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n0049 成唯識論音響補遺-清-智素 (master)



成唯識論音響補遺卷第三〔龍躬〕
清武林蓮居 紹覺大師 音義
新伊大師 音響
法嗣智素 補遺


【△三相應門初問答總明。】


「此識與幾心所相應以是徧行心所攝故。」


【音義 初句問。次句舉頌答。阿賴下釋。始自異生
乃至十地金剛道前。均名未轉依位。聖凡生死流
轉還滅昇沉定散世出世間。名一切位。於此等位。
恒與觸等相應。


合響 宗鏡第四十七卷云。以此五種。體是徧行。
心所攝故。決定相應。雖復不增。亦不可減。定俱生
滅。名徧行故。


△次別釋觸等初釋觸初明正義初正明。】


「觸謂三和分別變異受想思等所依為業。」


【合響 宗鏡第五十七卷云。三和是因。觸是其果。
觸若不生時。餘受一心所。亦不能生。和合一切心
及心所。令同觸前境。是觸自性。即諸心所緣境時。
皆是觸功能自性也。即此觸似彼三和。與受等為
所依。是觸之業用。


△次轉釋初釋性初釋三和。】
[003-0569b]


「謂根境識更相隨順故說為彼三和合位。」


【音義 宗鏡第四十七卷云。即根境識體異名三。
不相乖反。更相交涉。名為隨順。觸依彼生為彼
位者。謂觸依三法而生。三法由觸。得合位者。安其
所也。以觸能令彼三法和合。是安其生位之者。故
說觸為彼位。


△次釋分別變異初正釋。】


「皆有順生心所功能說名變異觸似彼起故名分別。」


【音義 宗鏡云。根可為依境。可為取識。二所生可
依於根。而取於境。此三之上。皆有順生。一切心所
功能作用。名為變異。分別之用。是觸功能。謂觸之
上。有似前三。順生心所變異功能。說名分別。分別
即是領似異名。如子似父。名分別父。


△次通妨。】


「根變異力引觸起時伹說分別根之變異。」


【音義 問觸既分別二之變異。云何集論等。但說
分別根。不言境識耶。答根引觸勝。識境則劣。舉勝
該劣。故但說根。宗鏡。問何故三和唯根獨勝。答一
由主故。有殊勝能。名之為主。一由近故。能近生心
及心所故。三由徧故。不唯生心所。亦能生心故。四
由續故常。相續有識。境不爾故。境體雖能生心心
所。以非主故。又非近故。偏闕二義。不名為勝。心雖
是主。近生心所。不能生心。不自在故。非徧也。偏闕
一義故。非勝境識。皆不相續識。有境生故。俱缺續
[003-0569c]
義。非得勝名唯根獨勝。


△三釋令心觸境。】


「和合一切心及心所令同觸境是觸自性。」


【音義 一切心及心所者。此總明也。若分別之。如
眼識相應觸。能和眼識心心所。同觸色境。乃至第
八心心所觸根身等境。


△次釋業初正釋。】


「既似順起心所功能故以受等所依為業。」


【音義 謂觸既有順生一切心所功能故。與受想
等為所依也。


△次引證。】


「起盡經說受想行蘊因二三四和合而生。」


【補遺 此證觸為受等生緣。心所法有五十一。除
受想二。餘四十九。皆行蘊攝。又於行蘊中除觸。是
能生故。更除作意。非觸所生故。餘四十七并受想。
皆由觸起。故云一切皆以觸為緣故。由此之義。故
說識因根塵二和而生觸。因根塵識三和而生受。
等者。等餘心所。皆因根塵識觸四和而生。問何故
諸心所法中。受想二法別立為蘊。答受著諸欲。想
著諸見。生死輪迴。以受及想為最勝因。是故別立。


△三通妨。】


「瑜伽但說與受想思極相隣近引發勝故。」


【音義 難曰。經說受想行蘊。皆以觸為緣。云何瑜
伽但說觸為受想思所依耶。思於下。通云。瑜伽但
[003-0570a]
說思者。思於行蘊為主勝故。舉思一法攝餘心所。
集論下。復問集論說但為受依何也。以觸下。通云。
近而勝故。觸所取境。受所取極相隣近。引發受起。
比餘勝故。可意等者。等不可意及俱非相。順益等
者。等違損及俱非相。


△次斥異解。】


「然觸自性是實非假如受等性非即三和。」


【音義 此由經部師計三和生觸體。即三和非實
有性。今立量以證別有體性。量云。觸自性是有法。
是實非假宗。六六法中下因。如受等性非即三和
喻。六六法者。謂識觸受想思愛。此六種一一皆有
六故。謂觸於六六法中是心所性。又於四食中。是
觸食攝。於十二有支中。能為受緣。喻如受思各有
自性。非即三和。


合響 身足論云。六六者。謂六識。六觸。六受。六想。
六思。六愛也。如眼觸所生受。乃至意觸所生受。眼
識所生愛。乃至意觸所生愛。


△次釋作意初明正義。】


「作意謂能警心為性心是主故但說引心。」


【合響 宗鏡第五十七卷云。作意警心。有二功力。
一者令心未起而起。二者令心起巳趣境。故言警
覺應起心種引令趣境。初是體性。後是業用。問作
意為在種位能警心。為在現行能警心。答在種位
能警心。以作意自性明利。雖在種位。若有境至。而
[003-0570b]
能警心。心所種令生現行。喻如多人同一室宿。外
邊有賊來。時眾中有一人。為性少睡。便能警覺餘
人。此人雖自身未起。而能警覺餘人令起。亦如內
心相分。離與見分同起。法爾有能牽心功能。今作
意亦爾。其作意種子。既警彼諸心心所種。生現行
巳。作意現行。又能引心現行。令趣前境。


補遺 瑜伽第一卷云。雖眼不壞。色現在前。能生
作意。若不正起。所生眼識。必不得生。要眼不壞。色
現在前。能生作意。正復現起。所生眼識。方乃得生。
如是眼識。乃至身識應知亦爾。


△次斥異解。】


「有說令心迴趣異境應非徧行不異定故。」


【音義 先敘迴趣異境者。正緣此境時。引轉向餘
故。持心令住者。專注一境故。彼俱下次斥。迴趣異
境。應非徧行。持心一境。何異於定。故俱非理。


△二釋受初明正義。】


「受謂領納順違俱非能起合離非二欲故。」


【音義 合離非二欲者。於順希合。於違望離。於非
順非違。雖不欲合。亦不欲離。故於三境皆有愛起。


△次斥異解初敘執。】


「有作是說受有二種以境界受共餘相故。」


【音義 所緣謂順等三境。自性受領。俱觸者。謂受
從觸生。即反領俱生觸為所緣境。名自性受。於二
受中。唯自性受。是受之自相。以境界受。通餘心所。
[003-0570c]
共緣之相。故非自性受。


△次斥破初破領俱觸初正破。】


「彼說非理受定不緣俱生觸故。」


【音義 受於所緣自有其境。決不以俱生觸。而為
所緣也。


△次遮救初破受似觸生。】


「若似觸生名領觸者應名因受何名自性。」


【音義 先牒救詞。似因下破。謂觸生受。觸是受因。
受即觸果。因果相似。名為領觸者。則諸世間。凡是
似因之果。亦應領因。領故名受。應皆受性。又觸是
受因。受既領因。應名因受。何名自性受。


△次破受領受體。】


「若謂如王食諸國邑違自所執不自證故。」


【音義 先牒計。王喻於受。國邑喻觸。意謂。受從觸
生。而領觸所生受。義同王自國邑生。而食國邑物。
是則受領受自體。名自性受。非謂領因。名自性受。
理亦下破違。自所執者。前云領俱生觸。今受領受
體。則違自所執。不自證者。凡為證者。必須他法。如
人指不自觸。刀不自割。今言受領受。即是自證於
自矣。


△三破不捨自性。】


「若不捨自性名自性受應一切法皆是自性受。」


【音義 若言受不捨自性。名自性受者。應一切法
皆受自性。何者。以一切法。皆不捨自性故。
[003-0571a]


△三結責。】


「故彼所說但誘嬰兒。」


【△次破共餘相。】


「然境界受非共餘相名境界受不共餘故。」


【補遺 受領順等三境。隨受一相。定屬於巳。名境
界受。如領順境時。不領違捨。若領違捨。不領順境。
夫觸唯觸對。作意唯警心。想唯取像。思唯造作。受
唯領納。故不共餘相也。


△四釋想。】


「想謂於境取像為性方能隨起種種名言。」


【合響 宗鏡第四十七卷云。此中安立取像異名。
謂此是青非青等。作分齊而取其相。名為安立。由
此取像。便起名言。此是青等。性類眾多。故言種種。
瑜伽第五十五卷云。想云何。謂三和合故。施設所
緣假合而取。此復二種。一隨覺想。二言說隨眠想。
隨覺想者。謂善言說人天等想。言說隨眠想者。謂
不善言說。嬰兒等類。乃至禽獸等想。此想心所
徧於諸識。故於名言有起不起。今總言能起者。且
對諸識釋耳。若唯屬第八識想。於二種名言。皆不
能起。應准瑜伽第二種想。思之。又前受中起愛為
業。及後思中役心等言皆例知。


補遺 顯揚論云。想者謂名句文身熏習為緣。從
阿賴識種子所生。依心所起與心俱轉相應取相
為體。發言議為業。分齊相者。謂高下方圓等像。
[003-0571b]
依此像狀方起種種名言。此瓶此依等。


△五釋思。】


「思謂令心造作為性驅役自心令造善等。」


【音義 善品等者。謂善品不善品俱非品。正因等
者。謂正因邪因俱非因。正因相即有義事。邪因相
即無義事。俱非可知。令造善等者。行有義等事也。


補遺 作意思惟二種別相。轉識論云。心恒動作。
名為作意。籌量可行不可行。令心成正成邪。名為
思惟。作意如馬行。思惟如騎者。馬但直行。不能避
就是非。由騎者故。令其離非就是。思惟亦爾。令作
意離漫行也。


△三結相應義。】


「此五既是徧行所攝所緣事等故名相應。」


【音義 徧行相廣釋者。文在第五卷末。此觸下。釋
相應義。行相異者。問識以了別為行相。受等以領
納等為行相。行相既異。云何相應。而時下答。正明
相應義。時同者。謂王所同一剎那故。依同者。謂所
依根王所。皆以末那為俱有依故。所緣等者。影像
相分為所緣。謂王所俱作青等解故。自體名事等
者。相似義。體雖各一。境相相似故。所緣及事。皆名
為等。由二同二等。故名相應。如單巳一人。與誰為
同。無相應義。


△四受俱門初明唯捨受相應初正釋
約識行相明。】
[003-0571c]


