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n0049 成唯識論音響補遺-清-智素 (master)



成唯識論音響補遺卷第九〔龍誡〕
清武林蓮居 紹覺大師 音義
新伊大師 合響
法嗣智素 補遺


【△次別釋無性亦不離識性初躡前申難。】


「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說一切法皆無自性。」
[009-0718a]


【△次舉本頌答。】


「頌曰即依此三性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


【△三末論釋成初正釋頌文初釋三種無性
初總明三無性是密意說。】


「論曰即依此前所說三性於有及無總說無性。」


【音義 先釋初二句。故佛下。次釋後二句。密意者。
謂若顯了說。則雙明三性二無性。方是不有不無
之中。謂後下轉釋。意明。依圓二性。雖有實體。愚夫
於此依圓。妄起我法實有之執。此我法執即是徧
計。佛為除此。併說皆無。


合響 玄談第五卷云。第三時中。就大乘正理。具
說三性三無性等。方為盡理。鈔釋云。具說三性三
無性等者。此有兩重。一約三性。則初時約依他說
有。二約徧計說空。三具說三性。則徧計是空。依圓
是有。以為中道。二者約三性皆有。約三無性皆空。
第一時中說三性皆有。第二時中總說諸法皆悉
無性者。約三無性密意說耳。謂若顯了說。則雙明
三性三無性。方是中道。故為盡理。又疏云。是故於
彼三時。初墮有邊。次墮空邊。俱非了義。後時具說
徧計性空。餘二為有。契會中道。方為了義。據此
則經中說三無性。是佛密意。若約時而論。乃是第
二時。墮空邊教。非為了義。今明大乘唯識正理。必
當於三自性。依圓是有。徧計是空。方是中道了義
耳。
[009-0718b]


△次別釋三無性依三性立初徵。】


「云何依此而立彼三。」


【△次釋初正釋。】


「謂依此初徧計所執而是眾色無性所顯。」


【音義 先明徧計畢竟無性。此非假說。依次下釋
依他無性。謂依他起法。從四緣生。譬猶幻師所作
幻事。託眾緣起。無如外道妄執自然生義。假說無
性。非依他起性體全無。依後下釋勝義無性。謂勝
義中無我法性故。亦但假說。非性全無。如太虗下。
喻明太虗有勝義。眾色喻依他起。謂此勝義。是依
他起上無。徧計所顯故。名勝義無性。


△次簡濫。】


「雖依他起非勝義故而濫第二故此不說。」


【合響 謂有問曰。雖依他起。非第四廢詮談旨之
勝義故。不得正名為勝義無性。然淨分依他中。四
智菩提。隨在何諦。皆以勝法而為所緣。亦以勝為
義故。即第八卷末所云行勝義也。是則依他。雖不
得正名為勝義無性。據淨分邊。亦得說為勝義無
性。何不依依他立勝義無性耶。釋曰。而濫第二故。
此不說意。謂淨分依他。雖亦得名為勝義。然既依
圓成實。立為勝義無性。更若立依他。為勝義無性
者。則濫同第二依圓成實所立勝義無性故。略而
不說。以依他若立為勝義。則依圓成所立之勝義
無性。是第二故。問據何文義。作如此釋。答瑜伽第
[009-0718c]
七十四卷云。復次三種自性。三種無自性性。謂相
無自性性。生無自性性。勝義無自性性。由相無自
性性故。徧計所執自性。說無自性。由生無自性性
故。及勝義無自性性故。依他起自性。說無自性。非
自然有性故。非清淨所緣性故。唯由勝義無自性
性故。圓成實自性。說無自性。何以故。由此自性亦
是勝義。亦一切法無自性性之所顯故。既云及
勝義無自性。又云唯由勝義無自性。是知依他亦
有勝義無性之義。但不得正立為勝義無性耳。


△次釋唯識實性初會圓成即勝義真如
會歸勝義。】


「此性即是諸法勝義作是說此諸法勝義。」


【合響 此性者。即上勝義。非性全無之性。然勝義
下。會玄第十卷釋云。四種勝義等者。准法苑云。初
釋名。後出體。初釋名復二。初釋總名。次釋別名。釋
總名者。護法釋云。勝義者。勝謂殊勝。義有二種。一
境界名義。二道理名義。第三勝義。諸論多說。即是
勝義。或四勝義皆勝之義。論說依他圓成二性。隨
其所應。根本後得二智境界故。其無漏真智。隨在
何諦。亦以勝為義。真如為境故。通其有財釋。第四
勝義。多依於道理名義。廢詮談旨。非境界故。前三
勝義境界為義。諦者實義。事如實事。理如實理。理
事無謬。名之為諦。勝義即諦。勝義之諦。二釋如次。
世俗者。世謂隱覆空理。有相顯現。如結巾為兔等
[009-0719a]
物。隱本之巾。兔相顯現。此亦如是。今隨古名世俗
諦。又復性隨起盡。名之為世。體相麤顯。目之為俗。
世即是俗。名為世俗。或世之俗義。亦相違。諦者實
義。有如實有。無如實無。有無不虗。名之為諦。世俗
即諦。世俗之諦。二釋如前。次釋別名者。一世間勝
義者。事相麤顯。猶可破壞。名曰世間。亦聖所知。過
第一俗。名為勝義。二道理勝義者。智斷證修因果
差別。名為道理。無漏智境。過第二俗。名為勝義。三
證得勝義者。聖智依詮空門顯理。名為證得。凡愚
不測。過第三俗。名為勝義。四勝義勝義者。體玅離
言。逈超眾法。名為勝義。聖智內證。過第四俗。復名
勝義。此中世間即勝義諦。乃至勝義即勝義諦。皆
持業釋。或勝義之諦。依士無失。四世俗中。一世間
世俗者。隱覆真理。當世情有。墮虗偽中。名曰世間。
凡流皆謂為有。依情是名。假言世俗。二道理世俗
者。隨彼彼義。立蘊等法。名為道理。實相顯現。差別
易知。名為世俗。三證得世俗者。施設染淨因果差
別。令其趣入。名為證得。有相可知。名為世俗。四勝
義世俗者。妙出眾法。聖者可知。名為勝義。假相安
立。非體離言。名為世俗。此中世間即世俗。乃至勝
義即世俗。皆持業釋。次出體者。第一勝義體者。成
唯識說。謂蘊處等事。涅槃亦云。有名無實。名第一
義。蘊處界等。亦是勝義。第二勝義體者。成唯識云。
謂四諦等因果體事。涅槃亦言。苦集滅道。名第一
[009-0719b]
義諦。第三勝義體者。成唯識說。依詮門顯二空真
如。涅槃亦言。無八苦相。名第一義。總觀諸法。為二
無我故。無苦等八。名勝義也。第四勝義體者。瑜伽
論說。謂非安立一真法界。涅槃亦言。實諦者。即是
如來虗空佛性。又言。無燒割等。名第一義。不依無
我而顯真故。前三勝義有相故安立。第四勝義無
相故非安立。第一世俗體者。顯揚論說。謂所安立
軍林瓶等等於衣飲食車兼嚴具城舍等一切物也。我有情等。或無實
體。或體實無。但有假名。都無實性。然通有用無用
二法。瓶等有用。我等無用。涅槃經云。有名無實。如
我眾生。乃至旋火之輪。及名句等五種世法。是名
世諦。眾生等無用。火輪等體無。第二世俗體者。瑜
伽論說。所安立蘊處界等。涅槃亦云。諸陰界入名
世俗。即有為諸法體事。有別體用。異於初俗。第三
世俗體者。顯揚論說。謂所安立預流果等。及所依
處。即諸聖果四諦理等。涅槃亦云。有八苦相。名世
俗諦。第四世俗體者。瑜伽說。即所安立勝義諦性。
涅槃說言。若燒若割。若死若壞。名為世俗。由可燒
割等。無有常一我法等相。即二無我。名為世俗諦
也。第一世俗體假安立。後三世俗體有安立也
開蒙。問四俗諦名義相攝。答一假名無實諦。謂軍
林瓶車。二隨事差別諦。蘊處界等。三方便安立諦。
苦集等。四法假名非安立諦。二空真理。問四真諦
義。答一體用顯現諦。當第二俗蘊處等法。二因果
[009-0719c]
差別諦。當第三俗苦等四諦。三依真顯實諦。當第
四俗二空真如。四廢詮談旨諦。一實真如。文雖
不說四種世俗。為對顯四種勝義。故具引之。此中
下舉頌簡非。謂頌所言諸法勝義者。簡非前三。唯
取第四一真法界。以是最勝道品所行之境義故。


△次會歸真如初正會歸。】


「亦即是真如真謂真實即是湛然不虗妄義。」


【△次釋亦言。】


「亦言顯此復有多名如餘論中隨義廣釋。」


【△次會圓成即唯識實性。】


「此性即是唯識實性為簡世俗故說實性。」


【補遺 先以虗妄簡。復有下。次以真俗簡。宗鏡。問
唯識性與唯識。有何同異。答各有二義。且唯識性
二義者。一者虗妄唯識性。即徧計性所遣清淨。二
者真實唯識性。即圓成實性所證清淨。若言唯識
者。有二義。一者世俗唯識。即依他起所斷清淨。二
者勝義唯識。即圓成實所得清淨。


△次結示勸信。】


「三頌總顯諸契經中總撥諸法都無自性。」


【音義 巳上廣明唯識相性。顯前頌意竟。


△三後有五頌明修行之位次初略明五種行
初牒前問後。】


「如是所成唯識相性誰於幾位如何悟入。」


【音義 初句牒前二十五頌之義。初二十四頌。成
[009-0720a]
唯識相。次後一頌。成唯識性。次句正問。謂是誰人。
於幾位次。乃能悟入唯識相性。


△次如次答釋初標。】


「謂具大乘二種性者略於五位漸次悟入。」


【△次釋初明二種種性。】


「何謂大乘二種種性方能漸次悟入唯識。」


【音義 初句徵。一本下釋。一本性住種性者。宗鏡
釋云。未聞正法。但無漏種。無始自成。不曾熏習令
其增長。名本種性。性者體也。類也。謂本性成住。此
菩薩種子。性類差別。不由今有。名本性住種性。菩
薩地說。無始法爾六處殊勝會玄記第八卷云。無始法爾等者。言總意
別故。意顯第六意處中有第八識內含藏無漏勝種子故。不同自餘有漏諸法。故名殊勝。自無始來法爾
而有。展轉相續窮未來際相續不盡。種子引種子故。即性種性也。以此種子。在藏識中。第八識體。屬意處
攝。是故總名六處殊勝。開蒙三科。攝百法中。十二處攝法。第六意處。收八王故。八在六內。名本

性住種性。習所成種性者。此聞正法巳去。令無漏
舊種增長。數習種性。廣如彼說。要具下結示菩薩地說。
聞十二分教法界等流平等而流。又法界性善順惡違。具諸功德。此亦如是。故名等流


合響 開蒙云。何謂大乘二種種性。一本性住種
性。二習所成種性。問本性住種性。答謂無始來。依
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問何者名為具本性
人。答外凡人是。問何名外凡。答雖具此性。未發堅
固大菩提心。名外凡位。問習所成性。答謂聞法界
等流法巳。聞所成等熏習所成。問此何等人名習
性。答內凡人是。問何名內凡。答此性定在發心巳
[009-0720b]
後。約初入劫。名內凡位。問云何入劫。答謂發心後
修十千劫。方入十信。言入劫者。乃三僧祇之初首。
名為入劫


△次明五位悟入。】


「何謂悟入唯識五位謂住無上正等菩提。」


【音義 初句徵。一資下釋。順解脫決擇義。並見下文。


△三明漸次悟入。】


「云何漸次悟入唯識復令悟入唯識相性。」


【音義 初句徵。謂諸下釋。於五位中。後後勝於前
前。唯究竟位。乃能圓滿唯識相性。故云漸次悟入。


△次廣明五種行位初資糧位初末論設問。】


「初資糧位其相云何。」


【△次舉本頌答。】


「頌曰乃至未起識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


【△二末論釋成初正釋頌文初明位即前二句。】


「論曰從發深固大菩提心由此亦名順解脫分。」


【音義 清凉鈔第十六卷之三。釋曰。資糧位者。即
是三賢。謂修福智二事資糧。益巳身之糧用故。涅
槃名為解脫行。行行不違。故名為順。分者因義。支
義。是解脫因之一分故。


合響 開蒙。問又何名為順解脫分。答為有情故。
勤求究竟大解脫果。由此亦名順解脫分。資糧自
利之名。順分利他之號。問此資糧位。有幾行位。答
有四十心。謂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
[009-0720c]


△次明惑即後二句初略釋。】


「此位菩薩依因善友令彼不起二取現行。」


【合響 宗鏡第八十七卷。引攝論云。能悟入中。大
乘多聞熏習相續。此乃因力。巳得奉事無量諸佛。
出現於世。即善友力。巳得一向決定勝解。非諸惡
友所能動搖。名作意力。巳善積習諸善根等。名資
糧力文 開蒙云。由三力積集無間。名資糧力。多住外門修菩薩行者。
謂由未了能所取空。所修施等。多依事相。不能稱
理而修行故。開蒙。問此位伏除何障染法。答少能
伏除取二取現。問何故少能不多能也。答多住外
門。修菩薩行。所以少能。問何名外門。答散心名外。
問何知如此。答本論頌云。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
滅。故唯能伏取二取現


