凡學宫鮮其儷郡學宋已居此
二邑學則眀成化中建嘉靖間都御史王堯封布
政使黄臣知府李文極鹽城夏雷接踵聿新萬厯
癸巳淫潦彌時公私垣舎大壊廟學滋甚知縣李
[027-6b]
得中謀諸長安令沈聴之相與共請諸道府於是
工成不日焉郡人周/宇記
正學書院在府治西南葢宋横渠張子倡道之地
門人吕大鈞等皆得其傳元許魯齋主學事亦多
造就後省臣建議為書院合祀横渠魯齋及其鄉
賢楊元甫而聚徒講學其間入眀百餘年遺址無
存至𢎞治九年提學副使楊一清卜地重建大學/士李
東陽/記𢎞治中提學王雲鳯建書樓于正學書院廣
[027-7a]
收書籍以資諸生誦覽嘉靖中唐龍督學時士學
趨詭異乃新正學書院選士羣肄之剗其竒靡而
約諸理其所登進者悉為名臣賈志/本傳萬厯乙酉許
孚逺督闗中學禮聘三原王之士多士興起關/學
編/
國初廵撫賈漢復重修同州李楷有記
關中書院在府治東南眀萬厯三十七年布政汪
可受按察李天麟叅政熊應占閔洪學副使陳宁
[027-7b]
段猷顯為馮從吾講學建其講堂額曰允執從吾
有記
學田按府學廩餼及貧士俱長咸二縣學/租内支放不另設學田各府學倣此
長安縣學大/學舊在縣治西眀成化九年廵撫馬文升
議徙府學西萬厯三十七年知縣楊鶴重修改移
泮池増置棹楔雲路
本朝順治八年知縣樊鴻選訓導張宏業重修有記
社學六所嚴家渠周家莊席房邨灣邨香積寺姜
[027-8a]
村堡各一區學田三頃四畆五分八釐租一百二
十二石九升九合又舊有按院置學田地一頃一
十六畆九分二釐九毫徴租四十六石一斗六升
咸寜縣學大/學舊在縣治西眀成化七年提學副使伍
福奏徙府學東按徙時在/成化九年知府余子俊修嘉靖十
一年知府李文極萬厯十三年知縣李生芳重修
郡人府尹王鶴記十八年知縣李得中又修
本朝順治十二年知縣余國柱康熙三年知縣黄家鼎
[027-8b]
増修俱有碑記
魯齋書院在咸寜縣治東北續文獻/通考延祐元年京
兆為故儒臣許衡立魯齋書院降璽書旌之元史/仁宗
本紀○/按今廢
社學四所新住鎮香胡灣黄渠頭狄寨鎮各一區
學田六頃四畆七分三釐二毫租二百五石八升
六合又舊有按院置學田地一頃二十九畆五分
四釐九毫徴租六十九石七斗六升六合
[027-9a]
咸陽縣學大/學在縣治西眀洪武四年縣丞孔文郁建
天順二年知縣賈仁重修叅議許彬記正徳元年
知縣孟統又修敎諭孔慶記
社學四所一在縣治其三所在賈村雙照等里
學田地三十九畆二分租二十石六斗四升
興平縣學大/學在縣治西眀洪武三年知縣沈訥建成
化十年知縣王悰𢎞治九年知縣朱瑄正徳間知
縣李應陽嘉靖間知縣孔完重修四十年知縣朱
[027-9b]
文増修武功張鍊記
本朝順治十五年知縣徐開熙重建有記
學田地一百畆租三十五石
臨潼縣學大/學舊在縣城北宋咸平中知縣趙恪改建
主簿王漢有記元至元二十九年知縣馬忙修韓
擇有記至正十五年冬官尚書趙公諒重修太史
歐陽元有記眀洪武二年重建長史易謙記成化
間知縣劉聰髙垣繼修嘉靖間地震學圮萬厯十
[027-10a]
二年知縣劉應聘増修尚書温純記
本朝康熙四十二年敎諭張鍾因傾圮捐俸徙建於廟
東
横渠書院在縣治東南即察院廢址康熙三十七
年知縣趙于京建有碑記
驪山書院在驪山下即古白鹿書院舊址
居善書院在學西取易居賢善俗之義元工部尚
書趙公諒建歐陽元有記按今/廢
[027-10b]
社學一在横渠書院一在驪山書院
學田地九十六畆八分租一十七石三斗四升五
合
髙陵縣學中/學在縣治北宋紹聖元年知縣朱革建縣
尉呉柔嘉記崇寜四年知縣范棟重修自撰記元
中統二年縣丞張鼎更建有記眀洪武六年重修
正統間知縣張錦天順間知縣張琦張傑相繼修
成化二十年知縣段讓修知縣劉安記𢎞治六年
[027-11a]
知縣楊舟嘉靖四年知縣鄧興仁修提學副使唐
龍記十年知縣楊剛又修
本朝順治十年知縣王元㨗修十八年邑人李原茂捐
資増修進士魚飛漢記康熙十九年知縣張都修
有自記五十八年知縣熊士伯又修
渭上書院在縣南渭北元延祐初建見學士蕭
撰三原學古書院記按府志眀時髙陵又/有涇野書院今並廢
社學五所一在縣治西街其四在鄉之店子頭魏
[027-11b]
村等各里
義學三所一在楊官寨一在東馬家村一在河南
馬家村雍正七年立
學田地一頃一十一畆七分三釐租二十五石一
斗三升六合六勺
鄠縣學大/學舊在縣城外眀洪武七年敎諭張紳移建
縣西永樂十二年敎諭方蘄訓導馮翊撤而新之
正統十二年知縣徐純修侍講楊鼎記嘉靖六年
[027-12a]
知縣康天爵崇禎十一年知縣張宗孟重修
本朝順治十一年知縣魏似韓十八年署縣駱鍾麟康
熙十七年知縣曹爾弼二十一年知縣康如璉相
繼修三十八年知縣朱文卿重修有記
渼陂書院在縣治西
二曲書院在縣西南三里王心敬延其師李二曲
顒講學於此提學髙爾公為之建坊
社學在鄉賢祠内
[027-12b]
義學在縣治西街眀知縣宋廷琦
本朝知縣劉文燦合祀祠内
學田地三十七畆五分租二十二石五斗
社田康熙五十七年督學覺羅逄泰捐置五畆租
三石又知縣呉廷芝捐置四畆租六石八斗又官
紳士子等共捐置地二畆租三石二斗
藍田縣學中/學在縣治南眀洪武十年知縣樓璉建正
統八年知縣王禧嘉靖六年知縣王科修二十八
[027-13a]
年廵按程軏増修都御史許宗魯記萬厯間知縣
李景登三十年知縣王邦才重修尚書孫丕揚記
本朝順治十年知縣蘓就大復修
瀛州書院在縣治南唐學士李元通建眀𢎞治時
知縣任文獻重修
芸閣書院在縣治北五里宋吕大臨建眀知縣任