「此識行相極不明了是故唯與捨受相應。」


【音義 宗鏡釋云。此有五義。一極不明了。是捨受
相。若苦樂受。必明了故。二不能分別順違境相。取
中容境。是捨受相。若是餘受。取違順境故。三由微
細。若是餘受。行相必麤。四由一類。若是餘受。必是
易脫。此行相定。故成一類。五相續而轉。若是餘受。
必有間斷。此恒相續。故惟捨受。由此五義。必其有
故。便能受熏持種相續。


△次約俱生受明。】


「又此相應受唯是異熟待現緣故非此相應。」


【音義 謂此識相應受。唯真異熟。伹隨先引業力
轉。不待現緣。是俱生受故。是此識相應。若苦樂受。
是異熟生。屬前六識。要待現緣方轉故。非此識相應。


補遺 瑜伽第六十三卷云。阿賴耶識相應受。於
一切時。唯是不苦不樂。唯是真異熟。此於一切識
流轉時。或樂俱行。或苦俱行。或非苦非樂俱行位
中。恒相續流。乃至命終無有斷絕。所餘三受即餘一切
識相應三受也。當知思惟之所引發。非是俱生時時作意。

引發現前。彼俱生受極微細故。難可分別。


△三約執藏義明。】


「又由此識常無轉變故此但與捨受相應。」


【△次釋妨初難。】


「若爾如何此識亦是惡業異熟。」


【音義 難意云。既唯捨受相應。如何此識亦是惡
[003-0572a]
業異熟。惡業所招寧無苦受。


△次釋。】


「既許善業能招捨受如無記法善惡俱招。」


【合響 先例明善可招。捨惡亦應然。捨受下立量
明。捨受是有法。善惡俱招宗。不違苦樂品故因。如
無記法喻。宗鏡第四十七卷云。無記既寂靜。何為
惡業果。捨雖寂靜。不違二故。得為惡果。不同禪定
寂靜。此無所能為。故通惡業感。餘七轉識。設起苦
樂。此識皆俱。以捨不違苦樂品故。若或苦樂不俱。
於人天中。應不受苦果。以相違故。三惡趣中。應不
受樂果。亦相違故。此中苦樂皆是別招。故捨不違


△次簡非餘所相應初徵答。】


「如何此識非別境等心所相應互相違故。」


【△次釋明初明非別境俱。】


「謂欲希望所樂事轉故此不與別境相應。」


【音義 謂欲下。文竝易了。定能令心專注一境。此
識任運剎那別緣者。宗鏡釋云。定雖影像相分。剎
那新起。至加行時。所觀本質前後相總。但耑注境。
此識任運不作加行。專注本質。恒緣現在。影像所
緣。但新新起。且定行相。一一剎那。深取專注。趣向
所緣。此識浮疎。行相不爾。故非定俱。言任運者。是
隨業轉。餘可意得。末句結答。


△次明非善等俱。】
[003-0572b]


「此識唯是異熟性故有間斷故定非異熟。」


【音義 善謂信等善心所。染汙謂貪等忿等煩惱。
此識是異熟無記故。不與善染二位俱。惡作下釋。
非四不定俱。惡作等四。雖通無記。是異熟生。非真
異熟。非一切時恒相續故。非此相應。


△五三性門初問。】


「法有四種謂善不善阿賴耶識何法攝耶。」


【△次答。】


「此識唯是無覆無記異熟性故。」


【△三釋初釋無覆無記義。】


「異熟若是善染汙者故此唯是無覆無記。」


【補遺 宗鏡第四十九卷釋云。異熟若是善染性
者。流轉還滅。應不得成。善趣既是善。應不生不善。
恒生善故。即無流轉惡趣之義。由業故生死流。由
苦故生死轉。惡趣翻亦然。既恒生惡。應無還滅。由
道故還。由滅故滅。又此識是善染依故者。此識既
是果報之主。既恒是善。應不為惡依。恒是惡。應不
為善依。互相違故。又若善染者。如極香臭。應不受
熏。此識唯無記性。可受熏習。既無熏習。即無種子。
種子若無。即是無因。因既無故。其果亦無。初約
異熟性顯無記。次約善染依顯無記。三約所熏性
顯無記。故此下結。


△次釋無覆無記名。】


「覆謂染法障聖道故此非善惡故名無記。」
[003-0572c]


【音義 先以覆釋無覆。染法謂貪等。聖道謂無漏
智。淨心謂清淨理。貪等煩惱能障蔽之。故名為覆。
此識非染。故名無覆。記謂下。以記釋無記。善惡謂
能感業因。愛非愛謂所招趣果。因果皆有勝體。可
記別故。是名記法。此非善惡。故名無記。


△六心所例王門初正釋初例三性門。】


「觸等亦如是者諸相應法必同性故。」


【合響 初句牒頌文。謂如下例。


△次例餘諸門。】


「又觸等五如阿賴耶故說觸等亦如是言。」


【合響 謂阿賴耶。既是異熟。所緣行相。俱不可知。
緣三種境。此觸等五。亦是異熟不可知。緣三種境。
賴耶相應受。一向是捨。無記性攝。此五法相應。亦
是捨受。無記性攝。如是五門。皆可例同。故說觸等
亦如是言。瑜伽第五十一卷云。云何建立相應轉
相。謂阿賴耶識。與五徧行心相應法。恒共相應。謂
作意觸受想思。如是五法。亦唯異熟所攝。是極微
細。世聰慧者。亦難了故。亦常一類緣境而轉。又阿
賴耶識相應受。一向不苦不樂。無記性攝。當知餘
心所行相亦爾。


△次斥謬初敘執。】


「有義觸等如阿賴耶亦如是言無簡別故。」


【音義 此師意謂。觸等五法。例同賴耶。亦是異熟。
及一切種。乃至無覆無記。何者。亦如是言。無簡別
[003-0573a]
故。


△次斥破初破一切種初正破初約不能
受熏持種破。】


「彼說非理所以者何如何同識能持種子。」


【音義 謂觸等依識而有。故不自在。不能受熏。何
能持種。故不可例同於識。如貪信等。量云。觸等是
有法。何能持種宗。因云依識不自在故。不能受熏
故。喻如貪信等。


△次縱受熏以種多難破。】


「又若觸等亦能受熏六眼識等俱時生故。」


【音義 謂若觸等設能受熏。於一有情。隨熏□法。
應有六種。一王五所。合有六故。種既有六。果從何
生。不應一果從六種起。多種一芽。曾未有故。若說
下。遮計從一種生。亦不下。遮計次第生。又不下。遮
計頓生。


△次破救初敘執。】


「誰言觸等亦能受熏亦如似火無能燒用。」


【音義 初外人申救。不爾下。論主復詰。謂若不言
觸等受熏持種。如何前云觸等同識。名一切種。謂
觸等下。重申救意。謂觸等五。緣境之時。要託第八
所緣。三境為質。方乃自變相分影像。而為所緣。即
以所變似種。名一切種。非謂受熏持種。名一切種
也。觸等下。復以三因。成立似種。初謂觸等。與識所
緣相等。識既緣種。觸等亦有似種。為所緣故。又謂
[003-0573b]
觸等但緣似根身等。不緣種子。生無色界有情。既
無色托。應無所緣。然必有所緣。即似種也。且親所
緣緣。定應有故。謂心王據種。觸等雖亦緣種。然伹
是疎緣。若親所緣緣者。必以內所慮托。即觸等自
證體上。變起似種相分。為親所緣緣也。由此三義。
故知定應有似相種。此似下。釋無前過。此似種相。
秖成所緣緣。不為因緣。生現行法。故無受熏持種
之義。如觸等所變似根。非眼等識所依。亦如所變
似火無能燒用。那言從種生果。或一或多。若頓若
漸耶。


△次破斥。】


「彼救非理觸等所緣不爾本頌有重言失。」


【音義 謂觸等所緣。似種等相應。於次後執受及
處。方與本識例同。何得於前一切種中。即言似種
相耶。由此故。頌說一切種言。定目受熏持種義。不
說所緣種相。若不爾者。則本頌有重言之失。以前
說所緣種。後執受中。復說所緣種故。


△次破無簡別。】


「又彼所說亦如是言隨所應說非謂一切。」


【音義 初牒前所執。定不下破。若謂無簡別。咸可
相例。勿觸等如識。亦應了別如識。亦與觸等相應。
若不爾者。非無簡別。由此故知。亦如是言。隨其所
應。例而例之。非謂一切也。故前六句頌。唯一切種。
及了與觸等相應。三義有殊。餘可例同。故云隨應。
[003-0573c]


△七因果譬喻門初明正義初正釋頌文
初徵答總標。】


「阿賴耶識為斷為常非斷非常以恒轉故。」


【合響 初問。非斷下答。宗鏡。問阿賴耶識若常。則
無轉變。若斷則不相續。如何會通。得合正理。答不
一不異。非斷非常。方契因緣唯識正理。


△次法喻別釋初釋恒轉義。】


「恒謂此識無始時來猶如暴流因果法爾。」


【補遺 先釋恒義。宗鏡第四十九卷釋云。一類者。
常無記義。相續者。未曾斷義。界趣生本者。即是依
此識故。施設三界五趣四生。是引果故。識是界趣
生之本。體性堅住。持諸種子。令不失故。轉謂下
釋轉義。宗鏡云。因果性故。簡一非我也。有生滅故。
簡常非自性也。常一之法無因果。若無因果。即是
斷常。以是常故。如虗空等。應不受熏。若不受熏。即
無生死涅槃差別。是知由恒故能持種。由轉故
能受熏。恒以遮斷滅之見。轉以表法體非常。猶如
瀑流。因果法爾相續。量云。阿賴耶識是有法。非斷
非常宗。恒隨轉故因。同喻如瀑流。


△次釋如瀑流。】


「如瀑流水非斷非常外觸等法恒相隨轉。」


【音義 初明非斷常故。漂溺有情。令不出離。由有
此識有諸趣故。華嚴經云。一切眾生。為大瀑水波
浪所沒。又如下。明雖遇眾緣起眼等識。而恒相續。
[003-0574a]
如楞伽云。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
躍而轉生。次又如下。明與習氣觸等恒轉。謂內持
習氣。如水下魚。外與觸等相應。如水上草。意明此
識隨業流轉諸趣。此內外法。恒相隨轉而不捨也。


△三結示緣起。】


「如是法喻意顯此識故說此識恒轉如流。」


【補遺 初標。謂此下釋。玄談鈔第五卷云。若因不
滅。遷至於果。則名為常。若果不續。因無所生。則隨
斷滅。今常相續。故無斷常。又云。非斷非常。因滅果
生者。於二諦門中。曲開此義。此則於俗諦中。明非
斷常。不同法性宗二諦互融。明非斷常。以法相宗。
真俗二諦。超然不同。不同法性宗二諦相即故
緣起者。廣百論第三卷云。諸法展轉。從無始來。依
同類因。生等流果。起後後果。續前前因。於中無間。
所以不斷。若前因滅。後果不生。於中有間。可名為
斷。由對治生。前因力滅。後果不續。所以非常。若法
凝然。不捨前相。其體無變。可名為常。又前因滅。所
以非常。後果續生。所以非斷。又念念滅。所以非常。
相似相續。所以非斷。又法非有。所以非常。亦復非
無。所以非斷。有即為常。無便斷故。如是佛子。遠離
二邊。悟入緣起處中玅理。