補遺 多住外門修菩薩行者。謂未能伏六七識
中俱生我執。所修施等。多著有相。不能三輪體空
故。二取隨眠。猶未伏滅。唯少能伏二取麤現耳。


△次廣釋初釋二取隨眠即正釋頌義。】


「此二取言顯二取取即是所知煩惱障種。」


【音義 謂此頌中所言二取者。顯是能執相見等
二之執。執取二取。是故亦得二取之名。即現煩惱
所知二障。二取習氣。名彼隨眠。隨逐下釋隨眠義。
隨眠即是二障種子。


合響 宗鏡第八十七卷云。隨眠義者。隨逐有情。
常在生死。眠伏藏識。不現餘處。故名隨眠。或隨增
[009-0721a]
過。故名隨眠。隨逐有情。多增過失。故名隨眠。何故
眠者乃是增義。如人睡眠。眠即滋多。故過失增。是
隨眠義。即二障種也


補遺 二取取者。二取即相見等是。能所取故。下
取字是二取。上取字執著義。執取能所取故。即二
障現行取也。


△次轉解二障初正釋初煩惱障。】


「煩惱障者謂執徧計能障涅槃名煩惱障。」


【音義 清凉釋曰。欲界四諦。各有十惑。為四十。上
二界各除瞋。有七十二。為百一十二。並是見道根
本之惑開蒙云。我執為根。生諸煩惱。法執為根。餘障得生。然疑及三見謂見
取戒取邪見也。唯是見斷。修道之中。欲界唯六謂任運貪瞋癡慢身
見邊見。上二界除瞋為十。故修有十六。見修合辯。有

一百二十八。


△次所知障初正釋。】


「所知障者謂執徧計能障菩提名所知障。」


【音義 清凉釋云。見疑巳下。辯出頭數。與煩惱障
同。煩惱障麤。有多品類。二乘所斷。唯是不善有覆
性。故以數顯。今所知障細。無多品類。唯菩薩斷。亦
是異熟無記所攝。故不顯數開蒙。問二障頭數。是同是別。答同是根隨
二十六惑。問既同根隨。何稱二障。答由貪上有擾惱用。名煩惱障。有覆盖用。名所知障。又顯

法執無明。唯一住地。煩惱即是四住地攝。故不顯
數。慢等者。亦等隨惑。所知境者。有為無為。無顛倒
性者。謂真如理。由覆此境。令智不生。前煩惱即障
[009-0721b]
持業釋。今所知之障依主釋


△次料簡初分對諸識。】


「此所知障決定不與餘由意力皆容引起。」


【音義 先對第八定不與俱。何者。此障強勝。要與
無明慧俱。法空智心品俱起。彼異熟微細故。不與
無明及慧俱。故無法空智品。故不相應。七轉下。對
前七識。或少或多如煩惱說者。末那有四。謂法見
法癡法慢法愛。意識具十。眼等五識。無計度分別
故。由稱量等起慢等故。定不與法慢見疑俱。餘法
貪法恚法無明。由意識力。皆容引起。


△二對三性心。】


「此障但與不善無記癡無癡等不相應故。」


【音義 唯通二性。非善心俱。論說下引證。癡無癡
等不相應者。謂善心定與無癡俱。此與癡俱。如暗
與明。非定俱故。


△三二障辯異。】


「煩惱障中此障必有有勝有劣斷惑前後。」


【音義 彼定用此為所依者。此如株杌。由迷杌故。
方謂人等。二障亦爾。由迷法故。方起我執。以我執
必依法執而起。故云彼定用此而為所依。問二障
皆以見疑等為體。云何聖道斷二隨眠說有前後。
答由此二障。執我執法。作用有別。隨聖道用。有勝
有劣。故二隨眠斷有前後。


△四對四無記。】
[009-0721c]


「此於無覆無記性中若望菩薩亦是有覆。」


【音義 初對四無記。簡非餘三。謂此於四種無覆
無記性中。唯是異熟無記中。異熟生無記所攝。非
餘三種。何者。威儀等三。勢用微劣。不能覆理及障
智故。此名下。約大小乘。簡覆無覆。問前文云。覆所
知境。名所知障。今復云何名無覆耶。釋意可知。


△五問答釋妨初問。】


「若所知障有見疑等如何此種契經說為無明住地。」


【音義 問云。經說五住地煩惱。此障種子。名為無
明住地。若言此障有見疑等。豈不違經。


△次答。】


「無明增故總名無明豈彼更無慢無明等。」


【音義 先直答。如煩下例明。契經亦說。煩惱種子
屬惡見者。立為見一切住地。屬欲界色無色界攝
者。即立彼為欲愛色愛有愛三住地名。豈彼煩惱。
唯是見愛。更無慢無明等耶。故知契經說此為無
明住地者。依增盛說。非無見等。


△次結判。】


「如是二障分別起者能伏二現行通有漏道。」


【音義 先明二障通見修斷。謂依邪師邪教邪覺
觀生者。名分別起。若不由邪師等生者。名任運起。
二乘下約人說。永斷下約道說。永斷二障分別起
種。在初地無間聖道。永斷任運二障種子。在十地
中無間聖道。二障現起。若分別。若任運。地前漸伏。
[009-0722a]
餘義見下第十卷初。


△次釋未能伏滅。】


「菩薩住此資糧位中止觀力微未能伏滅。」


【△次明地所攝。】


「此位未證唯識真如應知亦是解行地攝。」


【音義 依勝解力者。謂此位菩薩不著果報。不破
禁戒。於苦不動。修道無懈。此等諸障礙因不生故。
心得專一。故於唯識教中。依聞思殊勝解力修福
智殊勝諸行。能於諸法決定了知唯識。亦是解行
地者。應知解行地攝有二位。一資糧。二加行。故言
亦是。


合響 清涼鈔卷第十六之三。引瑜伽四十九及
顯揚第七。於十三住。建立七地。第二即勝行解地。
彼疏釋云。即以此住有漏種現。及無漏種諸善為
體。而猶未證真寂之理。但印持決定。而起諸行。故
名勝解行


△三所修行相初正釋行相初標徵。】


「所修勝行其相云何。」


【△次別釋初福智行。】


「略有二種謂福及智後一唯智餘通二種。」


【音義 先以六度福智攝諸勝行。餘通二種者。若
為智慧。而行精進。是智慧資糧。若為福德。而行精
進。是福德資糧。若緣四無量。而修靜慮。是福德資
糧。餘是智慧資糧。又復為布施忍辱。而行精進。則
[009-0722b]
屬福。若為聞思修慧。而行精進。則屬慧。若依四無
量起緣眾生為境。則屬福。為生盡智無生智及無
分別智等。則屬慧。


△次二利行。】


「復有二種謂利自他一切皆是利他行攝。」


【音義 菩提分等者。謂四念處。四正勤。乃至八聖
道等。三十七品道法。四攝事者。謂布施愛語利行
同事。四無量者。慈悲喜捨。


△三結示。】


「如是等行差別無邊皆是此中所修勝行。」


【△次明退不退初標。】


「此位二障雖未伏除於所證修勇猛不退。」


【音義 謂有問曰。此位菩薩二障未除。於所修行。
為有退耶。為不退耶。故釋曰此位等。


△次釋初菩提廣大屈引他況巳練。】


「一聞無上正等菩提練磨自心勇猛不退。」


【音義 廣者無邊。大者無上。深者難測。遠者長時。
由此退屈。引他巳證。以况於我。我同彼類。何故退
耶。攝論頌云。十方世界諸有情。念念巳證善逝果。
彼既丈夫我亦爾。不應自輕而退屈。


△次萬行難修屈省巳增修練。】


「二聞施等波羅蜜多練磨自心勇猛不退。」


【合響 謂六度行難可修故。心生退屈。於退屈時。
即便省察。我巳獲得如是意樂。離諸弊惡。謂此意
[009-0722c]
樂。遠離慳貪恚等。我由此故。少加功用。修習施等。
當得圓滿。攝論頌云。汝昔惡道經多劫。無益勤苦
尚能超。今行少善得菩提。大利不應生退屈。


△三轉依難證屈引麤況玅練。】


「三聞諸佛圓滿轉依練磨自心勇猛不退。」


【音義 謂於退屈時。引他微因小善。况已勝大玅
因。如行施等尚感貴樂。況我所修清淨玅善而無
果耶。攝論頌云。博地一切諸凡夫。尚擬遠證菩提
果。汝以勤苦經多劫。不應退屈却沉淪。


△三結。】


「由斯三事練磨其心堅固熾然修諸勝行。」


【音義 雖有三退屈之義。由三事練磨其心。所以
不退。


合響 開蒙。問此位中斷修之相。答由三種練磨
心。除四處障。問四處障。答一離二乘作意障。二諸
疑離疑障。三離聞思我我所執障。四斷除分別緣
似我法義境障


△二加行位初末論設問。】


「次加行位其相云何。」


【△次舉本頌答。】


「頌曰現前立少物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


【△二末論釋成初正釋頌文初結前標列。】


「論曰菩薩先於初無數劫謂煖頂忍世第一法。」


【△次釋總別名初釋加行總名。】
[009-0723a]


「此四總名順決擇分非前資糧無加行義。」


【音義 順趣真實決擇分故者。決以無疑為義。擇
以分別法相為義。此二即是聖道。由聖道能滅一
切疑故。能分別四聖諦相故。謂此法是苦。乃至此
法是道。是故一切聖道。名為決擇。然加行位。方將
見道故。有隨順趣入真實決擇分義。近見道等者。
意明煖等善根。近見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資糧無
加行義。


合響 清凉鈔卷第三十四之四釋曰。決擇是智。
即擇法也。決擇疑品。擇揀見品。疑品擇而不決。以
猶豫故。見品決而不擇。非正見故。今此具二。決擇
即分。開蒙。問加行名。答加功用行。名為加行。近
見道故。立加行名。問此又何名順決擇分。答欣遠
之心。不如始業。且求見道。名順決擇分。見道之智
名決擇故。問不如始業。答非屬力劣行合如此。是
知涅槃不越於此。故且求近。云不如始。問始業。答
始初發心。一至遠求大涅槃故。問此位行業。答即
修大乘順決擇分。便是行業。難曰。近見道故。名加
行者。資糧遠見道。無加行義。答若加功用行。而行
資糧。亦名加行。若近見道。加功四善。獨名加行。故
對法說。有資糧皆加行。有加行非資糧。問資益巳
身之糧加行。不名資糧。加功用行。求果資糧。不名
加行。答資糧遠望大果最初。獨名資糧。加功萬行。
加功資糧。亦名加行。問加功而行萬行資糧。得名
[009-0723b]
加行。加行亦望大果。加行亦名資糧。答初位發心
最猛四善。不名資糧。萬行加力方行初位。亦名加
行。問初位心猛。獨名資糧。四善近見。獨名加行。答
曰可爾。若加功行萬行初位名加行。若近見名加
行。初位不得名。問若果資糧四善。亦得名資糧否。
答曰不爾。若如爾難。見道亦是果之資糧。應名資
糧。恁麼則如何即得。答從增立名。但可名見道。不
得名資糧。難曰。從增立名。見非資糧。既是從增立
名。資糧亦是加行。答固知如是。所以五位。立名不
同。互不相濫


△次釋煖等別名初標。】


「煖等四法依四尋思四如實智初後位立。」


【音義 依四尋思四如實智初後立者。初後即上
下義。依下尋思。立為煖法。依上尋思。立為頂法。依
下如實智。立為忍法。依上如實智。立世第一法。


△次釋初總明。】


「四尋思者尋思名義二二相同故合思察。」


【音義 四尋思者。一尋思名。二尋思義。三尋思名
義自性。四尋思名義差別。名即能詮。義為所詮。名
中有句。名詮自性。句詮差別。則名中有自性差別。
義中亦有自性差別。假有實無者。謂以方便智了
此名等。唯意言境。依識假立。非實有故。若能如實
徧知所取名等。離識非有。及能取識。亦不可得。名
為四如實智。攝論曰。謂推求名。唯是假立。實不可
[009-0723c]
得。說名尋思。若即於此果智生時。決定了知假有
實無。名如實智。如是於義自性差別。說亦應爾。名
義相異下。謂有問曰。何故名義各別尋求。名義自
性。及與差別。合觀察耶。答曰。名義相異。故別尋求。
若名義自性。名義差別。此二種二。其相是同。故合
思察。


合響 顯揚論第六卷云。四種尋思者。一名尋思。
二事尋思。三自性假立尋思。四差別假立尋思。名
尋思者。謂諸菩薩。於名唯見名。事尋思者。謂諸菩
薩。於事唯見事。自性假立尋思者。謂諸菩薩。於假
立自性。唯見假立自性。差別假立尋思者。謂諸菩
薩。於差別假立。唯見差別假立。是名差別假立尋
思。此諸菩薩。於名事二種。或離相觀。或合相觀。依
名事合觀故。通達自性假立差別。假立四種如實
智者。一名尋思所引如實智。二事尋思所引如實
智。三自性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四差別假立尋
思所引如實智。


補遺 開蒙。問加行位所修之法。答有四位。四能
發。四所發。四能觀。四所觀。四位。謂煖。頂。忍。世第一。
四能發。謂明得定。明增定。印順定。無間定。四所發。
謂下四尋思觀。上四尋思觀。下如實智觀。上如實
智觀。所觀四。謂名空。義空。自性空。名義差別空。能
觀四。即前尋思如實四觀是也。


△次別釋初煖位。】
[009-0724a]


「依明得定發下尋思道火前相故亦名煖。」


【音義 先正釋煖位。明得定者。攝論云。明謂能照
無有義智。所取果遂。故名為得。此定創得無義智
明。故獲明得三摩地。譬如最初求得火等。發下尋
思觀無所取者。尋思即是明智。謂以明智。推求名
等假立為體。實不可得。故曰無所取。謂此下轉解。
先釋發下等八字義。如文。初獲下。釋明得二字義。
日前行相。謂東方日未出時之精色。喻慧前方便。
即此下。釋煖字義。謂如鑽木取火。先有煖氣。是引
火之前相。喻此位是實智火之前相。故立煖名。