文獻重修按府志吕氏四賢祠後有芸閣寺俗呼/吕氏菴𢎞治中提學王雲鳯撤佛像匾
曰芸閣書院又有秦關書院知縣梁一道為/博士王之士建秦關者之士别號也今廢
[027-13b]
社學在縣治厚子鎮南大寨故景川洩湖鎮安邨
等里共五所
學田地六十畆租二十二石一斗六升七合二勺
涇陽縣學大/學在縣治西南宋元祐五年建眀洪武二年
知縣張師孟重建天順元年主簿潘敏嘉靖間知
縣樊鍾岱朱友達萬厯三年知縣傅好禮崇禎五
年知縣梁士淳相繼増修
本朝順治五年知縣張應召重修自為記
[027-14a]
學田地共四十三畆六分四釐四毫五絲租二十
六石一斗八升六合七勺
三原縣學大/學在縣治西北元大徳十年鎮人張徳眀
剏建縣尹郭真拓修至正十年縣尹李誠修二十
八年左丞陳思道重修侍御董立記眀洪武二年
縣丞仰山重建成化十二年知縣李景繁𢎞治四
年知縣馬龍萬厯間邑進士溫純修
本朝康熙二十一年知縣葉章重修提學葉映榴有記
[027-14b]
康熙三十五年知縣俞璉増修
學古書院在縣治西北元延祐七年邑人李子敬
暨弟子剏建蕭
有記府/志三原李子敬創學古
書院延涇陽程瑁講學其中逺近從㳺者百餘人
穪恱古先生關學/編眀𢎞治元年西安知府徐政重
建嘉靖四十四年地震圮四十六年縣丞張九功
重修按察使喬世寜撰碑萬厯間廵按傅振商増
修有記
[027-15a]
宏道書院在縣治北眀𢎞治九年建邑人兵科給
事王承裕與從遊之士講學於此副使王/雲鳯記王端毅
致仕康僖以進士侍歸講學宏道書院三原馬理
即受講康僖所關學/編
嵯峨書院邑人光禄卿馬理講學處提學唐龍有
記按今/廢
社學在縣南門内
學田地五十六畆九分二釐租二十三石一斗八
[027-15b]
合
盩厔縣學大/學在縣治東南元大徳十一年建至正間
知縣王淵修眀洪武四年重修三十年監察使師
存智𢎞治間知縣蕭選正徳間知縣呉愚嘉靖間
知縣姒昂四十二年知縣何起鳴萬厯間知縣梁
克順天啓間知縣田時暢相繼増修
本朝順治八年知縣張成功又修十七年知縣駱鍾麟
重建徐開熙有記康熙十七年知縣章泰捐修五
[027-16a]
十六年署縣呉廷芝敎諭安其位五十八年知縣
董霑増修俱有記
集賢書院在倉右嘉靖二十五年知縣李春芳方
構堂寢㑹行取去四十二年知縣何起鳴増修額
為集賢書院按今/廢
學田地一頃三十五畆五釐租五十二石五斗七
合六勺
渭南縣學大/學在縣治東眀洪武二年縣丞呉雲建成
[027-16b]
化九年知縣周寜修嘉靖間以地圾圮知縣李希
雒重建知縣王宫用趙雲程修隆慶間知縣梁許
帥祥萬厯間知縣張棟楊所相繼増修南師仲記
本朝順治十年知縣尚九遷修員外李毓英記十四年
知縣陸贊竒重修有自記康熙初年知縣孫熿修
四十二年知縣黄培捐俸倡修舉人孫士傑記
五鳯書院在縣治西南
學田二頃八十二畆二分六釐一毫租五十六石
[027-17a]
四斗五升二合二勺又查報義田案内學田地七
十八畆租一十一石七斗
富平縣學大/學在縣治東北眀洪武三年主簿陳忠信
建九年縣丞芮弼修天順五年知縣王傑成化十
八年知縣張本𢎞治五年知縣陳潤八年知縣李
良正徳六年知縣劉藻嘉靖三十五年知縣趙桐
隆慶間知縣史燦萬厯七年知縣劉兌相繼増修
本朝康熙十九年知縣郭傳芳五十二年知縣楊勤重
[027-17b]
修
新城書院在縣西眀嘉靖九年知縣劉希簡建
學田地一頃五畆六分九釐九毫五絲租三十九
石三升六合二勺
醴泉縣學大/學初在舊縣治東南宋皇祐間殿中丞薛
周創建明洪武四年移今縣治東𢎞治六年知縣
王錫修十年提學副使楊一清議徙縣治南十六
年知縣李用嘉靖九年署縣同知劉茂賢繼修萬
[027-18a]
厯二十三年知縣張大美修有記天啓五年知縣
蕭如尹又修
本朝康熙二年知縣查蜚英十三年知縣鄭廷秀署縣
王爾謙十九年知縣劉名譽敎諭喬子煜訓導陳
楷三十八年知縣裘陳佩敎諭梁應辰相繼重修
雍正九年署縣錢界捐俸倡修
社學舊在城西萬厯間知縣張大美移置新城南
門内
[027-18b]
學田地三十八畆五分租一十一石五斗五升
延安府
府學大/學在府治北眀洪武十一年知府俞濟民建𢎞
治八年知府崔陞徙城東尋圮於水知府李延夀
復徙城北東向正徳間知府王彦竒仍改南向
本朝順治六年知府李肇源陳培基重修十六年復遭
大水知府牛天宿重新康熙九年知府王廷弼十
八年知府陳天植繼修
[027-19a]
龍溪書院在府城北艷陽谷内後有渠流鑿石曲
引以入泮池故名知府王彦竒有源頭活水記今
遺址猶存
雲夢書院在府城北關今存遺址石巖刋雲夢山
三大字
嘉嶺書院在府城東南宋范仲淹建眀𢎞治十七
年知府王彦竒重建萬厯間進士張廷玉増修
雲巖書院在府城梓潼廟内萬厯間進士李賦秀
[027-19b]
建
楊公書院在府城西北石巖刋雲山一覽四大字
太保楊兆建
社學在府治南關眀正徳七年知府王彦竒建
本朝康熙十八年知府陳天植捐貲屢葺
社田六十畆康熙四十年知府呉存禮置
膚施縣學大/學在縣治東眀洪武間知縣何原華建𢎞
治八年知府崔陞増修
[027-20a]
本朝順治間知縣傅鞠宋瑀康熙二十一年知縣邵有
聲六十一年知縣于錫繁重修雍正五年知府呉
瑞捐修有記
社學在縣治東關
安塞縣學小/學在縣治南元大徳三年知縣劉秉實敎
諭蕭允中修建眀成化十四年知縣楊璿李瓘修
敎諭邉瑢有記正統間知縣李恪重建景泰二年
修萬厯八年知縣方盡美繼修滄州知州丑珦有
[027-20b]
記萬厯四十六年知縣丁允中重修進士趙彦記
崇禎元年府同知周承恩知縣韓嘉樟繼修
本朝順治十二年知縣郭聨康熙九年知縣張抱訓導