△次通妨顯理初釋過未既假不成非斷難
初外難。】


「過去未來既非實有斷豈得成緣起正理。」
[003-0574b]


【合響 此即玄談所明。法有我無宗中。一切有部
來難。彼意謂。過去未來。竝皆實有故。得成緣起正
理。汝大乘宗。既云過未非實。非常可爾。非斷之義。
如何可成。既唯斷滅。豈成緣起。


△次答釋初對斥。】


「過去未來若是實有常亦不成緣起正理。」


【音義 若謂過未定是實有。可許非斷。既曰非斷。
便為定常。豈是非常。既唯常法。亦不成緣起正理。


△次顯理。】


「豈斥他過已義便成何假去來方成非斷。」


【音義 將申正理。先示意云。豈謂斥他之過。便成
巳所立義。若不摧破邪宗。難以顯其正理。前之辯
析。意在於斯。前因下。正申緣起。兩頭喻因果。低昂
喻生滅。非異剎那。故云時等。因果體殊。生滅事異。
同在一時。更非前後。如是因果。剎那生滅。相續不
斷。何假去來二世實有。方成非斷。


△次釋無因無果誰離斷常難初外難。】


「因現有位後果未生既無因果誰離斷常。」


【音義 謂大乘既云。前因滅位。後果方生。則因現
有時。後果猶未生。後果既未生。此因是誰因。如不
生子。未可名父。此難無因也。後果現有時。前因既
巳滅。既無有因。果是誰果。如無有父。寧得有子。此
難無果也。既無下結難。


△次答釋初對破。】
[003-0574c]


「若有因時巳有後果無因無果豈離斷常。」


【音義 若謂因現有時。巳有後果。是則本有果矣。
果既本有。何待前因。然因本為辦果。果為酧因。因
義既無。果義寧有。有因有果。離斷離常。既無因果。
豈離斷常。


△次顯理初略明。】


「因果義成依法作用應信大乘緣起正理。」


【音義 前既對破外難巳靖。故此中略示緣起正
理。以勸其信。謂大乘言因果者。依前滅後生。法體
作用。非同情執。故前所詰難。於汝有失。非預我宗。
何者。若謂果體本有。用亦應然。所待因緣。亦本有
故。若此則體用。皆本來有。何待前因。故云由斯汝
義。因果定無。應信大乘緣起正理。


△次廣顯初標義。】


「謂此正理深玅離言因果等言皆假施設。」


【音義 謂此正理假智。及詮所不能到。故云深玅
離言。今言因果離斷常等義。皆依增益似相假施
設耳。


補遺 宗鏡第四十九卷。問此阿賴耶識。既為一
切法因。又稱引果。只如因果之法。為真實有。為假
施設。答皆從識變。是假施設。


△次釋成。】


「觀現在法有引後用假謂現識似彼相現。」


【音義 宗鏡第四十九卷釋云。今明諸法自相離
[003-0575a]
言。謂觀三世唯有現法。觀此現法。有能引生當果
之用。當果雖無。而現在法。有引彼用。用者功能。行
者尋見。現法之上。有此功用。觀此法果。遂心變作
未來之此。相似未來。實是現在。即假說此所變未
來。名為當果。對此假當有之果。而說現在法為因。
此未來果。即觀現在法功能。而假變也。其因亦爾。
觀此現法。有酬前之相。即異熟變相等。觀此所從
生處。而能變為過去。實非過去而是現在。假說所
變為現法。即對此假。曾有過去因。而說現在為果。
而實所觀。非因非不因。非果非不果。且如於因性
離言故。非實是因。有功能故。非定不因。果亦如是
。所言假者。謂現在識。似彼當果。曾因相現。此是
增益非真實有。


△三結勸。】


「如是因果理趣顯然諸有智者應順脩學。」


【補遺 開蒙。問因果二字如何能離斷常二邊。答
有因故非常。有果故非斷。此即緣起中道。如是
妙理。非智莫契。應順修學。


△次斥異說初正斥初斥餘部初敘計
初標。】


「有餘部說雖無去來而有因果恒相續義。」


【合響 此即玄談所明。法無去來宗中。大眾說轉
等。八部所執也。彼計實有現在法。及無為法。其過
未法。體用俱無。故云無去來。意謂不假設設曾因
[003-0575b]
當果。唯依現法而立因果。恒相續義。


△次釋。】


「謂現在法極迅速者體相雖殊而俱是有。」


【音義 先明因果義。謂現在法。如擊石火。極速一
念。猶有初生後滅二時。況稍緩者。即此一念法初
生時。酬能引因。即名為果。奚必曾因對說現果。後
變滅時。引所生果。即名為因。何藉當果。對說現因。
雖有初後生滅二時。此之因果。法體唯一。前因下。
顯相續義。謂前引果之因正滅。此後酬因之果正
生。此之因果。體相雖殊。即滅即生。而俱是有前後
相續。成緣起理。


△三結。】


「如是因果非假施設誰有智者捨此信餘。」


【△次斥非初總斥。】


「彼有虗言都無實義。」


【△次別破初破一念二時。】


「何容一念而有二時生既現有滅應現無。」


【音義 謂極迅速者。唯在一念。豈有剎那一念。而
容生滅二時。況生滅二相。義極乖反。寧得同居一
現在法。滅若下。明三世不同義。謂滅本過去。生是
現在。若言滅居現在。生應合是未來。寧執同世。若
謂生是現有。滅是過去。設謂有故名生。既是現在。
無故名滅。寧非過去。何俱執同現在耶。又謂滅若
非無。而居現在。生應非有。必在未來。生既是有。而
[003-0575c]
居現在。滅應現無。寧非過去。由斯理趣。生滅定非
同世。故前所執。於此唐捐。


△次破生滅體一。】


「又二相違如何體一非苦樂等見有是事。」


【音義 生滅二法。決定相違。猶如苦樂。如何體一。
故斥云非苦樂等。見有是事。


△三時體互破。】


「生滅若一時應無二生滅若異寧說體同。」


【音義 若執生滅體一。則不應言時雖有二。若執
生滅時異。寧說生滅體同。則汝所執。自語相違。


△三結非。】


「故生滅時俱現在有同依一體理必不成。」


【合響 問大乘言。前因滅位。後果即生。餘部亦言。
前因正滅。後果正生。二說是同。何故大乘斥之。彼
有虗言無實義耶。答言雖似同。義實逈別。大乘因
果。是假施設。如稱兩頭低昂時等。餘部因果。計為
實有。雖約現在。猶有生滅初後二時。有此之異。是
故斥之。


△次斥經部。】


「經部師等因果相續阿賴耶識能持種故。」


【音義 廣百論釋第九卷出彼執云。我經部等。因
緣和合。無間果生。果起酧因。復能生後。如是展轉。
無始時來。因果連綿。相續不絕。無有生滅斷常等
過。今破斥之。意謂由有賴耶。受熏持種。得有因果
[003-0576a]
相續。若不許有。斯義不成。


△次結勸。】


「由此應信大乘所說因果相續緣起正理。」


【△八伏斷位次門初徵答總標。】


「此識無始恒轉如流阿羅漢位方究竟捨。」


【△次廣釋頌義初正明捨阿賴耶初總明。】


「謂諸聖者斷煩惱障永遠離故說之為捨。」


【音義 謂三乘無學。聖人於煩惱障中分別。皆斷
俱生。或永斷或永伏。皆名阿羅漢。爾時第八識中
煩惱障攝現起等。麤重究竟遠離故。說為捨。


合響 大鈔云。言麤重者。違細輕故。麤重有三。一
現起麤重貪等。令心無堪任故。二種子麤重。煩惱
種子障諸智。故三麤。重麤重實非煩惱。似煩惱故。
如身子嗔習。畢陵慢習等。今論文麤重。即初二
兩重也。


△次別釋初明能捨諸位初明正義初正
初釋義。】


「此中所說阿羅漢者永不復受分段生故。」


【音義 頌中所說阿羅漢者。非局聲聞之第。四果
通指三乘無學果位。何者阿羅漢義。含殺賊應供
無生。以三乘無學果人。皆具此三義故。得阿羅漢
名清涼云。大乘第八地菩薩。同於羅漢。以捨分段。
出三界故。


△次引證。】
[003-0576b]


「云何知然決擇分說成阿羅漢及如來故。」


【音義 初徵辭意。謂三乘無學永捨賴耶。皆名阿
羅漢者。由何教理。而知其然耶。決擇下答。先引瑜
伽決擇分。證三乘無學。捨賴耶名。諸阿羅漢者。有
時解脫。慧解脫。俱解脫等不同。次引集論。證成諸
菩薩名阿羅漢。


△次釋妨初難。】


「若爾菩薩煩惱種子亦不成就阿賴耶識。」


【音義 此躡前意難問。謂汝引決擇分說諸阿羅
漢獨覺如來。皆不成就阿賴耶。以彼皆永遠離煩
惱麤重故。若爾菩薩未盡煩惱障種。皆應成就賴
耶。何故即彼決擇分說。不退菩薩。亦不成就阿賴
耶識耶。


△次答初約迴心向大釋。】


「彼說二乘無學果位故彼論文不違此義。」


【補遺 謂彼決擇所言。不退者是。二乘無學迴心
向大之人。彼巳永斷煩惱障。惑即迴小向大之時。
不復退位。起惑故名不退。因其趣大菩提。復名菩
薩。彼自無學來巳不成就阿賴耶識。即攝入此諸
阿羅漢中故。論前云。阿羅漢。此云不退菩薩。名異
義同。故不相違。


△次約直修大乘釋。】


「又不動地以上菩薩此亦說彼名阿羅漢。」


【音義 不動地巳上。謂八九十之三地菩薩。一切
[003-0576c]
煩惱。即修道所斷。俱生障永不行者。巳永遠離諸
現纏故。法駛流即所知。法執漂溺有情。受變易死。
如瀑流水。任運轉者。能於駛流。得自在故。能諸行
中。起諸行者。如於布施一行。能起諸波羅蜜。剎那
剎那轉增進者。念念流入薩婆若海。以此諸義。證
成不動等地。名為不退。然此下。釋成捨賴耶名我
見愛等。即末那相應四惑。即俱生我執。八地巳上。
生空智果。相續現前。不復執藏為我。捨賴耶名故。
此頌中。亦說彼名阿羅漢。