補遺 開蒙。問依何位。入何定。發何智。觀何法。答
初依煖位。入明得定。發下尋思。創觀所取名義。自
性差別皆空。問何由得空。答觀所取四。皆自心變。
皆假施設。實不可得。不空而何。清涼云。明得是定。
尋思是慧。故云發也。


△二頂位。】


「依明增定發上尋思尋思位極故復名頂。」


【音義 先正釋。謂此下轉解。煖位巳觀。故名重觀。
方便智增。故名明增。尋思至極位。復名頂。


合響 開蒙。問何故頂位。重觀四法。答初伏難故。
所以重觀


△三忍位。】


「依印順定發下如實智境識空故亦名忍。」


【立義 先正釋。印前所取。順後能取。名為印順。創
[009-0724b]
得如實智果故。名為下忍。即別境中。勝解有二義
故。一者印持決定。二者順樂忍可。今則印前無所
取。順後無能取。二義皆具。故名曰忍。又准下文。忍
有三品。謂輭中上。此中印順。即輭中二品也。既無
下轉解。先能所對辨。謂既無所取名等。寧有能取
實識。何者。所取能取。相待有故。


合響 開蒙。問此忍有幾。答有下中上。下忍印無
所取。中忍印無能取。問第三位何義名忍。答忍境
識空。故名為忍


△四世第一位。】


「依無間定發上如實智此最勝故名世第一法。」


【音義 先正釋。謂此位中。重發如實智果。方前為
優。故名為上。謂前下次轉解。謂前忍位下忍印所
取空。中忍順能取空。上忍印能取空。似屬次第故。
總立忍位。此位雙印能所二空。非屬次第故。異於
前立世第一名。餘義如文。


△三結。】


「如是煖頂依能取識世第一法雙印空相。」


【音義 謂前煖頂二位。以下上品尋思觀。名等四
所取是空。下忍於無所取決定印持。中忍於無能
取順樂忍可。上忍印無能取。世第一法。能所雙印。


△三結屬頌文初正結。】


「皆帶相故未能證實彼相滅巳方實安住。」


【合響 清涼鈔卷三十四之二。引古疏釋云。心上
[009-0724c]
變如。名為少物。此非無相。故名帶相。若證真如。彼
相便滅者。即是空所執相。有依他相。名空有相位。
謂有空相。是彼唯識真勝義性。由有此相。未證真
理。滅空有相。方證真故


△次引證。】


「依如是義故有頌言次能取亦無後觸無所得。」


【音義 清涼鈔卷三十四之四釋曰。此偈初二句
煖位。次二句頂位。次二句下忍位。第七句中忍。合
前三句。為上忍位。其世第一。住時促故。此偈略無。
末句見道位。世親攝論。釋此二頌云。菩薩於定
位。觀影唯是心者。謂觀似法似義影像。唯是內心。
誰能觀。謂菩薩在何位。於定位。義想至唯自想者。
謂此位中。義想既遣。審觀似義似法之相。唯是自
心。如是住內心者。能攝自心。住於無義。即是令心
住於內心。知所取非有者。謂了所取義無所有。次
能取亦無者。由所取義。既是非有。故能取心能取
性。亦不得成。後觸等者。謂從此後觸證真如。無所
得故。名無所得。


△次復申頌義初伏惑義別。】


「此加行位未遣相縛未全伏除全未能滅。」


【音義 謂此位中。由未遣除空有二相。故於分別
二障種子。亦未能斷。唯能伏除分別二障現行二
取。何者。違見道故。見道位中。方能永斷分別二障
麤重縛故。然於俱生二障現起。有少分伏。未全伏
[009-0725a]
除。二障種子。全未能滅。何者。帶相觀心。有所得故
開蒙云。帶相觀心。名有所得。即前少物也。此名相縛。未得無分別無漏心故。


△次所觀二諦。】


「此位菩薩於安立諦非如二乘唯觀安立。」


【音義 安立諦者。即方便安立諦。謂於苦等諸法
之中。安立苦等四諦理也。二空真如。名非安立諦。
此諦通一切法。無有差別。即法假名非安立。離顛
倒無變異故名諦。為引當來二種見者。謂安立諦。
唯引相見道。非安立諦。雙引真相二見道。餘義如
文。


△三所依界地初明成滿定在第四靜慮。】


「菩薩起此煖等善根託最勝依入見道故。」


【音義 善根者。能引生通達位故。諸靜慮者。謂初
二三禪定也。而依第四方得成滿等者。謂第四靜
慮。捨念清淨。遠離喜樂覺觀之動。諸佛於此證果。
一切功德。一切佛法。皆依止而生。此為最勝依。煖
等四善根。託此勝依。方得成滿。入見道故。


△次明初起唯依欲界善趣。】


「唯依欲界善趣身起餘慧厭心非殊勝故。」


【音義 問曰。此四善根。於三界中。依何界起。五趣
之中。何趣身起。釋曰。唯依欲界人中善趣身起。以
餘界趣中慧心。及與厭離心。非殊勝故。


△三明地所攝。】


「此位亦是解行地攝未證唯識真勝義故。」
[009-0725b]


【音義 亦是解行地攝者。由此位中。未證真如。亦
唯依勝解力。修加行故。清凉釋云。即順攝論。唯四
位義也。


△三通達位初末論設問。】


「次通達住其相云何。」


【△次舉本頌答。】


「頌曰若時於所緣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


【△三末論釋成初略釋初總釋頌文。】


「論曰若時菩薩於所緣境有所得心戲論現故。」


【音義 不取者。離於能取。種種相者。離於所取。智
如平等平等者。即無分別義。菩薩入真見時。智是
根本。所證真如。依十種平等。俱離能取所取二相。
無分別故。所以皆得平等之名。勝鬘經云。無有智
外如為智所證。無有如外智能證於如。


合響 無分別智者。清涼鈔三十四之三。引無性
攝論第九卷云。此中無分別智。離五種相。以為自
性。一離無作意故。二離過有尋有伺地故。三離想
受滅寂靜故。四離色自性故。五離於真義異計度
故。離此五相應智。是無分別智。平等平等者。宗
鏡第五十九卷云。依二種平等。謂能緣所緣。即無
分別智。以智無分別。故稱平等。所緣即真如境。境
亦無分別。故稱平等。又此境智。不住能取所取義
中。譬如虗空。故說平等平等


△次別解本智初師相見俱無。】
[009-0725c]


「有義此智二分俱無說無所取能取相故。」


【音義 此師意謂。緣真如智。無能所取。是以相見
二分皆無。


△次師相見俱有。】


「有義此智相見俱有故應許此定有見分。」


【音義 先申巳釋。謂相見俱有。若無下。清涼釋云。
即破前師義。先破無相分。謂若如智之上。不帶真
如之相。而能緣如。則色等智上無聲等相應緣聲
等。若無下。次破無見分。勿真如性亦是能緣者。同
無見分而能緣故。


△三師唯見無相。】


「有義此智見有相無故應許此有見無相。」


【音義 先標正釋。說無相取不取相故者。即瑜伽
第七十三卷文。謂真如無相。可取正智。不取於相
故。雖有下釋有見分。恐有難曰。若有見分。即有分
別。斯則本頌應言唯離所取。不應言離二取。故釋
云雖有見等。雖無下。釋無相分。復有難曰。既無相
分。何名緣彼。故釋云雖無相分等。意謂。此緣真智。
挾帶真如之體相起。故名緣彼。非帶相分影像而
起。名緣於如。不離如故。如自下例明。變而下。責難
前解。


合響 宗鏡第七十卷。引百法云。護法明此所緣
如見相。無定相分。以本智親證如體。不取相故。與
如體冥合故。即無相狀之相。即伹有體相之相。即
[009-0726a]
挾帶之義。亦所緣緣。難云。若有見分。即有分別相。
何名無分別相也。又云無能取耶。答雖有見分。而
無分別。復無能取。正智緣如。親挾附體相緣故。更
無相狀之相。說無相分。無能取者。即無分別妄執
實能取故。不無內分能緣見分。又難。若言無相分
者。所緣緣論云。依彼生帶彼相故。名所緣相。若無
真如相分者。即無所緣。護法云。亦有所緣緣義。雖
無相分。而可有帶如相起。不離如故。即本智見分。
親挾帶真如之體相起者。名所緣緣。如自證分。親
帶見分。名所緣緣。此亦應爾。實無變帶之義。唯有
挾帶。名所緣緣故。與後得別也。若變相分緣者。便
非親證。即如後得智。應有分別。既異後得。明知有
見分。無相分也


△次廣釋初釋位名。】


「加行無間此智生時初照理故亦名見道。」


【音義 清涼釋云。此智者。即無分別智。體者通也。
會者達也開蒙云。謂無漏智體會真如。故名通達。照理名見。見即是
道。而言初者。此應有難。若照理名見。二地巳上。
豈不照理。故今釋云。此最初故。以此受名。餘隨別
義。


合響 清涼鈔第三十四卷之三云。應有竝云。修
道能斷惑。斷惑名修道。見道既斷惑。亦應名修道。
又竝云。見道能見理。見理名見道。修道既重觀。亦
應名見道。釋云。從增勝義。各舉一名。見理義增者。
[009-0726b]
初見理故。即顯斷惑義微。不斷俱生故。修道除障
義勝者。能除難斷俱生惑故。數數斷故。前巳見理。
故此為微


△次釋見道初總標。】


「然此見道略說有二。」


【△次別釋初釋二見道初釋二道義初真
見道。】


「一真見道謂即所說由意樂力有堪能故。」


【音義 清涼釋曰。雖多剎那者。此一心見道。以無
間解脫。并一切勝進故。中間有多剎那。有義下釋
斷證。別有二師。一云漸。一云頓。由意樂力等者。謂
加行意樂。欲俱斷故。


補遺 開蒙。問一心真見道。答雙空智起。無間道
中。雙斷二障。解脫道時。雙證二空。


△次相見道初正釋相見道初標。】


「二相見道此復有二。」


【△次釋初明緣非安立諦三心初正釋。】


「一觀非安立諦有三品心別總建立名相見道。」


【音義 清涼引古疏釋曰。即三心見道非安立諦。
即真如也。內謂內身。假者談其無體。先計有情。皆
妄所計。但有內心。似有情現。今能遣之。緣智者。謂
能緣心。即緣內身為境。遣有情假緣之智。然此中
人法二障。各分上下。麤者為上。細者為下。合為四
類然二麤者。各別除之。以智猶弱。未雙斷故。若上
[009-0726c]
品智。方能雙斷。此即隨智。說為輭等。輭者下也。初
智名輭。次智名中。勝前劣後。後起名上。能斷見惑。
此智最上。然初二智。未能殊勝。別緣內身。除我法
假。第三心時。其智上品。廣緣內外若我若法。故三
別也。類智者。前智類故。法真見道等者。法者倣學
為義。真見道中。雖有二空自證分。而見分親緣真
如。所以法之。然見分中。有無間解脫。隨自所斷障。
有四見分。無間道中。斷惑別故。人法二見分各別
法之。立初二心。解脫道中。證理同故。人法二見。總
以法之。有第三心。故論云。別總見立。名相見道。


合響 開蒙。問三心相見道。答內遣有情假緣智。
倣無間道見分斷我執。內遣諸法假緣智。倣無間
道見分斷法執。此二別緣。名之為法。徧遣有情法
假緣智。倣解脫道二空見分。證二空理。此一總緣。
名之為類。問又如何理此三名真。答若三名真。不
說倣法。乃根本智別斷總證


補遺 開蒙。問通達位分齊。答於十地中。地地有
三。謂入出住。此通達位。當其初地入心也。出住二
心。屬修道故。問何故見道時偏促也。答明來暗謝。
智起惑亡。一念尚無。何怪時促。問既無一心。何當
入心。答約相見道。多時排布。事方究竟。說當入心。
若真見道。豈屬三際也。


△次簡名。】


「有義此三是真見道以真見道不別緣故。」
[009-0727a]


【合響 開蒙云。若一心真見道。三心相見道。若三
心真見道。十六心相見道。又問。何故此名相見
道。答似真見道。不別緣故。今者別緣。是相見道。問
三心真見道。答前三心。說為真見。問復約何理却
說為真。答以相見道。緣四諦故。今不緣彼。為真見
道。


△次明緣安立諦十六心初正明二種十六心
相見道初標。】


「二緣安立諦有十六心此復有二。」


【合響 開蒙。問一種十六心。皆小乘法。菩薩何作。
答此約菩薩修作說之。問何故修彼。答降伏二乘
故。修成徧知故。


△次釋初依能所取以立十六。】


「一者依觀所取能取差別建立名相見道。」


【音義 先標。謂於下次釋。先苦諦下四心。一苦法
智忍者。清涼釋云。苦即苦諦。法者即彼能詮之教。
智者所謂加行道中。緣苦法智。忍者無漏忍。忍前
苦法智也。此苦法智忍。觀苦下如。能斷三界見道
二十八種分別隨眠。謂欲苦有十。上二界苦各九。
以除瞋故。三界合有二十八也。二苦法智者。法謂
苦如。能緣苦如之智。名苦法智。三苦類智忍者。謂
苦法智無間無漏慧生等。意云。此第三心。於一剎
那。各別內證法忍法智。謂二心後。乃至無學。一切
聖法。從此二心。彼得生故。故云皆是此類。四苦類
[009-0727b]
智者。此智但緣第三苦類智忍故。雜集云。於苦類
智忍。內證印可故。名苦類智。如於下例餘三諦。有
十二心。謂集法智忍集法智等。此十六心八觀真
如八觀正智者。謂法忍法智觀如。類忍類智觀智。
如苦下有四。三諦亦然。法真見道等者。謂法忍法
真無間道見分。法智法真解脫道見分。類忍法無
間自證分。類智法解脫道自證分。印前智故。差別
立也。