張灝發十六年知縣馬震又修三十三年知縣張起
鵬訓導杜世芳倡修有記四十九年知縣朱㵢重
修
社學一在西川龍石頭一在北川李家溝
義學在縣治西康熙六十一年知縣徐珩倡修
[027-21a]
甘泉縣學小/學舊在縣治西南眀成化間知縣王鳯建
𢎞治二年知縣李世重修萬厯二十二年知縣高
桂徙於縣治東南山下翰林王圖有記
本朝雍正四年知縣呉敦儉倡修
義學在縣治西南
學田三十畆租粟米一斗銀三錢
安定縣學中/學在縣治東元至元四年知縣段允㳟建
眀洪武二年主簿羅倫修宣徳九年知縣劉整拓
[027-21b]
修正統十四年知縣鄭淇成化十二年知縣徐彬
嘉靖十年知縣郭廷仁四十三年知縣孫黄萬厯
十七年知縣王光祖二十六年知縣高天命三十
五年知縣喬鍾秀相繼修
本朝順治八年知縣李嘉引康熙二年知縣張洪謨八
年知縣朱尚義十三年知縣楊蘊三十八年知縣
董一薫繼修雍正二年知縣施成澤捐修進士王
鴻薦有記
[027-22a]
社學一在縣城内一在瓦窰堡雍正二年知縣施
成澤建
保安縣學小/學在縣南一里元延祐三年縣尉馮顯建
眀永樂四年重修嘉靖間邑人大學士王大任増
修
本朝順治十五年知縣張嗣賢重建進士郭指南有記
義學在縣南文廟旁
宜川縣學中/學舊在縣治西元至元二年知縣李宥建
[027-22b]
至正十二年知縣劉士涇眀洪武九年知縣高以
敬修嘉靖間徙縣治東萬厯間署事府同知石巍
増修給事降典史曹徴庸重修有記
本朝順治十四年知縣王道亨雍正三年知縣王志深
又修有碑記
瑞泉書院在縣治西南山阿舊有達觀樓順治四
年知縣陳扆銘鑿井於其間因以瑞泉名今猶存
基址
[027-23a]
社學在縣城七郎山下康熙三十五年知縣畢益
謹建
延川縣學小/學在縣治西元至治元年知縣王恪建眀
洪武三年知縣張友先重修
本朝順治九年知縣錢茂秦十五年知縣劉榖繼修
延長縣學小/學在縣治東宋崇寜初建明洪武十四年
知縣丁傑修天順間知縣孫逄吉成化間知縣宗
麟繼修敎諭劉崇徳有記
[027-23b]
本朝康熙十八年知縣孫芳馨増修提學葉映榴有記
社學在縣治西街
義學在縣治東文昌祠内
鳯翔府
府學大/學舊在府治東一里許宋慶厯中建金大定初
兵燬眀昌元年重建元末徙府治東南眀洪武四
年知府周煥重修正統間知府扈暹成化間知府
侯瓚張本濟正徳間知府王江繼修嘉靖四十四
[027-24a]
年知府史官増修郡人周易有記
天厯二年六月賜鳳翔岐陽書院額書院祀周文憲王
仍命設學官春秋釋奠如孔子廟儀元史文/宗本紀岐陽書院
在府治東明正徳中知府王江重建隆慶四年知府黄
翼重修郡人周易有記崇禎九年知府熊應元鳳翔縣
知縣楊大勲増修府/志知府王江謁周文憲公祠於岐山
尋太公望遺蹟於寳雞之渭濵又得召公奭之召
亭於岐山縣南及張獻公子厚祠於湄之横渠乃
[027-24b]
謀諸寮宷及縉紳耆舊相度于東郭有寺曰寳昌
者地形亢爽前拱南山左瀠澗水足為奉神育才
之所遂撤佛宇僧舎之半繚以周垣中祀周之三
公以横渠配東西祀名宦鄉賢匾曰岐陽書院兵/部
尚書彭/澤記
鳯翔縣學大/學在縣治東南眀洪武六年知縣趙士竒
建正徳十四年知府王江重修嵗乆傾圮萬歴三
年知縣王與可重新
[027-25a]
本朝順治十年知府王纘聖知縣蔣仲寳縣丞李日芳
重修邑人袁楷有記
鳯翔古岐周文武成康之遺址城内東南隅迤東
曰文廟迤西曰府學再西曰縣學皆南向風雨剥
落萬厯癸酉知府鄒廷望見府學落成縣學如故
乃議轉請各憲甲戌春循序鳩工知府王繼其
事知縣王與可告成遂與府學並美焉郡人周/易記
義學一在城内西寺一在城外東嶽廟
[027-25b]
學田二十三畆一分一釐六毫租十石四斗七升
八合
岐山縣學大/學在縣治東唐武徳四年建宋雍熙中重
修金末兵燹元至元二十八年知縣張蕩古重建
推官文禮愷記眀洪武四年縣丞沈以徳主簿吕
通景泰六年知縣張緒宗𢎞治四年知縣榮節正
徳十三年敎諭王治嘉靖三十四年知縣令狐一
豸韓廷芳相繼修
[027-26a]
本朝順治十四年知縣王轂倡修康熙二十四年知縣
茹儀鳯重修有碑記
學田原額七十畆四分零眀萬厯二十四年提學
沈季文置有記除荒熟地三十四畆四分一毫租
一十七石二斗五勺
扶風縣學中/學在縣治東唐大厯二年縣尉袁弁建宋
皇祐元年知縣王宗元修京兆姚嗣宗有記元延
祐五年知縣張祐又修眀洪武四年主簿張一初
[027-26b]
宣徳元年知縣宋端成化十三年知縣盧恕正徳
二年知縣張諝嘉靖二年知縣孫昌三十三年知
縣楊洞萬厯三十四年知縣王祈正四十一年知
縣馬政和相繼増修
多賢書院在飛鳯山𢎞治間建按今/廢
社學五所一在縣治北街一在杏林鎮一在絳帳
鎮一在召公鎮一在崇正鎮每學延社師一人署
令呉岠建
[027-27a]
義學在治東文廟右
學田六十四畆八分五釐租一十九石四斗五升
五合
社學田十畆在堡城里歸縣社學十畆在通逺里
歸杏林鎮學十畆在堡城里四甲歸召公鎮學十
畆在長命里歸絳帳鎮學十畆在鳯泉里歸崇正
鎮學共田五十畆徴租十九石俱署令呉岠捐置
縣學中/學舊在縣治西元至正九年縣令趙名時建
[027-27b]
眀洪武十四年知縣林思正成化十八年知縣史
賢修𢎞治八年提學楊一清徙治東嘉靖十四年
知縣程章仍徙縣西崇禎元年侍御強思重修御
史劉九經有記
本朝康熙十年知縣梅遇品又修有自記
横渠書院在縣東五十里宋儒張子故居中有
祠堂元泰定四年建文禮愷作記續文獻/通考
本朝康熙五十一年重修
[027-28a]
社學一在横渠書院一在東關社倉左