△次斥異解初正破初敘。】


「有義初地以上菩薩故亦說彼名阿羅漢。」


【音義 此師意明不。唯八地巳上。名為不退。七地
巳前菩薩。亦名不退。巳證生法二空真如。巳得生
法二智。巳斷分別煩惱所知二障。隨修一行。諸行
莊嚴。雖為利益眾生。現起俱生煩惱。終不為失。有
此諸義故。初地等亦名不退然此下。釋捨賴耶名。
謂初地等。雖不斷盡俱生惑障。此識分別我見愛
等。不復執藏。為自內我。由此義故。亦捨賴耶名。亦
說彼名阿羅漢。故集下。引證不起煩惱過失。煩惱
如諸毒。正智如呪藥。煩惱雖起。以正智調伏故。不
為過。雖伏未斷。猶如巳斷。亦名阿羅漢。


△次破。】


「彼說非理七地巳前許便違害諸論所說。」


【音義 謂七地巳前。第七識中俱生我執。猶未永
[003-0577a]
斷故。不應捨阿賴耶名。若彼下舉例。破若言唯斷
分別我見愛等。名捨賴耶。則預流等亦應名捨許。
則違於諸論所說。以諸論中。曾不見說預流等。捨
賴耶故。


△次破救初敘。】


「地上菩薩所起煩惱寧可以彼例此菩薩。」


【音義 救云。地上菩薩。為利生故。示起煩惱。由正
知故不為過失。預流不爾。寧可例同。


△次破。】


「彼六識中所起煩惱由此故知彼說非理。」


【音義 謂俱生煩惱。通前七識。前六識中有間俱
生。可如上說。而第七識中。無間俱生於有漏心位。
任運執藏。寧不同彼。有漏位者。謂諸菩薩於見道
位巳永遠離分別二障。俱生二障。猶未伏滅故。於
地上漏與無漏。相間而起。無漏心時。則第七識我
見愛等不。復執藏若。出無漏任運恒爾故未捨藏。
由此下結斥。


△次簡所捨唯名。】


「然阿羅漢斷此識中爾時便入無餘涅槃。」


【補遺 宗鏡第五十卷云。八地巳上無阿賴耶名。
唯有異熟識。第七恒執異熟識為法。又第八識本
無阿賴耶名由第七。執第八見。分為我。令第八得
阿賴耶名。苦不執時。但名異熟識。故阿羅漢。但
捨賴耶名。非捨一切。第八識體以彼異熟。未空尚
[003-0577b]
持俱生法。執種子故。第八名多故云。一切若捨識
體。諸阿羅漢纔證無學。應便入無餘依涅槃。何者
以無異熟。識體持種。最後身智。無能任持故。反顯
未有不斷盡異熟種子。而能捨異熟識者。故云勿也。


△次通明第八異名初廣釋諸名初釋名義
初總標。】


「然第八識雖諸有情皆悉成就而隨義別立種種名。」


【音義 第八識。通聖凡一切位故。雖諸異生有學
無學皆悉成就。然隨積集執持等義。立七種名。


補遺 義別立名者。小鈔云。於有情有成就此名
者。有不成就此名故也。


△次別釋初釋心等四名。】


「謂或名心由種種法此等諸名通一切位。」


【音義 宗鏡釋云。積集義是心義。集起義是心義。
以能集生多種子故。或能熏種於此識中。既能積
集。復起諸法故。說此識名為心義。阿陀那。此云執
持執。持諸種有色根故。所知依者。依謂第八。所知
即雜染清淨三性。種現與彼為依。名所知依無性
攝論云。所應可知故。名所知。依謂所依。此所依言
簡取能依。雜染清淨諸有為法。不取無為。由彼無
有所依義故。所依即阿賴耶識。或名種子識。能持
世間出世間種者。持有漏種。名為世間。持無漏種。
名為出世間。問種子識。與心義何別。答即取第八
識現行。亦名種子故。但是種能生現行故。名種子
[003-0577c]
識此識現行。能生法種。功能義邊。第八識。名種子
識。前言心者。但是積集集起義名心。此等下結上
四名。通聖凡位。


△次釋阿賴耶名。】


「或名阿賴耶攝藏一切有雜染法執藏義故。」


【音義 此名通二。非無學下正顯阿賴耶名。唯在
異生與有學二類也。


△三釋異熟識名。】


「或名異熟識能引生死猶有異熟無記法故。」


【音義 此異熟識名。通異生二乘無學。十地菩薩。
唯除如來。以如來純是無漏善性。而無有漏異熟。
無記法故。


△四釋無垢識名。】


「或名無垢識最極清淨圓鏡智相應。」


【音義 非煩惱依故。名無垢。最極清淨無漏法者。
謂佛地所有諸功德也。此無垢識。名唯如來。有三
乘異生。皆未得善淨第八故。如契經下。引如來功
德莊嚴經證成。


補遺 宗鏡第五十卷云。異熟識至金剛心末。一
剎那間永捨。解脫道中。即成無垢識。名阿摩羅即
果中第八識。純一無漏。不攝一切染法種子故。不
與雜染種。現為所依故。唯鏡智相應。名無垢識。


△次簡所捨。】


「阿賴耶名過失重故心等通故隨義應說。」
[003-0578a]


【音義 問第八識。既有諸名。通凡聖位。云何本頌。
唯說阿賴耶。釋云過失重故。謂與雜染法。互相攝
藏。亦為有情執藏為我。是有漏生死根本。餘名不
爾。故云過重。又最初捨故。謂不動地。前纔捨藏。未
捨餘名。先捨此故。有斯二義。故頌偏說。將得菩提
時。指金剛道後心也。所謂金剛道後。異熟空入。無
餘依涅槃時捨者。謂二乘灰身泯智時也。無垢無
捨。以能出生力無畏等。無漏善法窮未來際。利樂
有情心等四名。通一切位。依染淨義隨應說之。


補遺 聲聞獨覺。入無餘依涅槃時。捨異熟識體
者。是就小乘當教論也。若以大乘望之。實未曾捨。
必要斷盡。異熟種子。在菩薩金剛道後。方空其體。
今就小乘。灰身泯智邊。權云捨體實。則亦是捨名
而巳。阿賴耶曰捨名異熟。識曰捨體。良由賴耶因
三藏義得名。於三藏中。執藏過重第七。不執即捨
藏。名異熟識。以異熟果得名。兼有劣無漏法。說不
全空其體。不名菩提。故曰捨體。


△次結歸二位。】


「然第八識總有二位鏡智徧緣一切法故。」


【音義 初句總標。一有下。別明有漏位中。唯是無
覆無記性攝。相應心所唯觸等五所緣。唯執受處
三境。無漏位中。唯善性攝。與二下明相應。先標列。
次與一下釋成。初句釋徧行五所。常樂下五句。如
次釋別境五所。極淨一句。釋性等善十一。無染下
[003-0578b]
簡不相應無染汙故。不與根隨煩惱相應。無散動
故。不與不定四法相應。此亦下釋相應受名。同有
漏此唯屬善。以一下明所緣。若不徧緣非圓鏡智
故。巳上釋頌竟。


△次證有本識。初徵答總標。】


「云何應知此第八識聖教正理為定量故。」


【音義 小乘向來唯知有眼等識。今聞論主廣明。
第八緣起作用。乃至立種種名。雖知如是然。云何
知離眼等識。別有自性。聖教下答。宗鏡釋云。此第
八非是世間。現量所見之境。唯憑聖言量及真正
道理。而知有之。


△次教理別明初引教初引大乘初引契
經證有第八初三經四頌初引阿毗達摩頌
初引頌。】


「謂有大乘阿毗達摩有諸趣及涅槃證得。」


【音義 阿毗達摩。此云無比法。攝論釋云。無始時
者初際無故。界者因義。即種子是誰因種。謂一切
法。一切法等依者第八識自證分。能任持故。非因性故。能
任持義是所依義。非因性義。所依無覆無記能依三性。性
各異故。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者。謂生雜染等
那落迦等。若離阿賴耶識。皆不可有生等。雜染畢
竟止息。名為涅槃。若離阿賴耶識。不應證得。


△次釋義初正釋初約二用釋初略判頌
文。】
[003-0578c]


「此第八識自性微細流轉還滅作依持用。」


【音義 初二句總彰頌意。頌中下。別判初後作用
不同。


△次廣釋頌義初因緣用初釋初正釋因
緣。】


「果是因義即種子識一切法等為依止故名為緣。」


【音義 宗鏡第四十七卷釋云。言界者是因義。謂
第八識。從無始至今能持一切漏無漏。色心等諸
法種子。又能與漏無漏種子。力令生現行。即第八
與一切種子為依持。生起二因依是緣義者。謂第
八識能變為身器作。有情依與一切漏無漏現行
法。而為所依。以能執受五色根身。與前七識現行。
為俱有依故。即第八識。能以一切現行色心等法。
為增此緣依也。


△次轉釋緣用。】


「謂能執持諸種子故亦以第七為俱有依。」


【音義 謂第八能持種故。與現法為所依故。即變
為彼器。界根身及為彼。七轉識所依以能下別釋
所依。初明為前五識依止。又與下。為六七二識依
止。瑜伽云。由有阿賴耶識。得有末那。由此末那為
依止故。意識得轉。譬如依止眼等。五根五識身轉。
非無五根。意識亦爾。非無意根。末那下。復立比
量明六七有俱有依。末那意識。是有法。依俱有根。
宗。轉識攝故。因如眼等識。喻第八復依。第七第八
[003-0579a]
是有法。亦以第七為俱有依宗。是識性故因。如第
七識喻。


△次結。】


「是謂此識為因緣用。」


【△次依持用初明流轉依持初標。】


「由此有者由有此識有諸趣者有善惡趣。」


【△次釋。】


「謂由有此第八識故諸趣資具亦得趣名。」


【音義 順流轉法。謂惑業苦種。流轉生死。謂五趣
現。果惑業種望生死。為增上緣。苦種與生死。能作
因緣。第八能持三種習氣故。令有情生死相續。雖
惑下釋疑。有疑云。惑業苦三。皆流轉法。何故頌中。
唯言諸趣生。即是苦。釋有二義。初約果勝釋。次通
因果釋。能趣謂惑業。所趣謂苦。生資具即是惑業。
能作諸趣資糧具度故。


△三結。】


「諸惑業生皆依此識是與流轉作依持用。」


【△次明還滅依持初標。】


「及涅槃證得者由有此識故有涅槃證得。」


【△次釋。】


「謂由有此第八識故究竟盡位證得涅槃。」


【音義 順還滅法。謂本有無漏種子。由此識持。於
見道前後。展轉熏生。乃至究竟。證得涅槃。故云令
修行者證得。宗鏡云。謂第八識。不唯獨與有漏流
[003-0579b]
轉。法為依持用。兼能與一切無漏。順還滅法。為依
持用。此中下簡釋。謂此頌中。言證得涅槃者。唯
說能證道。不言涅槃以涅槃。是清淨法界了因。所
了不依此識有故。此唯約能證釋也。或此下。約所
證釋。或此但說所證涅槃。以發心修行正所求者。
唯涅槃故。謂證得言目所證得。或雙說滅道。道即
能還滅。滅即所還滅故。二皆是還滅品攝。謂涅槃
下。出雙說之義。能得即解脫道。能斷即無間道。