合響 開蒙。問能所取十六心。答法智法忍緣於
真如。其真如者。是智所取。類忍類智緣智見分。其
見分者。是能取智。名能所取十六心也。問示能所
取。答且苦法智忍緣如。倣真見道中無間道見分。
斷苦諦惑。苦法智緣真如。倣真見道中解脫道見
分。證苦諦下理。苦類智忍。緣前能倣之心見分。倣
第一心無間道自證緣見。苦類智緣前見。倣第二
心解脫道自證緣見。集滅道三。倣此作法


補遺 問論文第三類忍。雙證前二。第四類智。唯
印第三。清涼開蒙兩釋。乃以第三倣第一自證緣
見。第四倣第二自證緣見。論文註釋不同。如何消
會。答論中第三各別。雙證前之二見。第四緣第三
者。乃重印前之所證二見耳。故第三云各別內證。
第四云審定印可。勿得謬謂第四復以證自證分。
證第三自證也。若爾則違八觀正智。且前後文中。
竝無證自證分之義。但論文三四兩番。雙證二見。
[009-0727c]
註中四心各別開說。文雖不同。義實無殊。


△次依下上諦以立十六。】


「二者依觀下上諦境分別隨眠名相見道。」


【音義 清涼釋曰。欲界名下。是現前界。色無色名
上。是不現前界。十六心者。謂觀欲界四諦。別立法
忍法智八種。依觀上二界四諦。別立類忍類智八
種。然論但舉欲界苦諦。以為法也。一現觀忍。是無
間道。二現觀智。是解脫道。餘可準知。如其所應法
真見道等者。古疏云。以於前十六心後。而作此觀。
觀漸麤故。今謂觀智即法自證。既不觀智。故不法
耳。百一十二者。欲界四諦四十。上二界四論。各除
嗔故。八諦減八。故百一十二。


合響 開蒙問。上下諦境十六心。答法忍法智。緣
下界如。類忍類智。緣上界如。名上下諦境十六心
也。問何故如此。答下界入見現前名法。上界名類。
問請示上下。答苦法智忍緣欲界如。倣無間道見
分。斷欲界惑。苦法智緣欲界如。倣解脫道見分。證
欲界理。苦類智忍。緣上二界如。倣無間道見分。斷
上界惑。苦類智緣上界如。倣解脫道見分。證上界
理。餘三諦准


△次兼辯九心相見道。】


「若依廣布聖教道理由此九心名相見道。」


【音義 二十六者。即前二種十六也。法類品忍智
合說等者。謂以前依觀能所取中。苦諦下法忍法
[009-0728a]
智。類忍類智四種。合為一心。如苦諦。集等亦爾。故
總有四心。以次依觀下上現前不現前二種。苦諦
下現觀忍智二種。合為一心。餘三例此。亦共有四
心。前四後四。故言各有四觀。即為八心。八觀相應
之止。總為一心。止觀合說。故有九種。問菩薩於此
見道位中。止觀雙運。竝行不悖。何得觀有八。止為
一耶。故釋云。雖見道等云云


△次結示唯假立。】


「諸相見道依真假說分別隨眠真巳斷故。」


【音義 先正申。諸相見道。依真假立非實。如是真
見道下。出其所以。


△次簡二道別初明證性相別。】


「前真見道證唯識性二中初勝故頌偏說。」


【音義 頌偏說者。以本頌云。智都無所得者。謂真
見道。捨二取相故。


△次明本後攝別初正明二智攝二見道。】


「前真見道根本智攝後相見道後得智攝。」


【△次別簡後得智有二分初徵。】


「諸後得智有二分耶。」


【△次釋初師二分俱無。】


「有義俱無離二取故。」


【△次師有見無相。】


「有義此智見有相無不執著故說離二取。」


【合響 此智有分別故。有見親照境故。無相下二
[009-0728b]
句。斥前無見。


△三師二分俱有。】


「有義此智二分俱有由斯後得二分俱有。」


【音義 說此之此。指後得言。謂此智托真如為質。
變似真如相而觀。不能如實見真如體故。所變真
如。即是相分。思惟之心。即是見分。所以二分俱有。
又說下。廣明聖教有相見義。所現身土。謂他受用
身土等。即變似色也。所說正法。即變似聲。若不下。
反顯有聲色轉。色蘊下。恐有救曰。轉依位中。巳轉
色蘊故。無現色之事。釋中先牒救詞。轉四蘊下例
明。意云。既轉餘四蘊。不無受等。豈轉色蘊。便不現
色。經云。因滅是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即其義也。又若下立理。宗鏡第八十七卷釋曰。又
若此智不變似境。離自體法應非所緣者。既無相
分。自他之心。他身土等。離自巳體之法。不帶影像。
應非所緣緣。直親照彼不變為相故。不同真如。真
如即是智自體故。問若爾真如。應非所緣緣。無似
境相故。答不然。帶如之相起故。離自體法。既無影
像。不可言帶彼相起。如何說有所緣緣。彼皆離自
體故。既不帶相起名所緣。緣色等時。應緣聲等。緣
色等智。不帶聲等相故。又緣無法等。應無所緣緣
者。不變為無相。為見所緣緣故如過未等法。現在無體。設不變相。無
所緣故。以無相分直照於無。無非有體。所緣緣義。如

何得成。由此故知。佛亦不能親緣於無。由斯下。
[009-0728c]
結示。


△次攝六現觀初徵。】


「此二見道與六現觀相攝云何。」


【△次釋初明現觀體。】


「六現觀者一思現觀謂盡智等究竟位智。」


【音義 清涼引古疏釋云。一思現觀者。思有三品。
上簡餘二。劣故非也。喜受相應。簡於捨受。此明利
故。共相即是無常苦等。能引煖等者。思生修故。雖
未證理。而觀於法。勝於煖等。用最猛故。偏立現觀。
煖等近見境界微略。又未證理。故非現觀。二信現
觀者。信亦上品。通漏無漏。現觀是慧。故信為助。三
戒現觀者。即道共戒。四現觀智諦現觀者。謂在何
位。但緣非安立。即通二智。皆是此攝。故言一切種。
大論第七十五卷。說三心見道。是此現觀。故知亦
是後得智攝。即見道修道之二智也。不取無學之
二智者。與究竟現觀。不殊別故。五現觀邊智諦現
觀者。謂緣安立諦等。後所得智。然通有漏無漏。一
切見修道。緣安立諦智。大論七十一等說。緣安立
諦境慧。是此自性故。六究竟現觀者。即無學道後
無生智等。而為自性。若欲廣明六種體性。及現觀
勝利益等。如顯揚第十七卷文。


合響 宗鏡第七十六卷云。現謂現前。觀謂觀察。
即真理常現在前。妙智恒能觀察。不令間斷。任運
相應。古釋。前思現觀。資糧加行。所有智慧。但能伏
[009-0729a]
未能斷。初地巳上信戒智諦。及邊現觀。當地即斷。
後地即伏。究竟一觀。非伏非斷。此斷有二。一共相
斷。二自相斷。若斷惑證理之時。作空行相。及無我
行相。即名共相。為空無我。該通四諦。故名共相斷。
若斷惑證理之時。作真如寂滅行相。不通諸諦。唯
在滅諦。名自相斷


補遺 顯揚第十六卷云。知八苦後。次正觀察四
種諦理。起十六行智。前為後後之所依止。謂為對
治四顛倒故。起苦諦四行。一為對治常顛倒。起無
常行。二為對治樂淨顛倒故。起於苦行。三為對治
我顛倒故。起於空行。四即為治此。起無我行。所以
者何。離諸行外餘我空故。即諸行體。非我性故。次
於常樂淨我四愛集諦。起因集生緣四行。次於此
斷滅諦。起滅淨妙離四行。次於此能證道諦。起道
如行出四行。空無我二行。既即諸行體。非我性
故。所以該通四諦。名共相斷。


△次明相攝義。】


「此真見道攝彼第四而非自性故不相攝。」


【音義 清涼釋曰。第四觀緣非安立諦根本智。即
真見道攝。緣非安立後得。即三心相見道攝。第五
觀緣安立諦故。十六心相見道攝。並通修道。故云
少分。


補遺 彼第二三雖此俱起而非自性故不相攝
者。顯掦第十七卷云。問思現觀。以何為體。答以上
[009-0729b]
品思所生慧為體。或此現行菩提分法為體。信現
觀。以上品世出世緣三寶淨信為體。或此俱行菩
提分法為體。戒現觀。以聖所愛身語等業為體。或
此俱行菩提分法為體。第四現觀。以緣非安立諦
聖慧為體。或此俱行菩提分法為體。第五現觀。以
緣安立諦聖慧為體。或此俱行菩提分法為體。第
六現觀。以盡智無生智等為體。或此俱行菩提分
法為體。凡觀必以慧為體性。今六現觀。除第二
三觀。餘四俱以慧為體性。菩提分法。是六種通體。
而上品淨信。與聖所愛身語意業。是第二第三兩
觀別體。但助令不退。及令觀增明。俱非慧之自性
故。不為二道相攝。第一不攝者。以增明故。第六不
攝者。尚未起故。


△三結益。】


「菩薩得此二見道時能盡未來利樂一切。」


【音義 諸平等者。攝論第六。得三平等。謂一切眾
生。一切菩薩。一切如來。於多百門巳得自在者。能
於百世界中作佛。得百法門。百菩薩而為眷屬等。
餘義如攝論中釋。


合響 此百法明門。大乘菩薩。初地方了。乃至十
方諸佛。本後二智。俱證俱緣。若不證唯識之性。不
成根本智。無成佛之期。若不了唯識之相。百法明
門。不成後得智。闕化他之行。此唯識百法者。乃是
有為無為真俗一切法之性相根本。所以經云。若
[009-0729c]
不證真如。焉能了諸行。若不證唯識真如之性。焉
能了唯識百法之行相。故云根本智。證百法性。後
得智。緣百法相


△四修習位初末論設問。】


「次修習位其相云何。」


【△次舉本頌答。】


「頌曰無得不思議捨二麤重故便證得轉依。」


【△三末論釋成初略釋頌文初釋第一句。】


「論曰菩薩從前見道起巳玅用難測名不思議。」


【合響 菩薩從前見道起巳者。應知初地有入住
出三心。此當住出巳去。修習之位。非初照理時。故
云從見道起巳。開蒙云。通達位。當其初地入心。住
出二心。是修道故。清涼鈔三十四之一釋曰。此
釋偈初句。餘障者。即俱生二障。此上辯立修意。斷
俱生惑故。從復數修下。出所修法體。離能所取下
辯修之德。即釋偈無得不思議言。此有二釋。初遠
離所取。名為無得。遠離能取。名不思議。上唯就體
釋。下約體用對明


△二釋第二句。】


「是出世間無分別智即十地中無分別智。」


【音義 謂前所云無得不思議者。即是出世間無
分別智。斷世間下轉解。餘智者。清涼云。後得智也。


△三釋第三句。】


「數修此故捨二麤重令彼永滅故說為捨。」
[009-0730a]


【音義 此根本智。即是俱生無分別智。謂於十地
中。地地數數修習。此無分別智。方能捨彼二障。麤
重種子。何為麤重耶。謂二障之種子。性無堪任。違
彼細輕。無分別智故。言細輕者。謂彼無漏之種子
體相。精細輕微。有堪能用。此無分別智。能滅彼也。
故名之為捨。三種麤重中。此中正屬第二種子麤
重。以其能障諸智故耳。


△四釋第四句初牒頌總標。】


「此能捨彼二麤重故便能證得廣大轉依。」


【△次釋成轉依初轉持種依得二果。】


「依謂所依即依他起證得如斯二轉依果。」


【音義 依他起者。謂根本識。此與染淨諸法為。所
依止。故名為依。染謂下轉釋染淨義。轉謂二分等
者。二分謂依他起中。染淨二分。轉捨染分。轉得淨
分。故名為轉。由數下。出轉依之所因。成立下結示。
論意。菩提涅槃。名為二轉依果。


△次轉迷悟依得涅槃初正釋。】


「或依即是唯識真如此即真如離雜染性。」


【音義 依即真如此為生死。涅槃之所依故。愚夫
下轉解。謂迷此真如。而有凡夫生死。悟此真如。而
有聖者涅槃。由數下出所以。


△次通妨。】


「如雖性淨而相雜染修習位中斷障證得。」


【音義 恐有謂云。真如之體。猶淨明珠本來清淨。
[009-0730b]
那言離染。方證得耶。釋意可知。


△三簡示。】


「雖於此位亦得菩提在大牟尼名法身故。」


【音義 疑云。此位亦得菩提。云何但說轉證依如
涅槃頌意。但顯唯識性者。以唯識性即涅槃故此
唯識性。若在二乘究竟位中。名為安樂解脫身。於
大乘究竟極果。名曰法身。牟尼者。此云寂默。善寂
空有二邊。默契中道理故。


△次廣釋頌義初徵標。】


「云何證得二種轉依。」


【△次正釋初總標。】


「謂十地中修十勝行二種轉依由斯證得。」


【△次別釋初明十地因初釋十地名義
標。】


「言十地者。」


【音義 清涼疏三十四之二云。此十得名略有四
對。一約法喻𦦨慧法雲法喻合目。餘皆就法。二約
體用歡喜善慧約體為名。餘皆就用。三約自他離
垢不動。就他受稱。餘皆自義立名。四約當位相形
難勝。遠行形他受稱。餘皆當位受名


△次釋初極喜地。】


「一極喜地初獲聖性具證二空能益自他生大喜故。」


【音義 清涼釋云。此有二義。一二利創成故。二聖
位新得故。遂本期心。故生歡喜。
[009-0730c]