學田一十八畆四分八釐七毫租五石五斗四升
六合一勺
寳雞縣學大/學在縣治西元泰定四年敎諭陳履謙建
眀洪武九年縣丞呉彞訓導郭誠重建
義學二所一在學宫西康熙二十二年知縣吕時
達建一在縣東五十里王家村雍正九年知縣梁
成武建
[027-28b]
學田原額六十一畆零眀萬厯二十四年提學沈
季文置有記除荒熟地四十二畆五分租二十三
石三斗七升五合
社學田三等地十七畆坐落陵原二等地十畆坐
落城南二里俱知縣吕時達康熙二十二年置嵗
徴租共六石四斗
汧陽縣學中/學舊在故城内眀正徳間重修嘉靖二十
六年因圮於水移置今縣治東署令侯儒有遷學
[027-29a]
碑記
社學在城東北隅署令侯儒有記
學田八畆租一石四斗四升
麟遊縣學小/學在縣治東郭眀洪武八年建𢎞治十五
年知縣胡㢲徙文廟以遺址建學周垣植栢千餘
株三原王恕有記嘉靖四十一年知縣周誥萬厯
十二年邑紳何廷琦増修提學許孚逺有記三十
六年知縣熊文焞又修
[027-29b]
本朝康熙四十二年知縣范光曦敎諭羅魁訓導蘭國
衡重修
隴州學中/學舊在東故城内眀宣徳六年圮于水知州
郭宗儀徙今州治西南二里成化間知州遲恭陳
俊李鏞繼修提學劉安止有記嘉靖六年知州李
暹修州人叅議閻欽記隆慶三年知州楊世卿重
修都御史趙時春記
本朝順治十一年學正蘓萬邦重修
[027-30a]
岍山書院在州西北五里眀𢎞冶間州人叅政閻
仲實建内有崇經閣長沙李東陽記今圮
學田一十六畆二分租銀一兩五分
漢中府
府學大/學在府治西南宋慶厯中建學於城外東南里
許元至元六年提舉王徳輿移置城中元末兵燹
眀洪武五年知府費震重建成化九年副使梁覲
知府趙玉𢎞治十五年知府周東嘉靖五年南鄭
[027-30b]
知縣張佑萬厯二十六年知府李有實三十年知
府崔應科相繼修
本朝順治五年知府張元初又修康熙二十五年知府
滕天綬倡修有記
自眀洪武以來雖後先繕治然皆制仍其舊成化
初知府趙玉抵官即以作新為已任踰四載乃決
意是圖適副使梁覲撫治兹土亟贊其成工師度
材方以不得大木為憂維時六月大雨連日漢水
[027-31a]
暴溢漂流巨木蔽江而下抵岸遽止憲副暨守偹
李武率軍民輦至屹如山積闔郡驚訝皆謂天相
斯文於是刻日肇事撤舊作新凡所宜有㒺不悉
備提學伍/福記
南鄭縣學大/學舊在縣治東南眀洪武八年知縣陳師
錫建成化九年副使梁覲徙建府學文廟右正徳
十四年副使吕和重修吕柟有記
本朝康熙二十三年知府滕天綬又修
[027-31b]
南鄭為郡附郭邑郡邑各一學而夫子廟尊經閣
則共之眀洪武八年知縣陳師錫創建成化九年
副使梁覲徙置今地嵗乆傾圮正徳間副使吕和
駐節關南憫邑庠之乆廢以興復為己任乃一新
之高陵吕/柟記
學田一頃一畆三分租銀一十三兩五錢九分八
釐五絲
褒城縣學中/學宋慶厯間倚于江岸竇充宰褒建有自
[027-32a]
記崇寜中張克獲移治西三十歩蘓時有記慶元
中陳彪重葺眀洪武間知縣段勉始移建今縣治
西南𢎞治十一年知縣張表重修大學士楊廷和
有記嘉靖十一年知縣嚴霜十四年敎諭胡喬三
十三年知縣張庚繼修
本朝康熙二十三年知縣雷闢四十八年知縣蔣爾庸
増修
學田地三十七畆五分租銀七兩九錢三分九釐
[027-32b]
六毫
城固縣學大/學在縣治東南宋崇寜二年建元大徳八
年修翰林學士王和周記眀洪武四年縣丞劉翺
嘉靖四十五年知縣楊守正萬厯元年知縣喬起
鳯十三年知縣劉克義相繼増修邑人黄九成有
記
本朝康熙二十三年知縣徐永祚二十七年知縣胡一
俊四十五年署縣王穆重修
[027-33a]
社學雍正五年新設一在縣城内一在蘓留村一
在古路壩
學田地五十畆七釐租銀一十一兩七錢七分七
釐
洋縣學大/學唐天寳時建于城東宋治平中知州蔡交
遷治西南元末兵燬眀洪武四年縣丞潘謹言復
建于城東𢎞治十二年知縣崔璽捐修府訓導姜
鍾秀記正徳六年知縣宋鋭重修員外郎張嘉謨
[027-33b]
記十三年縣丞傅卿重修郡别駕王珵記嘉靖九
年御史方逺宜捐金命知縣李維㡬改建于縣治
西北隅
本朝康熙三年知縣柯棟増修城固令毛際可記二十
三年知縣劉嗣季二十八年知縣謝景安又修
義學一在縣治右一在縣治東渭門鎮
學田地一頃六十二畆一分租銀一十五兩二錢
三分八釐又大麥六石三斗九升
[027-34a]
西鄉縣學中/學舊在縣治東關元延祐二年知縣宋彦
中建宋貞譔記元末兵燹眀洪武十四年訓導姜
禮仍建於舊址二十六年知縣張洪修正統十四
年知縣丘俊遷入城在縣治東天順元年知縣郭
瑄修成化十一年知縣李春増修提學伍福有記
𢎞治間知縣郭璣正徳間知縣陳榮萬厯十年知
縣李向春天啓間知縣程心傳繼修
本朝順治五年知縣張台耀康熙二十三年知縣史左
[027-34b]
五十六年知縣王穆又修
學田地原額並新墾共二頃五十五畆二分租銀
一十八兩二錢六分七釐五毫
鳯縣學小/學在縣東半里眀洪武四年知縣王畿建正
統九年叅政孫毓副使莊觀重修天順六年知縣
馬傑𢎞治十三年知縣寗浩嘉靖十四年副使劉
彭年相繼増修
學田原額並新墾共五十二畆五分租銀一兩四
[027-35a]
錢七分
寜羌州學中/學舊在州城羊鹿坪宋慶厯中建眀正統
四年指揮胡貴楊悰奏設衛學移置州治西北成
化二十二年改為州學𢎞治二年知州張簡重修
提學副使戴珊有記
本朝康熙二十三年知州郭景隆改建四十二年知州
石曰琮遷於城東南隅雍正二年署州州同張名
標仍遷於州治西北羊鹿坪知州王大士落成
[027-35b]
社學在州治南
學田地一十二畆租銀一兩二錢