△三結。】


「能所證斷皆依此識是與還滅作依持用。」


【音義 能所斷。謂能斷道。所斷惑也。能所證。謂能
證道。所證滅也。


△次約染淨釋。】


「又此頌中初句顯示依轉識等理不成故。」


【音義 初句言無始時來界者。界是性義。即識自
性無始。恒有次句一切法等。依者顯與染淨法為
依止故。由此有諸趣即染依止。及涅槃證得。即淨
依止雜染下轉釋。集諦即是能趣。惑業苦諦是所
趣生。此二世間因果也。道諦能證得道滅諦。所證
涅槃此二出世因果也。彼二下結意。明此第八識。
唯無記性故。與染淨法為所依止。前七轉識通善
染性。不能與。二俱作所依也。


△三約三性釋。】


「或復初句顯此識體圓成實性如次應知。」
[003-0579c]


【補遺 三自性義如後。第八卷中釋後。三顯與三
種自性為所依止者。第二句與依他起性。為所依
止。諸法皆依緣所生故。第三句與徧計性為所止
依。由徧計執有諸趣。趣生體是第八故。第四句與
圓成實。為所依止。二種圓成皆依第八而證得故。


△次結證。】


「今此頌中諸所說義離第八識皆不得有。」


【△次重引前經中頌初引頌。】


「即彼經中復作是說故名阿賴耶勝者我開示。」


【△次釋義初正釋初釋前三句初約含藏
義釋。】


「由此本識具諸種子能依所依俱生滅故。」


【音義 頌中文倒故。長行迴文解釋。謂第八識自
證分持諸種子故。能攝藏諸雜染法。依此能含藏
義。立阿賴耶名。非如下。簡異數論。謂勝性轉為大
等。因果雖殊。而體是一。果雖生滅而因是常。今則
不爾故云。非如何者能生種子。與現行果體非一
故。能依諸法與所依。識俱生滅故。是故異於邪執
能顯正理。


△次約三藏義釋。】


「與雜染法互相攝藏故說此識名阿賴耶。」


【△次釋第四句初約地上釋。】


「巳入見道諸菩薩眾故我世尊正為開示。」


【音義 現觀有六。後第九卷中。釋真者。謂地前相
[003-0580a]
似現觀猶未斷惑。不名為真證解者。地上菩薩。巳
得二種殊勝智故。如實了知。此微細識。雖未窮源。
巳能分覺。是故世尊正為開示。


△次通地前釋。】


「或諸菩薩皆名勝者求彼轉依故亦為說。」


【音義 信解者未能證悟。憑教而生信解轉依者。
謂此識能持染淨法。種與染淨法俱為所依。聖道
轉令捨染得淨。謂資糧位等諸菩薩。雖未實證此
識而能依教信解。於唯識義發大勇猛。求彼轉依
之果故。我世尊亦為彼說。


△次結證。】


「非諸轉識有如是義。」


【△三引解深密經頌初引頌。】


「解深密經亦作是說恐彼分別執為我。」


【音義 攝論釋云。甚深者。世聰叡者所有覺慧。難
窮底故。甚細者諸聲聞等。難了知故。是故不為聲
聞等。開示此識彼不求微細。一切智智故。一切種
子如瀑流者。剎那展轉相續不斷。如水瀑流。我於
凡愚不開演者。懷我見者。不為開示。恐彼分別計
為我故。


△次釋義初正釋初釋第一句。】


「以能執持諸法種子不能通達故名甚細。」


【合響 阿陀那此云執持。宗鏡第五十卷云執持
有三。一執持根身令不爛壞。二執持種子令不散
[003-0580b]
失。三執取結生相續者。即有情於中有身臨末位。
第八識初一念。受生時。有執取結生相續義。結者
繫也屬也。於父母腹中。一念受生。便繫屬彼。亦如
磁毛石吸鐵。鐵如父母精血二點。第八識如磁毛
石。一剎那間。便攬而住。同時根塵等種。從自識中。
亦生現行。名為執取結生。如世尊言。阿陀那識
若不入母胎者。不應和合。成羯邏藍等。無性者。謂
一闡提。不信第八識。為諸法自性。若無第八。即無
佛性故。名無性闡提。外道由不信此識。為諸法本。
或執冥性。或執大有性。執斷執常。為此漂溺。令不
出離。故不能窮底趣寂者。謂諸聲聞亦不信有第
八。唯知六識三毒。為染淨根本。沉空滯寂。而不覺
知故。不能通達。


△次釋第二句。】


「是一切法真實種子恒無間斷猶如瀑流。」


【音義 真實種子者。親生現行法故。如瀑流者。第
八識中。一切種子。雖遇眾緣。皷擊起眼等識。而此
識體恒無間斷。猶如瀑流。或種子生住異滅。不停
似瀑流故。


△三釋後二句。】


「凡即無性愚即趣寂故我世尊不為開演。」


【音義 聞甚深妙理。不能證解。更起邪執。妄計為
我。由昔未聞聖教。恒起俱生。今聽法音。復增分別。
此分別執是惡趣因。障礙聖道。令不得生。故我世
[003-0580c]
尊不為開演。


△次結證。】


「唯第八識有如是相。」


【△四引入楞伽經頌初引頌。】


「入楞伽經亦作是說恒起諸識浪現前作用轉。」


【音義 此八句頌。前四句唯喻。後四句法喻合說。
藏識如海。境界緣如風。恒字合上無有間斷。起諸
識如波浪。波浪即海之作用。諸識即藏識之作用。


△次釋義。】


「眼等諸識無如大海故知別有第八識性。」


【音義 意明眼等諸識。轉間易脫。無如大海。恒相
續轉起識浪。義反顯第八有如是義。故知下結證。


△次指廣證有。】


「此等無量大乘經中皆別說有比第八識。」


【△次顯大乘是至教量初立比量證。】


「諸大乘經皆順無我如增壹等至教量攝。」


【音義 謂聲聞等一向信小乘。增一阿含等經。是
至教量。不信諸大乘經。若不以彼所信。小乘經為
同喻。證成大乘經。是至教量。直饒廣引千經。彼若
不信。徒施無益。所以欲扶大乘先須證有。然後令
彼無疑。而深信也。文中先明大乘所證之義皆順
無我等二句。明人空棄背等二句。明四諦。讚佛法
等二句。明讚內毀外表蘊等二句。明表正遮邪。樂
大乘下。結上所詮理。非顛倒樂。大乘者。許為開示。
[003-0581a]
立量云。諸大乘經是有法。至教量攝宗。皆順無我。
乃至契經攝故。因同喻如增一等。


△次引七因證初引聖慈氏七因初總標。】


「又聖慈氏以七種因證大乘經真是佛說。」


【補遺 如上既引現在釋迦。今又引未來彌勒。以
證大乘是佛所說。


△次別明一先不記。】


「一先不記故若大乘經諸可怖事先預記別。」


【音義 若未來當起壞正法。可怖畏事。如來在時。
皆預記別。如佛說。末法世時。有諸魔王。入我法中。
著我袈裟。破我正法。法必滅盡。諸如是等佛先授
記。若大乘經。非佛所說。佛何故不同滅後為壞正
法者。諸可怖畏事。先預記別。量云。大乘經是有法。
真是佛說宗。因云先不記故。喻如小乘經。下六因
比量准知。


△一本俱行。】


「二本俱行故大小乘教寧知大乘獨非佛說。」


【△三非餘境。】


「三非餘境故大乘所說故大乘經非非佛說。」


【音義 大乘經所說甚深難思。具大根者。方堪領
受。非彼邪外思量境界故。彼教中曾所未說。說亦
不信。況是彼說。故知大乘。真是佛說。非是非佛所
說。


△四應極成。】
[003-0581b]


「四應極成故若謂大乘是佛所說其理極成。」


【音義 今佛餘佛。同是佛故。若謂大乘是他佛說。
非今釋迦佛說。既佛佛道同。應信大乘經。是佛所
說。其理極成。無容異議。


△五有無有。】


「五有無有故若有大乘非大乘教不應正理。」


【音義 若許有大乘。應信此大乘教。是佛所說離
此教外別求大乘不可得故。若無大乘聲聞乘教。
亦應非有何者。以離大乘無成佛義。誰出於世說
聲聞乘故。許聲聞乘。是佛所說。而非毀大乘。不是
佛說。不應正理。


△六能對治。】


「六能對治故依大乘經故應信此是佛所說。」


【音義 謂小乘修行。能引真智。對治煩惱。信是佛
說。若依大乘勤修行者。皆能引得無分別智。能正
對治一切煩惱故。應信此是佛所說。


△七義異文。】


「七義異文故大乘所說是故大乘真是佛說。」


【音義 大乘所說理趣甚深。聞者宜應默識心通。
忘言契理。不可但取文。而略其義。謗非佛語。如此
甚深之教。非至聖莫能宣示故。知大乘真是佛說。


△次引莊嚴論頌義。】


「如莊嚴論頌此義言極成有無有對治異文故。」


【△次引餘部初總標。】
[003-0581c]


「餘部經中亦密意說阿賴耶識有別自性。」


【補遺 此引小乘四部密意說者。恐彼分別起執
故。暗指而不顯言。今論主。於下文中。標出皆指此
第八識。


△次別引初大眾部。】


「謂大眾部阿笈摩中非眼等識有如是義。」


【音義 梵音摩訶僧伽。此云大眾。即老少同會共
集律部也。併下之上座部。會玄十三。引南山戒疏
云。根本二部如四分中。初結集時。選五百人。即是
窟內迦葉上座部。餘不在數名。大眾即窟外部。阿
笈摩。此云契經。即律部中經。謂彼經中。密意說此
第八。名根本識。是眼等識所依止故。譬如樹根莖
等。所依是莖根本。非眼等識有如是義者。反顯唯
第八識。有此根本義故。


△次上座部。】


「上座部經分別論者唯此恒徧為三有因。」


【音義 梵音體毗履。此云老宿。秦言上座。唯迦葉
等。老宿同會。共出律部經。即是此部中經。分別論
者。即造論釋經之人。謂彼經及論皆密意說。此第
八名有分識。唯此下。顯唯此第八識。常無間斷。周
徧三界。方能為三有之因。


△三化地部。】


「化地部說此名窮生死蘊唯此識名窮生死蘊。」


【音義 准宗輪論此部。即一切有部分出。會玄云。
[003-0582a]
言化地部者。部主昔作國王。化治地上庶人。後捨
位出家修道從本為名。曰化地部無性。釋云。於彼
部中。有三種蘊。一者一念頃蘊。謂一剎那有生滅
法。二者一期生蘊。謂乃至死恒隨轉法。三者窮生
死蘊。謂乃得金剛定。恒隨轉法。說此名窮生死者。
宗鏡釋云。緣此第八徧三界九地。恒常有故。但有
生死處。即常徧為依。直至大乘金剛心。末煩惱盡
時方捨故。名窮生死蘊。離第八下。明彼窮生死蘊。
即是第八。若離此識。彼窮生死蘊。不可得故。謂無
下。簡餘蘊。非窮生死蘊。謂無色界諸色間斷。此簡
色蘊無想天等餘心等。滅此簡受想行。併識蘊中
前七識。不相應行。無別自體。此簡不相應行故。唯
此第八識。名窮生死蘊。