合響 清涼疏云。十地之中。最初斷障證理。得聖
性故。此有三義。一得位。二證理。三成行。由此三故。
名極歡喜。一得位者。謂既斷異生之位。便獲聖人
之性。以成聖位。下二揀異二乘。二揀唯證生空。三
揀唯能自利對於二空。故云具證。又云說有三喜。
云多歡喜。一心喜謂。入觀之心適悅。二體喜。出觀
喜受相應。三根喜。由前心體歡喜內充外及五根。
輕安調暢故。此喜者亦名為樂。又內及觀心即無
喜之喜。不同二禪浮動之喜。故梵本他經。多名極
喜喜之極故


△二離垢地。】


「二離垢地具淨尸羅遠離能起微細毀犯煩惱垢故。」


【音義 清涼釋曰。離能起誤心犯戒。煩惱垢等。清
淨戒具足故。名離垢地。此有三義。一即因離。謂離
能起誤犯煩惱。二果行離。謂離犯戒惡業。三對治
離。謂淨戒具足。然惑有二。一麤。二細。犯亦有二。由
麤煩惱起。於故犯由。細煩惱起於誤犯。今無細惑。
故不起誤。何況故耶。


合響 清涼云。初地見道。是出世間。依此修於三
學戒。最在初前地。雖證真具戒。未能無誤。又以十
度明義。前施此戒。故次明之。離垢者。慈氏云。由極
遠離犯戒垢故。謂性戒成就。非如初地思擇護戒。
不在作意。而無誤故。又云具淨尸羅。乃有二意。一
云具足別解脫。及定共道共故。雖第三地。始發定
[009-0731a]
增。能離過時。此地巳滿。故有定共。二云或唯別解
脫。亦能全離加行根本。後起罪故


△三發光地。】


「三發光地成就勝定大法總持能發無邊玅慧光故。」


【音義 亦名明地。清涼釋曰。隨聞思修照法顯現
故名明地。謂三慧照當地所聞之法。此名發光者。
定為能發。持為能持。後地慧光為所發所持。然三
慧就初發。光約後故。受名不同。


合響 清涼云。前三地寄同世間施戒修法。深密
云。前位能持微細戒品。未得圓滿世間等持等至。
及圓滿聞法總持。為令得此。因說此地令勤修學。
總有三義。立發光名。一以初住地十種淨心為能
發勝定聞持為所發。以安住地竟。方始聞法修得
定故。二以聞持為能發。勝定為所發。以聞法竟。靜
處修行。方發定故。三以勝定總持。並為能發。彼四
地證光明相。以為所發。謂由得勝定。發修慧光。由
得總持教法發聞思光。就此慧中四地證法為所
照。三慧光明為能照。三慧是彼證智光明之相


△四𦦨慧地。】


「四𦦨慧地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燒煩惱薪慧𦦨增故。」


【音義 清涼釋曰。不忘煩惱薪。智火能燒故名𦦨。
地𦦨即慧𦦨。此亦兼二義。一即根本智火。能燒前
地聞持不忘恃。以成慢之煩惱故。二就後智起用
故。論云。彼證智法明摩尼寶光中。放阿含光明。入
[009-0731b]
無量法門義。光明智處。普照示現。以是義故。此地
釋名為𦦨。問約初義者。前後諸地。豈不燒惑。有二
義故。此偏受名。一就寄位言。此地寄當出世間無
漏故。二以三學。此地當慧初得慧故。鈔云。疏釋二
義。前約內證。後約外用。據能燒惑。應名火地。但火
能燒。未必有𦦨。今取有𦦨故能普照。


合響 清涼云。瑜伽七十八。引解深密。明四種清
淨能攝諸地。前三即意樂戒定增上三清淨。訖此
下。第四訖於佛地。明慧增上。又前地雖得世定總
持。而未能得菩提分法。捨於定愛。及與法愛。今修
證彼行故。𦦨慧者。法喻雙舉。亦有三義。一約初入
地釋。初入證智。能燒前地。解法慢薪故。本分云。不
忘煩惱薪。智火能燒故。二約地中釋。由住第四地
竟。方修菩提分法。明是地中。若唯取此而為慧者。
未修道品。應非𦦨地。以此地正明菩提分法中該
初後。諸論多依此釋。攝論云。由諸菩提分法。焚燒
一切障故。障即二障。莊嚴論云。以菩提分慧。為𦦨
自性。以惑智二障為薪自性。此地菩薩。能起𦦨慧。
燒二障薪。名𦦨慧地。三約地滿。從證智摩尼。放阿
含光。故名為𦦨


△五難勝地。】


「五極難勝地真俗兩智合令相應極難勝故。」


【音義 清涼釋曰。得出世間智。方便善巧。能度難
度。故名難勝。謂真俗無違。極難勝故。以三地同世
[009-0731c]
未能得出四地。雖出而不能隨俗。多滯二邊。難以
越度。今得出世。又能隨俗巧達五明。真俗無違。能
度偏滯。實為難勝。若爾六地巳上。豈不然耶。此初
得故。偏受其名。


合響 清涼云。難勝者。解深密云。即由於彼菩提
分法。方修習艱難。名極難勝。故攝大乘。云由真諦
智。與世間智更。互相違合。此難合令相應故。世親
釋云。由此地中。知真諦智。是無分別。知世間工巧
等智。是有分別。此二相違。應修令合。能合難合。令
相應故。名極難勝。莊嚴論云。於此五地。有二種難。
一勸化無惱難。二生不從心無惱難。此地菩薩。能
退二難。於難得勝。


△六現前地。】


「六現前地住緣起智引無分別最勝般若令現前故。」


【音義 清涼釋曰。般若波羅蜜行。有間大智現前
故。名現前地。謂玅達緣生。引無分別。名般若行。親
如目覩。名曰現前。對後彰劣。名為有間。以第七地。
常在觀故。


合響 清涼云。巳說諸諦相應慧。次說緣起。流轉
止息。相應慧。寄緣覺地四地出世。未能隨世。五地
能隨。而不能破染淨之見。此地觀察無染淨法界。
破彼見故。名現前者。莊嚴論云。不住生死涅槃。觀
慧現前故。以前五地雙觀故。今得現前。瑜伽引深
密經云現前觀察。諸行流轉。又於無相。多修作意。
[009-0732a]
方得現前名。多修無相。此約地初觀十平等故。觀
察流轉。此約地中。巳入地竟。方觀緣起故。攝論云。
由緣起。智能令般若波羅密多。現在前故。此約地
中說。無性釋云。謂此地中。住緣起智。由此智力。令
無分別智。而得現前悟一切法無染無淨


△七遠行地。】


「七遠行地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乘道故。」


【音義 清涼釋曰。善修無相行。功用究竟。能過世
間二乘出世間道。故名遠行。此有三義。一善修無
相。到無相邊。故名遠行。二功用至極。故名遠行。三
望前超過。故名遠行。善修無相行。釋行字功用。下
皆釋遠字。然善修有二義。一地前有間。不名善修。
今常在觀。故云善修。二捨有之無。非善修無。今有
無雙離。故名善修。云何雙離。謂空中方便慧故。離
有有中。殊勝行故。離無下。釋遠中功用究竟。正明
遠義。如極一界之邊故。遠何所過。望前三地。相同
世間過之。巳遠望四五六相同二乘。今亦超過五
地。真俗無違何異。此中有無雙離。略有三異。一彼
猶未能過二乘故。二雖以真入俗猶。於雙行未自
在故。三彼尚未得甚深般若故。於雙行非深玅故。


合響 清涼引瑜伽云。前地雖能多住無相作意。
而未能令無相。作意無間無缺。多修習住。前功用
未滿。今令滿故。遠行者。通有二義。立遠行名。一從
前遠來。至功用邊。二此功用行邊。能遠去後位故。
[009-0732b]
十住論云。去三界遠近法王位。故名遠地


△八不動地。】


「八不動地無分別智任運相續相用煩惱不能動故。」


【合響 清涼引瑜伽云。雖於無相作意無缺無間
多修習住。而未能於無相住中。捨離功用。又未能
得於相自在修習得滿。初之三地。寄同世間。次有
四地。寄三乘法。第八巳去。寄顯一乘報行。純熟無
相無間故。名不動地。此亦三義。一捨三界行。生受
變易果。故云報行。依此起行任運而成故。功用不
動。二得無生忍。無相玅慧。則有相不動。三此二無
間。煩惱不動。謂前地無相。巳得無間相。及煩惱。亦
不能動。而為功用所動。無不動名。今由無功用故。
令無相。觀任運無間故。三不能動


△九善慧地。】


「九善慧地成就微玅四無礙解能徧十方善說法故。」


【音義 清涼釋曰。得無礙力說法。成就利他行故。
名善慧地。得無礙慧。尚未稱善。徧說徧益。方名為
善。


合響 清涼云。前雖於無相住中。捨離功用。亦能
於相自在。而未能於異名眾相。訓詞差別。一切品
類。宣說法中。得大自在。為令此分得圓滿故。莊嚴
論云。於九地中。四無礙慧。最為殊勝。云何勝耶。於
一剎那。三千世界。所有人天。異類異音異義。問此
菩薩。能以一音。普答眾問。徧斷眾疑故
[009-0732c]


△十法雲地。】


「十法雲地大法智雲空麤重充滿法身故。」


【音義 大法智雲。謂總緣一切諸法之智。眾德謂
陀羅尼門。三昧門等。喻如水者。智能藏彼眾德。如
雲含水。有能生彼勝功能故。蔭蔽者。隔斷之義。如
空麤重。即所知障少分。及煩惱障種。謂此麤重。廣
大如空。此皆能蔭蔽之。令不為障礙故。攝論云。又
如大雲覆隱。如空廣大無邊。惑智二障故。又此智
充滿所證所依法身。猶如大雲。充滿虗空故。


合響 清涼云。雖於一切品類宣說法中。得大自
在。而未能得圓滿法身。現前證受。今精勤修習巳
得圓滿。又一乘中最居極故。又云雲者。是喻略有
三義。一含水義。二覆空義。三注雨義。攝大乘論云。
由得總緣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
門。此喻含水義。總緣一切法契經等。智不離真如。
如雲含空。總持三昧。即是水也。又云譬如大雲能
覆。如空廣大障故。此喻覆空義。即以前智。能覆惑
智二障。又云。於法身能圓滿故。此有二義。一喻霔
雨義。即上之智。出生功德。充滿所依法身故。二喻
徧滿義。即前之智。自滿法身耳。又云。不出三義。謂
以智慧含德。徧斷諸障。徧證法身故


△三結。】


「如是十地總攝有為令得生長故名為地。」


【音義 先出體性有為功德。謂四智中。玅觀察。平
[009-0733a]
等性之二智也。非餘二智者。此唯因位故。無為功
德。謂地地中。所證真如。與所下釋地義。地有依持
生長之義。故以為喻。


合響 清涼引本業云。地名為持。持百萬阿僧祇
功德。亦名生成一切因界。故名為地。唯識第九云。
與所修行為勝依持令得生長者。但語其因。缺生
果義。鈔云。本業有三義。一持。二生。三成。本論開為
四義。住持為二故。一生者出生。謂出生因果。二成
者成就。亦通因果。又以因望果。始起名生。終滿名
成。又為因名生。為緣名住故。第三名住住亦住。處
故。


△二釋修十勝行初總標行名。】


「十勝行者即是十種波羅蜜多。」


【合響 清涼云。隨緣順理。造修名行。梵語波羅蜜。
此云到彼岸。亦云度無極。即十勝行之通名。


△次正釋行義十二初明數門。】


「施有三種謂財施受用法樂智成熟有情智。」


【音義 此十勝行。前六各有三品。後四各有二種。
顯示差別。財施者。攝論釋曰。謂無染心捨資生具。
無畏施者。謂止損害濟拔驚怖。法施者。謂無染心。
如實宣說契經等法。律儀戒者。謂於不善能遠離
法。防獲受持。由能防獲諸惡不善身語等業。故名
律儀。此即是戒。此能建立後二戶羅。由自防獲。能
修供養佛等善根。能令證得力無畏等。一切佛法。
[009-0733b]
及能饒益一切有情。令修一切善根法故。耐怨害
忍是成熟有情因。安受苦忍。是成佛因。寒熱饑渴。
種種苦事。皆能忍受。無退轉故。諦察法忍。是前二
忍所依止處。堪忍甚深廣大法故。被甲精進。謂最
初時自勵。我當作如是事。即經所說。有勢句攝。善
精進。即經所說有勤句。利樂精進。即經所說。有勇
句等。安住靜慮。為得現法樂住。離慢見愛。得清淨
故。引發靜慮。為能引發。六神通等。殊勝功德。辦事
靜慮。為欲饒益諸有情類。以能止息饑儉疾疫諸
怖畏等。苦惱事故。巳上皆依攝論所釋般若三品。
如文可知。方便二者。由大智故。所作施等。不為自
求。迴向有情故。不住生死。有大悲故。為欲拔濟諸
有情類。不專利巳故。不住涅槃。二俱無住故。稱善
巧願為要誓。求菩提願者。佛道無上。誓願成故。利
樂他願者。眾生無邊。誓願度故。力謂堪能。由思擇
力故。有勝堪能。正思決擇。應作不應作故。由修習
力故。所修靜慮。有勝堪能。無怯弱故。智有二者。由
智助成般若。令所修滿足故。得受用覺法之樂。復
由此智。成熟有情。亦得受用覺法樂故。


合響 方便二者。清涼疏第二十卷。引無性釋云。
方便善巧者。謂不捨生死。而求涅槃。是則說名方
便善巧。若以前六波羅蜜多。所集善根。共諸有情。
為欲饒益諸有情故。不捨有情。當知即是。不捨生
死。即拔濟方便。若以此善迴求無上正等菩提。為
[009-0733c]
證無上佛菩提故。當知。即是希求涅槃。即迴向方
便力有二者。梁攝論云。由思擇力能伏一切正行
等。所對治障。令不起故。由修習力。能令一切善行。
堅固決定。智有二者。無性釋云。由施等六。成立此
智。復有此智。成立六種。謂相教等種種品類。是則
名為受用法樂。由此玅智。能正了知此施此忍進
等如所聞法。饒益一切有情之類。是則名為饒益
有情智