沔縣學小/學在縣治西眀洪武四年知州王昱建永樂
元年重修成化十一年知縣侯信十九年知縣張
俊嘉靖間知縣馬景張賢萬厯三十四年知縣萬
言䇿相繼修崇禎十一年知縣王際眀重建
本朝順治十年敎諭屈焴康熙四十一年知縣林洪烈
復修
[027-36a]
龍岡書院即舊諸葛武侯讀書亭在縣北一里卧
龍岡後嘉靖二十一年建按今/廢
學田地九十二畆三分租銀一十三兩八錢三分
畧陽縣學小/學舊在縣治西北隅宋慶厯中建元至元
十年縣令李舜臣眀洪武四年知縣常輔重建正
統十三年敎諭譚志學成化四年知縣李鑑修正
徳十四年知縣杜介改置縣治西萬厯九年知縣
王之臣三十七年知縣申如塤天啓元年知縣周
[027-36b]
延申又改置
本朝順治間叅將梁加琦修康熙間知縣李扈施有光
重修
畧陽城卑江水西衝而學宫正居其卑眀正徳十
五年夏江溢城壊學宫悉没副使吕和行縣卜地
於縣治之北命衛知事金坡治其工發贖金三百
餘付之五越月而卒役按自元至正十年知縣李
舜臣建學於縣治北眀洪武四年縣丞葉禮徙學
[027-37a]
於縣治東北正統十三年大水學壊敎諭譚志學
修之成化四年大水學又壊知縣李鑑修之坡開
地掘土得古碑視其記實李舜臣徙學故地葢自
葉禮改徙後凡三遭大水而徙地仍復其故豈非
得數哉提學何/景明記
學田俱係山坡陡地未計畆數每年租銀一十兩
三錢五分
榆林府
[027-37b]
府學中/學在府治西即舊衛學眀成化八年廵撫余子
俊奏建
本朝康熙十年同知譚吉璁重修自為記雍正九年改
為府學
眀成化八年廵撫余子俊言榆林築營寨生聚漸
多請立衛學以訓武胄制可乃即城西地為學宫
指授已有定規未㡬遷總督去十二年丁大容來
撫是邦踵成焉大學士/劉珝記
[027-38a]
武學按碑記成化間巡撫余子俊創武學于南門/内日乆生徒渙散縉雲鄭汝璧來撫兹鎮偕
觀察劉餘澤假文學西書院為武學謀之神木道/陳性學并諸將之在鎮者于是改築武成殿及兩
㢘儀門鷹揚門周垣皆朱彩階墀皆文石東南隅/創敎官公署又於南門西鬻地築射圃建演武堂
為觀射所春秋祭儀以文廟之次三日規模畧具/時萬歴三十七年也迄今百二十餘年武學乆廢
尋訪武廟僅存基址但前人創建所以/敎育人材之意亦未可冺附録於此
榆林縣學/學現附府學不另設
學田四十八畆零在城南演武塲西自眀末抛荒
本朝雍正八年民間報墾在案
[027-38b]
懐逺縣學小/學係新設現在估計尚未建造
定邉縣學小/學係新設現在估計尚未建造
靖邉縣學小/學在縣治西北即舊所學眀萬厯元年建
本朝雍正八年官紳士庶重修
興安州
州學大/學在州治南元至元中知州唐天驥建至正十
年達嚕噶齊瑪魯重修鄭均有記眀洪武五年知
州馬大本重建永樂十四年漢水暴溢學遂頹圮
[027-39a]
成化四年知州高嵩重修提學副使伍福有記七
年知州王坪十三年知州鄭福正徳十五年守道
吕和知州鄭琦萬厯十八年知州姚鳯翔二十一
年知州陳秉仁相繼修
本朝順治十七年知州王章康熙七年知州牟文龍十
二年總鎮王懐忠署牧呉佳允學正屈必㨗重修
三十二年知州王希舜副將郭元章同修有記
義學在州治東關
[027-39b]
學田三十八畆八分一釐租銀六兩九錢八分五
釐八毫
平利縣學小/學在縣治西眀成化間知縣安章修建隆
慶間知縣羅頊重建
廟學後枕龍山前臨越水實據山川形勝眀隆慶
間知縣羅頊因文風不振新之割牧愛堂之右隙
地復市士民圃地以廣學址厯數載工猶未竣知
縣李應華卒其役萬厯六年署縣主簿髙瑬増修
[027-40a]
邑令張/極記
洵陽縣學小/學初在舊縣治西洵水之滸眀洪武五年
縣令李肅建成化八年圮於水知縣杜琳遷置今
縣治右十一年知縣王延齡拓修副使余洵記
社學在文廟旁
學田熟地八畆三分三釐租銀五錢
白河縣學小/學在縣治左眀成化十二年知縣普暉建
本朝康熙四十七年知縣徐雲宏趙宏烈重修
[027-40b]
紫陽縣學小/學初在縣治舊城西眀嘉靖間知縣胡鏜
建二十一年知縣戴本芳萬厯三十五年知縣張
繼芳重修眀末冦燬
本朝順治十年知縣李如桂創建于城北尋圮康熙十
二年知縣張麟化二十七年知縣沈麟修四十七
年知縣于鯨移建今縣署西五十年知縣莫吾昭
重修雍正七年知縣李昌宗捐修
社學在縣城右雍正七年知縣李昌宗建
[027-41a]
學田地一十九畆六分租銀三兩一錢四分八毫
石泉縣學小/學在縣治東眀洪武四年建
本朝康熙十八年知縣潘瑞竒捐修雍正五年知縣梁
濩増修
學田熟地一十七畆四分租銀三兩四錢八分
漢隂縣學小/學在縣治東明洪武五年訓導鄭守方建
永樂五年敎諭梁萼重修成化三年西鄉縣典史
柴嵩十年知縣劉眀𢎞治間知縣張大綸嘉靖間
[027-41b]
廵茶盛汝謙萬厯十二年知縣袁一翰十七年知
縣周之光相繼修崇禎十二年知縣張鵬翺因賊
燬重修
本朝順治五年知縣楊六徳康熙二十六年知縣趙世
震又修
學田一十八畆租銀四兩五錢
商州
州學大/學在州治西金承安三年軍判許安世修自為
[027-42a]
記元至元二十二年知州王珪重修學正張泰來
記大徳二年知州張銓又修眀洪武十四年重建
正統十三年知縣王敏成化九年叅議崔忠修𢎞
治十三年知州王瑀正徳九年叅議蘓乾重修太
僕南鏜記嘉靖十三年撫治蕭廷傑三十二年知
州夏文獻修三原馬理記萬厯二十二年撫治王
孟煦知州王以孚崇禎十一年撫治邊崙鄉紳牛
維曜繼修
[027-42b]
本朝順治六年知州薛所習十五年知州王思治重建
商山書院在州城北眀嘉靖間商洛道郗元洪建
萬厯十三年移于東龍山下八年商洛道蘓濬移