△四說一切有部初引文。】


「說一切有部增一經中欣阿賴耶喜阿賴耶。」


【音義 此即上座部分出。初總標。謂愛下別立四
名。


△次論釋初釋義初明正義。】


「謂阿賴耶識是貪總別不應執餘五取蘊等。」


【音義 初略示立四名。所以謂第七末那貪。彼第
八總別緣。彼三世為境。立此四名。宗鏡釋云。愛是
總句。總緣三世為境。餘三是別句。別緣三世。樂是
現世。欣是過去。喜是未來。有情下。明貪愛義。即此
第八是諸有情。第七時時執此第八識見分。為自
[003-0582b]
內我故。唯賴耶是真愛著處。餘法不爾。故不應執。
餘五取蘊等。為愛著處。


補遺 言不應執餘等者。會玄第九卷云。此中五
取蘊說。名阿賴耶。有餘復謂貪俱樂受。名阿賴耶。
有餘復謂薩迦耶見。名阿賴耶。此等諸師。由教反
證愚於阿賴耶識故。作此執如是安立阿賴耶名。
隨聲聞乘。安立道理。亦不相應。故下文一一簡
釋。


△次別簡釋初簡餘蘊。】


「謂生一向若受處者令我自在受快樂故。」


【音義 一向苦受處者。謂三惡趣。餘取蘊者。對此
賴耶故云餘。即前七識。并餘四蘊。俱是第八識之
餘。謂諸苦趣有情。彼恒厭逆。餘五取蘊。苦受身心。
唯求內我。得自在樂。是則所厭在蘊。所愛在我故
唯賴耶是真愛著處。


△次簡五欲。】


「五欲亦非真愛著處雖不貪著而愛我故。」


【音義 離欲者。謂不還果人。巳斷欲界煩惱。即於
色界妙五欲。雖不生著。而俱生我執。猶未斷盡故。
於賴耶猶生我愛。


△三簡樂受。】


「樂受亦非真愛著處雖厭樂受而愛我故。」


【音義 離第三靜慮染者。謂第四靜慮巳上。由彼
苦樂二心。俱時頓捨。雖厭樂受。而恒愛我。
[003-0582c]


補遺 會玄第九卷云。若貪俱樂受。名阿賴耶。生
第四靜慮以上。無有具彼有情。常有厭逆。於中執
藏亦不應理。


△四簡身見。】


「身見亦非真愛著處而於內我猶生愛我。」


【音義 依身執我。名為身見。非無學者。謂有學聖
人。即初二三果。能於正法信解無我。雖於外身不
執為我。而於內我。猶生愛故。


△五簡轉識。】


「轉識等亦非真愛著處雖厭轉識等而愛我故。」


【音義 謂有學聖人。求滅盡定。雖厭轉識。而於內
我。猶生愛著故。轉識等非愛著處。


△六簡色身。】


「色身亦非真愛著處離色染者雖厭色身而愛我故。」


【音義 離色染者。謂生無色界。人厭離有色求生
無色。雖厭色身。而愛我故。


△七簡不相應行。】


「不相應行離色心等無別自體是故亦非真愛著處。」


【△三總結示。】


「異生有學起我愛時故唯此是真愛著處。」


【音義 意明一切異生。及諸有學起我愛時。於前
所簡餘蘊法中。雖有愛與非愛。而於此識我愛定
生故。唯第八是真愛著處。


補遺 異生有學所起我愛。此是第六識中。分別
[003-0583a]
我。而於此識。我愛定生。是第七識中。俱生我。


△次結證。】


「由是彼說阿賴耶名定唯顯此阿賴耶識。」


【補遺 由是彼增一經中所說。阿賴耶名定。唯顯
此阿賴耶識義。巳上引教竟。


△次顯理初結前起後。】


「巳引聖教當顯正理。」


【△次依經廣顯初持種心初引經證有。】


「謂契經說雜染清淨彼持種心不應有故。」


【合響 此引理證有。即引經中明著道理。而為憑
據。論主推顯非離經外別有道理。宗鏡第五十卷
云。集起名心。唯屬第八。集諸種子起現行故。集諸
種子者。即色心人天。三界有漏無漏。一切諸法種
子。皆是第八識能集。猶如世間庫藏。起現行者。謂
三界五趣。有漏無漏。一切色心等現行。皆從第八
識生起。第八識是能集起。一切色心等種子。是所
集起。今取能集起名心。正取第八心王自證分。名
集起心。相分是色。見分是用。證自證分。落後邊故。
為自證分。能集諸法種子。令不散失。復能起諸種
現行功能。從無始來。更不間斷故。獨有集起義。即
知第八自證分。與識中種子。為二因。便是此中集
起二義。一為依持因。即是集義。二與力令生起因。
即是起義。若無下。據理證有第八。


△次依義廣釋初明正義初正釋初簡轉
[003-0583b]
識非持種心。】


「謂諸轉識在滅定等非染淨種所集起心。」


【補遺 宗鏡第五十卷云。前七名轉識。轉謂改轉。
是不定義。即三性三量三境。易脫不定。滅定等
者。等取五位無心。此諸轉識。有間斷故。在有心位
中。以根境作意等。生識之緣各別。又善惡等三性
類別。更易轉脫。猶如電光。性不堅住。非可受熏。不
能持種。故諸轉識非彼經所說染淨種所集起心
也。量云。諸轉識是有法。不能持種。非染淨種所集
起心宗。因云在滅定等。有間斷故。根境作意善等
類別。易脫起故。不堅住故。喻如電光等。此中前後
十科。雖引經為證。耑在顯理。既欲顯理。若非比量。
則不能定是非。覈邪正。故比量申。而外人結舌。不
容其不生信矣。故破簡文中。每用三支。比度楷定。
使無混淆。則大乘正理自顯也。


△次明第八是持種心初正釋初順明。】


「此識一類恒無間斷契當彼當所說心義。」


【補遺 對上轉識簡別。一類者。唯是無記。簡三性
類別。恒簡易脫。無間斷簡有間斷。堅住簡不堅住。
此識具此等義。故能持種。是故第八。方契彼經所
說。集起心義。量云。此第八識是有法。堅住可熏宗。
一類恒無間斷故因。喻如苣蕂等。


△次反顯。】


「若不許有能持種心應同外道執自然生。」
[003-0583c]


【音義 初略示。謂若不許有持種心者。非伹違於
集起等經。亦違熏習正理。謂諸下。轉釋有兩種違
理。初明現行不熏成種失。謂若無第八。則所起染
淨轉識。雖是能熏。無受熏之識。不熏成種。則所起
能熏現識。虗喪其功。染淨下。顯無因應同外道失。
謂前七現行之功虗棄。不熏成種。則後時染淨法
起。是無因種。應同外道自然生矣。既爾受熏持種
二義俱無。寧不違理。是以許有第八能持種心。則
無是過。


△次簡非初簡色不相應。】


「色不相應非心性故寧可執為內種依止。」


【補遺 非心性者。第八自證分。體是心性。能持種
色。及不相應。非心性故。不是所熏。豈能持種。如聲
光等。聲是實法。喻色。光乃虗假。喻不相應。又彼二
法。色是識所變。不相應依色心分位假立。無實自
體。非內種依。豈能持種。量云。色不相應是有法。理
非所熏。豈能持種宗。因云非心性故。喻如聲光等。


△次簡轉識心所。】


「轉識相應諸心所法不能持種亦不受熏。」


【補遺 轉識間斷易脫起故。巳如前簡。相應心所
如王亦爾。且更闕自在之義。又非心之體性。豈能
受熏持種。量云。轉識相應心所是有法。不能受熏
持種宗。間斷易脫起故因。喻如識。即以心王為同
喻。秪可分取間斷易脫起之因。以王自在。是心性
[003-0584a]
故。


△次結示。】


「故持種心理應別有。」


【△次斥異解初破識類受熏持種初敘。】


「有說六識無始時來何要執有第八識性。」


【補遺 此是小乘所執。彼宗止許唯一心王。其用
有六。名為六識。依根境等前後分位者。謂唯一心
王。隨六根六境作意。及與善等三性。前後分位轉
變。成於六識。事雖轉變而類無別者。事即識體。類
者似也。是識之類。意謂前念識體。帶起後念識類。
如谷聲之響。聲雖巳滅。餘響猶存。是聲之類。識之
事類亦爾。謂識體雖依根境等。前後分位。改轉變
換。而類無善惡等殊。唯是一味無別。即前念轉變
之事。熏後念一味。無別之類。是所熏習。能持種子。
因果義成。何要執有第八自證體性。能受薰持種
耶。


△次破初約假實破。】


「彼言無義所以者何應不能持內法實種。」


【音義 若執識類是實。即同數論執冥性是實非
假。許類是假。便無勝用。豈能持實種子。


△次約三性破。】


「又執識類何性所攝別類必同別事性故。」


【音義 初句總徵。若是下別破。先破善惡。量云。類
若是善惡。應不受熏。許有記故。猶如擇滅。以擇滅
[003-0584b]
是慧性。是有記善法。故以為喻。若是下。次破無記。
謂類若是無記。六識起善惡心時。無記心斷。類亦
應爾。如何受熏。又事若善惡。類亦必同。勿使事是
善惡。類是無記。何者。事既有三性之別。類亦應然。
別類必同別事性故。


△三約無心位破。】


「又無心位此類定無如何可執持種受熏。」


【音義 無心位中。既無六識。此類定無。無則間斷
非堅。何能受熏持種。


△四約凡聖類同破。】


「又阿羅漢或異生心無漏法熏許便有失。」


【音義 聖凡之別。由藏識有捨不捨之殊。故熏習
亦有差別。若不許有第八識。唯執聖凡識類。同是
無記。是所熏性。則聖者識類。應為染法所熏。異生
識類。應為無漏法熏。若許異生受無漏熏。則異生
應名聖者。羅漢受染法熏。則聖者應名異生。故云
許便有失。量云。阿羅漢是有法。應為諸染法熏宗。
因云識類同故。喻如異生。異生准知。


△五約根法類同破。】


「又眼等根或所餘法故不應執識類受熏。」


【合響 所餘法即色聲等。謂識既有類。即根與法
亦應有類。識類既許受熏。即根類法類亦應受熏。
然汝不許。故不應執識類受熏。


△六約事類不俱破。】
[003-0584c]


「又六識身若事若類能熏所熏必俱時故。」


【合響 汝執六識事類。前後二念。既不俱有。則非
互熏。以前後二念故。何故前後二念。便不相熏。能
熏所熏。必同時故。量云。六識事類是有法。非互相
熏宗。前後二念不俱故因。喻如隔念者。