△二出體門。】


「此十性者施以無貪一切俱行功德為性。」


【音義 謂施以無貪善根。及行施時。身口意三業。
而為體。性戒以受學。戒時三業為性者。大論。律儀
以七眾別解脫戒在家出家戒為體。即唯二業。謂
表無表。不說語故。若攝善法戒者。謂諸菩薩受律
儀。後一切所作。為大菩提。由身語意。積集諸善。以
為其體。今論通三聚。及與受隨。故云三業攝眾生
戒。居然通三忍。以無瞋等為性者。清涼釋曰。無瞋
精進即善十一中二。審慧即別境五中慧。所以有
此三者。大論云。自無憤㪍。不報他怨。亦不隨眠流
注相續。是名菩薩耐怨害忍。即以無瞋及三業為
性。若安受苦忍。即精進三業為性。若諦察法忍。即
審慧三業為性。故此三業通於三忍。於三各配其
一。故有三耳。精進可知。靜慮但以等持為性者。清
涼釋曰。等持即三摩地。雖是別境心所之一。今約
[009-0734a]
定說。不通散心。故不說三業。對法論云。起三業自
在用時。所有一切種常安住。即通三業。以約用故。
後五以擇法為性者。謂般若乃至於智。此五皆以
七覺支中擇法覺支而為自性。何者。論說第六是
根本智。後四皆是後得智。本後二智皆擇法故。有
義下重解願性。願以此三為自性者。謂若不假善
欲善決定與深信者。則無由發起弘誓願故。是故
願以此三。而為體也。若并眷屬等者此說自性故約尅實體性
而論。若并眷屬。則一一皆以俱行功德為性。如行施時。以無貪等為體。

與無貪俱行餘信慚等。則是眷屬。如施既爾。如是
乃至智波羅蜜。以擇法為性。與擇法俱行心及心
所。皆名眷屬等。


△三明相門。】


「此十相者要七最勝一一皆應四句分別。」


【音義 要七最勝之所攝受者。由諸世間及聲聞
等。亦有施等。是故要說其相。以彰決定到彼岸故。
一要安住菩薩種性者。種性義見於前。依五性而
言。則簡餘四性。若非菩薩種性之人。則所行施等。
但感人天有漏及二乘果。而非無上極果之正因
故。二要依止大菩提心者。如經云。不發菩提心。而
行施等。是為魔業故。三要悲憫一切有情者。謂若
不憫有情。而行施等。秪求自利。非兼利故。所以非
波羅蜜多。四要事業勝者。若不具行一切善事。則
施等行寡。不能滿足無上菩提果故。五要無相智
[009-0734b]
所攝受者。即三輪體空也。如經云。不以色布施。不
以聲香味觸法布施。不住於相。名無相智。六要迴
向無上菩提者。問既言迴向菩提。何異依止。釋曰。
彼有道心。未必一切迴向菩提。此乃迴向。又依止
者。即行前心。今迴向者。乃行後願。七要不為二障
間雜者。古疏云。即三時無悔也。悔即煩惱。由不了
故。即是所知。又即此悔心。障於真智。亦所知也。一
一皆應四句分別者。清涼云有三四句。一者一一
自望種類。而為四句。施中四句者。一是施非度。不
與七勝相應施故。二是度非施。隨喜他施。具七勝
故。三亦施亦度。具七勝故。四非施非度。隨喜他施。
不與七勝共相應故。二者不約種類次第修者。以
明四句。唯施一種。但有二句。未成餘度。缺二句故。
謂是度非施。及非施非度。餘戒等五。得有四句。前
有施度。得為是度。非戒等故。謂一是戒非度。謂不
與七勝。共相應故。二是度非戒。即前施度。具七勝
故。三亦戒亦度。具七最勝。而持戒故。四非戒非度。
謂前布施。不具七故。忍度望戒。進度望忍。次第如
戒。三非次第修者。諸度各得具施四句。如施得望
戒忍等度。得有是度非施等句故。可以思準。


△四無增減門初明十無增減。】


「此伹有十不增減者證十真如無增減故。」


【音義 清涼云。即建立十度之所以。謂十障十如。
此能治證。依所證治唯十。故不增多。而減少耳。
[009-0734c]


△次明六無增減初標。】


「復次前六不增減者。」


【△次釋初對治六蔽門。】


「為除六種相違障故。」


【音義 清涼云。立六度所以。六種相違障者。一慳
悋蔽。二犯戒蔽。三瞋恚蔽。四懈怠蔽。五散亂蔽。六
惡慧蔽。施等六行。如次對除此六蔽故。


△三漸修佛法門。】


「漸次修行諸佛法故。」


【合響 清涼云。諸佛法者。謂十力等。攝論云。前之
四度。不散動因。第五一種。不散動成熟。第六依是
如實覺知。此約自利。


△三漸熟有情門。】


「漸次成熟諸有情故此如餘論廣說應知。」


【合響 清涼云。漸熟有情者。攝論云。由施能攝受。
由戒能不害。由忍雖遭若能受。由勤助彼所作。由
定心未定者令定。由慧巳定者令得解脫。此約化
他。


△四二道之因門。】


「又施等三增上生道諸菩薩道唯有此二。」


【合響 清涼云。施感大財。謂多饒財寶。戒感大體。
謂尊貴身。忍感眷屬。有情歸附。由富勝形。及多眷
屬。趣中增上。名增上生道。亦即因。能伏煩惱者。謂
修善方便。成熟有情者。依此發通故。慧成佛法。佛
[009-0735a]
法由慧故。有此三德。名決定勝。諸菩薩道。唯有此
二。若闕一種。道不成故。


△五利生斷惑門。】


「又前三種饒益有情永伏永滅諸煩惱故。」


【音義 准清涼釋曰。布施捨彼資財。持戒不損惱
彼。忍辱堪忍彼惱。以此三種。饒益有情。精進等三
對治煩惱者。問曰。定能伏惑。智能斷惑。對治煩惱。
此二可然。若精進一。那言亦能治煩惱耶。答曰。精
進於煩惱。雖無伏滅之義。而能勤修對治煩惱諸
善加行。能令煩惱永伏滅故。亦得對治煩惱之名。
廣如解深密經第四文。前三利生。後三斷惑。諸菩
薩道。唯有此二。是故伹有六數。不增不減。


補遺 瑜伽云。精進雖未永斷煩惱。永害隨眠。而
能勇猛修諸善品。彼諸煩惱。不能傾動善品加行。
由靜慮故。永伏煩惱。由般若故。永斷隨眠。


△六為無住涅槃因門。】


「又由施等不住涅槃為無住處涅槃資糧。」


【音義 清涼釋曰。前三是大悲。饒益有情故。後三
是大智。斷滅諸惑故。故為無住涅槃因也。翻彼凡
小之雙住。


△三結。】


「由此前六不增不減。」


【△三重顯十義。】


「後唯四者為助前六如解深密廣說應知。」
[009-0735b]


【音義 清涼釋曰。問六度既爾。後四云何。答四屬
六攝。義隨六異。於中分二。先總明。次方便下別顯。
如解深密廣說應知者。彼經云。觀自在菩薩。復白
佛言。世尊。何因緣故。施設所餘波羅蜜多。伹有四
數。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與前六種波羅蜜
多。為助伴故。謂諸菩薩。於前三種波羅蜜多。所攝
有情。以諸攝事。方便善巧。而攝受之。安置善品。是
故我說方便善巧波羅蜜多。與前三種。而為助伴。
若諸菩薩。於現法中。煩惱多故。於修無間。無有堪
能。羸劣意樂故。下界勝解故。於內心住。無有堪能。
於菩薩藏。不能聞緣善修習故。所有靜慮。不能引
發出世間慧。彼便攝受劣分狹劣福德資糧。為未
來煩惱輕微。心生正願。如是名願波羅蜜多。由此
願故。煩惱微薄。能修精進。是故我說。願波羅蜜多。
與精進波羅蜜多。而為助伴。若諸菩薩。親近善士。
聽聞正法。如理作意。為因緣故。轉劣意樂。成勝意
樂。亦能獲得上界勝解。如是名力波羅蜜多。與靜
慮波羅密多。而為助伴。若諸菩薩。於菩薩藏。巳能
聞緣善修習故。能發靜慮。如是名智波羅蜜多。由
此智故。堪能引發出世間慧。是故我說智波羅蜜
多。與慧波羅蜜多。而為助伴。


△五次第門。】


「十次第者謂由前前釋總別名如餘處說。」


【音義 准清涼釋曰。前前引發後後者。謂諸菩薩。
[009-0735c]
若於身財。無所顧悋。便能受持清淨禁戒。為護禁
戒。便修忍辱。修忍辱巳。能發精進。發精進巳。能辦
靜慮。具靜慮巳。便能獲得出世間慧。得出世慧故。
能行方便。有慧方便巳。能發大誓。發大願巳。於諸
善品。有所堪能。有堪能故。便能獲得受用法樂。成
就有情之智。由前引發於後義故。次第如是。後後
持淨前前者。謂由任持智波羅蜜多。故能淨力波
羅蜜多。乃至由任持尸羅故。令施波羅蜜多清淨。
此明後能淨前。次第如是。又前前下。復以麤細易
難。顯次第義。布施則麤。持戒為細。戒望於忍。戒則
為麤。忍則為細等。故云前前麤後後細。前九並為
前前。從戒至智。並若後後。一一相望。故致重言。初
一唯前。後一唯後。中間八度。遞為前後。難易可知。
釋總別名如餘處者。無性釋論云。釋總名者。施等
善根。最為殊勝。能到彼岸。是故通名波羅蜜多。到
彼岸名。是最勝義。釋別名者。清涼疏云。輟巳惠人。
名之為施。防非止惡。名之為戒。防其未非。止巳起
惡故。忍者堪忍諸法。未能忘懷。名之為忍。此約生
忍。又忍即忍可。忍即是慧。雙忍事理。練心於法。名
之為精。精心務達。目之為進。梵云禪那。此云靜慮。
靜揀散心。慮揀無慧。止觀均故。般若此翻慧。推求
諦理。名之為慧。方便者。即善巧也。方謂方法。便謂
便宜。願者即希求。要誓力者。不可屈伏故。隨思隨
修。任運成就。攝論云。由此二力。令前六度無間現
[009-0736a]
前。決斷名智。謂如實覺了。


△六依止五修門。】


「此十修者有五種修如集論等廣說其相。」


【音義 初總標。一依下別釋。任持修者。謂住種性
菩薩。於自體中。於所依中。具足一切佛法。悉能任
持。以此種性。修行施等。是名依止任持修。作意修
者。謂以勝解決定願樂等心。誓求菩提。以此作意。
修行施等。名曰依止作意修。意樂修者。謂以無厭
足。起大意樂。起大慈悲。憐憫一切有情。志期度脫。
用此意樂。修行施等。是為依止意樂修。方便修者。
謂三輪清淨。如一施中。由無施物施者受者等三
分別故。自在修者。謂地上菩薩。分證法身。而能隨
類現種種身。得自在故。分得四辯。而能宣說一切
佛法。得自在故。以此自在修行施等。謂之依止自
在修也。依此下結。又此五修。若會前七最勝義者。
於前七最勝中。唯除第四事業。及第六迴向。其餘
如次。即此五修。可以意得。


△七自類相攝門。】


「此十攝者謂十一一展轉相望應作四句。」


【音義 此十種行。若通相攝者。一一波羅蜜多。皆
攝一切。何者。行相無違。互相順故。若別相攝者。依
前前引發後後而言之。則前定攝於後。以後必待
於前故。後不攝前。以前不待後故。依後後持淨前
前而言之。則後必攝於前。以後持淨前故。前不攝
[009-0736b]
後。以前不能持淨後故。若依下。復約純雜義釋。應
作四句者。一是純非雜。二是雜非純。三亦純亦雜。
四非純非雜。意云。一行為純。諸行為雜。如於初地
專修施行名純。望修戒等名雜。即是初句。餘九地
中。專修戒等。望初地施。即第二句。初地修施。餘非
不修。但隨力隨分。即第三句。末句可知。


合響 清涼疏第五之二。引般若論云。檀義攝於
六。資生無畏法等。智論云。有未莊嚴波羅蜜。即不
攝者。有巳莊嚴波羅蜜。即相攝者。鈔釋云。資生無
畏法等者。等取下半云。此中一二三。名為修行住。
謂施有三種。一財。二無畏。三法。財施即資生。正是
檀度。故云此中一也。無畏攝二。謂尸不惱彼。忍受
彼惱。皆無畏相。故云二也。法施攝三。謂進定及慧。
決定勝道。漸熟佛法。是法施相。故云三也。即十八
住中。修行住也。檀度既爾。餘度亦然


△八六十互攝門。】


「此實有十而說六者後得智攝緣世俗故。」


【音義 有處但說六種。不言十者。應知第六攝後
四故。本後二智。合為一故。開為十者。第六攝根本
智。後得攝後四種。以方便等。皆緣世俗而生起故。


△九感果門。】


「此十果者有漏有四或互相資或二合說。」


【音義 有漏有四者。謂資糧加行位中。所修諸行。
招果有四。謂等流。異熟。增上。士用果。除離繫者。此
[009-0736c]
唯無漏故。無漏有四者。謂通達修習位中。所修諸
行。感果亦四。謂等流。增上。士用。離繫果。除異熟者。
唯有漏故。而有處下通妨。謂有處言有漏無漏。皆
具五果者。或依互相資說。或漏無漏二位合說。