舊地有記眀末廢
學田十二畆一分坐落泉村鎮每年徴租八石康
熙二十八年知州戴良佐捐置以為諸生濟困之
用
鎮安縣學小/學在縣治西眀洪武三年建景泰六年修
[027-43a]
正徳六年知縣俞鼎重修有記萬厯三十一年知
縣張鳯翼重修户部主事周宇有記
本朝康熙八年知縣許沺増修寜夏朱永年記
社學在縣治西南
雒南縣學小/學在縣治西眀洪武三年建嘉靖二十五
年知縣髙綬重修光禄寺卿馬理有記隆慶間知
縣徐旭萬厯間知縣洪其道天啓間知縣陳應顯
繼修
[027-43b]
本朝順治十八年知縣暢體元重建朝邑李楷有記
社學在城内西街
學田八十三畆眀萬厯間提學臧爾勸置租八石
三斗
山陽縣學小/學在縣治西眀成化十三年都察院原傑
大司馬余子俊建十五年知縣楊隆修督學伍福
有記天啓七年署縣徐大佐重修編修南居仁有
記
[027-44a]
本朝康熙二十四年知縣胡范増建李曰棟有記雍正
八年署縣朱文灝重修
義學在學宫東雍正八年署縣朱文灝建
商南縣學小/學舊在縣治南眀成化十三年知縣鄭瑛
建
本朝康熙間知縣于鯨徙縣治西北
明成化初新設商邑十三年知縣鄭瑛慨然以廟
學為慮乃營治南亢爽之地斬荆棘輦瓦礫躬督
[027-44b]
其役民樂趨之越二年而告成長安蕭/謙記
社學在縣治西
學地四十畆雍正七年署縣楊毓芳于民報老荒
旱地内撥送儒學招佃認墾以作學田
社學田一百畆零署縣楊毓芳勸輸
同州
州學大/學在州治西南宋慶厯中建元季兵燹眀洪武
三年同知邢權重建正統八年知州秦銘景泰五
[027-45a]
年知州錢茂律成化間知州郝清嘉靖八年知州
劉啓東前後重修有碑記萬厯十七年知州鄭璧
天啓二年知州張一英復修
社學五所一在州城一在義井村一在大村一在
羌白鎮一在念橋村
義學在州治東雍正九年知州馮慶長建
學田五十四畆八分租三石二斗八升八合
朝邑縣學大/學在縣治東南眀洪武三年建萬厯間敎
[027-45b]
諭李振藻重修邑人王鑰有記
本朝雍正四年知縣楊臚賜増修從紳士請以尊經閣
舊置宫墻外地隣雜遝移建學宫㢲方増以重臺
一切殿廡宫垣整飭崇煥各額俱照闕里改至聖
殿為大成殿改㦸門為大成門復於大成門兩掖
増建金聲玉振門星門以南建太和元氣坊眀
倫堂狹甚擴其址繚以垣凡經營閱五載始觀成焉
西河書院在學宫旁康熙十八年知縣朱集義捐
[027-46a]
設義學雍正九年知縣楊臚賜増建㕔房改創書
院延師課學以西河為卜子設敎之地故名
社學九所一在城内文廟西康熙十八年知縣朱
集義建四十九年知縣王兆鰲重修餘在趙渡鎮
新市鎮新舊大慶關等里
學田五十八畆五分六釐六毫租三十三石四斗
二升六合四勺
郃陽縣學大/學在縣治南宋元祐六年知縣李百禄建
[027-46b]
武陽張价有記元末兵燹眀洪武二年知縣徐原
重建正徳七年知縣張綸萬厯三十八年知縣劉
應卜重修
本朝順治六年知縣莊曽眀又修有記
儒學左右舊有禮門無義路前逼隘且缺泮池眀
萬厯間邑叅政范燧捐宅基易地増設焉且建尊
經閣於眀倫堂後建樓於泮池之前名魁星樓縣/志
眀萬厯三十八年知縣劉應卜謁學周視學宫見
[027-47a]
星門外僅二歩許即有文廟大坊壓之西有鳯
麟呈瑞坊東有河嶽鍾祥坊不在學馳道東西兩
隅而在學之中腰乃毅然决之將前一大坊移正
南二百歩外二坊列於東西馳道之口過大坊有
一水横亘通為外泮水上架一橋直接南城橋外甎
甃一梯濶三丈高五丈可逕登城橋前一小木坊
題曰月衢登城向東三十歩為文昌閣又向東百
餘歩為魁星樓名宦鄉賢在二門内非制也移二
[027-47b]
門外内泮池有二溝惡其相射也填之使平以至
堂齋次第舉焉劉卜/自記
社學四所一在西街文昌祠一在東街元聖祠一
在南街崇聖宫一在北街東嶽廟
學田四十七畆四分租一十四石五斗
澄城縣學大/學在縣治西郭宋大觀元年建元至元二
十七年知縣薛文曜皇慶二年知縣張洵重修有
記元末兵燹眀洪武六年知縣王秩重建進士趙
[027-48a]
寅有記正統四年知縣楊季琦𢎞治七年知縣楊
泰繼修中書舎人吉人有記嘉靖二十三年知縣
鄭光溥修尚書韓邦竒有記二十七年知縣徐效
賢増修萬厯十七年改置縣治北
本朝順治五年知縣姚欽眀重建蒲城進士原毓宗有
記
社學在縣治南眀𢎞治間知縣楊泰徐政建嘉靖
間知縣徐效賢崇禎間知縣王選重修
[027-48b]
學田四十畆租一十三石七斗二升九合五勺
韓城縣學大/學在縣治東眀洪武四年知縣周吉誠重
建天順五年知縣王鼎修河東薛瑄記成化十八
年知縣呉雄重修邑人王盛記嘉靖二年知縣鄭
鉞増修唐龍有記萬厯十三年知縣馬攀龍戴章
甫繼修邑人張士佩記
本朝順治三年敎諭彭冲霄康熙十八年知縣王廷選
繼修
[027-49a]
蘿石書院在南城外以祀眀崇禎間知縣左第
康熙四十二年知縣康行僴建
社學三所邑城芝川鎮昝村鎮各一區雍正八年
知縣劉方夏建
學田二十一畆六釐四毫五絲租銀二十七兩九
錢四分二釐七毫四絲又知縣劉方夏倡捐銀四百
四十八兩零典買地二十五畆八分房院一所除
納糧外實租銀三十八兩二錢為月課分胙之用
[027-49b]
華州
州學大/學在州治東元皇慶中建眀洪武三年知州胡
惟俊重建天順元年知州楊勝賢重修侍郎薛瑄
記正徳十三年知州桑溥修侍郎吕柟記嘉靖三
十八年知州朱茹修按察使喬世寜記
華山書院在儒學北街眀嘉靖三十五年知州朱
茹建州進士趙儒記
學田四十八畆四分租六石二斗八升八合
[027-50a]
華隂縣學大/學在縣治東眀洪武二年縣丞黄文眀建