△次破六識俱轉受熏持種。】


「執唯六識俱時轉者故彼亦無能持種義。」


【音義 由上破前後二念不俱時故。非互相熏。復
有餘部說。眼等六識俱時而轉。前五是能熏。第六
是所熏。俱時而有熏習義成。能持種子。由前下破。
由前理趣者。謂第六識無心位無。既有間斷。性非
堅住。無所熏義。豈能持種。


△三破色心自類前為後種初敘。】


「有執色心自類無間故先所說為證不成。」


【音義 經部師執言。從前剎那色。後剎那色無間
而生。從前剎那心。後剎那心及相應法。無間而生。
此中因果道理成就。何用復計阿賴耶識。是諸法
因。故先所說第八持種。為證不成。


△次破初正破初約無熏習義破。】


「彼執非理無熏習故如何可執前為後種。」


【音義 謂種必由熏習生長。色心自類。既無熏習。
如何可執前為後種。


△次約間斷不生破。】


「又間斷者應不更生死位色心為後種故。」
[003-0585a]


【音義 若無種子。則間斷者。應不更生。梁攝論破
云。謂從無色界退沒。或從無想天退沒。及從滅盡
定起。此色心等久滅。云何得為後色心生因。二乘
無學無後蘊者。謂既間斷不生。則二乘無學。身智
俱泯。入為餘依。無色心故。應無後蘊。由彼不以第
八識為後種。而以死後色心。為後種故。既二乘入
無餘依。則死位巳無色心。復以何種生後蘊耶。故
攝論破竟結云。色心前後相生。但應容有等無間
緣。及所緣緣。無因緣義。


△次遮救。】


「亦不應執色心展轉非所熏習前巳說故。」


【音義 經部師救云。無色雖無有身。以有心在。無
想滅定。雖無有心。非無身存。即以色心互為種生。
是故退沒定起。非無色心。故遮云。亦不應執互為
種生。以轉識與色。非所熏習。前巳說故。


△四破三世實有能成因果初敘。】


「有說三世諸法皆有起染淨法勢用強故。」


【音義 准宗輪論。此一切有部所執。謂三世法皆
是實有。以過去為因。現在為果。現在為因。未來為
果。因果感赴。無不皆成。何勞執有第八持種。若爾
云何經說。雜染清淨諸法種子之所集起。故名為
心。然經說心為種子者。能起染淨現法。心之勢用
強故。


△次破。】
[003-0585b]


「彼說非理過去未來一切因果皆不得成。」


【音義 初立量破過未非實。又無下。次明過未無
作用。故非因緣。若無下。顯有第八持種。因果方成。


△五破執遣相空撥無本識初敘執斥違經。】


「有執大乘遣相空理彼特遣害前所引經。」


【合響 宗鏡第五十卷云。不達真異熟。證唯識人。
多執俗有真無。強生異見。不知諸佛密意。執遣相
空理。以為究竟。此乃破徧計情執。是護過遮詮。便
撥依他圓成。悉作空華之相。若無依圓。本識及一
切法。皆應無體。既非實有。成大邪見。


△次約法斥違理初斥成邪見。】


「智斷證修染淨因果亦不謂全無但執非實故。」


【音義 謂起智斷惑。修因證果。染淨諸法。皆執非
實。成大邪見。何者。外道亦不謂染淨等皆無。但執
非實。謂染因不招惡果。淨因不感善果。如空華等。
因果皆虗。


△次斥反正智。】


「若一切法皆非實有求石女兒用為軍旅。」


【音義 若染淨等一切諸法。皆非實有。菩薩不應
為捨不實生死。精修不實菩提資糧。誰有智者
。幻敵喻不實生死。石女兒軍旅。喻不實資糧。


△三總結證成。】


「故應信有能持種心彼心即是此第八識。」


【△二異熟心初引經證有。】
[003-0585c]


「又契經說有異熟心彼異熟心不應有故。」


【合響 宗鏡第四十七卷云。謂前世中。以善不善
業為因。招感得今生第八異熟心是果。若無下證
成。


△次依義廣釋初簡轉識非真異熟。】


「謂眼等識有間斷故是異熟生非真異熟。」


【音義 非一切時是業果者。謂眼等識通三性。於
中唯無記性。是滿業所感之果。若起善惡時。則非
業果。故云非一切時是業果故。異熟下。轉釋間斷
非異熟心。謂彼命根。依第八識立。由先業所引。住
時決定。無有斷巳更續之義。言等者。等眾同分。眼
等下。簡六識中滿業果。非真異熟。量云。眼等識是
有法。非異熟心宗。因云。有間斷故。非一切時是業
果故。喻如電光等。


△次明第八是真異熟初約有情身器顯有真
異熟。】


「定應許有真異熟心復依何法恒立有情。」


【音義 初依理順明。由上理故。決定應許有真異
熟。是酬引業果。能變身器。為有情依。次身器下。反
顯。簡非根身器界。離心理非有故。不相應法。指命
根及眾同分。轉識等非恒有故。若無此心。身器誰
變。又依何法。恒立有情。


△次約身受怡勞顯有真異熟。】


「又在定中或不在定彼位如何有此身受。」
[003-0586a]


【音義 謂在定時無思慮。不在定時有思慮。無思
慮。則後時身有怡適。樂受生起。有思慮。則後時身
有勞損。苦受生起。此等身受現行。皆由真異熟有。
此若無者。無如是事。


△三約非佛有情顯有真異熟。】


「非佛起餘善心等位如許起彼時非佛有情故。」


【補遺 非佛者。謂十界中除佛。顯餘之九界有情
位中。起餘善等心時。必應現起真異熟心。對佛果
極善。故稱餘善。等者。等於不善無記。即等覺位菩
薩。猶有一分俱生法執未盡。而異熟尚在。究竟空
時。必在菩薩金剛道後故。唯佛無異熟。如許起彼。
餘善心等。則定有異熟。非佛是有情故。量云。非佛
起餘善心等位是有法。必應現起真異熟心宗。因
云。非佛有情故。同喻如許起彼時。


△三總結證成。】


「由是恒有真異熟心彼心即是此第八識。」


【△三界趣生體初引經證有。】


「又契經說有情流轉彼趣生體不應有故。」


【合響 初引經。若無下證成。宗鏡第四十七卷云。
須信有第八識。為三界九地五趣四生之體。若無
此識。即一切有情。不應得有。


△次依義廣釋初標義。】


「謂要實有恒徧無雜彼法可立正實趣生。」


【補遺 具足四義。方是趣生之體。
[003-0586b]


△次釋成初簡轉識等非趣生體。】


「非異熟法趣生雜亂皆不可立正實趣生。」


【音義 謂前六識善染二性。待現緣起。非業所感
故。非異熟法。若以此為趣生體。則趣生雜亂。何者
住此趣生中。起餘趣生法故。如於人中。若起上品
善心。則屬諸天。若起上品惡心。則屬地獄。中下善
惡准知。是善染心。既雜亂故。非正實趣生之體。諸
異熟色者。謂五色根。與香味觸。及色聲中一分五
識業所感者。即前五識異熟生無記。此等諸無記
法。雖不雜亂。不徧無色界故。非趣生體。生得善者。
善有修得報得。此即報得善心。謂先修習為因緣
故。後於此中。生便即得。名俱生善。意識中業所感
者。即第六識異熟生無記。此二雖徧三界。起不雜
亂。然於無心位中。間斷不生。不恒有故。非趣生體。
不相應行。指命根眾同分。此二雖徧。恒有無雜。然
依此識假立。無實體故。亦非趣生。故總簡皆不可
也。


△次明第八心品是趣生體初約實等四義順
明。】


「唯異熟心及彼心所實恒徧無雜是真實趣生。」


【音義 唯第八現行心品。反上所簡。是四義故。是
趣生體。


△次約無色第六反釋。】


「此心若無生無色界故唯異熟法是正實趣生。」
[003-0586c]


【音義 謂若不許有異熟心。生無色界有情。既無
有色與前五識。唯有意識。起善等心時。應非趣生。
以無異熟趣生體故。設許下。彼謂無色有情。未斷
惑故。所起善等。是有漏攝。猶名趣生故。縱云設許
趣生攝諸有漏。那含聖者。生無色界。巳斷惑故。所
起善等。或是無漏。應非趣生。許便違理。何者。理應
有界。必是趣生。如四果聖人。未入無餘。猶是趣生
攝故。勿有下結示。勿有前起善等。非趣生過。及後
無漏。非趣生攝失。故應許有唯異熟法。是正實趣
生。


補遺 攝論云。生無色界。若離異熟。染汙善心。應
無種子。染汙善心。應無依持染汙善心者。謂無色界天。起愛味著。名為
染汙。有等至故。名為善心。又即於彼無色界。若出世心謂無漏心。正現在

前。餘世間心有漏心。皆滅盡故。爾時便應滅離彼趣爾時
便應滅離彼趣者。彼趣所攝。異熟無故。不由功用自然應得無餘涅槃。能治現前一切所治。皆永斷故


△三約佛非趣生反證。】


「由是如來非趣生攝諸戲論種巳永斷故。」


【音義 由上理故。佛非趣生。異熟巳空故。亦非三
界攝。諸漏永盡故。苦集二諦。是三界因果。如來巳
捨故。界是因義。即有漏種。諸戲論種。巳永斷故。


△三總結證成。】


「正實趣生既唯異熟故知別有此第八識。」


【△四有執受初引經證有。】


「又契經說有色根身彼能執受不應有故。」
[003-0587a]


【合響 初引經。若無下證有。宗鏡第四十七卷云。
有色界中有情。有五色根。及內五塵。是第八親相
分。唯第八識能執受。若是餘識。即無此能。


△次依義廣釋初明第八是能執受初顯有
能執受心。】


「謂五色根及彼依處彼定由有能執受心。」


【音義 眼等五根勝義根。及彼依處浮塵根。過去巳滅。
未來未生。唯現在世。是有執受故。決定應有能執
受心。


△次立第八是能執受初正立。】


「唯異熟心先業所引眼等轉識無如是義。」


【△次簡別。】


「此言意顯眼等轉識唯異熟心故作是說。」


【音義 此眼等轉識無如是義之言。非顯能執受。
唯異熟心。何者。若謂唯以異熟為能執受。則諸佛
異熟巳空。應無執受耶。然無垢識。亦能執受諸佛
色身。是故此言非顯能執受。唯異熟心。若爾何故
前云唯異熟心能執受。然能執受有漏色身。唯異
熟心。故作是說。


△次簡轉識等非能執受初簡諸轉識。】


「謂諸轉識現緣起故不能執受有漏色身。」


【音義 此中有三比量。皆以末句不能執受有漏
色身為宗。初量總明轉識。次二量。別約三性現緣
起。簡非引業。非引業者。簡非一類。謂善染二性。是
[003-0587b]
自力招。非業所引。正如非擇滅無為。是自性清淨。
非由智力斷惑所顯。非徧依簡非能徧。不相續簡
非相續。是故轉識。不能執受有漏色身。