合響 或二合說者。安慧云。謂能永斷自所對治。
是諸波羅蜜多離繫果。於現法中。由此施等。攝受
自他。是士用果。於當來世後後增勝。展轉生起。是
等流果。大菩薩是增上果。感大財富。往生善趣。無
怨無壞。多諸喜樂。有情中尊。身無損害。廣大宗族。
隨其次第。是施等波羅蜜多異熟果。


△十三學相攝門初標。】


「十與三學互相攝者。」


【△次釋初釋三學初戒學。】


「戒學有三一律儀戒甚深廣大如餘處說。」


【合響 此即攝論中四種殊勝。論曰。差別殊勝者。
謂菩薩戒有三品。一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饒益
有情戒。此中律儀戒。應知二戒建立義故。攝善法
戒。應知修集一切佛法建立義故。饒益有情戒。應
知成熟一切有情建立義故。無性攝論第七卷釋
云。差別殊勝。謂諸菩薩具三種戒。即律儀等。聲聞
乘等。唯有一種律儀尸羅。是故菩薩。望彼殊勝。律
儀戒者。謂正受遠離一切品類惡不善法。攝善法
戒者。謂正修習力無畏等一切佛法。饒益有情戒
者。謂不顧自樂。隨所堪能。令入三乘。捨生死苦。證
[009-0737a]
涅槃樂。律儀戒應知二戒建立義故者。是二戒因
故。謂若防守身語意者。便能無倒修習一切清淨
佛法。亦能成熟一切有情。令入三乘。餘則不爾。論
曰共不共學處殊勝者。謂諸菩薩。一切性罪不現
行故。與聲聞共。相似遮罪有現行故。與彼不共。於
此學處。有聲聞犯。菩薩不犯。有菩薩犯。聲聞不犯。
菩薩具有身語心戒。聲聞唯有身語二戒。是故菩
薩心亦有犯。非諸聲聞。以要言之。一切饒益有情。
無罪身語意業。菩薩一切。皆應現行。皆應修學。如
是應知。說名為共不共殊勝。論曰甚深殊勝者。謂
諸菩薩。由是品類方便善巧。行殺生等十種作業。
而無有罪。生無量福。速證無上正等菩提。又諸菩
薩。現行變化身語兩業。應知亦是尸羅。由此因緣。
或作國王。示行種種惱有情事。安立有情毗奈耶
中。又現種種諸本生事。示行逼惱諸餘有情。真實
攝受諸餘有情。先令他心深生淨信。後轉成熟。是
名菩薩所學尸羅甚深殊勝。論曰廣大殊勝者。復
由四種廣大故。無性釋曰。種種無量學處廣大者。
謂諸菩薩。所學尸羅。種種品類。無量差別。所以廣
大。攝受無量福德廣大者。謂此尸羅。能攝無量福
德資糧。所以廣大。攝受一切有情利益安樂意樂
廣大者。謂此尸羅。攝諸有情。此世他世。世出世間。
捨惡攝善。若因若果。饒益意樂。所以廣大。建立無
上正等菩提廣大者。謂此尸羅。建大菩提。所以廣
[009-0737b]
大。諸聲聞等。無如是事。是故殊勝


△次定學。】


「定學有四一大乘光明定引發作業如餘處說。」


【音義 大乘義如常釋。光明乃從喻得名。全喻即
雙合體用。能發照了理教行果智者。理即二空真
如。教即聲名句文。行謂諸波羅蜜。果謂菩提涅槃
集福王定者。王者自在之義。此定能集無邊之福。
猶如國王。具大自在。有大勢力。能集多財。無與等
故。賢守徤行。此二如文。此四所緣等如餘處說者。
攝大乘本論云。所緣差別者。謂大乘法。為所緣故。
對治差別者。謂一切法。總相緣智。以楔出楔道理。
遣阿賴耶識中。一切麤重障故。堪能差別者。謂住
靜慮樂。隨其所欲而受生故。引發差別者。謂能引
發一切世界無障礙神通故。作業差別者。謂能振
動熾然。徧滿顯示。轉變往來卷舒。一切色像。皆入
身中。所往同類。或顯或隱。所作自在。伏他神通。施
辯念樂。放大光明。引發如是大神通故。義如無性
攝論廣解。


合響 定學有四有三釋。英法師云。初定除不善
障。二除著障。三除煩惱障。四除所知障。賢首云。初
能除流雜染業障。二能除味定著靜障。三能除根
本無明障。四能除淨成果智障。與前說大同。清涼
云。謂以即事而真智。治於地前。成初地令得賢守
定。以此三昧。能守世間出世間賢善法故。前三地
[009-0737c]
為世。第四地為出世。以既了即事而真。能即散而
定故。二以即體之用智。對治四地。未能起用。令得
五地入俗。成集福王定。三以平等無相智。對治五
地。雖能隨俗。未得平等。令得六七二地。般若大光
功用。成大乘光明定。四以平等無功用智。對治七
地功用。令入八地。乃至佛果。得首楞嚴定。所作究
竟。以果既具四。因亦通修故。此解為正。


△三慧學初正明三慧相。】


「慧學有三一加行無分別慧所緣行等如餘處說。」


【音義 加行無分別慧者。世親攝論釋。是尋思慧。
又云是希求慧。由此能生無分別智。是故亦得無
分別名。根本無分別慧者。攝論釋是正證慧。又云
是內證慧。又云。加行是此智因。後得是此智果。後
得無分別慧者。攝論釋是起用慧。又云是攝持慧。
是無分別智之後得。是故亦是無分別名。此三自
性者。無性釋云。謂於真義。不異計度。以為自性。此
三所依者。謂無分別智。所依心非思議故。亦非非
心為所依止。心種類故。以心為因。數習勢力。引得
此位。名心種類。此即顯示智所依心。出過一切思
量分別。此三因緣者。無性釋云。謂以大乘言音熏
習聽聞。由此所引功德差別。及如理作意等。此三
所緣者。即是一切補特伽羅。諸法無性所顯真如。
解脫增益損減二邊。斯是無分別智所緣境界。此
三行相者。無性釋云。於所緣境。相似而行。故名行
[009-0738a]
相無分別智。於真如境。相似而行。離一切相作意
行相。以為行相。三智行相差別者。攝論云。譬如啞
人求受境界。而未能受。亦不能說。如是加行無分
別智。求證真如。而未能證。寂無言說。當知亦爾。又
如啞人。正受境界。無所言說。如是根本無分別智。
正證真如。離諸戲論。當知亦爾。如不啞人受諸境
界。亦起言說。如是後得無分別智。返照真如。現證
境界。能起言教。當知亦爾。言等者。等於此三。若任
持。若助伴。若異熟等。如彼攝論第八文中廣說。茲
不繁錄。


△次約位明具闕。】


「如是三慧初二位中加行現種俱已捨故。」


【音義 初二謂資糧加行。此二位中。三智種子皆
有。以具法爾無漏種故。現唯加行者。未證真如。無
本後二智故。通達位中現唯本後二智者。以初見
道十五心中。乍證真如。無加行故。修習位中。有二
義別。始從見道第十六心。乃至七地位中。種現皆
三。以七地巳前。位位之中。皆有無間解脫及勝進
道故。八地巳去現唯二者。以無功用。不假加行。而
勝進故。若爾進趣後位。以用何智。釋云。用後得智。
作無漏觀。任運進趣。入餘位故。究竟位中現種俱
二者。金剛道後解脫道中。并捨加行種故。


△次明相攝。】


「若自性攝戒唯攝戒定攝靜慮慧攝後五。」
[009-0738b]


【合響 此中相攝有四種義。自性攝者。不取俱行
助伴之義。但各舉其當體而言。故云戒唯攝戒等。
若并助伴而相攝者。此三前十。一一皆攝一切。若
隨作用而相攝者。戒攝前三。施即資糧。戒即自體。
忍即戒之眷屬性故。若隨相顯而相攝者。戒攝前
四。前三如前。及加攝精進者。由精進力。守護防非。
令戒淨故。


△十一五位具修門。】


「此十位者五位皆具若現若種俱唯無漏。」


【音義 修習位中其相最顯者。如經云。初地菩薩。
於檀波羅蜜。最為增上。乃至第十地云。此位菩薩。
於智波羅蜜。最為增上等。即最顯義。然初下。復約
五位顯此十行通漏無漏。頓悟菩薩種通二種現
唯有漏者。應知有一類菩薩。於前二位中。煩惱所
知二障種現。俱未伏滅。直階初地。頓斷分別二障
種現。名為頓悟故。於初二位中。所修勝行。若現若
種。俱唯有漏。種亦通於無漏者。此指法爾無漏種
也。漸悟菩薩於初二位種現俱通漏無漏者。謂於
地前。巳伏分別煩惱現起。與生空觀俱十行。通無
漏故。然於俱生現起煩惱。猶未永滅。是故亦通有
漏攝耳。通達位中現唯無漏者。巳斷分別二障種
故。修習位中復分二者。七地巳前。生空法空。或出
或入。所修勝行。應通二故。八地巳去現唯無漏者。
生空智果。純無漏故。佛位可知。
[009-0738c]


△十二因位名異門。】


「此十因位有三種名及煩惱種故未究竟。」


【音義 梵言阿僧祇。此云無數。即九大數中之一
數也。謂菩薩於初阿僧祇劫中。經無量時。所修施
等勢力尚微。但名波羅蜜多。未見其理。依勝解力。
修諸勝行。但有到彼岸之名字故。約位則屬資糧
加行位也。第二阿僧祇名為近者。爾時施等勢力
漸增。然由作意。方起施等。未得無功用住。任運轉
故。但名曰近。約位即是通達及修習位中。七地巳
前也。第三無數劫中所修施等名曰大者。以能永
伏一切煩惱。所修施等。純無漏故。約位則八地巳
去。至十地也。廣如解深密經。猶有下簡異究竟。義
可思准。


合響 清涼鈔第五卷之二云。初但名波羅蜜多
者。以一行中。修一行故。二名近者。一行之中。修一
切行。近菩提故。三廣大者。一切行中。修一切行。體
包博故。然未入劫。同於第一。巳成佛竟。同於第三


△三結要簡修。】


「此十義類差別無邊而皆攝在十到彼岸。」


【音義 文中先正結。十於下簡定。雖十下攝廣。並
可意知。


△三釋斷十重障初標。】


「十重障者。」
[009-0739a]


【△次釋初正明十障初異生性障初正釋
初略釋障。】


「一異生性障謂二障中依彼種立異生性故。」


【△次正明斷初對小明斷二種初正釋。】


「二乘見道現在前時具斷二種名得聖性。」


【合響 謂此異生性障。依分別所起二障種立。斷
此二種。即得聖性。然於二乘見道位中。唯斷分別
煩惱一種。大乘見道雙斷二種。所以大小乘斷惑。
有廣狹別。


△次釋妨。】


「二真見道現在前時是故二性無俱成失。」


【音義 清涼釋云。然此論意。為異薩婆多宗。彼宗
所立。見道之前。斷異生性。無間道起。與惑得俱。說
言斷耳。故為伏難云。若異生性。見道前捨。無漏果
起。無有凡聖俱成就失。今既依於見斷種立。即無
間道有惑種俱。異生未斷。如何凡聖無俱成失。故
云見道起時。彼種不成。猶如明生。不與暗並故。凡
聖二性。無俱成失。若無間道。與惑得俱。却有凡聖
俱成之失。雜集第七。亦顯此義。


合響 二真見道者。清涼鈔云。應是大小二乘為
二。以次前云二乘見道等故。大小俱是真見斷故


△次簡明二道用別初問。】


「無間道時巳無惑種何用復起解脫道為。」
[009-0739b]


【△次釋。】


「斷惑證滅期心別故及證此品擇滅無為。」


【音義 由二義故。起無間巳。復起解脫。一者無間
期於斷惑。解脫期於證理。所期之心有別。二者為
捨彼惑品麤重性故。此中麤重。謂無堪任。解脫道
起方捨此故。無間下轉釋上義。證此品擇滅無為
者。意明無間道起。雖斷惑種。然所顯理。由解脫道。
能證得故。


△三釋不說業果疑。】


「雖見道生亦斷惡趣能起煩惱是根本故。」


【音義 有問曰。經說菩薩見道。亦斷惡趣諸果。及
感惡趣諸業。云何但說斷異生性耶。釋意云。煩惱
是業果二種根本。以本攝末。故略不言業與果爾。


△次引證。】


「由斯初地說斷二愚後麤重言例此應釋。」


【音義 即深密經文。先引次釋。一即異生性障。二
即惡趣業果。問曰。執著我法。可名曰愚。惡趣業果。
何亦名愚。答曰。應知惡趣業果。由愚而起。是愚品
類故。總說為愚。後九地中。如誤犯三業等。皆即愚
品。故云後准此釋。或彼唯說下。又一解。或彼初地
說斷二愚者。謂利鈍障相應二無明也。利即五見。
鈍即貪等。彼麤重言。即彼二愚種子。或麤重言。即
彼二愚無堪任性。云何知然。例如入第二靜慮時。
說斷苦根。然此苦根。雖非現種。而名麤重。此中麤
[009-0739c]
重。名無堪任。其義亦爾。一解。麤重即是種子。一解。
麤重謂無堪任性。後地地中。所斷麤重。皆有此二
義也。


合響 集論云。若善品所攝。有堪任性。及無記品
所攝。染法品所攝。皆名種子。若染污品所攝。及無
記品所攝。名為麤重。無堪任故。若染污品所攝。唯
名隨眠。瑜伽第二卷云。又於諸自體中。所有種子。
若煩惱品所攝。名為麤重。亦名隨眠。若異熟品所
攝。及餘無記品所攝。唯名麤重。不名隨眠。若信等
善法品所攝種子。不名麤重。亦非隨眠。何以故。由
此法生持。所依自體。唯有堪能。非不堪能