正統二年知縣王貫重修敎諭李輔記嘉靖間知
縣李時芳何祥萬厯二年知縣李承科相繼修三
十九年知縣王九疇重修蒲州張煇記
本朝順治十年知縣葉舟十七年知縣劉瑞逺康熙二
十三年知縣遲維城相繼増修
太華書院在青柯坪萬厯三十六年華隂令崔時
芳敎諭張煇為侍御馮從吾建按今/廢
[027-50b]
四知書院在縣東二十里眀萬厯四十年知縣王
九疇建
義學一在嶽鎮一在敷水鎮知縣趙金章建
學田地二頃六畆六分租二十一石九斗三升四
合
蒲城縣學大/學在縣治東後周廣順三年建宋元祐六
年知縣陳羔修邑人耿南仲記眀洪武二年主簿
曹秉彞重建天順初知縣王傑修祭酒陳洪謨記成
[027-51a]
化間知縣黄䇕正徳五年知縣張鍰嘉靖元年知
縣楊仲瓊萬厯四十四年知縣徐吉前後繼修
本朝康熙四年知縣鄧永芳増修邑進士李馥蒸記
正學書院在縣治西眀正統間建
本朝知縣張舜舉修
義學在縣治南街康熙五十二年知縣汪元仕建
學田地六十七畆四分六釐二毫租一十六石八
斗六升五合五勺
[027-51b]
潼關縣學中/學即舊衛學初在治東眀正統四年都指
揮僉事姚深奏建學士陳循記成化十年圮於水
十一年遷治西南嘉靖三年指揮孫承宣修高陵
吕柟記二十二年副使周相二十三年副使汪尚
寜重修學遂完美引潼水自南門入折流注之泮
池北折而達於黄河華州王維楨記
本朝雍正五年改為縣學
關西書院在道署西雍正七年潼商道張正瑗建
[027-52a]
社學一在縣治東街一在縣治西街
學田九十三畆租一十八石六斗又舊有按院置
買學地十五畆學租棉花六十觔應納本地夏租/麥三斗三升六
合租糧米三斗三升六合折色/銀一錢四釐俱在棉花内變納
耀州
州學小/學在州治北宋嘉祐中建眀洪武三年知州魏
必興重建成化十一年知州鄧正𢎞治八年知州
任奎繼修嘉靖三十九年知州江從春増修
[027-52b]
眀嘉靖三十九年知州江從春撤故講堂建敬一
亭亭後建尊經閣修眀倫堂與齋廡二門又作泮
池引通城渠水注之池南建石坊門門左右與文
廟又各建石望柱二堂基増數尺閣基高與城齊
升堂則望見南山登閣則四望益逺學至是始恢
廓壯麗州/志
文正書院在北城門外二里歩夀原巖下故眀徳
寺也今故塔存嘉靖二年改建提學唐龍記按今/廢
[027-53a]
義學在州署西
學田地九十畆一分七釐租三十八石四合六勺
二抄
同官縣學小/學在縣治東眀洪武八年知縣魯俊因宋
舊址建
崇正書院在縣治東北一里故頻山寺嘉靖八年
御史王儀行縣改書院按今/廢
社學在縣治東
[027-53b]
白水縣學小/學在縣治東眀洪武三年知縣張三同建
有記景泰元年知縣葢䐘成化十五年知縣韓睿
正徳十六年知縣胡山萬厯三十五年知縣劉夢
陽相繼増修
白學棟柱皆柏為之規度宏偉世相營繕殿有唐
呉道子畫先師十哲石刻遺像儒學前為聚奎坊
後崇臺有閣祀文昌南瀕城為池東南卓起城上
者為魁星樓城東南隅聳峙者為大魁樓又眀倫
[027-54a]
堂有繫辭說卦傳碑朱子手書蔡氏元定刻縣/志
眀徳書院在縣治西眀崇禎十二年知縣王無逸
建有記
本朝順治初知縣王永命以講席乆虚改祀杜工部
社學在縣城内康熙五十六年提學覺羅逄泰捐
銀一十二兩置社學地四畆
乾州
州學大/學在州治東南眀洪武四年建天順四年知州
[027-54b]
何節修永新劉定之記萬厯天啓間知州賈一敬
周應泰修
本朝康熙五十六年提學王雲錦知州黄煒修郡人陳
其蘊記
紫陽書院元楊奐建奐少時夢遊朱子紫陽閣遂
建書院因以紫陽名之後廢眀成化四年知州許
珙奉提學副使伍福擇地建祠在今州署東
義學四所在陸陌鎮等里雍正三年建
[027-55a]
學田一頃三十畆租四十四石一斗七升
武功縣學大/學在縣治東宋崇寜二年知縣趙茂曽建
有碑記眀洪武二年知縣嚴祀重建正徳十四年
提學副使何景眀知府劉祥知縣馮瑋増修萬厯
九年知縣曹崇樸重修邑人張鍊記
本朝康熙二十五年知縣徐竒桂四十八年知縣孫琮
重修
緑野書院在縣南郭外東舊為緑野亭宋儒張子
[027-55b]
子厚與武功簿張山甫善武功弟子從子厚遊亭
此講學焉眀𢎞治八年沁水李翰以御史廵按至
諸生白其事廼謀於提學副使楊一清屬知縣宋
學通擴修舊址踰年乃成改曰緑野書院前為子
厚祠後建講堂學舎縣/志楊公建緑野書院擇士子
充於中以訓導趙文傑為之師其規約大率與白
鹿睢陽𩔖時西安鳯翔諸生聞風踵至公時坐堂
上督勸之渢渢乎道學之流行也禮部尚書/呉寛記
[027-56a]
學田二頃一十四畆租七十八石五斗
永夀縣學小/學舊在縣治西北元延祐七年建致和元
年縣尉宋思義重修治中單鵠有記眀洪武二年
重建天順元年知縣郭質重修河東薛瑄有記
本朝康熙八年知縣張焜創建于今縣治東
永邑文風不振焜因謀建學周廻審睇得地二畆
許於城之東北隅糾工庀材於康熙八年告成率
師生禮拜間忽祥光繞橋門靈鵲集大成殿無不
[027-56b]
舉手加額是年鄉試諸生任夀羅萬傑俱中式建
學之效傳為盛事張焜/自記
學田三頃一畆五分租銀十三兩一錢三分八釐
五毫
邠州
州學小/學舊在州治東南隅宋慶厯中建州守范仲淹
有記眀洪武六年判官莫彦榮徙州治西成化十
六年知州劉濟重修郡人尚書劉昭記
[027-57a]
慶厯甲申詔天下建郡縣之學眀年春范仲淹為
邠城守署事之三日謁廟隘甚因議改卜於郡之
東南隅地址高眀遂以建學并其廟遷焉仲淹/自記
學田三頃八畆租三十九石五斗六升八合
三水縣學中/學在縣治東南眀成化十四年知縣楊豫
建
本朝康熙十年知縣林逄泰重修邑人文倬天有記