補遺 現緣起者。假現在緣。而得生起。謂眼識九
緣生等。瑜伽第五十一卷云。謂阿賴耶識。先世所
造業行為因。眼等轉識。於現在世眾緣為因。如說
眼及境界作意力故。諸轉識生。


△次簡諸心所。】


「諸心識言亦攝心所定相應故如唯識言。」


【補遺 量云。轉識心所是有法。不能執受宗。與諸
轉識定相應故。喻如唯識。言恐有謂轉識不能執
受。或彼心所可能執受。故又簡之。


△三簡色根命根。】


「非諸色根不相應行無所緣故如虗空等。」


【合響 五色根。是所執受。無能執受義。不相應行
中。命根等。無實自體。根雖有照境之用。而無能緣
之義故。同不相應行。並無所緣。量云。諸色根不相
應行是有法。非可能執受有色根身宗。無所緣故
因。如虗空等喻。


△三總結證成。】


「故應別有能執受心彼心即是此第八識。」


【△五持壽煖識初引經證有。】


「又契經說壽煖識三令久住識不應有故。」


【合響 初引經。若無下證有。
[003-0587c]


△次依義廣釋。初簡轉識非持壽煖識。】


「謂諸轉識有間有轉不可立為持壽煖識。」


【音義 諸轉識是有法。不可立為持壽煖識宗。因
云有間有轉無恒持用故。喻如聲風等。


△次明第八是持壽煖識初正立。】


「唯異熟識無間無轉故可立為持壽煖識。」


【音義 異熟識。反上諸義故。可立為持壽煖識。壽
煖如初卷中釋。此二住時。決定亦無間轉。故為同
喻。立量可知。


△次釋成初正釋。】


「經說三法更互依持唯識不然豈符正理。」


【音義 恐有謂曰。經說識言。或詮轉識。何理定知
是第八識耶。故釋云。經說三法更互依持。而壽與
煖。一類無間。識獨不然。如何同彼。有恒持用故。有
間轉識。與無間壽煖。更互依持。豈符正理。


△次通妨初難。】


「雖說三法更互依持何不許識獨有間轉。」


【音義 大乘宗。許煖不徧三界。以無色無身故。無
煖相故。小乘引煖為例。難云。三法相依。既許煖法
不徧三界。何不許識亦有間轉耶。


△次釋初約三法具處釋。】


「此於前理非為過難故前所說其理極成。」


【音義 謂難之不得其當。故云非為過難也。前准
經立第八。是持壽煖識者。正約是處具有三法。俱
[003-0588a]
無間轉。可恒相持。若無色不具煖法。此煖法更無
恒相持用。前以此三法俱無間轉之理。顯示經說
識言。非詮轉識。正明異熟識有恒持用。今援煖法
不徧為難。豈壞前所立理。何者。以捨煖時。餘二不
捨故。我以前所說持壽煖者。為無間異熟。其理極
成。


△次約煖不徧處釋。】


「又三法中壽煖二種爾時何識能持彼壽。」


【音義 煖是第八相分色法。壽是命根。即依親生
第八現行種子。假立自異生。乃至未空異熟。此二
恒屬有漏。故知彼識定非無漏。此則立理。顯示三
法定俱有漏。生無下。正約煖不徧義折難。謂那含
聖者。生無色界。第六起無漏心時。此識若無。爾時
何識能持彼壽。勿無漏心。持有漏種。


△三總結證成。】


「由此故知有異熟識彼識即是此第八識。」


【△六生死時心初引經證有。】


「又契經說諸有情類生死時心不應有故。」


【音義 初引經。謂有情類。於受生時。及命終時。眼
等轉識。定不現起。必住散心。有心非無心。亦非定
心。若無下。反顯證有。


△次依義廣釋初正明生死時心初明正義
初簡轉識非生死時心。】


「謂生死時身心惛昧有必可知如餘時故。」
[003-0588b]


【音義 初約身心惛昧。顯無轉識。量云。謂生死時。
明了轉識。必不現起。身心惛昧故。如睡無夢極悶
絕時。又此下。約行相所緣不可知。顯無轉識。量云。
此位中。六種轉識。必不現行。行相所緣不可知故。
如無心位。六種下反顯。有必可知。如尋常非生死
時故。


△次明第八是生死時心。】


「真異熟識極微細故名生死心不違正理。」


【合響 問生死位。六識行相所緣。既不可了。名為
無者。生死位異熟。行相所緣。亦不可了。云何非無。
答真異熟識。極微細故。行相所緣。俱不可了。非謂
無心。名不可了。以此異熟。是酬引業。為總報主。一
期相續不斷。恒無轉變。即此是散心有心。非無心
定心。以此名為生死時心。


△次斥異說初異說初敘。】


「有說五識此位定無故受生位意識亦無。」


【音義 初謂受生位中。定無五識。意識下。謂無第
六因五識者。謂因與五識。同緣現五塵境。此即同
時意識。因他教者。謂因他人之教。起邪正思惟。此
即散位。獨頭意識定為因者。謂即諸禪三昧中定
位。獨頭意識。謂第六意識生起。由此三因。今生位
三因。既不可得。故受生位。意識亦無。云何說言受
生命終必住散心。


補遺 受生位無意識。原同正論。但妄謂由三因
[003-0588c]
之不可得。故無意識。則成異說。以其不信有第八
識中種子為因。而別以五識等三因為因。故被大
乘破斥。


△次破初正破。】


「若爾有情生無色界必無引定散心無由起故。」


【音義 若爾牒前所執。謂若受生位中。諸因無故。
意識不起。有情若生無色界中。後時意識。應永不
生。何者。定心必由散意加行。引起散意。必由五識
他教。引起五識他教。彼界必無。引定散心。無由而
起。既無三因。故永不生。


△次遮救。】


「若謂彼定由串習力此即前因何勞別說。」


【音義 先牒救詞。彼救云。彼界雖無引定散心。然
由宿昔串習力故。後時彼定率爾現前。彼初下破。
若由串習。彼初生時。寧不現起。何待後時。又欲下
例破。謂無色界。既許定心。由串習力率爾現起。於
欲色界初受生時。串習意識。亦應現起。何獨不然。
若謂初受生時。由惛昧故。意識未即現前。此即前
云身心惛昧。轉識不現。何勞別說。


△次餘部。】


「有餘部執生死等位極成意識不如是故。」


【音義 先敘。應知下通。


△次別明將死時心初立義。】


「又將死時由善惡業轉識不能執受身故。」
[003-0589a]


【音義 瑜伽論云。又將終時作惡業者。識於所依。
從上分捨。即從上分冷觸隨起。於是漸捨。乃至心
處造善業者。識於所依。從下分捨。即從下分冷觸
漸起。如是漸捨。乃至心處。當知後識唯心處捨。從
此冷觸。徧滿所依。


補遺 瑜伽第五十一卷云。何故若無阿賴耶識。
命終時識。不應道理。謂臨終時。或從上身分。識漸
捨離。冷觸漸起。或從下身分。識漸捨離。冷觸漸起。
非彼意識有時不轉。故知唯有阿賴耶識。能執受
身。此若捨離。即於身分冷觸便生。身無覺受。意識
不爾。是故若無阿賴耶識。不應道理。


△次釋成初簡轉識不生冷觸。】


「眼等五識各別依故不應冷觸由彼漸生。」


【音義 各別依者。簡非徧依。謂眼識依眼根。乃至
身識依身根故。或不行者。或時緣缺。不現起故。不
住身者。謂第六識。不依五色根。唯依心根故。境不
定者。或色或心。或過現未來等境。徧緣一切故。徧
寄身中恒相續者。如經云。其心在在常處諸根。隨
逐諸塵。無有暫捨。以眼等六識。有此諸義。不應冷
觸由彼漸生。


△次明第八能生冷觸。】


「唯異熟心由先業力雖變亦緣而不執受。」


【音義 唯異熟心。是能執受。捨執受處。冷觸便生。
何者。壽煖識三。不相離故。無識之處。便無煖故。冷
[003-0589b]
觸起處。如外器界。即是非情。此識雖變。亦緣為境。
而不執受。


△三總結證成。】


「故知定有此第八識。」


【△七緣起依初引經證有。】


「又契經說識緣名色彼識自體不應有故。」


【音義 先引經。瑜伽論。問何故建立名色與識。互
為緣耶。答識於現法中。用名色為緣。名色復於後
法中。用識為緣。所以者何。以於母腹中。有相續時。
說互為緣故。由識為緣。於母腹中諸精血等。名色
所攝受。和合共成羯邏藍性。此即名色為緣。復令
彼識。於此得住。斯即二法相依。俱時轉義。若無下
證成。


△次依義廣釋初引經釋。】


「謂彼經中自作是釋恒俱時轉不相捨離。」


【音義 非色四蘊。謂受想行識。羯邏藍。此云雜穢。
父母赤白不淨。為雜穢。此即初位。等餘四位。俱舍
頌云。最初羯邏藍。此云薄酪。次生額部曇。此云胞。
從此生閉尸。此云軟肉。閉尸生健南。此云堅肉。五
缽羅奢佉。此云肢節。此之五位。皆名色支。此第五
位。亦六處攝。下有三位。皆六處支。六髮毛爪位。七
根位。八形位。若取一生。皆名色攝。則六處觸受。皆
屬名色。故云等也。如束蘆者。如立二束蘆。兩頭相
依。方得安住。去東西倒。去西東倒。名色與識相依
[003-0589c]
亦然。


△次明論釋初明第八是名色緣初正明。】


「眼等轉識攝在名中此識若無說誰為識。」


【音義 宗鏡第四十七卷中。引小乘云。我將六識
為名色依。何要第八。論主云。眼等六識。巳攝在名
中。為識蘊故。須得第八為名。外識支。與名色為依。
第八若無。說誰為識。


合響 華嚴鈔云。若言四蘊曰名。羯邏藍等為色。
則所依現行之識。亦唯賴耶。又云。以非色四蘊為
名。則名支之中。巳有識竟。故以第八為識支也。


△次遮救。】


「亦不可說名中識蘊第六羯邏藍時無五識故。」


【音義 清涼曰。恐復救云。名中識蘊。是眼等五。所
謂識支。即是第六。故遮破云。亦不可說等。意顯初
七日內羯邏藍時。根未具足。境未現前。大小乘教。
共許無前五識故。大乘以第六。為名中識蘊也。


△次簡轉識非名色緣。】


「又諸轉識有間轉故寧說恒與名色為緣。」


【△三總結證成。】


「故彼識言顯第八識。」


成唯識論音響補遺卷第三



音釋
[003-0590a]



音英

音酬筭也

音蒙。目不明也

音使。馬行疾也

沈平聲。水聚而𨗉。淺之對


音銳。深明通達也

呼昆切。音昏。心不明也

樞絹切。音釧。穿也貫也


郎佐切。羅去聲。巡也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