△三料簡初簡異二乘所斷。】


「雖初地所攝實通二障不斷隨眠故此不說。」


【音義 謂初地中見道所斷之惑。實通二障。其意
唯取所知為正。何者。經說十地。斷十障品。即是無
明。意顯是有覆性。不言煩惱染污性故。何以不言。
二乘亦能斷故。是與二乘共故。非此菩薩斷障中
說。略而不取。又十無明非染污者。唯依十地修所
斷說。非謂見道所斷。亦名不染污。以初地住出二
心。即屬修道故。問此修習位。亦伏煩惱。及彼麤重。
云何不說。釋意云。非正意者。地上菩薩。直趣菩提。
本意唯在斷所知故。煩惱隨眠。金剛喻定方斷此
故。由此二義。故略不言。此中麤重。謂現起麤重。意
指無堪任性而言。
[009-0740a]


△次簡初地亦斷俱生。】


「理實初地修道位中將成佛時方頓斷故。」


【音義 問曰。既十無明。依十地中修所斷說。是則
初地亦有斷俱生一分義。何前但云初地斷分別
起異生性耶。故釋云理實等。後九准知者。良以地
地。皆有三心初地三心。入心當見道位。住心出心屬修道位。異生性障。見道初心巳斷。
住出二心。既屬修道。理實亦斷俱生一分。今且依最初斷者。說斷異生性障耳。初心即入

心。中心即住心。後心即出心。進斷次地中惑。初地
既爾。餘九皆然。故云准此應知。住滿地下。出初地
斷俱生之所以。住即住心。滿心即出心也。所應斷
障。即俱生所知一分。三時道者。即入住出也。意明
初地住滿心中。若不進斷所應斷障。則初中後三
道。應無差別。既分差別。故知亦斷俱生一分障耳。
故說下引證。得現觀巳者。六現觀中。四五兩觀。見
道巳明。故云得巳。


補遺 理應進斷所應斷障者。觀其文意。通指十
地滿心中。皆應爾也。故今初地滿心。自應進斷俱
生所知一分。此正釋明初地修道位中。理實亦斷
俱生所知一分之意。


△二邪行障初正釋。】


「二邪行障謂所知障入二地時便能永斷。」


【合響 攝論云。謂於諸有身等邪行障。由前地生
大歡喜故。有誤犯三業。名為邪行。清涼鈔云。身等
三業。有十惡行。名邪行障。謂所知下出體。所知揀
[009-0740b]
異煩惱。俱生揀於分別。分別初地。巳斷盡故。一分
唯屬此地斷者。


△次引證。】


「由斯二地說斷二愚或唯起業不了業愚。」


【合響 清涼云。開上二障。而為二愚。愚即現行。麤
重是種子。二種種業趣愚者。毀責為名。不取惡果。
豈名種種。業中不一。即為種種。種種非一。即是毀
責。論更釋云。或唯起業。不了業愚。謂前一是起業
之愚。後一即是不了業愚。非所發業。此二非必能
起於業。則其二愚。一向是愚。若依釋。後之一愚。亦
愚品類。問所知障。不能發潤。如何此中能發三業。
答唯識第一卷云。續生煩惱發犯戒業。通所知障。
此約誤犯。故不相違。


△三暗鈍障初正釋。】


「三暗鈍障謂所知障入三地時便能永斷。」


【音義 清涼釋云。忘失三慧。故名闇鈍。三慧別障。
如下愚中。今但總說。


△次引證。】


「由斯三地說斷二愚能障總持聞思慧者。」


【音義 清涼釋云。一欲貪愚。但略舉愚。應有問曰。
上標所知。今何得舉欲貪煩惱。故次釋云。彼昔多
與欲貪俱等。意云。以欲貪故。多住散亂故。障定修
慧。以此欲貪依障而轉。障盡欲亡。二圓滿下。此持
通四。一法持。二義持。三呪持。四能得忍持。以聞思
[009-0740c]
與彼聞持。極相近故。所以偏說。非不障修。


△四微細煩惱現行障初正釋初略釋障。】


「四微細煩惱現行障隨現行故說名微細。」


【合響 清涼釋云。第六識言。揀第七識。第七識俱
以微細故。此地未斷。今言微細。望前地說。有三義
故立微細名。一第六識中分別身見。名為上品。唯
不善故。獨頭貪等。名為中品。通善不善。此唯無記。
故名下品。二不作意緣故。即任運生義。三遠隨現
行故。自無始來。隨逐於身故。有上三義。故名微細。


△次正明斷。】


「彼障四地菩提分法故能永害此身見等。」


【音義 清涼釋云。彼障四地等者。以有身見。不能
觀身為不淨等。問上言所知障中俱生一分。那名
煩惱。答此所知障。昔時多分。與煩惱障同一體起。
立煩惱名。由菩提分。正斷所知。彼之身見。亦不行
故。前之三地。可不爾耶。以相同世間。今此出世。方
能離之。


△三復料揀初揀第六識俱初問。】


「寧知此與第六識俱。」


【音義 問意云。六七二識。皆有俱生身見。何理定
知此身見等。唯第六識俱耶。


△次釋。】


「第七識俱執我見等故此但與第六相應。」


【合響 謂第七識俱身見煩惱。與生空純無漏道。
[009-0741a]
性相違故。七地巳前。未獲純無漏故。猶得現起。八
地巳去。方乃不行。何者。此之身見。與餘我愛等三
種煩惱。為依持故。此四煩惱。要至七地滿心。與第
六識俱。下下煩惱。同頓伏故。第六俱麤。第七俱細。
由麤細異。伏有前後。故此地中所伏煩惱。唯第六
俱。


△次揀身見等言。】


「身見等言亦攝無始菩提分法特違彼故。」


【音義 前云第六識俱身見等言。此等字義。亦攝
所知障。攝定愛法愛。所知障攝者。定法二愛。本是
煩惱。由與二愚俱起。所以攝入所知。故下即云所
知障攝。二愚斷故。煩惱二愛。亦永不行。愛者躭玩
不忘之義。躭玩聞思修法。名為法愛。躭玩諸禪三
味。名為定愛。玩定法愛三地不無。故曰尚增。


△次引證。】


「由斯四地說斷二愚煩惱二愛亦永不行。」


【音義 等至者。攝論釋曰。正受現前。名為等至。餘
並如文。


△五於下乘般涅槃障初正釋。】


「五於下乘般涅槃障入五地時便能永斷。」


【音義 即前四地。住出世心。厭生死苦。樂取涅槃。
義同二乘厭苦欣寂。欣厭未忘。則取捨角立。是故
能障真俗並觀無差別道。無差別者。清涼云。此地
真如。名類無別。故緣彼道。名無差別。今入真俗無
[009-0741b]
差別道。便能斷之。


△次引證。】


「由斯五地說斷二愚即是此中樂涅槃者。」


【音義 釋斷二愚即是欣厭。


△六麤相現行障初正釋。】


「六麤相現行障謂所知障入六地時便能永斷。」


【音義 形於後地。名為麤相。揀非種子。故名現行。
無染淨道者。謂由無明緣故諸行起。乃至由生緣
故老死起。則有染法。無明滅故行滅。乃至生滅故
老死滅。是有淨法。第六地中。最勝般若現前。都無
所得。即證無染淨真如。故能證道。亦得無染淨之
名。


△次引證。】


「由斯六地說斷二愚未能多時住無相觀。」


【音義 執有染者。執有順生因緣。流轉門故。執有
淨者。執有逆觀因緣。還滅門故。相觀多行者。意顯
非無少時不取相故。


△七細相現行障初正釋。】


「七細相現行障謂所知障入七地時便能永斷。」


【音義 形於前地。故說為細。此與前異者。前執流
轉還滅之染淨相。此執流轉還滅之生滅相。又相
有二。一有。二無。有者麤。無者細。故異前耳。


△次引證。】


「由斯七地說斷二愚未能空中起有勝行。」
[009-0741c]


【音義 細相現行者。由執流轉。故有生相。作意求
無相者。由執還滅。故求無相。未能空中起有勝行
者。謂由有此作意。勤求無相之愚。故未能於無相
空中。巧施方便有為之事也。


△八無相作加行障初正釋。】


「八無相中作加行障彼永斷故得二自在。」


【音義 清涼釋云。令無相觀。不任運起。名曰如行。
五地觀心劣故。無相觀少。六地觀染淨平等故。無
相觀多。七地作加行故。然准護法。於無相中。有加
行智。體非是障。以善住故。只由所斷障令作加行。
故說名為加行障也。由此第七。有加行故。雖現金
等諸相及土。非任運現。故以為障。


△次引證。】


「由斯八地說斷二愚生空智果不違彼故。」


【合響 一無相作用愚。即念念加行。入無相觀故。
二相中不自在愚。現身現土。不能任運故。八地以
上純無漏道。方任運故。此地方能捨賴耶名。三界
煩惱。永不現起。離分段生。出三界故。唯第七識微
細俱生。猶可現起。以但證生空。法空未純無間故。
問何故生空智起。法執猶存。答以生空智。不違第
七法我執故。生空智果者。謂生空智所引後得智。
及滅盡定也。


△九利他不欲行障初正釋。】


「九利他中不欲行障入九地時便能永斷。」
[009-0742a]


【音義 利他不欲行障者。如經云。第八不動地菩
薩。入無生法忍。三際平等。寂滅現前。若諸佛不與
此菩薩無量起智門者。彼時即入究竟涅槃。棄捨
一切利眾生事。即此障也。


合響 清涼疏三十八云。此用能障四無礙解。所
知障種。以為體性。以八地巳上。六識中所知障。無
現行故。


△次引證。】


「由斯九地說斷二愚皆是此中第九障攝。」


【音義 先明四無礙相。陀羅尼此云總持。義即所
詮之理。法即能詮名等。一中現多。故稱無礙。於一
言音中。訓詁解釋無量言音。名辭無礙。上三皆以
能持立名。辯無礙者。亦名樂說。此約能說立名。即
說上三耳。次愚能下。釋愚義。此愚之用。能障四無
礙解。即第七識中。細所知障也。


補遺 後後慧者。謂根本智。後後得慧中。流出詞
無礙解故。


△十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初本地所斷未自
在障初正釋。】


「十於諸法中未得自在障入十地時便能永斷。」


【△次引證。】


「由斯十地說斷二愚障大法智雲及所含藏者。」


【音義 所起事業。謂化他神通。玅用難測曰神。自
在無壅曰通。如華嚴經云。佛子。此地菩薩。智慧明
[009-0742b]
達。神通自在。隨其心念。能以狹世界作廣世界。廣
世界作狹世界。或隨心念。於一毛孔。示現一切佛
境莊嚴事等。廣如彼說。大法智雲。謂能含之智。所
含藏者。謂力無畏諸功德。微細秘密。亦如莊嚴十
通品說。愚能障此二種。斷此障故。便能證得業自
在等所依真如。謂神通作業總持定門。皆自在故。


△次十地滿心所斷餘障初正釋。】


「此地於法雖得自在彼皆頓斷入如來地。」


【音義 先結前起後。以明餘障。如瑜伽云。雖於一
切品類。宣說法中。得大自在。而未能得圓滿法身。
現前證受。亦餘障義


補遺 金剛喻定者。集論云。謂居修道位中。最後
斷結道位。所有三摩地。或加行道攝。或無間道攝
。此中無間道攝者。大乘分別二執。初地初心一
時頓斷。俱生二執。於地地中。各斷一分。乃至等覺。
尚有二愚。金剛後心。一時頓盡。故曰分別我法。極
喜無六七俱生。地地除第七。修道除種現。金剛道
後等皆無。


△次引證。】


「由斯佛地說斷二愚證大涅槃大菩提故。」


【合響 清涼疏第四十卷云。諸教開合不同。仁王
等。合此勝進。入於十地。是以不立等覺。故教化品
中。約五忍分位。於寂滅忍。唯有上下。下忍中行。名
為菩薩。即第十地。上忍中行。為薩婆若。此謂如來。
[009-0742c]
若依瓔珞。開此勝進。為無垢地。即是等覺。然等覺
照寂。妙覺寂照。又賢聖覺觀品中。說六種性。及六
賢六忍等。瑜伽具有二義。七十八引深密經。說十
一地。第十法雲。十一說名佛地。唯有二十二愚。得
佛地時云云。更不別說等覺斷證。論復有文。亦立
等覺。又菩薩地云。此菩薩雖巳修行功德海滿。由
未能捨三種法故。不名玅覺。一由未捨劣無漏法。
二由未捨白淨無記法。三由未捨有漏善法。至玅
覺位。方捨此三。如後第十卷中明。鈔云。論復有下。
即第五十論。明百四十不共佛法。約因果位。辯差
別中云。若時菩薩坐道場。住最後身。於菩薩道菩
提資糧。極善圓滿。爾時無師。修三十七菩提分法。
得一剎那。名無障礙智三摩地。是其菩薩學道所
攝金剛喻定。彼疏云。此明因滿。菩薩位中。最後位
也。此位亦名等覺菩薩。謂從此無間。第二剎那。頓
得其餘不共佛法。謂如來十力為初。一切種妙智
為後。皆極清淨。悉得無上。彼疏云。此障得果。釋曰。
准此論文。於十地後。金剛喻定一剎那中。名為等
覺第二剎那玅覺也。】


成唯識音響補遺卷第九



音釋



與缾同

北末切。般入聲
練磨
上郎殿切。連去聲。下眉波切。音摩

莫官切。音
[009-0743a]


胡頰切。音恊。持也

千玉切。音蔟。速也

步昧切。音佩。乖也

陟慮切。音
註。時雨也


乃帶切。音奈。忍也

力霽切。音例。勉力也

朱劣切。音拙。止也

先結
切。音屑


於加切。音鴉。聲也

公土切。音古。詰訓通古今之言。而明其故也