樂育書院在縣治北眀萬厯中文在中建
[027-57b]
學田二頃七十一畆七分四釐租二十石八斗五
升七合
淳化縣學小/學舊在縣治南眀洪武二十年徙縣東南
隅宣徳中知縣邢清重修邑人賈我琪有記正徳
十五年副使何天衢行縣以學宫逼南城下令署
縣事縣丞畢經移置今縣治北光禄卿馬理有遷
廟學碑記萬厯五年知縣李朝忠修寜州楊棲鳯
記
[027-58a]
本朝康熙十一年知縣文秉濓二十五年知縣張綸重
修俱有碑記又墀内有宋大觀二年八行八刑碑
義學一在縣北關一在通潤鎮雍正八年署縣商
兆麒建
學田一頃三十八畆三分六釐租一十一石二斗
二升四合眀萬厯三十二年提學臧爾勸置知縣
歐陽煖有記
長武縣學小/學在縣治西南眀萬厯十二年知縣梁道
[027-58b]
凝建提學許孚逺記
眀萬厯十一年割宜禄為長武邑治既興學宫鼎
建左為廟右為眀倫堂兩廡兩齋各如制廟北為
啓聖祠㦸門之旁為名宦鄉賢祠堂北為尊經閣
迤西為敬一亭宫牆之外東為社學西為射圃期
月告成諸生籍宜禄改從新學者凡五十有餘人
許孚/遠記
鄜州
[027-59a]
州學中/學在州治西南元至正間知州宋居正建眀洪
武六年同知金文徴重建並立碑記天順間知州
馮廸成化五年知州馬傑繼修十年知州李瓚修
提學伍福有記嘉靖四十年亷訪使王崇古重修
都御史楊宗氣有記四十五年知州蘓璜因城北
三河暴漲學宫傾圮集議捐修刑部郎中劉仕記
崇禎十年副使孔聞謤又修
本朝順治十六年河西道許瑤十八年參政李榮宗知
[027-59b]
州顧耿臣重修
洛川縣學中/學在縣治西南五十歩宋元遺址眀洪武
七年知縣朱炳建同知金文徴記成化四年知縣
李瓚修提學副使伍福記嘉靖二十五年知縣吉
澄増修三十四年地震圮四十年副使王崇古重
修按察使喬世寜記
泰徴書院在城南崇禎間知縣劉三顧建作臺高
二丈許
[027-60a]
社學六所東北二關二區餘在朱龍鎮鳯棲鎮等
里
義學在縣治西
學田一頃租銀四兩
中部縣學小/學舊在坊州城眀洪武間建成化初知縣
劉潔移建縣治東南𢎞治中知縣鄭源萬厯元年
知縣衛汝霖増修崇禎三年兵燬五年知縣姚一
麟徙置上城
[027-60b]
本朝康熙二十五年知縣魏力仁修五十七年知縣杜
喬復移建下城舊址有碑記
宜君縣學小/學在縣治東眀洪武八年知縣金聲建𢎞
治間知縣李相増修
本朝順治初知縣鄭名康熙五年知縣周之簡四十四
年知縣林鑛相繼増修
綏徳州
州學大/學舊在州城西北金承安四年刺史秦守正移
[027-61a]
州治東嵯峨山南一百歩泰和元年増修有記眀
洪武間重建景泰間知州張軾修𢎞治間知州王
京増修萬厯九年知州劉思璉重修
本朝順治十七年知州王元士重建檢討白乃貞御史
艾元復俱有碑記
州據形勝襟帶關隴控制靈夏為用武之地又蒞
政者率多武人故學者比内郡為少衰承安四年
刺史秦守正謁廟廟地汙下廣不盈畆廡序像設
[027-61b]
不具謀徙而大之眀年得地於州之東南極亢爽
遂營新宫從于陳蔡者像之登於堂其六十二子
繪于兩廡鑿宫前土山闢其扉臨通衢甫六月而
工畢由是境内及旁郡來學者衆金康樂寨知/寨劉忠記
社學在州治右眀嘉靖間知州靳東齊改建
米脂縣學中/學舊在縣治上城元至元間主簿馮安國
建眀洪武間知縣解彞重修𢎞治九年提學副使
楊一清因學基隘令知縣陳奎徙今下城之東高
[027-62a]
陵吕柟記
本朝康熙二十年知縣寗養氣修雍正五年邑紳士重
修知縣諸葛永健有記
社學在縣治北隅
清澗縣學大/學在縣治西南一百歩眀洪武六年知縣
鄒宗彝建洪熙元年敎諭陳致中修景泰間知縣
張定正徳六年知縣馬呈圖嘉靖間知縣王欽隆
慶三年知縣阮孝萬厯四十二年知縣陳汝元相
[027-62b]
繼増修
本朝順治四年知縣廖元發修康熙五年知縣江雯重
修邑人檢討白乃貞有記
義學四所一在縣署北一在駱駝舗一在田庄舗
一在賀家灣
葭州
州學中/學舊在州治南一里故城内山之陽明成化間
副使周鼎令知州劉毓改建于山隂𢎞治間知州
[027-63a]
沈理増修萬厯三十一年知州王汝為重修貢生
劉登名有記
本朝順治九年知州戴可進重建十六年知州武宏祖
康熙三十九年知州賀勲増修張金佩有記
社學在州治龍頭岡西
義學在州治東南隅康熙十五年知州孫毓竒建
學田二十五畆零租銀一兩二錢
呉堡縣學小/學在縣治西南元至正間建眀洪武三年
[027-63b]
主簿周琛重建十四年知縣范平仲宣徳十年知
縣袁禮修天順五年知縣郭敏移建廟南成化十
年知縣劉儀修嘉靖十九年知縣張弛重修同知
趙時寜有記萬厯四十一年知縣盧文鴻仍遷廟
西
本朝康熙三十七年知縣沈宏勲改建於文廟㦸門外
社學在文廟前舊敬一亭遺址
神木縣學中/學在縣治南眀洪武十四年知縣任奉先
[027-64a]
建正統八年知縣彭佐糜奎重修隆慶六年觀察
張守中増修吏部侍郎張四維有記
本朝順治八年觀察彭有義知縣程啓朱創修康熙六
年觀察馮翊時五十四年觀察羅景相繼捐修
學田三垧租九斗
府谷縣學小/學在縣治東眀洪武十四年知縣齊翺建
天順五年知縣秦紘修成化十二年知縣賀昭修
訓導都仲良記十六年知縣田璋嘉靖十九年知
[027-64b]
縣柳聫芳萬厯十四年知縣范學顔相繼修
本朝順治八年知縣魏震十四年知縣龔榮遇創修舉
人劉無邪記康熙五年知縣楊許玉二十四年知
縣徐恒繼修
社學在縣治北街真武廟側雍正五年知縣周會
賢建坊立學
陜西通志巻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